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152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一百五十二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一百五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一百五十二卷目錄

 襄陽府部彙考二

  襄陽府山川考二水利附

  襄陽府城池考

  襄陽府關梁考

  襄陽府封建考

  襄陽府公署考

職方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二卷

襄陽府部彙考二

编辑

襄陽府山川考二     明一統志

编辑

《府志》
未載山川

编辑

本府。襄陽縣附郭。

鳳山 在府城南五里。《唐書孟浩然傳》云:「楚澤曾為刻碑鳳林山南」 ,即此。

襄水 在府城西北。源出柳子山,北流為檀溪,南流為襄水,又名涑水。《荊州記》云:「水中有物,如馬甲,如鮮鯉。七八月中,好在磧上自曝。膝頭似虎掌爪,小兒不知,欲取戲弄,便殺人。」

清泥河 在府城西北,源出均、房。宋末,以襄陽受圍,五年,即其地造輕舟百艘。

習家池 在府城南八里。後漢習郁嘗穿此池,依范蠡養魚法中築釣臺。臨歿,謂其子曰:「必葬我近魚池。」 後山簡鎮襄陽,每出游多之池上,置酒輒醉,名之曰高陽池。宋曾鞏詩:「未脫迂疏笑山𥳑,更須同上習池游。」 王安石詩:「遙想習池寒月夜,幾人談笑伴詩翁。」

宜城縣

木里溝 在縣內。後漢王寵為刺史,鑿廣水與木里溝,灌田六千頃。

昭王井 在縣內。唐韓愈《宜城驛記》:「井北有楚昭王廟。」

棗陽縣

九十九岡 在縣東。宋邢居實詩:「岐路劇羊腸,重岡九十九。」

穀城縣

神山 ,在縣西一十里,上有石城。

光化縣

泌河 在縣東南流至府界,與白河相合,入漢江。

均州

牛頭山 在城東北五十里。其山高險,昔人曾于此置關。上有一石,形如油瓶,名油瓶關。書字崖 在州北五里,其崖高峻,上有字刻「三夫人。」 峰 在州南,狀若博山香爐。

《白花泉 》在太和山。

參斗泉 在州東。其水汲之,雖千人不減,不汲亦不增。相傳參、斗二星下臨,因名。

龍井 在太和山

「甘露井 」 在太和山南巖宮前。

水利附           府志

编辑

本府。襄陽縣附郭。

東北坊原額堰五口 ,新增堰一口。

東南坊堰五口   。西北坊堰四口。

西河廂堰一口   ,「牛頭里堰」 五口。

蔡村里原額堰六口 ,新增堰一口。

新城里堰四口   ,《竹笆》里堰一口。

潼口里原額堰五口 ,新增堰一口。

樊城廂堰二口   ,枯河里堰四口。

牛北里陂堰九口  ,李村里堰八口。

清河里堰六口   ,土山里堰八口。

梅林里:原額堰四口 ,新增堰一口。

泥河里陂堰三口   ,唐河里堰六口,《宜城縣》。

「北陽社原額塘堰七口 ,新增塘堰四口,永豐社原額塘堰四口 ,新增塘堰四口,泊州社原額塘堰十口 ,新增塘堰四口,嗜義社原額塘堰三口 ,新增塘堰二口,羊古社原額塘堰四口 ,新增塘堰二口,古羊社原額塘堰六口 ,新增塘堰三口,咸寧社原額塘堰六口 ,新增塘堰三口。」 南漳縣:

老一都堰五口    ,老二都堰三口,老三都原額堰四口  ,新增堰二口。

老四都原額堰四口  ,新增堰二口。

老五都原額堰五口  ,新增堰二口。

老六都堰二口    ,老七都堰二口,老八都原額堰四口  ,新增堰壋三口,老九都原額堰一口  ,新增堰二口。

老十都堰二口

老十一都原額堰四口 ,新增堰三口。

老十二都原額堰六口 ,新增壋一口。老十三都原額壋四口 ,新增堰九口。棗陽縣:

