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061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六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六十一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六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六十一卷目錄

 建寧府部彙考九

 建寧府祠廟考二寺觀附

職方典第一千六十一卷

建寧府部彙考九 编辑

建寧府祠廟考二寺觀附  府志 编辑

本府。建安、甌寧二縣附郭。

白雲崇梵禪寺 在光祿坊。五代晉天福中,建於崇化坊,名曰「白雲廣福。」 宋慶曆六年,改今名。建炎間火,紹興初建。明洪武十三年,以其地為永豐倉,移建今所。其地即古之東禪寺址。歷年有司迎勾芒神啟春於此。順治丁亥燬,康熙七年,僧道霈重建。

永安禪寺 在黃華山麓。創始自唐貞元十一年。五代唐長興九年建,初為功德院。偽閩時改名永安寺。宋元豐中,更名十方禪院。明洪武初重建,仍名「永安。」 嘉靖癸未,因大中寺火,移為祝聖道場,後仍建大中寺。萬曆己亥,眾撤而新之。真如寺 ,在光祿坊白鶴山麓。元為天堂庵。明洪武中增建,改今額。

冷水寺 即舊「冷水院」 ,南唐保大間建。

資慶禪寺 在梨山左,宋天聖二年建。

藥師禪寺 在楊坑南唐保大間建。

重興禪寺 在院後。唐龍紀元年建。

靈應教寺 在中塘,宋時建。

龍峰禪寺 在葉源口,宋時建。

臥雲禪寺 南唐保大中建。

保國禪寺 南唐保大中建。

慈恩禪寺 ,在駟馬橋右,宋乾道二年建,今廢。報恩光孝禪寺 ,在獅峰麓。唐時建,初名隆興,宋咸平間賜名景德,崇寧中改崇寧,政和六年又改天寧萬壽,紹興六年改今額。元季燬於兵,明洪武三年重建。嘉靖辛酉冬火,萬曆丁丑秋重建。乙未請《大藏尊經》建閣貯之,中立龍藏寶塔。康熙壬寅重建。

南禪寺 ,南唐保大元年建,初名「南禪保應院。」 元末燬於兵。明洪武三年重建。順治戊子,又燬於兵。康熙二年,僧悉智募緣重建。

文殊寺 在開元寺右,南唐保大間建。

昇山教寺 舊名「朗山資教寺」 ,南唐保大間建,宋改今額。明洪武六年重建。

觀音教寺 南唐保大間建。

資化教寺 南唐保大七年建,明洪武十二年重建。

羅漢講寺 在鐵獅峰下。偽閩龍啟二年建,舊名「羅漢院」 ,元末燬,明洪武十九年重建。

永慶講寺 在雲際山,舊名「雲際。」 宋慶曆中,賜今額,明洪武十八年重建。山腰有井,名「鹿乳泉」 ,今訛為「陸羽泉。」 萬曆丁未,知縣駱駸曾建亭其上,匾曰「一泉亭。」

方廣教寺 ,其地即韋齋朱松環溪精舍故址。洪武元年僧智源造城南石橋,借其地構庵督工。橋成,乃以餘財建屋,名為橋局寺。後遂增創佛殿山門,更名「方廣。」 成化二年復其隙地,構祠堂以祀松,而揭其名。正德十年重建精舍。西禪寺 在和樂坊。唐末建於西津門外,宋天聖中移建今所。明永樂十四年圮於水。成化二年,僧智圓復即二處故址,建屋以居。

吉祥禪寺 在朝天門外太平坊蛟湖之北。偽閩龍德中建於雞谷灘側,後蕩於水南。唐保大八年移建今所。元季燬,明洪武二年重建,今廢。龍山禪寺 在龍首山下。初建於長汀,名「龍山福王院。」 五代梁貞明元年移建今所。內有華歆井、瑞松亭。明洪武二十一年重建。

