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449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四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四百四十九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五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四百四十九卷目錄

 思明府部彙考

  思明府建置沿革考

  思明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思明府星野考

  思明府山川考

  思明府城池考

  思明府關梁考

  思明府公署考

  思明府學校考

  思明府戶口考

  思明府田賦考

  思明府風俗考

  思明府祠廟考

  思明府驛遞考

  思明府兵制考

  思明府物產考

  思明府古蹟考

  思明府猺獞峒蠻考

職方典第一千四百四十九卷

思明府部彙考 编辑

思明府建置沿革考      府志 编辑

本府

在太平府治西南一百里。漢屬交趾郡。唐改思明府。宋隸太平寨。元隸太平路。明置思明府,治思明州《上石下石》、憑祥忠州,尋因「《上陵下》替」 ,以其府改隸太平府。

皇清因之,土官、黃姓沿襲。設流官同知、經歷、教授各

一員。按《通志》:「古粵地有土官黃忽都者,為思明總管。明洪武元年,忽都歸附,詔改思明路為府,錫印綬,世襲知府,設流官同知佐之。忽都死,子廣平襲;廣平死,無嗣,弟廣成襲。廣成死,子𤦇襲。其庶兄𤣾亦以捍禦功,累遷都指揮使,守潯州。」景泰間,𤦇老,以庶子鈞襲。嫡子銶怨,問計於𤣾,𤣾欲因而奪之,遣子震偽徵兵於思明,夜襲𤦇。鈞殺之,歸報於銶。已而又圖奪嫡,都御史李棠誘𤣾,銶執之。震與子紹奔龍州,銶死於獄。郡人立鈞之子道襲,𤣾度不得免。時憲宗在東宮,景泰帝有子曰見濟。𤣾遣人入京賂用事者,乃具奏請立見濟為皇太子。會藤、峽賊方熾,尚書于謙奏令𤣾赴軍前討賊立功,𤣾以功進都督。未幾,英廟復辟,𤣾自殺。命發棺鞭其屍。成化年間,總督韓雍捕震誅之。紹遂治兵況村。破思明州,與其長子文昌;破下石西州,與其次子文盛;破上石西州,與其三子文華。遣兵陸光鴆殺知府黃道子。光又遣兵趙保安刺道,死之,遂據府治。弘治十八年,督府命總兵歐磐率兵破之,紹仰藥死。文昌忿,復連年剽掠,而遷思明治於況村,築城以拒。乃復遣思城土官趙忠順以計擒文昌等,詣軍門,寘於法。以光子。暘襲。無嗣。以叔崇之子旻襲,亦絕。以鈞次子逗之子澤襲。澤死,子世興襲;世興死,子承祖襲。

皇清因之、「照予世襲」

忠州

在府治西南。宋建,隸邕州。元屬思明路。土官黃姓,其先江州之族。明興,黃威慶率子中謹歸附,遂襲忠州知州,設流官同知、吏目佐之。傳至黃賢相,擅立總管名目為亂。僉事譚惟鼎、方伯郭應聘命遷隆寨,巡檢李材督鄉兵擒之,賢相死於獄,奏以州屬南寧府。

