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194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一百九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一百九十四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一百九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一百九十四卷目錄

 荊州府部彙考八

  荊州府祠廟考二寺觀附

職方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四卷

荊州府部彙考八 编辑

荊州府祠廟考二寺觀附府縣志合載 编辑

本府。江陵縣附郭。

承天寺 在府治西北。晉永和中建。明洪武中,置僧綱司於內。按寺為晉侍中羅君章宅,羅因宅有叢蘭生,遂舍為寺。後湘獻王建摩利殿。宋宣和中,蔡京禁世俗用「天聖」 等字,改承天寺為能仁寺。有古舍利七,唐畫羅漢十六,有大鐵鑊一。

護國寺 在南門內左。明崇禎年間惠王造。殿後一寶鼎,高三尺許,相傳遼邸分封,舊器斑駁陸離,不辨為何代製。藏經閣內龕,備極工緻,亦古法物也。其餘亂後無存。按《縣志》,名護國庵。善因寺 在府西南五里,宋紹興間建。

鐵佛寺 在縣西南七里,宋紹興間建。

佛華寺 ,在公安門外,宋丞相張商英夫人向氏瘞塔在焉。

觀音寺 ,唐貞元間建,前後二剎俱在沙津後。寺建自唐人,地名「白船套」 ,當年神競波分汨之所。前寺湘獻王置,在洪武時江陵令吳弘功勒有董元宰、黃平倩所書《金剛彌陀經》於壁,遠近寶之。

章臺寺 在府城沙市東,世傳章臺故址。元泰定間建寺。《世法錄》謂:永樂時,建文君與程濟遊楚,嘗止於寺,君有「『楚歌趙舞今何在,惟有寒鴉遶樹啼』之吟。」 寺有古梅,相傳楚王看花遺卉也。後刊伐殆盡。

