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190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一百八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一百九十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一百九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一百九十卷目錄

 荊州府部彙考四

  荊州府關梁考

  荊州府封建考

  荊州府公署考

職方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卷

荊州府部彙考四 编辑

荊州府關梁考     府縣志合載 编辑

本府。江陵縣附郭。

通會橋 在府城西,眾水之會,下有鐵窗大渠。明弘治乙丑重修。

武安橋 在府治公安門外。弘治初重修。普濟橋 在府治南紀門外。

張華橋 在郡東南五十里。東十里至蔣家橋。華筵橋 在郡東五十里,至化港莊。

安興橋 在郡東十三里。

新堰橋 「在譚」 字莊。

倪軍橋 在八井莊

梅槐橋 在郡西

祕師橋 在郡西

賀市橋 在獨陽莊

新壋橋 在丑潭莊。「白水橋 」 在郡東十五里諸倪莊。

白雲橋 在公安門外五里許,便河上。

板橋 一在沙市,一在郡北,明成化中建,長半里許。

塔兒橋 在沙市便河旁。有石塔,故名。

東市橋 在草市漕河。弘治中,王府趙儀賓建。沙橋 ,在草市東關。又東三十里為陟屺橋。白鱔橋 ,在南紀門外半里。俗呼「大石橋。」 元時李梅亭建。

王猛橋 在府治東北,俗名「海子橋。」 後秦王猛孫鎮惡居荊州,將留,故名。

分水橋 有三:一在公安門外,一在新東門外壕堤上。明弘治中,江水泛漲,衝塌城樓,荊州左衛指揮張朝造此以殺水勢。

龍陂橋 在郡北十五里。儀賓葛楠建。

雙橋 在上海子

岳山橋 在草市

寧賓橋 在府治沙市樓旁。

通濟橋 有三:一在沙市江濱,俗名「便河橋」 ;一在南紀門外;一在三義廟之左側,萬曆十一年,盛萬年建。

屠家橋 在日字莊

郭公橋 在丑潭莊

石橋 在第二都

變河橋 一在西城,一在「沙市。」

虎渡 在龍洲南

公安縣

鎮安橋 在縣東一里。明永樂中建,萬曆時更修。

石浦橋 即舊「杉木橋。」

三穴橋 明正統俞令雍建。

「黃鐘橋   」 、「蒙城橋   」 、「南星橋。」

界溪橋 俱正統中邑令張元凱建。

孝溪橋 因謝晦過此,故名。

新堤堰橋 俞公建

車公橋 在西辛。相傳車應曾居此,故名。明萬曆中,邑人楊福修。

秀峰橋 宣德中,智昶建。

浮盆橋 在縣茅穗村,俞公建。相傳橋未成時,有僧以盆浮水上渡人,因有此名。今誤作「浮洋橋。」

白馬橋 在縣魯陂。嘉靖十四年,鄒公致政時建,易名「恩波。」

馬驛橋   、積善橋   。橫溪橋。

石馬橋 王襄簡先墓河中有翁仲石馬,故名。「銀杏橋 」 ,在今二聖寺後。

流橋 久廢

東壁橋 明錢令應選建。在浦故道,甃石為之,當舊縣學宮之東,故曰「東壁。」

板橋 東北二里,有皂殼樹。每科分遇鄉試,以結實之多寡,驗《賢書》之數目,縣令每年祭祀,世傳人蹟「板橋霜」 即此。

馬腸港橋 :司理王公督建。

蒿港橋 俞公建,明成化中,縣令陳鏞更新之,後圮。

和尚橋 橋甚峻闊。洪熙初,僧智昶建,今人呼曰「紫薇橋。」

禹家壋橋 明萬曆中邑人禹文邦等建。湖尾橋 嘉靖中邑人何佑建。後圮。

趙公橋 「在谷昇」 ,俞公建。

高家壋橋 在灌洋。明洪武初邑人張友直建。鮑家壋橋 ,明嘉靖中邑人鄒廷濟建,今圮。大陽橋 ,在東西里,近大陽寺。

判官橋 在長安村

任公橋 在特丘村

傅家橋 在走陂村

吳氏橋 在平樂村

磚橋 在廖解村

謝堰橋 「沈丘余何愷建。」

黃溪橋 在刀環里。俞公建。

孫黃渡 南北孔道

「芭芒渡 」 :在西辛。

太歲渡 在樂平

簡家渡 在西辛

嚴灘渡 在樂平

辛家渡   。蘇家渡   。大江渡。

霸城河渡 :在走陂村。

江管渡 在解廖村

惠果渡 在魯陂

王家堰渡 在茅穗里

流橋渡 在大光村

新渡 在谷昇

大陽渡 在東西里

尹家渡 在谷昇

油江渡 通舊城

《三穴橋渡   》。《焦石溪渡》。

蒿港渡 在瓜渚

「柘林渡 」 ,「雙田渡 」 ,「龍王壋渡 ,以上三渡俱在長安。」

鄭公渡 在谷昇

蓐浦河渡 在牛頭里。毛萬興避紅巾之亂,掘洞於蓐浦河邊。妻車氏、茅氏得以全身。後子孫繁盛,科第綿延。

石首縣

黃金橋 在縣南三里,以「黃金堤」 得名。

黃陵橋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相傳黃石公曾住此,今橋有地名《黃石圻》。

龍塘橋 在縣西二十五里,以龍出得名。遠通橋 在縣東門外。

照影橋 在縣西八仙山下。相傳有仙人於此照影,又云「漢昭烈夫人照影於此。」

何家橋 在縣東七里。以「何家」 名。

杉木橋 在縣東二十里。

斷岡口橋 在縣東二十里。宋楊幺作亂,斷岡口以通舟,後置為橋。

新口橋 在縣東十五里。

縣河橋 在縣西三里

問食橋 ,在縣西二十里。相傳曹操於此問食。文家橋 ,在縣西三十里,以文家名。

三尺橋 在縣西三十五里。

陳公橋 在縣西三十五里。

梁家橋 在縣西三十里,以「梁家」 名。

李正橋 在縣西二里

白洋潭橋 在縣南三里,與黃金堤相連。順治十年,水衝決,堤橋俱毀。十四年,邑人成光鼎捐修。十八年,知縣吳世寀撥丁糧夫增修。歷年來,鳩工如舊。蓋此防江堤,南禦洞庭,田廬城郭攸關故也。

