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316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三百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三百十六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三百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三百十六卷目錄

 韶州府部彙考二

  韶州府城池考

  韶州府關梁考

  韶州府公署考

  韶州府學校考

職方典第一千三百十六卷

韶州府部彙考二 编辑

韶州府城池考        府志 编辑

本府。曲江縣附郭。

韶州府城池 ,周圍九里三十步,高二丈五尺,基廣二丈,中廣一丈五尺,上廣一丈。吳末,始築於湞水東蓮花嶺下。唐刺史鄧文進移於武水西南。梁乾化初,錄事李光冊移州治於武水東、湞水西。五代偽漢白龍二年,刺史梁裴始築州城。宋皇祐、紹熙間,屢加增修。寶元二年,郡守常九思修望京樓門。見《余襄公記》。明洪武二年,知府徐真重修敵樓二十九座,復建五門:曰湘江,曰乾門,曰東門,曰南門,曰西門。永樂初,樓壞,城圮。十五年,千戶趙銘、趙貴先後砌築。天順七年,重作五門城樓。成化四年修,蓋串樓一千一百五十三間,敵樓二十六座。弘治十四年,知府曾渙清出。軍民私占南壕一段,北壕二截,各城門外「近城腳壕岸,官樓、店房、瓦草房及賃空地自蓋房屋,通共三百四十六間,園地八十三丈五尺。每年各賃納官租銀,以備修城之用。」 嘉靖四年,知府唐昇修築,傾圮城垣二十餘處。二十年,知府符錫修串樓三百五十間及五門大樓:東曰聞韶,西曰鎮越,新開門曰望京,湘江門曰迎恩,南門曰「阜民。」 萬曆丙辰,洪水決西城而入,隨即補葺。天啟四年,知府吳兆元另開新東門。崇禎九年,以《堪輿》言,稍徙上數十武,俾巽水隱通泮池。池東南六百零一丈,西臨武水,無壕。北二百一十六丈,東北四百零四丈。

外州縣

樂昌縣城池 ,周圍三百六十丈,基厚一丈三尺,高倍之,垛牆高四尺。明洪武二年,知縣索彥勝始築土城,開四門。成化二年,知縣潘昱重加版築浚壕。弘冶元年,通判伍惠、知縣吳景溫、葉蓁、宋瑚,相繼甃磚拓五十丈,串樓二百六十八間。弘治庚申,知縣袁賓重修。城門四座:東曰東川,西曰西瀧,南曰武水,北曰「桂山。」 正德七年,知縣林琦築東、南、北子城。嘉靖二年,知縣龍章修串樓,十六年,知縣張堅「修四城門。萬曆八年,知縣張祖炳重建四門城樓。崇禎十四年,知縣羅銘鼎重加修築,較前高六尺,厚二尺,增以雉堞,頗壯。」 金湯西郭子城,「嘉靖四十一年,知縣王三聘准士民呈,築子城於西門外,以衛內城。後因瀧」 水衝崩城垣堤岸。

皇清順治十六年,紳衿白世師等具呈知縣《盧璣准》。

「《示子城》居民糾金修整,其一切地方夫役,照舊例蠲免。」 池西北長一百五十丈,深五尺,闊倍之,南臨武水,東臨祿溪。

仁化縣城池 ,周圍二百八十丈,基廣一丈,中八尺,上七尺,高一丈,後增高數尺。仁化舊城,唐垂拱所築,今在縣北十里走馬坪。宋開寶間,縣省入樂昌而城廢。咸平三年,復置縣於今所,而未有城。至明成化四年,通判蔡周始築土城。十一年,知縣李淮清砌四門以石。十六年,知府王賓、知縣翁同修砌以磚石,創門樓四座,串樓二百八十六間,知府王賓記。二十三年,知縣丘璥砌磚南壕城腳八十餘丈。正德十年,李萼修北門外子城。嘉靖二十五年,知縣嚴時中重修串樓。萬曆二十一年,知縣司馬暐重建四門城樓、串樓。崇禎十四年,知縣楊憲卿增築數尺。池東南北二百一十五丈,西北七十丈,闊一丈。東臨河,無壕。

乳源縣城池 ,周圍一百八十三丈有奇,高二丈五尺,厚一丈五尺。宋「乾道三年,置縣於虞塘,攝事司理劉天錫始築土城。至淳熙丁未為賊毀,知縣曾造重修。德祐乙亥,又為賊毀。至元至正三年,山寨據叛。十二年,郴寇攻陷,義士鄧可賢率民置砦固守。明洪武元年,知縣張安仁遷於今治,在洲頭津,築土城守之。天」 順六年,通判杜宥、知縣李鑑始易以石,并浚外壕。成化十七年,知縣孔俊創串樓一百七十六間,建東南二門,東曰「拱陽」 ,南曰「迎薰。」 正德十二年,樂昌猺賊圍攻,隨被樂昌總甲龔福和等伏兵殺敗解圍。

嘉靖十二年,知縣何澄重修城牆,并浚外壕。四十三年,大羅山賊遊劫鄉村,時重臣督兵征勦,知縣李繼芳犒師,城池賴以保全。萬曆間,知縣侯應爵、林文豐、吳邦俊相繼重修。崇禎十三年,知縣蔣明鳳增高五尺。

皇清康熙二年,東方城房傾卸七十五間,知縣裘秉。

鈁修復,并重建東南二門城樓池。周城深一丈五尺,闊二丈。

翁源縣城池 ,周圍四百六十七丈,高二丈二尺。元末,山寨譚清據今縣治,築土城。明初因之。天順六年,通判杜宥、知縣程振砌以磚石,於城外浚壕。成化三年,知縣陶鼎於東、西、南三城門上,建樓三座。十年,知縣吳政建敵樓二十一座,串樓四百二十三間。十三年,知縣宋經改修敵樓為望樓。典史明彝於城壕外築「《子城》,今廢。」十六年知縣顧節、正德十一年知縣黃銘、主簿顧蘭、嘉靖十一年知縣傅雲,俱重修。二十五年知縣侯仁、三十二年知縣金曰於東、南、西三城門外,砌月城。萬曆四十年,知縣萬應奎重修。崇禎十一年,知縣朱景運「重建南城樓一座,修東、西城樓二座,增高三門月城二尺,併全修」串樓四百五十三間,敵樓一十四座。

皇清順治十年,知縣李寧和建「拱北」、「制勝」二樓。康熙

四年,知縣翟延祺重修。池周於城,闊二丈,深半之。

三華鎮城池 周圍二里,高一丈四尺。池周於城,闊一丈五尺,深半之。明嘉靖末年,賊首官祖政倡亂平之。至隆慶間,餘黨張廷光等復熾。壬申,南贛軍門李崇提兵討之,凱旋,題請建鎮以善後。原立官兵三百員名,添設縣丞專管。後奉裁,以主簿帶管,兵數陸續裁減。