普仰寺 宋紹興間建

天王寺 在府城西南三里,唐元和道悟禪師建。

皇清順治戊戌,水鑑海禪師闢址重建。

紀山寺 在紀山上,隋開皇間建。

玉壺寺 唐開元建,左有豉湖,右有象湖。陟圮寺 :在城東北三十里,有陟圮橋,故蹟尚存,左近玉壺寺。

明寂寺 在府東北豉湖中,又名「豉湖寺。」 湖水澄涵清映,寺前有御駕橋,蓋亦蕭梁遺跡。水齧址圮,微見餘石。

報國寺 ,在府城西門內,順治戊戌歲,係正藍旗貝子王南征鼎建。於康熙二十一年,重修立碑,復請月度和尚住持。

菩提寺 唐大中間建,舊名「段堤寺。」

法輪寺 ,在城東南,原名「淨業堂。」 萬曆二十八年,知府徐訪舊剎,名為「寺。」

化成寺 宋淳熙間建

宜陽寺 宋淳熙間建

五屯寺 宋寶祐間建

石潭寺 宋淳化間建,在俞潭莊。

寶寧寺 宋紹興間建

東布金寺 宋開寶間建。

西布金寺 宋嘉熙間建。

永安寺 宋咸熙間建

寶梵寺 宋嘉熙間建,在八井莊。南有車家二郎淵,北有十字淵。順治庚寅夏,白龍躍而上昇。妙濟寺 宋興國間建,在高得莊。

白瀆寺 唐開元間建

方樂寺 唐開元間建

霸城寺 宋淳熙間建

明堂寺 宋咸淳間建,俱在旦甲莊。

北多福寺 ,宋嘉定間建,有元至元二年銅鐘一口。

金果寺 後周顯德間建,在降乙莊。

金臺寺 宋淳熙間建

白馬寺 漢建武間建,在縣東八十里。

金枝寺 漢建武間建

南「多福寺 ,後梁龍德間建,並鑄銅佛一尊,高丈八尺餘,北鐘、南像。」

靈祈寺 宋雍熙間建

北壽聖寺 宋紹興間建。

壽聖寺 :在龍灣市之南。相傳百丈禪師道場寺有《鐘銘》云:「山名五樂,寺號三鴉,故一名三鴉。」

山南寺 ,古靜勝寺也。唐咸亨間建。元微之有《早春登龍山靜勝寺》詩。

濠林寺 宋乾道間建

葛陂寺 在府城西。相傳葛洪鍊丹於此,丹井尚存。

廣宗寺 宋淳熙間建

西陵寺 宋淳祐間建

龍成寺 宋景德間建

海會寺 宋開禧間建。以上俱在府西莊。華巖寺 在府城東城河口。

普陀寺 在府城東十五里,唐建,明修。

報恩寺 在府城東百二十里,唐建,明修。黃屯寺 ,在府城東四十里,元延祐中建。二聖寺 ,唐開成中建,在諸倪岡。

鐵輪寺 在府城東六十里,宋建,明重修。琉璃寺 在府城西二里。

資聖寺 在府城「日」 字莊。宋景祐間建。

資福寺 在府城東南化港莊,唐大中間建。頭陀寺 在府城東南百二十里。唐建。

大師寺 宋咸淳間建

普護寺 在府城東南百二十里,唐建。

普庵寺 宋紹興間建。以上俱在官第一都。延壽寺 宋咸淳間建。

七臺寺 宋開寶間建

崇佛寺 宋淳祐間建

海惠寺 在府城西,宋建。

彌陀寺 ,宋淳祐間建。寺有二,一在李家埠,一在江南。

圓通寺 宋嘉祐間建,在梅林莊。

永壽寺 宋紹興間建

嘉會寺 宋淳祐間建。以上俱在四十八都。大果寺 宋紹興間建。

普應寺 宋嘉熙間建

大德寺 宋淳祐間建

乾明寺 在府城東二里,舊名「天皇寺。」

地藏寺 在府城東草市。

護國寺 一名天皇寺,刱自梁天監中,唐初修,舊碑云:「在城東郡第旁,今改置東門外。」 杜詩:「喜近天皇寺,先披古畫圖。」 自注云:「寺有王右軍書,張僧繇畫。」 《北史》:「趙文深少學楷隸,雅有鍾、王之則。周明帝至江陵,覆寺碑,即此也。」 《渚宮故事》云:「梁張僧繇嘗於此寺圖廬舍佛像,夜有奇光,發自屋壁。又於柏堂內圖孔子十哲」 像,或謂釋門之內寫素王之容。何僧繇笑曰:「吾誠偶然,安知利於後人?」 人皆莫知其旨。及後周廢浮屠法,梁為附庸,荊楚祠宇,莫不毀拆,惟天皇寺有宣尼像,遂為國庠,時人嘆其先覺。又寺有趙孟頫金書《孔雀經》,亂後俱無存。

莊嚴寺 在寅賓門外,宋咸淳間建。《路史》云:「息石者,亦息土之類。在江陵莊嚴寺」 指此。

龍堂寺 在沙市。梁大同二年,江津地有一竅,上浮雲氣,久之,龍出騰空。唐太和間,大旱為災,有司迎灃州龍潭悟性禪師禱雨,為壇斯地。師至,隱有雲,龍與俱,隨禱雨。注因建寺曰「龍堂。」 元末紅巾之亂,殘燬市居,寺獨以雷雨解。明景泰間,重葺之。舊九井,今亡其六。

鐵女寺 在西城

臨江寺 宋開禧間建

普明寺 宋景定間建。以上俱在虎第二都。元妙觀 一名嵩壽山,創自東晉。永和二年,始于縣學前復改為書院,重遷于湘城北。元至正三年重修,敕曰「九老仙都宮。」 明洪武年,設道紀司于內,遼王重修,有碑。