土橋 在縣南十五里

杜家橋 在縣南二十里。

港子口橋 在縣南二十五里。

崔公橋 在縣南二十五里。

王家橋 在縣南三十里。

成幣橋 以「成家」 得名。原木橋。後兵部尚書王之誥往來城市,改修磚橋。廣一丈二尺,長四丈。石柱矻立,獅象嘯水,巨觀也。今圮。

龔家橋 在縣西南五里。以龔司務修,故名。「成家橋 」 在縣西南十里,即刺史成懷墓北。其子孫往來城市,輪蹄絡繹,帶水為患,遂建石橋。今圮。

吳王橋 在江北五十里。相傳吳王所置,今圮。金牛渡 ,在縣南七里。

沙埠渡  調元渡

監利縣

新橋 在縣西北二十里。

燕家橋 有二,一在縣東十里,一在縣西六里。

馬鞍橋 在縣東十五里。曹操敗走於此,疊鞍以渡。

曹家橋 在長林河

告口橋 在縣北三十里。

廣濟橋 在南門外,縣令李建。

通濟橋 在縣西門外。縣令范建。

滿心橋  、長林橋  。乾港橋。

石橋   《兔兒》洲橋。

雞鳴渡 在縣西北三十里。世傳東漢馬援領兵渡此,時值雞鳴。

龐公渡 在縣西北三里,即中夏口,今築。「石家渡   」 、馬公渡 ,俱在縣東。

松滋縣

湘王橋 在草埠,湘獻王所建。

堤尾橋 舊板架,明弘治中,典史張璉甃以石。正德縣丞徐雄修。

天星橋 在縣南二里

三里橋 在縣南三里

東門橋 在縣東

通濟橋 在縣治內

花溪橋 在縣西五里

洋溪橋 在縣東二十里。

竹園寺橋 ,由江陸行九十里,至竹園寺地。其河從山門出,每盛夏急流,軍行須橋。

三渡水橋 由竹園寺陸行七十里至三渡水。其河「三水夾流,積潦暴漲,浲洞澎湃之勢,木植無處可著。然王師勒騎須渡,官民竭手足之力,告成於一旦,故不移時又歸烏有。」 是橋與水爭去,留於頃刻間耳。

《荊江渡 》王師由荊至松,放大江,則有渡裴家河渡 。由三渡水陸行六十里至裴家河,兩岸相距不下百餘丈,迅流湍急,勢若崩山。無舟既不敢馮河,舟小又易於覆溺,是以每歲費金錢動計數百。造平底擺江十隻,篙楫復不可施,因繫篾纜於舟之尾首。兩岸人夫,彼送此拽,軍馬似履平地,而松民如涉冰淵矣。