皇清設有「韶鎮」兵五十名、本縣兵二十名防守。

英德縣城池 ,周圍一里有奇,長三百四十八丈,高一丈三尺。按舊《志》,創始於宋,廢於元。至明初,僅存八十餘丈。天順五年,知縣杜宥重修。七年,復築外城。成化二年,城樓火。次年,守備指揮汪寧、知縣傅寧,重創西南門樓,并串樓一百六十餘間,角樓五座,鼓樓一座,砌垛口,浚城壕。後知縣丘策築欄馬牆。弘治間,通判熊鑑周城開馬道六尺。正德元年,知縣林克洪用石砌二城門,學士黃諫「記。」 嘉靖二十五年,東城串樓火,知縣陳維賢修復。嘉靖三十三年,知縣湛廷詔起垛樓四處,以便巡警。崇禎十一年,知縣吳永澄兩修,加高厚,有《記》。

皇清順治十八年,知縣楊柱臣捐修西南二城門敵。

樓二座池西北約百餘丈,東南臨江,無壕堤。

韶州府關梁考        府志 编辑

本府。曲江縣附郭。

遇仙橋 在西門外。上通瀧水,接楚之宜章。宋天聖間,殿中丞陳宗憲建。慶元五年,提刑陳刪定重創橋曰「慶元。」 嘉泰四年,提刑陳靴更名「嘉泰。」 元末橋廢。明成化間知府詹雨、弘治間知府錢鏞、嘉靖間知府陳雲松俱重建。嘉靖十八年,知府符錫更造方舟六十二,翼以扶欄,表以綽楔。東曰「平政」 ,西曰「濟川。」 又建燕譽樓於津口。嘉靖二十六年,知府陳大綸夢遊芙蓉山,次日登山,果見一人修煉。詢之云漢康容,隨隱身不見。後重建橋成,請名,大綸即題云「遇仙」 ,有詩。是歲始稅商舶,其額每年三千一百四十兩。後因時盈詘,增減不常,舊屬府廳就近接管。

皇清仍之。至康熙九年,內奉、部差專理,而榷政始有。

分司矣橋每為水衝。順治中,巡道林嗣環重建,有記。未幾,復壞。

小明橋 在城南湞水東,明正德十一年重建。「青石橋 」 ,在河西待渡亭西。

永安橋 在玉田都。明嘉靖二年建。

嘉定橋 「在河西,明天順五年建。」

鐵罏步橋 :在城北七十里。

大石橋 在城北三里。路逕險仄。康熙十二年,知府馬元捐俸闢路重修。有《記》。

《綿普》石橋 :一名「泰定橋。」 在城北三里。

林橋 在城西,明成化四年重修。

羅塘橋   、蕩板橋   、嶮頭橋 俱在。

龍塘都

白茫橋   長樂橋 在親賢都,離城十里。康熙十二年,知府馬元捐俸重修。有記。

烏石橋 在平圃東三里。

普度橋 在石角鋪。吳爾升有記。

小石橋 在林溪

社口橋 在蘇渡

馬欄橋 在望韶鋪

青石橋 在總鋪

鹿頸橋 在南門。舊有大通橋,在南門外,及東河浮橋、西河浮橋,今俱廢。

東皋渡 在東河邊

南埜渡 在南河

沙角渡 在河西尾

磨刀渡 在低溪鋪

建風渡 在周田村

蘇渡 在八村上

靖村渡 在靖村。以上俱係官渡。

石門渡   、白茫渡 俱在親賢都。

桂頭渡   、白沙渡 俱在墨石都。

馬渡    寺前渡 俱在太平都。

總鋪前渡 在韶社都

黃金鋪渡  亂石灘渡 俱在瀧夏都。平圃渡 在巡司前。

新興寺渡  ,《白星廟》渡 ,俱在《綿普》都。黎頭渡   ,《沙園》渡 ,俱在布恩都。

下坑渡 在龍塘都

烏石渡   舊濛裡渡  、鮮溪渡 俱在仁務都。以上俱民渡。

樂昌縣

東川橋 在東門外。明弘治間,舉人鄧球建。隆慶間,張邦典等重建。

李家橋 在城南官井,知縣李增建。

雙橋 一曰「迎恩橋」 ,一曰「祿溪橋」 ,俱係東南半里。宋進士鄧純建,明天順間純裔孫茂重建。惠政橋 在南灣學宮之左,知縣李增建。塔頭橋 在縣南四里,明萬曆三年主簿王一鳳建。