乾明禪寺 在城西敬客坊,宋大中祥符間建,元至正間重修,今廢。

禪祖寺 舊為「西庵」 ,宋崇寧元年改為院,紹興七年重建。

東曆禪寺 宋大中祥符間建。

西曆禪寺 ,大中祥符間建。以上俱在慈惠里。雙石禪寺 ,在葉坊之雙石。唐大順中建,乾寧五年賜額。元燬於兵,明洪武十二年重建,後圮。康熙十五年僧覺海重建。

西峰禪寺 在豐樂里之九,石晉天福八年建,元至正三年重建。

湆溪禪寺 偽閩龍德三年建,明天順四年重建。

妙湛禪寺 宋紹興間建,元至正間重建。《寺源》禪寺 ,宋紹興間建,元至正間重建。靈峰禪寺 ,宋淳熙三年建。

高妙禪寺 宋端平初建,元時重建。

洪曆禪寺 宋端平二年建。

圭峰禪寺 明初建,又名「桂曆庵。」

資福禪寺 ,宋嘉定間建,元至正元年重建。天寶禪寺 ,元至正間建。

斗峰禪寺 古名「黃龍」 ,中有石鼓懸空、松蘿掛月、蓮湖花馥、八仙會亭、白雲關橋、《占星》、雄峰、卓錫、泉飛蘸月、《明池八景》。唐光化二年,真覺禪師創建。元至正間,大圭禪師重建。明正統五年,太師楊榮奏請寺額。天順二年,賜寶積禪寺。僧古音、琴天真公相繼而興。康熙十八年,郡守范承訓請古雪禪師重建。

北岩禪寺 在德勝坊,唐天成中建。

郭際禪寺 五代唐長興初建。

寶光禪寺 ,晉天福八年建,元至正二十年重建。

西瑞禪寺 舊名「西瑞相院」 ,俱宋建中靖國初,賜今額。以上俱在《封山》。

當樂禪寺 在井後,南唐保大中建,元大德三年重建。

中山禪寺 唐時建,元至正五年重修。

珠源禪寺 在鐵坑南。唐保大間建。

大中禪寺 在府城中和義坊,舊名「本律寺。」 唐貞觀中建。大中初賜今額。宋雍熙間,改名「真威。」 政和間,改為萬壽神霄宮。建炎初,仍為大中禪寺。紹興甲子,圮於水,重建。永樂十四年,又圮於水,十五年重建。嘉靖元年燬,十年重建。萬曆己酉水,兩廊傾頹,辛未重修。順治戊子燬。康熙三十一年,知縣鄧其文主緣重建。

開元禪寺 在雲際山麓。晉太康中建。俗傳為吳呂蒙故宅。又云蒙子孫分居於此,後捐為寺,初名「林泉。」 唐開元中賜今額。本寺有佛牙,世為法寶。明萬曆乙巳造《大藏經》,僧請印鎮本寺。左有丹青閣,駕橋以渡。明天順二年重建。萬曆間於閣左建馬大仙庵。又紫峰頂。元至正間建多寶塔,一名「善見。」 戊子燬於兵。康熙十二年,釋道霈募建。

報恩光孝觀 在城東光祿坊顧野王故宅。陳永定間建,舊名「白鶴」 ,唐開元中更名「開元」 ,宋大觀中更名「天寧萬壽」 ,紹興七年又更名「報恩廣孝」 ,十三年改今額。元燬於兵,明洪武十三年建,嘉靖元年改為建安學,後學遷郭中,基址尚存。東華觀 在光祿坊。宋政和五年徐知常建。元燬於寇,明洪武四年重建。