界溪河渡 由裴家河四十里至界溪河。河本澧陽汛地,而橋屬之松。

虞氏渡 ,世,傳虞舜南巡過此。

枝江縣

天生橋 在縣南三里三郎溪上。兩岸逼近水中臥巨木如天生然,故以名橋。

東門橋 在縣治內

花溪橋 在縣西五里

通濟橋 在縣城外

天星橋 在縣南二里

三里橋 在縣南三里

徐家橋 在縣南十里

洋溪橋 在縣東二十里。重修。余能繼有「記。」 水白渡 在縣北三里。

北河古渡 在縣北

對江津渡 在縣南

董灘口渡 在縣東六十里,即今董市。

滄浪溪渡 在縣東十五里。

王大仁河渡 在縣東七十里。

胡家渡 在縣西一里

江口渡 在縣東八十里。

彝陵州

南津關   。西津關   。《白虎關》。

廣福橋 在州大南門外。

普濟橋 在州城外十里,跨大溪。

童公橋 在城外南五里。明童世彥建,今鮑公修。

仙壽橋 在大江之西一里。

龐家橋 在州北五里

《臨江渡   》。《長渡    》。《浣紗渡》。

長陽縣

「古捍關 」 ,即楚肅王拒蜀處。

梅子八關 ,四臨江南,四臨江北,設備峒蠻招徠關 ,在縣西北二百餘里。

梭草關 在縣西二百里。

長茅嶺關 在縣西南二百三十里。

漁洋關 在縣南一百二十里。

菩提隘 在縣西南二百五十里。

永河橋   、東關橋   、白石橋。

白鶴橋   、萬英橋   、西來橋。

花橋 一在縣南安得鄉,一在縣西安寧鄉,俱建自元鐫有「花草」 ,故名。

青龍橋 通庠建

仙人橋 有二,俱邑人李英建。

霧河渡 在縣西二里,通椒山瑪瑙長官司諸。

縣河渡 在縣南,通漁洋、澧州石門。

白石溪渡 在縣東十里。

津洋口渡 在縣西十五里。

長流渡   。白石渡。

宜都縣

清江口關 在縣西北清江之右。明洪武初年設,久廢。

普通關 在縣東北五十里,當陽縣界。

古江關 成化間設,久廢。

朝天橋 在縣東二里。成化庚子,知縣劉端建。迎薰橋 在縣南二里。

官莊橋 在縣南十里

文峰橋 望氣者謂高處與儒學對峙,可建文筆,故名。

觀音橋 在縣南七十里。邑人李時選建。「太平橋 」 在西門外。本縣鄉耆向星捐修。西坪橋 去縣西二里。

謝家橋 在縣西南二里。

木樨橋 在縣西三十里。

新橋 在縣西南三十里。邑人曹品「捐資倡修。」 東溪橋 在縣北十里。邑人孟宗孔修。

顧家橋 在縣北十五里三溪鋪右。壽官駱永齡重修。

三溪橋 萬曆年間,知縣王遠重修。

蘭溪橋 在縣北二十里三溪鋪左。典膳李振重修。

利涉橋 萬曆辛卯,鄉民蔡邦奇重修。

三義橋 關廟前。邑人推官孟宗孔修。

瀾漲橋   。「鄧家橋   。」 龍泉橋。

平津橋

清江渡 在縣北

白洋渡 在縣東十里

白水渡 在縣南三十里,接枝江。

遠安縣

東門橋 在縣東。徐桓建。

濟民橋 在縣東,趙邑侯建,民孫海修。

深水橋 在縣東,談浩所建。

吳家橋 在縣東,吳崇德建。

黃家橋 在縣南,黃金富募建。

迎恩橋 在縣南。千戶李正、典史羅政建,劉旺修。

王公橋 在縣南,王邑侯建。

賈家橋 在縣南

孫公橋 在縣南,孫邑侯建。

晏公橋 「在縣南。」 李顯建。

青溪橋 在縣南。徐景昂、傅公權、周昱同建。西門橋 在縣西。尹孜建,鄒承魯修。

北門橋 在縣北

偏橋 懸巖半山,橫一石徑,狀如橋,故名。「普濟橋 」 在縣北,許傳韶建。

延壽橋 「在縣北。」 徐景昂建。

新橋 在縣北。何緣建。

金公橋 在縣北,傅公權建。

高橋 在縣北,徐禎建。

白土橋 在縣北。劉旺建。

火燒橋 在縣北

談家橋 在縣北,談照建,孫祿中重修。

李家渡 在縣南

永濟渡 在縣西

談家渡 在縣北

什塚渡 、洋坪渡 俱邑侯安捐俸修造,歸州。

金雞寨 ,在州北三十里。

石柱寨 ,在州北一百二十里。

中嶺寨 ,在州南一百里。

和尚寨 ,在州南二十里。

五峰寨 ,在州南三十五里。

鳳凰橋 在州南十里。相傳曾有鳳凰鳴於此,故名。

通濟橋 在城外

萬壽橋 在城東三里

高橋 在州北一百里。明周昌期建。

蘇溪橋   :「寺溪橋。」

興山縣

東門橋 邑侯鄺公建

三里橋 去城三里

梁村橋 地原無橋,因西山運夫陰雨有阻。康熙二、三年間,創建木橋,尋被水衝。重造下鎮巨石,上縴長繵,往來利涉。

深渡橋 在境內

竹溪橋 邑侯鄒公建

巴東縣

普庵橋 在邑左,監生譚祿建,甃以石。

觀音橋 一在邑左,黃杰林建。一在江北,李上洪建。俱以石。知縣許周重修。

源洞橋 在邑東三里。邑人向友仙建。向時重修,易以石。

惠民橋 在邑山驛之右。知縣許周委耆民陳文彩重建。萬曆三十三年,張尚儒委陳欽重修,架木為之。

壽寧橋 在寺前,僧圓勤建以石。

見龍橋 在江北東二里許。邑人李文智建。先名曰「新橋」 ,又名曰「龍昇」 ,曰「永濟」 ,歲久圮頹。萬曆三十二年,張尚儒委居民重修,架木為之,覆屋三間,易今名。

飛鳳橋 在江北,與縣對岸。知縣王魯修之,改曰「永安橋。」 於萬曆年間知縣李繼棟委邑民劉承恩重修。

思陽橋 :去邑治八十里。耆民譚彥傑等募建。大江渡   、東瀼渡。

《西瀼渡   》。《牛口渡》。

施州衛

五峰關 城東連珠山下。

石乳關 城西石乳山下。

勝水關 在城東

振武關 在城北

盤龍橋 在城北百餘里,有山崖極高,昔人鑿石為路。

天生橋 在城南十五里,下有溪通清江。踴鯨橋 跨腰帶溪上。

跨虹橋 跨巴公溪上

凌虛橋 在衛東六十里龍橋上。

登龍橋 在城中圓通寺前。

振武橋 在北門外

覽勝橋 在通潮溪口

便冬橋 跨麒麟溪上,以木為之,凡七間,共十五丈。溪水冬落,不便於舟,春夏水泛,不便於橋。清江渡 在衛治。

長灘渡 在衛北門外七里。

枝里渡 在衛北六十里。

石信渡 在衛東一百里。

南陵渡 在衛東津渡上。

清平渡 在衛東九十里。

東津渡 在衛東一百里。

龍溪渡 在衛東北一百里。

麻姑渡 在衛東北一百二十里。

荊州府封建考    通志府志合載 编辑

孟除 啟封孟除於丹陽。

註「丹陽,即歸州地。」

廩 昔巴蠻有巴、樊、譚、相、鄭五姓,俱出武狢鍾離山石穴中。巴氏子生赤穴,五姓子生黑穴,俱事鬼神,未有君長。因共擲劍石穴,及各乘土舟,約劍能中穴,與舟浮者奉為君。惟務相中之,舟獨浮,因共事之,是為廩君。務相因乘土舟,從彝水下及彝城,因立城其傍居之。今施州衛境皆其故地。