黃子坑橋 在縣治南五里。明弘治戊申,知縣葉蓁建。

天壽橋 在縣治南五里,即今「恩郎橋。」 明弘治間,鄧球建。

富村橋 在新陂。明成化間,鄧忠等建。正德間,洪水衝壞,鄧守重建。

滄湖巖橋 在縣治東七里。鄧球建。

蒼逕橋 在縣東八里。鄧球建。

仁里橋 在解頭。鄧承第建。

九峰上橋 在九峰,距縣五十里。洪水衝壞已久。康熙四年,知縣李成棟重修。

縣前官渡 在南門外。一為男舟,一為女舟,混濟有罰。

長。官渡 在縣南二十里曲合都。安口官渡, 在縣南三十里安口都。

九峰官渡 :在九峰普落村。水險多溺,今有橋梁。

靈江官渡 在縣東三十里土頭都。

張宅義渡 :在龜峰下,邑人張日星置。

仁化縣

會湞橋 在縣西,明正德十年修。

下園橋 在縣西平山都。明成化間修。

七星橋 在縣北七十里。城口西河。

百里橋 在縣西平山都。明正德間,鄉民譚全用等建。

皈橋 在縣西十里。明成化間,譚彥淳建。

皇清康熙四年,士民重修。

烏石橋 在平山都。明成化間,鄉民李繁、譚世甫等修。

上門橋 在縣北康溪都。

下寨橋 按《縣志》,「在縣東康溪都蒙渠建石母橋。」

文星橋 在縣南,明崇禎間修。

獅子潭橋 按《縣志》,在縣北康溪都蒙士顏建。塘逕橋 按《縣志》,在縣南永興都陳文德建。西溪橋 按《縣志》,在縣西北蒙慈建。

斗水橋 按《縣志》,「在縣北,劉宗同、鄒正灝等建。」 瀧頭水橋 按《縣志》,「在縣東北,劉宗同、鄒正灝建。」 今廢。

弘濟橋 按《縣志》,「黃綺建。」

赤口橋 按《縣志》在縣西北縣街都蒙德聰建。水東渡 在縣治東。

水南渡 在縣治南

鎮東渡 在縣東門。士民捐助置田,給渡夫。新村渡 在縣西十五里。

乳源縣

風門關 在縣西南十五里。

小梅關 在縣西北二十里。舊傳開元、西京通路。

迎恩橋 在縣東門外。劉永暹建。

興賢橋 耆老鄺明迪建。

登雲橋 在登雲坊,民鄧宗解建。

李公橋 在墟,尾聯斗門。

斗門橋 在縣東三里。明萬曆二十年,生員黃甲等修。

接龍橋 在臘嶺上。黃瑄建。

乾坑橋明 萬曆二十九年,生員黃鎮建。燕口橋 在風度嶺下,民鄺湖建。

平田橋 在縣東十里。劉福建。

打鼓墜橋 在縣東十里。劉宗虞建。

鐵岡橋 在縣南十里。陳順建。

嶺下橋   、清江橋 「俱劉浚重建。」

竹子橋 :在犀水鄉。劉泮建。

流芳橋 在田舍房。劉宗肇建。

西田橋 在西田。陳貴建。

大富橋 在縣西南二里。李立仁、曾一夔建。通濟橋 在縣西一百里。饒仁建。

榔木橋 在縣西五十里。

梯下橋 在縣西北六十里。

永濟橋 在縣冶南洲街,丘張等建。

明月橋 在縣西雙峰寺前。詹世用建。

廣濟橋 在縣西武豐梯上。林君寵等建。知縣吳邦俊「助工以穀」 ,勒石為《記》。

縣前渡 在迎熏門外

渣溪渡 在縣西三十里。

石高渡 在縣西一百里。自饒仁首義構通濟橋,渡夫改為橋夫,每歲工食給之。

武陽渡 在縣西北二百二十里。

七姑渡 在縣西北二百里。鄉民余積達捐田畝,歲給渡夫。

侯公渡 在縣東南二十里。知縣侯應爵設。金公渡 在縣東二里。知縣金明漢所設。明萬曆三十年,知縣吳邦俊處入官田張經、「馬上龍、鍾東震」 等項穀,歲給渡夫義民黃如谷復捐田二畝。

裘公渡 在縣南十五里灘頭。康熙二年,知縣裘秉鈁捐貲增置,田租三石六斗,給渡夫。《通咽路 》在縣東二十里。明弘治間,義民利福捐貲募工,在嶺鑿石成路。福男、利保更廣之,闊六尺,長十餘丈。萬曆三十年,知縣吳邦俊更於嶺上開大路,脫去崎嶇,冠蓋車輿為便。自墟尾至通咽路,義民黃鸞砌以石為道,計一千二百四十餘丈。天啟四年,知縣黃甲鸞、孫永福重修。《西京路 》在縣西,由大富橋上臘嶺,謂之「西京路。」 由臘嶺過風關,下至燕口,相傳唐武德間開,歲久榛蕪。明嘉靖十二年,義民劉浚等以石砌坦。萬曆三十三年,知縣吳邦俊斬榛鋤石,自臘嶺至宜章,計二百餘里。

西北山口 ,乳水所出。兩岸峭壁,中有樵路,蜿蜒如線;危石斷澗,險阻崎嶇。知縣馬騮捐俸鳩工濬鑿,疏通往來無陟嶺之苦焉。

《梯雲嶺路 》:嶺高百仞,盤曲嶮峻。康熙九年,知縣裘秉鈁捐資開鑿,遂成坦途。

翁源縣

鎖青橋 在東街。橋上豎坊,前扁曰「鎖青橋」 ,後扁曰「迎陽街。」 康熙四年,知縣翟延祺重修。燕泉橋 在西街。

迎恩橋 在西門外

薰風橋 在南門外

接龍橋 在西門外半里,知縣李景運修。「雪溪橋 」 ,在西門外三里,知縣姜子貞建。「善濟橋 」 ,在耽石寺。

梅關橋 在梅村,居民張祐修。

大功橋 在羊逕。居民張儲建。

安龍橋 在茶潭鋪

周翁橋   、東岡橋   、通濟橋 俱在巖前鋪。

猿藤逕橋  、永安橋 :俱在九龍鋪。

太平橋   、通鎮橋 俱在利陂鋪。

「四福橋 」 、「三盛橋。」

蔣風橋 在周陂鋪

寡婆橋   、興隆橋   、接鎮橋 :俱在龍仙鋪。

青雲橋 「在將軍逕」 ,居民張美建。

橫石渡 在縣西五里

攬陂渡 在縣東五十里。

江鎮渡 在縣西北三十里。

九龍渡 在縣東三十里。

突水渡 在縣東四十里。

龍仙渡 在縣東一百里。

三合渡 在縣東八十里。

英德縣

何公橋 在城西壽英坊下。宋郡守何智茂建,蘇軾「銘。」 「明洪武間廢。永樂間,知縣洪友信修,改名通遠。」 嘉靖間廢,知縣何世綸重建,復呼為「何公橋。」 胡澧《記》。

萬福接龍橋 在縣西二里。按《縣志》久廢,明萬曆十七年生員李萼等募修。

帛鍾嶺橋 在德岡都。按《縣志》,「明萬曆十五年,耆民曾昌、鄭青雲等募建。」

平山鎮橋 在縣南一里。按《縣志》,「明萬曆十七年監生鄭子龍、耆民羅廷胡等募建。」

登雲橋 在縣南一里。按《縣志》,「明嘉靖三年,鄉民疊以亂石,十九年監生朱應徵修。」

滑石橋 按《縣志》「在縣西八里,明正統八年建。」 安陸橋 ,在縣西北二十里石角水

德恩橋 在龍脛、上馬頭。按《縣志》,邑耆何深造。官洲橋 按《縣志》,在龍脛、上馬頭。明嘉靖九年耆民周方瓚建。

塔橋 按《縣志》:「在塔橋鋪,通官路。」

官橋 按《縣志》,「在清溪上。」

龍門橋 邑人周子通建,砌。

湞峽橋 十七座,知府符錫新開「峽路」 ,疊石為之。後為暴水,多致傾圮,陸行負擔維艱,舟行亦牽挽不易。

皇清康熙元年,鎮守官捐貲砌築,下至《清遠》,上至湞。

陽為橋五十三座,數百里內皆成坦途。王應華、張啟泰《記》。

永濟橋 在下隅鄉通衢。按《縣志》為一方耕作樵牧出入之所。

懷津渡 在縣治康濟門外。按《縣志》,「通東南二岸竹逕、德岡、大陂、象岡等都翁源地方」 ,徭編官渡一役。明嘉靖三十五年,知縣諶廷詔磔石砌埠。

官州渡 在城東二里。按《縣志》,通蒲嶺翁源。大培渡 在城東二十里。按《縣志》,清溪官路。大瑯渡 在湞陽都。

汶羅渡   石龍渡 俱在清泉下都。洸口渡   、清溪渡   浛光渡 俱在巡檢司前。

觀音渡 在觀音坑

潭嵐渡 在清泉都

石炭渡 在崇仁都

麥源渡   塔岡渡 俱在懷義都。

韶州府公署考     府志 编辑

本府

韶州府治 ,古府治在湞水東,蓮花嶺下。唐初,刺史鄧文進移於武水西。梁乾化間,大水淹沒,錄事李光冊始遷中洲,今府治是也。宋時修建極盛,詳見《余襄公記》。元至元丙子,火。至大重修。明洪武丙午,知府錢旭重建。宣德二年,以府治改建淮王府,遷府治於通濟倉。十年,王遷江西饒州。正統十年,知府湛禮修復舊治。正堂五間,後增兩廒,共七間,因舊王府而補飾之。後堂即凝清堂,四川楊文熹公有《記》。六房在府堂側,東西各十一間。嘉靖庚子,東房災於火。次年知府符錫重造戒石亭在堂之前。