馬陂里陂八口    塘六口。

壋十二口      ,湖一口,堰四十九口     ,新增堰二口。

崔槁里陂四口    ,壋三口,堰五十一口     ,新增堰二口。

霸山里壋一口    ,堰六十五口,白露里陂三口    ,壋一口,塘七口。

堰十六口      ,新增堰二口。

車橋里塘二口    ,壋九口,堰五十六口     ,新增堰二口。

縣坊里塘二十八口

堰二十四口     ,新增堰七口。

穀城縣

縣市都陂壋溝溪堰一十口,洛陽都原額陂塘四十口 ,新增塘堰一口,柴店都原額陂塘溝溪四十口 ,新增堰九口,沅漕下都陂堰一十五口。

白沙都陂塘二十口

涓口都原額陂塘溝溪堰三十口 ,新增陂堰一口。

末清都陂塘三十口

乾㲼都「原額陂塘溝溪堰一十五口,張村都原額陂塘三十八口 ,新增堰一口。潭口都原額陂塘溝堰三十口 ,新增塘三口。南川都原額陂塘溝堰二十四口 ,新增塘三口。」

後川都陂塘溝堰二十六口。

石井都陂塘一十九口

永安都陂塘溝溪堰三十九口。

光化縣

蒿堰社壋堰五十口 ,窯屋社壋一十一口,在坊社壋一十一口 ,楊林社壋一十四口。《均州》

善安里塘一口   ,「在城民里堰一口,在城軍里堰一口  ,茯苓民里堰一口,茯苓軍里堰一口  ,芝河民里堰一口,芝河軍里堰一口  ,土橋里堰一口。」

浪河里堰一口

襄陽府城池考        府志

编辑

本府。襄陽縣附郭。

襄陽府城 :磚城一座,在漢南,與樊城市對。前代創制無考。晉羊祜、杜預、朱序,宋呂文煥所守,皆此城也。明初,衛國公鄧愈因舊址而新之。大北圈門繞東北角環接,週二千二百二十一丈七尺。一十二里一百三步二尺,高二丈五尺,上闊一丈五尺,下倍之。垛頭四千二百一十,窩鋪七十六門,曰東,曰南、曰西、曰大北、曰小,北曰東長,俱有月城六門,角樓各一座。南門樓,成化間都督王信重建。東南、西、南、東北各設角樓一座,花樓十座。東、西、大、北、東、長門樓四座。弘治副使毛憲重建。知府萬振孫以門名不雅,易東曰「陽春」 ,南曰「文昌」 ,西曰「西成」 ,大北曰拱辰,小北曰「臨漢」 ,東長曰「震華」 焉。城北以漢江為濠,計四百丈,東、西南三濠,通計二千一百一十二丈三尺,闊二十九丈,深二丈五尺。正德丙子夏,漢水大溢,破城三十餘丈,居民洶洶。副使聶賢督眾湮塞,捐俸措置,取石仙人洞,縱橫甃砌,精堅逾舊。檄照磨徐矩,自大北門起至長門,修砌泊岸二百八十丈,高二丈,又築子堤於江幫護之。闊八尺,高五尺,襄人呼為「聶公堤。」 嘉靖間,漢水屢溢,自檀溪瀼入城濠,水勢迅駛,無所障洩。門外居民每至春夏輒懷驚懼。副使徐學謨檄知府陳洙、同知高持,度東西南門外去城二里許土門處,築子堤,週迴以防之,於是居民始安矣。崇禎辛巳春,獻賊寇襄平城,城樓窩鋪俱燬,止存南城上關帝廟一,東南城上仲宣樓一。都御史袁繼咸親督本鎮兩標兵丁修砌,週城垛頭如舊,不動一民。都御史王永祚重建六城大樓,暨西南城上獅子樓。工甫畢,壬午冬又被闖賊殘燬。今

皇清順治乙酉夏,都御史徐起元檄同知賈若愚自

小北門城上,西至南城各險要處,用磚石修砌「禦敵砲臺二十九座。」 戊子後,都御史趙兆麟檄副使蘇宗貴,重修「西城大樓一座」 ,檄知府冀如錫重建南城大樓一座,檄同知涂騰茂、張仲重。