「句亶 渠長子康立,為句亶王,居江陵。」 時周厲王暴虐,熊渠畏其伐,亦去王號。子熊摯立,弟熊延弒而代立。熊延生熊勇立。弟熊嚴立,子熊霜立。弟熊絢立,子熊萼立。子若敖立,子霄敖立,子蚡冒立熊通,蚡冒之弟殺冒子而代立通之子熊貲立,為文王。周莊王九年,始都郢,伐申,滅鄧、伐秦。是時楚強,其江漢間小國皆畏之。子熊囏立,是為杜敖。貲之次子熊頵殺杜敖而立,是為成王,於是楚地千里。周襄王四年,滅吳,伐徐、伐隨,獻捷於周室。十三年,執宋公,敗宋於泓。鄭伯來朝,其勢浸強,改荊曰「楚。」 後世子商臣殺成王而自立,是為穆王。商臣之子熊旅立,為莊王。任伍舉、蘇從以修霸業,國人大悅。周定王元年,楚伐陸渾,至於雒,王使王孫滿勞之。熊旅遂問鼎,滿曰:「在德不在鼎。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

考證

「重,未可問也。」 子審立,是為共王。子招立,是為康王。招子員立,是為郟敖。以季父公子圍為令尹。圍遂殺員自立,是為靈王。是時,吳入楚,矯公子棄疾與盟,殺公子祿,立公子比為王。圍入釐澤中,三日,饑,遂死於申亥之家。子比自殺。棄疾即位,更名居,是為平王。平王卒,令尹子常欲立子西,不可,乃立太子珍,是為昭王。其後救陳珍病,讓其諸弟為王,諸弟不應,王卒於軍中。乃立其子章,是為惠王。時子西召太子建子勝封白公,勝以子西不救難,襲殺之,因劫惠王,欲弒之,亡走,尋復位。卒,子簡王立。卒,子聲王當立,盜殺聲王。子熊疑立,是為悼王。卒,子肅王藏立,無子,立其弟良夫,是為宣王。子威王熊商立,伐齊,敗之於徐州。熊槐,商之子,是為懷王。懷王卒,子熊橫立,為頃襄王。卒,子熊元立,為考烈王,納州於秦以平。是時楚益弱,從於距陽,尋於諸侯共伐秦,不利而去,東徙都壽春,命曰郢。春申君黃歇以李園妹進,生幽王,弟猶代立,是為哀王。庶兄負芻之徒弒哀王而立負芻為王。秦伐楚,破十餘城,尋復敗楚軍於蘄,遂破楚國,獲負芻,滅為郡。至項羽,立懷王孫心為帝,復弒之而楚亡。楚自熊繹受封,傳世者四十有三,僭王者二十有五。夔 ,羋姓,子爵,楚熊摯之裔也。魯僖公二十六年,夔子不祀祝融與鬻熊。楚人讓之,對曰:「我先王熊摯有疾,鬼神弗赦,而自竄於夔,吾是以失楚,又何祀焉?」 楚成得臣、鬥宜申帥師滅夔,以夔子歸。杜預云:夔在建平秭歸縣,今歸州興山縣。羅 ,熊姓。魯桓公十二年,楚屈瑕伐羅,鬥伯比送之還,謂其御曰:「莫敖必敗,舉趾高,心不固矣。」 遂見楚子曰:「必濟師。」 楚子辭焉,入告夫人鄧曼曰:「大夫其非眾之謂?其謂君撫小民以信,訓諸司以德,而威莫敖以刑也?莫敖狃於蒲騷之役,將自」 用也,必小。羅若不然,夫豈不知楚師之盡行也?楚子使賴人追之,不及。莫敖使徇於師,曰:「諫者有刑。」 及鄢,亂次以濟,且不設備。及羅,羅與戎兩軍之,大敗之。羅先在宜城,後徙枝江邑西南有羅老洞,即羅子再遷之地也。

臨江王共敖 ,楚義帝臣,都江陵。共敖將兵擊南郡有功,項羽立為臨江王,敖子尉嗣立。漢高帝既定天下,尉不降,遣劉賈擊之,獲尉,國除。荊王賈 ,高祖從兄,封為荊王。九江王黥布反,王走死。

臨江王榮 ,景帝長子。初立為太子,其母栗姬以長公主讒廢太子為臨江王,出鎮荊州。四年,坐侵廟壖垣為宮,上徵榮行,祖於江陵北門,既以上車軸折車廢。江陵父老流涕竊言曰:「吾王不反矣。」 榮死無後,國除,地入於漢,為南郡彝陵侯義。

