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018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十八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十八卷目錄

 嚴州府部彙考二

  嚴州府山川考二

  嚴州府城池考

  嚴州府關梁考

職方典第一千十八卷

嚴州府部彙考二 编辑

嚴州府山川考二       府志 编辑

壽昌縣

萬松山 ,在縣北八十步。松楓蒼翠,掩映通逵,近市而不囂。

青龍山 在縣東一里縣治來岡分遶通衢,出臨艾溪,勢若昂首。宋景定間,築亭其上。

彭頭山 在縣西西湖之東。晴波倒影,上下一色,雖密邇市廛,清絕敻異。

明山 在縣北五里。崖壁聳秀,時見火光。岩山 ,在縣北六里。

默山 在縣西南二里。峰巒環拱。

仙池山 在縣南三里,一名「南山。」

下馬山 在縣西五里

鄭山 在縣南五里

石鼓山 在縣南七里。大石如鼓。

天井山 ,在縣南七里,水從樹下注於石窟。烏石山 ,距縣十五里,山石多黑。

金臺山 在縣南十五里。徐中書有《金臺捧日》之詠,壽昌之最高山也。發跡於衢州諸峰,層巒疊嶂,每日返照,光留山頂。山之麓吳氏居之,故又名為吳山。

蜜山 在縣北五里。山有石窟,蜜蜂居之。西山 ,在縣東十五里。右襟淤堨,左帶芳溪,亦奇峰也。

冠山 在金臺之南,壁立萬仞。登其巔,可覽龍蘭、壽昌之勝。中有洞,洞中有冠山,洞主像。天將雨,則上出雲,以為雨候。山之麓有冠山書舍。岑山 距縣二十里,孤峰峭立,中有岩谷,松竹蒼翠。麓有石室,可容數人。宋國子監丞鄭彥讀書處。

過浴山 在縣北十八里。下有洞,相傳有仙人過此浴洞中。邑人方寬詩句「泉通石窟蛟潛處,路入楓林虎踞臺。」 有龍池,遇旱,鄉人及外縣爭取水禱之輒應。

赤孤山 ,在縣東南二十里。有石赤立而孤峭。相傳赤仙姑曬紅裙於此,因名。

玉華山 ,在縣東南二十里。高數百丈,石色映空如玉。

太清山 在玉華山之西,處士李景顏建「太清堂」 ,有名賢題詠。

蓮谷山 在縣東北一里。山形環抱如蓮花,其前拱挹之者又若蓮葉。

燕山 在縣東北二十里。每遇亢暘,有煙霧橫其上,群燕翔集則雨。山巔有石窟,水從中出,飛流而下。窟上群山四開,平疇百畝,清泉白石,幽雅可愛。有居民十餘家。

青山 ,在縣西十里,杭州之南。其形逶迤幽寂,唐聘君翁洮隱居之所。

錢師山 在縣西南四十里眾山之中,其形如鳳,蒼翠橫空,萬木羅列。昔有錢僧建韜隱庵於此。山頂有嶺,名石郭嶺,上多平地,崖石嵯峨,水泉滴瀝,與衢州西安接境。

天湖山 在縣西二十里。一名孟塘。小徑屈曲而上,頂上有池,廣三畝,可溉山下田三百餘畝。賭婦山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相傳昔有女子居此,二人爭聘之,女約曰:「從下走上,先到者從之。」 二人奮力齊上,女化為石云。

泉山 在縣南二十五里。山上泉分四下,狀如獅子。一名「獅峰。」

岩峒山 在縣東南三十里。山有華蓋、羅帽、玉露、慶雲、景星五峰,唯華蓋最高,常有雲霧罩其上。山南屬金華山,北屬嚴州,為二郡之鎮。每冬平地下雨,山半為雪,經春始化,高與金華山等。下有神祠,水旱禱之,其應如響。

魏馱山 ,在縣西四十里。

硯山 在縣南三十里。南屬金華,北屬嚴陵,西屬衢州,三府之界。

蘗山 ,在縣西三十里。山半有泉,清冷瑩澈,名曰「蘗泉。」

塘山 ,在縣西五十里。石逕屈曲,上有二池,其

水,四時不竭,分流岩壁,若瀑布然。

朱山 ,在縣西六十里,為諸佛化身之處,有繫虎壇。昔有朱佛得道,繫虎於此。至今其地林木蒼翠,野火不燒。

四靈山 在縣西四十里。龍鳳龜麟四峰相向。葉義問居之,遺址存焉。

鵝籠山 在縣西南六十里。形似鵝籠,故名。馬鞍山 ,在縣東南三里。

金姑峰 在縣東三里。峰尖峭拔,卓立其麓,形如鳳翅,截縣之水口,正艮峰也。

金紫峰 在縣西三十五里,三峰突起。宋崇寧中,林木忽然蓊茂異常。占者云:「居山之人必有為金紫者應之。」 後里人胡彥嘉為吏部侍郎,贈其父為金紫光祿大夫。

峙峰 ,在縣東南十餘里。其峰清秀,勢若植圭然。

梅峰 ,在縣西南四十餘里。乃元末時鎮守之地。

長嶺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

梅嶺 在縣西南四十里。峰頂望金、衢二州境,歷歷在目。宋都臨安時,此為四方通道。古有梅嶺鋪,山有壘,號「西塢寨」 ,乃元末時鎮守之地。遼嶺 在縣西北五十里,嶺半有小亭,為登臨憩息之所。

大順嶺 在縣南十二里。宋進士吳椿年居其下。

金紫岩 在縣南十里。泉流石窟,名曰「龍盤。」 大慈岩 在縣南二十里。元有臨安人莫子淵,愛此奇勝,卜居其下,琢石為佛,名為「大慈。」 高湖岩 在縣東二十五里。山頂一平如掌,廣三十餘畝,四畔多巖石,惟一逕可通。黃巢之亂,土人避之,作大草履,磨穿其底,擲于逕旁。賊至,復見一長人,足與履等,立於山巔,怒目視之,遂駭而退,知為山靈所化。鄉人歲祀之,號「高湖賢聖。」