皇清康熙十年,知府馬元改為「戒石坊。」儀門五間,即

今譙樓疊石為臺,成化十四年創立。大門五間,在儀門前。豐積庫三間,在凝清堂左。儀仗庫在儀門西。康熙十一年,知府馬元修。架閣樓在照磨所後。土地祠在儀門外東。

經歷所 在正堂東

照磨所 在正堂西,今裁。

司獄司 在儀門外西

清軍館 在儀門東。明嘉靖辛丑間,知府符錫重修。

管糧館 在儀門西

理刑館 在清軍館前。明知府符錫重修。同知衙 在正衙左,今裁。

通判衙 二,一在正衙右,一在同知衙左。

推官衙 在通判衙西。明嘉靖辛丑重修,今裁。經歷衙 在經歷司東。

照磨衙 在經歷衙東,久裁。

司獄衙 在本司內。吏舍二十餘間在縣衙內南「申明。」 旌善亭在大門外左右。傾廢已久,知府馬元重建。

陰陽學 在府治東

醫學 在「陰陽學」 右。

僧綱司 在大鑒寺

道紀司 在元妙觀

察院 在西門通衢,即宋之提刑,元之分司也。創建無考。明嘉靖十七年,巡撫陳大用、知府鄭騮重建。今廢。

布政分司 在府城隍廟左,久廢。

皇清康熙十一年,知府馬元捐俸改建東嶽廟。

按察分司 在布政分司右。明嘉靖十九年,知府符錫重建,久廢。今改建「準提庵。」

嶺南道 在通濟倉前,今改為「北察院。」

兵備道 舊在東門內。明嘉靖十九年,知府符錫遷於按察司右,其地乃舊社學也。今改為關帝廟。

南韶道 在西門通衢,今廠稅分司居住。府館 在西門澄清坊,舊在華光院,明嘉靖三年,知府周敘建,今為「南韶道。」

芙蓉公署 舊在南門外,今廢。

通濟倉 在府治西南。宋、元倉舊址。

「曲江縣治 。梁乾化間創於通闠門外。宋紹興二年,遷府城南門學愛坊。丙子兵火。元至元二十一年,復創於通闠門外。延祐元年,又遷譙樓東。明洪武五年,知縣吉昌遷於府治西南育民亭。宣德三年,以縣為長史司,縣移於忠佑侯行祠。正統十年,王遷國,縣仍復舊治,歲久傾圮。」 正德十六年,知縣李源重創正堂五間,萬曆二十八年知縣龐履教重建後堂三間,幕廳三間在正堂左戒石亭六房,東西共十間,年久傾圮。

皇清康熙元年,知縣凌作聖重建。

縣丞衙 在知縣衙左。明崇禎十一年,縣丞王朝班重建。

主簿衙 「在知縣衙右」 ,今裁。

典史衙 即主簿衙。吏舍在儀門內,「申明」 、「旌善亭」 俱在大門外,久圮,康熙元年,知縣凌作聖重建。

平圃巡檢司 在城北九十里。明洪武十六年開設。

《濛》。巡檢司 在城南八十里。明洪武十七年,開設。

河泊所 在河西下廂,洪武十六年開設。嘉靖元年,知府周敘重修。後奉裁。

宋惠民藥局 在府治東。

宋永通監 在武水西古城中,有余襄公記。元平準行用庫 在風度樓東西,舊旌善、申明亭是其地也。

元蒙古學 在余襄公祠東。

預備倉 在延祥寺後。明嘉靖十八年,知縣胡德純重修。官廳一間,廒十間。天啟六年,總督何行文於內分一廒為督院新倉。崇禎九年,總督熊行文設置義田,分一廒收貯各租榖。

察院義倉二所 一在風度樓,一在武鎮街,今俱廢。土地祠在儀門左;監在儀門內右。崇禎八年知縣潘復敏造。輕監一間,重監三間,提牢房一間,守宿更夫一間,共六間。

養濟院 原在城南隅。明洪武五年,遷於相江書院。正德五年,知府華昶遷於新館驛之後。歲久傾頹。崇禎十年,知縣潘復敏重建。

皇清康熙十年,知府馬元重建。

漏澤園 按《縣志》,舊在帽峰山北。

外縣

樂昌縣治 按《縣志》:「梁天監七年建在郭東都,隋遷於趙佗所築古城,元至正十二年為郴寇所焚。明己巳年,知縣索彥勝遷於城南都,即今所也。正德十四年,知縣李增重建。」

皇清順治八年,山寇焚毀。十三年,知縣盧璣又鼎建。

焉。正堂三間,扁曰「忠愛」 ;川堂三間,扁曰「敬簡。」 後為後堂,最後為樓,樓後為園。知縣衙在後堂北。幕廳一間,在後堂左。戒石亭今廢。六房東西各四間耳。庫房在正堂左。土地祠一間,在儀門左。儀門三間,大門三間。肅賓館在儀門右,今廢。吏舍在監後。

縣丞衙 今廢

主簿衙 在正衙西,今廢。

典史衙 在吏舍前

陰陽學 在縣治東,今廢。

醫學 在縣治西,今廢。

僧會司 原在明福觀

布政分司 在縣治東。明洪武間,知縣索彥勝以逼近東城,湫隘不稱,改建於城隍廟右。前堂扁曰《嶺海風霜》,大門扁曰「風紀行臺。」

按察分司 在縣治西,久廢。

府館 在南門外,臨河。明嘉靖元年,知縣龍章建,今廢。

高勝巡檢司 ,在縣東三十里。明裁。

九峰巡檢司 在縣北八十里。邑人白思謙題復,巡檢潘志重建。

黃圃巡檢司 ,在縣西北一百六十里。順治十四年裁。

羅家渡巡檢司 在縣西北一百二十里。明洪武二十八年,監生白思謙奏立巡檢,李仕德建河泊所 按《縣志》:「明洪武十五年開辦,總旗張宗開設。景泰七年,邑人給事白瑩奏革。」