皇清改屬思明府。

下石西州

在府治西南一百六十里。宋隸太平寨。元隸太平路。明隸太平府。

皇清因之,土官閉姓沿襲,流官吏目佐之按《通志》:在

思明府治西。宋分石西州置,屬永平寨。元屬思明路。明洪武二年,土官閉賢歸附,授世襲知州,以流官吏目佐之。

皇清照予「世襲。」

思明州

在府治西南一百二十里,江曰「明江。」 附近思明土府接連下石龍州,明隸太平府。

皇清因之,土官、黃姓沿襲流官吏目佐之。按《通志》:士
考證

官黃姓,與思明府同族。明洪武初,黃鈞壽歸附,授世襲知州,屬思明府。鈞壽死,子志銘襲。子郝,孫真相繼死。有黃義者,稱為真所生,告襲。成化間,思明府黃𤣾與子震相繼煽亂,震伏誅。震子紹,治兵況村,破思明州,殺義父子,奪大小民村凡二十四。弘治六年,紹復以兵脅知府黃道,給券與其子黃文昌領州事。十八年下所司捕紹,紹服藥死,文昌仍具牘冒黃真宗支爭襲,數為邊患。乃遣思城州土官趙忠順計擒文昌誅之,以義子永寧襲。其後,文昌子泰復據其州。泰死,子恩詔襲。恩詔死,弟恩錫襲。恩錫死,弟恩隆襲。萬曆十年,恩隆與思明府土官黃承祖爭四寨二十九村。委官勘之,以四寨宜屬思明府黎龍等村,以那強為界。那強以西如板勳等十三村給思明州,那強以東如板盎等十六村給思明府。後恩隆故,子拱極未襲,庶弟黃拱聖謀之,承祖弒拱極并其母。撫臣劉繼文以黃承祖助逆,議削其職,奏將所爭村寨盡給思明州,以思明州改屬太平府。

皇清因之、「照予世襲」

憑祥州

在府治西南二百三十里。宋隸太平寨。元隸太平路。明隸太平府。

皇清因之,土官李姓沿襲流官吏目佐之按《通志》:在

思明府西。明洪武十八年,峒長李昇內附,授憑祥鎮巡檢。永樂二年改為縣,以昇子應清為知縣。應清死,子誠襲。誠死,子壽祥襲。壽祥死,子廣寧襲。成化十八年以憑祥當交趾鎮南關,為左江要害,改為州,以廣寧知州事。鎮一關三隘,以流官吏目佐之。廣寧死,諸子爭立,亂三四年,竟以其孫珠嗣。珠死,無嗣,眾保弟珍、襲弟玨爭立,珍挈印奔況村,況村土舍黃泰以其妹黃孟妻之。州目李清、李滿、趙琪、蘇寄枝等謀納珍,說思明土府舍黃朝曰:「李珍失守,宗祧越在草莽,若以君之靈,得復入奉蒸嘗,願以州備下屬。」 黃朝喜,約黃泰納珍憑祥。珍聽說客歐紹賢等語,悔約不屬思明。蘇寄枝爭之不得,遂陰比黃朝。朝有外婦子王金寶,更名時芳,詭云廣寧孫,以千人納時芳憑祥,弗克。李珍日荒淫無度,州人患之。廣寧庶子寰謀廢立,而珍妻黃孟亦以失寵孤憤寰通焉。十七年,寰遠約李滿、蘇寄枝為亂,以兵劫趙琪,琪不得巳與之盟。頃之,寄枝巡徼偽驚謼,寰等擁兵入,執珍寢所斬之。李清聞亂,呼趙琪,以外甲入救,琪匿不至。寰遂持黃、孟並坐。部兵發庫藏,爭財亂,擊殺數十人。明日,寰置酒高會,召李清。清不得巳赴之。臨觴竊嘆,寰私於歐紹賢曰:「是夫腹誹者。」 就座中擊殺之。會安南莫登庸反,因厚賂寰,為鄉道。變聞,都御史蔡經大駭,屬副使翁萬達圖之。萬達遣人諭寰曰:「天子將有事交南,邊圉之臣有用命者,尊官可立取。」 寰遂自薦,願效力,萬達益厚與之。又遣人恐黃泰,令擒李寰自白,泰唯唯。乃委指揮錢希賢徵兵。泰所部勒若行邊者。至憑祥,擒李寰、李滿、蘇寄枝等,論死。已而李玨、李時芳復爭立,萬達會參議田汝成鞫之,論時芳死,黜玨,而以李珍弟琪之子佛襲。時芳復謀將官,營求羈保,逃之思陵州,興兵攻入州治,佛竄山中,跌死。子德勝襲,隸太平府。

