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414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四百十四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十四卷目錄

 慶遠府部彙考二

  慶遠府山川考二水利附

  慶遠府城池考

  慶遠府關梁考

  慶遠府公署考

  慶遠府學校考

職方典第一千四百十四卷

慶遠府部彙考二 编辑

慶遠府山川考二 通志府州縣志合載 编辑

忻城縣

馬鞍山 在縣北三里,形似「馬鞍。」

龍塘山 在縣西八里。按《一統志》,「山有塘,龍嘗潛於此。」

疊石山 在縣北四十里,層次岧嶢,石如纍砌。張帽山 在縣西一十五里。

黃泥峒 在縣北十里

夜峒 在縣東十五里。有巖深邃,不透日光,故名。

烏坭江 即紅水河,源出泗城,自那地東蘭,經安定土司彝江流入縣境,下達遷江界。

龍塘江 源出永定土司,流經縣治,合烏坭江河。《池州》

智山 在州治南,與州後北山相對峙,高聳入雲連。西為筆架山,三峰列峙。

火焰山 在智山北下,又名「紗帽山。」 因山上一石,宛如紗帽,故名。

鳳儀山 在州治北,極其峻險,州城半枕山麓。馬鞍山 在州治北偏西。

屏風山 在新治東北,舊治後正北,上舊有觀音閣,山半有泉,盛夏溢流,今閣廢而泉存。魚躍山 在舊城東北一里。

《新月》山 連《魚躍山》,

祥雲山 連新月山,三山並列。

東山 在東三里餘,挺然獨立,又名「樂教山。」 達山 ,在東北五里譚村後。

屑壁山 在舊城南,與屏風山對峙。

筆山 在英羅里喇雷村,西南至州十餘里。「智州山 」 ,在州西四十里,唐智州建此。

太平山 在州東五十五里金城江邊。巖上有「天下太平」 四字。

可案山 在州東二十里都銘里。

寨婁山 在州東二十二里都銘里。

吳山 按:《通志》在州前。

天馬山 按《通志》,在版頭村。

雷山 按《通志》「在弄郎村。」

四一山 按《通志》,在州後,州舊治倚屏風山。移嶺山 按《通志》,在州北,山崖峻險。

劍甲山 按:《通志》在版姜村。

都銘山 按《通志》:在州東,舊名都猛。

鬼人山 按《通志》:「在州東三十里,有深巖,相傳巖內吹響器。」

岊帶山 按《通志》,「在古雲里。」

振人山 按《通志》「在鎮南里。」

洪鹿山 、定南山 、乾山 ,「按《通志》」 ,俱在板村。岊工山 按《州志》,在九門村北。

喇夏山 按《州志》「在西村西。」

岊引山 按《州志》在版心村南。

岊洽山 按《州志》在中落村南,小路通猺劍隘山 ,按《州志》「在弄郎村東。」

獨山 按《州志》,在版犢村東。

喬類山 按《州志》,在山角村東。以上俱屬三旺里。

吉煉山 按《州志》,在版拔村東。

岊兩山 按《州志》在版光村東。

冷蘭山 按《州志》,在坂景村東。籠雞山 按《州志》,在外孟村南。

岊同山 按《州志》,在北曹村南。

岊蠟山 ,按《州志》,「在上德河村中。」

冷各山 按《州志》,在下德河村南。

岊桑山 按《州志》,「在馬黃村東。」

坡寨山 按《州志》,「在古北村南。」

坡吞山 按《州志》在古丹村西,通北隘。

下隘山 按《州志》「在弄羅村南。」

千蓋山 ,按《州志》,在下北隘村南通上北隘。把猺山 ,按《州志》,在大郭村西

坡橋山 按《州志》,在坂來村西。岊炭山 按《州志》,在龍墓半村西。

洛山 按《州志》,「在山學半村北。」

考證

岊滑山 按《州志》在坂莫村東。岊石山 按《州志》在古帝王村東。永順司交界一十八里。以上俱屬中江里。

岊方山 按《州志》,「在大唐村西。」

坡劍山 按《州志》在近社村東。

律坡山 按《州志》,在半嶺村南。

岊茶老山 按《州志》,在坂籠村南。岊困山 按《州志》,在山角牛村北通柯峒。以上俱屬安邊里。

岊賢山 按《州志》,「在古雲里南。」

大插山 按《州志》:「在上歐村,南通安定司十里,有堡。」

岊那山 按州志,在下河村南,通安定司。𨚗獨山 按州志,在下廖村村北,大路通永順司。

岊懷山 按《州志》「在下廖村,南通猺峒,通安定司十里。」

