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033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三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三十三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三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三十三卷目錄

 福州府部彙考一

  福州府建置沿革考

  福州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福州府星野考

  福州府山川考一

職方典第一千三十三卷

福州府部彙考一 编辑

福州府建置沿革考      府志 编辑

本府

《禹貢》為揚州域。周始入《職方》,稱八閩。初,夏少康封庶子無餘於會稽地,南至海郡,其封內也。無餘傳至無疆,楚滅之。秦滅楚,置閩中郡。漢初,封無疆七世孫無諸為閩越王,都冶,即今越山南冶山。武帝時,閩越與東甌數治兵相攻。元封元年,詔徙其民於江淮間,後竄山谷者稍出,自立為冶縣。漢因置會稽南部都尉「制之。」 建安初,始有候官等五縣。吳永安三年,置建安郡。晉太康以候官為晉安郡,隸揚州,改隸江州。劉宋泰始改晉平郡。梁天監改南安郡。陳永定元年,升為閩州,刺史領之;光大元年,改豐州。隋開皇改泉州。大業元年仍為閩州,尋又改為建安郡。領縣四,曰閩,曰建安,曰南安,曰龍溪。以閩為治所。唐武德元年,改建州,六年,復為泉州。景雲二年,復為閩州,置中都督府。開元十三年,始稱福州。天寶元年,改為福州長樂郡。隸江南東道,轄縣十:閩候官、長樂、福唐、連江、長溪、古田、梅溪、永泰、《尤溪》。上元元年,置節度使,開府其地,尋罷節度,置郡、團練、觀察、處置使。乾寧三年,觀察使陳岩卒,復以王潮為節「度使,統其軍曰威武軍。」 潮卒,審知代立。梁初為大都督府,其後王氏僭號,改元號長樂府。王氏滅,并歸吳越。周廣順元年,改彰武軍。宋初,復為威武軍。轄縣十二:閩、候官、福清、古田、永福、長溪、長樂、羅源、閩清、寧德、懷安、連江。屬兩浙西南路。雍熙二年,改屬福建路。大觀元年,陞帥府。元至元十三年,改福州為路。明洪武二年,改路為府,屬福建布政司,轄縣十三:閩、候官、懷安、古田、閩清、長樂、連江、羅源、永福、福清、福寧、福安、寧德。成化九年,陞福寧縣為州,不隸郡,以福安、寧德二縣屬之,轄縣十。萬曆八年,省懷安縣併入候官,止轄縣九。

皇清因之。

閩縣:附郭。

在府治東南。本東漢候官地。吳屬建安郡。晉太康中,析置原豐縣,屬晉安郡。隋開皇十二年,改為閩縣。唐開元十三年,置福州,郡縣隸焉。五代偽閩改為長樂縣,尋仍舊。宋、元及明皆為閩縣。

皇清因之,編戶四十里。

候官縣:附郭。

在府治西南。本漢冶縣地。建安初,析置候官縣。吳屬建安郡,晉屬晉安郡。隋省入閩縣。唐武德六年,更置於州西北江滸,今候官縣市。貞觀五年,復省入閩縣。嗣聖十九年,復置。貞元洪水漂沒,移入城。元和二年,復省,五年復置。五代偽閩改為閩興,以長樂為候官,尋復舊。宋、元迄明仍為候官。

皇清因之。

古田縣

在府城北二百八十里。本晉候官縣山峒。開元二十七年,都督李亞丘奏立縣於雙溪之匯,屏山之南,後又析候官、尤溪二縣地益之。宋太平興國初,轉運楊克讓遷水口。端拱元年,復舊治。元、明仍舊。

皇清因之,編戶四十八里。

閩清縣

在府城西北一百二十里。本漢候官縣地。唐貞元中,觀察使王翃析候官縣北十里,置梅溪場。五代梁乾化初,為閩清縣。宋、元、明仍舊。

皇清因之,編戶八里。

長樂縣

在府城東南百餘里。本隋閩縣地。唐武德六年,析置新寧縣,在今《敦素》里之平川,尋改為長樂縣。上元初,移吳航頭。元和三年,省入福唐縣,五年,復置。五代偽閩改為候官縣,以閩縣為長樂,後以長樂為安昌,尋復舊。宋、元、明仍為長樂。

皇清因之,編戶三十二里。

連江縣

在府城東北九十里,本隋閩縣地,晉太康三年

析閩縣溫麻船屯,置溫麻縣,屬晉安郡。隋開皇中,省入閩縣。唐武德六年,析置於連江之北,更名曰連江縣。宋、元、明仍舊。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四里。

羅源縣

在府城東北一百五十里。本閩連江二縣地。唐大中元年,觀察使韋岫以連江縣一鄉為羅源場。咸通二年,又分閩縣地以益之,號永貞鎮。五代偽閩改鎮為縣。宋天禧五年,避御諱改為「永昌。」 乾興元年,始改為羅源縣。初治於雙溪之間,地卑潦。慶曆八年,知縣陳偁因土民倪昱、陳智津陳請,乃遷戴坑,即今所治。元明仍舊。

皇清因之,編戶十四里。

永福縣

在府城西百二十里。本候官、尤溪二縣地。唐永泰二年,節度使李承昭於候官、尤溪二縣各析一鄉,置永泰縣。宋崇寧元年,始改為永福縣。元、明仍舊。

皇清因之,編戶三十六里。

福清縣

在府城東南一百二十里。隋為閩縣地。唐析閩縣置新寧縣。嗣聖十六年,析長樂南八鄉置萬安縣。天寶元年,改福唐。五代偽閩改永昌。後唐長興四年,始稱福清。吳越錢氏有閩,屬西浙。宋太平興國三年,改屬太平軍。八年,復隸福州。元元貞初,陞為州。明洪武二年,復為縣。