考證

修大北門城樓一座,重建小北門城大樓一座。檄知縣董上治重建東城大樓一座。題其東曰「保釐東土」 ,南曰「化行南國」 ,西曰《西土好音》,北曰「北門鎖鑰」 ,以至城外三橋并敵樓濠岸,俱完葺焉。其東長門城大樓尚缺未修。

外州縣

宜城縣城 故城在縣西北三十里。後以山水沖崩,改遷郾子國,即今縣治也。宋永初元年,「築大堤,周圍十一里。明成化,知縣郭泰因劉千金亂,方築土城二里禦之。弘治二年,知縣海澄覆以瓦。十年,知縣王緒建四門樓。十六年,知縣林典闢馬道,幫城角,立冷鋪。正德六年,知縣朱崇學因劉六賊逼境,創磚城,周圍八」 百丈,高一丈五尺,扁「望江」 、「凝暉」 、「來遠」 、「拱辰」 四門。濠周圍九百丈,深一丈,闊稱之。嘉靖三十年,漢水溢,破城西南北三面,當道陳公、雷公省災至縣,拓城跨西岡,以避水患,添小南門。知縣郝廷璽、教諭陳德舉董其事。嘉隆間,仍被水沖,知縣雷嘉祥甃以新磚。周圍五里三分,高一丈七尺,基廣三丈,面闊丈餘,城門六,各有樓鋪。城外舊有堤約七里許。嘉靖間,知縣景一陽、張鳳起修築,復潰雷嘉祥,加闊一丈,高七尺。又自城北角至小東門增土堤,長一百八十弓,高三丈,闊六尺,沿堤植柳以固之。崇禎壬午冬,逆賊李自成陷城,城樓窩鋪俱燬,止存城東南隅文昌樓,城北鎮宜樓。

皇清順治乙酉,始漸次修葺。戊子秋,「逆賊」高必正等。

殘毀。辛卯,復建修樓堡。乙未,重修東南城樓,餘門自壬午俱閉,未啟。至康熙壬戌,縣令胡永慶始啟西門,以便驛遞農商。癸亥春,沿城插柳,以便柴薪。重修東門樓及城堡八間。

南漳縣城 舊土城。明成化間,劉石作亂,有司更築,周圍三里。弘治間,知縣趙泰新之,高一丈六尺,厚一丈五尺,上施木,架,以瓦覆之,城門三。正德丙子,知縣蕭浩甃以磚,為四門。嘉靖間,因逼近面山,拓其城。北廣一里,袤二十五尺,高厚如舊制,濠闊二丈,深一丈。縣東為通泰郭,西為望蜀郭,南為對薰郭,北為北拱郭。

棗陽縣城 。舊制土城即宋縣令孟宗政所守故址,無樓櫓池隍。明景泰間,知縣夏亨修築,井鑿池。成化間,知縣楊瑛始甃五門:曰向明,曰觀光,曰「寅賓」 ,曰西成,曰「阜成。」 弘治間,知縣王顯高置樓。正德七年,流賊趙燧、劉文質逼攻棗陽,城幾陷。知縣安邦創磚城,周圍四里二分,高一丈一尺,厚一丈八尺,櫓四十二,堞一千六百五十五,門樓五。門內各設冷鋪池,廣十丈,深六尺,參議李源有記。萬曆元年,知縣王應辰以城逼學宮,遷南門于文廟前為崇文門,建樓其上,為崇文樓,鑿池尺許,出湧泉。其東、西、北城咸增高六尺。崇禎間,副使苗《胙土》檄知縣金九陛增高週城各五尺,濬池亦如之。有《記》。