岊帶山 按《州志》,在福祿村北通永順司一里。𨚗莊山 按《州志》,在福祿村南通已桑猺峒安定司界十里。以上俱屬古雲里。

岊夜山 按《州志》,在下寨村西,通下鎮南。岊往山 ,按《州志》,在古容村南。

洛鎖山 按《州志》,在古容村,西通下鎮南。喇好山 按《州志》,在坂誰村,東通地羅猺峒。岊心山 按《州志》,在坂誰村,南通峒懷猺峒,以上俱屬光巖里。

鼓兒山 在州東五里,有深峒,內嘗有鼓聲。黑巖 按《州志》,「在古雲里,南通下光巖。」

漏沙峒 按《州志》,「在大村南。」

根冷峒 按《州志》在坂累村。南。得行峒 按《州志》在上下開村。

流冷峒 按《州志》,在坡厄村南。

弄林峒 按《州志》,在北曹村西。

弄屯峒 按《州志》,在上北隘西。

牛峒 按《州志》,「在下落村南。」

猺峒 按《州志》,在下落村西。

籠勒峒 按《州志》:在打雞半村東。

北冉峒 按《州志》,「在大團村南通安定司界十里。」

同心峒 按州志,在坂下村,西屬光巖里。下可嶺 按州志,在下廖村,北通永順司八里。懷拏坡 ,按州志,在下歐村,北通永順司。白大坡 ,按《州志》,在𨚗賴,北通古郎大路。白紙坡 ,按州志,在古雲里,北通永順司八里。坡懷坡 ,按州志,在上歐村,北通永順司八里。果炭坡 ,按州志,在大團村,北通永順司。坡棄坡 ,按州志,在福祿「村北通永順司十里,屬古雲里。」

坡入坡 按《州志》,「在坂望村北,永順司界三十里。」

金城江 在州東五十五里。宋有金城州,因名。江南岸居民數家,村名「喇街。」 東去里許有大石如盤,南來谿流其上,日夜鳴嘯。

靈淺江 按《通志》,在苟橋村北。

洪龍江 按《州志》,在大村西。

那龍河 按《州志》在保作村前,上通雷山二十餘里,下通鎮南。

上下德河 按《州志》,合上中江界。

紅敢河 按《州志》在北曹村前。

喇索河 按《州志》在岊學半村,西通大郭村。秀水 ,在州治前。

貓溪水 在州西

古浪谿 在州東南二十五里。一名「乾谿渡谿。」 再折而西,即去三旺大路。

白崖飛泉 在州西南四里。入山又西三折而至白崖北面,高可二十丈,泉自巖半掛下如疋練。此泉北流,過州而東,即所謂「秀水」 也。東流一十餘里,㐲入高山下,至六甲里湧出,合金城江。《思恩縣》。

旗山 在縣傍

紺山 ,在縣北三十里。一名扞,謂可扞蔽縣後,土人曰「暗山。」

龍門山 在縣南五里。峰巒聳秀,朝興雲霧,霖雨旋應,祈禱歸焉。

修煉山 在縣南十里。相傳昔陸仙翁修煉之地。

嘯山 在縣西四十里。峰巒玲瓏,風響谷鳴,如長嘯然。

覆斗山 在舊縣南二里。

天門峰 ,在縣東北二十里。萬峰襟帶,惟此峰最危。峭立插天,高可千丈。山腰一穴如門,橫深

三十丈。門口石柱如龍形,天雨則水如注,俗名「大門峒。」 道通一線,攀緣而上。猺民恃險避亂居之,內可容二千人。康熙乙巳,貴巢居人匿賊於此,邑令翁世庸督兵圍攻,三日破之。

壘石峰 在縣北二十五里,如片石層纍,高千尺,又名「斧劈峰。」

望峰 在縣東一里。枕脈寒坡嶺迤邐而下。登山眺覽,帶水千峰,歷歷在望,舊有文漪亭。「龍岩 」 在縣南五十里,有洞深邃。

米嶺 在縣東三十里。為入縣之始。諸峰羅立,如米家畫。上有老鼠隘,高五十丈,險窄莫比。寒坡嶺 ,在縣東五里,入縣孔道,高二百丈。《通志》名寒山。土人云:「寒坂以山高多風,炎方之人甚宜之。」

回頭嶺 在縣南三里。其山勢回顧縣治暗嶺 。按《縣志》:在縣北二十五里。以其山嶂崇疊,日光少見,故名。《通志》:名緝山。

石巖洞 在縣東二十里。三峰之下,天成巖穴,寬約五、六尺,有泉自洞中湧出。

五十二峒 按《縣志》,縣治四境,或十里、百里,遠近不同,曰藏峒,曰花峒,曰古心峒,曰思立峒,曰湘峒,曰崑峒,曰鴉峒,曰會峒,曰舊峒,曰臘峒,曰多峒,曰連峒,曰水源峒,曰蒙峒,曰洛吉峒,曰蓮峒,曰江峒,曰波峒,曰梟峒,曰獨峒,曰磨峒,曰李峒,曰公峒,曰三仙峒,曰囊峒,或編入民差,或差徭不及,止輸折米升斗,附入中州,馴駐、撫化苗糧之內。其峒名其不可考者,古制相沿曰五十二峒。諺曰:「中洲馴駐五十二峒,人少莫來弄。」 蓋言民頑而催科難也。地形四面皆奇峰環堵,中有田可耕,有澗可汲。人垂老不見官長,衣食粗給,各自為衛,皆世守焉。若非搆怨報讎,何減桃源。

