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三百一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三百一卷目錄
廣州府部彙考三
廣州府山川考三
職方典第一千三百一卷
廣州府部彙考三
编辑廣州府山川考三 府志
编辑龍門縣
丫髻山 在縣城西南一里。巔有兩峰,若丫髻然,又謂之「幼女嶺」 ,是多嶄巖之石。
石馬山 :在縣城西南二十里,以「形似」 名。其草多蓬藋,其木多檀柘。
八字山 :在縣城東北十五里,以形似名。其山下接河源。按《縣志》:「其土細潤,可造瓦器。」
明月山 在城西南四十里,其木多沙棠。桂峰山 在縣城西北五十里,其鳥多鷓鴣。雙石山 在縣城東二十里。平田突起,兩石對峙。按《縣志》,「其石可燒灰,有沃田之利。」
牛頸山 在縣城北三十里。下有小溪,二石對峙,以阨水口。石上有兩虎跡,名虎跳石。
人面髻山 :在縣城西南三十二里。其山銳而峻。
甘田山 在縣城西南一百里,聳於平田,其上多草木。有鳥焉,如山雞,而利距善鬥,毛彩鮮明,五色炫燿,其名曰雞鸃。又西南一里曰馬跡山,是多怪石。又北三里曰犁石山,以形似名。天嶺山 在縣城東四十六里,其高千仞,多楠籐黃竹,其下為芒峒。按《縣志》《廣輿記》在金牛都東埔、何村二鄉之重鎮。
岑曙山 在縣城東北八十里。多異花草,一名岑曙洞。天中有西雲、會仙二峒,其下飛泉詰屈,可以流觴。
鳳凰山 按《縣志》,俗呼丫髻山,在縣北五里,高百丈,雙巒並峙,如鳳凰和鳴,為縣後護。
捲龍山 按《縣志》:在詹村堡。面鳳凰山而若揖之。陡削森聳,蒼翠菁蔥。四面望之,變態不一。其極頂處,數里平曠,中有虛洞,人以為神仙窟宅云。
桂峰山 按《縣志》,「在縣北七十里,多桂花,秋風時來,香聞十里。」
虎獅山 按《縣志》:在縣西五十里,山形似虎獅相踞,下有蛟穴,飛泉自上注之。
陳峒山 按《縣志》:「在縣西六十里。其脈來自庾嶺,勢如樹旗,上有石佛,居民四時祀之,有禱輒應。」
東澗山 按《縣志》,「在縣南百餘里。層崖疊巘,飛泉漱石,多禽鳥草木之異。」
蓼溪嶂 在縣城南二十五里。孤峻青翠,一曰招賢峰。按《縣志》:挺出諸山之表,四望皆見。黃嶺 在縣城南二十里,是多黃色之草。《新志》:四山草木俱青,獨此多黃色,故名黃嶺。
石鼓山 在縣城南四十里。有石如鼓,扣之則鳴。
彭祖嶺 在縣城南三十里。有彭百歲者,嘗居其下,因得名。
望雲嶺 ,在縣城西南三十三里,多草木,有白雲覆之。其下有射臺,九淋之水出焉。《新志》作「望雲峰。」
油柑嶺 :在縣治南二十里。高下盤曲,綿亙十餘里。陸行出增城往來要路。
聖磜嶺 按《縣志》:「去縣南八十里。上有喬木,中有石磴,流水九曲,注為飛泉百十丈,下有深潭不測。歲旱,以紅鐵投之,則霖雨驟起。邑人時攜酒往遊,以浮杯逐暑為樂。至有猿鶴戲人而投以木果者,實《龍門勝概》」 云。
天柱嶺 按《縣志》:「在縣南一百里,高數十仞,世傳絕頂有羅隱床及題跡於上。」
招賢峰 按《縣志》:「在縣東南三十里,引脈羅浮,為縣治前障。巔有池曰臥鹿,方二丈,隆冬水潤不竭。」
青帽峰 在縣治南三十里。其峰高聳,前有長灘。按《縣志》:「明淨則晴,雲籠則雨。」
仙歌峰 ,在縣城東南三十六里。相傳,昔有遊仙歌於此,春夏陰,瑞光現焉。
神仙巖 按《縣志》,「在縣東十五里,怪石嵯峨,高二十丈,周圍十里,下有空洞,隙光中有石磴天。」
《成》,可坐百人,旁通一孔,可行一人。
白牛巖 按《縣志》,「高明峒山巖俱白石,望之如堆雪。」
和尚巖 按《縣志》:在縣東三十里,有石庵一所,可坐五十人。庵門外有石如醉僧倒睡於地。扶登岐 在縣城北五十里,夾水壁立,其山險峭如龍焉。其獸多猱狖。《舊志》:凡有登者,必扶杖乃可升。
蝴蝶岡 按《縣志》:在西林都。自縣治挐舟而下,人指為雙蝴蝶。稍久縈迴望之,林巒對峙,翩翩若舞,瞬息間色態迥異。杜工部所謂「娟娟過閑幔」 者,恍然在目,一奇觀也。
麒麟岡 在縣城東二十里,以形似名。其上多松。按《縣志》,相傳有麒麟產於此,故名。在大坑、王賓二鄉後鎮。
七星岡 按《縣志》,東南西北之中,平原突起,大小相聯,若天之七星。縣治在隈隩處,後山圓翠,名樞精岡,為縣中樞,故以名之。從西南逶折起一圓嶺,在學後,名璇岡。又自學後拖轉而西起一圓嶺,名璣岡;臨河而止,為縣白虎。又自樞精岡東出而南起一圓嶺,名權星岡;復轉而北起一圓嶺,名衡岡。自北逶折而東北起一圓嶺,在城隍廟後,名「闓陽岡。」 自廟後逶折而東,起一圓嶺,名「搖光岡」 ,為縣青龍珠聯不斷於邑中,故云「七星嶺。」
