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三百十五卷 |
第一千三百十五卷目錄
韶州府部彙考一
韶州府建置沿革考
韶州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韶州府星野考
韶州府山川考〈水利附〉
職方典第一千三百十五卷
韶州府部彙考一
编辑韶州府建置沿革考 府志
编辑本府
韶州《禹貢》揚州之南境。秦闢嶺表,屬南海郡。漢高帝十一年,以南海郡屬南粵,趙佗據南粵,因封之。漢武帝元鼎五年,粵相呂嘉反,使伏波將軍路博德出桂陽,下湟水,與諸將擊南粵。六年,平粵,以曲江、湞陽、浛洭三縣屬桂陽郡,隸荊州。二漢俱屬桂陽郡。三國屬吳。黃武五年,徙交州治交趾郡,分合浦以北為廣州,以曲江、湞陽、浛洭三縣屬焉。甘露元年,分桂陽、南海郡地置始興郡。晉大康中,平蜀及平吳,遂以始興郡屬廣州,仍統縣七:曲江、始興、中宿、陽山、桂陽、浛光、湞陽,內五縣自桂陽郡分立始興,析曲江置中宿,宿自南海隸。永嘉元年,分始興、桂陽、南海等九郡置湘州。咸和三年,復以始興郡屬荊州。宋元徽四年,更郡名曰廣興,改浛洭曰浛光。齊復名郡曰始興,領縣十,隸廣州。更始興縣曰正階。梁天監元年,於浛光縣置衡州,仍分廣州之始興等郡隸焉。天監初,廢置不可勝紀,如始興縣為安遠郡,翁源縣為清遠郡,桂陽郡為陽山郡,後廢。復以浛光為陽山,置衡州,分湞陽縣地置翁源縣,又復正階縣曰始興縣。天監七年,分曲江北境置梁化縣,即今樂昌。十七年,分梁化縣置平石縣。承聖初,以始興郡為東衡州,尋廢。浛光之「衡」 在西,故以此為東。陳大建二年,復置東衡州。隋平陳,廢陽山郡,改衡州曰洭州,尋廢洭州為浛洭縣,廢湞陽入曲江縣。開皇二十年,移廣東總管府於南海,廢大庾縣入始興縣。仁壽元年,置番州《唐志》:韶州本番州,《圖經》載,「以薛道衡為番州刺史,于州治創逍遙臺。」 謝肇《壁記》:「鄧文進為番州刺史,移州治於水西。韶嘗為總管府,既移總府於南海,故於此置番州也。」 大業初,廢為南海郡。唐高祖武德四年,分廣州之曲江、始興、樂昌、翁源縣置韶州,韶之名自此始。貞觀二年,更韶州為番州,又改名東衡州。六年,復名韶州。統縣六:曲江、樂昌、仁化、始興、湞昌、翁源。光宅元年,分始興置湞昌。垂拱四年,分天下為十道,以韶州隸嶺南道,分曲江北境置仁化縣,改湞昌為保國。天寶三年,又改韶州為始興郡。七年,復為韶州。廣德初,呂大一反,廣州置韶州刺史,兼韶、連郴都團練使,以控扼南海,事平復舊。唐末,姦盜蜂起,梁乾化元年,虔州防禦使盧光稠起義兵,以虔、韶二州入於梁。光稠沒,偽漢,劉隱據廣州,稱南漢。至劉晟,乾和四年,分韶之湞昌、始興二縣置雄州,于湞陽置英州。宋太祖皇帝開寶三年,潘美平韶州,四年,俘劉鋹,嶺南悉平,改「保國」 為「保昌」 ,兼始興縣為南「雄州,隸廣東路。」 六年,以浛光隸英州。五年,省仁化入樂昌。咸平三年,復立仁化縣,治於光宅鄉。宣和二年,以岑水場析曲江縣翁源縣地,置建福縣,以韶州。領縣五:曲江漢縣。樂昌隋縣。翁源梁縣。建福,仁化唐縣。紹興元年,建曲江縣於城南門。乾道三年,分曲江縣西境、樂昌縣南境,立乳源縣於虞塘。陞英州為英德府,領湞陽、浛光二縣。元至元十五年,改立韶州路總管府、英德路總管府并翁源縣入曲江,以翁源治立巡司。二十三年,廢湞陽、浛光二縣,降英德為州,隸廣東元帥府。分曲江縣戶五千三百餘,置新民官司。大德二年,以翁源隸英州,尋復隸韶州路。五年,陞英州為路,置浛光、湞陽二縣。至大元年,廢湞陽、浛光二縣,以英德為州。延祐六年,併翁源入曲江。於是一路所統者,曰曲江、新民、仁化、樂昌、乳源,亦五縣焉。明罷新民官司,歸曲江縣。洪武元年,改韶州路為府,改英德州為縣,置翁源,俱屬韶州府。領縣六,曲江、樂昌、乳源、英德、翁源、仁化。今
皇清因之。
曲江縣:〈附郭。〉
漢置,屬桂陽郡。吳為始興郡治。隋廢郡,以縣屬南海郡,又廢湞陽縣入焉。唐於縣置《番州》。貞觀初,改韶州,又以臨龍、良化二縣省入。宋、元仍舊。
明因之編戶四十里
樂昌縣
在府城西北八十里。本漢曲江縣地。梁置梁化縣,又分置平石縣。隋開皇中,以平石縣省入梁化,尋改曰樂昌,屬番州。唐、宋、元俱屬韶州。明因之,編戶一十三里。
仁化縣
在府城東北八十里。本曲江縣地。唐垂拱中,置仁化縣,屬廣州。後屬韶州。宋初,省入樂昌縣。咸平中,復置。元仍舊。明因之,編戶六里。
乳源縣
在府城西一百里。本曲江、樂昌二縣地。宋乾道初,以韶州諸縣不通水道,遂於州頭津置乳源縣。元仍舊。明因之,編戶六里。
翁源縣
在府城東南九十里。本漢桂陽郡湞陽縣地。梁置翁源縣。陳又置清遠郡。隋廢郡,以縣屬廣州。唐屬韶州。元改英德路。明仍屬韶州府編戶十里。
英德縣
在府城西南二百二十里。秦為南海郡地。漢置湞陽縣,屬桂陽郡。隋省入曲江縣。唐初,置洭州,領浛洭、湞陽二縣,尋廢州,以縣屬廣州。南漢於湞陽縣置英州。宋州仍舊。慶元初,陞英德府。元改為路。明改州為英德縣。及改今屬,編戶十里。
韶州府疆域考 府志
编辑韶州府疆域圖
本府
東至南雄府始興縣界,一百五十里。
西至連州陽山縣界,四百五十里。
南至廣州府清遠縣界三百七十里。
北至湖廣郴州桂陽縣界三百二十里。
東南至惠州府界三百八十里。
西南至廣州府界四百五十里。
東北至南雄府界二百三十里。
西北至湖廣郴州界二百五十里,至
京師七千三十五里
「東西相距六百里,南北相距五百九十里。」《曲江縣》。〈附郭。〉
東抵始興縣界,一百五十里。
西抵乳源縣界,六十里。
南抵英德縣界,一百一十里。
北抵仁化縣界八十五里。
東西廣二百一十里,南北袤一百九十五里。《樂昌縣》:
東抵仁化縣界,六十里。
西抵乳源縣界一百二十六里。
南抵乳源縣界六十里
北抵湖廣郴州桂陽縣界一百五十里。
東南抵曲江縣炎嶺界三十里。
西南抵本縣榮村接乳源界,四十里。
東北抵仁化土頭嶺界七十里。
西北抵湖廣宜章魚家塘界,一百五十里。
自縣治達府,水路一百里,陸路八十里;至省城。陸路五百九十里,水程九百二十里至
京師七千一百三十里
東西廣一百八十五里,南北袤二百一十里。《仁化縣》:
東抵曲江縣界,一百里。
西抵樂昌縣界,六十里。
南抵曲江縣界,一十五里。
北抵桂陽縣界一百二十里。
自縣治達府,陸路八十里,水路一百二十里至省城。陸路五百九十里,水程九百二十里至
京師七千一百三十里
東西廣一百六十里,南北袤一百二十五里。《乳源縣》。
東抵曲江縣界,三十里。
西抵陽山縣界,一百四十里。
南抵英德縣界,一百二十五里。
北抵樂昌縣界,二十五里。
東南至分水凹五十五里,通英德縣。
西南至大橋村,二百九十里,通陽山縣。
東北至榮村,一百二十里,通樂昌縣。
西北至胡家村三百二十里,通宜章縣。
自縣治達府,陸路一百里,水路一百六十里;自水口達省會,陸路五百九十里,水路十,驛八百二十里。至
京師八十四驛七千一百三十五里。
東西廣一百七十里,南北袤一百五十里。《翁源縣》。
東抵連平州界一百七十里。
西至英德縣界三十里
南至英德縣界三十里
北至始興縣界八十里
東南至長寧縣界一百五十里。
東北至江西龍南縣界三百五十里。
西北至曲江縣界七十里。
自縣治達府城,陸路一百八十里,水路四百五十里。
東西廣二百二十里,南北袤一百九十里。《英德縣》:
東抵翁源縣界,一百三十五里。
西抵陽山縣界,一百五十里。
南抵清遠縣界,一百五十里。
北抵曲江縣界二百一十里。
東南隅:至長寧縣交界遙田臘溪一百三十五里。
西南隅至清遠縣交界官人嶺,一百一十五里。東北隅至翁源縣交界九龍峒,一百二十里。西北隅至乳源縣交界大布,一百八十里。自縣治至府陸路二百二十里,水路三百里。東西廣二百八十五里,南北袤三百六十里。
形勝附
编辑府總
韶治、曲江,襟帶五邑。東則翁山盤踞,西則桂嶺巉岏,英、岡列障於南,韶、石排雲於北,湞、武二江匯而南下,樂瀧、湞峽,不減瞿塘,交、廣之咽喉,湖、湘之唇齒。
「羊城瀕海,地形稍下,若失上游之險,則水陸皆有建瓴之懼。趙佗絕南安、橫浦、桂陽、湟水二關,漢武徙曲江、湞陽,浛洭內屬。桂陽守者先固其外,取者先奪其內,籌度勝勢,大略相同,然則為粵東門戶計,不容不加意於此矣。劉晟置英、雄二州,頗悉地利。佗於仁化百二十里,擇地築城,以壯橫浦」 者,蓋樂、乳、翁、英接壤於楚,而仁化之山,兼通南安。今南雄別治,為韶州門戶計,亦所宜知也。
韶州府星野考 府志
编辑府總
《前漢書》:「粵地,牽牛,婺之分野也。」 今之蒼梧、鬱林、南海、日南,皆粵分也。
《晉書》:「自南斗十二度至須七度為星紀,於辰在丑,吳越分野,屬揚州。」
《唐書》:初,南斗九度。中南斗二十四度。終女四度。自韶廣以西,朱崖以東,為星紀之次,屬揚州。《宋史》:「牛宿六星,三星主南越,明則王道昌。」
《一統志》:韶州屬牛女之分,星紀之次。
《天文書》:「熒惑主楚越;丙主楚;戌主吳越。」
東坡詩:「四時皆是夏,一雨便成秋。」 蓋為粵東總標之耳。韶州外連江楚,內交廣惠,無嶺北之嚴寒,和分風露;無海南之恆燠,涼兼冰雪。《舊志》稱曲江山川夷曠,風氣稍平,樂昌、仁化次之,翁源、乳源、英德又次之。
又云:「秋冬宜寒而或熱,春夏宜熱而或寒。青草、黃茅二瘴,即土著亦有染者。」 大抵冬不甚寒而春寒,夏不甚熱而秋熱,似與嶺北氣候較遲耳。風鳶之戲,嶺北在八九月,嶺南在二三月,則地氣升降,不獨稍遲,亦似相反。而韶郡之風鳶與南雄俱同,嶺北則古之屬隸桂陽者,豈亦有說邪?
《翁源志》云:「翁邑萬山,嵐氣四合,晝夜不開。」 《仁化志》云:「雲氣鬱蒸,日高乃散。」
《樂昌志》云:地近炎方,而山多陰靄,晝溫夜涼。蓋晨露晞而寒色未收,未日昳而陰風已切,則所苦正坐濕淫耳。《漢書》謂「揚越之民耐暑」 ,未盡然也。
龍荔少遂稼圃,《後實皆與南海不同》。
韶州府山川考 府志
编辑本府。〈曲江縣附郭。〉
皇岡山 郡北三里。連接貂蟬石,繞出筆峰之後。高峻端整,儼如屏障。舊傳舜南巡,奏樂於此,因祀舜於皇岡之麓。名其水曰「皇潭」 ,泉曰「虞泉。」 山頂舊有翠華亭,今廢。祠下有舜峰寺,即祀舜齋沐之地。唐韓昌黎、明解縉有詩。
筆峰山 郡後一里郡主山也。初名筆峰,後人呼帽子峰,以其端圓如帽。宋紹興間,舍人朱翌屏居,有《登帽峰序》。淳熙間,郡守梁世安創亭於上,曰「整冠」 ,又薙草得斷碑。畢文簡公《登筆峰》詩,始知為筆峰。今詩序皆無存。明成化十五年,知府王賓於半山創觀風亭,商輅記。嘉靖元年,知府周敘重建。觀風、半山二亭隨廢。七年,通判符錫始建八角亭於山頂,顏曰「鳳來」 ,植松夾道。十七年,復由冏丞出守,作石闌,修復觀風、半山二亭。崇禎九年,知縣潘復敏重修,有《詩》。
芙蓉山 郡西五里。相傳山舊有芙蓉得名。漢末,康容煉丹於此。山半有石室,巔有玉井泉。近時泉出半山,石罅井泥,可療小兒頭瘡,居民取之有驗。唐許渾有句云:「宋玉含悽夢亦驚,芙蓉山響一猿聲。」 明知府符錫有《九日登山次韻》詩。韶石山 郡北四十里,相傳舜奏樂於此。其石有三十六名,曰左闕,曰右闕,曰寶蓋,「曰奏樂,曰樓閣,曰駱駝,曰三峰,曰鳳閣,曰侍石,曰左毬門」 ,曰「《新婦》,曰獅子,曰大香爐,曰小香爐,曰太平,曰馬鞍,曰虹霓,曰富,曰石臼,曰石井,曰朝仙,曰盤龍,曰圓,曰石鐘,曰石船,曰石硯,曰石帽,曰石桃,曰羅仙,曰上魚鱗,曰下魚鱗,曰石倉,曰石廩,曰石田,曰二使。」 韶之山多奇,而韶石為最,雙闕又為韶石之絕奇者,挺拔百餘仞。旁有「香爐」 、「花瓶」 二石,狀皆怪異,餘不可勝紀。逶迤而為「曲紅岡」 ,有諸詩。
南華山 郡南六十里。《溪都》溪水迴環,峰巒奇秀。唐儀鳳元年,六祖盧惠能傳黃梅衣缽,後於此建寺。
桂山 郡西四十里。郡之望山也。盤礡方廣百餘里,其上多桂山,因以名。詳《侯司空廟碑》。虎榜山 郡南四十五里,臨江有石,高十餘丈,闊五十餘丈,形如張榜,俗稱虎榜山。明知府周敘改名回龍山。
玉山 郡東北五里。相傳昔人得玉璞於此,故名。
越王山 郡北六里,俗呼為「白虎山。」 南越王劉鋹之墓在焉。
石頭山 郡北十三里。山上有石高峻,有二聖真身,下建石頭寺。
浮嶽山 郡北二十里。其地躡一處,則百步內皆動,後沒於溪水。
靈鷲山 郡東北四里。舊多虎,一名「虎市。」 晉義熙中,有天竺僧居而虎絕。房融謫官過此,有詩。鳳凰山 郡西五十里,脈接桂山。