穀城縣城 ,舊制土城。成化初,知縣王溥增築之。周圍六百八十四丈,高一丈二尺,厚五尺。成化十六年,知縣段錦創「迎曦」 、「觀瀾」 、「通仙」 三門。正德十年,知縣康琮甃之以磚。年久水泛城圮,知縣楊文煥、蘇繼文相繼修砌。萬曆四年,知縣楊執中修完,增建西郭門城。周圍加高三尺,鑿深城濠。崇禎己卯,獻賊掘平,知縣阮之佃死之。撫院宋一鶴、治院袁繼咸,委保康知縣陶懋中署事,造磚修砌,知縣周建中始告成焉。

光化縣城 ,明洪武間,創築土城。正德「九年,知縣黃金始甃以磚,周圍九百六丈,高一丈八尺。又瀕漢水造五象鼻,立登雲、通濟、迎薰、《朝京》四門。又為五石磯于西城下。厥後水溢堤崩,知縣魏傑徙築內地,又圮。」 隆慶六年,本府通判馬昌署縣事,請於都御史凌雲翼等,卜地三里橋,依陰城鎮為新城,延袤一千六百步,闊一丈二尺,高一丈八尺。城為四門,門各有樓,曰「迎暉」 、「登雲」 、「通江」 、「拱辰。」 四隅各為小樓,曰「攬翠、思賢」 、「曙光」 、「挹漢。」 東西濠各長四百五十步,闊二十五步;南北濠長四百步,闊二十五步。

均州城 。磚城一座,前代無考。洪武年,守禦千戶修築。周圍六里一百五十三步二尺,高二丈五尺,闊一丈二尺。四門有樓,東曰「宗海」 ,左右設水門,以便樵汲。南曰「望嶽」 ,西曰「夕照」 ,閉而不開,避山勢壯也。北曰「拱辰」 ,東以漢水為濠,西南北俱鑿濠,深一丈五尺,廣稱之。然明季城池卑淺。天啟年間,流賊大亂,知均州事胡承熙築城濬池,以備防守。四門城樓上下三層,極其高聳。後遭怖,副將南逃,火焚東樓,兵賊肆虐,三樓俱燼,至