童子讀書石 按《縣志》,在石馬山旁有五石,宛然五童子。石臺石磴森列平敞,二大榕蔭其上。交牙石 按《縣志》,在上,建溪之最險者。
鸕鶿石 按《縣志》:「在縣西五里河水中,數石平突,頭頸羽翼俱全,若鸕鶿然。」
仙女石 在縣城南六十餘里,以形似名。其下有石如鼓,擊之有聲。《舊志》:闊五尺,高一丈。其上花木苔蘚,斑剝下垂,恍若鬢髮。按《縣志》,「秀拔參天,兩石相拱如人形。」
屏風石 按《縣志》:「在縣東三十里,屹立平原,奇花異卉,四時不斷,宛然一方屏障。」
《香爐石 》以形似名。
雞化石 按《縣志》「在縣南一百里抵增城界,石上雞跡顯然。」
將軍石 ,上有巨人跡,又西七里有牛跡石、鹹茶石 ,按《縣志》:「在詹村溪中,高大二丈,宛如巾箱。昔村中一樹產茶,摘煮如斥滷石,其根幹也。今其地猶名鹹茶村。」
虎跳石 按《縣志》:「在縣南三十餘里河水中,兩石相對,高丈餘,上有虎跡,深四寸許,下有深潭,名虎跳潭。」
應石 按《縣志》「在縣東二十五里。」 外實中虛,舟楫往來,叫笑之聲,大小相應。
仙人床石 按《縣志》:「在縣南三十里油田峒中,石上平坦如床。故老所傳,仙人昔嘗踞床圍棋而去。」
仙人洞 ,在縣南一百里天柱嶺上。洞可容二百餘人。藍糞江源賊鄉民,鄉民群避其中。數隙容光,莫測出入處。內有石床、石竈、石椅、石臼、石井,泉從井出,大旱不竭。又佛像莊嚴,如人工彫琢。然昔一丸泥可封,今則大闢境界矣。
九淋水 ,一曰「龍門水」 ,在縣城南一里。源於從化,東南過望雲嶺,合於增江。又西南流合於粵江,入於海。其中多鰋鯉。
鐵岡水 按《縣志》,「在縣西七十里」 ,源出金山逕,流抵永清界,可通小舟。
土湖水 ,在縣西四十里。
高明水 按《縣志》,「在縣西北七十里,源出流溪從化界,可通小艇。」
白沙水 按《縣志》:「在縣東五里,源出虎獅山,居民築陂車灌田。」
路溪水 按《縣志》,「在縣東五十里,源出鐵坑,可通舟楫。」
墨湖水 按《縣志》,在縣南七十里,源出陳禾峒。高沙水 按《縣志》,在縣南六十里,源出甕泉,可通竹木筏。
藍㴦水 按《縣志》:「在縣南七十里,源出黃沙峒,居民築陂車灌田。」
鰲溪水 按《縣志》:「在縣南一百里,源出博羅界山,沿溪俱築陂灌田。」
永清水 ,按《縣志》,在縣南一百里,源出藍糞大山中,可通舟楫。
熱水潭 按《縣志》:在鸕鶿石上,隆冬水煖可浴。大魚潭 按《縣志》,傳有大魚,漁人捕之,忽化去;故名。
獨石潭 按《縣志》:在南門外三里,石峙中流下。
有潭蛟龍時出沒
石壁潭 在縣城東十里,上有石,高數仞。賭婦潭 在縣城東南十里。其水不廣而深,有烈女死於此,因名。《新志》:西淋都張克和與蓼溪李友全為幼婚,張之子既長而貧,李遂悔親,女不知也。龍門俗,婦女皆樵採,女方樵採,遇媒語之故,女指潭誓曰:「配合義也;富貴命也;吾豈以貧而改適哉?苟如是,吾死於此。」 後父母終不允,女果投潭而死。鄉人義之,遂名為賭婦潭。嶽潭 在縣城西北十里,左右有石如門,其水匯。縣治在東埔、何村之界,澄清凝靜,深碧涵天。有石其狀如鼓,俗名岳鼓。又東一里曰鰲溪潭,其側有鑿石潭,石壁高峭,斷其通路。峒人主簿鄧卯孫始鑿通之,人馬乃可行。
東澗 在縣城北六十里。層崖疊巘,漱石飛泉,可供遊玩。林越詩:「江山隨處可張眸,有約難虛此度遊。行李挑來巖月動,杖藜撐處野雲浮。」《飛泉》《雪千山曉》,古樹驚風一葉秋。好是新詩吟不盡,碧天如畫水長流。
銀湖塘 :在縣城東南十二里。其水瑩而白,其中多鯤鮞。
白花磴 :在縣城南三十里。巖高十丈,水激石而出。
石龍坑 在縣城南三十二里,有兩石如龍角,水流其中,可以流觴。又南一里曰羅漢灘,中有圓石,絡繹而立。
甕泉 在縣城南三十里。石孔十二,流水滃如。按《縣志》:「有石如甕,大小者七,大徑二丈,小一丈,其深莫測。上有泉水,自石面湧出,以入於甕,而漸達於下,其性甚烈。」
溫泉 在縣城南二十里,源於石巖,其水熱。《舊志》:「在罕陳都,深五尺,廣二丈餘,可以退鵝雞毛羽。」
神仙井 按《縣志》,「在縣西三十里,其泉在石壁,三孔流下,一名飛泉井。」
林村陂 在縣東三里
石陂 在縣東七里
麟岡上下陂 在縣東十里。
陳峒下陂 在縣西二十里。
澗頭陂 在縣西五里
蓮塘陂 在縣北十里
石衝陂 在縣北十里
鵝公陂 在縣北十五里。
九牛陂 在縣西七十里。