砥柱石 在縣東三里。拳石中立,為帶溪中流砥柱。

環江 ,在縣南六里。唐環州治此,其時縣亦隸環。

環江洲 「按《縣志》」 :在西門外。江水環繞沙洲。中洲 :「按《縣志》」 :在縣東一百五十里,一大沙洲,四面水繞,如海島然,猺居上中下三里。明萬曆間,慶遠知府岳和聲勒碑定賦,歲徵折糧無差。民不至縣,官親督輸,每不及額,名為撫化羈縻之地。過此為古,周八萬獞人不入版圖。

帶溪 在縣北四十里。發源自湖廣武開衛,從八萬猺中東流入縣境二百餘里,旋折如圍,帶東南四十五里,暗流山穴,下達龍水。宋之帶溪寨設焉。

婆婆泉 在縣西五十里。水不常出,欲飲者佇立呼之乃出。按《縣志》:在暗嶺山左,土人為婆婆泉。《通志》名婆娑泉。

荔波縣

水巖山 在縣西十里,其下有水,從巖中出。方林山 ,在縣北。

白崖山 在舊縣東

董蓋山 在縣城西

韋家山 在縣西

者近山 在縣東。《古南丹州》築城在上。

勞村江 在縣東南

東蘭州

「都彝山 」 ,在紅水河東,離州三十五里。高峰插天,最為險隘。

青雲山 ,在州西四十里,橫亙綿遠。

勝山 在州西七十里

武篆山 在州西八十里。聳秀菁蔥,上多大猿奇鳥。

福山 在州北三十里

伐山 ,在州東北三十五里。

印山 在州東三十里。其形方正如印,故名。三佛山 ,在州西七十里。

九曲山 在州南八十里。巖峒盤旋,峰巒曲折。幽洞山 在州西北九十里,林麓深邃。

雷山 在州西四十里。上有關隘。

雙鳳山 :在州北二十五里。

真武山 ,在州東三十二里。遙接都彝,踞紅水河畔。

思榮山 在州東三十一里。

白面山 ,在州西一百四十里。

十八鶴山 在州南九十里。

北荷山 :在紅水河西畔,離州東三十里,特立巋然。

羈陵山 ,在東院舊州境。峰迴路轉,曲折玲瓏,巖際林端,盈眸薈蔚,入目,最多勝致。絕頂舊有:

亭榭今圮

青石嶺 在州西五十里。高低蜿蜒,為往武篆要道。

隘峒江 即紅水河,水勢洶湧,昏黑直等黃河源出泗城,流經那地、烏泥江至州境,下達安定土司界。

九曲河 在州南四十里。源出九曲山谿湧出,繞銀海池,下合烏泥江。

銀海池 ,在州南八十里。其水深活,每日三潮。南丹《土州》。

長春山 在州南三里,與州署後「青雲望」 遙相對峙。

三寶山 在州西二里

金雞山 在州東一里蒙寨前。三面經流紅盆江水,迤邐過化。

孟英山 ,在州西三十五里,產銀砂。明永樂十五年,曾遣內臣開礦於此,計所得不償工費,旋罷。

秀陵山 在州西二十七里。奇峰怪石,傑出蠻陬。

都利山 :在州南三十五里。

紅盆江 源出秀陵山下,至沙界坑二十里入山漫沒。

大江 在州南二十里。源出都利山,流下大山關,入河池州界。

青雲溪 源出州後青雲峰,流經州境,合紅盆江。

那地州

虎山    、馬山    、屏風山。

《感現山   》。《紅山    》《懷峽嶺》。

暮曉嶺   。《烏泥》江   。《泉江》。

永定長官司

頭盔山 在司東南七里半。山有數白石懸置巖前,形如頭盔。

石魚山 在司西二十里,有石如魚形。

旗桃山 :在司北一十里。

莫往峒 在司西南八里。峰巒險峻。

清潭峒 在司東北二十五里。

小水 源出永順土司,流經司境,入忻城界。永順正長官司

高椅山 在司治後,高聳約百餘丈,人莫敢登,鮮知所適。

多靈山 ,在司東北八十里。突然三峰,軒聳秀麗,遠可眺數百里。上有彌勒道場、羅漢巖,四時花果。

七星山 :在司東南三十里。

清遠峰 在司北一十里。景物怡人,翛然塵表。刁江 源出河池州三旺,流經司境,會合烏泥江。

永順副長官司

臥虎山 在司北二十五里。其勢蹲然,全如虎臥。

《小水 》,一自羅城縣孟江口入,一自柳城縣西山入,俱下合宜山縣龍江。

水利附 编辑

本府。宜山縣附郭。

南關陂 :在城東南二里。

西窯車江陂 :在城西三里。

白牛陂 :在城東三里。

官陂 在城南六里。堰水分流,東西灌溉,匯於城南,引入飲軍池內。弘治初,知府王溥重砌。牛軛潭陂 在城南六里。

潭臺陂 在東八里

九龍江陂 :在城南三里。按《縣志》,「在府西八里。」

車江陂 :在城南三里陳六橋之左。

龍塘 在城南三里。其水下流,灌田甚廣,傍有雷王廟。

龍泉 在城南二里。泉湧出如勺然,灌田甚溥。泉上有石橋,舊名「歐公橋」 ,山谷易名曰「龍濟橋。」 百葉泉 在城東三里澄綠橋右,資溉甚廣。銅鼓廟泉 在城東南六里。

里龍頭泉 :在城西六里。

懷丁水 ,在河池所西,灌田數百頃。

思活源 在上里。源洪深而泒綿遠,流入龍江,浸灌民田,甚利甚溥。

都。甽, 在城東南六里。歐橋甽 在城南三里。

部江甽 在城東南六里。

稜離甽 在城南六里

黃巖甽 ,民資水利,灌溉田畝。

小蒙江 按《通志》,「北流以西,灌白馬等處田。」 流馬江 合龍江,按《通志》,俱在永泰里,灌常道等處田。

江陂 按《通志》:「水東流灌郭夏田。」

王陂 、漫、滑水 、全水 、龍瀨水 ,以上俱灌田。

大署源 。按:《通志》:「灌廣旛等處田」

洛壽橋陂 、新南關陂。

宥勞泉 按《通志》:「在中里,南出北流。」

官峒水 ,按《通志》:「源出官峒山,可灌田。」

黃麻達塘 按《通志》,灌潭藏中團等處田。婆寨泉 按《通志》,東流以南,灌本寨田。

覃塘泉 按《通志》:「西流。」

橋養江 按《通志》,從山溪北流,灌橋頭等田。謝莫江 按《通志》,在順安里。

苧流塘 按《通志》:「穴地出灌舊軍城田。」

天河縣

東小江水 。按《通志》:「灌羅城田等處田」

蒙隘水 。按《通志》:「灌古黎思農三里田。」

三潮水 ,按《通志》:「在縣西十里,一日三潮,可以灌田。」

芭芒寨泉 按《通志》:「灌思合兩岸田。」

東川巖 西川巖 灌古陂 。魚梁 按《通志》俱灌田。

監潭 按《通志》:「四水合流,灌歸仁里田。」

陵峒水 。按《通志》:「灌養富祿里田。」

河池州

懷德陂 按《州志》:「在州城西二里,水自西來,環遶陂下,灌陽村、上下三村,田二百餘畝。」

羅家水陂 按《州志》:「在都銘里,灌下蕩、鹽田等田千餘畝。」

蔣村陂 按《州志》,在英羅里,灌田千餘頃。官村陂 按《州志》,在惟建里,灌田數千畝。疊石砅 那壇江 ,按《通志》,俱灌溉甚多。懸崖泉 在州南 ,按《明一統志》,「可溉田十餘頃。」

思恩縣

愛陂 按《縣志》在安黎里,發源翁江休巖山下,灌田五頃餘。

上善泉 按《縣志》,在西里上善村,灌田四頃餘。飛洞泉 按《縣志》,在北羅村,泉自洞中流出,灌田五頃餘。

石巖洞 ,挨村砅 ,俱資灌田。

荔波縣以及三土州、一土縣,《水利》、「府縣通志」 俱不載,無考。

慶遠府城池考        府志 编辑

本府。宜山縣附郭。

慶遠府城池 :「漢築土城,唐天寶元年,刺史吳懷忠易以磚石,周四百五十三步,為門四,是謂舊城。明洪武二十九年,開設慶遠衛,拓東門外地築城以廣之,計五里五十八步,是謂新城。」 中通為一,共周圍一千二百二十九丈。因黃山谷居舊城小南門,有南樓之厄,民不忍行,因而塞之。總新舊城門有六:東曰永安,西曰永定,舊南曰鎮安,新曰武定,舊北曰拱辰,新曰泰和。弘治元年,知府江溥以北城附江,其險可恃,獨東、西、南三關平曠受敵,乃雇工鑿壕,深二丈,闊一丈五尺,延袤凡三千丈,引官陂水注之。正德十四年祲災,民多殍亡樓,焚城圮,衛指揮王璿中修復。丁亥,賊覃明珂變亂後,多傾圮矣。今棄新城,修復舊城,凡四門。按《縣志》:「宜山舊有土城,在江北岸宜山下,今江北宜郭河池所」 ,城在德勝西五里。永樂二年,命內官雷春修築。城有四門,周圍廣四里許,以扼七十二峒之衝。