皇清因之,編戶二十六里。

福州府疆域考        府志 编辑

福州府疆域圖

福州府疆域圖

本府

東:至海岸,一百九十里。

西至延平府南平縣界二百五十里。

南至興化府莆田縣界二百三十里。

北至建寧府政和縣界四百里。

東南至大海,二百八里。

西南至興化府界三百六十里。

東北至福寧州界二百一十里。

西北至延平府城二百七十八里。

自府治至

京師六千一百三十三里。

東西廣四百四十里

南北袤四百四十五里

閩縣:附郭。

東至連江縣界九十二里。

西至候官縣界城中南街以東為閩,西為候官。城外南臺以東為閩,西為候官。

南至福清縣界,八十里。

北至懷安廢縣界,城中麗文坊以南為閩,北為懷安。毛應橋南為閩,北為懷安。湯門外南為閩,北為懷安。

東南至長樂縣界七十五里。

西南至懷安廢縣界十七里。

東北至懷安廢縣界,一里而近。

西北至懷安廢縣界,一里而近。

廣九十三里,袤八十里。

候官縣:附郭。

東至閩縣界城中南街西屬本縣,東屬閩,西至永福縣界八十里。

南至閩縣「嘉崇里」 ,一里而近。

北至懷安縣五里,自界至縣二十里。

東南至閩縣界一里

西南至永福縣五十里

東北至懷安廢縣界,二里而近。

西北至閩清縣仁溪埕一百里,自界至縣三十。

廣八十一里,袤九十里。

古田縣

東至羅源縣界,二百四十里。

西至南平縣界,一百五十里。

南至閩清縣界,一百五十里。

北至政和縣界二百里

東南至候官縣界一百七十里。

西南至尤溪縣界一百五里。

東北至寧德縣界二百里。

西北至政和縣界八十里。

廣八十三里,袤二百五十里。

閩清縣

東至候官縣仁德里十五里。

西至尤溪縣松陽里,七十里。

南至永福縣新豐里,五十里。

北至古田縣和平里七十里。

東南至候官縣守仁里十五里。

西南至永福縣平蓋里,一百里。

東北至古田縣邵南里,六十里。

西北至尤溪縣松陽里,七十里。

廣八十五里,袤一百二十里。

長樂縣

東:至大海澳:一百二十里。

西至閩縣界一里

南至福清縣界,五十里。

北至海五里,水路至連江縣百二十里。

東南至《東洛》水路,一百三十里。

西南至石尤嶺福清縣界六十里。

東北至當田澳:連江縣界一百二十里。

西北至閩縣界苦竹溪五里。

廣一百二十里,袤六十五里。

連江縣

東至海,二十里,小埕水寨,一百里。

西至懷安縣界豪虎嶺,四十里。

南至閩縣界二十五里,館頭渡一十五里。北至羅源縣界應德鋪八十里。

東南至海三十五里

西南至閩縣界二十五里。

東北至羅源縣界一百二十里。

西北至懷安縣,九十里。

廣七十里,袤九十五里。

羅源縣

東至寧德縣白鶴嶺界,四十五里。

西至連江縣東禪嶺界二十五里。

南至連江縣北山界,三十五里。

北至古田縣三十八都,界一百八十里。

東南至連江縣,抵海四十里。

西南至連江縣二十五里。

東北至海一十五里

西北至懷安縣界六十里。

廣七十里,袤九十五里。

永福縣

東至候官縣界六十里

西至尤溪縣界,九十五里。

南至莆田縣七十里

北至閩清縣界,四十五里。

東南至興化府八十五里。

西南至德化縣界,一百里。

東北至候官縣界七十五里。

西北至閩清縣六十里

廣一百三十五里,袤一百一十五里。

福清縣

東至大海五十里

西至興化府百丈嶺,分水為界,六十里。

南至大海,一百二十里。

北至長樂縣石尤嶺,分水為界,二十五里。東南至海,一百五十里。

西南至莆田縣蒜嶺分水為界,六十里。

東北至長樂縣薛田嶺分水為界,五十里。西北至閩縣常思嶺分水為界,六十五里。廣一百二十里,袤一百四十五里。

形勝附 编辑

本府。閩縣侯官縣附郭。

江山奇秀,土風深厚。建汀二疆束其右,溟海巨流衛其左。

古田縣

翠屏北崒,仙亭南案《文筆》。東峙《五華》,西聳《閩清。縣》

「大江環左,屏山聳前。鳳凰南翔,朱頂西舞。」 《長樂縣》

東濱大海,西接瀛州。首石峙北,長江經南。六平削玉,十洋成市。「紫微、文筆,立其左右。龜麟」 、《太常》,揖其前後。馬江瀉空,鶴嶺決雲。

