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卷 |
第一千一百五十一卷目錄
襄陽府部彙考一
襄陽府建置沿革考
襄陽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襄陽府星野考
襄陽府山川考一
職方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一卷
襄陽府部彙考一
编辑襄陽府建置沿革考 府志
编辑本府
《禹貢》襄陽南漳穀城為荊宜城棗陽光化為豫
编辑
而均州則豫,而介于雍。在周,襄陽為鄾、鄧,宜城為鄀,南漳為盧,穀城為穀,皆封國。在《春秋》則五國俱屬楚,又有謝國、陰國、麋國焉。謝為棗陽,陰為光化,而麋即均州也。謝屬魯,陰與麋俱屬楚。秦昭襄令白起攻楚,遂取鄢郢,為南郡,鄢即鄀也。始皇得天下,革五等為四十郡,以漢北為南陽郡,南為南郡。漢初因之。如臨「沮、宜城、中盧、𨙬、襄陽郡屬南郡;如酇陰、山都、棘陽、蔡陽、舂陵、筑陽、穰武當、鄧屬南陽郡,而酇及舂陵為封國也。武帝攘卻胡、越,開地斥境,南置交趾,北置朔方,兼徐、梁、幽、并、夏、周之制,改雍曰涼,改梁曰益,凡十三部,置刺史各一人。其三輔、三河、弘農則置司隸校尉部,如二郡,則荊州刺史部也。莽更南」 陽為南隊,南郡為南順,酇為南庚,筑陽為宜禾,穰為農穰,襄陽為相陽,仍屬荊州刺史部。世祖興,盡復漢舊,但南陽之山都,蔡陽、筑陽,南郡之中廬𨙬,宜城郡臨沮,俱為封國耳。獻帝初平元年,以劉表為荊州刺史,徙治襄陽,此時襄陽尚為縣也。建安十三年,魏得荊州,分南郡以北立襄陽郡,又分南陽西界立南鄉郡,於是襄陽始為郡矣。及赤壁戰敗,南郡以南屬吳,後遂與蜀三分荊州,以南郡、零陵、武陵三郡為蜀,江夏、貴陽、長沙三郡為吳,而南陽、襄陽、南鄉三郡為魏。劉備沒後,所分之地悉復屬吳,而荊州南北角立。晉亦置荊州,襄陽郡仍舊,分南陽立義陽郡,改南鄉為順陽郡,以宜城、中廬、臨沮、𨙬、襄陽、山都、鄧城、鄾屬襄陽,以酇武、當陰、筑陽屬順陽,以穰、鄧、蔡陽、棘陽屬義陽。東晉僑置雍州,以雍州沒于劉、石、符、姚,流人聚于此故也。宋文帝割荊州置雍州,皆治襄陽。齊、梁因之,並為重鎮。後梁蕭察附庸於西魏而都於此。西魏改曰襄州。其間所屬建置,更革不常,難以悉舉。馬端臨所謂「割裂不可詳」 者也。隋復為襄陽郡,領襄陽、安養、穀城、上洪、率道、漢南、陰城、義清、南漳、鄀,而蔡陽、棗陽則屬舂陵郡,穰屬南陰郡,光化屬漢東郡,武當、均陽屬淅陽郡,而皆隸於山南道。唐分置十五部節度使,此為山南東道。更襄陽郡為襄州,領襄陽、南漳、鄧城、穀城、義清、樂鄉、宜城。而鄧、隨、均別為州,穰屬鄧,棗陽、光化屬隨、武,當屬均焉。五代之際,歐陽公所謂亂世文字不完而時有廢省,不可考究其詳。今據《史》,則襄、鄧、隨、均四州,故屬山南東道。梁、唐之際,改襄州為忠義軍,後以延州為忠義,仍以襄州屬山南東道。梁分鄧州置宣化軍,唐改威勝,周改曰武勝。宋沿五代初都於汴,其豫州之境,俱為京師輔郡,置京東西路,此為京西路。升均州為武當軍,而領武當縣,治武當。宣和元年,升襄州為襄陽府,領襄城、鄧城、穀城、中廬、宜城、南漳,治襄城。宋南渡後,二路俱沒於金,惟存京西之襄陽、均州、隨州、棗陽、光化而已。於是置京西安撫、荊湖制置司以領之。棗陽、光化,故屬隨州,紹興十二年,升棗陽為軍。乾德初年,升光化為軍,領乾德。熙寧五年廢軍,改「乾德」 為光化縣,隸襄陽。元祐初,復為軍,領乾德。至元九年,呂文煥以襄陽降元,元更為襄陽路,隸湖廣行省,棗陽、光化仍為縣,武當軍復為均州,并屬襄陽府。襄陽府共領襄陽、宜城、南漳、棗陽、穀城、光化、均州、武當。明更路為府,隸湖廣布政使司,領均州、襄陽、宜城、南漳、棗陽、穀城、房、鄖、竹山、上津、光化縣,治襄陽。成化十三年割房、鄖、竹山、上津四縣,置鄖陽府領之。襄陽府領州一,縣六。
皇清因之。
襄陽縣:〈附郭。〉
《禹貢》荊州之地周為鄾鄧樊宣王封仲山甫于
编辑
樊今樊城是也。春秋時屬楚。漢為襄陽縣,以在襄水之南故名。屬南郡,又割鄧屬南陽。武帝時,置十三部,刺史屬荊州刺史部。新莽改為「相陽。」
東漢復舊。魏得荊州,置襄陽郡,以縣屬焉,名樊城。晉漢復舊,又析為鄧城、鄾二縣,屬襄陽,又析為鄧縣,屬義陽。隋為襄陽、安養二縣,屬襄陽郡。唐為襄陽、鄧城屬襄州。宋為襄城、鄧城屬襄陽府。元為襄陽,屬襄陽路。明屬襄陽府。
皇清因之。
宜城縣