外州縣

天河縣「城池 ,舊無城,東南依山為固,西北築土垣圍之。有壕,為門三,覆以磚茅。自明萬曆十九年,遷縣治於西鄉原,築土城,週圍木架,上蓋竹笆,以防春雨。明末傾頹。」

皇清順治十五年開闢,仍照舊基,周列木柵圍縣署。

於城內開東西南三門,以通行走。按《通志》:明正德十二年,知縣尚汝弼補築土垣,增高三尺,掘壕增深一丈,又增築外垣以護之。

河池州城池 原係懷德縣。明神宗朝,因地連三土《州猺蠻》,遂改為州。在今治東一里。後遷今治,築土城一座,蓋瓦串樓二百七十二間,寬五尺,高一丈二尺。為門四,曰「迎恩、定遠、鎮遠、歸仁。」 後塞北門建樓三座,設守兵三十名。明末流賊盤踞,拆毀不存。

皇清順治十七年,知州李若璘勸諭里民分疆修築。

周圍土垣,高可一丈,非城制也。按《通志》,舊惟

土垣,頂覆以茅。明嘉靖五年,知州周錢遷州於四一山,增築土垣。

思恩縣城池 按《縣志》:「本邑從未建城鑿池。明初,屢被猺賊侵掠,官不能制,民受其害,邑人思築城濬池,以固疆圉。弘治十一年,闔邑里民譚文通、歐顏息等叩閽,內稱思邑為羈縻猺獞之地,自元時始立縣治於環江洲以來,地利煙稠,官清神奠,民安物阜,盜賊不興,乃至衛兵微弱,彈壓無方。永樂二十二年,土賊韋」 員等作亂,攻縣署,劫鄉村官初擄民遭殺,後遷縣治於都亮鄉之清潭村。官民不利,盜賊蜂起。成化五年,里民吳文進等具疏奏准,頒奉工部行巡撫都御史張及巡按司道府官,委本府經歷易極到縣,估計城工。時知縣梁廣因民力疲弊,錢糧不敷,遂爾中止。至成化八年,復立縣於歐家山,去環江洲二里,因水漲為害也。《山居》洲之東,築土圍牆,蓋草衙舍,以軍堡土兵守護。後復以官被賊害,民不聊生。里民譚文逵、陸廷秀等,赴巡撫都御史告照原奉勘「合築砌城池,蒙本府知府孔儒按縣親勘,周圍丈量,計二百五十丈,申請思恩府陽朔縣、宜山縣、河池州并南丹、東蘭、那地三土州等處石匠」 人夫,協濟起工,正將興舉緣事又止。弘治八年,里民韋志慶等又告,奉巡撫行本府及本縣,查築城池,照成化間支動官銀,築洛容、柳城二縣城池之例,復行丈量,周圍共計二百五十丈,高一丈七尺,安腳一丈五尺,收頂一丈。每一丈雇石匠銀二兩五錢,共該銀六百二十五兩。雇募靈川縣石匠,仍「於附近州縣協撥人夫助建,以固邊邑。」 奏未上,事竟止。至萬曆四十六年戊午大荒,人民逃亡饑死十之七八。繼以崇禎十七年後,兵荒相繼,殆無寧日。至我

皇清順治九年,土賊大亂,遂遷縣治於譚村,其舊址

衙署民居,悉遭兵火。至順治十五年平定,仍因歐家山基址,築士圍牆,蓋草衙宇,招集流移,一如古制。計土城周圍二百丈,高一丈二尺,腳六尺,頂三尺,東西南北四門。城樓係知縣翁世庸於康熙四十五年內捐俸雇工,採木石新建為縣治規模。其守衛,則官軍也。

荔波縣城池 按《縣志》,「宋立為州,明易為縣,官不到治,未建城郭。」 明萬曆丁未年,縣令劉邦徵創城於窮來埲喇軫村。後之官荔者,知此方苗蠻最稱桀驁,叛服無常,化誨為難,仍寓府城。

皇清順治十六年,開復玆土,縣令王家禎詳「請遷縣。」

方村埲岡巒峨嶺居焉。蓋方村鄰黔,略知向化。周圍築土城,計一百八十二丈,高五尺,厚一尺五寸,開西、南、北三門。南北二門建有草樓。自偽逆擾害以來,城樓俱廢,土牆盡頹。康熙二十年,知縣劉棻到任,捐貲重建南北城樓。其土城已經頹廢,因費用難計,漸圖修葺。