景明觀 在城東門外草市,唐時相傳有景星墜落陸地,遍生紅蓮,立觀鎮之。故純陽開「九陽井」 ,煉丹于此。明湘獻王重修。

三清觀 在沙津,宋淳熙中建。明初燬為荊南行署,後復為觀。

太暉觀 在西門外,創自唐,明洪武二十六年重修,俗呼為「賽武當。」

三元觀 宋咸淳間建,在上四十八都。

沖貞觀 宋咸淳間建。《縣志》:「唐太和間建。」 崇道觀 宋咸淳間建,在旦甲莊。《縣志》:「唐貞觀間建。」

青龍觀 宋咸淳間建,在旦甲莊。

江瀆觀 在府城。又有宮在沙津,宋嘉定中建。內祀屈原,故又見《祠祀》。

普化觀 在官第一都,宋咸淳間建。

佑聖觀 在虎第一都,宋咸淳間建。

佑聖觀 在虎渡口。唐開成中建,「佑聖」 之名。原

于真武。所謂「北極佑聖君」 也。

恭天觀 在石馬頭,宋建。

五靈觀 在官第一都,宋淳熙間建。

會真觀 在赤岸,宋淳熙間建。

天應觀 在龍灣市,宋開寶間建。

寶寧觀 在八井。宋嘉熙間建,今廢。

紫霞觀 在化港。宋寶祐間建,今廢。

上清觀 在龍口長湖邊,宋景祐間建。

普濟觀 在高得莊。明正德間建。

許仙觀 在府城郝穴,宋建。晉許遜修煉于此,遺跡猶存。

沖和觀 在日字莊。宋淳熙間建。

開元觀 在府城西門內,唐建,明修。

東華觀 一在草市,一在「譚」 字莊,宋淳熙間建。神霄觀 在獨陽莊,元泰定間建。

禦鎮觀 在府城東南九十里,宋建。

祈真觀 在府城石馬頭,唐建,明修。

十方庵 在東湖一里,萬曆間建。

白齋庵 在府城東南沙市。

那通庵 在府東龍灣市。

慶蘭庵 在府東直路河。

鎮江庵 在沙市江岸

東庵 在室丁莊,宋天禧間建,元至正年間重修。

桂香閣 在東門外里許。明大司空朱公光祚建。其地荷池環遶,竹木陰森。

泰山宮 在室丁,宋紹興間建,元至正年間復修。

公安縣

二聖寺 在縣東北二里。東晉太和三年,道安、慧遠二法師建。寺凡數遷,初在江邊,即遠安舊寺也。唐末始改梅園。《遠公記》:「一千年後,有肉身菩薩,改吾道場于梅園。是也。」 洪武己卯,江水傾潰,徙椒園故安城。《劉太常記》:「再遷于梅園之坊,而寺始定。」 嘉靖丙寅,江水復齧,遂移東南郭外。今人以舊寺為梅園,而此為椒園者,誤也。天崇寺 在刀環里,宋建,今村民周氏重修。法華寺 在刀環里,宋建。