埔田陂 在縣西七十里。
濠雙十二漈 按《縣志》「在上建」 ,迂迴陡瀉,龍門溪之極險者。
白水漈 按《縣志》「山頂有水,從石罅下望之如界練。」
新寧縣
三台山 在縣北一里。按《縣志》,「三峰聳秀,象如三台星,因名。」
連珠山 按《縣志》:「在縣城東南者,有三山相連,二在城外,一在城內,其在城內者曰東山」 ,舊有亭閣,足供遊人舒嘯,今雖廢,而邑人士每以九日攜酒於山上登眺。
寶鴨山 在縣西一里
馬鞍山 在縣南一里,以形似名。
石人山 在縣北二里。按《縣志》,石起山巔,立如人形,傍有數石峰,如天半碧蓮,又名石華山。讖云:「石人嶺上置更鼓,浪波游魚出狀元。」 浪波村在縣西,游魚山在紫霞之右。兵備王大用射三矢於石以示武,勒之曰「石化山。」
官來山 :在縣東北四十里。
石鼓山 在縣城東二十里。有石,擊之其聲如鼓。又東四十里曰百峰山,其獸多獐鹿,其木多松梧。
上川山 :在縣城東十里。多香蠟材木,其下曰「下川山。」
文逕山 在縣城東八里。四山環峙,其上有宋義士伍隆起墓,其下有香頭村。
紫霞山 在縣城西七里。上有雲霞,下臨碧水,舟多艤焉。又西八里曰「那西山。」
丫髻山 按《縣志》:在縣西,狀如丫髻,上有奇石,石上有小池,四時有水,蓋名山也。
甘蔗山 在縣城南五十里。有草,味甘如蔗。龍溪山 在縣城南六十里。上有石室,深廣數仞。按《縣志》,「世傳劉三妹蛻骨於此。」
銅鼓山 在縣城南百里。下瞰海洋,風濤觸石如銅鼓聲。
鳳凰山 :在縣城南六十里。有仙人石室遺跡。
紫羅山 在縣城南七十里,其峰孤秀,多松蘿。蓆帽山 按《縣志》「在縣南」
西華山 按《縣志》即那西山,在縣西
龍頭山 按《縣志》,在黃沙坑之右、北坑之前。潯洋山 按《縣志》,在縣東北。峰巒高聳,俯瞰潯江。左一峰上有石室,室內有二石,如麻籃水盤,下有石壁數丈,橫闊丈餘,瀑布沿壁而下,光濺如珠,名曰「石澗珠簾。」
斗山 按《縣志》:「孤峰獨峙,員潔如斗,接脈而居者,名曰斗峒。」
岡背山 按《縣志》:「下枕江流,上有神石,土人祈禱多應。」
松子嶺 按《縣志》,「在塘村之右,有宋尚書李喬木夫人伍氏墓。」
寺山 按《縣志》,「即寶國寺後山。」 山有大石,石有仙人趾跡,下有泉池。
銅鑼石山 按《縣志》:「廣海中有石如銅鑼,風濤撼之,聲聞十里。」
大隆山 :按《縣志》:「在海矬之間,與甘蔗山連接。峰巒疊聳,徑路深阻,有猺人住其中。」
流波石 按《縣志》:「屹然砥柱,中流而水浸不沒,蓋奇石也。」
紫霞海 :在縣城西七里紫霞山下。其中多魚鱉。按《縣志》,「岸有接官亭,久廢。」
那平海 ,在縣西十七里,又西二十五里曰法竹海。
潯陽海 :在縣城北四十里。
斗峒㴦 按《縣志》:綠圍諸鄉,愬夾而居,襟帶瀠洄,能資灌溉。《陳白沙集》有《綠圍伍氏族譜序》:九曲涌 ,在縣北四十二里。
半塘海 :在縣城南四十二里。其中多蟹鱟,多張魚。按《縣志》:發源馮村,流會廣海,水大而深,險易緩急,以風而變。
亞州海 ,在縣南四十五里。又南四十里曰矬峒海,有渡。又南八十五里曰大牌海,其中多寧蝦,多赤魚,多曹白魚。
銅鼓海 :在縣城南一百里。其中多龜魚,多苗蝦水草,多紫菜、鹿角菜。
寨門海 :在縣城西南二百里。產魚鹽。按《縣志》:「大而深。」
網洲海 :在縣西南二百五十里。為番舶往來之衝。
雷公潭 在縣南一里。按《縣志》,「昔有龍興於此,迅雷風烈,忽作,因名。」
南門河 按《縣志》在縣南教場之前。
湯湖 在縣南
白廟河 在縣西北
三合水 按《縣志》:「在縣西南。成化初,邑治未分,縣丞陶魯以新會至廣海,由厓門出大海洋,有風濤之險,且多海寇,舟憚往來,建議由法竹上流三合水因其故流小水開鑿,由魚塘至黃塘二十餘里,通甘村水,然水勢高下,莫能注接,竟不成功。」 今遺趾尚存。
泥涌河 按《縣志》在縣南,改鹿爪渡頭於此。石坂潭 祈雨多應。荔枝塘 中有罾門。
龍頭河 按《縣志》,接流法竹出而與長沙河會。望峒河 按《縣志》,與矬峒河同發源。
《金門海 》按《縣志》「在上川左,今禁。」
增城縣
鳳凰臺山 舊名「春岡」 ,在縣城西南一里,今縣之南街。唐時有五色鳥集此,因名。宋崔與之故宅在焉,其陽有菊坡祠宇。
白水山 在縣城西四十里。屹然若巨屏。其上有瀑泉,懸注如練,其鳥有五距鵲。又一里曰佛跡巖,其東湯泉之水出焉。蘇軾詩:「湯泉吐艷鏡光開,白水飛虹帶雨來。勝地鍾靈傳異事,巨人留跡寄蒼苔。」