通元觀 在府城興賢坊。元大德間建。明洪武十五年重修,道紀司在焉。萬曆己酉圮於水,辛亥重修於此。今廢。

崇福道院 在南才里。元時建,今為僧所據。去院數里有石塔,方圓三丈餘,輕搖則動,重撼之則不動,人以為異。

元妙觀 在城西移忠坊,瀕溪倚山,前有玉清洞,梁時建,初名「洞靈。」 宋大中祥符六年改名「天慶」 ,元改今名。明初重建。

凝真觀 在紫芝上坊。宋紹興九年建,明洪武十五年建,萬曆四十年復建。

南真觀 在紫芝上坊梅仙山之巔,漢南昌尉梅福煉丹之所。元初建,明永樂十年重建。萬曆庚子,同知梅守極重建臺榭於殿前。康熙五年六月火冬重建。

隆興觀 在吉陽市中,元至大元年建。

西乾觀 在西鄉里之夏劇。元至正八年建。文昌宮 在紫芝上坊。宋紹興九年建,明洪武十五年重建,後圮於水。康熙三十一年募修。玉宸道院 ,宋熙寧十年建。

清真道院 元泰定元年建。

集仙道院 元至元十二年建。

紫霞道院 在禾義里之小油嶺,元延祐二年建。

佛頂庵 舊名「居了洋」 ,在建寧里坤口,中有螺髻峰、雨花岩、解空石、孕龍潭諸景。明崇禎初,甌寧吉陽里張詢野捐貲重建。順治戊戌年,釋通哲重修。

瑞興岩庵 在蕭溪,元至正間建。

竹林庵 在白塔。明洪武九年建。里人太師楊榮祀先之所。

迴龍庵 宣德初建,在梅子坑。明弘治乙丑重。

修,萬曆三十七年重建。有「古跡龍井。」

妙應庵 舊名郭巖庵。秦始皇二年,郭仙遷喬,修真於此,因名郭巖。漢梅福望其山,常有紫氣,偕岐公煉丹於此。上有煉丹池。宋時蓮花巖塚、虎探井諸景,祀梅、岐二仙,故名其里曰「梅岐里。」 其山為延建諸山之祖,多靈蹟,四方旱澇禱之即應。

紫雲庵 舊名「黃巖庵」 ,在郭巖山麓。明萬曆間,里人黃麗泉捐資重修。

天王堂 在縣治東興坊,「五代梁開平二年建,明洪武十七年重建。」

法雲堂 在吉苑里鄭敦。宋咸淳五年建,明洪武二十年重修。

雲峰堂 在順陽里。成化間重建,中有井水甚佳。

石塘巖庵 又名「方巖庵。」 明洪武二十二年建,弘治間重建。崇禎初又重建。

建陽縣

開福寺 在仙桂坊大潭山中。唐大中初建,舊名「咸通」 ,後改「重光。」 宋天禧三年賜今額。元至正中重建,分為報慈、上生、彌陀、釋迦、泗洲、天王、孔雀、瑞象、觀音、《普賢》《經藏》《彌勒》、報恩、文殊、唐西、尊勝、羅漢、《華嚴》一十八寺。今十三寺俱廢,惟存《普賢》《泗洲》《經藏》《彌勒》《尊勝》五寺。又有天宮、延壽二寺。鐘樓之西為白衣寺,今改為官倉。