寶公岩 在縣西六十里。岩壁絕險。相傳有烈士嘗居此岩,出入設危鉤以渡之。有人見其負一犢入岩,後不復出,至今時聞音樂聲。又傳此岩有金,每夜多異光。又有石室及石僧,其狀尤肖。

聖岩 在縣西三十五里。岩崖壁立,有石如龍,泉從口出,冬夏不竭。取水禱雨,輒應。

金雞岩 在縣西六十里。傳有剖石得金雞之異,至今金色,岩竅尚存。

白山洞 ,在縣南三十里。高峻不可登陟,人多聞中有金石聲。

南山洞 在縣西三十里。洞上有三門,屈曲旁通,嵯峨突兀,清楚可愛。又有周王神祠。洞東半里有神真洞,洞中有石室三間,清潔明爽,實若蓬島之居,俯身可入。前有深池,滴瀝不竭,謂之「龍池。」

靈棲洞 在縣西四十里,一名霞棲洞。洞極深邃,盛夏人或持火而入,至深處,寒不可禦,洞中水常泛溢,有魚躍出。

九曲洞 洞上有清遠亭,穴岸為洞,墁以磚石,洞之前濬溝九曲以泛觴,曰《小蘭亭》。

黿石 ,在縣西十二里。相傳黿所化也。

平巖石 在縣西北。特峙平疇數百丈,古木盤鬱,叢桂壁立,禽聲谷應,秋香遠播,奇觀也。艾溪 在縣西一里。承大同溪之水,至航頭與西溪合流,至顏公橋與曹溪合流,至縣南與清潭合流,至縣北與周溪合流。

淤堨溪 在縣東七里。承艾溪之水,至桂村與協儒溪合流,至翠口與翠溪合流。

翠溪 在縣東七里。自巖峒山發源,與細坑、朱村、所塘諸水合流,抵金姑峰下入淤。堨溪。清潭溪 在縣南十里。發源烏石山,與爽溪、童源水合流,南入艾溪。

周溪 在縣北十里。源出過浴山,與三溪之水合流,抵宋公橋入艾溪。

協儒溪 在縣東北十里。發源過浴山,至仁橋入堨溪。

湖神溪 在縣東十五里。承淤堨溪之水,至山後與竹溪合流,至新市與五溪合流,至下坡與龍溪合流。

竹溪 在縣東南十五里。源出長嶺,入湖神溪。五里溪 在縣東北十五里。源出過浴洞,南流至新市渡,入湖神溪。

龍溪 在縣東二十里。發源巖峒,入湖神溪。大同溪 ,在縣西二十五里,承壽昌溪之水,至盤山與清潭、松源、交溪水合。

常樂溪 在縣南三十里。發源龍游山,至常樂橋與泉山水合,出蘭谿界,入于東陽江。

西溪 在縣西南四十里。源出梅峰,至顏公橋入艾溪。

曹溪 在縣西北五十里。發源玳瑁山,至朱監橋與赤源水合流,下馬山之趾入艾溪。

交溪 在縣西六十里。發源魏馱山,至富阜與長汀水合流,過傅村與西溪合流,入大同溪。壽昌溪 在縣西六十里。舊《志》云:「一名大溪。」 龍潭 在縣西南一里,俗名默山潭。嘗有龍見。每歲旱,于此取水禱雨。

吳潭 在縣東五里。舊名「香潭。」 旁有居民吳氏,故改今名。

何村潭 在縣東五里

新市潭 在縣東十五里。宋時經行之處。葉氏居之,有市焉。

堨山潭 :在縣南一里。

泉井 在縣南三十里。廣袤一畝,有泉涌出,歲旱不竭,鄉民競以桔槔取之。

石井 在縣西四十里。水從石窟中噴出,源源而來,溉田可百餘畝。若秋冬水竭,視之深二丈餘。下有玲瓏石竅,深不可測。土人云:元至正間,嘗噴出一朱漆器,視其底有「洪周」 二字,竟不知從何來也。

戶部泉 在縣北山下。宋元祐間,知縣陳澤民游山得泉,味甘洌,甚愛之。後去邑,未幾為戶部郎。邑人思之,故以「戶部」 名其泉。

蘗泉 ,在縣西三十里蘗山之上。

周池 在縣北二里,廣袤二畝,有泉自下涌出,雖旱亦然。

仙池 在縣南三里南山之巔。廣三十餘畝。其源混混,四時不竭。歲旱,鄉民為機引水,溉山下田數百畝。相傳池有靈蜃,因名仙池。或云:昔有人聞鼓樂之音,臨池觀之,見數人衣冠甚古,風彩飄逸,操舟奏樂于池中,忽不見,乃建祠池旁,號仙池巖賢聖廟,今廢。

分水縣

雙溪山 在縣北,為縣主山。上有仙人跡、石碁枰下有甘泉寺、東嶽廟。知縣樂武《詩》云:「千仞蒼屏倚碧空,東西兩岫畫圖中。王華仙去無消息,龍隱靈湫虎嘯風。」

玉華山 與雙峰相聯,泉如玉色,舊有玉華樓,宋時酒坊在焉。知縣昌敏有「一鏡青天湛玉壺」 之句。

黃潭山 在縣北二里。《堪輿家》云:「此水關一邑風氣。」 知縣王僎、游泮相繼率民壘石跨河,挽迴二水,入大溪達洞江。工成,何雲鴈、陳鑨聯登甲科。近年洪水衝溢溪流,復尋舊道矣。