靈化寺 在茅穗里

凈居寺 在刀環里,宋紹興中僧法興建。報本寺 在茅穗里,宋元豐中建。

谷昇寺 在谷昇村,宋乾道中建。有《羅漢》十八及水陸像,皆古名筆,相傳于古樹中得之。今廢,寺猶存。

大光寺 在大光里

齋居寺 「在舊孱陵城」 ,宋建。

支田寺 在牛頭里

牛頭寺 在牛頭里。有龍乘風雲而騰空,至今相傳有龍池。

江陽寺 在茅穗里

惠果寺 在特丘村,宋建。

清化寺 在江陵界上灌洋村。

古城寺 久廢

樂善寺 在縣東六十里。宋端平中,僧惟鑑建。前有龍淵,久廢。

金果寺 在縣東三十里解廖村。久廢。

白果寺 宋紹興中,僧正秀建,久廢。

凈土寺 在魯陂村。為《紅巾賊》所廢。

報慈寺 ,在特丘村,宋創建。明灰如禪師重修。利濟寺 ,宋淳祐間,中森上人建,在長安村。普光寺 ,在茅穗里,宋建。

大德寺 宋景定中,僧月溪建,在長安村,今咼重望孝廉袁世維《明經》重修。

南觀音寺 ,在瓜渚村,宋宣和中,榮安和尚建。北觀音寺 ,在茅穗里,宋建。

南禪寺 宋紹興中傳霞上人建,在縣東七十餘里。

雙田寺 ,唐建時公安有遠上人,《傳燈錄》即此也。

神台寺 宋淳熙中,僧福遠建,在縣東六十里,今廢。

章田寺 宋建

龍溪寺 宋建,明弘治中修。

大車寺 宋宣和中建,今廢。

義堂寺 ,在長安村。宋岳武穆征楊幺後所建。太陽寺 ,在縣南五十里,宋建。

法海寺 元至元中,僧法海建,在縣東四十餘里,今廢。

諸天寺 宋景定中,僧月溪建,去縣東六十餘里,今廢。

龍門寺 在長安村,宋建。

考證

青蓮寺 在隄湖西南

《生生寺 》在長安村。

太平觀 在縣城東隅,宋建。明修,置道會司于內。

長生觀 宋宣和中建,在牛頭村。

白鶴觀 在縣西十里,宋建。

竹林觀 久廢

崇真觀 在大光村。宋寶應中,道士竺公建。悟真觀 在魯陂村。宋咸淳中,道士邵月潭建,今廢。

玉清觀 在長安村,久廢。

玉虛觀 在走陂村。元至正中,道士張守玉建,久廢。

洞神觀 在谷昇村,宋淳祐中建。

洞真觀 在瓜渚村,宋建。

東嶽觀 宋元祐中建

南嶽觀 在斗隄面柳浪湖,明建。

紫霄觀 宋慶元中建

廣德觀 在百子岡,宋建。

白雲觀 在谷昇村,宋景定中建。

刻木觀 ,宋建。其中有刻木若《媼像》者。相傳其地有古楓樹,一道人遠來,每夕徘徊呼其母,樹遂應聲。遂伐木刻像肖之,機關若生,至今存焉。其初五通廟也。後人神其事,遂為立觀。或云即丁蘭也。

昇福觀 在茅穗里,宋紹興中建。

《白馬觀 》,在特丘村。

福星觀 在平樂村,宋宣和中建。

崇元觀 宋景定中建

「二聖庵 」 即「二聖洲。」

《荷葉庵 》在長安村,一名《珊瑚林》。