忻城縣《城池 志》不載,無考。

《東蘭州城池 志》不載,無考。

慶遠府關梁考        府志 编辑

本府。宜山縣附郭。

洗馬橋 在東門外

會通橋 在南街墟西

獅子橋 :在香山關內。

龍濟橋 在南關外

洛黃橋 在城東十五里,明萬曆五年建。平可方軌。

澄綠橋 在城南二里

龍橋 在城南二十里

六坡橋 在南七里

古石橋 西去十五里

雙橋 東去五里

三里橋 東去三里

柔遠橋 在府城東

延壽橋 :在府城東二十里。

平政橋 在譙樓西

安遠橋 、龍溪橋 :俱在府城東南。

定遠橋 在府城西門外。

武定橋 在府城南門外。

周公橋 在府城東,教場外。

昇高橋 在府城東

銅鼓橋 在府城西

興賢橋   、勒竹橋   、新橋 :俱在府城東。

「立江橋   」 、「陳六橋   」 、「通濟橋。」

官坡橋   、五拱橋 :俱在府城南。

龍江上渡 在北門外。下有太平石。

龍江中渡 :在北門下。

龍江下渡 :在新北門外。

大曹渡 在大曹

東江渡 在東江

懷遠渡 在懷遠鎮

滑石渡 在府城西

彭埠渡 :在新北門外。

天河縣

剪刀隘 鯉魚隘 梅木隘 以上三隘在下里。

都感隘 在計里

古隆隘 東田隘 以上二隘在舊里。

白馬隘 黃泥隘 得能隘 上下郭利隘以上四隘在四思盧里。

馬皮隘 馬蹄隘 以上二隘,在歸仁里,逼近中洲地方。苗蠻不時出沒,堵禦得其人,而民庶免遭荼毒。天河堡隘,莫此為甚。以上諸隘,自明崇禎年間案賊羅正寶倡率中洲苗蠻攻掠本地,知縣程顯世詳設各堡隘,招募勇兵禦之,至