天祿山 ,一名「磚山」 ,印渚溪遶其下,由縣西北併於潛、昌,化之水會於此。

白雲山 ,在縣二十里。上有三池,歲旱,鄉人禱雨於此。

勞山 在縣三十五里。下有英公墓,俗名「豪山。」 石筍山 ,在縣北四十里。上有石參差如筍,故名。

塔山 在縣東門左。上有塔院,院存塔廢。旁有靈巖池,北與五雲山連。宋學土邵忠立有記。知縣王礦詩:「珠樹法華曾護塔,靈巖曇水舊通湖。」 此山為一縣最勝之處。

慶雲山 一名五雲山,在縣東南一里。唐長慶中,山有五色雲見,故名。陳綵詩:「山凝五色簷楹外,蓮映千層坐榻閒。」

紫羅山 ,在縣東十五里。唐羅萬象棄官歸隱於此,築「白雲亭」 居之。

秦遊山 在縣東十七里。相傳秦始皇遊天目山,庶民於此望山而朝之。又名「參秦山。」

中臺山 在縣東十里。上有庵,庵旁有田十里,如碁布然。

石壁山 在縣東五十里。有洞如室,旁皆石壁,故名。

崤山 在縣東五十里。峰巒環峙,約高千餘丈。山巔有池,葛元修煉之處。

慈山 ,在縣南數百步,上有宣靈廟遺址。巖山 ,在縣南文壁峰。

石柱山 在縣南二十里。南山相對,各有石如柱,高數十丈。

紫龍山 ,在縣南二十里。上有三池,歲旱,官民徒步往禱山神,掘地中土,得生物為雨讖。「馬鞍山 」 ,在縣南六十里。

鳳凰山 在縣北二十里,形如飛鳳。

覺道山 ,在縣西三十五里。相傳有二道士入

山,修道不知所終。今壁上有《人形》二,晴日視之,宛然。

圭文山 在縣西十里。有徐球「圭峰深處半雲松」 之詠。

鍾山 在縣西四十里,洞泉下注。

九峰山 ,在縣西十五里。

三峰山 在縣西二十五里。

主峰 在縣西三十里

筆峰 在縣西三十里,一名「菊峰。」

蒿峰 在縣西五十里

白沙嶺 在縣東南二里,通桐廬界。

羅嶺 ,在縣東二十里,通新城界。上有池,大旱不竭。

歌舞嶺 在縣南五十里。伍子胥避難于此,喜而歌舞,故以名嶺。路通建德界。

塔嶺 ,在縣西五十里,路通淳安界。

桐嶺 ,在縣東六十里,路通新城縣界。

胥嶺 ,在縣南六十里。上有「子胥廟。」

湧泉巖 在縣南四里。下有唐令公廟,前有湧泉池。

千佛巖 在縣東十五里。昔邑人方子容因母病,鑿《千佛》於石,以祈母壽。

百聖巖 在縣東十五里,其高為最,相傳神鞭其峰墮落,又為梁明山。

雲峰巖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四面如削,一峰宛在雲中。

楊山洞 在縣西北四十里。洞中可容四五百人,崖上乳滴如羅漢像如蓮花。相傳昔有異人楊嵩隱此修煉,不知所之。床釜之跡,至今存焉。鍾山洞 在縣西三十五里,幽雅可愛,洞泉不竭,昔有修道者居之。

後柏洞 ,在縣西北三十里。

胥洞 在縣南胥嶺,洞中有泉不竭。

擔石 在縣東三十五里。舊傳有郎將軍者以勇力稱,肩石至此,層疊成臺,上有偃松十數本。柱石 在縣東三十五里。擔石之東,石紋層疊,過者輒以木梗支之,云「健步。」

天目溪 在縣東一里。源出於潛縣天目山,遶縣境而南達桐江。宋《新定續志》云:「溪可勝百觓舟。」

前溪 距縣二里。源出柳柏鄉,經分水鄉入安定,會於天目溪。

月溪 在縣西三里

傖父溪 :在縣東五里。

錦溪 在縣東十里,有渡通桐廬。

邵舍溪 在縣西十里

雙溪 距縣三十里

羅溪 ,在縣西四十里。

印渚溪 在縣北十里,有渡,通於潛。

廣陵溪 ,在縣東六十里。源出新城廣陵鄉,故名。

鐘潭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相傳有古鐘沒潭中,其紐猶見,漁人撼之,莫能動。

黃潭 按《縣志》名橫潭,在縣東一里。

白沙潭 :在縣東一里。

千佛潭 ,即新功德水。在縣西三十里安禪寺前。其水自寺坂田底透出,冬煖夏涼,甘美非常,不盈不涸。

皇清康熙十年,大旱,數里居民資為烹煮之用。

碧浦潭 按《縣志》名畢浦潭,在縣東十二里,桐分交界之地。

桐山潭 :在縣西十五里。

錢灣潭 在東北。按《縣志》,在縣東南一里吳灘   河頭灘   、嚴灘。

錢灣灘  邏逋灘 按《縣志》,名「羅浦灘。」 何灘 按《縣志》,名「何師灘。」

落灘 以上俱在縣東南。《舊志》:自縣界天目溪南東流至桐廬二十四灘。《新志》十七灘,惟吳灘而下七灘隸分水,其他入桐廬。

百合池 ,在縣東六十一里。唐上元中,浲水奔注,積成池。

嚴州府城池考   通志府縣志合載 编辑

本府。建德縣附郭。

嚴州府城池 :西南臨水,東北倚山。唐中和間,刺史陳晟築,周十九里。宋宣和三年,平方臘,知州周恪重築,縮為十二里二步。城有八門:東曰望雲,南曰定川,曰安流,西曰安泰,曰和平。北曰嘉貺,東北曰百順,西南曰善利。紹興八年,知州董弅修築。元因之。至正十八年三月,明兵從徽州下建德路李文忠改築今城,西北正東,移入。