預備倉 二所一在縣治東,今廢。一在縣治西,廒房六間。

存留倉 在縣西,廒房三間。

義倉 五所一在縣城內,一在安口都,一在羅家渡,一在土地都,一在辛田都。明萬曆九年,知縣張祖炳奉文建立。

養濟院 在舊學西,今廢。

仁化縣治 。唐垂拱間建。宋開寶中廢,咸平間復遷於光宅鄉,今縣治是也。元末燬於寇。明洪武三年,知縣何初重建。永樂四年知縣宋忠,天順五年知縣羅俊相繼修葺。成化十八年,知縣張同重建。二十三年知縣丘璥重修。萬曆間知縣胡京球重修。正堂三間,後堂三間。知縣衙在後堂北。幕廳一間,今廢。戒石亭在堂前,六房東西八間;耳房庫在正堂後,儀門三間,大門三間。嘉靖九年,知縣陳豫章建。

主簿衙 在儀門外。今改為迎賓館,扁曰「親賢堂。」

典史衙 在正堂東。吏舍,在儀門內左。

陰陽學 「在嶺南道西」 ,今廢。

醫學 在陰陽學西。明永樂十五年開設,今廢。嶺南分司 在縣治東。明萬曆二十一年,知縣司馬暐重建,葉夢熊有《記》。

府館 在縣治前,今廢。

扶溪巡檢司 在紫嶺下,去縣五十里,接江西界。明洪武七年開設。

恩村巡檢司 在城口,今裁。

存留倉 在縣東

預備倉 在存留倉西,廒房三間。

義倉 五間在縣治東。明萬曆十八年,知縣謝一豸建。

養濟院 在縣西城外

漏澤園 在縣北二里

乳源縣治 。宋乾道三年建於虞塘。德祐中兵燬,元初重建。至正十四年復毀於郴寇。明洪武間,知縣張安仁遷建於洲頭津,即今縣治。正統八年知縣胡弼、景泰五年知縣李鑑、典史高琰,相繼修葺。成化八年,知縣孔俊重建。嘉靖十九年知縣丁文隆因地污下增培三尺,有記。萬曆元年知縣侯應爵,十八年知縣林豐文,三十年,知縣吳邦俊重修正堂三間。

皇清康熙元年,知縣裘秉鈁重建後堂三間。知縣丁

文隆新建,知縣裘秉鈁重修。縣衙在正堂東北。幕廳一間在正堂左。耳房庫在正堂右。戒石亭六房東西各四間。儀仗庫一間,儀門三間。大門俱知縣裘秉鈁重修。吏舍在儀門內左。

主簿衙 在儀門東

典史衙 在正堂西

申明旌善亭 在縣前。知縣丁文隆改建陰陽學 ,今廢。

醫學 今廢

「僧會司 」 ,在雲門雙峰,不常所主。

道會司 在元妙觀

嶺南分司 在縣治西。明成化十八年,知縣孔俊建。嘉靖間,知縣陳營修,主簿羅策繼修。萬曆三十年,知縣吳邦俊修。

皇清康熙二年,知縣裘秉鈁改建於縣治西「舊學基。」

武陽巡檢司 在縣西二百七十里。明嘉靖八年,知縣胡性、巡檢宋大錂建。

巾子場

預備倉 在縣東

存留倉 在縣治東

義倉 二所一在城東,一在打鼓墜。知縣林文豐建。

養濟院 在縣東半里,舊教場地。

漏澤園 在斗門山大路之北,又名「千人井」 ,今廢。

翁源縣治 ,唐以前無考。唐時在安陽里羅江。宋淳化中遷下窖,景祐初遷濛繼遷岑水,又遷細草岡。元大德間,并入曲江,於縣治設巡檢司。明洪武初,復建於長安鄉,知縣田裕創建廨宇。正統元年,知縣朱昱重修。成化十一年,知縣吳政重建。弘治十年,知縣顧節修。嘉靖十二年知縣傅雲修。正堂三間,後堂三間。衙在後堂北。幕廳二間,戒石亭,正德年廢。崇禎十二年,知縣朱景運重立。六房,東西共八間。耳房庫在正堂左,儀門三間。

主簿衙 在幕廳左

典史衙 在儀門右。吏舍在典史衙後。

申明旌善亭 在譙樓左右。崇禎十年,知縣朱景運重建。

陰陽學 在嶺南道左,今改為「預備倉。」

醫學 在「陰陽學」 後,今改為「預備倉。」

僧會司 在翁山寺,今廢。

督撫行臺 在三華鎮,久廢。

嶺南分司 舊在縣治東。明洪武元年,知縣田裕徙創儒學之左。成化年,知縣吳政重修。府館 在嶺南道左,知縣顧節建。明嘉靖十五年,知府鄭騮「以其空地,改建新預備倉。」

桂山丫巡檢司 ,在縣東一百二十里。舊址倒塌,開墾為田。明嘉靖八年,知府彭大治遷於南浦。十七年,巡檢楊材新葺。崇禎八年,土豪拆毀,申詳究罪。十一年,巡檢沈復初重建。

新預備倉 舊倉在南門。嘉靖十五年,知府鄭騮、知縣曾極因其窄隘,議以陰陽、醫學并府館餘地,改建倉廒,二十八間,吏部尚書湛若水有《記》。

養濟院 在西門外

英德縣治 ,即湞陽故地。元末兵燹,明洪武二年革州為縣,縣丞曹觀創建。三十二年知縣熊友信重建。成化三年知縣傅寧、二十二年知縣丘策各重修。正德四年知縣嚴淳重建。是時縣無大門,倉獄在外。嘉靖三十一年遂有劫庫越獄之事。知縣諶廷詔始以嶺南道廢地易民房建門。正堂三間,扁曰「鑑空衡平」 ,後堂一間,扁曰「豈弟堂」 ,曰「視民如傷。」 縣衙在後堂北。幕廳一間,在正堂左。戒石亭六房,東西八間,儀門三間,耳房庫一間,在正堂右。儀仗庫一間,在後堂右。主簿衙在幕廳東。典史衙在幕廳後。吏舍在六房之下。

陰陽學   、醫學 今俱廢。

僧會司 在縣西明化寺傍。明洪武十九年設察院 在縣西北大慶山,古英州學地,今廢。舊布政分司 原在舊湞陽驛右。明嘉靖五年,以司驛地共改遷儒學,復以按察分司右教官舊衙建布政司,其隘陋尤甚。嘉靖二十年,知府符錫移建二分司於大慶山察院左右舊分司合為府館,崇禎四年,府館復廢為關帝廟。舊按察分司 在縣西門城內,臨街。