錢石山 ,郡東八十里。《湘州記》云:「曲江縣東有錢石山,三面壁立,其狀如臺,其上多碎石如錢。」
鳳儀山 郡南六十里。形如鳳舞,頗為秀麗,故名。
四拜山 郡南六十里。四山與鳳儀山相對。大峒山 郡北五十里,山有石洞,闊十餘丈。蓮花峰 郡南五里,狀如蓮花拱揖。郡治舊城建於湞水東,即此山下。
貂蟬嶺 郡北五里,山頂石突起如貂蟬,俗云「雞冠石。」 石上有洞,一竅通天。
書堂巖 郡東十五里,白茫渡相對。巖洞劃然,泉清石潔。曲江公嘗讀書於此。《元志》有元次山題名。朱新仲跋云:「次山好奇,所至遇佳山水,必加雅目,使從此出涪臺瀼溪,遂傳不朽。」 今次山題刻不存,惟新仲題名猶在。
招隱巖 郡西四十里。宋新州盧居士隱其中,提刑耿南仲書「招隱」 二字勒於石,編修程文德有題。
紫薇峒 郡西北二十里。宋朱翼謫居韶州,放意山水,遇父老指示,始得遊此,可容數百人。奇石 郡西南六十里,旁皆平地,石獨立五十餘丈。
湞水 即郡城東河源出大庾嶺,經烏逕,入保昌縣,南流至郡城,與武水合。漢征南粵,樓船將軍入湞水,即此。因晉置湘州,遂謂「湘江。」 今濂溪書院地,即古湘江書院。
武水 即郡城西河。源出郴州臨武縣,經宜章南流入樂昌,又流百里,經府治西南與湞水合,古名虎溪,唐改今名。孔平仲句云:「簫韶有餘韻,流入武溪中。」
皇潭水 在皇岡嶺下合武水,澄瑩可愛。桂水 ,郡西北四十里。源出桂嶺下,東流與武水合。
目嶺水 郡北百里。巖間有石穴,出水,有童子眼,黑白分明。
修仁水 郡東二十里。下流謂之「五渡水」 ,西流數里,與武水合。南齊時,有三楓亭臨其上。梁范雲為郡守,嘗遊此,有詩。
梨溪水 郡東九十里。源出始興縣東坑嶺,西流合湞水。溪岸多棠梨,故名。
宣溪水 郡南八十里,源出羅坑。唐韓愈有《詩》。溪水, 郡南四十里。源出寶石山,南流二十里,與曹溪水合。
雙下水 郡西五十里。二澗下流,合而為溪,南流三十里入湞水。
膽礬水 郡南七十里。宋初置場採銅,曰「岑水銅場。」 謂場水能浸生鐵成銅,又出生熟膽礬,其取礬極艱,役夫死者十常五六。歲貢生礬二斤,熟礬十斤。都御史韓雍奏罷。
曹溪水 郡東南五十里。源出狗耳嶺,西流三十五里合湞水。昔西僧智藥經溪口掬飲香美,異之曰:「此水與西天之水無別,源上必有勝地。」 蘇東坡句曰:「七年來往我何堪,又試曹溪一勺甘。」
官灘 郡南三里。古迎送止此,故名。
《湯泉 郡》東南五十里。每霜雪時,泉氣上蒸,能熟生物。泉中時見赤魚遊躍,人不能獲。
大湧泉 郡東南二十里。泉湧出石罅中,西流十里入湞水。宋守杜植作湧泉亭,余襄公《記》。卓錫泉 郡東南五十里南華山。六祖浣衣,卓錫所出。蘇東坡有銘。
虞泉 ,出舜祠東崖,味甘美,冬夏不竭。宋郡守方信孺為文刻石名《虞泉》。
九魚塘 縣東三里。塘可十餘畝,四旁有石竇,出泉不竭。
樂昌縣
桂山 俗呼「桂塘寨」 ,在縣北三里,縣治主山也。其山多桂山,下有塘,巔平廣,有瓦礫石臼之屬。宋、元兵亂,民倚為險,故以寨名。
昌山 縣東三里。兩山小大相形,形如「昌」 字。山下有樂石,其石疏理有聲,故名,縣亦因之以名。靈君山 縣東北三十里。高數百仞,脈接桂嶺。山頂有池,周三四里,深五六尺,上產內消根,功同半夏。下有祠,其神曰靈君,故名。
龍山 :距縣治三十里。在靈君山之右。山中有宋進士李巖、李渤讀書草堂,今廢。巖及給事中王彥舉有詩。
象山 縣南里許,下有「鄧忠襄祠。」
五指山 縣北五里桂山之後,聳秀特出。青雲山 縣西十里山間有庵。宋進士龔湜與蕭雄兄弟讀書其上,雄夢周府君曰:「竭力取功名。」 後兄弟三人果登進士,故名其景曰青雲天梯,庵尋廢。明嘉靖甲子,諸生駱价、蕭菊募眾重
建今亦廢
五鳳樓臺山 :縣南六十里。形若樓臺。
筆架山 縣南六十里。形若筆架。
將軍山 縣東十里。高聳如甲冑之士。
九峰山 ,距縣五十里,高二百餘仞。
鳳山 在蔚嶺西北下二十里,其山尖秀,形如鳳凰,山下即「白方伯故居。」
麒麟山 在皈下都。有王方伯生祠。
監豪山 在縣西。崖嶺峻阻,即瀧中。
沿溪山 在九峰南。山有九嶂,多古木,澗水迴合為溪,路通郴州。
龜峰 距縣南半里,橫截武水,為一邑關鍵,有「真武祠。」 嘉靖十九年,知府符錫創書院一區、浮圖一座。今書院廢。明布政王大用、知府姚鵬俱有詩。
獅子嶺 在縣東四里,形如獅子。
神嶺 在縣南三里。為學宮主山。
白鶴嶺 在縣南三十里。其嶺蹲踞,中有盤石,方坦奇異,嘗有仙鶴止此。今石上鶴跡猶存,時有白鶴翔集。
銅鑼偏嶺 在縣北三十里,高百餘丈。俗傳黃巢兵過嶺下埋鑼鎮此,故名。
蔚嶺 在縣西北九十里。高出雲漢,路通郴州。按《縣志》,上有泉,極甘冽,行旅資飲焉。俗傳六祖以錫杖卓出此泉,人呼為六祖泉。
神嶺 上有仙人跡,中有泉。
揚古嶺 ,距縣西北八十里,高五十餘仞。按《縣志》,「其嶺有一路通郴、桂,乃入粵要路也。」
塔岡 在縣南四里。岡頂舊有浮圖,故名。相傳浮圖文筆也。宋時,邑中科名頗盛。至元末塔毀,科名遂不競。嘉靖十八年,知府符錫乃復興建。有《登塔岡》詩。
鳳凰岡 在縣西北二里許。俗傳舊有鳳凰鳴此。
覽岡 ,在靈江東,與將軍山相對,四面壁立,登之可望遠,故名。
泐溪巖 一名仙人石室,俗呼西石巖,在縣西三里,高三十餘丈。下有石室,高三丈,廣五丈,左右各有斜竇,可通人,右入則有石床。六祖往黃梅時,曾憩於此巖,僧慧遠謂其神彩非常,往必得道。《仙經》七十二福地之一也。有飛來碑,刻真武贊八句,字如岣嶁,古異不能盡識。云飛自武當,陸羽題名,余襄公有記。
皇清康熙十年春,夜半,雷震巖頂,墜一石,寬五尺許。
碎亭几,惟佛像如故,通判池鳳翼修。
滄湖巖 在縣東七里。蓄水深澄若湖,故名。十字巖 在縣東四里。巖內橫穿,形如《十字》,直透日光。順治八年,山寇竊發,居民入巖,得全者千餘人。
仙婆巖 在皈下都蓬稠村。巖朗處可容數百人。中有石筍特立,高五六尺,頂如女髻,故名。土人入必禮之,暗處秉炬,行深半里許,盡處有小竇透光,可出達山上。又前截有層巖,從他逕登,可坐十數人,亦奇觀也。
白雲洞 :距縣二十里。秀麗峭拔,上插雲霄。洞內有「白雲庵」 官井,李氏所創。
紫簫洞 ,在縣北十五里,深闊二丈餘,舊產紫竹,可為簫管,故名。