三百五十步,正北移入八十五步,正南移出一百六十步,周八里二十三步六分,高二丈四尺,厚二丈五尺。門五:東曰「興仁,西曰和義,南曰澄清,北曰拱辰」 ,西北曰「武定。」 門各有樓,護以月城,惟北無月城。為鋪四十八,東西北為城壕一千一百有五步。弘治四年,守李德恢重修。嘉靖三十七年,守韓叔陽遍築敵臺。萬曆五年,守楊守仁更修治之。崇禎十六年,以鄰寇警,守胡崇德加磚五尺。

皇清康熙年間,守梁浩然重修雉堞城樓。

外縣

淳安縣城池 舊有城,南枕青溪,北連岡阜。賀齊所築,迄唐神功。越四百八十九年,常為郡治。其子城,周一里二百二十五步。今縣乃其舊址。縣西古城基,則其外城也,然未有城。今四面皆樓閣,環圍闢有四門。令洪英明、海瑞相繼建樓。知縣戴庭槐重修立扁:南曰「青溪」 ,北曰「石峽」 ,東曰「嚴陵」 ,西曰「新安」 ,存故蹟也。

桐廬縣城池 ,舊無城,四門柵欄俱近年建,在縣西二十五里,吳黃武四年築。隋開皇九年,并縣入錢塘,城廢。貞觀二十年,縣移桐廬鄉,其城在縣西北十五里。開元二十六年,因水患,復移縣治於桐江口。其南門宋時名曰「望杭」 ,湮廢久矣。明嘉靖四十三年,通判魏大用署縣事,循舊址重建。至萬曆十三年,知縣楊束贖地宏址,築石壘磚,高建城樓三間,即為《記》以誌之。崇禎十一年火燬後,知縣曾守意重建,名曰「迎薰。」 東門在縣東馬頭。崇禎六年,知縣梅際春建立城樓,名曰「啟明。」 西門在縣西關帝廟前,名曰「長庚。」 北門在縣北孫家嶺腳。宋時為東北通衢。嘉靖四十三年,通判魏大用署縣事建改拱極門,建置如舊。

遂安縣城池 :舊城在木連村溪北,唐武德四年徙今治,然未有城。明正德癸酉,流賊王浩八逼近地方,知縣容九霄始申築為城以禦之。萬曆二年,知縣吳撝謙預備礦寇,申借郡帑銀二千八百三十五兩,縣帑銀若干,江山縣往年所貸銀一千六百三十四兩,其丁夫徵之概縣城遂成,廣袤七百七十七丈有奇,為門五:東曰「興文」 ,西曰「靖武」 ,南曰「向明」 ,北曰「拱極」 ,西南曰「小西門」 ,各建樓及窩鋪於上。

壽昌縣城池 城本在郭邑里,以屢有火災,乃徙縣東人豐鄉之白艾里,臨小溪。明崇禎十二年,令阮振中築,周一里二十步。後徙復郭邑里,其城遂廢,基址猶存。然今止建門有四:東曰興仁,知縣彭汝成建;西曰宣泰,知縣吳蓂建;南曰「向明」 ,北曰「拱辰」 ,俱彭汝成建。各建城樓。

皇清康熙十年,令羅在位重修。

分水縣城池 ,阻山帶溪,四塞為固。舊無城池,但壘石為門四,各架樓其上,東曰「迎恩」 ,西曰「納祥」 ,南曰「來薰」 ,北曰「拱辰。」 明嘉靖癸丑,知縣王礦建。

嚴州府關梁考   通志府縣志合載 编辑

本府。建德縣附郭。

烏石關 :在城東十五里。

三河關 :在城南四十里。

三元橋 :在府治南正街。以商輅中三元立坊,故名。

太平橋 在府治南正街。

福善橋 在府治東福善坊內。

呂公橋 在城西一里建蒼山麓,是為徽寧處淳、遂壽經行之要路也。當山谿之水,直入大江,行者患之。明萬曆三十八年,知府呂因居民之請,先捐俸二十兩為首倡,於是效義者集,而成於四十二年。行者俱稱為「呂公橋」 云。

後歷橋 在府治西,放生池側。

上路橋 在府治東南

宣政橋 在府治南,知縣侯康遠建。

土橋 在府治東南

仁安橋 在府治北一里拱辰門外。

字民橋 在府治南字民坊內。

獅子橋 在府治西二里和義門外。

佘浦橋 又名「老虎橋。」 在府治東興仁門外。知府朱暟修葺。後因洪水漂蕩,橋毀去半,人艱於行。康熙七年,都督鮑虎捐俸大建石梁,旁置闌干,又造《石虎》四,勒碑為記,行人誦之。

風硎橋 在府治西北二里陪郭塢口,有亭八楹。

和平橋 在府治西北三里武定門外。

杜橋 在府治西四里嶽廟東,杜姓建,故名。後圮,僧人德欽請於府縣,持簿募眾重建。有顧一明捐資獨修,年久復傾。康熙八年,都督鮑虎捐俸重建,比前寬廣。上豎石欄,行者德之。

