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300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二百九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三百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三百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三百卷目錄

 廣州府部彙考二

  廣州府山川考二

職方典第一千三百卷

廣州府部彙考二 编辑

廣州府山川考二       府志 编辑

本府。南海、番禺二縣附郭。

蜆江 :按《縣志》「東衝」 分流于西朗,達于蜆江,合于波羅江,俗呼白蜆殼江。

波羅江 按《縣志》「唐《韓愈碑》」 :「扶胥之口,黃木之灣」 ,即此,在南海神廟前,嶺南海水之會也。羅浮雖夜半見日,然在山巔高處,海隅卑下,此獨見之,若凌倒景,光怪靈幻,最為奇觀也。

南海 :在府城南一百里。浩淼無際,東流閩、浙,南通島彝。城東八十里有古斗村,自此出海。潮:源於東南大洋。地名佛堂門「入於虎頭」、甲子二門。甲子屬惠州府以達於《斜西海》。東莞縣其南則入於厓山,其支分旁流則會於府城南,其中多珠璣、玳瑁、紫貝、大黿、鱣鮪、鱘鰉。有海人焉,見之則風。嘗聞海賈云:「南海時有海人出,形如僧,人頗小,登舟而坐,至則戒舟人寂然不動,少頃復沉水,否則大風翻舟。有魚焉,長二丈,腹有兩洞,皮可以飾刀劍,其名曰䱜。」《南越志》:「䱜長二丈,腹內有兩洞,貯水以養子」,每腹容二子,兩腹則四子也。子朝出食,暮還母腹,嘗從臍入口出其中有軒轅之丘,鸞自歌,鳳自舞,是為天樂。其外有炎洲,洲上有獸焉,如狸,以青鐵椎擊之輒死,張口向風而活,其名曰「風生」,可以療暴疾。洲之下多鮫人。

東江 在南海東南二十五里。自博羅西流至府城,入於海,其中多珠貝。折而西十五里,曰黃鼎大江,其中多黃雀魚。

北江 在府城南三十里。本湞、武二水合於此。湞水源自庾嶺,武水源自臨武,迤邐而下,與西江合入於海。其中多鱘鰉蜆蚌。自西淋之平洲折而西二十里,曰三山江。又折而西南二十三里,曰蘭石江。又五里曰分水頭江。又自三水分而為鼎安東江。江之西為西江,又自西江分而為官洲江。又西南五里曰鹽步江。又南二里曰「青石江。」

西江 在府城西北五十里。源自牂牁,經邕、橫、潯、藤,合繡水、漓水,抵蒼梧,過德慶、肇慶,亦曰「桂水」,與湞水合入於海。其中多蛤蟹,多鮫鮪,多良龜暨魚游焉。流於西十里,曰金利江。又西十里曰白石江,俗名民㴦江。又西十六里曰流潮江。又西九里曰魯岡江,多奇石。又北六里曰胥江,多鰣魚。由胥江而北一里至於樂塘,曰鴨浦水。粵江 一名「珠江」,以沉珠浦得名,在府城南,舟始發必由於此,源於三江,合湞湟水。《山海經》作「潢水。」 出石門而東過瀝㴦,是為瀝㴦江,與郡前江相接。又東十八里會於黃水灣,即波羅廟江,為嶺南諸水之會。支流分於西朗,即白蜆殼江。分於沙灣,在郡城東即沙灣江。分於韋涌,在郡城東即韋涌江以注於海。中多螺蜆。有魚焉,長數丈,鋒脊而斗首,其名曰「暨」,見則其國疫。

鳳水 ,在番禺東五十里,源於昭陵山,過黃陂飛瀑,勢若鳳舞,故名。下注於烏涌。

沙河水 在府城西北四十六里慕德里巡檢司前。

鬱水 源於湞、邕,遵封川而南,合桂水、湞水,過靈洲,出石門,環府城西南,而東注扶胥入於海。即北江之近南者。

扶南水 一曰「扶溪」 ,在府城西南十六里,民環居之。多茭藕,多鱔魚。

珠江 按《縣志》,即城南江中有石名海珠,方廣畝餘,屹峙洪濤中,上有慈度寺,宋忠簡公李昴英讀書處。寶慶二年及第,構書院其上,遂稱名勝。後人即為祠祀之。張鎮孫於此結龍頭會,嘗以大魁自期,後狀元及第。東有向陽堂,西有憑虛亭,今為砲臺。

東衝瀝㴦堡江 按縣志,即古東衝,與州前江相接,去城十餘里。《宋書孫處傳》:「由海道襲盧循番禺,至東衝。」 即此。俗字「衝」 作「涌。」

芝蘭湖 在府城北一里,今雙井街。其匯今沒。行文溪 ,在府城北三十里,源出白雲山,簾泉十道,至番禺北津水,今名「廉平水」 ,疑即此。

白管溪 :在府城東北五十里。平川中湧出,有聲如沸。

月溪 在亂石山下

銅鼎溪 :按縣志:在博山下。《南越志》:「天清水澄,見其鼎現。唐刺史劉道錫過此,遣人繫其耳而牽之。耳脫而鼎潛入,繫鼎之人耳盡痛。民神之,遂不復取。」

東溪 在府城東北十五里。其上多刺桐,注於金液池。一名「金鐘塘」 ,分為上塘、下塘。

藥洲 在府城內番禺西。長百餘丈,水綠淨如染,南漢始鑿,相傳為南漢方士煉丹之地,以藥投之,水遂變色,故名藥洲。上有九曜石。石,太湖舊產也。劉龑時,有富民負罪願運此以自贖,故一名「石洲。」 宋初為西園,後又更為西湖,歲久湮塞。嘉定元年,經略使陳峴疏鑿之,更名西湖。西岸有堂曰「濯麟」 ,有亭曰「筠川」 ,又建二小亭,曰「梅源」 ,曰「野亭。」 又臨流建亭曰「濯暉。」 轉運使趙汝鐩改為仙湖。洲後有奉真觀,洲南有千秋寺,元季俱毀。今故址為按察司。明宣德三年,洲西建濂溪書院,以祀宋廣州提刑周敦頤。正德初,提學副使林廷玉復建愛蓮亭於其上。今濂溪祠遷於粵秀山下,舊址併入提學道崇正書院。洲之西不半里,曰「白蓮池」 ,其水匯,今已漸湮。又折而南一里,曰「文溪」 ,李昴英所居,今湮。