連江縣

「三台外輔,五馬內朝,蝶案沈水,筆峰聳天。」 《羅源縣》。

《四明》角拱,三台臂揖。鳳山屏後,席帽環前。兩溪左蟠,三山右繞。

永福縣

千山環揖,雙流帶繞。展旗左聳,高蓋,右擎弧矢。羅前,磨笄擁後。

福清縣

東薄大江,西連巨麓。雙旗五馬距其陽,鷲峰金翅敵其陰。

福州府星野考        府志 编辑

府總

按:《周官》「保章氏以二十八宿次舍分屬九州,而曆數家又以周天十二辰次為緯,二十八宿為經,十二國分野應之。」 二說較若臚列。要之,天成象、地成形,實相符者也。《禹貢》有云:淮海、揚州東南際海皆其域。閩服故隸揚,要亦濱海而南,於地為吳,於星應丑分星紀之次,牽牛、婺女之度。乃古今持論紛如,有謂自斗十二度至婺女七度者,《帝王世紀》也;謂起斗十度至女五度者,費氏《易》也;謂起斗十六度至須女二度者,蔡邕《月令章句》也。而《晉天文志》《唐地理志》其辭不一,顧仰窺俯察,吾福當起於女四度,訖牛之七度而止。乃說者曰:「星紀在於東北,吳、越實在東南,疑無與於牛、女。」 然梓慎以星紀失歲而占,宋、鄭、史墨又以「星紀得歲而卜吳、越,兆有必先,應皆如響。」 是十二次配九州,未甚爽也。

福州府山川考一       府志 编辑

本府。閩縣侯官縣附郭。

九仙山 在城東南隅。城中有九山,諺曰:「三山藏,三山現,三山不可見。」 按《閩書》,是山與候官之烏石,粵王其現者也;羅山與候官之冶山,閩山其藏者也。又有隱隱磅礡於闤闠間者,曰靈,曰芝,曰鐘,故曰不可見也。山舊名于山,高百十五步,周迴三百十步,以漢何仙兄弟九人得名,故名九仙。按九仙不載傳記,相傳本「臨川人,九人皆瞽,惟長者一目上豎獨明。後相率煉丹,以飼湖中鯉,鯉盡化龍,九人各乘一去。今仙遊縣之九鯉湖是也。九人始入閩時,蓋居此山。」 又云:「漢武帝時,齊少翁以巫鬼事得幸,九仙之父詣闕直諫,九子力止之,其父不聽。少翁事敗被誅,武帝召官其父閩中,而九子因得至閩中,煉氣成道。」 又云:「九仙父任俠好氣,從淮南王游,淮南王善之,談議寖廣。九人懼其及也,數諫父謝絕,王父不聽,去而入閩,煉丹仙遊縣之湖上,丹成仙去。及王敗,父南行求子不得,而死於巖山。」 今仙遊之何巖是也。山又名九日山。《閩中記》云:「越王無諸九日宴集之所,有大石樽尚存。」 山中之峰曰鰲頂山,巔直石壁立,可表裡望閩城。宋陳誠之讀書於山之嘉福院,後狀元及第,閩人又呼曰「狀元峰。」 旁有玉蟬峰,南有小華峰,勢皆卑於鰲峰也。山有三十奇:曰集仙巖,曰磊老巖,曰躍馬巖,曰獅子巖,曰梅嶺,曰仙人座,曰祈雨僧真身。祈雨僧名義收,後梁時人。貞明三年春不雨,至五月,義收以膏爇指不雨,積薪通衢,期七日自焚,炬舉而雨。後遊洪州,將歸,人共遮留,迺截左臂付之曰:「吾去後不雨,出禱必應。」 曰杏壇,曰石門,曰青牛洞,曰棋盤石,曰醉鄉石,曰仙羊石,曰平遠臺。有巨石,刻「平遠峰」 三字,曰野意亭,有孟庾、韓世忠像。孟朝衣,韓戎服,建炎中塑。曰金粟臺。宋郡守程師孟取王氏塔中所塑金粟像名,後守元絳篆「金粟臺」 三字於石。最後絳侄積中為守,繪金粟像。臺側曰喜雨臺、曰九日臺、曰琴臺、曰廓然臺、曰三山閣、曰攬鰲亭、曰一華亭、曰四徹亭。慶曆中,令沈邈所名。蔡襄有詩:曰龍舌泉、曰煉丹井、曰浴鵝池。《古記》云:「雷震穴成丈餘,不知泉脈所出,夕時鴉群來浴。」 曰石龜池、曰雙石祠。石有二,青色,偽閩以為雙龜,名曰「龜七郎」 ,靈而封之。其始封光威振遠將軍。會同十年,以閩府承平,復封為安境侯,曰「政和萬壽道藏。」 宋政和四年間,尚書黃裳奏請建飛天法藏,藏天下道書,總五百四十函。

烏石山 在城西南隅,與九仙山東西對峙。唐天寶八載,敕改曰閩山。宋為道山。《宋志·僧神解記》「有三十三奇,後益為五十五。」 曰石龜山,石如龜,耆舊恐其靈而輕舉,竅龜脅焉。曰射烏山,一云九日山,相傳九日登高,引弓落烏。曰鴉浴池,亦如九仙山。《古記》云云。曰四聖院,院奉梁武帝誌公和尚、婁約法師、傅大士。曰華「嚴巖,唐嗣聖中,有僧於此持誦《華嚴經》。一夕雷雨大震,劈石成室。巖頂刻李陽冰篆《般若臺記》,是篆與處州」