新宮橋 在府治南五里,天寧寺山麓。

大郎橋 在府治東八里。

黛潭橋 在府治西十里。

壽祿橋 :在府治東十五里。

大興橋 :在府治西北十五里。

緒塘橋 在府治西四十七里。

何峰橋 在府治西南二十里。何道崇建,改今名。

石母堂橋 在縣西三十五里。明嘉靖間,沈良輔建。

通會橋 在烏龍嶺後五十里。

石橋 在府西二十七里。倪祿始甃以石,故名。流芳橋 在府治東北三十里。胥村。朱紫橋南胥村橋 在府治東北三十二里。知府李德恢建。

龍源橋 在縣西四十里。邵元僎等建。邵元春《記》。

近坑橋 在縣西七十里。明嘉靖間,邵瓏建。盛家橋 在府治東北。

宣威橋 在府治東北

招賢橋 在府治西三十五里。

乾峰橋 :在府治東北三十五里。

石塘橋 在府治東北三十六里。

濟川橋 在府治東北五十里。

渡息橋 :在府治東北五十里。

金雞窩橋 在縣西北五十里。余廷清建。「治平橋 」 在府治東北六十里。宋童天任捐田百畝,以給修造。

和溪橋 在府治西七十里。景泰元年,邵世良建。

嘉貺橋 在府治北拱辰門內。以近郡倉,又名倉橋。

雙桂橋 在府治東雙桂坊內。

通濟橋 在府治東南

永通橋

馬賀橋 在府治東南。馬、賀二姓共建,故名苔溪橋 在三都。去城西南十五里,為浙東通衢。明萬曆三十五年建,復於橋之西建一庵以護之。知府呂給扁,題曰:「長虹永鎮。」 莓溪宋氏共董理。

縣治橋 在建德縣前。明萬曆十一年,知縣俞汝為建,有《記》,并建石亭於橋左。

烏石渡  、紫淇渡 俱在東館下,風濤最險,時有覆舟之患,向無渡船。明萬曆四十年,知府呂捐貲造船二隻,分上下兩渡,令其遇風覆舟,協力相救。閑則渡人往來,仍置田六畝,每船撥與三畝,令各耕種收租,以作工費。

小里渡 在東館下二里。明萬曆三十八年,推官陸捐俸買田五畝二分零,地二畝五釐五毫,塘七分二釐零,收租以作工費。

建昌渡 在南門外西首。明萬曆三十八年,推官陸捐俸買田三畝三分九釐二毫,塘六畝七分九釐六毫,收租以作工費。

馬目渡 在府城西二十里。明萬曆三十八年,推官陸捐俸買田四畝二分九釐四毫,塘三分六釐,收租以作工費。俱有石碑尚存。

東津渡 在縣東南五里富春驛前。

守祿渡 在縣東十五里。

胥口渡 在縣東二十里胥口江內。

沈塢渡 在縣南十五里。

石壁渡 在縣南二十里。

盦裏渡 在縣南二十里。

石塘渡 在縣南四十里。

三河渡 在縣南四十里。

水南渡 在縣西一里

廟山渡 在縣西五里

宮裝渡 在縣西十里

罾潭渡 在縣西二十里。

朱池渡 在縣西三十里。

楊溪渡 在縣西二十五里。

小洋渡 在縣西四十里。

白沙渡 在縣西六十里。

羅桐渡 在縣西六十五里。

銅關渡 在縣西七十里。

淳安縣

錦溪關 在縣東六十里小溪。明嘉靖間添設。青溪橋 ,即百丈橋。宋知縣陳煜建。

惠人橋 在龍山鄉

馬巖橋 在安福鄉

縣市石橋 ,東曰「新橋」 ,杜橋,西曰「白塔橋。」 西硎橋,橋邊舊院有白塔,故名。

蜀溪橋 在威平寨西北五里。

馬踏橋 在縣東一里。相傳昔有仙人騎馬過此,故名。

細橋 在縣西半里

軒駐橋 在縣東五十里。

東溪浮橋 在縣東五里,今廢,易以船渡。桐橋 ,在縣南十里。

龍澗橋 在縣東北五里。

惠濟橋 在縣西八十里,即錦溪橋。按《通志》,在縣西十八里。

武安橋 即宋西硎橋,邑人洪本美重修。聚星橋 在縣南五十里太平鄉。相傳宋時有邵姓五人相繼登科,故名。

魁星橋 在縣東北六十里。知縣汪貴建,以其地有「魁星石」 ,故名。

馬坡橋 在港口鎮北五里,知縣汪貴建。按《通志》,「在縣南十五里。」

平水橋 在文源二十里。知府朱暟、通判劉永寬建。按《縣志》:「在縣南五十里,溪流峻急,府縣創設木橋。」

仙人橋 在邑西八十里。

東濠橋 在縣南十里

五龍橋 在縣東北五里,旁有五龍廟,故名。沙溪橋 ,在縣東北二十五里。《渡市》。

沙湖橋 在縣東南七十里,因湖名。

三會橋 在縣東北三十里。舊有三會寺,故名。青山橋 ,在胡村,商輅建,方良臣移橋於山下。青雲橋 在縣東北二十里。宋進士胡棨建,孫胡坤修。按《通志》:在縣東北二十五里。

萬花橋 在縣西七十里萬花谷口。邑人徐楚建,中書舍人吳《瀛書》。

虹橋 在縣西七十里

龍溪橋 在縣東北六十里。

鳳山橋 在縣東七十里潭頭。里人何夢溥重建。

佘坑橋 在縣西宋村

雲源橋 在縣西四十里。

端口橋 在縣東進賢鄉。邑人方子謨建。里仁橋 在縣東北三十里。俗因沙漲,呼「沙渡橋。」

太平橋 在縣前市心街。一名「狀元橋」 ,一名「文明橋。」

富溪橋 在縣西富至渡。

通濟橋 在縣西八十里。

端平橋 在縣東

雲峰橋 在縣東北三十里太平鄉。雲村。安橋 ,在縣東南三十五里。一名「妥橋。」

陸公渡 在塔航,乃商民經行之處。昔雖有私渡,每每索勒。明萬曆三十六年,推官陸捐俸一十二兩,置買民田三畝,以充渡夫工食及修船之資;仍立碑於埠,以示遵守。鄉人稱曰「陸公渡」 云。