琵琶洲 在府城東三十里海中,上有三阜,東路之舟泊焉。又東十里海中,曰浮練洲,多白沙。城南四十里沙灣海中,曰澳洲,四時多鬱蒸之氣,其旁多螺蚌。

越溪 按《縣志》「在菊湖之右。會東溪至北山下為甘溪,去邑城東北五里。吳刺史陸引以海水味鹹,導以給民。唐節度使盧鈞,後加疏鑿,以濟舟楫,更飾廣廈,為踏青遊覽之所,傍水皆種木棉刺桐。南漢廣之為甘泉苑,苑中有泛杯池、濯足渠、避暑亭,即今之韸韸水也。」

甘溪 按《縣志》,「在越溪之上。漢刺史羅弘浚,常有人詣蒲澗得九節蒲,忽大雨,水漂去。其後得之靈洲水上,始知其相通云。」

沉珠浦 在府城南三里。江中有石,號海珠出水高丈餘,闊二畝,上有慈度寺、李昴英祠。舊《志》:昔有賈胡有明月珠躍入水中,購善沒者下求之,見蛟龍盤護,遂駭而出,即其地也。其說不經。沉香浦 在府城西北四十里石門之南。晉刺史吳隱之沉香於此。相傳隱之素持清操,妻劉氏獨齎沉香,隱之見而投之於浦,後人因名。舊有《沉香亭》,今廢。

荔枝灣 在府城西七里。古《圖經》云:「廣袤三十餘里。」 南漢創昌華苑於其上,今皆民居,池圃聯屬,莫詳其處。

柳波涌 在府城西十五里沙角尾。又西南二十四里曰奇堪涌。

大通港 :在府城西南二十里。其東有平陸,松林竹浦,人跡罕至,流水入於海。舊有大通寺,違岸禪師化身在焉。雨暘禱之輒應。後化身為城中士民祈雨,請去。大通寺僧請回不能舉,遂留光孝寺,而寺亦毀。今邑人蕭子奇倡捐重建,迎化身復祀其中。

拾翠洲 在府城西南三十里。古有津亭,今華節亭與古津亭相近,但洲跡已蕪,不可考。陸龜蒙詩云:「侯吏多來拾翠洲」 ,是也。

半塘 在府城西三里。又轉而南二里曰滎護塘,一名「腰帶水。」

天生塘 :在府城北二十二里。春濫冬涸,歲旱,禱之有應。

龍湫潭 在天生塘東。石壁數仞,飛瀑懸瀉成潭。

東坡井 在府城內元妙觀西廡。宋蘇軾所鑿。鑿時得石肖龜,一名龜泉。方大琮銘:「眾妙堂東有泉經品嘗眉山仙名去堂井不遷。宋淳祐五年,方大琮來莆田,去者還人耶?天得古欄和名鐫,澤物遠與坡傳。」 李昴英《續銘》:《考經》云:「坡記成名非古堂遂輕兩翁像久晦冥偉方公舊觀仍取彼欄護此泓新作蓋環以銘遺」 千年。飲清泠。續銘誰?李昴英。

羅漢井 ,在府城內光孝寺西廊,此井即古乾明井也。古《圖經》云:「寺有訶子,取此水和甘草泉乳白而甘,又謂之訶子泉。」

星泉 在府城西六里,古金肅門外繡衣坊,始鑿見星於井。

月井 在府城內西南,古月華樓下,今鹽倉街舊月泉菴址。月出則照映井底,光瀅澄澈。日井 與月井相望,在舊清紫坊千佛寺側。

六脈渠 按《縣志》:「古有六渠通於壕,壕通於海。」 所謂六脈者,草行頭至大市,通大古渠,水出南壕;一、淨慧寺街,至觀堂巷擢甲里新店街、合同場番塔街,通大古渠,水出南壕;二、光孝寺街至詩書街,通仁王寺前大古渠,水出南壕;三、大釣市至鹽倉街及小市,至鹽步門,通大古渠;四、按察司至清風橋,水出橋下;五、子城城內。出府學前泮池。六六脈通。而城中無水患。年來包塞壅閼。春夏雨集。則滿城巨浸。官民不便。亟宜疏濬之。

蒲澗 在府城北二十六里。源於白雲山,澗中多菖蒲。舊《志》:「安期生採而食之,仙去。」 舊有碧虛觀,今廢。上有安期飛昇臺,有葛仙煉丹巖,有滴水巖。巖上有懸鐘在崖上,人跡所至,鏗鏗然有聲。其下有簾泉,匯為流杯池。沿澗曲折而注於粵秀山麓。其左為菊湖,崔與之祠在焉。其右為越溪,張鎮孫以自號。東北與東溪會而出,注於江澗。旁有寺焉,其草多堯韭,其石多禹餘糧。有鳥焉,如芻尼而五色各異,其名曰鵲。《舊志》:「五色雀自羅浮來,恆止於此。又有白雀,人恆見之,巳千歲。」

大塘 在府城內。連亙三里。舊為鹽課提舉司後堂。明正德間,大學士梁儲建家廟其側。學士泉 在府城北七里。舊曰「雞爬井。」 明天順初,學士黃諫謫居廣州,品其水為嶺南第一,故易今名。

九龍泉 源於白雲山,注為簾泉,南入於蒲澗,又南注於城北,入於江。按《縣志》,「安期生隱此,無泉,有九童子見。須臾泉湧,始知童子蓋龍也。」 又名安期井,泉味極甘,烹之有金石氣。泉流下為大小水簾洞。

泰泉 源於棲霞山,循聚龍岡而南,與北坳之水會注於東溪。又東南過沙涌入於江。按《縣志》:昔景泰禪師於城北棲霞山卓錫,得泉泉初湧時,雙蟹出焉。明洪武初,孫蕡築白雲山房於其上,香山黃佐改建泰泉書院。舊《志》:李昴英有文溪小隱軒及泰泉,時又有玉虹、飲澗二亭舊址。《名勝志》曰:「景泰者,六朝時僧,梁大」 同中居羅浮水石樓下。嘗至山頂,見池有蔬葉。泰曰:「此泉當通人境。」 乃書偈投水,流出王氏池中。因施其地為寺。刺史蕭察每召與語,朝至此山,暮出羅浮云。