皇清裁革,止存德謹、古波二堡;更新設新安曹洞二。

堡以資防禦

大通橋 在縣南半里

廣源橋 在縣北二里

南村橋 在縣北十七里。

思吾橋 在縣南十里

願豐橋 在縣北

永鎮橋 、東田橋 俱西門外東禪鎮。

清潭渡 在縣北三十里。

江口渡 在縣南二十里。

按《縣志》,本縣溪小灘高,不通舟楫,來往俱用竹簰向南流下,由宜山縣馬鞍堡通慶遠府大江。忻城縣

羅墨渡 在縣南三十里。

河池州

東橋 吳義橋 俱在州東三里。

龍溪橋 在州東五里

古朗橋 在州東六里

冷水橋 在州東七里。元至元間,達魯花赤建。乾谿石橋 ,在州東五里。

紅沙石橋 在紅沙嶺西。

金城渡 在州東五十里。傍建巡檢司。

思恩縣

老鼠隘 在縣東四十里。其路峻狹,鼠不能過,因名。自宜山界入縣之始。

官橋 在縣南三十里小石橋。諸峰四立,清溪中流。

丹竹橋 在縣西五里

都黎橋 在縣北十里

環江渡 在縣西一里。為問渡要津。

帶溪渡 在縣北

荔波縣

地鵝橋 在巴乃里

茅灘橋 水慶橋 俱在僥倖里。

水龍橋 在丘賤里

水圍橋 在韋農里

按《縣志》,本邑關梁無設,修巒邃谷,惟刳木為舟,以濟民涉。

皇清康熙二十一年,知縣劉棻捐造渡船二隻。

甲站渡 在縣遠二十里。

巴灰渡 在縣遠六十里。

東蘭州

霸陵橋 在東院,州治東南一里。

忻城土縣 、那地土州 、永定土司 、永順正副二土司,《關梁府志》、通「縣志」 俱未載,無考。烏坭渡 即隘峒江,在州東三十里。

南丹州

大橋 在州東南五十里。

羅侯橋 在州南二十五里。

蓮花寨 在治西北九十里。

蒙寨 ,在州東北二十里。

岊峨寨 ,在州西一百二十里,與泗城接壤,是為南丹邊境要隘之地。

金雞寨 ,在州西三十里。

那地州 永定長官司 、永順正副長官司津渡,《通志》、「府、縣志」 俱未載,無考。

慶遠府公署考      廣西通志 编辑

本府

慶遠府治 在舊城西北。明洪武二年,通判王毅建。成化元年,知府周一清重修,久毀。

皇清順治初年,署府事王嘉蔭署於「張宦故宅」,後知

府崔俊以府治「左鄭千戶無人」 ,藉其宅修理公署,今因之。

分司 在府署東,《久圮》。

清軍廳 在府堂左。今改為「縣丞衙。」

督糧廳 在府堂右,今燬。

理刑廳 在軍糧廳前,今圮。

教授署 在府學內,今燬。與訓導署俱借民房。「經歷廳 」 在理刑廳前,今圮。借署於舊南門「陳鄉紳故宅。」

課稅司 在縣學右,今毀。

司獄司 今廢

廣盈倉 在府東北,今毀。

遞軍所 在府治東,今毀。

陰陽學 ,在稅課司左,今燬。

醫學 在稅課司右,今燬。

僧綱司 在西竺寺

道紀司 在元妙觀

宜山縣治 在舊城西南,宋元祐五年建,明因之。後為寇毀,今借居於舊城南門民房。

縣丞 :今在德勝鎮,係舊《戎政行臺》改為之。典史 ,舊在縣左,今在縣右。

學署 在學宮,今圮藉,寓民草房。

副總府 舊無衙舍,今借署舊南門民宅。慶遠衛 在新城東北,久廢。

守備署 ,在新城內,今圮。藉署十字街。

大曹驛 「在大曹」 ,今圮。

思恩倉 在河池所,貯上五里及思恩縣糧,今圮。

廣盈倉 在府城東

巡檢 ,在德勝鎮西,今圮藉,寓民草房。

宜陽驛 在府新城東門外,今圮。順治十六年裁。

懷遠驛 在懷遠鎮。今奉裁。

外州縣

天河縣治 舊在城南,原係磚牆瓦屋。自明崇禎四年野火飛焚,至順治十五年開闢,仍建於西北角舊治基,蓋造草屋數間,今猶仍其制。典史署 亦係草屋,在縣署之西。

儒學訓導 ,向無衙署。康熙二十一年冬,蓋造草房數間,在學宮側。

城守衙署 「亦係草房」 ,在縣治東。

河池州治 在西偏之北,後枕山麓,僅大門二門。大堂為瓦,知州王玉麟扁曰「惠風堂。」 《疏》州前二池,種蓮滿沼,其餘宅舍二十餘間,俱草屋也。州同署 在三旺,俱草屋。

吏目衙 在城隍廟南、路東,俱草屋。

參府 ,在西門內正街。康熙七年,中軍守備謝文英易草為瓦。

守府 在東門內路北

學署 在學內今圮

陰陽學 、醫學 俱毀。

荔波縣治 ,本邑公署建之峨嶺,坐東向西,惟頭門則南向也。頭門一間,二門無大堂一間,左右編篁,則為常平倉。後堂一間,私署三間。堂左一間為土地祠。堂右一間名曰「禁所。」 後旁廚室一間,書室一間,地無瓦墁,皆草楹葑壁,聊蔽風雨。周圍土牆,分為表裏。自偽逆擾害以來,大堂茅蓬,俱為頹圮,私署亦盡破壞。其兩傍之常平倉以及監禁土地祠各處,悉為荒煙蔓草之地。康熙二十年,知縣劉棻在任,舉目蕭蕭,棲止難安。於是度材量工,捐貲募匠,起造大堂稍成,縣署豎建頭門,上設鼓樓。又復原築土倉,豎造監房,仍設土地祠於左。雖不得陶瓦蓋覆,較之前此稍壯觀瞻也。

典史公署 ,原有草屋二間,周圍竹籬,亦皆圮廢。今已修葺。

防守營署 :原有前後六間。菲椽葦壁,亦皆圮廢。今已修葺。

儒學署 廢,今在《黌宮》內。

思恩縣治 歷來向南,自知縣林應龍識地理,謂「宜向西」 ,明萬曆二十七年改之。此後未數十年,兵火相繼,堂宇俱廢。崇禎十七年後,官居村落,至

皇清順治十五年,建署「歐家山」,舊址,復向南構草屋。

五六間康熙二十三年,知縣翁世庸捐修圍牆六十丈。頭門建木柵,蓋瓦儀門三間,左土地祠。

右《打更值宿》一間,前堂三間,後堂三間,內衙三間,俱覆以瓦,餘皆結茅為屋。

學署 原在學內,今圮。

際留倉 在署東二座,共六間,周圍板鑲蓋瓦。「常平倉 」 四座,竹簟為圍,上茅下木。

防守千總 俱茅屋

慶遠府學校考        府志 编辑

本府

慶遠府學 在城內開國坊。舊在城南,宋慶曆三年始建。崇寧三年立石鐫「辟雍」 詔於廡下。十年,知州李讓奉詔以三分錢并稅契錢贍學養士。淳熙四年,知州韓璧遷於今所,張栻有記。慶元二年,知州陳表臣置學田以助養士。六年,知州耿明撤而新之,又建閣於堂後。陳涇有記。元至元後燬於兵。明洪武初內附,學署仍舊。通判王毅重修堂齋。正統十二年,知府楊禧重建,始鑿泮池。天順八年,知府周一清重建,乃廣其制,立題名及「建學碑」 ,陳文記。成化二十一年,知府馬駉、弘治三年,知府汪溥相繼修葺。十二年,知府姜琯修殿堂齋廡,重建號房廨宇。明末燬於火。