古散山 在縣城西五十里。其山布散不屬,有草焉,其本如藤,其葉如葵,節密而心實,其名曰矮竹。按《縣志》:「南流出神岡及白岡,可通舟。」 又西五十里曰丁澗山,兩峰相距,其中有泉,流於西南。
古華山 在縣城西六十二里,形若垂蓮。其麓,宋崔與之墓在焉。
娥眉山 一名「南鄉嶺」 ,在縣南七十里清湖都。
《通志》作南樵山極高峻周迴百里上有丹室下
编辑
有石庵,湛文簡建書院於此,曰「蓮花書院」 ,上有霍文敏墓。
帽嶺山 在縣城北三十里。其上多松竹。《舊志》:形如蓆帽,日明則晴,煙籠則雨。
靈山 在縣城北六十里。上有仙女石,旱禱輒應。按《縣志》:「體勢甚高,而頂上寬平,週迴三百里。」 後抵從化縣界。南有石巖,巖左有大白石,又謂之七姑仙女石,積水出焉,可灌田千畝。
鷓鴣山 在縣七十里。其鳥多鷓鴣。有獸焉,如豚而遍體皆剌,善射人,其名曰蝟。按《縣志》:「峭壁雙立,其一差小,俗呼為大小鷓鴣。」 從化學正向之,因改名雙鳳山,白泡水出焉,山下有渡。招賢山 在縣城北四十里,其上多瑰石。按《縣志》:在崇賢都,昔有賢者隱此,故山與都皆以賢名。又北七十里曰鴶鳩山,多奇石。又北三十里,曰「石龍頭山」 ,巨石突起,下瞰長河。
羅浮山 在縣城東一百三十里,與博羅縣接境。昔有山浮海而來,傳與羅山合而為一,故名。《前漢地理志》:「博羅縣曰傳羅。」 後傳錄日久,訛傳為博。此山高三千六百丈,上有三十六洞,七十石室,四百三十二峰。洞之幽者曰朱明,此洞三十六中之一也。天寶初,詔欲尋是洞。時邑簿任知宣領耆舊尋見一洞,以藤筐籠石,垂一人下,約五丈餘,下視無底,日月星辰無不備。初有白雲,須臾散漫五色,曰黃龍,曰水簾,曰蝴蝶,曰朱陵,曰金沙,曰白石。峰之高者曰「聚霞」 ,又曰「飛雲。」 㨿絕頂,高三百丈,周二十里。其次曰麻姑,曰玉鵝,曰仙女,曰會真,曰錦繡,曰玳瑁。有奇石,高六百丈,廣七十丈,綵爛若霞錦,謂之「瑤石臺。」 又有大小石樓,孤秀如樓閣然。相傳唐武后時,有邑女何氏,有神仙之術,持一石置小石樓之上,遠觀如畫。上有鐵橋,其形如鞍,在石樓之間,高五十餘步。下有花首臺,開元間,嘗有五百花首菩薩建臺於上。又有龍公竹,大徑七尺,圍節長丈二。嘗有鸞鳳棲宿在碧雞,或群飛,或獨鳴,可見而不可取。又有紅翠鳥,又有啞虎,不哮齧。其諸神湖玉樹、珍禽、《玉草,記》莫能悉。其下羅水出焉。又其下有卓錫泉。又其下有梅花村。又其東麓則接白水山。
百家山 在縣城東十里。其上多草木,多竹。陳峒山 在縣城東北二十里。形若豎旗。下有石庵,有石佛。其獸多石羊,其鳥多鵔鸃。
虎獅山 在縣城東北二十一里,以形似名。上有泉,下瀉成淵,其中有龍,多鬱金草。陳石山 在縣城北四十二里。有石秀銳若筆,其上多石心木。
流防山 在縣城南十五里,狀如卓筆,其下防水出焉。按《縣志》在長沙鄉,今屬龍門縣地。角子山 在縣城東五十一里,接於博羅。無草木,多瑰石。
窯石山 在縣城東南六十里。其上平坦,有石黑若窯山,無草木。
猊山 在縣城東南二十三里。其上多異竹。《一統志》:產婆羅竹,圍三、四尺,性豎,土人取以為弓。龜峰山 在縣城西二里。邑人重九,每登之,一曰登高峰。
金紫峰 在縣城西南八十里,多異花草,山形如旗,朝旭暎之,其色若金削芙蓉,故名。又西十五里曰五馬峰。又西南十里曰藍袍峰。又西一十里曰雙魚峰,峰前有喪慶寺。相傳宋時闢基得銅鐘,下覆雙鯉,今建橋其上,謂之「仙鯉橋。」 焦石嶺 在縣城東五里,其石赤,與羅浮相望焉。相傳浮山自海浮來,與羅山合,故謂之羅浮。與此嶺相望,若碇於此也,故又謂之浮碇岡。按《縣志》,「浮碇岡高三百餘丈,盤據二十里,上多石鼓,奇怪。」
歐陽嶺 在縣城東二十五里羅浮之西。昔有歐陽氏居此。
雲母嶺 在縣城西二十里,其中多雲母石,日出照之晃耀。按《縣志》產雲母石,故都以此得名。亦名丹丘。按《通志》:唐武后時,縣有何氏女,服雲母粉得道。
鳳凰岡 在縣城東南二十里,以形似名。《舊志》或言宋時有五色鳥集此,李朝詩墓在焉。下有鳳凰鋪。
烏石岡 其石黑。按《縣志》:「縣西南七十里在石下村後,高三十餘丈,其形如鐘,其色如墨,亦名鐘墨石。」 又西有劍跡石。
景星巖 ,在縣城北一百一十一里,中有石如臺閣,或如修廊,或如鼓,擊之有聲,石乳流結,如寶蓋旂幢,其中幽窅。
燕石 在縣城西南六十里。其狀如燕,下有洞,可坐三十餘人。
鶴峰 按《縣志》,學宮之後山也,兩峰城跨其巔。鳳凰嶺 按《縣志》,下有泉水可煮鹽,其鄉名鹽
坑
牛牯嶂 按《縣志》,縣治後屏也。連亙雲霄,距縣八十里。