在府城東南一百二十里。《禹貢》豫州之地。周為鄀,春秋時屬楚,為鄢,即鄀也。秦為𨙬縣,屬南郡。漢改宜城,仍屬南郡。武帝時,置十三部刺史,隸荊州刺史部。東漢因之。魏屬襄陽郡。晉析為三縣:𨙬、宜城,屬襄陽,鄀屬南郡。隋為上洪。漢南率道鄀,屬襄陽郡。唐為樂鄉、宜城,屬襄州。宋為宜城,屬襄陽府。元、明仍舊。
皇清因之。
南漳縣
在府城西南一百二十里。《禹貢》荊州之域,於周為盧。春秋為廬戎。秦為伊、廬,屬南郡。漢析置中廬、山都、臨沮三縣,以山都屬南陽,餘屬南郡。武帝時,置十三部刺史,隸荊州刺史部。東漢三縣皆為侯國。晉為臨沮,山都、中廬,屬襄陽郡。又析為穰,屬義陽郡。隋為南漳,屬襄陽,以穰屬南陽郡。唐為義清、南漳屬襄州,以穰屬鄧州。宋為南漳中廬屬襄陽府。元為南漳屬襄陽路。明屬襄陽府。
皇清因之。
棗陽縣
在府城東北一百四十里。《禹貢》豫州之域。周為謝封元舅申伯。《春秋》:謝,屬魯。西漢為棘陽、蔡陽、舂陵侯國,屬南陽郡。武帝置十三部刺史,隸荊州刺史部。東漢改舂陵、南章陵、蔡陽為侯國,棘陽仍舊屬南陽荊州刺史部。魏廢,章陵仍舊屬南陽。晉為蔡陽,棘陽屬義陽郡。隋改棘陽為棗陽,升蔡陽屬舂陵郡。唐為棗陽,屬襄州。宋為棗陽,屬隨州。宋南渡後,升為軍。元為棗陽縣,屬襄陽路。明屬襄陽府。
皇清因之。
穀城縣
在府城西北一百四十里。《禹貢》荊州之地,在周為穀。《春秋》穀屬魯。西漢為筑陽,以在筑水之陽,故名,屬南陽郡。武帝置十三部刺史,隸荊州刺史部。莽改宜禾。東漢為陰,為筑陽侯國,仍屬南陽刺史部。西晉為陰筑陽,屬順陽郡。隋為穀城縣,屬襄陽郡。唐為穀城縣,屬襄州。宋為穀城縣,屬襄陽府。元、明仍舊。
皇清因之。
光化縣
在府城西北一百八十里。《禹貢》豫州之域。周亦穀地。春秋為陰,分自於穀。秦為陰,屬南陽郡。西漢為酇侯國,屬南陽郡。武帝時,置十三部刺史,隸荊州刺史部。莽更南庚。東漢復舊。西晉屬順陽。隋為光化縣,屬漢東郡。唐為光化縣,屬隨州。宋升為光化軍,領乾德。熙寧後,乾德為光化縣,屬襄陽府。元祐復為軍,領乾德。元復為光化縣,屬襄陽路。明屬襄陽府。
皇清因之。
均州
在府城西北三百九十里。《禹貢》雍、豫二州之域。春秋為麋,屬楚。秦為武當縣,屬南陽郡。漢初因之。武帝置十三部刺史,隸荊州刺史部。東漢末,改三國,屬南鄉郡。西晉屬義陽郡。隋為武當、均陽,屬淅陽郡。唐改為均州,又析為武當縣領之。宋為武當軍。元為均州,武當屬襄陽路。明省武當入均州,屬襄陽府,領鄖縣。成化間、設鄖陽府。割縣屬之
皇清因之。
襄陽府疆域考 府志
编辑襄陽府疆域圖
本府
東抵德安府隨州界二百一十里。
東南抵安陸府荊門州界一百八十里。
西抵鄖陽府鄖縣界,四百六十里。
北抵河南南陽府新野縣界九十里。
自府至省城,水路一千七百里,陸路六百八十里。自府至
京師。水路六千八百六十七里。陸路二千六百三
十里
廣一千二百一十里,袤二百七十里。
襄陽縣:〈附郭。〉
東至棗陽縣界梅城鋪七十里。
南至宜城縣界,界山鋪六十里。
西至穀城縣界沔陽港,六十里。
北至新野縣界黃渠鋪九十里。
宜城縣
東至棗陽縣界七十里,至棗陽縣一百八十里;西至南漳縣界五十里,至南漳縣一百二十里;南至安陸府鍾祥縣界七十里,至鍾祥縣一百九十里。
西南至荊門州界五十里,至荊門州百八十里。自縣至本府界五十里,至府一百二十里,至省城水路一千五百二十里,陸路五百六十里,至
京師。水路六千六百八十七里。陸路二千五百一
十里
南漳縣
東至宜城縣界石橋八十里。
南至遠安縣界紫山,三百六十里。
西至保康縣界司空山,一百三十里。
北至穀城縣界雙河六十里。
棗陽縣
東至隨州界小石橋九十里。
南至宜城縣界,界山八十里。
西至襄陽縣界宋家村,七十里。
北:至唐縣界四莊六十里。
穀城縣
東至襄陽縣界永安港,九十里。
南至南漳縣界雙河,一百一十里。
西至均州界,界山一百二十里。
北至光化縣界陡溝兒三十里。
光化縣
東至襄陽縣界二㲼堰六十里,南至穀城縣界陡溝兒二十五里。
西至均州界葫荻山,六十里。
北至鄧州界杏兒山六十五里。
均州
東至光化縣界葫荻山,一百二十里。
南至穀城縣界,界山一百四十里。
西至鄖縣界左角,五十里。
北至內鄉縣界黃水峪,一百二十里。又
東至內鄉縣界攩賊口,一百二十里。
南至房縣界鹽池,一百三十里。
西至鄖縣界,遠河六十里。
北至淅川縣界洋峪村,一百二十里。
形勝附
编辑府總
《玉海地理記》:「西控蜀漢,東帶吳楚,右視湖湘,左顧川陝,迴瞰宛洛,襟帶漢水,屏蔽全吳,與江陵勢同唇齒。跨對楚沔,為鄢郢之北門,居楚、蜀之上游。方城為城,漢水為池,天設金湯,雲屯貔虎。」 吳魯肅論:「外帶江漢,金城之固,沃野千里。」