南韶道 在分司左,今未修。

觀風別署 在南門外

象岡巡檢司 去縣東一百里。

洸口巡檢司 去縣南五十里。

清溪巡檢司 去縣北一百里。明洪武二年,開設。成化二十年,巡檢彭驥重修。

浛光巡檢司 即名浛洭。古浛光縣地,在縣西一百里。明正德九年,本府同知韓銑築城。恩浹倉 在縣東。明洪武十六年,創倉廒二十間,官廳一間。其總門舊扁曰《存恩敕法》。

預備倉 在縣城外龍頸街。明正德五年,創廒房十八間,官廳一間,前門三間。嘉靖十四年,知縣何世綸重修。

清溪預備倉 、浛光預備倉 、象岡預備倉三處,俱明成化二十二年通判伍薰建,今廢。養濟院 在明化寺前,知縣易文元建,被洪水沖頹。萬曆十六年南韶道批行建,復議於無祀壇右官地起造。十七年知縣蘇大用創建。漏澤園 在縣北二里大慶山,明嘉靖二十五年知縣陳維賢奉文建。

韶州府學校考        府志 编辑

本府

韶州府學 在府治大街東。宋至和二年,知府胡牧建。熙寧七年,知府王知才重修。紹興十年,連州通判廖蘧修,曲江縣尉卓慶記。嘉定五年,知府張思忠重修,倉使袁燮記。明洪武二十年,知府王世安、永樂二十三年,知府王琰重修,翰林侍讀周述記。成化三年,知府陳爵廣學前民地。五年,都御史韓棟發銀五百兩,知府蘇靴增修。弘治庚申,知府曾煥再修,編修劉存業記。嘉靖元年,知府周敘,以南華寺僧修佛殿,入官羨餘銀四百兩重修。萬曆三十八年火災,南韶道張德明捐俸重建。

皇清康熙九年,知府劉世豸重修。兩廡各十一間,戟。

門三間,知府周敘重建泮池,紹定五年開。康熙十年,知府馬元濬深數尺;櫺星門,知府詹雨重建,易木以石。弘治間,同知韓銑以學門逼近民居,貿地廣之。都御史李嗣《記》:「龍門」 亭在右,有育真才坊;「雲路」 亭在左,有崇正學坊,今圮;「敬一」 亭在明倫堂西,今廢。

學田 此田久廢,樂昌知縣胡元勣、教授陳羲和有記。明嘉靖六年,知府唐昇續置養贍學田,具載明經館,並無稅畝租數可稽。

皇清康熙十二年,知府馬元行縣清查。據報,原係「曲」

江縣民彭益乏嗣,將糧米二石三斗六升五合,載稅八十七畝三分四釐九毫,土名「白家嶺、高山」 等處,佃民鄧梓隆等承耕,每年折乾租銀一十三兩四錢完納府庫。除發曲江納糧外,尚存銀八兩零充餉。

曲江縣學 宋紹興初,建於大鑒寺左。元延祐間,廉訪僉事張均重修,尋燬。政和元年重建。明天順七年,參議王英重修,黃諫記。弘治十三年,郡守蔣欽遷于府治,舉人唐鳳記。隆慶己巳,復遷于帽峰麓。萬曆庚辰,遷歸城內。知府周嘉謨《記》。

皇清順治十六年,知縣凌作聖重建。

射圃 明崇禎八年,知縣潘復敏重建,在敬一亭前。

甘泉精舍 舊在濂溪書院之右。明嘉靖十九年,巡按御史洪垣、知府符錫,為吏部尚書湛若水建,久廢。

皇清康熙十年,知府馬元移于「四賢祠」合祀。

濂溪書院 舊在府學東。宋淳祐乙巳,提刑楊大異改建於筆峰之麓,自為之記。寶祐二年,提刑吳燧請於朝,賜額「湘江書院。」 咸淳中,提刑雷宜中置田以增廩餼。丙子兵燬,總管張傑、經歷王方貴復創修。元至元二年盜起,又燬。明初,知府徐炳文重建。永樂間,參政趙次進、知府沈源,天順間僉事戈立,成化間,同知方新重建。七年知府蘇靴、正德間知府華昶、嘉靖初,知府鄭騮,十九年知府符錫相繼修建。隆慶己巳,知府李渭以書院改為「曲江縣庠」 ,重建書院于縣庠左。明末俱廢。

皇清康熙十年,知府馬元捐俸新建書院仍於《筆峰》。

之下。正祠一座三間;後寫心亭、蓮池一口,大門額曰「四賢祠。」 蓋祠原為宋先儒周敦頤而立,今并明先儒陳獻章、王守仁、湛若水祀之,自撰為《記》。

翠峰書院 在府城西北五里許皇岡舜峰寺東。明嘉靖十九年,合郡士民為知府符錫建。韶士少習《禮經》,公自判及守,每於寺中集業禮諸生講義,自晝至晦毋倦,士民咸德之。今廢。明經館 舊在千戶所東,即樂平王府。王未之國而宮宇傾頹,以後截地改為倉廒十間,隨又建為明經館,前後為屋、為堂、為書房,共二十餘間。又置田一頃六十畝,坐落鵝鼻地方,佃民劉士科等承耕,歲收租銀七十五兩。內除納糧差銀一十三兩,尚存銀六十二兩,以為延師生及供給之費。

東隅社學 在羅城街。皇岡廟改建。

西隅社學 在「善政」 下街,萬一堂改建。

南隅社學 在皇華上街。天壽寺改建,今為分司。

北隅社學 在武鎮上街,圓通院改建。

學田 :明天啟六年,學道張天麟發銀一百兩,置田三十五畝零四釐,坐落土名「東鋪沒溪中心嶺」 ,佃民劉才等承耕,歲納租銀七兩零二分。內除納糧差二兩零二分,尚存銀五兩。

皇清俱解學道、轉解充餉

《義田 》明崇禎九年,制院熊文燦行文以惠曲江之無告者,知縣潘復敏即勸士民相助共銀。

二百五十兩,自捐銀五十兩,共銀三百兩,置鄧日忠、龔一紅田共八十畝零。又鄧韶彥、黃道昌、黃文華及丘氏各捐助田共九十六畝三分零,每年共該租一百九十八石零。內除折租銀六兩一錢一分八釐抵納錢糟外,尚存租穀一百六十三石一斗一升,每年運赴上倉備賑。今田不知何歸?