景福寺 五代時建,舊名「報羅漢院。」 宋大中祥符元年,賜今額。明永樂十三年重建,僧會司在焉。

隆教寺 宋天禧年間建。

水陸寺 在縣治西隅。東晉時建。明成化十一年,知縣項旻改為「公館。」

安福寺 五代唐清泰元年建。

寶林寺 唐景福元年建。

永興寺 舊名「蓮口庵」 ,五代梁龍德元年建。靈耀教寺 ,晉太康中建,宋乾道三年賜今額。洪恩寺 舊名「洪恩院」 ,宋開寶四年建。以上俱在同由里。

資化寺 在考亭舊雲峰。唐開元中建,宋天聖間改賜今額。

白雲教寺 舊名「白雲崇果」 ,唐建,宋賜今額。均亭寺 ,唐大順四年建。

崇教寺 五代梁乾化四年建。

雲際寺 南唐保大中建。

東林寺 偽閩時建。宋天聖二年賜名「聖壽東林院。」 紹興二十三年,改為「廣福東林寺。」

嶽山寺 偽閩時建,在水南寶山庵後。

護國教寺 宋皇祐二年建。舊在同由里,淳祐間改為學,移寺於交溪之滸。明嘉靖壬戌,復築學宮於交溪,移寺於水東葉家巷。

靈峰寺 ,在玉枕峰之麓,元至正十年建。永隆寺 ,舊名「瑞隆院」 ,元元統二年建。

靖安寺 ,原為處士故宅,元至正十五年建。翠岩寺 ,唐乾寧四年建。

龍山寺 「五代晉天福六年建。」

報恩寺 宋建炎五年建。以上俱在興賢里。多寶寺 并塔在縣治南五里許。明萬曆三十年,知縣魏時應,協邑人傅國珍重建。為邑巽已、方文峰補《坤輿》所不足云。額田三十石,召僧守護之。