魏司馬懿論「水陸之衝,禦寇要地。」
晉《庾亮論》:「北接宛許,南阻漢水,其險足固,其土足食。」
庾翼《疏》:「襄陽荊楚之間,西接益、梁,與關隴咫尺;北去河洛,不盈千里。土沃田良,方城險峻,水陸流通,轉運無滯,進可以盪秦、趙,退可以保上流。」 《趙善俊告詞》,獨雄漢上。
宋汪澈論:「上流門戶,北通汝洛,西帶秦蜀,南遮湖廣,東瞰吳越。欲退守江左則襄陽不如建業,欲進圖中原則建業不如襄陽,欲禦強寇則建業、襄陽為左右臂也。」
《襄陽重地》,為荊楚之門戶。
林氏說:「襄陽」 ,鄢地;自江陵而圖北方,必經襄陽。襄陽,楚之北津也。
《岳飛論》:「襄陽為荊南巨鎮,江漢上游,右控巴蜀,左聯吳越,南通五嶺,北走上都,寇賊雖平,襟帶尤切。」
李綱疏:「淮甸荊襄,東南屏蔽。六朝能保守江左,以強兵巨鎮盡在淮南、荊、襄。今當於淮南東、西及荊、襄置三大帥,屯重兵以臨之,以揚、盧、襄陽為帥府,分遣偏帥進守支郡,北築城壘,如開新邊。淮東以江東路財用,淮西以江西財用,荊襄以湖北財用給之。徐議屯田,使自贍養,假以歲月,籓籬成矣。」
李定公《論天下形勢》,「關中為上,襄、鄧次之,建康又次之。」
陸九淵論「襄陽為荊門之北援,南捍江陵,東護隨郢,西當光化、彝陵之衝。荊門固則四鄰有所恃,否則有背脅腹心之虞。由唐之湖陽以趨山,則其涉漢之處已在荊門之脅;由鄧之鄧城以涉漢,則其趨山之處已在荊門之腹。自此之外,間道之可馳,漢津之可涉,坡陀不能以限馬,灘瀨不能以濡軌者,所在尚多。自」 我出奇制勝,邀敵兵之腹脅者,亦正在此。
襄陽府星野考 府志
编辑府總
《春秋緯》:「自大別以東,至雷澤、九江、荊州,屬衡星。」 《春秋元命苞》:「軫星散為荊州。」
《廣雅》:「荊屬衡星。」
《史記》:「翼軫荊州。」
《星經》玉衡:星主荊州,常以五卯日候之,乙卯為南陽,己卯為零陵,辛卯為桂陽,癸卯為長沙,丁卯為武陵。又言:翼二十二星,凡十九度。軫四星,凡十七度。蔡邕《月令章句》云:「起張十二度至軫六度為荊州。」 費直說《周易》云:「起張十三度。」 魏陳卓郡國躔次,自張十七度至軫十一度為鶉尾,於辰在巳,楚之分野,屬荊州。
《晉書》,翼軫楚荊州、南陽入翼六度。南郡入翼十度。
按:荊楚雖屬衡、張、翼軫,然南陽入翼六度,而均州、光化、穀城、棗陽則古南陽也。南郡入翼十度,而襄陽、宜城、南漳則古南郡也。然則襄陽一郡,屬翼分為多。
襄陽府山川考一 府志
编辑本府。〈襄陽縣附郭。〉
峴山 在縣南七里,高五百步,東臨漢水,有漢武帝塚、晉羊祜碑及祠。按祜鎮襄陽,嘗與從事鄒湛登此山,垂泣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來賢哲登此遠望者多矣,皆湮沒無聞。」 湛對曰:「公德冠四海,道嗣前哲,令聞令望,當與此山俱傳。」 及祜沒,襄人感其德,立祠刻碑其上,過者見之,莫不流涕。杜預名其碑為《墮淚碑》云:
虎頭山 在縣西南三里。元阿木嘗駐馬此山,指漢東白河口曰:「若築壘於此,襄陽糧道可絕矣。」 後遂築鹿門、新城等堡。
龜山 在縣西南五里。上建真武廟,廟中有礤石,襄人率以三月三日臥其上,謂免災患。山麓有先主亭。
楚山 在縣西南八里。昔秦與齊、韓、魏攻楚,登此山以望楚,故又名望楚山。南有「楚岩」 二大字,河陽趙清老刻。或云又名馬鞍山。
鳳凰山 在縣東南五里。梁武帝立寺其上,今廢。
萬山 在縣西北十里。下有解佩渚,事見阿頭山下。《襄沔記》以峴山、萬山、紫蓋山為三峴。紫蓋山 在縣西北五里,宋改名中峴山。襄山 在縣西五里,以水駕山而下,故名。谷隱山 在縣東南十三里。按《明一統志》「晉習鑿齒隱遁處。」 一作「穀隱。」 舊有紫金寺。
大成山 在縣西七里
阿頭山 在縣西九里。下有曲隈,相傳昔鄭交甫遇仙女解佩處。
募旗山 在縣西十里。相傳昔有兵卒於此募旗,故名。或云「其形似旗」 ,其山起伏有九里遠,又名為「九里山。」
臥龍山 ,在縣南十里。下有習家池,上有「望海亭。」
匾山 在縣南十里
隆中山 在縣西三十里,有「隆中書院」 遺址,即孔明讀書處。有十景,曰三顧堂、六角井、古柏亭、躬耕田、梁甫岩、抱膝石、老龍洞、小虹橋、半月溪、野雲菴。
白馬山 在縣南十里。下有白馬泉,習鑿齒居焉,因名習家池。後山簡日飲其上,更名高陽池。《南雍川記》:「每年三月三日,刺史禊飲於此。」 桃花山 ,在縣西二十五里。舊傳山有桃千樹,故名。
陳莊山 在縣北三十里。
團山 ,在縣西南三十里。
玉山 ,在縣東南三十里。