凈土庵 在谷昇里

法華庵 在斗堤後,一曰「精進。」

觀音庵 一在法華庵二百步許。一在縣治東。《凈業庵 》,在谷昇村。

「板橋庵 」 ,諸宰官立,有田及義塚地數畝。「三橋庵 」 ,龔上舍建,今俱廢。

石首縣

玉田寺 在縣西楚望山下。唐乾元二年,師旦公開山建院,名「玉田。」 相傳葛洪種玉於此。至宋,易院為寺。明洪武初,設僧會司於內。

觀音寺 在縣東二十里。後梁龍德二年建,有白蓮池,明洪武間重修。

吳封寺 在縣東六十里東山。昔孫權與劉備駐節於此,因刱寺。元至正間重修,明弘治間增修。

延壽寺 ,在縣東七十里七峰山下。漢延壽二年建。

聖壽寺 在縣東七十里株木山,唐景龍二年建。

長堤寺 在縣南二十里,梁龍德三年建。昔有人于金牛渡見黃牛奔逸此處,追之不見。土人以為神物,故立寺祀之。明萬曆二十四年重修建。

高陵寺 在縣西十五里高陵岡。梁天監元年建。相傳立寺之日,其僧請命於六祖禪師。師付偈曰:「逢高即止,遇陵即成。」 因名。明天啟辛酉重修。

太平寺 在縣西三十里,宋太平興國二年建。太和寺 在縣西三十里,元延祐二年建。神龍寺 在縣西四十里,唐神龍三年建。相傳金牛從穴中出,至今有「紫金渡」 之名。宋季有癩子牽黃牛於塌中牧放,暮則歸山之洞。山之麓有神龍寺,老僧見之語,眾競觀,以竹探其洞,並無人牛。後三日,樵者見癩子牽牛而南,過花麻塌,走紫金渡。至河,向舟子索渡,曰:「渡我,厚謝汝。」 舟子從之。及抵岸,牛糞於船上。舟子怒,以楫擊癩子,拭其糞於河。少頃,見船上未盡少許皆黃金。舟子痛呼悔之,人牛不見矣。

正覺寺 在縣西三十里一都之蟠龍山,宋時建,歷元、明基址徙存。正統十四年,有僧自《大溈》卓錫於此,乃重建。

真如寺 在縣西三十里。

白犢寺 在縣西四十里。晉時建。地濱唐田湖。相傳長江無隄,湖與江連,每夏秋水漲,曾有白犢為災,土人建寺鎮之。

普聖寺 在縣北揚子洲。因地濱江奔潰,故遷於橫堤頭。重建梵宇。

澧田寺 宋淳祐二年建。其東有澧田湖,故名。真常觀 ,在縣東南二十里。

修真觀 在城南一里,宋淳熙二年建,原名「養。」

真堂,蓋葛稚川煉丹於此,因名。元至元間,設道會司於內。明正統建江東宮於殿左。天順初,建玉皇閣於正殿後。成化間,增修「三清寶殿」 ,為一邑之望。

迎仙觀 在縣東北五十里。宋建炎元年建。道德觀 在縣東七十里。唐至德七年建,地名「范家灣。」

福壽觀 在縣南二十里之蘇家岡。明成化間建。

雲臺觀 在縣西三十里之三乂橋。明成化間建。後荊藩毛妃夢天上青霞如碧,變幻作五色雲煙。次日,本觀道士王青霞募緣至府,妃見而異之,乃捐貲重修。今故宇傾折,有《銕玉皇像》,移於黃山廟祀之。