《新市侯吉 》,《元鳳五》年封。

東漢

西平王李通 ,王莽時以武威將軍從事,不樂,免歸。及《新市》兵起,通陳讖文,勸光武起兵。更始立,以通為柱國大將軍,封西平王,持節鎮荊州。光武即位,徵為衛尉。

楚王瑋 武帝十年遣諸王假節之國,於是楚王瑋都督荊州。

臨沮縣伯劉邵 ,晉時封。

《太祖文皇帝 》名義隆。《永初》元年,封宜都王。少帝廢,大臣迎立之。

彭城王義康 元嘉三年都督荊湘事。

臨川王義慶 元嘉十年為荊州刺史加都督荊州居上流之重資實兵甲居朝廷之半義慶宗室歷任無浮淫之過故特有此授。

衡陽王義季 元嘉十六年都督荊襄等州南譙王義宣 元嘉二十一年為荊州刺史三十年改封南郡王荊州刺史。

豫章王嶷 齊高帝次子寬仁弘雅有大成之品帝鍾愛出為鎮西將軍都督荊州刺史至州側席思政坦懷納善。

巴東王響 齊武帝永明年間以響為荊州刺史。

宜都王鑑 高帝子十歲與吉景曜商略前言往行。

安成王秀 ,太祖第七子。元嘉初為江州刺史,尋遷荊州刺史加都督。招學士平原劉孝標撰。

===
《類苑》
行於世秀於武帝布衣兄弟及為君臣小
===

心謹畏,過於疏賤。帝以此益賢之。

湘東王繹 ,武帝少子。十三年封,都督荊州,太清三年,假黃鉞、大都督中外諸軍事。戊子,侯景平,冬十一月,即位於江陵,改元為《承聖》。

梁王察 武帝之孫昭明太子統第三子也。梁普通中,封江陵公後歸誠於魏魏周文命察主梁祀資以江陵一州地。

梁王銑 梁宣帝曾孫也。因隋之亂為眾所推義寧二年稱皇帝署百官一用梁故事武德元年徙都江陵。

枝江縣侯。杜崱 ,太清三年,以討侯景功,封江陵縣侯。《杜岸 》,杜崱兄同崱功封。

湘東王叔平 宣帝第二子。

宜都王叔明 ,宣帝第六子。大建五年封。陳亡,入隋,後為鴻臚寺少卿。

宜都侯樊毅 ,南陽湖陽人。以戰功封宜都伯,後進爵為侯。陳亡入隋。

北魏

任城王澄 ,太和元年,為都督《梁益荊州》軍事宜都王晨 道武時,以功封,後坐事死,國除宜都公穆崇 ,代人。道武時,以從平中原功,封宜都公。

宜都王《穆觀 》,崇之子。襲崇爵,加封王。

宜都王穆壽 觀之子大延元年封。

宜都王伏《于 壽》之子平國伏于子《羆》平國子,俱襲封《宜都王》。

荊王元景 ,高祖莫嬪子。按唐武德三年,元景始王趙,貞觀初累遷雍州牧,十年徙封荊,明年詔為荊州都督。

「郢王高子侃 」 ,唐咸通六年封。

郢王瑛 元宗初年封

郢王偘 ,懿宗時封。後五代。

南平王高季昌 。初,武貞雷彥恭屢寇荊南,留後賀瓌閉城自守,朱全忠以為怯,天祐三年,使季昌代之。後唐同光元年,季昌避唐廟諱,更名季興入朝,唐主待之甚厚。二年,封為南平王。按《通志》:「梁初,季昌為荊南節度使,尋附於唐,唐封為南平王,子從誨嗣。從誨卒,子保融進渤海郡王,仍封於南平。宋太祖建隆中,弟」 保勗嗣權知軍府,請命於宋,授以荊南節度使,而諡保融曰「正懿。」 已而保融子繼沖嗣。乾德初,宋命慕容延釗、李處耘襲江陵,繼沖因盡籍其境內三州十縣,奉表納之,授荊南節度使如故,尋徙武陵節度使。高氏親屬僚佐拜官有差。開寶中,荊南世絕。

渤海王高從誨 季興之子也。長興三年賜爵渤海王。

渤海王高保融 ,從誨之子也。從誨時為節度,兼峽州刺史。從誨卒,顯德元年,進封南平王。《宋》

楚榮憲王似 ,神宗子。初為集慶軍節度使。哲宗崩,皇太后議所立,宰相欲立似,后曰:「皆神宗子,何必然?」 乃立端王,是為徽宗。改似鎮武昌。崇寧中,徙鎮荊南。

荊王元儼 ,封王爵,未之國。

郢國公:張士遜 ,寶慶元年封。

湘獻王柏 ,太祖第十一子。洪武四年八月生王於建康。十一年受封為湘王,建國荊州。論古兵制,有老將所不及。時常德降賊叛,王受命征之,敗其前鋒於虎渡,盡殲焉。建文初,有讒之者,闔宮自焚。成祖《靖難》聞之,嗟悼不已。諡曰「獻」 ,置祠官以守塚焉。湘藩教授周憲章同焚死,葬敖由塚。

遼簡王植 ,太祖第十三子。洪武二十六年正月癸亥受封為遼王,居廣寧城。王諳練邊務,屢樹奇功。成祖登極,以遼地險遠,餽運為難,固請荊州,且以廣寧舊鎮留三護衛,以益邊防,欲於荊州給一衛備用。上嘉允所請,仍厥舊號。永樂二年之國。王薨,諡曰簡。世子貴煐未立,薨,第二子長陽王貴烚嗣。

肅王貴。 長陽王坐廢,以弟《興山王》貴。嗣,是為肅王。薨九年,世子《豪墭》嗣,是為靖王。薨,世子夭,以第二子《恩鑙》嗣,是為惠王。惠王恩鑙, 弘治九年薨。子《寵涭》嗣,是為恭王。恭王寵涭 天性孝友,弟光澤王既分第出閣,王飲膳服御必與共之,終身無異。享國二十五年。嘉靖二年薨。子莊王致格嗣

考證

莊王致格 ,十五年薨,子《憲㸅》嗣。憲㸅犯法,廢為庶人,安置鳳陽高牆。隆慶三年國除。

長陽王貴烚 ,簡王第二子。永樂二年封。洪熙初,因兄「世子《貴煐》」 夭,進封遼王。正統四年坐事廢為庶人。卒,子《豪㙷》嗣,以輔國將軍奏復為王。薨,子安靖王《恩訥》嗣。薨,子《寵游》嗣。