鹿門山 在縣東南三十里。「光武夢蘇嶺山神,命習郁立神祠於此,刻二石鹿夾道口,故名。」 漢龐德公、唐龐蘊、孟浩然、皮日休,俱隱於此。蘇嶺山 在鹿門山北。
霸王山 在鹿門山南,相傳楚項羽屯兵於此。陽橋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近橋,故名。《春秋紀》楚為陽橋之後。
伏龍山 在縣南二十里。宋曾鞏知郡事,嘗禱雨於此,有應。
獨樂山 ,在縣西北六十里。孔明嘗於此作《梁父吟》。
百丈山 在縣南三十里。《舊傳》云「有麝香獸。」 劉表嘗遣人採藥,遇坎穴,得麝香數斗,如石蓮,馨香芳馥,非人間所有。元兵逼襄陽,宋來興國以百人侵百丈山,即此。
土門山 在縣西四十里。其形如門,故名。鶴子山 ,在縣西五十里,近鶴子川,故名。方山 ,在縣西北一帶,下有水,相傳漢女昔遊處。張衡《南都賦》云:「遊女弄珠,漢皋之曲。」 漢皋,即方山之異名,以方城而名曰方山。
謝公巖 ,在縣西南五里。昔謝希逸曾遊此。「仙女洞 」 ,在縣西北三十里。
白馬洞 在縣西南
蠻王洞 在縣南十里
碧雲洞 ,在縣西五里,檀溪南。
聖人洞 ,在縣南二十里。唐時有一翁遊此,形貌異常,故名。
黃龍洞 、風洞 俱在縣南三十里。
謝莊洞 在縣南二十里。
漢水 又名襄水,在縣西北。出大安軍三泉縣西嶓冢山,至漢陽軍漢陽縣大別山入江。白河 在縣東北。源出南陽白水河,故名。至樊城東入漢江。
唐河 ,在縣東二百里。源出唐縣,故與白河相對。
滾河 在縣東六十里。源出棗陽縣,西流入白河。
泥河 ,在縣東北九十里。南入唐北河。
清河 ,在縣東北十里,東流入唐北河。
七里河 在縣北七里,東流入白河。
淳河 在縣東三十里,西流入漢江。
鴨湖 ,在縣西。昭烈越檀溪經此。
黃龍港 在縣東北四十五里,東流入漢江。竹篠港 在縣西北三十里,西流入漢江。沙河港 在縣南四十五里,南流入漢江。土山港 在縣南五十里,東流入漢江。
石牌港 在縣西北三十里,西流入漢江。金水港 ,源發桃花嶺,由檀溪至漢南五里入漢江。
田塍港 在縣東南三十里,入漢江。
隆盛港 :在縣東南四十里,入漢江。
魚浦潭 :在縣南八里。其潭深而聚魚。
沉碑潭 在縣西北五里。昔杜預《南征紀功》二碑,一立峴山,一沉萬山下,潭中一名「萬山潭。」 五娘子洲 ,在縣東五里漢江中。
虎尾洲 :在縣南三十里。
蔡洲 在漢水中,漢蔡瑁居焉,曹操嘗造其家。「解珮渚 」 在阿頭山下曲隈,鄭交甫遇神女解珮處。
斬蛟渚 ,在縣北二里。先有蛟為患,太守鄧遐拔劍入水斬之,患息。
檀溪 在縣西四里。漢昭烈所乘馬名的盧,自樊西走至此,溪中溺不能出,備急曰:「的盧今日厄,可不努力。」 乃踴躍三丈而過。按《明一統志》,梁武帝鎮荊州,潛造器械竹木,沉檀溪,為舟裝之。即此處。今涸。
《白公湍 》。秦白起伐楚,嘗涉此。
黑虎池 ,在縣東五里。按《一統志》作「黑龍池。」 水深而碧,牛僧孺嘗禱雨於此。
濯筆池 在縣西虎頭山上,昭烈嘗濯筆於此。馬跑泉 、甘泉 俱在峴山上。按《一統志》有二,一在城西南七里,一在太和山後。
「白馬泉 」 即「習家池。」
韓公井 在襄陽縣東三里。
孝義井 在城內,以唐孝子尹怦得名。
王粲井 一在萬山東。按《明一統志》「粲之故宅在焉」 ,一在習池上。
「葛井 」 ,在襄陽縣西二十里,即諸葛亮宅。《宜城縣》。
兩耳山 ,在縣東四十里,以形似名。
赤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土石皆赤,下有深潭。相傳周呂望嘗釣於此,名「釣魚洞。」
五車山 ,在縣東北二十里。俗傳龐居士舁金,棄此山下。
紫蓋山 ,在縣西一里,以形似蓋,故名。今西城跨其上焉。
鳳山 :在縣南四十四里。
石梁山 ,在縣西三十里。形似橋梁,上有龐德公祠。
女觀山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按《縣志》作「女冠」 ,有女觀,先聖七娘廟,故名。
牛心山 在縣西南二十里,又名青牛山。毓秀山 在儒學後。
覆船山 ,在縣南四十里。
團山 在縣南七十里
馬頭山 在縣東二十里。
兩乳山 在縣東三十里。有龍潭、古寺。二山如兩乳狀,故名。
香爐山 ,在縣東四十里。狀類香爐,相傳真武遊處。
臥牛山 ,在縣東五十里。有石如臥牛狀,今漸沒入土中。
鐵砧山 :在縣東八十里。
菜公山 在縣西二十五里。上產仙韭,故名。小尖山 在石梁山西,形尖小,俗號「沖天。」 鳳蚌山 在縣西三十五里。地名故縣山,形似蚌。雞鳴山 在縣東二十五里。相傳真武遊此,時值雞鳴,故名。