蕉源寺 唐光化二年建,南唐保大間改今額。「重安寺 」 ,五代晉天福二年建。

大興寺 五代唐天成二年建。

福山教寺 ,五代唐天成二年建。昔有慈濟、戒定二禪師,苦行其中三十餘年,一仰首,一俯首,靈骨猶存,祈禱屢驗。

雲際禪寺 五代唐長興四年建。

北報恩寺 ,南唐保大五年建。

石壁大平禪寺 舊名「太平院」 ,元至正間建。以上俱在崇仁德里。

靈泉寺 唐景福三年建。

南興禪寺 ,唐大順元年建。元至正五年,重修。庵山「教寺 」 ,五代唐天成八年建。

嚴峰寺 五代唐清泰元年建。

南禪寺 五代唐清泰二年建。

南漈寺 五代唐清泰二年建。

如是教寺 舊名崇福院,唐咸通間建。宋紹興辛亥,僧存真來遊,有神近曰:「吾待師久矣。」 里人詹公瑾為結庵居焉。明萬曆戊寅燬,辛巳重建。下曆寺 ,唐咸通二年建。

硯峰教寺 唐景福二年建,漢華子期修煉於此。

聖跡寺 在崇泰莒口嶺。上有佛遺雙足跡,相傳有道一禪師卓錫於此。唐咸通元年,邑人翁郜奏敕建寺,年久頹廢。康熙十八年,古雪禪師重建。今改寺名「佛跡嶺。」

東山寺 宋咸淳唐申里人苦旱,往五夫里真如庵,迎聖姑以禱,頃之雨降,建寺祀焉,迄今尚驗。

福聖教寺 舊名「永興院」 ,元至正間建。以上俱在洛田里。

龜山寺 五代唐時建,明永樂十八年重建。凌雲寺 宋淳熙十三年建,今廢。

資國寺 元大德元年建。以上俱在興賢里。「西山寺 」 ,五代唐長興二年建。

延壽寺 五代唐清泰二年建。

高曆寺 五代唐長興建。

寶興寺 宋淳熙八年建。

南漈寺 宋景德間建

保福寺 元至正間重建。以上俱在興賢下里。江源「復一堂 」 在北雒里。宋端平間建。

崇安縣

永隆壽聖寺 在縣西三里。俗呼為「三里寺」 ,今廢。

護國寺 在興賢坊西察院之右。唐大順間建於石雄里。元至正間災。康熙七年,縣丞門可法、主緣重建。

西山蘭若寺 在貞節坊之西山,宋紹興二十二年建,明洪武間重建。

安定寺 :在東岩。偽閩時建。

定光寺 :在東岸。偽閩《通文》元年建。

光化寺 唐咸通中始創於隱漿之後田。宋祥符己酉遷於濯纓坊。明景泰辛未重修,為「祝聖道場。」 朱晦庵《記》。

場南寺 在縣東岸,宋寶慶四年建。

石門寺 五代梁貞明三年建。

峽門寺 五代唐長興四年建。

石堂寺 在武夷仙掌峰下。五代唐天成中燬,遷大隱岩下。宋明道間,雷震石隕,寺陷為潭。元皇慶六年,遷建新村盤坡。

興國寺 五代晉天福中建,明永樂初重建。興福寺 ,五代晉天福五年建,元至正間重建。金身寺 在沖祐觀西南隅,五代晉天福四年建。

大雲寺 在沖祐觀東南隅,五代周廣順二年建。

桃枝寺 以上俱會仙里。

瑞岩壽聖寺 唐貞明初建。宋熙寧三年,賜名「壽聖」 ,隆興初,賜名「瑞岩。」 扣冰禪師最後卓錫於此,前有浴冰溪。

烏山興福寺 ,多古松怪木。神鴉,人無敢入。唐咸通五年,僧行全即其地建寺,扣冰得法於此。寺後有壇,俗為「撒麻降魔處。」

定光寺 舊名「圓徹」 ,唐乾寧間建,宋建隆中賜今額。

祝聖寺 五代周顯德六年建,宋元祐三年賜今額。政和間改為凝真觀。靖康初復為寺。白石觀 在大渾里,舊名「玉霞萬壽宮」 ,後更今名。

元都觀 ,在武夷九曲溪靈峰下,趙子昂承旨書扁。

昇真觀 在天王峰頂,即元化洞天也。岩上有天鑑池,山腰有泉穴,大旱不竭。

武夷觀 今名沖祐萬年宮,在天柱峰下。唐天寶間始創於洲渚之間。偽閩增廣殿宇,後遷今所。宋咸平間賜額。祥符二年,賜田百斛,增至三百。紹聖二年十月望,有仙鶴三十六隻於庭,越三日,有旨頒降。元符元年,賜錢八十萬,又賜建陽田千頃。元始改觀為宮,加賜「萬年」 二字。清微洞真觀 在水簾洞。

彌陀觀 宋元祐五年建。

清微太和宮 在蔣村里,武夷之九曲中。有清虛堂、凝雲閣、宜晚亭,皆勝境。

太清道院 在嶽池之右。宋紹興戊辰建,淳熙間重修。

翠巒道院 祀葛仙翁。元大德十年秋,旱蝗,里人禱之,數日雷雨大作,翌日蝗皆化紅蜻蜓蔽天而去,歲得大稔。以上俱石雄里。

定應道院 在周村里白塔山,乃三皇元君修煉地,鄉人建院祝之。明洪武三十二年建「止止庵 」 在武夷二曲大王峰下,為大老元君及十三真君修煉處,歲久庵圮。明景泰庚午修建。

深密庵 在水簾洞西。石門天然,冬煖夏涼。毛道人守中棲煉之處,鄧文潔扁曰「白雲深處。」 以上俱會仙里。

西峰庵 ,初扣冰禪師居東山,指西峰留識曰:「西山全是佛。」 後有僧道全,果於此得道。在吳屯里。

大石庵 在石雄里。有《鐵彌陀像》。

清應堂 宋名「白蓮堂」 ,在石雄里。

浦城縣

勝果寺 在縣治東隅。漢越王餘善行宮故址也。梁武帝改建,名崇雲寺。隋廢。唐處州剌史劉守謙奏改乾元。宋政和中,敕賜建壇,改名「勝果。」 明洪武、永樂、天順間,屢修,年久圮。萬曆二十七年,知縣儲昌命僧員龍募建。