遠安王貴燮 ,簡王第三子。洪武三十二年封。洪熙初,坐事廢為庶人。卒。子《豪熟》乞封輔國將軍。

巴東王《貴煖 》,簡王第五子。洪武三十二年封。洪熙初,廢為庶人。卒。子《豪圢》乞封輔國將軍、宜都王貴。 簡王第七子。永樂年間封松滋王貴烆, 簡王第八子。永樂二年封。薨,子靖簡王豪堙嗣。薨,子榮邦王恩鈳嗣。薨,子昭憲王寵冽嗣。薨,子「致槺嗣。」薨。《枝江》莊惠王貴熠, 簡王第十六子。宣德七年封。薨,子靖僖王豪壁嗣。薨,子渾穆王恩錢嗣。薨,子悼懷王寵潤嗣。薨,子「致樨嗣。」薨,亡子國不嗣。《光澤榮端王》寵瀤, 惠王第二子。成化二十三年封。薨,子恭僖王致榞嗣。薨,子「《憲爃》嗣。」薨,肅寧悼靖王恩,「鉹」, 「靖王」第三子。成化十三年封。薨,子榮順王寵汕嗣。薨,子致檜嗣。薨,亡子國不嗣。

廣元康僖王致椹 ,恭王第三子。正德八年封。薨,子《憲爀》嗣薨。《荊惠王 》,神宗子。天啟七年之國荊州。癸未,闖寇陷城,國亡。

荊州府公署考     府縣志合載 编辑

本府

荊州府署 原在南紀門北。明洪武間,以其地為湘府,遷治東南。後嘉靖間,建興都於承天,調荊州左衛為顯陵衛,以衛署改府治。

皇清因之。東為撫民廳、右為書吏房、「慶濟、架閣」二庫。

在堂東西隅。中為坊,前為儀,門為寅賓館,西為獄;又前為門,門外為坊。康熙二十二年,禁旅駐城東,以其署為「將軍府」 ,移署城西。

清軍廳 在治東

理刑廳 在治西,今裁。

經歷司 在治左

照磨所 在治右

總督府 ,在城西南舊惠王城西,卞河橋東。康熙二十一年,移駐省城。二十二年,禁旅駐城東,以府署為將軍府。二十四年,奉

旨:「以總督府」為「府署。」

察院行臺 在府東北

布政分司 在府治東

按察分司 在府東北

工部分司 在縣治東

分巡荊南道 在府治東。康熙二十一年禁旅駐城東,以道署為副都統。府道署置城西。學道分司 在龍山書院東。

江陵縣署 在府治東南半里。明洪武中,自沙市遷入。正統、成化相繼增修。

皇清因之。中有堂、有軒,有尉幕。後復有堂,中為「知縣。」

廨為丞史廨堂,西為庫,東為架閣庫。左右為六房,為吏舍;中為戒石亭,闢為儀門,門外為迎賓館。已復為門,前有坊,曰「荊南首邑。」 康熙二十二年,禁旅駐城東,縣移署城西。

虎渡口巡檢司 在縣西南二十里。

沙市巡檢司 ,在縣東十五里柘林。

「白沙湖」 河泊所 在沙市。

吳河二洲河泊所 ,在縣西南九十里。

倚。南湖河泊所 ,今廢。

崔家套河泊所 在縣東九十里。

倚,北湖河泊所 在縣東北十里。

府館 在察院左

陰陽學 在城東

醫學 在城西

常積倉 在縣南

預備倉 在公安門外

便民倉 在沙市

外州縣

公安縣署 在油河南。明洪武間建。成化間續修。崇禎間災,遷治於祝家岡。

皇清因之。中為正堂,後復有堂,有幕廳,左右為六房。

中為「戒石亭」 ,知縣廨在堂後,庫獄、吏舍各備。前為儀門,迎賓館在門之右。前復為門,門外有坊。縣丞署 在治左。

典史署 在治右

布政分司 在縣北

按察分司 在縣東

府館 亦在縣東

油河口巡檢司 在縣北半里,今裁。

洋港湖河泊所 在縣東十里。

陰陽學 ,在太平觀東。

醫學 在縣北

預備倉 有五,一在縣前平安村,一在縣南三十里,一在走陂村,一在縣北四十里,一在縣西六十里。

便民倉 在縣東北二里。今廢。

石首縣署 舊在城北隅,枕大江、掖繡林諸山之勝。萬曆乙巳,縣令張溪因頻年水患,徙於父子岡之下。至壬寅,知縣徐鏌以《形家》言,遷於城北,重建。中為正堂,左東庫,右西庫。堂階前左右班房甬道左右為六房,中為戒石亭,前為儀門。正堂之後為川堂,堂之東為東房。川堂之後有廳三間,廳東為知縣宅,儀門外西為監房,東角為羈候所,前為大門。大門內東為寅賓館,大門外左右為旌善、申明二亭,南為甬壁,又南為譙樓。署之東為龍頭館,前有堰塘。署之西為荷花池,池上有亭。兵燹後,僅存舊址。

皇清順治三年,知縣王佐蒞任,因「城郭荊榛」,權於江

北之沙埠圻,結茅為宅。越明年入城,借居民房。後康熙元年,縣令吳世采始遷治於行署。然形勢偏隘,民居雜沓。欲舉署而修復之,輒以「時絀舉贏」 為慮。綢繆拮据,尚有待焉。

縣丞署 在儀門東

主簿署 在儀門左

典史署 在大堂東南

布政分司 在縣南

按察分司 在縣東

府館 亦在縣南

調絃巡檢司 ,在縣東六十里。洪武元年建,今廢。

小岳套河泊所 在縣北二十里。嘉靖間建,今廢。

田坪址湖河泊所 在縣西南二十里,今廢。上津湖河泊所 在縣東南二十里。洪武六年建,今廢。

金灣河泊所 在縣北四十里。

「陰陽學   」 、「醫學 俱廢。」

預備倉 舊在小南門外,正統間,知縣馬解建。便民倉 在縣西二里。嘉靖間,知縣丘九仞建。今俱廢。

鄉約所 城市凡六總,每總設約正一、約副一,四鄉如之。其在城市者,舊設約所於玉田寺。至康熙七年,知縣衛應嘉以寺僻處北隅,乃遷其所於第六總神廟前,以四達之衢,民便觀聽。養濟院 舊在城內近北門,兵燹廢弛。康熙己酉秋,知縣衛應嘉清理捐修。