偏頭山 在雞鳴山東。相傳真武至頂上,山遂偏。
天龍山 在縣東四十里,上有天龍坑。
南泉山 在縣東七十里。山南有泉。
鷂子山 在牛心山南,上有風洞。
天池山 在縣西二十八里蘇家園。山頂有池,泉源不竭,近湮塞。
鳳凰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
臥虎巖 在縣東北十八里。相傳有人化虎於其處。
臥龍巖 在縣北
上滴水巖 ,在伍車山下,有伍子胥廟。
「下滴水巖 」 ,在赤山下,南有清漢寺。
分水嶺 ,在縣南六十里。水分宜城、荊門二界,故名。
王家嶺 在縣東里許
《夫子堊 》,在縣南四十里。自昔相傳夫子曾遊此。
赤湖岡 在縣南五十五里。
古羊岡 在縣西北四十里。因古有石羊,故名。走馬岡 在縣東南六十里。漢關羽練軍處。仙人洞 在赤山半,巖闊丈許,相傳有仙居此。漢水 在縣東四里,其源出隴西嶓冢山,由襄陽經縣東北入安陸。按《縣志》曰:「漢江源經本邑,抵安陸,至大別入江。」
蠻河 即南漳縣蠻河,經縣西南六十里入漢江。按《明一統志》發源自房縣界,經南漳入宜城西南六十里入漢江,桓溫避父諱改名彝水。《縣志》:春秋時名鄢水,後名彝水,又改蠻河。
搗筒河 在縣東五里
潘家河 在縣東七十里,經石板灘至陰港入漢江。
新河 在城東大堤外
磨珠湖 在縣北二里。相傳有龍磨珠於此。泰山湖 在縣南一里官路南。西有泰山廟,今廢。
石子湖 在縣南四十里。
臭湖 故襄陽東。秦白起攻楚,立堤壅水以灌鄢,鄢壞,人多溺死,臭聞遠近,故名。
天鵝湖 在縣西十五里,地名「侯堂營。」
糠皮湖 在縣西北七里。相傳白起以糠擫其湖面,楚人避水,多溺死。
楊柳湖 在縣東南里許。
撈屍湖 相傳白起灌鄢於此撈屍,故名。清水港 ,在縣東南十五里。《縣志》:發源龍潭寺,入漢。
龍潭港 在縣西南里許。《縣志》:在城北一里。毛家港 在縣北二十五里,源出潑陂,經張家橋入漢。
拖鎗港 在縣東十里。今范家營。宋將范文虎與阿木戰敗績,拖鎗經此,故名。
陰港 在縣東三十里。源出南泉,至港入漢水。王城港 在縣東五十里,俗呼黃鱔港,入漢江。《縣志》相傳明嘉靖過此進膳。
史鳳港 :在臥虎崖南。
朱家港 在縣東三十里。水出上泉沖,西入漢。練港 在縣東南四十里,源出臥牛山,至赤山入漢。
灌子灘 在縣北二十里臥虎崖。《史》載宋將范文虎以兵船二十艘援襄陽,與元將阿朮、劉整戰敗於此。
連四洪灘 在灌子灘下。四灘相連,故名。今淤。赤灘 ,在縣東南三十五里。《史》載宋京湖都統張世傑帥師救襄陽,與元人戰於赤灘,敗之,即此。
交了灘 在破河腦,因蠻河水出漢江,二水交流,故名。
倒上洪灘 在交了灘七里。或云:「船至倒轉一灣方可上。」 或云:「小河之水漲則逆流。」
石羊灘 在倒上洪灘七里,因楚平王廟有石羊,故名。
湍灘 湍灘腦《史》載,元將阿朮率萬戶阿剌與宋將范文虎戰於湍灘,敗之,即此。
長渠 在縣西四十里。荊及康狼,楚之西山也。水出二山之間曰「沔水」 ,楚屈瑕伐羅及鄢,亂次以濟,是也。秦白起攻楚,壅是水為渠以灌鄢,遂拔楚都。
中洲 ,在縣東五里。漢江中水頻浸沒。
皇清康熙癸亥春,胡邑令植柳數千以備薪,民因呼。
曰胡公柳
羊祜汊 ,在縣北三十里。晉羊祜守襄陽郡,因漢有汊河,故名。
康坡汊 在縣南十里
樓子汊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清水港。南龍坑 在縣北三十里。天順間,有龍出此,故名。天龍坑 在縣東四十里天龍山上。闊丈許,其深莫測。
天坑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鷂子山,深不可測。宋元軍戰牛心山,入多坑此。
西壇溝 在縣西二里許。
屈家溝 在縣東半里。自龍潭港東流入漢。龍池 ,在縣南十五里故襄城內。韓愈《宜城驛記》曰:「白起堰」 是也。今有龍池寺。
月牙池 ,在縣西二十里古羊岡,即月池。洗馬池 ,在縣東南六十里。相傳關羽洗馬處,前有關王廟。
蓮花池 ,在報恩寺東,去縣一里。
金沙泉 在縣東二里。其水造酒甘美,世謂「宜城春」 ,又謂「竹葉春」 ,久塞。
珍珠泉 在縣東七十里。泉出如珠,其水入漢。南泉 在縣東九十里。俱入漢江。
雙池泉 在縣西南二十里。
湯泉 ,在縣南八十里。《窄由》泉溫,中有池,雖冬可浴。
千佛井 在報恩寺北
八角琉璃井 在縣南二里泰山廟後,今廢。
杜康井 在縣治東杜康臺下。相傳杜康造酒於此,其水有酒味。
關王井 在縣東六十里關王廟左。