武水 古名虎溪,唐改今名。源出湖廣莽山,經臨武鸕鶿石南流三百里入縣西,為三瀧,曰新瀧、腰瀧、垂瀧,皆漢周府君煜所鑿。水石險峻,飛湍激流,故名曰「瀧。」 韓文公貶潮過此,有《瀧吏》詩,後因呼新瀧曰韓瀧。土人以險處頗多,又增三名,曰金瀧、梅瀧、白茅瀧。東流六十里經縣治南,又流八十里經府治西南,合湞水。漢熹平間,於此建府君祠,立碑記功,辭翰奇古,碑今不存。元至正二年,邑令張思智始鑿新瀧西路。明正德間,主簿宋奎鑿東路。嘉靖二十年,知府符錫復沿江開鑿,疊石為逕,幾二十里。萬曆四十八年,知縣吳運昌又加開鑿。今府君祠並祀文公,有漢、唐以下諸名賢詩。
盧溪水 在縣西北一百五十里,源出郴州,南流入武水,相合處甚險,即新瀧。按《縣志》有周府君廟。
靈江水 ,出靈君山,甘冽可愛,南流三十里合武水。按《縣志》「灌注甚廣。」
泐溪水 ,出溪頭嶺,西合《武水》。
《祿溪水 》分泐溪水入官陂。
滄湖水 ,出滄湖巖,南流七里合《武水》。
沿溪水 出沿溪山按《縣志》即大水。
滎溪水 ,在縣南三十里,源出乳源界嶺中,《經》
石山匯而為潭,產鬼頭魚,極香美。至滎村,合「武水。」
鼓面潭 在縣西五里。深二十餘丈,闊半之,有蛟藏焉。潭邊一石如鼓,有龍王祠,祈雨多應。祠今廢。
平石溪 在九峰。源出將源山,西流經九峰巡司,至腰瀧合武水。
湯泉 ,在靈君山下。以生物投之,可熟。東流與靈溪水合。
溫泉 在縣北二十里周山下,冬月常溫。一在九峰湯塘。
塔岡泉 ,在塔岡西麓。泉之北有巨人跡。「六祖泉 」 ,在蔚嶺之西,泉極甘冽,行旅資飲。俗傳六祖過此,以錫杖卓出,故名。
官井 在縣東南百步許。李氏居前,湧泉一穴,味甘美,深僅二尺,汲之不竭,為邑井冠,又名「玉泉。」
仁化縣
廉石山 在縣北二十里,邑之主山也。舊《志》云:「罅中有鎗竿,俗傳黃巢過此,所投,至今不朽。」 山頂有石井,泉清不竭。
駱駝山 在縣東一里。下臨深潭,盤繞縣治。涼傘山 在縣南十里,如張蓋,與錦石巖對峙。龍山 在縣北一里,形如盤龍。按《縣志》,「脈接廉山。」
架筆山 在縣東五十里,三峰卓如筆架。白星山 ,在縣西南五十里,接大庾嶺。《舊經》云:「唐武德時,有星墜於山頂,光如曳練。」
五臺山 ,在縣西三十里。高五十餘丈,廣十里,上有巖,深闊四丈許,巖前有仙跡。
丹霞山 ,在縣南十五里。重巖絕巘,踞錦巖之巔。
皇清康熙二年,有高僧澹歸卓錫於此,闢為叢林,幾
與曹溪並峙,其勝概見本山圖說並諸詩。金盞銀瓶山 ,在縣北七十里,兩山對峙,按《縣志》,乃長江水口。
鵬風山 在縣西四十里石塘,祖龍也。俗傳有巨鳥止此,故名。
青雲峰 在縣東北五里。平地突起,高聳雲漢。按《縣志》:「四山環拱,兩水夾流,係康溪後山。」 吳竹嶺 在縣西北三十里。舊《志》云:「越王勾踐滅吳,子孫避此。」 下有溪,亦名吳溪。
紫嶺 ,在縣東北五十里。扶溪會流,山頂常浮紫氣,故又名「紫山。」
黃嶺 在縣西北六十里,勢極高峻。登峰遠眺,韶、石、英州,皆煙嵐數點。
錦石巖 在縣南十七里。巖高數十丈,石五色間錯,四時變態,故名。自唐宋暨五代時,有僧伽憩此,並無營構。相傳南宋有僧法雲始見茲山之奇,攀援而上,嘆曰:「半生在夢裏過了今日始覺清虛。」 聚眾建庵。半巖有小洞門,即號夢覺關,錦巖之名始著。由洞門傍巖南行二里,有四巖,宛若堂殿,曰千聖巖、祖師巖、伏虎巖、龍王巖,皆深邃虛闊。其景之奇絕,雖名工莫能摹寫。明成化時,知府符錫於大巖之前作廳三間,輔以夾室,表以石坊,護以石闌,題曰「紫府清都。」 諸往哲遊者皆有詩。
青雲巖 在縣南二十里。高插雲霄,四山環拱。按《縣志》,「宋進士蒙氏世居」
聚奎巖 在縣南六十里。邑人朱瑛肄業於此。書堂巖 在縣南十里。壁立千仞,巖竇隱見,而無路可攀。俗傳余襄公嘗讀書於此,舟中遙望,隱若書案,不詳其故。明臺使朱英有詩。
獅子巖 錦石巖之上,形如獅子,下有古庵。禪龕石 在縣南十里,臨江有石室,深闊可二三丈。舊傳「有漁人江上,遙見一僧安坐,人見異之,後數日莫知所之,石座尚存。」
屯軍石 在縣西南二十里。平地突起,簇簇如林,高低異勢,故名屯軍石,又名「石林。」
潼夾石 在縣南六十里。二石對峙,潼水經其門,故名。石上有巨人跡,長七八尺,遙望宛然。觀音石 在縣南四十里。巨石高數十丈,背江面山,儼如普陀大士冠纓趺坐之象。其下澄江環繞,上下往復見之。
穿珠石 在縣西石塘一石如珠,當河中流,四面玲瓏,若人工之巧。周圍丈許,高亦如之。七里逕 在縣西七十里石塘都逕長七里,高山突兀,通樂昌。
半砦 在縣南十五里。頂接丹霞,峭壁危立,鑿級盤上,級僅受趾。中有平土可居,竹木蒼秀。為邑陳氏業曾築室於此,多隱君子託焉。
石龍大小二寨 在縣西石塘。巖石擎天,一方保障。按《縣志》,「舊有愚民擊石燒灰,屢經官禁,人莫敢犯。」
會湞水 在縣南一里。源出仁化鄉石竅中,味甘洌,南流與恩溪水合。
康溪水 在縣南一里。源出康溪嶺,西流五十里合湞水。
夫溪水 在縣東北百里。源出南安珠子山,經左瀧嶺,東南流百八十里合湞水。舊《經》云:「吳越時,人多征役,其出戍者,妻送別於此,故名。」 潼陽水 ,在縣西三十里吳竹嶺。東南流百二十里合湞水。
恩溪水 ,在縣北七十里,源出桂陽屋嶺。相傳吳王子孫避地經此,迷道逢老嫗引之,報以金帛,故名。
錦水 即長江水,其源一出崇義仙人嶺,一出太平山,會於長江水口,過龍石罅中舊有五色如錦,故又稱「錦江。」
青龍潭 在縣東六十里山谷中。其深不測,祈雨多應。
斯溪 發源黃嶺,水極清冽。一塔亙峙天際,與雲龍寺塔表景相望。相傳為仰山祖師寶藏云龍王坑 。鵬風山畔一泉突出,溉田千畝。霪則小流,旱則大湧。天久無雨,雲自其泉騰至山巔,即雨至。人咸異之。
乳源縣
斗門山 在縣東二里。阜如北斗。
雙峰山 在縣西二里。兩峰聯峙,形如雙鳳。半山有寺。明僉事顧應祥有詩。
文秀山 在縣南五里。脈來太豐,三峰尖聳,形如筆架,正對學宮。
秀頂山 在縣北十五里。脈接雲門,三峰聯峙,山頂常有奇雲。顧應祥有詩。
雲門山 在縣北十三里。脈從樂昌派分豐岡,盤礡高峻,常有雲覆其下。有雲門寺。按《縣志》,為文偃禪師道場,南漢時建,為禪宗五燈之一。今肉身尚存。