天心寺 舊在縣治北隅皇華山之麓。宋開寶八年建,後燬於兵。明洪武、正統間屢修。嘉靖元年,改為學,移置本寺於勝果寺右。崇禎初,僧道洹弘敞山門堂廡,頗備叢林規範。

永安寺 在大市中。唐建元中燬,明洪武甲寅重建,天順間復燬。今廢為市。

圓通塔寺 在縣治南隅。元至正間始建塔。明景泰四年重修,歲久圮。萬曆三十三年,邑人徐民式偕耆民梅一陽、蘇職倡修,并構宦祠於右。崇禎間,僧如宗重建觀音殿。

華福寺 在西關。萬曆間,邑人徐民仁主緣募建。

玉樹林 在西關新溪橋,萬曆間建。

迴龍寺 在縣南迴龍山下白雲潭邊。宋建,後燬,明崇禎十二年重建。

天福寺 「宋建,明嘉靖間修。」

護國寺 宋建,明萬曆二十年修。

等覺寺 在夢筆山麓。宋真西山建,為「夢筆山房。」 五代時,出夢筆和尚,為閩王所尊。寺久頹,明萬曆二十三年重修。

皇清順治七年重建,奉江文通像於寺,僧覺浪「初出。」

家,於此道法大興,諸方仰為祖庭。

禪寂寺 「宋大中祥符間建,明正統間燬,天順七年重建。成化五年僧修,萬曆二十七年又重建。」

萬葉寺 舊名「溪峰寺」 ,唐昭宗賜改今名。寺有瀑布,飛濺數百尺,若珠簾萃地。其景有《石門、菩薩》《仙人跡》《汙樽》《水簾》《七松壇》《萬石階八景,山水絕勝》。宋嘉熙間重建,明正統十二年修。

羅源寺 ,宋建。明永樂間廢,崇禎間重建南峰寺 。宋咸平中,里人章得象奏建,為太傅練夫人功德。院中有晝錦堂,刻仁宗御賜唱名詩。明寺廢,僧亡田入官。崇禎十四年,重建福蠡寺 ,隋建後廢。宋時有僧見山水奇秀,覆蠡而去。後人於此建院,故名。有澗水流至大石里。楊文公《說苑》云:「福蠡山有龍潭,過三小溪,澗有」 蹬步到寺,珊然也,或以「蠡」 為「羅。」

齊雲寺 宋建,明萬曆、崇禎間重修。

景華寺 宋建,明正德元年修。

奉國寺 ,宋太師應國公功德院。

善化寺 宋建,明嘉靖二十八年修。

楞伽寺 宋建,崇禎間重建。

雙峰寺 宋建,明萬曆間修。

應跡寺 宋忠簡公徐清叟建。

東山寺 宋文肅徐應龍建,子清叟、榮叟讀書於此。明萬曆間重建,順治五年修,建橋於前。卯齋寺 ,宋建,舊名「震峰寺」 ,明正德間修,萬曆四十五年重建。

重雲寺 在募泰里。明洪武二年建,隆慶五年修。

寶光寺 宋建,明萬曆十五年修。

張濟寺 元建,明萬曆三年修。

龍川寺 元建,明正德間修。

龍德寺 元建,明隆慶間修。

石馬寺 元建,明萬曆十五年重建。以上俱在靖安里。

釋迦寺 元建,明萬曆三十年修。

大同寺 宋建,明宣德十年重建。

廣教寺 宋皇祐初建,元至正間重建。以上俱在太石里。

古竺寺 宋建,明景泰間修,萬曆二十九年重建。

廣福寺 元建,明洪武間修,萬曆二十九年重建。以上俱在高泉里。

陂頭堂 明隆慶五年建。崇禎中,僧天童改名「接待庵」 ,重建藥師殿。知縣楊鶚造浮橋於庵前,并建「麒麟閣。」

白雲堂 在迴龍山下白雲潭上。舊有鐘飛入潭中,捕魚者入水常見之,鱗甲如龍狀。明崇禎間,知縣楊鶚重修。

善德堂 在募泰里,宋建,明萬曆間重修。華豐堂 在華豐門外越臺山下。宋建時,有鐵笛仙常飲於此。一日㩦酒家陳氏往杭州觀燈,五鼓歸,以所帶來餌為信。將度,陳乃與一丸云:「可投此丹於井,汲之即旨酒,可致巨貲。」 陳如其言,飲者雲集,果富。