林公井 在縣西門外紫蓋山下,縣令林典鑿。「八角井 」 ,在縣西五十里石梁山頂黑龍大王廟前。祈雨者禱神取水有應,井中時有白雲冉冉而起。
「甘泉井 」 在縣中,甘美不竭。
朱公井 舊在縣西倉邊,其水常竭。知縣朱崇學鑿於治東倉後,泉味甘美,人甚便之。
《余家井 》在永豐巷,深六丈。
扳倒井 在朱家港。漢光武入蔡陽經此,人馬俱渴,取水飲之,故名。
梁公井 一在舊縣儀門內,一在察院左,一在城南舊泰山廟,味俱美,今皆塞。
南漳縣
鳳凰山 在縣西北五里。
泰鴻山 :在縣治五里。
玉溪山 :在縣治前,其峰高峻。
四望山 ,在縣南三十里。東望襄陽,西望房陵,北望穀城,南望荊門,故名。
清溪山 ,在縣南六十里。郭璞嘗遊此,賦《詩》云:「清溪千餘仞,中有一道士。」
舞旗山 在縣東三十里。
羊角山 ,在縣西一百二十里。
雞頭山 ,在縣西一百八十里。以北臨漳水,又名「臨漳山。」
十會山 ,在縣西十五里。
荊山 在縣西北八十里。山三面險絕,惟西南一隅通人行,相傳周卞和得玉於此。上有抱石巖。按:《明一統志》引《山海經》云:「其陽多鐵,其陰多黃金。」 山頂有池,池旁有石室。
老鴉山 在縣南七十里。按《明一統志》:「上接文陽洞,下接三泉山,周迴四十餘里,洞險峻幽深,人不可近。相傳龍神所居,每歲旱,禱雨輒應。」 八疊山 ,在縣東南六十里。司馬懿鑿山開道,屈盤八疊,故名。
五盤山 在縣西五十里。
司空山 ,在縣西一百三十里。
七里山 在縣北五十里。
杏巢山 ,在縣南六十里。
一鍬巖 在縣西南里許。
斜溪洞 ,在縣東九十里。
文陽洞 ,在縣西一百里。
西溪洞 ,在縣南一百四十里。
聖馬洞 在縣西一里。按《明一統志》:「有石室,可容二三十人,舊傳有白馬飲水其中。」
仙女洞 在縣東三十里。按《明一統志》在縣西南五里抱玉巖之東。
筍石 在縣北五十里石門寺內。石上生成玉兔望月,又有筍紋數莖,狀如筍。
沮水 在縣南五十里。出房州永清縣西南景山,東南入於漢江。一云出房州房陵縣東山,東南過江陵府枝江縣,入於漢江。王粲《登樓賦》所謂「倚曲沮之長洲」 ,即此沮水也。
漳河 在縣南一百里。按《明一統志》「由當陽境入溪江。」
清涼河 在縣東六十里,源出西溪洞。按《明一統志》,「水與蠻河會。」
潮水河 在縣西一百里。其水一日一潮。瀟溪河 ,去縣二里。
珍珠池 在縣西南二十里雙池寺內。人於池旁蹴踢,則四圍水湧跳如泉。
黑龍泉 去縣十里
一碗泉 在縣西二百里歇馬廟旁。石上有坎,僅容水一碗,取之,不見其竭。
三湧井 在靈泉寺內。晉有僧聰達見此井,曰:「吾教興,則水湧。」 水果三湧,遂立寺焉。
棗陽縣
武王山 在縣東五十里。世傳楚武王常獵於此,後因楚霸僭稱,乃改名霸山。遠望白石如雪。《霸山,晴雪八景》之一。
赤眉山 ,在棗陽縣東北八十里。漢赤眉嘗軍此山,地名「北寨。」
馬鞍山 在縣東四十里。
椒山 在縣東北六十里,有梵寺,九層古剎,《椒山梵宇八景》之一。
大阜山 ,在縣東六十里。上有仙人曬藥臺、洗藥池。舊設有大阜驛,今廢。
鴨兒山 ,在縣東二十里,上有祖師廟。山之西即鄧家店,漢鄧禹故里。
洞兒山 ,在縣東三十里。其山出石灰。
無量山 在縣南七十里。山孤峻,無量壽佛曾住錫於此。
資山 ,在縣東南六十里。其山深邃闊遠,居其間者獲耕種竹木之利,故名。
青山 ,在縣西南六十里。山峰聳翠,綿亙百餘里。
磨劍山 ,在縣南四十里。漢光武嘗磨劍於此,故名。
金牛山 ,在縣南八十里。舊傳有金色牛出沒其中,故名。
八萬山 ,在縣南八十里。世祖曾屯兵八萬於此,故名。
獅子山 在縣南四十里。上坦平,有白水寺,古剎大殿。左有井,泉不竭。相傳漢世祖立旗杆處。右光武祠,立有碑記。
瀴源山 ,在縣南六十里。上有一石,名曰《東西石虎》。
甘泉山 在縣東北七十里。地肥水甘,故名。唐子山 ,在縣北五十里,產白細石。上有明唐寺,昔高鳳飄麥處。山峰獨聳,為邑後障。
光斗山 在縣南七十里。舊傳光武為莽兵所逼,夜至山下,見光射斗間,因名。俗訛稱「光頭山。」 石虎山 在縣南八十里。有臥石如虎,故名。觀山 在縣東南八十里,上有觀山寺。
聖龍山 ,在縣東南八十里。上有寺,寺前有池,水不竭。昔有禪師號「天池」 ,住錫於此,又名天池寺。
紫微山 在縣北五十里半。山中有龍潭,天旱祈雨即應。
臥虎山 在縣北三里許。有烈婦蹟。《虎沖春霽》,八景之一。
虎尾山 :在縣西南五十里。
花包山 在縣東三十里。
陡山 ,在縣東北四十里。
白河 在縣南四十里。源出大阜山,西流入漢江。漢光武舊宅南有白水,即此。
華陽河 在縣東四十里。源出武王山,西流入白河,中有泉在沙灘上,每大旱,泉水如珠上沸,祈雨輒應。