皇清康熙十二年,知府馬元行縣清查據《列冊報》崇

禎丁丑年,知縣潘復敏捐銀五十兩,士民捐銀一百五十兩,共銀二百兩。置買龔一紅田一十畝零三分,坐落土名「樟樹底」 等處,在太平都八甲龔守珪等戶內,被寇殺絕,田地荒蕪。順治九年,按院楊題豁無徵。又黃道昌、黃文華各捐塘田共租九石八斗,荒蕪無徵外,尚存鄧韶彥及丘氏各捐共田八十六畝零四釐七毫,載租五十三石五斗,共折銀一十兩零七錢,每年完納在縣給濟貧生及貧民用。

外州縣

樂昌縣學 「舊在西門外臨河。宋淳熙十五年,知縣曾造遷建於東城外拱秀坊。元末兵燬。明洪武三年,縣丞李鳳重建。永樂十四年,知縣史彬、正統七年,知縣曹德懋、典史鄭麟相繼修。正德十三年,兵憲王公大用、知縣李增遷入北門城內。嘉靖間,知府陳大綸、同知胡瑞遷復城外東北。萬曆庚辰年,知縣張祖炳與」 鄉紳鄧周、生員駱价等協議,呈遷南灣。會本府推官郭宗磐公務至昌,郭善堪輿亦欣然稱吉。於是申允當道動支官帑,仍捐俸以倡,士民義助落成。是區也,武水前紆,神峰後聳,龜峰踞其左,塔岡拱其右。扶輿清淑,此其獨鍾矣。參政陳萬言有記。大殿一座五間,兩廡各五間;戟門三間,扁曰「仰聖門」 、「泮池」 、「櫺星門。」

教諭衙 在東廡路東

訓導衙 二一在縣治後,一在縣治東。

射圃 在舊教場

龜峰書院 去縣南一里許。明嘉靖十九年,知府符錫發銀五十兩,命知縣張鑑建,前作洗心亭一所,後起塔一座。萬曆九年,知縣張祖炳於院後又建「觀音閣一座,并修洗心亭。」

文昌書院 在北門外。正廳三間,樓一座三間,東西廊各四間,舊為「濂溪書院」 ,今廢。

鳳山書院 在皈下都,邑人布政白思謙建。城內書院 在縣治右。康熙十年知縣李成棟建。

河南社學 在舊正心鋪前右。

城南社學 在南灣廟前。

柏沙社學 在駱家祠堂後。隆慶間頹圮。萬曆八年,邑人駱彬、駱价率族具呈,知縣張祖炳重建。

郭東社學 在上郭。以「郭頭廟」 改建。

郭西社學 在縣西

土頭社學 在樓下村。以《八角廟》改建。

辛田社學 在平富村。以《辛田廟》改建。

安口社學 在安口村

曲碣社學 在長。村里田社學 在里田村。

榮村社學 在榮村。以《崇福寺》改建。

九峰社學 在巡司側

皈上皈下社學 在羅渡巡司右。以上十三所俱明嘉靖間知縣龍章建。今十一所廢。

學田 宋端平元年石孝淳置,蘇應龍「記。」 田數無考。明隆慶五年,兵巡道許宗鑑、知府李渭,罰峒民李成出田五十畝入學,除糧差外,實入租銀三兩二錢。萬曆乙卯,邑人李延大捐貲置田一百畝送學,吳其貴「記。」 又李新馥入籍田土名下坪石田十畝五分,水頭廟李書房背田三畝,及通庠原置公田四十二畝一分,共田三頃。

皇清康熙十年,知縣李成棟清出,惟延大置田僅存。

四十畝,復捐俸二十五兩。置斜兜沖豬子夾田九畝九分,又續送九公坵田八畝,納糧免差,三歲所入為通庠科費。內撥李延大置綠江田十三畝,黃岸頭田十二畝及九公坵田八畝,存學收租支用。

《義田 》宋泰定間,邑人鄧士宗、鄧士章仗義捐入學田。

膳學鋪房 在南門外。門左六間,負城面河;門右二間,背河面城。明嘉隆年間,知縣王三聘、鄭誨修送入本學收租為課士之費。

義倉 :康熙十年,知縣李成棟建。

仁化縣儒學 在縣治西。宋嘉定三年創,後燬於寇,改建於縣治東。淳祐元年,縣丞鄭軫復建。

於舊所。元末兵燬。明洪武三年,知縣何初建。永樂四年,知縣宋忠重建。嘉靖六年,知縣于祥重建,湯露《記》,范輅《記》。萬曆十二年,知縣翁大賓重建,劉泰然記。明末燬於寇。

皇清康熙八年,知縣熊惟祺捐俸倡建,通判池鳳翼。

助俸成之

教諭衙 今圮

訓導衙 在堂左,今圮。

射圃 在學之西。明洪武初,知縣何初立。嘉靖六年,知縣于祥重建。今遷城北,已廢。

濂溪書院 在縣治南。明嘉靖元年,知縣于祥以《真武閣》改建。

錦石書院 在縣治東。明嘉靖二十年,合縣士民建,主事歐紹說有《記》。

會湞社學 郡守符錫因毀淫祠建,今廢。「西隅社學 」 在縣治西門外,今廢。

北隅社學 在縣治北門外,今廢,基址尚存。扶溪社學 在扶溪東。

高岡社學 在長江

洪山社學 在江頭

恩溪社學 在康溪都

學田 在獅子巖、大山沖、燕子巖、扶溪水、新村、小水、山口等處,共田五十五畝四分六釐零。每年折乾租銀一十二兩七錢。除納糧差銀二兩七錢六分,尚存銀九兩九錢四分。

皇清以來,俱解學道支銷。內有新村、「小水」二處田租。

俱荒蕪難徵,俱係該學按額徵解。

乳源縣儒學 :「宋乾道丁亥年建,縣始立學於虞塘古縣城西。淳熙丁未寇燬,知縣曾造復建。」 元至正年又燬。明洪武初,知縣張安仁、教諭劉蘭苑、訓導鄧一源始遷今學。永樂十二年,教諭廖彤、天順元年知縣李鑑重葺。成化元年知縣陳綬、正德元年知縣李溥、七年知縣楊英重建,廣州府知府周夔有記。嘉靖十一年,知縣何澄,隆慶三年,知縣洪淇繼修。萬曆間,眾議遷創,歲久未決。

皇清順治十八年,知縣裘秉鈁同教諭龐瑋遷於登。

雲坊上首儀門三間,儒學門外,店屋十二間。教諭衙 在明倫堂西。

訓導衙 二在明倫堂西,今裁。

射圃 明成化間存,後廢。

皇清順治十八年,知縣裘秉鈁復創置。

仰止書院 在縣東半里。舊為崇寧觀。明嘉靖三年,通判符錫毀淫祠,遂改為書院。祀韓昌黎、周濂溪二先生。

溫泉精舍 在縣西擬沂亭後。合縣士民以符公錫判韶時,作「擬沂亭」 ,會師生講議,有風雩浴沂之趣,因作精舍。正堂三間,後堂三間,穿堂一間,大門三間,牌坊一座,左右號房六間,合「擬沂亭。」 繚以牆垣,以補儒學號舍湫隘、生儒藏修之缺。有記。