青溪渡 在邑南,今有浮橋。邑人徐楚有《青溪古渡》詩。

召石渡 在縣西十里龜石山。

安溪渡 在縣西五里

息航渡 在縣西三十里。

雲溪渡 在縣西五十里。

富至渡 在縣西五十里。

東溪渡 在縣東三里

賚爵渡 在縣東十里

港口渡 在縣東二十五里。

靈祐渡 在縣東南三十里。

茶園渡 在縣東五十里。

小溪渡 在縣東六十里。

厭口渡 在縣東六十里。

橫山渡 在縣安福鄉

進賢渡 在縣東北二十里。

塔航渡 在龍山鄉

茶園渡 在安福鄉

桐廬縣

水關 在縣東二里桐江口。

浮橋關 在縣北五里

柴埠關 在縣東南二十里。

寶慶橋 在縣南三十步。宋嘉定年,縣令趙汝憚建。橋成,適改元寶慶,因以名之,俗呼為「縣橋。」 錢家橋 在縣東,俗呼為「徐家橋」 ,因徐姓居其

太平橋 在縣東後街

進賢橋 在儒學前傍泮宮。明宣德間,邑人姚惟可建,教諭陳鈞等復高之,俗呼為「新橋。」 鳳山橋 在驛左,因面鳳凰山,故名。邑人盧良能建。

翠微橋 在縣西五里

高石橋 在縣南六里

吳子橋 在縣北十里

龍津橋 在上航埠。一名「邏逋橋」 ,又名「楊家橋。」 明洪武元年,浦水泛漲,有龍乘勢入江,因改今名。至九年,洪水衝圮。弘治年,邑人王希哲、義民王孔昭捐資重建。

曹家橋 在縣南五里。邑人王邦仁建。

華林橋 在縣南八里。明嘉靖年,邢璽建。丁橋 在縣東北十三里。相傳有丁丞相建橋以渡,後遂以名。

方家橋 在縣東南十二里。

巖橋 在縣東南十五里。橋當巖塢大路。明弘治間,義民姚成甫建。

霧露橋 在縣西北十五里。

雙桂橋 在縣西一十里繡峰村,邑人趙驩、俞演,明永樂年同建。其年即同中,故名。

朝京橋 在縣西三十里,當驛路要衝,詣京者必涉,故名。舊為洪水衝壞,宋淳熙年,里人甃石重建。

象山橋 在縣西三十四里。元至正間,里人吳澤建。明弘治年圮於洪水,邑人姚敏、吳楷重建。端平橋 在縣西四十里。明洪武間邑人吳彥申建。

下疆橋 在縣西北十五里。按《縣志》名夏姜上畢橋 ,在縣西北十五里。明正德間,判官張木重建。

柳浦橋 在縣西二十里。宋迪功郎施舜建。登雲橋 在縣南二十里。地名「剪溪。」

白橋 在縣東北二十里。

黃塘橋 在縣東北二十里。

安福橋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上通建德,下通於分要路。明弘治乙丑年,義士柴溥率眾鼎建,因圮復建。後又圮於洪水。正德間,溥獨力重建。萬曆三十五年,又圮王應德為首募建。

皇清順治十二年,洪水壞邑人柴文卿、王家臣、柴日

芬羅萬。募建石梁橋《二洞》。永新橋 在縣西北二十三里。又名「龍伏橋。」圮於洪水。明洪武間邑人王舉重建,改今名。香山橋 在縣西二十三里。

大浦橋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一名「惠濟。」 舊以木為之。明正統年,里人俞公亮始構石橋。正德年,里人濮仕瞻重建。

潘舍橋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義民郭一行重建。

關山橋 在縣西北二十七里。明弘治間,致仕俞俊建。

通濟橋 一名「黑橋」 ,在縣西北二十八里。明嘉靖間圮於洪水,義官柴奕、里人俞廷禎、王相金良甫等助銀二百金重建。

小潘橋 在縣東南三十里。

望仙橋 在縣西北三十里,路入桃源。景泰間,里人俞文凱建。橋面葛仙翁祠,故名。

遵化橋 在縣西北三十里。宋端平二年,袁甫建。

石青橋 在縣西北三十里。明正統年,俞子彬建。

降橋 在縣西二十四里。明永樂年間何思敬等建。成化年圮至嘉靖年,里人何文英、唐佑重建。

木樨橋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

塔山橋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并上木樨,俱宋紹興間徐再五建。

落馬橋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明正統年,俞天麐、天秩建。馬浦橋 在縣東南三十五里。按《縣志》,「在縣西北二十五里,近江易潰。」 明崇禎年,傅繼川重建。

皇清順治年間,又圮吳德元修建。

月梁橋 在縣東南三十五里。橋灣如月,故名。朱橋 ,在縣東南三十五里。一名「朱家橋。」 元至元三年建。

板橋 在縣東南三十五里。

世濟橋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元至正六年,里人姚壽翁建。學士歐陽公書并篆額。

袁闡橋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按《縣志》,「在縣西。」

北四十五里,於昌分三邑之要路也。橋當溪險,明宣德年,里人喻叔良建。

皇清順治十八年又圮皇甫應谷募修。康熙十一年

復壞

潮入橋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按《縣志》在赤洲嶺下。里人潘材於明隆慶元年重建,今壞。怡亭橋 在縣西北四十五里。里人吳叔鎬、叔鋼建。刻云:「青山存古意,白髮照初心。」