越臺井 在府城內北五里,其深百尺,廣之井泉多鹵鹼,惟此冷且甘。相傳鑿自趙佗時,一名趙佗井,在悟性廢寺址。今伊川祠之東。《古圖志》云:梁普通中,達磨禪師由天竺航海至,指其地語人曰:「此下有黃金。」 民競鑿之得泉,以師為誑己。師曰:「是未易以斤兩計也。」 因號為達磨泉,蓋謬談耳。《南越志》巳有越井岡,則此井豈待達磨而後鑿耶?又謂九眼井為達磨泉,亦非也。梁江總詩云:「石門通越井。」 則其來久矣。唐崔子高亦有詩云:「越井岡頭松柏老,越王臺上生秋草。」 其近粵秀山可知也。南漢號為玉龍泉,民不得汲。宋平南漢,始與民共之。其西南有鮑姑井,今不可考。《古圖經》云:「姑行灸於南海,唐崔漢遇之,謂曰:『吾善灸贅疣,今有越井岡艾少許奉子』。」 其地有井,自名南海。《百脈》謂在彌陀寺菖蒲觀,今不可考。

九眼井 ,在越臺前一里。唐都督劉巨鱗所鑿,南漢號為「通泉」 ,世亦目為「達磨泉」 ,尤非。宋番禺令于伯桂始鑿石蓋以覆之。

安期煉丹井 在碧虛觀前,一石欄上刻八卦猶存。《番禺記》云:「數十年不汲,其味嘗甘,烹茶浸果,有金石氣。」

葛仙井 在藥洲西岸

孫公井 在府西北古教場內。元豐間,孫龍圖頎鑿,故名。今不可考。

謝公井 在藩司堂前,布政司謝迪所鑿。白鵝潭 按《縣志》,即城南江,近西十里匯支水為潭。舊傳風雨晦冥,輒有白鵝大若舟,見水面。水簾洞 按《縣志》,在白雲山,有大小水簾,相去三百步。

簾泉 按《縣志》:「在蒲澗東,匯為流杯池,沿澗曲折而南,為行文溪水,流入金鐘塘,注於粵秀山麓,又東北與東溪水會注於江。上有晉廣州太守羅尚疊石遊觀故址。」

貪泉 在府西石門東。相傳越嶺而南者,飲此水則貪。晉刺史吳隱之酌之而操益勵。有詩云:「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 後因名為不易心泉。

流水井 在馬站巷

雙井 按《縣志》「在城北施水庵傍,井小而水甚淺,下有雙孔,春夏溢出地上。」

八角井 按《縣志》,康熙十年冬,城隍廟井水竭。道士夢神示以廟後有泉處,掘之得八角井。甃石完固,大一丈餘,水溢而清。先是,俗諺云:「未有城隍先有井,未有廣州先有城。」 其年代不得而知也。

水閘 按《縣志》:「舊在東西鴈翅城壕口。宋嘉定三年,經略使陳峴刱,歲久圮壞。紹定三年,經略使方大琮因舊地增築之。兩岸石甃各長二十餘丈,中為重閘,闊丈餘,以通舟楫。淳祐四年,東閘摧剝,方大琮築而新之。明洪武十三年,展築城池,改甃壕南。舊水關廣僅六尺,關下柱以鐵石,凡兩重,以嚴防禦。」

順德縣

五峰山 :在縣城西北二里。曰掑北、曰華蓋,曰安東,曰登俊,曰迎暉,環列如星,然其草多莎菉。華蓋山 按《縣志》在縣治後,以形似名。

金榜山 在縣城西三里,其山橫。又西一里曰鳳凰山,又名飛鵝山。

梯雲山 在城北一里學宮之左,其山孤峻。神步山 在城東四里,其上有神履綦跡。石岡山 在城西四里。又西一里曰永安山,曰龍躍山,曰擁節山。

鐘鼓山 在城南四里,有石焉,形如鐘鼓,生草中。又有巨巖,可坐二十人。又南半里曰白石山,曰「太平山,曰大吉山,曰東溪山。」

金峰山 在城南四里。又南二里曰觀音山。鴈塔山 在城南十一里,有石塔焉。又其南半里曰容山,曰奇山,曰車步山,曰金釵山。

龍頭山 在城西南四十里,上有石如龍角,龍㴦之水出焉。美山 在城西南七十里,旁有石孔,忽有聲則作風雨。

鰲峰山 上有石刻遺跡。又「錢塘山」 、「火號山」 ,皆與「美山」 相近。

天壺山 在城西五十里,其山峻。又有陰羅山、飛鵝山。

水井山 在城西七十里。上有土穴,鄉人於除夕開為十二,置水各穴,視消長以占「十二月次旱潦有驗」 云。又有鳳凰山相近。

星山 :在城西六十一里。又其西曰槎山、龜山、蛇山,俱以形似名。又其西曰施頭岡。

翠竹山 在城南十一里,其上多竹箭。又南二里曰扶寧山。折而東曰煙管山。南曰桂山。獨岡山 在城西北七十六里,其上多楓。又西北一里曰鳳山,曰尖峰山,曰左輔山。又北曰鎮頭山,曰龍穴山。羅應彪《龍穴山》詩:「老龍飛去散甘霖,空有靈湫萬丈深。千古江山存舊跡,四時煙霧鎖長林。鼎湖雨霽留寒色,禹浪春濃」 結暝陰。昨夜前溪雷雨過,空應靈物重來尋。

龍巖山 在城東北十九里,下多怪石。又東北七里曰金紫山,其氣殷紅。又東北二里曰鰲魚山,曰「北華山。」

西淋山 在城北八十里,三峰疊起,其木多檑杻。又北十里曰白蛇山,以形似名。又西三里有龜石,形如龜,晴雨徵焉。又其北百餘步曰羊化石,亦以形似名。雷鯤詩:「變化無方地有靈,崢嶸頭角自天成。年深已忘多岐語,石在空留跪乳名。驂乘不勞驅衛玠,返魂無復叱初平。荒山落日閑歸路,惟有年年草自生。」