皇清康熙三年,知州佟國玉等續修

襄陽府關梁考        府志

编辑

本府。襄陽縣附郭。

鳳林關 在縣南五里

柳關 ,在縣西七里。即柳子關。

觀音閣關 在縣南九里。

老龍堤關 在縣西北十里。

樊城關 ,在縣北三里。

七里店關 在縣北十里。

延生橋 在城西南三里。

通濟橋 在城南三里

習池二橋 成化間,都督王信建。

檀溪橋 在縣西檀溪

七里橋 在縣西七里

楊橋 在縣東五十里

乾溝橋 一在縣南十里,一在樊城三里。砲石橋 在縣北十里。宋呂文煥守襄陽,元兵立砲石于此。

「東門磚橋 」 ,「西門磚橋 」 ,「南門磚橋 。」 以上三橋今皆用板。

漢江浮橋 弘治間,都御史沈暉、副使王炫造舟凡七十二隻。霜降水涸,則比之而加板其上,以通行焉。今廢。

陡溝橋 在郡城境內

陰德橋 在呂堰驛南

齊里橋 在紅林鋪

漢江渡 :在小北門外沿江。

蔡村渡 東津渡 俱在縣東八里。

陳稍渡 在縣南四十里。

宜城縣

西關 在西門外

南關 在南門外

東關 在東門外,橋東,為新街,知縣李資坤建。「上磚橋 」 在縣北一里,通襄陽路,今廢。

下磚橋 在縣東一里,通棗陽路,久廢。

利濟橋 在縣東門外,知縣雷嘉祥修。

王家橋 在縣西一里,都御史王凝建。

鯉魚橋 在縣南一里。如鯉魚臥波,路通荊門州。

朱南橋 在縣南五里,通安陸府。

酆家橋 在縣西七里

鄭家橋 在縣南十二里。

林濟橋 在縣東門外。明縣令張鳴岡改修土橋。

皇清間,水衝,宜民周之祥修築。

鹿子㲼渡 在縣南三十里。臥虎崖渡 在灌子灘,去縣北十五里。今改為段家河。

官莊渡 在縣東七里

龍王洲渡 在縣南五十里。官船二隻,渡夫二名。

黃鱔港渡 在縣南五十五里。官船二隻,渡夫二名。

蠻河渡 在縣西南五十里。官船一隻,渡夫二名。

破河腦渡 在縣南四十五里。久廢。

五車渡 在五車里。今廢。

清水港渡 在縣東十五里。

韓公渡 在縣東十里,以韓文公過此名。東灣渡 在縣東三十里,通石灰廠。

雲水洲渡 在縣東三里。

南漳縣

貓兒關 在縣西四十里。

雞頭關 ,在縣南一百里。

瑪瑙關 ,在縣西三十里。

隘門關 在縣西一百里。

石門堡 在縣北四十里。成化間,都御史項忠建。

東興橋 在東門外

通濟橋 在南門外

萃善橋 在西門外

普濟橋 在城東隅

流化橋 在縣東三里

清涼橋 在縣東三十里。

武靈橋 在縣東四十里。

下壋橋 ,在縣東六十里。丁蘭橋 ,在縣東七十里。

武安橋 在縣東四十三里。

石花橋 在縣東南五里。

清溪橋 在縣東南三十五里。

土橋 距縣二里。通便河,注官渠。

棗陽縣

考證

「五關廂 」 在五門外。

阜成橋 在小東門外

南石橋 在南門外,今為「木橋。」

玉帶橋 在崇文街南

羔兒橋 在北門外,今更「平橋。」

大東門外石橋 :在縣治內。

弦水橋 在縣南八十里。

犁鏵橋 :在南關外七十里。

張冕橋 在縣南六十里。

優梁橋 在縣東十里

華陽橋 在縣東四十里。

驌驦橋 在縣東八十里。有石碑。

駟馬橋 在縣南六十里。

同口橋 在縣南七十里。

車橋 在縣南八十里

大板橋 在縣南二十里。

小板橋 在縣南七十里。

周濟橋 在縣西南五里。今更「龍頭橋。」

土橋 在縣西南二十里。

高橋 在縣西南四十里。

曹家橋 在縣西南七十里。

高恭橋 在縣北三十里。

楊家橋 在縣西北六十里。

十八壘橋 在縣北二十里。

黃家橋 在縣西北三十里。

周家橋 在縣西北十里。

玉皇橋 在縣東北十里。

青龍橋 在縣西四十里。

賓旭橋 在大東門外

姑嫂橋 在縣南三十里白水村。

穀城縣

柴店梁 在縣南三十里。

滾子溝橋 在縣南六十里。

柴店渡 在縣南三十里。即漢江。

南河渡 在縣南三里

仙人渡 在縣南十里

光化縣

左旗營堡 在縣北五十里。明成化間,都御史項忠建。

泥河橋 在縣北三里

三里橋 在縣東北四里。

溫泉橋 在縣南五里

紅崖橋 在縣西南七里。