風門山 ,在縣西十五里,兩山夾峙,一逕中通,夏日多風,故名。按《縣志》,古西京路
泰豐山 ,在縣西南十五里,接巾子峰,連九仙巖,羅列如屏。一名「大東山」 ,中有猺。
豐岡嶺 在縣北三里。形如睡象,縣後主山臘嶺 ,在縣西五里,極高峻,夏日風寒如臘,故名。按《縣志》:「高四百餘仞,周三十里。」 郴州騎田嶺為五嶺之一,此其支也。
梯雲嶺 在縣西五十里。高出雲漢,上如躡梯,俗呼「梯上梯下。」 路接梅花,通湖廣宜章縣。石壁殘碑,訛不可讀,相傳韓愈曾經此。
皇清康熙元年,知縣裘秉鈁建《昌黎祠》其上。
關春嶺 在縣西二百四十里。一路通宜章,即古西京路。一路通管埠。按《縣志》,俗云「官村嶺旁有梅花嶺,石上有仙跡。」
鍾乳巖 在縣北四里。形如臥獅。穴中有石,狀類龜蛇,擊之有聲,出鍾乳粉。明時入貢後,乳戶雜以粗石,味比他產更劣。都御史韓雍奏革,副使王大用有詩。
九仙巖 在縣東南十五里巾子峰之上。舊《志》:相傳韓氏九女學道於此得仙。今其下有九仙廟,禱雨多應。
虎頭巖 在深源巖內,有肉身三仙坐化。按《縣志》,「一名芹頭巖。」 對山有三德祠,靈應。
石瓜巖 在縣東七里靈溪巖內可容數十人,中有石瓜,故名。
龍王巖 在縣西一里。有巖石象龍王,邑人曾一夔塑大士像於中。
國公巖 在縣東十里。中有石形如龜,背若馬跡,邑人士多遊於此。
梅花峒 在縣西二百四十里。石上有仙人跡,顧應祥有詩。
香爐石 在縣東十五里。石生水中,形如香爐。按《縣志》,「四時有輕煙,即八景香爐煙篆。」
三峰石 在縣東三十里。石鼎峙其下,溪流湍激,名柴瀧。按《縣志》,俗名三王石。
當石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兩山夾峙,水中有石突出,高丈餘,舟楫往來多險阻,以石障水,故名。
白牛坪 ,相傳此地曾產白牛,故名。石磴峻險,坪高若在天半。寒冬風雨即成冰雪,頃間深至二三尺。
洲頭水 源出梯雲嶺下,南流經縣治,東流八十里入湞江。
渣溪水 ,在縣西二十里。源出潺水,經瀧合洲頭水入大江。
湯盆水 ,在縣西二十五里。
大溪水 即縣「前水。」
《小溪》水 ,源出大豐山,遶流九曲,經文秀峰麓合洲頭水入大江。
石高溪水 ,源出莽山,經陽溪水口,入樂昌。湯溪水 ,在石高水之下。
七姑灘水 ,一出遼水,一出宜章長寧鄉,合流過溧源堡,經七姑灘北合武陽水,東下樂昌。武陽溪水 ,源出臨武,經宜章入縣,過武陽司南合七姑灘,北合瀫溪水,入樂昌。
瀔溪水 ,源出宜章小瀧古臺寺,南流入縣界,至水口合武陽溪、七姑灘水,東下樂昌。
湯泉 在縣西二十里。有石如長盆,地中出泉若湯沸,有硫磺氣。人多浴之,四時不絕。明嘉靖四年,通判符錫建擬沂亭於左。亭今廢。有《記》。大坪溫泉 ,在縣西北二百二十里。
西田溫泉 在縣西三十里。
海岱溫泉 :在縣西三十里。乳源溫泉有十,惟海岱一源與榔木橋之泉,熱不易探。
官井 在縣治西
龍巖井 在縣南蜈蚣山。石有一穴,時泛黃水。俗傳有龍潛,禱雨即應。
翁源縣
翁山 在縣東一百二十里。一名靈池山。壁立千仞,山頂有靈池,池有八泉,曰涌泉、溫泉、香泉、甘泉、震泉、龍泉、玉泉、乳泉。《圖經》云:「昔有二仙翁游息於此,樵者時或見之,居民飲其水者多壽」 ,故山名翁山,水名翁水,翁源之名蓋取諸此。明布政使翁大立、知縣朱景運有詩。
青雲山 在縣東北百里。高聳秀拔,與翁山並峙。舊傳樵者時見雲霞絢爛,有臺殿人物之狀,跡之杳無所在。按《縣志》,一名須彌山。
九仙山 在縣東北八十里。高二百餘仞。山頂有池,九石環列,俗謂「九仙壇」 ,下有九仙寺。鐵山 ,在縣東一百三十里。河源界出鐵明,近山居民或貪小利,招集亡命,以煮鐵為由,貽害甚大,有司常捕禁之。
鉛山 ,在縣西北百里。出鉛。
紙山 在縣東南八十里。山產竹,可造紙利山 ,在縣東一百二十里。《寰宇記》云:「山下居民皆姓利。」 又云:「山向甲,故名甲子山。」
華蓋山 在縣北四十里,形如華蓋,故名。下有耽石院,按《縣志》,一名淨源山。
雞籠山 在縣西北六十里,達郡孔道。石山對峙,如筍插天。萬樹盤嵐,一巖坦潤。朱景運鑴「燕超」 二字於上,有詩。
太平石山 在縣西北二十里。山石嵯峨,下有太平寺。僉事劉穩、袁慶祥有詩。
筆架山 在縣東六十里。一名「五指山」 ,以形似名。
青龍山 ,在縣東北一百二十里,絕頂有高蓋峰。
玉華山 在縣東北八十里。旁有池塘,廣四十畝,芄蘭可採。按《縣志》,一名蘭逕山,陽為羅江溪,溪陰有山,泝流而上,為特來峰。
水源山 ,在縣北三十里。峻麗聳拔。舊傳山上冬月有桃大如卵,樵人時見之。
寶山 在縣北二十五里。石山之巔,復戴一石,其下有「池,環繞左右。東巖出泉,深不可測。春夏水溢,時有巨鱗躍出,莫知所從。池多蓮藕,夏月過此,則菱香馥郁,水石交麗,隱然一奇觀也。」 舊有寶山寺,今廢。崖碑猶存。
桂丫山 在縣北一百五十里,以形似名。通始興、龍南二縣。明因山寇竊發,置巡檢司,賊焚毀,鄉人闢故址為田,遷巡檢司於南浦。
皇清因之。
大臘嶺 在縣南七里。高千餘仞,周圍百餘里,不雪而寒,盛暑如臘,故名。舊有仙翁煉丹於此,丹灶猶存。至今常產異草。有味苦而辛、色緇黑者,能消食化氣,人多取噉之。明知縣朱景運有記。
小臘嶺 在縣東北八里,狀如大臘嶺,為縣治主山。
九曲嶺 在縣北三十里。盤旋九曲,故名。狗耳嶺 在縣北七十里,兩峰對峙,如狗耳狀。梅巖 在縣北三十里,中可容數百人,舊有隙通朗,今隙已閉,遊者秉燭乃得入。以宋進士梅鼎臣讀書其中得名。巖下即梅氏世居,號為「梅村。」 宋乾道乙酉,梅氏合族避寇於巖,寇以煙薰。
之,僅一孕婦,以口伏地得免。後生子名繼祖,梅氏賴以不絕。今邑已無裔,宣城「麻城」 梅姓是其分系,
白面石巖 在縣東南七十里,至高峻為諸山冠。其石擊之有聲,巖中朗處可容千人,暗處然火,窮之約深數里許。春夏時,石上有流泉滴下,味甚香冽,日可飲二三人。相傳「昔曾有僧煉丹於此,今爐灶几榻之類猶存,皆石削成者。」 又傳嘗有他境靈神飛來巖內,居一二年輒又飛去。凡值神飛,則黑風暴雨,拔木發屋。鄉人異之。每歲六月上旬,率眾往祈福,非誠恪則不敢往。馬峒 在縣東三里。水繞山環。昔聞越王之子白馬王煉丹於此,鄉民祠之,因曰「馬峒。」 今壇址微存。