獅嶺 在城南一里,都寧司巡檢後。西百餘步曰松排岡,其下多松。北曰滴水巖,亢旱不竭。珠岡 在城東南一百六里,形小而圓,故名。其下水環之。

白藤岡 :在城南九十里,其上多藤蘿。

黃婆洞 在都寧山東二里。相傳五代時有黃嫗避地於此,故名。

桃洞 ,在都寧是,多桃樹。李彥瓊詩:「洞門雲彩照嶙峋濃罩桃花不浣塵瑞氣潛通龍浪暖晴光何異武陵春嬉游應有尋仙客棲遁今無避世人曾記泛舟同勝賞不知何路是通津」 《碧鑑》海 ,在城西南,源於粵江,流至於縣。其水環合,南四里至於小灣,曰鐵船洲海。又折而北三里曰潭洲海。縣西四里曰金斗海。縣南一十里曰北潮海。又南一里曰鱭魚海,其下曰鵬涌海。又南三里曰馬岡海。馬岡有八景,而飛來、沙角二處最勝。

三漕海 ,在縣北三十二里。又北曰「南畔海」 ,又北二里曰新良海,又北二十五里曰「仕版海」 ,曰「倫教海。」

錦里海 在縣西二十里。又西曰「龍蟠海」 ,又西一里曰立竹灘。

洪濛海 在縣西八十里。又西十里曰天湖海,是為龍山。又西北八十里曰河彭海,曰鼎峙潭。庚流海 ,在縣北四十里,其水向庚而流,故名。又北一里曰沙海疊石海 在縣北四十二里。源於桂林,接新會,入於南海。嚴白英詩:「桂海元從疊石通,分明一派接長空。鰲頭路出邊江次,燕尾斜分別浦東。春水深添百穀雨,晚潮長送幾帆風。滄浪擬買扁舟去,好作羊裘釣雪翁。」

福海 :東接馬寧,西接福岸。《新志》:「福海之水,恆有波濤聲,舟楫未始有覆溺者,故名。」

石頭海 :源於縣之北;過甘竹西通香山,注於海。又西北四十里曰登洲海。

洲頭海 :在城北八十里。前有潭曰「龍灣」 ,是多怪魚,北流入於清遠。

赤花海 在城北八十五里。一曰勒竹江,源於粵江,入於鬱水。白蛇水 ,在縣北九十里。又其北曰橫海,曰郡馬海。

文溪 :在城北四十二里。自羅江左旋而東,合石峰縈紆。宋人設義墩於岸之上,是曰「鷺洲。」 昌溪 :在城西八十二里。源於香山注於海。在昌教堡。

龍㴦 源於龍頭山,通於東西海。錦衣涌 ,在城南一里,明成化初,學士錢溥所鑿。又城西北五里曰學士涌,亦溥疏之。又縣西北八十三里曰橫涌,其中多鯊鯉。

煉丹井 在城內南不半里,相傳有仙蹟焉。甘泉井 ,在城南三里古樓堡,其水甘。

龍池井 ,在城南一十里容奇堡。水清洌,相傳以為龍穴。

回蘇井 在縣西北八十里水藤堡。冬溫夏涼,飲之巳病。

周鑑井 在縣南四里小灣堡東溪村。源於小灣之山,其水長流。

石井 在縣西北八十一里龍江堡尖峰嶺下。泉清甘,亢旱不竭。

漱玉泉 在縣西八十里龍山堡,其水甚洌。《東莞縣》

道家山 在縣城內西一里。其上有鳳凰臺,相傳「有鳳凰集於此」 ,臺後廢。明洪武間,築南海衛城,西南浚為壕塹,東北置巡鋪。

缽盂山 在城內南二里。下有井,其泉清洌。石鼓山 ,在縣城西南二十里,上有石如鼓。《南越志》云:「邑有亂,則鼓自鳴。」 昔盧循來寇時,隱然有聲。

黃嶺山 在縣城南三十五里。峰巒奇秀,形如展旗,俗呼為黃旗嶺,即縣之朝山也。《唐書十道地理志》以為嶺南第一名山。其上多松桐,多黃色之草。其下簾泉之水出焉。夏侯恭詩:「黃嶺高朝擁,三峰玉削成。也知清淑氣,毓秀在群英。」 武山 在縣城南五十里。突起海中,有武勇狀,故名。潮汐消長,高低可辨。宋余靖嘗候潮於此。按《縣志》,「南當大洋,為望船所。」 舊有武山寨,今置白沙

杯渡山 一名屯門山,在縣城南一百九十里。相傳昔有禪師以杯渡海,故名。南漢時封為瑞應山。上有瑞應巖,有滴水巖,前有虎跑井,下濱於海。有二石柱,相去四十步,高五丈餘。《郡志》云:「昔為鯨魚入海所觸。其木多橿杞,其草多莎菉,縣民多往取材焉。」 韓愈詩云:「乘潮簸扶胥,近岸指一髮。兩岸雖云牢,木石互飛發。屯門雖云高,亦應波浪沒。」 蔣之奇詩序云:「《廣州圖經》:杯渡之山,在東莞屯門界三百八十里。相傳昔杯渡禪師來居屯門山,因以為名。」 余曾讀《高僧傳》,宋元嘉年中,杯渡嘗來赴齋,詣家,便辭去,云「貧道去交廣之間。」 余是以知杯渡之至此,不誣矣。舊有軍寨,在山北之麓,今捕盜廨之東南。漢大寶十二「年己巳歲二月十八日封為瑞應山,勒碑在焉。」 榜文刻:「漢乾和十二年歲次甲寅,關翊衛副指揮同知屯門鎮檢點防遏右靖海都巡檢陳延命工鐫杯渡禪師之軀,送杯渡山供養。」 杯渡事詳見《高僧傳》。然其詞猥雜,余已刪定著於篇。劉漢大寶己巳勒碑至今元祐己巳,蓋一百二十一年矣。事之顯晦,自有時哉!余昔讀李白《南陵隱靜詩》:「巖種郎公橘,門深杯渡松。」 意以為杯渡之跡,只見江淮之間,殊未知又嘗現於交廣云。