《新驛記縉雲縣城隍記麗水忘歸臺銘》
當世寶
编辑

為四絕:曰盤陀塔。山頂有古磚塔,門忽裂,現一真身。郡人陳公云:為兒時,見石橋上有《盤陀和尚真身塔記》,末云:天足元年建。曰南澗寺,在神光寺東。梁時居士蘇清捨宅為之。唐乾寧二年,閩王創天王殿,三年號南澗護國天王。合庵十二為寺,以居澗旁,故名南澗。上方有石佛像,唐天寶中雷震而出。曰神光寺。唐為金光明院。後唐監軍孟彪南莊也,請於朝,捨為寺。宣宗夜夢神人發光殿庭,覽奏異之,賜名金光明院,後改為大雲。有絓月蘭若、紫雲禪窟、愨頭石諸勝,曰仁王寺。晉天福三年,閩連重遇造,有雨花閣、橫山樓,曰五百羅漢寺。貞明五年,王審知夢梵僧數百,奕奕有光,光所至處,有雙檜並池而秀,一僧擎跪前曰:「王能飯吾於此乎?」 及旦訪得,如夢中寺而堂之,命池曰浴聖,檜,曰「息聖」 ,曰頭陀巖。安文頭陀遊南澗寺,莽蔓中得一竇,仄足入宴坐其間,僅可容身。《摹崖》云:「客至不點茶,相看淡如水。白雲深谷中,穩坐浮生理。」 普眼庵,亦安文頭陀晏作之所。曰望潮峰,在神光寺後,曰左神策鐘。咸通五年與神光寺額並賜。曰「五臺山。」 王審知始創文珠臺,并東西南北四臺:曰王氏像,曰銅像,王氏用銅六萬斤,黃金三百兩,鑄彌勒像,方三丈六尺。曰「百道階」 ,王氏所砌階也。曰金剛跡,峰頂石上有巨跡。曰「般若臺」 ,昔有沙門持誦《般若經》於此,今為金粟庵。曰迦毗羅神,曰涅槃佛、臥佛也。曰石觀音。僧廣惠於惠勝堂後得異石,琢之曰大悲院。有僧常止廬嶽三十年,誦《大悲神咒》,空中言曰:「功已成矣,可去救人。」 後歸鄉創此,曰僧行道處。相傳有僧創磚室西峰,白日宴坐,清宵經行,一日坐逝,其夕聞爆裂聲,詰旦見一石塞行道處,曰坐禪石。東峰盤石上有石如筍,微觸即動,又號降睡石,曰霸石。意者以王霸得名。曰「天台橋。」 東峰巖側有巨石梁,如天台石梁矣。曰「宿猿洞」 ,昔有隱者,畜猿洞中,因以名之。景福三年,湛郎中俞棄官隱此。曰「金蟒穴」 ,在宿猿洞東大石後。唐天成間,巨蟒長可六七丈,鱗甲如黃金,王氏填而建佛殿焉。今葫蘆城是也。曰「謝公浴堂」 ,鑿井引泉為之。曰「觀稼亭。」 唐閻濟美守郡時,陛辭之日,德宗喻以農事,且言南方山水之富。到官首創是亭,以茂帝寵,曰初陽頂。濟美守郡之暇,酷愛此峰,謂從事曰:「每旦群山猶暝,獨此太陽先升。」 因題石上曰落景坪,在初陽西。曰放鶴亭。唐觀察使崔干即寺東峰創亭,曰四向。亭下畜鶴,一日沖去,遂名放鶴。熙寧中,守程師孟改曰沖天,曰薛老峰。山頂突起「向陽峰」 三字。薛老,薛逢也。咸通中為候官令,與僧靈觀遊,創亭其側,人書其峰曰「薛老云。」 按逢字陶臣,蒲州人,會昌進士。靈觀住山,扃戶罕接,惟一信士,每至食時,送供方開。偽閩癸卯歲,一夕風雨,聞山上如數千人喧噪,旦則三字倒立,其年閩亡。云。曰幽幽亭,宋候官令沈邈作臺釋迦院東北隅曰峻青,後重來為守,寺僧並臺作亭,館閣較勘,蔡襄名之曰「幽幽」 、曰道山亭。守程師孟作請,南豐曾鞏為記,而林希書之。曰長樂臺,曰石危亭,在山絕頂,曰蟠桃塢。舊《志》曰:疑「盤陀」 之誤。曰跨竈亭,木鴈亭也。孫覺有詩曰擊壤亭,曰鄰霄臺,一曰凌霄。初建時稱平材瓦土堊,若魏之凌雲臺然。誡曰:「毋修也,修且壞。」 後人修之,良久壞矣。曰天章臺,曰清冷臺,曰鱗次臺,曰箋香臺,曰白塔,曰宿雲庵,曰惠安明應王廟。王姓陳,漢太丘二十二世孫也。舊隱是山,沒而顯靈。唐元和後始立廟。《廟碑》云:「心遊墳典,性愛山水。身息宿猿之洞,門臨落景之坪。」 王審知表其事,累封顯應王。宋熙寧八年,改封惠安明應王,曰剛顯祠。宋紹興中建,以祀周朴。朴字大朴,吳人。其初隱於安溪縣南山下,後徙此山,假寺丈室,絕去葷酒,塊然靜居。黃巢至福州,求得朴,問曰:「能從我乎?」 朴曰:「我尚不仕天子,安能從賊?」 巢怒殺之,湧白乳尺五寸,後人立祠焉,并祀觀與逢日三賢。而雙峰寺亦有三賢堂,則法主李中丞瓚、寺僧嬾安及朴也。宋紹興初,張浚謫福州。