龍眼峒 在縣西二十里。險峻殊絕。
書堂石 在縣東七十里羅江水中。唐詩人邵謁嘗築室讀書於此,後人立祠祀之。
羊逕 在縣北五十里。兩崖對峙,岑水中流。崖邊石逕二十餘里,險峻曲折,不亞羊腸,故名。明弘治間,知縣顧節募工芟闢。萬曆間,知縣姜子貞鑿石重修,悉為坦道,行者稱便。半道有石門扼塞。崇禎間,知縣朱景運豎鐵門二扇,立石棚數座以固。縣治西北有《諸詩》。
猿藤逕 在縣東南二十里。宋提刑楊萬里嘗提兵討惠潮賊,經此賦詩。今名「獅子逕。」
東山逕 在縣東十里。石壁險峻,隔絕芙蓉等十一鋪。明嘉靖庚于,知府符錫命鄉民開通,往來甚便。
太坪逕 在縣北五十里,長三十里。下為漁溪,谿逕險仄,有蕩馬石、鴈鷹坪、葸茅坪諸隘,行者苦之。朱景運有詩。
東挑逕 ,在縣東一百七十里,長二十五里,通龍南、嶺南。每深山長谷,絕無人煙,中通一路,即謂之「逕翁源。」 萬山環合,所向壁立。以逕名者不可勝載。姑錄數者,以概其餘。
靈池水 ,見《翁山》。
岑水 ,即羊逕水也。傳言「水可浸鐵成銅」 ,下流合江鎮水。
江鎮水 ,在縣西北二十里。源自漁溪,合岑、羅二水會於湞陽。
羅江水 在縣東北七十五里。南折為小瀧。將軍逕水 ,在縣東北九十里。兩山環繞,中為平田廣野,約五十里龍山峽即其水口。
橫石水 在縣西五里。有渡,上合新塘、江鎮等水,下合巖前等水,流至龍口,與上鄉水會于湞陽。
峰口龍潭 其潭有龍。遇旱,鄉人灑灰觸之即雨。
耽石泉 在縣北三十里。高峰絕頂,有巨石倚空,飛泉瀉落,珍木幽禽,迥非常境。唐時有僧杖錫於此,耽玩不舍,建寺因名「耽石。」 宋余襄公《磨崖記》,刻尚存。
溫泉 在縣東北七十里桂竹峒中。
燕子泉 :在縣治右側高岸下。春出秋伏,與燕子同來去,故名。
英德縣
大慶山 在縣北二里,即古英州治。與學基遺址歷歷可尋。明弘治中,兵備袁慶祥築土城,周圍五里,欲復州治。嘉靖十九年,知府符錫乃於此建察院暨兩分司各公署。
金紫山 在縣北十里。石山聳拔,下分支脈,左出即今縣治。中出則大慶山,右則綿亙數十峰。自西北徂南,為鳴絃峰及南山,壁立江滸。南山 與鳴絃峰相連,梁建果業寺。唐僧智捷樂山水,喜賓客。時劉夔、元傑皆一時文人,相與往還。有洞谷,年久湮滅。又有棲霞洞、晞暘島、涵輝谷,亭障甚盛。疑宋之名賢遷謫居此,因以自適。《明一統志》元傑誤為「元結」 ,知府符錫始考正,並得洞谷全文載之。
皋石山 在縣南,即湞陽峽。長近二十里。兩崖對峙,一水中流,猿鳥莫踰,舟楫艱阻。張文獻有詩:「峽口,牯牛灘,抄石灘,釣魚臺。」 舊稱險峻,而釣魚臺尤為至險,絕無蹊徑。明嘉靖四年,府判符錫於南山石壁得宋嘉祐六年《開峽棧道記》,遂檄民開復,勸眾糾資,於各溝澗疊石橋十二座,上下底平,惟魚臺難治。未幾,錫遷太常,不及竟功。後歷太僕,出守韶,乃再勸募,得七百餘金,召石工五十人,煆以烈火,淬以油醋,舉椎擊之,石應手而碎。實處疊石,虛處構棧,護以木闌,固以鐵鎖,自是水陸俱便。仍鑴同事姓氏於崖壁,今字跡猶存。
英山 在縣東三十里,產奇石。舊《志》云:「峰巒聳翠,巖竇分明,無斧鑿痕,有金玉聲。」 然今佳者亦不多得,俗傳州以山名,非是。英、雄二州,本偽漢一時所建。
堯山 在縣西四十里。山有瀑泉,飛灑千尺。宋米芾有詩。
湞山 ,在縣西四十里。秦末趙佗築萬人城於此。
龍頭影山 在縣北江上六十里。山下石多玲瓏可愛。
觀音山 在縣南九十里。林木蔭翳,危逕阻絕。秀峰卓筆,瀑布飛空,名曰「白水。」下有龍潭,相傳久旱,投石潭中輒雨。
鳴絃峰 在縣南二里。相傳舜南巡,於峰頂坐石鼓琴。
蒲嶺 在縣東三十里。連接英山,初無通路,遮絕黃塘等七都。明嘉靖間,翁僧理綸募工開鑿,往來稱便。
子貢嶺 在洸口。相傳春秋時,子貢入粵過此。望夫岡 ,在縣東三十里,臨大江,舊傳有婦望夫於此。明御史吳麟有詩。
蛾眉岡 ,在舊浛光縣南,高三百餘丈,東西望如蛾眉。
觀音巖 在縣東三十五里。上撐削壁,下跨重淵。有小洞,入深數十步。復沿崖而上,有觀音塑像。巡撫李棲鳳修葺。
潮水巖 在縣東百里。泉出石竇,與海潮相應,時至迸出,聲吼如雷。下有古寺,今廢。明督學吳鵬、尚書湛若水嘗往驗,有《詩》。
金龍巖 在縣南七里。石門如滿月,內可坐百人,高數十丈,上有靈泉,僧人結庵於上。
寶積巖 ,在浛光巖居山半,滴泉如瀑布,多翠竹修松。
通天巖 ,在縣西十餘里,中可容百人,有石床石凳,入數里,又一竅上見天日,故名。又名「九龍巖。」
碧落洞 在縣南十五里。石室軒敞,溪流暗通,石乳巍懸,宛如旌斾。旁有小峒,深邃不測,號為雲華。唐僧智捷始探得之。南漢主晟嘗假宿其中,命侍臣撰《碧落洞天盤龍御室記》。唐周羽皇鑴字曰「到難真境。」 舊傳有道人修煉於此,尸解蛻骨。後人鑿石函貯之,又目為「蛻仙臺。」 明知府符錫作亭闢路,貿田付洞中,助遊人,茶具有諸名賢詩。
麻姑石 在縣東南。嶙峋偃仰,布列江湄,若牛馬飲溪。然有孔隙,激湍作聲,清越可聽。
彈子磯 一名「輪石山」 ,在縣北一百二十里。高數十丈,壁立江滸,半壁有窩,圓廣數尺,俗傳李廣試彈處。
洭水 在縣西南四十里。下流為羅溪,合湞水。按《縣志》即浛光水,又名洭浦,源出陽山,下流至洸口合大江。
瀧頭水 在縣南五十里。二源,一自觀音山,一自翁山,至獅子口合流入湞水。兩山夾峙,水多激石,其險不亞韓瀧。宋潘美伐南漢,次瀧頭,劉鋹遣使請和,即此。
流杯池 在縣西大慶山之右。泉流盤曲,可以泛觴,故名。
熱水湖 ,有四,一在潭頭,三在太平庵溪左,其沸如湯。
神前灘 在象岡。水數折而下,與中流積石相搏,聲如巨鐘。
《府志》未載山川
编辑
《曲江縣志》
编辑
馬鞍山 :在城南四十里。溪都山上有三石,狀類馬鞍。
零溪水 :在城東七十里。源出清化嶺,西流合湞水。
《樂昌縣志》
编辑
七星灘 :在縣治東十里。長逕,其高各百丈。其形突出圓淨,聯絡如七星。
戎溪水 在縣西南二百里。源出郴州周王岑山,經宜章縣南流二百五十里入武水。
白石溪 ,在縣北二十里,源出衡口嶺。
《仁化縣志》
编辑
恩溪嶺 ,在縣北七十里,地接桂陽,前有蓮花嶺,左有羅帶水環流,右有文筆峰峙立。