靈渡山 與杯渡山相望,其上多藤,其下有井。

舊有寺,以為《杯渡禪師》掛錫之地。

桂角山 :在縣城南二百五十里,濱於海。其上多桂。

參里山 在縣城東南一百里,以孝子黃舒得名。《南越志》:「昔邑人黃舒者,以孝聞,人皆慕之,如曾參山,因以名。」 其上多松柏。

寶山 在縣城東一百六十里。其上有潭,潭下有石甕二,飛瀑注之,奔響如雷,注於田。其下有銀,縣舊名「寶安」 ,本此。舊《志》:有寶置場煎銀,名石甕場,久廢,山中銀滓猶存。歲旱,居民則刑白鵝,禱於潭即雨。居人引以灌田,歲仰利焉。元大德間,邑民鄭文德陳山銀可煉,令諸司路邑勘驗,煽煉不堪,罷止。

石涌山 在縣城東四十里,水中石如涌出,其上多香木。又東二十里曰葵涌山,其下《葵涌》之水出焉,是多水葵。

神山 :在縣城東三十里。其上有奇石,居民祈禱有應。

彭峒山 在縣城南八十里。相傳,昔有彭翁居此,其上有泉,下注於壑,謂之水簾,是。多藤蘿。又西南十五里曰觀音山。

盧山 在縣城東南六十四里。其上有仙桃、楊梅,花木叢焉。《方輿志》云:「其山產仙桃,產楊梅,至者任採而食,攜出則迷路。」 多花木,又名百花林。陳璉詩:「聞說仙翁舊此棲,至今桃李尚成蹊。遊人慎勿輕將出,山下雲深路自迷。」

梧桐山 ,在縣東南七十里,其木多梧桐。有竹焉,多葉而疏節,可以為杖,其名曰「籠蔥。」 有草焉,色蒼黲而葳蕤,其名曰「龍鬚」 ,冬月時有雪封其頂。

深溪山 在縣東南六十里。飛瀑之水出焉,注於下而成溪。

虎頭山 一名秀山,在縣城西南五十五里大海中有大小虎頭二山,俗名虎頭門。外夷入貢及使外夷者,皆道此。潮汐出入其中甚洪。《通鑑》載:「帝舟遷於秀山,行朝籙。十二月,張世傑奉帝退秀山」 ,即大小虎頭山也。

南山 在縣城西南六十里,其上有石塔,有泉。大嶺山 在縣南四十里,其山聳拔,是多雜木。飛鵝山 按《縣志》,「在靖康,下有流水環繞,狀如飛鵝。」

臥象山 按《縣志》:在靖康慶林寺後,狀如臥象。陽臺山 在縣西南一百二十里,形若几案。大奚山 在縣南四百里海中,有三十六嶼,民雜居之,是多魚鹽,其木多松檜,多杻柟。有烏焉,如鴝鵒而大,青首而翠翮,其名曰兜兜,其名自守,見之則風。舊《志》:大奚山週三百餘里,居民不事農桑,不隸征徭,以魚鹽為生。宋紹興間,朝廷招降朱祐等,選其少壯者為水軍,老弱者立為外寨,差水軍使臣一員,彈壓官一員,無供億,但寬魚鹽之禁,謂之「醃造鹽。」 慶元三年,鹽司峻禁,遂嘯聚為亂。遣兵討捕,徐紹夔等就擒,遂墟其地。經歷錢之望與諸司請於朝,歲季撥摧鋒水軍三百名以戍,每季一更之。然兵孤遠,久亦生擾。慶元六年,復請減戍卒之半,屯於官富場,後悉罷之。

梅蔚山 在縣西南二百八十里。其上有宋帝石殿存焉。景炎中,帝南巡,嘗幸此。又西南二百八十里曰官富山,即官富場,有巡檢司,有民居之。又山曰凹背,曰陶娘,曰福建,曰「洛隔」 ,曰七娘,曰東姜,曰龍鼓,曰丫洲,曰南亭,曰泊潦,曰稍舟,曰翁鞋,曰竹沒,曰深澳,曰桑洲,曰寧洲,曰龍穴,曰枯洲,曰大小磨刀,曰「零丁」 ,一名《奇獨》。曰《校杯》、曰《南洲》、曰《蛇西》、曰「珊瑚」 ,凡二十六山,俱在大海中。

蓮花峰 在縣東北六里,九峰峻聳,又名三角山。其上有池,池之中有石,帶蠣殼焉。向靖康場,耆舊相傳,為靖康產蠔之瑞。

青紫峰 ,在縣南十里。其山朝暮異色,朝霞則青,夕照則紫。

筆架峰 按《縣志》:在靖康場慶林寺前,屹立海中,如筆架狀,故名。

壬峰 即黃嶺之案山也,在縣後,其峰圓。范震詩:「盤礡深溪洞,蜿蜒萃此峰。東來成邑治,形勝若蟠龍。」

黃公嶺 在縣東南六里,其上少草木。又東南二十九里曰太平嶺,從山麓而上,連頓九阜,又名九頓嶺,其上平曠。又東南五十里曰大鵬嶺,其山勢若騫舉,在千戶所後。

銅嶺 在縣東三十里。宋將熊飛與元兵戰於此。俗傳每陰雨夜聞有金鼓聲。

城子岡 在縣西南五十里。平曠如城,今千戶所在焉,即舊縣址也。又南三十里曰覆船岡,曰覆釜岡,曰鳳棲岡。又東三十里曰望牛岡。鄉人多牧牛於此,故名。舊《志》「岡」 作「嶺。」

許公巖 按《縣志》:「在鼓鎮峽水濱,有石巖絕險,舊有許公修行於此。宋元祐間,邑宰李巖創築東江隄,勒碑於巖中。後有邑宰,欲磨其碑而鐫己功。一夕,震雷入巖中,擊裂碑石,遂不復磨,得存舊刻。歲久裂碑亦失去。」

海月巖 在縣西五里海濱,有石井焉,四時不竭。古傳九座禪師遊此,名以「海月。」 宋紹興間,邑宰張勳創亭於上,仍扁是名云。

鳳凰巖 昔傳有鳳鳥棲其內。按縣志,在歸德場。伏湧有山,峙於海濱。山腰有石巖,方廣數丈,耆舊相傳為鳳凰巖蔡公真身,今在巖內。仙歌巖 按縣志,在歸城里羊凹村。其山皆巨石疊成,巖口甚小,山腹空峒,可容數百人。黃金洞 在縣城西南一百一十里。多黃石。馬跡逕 按縣志,在縣西南歸城里山逕石上有馬蹄《之跡》。