漏澤園 明季在小南門外半頭堤大巷口,其地接臨江濱,漸次奔瀉。康熙九年冬,知縣衛應嘉捐買陰地一則,置東門外戒山旁。

監利縣署 在城中南。明洪武初,縣令劉淵建,甲戌重修。正統甲子燬於火,明年重修,正德間修,萬曆二十四年重修,明季兵燹。

皇清順治八年重建。前有樓,中有堂,有幕廳,左右為

六房中為「戒石亭」 ,知縣廨在中,庫居堂右,吏舍、獄監附於儀門之內。

縣丞署 在治左

典史署 在治右

布政分司 在縣西北,即稅課局舊址。明正統間建,今廢。

按察分司 在縣東,明成化甲午重修。

府館 在學東街前

毛家口巡檢司 今革

窯圻巡檢司 在縣西三十里。

白螺磯巡檢司 在縣南一百四十里。俱洪武己酉年建。

瓦子灣巡檢司 在縣東八十里。

分鹽鎮巡檢司 在縣西一百二十里。俱隆慶己巳年建。

太馬長河河泊所 在縣南十里,今革。

家綠湖河泊所 在縣西六十里,今革。

分鹽河河泊所 在縣北八十里,今革。

陰陽學 「在縣東南。」

醫學 在縣北。俱洪武甲子年建。

僧會司 在羅漢寺

道會司 在上清觀

預備倉 有八,一在縣東南二里,餘散村落,今俱廢。

便民倉 有二,一在縣東二十五里,一在縣西。

三十里今俱廢

惠民藥局 在縣西南

養濟院 在縣東北

漏澤園 在東門外

松滋縣署 明洪武初建於瀼口,嘉靖間繼修。

皇清因之,中為堂,後復為堂,為幕廳、亭、館、獄庫俱備。

「令廨居中,左右六房」 ,中為戒石亭,前為門,門內為甬牆。

縣丞署 在堂東

典史署 在堂西

布政分司   ,按察分司

府館 俱在縣東,今俱廢,僅存故址。

紅崖寨巡檢司 在縣南一百里。

陰陽學 在縣西

醫學 在縣東

預備倉 有五,一在縣東,一在縣北三十里,一在縣南六十里,一在縣西九十里,一在縣東一百里。今俱廢。

便民倉 在縣東十五里。

枝江縣署 在金雞山麓。明洪武初建,成化、正德中繼修。中為正廳,為庫房,為後廳,左右為六房,為戒石亭。令之廨中處,尉於幕。後為宅,倉庫、吏舍各備。前為儀門,外為甬牆。自兵燹後,古制蕩然,今稍葺治之。

布政分司 在縣西

按察分司 在縣東

府館 在縣治右,今俱廢。

陰陽學   、醫學 俱在縣南。

廣濟倉 「在縣南」 ,今廢。

彝陵州署 「在西上門內,宋、元以來無考。明洪武中建,正統中重建。前為大堂三間,後三間,其中為川堂,大堂前為露臺,又前中道為戒石亭,又前為儀門、三門,又前為譙樓三間,達於前街。大堂之東為架閣庫,又東為儀仗庫。堂西為贊政廳,又西為絳雪堂。堂前東廊為收支倉,西為六房吏曹。」 儀門外東為土神祠,為喂馬坊,西為獄,為寅賓館。堂之後為知州衙。譙樓外東西為「旌善」 、「申明」 二亭。明末俱燬於寇。

皇清順治六年,知州朱長蔭創建廳事三間,川堂三。

間,衙舍三間。九年,增修衙舍五間,絳雪堂三間,吏舍倉廒,次第有作,而規模翼然矣。

州判署 在治東

吏目署 在治西

布政分司 在州東

按察分司 在州西

府館 亦在州東

南津口巡檢司 在州北十五里。今裁。

金竹坪巡檢司 在州東九十里。今裁。

陰陽學 在州東

醫學 在水門外

預備倉 在城東南

廣濟倉 在州東

惠民藥局 在醫學內

養濟院 「在州治中。」

長陽縣署 在鳳棲山東。明洪武初建。正德間重修。明末燬於兵燹,無一存者。

皇清康熙間,知縣樊維翰始構舍於縣舊址,其餘庫

監、吏、舍俱以次待舉。

典史署 在縣署左

府館 在縣西

蹇家園巡檢司 在縣西三百里。

舊關堡巡檢司 今廢

陰陽學   、醫學 今俱廢。

預備倉 在縣左

宜都縣署 在城北刱,建於明洪武初。成化、弘治、正德間,修正廳,建後堂。嘉靖、萬曆間,又重修之。中為正廳,廳後為川堂,川堂後為後堂,東西有廂。廳前左為庫,右為幕,又前為露臺,為甬道,中豎戒石亭。亭東西為吏廊,前為儀門,又前為譙樓,即縣門也。門之東為土神祠,又東為寅賓館,有廳、有廚、有門。門西為獄,門之外東西為榜,房為坊,坊之前東西為「申明」 、「旌善」 二亭。明季俱為賊毀。