澄溪山 按《縣志》:「在縣西北七十里崇賢都」 ,上有仙女石併石磴,澄溪水出焉。出箭幹洞,經流臘埔,至三江,合流於增江。
峰門岡 按《縣志》在縣東北七里,兩峰對峙如門。
飛泉洞 按《縣志》:「在縣東八里。世傳葛洪嘗煉丹於此,有碾藥石,又兩石壁立如門,中有張老巖,又有醉眠石,皆大書『一水從石罅中流,瀠洄百折。遊人取小石障下流,以蓄其勢,乃兩兩夾曲而坐,使人酌杯酒置上流,聽浮杯至前,輒取而飲』。」 萬曆壬子,署縣事桐城劉引昌因偕戶侯張永燦、邑人單守敬、黃拱寅輩構亭以迎瀑布之勝。
白木峒山 按《縣志》:在邑治之西,亦名郭婆圍嶺。上多茂木,崇峙峻整,與焦石嶺等。
元德山 按《縣志》,距縣一百二十里,與番禺為界。山上有土丘百丈,高數十仞,名曰「仙人大座山。」 大木叢林,奇巖怪跡,蓊蔚盤踞。
寨嶺 按《縣志》,邑治之南二里,今名豸嶺,當百花林、增江二水合流之口,上建鴈塔,隆慶四年,士民合築於嶺之絕頂,塔北面為宮,奉文昌神以主鴈塔之祀。塔嶺南下有塘,曰磚窯坭塘約二十畝,儘南至溪,西至田,東至海,屬官在增江下流二里,洲浮水中,曰鴈塔洲,即《通志》及《羅浮志》所載別情洲。其地平曠,水環之約二十餘畝,未經種植,屬官萬曆四年,合邑士民呈出姦僧違例欺隱龍山、新興二廢寺土名「雞啼涌」 等號田,及泥紫村園三十六個,共稅一頃三十三畝。知縣王良心通詳當道,撥僧明桂照例補餉,連前田園赴鴈塔居守。
南山 按《縣志》:「與豸嶺對峙,山下臨江為釣魚臺,山頂建翔鳳塔。萬曆六年士民合建,撥道士居守。」 所管各祠田地、山塘共三頃九十畝四分七釐八毫。
望州岡 按《縣志》:「豸嶺之南,去縣二十餘里,橫亙嶐嵷,官道出其左,登絕頂,一眺千里,凡廣州勝概,咸在目中,故名。」
大墩嶺 按《縣志》,去縣八十里,在清湖都,橫枕大江水口。
增江 在縣城東一里。源於防山,東南過石灘。舊《志》云:源出陳峒山,東流而南,合於防水,西流七十餘里,始為增江。《新志》云:「源出防山,上至西林,可通船筏。下至石灘,西南入於海。」
古散水 在縣城西六十里。源於古散山,南流過神岡,達於白江洲。可通舟筏。
白水 :在縣城西四十里,源於白水山。
澄溪水 在縣城北五十里。源於鷓鴣山,南流合增江通舟船,入於海。舊《志》作「程溪。」
天塘水 在縣城西七十里。其水瀠洄,注於田風湖 。在縣城南三十里。方廣六十丈,其水匯。舊《志》云:「深不可測,四時澄清。」
「別情洲 在縣城南二十里,其地平曠,水環之。洲南十五里曰牛潭,其中有金牛,是多怪異。」 《南越志》:「潭有金牛,晉時羅公釣其上,得金索引之,牛見復沒。斷其索,得丈許。」 法真《登羅山疏》:「增城縣南有別情洲,洲南又有牛潭,漁人見金牛常出水盤石上。義熙中,縣民張安釣此潭,於石上見有金鎖,大如指,長數十尋,尋之」 不已,俄有物從水中引之,力不能禁,以力扣斷,唯得數尺,遂致大富。後義熙周靈甫亦好釣,嘗見此牛寢伏石上,旁有金索,往取之,得二丈許。遂以財雄為江南都尉。
接龍橋水 :在縣城北二里。下接大嶺,上連龜峰。其水兩流至於大江,謂之《鎖溪瀝》。
流觴曲水池 在縣東,過大江五里,巖竇湧泉,流於盤石,九曲旋轉。
甘泉洞 在縣南八十里。泉出山洞,味香甘。湛濂詩:「怪石蒼苔老,巖邊石徑幽。昔時仙賞處,寒澗水東流。」 按《縣志》:有甘泉可飲。尚書湛若水因以為號。仍建甘泉書院。
右灘 在縣城西南六十里。其中多瑰石,民環居之。
南山釣磯 在縣城南三十四里,其中多怪魚。西山村畔巨石濱水有蘇平衍,鄉人吳氏釣其上,得巨鰲。
冷水池 ,在縣城西二十里,其水寒。
湯泉 在縣城北五里,廣十丈,深二尺,其水溫,浴者可以愈瘍。
東洲 在縣城南八十里海中,民環居之。有烏石在巡檢司東洲驛。
《西洲 與東洲》,並民居差少。
鐵船瀝 在縣城南二里,今湮。《舊志》:宋景炎間,邑人石文光有智勇。時邑有外海鄉人迎文光自廣城駐兵於縣,因以鐵鑄一舟,置之下郭。歲久,舟沒於瀝。
雲母井 在縣城內南二里鳳凰臺下。舊《志》:「唐開耀間,何仙姑餌雲母及北水製之。」
泉子井 在縣城內西南。其水清甘,注於田。泉上舊有亭曰「醒心。」 紹熙三年,權縣許伯鳳更創,改名「廣濟。」
鴨潭 :按《縣志》,舊傳「有雙錦鴨浮游其中。」 今尚有雙鯉數尺,鱗鬣若錦。
增江水 按《縣志》亦曰相江,以崔相得名。發源鐵岡、高明二峒,經龍門、白沙南下,過三江口,合楊梅、澄溪二水,趨縣北而東,抱城而南,穿南山豸嶺之口而出。
散塘洲 按《縣志》,洲浮水中屬民業洲。下流三四里,經石灘派分東流曰碧江水,遶碧江村,至黃埔入於海。