企人石 按《縣志》「在縣東南福隆村,有巨石屹然江濱,如人立之狀。」

將軍石 按《縣志》:「在海南柵鹺海邊,兩巨石相峙,如將軍之狀,故名。」

新婦石 按《縣志》:「在海南,柵巨海濱,如婦人之狀,故名。」

雞籠山 :按《縣志》,在縣南四十里。

癸水 源於壬峰後,遶縣之東,會東枝眾水聚於南。自德生橋橫過縣治之前,為縣港。西枝眾水自道家山來合,迤遷入於海。自縣西經過德安、迎恩二橋。

佛堂海門 在縣南二百五十八里。源於牂牁,經官富山西南入於海。在官富巡檢司東。凡潮自東南大洋西流,經官富山而入於急水門,海番船至此無漂泊之慮,故號「佛堂」 云。又海潮自縣邑之東南大洋而到佛堂門,經甲子門至虎頭門,如分南北。一派至府城而上,一派至邑城而上。故自邑至府城有兩潮,潮退「則自邑至南海神祠前趁潮生而至府,潮退則自府至南海神祠前趁潮生而至邑。順德、新會、香山諸處皆通潮。」 其潮候,初一、初二、十六、十七日,俱巳亥時。至初三、初四、初五、十八、十九、二十日,俱子午時。至初六、二十一日,俱丑未時。至初七、初八、初九、初十、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日,俱寅申時。至,十一、十二、二十六、二十七日俱卯酉時至,十三、十四、十五、二十八、二十九、三十日俱辰戌時至。

急水海門 在縣城南一百五十里,官富巡檢司南。潮汐湧急。

合連海 在縣西南四十里缺口巡檢司。南通牂牁。凡言「牂牁」 ,即東南大洋,連深澳、桑洲、零丁諸水。其水匯有黿,有良龜,其鳥多《夔夔》《盧鷁》,《夔夔》,即古弔雀,《盧鷁》,俗呼「鬱雞。」 三門海 ,在縣西南六十里白沙巡檢司南。海上有三洲,潮來自東南,至此三分,過此復合,自合連至於三門。有魚焉,黃鱗而薄身,至秋化為鳥,其名曰《火鳩》。

鱷湖 在縣城西南八十里東莞場。方圓數十丈,其深莫測。舊有鱷魚居之,故名。

雙女湖 在縣城東七十里。其中有鯉,其水匯。相傳「昔有二女溺此,每晴霽則有雙鯉出沒;陰晦或見二女乘舟於湖上。」

織女湖 在縣城東北一百一十五里黃曹村。上有小山,相傳「織女之墓」 在焉。

鼓鎮龍潭 在縣城東三十里。其中有龍,上有龍王廟,歲旱禱於此。前有二石鼓。

深溪龍潭 在縣東南四十五里。源於深溪山,瀑布注而成潭,居人引以灌田,流於西北,邑士尹元泰結庵其上。按《縣志》:「故老相傳,有龍居之,土人多禱雨於此。」 宋有然公,隱於此山,時久旱,然公將自焚以禱雨,雨果應。今舊址猶存。張天師廣微書扁。宗濂書院山長張正子為作《龍潭記》,元帥羅璧書,僉事趙興祖篆,蓋石刻,在龍潭焉。

虎頭潭 在縣東一百六十里,惠州界。山險絕如虎頭,中有田焉,潭居其下。《新志》:「田嘗為盜所據,舊於山前置寨,今廢。」

珊瑚洲 在縣南大海中,其下舊得珊瑚,故名。嘗有漁者於此下網得珊瑚樹,因名。陳璉詩:「珊瑚生海底,偶為漁者得。至今洲畔月,長照水波赤。」

龍穴洲 在縣南大海中。其上有石有泉,其中有龍有蜃。舊《志》嘗有龍出沒其間,春波澄霽,蜃氣結為樓觀城堞、人物、車蓋往來之狀,人嘗見之。洲有三山,石罅泉流,番船回者汲以過海。合蘭洲 在縣南二百里海中。靖康場與龍穴洲相比,其上多蘭,旁有二石,海潮合焉,蜃氣凝焉。《舊志》謂之「康家市。」 又有馬鞍洲、急水旗角洲、大王洲、上下橫當洲,並在大海中。

圓沙 在縣城西二里海中。昔有亭址,今廢。《舊志》:昔賴布衣改遷邑基,留讖云:「後三百年石龍過海狀元出。」 又有云:「沙頭圓,出狀元。」

廉泉 在黃嶺之麓。泉出石罅,闊二尺餘,深尺許,味甘美。宋紹熙間,邑宰張勳築亭甃石,扁曰「廉泉。」 按《縣志》,淳祐庚戌,復有邑士南丁、余天常重建并記。歲久復壞。元皇慶壬子,權縣郭應木仍以石甃作《廉泉銘》,刻石亭上,久廢。明天順七年,邑令吳中重建。亭附見廉泉亭下。

瀑布泉 在縣南大嶺山。有石渠長八尺餘,闊二尺,澗水注焉,懸瀉成瀑,灌民田幾三十里。觀音泉 在縣西南五十六里,清洌春夏溢。按《縣志》「在東莞場南山舊有觀音院,故名。」

湯泉 在黃金洞之北,藥勒村前。其水煖,浴之可以去瘡。按《縣志》,「鄉人以為烹燖之所。」

紫霞泉 在縣西十里。舊《志》云:「宋時有道人崔羽,號紫霞真人,游羅浮至此,擇地鑿井得之。其泉洌,冬夏不竭。」

龍珠井 在縣南柵口,今湮。

龍舌井 在縣西十里英烈祠下,其水甘美。《通志》云:「水湧如龍吐。」 又西一里曰慈濟井。

媚珠池 :在南大步海。舊傳,南漢時於此採珠,其下多珠,故名。

水簾 按《縣志》「在彭洞山石巖上有飛泉,如垂簾狀。」

潮水 。按《縣志》,余襄公候潮武山有海潮序。東江堤 按《縣志》,在邑境東接循惠,每東江夏潦暴漲,則瀕江之田嘗罹其害。宋元祐二年,邑宰李巖始於西湖福隆水、南石貝、司馬頭、京子山、牛渡海等處,築長堤以捍之。後六十餘載堤漸圮,邑宰姚孝資重修,人呼「姚提刑堤」 ,蓋孝資後為提刑也。嗣是鄉人陳慶遠、趙興邁、趙善郮,皆有修築之功。元大德乙未,潦水衝壞福隆堤二十餘丈,成深潭,民廬漂蕩。大德丙申,達魯花赤甘卜、縣尹鄧榮併功塞築仍舊。至正初,堤復壞,邑令楊大舉復董治之。明洪武中,差官修築。永樂、宣德年間,仍歲修補。正統五年,邑丞吉水周式董其事,重築,堤始完固,患乃免。