皇清因之、「照予世襲」

思明府疆域考        府志 编辑

思明府疆域圖

思明府疆域圖

本府

東至廣東欽州界,三百里。

西至交趾界,一百三十里。

南至思陵州界八十里

北至江州界四十里

自府治至

京師九千五百二十七里。

忠州

東至宣化縣一百五十里,至覃王村界五十里。西至太平府羅白縣三十五里,至新墟界五十里。

南至上思州五十里,至佛子嶺界二十里。北至新寧州六十里,至金印峒界二十五里。自州至府一百五十里。

下石西州

東達思明州界五里

南達上石西州界七里

西達上石西州界五里

北達龍州界八里

思明州

東三里至本府界

南八里至本府界

西二十五里至下石西州界。

北十里至龍州界

憑祥州

東至交趾七源彝州界七里。

南至南關《黎彝》文淵州界二十里。

西至黎彝琴灣州界五里。

北至上石西州界三里

形勝附 编辑

本府

《郡志》:「石山卓立,江水迴遶。」

忠州

祖龍發自西方那惡村大嶺,枝榦疊生,如奔馬走獸,迢遞而來。入州聚穴,則白虎青龍盤旋左右,池流溪水映帶前後,草木叢生。山高水少,既無津渡橋梁,亦鮮關隘險要。

下石西州

州治僻落一隅,展轉山谷,上有「龍憑營」 ,下有《馗纛營》,藉為聲援焉。

思明州

本邑山多田少,地瘠民稀。西南二十五里止有《馗纛》一營,官兵駐札。

憑祥州,《形勝》無考。

思明府星野考        府志 编辑

府總

古荊州之域,十二辰為巳,於次鶉尾,於宿為翼、軫分野。

思明府山川考        府志 编辑

本府

掛榜山 ,即摩天嶺,在府正南,離城五十里。奇巔鱗砌,森鬱蒼茫,袤數十里,中峰屹然獨上。峰頂樹木不生,雲霞往來,若登山頂,俯視諸峰,如席前之豆。

公母山 在西南盡界彝土所分之山。一若男形,一若女像,對面並立,極其高聳。雲霧盤旋則晴,清光則雨。按《明一統志》:在府治南一百二十里,頂有兩峰相對。

回團山 按《明一統志》:在府治西南十里。風門嶺 在正北,離城五十里。層巒疊翠,東西兩分。古建樓於中,時值炎夏,清幽涼爽,故名風門。

飛僊巖 在州境界。下石之路,府道經臨關口。或遊斯巖,必賦詩於石,以紀其事。

明江 在城東。小河一道,其發源在上思州。順流由遷隆至本府,經東南而下思明州,合龍州江口,直達太平府。石多水淺,大船難通。按《明一統志》:「源出十萬山,流遶府治南,又北流一百八十里,入龍州龍江。」 宋陶弼詩:「幾年流瘴外,此夜宿溪中。照枕殘雞月,吹燈落葉風。盧循猶偽國,楊僕已衰翁。起戴寒星去,前村燒影紅。」

馬跑泉 按《明一統志》:「在府治西。元鎮南王討占城,師思明,士卒飲明江水,疾作,禱於神,忽馬跑地有水湧出,味甘美,千百人吸之不涸,遂甃為井,又名太子井。明洪武初,建樓於其上。」

忠州

馬鞍山 在州境內

僊巖 在州北三里。其深邃約十丈,高一丈餘,豁然寬廣,塑三寶諸佛,嵬峨端坐於層嵐洞外。修竹千竿,遠峰千朵,青松白雲,丹窖朱霞,彷彿有琴碁絲竹之聲。俗傳時有仙人對奕,因名之曰「仙巖。」

一水源從西南方淥削淥丁剝布那扒諸處各嶺畔山麓流出,合成一溪。流至東北方共七十餘里,出新寧州枯標䭾潦村而去。昔人有「吞吐分流合一溪」 之句。

一水源從那加村峻嶺流出,至江州鄧齊村,昔人有「常煙雲不息」 之句。

一水,源從通貞村高嶺流出,至思明府大河。昔人有「猶如匹練從高下,倒入長江不計秋」 之句。下《石西州》。

按《州志》云:「環州皆山,而山之名者少;灌田有水,而水之秀者稀。大約山多於水,水出於山,山形培塿,惟堪樵採。水流小澗,舟楫不通。山嵐頗惡,水瘴甚厲,觸之者鮮有能免於病亡者也。」 按《明一統志》則有白樂山,在州治北,峰巒聳秀,茂林蒼翠。棟包山,在州南三里。

思明州

本州並無名山,惟治北五里有土名山,曰「豬峽山」 ,貼近河邊,此亦土俗相傳,非真名山可紀者也。餘盡蠻山野嶺。有峒一曰「白馬峒」 ,距州西南二十五里。洞穿一穴,水從峒中流出,夏冷冬溫,深約有十餘丈。每遇安南入貢,道府臨關遊玩,亦有足觀。州城東南,貼近大江,自上思遷隆發源,下至府城大江,灘石沙淤,客船難於重運。《憑祥州》