馬繫髮嶺 在縣北一百二十里,高三百餘仞。覆船石 在縣南四十里,兩石聯起,狀如覆船。吳溪水 在縣北三十里,源出上洞嶺,西流一百里合湞水。
合溪水 在縣北五十里。源出康溪東平嶺,北流一百里合湞水。
《乳源縣志》
编辑
碧山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石中最深處,嘗有水滴凝如乳。
石城山 在縣東南十五里。峙立如城,石筍數仞,森列四時,藤蘿環繞,翠竹可愛。一名「橫石砦」 ,又名「石龍山。」
《車于水 》在南水縣西二十里。
《翁源縣志》
编辑
桂竹山 ,在縣東北四十里。山多薇蕨,居民採以為粉,名曰「蕨粉。」
桂塘山 ,在縣東北一百六十里,界江西龍南。山多葛蔓,絺布是出。
展旗山 ,在縣東北一百七十里,以形似名,又名稱「鈞石。」
烏石山 在縣西二里。其頂盤環,為縣右虎山。小黃峒 在縣西十五里。
鴉鵲峒 ,距縣一百二十里。舊多盜,今平。祥符逕 在縣西北四十里,長五十里,通英德縣。
鐵寨逕 ,在縣東北四十里,長十五里,通始興縣。
梅花逕 在縣東十里,長五里,一名「唐逕。」 茶藤逕 ,在縣南十里,長七十三里,一名「青山逕。」 通增城縣。
桂花逕 在縣東一百里,長五里,通始興縣。陂子逕 在縣北三十里,長三十里,通始興縣。象獅逕 ,在縣東一百里,長八十里,通河源縣。老虎巖。前水 在縣左二里,合周村水,遶大臘嶺,流出馬蹄寨,會橫石水至湞陽。
雪溪橋水 在縣右一里。自詹公坑流至橫石水。
新塘水 ,在縣北三十里。出耽石寺前,遶太平石山西北合流江鎮水。
漁溪水 在縣西北四十里。源自大坪、油溪二水西流聚於橫石。
丸龍水 在縣南三十里。有渡,出丸龍鋪,入羅江,西流出龍口,合流江鎮水。
攬陂水 在縣東三十五里。源自鴉鵲峒,合流羅江水,有渡。
三合水 在縣東北八十五里龍仙、九牛二鋪內。即龍仙水下流。有渡。
周陂水 在縣東八十里。出陳磜諸鋪,過九牛鋪內會三合水。
崑山水 ,在縣東八十餘里。源出青雲山之陽,歷崑山會周陂水,與羅江水合。
龍仙水 ,在縣東北九十七里龍仙鋪內。水出青雲山下,西注於南浦水。有渡。
龍仙峽水 在縣東北一百一十里,又名流田峽水。南塘鋪內即將軍逕水。出九仙山,下流合上莊芙蓉、茶園等鋪,各南流出峽,長一里餘,東注於南浦水。
南浦水 在縣東一百二十里。即羅江溪。源合英村貴塘鋪水北流。
《英德縣志》
编辑
龍山 :在縣治北半里許。湛廷詔及孫穀俱有詩。
藍岡山 在縣西三十里。上接雲霧,布雨澤;下資灌溉,通水利。眾山之尊,祈禱響應。昔有兄弟三人射獵此山,摘仙桃食之,遂仙去,號「藍岡三聖」 ,通鄉祀焉。
獨王山 在縣東一百二十里。山背接連從化、清遠界,山面德岡都,即名天馬山。謝推有詩:「高山 在湞陽峽嶺,田園水澤,其中景物,有仙跡焉。」 鄉人稱為神仙峒。
石梯山 ,在縣西一百二十里。
獅子山 在清泉都,接陽山界。
鶴子山 在浛光巡檢司對江。周峒山 ,在縣南百餘里。
旗山 在長逕村。俗傳寨將虞夫人建旗於此,故名。
馬鞍山 ,在縣東一百一十里,甘棠下都,狀似馬鞍。石刻元人古詩,俱蕪沒不可讀。
白鹿山 ,去浛光縣十七里。相傳晉咸康中,張芳有德,感白鹿群遊於此。
虞峰 在古道里,世傳舜南巡經此,故名。吳毗有詩。
修石嶺 在縣南二十里。老人吳登顯糾工修砌,可通車馬,建「《憩驂》亭」 於嶺上。
「怎嶺 」 在清泉都,礦徒入山淘錫必經之路。
側塘嶺 火夾嶺 俱在縣南竹逕都,白石嶺 在縣東九里甘棠都。
《秀才嶺 在甘棠》下。都嘗見秀才結庵讀書,近覓之不見。
赤硃岡 :在縣治東十里。
鷓鴣岡 :在縣治東三里。
龜岡 在縣東八里。平野突起如龜形。
塔子岡 在懷義都
石蓮岡 在舊浛光縣西,以形似名。鷲水巖 在縣西三十里,有亭舍洞,甚清奇。滴翠巖 在縣西一里許。
濁水巖 在背村。巖深而靜,上垂碧絡如寶蓋,下盤玉棋如蓮花。人以「天垂寶蓋、地擁金蓮」 名之。階道砌以花石,殘碑斷壁,皆唐、宋名公留題。鄉人惡遨遊之擾,多毀損之,可惜。
寶石洞 在縣西十五里麻寨村,其石如銀鹿洞 在西鄉,鄭賡有詩。
牯牛石 在湞陽峽中。兩石相抄,水勢湍急。下有橫石,皆為行舟之患。
蓮花石 狀似蓮花,橫欄白洋水口。地理家言「大北辰星」 是也。
燕石 ,在浛光上流,方大如印砥柱。河中紫燕多壘窠石罅,故名。
仙掌石 在麻寨西祠畔。世傳,黃巢以此石搉寨將夫人,夫人以掌托開,即有掌痕,故名「鵝豚寨 。」 元別駕黃絅隱此寨壁有明洪武元年陸仲亨《停驂訪故遺篆》。
屏山甲峰寨 即大田坪峰。在萬山東,雲屏插漢,邑人賴萬耀世居於此。昔山寇圍寨者三,固於重墉。郡二守陳國紀親勘形勝,遂勒「甲峰」 二字於石上,故名。
蓮塘寨 在縣西四十里。御陽子修真於此。香爐峽 ,在縣西四十里。由此出清遠。
七里峽 在縣西三十里,在浛光。龜子山 在縣西四十里。路入浛光,陽山連川,九郎障 ,翠峰嵯峨,密林深靜。昔詹公三聖得道於此,故名之。今其廟移翁源東界,靈應無邊。英水 又名湞水,即曲江、真武二水合而為大江,經縣南流三百里至清遠。
沱水 ,在縣南九十七里。源出茶山,北流合翁水。
隆水 ,在縣東一百四十里。源出洋嶺,東合翁水。
桃溪水 在縣西四十里。源出松山,下流合洭水。
滑溪水 在縣西一里。源出旗山,下流合大江。桂溪水 在縣西四十里桃溪之西,源出五山,下合流洭水。
龍潭
清溪 在清溪驛前。水有三灣,環山而瀦,澄澈可鑑。宋蔣之奇建三灣亭於此。
甘溪 ,在縣北二十里。
鐵溪 在縣西五十里。黎峒相對,溪接大江,四面皆水,中盤土城,寇屢至不能犯。
黎洞坑 在鐵溪對江,多出林木,二木透入三十餘里,接連大小羅山界。
波羅坑 :在竹逕都。廣出柴。
觀音坑 在仁義都。面大江,商民居市賣貨。鰣魚坑 在甘棠都,去縣東六十里,多出鰣魚。合竹灘 在縣治東五里,水勢迅急合流。清淨灘 在清溪上。
高道灘 在懷義都。水勢高瀉。
水利附 府志
编辑本府。〈曲江縣附郭。〉
長桂一都陂、三圳一 高夫、列陂、沙洲、纂陂、未陂、風堆、凌江圳、
長桂二都陂一圳、二塘一 榕樹沖陂、轉水長圳、龍塘、底圳、龍王廟塘。