政和縣

報國寺 在縣治,宋紹興三十一年建。

龜岩寺 在縣治西。尉司故址舊在黃熊山,宋紹興元年建,明洪武十八年移建今所,成化十四年重修。

天堂寺 ,在東門,宋宣和五年建,有「鳴霜樓。」 龍山寺 ,唐會昌二年建。

報恩資福寺 ,五代梁龍德三年建,明洪武二十二年重修。

慧聖寺 舊名「慧空庵」 ,元大德初建。

洞宮寺 唐咸通間建

迴龍寺 「晉天福四年建。」

資福寺 「晉天福二年建。」

寶岩寺 五代漢乾祐間建。以上俱在政和里。清平寺 唐咸通元年建。

三峰寺 宋淳化間建,在政和北里。

定峰寺 唐咸通五年建。

石門寺 宋紹興元年建。以上俱在政和南里。龍山寺 唐開元元年建,在東衢里。

南漈寺 唐開元五年建,在高宅里。

西岩寺 宋寶慶元年建,在政和北里。

延福寺 唐文德中建

禪岩寺 唐永隆二年建。

寶福寺 五代晉天福間建。以上俱在下里。護國寺 ,五代晉天福四年建,寺旁有朱熹祖墓焉。

南峰寺 五代晉天福初建。以上俱在感化里。石龍寺 ,五代晉天福二年建。

報恩寺 宋慶曆四年建。以上俱在東衢里。花林寺 宋慶曆元年建。

洞靈寺 宋建隆四年建。以上俱在長城里。大報恩寺 ,梁龍德三年建,明永樂初重修。雲峰寺 ,唐文德元年建。

禪山寺 唐咸通三年建。以上俱在縣南里。洞宮寺 唐咸通元年建。

花林院 宋慶曆元年建。

紹福院 唐會昌元年建。

龍坑院 唐開元二年建。

石龍岡院 唐咸通三年建。

北巖院 ,唐太和元年建。

鳳棲院 唐咸通二年建。

靈巖院 唐同光四年建。以上俱在縣南里師姑庵 。昔東梅女子登漿山,見瀑布西流入甌寧,乃請工鑿山成圳,引泉南注。自是東梅無旱。居民德而祀之。

上天堂 一名「白雲庵」 ,宋咸淳二年建。其地有岩常霧,號「紫鏡」 ,俗謂其照映方隅,不利於縣,因建堂以障之。

松溪縣

普載寺 在縣治南隅。舊在皈伏里,名普載院。五代周顯德元年遷今所。宋紹興初,改為寺。明嘉靖七年,改為儒學。

南山寺 唐武德七年建,明天順元年重建。柳漈寺 ,五代唐長興四年建,今廢。

西山寺 元至正間建,明天順二年重建。靈石教寺 宋雍熙四年建,今廢。上俱東關里。崇德寺 在縣治西隅。元至正間建,今為民居。資岩寺 在縣治慈善坊。元至正三年建,今廢。香林寺 唐會昌二年建,明永樂間重建。北隱寺 唐乾符四年建,今廢。