沙河 在縣南一里。源出鹿頭店,流入滾河。元人張翥詩:「沙河岸邊秋草白」 ,即此。按《縣志》:水有三味:小東門味甘美;大東門味微淡;南門味重,有土氣。
中河 在縣南五十里。源出無量山,西流入滾河。《縣志》作「鍾河」 ,源出濜水。
滾河 在棗陽縣南五十里,源出白河,西流入漢水。《明一統志》合白河入漢江。《縣志》:「光武被王莽逼,比渡後,河水突沸,波浪騰湧,莽兵不能渡。滾水扁舟,為八景之一。」
真陂河 在縣北三十里。
鎮北河 在縣北十八里,西流入唐河。
金雞河 在縣東三十里。
蔡陽河 在縣西南六十里。又名「兩河口。」 水漲可通舟楫,達襄陽。
清潭河 在縣南八十里。四時水色皆如鸚鵡綠。
優梁河 :在東南,兩處各離縣二十里。
蒼龍河 ,在縣西北五十里。
瀴水 在縣東五十里,西流入漢江。《縣志》:「源出瀴源山。」 《明一統志》:「魏置瀴源縣,以此名。」
濜水 ,在縣南三十里。源出濜山,漢張衡《南都賦》「滍澧濼濜」 是也。
石羊池 在縣南三里。土人見石羊食禾,逐至池中,石羊如故,俗呼為石羊堰。後又題曰「羊堰秋波」 ,即八景之一。
蓮花池 在縣西南二十里,即八景內之「蓮花曉月」 是也。相傳池未植蓮,每月夜土人見蓮花盛開,次早又無。《明一統志》:「池上有石如臥羊。」 蔡子池 在縣北半里,相傳蔡倫造紙處。汝泉 在縣南八十里,今謂之南泉,即古上馬縣地。
義井 在縣西北七十里崔橋東。
東義井 在縣河東岸百步。
西義井 在縣西北七十里。
琉璃井 一在烏金店北,一在劉昇店東北一里許。漢張飛曾過此飲水。
穀城縣
屏風山 在縣南。昔白玉仙人得《素書》於此。金牛山 ,在縣南八十里。唐廣德寺鑄鐘,以牛負銅從此入,故名。
穀山 ,在縣西北十里。有古穀城,即春秋「穀伯綏」 之國。
團山 在縣南四十里
薤山 ,在縣西南八十里。山上有孤竹三莖,三年生一筍,筍就竹死,代謝不已。每諸山雲起,此山無雲,終不雨,土人以為驗。
赤山 ,在縣東南七十里。丹巖壁立,臨漢江之上,故名。
高亭山 ,在縣南十五里。上有高亭祠。
老軍山 在縣南十里
開林山 ,在縣西北四里。漢蕭何子封筑陽侯,建國於此山下。
倒驢山 在縣西九十里。高峻險絕,行者驢嘗倒死於此,故名。
界山 ,在縣西北一百二十里。
萬銅山 ,在縣東南九十里。唐時廣德寺嘗鑄萬斤銅鐘於此山頂。
古羊河 在縣東北五里。源出石花街,西北流入西河口,與粉水合,入里仁港達漢江。
白石河 在縣西南三十里。中有白石。
黃土河 在縣城南三十五里。西北皆黃土,異他處。
粉漬河 一名「粉水」 ,在縣南。源出巴山,經房縣東南流入漢江。蕭何遣人於此漬粉,光潔特異,故名。
黑水河 ,在縣東六十里。
乾㲼河 ,在縣北三里。漢江漲則與古羊河相通,水過則乾。
丁家湖 在縣東南七里。
小汛洲 在縣南七十里。洲種瓜,味甘美。沅漕洲 在縣東五里。又云「袁曹洲」 ,昔袁術、曹操爭渡於此。
水磨灘 在縣西南三里。
臥牛池 在縣南八十里廣德寺內。相傳隋煬帝宮姬有惡疾,願出為尼,乘白牛至此,牛臥不去,姬止宿浹旬,見癩鼠屢嚙一草,飲浴於池,既而癩愈。姬疑之,亦從採食,飲泉沐浴,疾愈。後入朝,備述愈疾之由,遂遣使取所食草,乃「何首烏」 也。至今池邊盛生。
古靈泉 在縣南五十里古靈泉寺旁。相傳與西蜀相通。昔水中嘗浮一木魚,上刻云「西蜀某寺記。」 傳者據此。
靈泉 ,在廣德寺後。相傳有龍潛於中,四時水湧,流至鎮風橋,遶漢江。
光化縣
馬窟山 在縣東南五里,上有一石窟。漢時有馬數百匹從此窟出,形小似巴、滇馬,故名。《明一統志》:「三國時,陸遜攻襄陽,值此穴,有馬數十匹出,遜載還建業。蜀使來,有兵家滇池者,識其馬色,云亡父所乘,對之流涕。」
廣節山 在縣東南
固封山 ,在縣西北十里。
龍拱山 在縣西十五里。
葫荻山 在縣西五十里。
三尖山 在縣西北六十里。盤折幽邃,抵河南、南陽之境。
牛頭山 在縣北五里,今改名「麒麟山。」
杏兒山 ,在縣北七十里。多產杏,故名。
乞兒巖 在縣北四十里。
紅巖 在縣西南十七里。
孤石嶺 在縣西三十里。
紅岡 在縣東北四里
秦家岡 在縣東十五里。
石虎陂 在縣東三十里。
紅土陂 在縣北三十里。
駱駝岈 在縣東十里
白水峪 ,在縣北四十五里。
《杏花洞 》,在杏兒山,深不可測。
《漢水 經》云:「嶓冢導漾,東流為漢。」 即此。自西北經本縣南,入穀城境。
蒿堰河 在縣東南三十五里。
黑水河 ,在縣東南四十里。
蔚家河 在縣東五十里。
大梁河 ,在縣東五十五里。
排子河 在縣東六十里。
陡漕河 在縣東南三十里,流入漢江。