將遊雙峰,夜夢一僧與一金紫人及白袍士來謁。翼日登山堂,見三公如夢中,異之。後為帥,遊烏石,至朴祠,嘆朴死節三百年未有廟額,乃以奏請,賜號剛顯。嬾安者,郡之陳氏子,受業黃蘗山,習律乘。嘗自念言:「我雖勤苦,未聞元極。乃孤鍚遊方。」 造百方丈,禮而問之。自茲領旨,更不馳求。同參祐禪師,創居溈山,躬耕助道。及祐歸寂,眾請接踵住持。有問:「黃巢軍來,和尚何處回避?」 曰:「五蘊山。」 曰:「忽被捉著如何?」 曰:「惱亂將軍。」 及朴被殺,嬾安聞而脫去。賊入塔,以劍斫塔,亦湧白乳三尺。巢言:自入閩,纔殺一人,有半而已。故鄭昂廟詩有「纔殺人半」 之語,曰:尊勝真堂像祀知州孟彪。崔干曰:慈氏閣巡官鍾杲建。後棄官出家,以身餧虎。曰道士井,晉時林氏入閩,有華陽道士謂之曰:「可鑿井南山下,遇盤石則止。」 林如言,及盤石,有白豕躍入,湧泉出,曰仙井。仙人任放所鑿,曰崔公井。井在尊勝堂前,崔干賞其甘美,曰放生池。

粵王山 在郡城北隅,半蟠城外,東聯冶山,一名將軍山,一名「泉山」 ,閩越王無諸舊城處也,一名「屏山」 ,又曰「平山。」 唐刺史裴次元遊宴城東,愛其峰巒巉峭,林壑幽美,遂命闢毬場於山南,構亭為記。各盡其處,則有望京山、觀海亭、雙松嶺、登山路、天泉池、翫琴臺、筋竹巖、枇杷川、荻蘆岡、桃李塢、芳茗源、山陰亭、合清洞、紅蕉坪、越壑橋、獨秀峰、篔簹坳、八角亭、盤椒石、白土谷、漣漪亭、東陽陂、分路橋、乾岡岑、木瓜亭、石堤橋、海榴亭、松筠陌、夜合亭,凡得景二十九,作二十,詠詩記之。其山有飲馬池,閩越王鑿也。有古井曰越王井,名金雞井。有琴石,越王鼓琴處也。有曲水苔泉,郡第一泉也。有環峰亭,上有宋光宗御書。有「絕學寮」 ,宋丞相張浚讀書其中。皇朝跨山築城為樓,曰「樣樓」 ,今更名「鎮海。」 有「翠濤亭。」 「樣樓」 者,國初遣駙馬都尉王恭來此築城,恭先作樓為式樣,故名「樣樓。」

羅山 ,九仙之支也。在萬歲寺南,閩縣學之北。中有法海寺。按《閩書》,梁孟司空捨地為之,偽閩徙之城西,晉開運二年復舊。宋始寺曰「法海。」 明嘉靖中,藍御史濟卿居之,御史諸孫鬻其旁地於戶部郎陳長勉。萬曆中,濟卿孫圻復捨為寺。長勉歸所鬻地,為全寺如故。舊有羅山堂、金積園、萬綠堂、友石齋諸勝。

丁戊山 按《閩書》,亦九仙之支也,以在郡城中,又曰中山,舊為嵩嶽觀,稱中山高嶽崇福行宮,蓋閩王望祀之所。唐有釋宣一者居之。宣一,仙遊人,檢身以律,終食不踰,一室晏如。

鐘山 在城西南隅,舊屬懷安縣。鐘山巷下有大中寺,故梁太守袁士俊第。內有小山,時聞鐘聲,因捨為寺。按《閩書》,號袁寺,寺有八百羅漢像,題曰天台鴈宕。佛書云:「諾矩那與其徒八百眾居震旦國。」 今五百居天台,三百居鴈宕。是堂像八百,故合而題有觀音像,政和間,清涼院僧宗顏刻木為之,像大而色,故將飾之。忽夢謂「我當城居。」 俄大中僧數百人。亦以夢來致。遂設是像。一都亦有《鐘山》。

靈山 ,在城東隅,微有岡阜,皆入民居。以上諸山,或隱或見。前代真宮梵宇,香燈相望,今多頹廢矣。按《閩書》,越王山之支也,亦名大雲,中有開元寺,寺有唐明皇像。會昌中,汰天下僧寺,州獨存一,此寺也。天祐中,王審知既作城,塑北方毗沙門天王以鎮之。其謂之天王者,唐天寶元年西蕃寇安西,明皇詔不空三藏誦經。不空因言:「北方毗沙天王神通,可以禦之。」 會西安亦奏將戰,有神丈餘金甲而來。因敕諸道州府城西北及營寨,並設其像。寺後山曰芝山。芝山,東吳時有都尉營,置典船都尉造舟。此山之麓復有太平寺。後唐同光元年,王審知於城西南張爐冶十三所,銅蠟三萬斤,鑄釋迦彌勒像,莊宗題為金「身報恩寺。」 又泥金銀萬餘兩,作金銀字四藏經各五千四十八卷。

長樂山 。閩越王時,山間居民夢神人乘白馬至此,因名白馬山。偽閩改閩縣為長樂,易今名。有淨土寺。梁時州人鄭招勇捐宅為之。唐會昌中,廢為白馬廟。咸通中,郡人迎僧惠筏居之。及夜,有戎服若拜而辭者,或見乘白馬去。觀察使李景溫因撤為寺,號「東禪淨土。」 惠筏化後,禧宗詔諡為「辨才大師。」 宋紹興中為光大藏。明成化改曰「東禪寶峰寺。」 寺有米芾書額,有《大藏經板》,有畫像,有宋徽宗賜僧達泉御書,有「東野亭」 ,蔡襄書額,有劉照詩,有清陰亭,有芙蓉閣,有放生池,有小蘭亭,宋郡守褉飲處,山陰有溫泉焉。東