皇清順治間,蒞茲邑者以寇氛未淨,皆寄寓江北。《白》

洋民舍。至康熙元年,知縣葉代生始渡江入城修理,創建正堂一重、後堂一重、前門一重,餘次第漸舉。

典史署 在縣治右

布政分司 在縣西

按察分司 在縣東

水師營遊擊署 :在城內。

府館 在太平橋之右,今圮。

清江口鎮巡檢司 在縣西北。洪武初建。隆慶庚午,裁革廨宇,拆修本府沙市巡檢司。

普通巡檢司 在縣治東北七十里。廨宇久圮,借居寺中。萬曆間重建,有廳、有堂、有門。久圮。天啟中,移司於四界之地,如舊制。今又廢。

陰陽學 、醫學 俱在縣東。洪武間建,歲久傾圮。

預備倉 有二,一在儒學前左,明成化間建;一在白洋驛右,明正統間建。今俱廢,僅存遺址焉。便民倉 在白洋驛右,成化時建,後改為社學,今廢。

義倉 有二:一在白洋渡,一在興善坊。

養濟院 在迎薰門外官道之右。景泰、弘治間相繼修建。萬曆間改作「社學。」

漏澤園 在縣西二里

遠安縣署 ,明成化中建。十七年重修。正堂三間,頭門一座,書吏房一間,庫房一間,皂隸房二間。以上俱為甲午洪水崩圮。後邑侯周建樓一座,衙舍九間,監倉一所。後邑侯盧復修正堂三間、圓堂一間。丁酉冬,邑侯安建安遠樓三間,儀門一座、書吏房三間、庫房一間、皂隸房二間、朝闕樓一座,宅門三間。

捕衙署 :縣尉穆登先建。廳事三間,衙舍三間,書房一間,廚房一間。

布政分司 在縣東北

按察分司 在縣西

府館 在縣西,今俱廢。

陰陽學   、醫學 俱在縣左。

遠安倉 在縣北

預備倉 有三,一在縣東,一在舊縣前,一在視口。

養濟院 在東門外

歸州署 原在瞻夔門之南,明洪武初建,正德間增修。舊建大堂、後堂、書樓、衙舍、前鼓樓,次儀門,左寅賓館、右司獄司、左右六房、皂隸房。又申明「旌善二亭。」 有「豐積庫」 在堂左。明末兵燹,盡為灰燼。

皇清康熙四年,知州曹熙衡捐造儀門三間,大堂三。

間:後堂三間、書吏房八間、皂隸班房二間、住房三間;餘俱漸次待修。

糧廳   、捕廳 居於治之兩旁。

前察院  、後察院 ,俱久廢。

府館 在州南

南羅口巡檢司 在州東十五里。

牛口巡檢司 在州西九十里。

興山巡檢司 在州南九十里。今裁。

遞運所 在州東五里

陰陽學 ,在湧泉門左。

《醫學 》:「在學前。」

僧正司 在朝天寺

「道正司 」 ,在元武宮。

預備倉 在州東。州牧王《景陽》新建。

養濟院 在北門外,今僅存舊址。

興山縣署 在羅金山前。明弘治二年創建。舊制:前對觀瀾,後倚本山,屏牆一道。大門三間,左寅賓館、土神祠,右監禁儀門三間,皂隸亭各一間,左右六房各五間,捲棚三間,大堂五間,東西庫各一間。宅門一座;後堂五間,左右耳房各一間;住衙五間,左右廂房各三間;廚房三間,馬房三間。兵燹後,鞠為茂草。

皇清康熙間,知縣胥遇始請建署,粗結門樓一間,茅

堂三間,書房二間,內宅五間,其餘方徐圖建復。癸丑,吳逆作叛,復為灰燼。辛酉歲,邑侯王重修草堂三間,住宅五間,書房二間。

典史署 在縣堂西

府館 在來遠門內,久廢。

高雞寨巡檢司 在縣治東北一百里。移金竹坪官兵於此。

陰陽學 ,在來遠門內,久廢。

醫學 在縣治左

預備倉 在縣東

常平倉 在縣治大門內東首。久廢。

養濟院 在縣西門外,瓦房五間,久廢。

巴東縣署 在巴東山下,前臨大江。洪武初建。正統中重建,其後興廢不一。萬曆三十年,巡撫趙可懷議遷縣治於西瀼,不果。後分巡道周應中等建之。治中節愛廳,廳左存用庫;廳後「何陋軒。」 升階為內宅;門為後堂;堂後為知縣廨,廨後為連理閣;閣後為鎮宅、神祠為幕廳、為吏舍;廳兩翼為六掾房,中為戒石亭,前為儀門角。門外

左為寅賓館,右為土地祠,為獄房。前為正門;門上為譙樓,題曰「來江樓。」 前為屏牆,為挹秀門,為旌善、申明二亭。兵燹後,瓦礫無遺。

皇清康熙間,來蒞茲土者,惟門堂、帷幕、庫房次第修

舉其餘猶未大備

主簿署 奉裁

典史署 在堂右

布政分司 在縣東

按察分司 在縣西

府館 亦在縣西,今俱廢。

連天關巡檢司 在縣西南五十里。

野三關巡檢司 在縣南隅,今裁。

陰陽學 「舊在治東,今廢。」

醫學 舊在巴山驛,後燬。

僧綱司 在壽寧寺

道會司 在《三朝觀》。

預備倉 在縣西山川壇前。

便民倉 在縣東

施州衛署 原在城南,因兵燹後,今移置城東。荊州衛署 在郡西隅,宏峻寬敞,與府治等。四面街如十字,諺云:「八抬十字街。」 堂偏有池,歲霜降,指揮千百戶齊集,特設賽祭,名曰「宰牲塘。」 壬午兵燹後,棟宇灰燼。

皇清初,衛守陳徙署於府治之東北,為堂為門,雖從

簡樸,而規模實為整飭。

荊州右衛署 在南紀門外。地勢宏敞,四面屯所環列,號曰「營地。」 壬午之變,悉付祖龍。

皇清初,遷於府治西,始建官舍,門堂兩廂,悉從簡易。

後雖踵事增修,究難復其初制也。。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