報恩寺 ,唐龍紀二年建,明景泰四年重建。大崙寺 ,五代梁貞明二年建,今廢。

石龍寺 五代唐長興四年建。

黃陽寺 宋紹興五年建。以上俱在慶元里。雲蓋寺 ,五代梁開平元年建,明景泰四年重建。

安福寺 五代唐長興初建,明景泰間重建。龍石寺 宋開寶初建,明天順五年重建。雲岩寺 宋乾德四年建,今廢。

迴龍寺 宋淳化初建,明景泰五年重建。以上俱在杉溪里。

古源寺 在永寧里。今廢。

雲峰寺 唐景福二年建,今廢。

中峰寺 在中峰之麓。唐景福元年建,明正統五年重建。

石門寺 ,「唐龍紀元年建,明正統八年重修。資壽寺 ,五代唐天成二年建,明正統三年重建。」

華岩寺 唐咸通八年建,成化間重建。

羅漢寺 ,唐龍紀二年建,以上俱在皈伏里。資福教寺 ,「齊永明七年建,成化八年重建。」 三龍寺 ,「唐龍紀三年建,明正統六年重建。」 以上俱在永寧里。

崇聖教寺 五代唐清泰元年建,今廢。

碧岩教寺 宋咸平六年建,明宣德八年重建。瑞雲寺 舊名「龍漈庵」 ,明景泰元年重建,改今名。

碧峰寺 元時建。明正統五年重建。以上俱在豪田里。

白岩寺 唐乾符二年建,今廢。

湧泉寺 唐咸通十年建,今廢。

資聖教寺 「五代晉天福二年建」 ,今廢。

仁壽寺 ,舊名「水。」院宋政和四年建,今廢。以上俱在永和里。

延真觀 一名「南山觀」 ,在縣東隅,元皇慶初建。西山觀 在縣治西隅。宋咸淳五年建,明洪武十八年重建。今廢。

文昌觀 在杉溪里。宋景定初建。明洪武十五年改為天尊堂,後復為觀,正統六年增建。玉樞道院 在慈善坊。元至正十八年建。龍津道院 在杉溪里夙屯。明洪武四年建。山巔有丹室,扁曰「圓通。」

棲霞道院 在東關里。元至正間建。明宣德、正德間俱重修。

石壁庵 在縣治南隅,一名「大沙庵。」 元至正間建。

瑞相庵 在縣治西隅。宋改為「東嶽行宮。」 元至正間建。

湛盧庵 在東關里,宋時建。朱子寓此讀書,因有「書院」 之名。

福雲庵 元至正三十年建。

姥嶺庵 元至正十七年建。

瑞岩庵 元至正三年建。

德雲庵 一名「玅峰庵」 ,宋紹興七年建。

普濟庵 宋紹興七年建。以上俱在東關里。朱源庵 ,元至正二年建。

禪岩庵 「元至正間建,天順四年重建。」

白馬巖庵 元至正二十五年建。

草巖庵 明洪武二十年建。以上俱在皈伏里。白雲庵 在永和里,一名「巒峰庵。」 明洪武十二年建。

天竺庵 元至正二十五年建。

復新庵 元至正間建,一名「天堂庵。」 明永樂十九年,移建於舊庵之東,改今名。

般若庵 一名「金竺庵」 ,明洪武三十年建。棲雲庵 明永樂十九年建,正統六年重修。碧峰庵 元至正間建,明正統五年重修。以上俱在豪田里。

觀音堂 一在縣治東大溪邊,元大德間建。明嘉靖四年,知縣閔魯申廢,左為社學,右改佃為民居。一在縣治西興賢坊。嘉靖間燬,知縣陳輔申請立為「社學。」

古佛堂 在文奎坊,明洪武間建。正統七年重修。

甘露堂 在皈伏里,明洪武間建。正統九年重修。

白雲堂 明洪武二年建。正統四年重修。以上俱在豪田里。

福德堂 即「鐵總庵。」 元至正間建。

壽寧縣

三峰寺 在縣治西,宋淳化初建。景泰初設縣,即為「祝聖道場。」

小東寺 即「興福寺」 ,宋淳化中建,明正統間重建。

靈岩寺 在八都。五代唐同光四年建,明洪武元年重建。

西巖寺 在十都。宋慶曆元年建,明成化癸卯年重修。

靈峰寺 在七都。宋淳化元年建,明弘治十二年重修。

仙巖庵 在八都。明洪武中重修,嘉靖間重建。「顯仙庵 」 宋淳化年建,明永樂間重修。

般若庵 在七都。元至正二年建。

寶峰庵 在坊一啚。宋淳祐中建,明天順間重修。。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