皇清康熙三年,知府趙開雍重建,舉人鮑傑倡首,生

員江元載捐屋以成之

宜山縣學 在府學西。宋淳熙十年,知州趙與榮嘗撥官監以修之。元末,因猺賊為亂,廢於兵火。明洪武三年,縣丞張淑廉重建。景泰間,知府周一清撤而新之。寖圮。弘治六年,僉事陳珪命知縣任球重修。十二年,知府姜琯、知縣李謐續修。正德元年,知縣徐志道、縣丞胡通,七年,知縣金《麟永》相繼修葺堂齋,立科貢題《名碑》。明末燬廢,至今春秋二祭,皆附府學。

外州縣

天河縣學 原在縣西。元末廢於寇。洪武五年,縣丞王居禮創建。七年,訓導喻遷善徙東禪寺側。正統七年,署縣事照磨何政「復徙城北,即今地重建殿廡、門堂、齋舍。景泰三年燬於賊。成化二十二年,知縣楊榮修葺正殿,重建堂廡、齋舍,規制復新。弘治間,知縣史玹、正德八年知縣魏朝陽、十五年知縣尚汝弼,俱重修。」 崇禎六年,知縣楊文煥捐資修葺,一時煥然。日久傾頹,瞻拜無地。

皇清順治十五年,開闢官斯土者相繼建修,俱屬「草。」

舍,近遭偽逆蹂躪,盡行燬壞。大兵恢復以來,僅存茅棚一架,供列木主,風雨不蔽,荒草連山。今於康熙二十一年冬重建。

聖殿東西兩廡,啟聖祠、明倫堂等屋,《文昌尊經》二

閣,俱在廟後。名宦祠在學宮右。鄉賢祠在學宮左。「三元祠」 在廟左。祀宋馮簡公。

河池州學 在州治左。初為縣,無學。弘治十七年改為州,始設置焉。次年,知州何昱、學政張翰創建殿廡、戟門、櫺星門、堂齋僅覆以茅。嘉靖四年,知州周錢改移州治,重建。

聖殿、明倫堂於今州左。萬曆九年,知州梁紹震重

修明末久圮至

皇清康熙六年,知州王玉麟重建,遷之山半,易瓦殿。

三間今復圮

思恩縣學 按《縣志》:「本邑係苗蠻地,唐、宋、元以來,文教不及。自明萬曆三十六年始建學宮,置博士弟子員,廩膳五名,增廣五名,附如例。崇禎十七年兵火,廟毀廢。」

皇清康熙二年,知縣翁世庸因地處荒僻,工匠不備。

聊循舊制,蓋瓦殿五間。康熙八年,知縣謝銓復建明倫堂三間,啟聖祠三間,戟門五間,東西兩廡各二間。至偽逆變亂,土宄攻劫,明倫堂、啟聖祠止餘數瓦,聊蔽風雨。戟門、櫺星門兩廡,俱傾圮無存。署縣事劉元泓重修。

荔波縣學 按《縣志》:「本邑為六苗生聚之地,不識《詩》書,原未設有學校。」 知縣劉棻覽風俗之殊異,懼人性之悍頑,爰建義館,教訓蒙童。至

皇清康熙二十一年,具文詳明,捐資鼎建學宮於南。

門內又復詳請衣頂,給苗童莫子志、滕世祿等,習禮相贊。至今學校或可漸興。

龍溪書院 在府城西門內。原宋黃山谷講學處。嘉定九年,權州事張自明以黃太史謫宜時,曾僦居於此。即舊址建祠,塑孔子、顏仲像。創講堂,上為魁星閣,東西翼以十室,為齋四,曰「共學」 、「適道、與立、與權。」 前為重門,有池,曰「墨池」 ,亭,曰「寶華亭。」 延師授生徒,捐資置田以贍焉。有記。今廢。

田亦無考

香林書院 在府西關香山寺右,趙清獻公講學處。知府岳和聲捐資建修。

四賢書院 在府城東門內,舊為東嶽祠。明嘉靖二年,知府王顯高改為書院。「四賢」 乃呂壽、趙抃、黃庭堅、馮京,今廢。

菁莪館 在思恩景德寺西。康熙二十一年,知縣劉元泓捐資創草亭三間,延師為思邑士子習讀之所。。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