大娘湖 按《縣志》,邑東南三十里,春漲冬涸。百花林水 ,按《縣志》,在邑治西流至蔣村坑頭,過鯉橋,趨豸嶺,合於增江。
廟潭水 按《縣志》:「在邑治北,出楊梅靈山,流經廟潭,至三江合流於增江。」
九曲水 按《縣志》,「邑治東北二十五里,在金牛都。」 發源欖溪,其流屈曲,兩旁桔槔數十處,引水灌田千畝,旋繞而西,至大步口入于增江。綏福水 :按《縣志》,「在邑治之西北。源自何逕諸山,出埔尾墟,經茅田,過陳江,遶沙㴦及白岡。一支由溫涌神山過大墩而入於海;一支自石頭遶老鴉山,入鱷潭,放於海。」
潮 按《縣志》:「一日而再至,朝至曰潮,夕至曰汐。」 其涉於增者,則自南海虎頭門入,分為二派,一南赴廣州,一北赴增城,平放於東洲沙貝四十里至石灘;尾流又十五里,至於新溪。
香山縣
七星峰 在縣城內。昔有七山,環列如星,今惟仁山、武山尚存,餘皆平於築城。
大北山 在縣東一里。平遠延綿,東界牛起灣,南北皆田。西曰蓮峰,其高數十丈,即舊寨山也。元偽千戶王一據之。元末,海賊李祖三、盧實善相繼劫掠,宣差朵羅歹屯守其上,率邑人鄭榮叟立城塹守十有八年,至明洪武肇基,始平云雲。亭山 在縣城北一里,一名「金鼓角。」 昔人於海隅嘗聞金鼓之聲,故名。其下多平田,宜稌黍。
《縣志》金·鼓朝陽列八景
编辑
插笏山 一名「獺窟。」 在縣北一里崎海之旁。四面皆田,設有烽堠。舊有西林庵。
石岐山 ,在縣西北一里。原設有烽堠,遙與蓮峰相對。土燥多石,直抵於海。其陽為何學士「赤松堂。」
老安山 ,在縣西南半里。為縣水口衝要,西臨於海。
長洲山 在縣西二里「四水中」 ,「海南八景。」 《長洲煙雨》。
貴峰山 本名大尖山,在縣南四十里。按《縣志》「高三百餘丈」 ,為縣治之前。案,其東有野牛逕,南有小尖峰、箬葉嶺。
壽星塘山 在縣南二十里。上有黃泗墓,其上多松稷,壽星之水出焉,匯而為星塘。西有宋疑塚,在墳頭岡,梅花水出焉。其陽為六十陂,大嶺、石溪瀑布出焉,又瀦為大龍潭。自柯水窞至阪道、馬鞍嶺,而伏虎岡、仙人障出焉。越龍袞坑至西坑尾、望鹿石、三株松嶺,以抵於碧雲峰,皆仙靈所宅也。
金紫山 在縣東南十里伏虎岡北有石泉,寒冽不竭。按《通志》:「天霽則雲霞輝映,色若金紫。」 北臺山 在縣南四十里。又南二十里曰南臺山,兩山相對如臺,上多莎蘋,其中梅花之水出焉。
香爐山 在縣南六十里。峰崖幽峻,東界白銀水,西赴海;北為南臺至橫坑,南接嶺山牛耙石有籤筒瀑布出焉。下為大井,以抵於沖天燕峰。其西為沙角徑。
湖洲山 按《縣志》,「在縣南二十里,孤峭臨海,一名文筆。」
東林山 一名「筆架。」 在縣南二十里,廟學之前山也。
灣月山 在縣南二十里,又名鹿鳴嶺,與湖洲。
山相接,群峰森列,擁峙縣案,為一邑大觀。鴻鶴嶺山 一名鴻鶴尖,秀峰插天,三面臨海。象角山 在縣西十里,西北臨海。相傳宋時見石室自立於上,俗呼「佛屋。」
石門山 在縣西十里。其中有峒,是多松㮨,東臨海。
疊石山 在縣城西十里。其中有峒,是多松㮨。按《縣志》:「龍自新會圭峰渡海而來,石骨嶙峋,為縣治右弼之障。」
青薑山 在縣西南七里。高潔雄偉。
烏巖山 在縣東南六十里。東抵雲梯諸山赴海,西介香爐,北為千秋嶺、紅旗峒,西北抵相合山至於海。巖穴幽暗,人跡罕至。宋末,鄧光薦避元亂居此。
長江山 在縣城南三十里。有水下注,實為眾水之源。其山高聳,南接烏巖,眾水出焉,北合神涌入於海。又有相合山,峭峻形肖。有劉公峰、白藤嶂、元舊寨山。
紫馬嶺 在縣城東五十六里。中有天池,多芰荷,民田環焉。又有石牛嶺,在鹽場後,有石如牛。蓈尾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其西為濠頭,北臨海烽堠。
大圜山 在縣東南四十里。南接八廉嶂,西為神涌海。上有山曰「三洲。」
四巖山 ,在縣東六十里。高聳,北臨海,其東曰日角山,三面臨海。
東洲山 在縣東七十里海中。潮汐湍激,舟不可渡,曰「東洲門。」 其上北海中曰壺頭山,與東莞縣交界。海中有大小虎頭門,以形似名,即秀山也。
黃道山 在縣東二十里西村。奇秀高潔,宋黃道人修道故址也。下有「新美齋」 ,為鄉人黃士成所建。
雲梯山 在縣東七十里,又曰煙筒山。有石巖,深四尺,有泉湧如筒,俗呼為「盧亭井。」 張、許二道人嘗結庵絕頂,今《石扁》猶存。
平田山 在縣東八十里。臨海。一名「東山。」 南蓈山 在縣治東八十里。東北臨海,近豐阜湖。