養正社學 在儒學左。明嘉靖三年,通判符錫建,知府李昇《記》。

乳源社學 在利村。義官林廷柱等建。

洲頭社學 在縣南

翁源縣儒學 舊在縣北高嶺下二里,創始無考。宋併縣,與學俱廢。明洪武元年,復開縣,知縣田知裕復於舊址建學。十四年,廢於賊。二十五年,知縣夏應誠遷於縣治東。正統元年始建。

文廟、與兩廡。天順五年,知縣程振始建「明倫堂」 《八》

年,知縣陶鼎始建大成殿門,開泮池。成化以後,屢壞屢修,殊多苟簡。

皇清康熙十年,知縣翟延祺修建兩廡各六間,戟門。

三間

教諭衙 在明倫堂北

訓導衙 二一在明倫堂東,一在東齋左,今裁。學倉 在儀門外,扁曰「養賢」 ,今圮。

翁山書院 在城東隅。明嘉靖七年,賊首李鳳等寇毒翁邑,通判符錫奉檄征勦,辨釋民之陷於賊者千百餘命,民甚德之。八年,合邑士民以公屯兵東隅,畫籌決勝。遂因舊地創建正堂三間、後堂三間、廂房兩間,周圍繚以垣牆,樹以碑。邑人太僕寺丞吳世寶有記。

龍頭社學 在城東隅。今廢。

詹公社學 在詹公坑

新塘社學 在新塘

城西社學 在翁山寺右,今改為「觀音堂」 ,并魚塘一口。

周陂社學 在周陂鋪

利陂社學 在利陂鋪

南浦社學 在南浦

芙蓉社學 在芙蓉鋪 。以上今俱廢。

學田 :「按《縣舊志》」 ,止載知縣徐恆錫、朱景運各捐置買田地,塘稅歲收租銀六兩五錢,未符解額。行查據縣冊報,另有新陂、周陂等七處,田稅共一十四畝一分,佃民胡殿邦等承耕。又石灰山及倉前鋪一間,歲收租銀六兩九錢。除納糧差外,存銀一十三兩四錢。

《皇清》俱解學道。

英德縣儒學 。「宋慶曆間,郡守王仲達於大慶山建學。元末兵燬。明洪武七年,縣丞王義、訓導楊復春、永樂四年,知縣熊友信重建。天順三年,火於流賊,師生避居城內。成化五年,署縣事翁源、教諭林永齡奉巡撫陳濂命,以城西門外嶺南道改建。十八年,知縣胡旭因地卑污,增培三尺。二十三年,通判伍惠修、知縣丘」 策又建「尊經閣。」 弘治六年,兵備道袁慶祥復遷於大慶山。嘉靖三年,因大慶山荒僻,謀以布政分司湞陽驛地改遷,教諭蘇朮往來申請。至五年春,提學歐陽鐸始決遷之。嘉靖癸丑,知縣諶廷詔、萬曆辛丑知縣蘇大用皆重修。後知縣嚴遵試復遷於大慶山,以數科不發。甲寅,知縣丁仕明新遷於會《英書院》。

教諭衙 在啟聖祠前

訓導衙 二一在敬一亭左,一在明倫堂右。廢學倉 舊址低下,時有水患。明嘉靖十七年,教諭鄭泮以本衛空房捐俸改建。

射圃 舊在大慶山

涵暉谷書院 在南山鳴絃峰下。宋景德間,知府王仲達創。慶曆「間,知府汪任、天禧間知府臧制繼修。元廢。明天順間,知縣杜宥、嘉靖元年知縣張慎各重修,表以石坊。」 今廢。

龍山書院 在縣北龍山之麓。明嘉靖元年知縣張慎建。祀宋別駕唐介、侍郎唐冑有記。後以有宋名賢,遷謫不止唐一人,遂改為「七賢書院」 祀之。十八年火災,二十年知府符錫修復。南山書院 在聖壽寺後。明嘉靖九年,合境士民思本府通判符錫議處驛傳,募民兵,興社學,開峽路諸惠政,建院肖像以祀。餘貲買田一十二畝五分,歲收租銀七兩,為香燭牲醴之費。仍積其餘以備湞峽橋棧修理之用。

會英書院 ,舊湞陽驛地,今廢。明嘉靖丙辰,知縣諶廷詔查復建書院。前為大門,中為文會堂,後為祠,祀鄭公、重威各三間,東西為號舍亭臺。耆民鄧億募建未成,主簿鄭德儀興工,同知縣林高岡捐俸助成。

復所書院 在張公祠側,今廢。按《縣志》:「復所,楊公,歸善人也。欲倡道英德,貿民人木蒼空地一所,建書院,朝夕集諸生講學於此。」

桃溪書院 :在步月臺東。明崇禎十二年,知縣吳永澄奉檄捐俸,擇勝於斯,寮屬與通邑紳士耆民欣然助建。仍置田地房租,凡會課修葺之資,咸取給焉。

石舟鐸院 在東關東嶽廟前。知縣張斗建。養正社學 冥助廟改建。

包蒙社學 ,元天宮改建。明嘉靖五年,因以湞陽驛改遷儒學,而社學地為湞陽驛,今廢。崇正社學 ,在社稷壇前。明嘉靖十四年,知縣何世綸以養濟院空地,創立堂屋三間,臨街店房四間,北向,為贍學之資。

朝陽社學 在清溪。以《鳳凰祠》改建。

古風社學 在縣北八十里古道上。廟改建。浛光社學 在巡司右。明嘉靖二年,俱提學魏校毀淫祠,改建。

頤貞社學 在城隍廟左。明嘉靖十年,知縣何世綸建。

月臺社學 在南山馬頭步月臺上。明萬曆乙未,訓導何予高捐俸建中堂一座、後堂一座,兩房前構步月樓一座。

學田 ,一,土名「大慶山」 ,舊地自姜公祠後起,至巡道後止,地三百五十一步六分,該稅一畝四分六釐五毫。前以坑為界,後及兩旁以牆為界。一學對面鋪地二間,每間租銀二錢,今俱荒。一土名「白石前、獅子」 等處田,遞年十一鄉,該穀二十四石,折乾租銀四兩。一土名「麻寨」 田,租銀十兩,係鄉民曾約自置。慮子孫日後廢蕩,內將四兩送作學租,尚存六兩,係約子孫永遠收管,供祖宗香燈墳塋祭祀等用。其田坵段與學田參間,庶子孫無得變賣,每歲春秋二祭送胙,如有擅賣,即行追究贖回,治以不孝之罪。買者亦擬不合原價入官。後因白石前田洪水崩陷,將租減半納銀二兩,兩項實存租銀六兩,內除納糧

銀七錢四分,尚存銀五兩二錢六分。明季申報學道,登入循環。又本學遞年原有乾租銀五兩四錢一分,在縣徵收。以上租銀。

皇清以來,俱解「學道。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