獨石橋 在縣北四十里。里人吳仲高建,以獨石為之。長一丈四尺,闊八尺,厚二尺,亦一邑之奇也。

巨源橋 在縣北五十里。里人吳泌所建。鎮南橋 在縣西北五十里。明嘉靖年大市村邵萬、邵蕡仝建。萬曆年邵士斗重建。

磚橋 在縣東南四十里。

羅橋 在縣東北四十里,邑典史聞禮建。常豐橋 在縣西北四十里鍾山鄉。

石洞橋 在縣西北四十里。明弘治年,袁文大建。

凝紫橋 在縣西北四十五里。元大德一年,里人姚九一建。

龍門橋 在縣西北五十五里。按《縣志》,在縣西北五十里。邑人駱希賢鐫石以紀其事。

花橋 在縣西北五十里。相傳昔人於橋上置亭,飾以五采,故名「花橋。」

石坂橋 ,在縣東二十里。柏浦橋 ,在縣東八里。里人牛良貴等建。戴家橋 ,在縣東鄧家港內。

青雲橋 在泮池左。明萬曆年,包鶴齡以石為之。

大橋 在縣東北十里,上名「金村。」

漢興橋 在縣西北十五里。里人沈漢建。濟川橋 在縣西北十五里。宋嘉定年,里人募義,以石重建。今名「霧露橋」 ,在舊縣。

繼志橋 在縣西北十五里舊縣之浦口。明萬曆年邑人羅昌齡建,後圮。崇禎年柴文炳重建。沈五橋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沈國新建。小浦橋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明永樂間喻公旻建。後喻廷芳重建。

堰下橋 在至德鄉上焦山一里許,往分水通衢。

保親橋 在百浦內,里人趙懋經保母建。明洪水壞,崇禎七年,耆民華汝鈿重建。

皇清康熙八年,復壞。子華本灝修。

新橋 在質素鄉。向係木橋。洪水圮,濮定宣、濮求謨修,又壞,里人濮繼瑁重建以石。

永慶橋 在黃村浦口。明萬曆三十二年,耆民王太初等建。有石《碑記》。

花浦橋 在黃村浦內。里人柴文炳建。

尚義橋 在至德鄉。皇甫應復、應恆建。

渡予橋 在安樂鄉長岡廟前,舊名「香山橋。」 宋嘉定年建,後圮。明萬曆耆民俞朝暘為首重建,改今名。

曲江橋 在縣北三十里宅里東廟側。姚氏募眾建,旁有一廟、一庵。

求嗣橋 在縣東十里。順治六年,耆民華汝鋼建。

景雲橋 在白峰閬。康熙九年,「聞好音」 為首重建。

小溪橋 在至德鄉厚倫亭上首。皇甫瀚建。康熙八年,皇甫一琩修。

安定橋 在縣南柴川之上。皇甫杰為首,重建上航橋 。向無渡船往來,雇漁船任其索取。明萬曆四十年,知府呂發銀十兩,造船二隻,又置田二畝六分,即令渡夫自種,收花利為工費,行者賴之。按《縣志》:「在縣西三里,過白塔埠,里人鄭訪、戴熠造義渡航。」 今有渡田若干畝。

窄溪渡 在縣東三十里,過新城綠渚。

下航渡 在縣東南三里遞運所。前此往來要津也。明嘉靖間,知縣吳紳建義渡船四隻。又置江南曹家園、「沙凸上」 等處地一十二畝,為修理船楫之費。後被乾沒。萬曆間,知縣楊束查出縣丞胡士賓捐俸三十六兩,買地六畝,造義渡船三隻。今有渡田若干畝。

浮橋渡 以上三渡,向皆無船。明萬曆三十七年,推官陸發銀三十四兩,令本縣買田五畝四分,地一畝於窄溪渡;又買田二畝八分七釐五毫於下航渡;又買田三畝二分六釐一毫、塘二分四毫,於浮橋渡,各為募夫工費。勒石現存。按《縣志》:「在縣北三里。宋時名裏口渡。」 景定五年,縣令吳太古建橋船為之。德祐末,宋文丞相潰軍。

數萬。至東溪,縣令李友仁撤,浮橋遂廢。自元迄今,設舟以濟,猶呼為「浮橋埠。」 今有渡田若干畝。石下渡 ,在縣東三里,過桐江驛前。

中航渡 在縣南三里。今行人俱於上下二渡往來。此渡久廢。

上步渡 在縣北十里,過甜水。

舊縣渡 在縣西北十三里。過閬苑。

馬浦渡 在縣西北二十里。

河灣渡 在縣西二十里,過繡峰村。

黃山渡 有二,一在縣西三十里,過蘆茨源;一在縣東四十里,過桐洲。

清渚港渡 在縣二十五里,過黃山港口。郭渚渡 在縣西北十里,過常樂鄉。

浪石渡 在縣西北三十里。上通分水,下過常樂。

派溪渡 在縣西北三十九里。

焦山渡 在縣西北四十里。按《縣志》,在至德鄉,有「厚倫」 、「淳風」 二石亭。

金潭渡 在縣西北四十五里。按《縣志》在至德鄉,上有佛柱以鎮之。

百浦渡 在縣東南十里,過九里洲。

范驛渡 在縣東南十三里。按《縣志》,「在縣東南十五里,過九里洲。」

舒灣渡 在縣東十五里。按《縣志》,「二十里過九里洲。」

東梓渡 在縣東南四十里。按《縣志》名東渡,縣東四十里。

孔家渡 在縣東八里。過洋洲「義渡」 船義官朱良相造。

潮逆渡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

凍洲渡 在縣北桐分界。

尖山渡 在縣西北十五里。過黃村浦,進分水於潛,有渡田。

遂安縣

鍾義橋 在縣南。宋邑士王總得建。捐田五十畝,永濟庵僧人掌之,隨圮即修。及庵廢橋毀,返其田,仍為浮橋,夏溥《記》。尋復圮。明嘉靖間,邑民王思洪倡義建橋,墩土駕屋覆之,知縣胡仲謨「記。」 十八年大水,墩屋盡壞。隆慶間,知縣周恪建木橋,邑人陸應龍記,尋又壞。萬曆辛亥,知縣韓晟修復石墩,駕板成橋,督工耆民王世麟、世鳳貲助焉。邑人毛一鷺記晟自為《南橋賦》紀其盛,又置田以為修理之費。壬子大水,復壞。自後仍用板橋,歲歲修易以為常。