陡溝橋 在縣南三十里。

大河梁橋 在縣東五十里。

孟橋 在縣西北六十里。

臨江渡 在縣西北。北通商、鄧,南通均、房。方城堰渡 ,在縣南十里。

杜家河渡 在縣西北二十里。

均州

槐樹渡關 在州北五里,通陝西路。

小江口關 在州東南八十里,通河南陸路。石鼓關 ,在州東六十里。

油瓶關 在州北六十里。

迎恩橋 在州南四十五里,永樂間建。

分道橋 在州南四十五里,元和觀前。

集仙橋 在州南一百二十里。

上梅溪橋 在州南六十里,玉虛宮前。

中梅溪橋 在州南六十里,玉虛宮前。

蒿口橋 在州南六十五里,玉虛宮前。

天津橋 在州南八十里。

大聖橋 在州南八十里紫霄宮前。

步雲橋 在州南一百里,飛昇臺前。

梯雲橋 在州南一百一十五里,朝天宮下。摘星橋 ,在州南一百二十里。

禹蹟橋 在紫霄宮北五里。

弔橋 在城南門外

三橋 皮洪建

一里陂橋 在州南一里。

七里橋 在州南七里

響河橋 在秦府庵前

中橋 在州南三十里

臨江橋 在三王城下

黃沙橋 在州南十里。隆慶五年,分守王公更名「惠政橋。」 有碑記。

管橋 在州南北方山下。

大石渡 在州北十五里。

青石渡 在州南一百里。

襄陽府封建考        通志

编辑

鄧 ,曼姓,侯爵。魯桓公二年,蔡侯、鄭伯會於鄧。九年,巴子使韓服告於楚,請與鄧為好。楚子使道朔將巴客聘於鄧。鄧南鄙鄾人攻而奪之幣,殺道朔及巴行人。楚子使薳章讓鄧,鄧人弗受。夏,楚使鬥廉及巴師圍鄾,鄧師大敗。莊公六年,楚文王伐申,過鄧,鄧祁侯曰:「吾甥也。」 止而享之。騅甥、聃甥、養甥請殺楚子。鄧侯曰:「人將不食吾餘。」 對曰:「若不從三巨之言,抑社稷實不血食,君焉取餘?」 弗從還。明年,楚子伐鄧。十六年,楚復伐鄧,滅之。按《一通志》,鄧在今襄陽境。

樊 侯爵。周宣王時,仲山甫為卿士,兼師保之官,有賢德,封於楚,為樊侯。《一統志》:襄陽樊城,即仲山甫之樊國。

謝 本申國,姜姓,伯爵。炎帝四岳之後。周宣王時,封元舅申伯於謝。《詩》曰「於邑於謝,南國是式」 是也。謝在鄧州南陽縣,然《襄陽府志》載,謝為棗陽地。

穀 ,嬴姓。桓公八年,穀伯綏朝於魯。杜預云:「在南陽筑鄉縣」 ,今穀城。

鄀 ,元姓。魯僖公二十五年,秦、晉伐鄀。文公五年,初,鄀叛楚即秦,又貳於楚。夏,秦人入鄀。杜預曰:「鄀本商密,秦、楚界上小國,其後遷於南」 ,即鄀縣,則今宜城。

鄾 ,爵姓無考,在今棗陽。

盧 屬楚。漢南郡中盧縣。師古云:「今襄陽縣南有次盧村。《左傳》云『羅與盧戎兩軍攻敗楚師於鄢水,莫敖縊於荒谷,是也』。」

陰 國分於穀。齊管仲七代孫。仕楚為陰邑大夫。

「鄢 」 ,爵姓無考,國今宜城。

西漢

「《陰城侯蒼 》,趙王子。」 元朔二年封。《元封二》年,有罪,國除。今在棗陽地。

酇侯蕭何 ,高祖以何功第一,封酇侯,今襄陽地。何子封筑陽侯,成帝封何六世孫為酇侯。《東漢》

酇侯蕭熊 ,章帝建初七年封。即何之後。晉

臨沮縣伯劉邵 ,晉時封。

襄王璜 未之國

順陽王泰 ,唐太宗貞觀十七年徙均州。明

襄陽王貴烚 ,簡王第二子。永樂二年封。洪熙初,因兄「世子《貴煐》」 夭,進封遼王。正統四年坐事廢為庶人。卒,子《豪㙷》嗣,以輔國將軍奏復為王。薨,子安靖王《恩訥》嗣。薨,子《寵游》嗣。

宜城康簡王貴㸅 ,簡王第十五子。宣德七年封。薨子榮僖王《豪坅》嗣。薨子懷靖王《恩銑》嗣。薨子懿定王寵濱嗣。薨子榮昭王《致棖》嗣。薨,亡子國不嗣。

南漳王定燑 ,康王第六子。嘉靖三十二年封。三十六年薨。亡子國,不嗣。

襄憲王瞻培 ,昭宗第五子。永樂丙戌,孝仁皇后生,王於儲宮,永樂二十二年封。洪熙元年五月,上不豫。時宣宗為皇太子,居南京,奉迎登極未至,命王監國。宣德元年,漢王高煦叛,上親征,敕王留守四年,之國長沙。正統元年,英宗以長沙土卑濕,徙封襄陽單。成化丙戌,劉千斤反,王捐祿犒師,尋平之。未幾薨,年七十有三,諡曰憲定王祁鏞 ,襄憲王長子,正統八年嗣封。簡王見淑 ,定王長子,弘治二年嗣封。