武當觀 在縣西

朝真觀 在縣北八十里之茶潭。宋熙寧四年建,地名「朱家坪。」

雨檀觀 在縣西南六十里。觀前有檀樹,每歲逢春旱,必發枝葉。若有狂風驟雨,則一夜便枝葉婆娑。土人以之「占歲」 ,觀因以此名焉。

華嚴庵 在縣北門內東北隅。明萬曆間,僧真慧自江陵奉《華嚴經》徙居於此,因以名庵。慈雲庵 在縣東龍蓋山麓,明萬曆間建。石頭庵 在縣東南岳山下,明萬曆間建。準提庵 在縣東南岳山下。明萬曆間建。般若庵 在縣南三台山下。明萬曆間建。普炤庵 在縣南五里。明萬曆四十年建。永吉庵 在縣南黃金隄。

皇清元年重建。

無量庵 在縣西北六十里。明萬曆元年建。旃檀庵 在縣西三十里三都。

淨業庵 在縣西三十里。

善果庵 在縣南三里店。

大士庵 在縣西,僧雲起建。

監利縣

銀杏寺 在縣東

皇功寺 在縣東

紫薇寺 明崇禎間重修。

福田寺 唐建

萬安寺 在縣西北

羅漢寺 ,在城內,明重建,置僧會司於內。《觀音寺 》,在江西岸。

虹山寺 在江南岸

北洲寺 在縣西七十里化丘湖。

上清觀 在縣西一里。明重建,置道會司于內。《香城觀 》在江西岸。

荊臺觀 ,在縣北一百里。

凌雲宮   、保和宮。

觀音閣   靈隱庵 以上俱附郭。

松滋縣

開利寺 在縣東三里,唐建。明重建,置僧會司於內。

苦竹寺 在縣南九十里,宋建,明重修。

竺園寺 在縣東三十里,宋建,明重修。

靈濟寺 ,在縣東五十里,今廢,僅存一殿。報恩寺 ,在縣東三里。

江亭寺   。《聖安寺   》。《澤溪寺》。

月嶺寺   。《泉水寺   》。《龍伏寺》。

慶壽寺   、《靈鷲寺   》《石牌寺》。

報德寺   、《大林寺   》《河清寺》。

安慶寺   、觀音寺   、《普安寺》。

臨湖寺   。《清音寺   》。《會聖寺》。

陽陂寺   。祿馬寺   。雞鳴寺。

明果寺   、《龍泉寺   》《寶教寺》。

《嶮橋寺   》《華嚴寺   》《靈隱寺》。

崇福寺   、普濟寺   、《戒香寺》。

慶賀寺   。《耆闍寺   》。《高堂寺》。

一柱觀 在縣東北丘家湖中。

飛仙觀 在縣南九十里。

上清觀 祖師殿僅存

東嶽觀 在縣,即今沙道觀。

仁威觀 在縣東三里

同仁觀   、紫陽觀   、《五龍觀》。

枝江縣

聖壽寺 在縣東澌洋洲,宋元祐中建。

等界寺 在澌洋洲,宋元祐中建。

萬安寺 在縣東九十里。

寶月寺 ,在縣北六十里南渚洲。

青溪寺 在縣北六十里。

慈化寺   。《罈花寺》。

彌陀寺 在江口

香積寺 在流店驛

清泉寺 在化溪,去縣二十五里。

二聖寺 在縣東九十里。

佛華寺 在縣北九十里。

黃龍寺 在縣東七十里,宋建。

清修寺 在縣東七十里。

愛敬寺 在縣南六十里。

《金龍寺 》「在董市。」

金沙寺 在三都

廣積寺 在縣東

明月寺 ,在南苑,去縣三十里。

大通寺 在縣北金雞山下,宋建。明修,置僧會司於內。

淨居寺 在縣東十里,宋建,明修。

迴龍觀 在北溪,去縣二十五里。

三清觀 在縣小東門內,按察司右。

雙泉觀 在龍山坪,去縣二十五里。

元帝觀 唐時建,今廢。

彝陵州

報恩寺 在州北二里,唐建。明重建,置僧正司於內。

興龍寺 ,去州六里,唐建。

叢林寺 在州北一百二十里。

山建寺 在州北十里,元建,明修。

天王寺 在州西二十里。

普濟寺 在州東北八十里。

雙泉寺 在州西四十里。

香煙寺 在州東北五十里。

龜山寺 在州東北八十里。

普庵寺 在州北六十里。

興福寺 在州北七十里。

鐵佛寺 在州北一百里。

東山寺   、普通寺   、鐵寶寺 ,俱在州西北百里。

彌羅觀 在州東北隅。元建。明修,置道正司於內。

白鶴觀 在城內

「希有庵 」 在南關外二里許。都人李衡岳建。「圓覺庵 」 在社稷壇南,郡人陳九山建。

棕庵 :在南關外。里人陳嵩祝建。

衡岳茶庵 在希有庵後。

「真珠庵   。」 「《柏子》庵   。」 《白雲庵》。

「金剛庵   」 ,「元帝宮   。」 「火星宮。」

「十方」 堂 :在東門外,郡人陳台山建。

長陽縣

青巖寺 在縣八十里,明修。

龍潭寺 在縣西二十里,元建,明重修。

青龍寺 在東門外

松柏寺 在堡子里

白鶴觀 在縣西二里,唐建,明修。

石柱觀 在縣東

宜都縣

賢福寺 在縣北二里,明時修。

茅岡寺 在縣西南四十里。元末兵毀。

安福寺 在縣西三十里,元建,明重修。

資福寺 在縣北六里,明建。

皇清康熙三年重建。

普光寺 在縣東城外。明嘉靖間建,今廢。龍泉寺 ,在縣東五十里。元至正四年建,兵燬。明洪武二十四年重建。今又毀。

雲蓋寺 在縣南十里。元至正間建。明洪武初重建,今廢。

回龍寺 在縣南十里。皇慶二年建,明天順七年修,今廢。

寶幡寺 在縣南十五里。皇慶二年建,元末兵毀,明景泰、成化重修。明末又毀,有寺田七十畝。千佛寺 在縣南七十里。至元二年建,兵毀。洪武二十一年重建。萬曆辛卯遷於舊基,今廢。常樂寺 在縣南七十里望喜山。大德間建,兵毀。明宣德十年重修,今廢。