長桂三都陂、四 溪口陂、河心漲陂、高洌陂、小姑陂。
《綿普》三都圳、一塘一 神前塘、大疆小陂圳、墨石一都陂、三圳一 山口、大王陂、赤土尾陂、龍王巖陂、上新陂圳。
墨石二都陂,三塘一 ,高公陂,盧陂,寒陂,麻塘,「布恩」 上都陂,二塘二 下東陂,上石陂,上烏泥塘,下烏塘。
布恩下都陂一 「瀧陂。」
平夏都陂,七泉三 章田陂,容田陂,梅陂,戾田陂,侯陂,羅陂,單田陂,天湴泥泉,屈塘泉,活水泉,《上車》都陂,四 廟前新陂,小溪陂,大王陂,陂頭陂,
上禮都陂,四 橫溪陂,岑江陂,新田陂,斜陂,瀧夏都陂,二 古羊,大廟陂,鋪下大陂。
洪義都陂三坑,一塘二水,一 過江,龍陂,逕口,迴龍陂,龍王井陂,橫分曹塘,社下塘,竹子坑,寺前水。
親賢一都陂、三 杜陂、周岸陂、坭陂。
親賢二都陂、三 :佛子凹陂、佛子奇陂、土陂。溪都陂,四坑,二塘一, 曹溪陂,南華大陂,湧泉逕陂,蛟龍井陂,大源小坑,長生坑,東錫塘,張村都陂,三 松村潭,田陂,空口潭,田陂,陳岡陂,
龍塘,都陂,一塘,三 都陂,烏柏塘,蓮塘,龍塘,「濛」對過山中,源自高圳,塘深且廣。其田數十頃,水有毒,沾足即爛。食其田米,不一、二年即死。今號「蠱毒。」田皆荒,水多魚亦不敢食。
鳳田都陂三 大成陂、大黃陂、三陂。
太平都陂、四泉一 三陂、蘇陂、留村陂、馬渡陂、活水泉。
蒞俗都陂一 「成陂。」
賢相一都陂,一 小灣陂。
賢相二都陂一 「黃分陂。」
仁務都陂,六 龍塘,壩陂,松樹陂,十心陂,湯村陂,零溪水陂,大小陂。
韶社都陂三坑、一塘一 零溪、大圳陂曲江鋪前陂、不坑大陂、小水坑、山坑塘
「《下禮》都陂」 一 「大陂。」
樂昌縣
官陂 在縣東北三十里。水從西坑山峽中出,南流灌田百餘頃。明洪武二年,知縣索彥勝創築,尋壞。嘉靖二十五年,同知胡瑞令士民建石堤。未幾亦圮。
皇清順治十七年,知縣盧璣著《士民創》石陂,寬一丈,
八尺,長四十餘丈,未幾又圮。生員鄧學恭、里民成可繡等募金修築。康熙四年,又壞陂腳,知縣李成棟復擇陂長修治完固。
河南柏沙,二都溪,一泉二陂三 :張溪,官塘泉,小畔泉,大建陂,樂陂,武溪陂。
辛田都陂六 神定陂、雙陂、石隴陂、過水陂、蕉旱陂、新陂。
土頭都陂二圳一 官陂、潭頭陂、成溪圳、曲碣都陂、三 間鋸陂、黃子陂、下新陂。
榮村都陂三 大陂、橫陂、神前陂。
里田都陂二 大嶺寨陂、橫陂。
皈上都陂、「十泉一 :天堂陂,上沖陂,皈塘陂,鼇頭陂,白沙陂,巖背陂,赤子嶺陂,龍盤企陂,赤土塘陂,蕨坪陂,辛田泉。」
皈下都陂七 :「鄧丘陂,鄺郎陂,流沙陂、和尚車陂,擔子頭陂,高粟陂,何家車陂。」
仁化縣
縣街都陂一圳二,塘二,泉二 :桑石陂、油塘、沖水圳、小莊水圳、犁黎沖塘、白泥沖塘、白石嶺泉視「下泉。」
平山都陂、三圳、一泉、二 官陂、董塘陂、鵝頸陂、界江圳、獅子泉、石坑泉。
石塘都陂四 茆陂,白星陂,龍潭陂,官陂,康溪,都陂,一圳,二塘,一泉一 水。西官陂,厚坑圳,吳黃小坑圳,度落大塘,上寨逕泉。
扶溪都陂一泉三 :橫陂、會水泉、沙壟泉、小湖泉、
永興都陂二塘一泉四 :盧陂、潘陂、坳背塘、雞背泉、東田泉、壩裏泉、廟前泉。
乳源縣
斗門都陂十五圳四,泉二 :大陂、錢岡陂、粟石頭陂、大富陂、小溪陂、新塘陂、黃田陂、大溪陂、歐陽塘陂、黃花塘陂、潭陂、下酒陂、侈門陂、官陂、街尾陂、大陂圳、歐陽塘圳、大井圳、羅袞圳、井水泉、龍巖泉。
利井都陂十一圳四,泉二,塘三 ,雲門大坑陂,分頭陂,洪帶陂,清泉陂,南山陂,蓮塘陂、「仔溷陂,長蔭陂,灘頭石陂,社頭陂,白陂、黃落峒圳,深峒圳,西坑圳,古母水星圳,天井湧泉井,湧泉利井塘,龍王塘,研石塘。」
東廂都陂六泉,「一塘一 榔」 木油榨陂,梯下灘陂,青石陂,黃村陂,青潭陂,馬頭溷陂,武舉井泉,龍溪塘。
崇德都陂、三圳、七 蘆村平陂、羅岡裙陂、南水陂、山坑圳、王寨圳、樂峒、王公山圳、牛欄沖圳、嶺頭圳、月坪山圳、
武陽都陂、三圳、三泉、二塘《三 七》姑灘陂、羅年陂、遼水陂、大埤圳、大桃圳、神步圳、祿頭井泉、肥水井泉、石溪、凹塘、羅家山塘、梌木嶺塘。
龍浦都陂四,圳三,泉十一,坑三,塘三 :深源陂、均容陂、橫溪陂、石高陂、大富圳、車于水圳、江灣圳、「石村泉、坑、井泉、浪頭泉、上石帶泉、下石帶泉、梅花井泉、黑桃井泉、大峒井泉」 、寨下井泉、溫湯泉、埤凹坑、出水巖坑、車于坑、溫泉塘、野鴨塘、梯頭塘。
以上皆古蹟陂塘。明萬曆十八年,知縣林文豐清查四鄉陂塘,僅十八所。
下街陂塘一 ,「利井」 陂塘一。
利村社頭陂塘一 。「清泉」 陂一。
分頭陂一 ,「長溪梯下山」 下口陂一,三山汾灘陂一 ,「大遼」 水陂一。
均容水源頭陂一 、《打鼓墜》陂一。
蓮塘陂一 ,《九仙》水陂一。
選家峒仙婆陂一 ,東田陂一。
大塘陂一 ,《廟子》角陂一。
伯公陂一 ,高陂一。
翁源縣
東至始興、龍南二縣界,陂五十三,圳五、塘五:詹公坑陂、吉塘、水大陂、官公陂、三坑塘、葸大坑圳、芙蓉陂、小陂圳塘共五十七,不備載。
南至河源縣界,陂六十、圳四、塘十二 :黎子坑陂、大望陂、崑山壩陂、龍仙大陂、南埔大陂、黃沙坑塘、小陂圳塘共七十,不備載。
西至曲江縣界,陂四十七,圳一,塘三 :鴨婆陂、羊牯犝陂、羊逕陂、白泥井陂、墨嶺村圳、牛頭嶺塘、小陂圳塘共四十五,不備載。
北至始興縣界陂八 :佛祖前陂、寺前欖陂,潭水陂、漁溪、小水陂、小陂四,不備載。
英德縣
在城廂陂一、塘四 :「黃岡水陂、清水塘、龍門塘」 、「十二角塘、黃步塘。」
竹逕都坑一 「波羅坑。」
嚴政下都陂,一塘二 ,黃泥陂,仰天塘,八角塘,「懷義」 ,都陂三 佛子高陂,黃寨陂,上良陂,大陂,都陂,一塘二坑一 ,高榜陂,羅家大塘,長山塘,黃坑。
德岡都陂一 「大陂。」
清泉都陂,三塘,一坑,一 蕉園陂,孤村陂,水頭巖陂,三卜橋塘,古羊坑,
仁義都坑一 :「蓼溪坑。」
崇仁都陂二 :觀音岩陂、狗山陂。
象岡都陂一 「長壽陂。」
甘棠都陂一坑一 :青峒陂、鰣魚坑。
湞陽都陂一 「金坑逕陂。」 。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