懷王祐材 ,見淑長子。弘治四年嗣封。

康王祐櫍 ,簡王次子。弘治四年封「光化王。」 正德三年進封襄王。薨,亡子,以陽山榮康王厚熲嗣。

棗陽王祁鐄 ,憲王第二子。正統八年封。成化七年薨,亡子國,不嗣。

陽山恭和王見淓 ,定王第二子。長子夭,次子榮康王祐楬嗣薨。襄王無嗣,以楬子進封襄王。追封祖見淓為襄恭王,父祐楬為「襄惠王。」 穀城王翊鉉 ,端王第三子。嘉靖三十八年封。

襄陽府公署考        府志

编辑

本府

襄陽府治 在郡南。明洪武間,知府張善建正堂、川堂、後堂、內宅前有戒石、儀門、六房。外門經歷司、照磨所、巨資架閣庫,同知、通判、推官各有宅。成化間,知府何源改外門向東,築臺,置兩門,立譙樓其上。嘉靖間,知府汪道昆復改向南,建坊曰「江漢」 ,名郡。儀門外東為清軍廳,西為捕糧廳、理刑廳、吏舍。外申明亭、旌善亭、寅賓館、酇侯土地祠。至崇禎癸酉,推官江禹緒擴廳前經歷衙吏舍地,為正堂、川堂、後堂、儀門、外門、書吏舍。辛巳,寇燬土地祠,知府宅少半,通判廳、三門推官江禹緒所修,刑廳具在,司獄宅尚存,餘盡沒矣。

皇清順治間,知府冀如錫重建府治,規模弘遠。同知

《張仲等重建清軍廳》,制度聿新。

都察院 在府治東,後燬。今在郡東北仁和坊。韋府 在府治西南,今尚存為院道。行臺察院 在府治正東。

分守道 :在府治西,賊燬。

兵巡道 在府治西,後燬。今在郡東北陽春坊。布政分司行臺 在府治西,賊燬。

樊城公署 賊燬

皇清順治間,都御史趙檄、知縣董上治重建。

遞運所 在府治北七十里。

稅課司 在府治東。賊燬。

司獄司 在府儀門外

陰陽學 、醫學 俱在府境內。

僧綱司 道紀司

大盈倉 在府治北

養濟院 「在府治西南。」

襄陽縣治 在郡治西北隅。明洪武間,知縣翟居仁建正堂、後堂、幕廳、六房、戒石、儀門、大門、申明、旌善二亭,知縣內宅及縣佐宅。天順間,知縣李人儀以府門東向,亦建大門,譙樓東向。隆慶時,撫治汪道昆檄知縣復改向南。知縣尹廷俊立坊曰「江漢首邑」 ,移譙樓於縣治後。崇禎辛巳寇燬,壬午殆盡。

皇清順治間,移縣治於「學校坊。」

雙溝巡檢司 在縣北七十里。

油枋灘巡檢司 原在縣西三十里。明嘉靖間,改置縣北泰山廟。

樊城巡檢司 改置「柳樹頭。」

僧會司 在樊城

預備倉 在縣治西。知縣尹廷俊修,更名「常裕」 ,今廢。

外州縣

宜城縣治 。明洪武間,知縣王官建正堂、川堂、後堂、幕廳、六房、戒石、儀門、譙樓、大門、吏舍、《申明》、「旌善」 二亭。崇禎間賊燬,今俟修復。

都察院行臺 在縣治西南。

布政分司 在縣治西北。

按察分司 在縣治西北。

府館 在縣治西南

巡捕別署 :在清水港。

僧會司 在西報恩寺,設僧會一。

存留倉 在縣南

預備倉 在縣東

養濟院 在縣西

南漳縣治 在城西。明洪武間,縣丞王禮建。正堂、川堂、後堂、內宅、左房、庫、幕廳、右架閣庫、小倉、兩翼、六房、儀門、戒石大門,申明、旌善二亭、萬春樓、縣佐宅、吏舍俱備。