長壽寺 在縣南七十里,元建。明洪武十八年重修,毀于賊。

二聖寺 在縣西五十里。元皇慶間建,明時重建。

清林寺 在縣西四十里。元至正間建。明天順七年重建,明末燬。

皇清康熙初又建。

街蹬寺 在縣西四十里。元建。明洪武間重建,今廢。

清泉寺 在縣西九十里。成化初建,嘉靖、萬曆間繼修。

寫經寺 在縣東北七十里。相傳宋天聖間,誌者禪師在此寫經開建。

朝禮寺 在縣西四十里。宋淳祐二年建。元末兵毀,明宣德二年又建,崇禎間復修,有田九十畝。今廢。

瑞峰寺 在縣西三十里,地名「白田。」 萬曆間,謝、黃二姓建。

法泉寺 在縣北二十里,即宋山寺。建於元。大德間兵毀,永樂時重修。

淨土寺 在縣二十里。元至元十九年兵毀,洪武五年重建。

觀音寺 在縣北二十里。元至正元年建。宣德、正德、隆慶間,相繼修之。

三藏寺 在縣北三十里。元延祐二年建,嘉靖間重修。

龍興寺 在縣北四十里,地名「橫溪」 ,元建,明時修。

黃龍寺 在縣北四十里。永樂間重建。

善堂寺 在縣東北三十里,原名「智勝。」 皇建元年建,兵毀。明重修,又毀。

廣濟寺 在南城外,明萬曆中刱。

皇清順治十六年重修。

金鐘寺 宋建,得石十八塊,刻為「羅漢。」 一日,寺鐘躍出,滾入大江,所謂「滾鐘坡」 是也。元末明初復修。

法湧寺 在縣東三十里。元建,明初重建。原坪寺 在縣西北三十里。元建,明修。

傳慶寺 在縣東十里。明洪武時建。永樂、成化間重修,明末燬。

皇清順治初重修。

佑聖觀 在縣治西。萬曆壬辰重修,明末毀。

皇清順治己亥重建。

大梁觀 ,在縣西四十里大梁山,頂有真武像。安樂觀 ,在沙灣,去縣北五里。

天心觀 ,在縣南四十里。

遠安縣

慶壽寺 在舊縣南門外,邑侯劉英建。

鹿苑寺 在舊縣西北十五里鹿溪山下,宋寶慶元年建。

青谿寺 在舊縣西南五十里雲夢山傍。有龍女祠,宋時建。

寶華寺 在舊縣西三十里甘霖洞旁,宋時刱。壽隆寺 ,在舊縣東北三十里鳳凰山前,元大德間建,明正統三年重修。

福河寺 在舊縣東北四十里。元泰定四年建,明天順元年修。

北溪寺 ,在舊縣北七十里,古名「海會寺」 ,今廢。太平寺 ,在百井山半。古寺在山頂,明宣德間遷建。

瀘溪寺 在舊縣北六十里蟠龍山下。元至正間建。

蟠龍寺 今廢

真靜寺 ,在舊縣西北一百三十里。元海福禪師建。

定林寺 在舊縣北一百二十里,元至正間建。白岩寺 ,在舊縣西南五十里,今廢。

白鶴觀 在什塚坪山。狀如鶴,故名。

回龍觀 在舊縣北四十里。

龍洞庵 在舊縣東十五里。

歸州

朝天寺 在州城內,今存舊址。

靈泉寺 在州南十里。寺前一井,深丈餘,居山腰。其井水消長與江水同候,故名曰「靈泉。」 法華寺 ,在猴兒坡之下。今存舊址。

《廣志》寺 在沙鎮溪內,距州三十五里。今存舊址。

銅佛寺 在州南四十里。

萬壽寺 在州南六十里,宋初建。

二教寺 在南邏溪內,距州二十里。

和睦寺 在和睦溪內,距州七十里。

龍潭觀 在州北三十里。

白陽觀 ,在州南四十里。

聖天觀 ,在州南一百里。

回龍觀 ,在州西三十里。

玉虛觀 在香溪

流來觀 在沙鎮溪口,臨大江。

雲臺觀 在州署後

興山縣

東寺 在縣治東關

西寺 在縣治西關

普庵寺 在縣南二十里。

石佛寺 在縣東二十里。

廣濟寺 在縣西一里

水月寺 在縣北八十里,宋建。

下元寺 在縣北八十里。

回龍觀 在縣北四十里。

準提庵 在東門外

百子庵 在西門外

觀音庵 在東門外里許。

玉皇閣 在南門外

巴東縣

壽寧寺 在縣西一里。唐貞觀間建。明隆慶間遷為學。萬曆十五年,復為寺。三十一年重建天王殿,殿東有泉,極甘涼。

龍昌寺 在南瀼溪側,龍昌洞西。

白泉寺 在邑北三十里。

洪山寺 在邑西北四十里平陽壩。

天居寺 在邑南十里

村佛寺 在邑北五十里。

實安寺 在邑西十五里。

地藏寺 在邑西北五里。

北山寺 在邑西南一里。

觀音寺 一在縣東二里許。一在江之右四十里,宋建,明修。

慈雲寺 :在邑南五十里,楠木園。

崇福寺 在邑西南六十里。

古剎寺 在邑南一百里。

白鹿觀 在縣西南一里。

三朝觀 在邑南十里

仙人觀 在邑南二十里。

迎龍觀 在邑東十里

咸龍觀 ,在邑西北三十里。

古樹庵 在邑西北一百四十里,老木孔山腰。崇寧庵 在邑南八十里,元建,明正德間重修。梅子庵 在邑西北三十里梅子坡啞口。舊有望梅亭,今廢。

觀音堂 在邑西四十里,孔道之傍,近頹塔院 ,在邑西南二里,一名雲峰寺。舊有塔,今廢。

玉皇閣 在治西二里許。明萬曆十三年建。文昌閣 在治東二里許。舊在學宮左,後廢。萬曆間羅萬里建于縣之左山,未就改建。今址,與玉皇閣對峙,東西相望。

施州衛

圓通寺 在回龍山下

開元寺 在城南陽門外,今圯。

元妙觀 ,在象耳山上。

荊州衛

慈華寺 在河溶

柘福寺 在冉集

紹龍寺 在官璫

祖師殿 在浩子口

水鎮宮 在車灣

荊州右衛

石佛寺 ,在南紀門外屯地。

慈華寺 在河溶

善因寺 在府西南五里,宋紹興間建。

紀山寺 在山上,隋開皇間建。。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