禪寺旁有海印庵,元至正中,僧雲谿建,號「梅邊小隱」 ,又曰「水竹幽居。」 與客彈琴賦詩其間。山南為三昧山,惠筏塔在焉。

茶園山 發脈金雞山,山南為寶月山,偽閩王延稟為王仁達所敗,奔此。

金雞山 去城三里。相傳秦始皇時,望氣者云「此山有金雞之祥」 ,遂斸山脊以厭之。其斸處,人行為巷,號雞公巷。山北漸高,曰青鵝,桑溪之水出焉。

龍窟山 亦名曲水,閩王流觴處也。按《閩書》:溪東荔枝林,唐宋時荔枝最盛,傍有三友墓。明弘治間,有徐吳林者,三友莫逆也,死而同穴,在金雞山後。山古有穴,蟒額帶「王」 字,人以龍而祀之。有嶺曰獵嶺,有岡曰雞心巒。西連奇山,山多恠石。其諸小山曰峭谷山,曰東湖山。東湖山,宋林觀過林夙之居在焉。

鳳丘山 去城五里,有朱文公大書「鳳丘」 二字,又有「鶴林」 二字。北連蒲嶺,俗名婆嶺,南迤際江。按《閩書》,宋彭耜修真地也。耜師白玉蟾,作《問道二編》,得太乙、刀圭、火符之術。玉蟾自謂於耜仙家父子云,其隱此山與妻潘蕊珠烹煉,後俱尸解。詔封鶴林真人。

東山 ,去城十里有大同、大乘二寺。大同寺,梁大同六年置,大乘寺,十二年置,皆律寺,異居而同食,合而名曰「愛同寺。」 唐神龍中,律師懷道、懷一相繼居之。會昌中廢,大中十一年復之,合為一尚星居。宋天聖元年,主僧戒華改為禪剎。元祐中,門下侍郎許將請為功德院。有《西院大律師碑》,劉太真撰,于頔書;有《羅漢堂記》,有虞公庵,虞寄隱居地也。《南史》:「寄奔晉安,陳寶應刺閩中,得之甚喜。寶應謀不軌,寄屢諫不聽,遂謝絕人事,隱於東山,自稱東山居士。寶應屢召不出,命焚其廬。」 有聖泉寺,在愛同寺西。唐僧懷一居此。時苦乏水,一日,二禽鬥噪於地,持杖觀之。杖所卓處,泉縷縷出,俄綾紋波湧。懷一環石分之,南注者以為池,東注者供汲濣。蔡襄有《聖泉》詩注云:「俗傳泉湧則民安」 ,是泉涸十餘年矣,今始湧也。有文殊般若寺,唐景龍四年建,寺後有山,故產金。山有多寶塔,唐永泰中代宗書;額有懷道塔碑,唐李邕作;《懷一塔碑》,唐皇甫政作。塔。中有天降舍利,松不棲禽,樑不巢燕,池不產蛙,庭無凡草之異。有榴花洞。唐永泰中,樵者藍超遇白鹿,逐之度水入石門,始極窄,忽豁然有雞犬人家。主翁謂曰:「吾避秦人也,留卿可乎?」 超云:「請歸訣親舊。迺來。」 主翁與榴花一枝而出,撫而尋之,恍若夢中。黃裳詩:「一枝樵客夢,兩腋石門風」 有神移泉寺居高汲遠。唐開元中,僧守正方心念之,一夕泉迸寺側,往視遠井,則已涸矣。有龍首澗,宋許將肄業之所。又有清音、碧巖二亭。有文殊巖。巖有古像,歲久塵敗,夜忽現光。林越、閩帥飾之。有獅子峰,象形也。熙寧二年,程師孟建亭峰西。建炎三年,嗣濮王仲湜書。有涵虛沼,有松塢,一曰「松埡。」 有松高大,宋初物也。有天台井,有靈芝塢,有夜光臺,有蠪龍淵,有神僧室,有鑑淨寺,有山輝堂,有御書樓,藏宋太宗所賜書。有羅漢堂,有放生池。又江右里亦有東山,西連盤石,東接象嶺。山傍有石洞,豁然明朗,曲折深邃,內有二石如床,名「仙石床。」

鼓山 ,鎮山也。屹立海濱,距城東三十里,絕地可十五里,延袤數十里而遙。巔有石如鼓,或云每風雨大作,巖洞中逄逄若鼓聲。其峰則大頂、小頂。按《閩書》,大頂峰一名屴崱,狀若覆釜。西望郡城,若雲板,遠近邨落,若聚沙、若布碁。東視大海,一氣茫然,螺髻數點,隱見煙波中,相傳大小琉球云。小頂峰在湧泉寺後,下視殿閣,若騎其尾。西望郡城,列雉數千,市廛闤闠,麗譙浮圖。臺門、府寺,釋老之宮,輝霍崇麗,鬥出其間。又有香爐、缽盂、白雲、雙髻、獅子諸峰。其岡則牛眠、半月眠狗、龍脊。支山則鼓岐、蓬岐、劍山。鼓岐下臨大江,石圓如鼓。蓬岐山多巨石。劍山臨江,有石如劍痕。嶺則叫佛、蕭灣、魁崎。魁崎上有巖曰「劍石」 ,石約五十餘丈,上刻籕文,相傳唐黃巢兵經此,以劍藏石。下洞則靈源《海音》、白雲蛇洞,而靈源尤奇,在湧泉寺左。下數十級,西澗貫其中,覆以石橋,澗左右皆石壁削立,其左恠石無數,小徑逶迤至水雲亭,南向,豁然方山當其前,左則永福,右則長樂,皆在几席間。當唐會昌時,除佛汰僧,有村民鑿井三丈餘,得一古磚,上刻「僧晏興法」 四大字,以獻於州。州承朝禁,取磚毀之。至王審知請僧神晏住持,大興法教,而磚文始驗。其磚蓋得於此洞之旁。宋蔡襄詩:「靈泉出,石竇清。」