烈橋 在縣南百步

勸農橋 在縣東一里。按《通志》在縣西一里。龍渡橋 在縣東三里。姜石安有詩。

珠水橋 在縣東七里

余村橋 在縣東十里,以村名。

東亭橋 在縣東二十里。明成化十三年,通判劉剛、知縣朱福建。

西澗橋 在縣東二十步。

解林橋 在縣東二十里。

捲龍橋 在縣東南二十里。

三橋 在縣東二十里

嚴橋 在縣西十里。宋時邑人詹安建。

遮嶺橋 在縣南三十五里。

馬儀橋 在縣南十里。明景泰元年,里人王智榮建,姪王倫因其廢,用石砌。

豹石橋 在縣西十里,今廢。

風沂橋 在縣西三十里。舊名「豐沂。」 元至元間,以橋可風,水可浴,改今名。明天順間,毛希誠重建。正德三年,毛彥恭因其頹,用石砌。

蕃昌橋 在縣西北十里。

黃村橋 在縣北四十里。宋宣和間,邑人詹安建。孫廷暉重修。建屋其上,邑人陸希和記。後圮,里人方燈,用石捲砌。

罟竹橋 在縣東南十里四都。胡進賢建。宋家埠橋 在縣南五十里。

太平橋 在縣南五十里。豐姓建。

禦安橋 在縣西南五十里九都。余春建。萬松橋 在縣東三十里。里人童舜英建。烏沂橋 在縣西四十里。邑人姜如海建。圮於水。明萬曆元年重建,易以石。

龍峰橋 一名「壽春橋」 ,在縣西四十里。明正統間,耆民余公茂、徐士敏建。嘉靖間,徐文謐重修,今圮。

利濟橋 在縣東三十里。里人童舜英建。西鮑橋 在縣西三十里。

新橋 在縣西三十里

斗應橋 在縣西南五十里。按《縣志》,在縣西六

十里。明嘉靖三十七年,豐潤令余乾亨建,時於橋下得石如斗,故名。

路口橋 邑人汪時和建,尋漸圮。明崇禎十五年,毛廣宗捐修三門。

皇清順治十四年,僧性遂募修《六門》,行者便焉。

三聖橋 在縣治南三十步。

馬石橋 在縣西三十里。相傳明太祖略地新安,過連嶺至此旋師於石間上馬,因名。

汪家橋 在縣西六十里。

登雲橋 在斗應橋之下。御史余乾貞建。龍溪橋 ,在威山橋上。

威山橋 在縣西五十五里。舉人汪喬遷倡建。富春橋 在縣東二十五里,淇縣令嚴時理建,舉人嚴化民修。

大嶺橋 在縣北七里

賢橋 在縣東北三十里。

浮橋渡 在縣治南,因鍾義橋圮設渡。

大路口渡 在縣西十里。

塌溪渡 在縣西四十里。明嘉靖三十年,里人徐元潮募修。

中洲渡 在縣西南六十里。舊有渡夫,今革。三渡 在縣西南五十里。

罟網渡 在縣東南三十里。路通西安,舊有渡夫,今革。明崇禎間,余兼善捐田十畝,造渡船木橋,往來便之。

壽昌縣

爽溪橋 在縣南十五里。

大同橋 在縣西二十里。

山後橋 在縣東十五里。

會通橋 在縣西市中,跨西湖。

南溪橋 在縣南一里,跨白艾溪,道通金衢。宋公橋 在縣西二里,長一十五丈。

朝京橋 在縣東南二里。

至仁橋 在縣東五里

七里橋 在縣東七里

翠溪橋 在縣東南七里。

淤堨橋 在縣東十里

顏公橋 在縣西十里

廣濟橋 在縣南十里。按《通志》,在縣西十里,湧坑橋 在縣東十五里。

硤石橋 在縣南十五里。

永平橋 在縣西二十二里。

排山橋 在縣西南一十七里。

八鼓橋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置八石鼓於上,故名。

葉墩橋 在縣南二十七里。

曲斗橋 在縣西南二十八里。

周溪橋 在縣北十里

乾溪橋 在縣東十八里。

梅川橋 在縣西南三十里。

朱監橋 在縣西北三十里。

項村橋 在縣西北三十里。

檀村橋 在縣南三十里。

珍石橋 在縣西六十里。

玉虹橋 在縣西南

皆喜橋 在縣西北四十里。

白沙渡 在縣東二十五里。明萬曆三十八年,推官陸某捐俸買田二畝五分五釐,收租以作工費。《石碑》見存。

南溪渡 在縣西南一里。

白。渡 在縣東南一里。新市渡 在縣東十二里。

淤堨渡 在縣東十里

航川渡 在縣西十里

分水縣

順安橋 在縣一百餘步。邑人何雲《鴈記》「慶雲橋 ,在縣南一里。」

分水塢橋  《上卯塢橋》。

經塢橋 以上三橋俱在縣北,邑人劉棟建。雙桂橋 在縣西一里。

西橋 在縣西二里

洞橋 在縣西一里

花橋 在縣北二十里

濯仙橋 在縣西四里。昔有仙人濯足,故名。洪橋 ,在縣西八里。

雛橋 在縣西十里

畢浦橋 在縣東二十里。王舜卿《記》。

藍田橋 在縣北二十五里。

觀橋 在縣西三十里

廣濟橋 在縣西柳柏鄉。

邵舍橋 在縣西南分水鄉。

陳村橋 在縣西北生仙鄉。

寶定橋 在縣西北生仙鄉。

錦溪橋 在縣東十里,一名糝口橋。明萬曆三十八年,推官陸某捐俸買田一畝二釐,收租以作工費。

印渚渡 在縣北十里。明萬曆三十八年,推官陸某捐俸買田一畝,塘六畝三分二釐四毫。內拍塘一分為渡田之塘,收租以作工費。俱有石碑,現存。

前溪渡 在縣南三里

白山渡 在縣北十五里。

河頭渡 在縣東一里。一名天目渡。

花橋渡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