葫蘆門山 在縣南八十三里。有石立如門,林木陰鬱,行人憩焉。又有佛屋門。其東北曰東嶺,北接烏巖。其西南曰西嶺,北接香爐,而山益盤蔚。西嶺之陽,有水射出,瀑布南注。其南有北含山。
大芒山 ,在縣南九十里雍陌村。勢如奔龍,昂首睨於巨海。
五桂山 ,在縣南八十五里。週迴二百餘里,巖壑瀑布,可與羅浮諸勝相頏。山左有大小花園,各產異花。其陽產神仙茶,俗名「五鬼山。」
稜角山 在縣城南二十八里。下有龍井,中有石如魚峰,曰十二嶺峰、曰鷹竇峰。南野角有石,俗曰「黃巢」 藏人往取之,得一二古磁器。曰丫髻峰,昔寨其上。曰茅灣峰。峰下五眼井,冬暖夏寒,與溫泉相望。曰茅灣一峰,在縣治前。
鳳凰山 在縣城東南一百五十里。東界南坑,北接官塘岡,西為金竹園、白蜮石、古壑諸峰南赴海,其上多產山蘭、鶴鵑諸花,與南山對峙,迤𨓦東馳於海,瀑布之水出焉。一曰天井湖。又東南曰藍屏山,上有石室,曰榴花山,曰翠眉山,皆相望而拱衛者也。按《縣志》,舊傳有仙女池、仙果,或人見之。其陽有尖峰嶺、石牛嶺,在香山場後。風門凹嶺。烽堠銀涌角峰、烽堠、雞拍村,銀礦今絕。翠眉山,西臨海。秋風角山,五峰如梅花然,故《語》云:「梅花飛上秋風角。」 石甑山,鳳凰東南,香山場前。藍屏山上榴花山。藍屏山之南產榴花,東南巨海相望而趨南者也。
望門山 ,在縣東南一百一十里。起自北嶺,延袤二十里,如旗。至海門突起群岫,東南為九星大洋,內包鄉都,外泊艘艦,漁樵蝟集。
南蕉山 與鳳凰山對峙,絕頂有泉,清澈不竭,曰龍潭。前有三軍巖。舊《志》:宋末有陳媼者,據險率眾為亂,因名其子曰勇子。後降於元。
飛駝山 即大欖山。在縣北七十里。山勢蜿蜒,中開屏嶂,左為露霞峰,下有開元、梅花諸泉。浮虛山 在縣城西北七十里大海中,隨波上下,因名。舊有元興寺。
永泰山 :在縣東北海中一百里。大海之東曰「三角」 ,大海之西曰「坡頭」 ,皆護浮虛。
百富山 在縣西北一百里。廣而腴,故名。又西北十里諸山,曰圓欖,曰小欖,曰聚平,曰「大塔」 ,民環居之。
黃楊山 在縣西南四十二里。其木多黃楊。宋末,鄧光薦挈家避此。其陽有赤坎岡,張世傑所葬地。有赤坎村、大人嶺、烽堠。又西南六十里曰荔枝山,其木多荔枝,因名。又西南十里曰龍歸巖山。《縣志》云:「宋有結庵者」 ,今湮。曰大小托山。又東北八十里曰馬鞍山。《縣志》云:「形勢雄峻,為郡治。」 案山、烏洲山、古鎮山,俱海中,西接新會。高城山 ,在縣西南六十里,高峻森列,疊岫層巒,周迴如城郭。元末民避寇居之。
九星洲山 :九峰分峙,多石巖、石屋、靈草。石上溜水甘美,為番船往來所汲,曰「天塘水。」
金星山 在縣東一百五十里大海中,二峰相峙如門,有石嶼如珠。
大小橫琴山 在縣城南二百里大海中。大吉山在其東,小吉山在其西,下有雙女坑。舊《志》:樵夫見二女溪上,就視之,化雙鯉。元末,海寇王一據之。明洪武二十八年,寇平,詔虛其地。
三竈山 三石如竈,與橫琴相對,南接牂牁大洋。地平坦,多稌黍,本宋「黃」 字上下二圍。元海寇劉進據之。明初寇平,復入黃梁都,有田三百餘頃,皆極膏腴,編民糧差。後居民吳進深通番為亂,洪武二十六年,都指揮花茂奏殲渠魁,悉遷餘黨,其田永不許耕。又南一百里曰九澳山。又南二百五十里曰井澳山,一名仙「女澳。」
錫坑山 :在縣城南二百八十里大海中,多麖鹿。又南曰馬盾山,曰南亭山。
知洲嶼 在縣南大海中,接於東莞諸洲,曰小湖,曰大小磨刀,曰羅洲,曰白椒,曰芒洲,曰散洲,曰白藤,曰鸕鶿,曰九星,曰桑洲,曰赤洲,曰擔竿,曰竹洲,曰粉洲,曰大淋,曰小淋,曰文灣,曰連灣,曰三門,曰浪泊,曰倒觸,曰宿聚,曰鬼嘯,曰皋蘭,曰鹿脛,曰潭洲,曰雞籠,曰王魚,曰丫洲,曰箔洲,曰攣洲,曰遊魚,皆星列焉。其下多「魚蟹,多蝦蠔,多𧒽螺。仁山 按《縣志》」 ,「在城內,其陽為縣治,上有書院,其陰為仕學臺,其左曰豐樂園,今臺園久廢。其北曰慶壽山,城跨其上,前有無量寺。」 東南曰豐山,昔僅培塿,近民居,已平。西曰武山,城垣跨之,上為戰臺,今毀。其三平於築城時,是謂七星峰。筆架山 「按《縣志》」 ,「在縣南一里。三峰聳秀,中峰」 特出其上,後易名東林。黃經構「山海齋」 誦讀其丅,易名東林,與西林對鳳山 按《縣志》:即小欖山,去縣北七十里。峰巒秀峙,紆而西指,蘊靈盤結,有泉石之美。山下有翁陔園。
零丁山 下有「零丁洋。」
深井山 按《縣志》,即仙女澳也,亦名井澳,在橫琴下。宋端宗御舟嘗至此。景炎二年十二月,帝舟入海,至仙女澳。丙寅,風大作,舟敗幾溺,帝驚悸得疾,嘗一卻元兵於此。