「吹生篁竹。飛毫劃削壁,勢力忽驚觸。」 李覯詩:「誰把石崖齊划削,直教雲氣到簾帷。」 佳句也。白雲洞:洞有三天門,石磴七百二十級而始至洞。明萬曆中僧悟所開。蛇洞在蓬崎山中,山石重疊成洞,洞口僅容一人入其內,豁然屈曲而進,莫知所止。巖則喝水國師祖師石門、華嚴、應真、忘歸、懸鐘、雲屏、佛頭、虎窟。喝水巖,僧神晏所居巖也。傍有石龕,水穿石壁,神晏厭其嘈聒,喝轉之,水逆東流,而西澗遂涸。國師巖在西澗底,東壁,深廣各十餘丈,晏師既以神力喝涸澗水,遂移居於此。嘗掇石乳而食,指痕猶存。後閩王加晏號「興聖國師」 ,因以名也。《五燈會元》:「師大梁李氏子,幼惡葷羶,樂聞鐘梵。年十五,出依衛州白鹿」 山規禪師,披削嵩嶽,於是杖錫遍扣禪關,及造雲嶺,朗然符契。一日參雪峰,峰審其懸解,撫而印之。石則石龜將軍、仙跡合珪、金剛雞頭、貓縋劍石,水則白猿峽浴鳳池、羅漢泉、龍頭乘雲、神泉、竇泉、吼雷湫、印月潭、放生池、化龍池。浴鳳池者,池中五色雀來浴;園林則西畬茶園、董坑荔林、硯池;寺則湧泉普度。衡山湧泉寺,在鼓山半。唐建中四年,龍見於靈源洞,從事裴胄曰:「神物所蟠,宜鎮以寺。」 請僧靈嶠誅茅為屋,誦《華嚴經》,龍不為害,因號華嚴臺,亦以名其寺。會昌寺廢,審知以居神晏,乾化二年改名鼓山白雲峰湧泉院,宋為華嚴寺。院則白雲廨、南院、浴院、南山塔院、方丈庫院,庵則圓通、老禪、靜觀靈源、一多癡坐、平楚、耆義、崇石、白雲、《雲翠》、南庵泉石、東際、興善、積翠、元貞,東庵、西庵、《三塔》、雲際、蟄仙,南院塔庵、雙澗塔庵。堂則選佛、恢張、觀褉照堂、客省、地藏老宿,東峰獨照、負春、海月,殿則國師、祖師、觀音報慈,閣則羅漢、華嚴、九層、毗盧千佛、飛錫超凡。樓則華嚴、妙峰。齋寮之屬,則頻伸齋、首座寮、維那寮、前資寮、旦過寮、湧泉寮、白雲寮、五老寮、老宿寮、憨睡室、遁室、痴坐軒、無寄軒、不動軒、自牧軒;亭則臨滄、石門、望州、天風、海濤、水雲、湧泉、松關、觀花、後樂、普賢、境界、乘雲、半山、梯雲、海會、圓通、東際、通霄、白雲、元公、鳳尾、天風海濤亭。宋趙汝愚有詩:「江月不隨流水去,天風直送海濤來。」 朱文公愛之,遂書四字於石,因名亭也。水雲亭石柱上書「蔗境」 二字詩,皆不題名氏。淳熙中,四明趙蔗境與滂見之,惘然有感,題詩石上。臺則《應真、涅槃》、說法;橋則東際蹴鰲、羅漢圮橋、化龍;塔則南院東西二塔;井則羅漢水滴。祠廟則閩王祠、黃石祠。閩王祠在湧泉禪院,祀王審知。當審知尊尚神晏之時,四方雲侶聞風雲集,傾貲給施。僧人德而祀之。黃石祠在眠牛岡。宋熙寧間,岡下民鋤地,空中忽轟然有聲,仰視樹杪墜止香爐,遂取以下。翼日,有一道人至曰:「此黃公爐,自榖城飛至,宜為廟。」 言訖,忽失鋤民驚異。先是,龍江畔有商人積木數千,一客至問值,遂遍題木數百為識,皆作「黃石」 二字。去。涉旬無消息。商誕之,以斧削題,題皆入木數寸,相與駭懼。翼日,鋤民至,具言之,商遂以半價歸,鄉人為祠焉。山之裔為臥牛山、為孟崎跣、為羅星山。迤北為永北諸山,巖巒崒峍,東與雲門山相夾,束流徑閩安鎮以達於海。

雲門山 在洋嶼,去城七十里。山中有寺,多松竹,泉石之美。有觀音巖、彌陀巖、泗州巖、獅子石、坐禪石、五里泉、望拜石、仙掌石、楞迦室、吸江亭、妙善庵,南連芹巖、蒲峰、後灣、石龍諸山。長江前繞,江中琴嶼、雙魚嶼峙焉。