布政分司 、按察分司 俱在縣治南。

府館 在縣治南

七里頭巡檢司 明成化間,白圭建。

金廂坪巡檢司 在縣西南一百七十里。明都御史項忠建。

萬家堰巡檢司 在縣治內。

陰陽學 、醫學 俱在縣治內。

僧會司 在縣東普濟寺。

道會司 在縣西靜真觀。

存留倉 在縣治西

演武廳 在縣東北

養濟院 在縣治西

棗陽縣治 。明洪武間,知縣吳子俊建正堂、後堂、幕廳、左右庫六房、儀門、戒石、譙樓、申明、旌善二亭。後堂北為內宅,東典史宅,西承發房,東酇侯土地祠。成化間添設丞、簿,東北丞宅,西北簿宅。嘉靖間,知縣陳應詔重建大堂,移舊堂為川堂,重修大門于譙樓外。萬曆間,知縣王應辰置。

架閣庫、榜房,又遷大門于譙樓間,建坊曰「楚襄屏翰。」 崇禎後屢亂,未至淪亡,今因之。

布政分司 在小東門

按察分司 在縣東南

行臺 在縣東北

陰陽學 、醫學 俱在縣治內。

僧會司 在小東門內

存留倉 在縣西

預備倉 在縣東

養濟院 在縣西南

穀城縣治 在城西。明洪武間,縣丞潘仁美建正堂、幕廳、六房、儀門、戒石、大門、申明、旌善二亭。堂後為內宅、東西衙宅,崇禎己卯獻賊盡廢。今尚草茇。

察院 在縣東今燬

行臺 在縣東今燬

布政分司 在縣東南,今燬。

按察分司 在縣東,今廢。

「接官」 亭 一在東門外,一在西門外。

石花街巡檢司 在城西五十里。明成化間,都御史王儉建。

僧會司 在崇寧寺

道會司 在祐聖行宮

教場 在縣東南一里

養濟院 在縣南

光化縣治 舊在古酇城內,明洪武間,知縣程聰建。萬曆間遷城,改于阜成街北,中正堂,左右儀從庫,縣庫後,水衡堂,六房,戒石,儀門、大門,知縣、典史宅,吏舍、土地祠,申明、「旌善二亭。」 東為譙樓,置內道,中通四門大街。

都察院 按察司 公館 俱在宣化街。接官廳 在泥河洲。

左旗營巡檢司 在縣西二十五里。明都御史項忠建。萬曆間,改舊城內。

僧會司 在景福街

道會司 在保障街

預備倉 在縣西

教場 在金雞塚

養濟院 在縣西南

均州治 。明初居城中。永樂初,修武當,以治為淨樂宮。知州陳清徙城西南隅。中正堂,北後堂,右西廳、幕廳、軍器庫、承發房,左架閣庫。有六曹戒、石坊、儀門、大門、酇侯廟、土地祠、吏舍、申明、旌善二亭。東譙樓。堂北為州宅、判官、吏目宅。後鄖賊焚燒,止存空基。

《皇清》前任官俱住民房。知州佟國玉干,康熙七八年。

間價買民基充擴公署,捐資修理於南,今仍之。「提督府 」 在州南。

布政分司 ,按察分司 ,俱在州南。

中司 在分司右

府館 在分司前

停驂亭 在西岡山下

黑虎廟巡檢司 在州南七十里。

陰陽學、醫學 俱在州東。

僧正司 在報恩寺

「道正司 」 ,在五龍行宮。

預備倉 、神會倉 俱在州西。

廣積倉 在州西北

養濟院 在州北

皇清康熙十一年,知州党居易創修。

漏澤園 在北門外。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