澳山 按《縣志》:山之東南,西對橫琴水中曰外十字門,其民皆島彝也。今遷。
石岐海 :在縣城西北一里。北接浮虛,南入牂牁,其中海物惟錯。
浮虛海 在縣北十里。會石岐南入於牂牁。黃經詩:「西北潮宗派,東南合沓潮。長風隨入夜,吹作雪翻飄。」 按《縣志》:在分流上源,勢若滔天,號為巨浸。
疊石海 ,在縣西五十里。旁有巨石,其中多魚蟹。
東洲門海 在縣東海濱,二山若門,潮汐悍急。象角頭海 在縣西二十里,西接鱘。巨瀝北連大欖,其勢汪洋,舟不可艤。按《縣志》,「晴則水光接天,往來晏然。」
金紫泉 ,在縣東十里,味甘冽,與巖溜相去百餘武。又十一里金竹泉,味較金紫差冽。
黃婆泉 在縣南二里許。味清冽。
零丁洋 在縣東一百七十里海中。其上有山,其下潮汐迅急。按《通志》,宋文天祥詩「零丁洋裏嘆零丁」 ,即此。
金星洋 在縣東。海中有石嶼如星,故名。九星洋 在縣東南。海中有九島如星。《新志》:「番舶往來之衝。」
梅花水 ,在縣南十里。源於羅漢諸山,旁多梅花。
白銀水 在縣南八十里。旁有樹,其色如銀,西北合梅花水入於海。
宮花水 在縣東三十里,源於長江山。按《縣志》「灌溉得能一都之田,歲旱無患。」
橫坑水 在縣南五十里,入北臺海。鱘龍水西出,又西合梅花水。
蜆涌 在沙岡頭巷,源於釜沖,入於壕,環遶學宮。按《縣志》,「宋端平中,縣令梁益謙決以導田,自縣東襟帶環繞。」
銀涌 ,在縣東一百五十里。有石如龜,每潮生觸石,浪白如銀。
天井湖 按《縣志》:「在縣東恭常都下柵村,自南山竹門瀉出下溪二丈許,其水清澈。歲旱,鄉人取湖水至旱福場祈雨,立應。」
石溪 在縣南一百五十里,源於鳳凰山。金斗灣 在縣南二十五里。多海物珍異。冷池 在縣南三十里大芒山下。闊丈餘,深三四尺,味甘而冷。
熱池 ,在縣南三十五里雞拍村田蓢中。闊四丈餘,深五尺,潮長則沒,潮退則見,其色黃濁,恆熱如湯。
大龍潭 在縣東南釜沖後山。歲雩輒應。舊《志》云:「中有靈物出入,歲旱投祭文,禱之以物,頃刻雨。」 又有小龍潭,在南北臺山下。舊《志》云:「歲旱,鄉人宰白鵝以祭。」
龍井 在縣南龍舟山。舊《志》云:「天然石甃,地湧源泉,上有石若魚,相傳有龍出沒其中。」 又南沙岡頭曰白水井,始鑿時其水出,色白。又西曰義濟井。舊傳邑少井,宋時鄉人鄭度鑿此,以利邑人。
「溥惠井 」 在縣集真堂東。
潘家井 在縣西五十里潘家村,其水清冽,流溉民田。又西二里曰「兔毫井。」 又北七里曰「盧亭井」 ,在煙筒山中。
滿水井 在縣東南。注灌田二十餘畝。按《縣志》,佛仔屋下泉湧不息,味清美。
茅灣井 在縣南。泉發五眼,北注,灌田二百畝。冬盈井 在文廟西,春夏則減,秋冬則盈港口 。按《縣志》:在石岐上流,水小而淺,潮平可濟,汐涸則難,乃北鄙之咽喉也。正德間,為寄莊豪右所築。今通之。
分流海 按《縣志》:在港口上流,東注於東洲門,北通於廣。
倒流海 按《縣志》:在浮虛之上。其中巨嶺,激水湍急,迴流深險。
小黃圃海 按《縣志》:眾水輻輳,水寇之衝。舊置巡檢司,民稍安堵。今宜專哨鎮守,以握其衝。第一角海 按《縣志》,在縣南。海門淺隘,南抵大洋,乃縣南之咽喉也。明初都指揮花茂防寇於此,民呼曰「花夫人馬頭。」
烏沙海 按《縣志》:「在三竈東。成化中,番船侵擾,歲令官軍千人防之。」
春坎坑 按《縣志》,「西北合梅花水、長江水北出,又北合神涌水入於海。」
旱福場 按《縣志》:「在縣東九十里恭常都下柵村石牛潭側。鄉人以石為壇。或歲旱,於天井湖取水至場,用水牛一隻燃火四旁迫之,牛狂觸場中。於是地損水動,祈雨立應。」
大井 按《縣志》「在縣西北仁厚街。」
沙井 按《縣志》:「在西門內武山下。其泉自石中出,甘美可愛。」
象乳泉 按《縣志》:「在縣南十里飛鵝山之北,味甘冽,僧慧融掬之而甘,因闢焉。」
「萬年井 」 :在蓮峰麓,今涸。
瀵水井 在北山村
大井 按《縣志》「在龍眼都濠兔村,與潘家村相對,四面澄澈,歲旱灌溉田苗。」
紫馬泉 按《縣志》「在縣東十餘里,出紫馬嶺下,因名。」
丹泉 按《縣志》「在縣南八十五里五桂山攀天嶺之石,巖味香冽。」
翰香泉 按《縣志》在縣西南八十里陳公石之左。
五眼井 按《縣志》在谷字都茅灣村下,冬煖夏寒,與溫泉相望。
開元泉 按《縣志》在縣北七十里小欖之飛駝山。。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