泥河 在縣北十里
安樂河 ,在縣西北四十五里。
肐勞湖 在縣西六里
百頃湖 在縣東南三十里。
樊家湖 在縣南十五里。
羊皮灘 在縣西北四十里。
黃狗灘 在縣北五里
鴛鴦灘 在縣南二十里。
乾㲼河灘 在縣南三十里。「流長」 灣 ,在縣南三十里。
伍龍潭 :在縣西北十五里。深不可測。
黑龍潭 在縣北五里。旱禱有應。
楊林㲼 ,在縣南二十五里。泠家灠 ,在縣西南八里。
傅家灠 在縣東北四十里。
井家灠 在縣北八里
水鱉港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
上涓口 在縣南十里
下涓口 在縣東南十二里。
響水溝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
茶溝 在縣東二十五里。
金銀溝 在縣西北二十五里。
獨草溝 ,在縣北二十五里。
爛柴溝 在縣北三十里。
秋林溝 ,在縣北四十里。
藜花溝 在縣北四十里。
盧家溝 在縣北五十里。
溫泉 在縣南五里。舊有一泉,溫煖可浴,今塞河尚存,一名「溫水河。」
六股泉 在縣北六十里。
均州
太嶽太和山 ,在州南二百里,先名太和,一名仙室,一名太岳,元帝昇真之處,謂非元武不足以當之,故又名「武當。」 嵩高之儲副,五岳之流輩,週迴八百餘里,七十二峰,三十六巖,二十四澗,五臺五井,三泉,三潭,四石,三天門,三洞天,一福地,風穴雷洞,藥圃丹爐,霄館龍宮,慶雲彩霧,幽蘭清蕙,石乳天花,古松榔梅,桃源鶴澗、甘露、仙棋,勝跡不可勝紀。明永樂間,欽改今名,丕建宮殿,有太和宮、清微宮、南巖紫霄宮、五龍宮、玉虛宮、遇真宮、迎恩宮、淨樂宮,凡九宮。又有秦府庵、晉府庵、周府庵、祠、觀臺亭,俱詳《太和志》中。石階山 在太和山,一名華岳地肺。
女思山 ,在太和山。漢來歙曾孫女,嫁為河內張德子婦,隨夫還至此山,南望其父母,思慕而死,遂葬此山焉。
「外朝山 」 在太和山後。
方山 在州北十五里
龍門山 :在州北五十里。
石鼓山 ,去州五十里。
青崖山 ,去州六十里。
《遠山 》,去州一百二十里。
烏頭山 :在州東三十里。
大觀山 ,去州三十五里。
小觀山 :在大觀山下。
龍山 ,在州東南七里。下即勺水口。
橫山 ,去州二十五里。
砲山 在州南十五里
寶蓋山 ,去州二十里。
赤山 ,去州三十五里。
絞口山 ,去州六十里。
小界山 在境內
大界山 ,去州一百二十里。
西岡山 :在州西五里。
棺木山 去州十里
紫山 去州二十里
黃峰山 在州境內
黃洋山 在州三十里
佛家山 去州四十里,連鄖縣界。
白浪山 ,在州西南一百里。
馬鞍山 在州東南五里。
九里岡 在州治內
臥龍岡 在州北四十里。
白雲峰 ,陳希夷修真於此。
「逍遙峰 」 ,在清微宮南。
「五龍峰 」 中有靈湫,大旱不竭。
「紫炁峰 」 ,在五龍宮西南。「五老峰 」 ,在紫霄宮南。
「疊字峰 」 ,在五龍宮西南,以上俱在太和山。「天柱峰 」 居七十二峰之上,高凌霄漢,俯視眾山皆卑小。
「紫霄峰 」 在太和山下。
《蠟燭峰 》,以形似,故名。
太子坡 在紫霄宮後元帝為太子時修真於此。
黃營川 ,在州東北三十五里。
八里川 在州西八里
囂川 去州十里
均水 在州東。《前漢·地理志》:「丹水東折入均水。」 漢水 ,在州北四十里,即嶓冢導漾東流為漢者。其水因地而名,曰漾,曰沔,曰漢,曰滄浪。蓋總名為漢,別言之則有四耳。
滄浪水 即《禹貢》「滄浪之水。」 楚屈原遇漁父歌滄浪之處。
黃沙河 去州十里
浪河 在州南九十里。《明一統志》:「在州東南七十里。源出太和山,東流入漢江。」
潧河 在州南十里。按:《明一統志》作「曾河」 ,在州南六里,源出太和山,流經城南入漢江。
中家洲 在州西北五里。
滄浪洲 在州東北四十里滄浪水旁。
鐵爐灘 去州五里
亂石灘 去州六里
石門灘 在州治內
「魚梁」 灘 在石門灘下。
大浪灘 在魚梁灘下
漓門灘 在州西北二十里。
小江口 在州東南八十里。
磨針澗 ,在太和山北。真武修煉未成,亟欲出山,至此澗,忽遇老嫗操鐵杵磨石上,問:磨此何為?曰:「為針耳。」 曰:「不亦難乎。」 嫗曰:「功至自成。」 真武大悟,卒得道,故名。
九渡澗 在紫霄宮東
蓮花池 在州西北隅。《明一統志》:「在州西南五里。」
鹽池 在西南十里
金泉 在響河邊。《明一統志》:「在州治,宋王齊作記。」
四眼井 在州東北隅。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