衡山 枕閩江之左,《元和圖志》:「閩郡有衡山,一名霍山,形如鐘甬,路接鼓山,下有龍腳石,突跨江側,長七八丈。」

鳳洋山 勢如摶鳳,山頂有仙亭遺址,石床、棋枰几案。舊傳仙人王進才飛昇於此。峭壁刻「登龍」 二字,地名龍門。

嬰臺山 傍有銅斗山。天馬峰下有傳野橋,龍溪之水出焉。

鷲峰山 上有馬面潭,歲旱禱此。

盤石山 三「頂三石,高十餘丈,上疊一石,方如棋盤,天欲雨,雲出焉。龍溪繞其下,風恬浪靜,綸網集焉。」

石門山 ,南接湖林,北連濂山,山兩傍壁立,上有二石,峭拔峙其傍山曰「重雲山」 ,中有巖,平坦十餘丈,中有龍井。

冶山 在城東北隅,舊屬懷安,歐冶子鑄劍處也。蘇林注:「冶,山名也」 ,今名東冶。《治平圖》謂之「泉山」 ,即今福州將軍山是也。其陽唐之元和秣場、潭塘、冶島在焉。又南百餘步有劍泉院。唐元和,僧惟幹濬之,得銅刀劍環數枚,猶有治竈在竹。

林間山北有歐冶池。貞元中池水赤如血。宋紹興中有龍晝見,郡為立廟,郡守程師孟創《歐冶亭》。

閩山 烏石之支也。有巨篆「閩山」 二字,又名「玉尺山。」 宋守程師孟以光祿卿知郡,常遊此寺,石刻「光祿吟臺」 四字。

藤山 自天寧山而東為此山,地脈起伏如瓜藤,其地多梅,有梅花塢。又東一峰曰「鰲頭」 ,繇藤山發脈,聳而反顧。又東為壺嶼山、石室山。山東有井泉,亢旱不竭。

高蓋山 ,上有仙壇,壇有池曰「青龍」 ,俗曰「天池。」 有峰曰「徐女」 ,相傳水仙之女也。採苦參服食於此,又名苦參,其後參皆甘矣。山有洞,曰蘆灣,洞口有棋盤石,有井。至唐大中十年建祠,宋因之,號顯聖武勇王。廟有左右二王。熙寧間,閩兵戍熙河,二王現雲端,大戰獲捷。政和間,戍桂府。征蠻之際,二王復現,降大雹,飛黃蜂「以退蠻兵。」 宣和二年,浙寇竊發,連陷數郡。將及境,提刑俞向自建安領兵南下,黃蜂數萬,隨舟蔽江,居民咸謂神助,大新祠宇。建楹之時,有青赤二小蛇,蜿蜒香几間累日,暨上樑,俄兩見跂首北向移時,既奉二王像入廟,二蛇又現。及廟成,俞向臨奠前夕,夢有神人青色,以遷祠。謝禮畢,青蛇忽現左王神前,色如夢中。禱右王神前,赤蛇亦出。邦人信敬益篤。州以聞,朝敕賜廟號武濟。臺西有靈溝,廟地故名洪溝。元至正間,潮水漲溪,忽一浮槎泛溝累日,鄉人異之,奉之巨石之上。是夜鄉父老咸夢一緋衣神人謂曰:「素習岐黃,利濟功多,今當廟食茲土。」 父老即其處立廟,服食香燼,百疾皆愈,因號靈溝醫官大王。又有堤名新豐市堤,唐翁承贊冊封閩王審知還朝,於此餞別。承贊詩有「登雲樓上方停樂,新市堤邊又舉杯」 之句。

葫蘆山 ,一名梁山,上有紫臺,為扈嶼、為橫嶼,為劉嶼,為紫微巖。唐有紫微公於此得道,輕舉為五仙巖。上五石並列,中一石高起二十丈許,攀緣無路。為文筆峰、為三琅峰,為百六峰。以自清廉里之方山至此,為峰百有六十。其可記者,為玉水峰,為富山峰,為貪狼峰,為蓮花峰,為方巖峰、為白鹿峰,為古城峰,為飛蓬峰,為紫苔峰,為太平峰,為金仙峰,為天柱峰,為朝陽峰,為金欄峰,為起雲峰,為寶臺峰,為大座峰,為玉蕊峰,為雙童峰。其旁小山,為石鼓、石壁、《岱頂》。《岱頂》之南,峭壁數仞,下有群潭焉。

東峰山 ,高不亞鼓山,俗呼「東峰鼻。」 脈連五仙巖,峰頂巨石有仙人跡。

塔峰山 突起平地,里名「尚書幹。」 宋鄉人林津龍官至尚書,故名。

木嶼山 連於塔峰,週遭有三江淘江,潮汐通焉。

方山 一名五虎山,四面如城郭,突兀端方。省會。南有三案,是山峭拔秀碧,出二案之上,正直。閩藩取名為五虎,若於菟然。古時記作譙樓,可五十仞以鎮之。而閩藩出樓下,亦杜正門,旁出以避之。漢仙人介琰嘗隱此山。上有阿育王塔,陳天嘉元年置。有方山寺,有石壇、石床、石棋局。有靈壁巖。山之陰有峰隆然,逆馳而西,曰黃巖,鄉人於此禱雨。又有巖曰靈源,溪中有鯉魚石,甚奇,四周橘柚,其味特甘,可食而不可竊。唐天寶中,賜號「甘果。」

浮峰山 俗傳潮盈則山浮。其西曰籌岐烏石巖,巖東為玉壺山,上有三台石,相傳此石自武夷飛來。山之別支有文筆山,大江環其下。九龍山 ,去城七十里,高插天表。嶺曰狂牛,潭曰昆濟。明成化間,鄉人車水溉田,見其下大書「昆濟」 二字。潭穴通馬江,為龍湫。其支為唐嶼,西曰洞山,有獅子石,下為洞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