鹹海堤 按「縣志」 :在察步等處,濱海之田,鹹潮泛浸。宋元祐四年,邑宰李巖創築堤以護之。右二堤按《縣志》,一障東江之衝突,一護鹹潮之泛浸。然東江堤所繫利害尤重。若察步烏沙壆,則為鹹潮堤。李巖舊刻碑在許公巖,云:築堤凡有二條,延袤一萬二千八百有六丈,得田二萬一千二十八頃。《端平修堤記》亦云:「故堤十有三條。而宋《淳祐修堤記》云:『凡修舊堤萬五千九百九十丈,築新堤百八十丈』。」 與舊記丈數稍異,今並存之。

從化縣

鷓鴣山 在縣城南五十里,兩峰如削,俗呼大小鷓鴣。其上多草木,多麂麋,多猿狖。又其南三里曰雞籠岡。

鳳凰山 :在縣城東五十里,俗呼「麞腦山」 ,雲興則有雨。其獸多虎豹。

五指山 在縣城東北九十里,以形似名。其上多奇石。有木焉,如棕櫚而小莖長葉,其實蒼綠,剖之有蚊翾然而飛,其名曰米子。按《縣志》:「五峰相連如筆格,其中延袤甚廣,與龍門、英德聯界。俗傳山中有井,深不可測。」

蜈蚣山 在縣城西四十里。其麓有鐵場坑,相傳舊嘗於此煮鐵。一名「鐵場山。」 又西四里曰牧峒山,其南曰帽峰山,又南曰疊翠豅。

高雲紫草山 在縣城北五十里,多榛茅。按《縣志》:「山甚高峻,望之色澤光紫如赭霞,多奇樹異卉。」 又東曰鷹嘴山,其巔有石曰燕石,亦有洞穴,可望而不可至。

圍腦山 ,其鳥多鷓鴣。按《縣志》:在縣西十里,其上有仰天池,相傳宋人避亂,築圍山巔以居。今故址猶存。

雲臺山 按《縣志》:「在縣北三十里,山巔平衍如臺,常有雲氣覆之。其上有洞穴,可容三十餘人,中多留題石刻。」

石鼓樓山 按《縣志》「在縣東三里,有盤石特起。」

溪水來注其前,匯而成潭。其上有大榕樹,濃陰可愛。登之,則一邑形勝,盡在目前。知縣邢惟高建亭於其麓,名曰「濟川。」 每歲立春預日迎土牛於此,以祀勾芒之神,蓋重農報功也。歲久亭圮,康熙十一年冬修復。

三將軍山 按《縣志》:「三峰屹立,形勢雄峻,有類武士。」

雙鳳山 按《縣志》:「在縣東南四十里,雙峰崛起,形甚秀麗,與縣學相直,舊名大小鷓鴣」 ,知縣唐世淳易今名,其陰為增城縣界。

水亭山 按《縣志》:「在縣東五十里,有楊溪洞。洞據山巔,廣十餘丈,有石徑可至,上有石巖數十丈,敻出如船,下覆洞穴。有藤生焉,大如杯,其液如注,食之可已渴,故又名水藤山。」 中有留題石刻。

韶洞山 按《縣志》亦曰王任嶺,在縣東五十里。洞之左有黑石數十,大如屋,正圓。其下流水繞之,蒼藤古木,蔭映百畝,亦一佳景也。其陽有韶山精舍,有帶水泉流,在大石坂中,望之如二帶。其下復有大石數級,水下注之。菖蒲芝蘭多生其中,殊為幽勝。

忠心山 按縣志,山中有流泉三級,下注於溪,經石坎則淙淙有聲。有壽字石、丹井石寬廣數丈,鐫「壽」 字。其中大可丈餘,有丹井深廣數寸,積水冬夏不涸,或竭取之,頃刻輒復注。又為麞腦山,水過鑽山,有水潛行地中,復出即漈水也。北山 按縣志,在縣東北六十里,上有三峰峻拔,入於雲漢。嘗有人持數日糧,直造中峰之頂,見有仰天池數畝,隆冬水猶不竭。其中靈巖仙跡,奇花異鳥,不可勝紀云。山巔有瀑布如積雪,其下有龍潭,瀑布飛流注之。其山半迤北深處有谷曰蘭和洞,延袤數十里,與增城龍門聯界,登山者窮日之力而後可至。嘗有猺人自漳南來,居此山,自云「盤瓠之後,持《宋元公據》為證。」 性顓樸,不「為盜,然所至樹木,誅伐無遺,不旬日,則山盡赭。」 近年,英、德、汀、漳之人,以耕山種藍為業,時為盜出沒洞中,猺人始避徙去。

青幽山 按《縣志》,「在縣南六十里」 ,樹木森翳,鬱然陰幽。東抵增城界,其陰有仙壇,石上有仙人腳跡。又南曰銅鼓嶺。

秋楓山 按《縣志》,「在縣南六十里,其上多秋楓樹。」

武臺山 按《縣志》:「在縣南八十里,兩峰相連,形甚峻削。」

象山 ,在縣西三十里,以形似名。

百丈帶山 按《縣志》:「在縣治北四十里。有泉自山巔飛下,界為兩道,望之如帶。其下為流杯池,兩帶飛流,有上下二級,其下匯為潭,深不可測,溢出淺處為池,可以流觴。中多澤蘭、菖蒲、異草朱鳥,遊者宜夏秋,至冬則寒氣侵人,不復可近矣。」

龍潭山 按《縣志》:「在縣西北三十里,有龍湫,禱雨輒應。歲旱,鄉民或投以鐵,須臾雲霧蓊勃,大雨隨至。湫下繞出三四里許,皆石澗清流,疏林掩映,自此分流至於縣後,溉田數百頃。」

桂峰 按「縣志」 ,在縣北二百里,其上多產桂樹。帽峰 按《縣志》,在縣南六十里,一峰聳起如人之戴笠。峰上有神廟,甚為靈應。

獅子峰 在縣城南一十五里。又其南二里曰鐵逕嶺,又南二十里曰獅耳嶺,以形似名。其上多瑰石。

插花嶺 按《縣志》,在縣北二百里,其上草木蓊茂,形如插花,岧嶢獨出,俯視群山。

風門嶺 在縣城西一里。上有劉仙巖,是多林木。又其西九里有牛群石。按《縣志》:「山甚崔嵬,風雨將至,則雲蔽其巔。故又名風雲嶺。」

分乳嶺 按《縣志》:在縣南十里,形如覆釜,與縣治相直。

猿啼嶺 按《縣志》:「在縣東北五十里,山木蒙密,多猿穴。又東為九珠山,九山相連,故名。其下有潭二,曰大甕、小甕。山左右多青石,居民燒為灰以糞田,甚膏沃。」

月嶺 按《縣志》,形家者以為西江月,故云。豸角嶺 按《縣志》,在縣南五里,為邑之水口山,兩溪匯此合流,有塔在其上。

黎塘嶺 按《縣志》:「在縣西三里,形狹而長。」 又西為瓦窯嶺。

東嶺 按《縣志》:「在縣北六十里。」 自東嶺入,為流溪之地。山四圍旋遶,僅餘一石逕,可通行人,謂之「木鵝逕。」 高山密林,上蔽天日,凡半日許乃得平處。其上有古墓,或隱或見。

獅子嶺 按《縣志》:「在縣南三十里,一首仰視如獅子嶺。旁有圓山如毬,名獅子毬。」 其上有巖,曰石學堂,多萬年松及異草。又南曰螺岡,在縣南五十里,山如螺形,臨溪水濟渡之處,隔水為李石岐驛,京師之陸路也。

西嶺 按《縣志》:「在縣西南三十里,多赤石,可為柱礎,山巔鑿成池,積水不竭。」

鰲頭嶺 按《縣志》,「右有白樹豅、蝙蝠石,石穴中多蝙蝠,有黃白二色,其翅大五、六尺者。」

鳳凰嶺 按《縣志》:在縣東四十里,甚聳秀,世傳曾有鳳來鳴,故名。其陰有泉曰金井。

劉仙巖 按《縣志》相傳有劉氏女於此上昇其水盂存焉。冬夏積水常不竭,其米色如墨而不腐,謂之仙人糧,遊者多得之。

觀音巖 按《縣志》:「巖舊無人跡,有僧夢禮觀音於巖中,翊日尋覓得之,遂龕觀音祀焉,故名。」 黃纛嶂 ,在縣城東北一百里。高大如展纛,故名。

燈盞石 按《縣志》:「高廣丈餘,旁有古松,其蔭數畝。」

雞啼石 按《縣志》:「在縣東二十里,高一丈五尺,方廣丈餘。相傳自他處飛來,遇雞啼而止,故名。」 黃石洞 按《縣志》,相傳有仙人居此,石澗流水香美,多產菖蒲、紫芝,故又呼為香水豅。

萬壽壇 按《縣志》:「石坂寬廣可坐,嘗以聖誕日流觴於此,故名。」

流溪河 源於乳源之流溪山,抵石門與清遠大水合入於海。按《縣志》,在縣北二百餘里,源於上五指山,流衍數十里為黃龍硤。又五十里曰驚灘,水中有石,多觸行舟。又六十里曰草石逕,兩岸怪石相距,水激怒流。又四十里經縣前,又二百里乃至省城,入於海。水勢甚湍急,居民以樹木障之,作水車以灌田,其利甚廣。車製以竹為之,形如車輪,縛竹筒於四圍以汲水,其下置水槽,水激,車運自注槽中,不煩人力。廣州屬邑,惟從增有之,餘通潮汐,漫流不能運也。

圃心湖 在縣南五十里,廣六十畝。

沙溪水 按《縣志》「在縣南五十里,源於清幽山,歷五十里經太平場入於溪。」

曲江水 按《縣志》:在縣東南五里。一源於中心山,一源於概峒,俱在縣東五十里。又一源於藍糞山,歷五十里曰白芒潭,又五十里與前二水會,又十餘里至此與流溪合。三水皆清淺,不通舟楫,至此乃津渡之處,凡舟行皆從此泊《發。鑽》水 源於五指山,入於麓,復瀑而出,達於河。又其南曰白水汰,曰黃龍汰。

熱水 ,出流溪河之南,其水熱。《舊志》謂「可熟生物。」

黎塘水 按《縣志》,在縣西三里風門嶺下。一源於新開,數流經龍潭,一源於小坑,俱三十里會於石磕,又五里至此,繞出豸角嶺下,與流溪合。石榴花帶水 ,按《縣志》,在縣東北四十里,出石榴花帶山下,山多野石榴,每花盛開,夾水相映。井岡水 按《縣志》,在縣南十五里,有雙井涌出山麓,注於平田,甘冽獨異。

龍潭 在縣城北三十里,相傳有龍潛於此。白水塘 按《縣志》,「在縣北三十里,宋時鑿,廣八十餘畝。」

魚江塘 按《縣志》,「在縣西二十五里,明洪武間鑿,廣四十畝。」

揚州寨塘 按《縣志》,「在縣東五十里。明正德間築,廣八十餘畝。」

飯甑泉 按《縣志》:「在縣北二十里,出西源嶺下,源泉觱沸,相傳有洗甑者沒於龍潭,自此流出,故名。」

「湯泉 ,按縣志有二,俗名熱水。一在縣北四十里草石逕溪旁,一在縣東北九十里黃纛嶂下。其出如湯沸,可熟生物,有硫黃之氣。」 唐子西《白水山湯泉記》曰:「或說炎州地性酷烈,故山谷多湯泉。或說水中出硫黃,地中即溫,初不問南北,臨潼湯泉乃在正西,而炎州餘水未必皆溫,則地性之說,固已失之。然以硫黃置」 水中。水不能熱。則硫黃之論亦未為得。吾意湯泉在天地間自為一類。受性不必有待然後溫也。

大涼井 按《縣志》「在縣北十八里,出三子嶺下,味甚清冽。」 。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