坡幹山 :在州治北。其山尖峰有六。

思明府城池考        府志 编辑

本府

思明府城池 ,舊置,有土城一座,周圍二千六百丈,高五尺,厚一尺五寸,「東南、西、北設有大小六門。」

各州

忠州城、「池 州城,從無磚石城垛,止築土垣,高八尺。東至西寬一百二十丈,南至北寬一百丈,周圍四百丈,前已頹廢,今復修築。」

下石西州城池 、舊有土城一座、周圍築造土牆、約高五尺。明洪武二十一年內動支梧州府庫銀起造,迨於

皇清順治十七年,被彝祿州韋德勝作亂,越界破州。

城垣盡頹

思明州城池 ,舊有土城,周圍共計八百餘丈,高八尺,厚一尺五寸。東南西北設有大小六門,各門設有樓,土人自相守禦。

憑祥州城池 ,本邑原屬土司,並未設有城池。惟周圍築大土牆一道包裹,至今傾頹無存。

思明府關梁考        府志 编辑

本府

權相隘   。《那爭》隘   。《角懷》隘。

那桃隘   、䭾膺隘 以上五隘,原係新太營官兵及土兵把守。

那肖隘   。板泣隘   。東門隘。

叩山隘   板曾隘   、板卻隘。

板龍隘   板漂隘   羅隘 以上九隘係六團,本府清軍廳所轄,馗纛營官兵把守。廣德橋 按《明一統志》:在府城西二十里。永昌橋 按《明一統志》:「在府城西五十里。」 忠州

三索橋 在州南二十里。

下石西州

那河隘 近交趾、祿州邊界。

辦強隘 近新安邊界。二隘俱係險要之地,古設營盤,自撥目兵防守。

思明州

羅隘 按《明一統志》:係馗纛營兵,協同土兵防守。

那綿橋 按:《明一統志》在州治西南。

馱稔橋 去州東北四里。

馱懷橋 去州東北五里。

憑祥州

大南關 緊接黎彝關,內設有「昭德臺」 一座,凡遇款貢道府臨關啟鑰,臺上設立

《龍亭彝》官進謁畢後,貢物方許入關。

岊口隘   絹村隘   平公隘 以上三隘一關俱緊逼黎彝,原撥龍憑官兵協同土兵防守。

思明府公署考        府志 编辑

本府

思明府治 止有茅屋一座為署,週圍土牆包築而已。

外州

忠州治 坐北向南,前有鞏門,門上樹遠觀樓,以懸鐘鼓。外有池塘,池之內深沉綠水,天將雨,煙霧騰空,時有蛟龍來去。更深人靜,洪鐘潛入池中,與蛟龍角力。鐘聲時聞五鼓,雞鳴人至,撞見鐘濕帶青萍。今則不然,有「午夜聞聲驚客夢,洪鐘戰敗隱蛟龍」 之句。

州同署 :在州治之右。

下石西州公署無考

思明州公署無考

憑祥州公署無考

思明府學校考        府志 编辑

本府

思明府儒學 。明嘉靖間,黃承祖倡議建學,隆重斯文,教民習讀。未幾遷陞,有同知蘇日登單車到任,撫恤逃亡,披閱承祖《建學文案》,欣然上請,甫百日而移簡就繁之文至矣。隨遷桂林同知。起程之日,捐銀三百為建學之費。丁未年,同知朱鳴時見建學已有成緒,因詳院批允。又蒙南寧兵巡道劉廷蕙支南寧府庫銀三百兩,湊同前銀鳩工鼎建。然則思明之有學也,黃承祖、蘇日登首倡之,而劉廷蕙、朱鳴時董成之耳。忠州學校無考。

下石西州學校無考

思明州學校無考

憑祥州學校無考

思明府戶口考        府志 编辑

本府

「男不編丁,女不計口;或來或去,居無定所。」 自古及今,皆舊例也。

忠州

民戶二百一十四戶,計丁三百二十五口。下《石西州》:

本州土司也,民無版籍,戶口不編。通計民村,民僅百餘口,村原一十二。因前明萬曆間遭強,鄰思明州占去四村,今止有八村之民,屈指而數,不滿八十口矣。

思明州

本州居無版籍,流寓過半,從無編設戶口丁徭。鄉村大小男女不滿三百丁口,居無定址。《憑祥州》

民無冊籍例不編丁

思明府田賦考        府志 编辑

本府

康熙二十二年,地無頃畝。

地銀五十二兩八錢五分。

《地糧》七十五石五斗。

本府山多地少,田無頃畝,額徵秋糧米七十五石五斗。每石折銀七錢,共銀五十二兩八錢五分。舊例給本府儒學支銷,今奉文解南寧府、轉解布政司,撥充兵餉。

忠州

田無頃畝,額徵糧折色米一百五十石。每石折銀七錢,共該銀一百五兩。就近支給。

三年一貢,例貢馬二匹。每匹折價銀十二兩,共銀二十四兩。外水腳銀每兩三分,該銀七錢二分,解府轉解。凡遇安南進貢,額出「把隘兵三百名,扛夫二百五十名,站馬二十匹。」 於康熙二十九年,奉文免去「扛夫六十二名五分,站馬五匹,實在扛夫一百八十七名五分,站馬一十五匹。」 因本州無馬供應,詳准將夫代馬,於康熙三十六年詳免各衙門夫馬,止出目兵二十五名,把守憑祥州岊口隘。於康熙四十二年奉文通行,兵夫免訖,至今為例。

下石西州

康熙二十二年,地無頃畝。

地銀一十七兩五錢

地糧二十五石

額徵秋糧米二十五石。每石折銀七錢,共折銀一十七兩五錢。例解南寧府庫。遇閏之年,例出貢馬一匹,折價銀十二兩,例解南寧府投納存留官俸銀二十五兩一錢

思明州

康熙二十二年,實徵官民田地、塘共一十二頃二十畝。

地銀四十三兩九錢七分六釐有奇。

地糧六十一石

本州田無頃畝,旱瘠過半,額徵夏秋糧米六十一石,每石折銀七錢。

折簟銀五錢一分

外歲銀六錢六分

通共實徵銀四十三兩九錢七分六釐。舊例解府給兵外,

貢馬一匹,折銀一十二兩。解府轉解

存留官俸銀三十一兩五錢二分。

憑祥州

康熙二十二年,地無頃畝。

地銀一百一十五兩五錢。

《地糧》、一百六十五石

額外附徵田土銀一十一兩二錢。

原額徵秋糧銀一百一十五兩五錢,解赴南寧府投納。

額出馬二十八匹,兵三百名。事畢卸刀鎗,做夫抬送貢扛。

存留官俸役食銀六十七兩五錢二分。

思明府風俗考        府志 编辑

本府

本郡所有土著愚民,耕者耕,讀者讀,並無猺獞相雜,頗稱易治。惟山重水複,嵐煙瘴霧,北人南地,兩不相宜。按《明一統志》:「百姓畏官法,無醫藥。如有假貸,則刻竹比指,信若丹書。」

忠州

男則裹頭跣足,女則短褐長裙,挽椎髻,衣青衣。結草為廬,席地而坐。餐稀粥,食萍蒿。婚姻媒妁,用檳榔結褵。聘定未于歸,往來無忌憚。病不服藥,惟知禱神賽愿以求生。祭用豬牛,殯皆火葬。民心愚頑,不誦《詩》《書》,不通禮義。畏法如雷,寧甘自盡,不受刑罰。迄今。

「王化大彰」,頗通漢制。

下石西州

地近安南,土風習尚,多與相類。民性愚詭,易散難聚。然幸無猺獞異類相與雜居。

思明州

本邑風土、人物,多係村野愚氓,耕種守法。流寓以來,習尚禮義。自嘉靖間,思明土府設立學校,本州土籍所進庠生撥入土府儒學,耕者耕,讀者讀,文教始稍稍興起矣。且並無狼猺,雜居此土。

憑祥州

地僻民愚,不事商賈,不識文字,不習漢語,所談皆土音。所處「結茅為屋,編竹為牆,上懸木板而居,下欄牛畜,男女跣足。間有飲食,相招則席地而坐。」

思明府祠廟考        府志 编辑

本府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府城北。

社稷壇 在城南

邑厲壇 在城東北隅

城隍廟 ,「以上皆春秋仲月上戊日致祭《忠州》。」

城隍廟 在州治左

關帝廟 在州治西

真武廟 在州南

華光廟 去城一里許

觀音堂 在城東門外

下石西州

城隍廟 在州城東

三官廟 在州城東北

思明州祠廟無考

憑祥州

城隍廟 在城外西

班氏廟 在城外西南隅。

思明府驛遞考        府志 编辑

本府原未設立驛站

忠州原未設立驛站

下石西州

本州惟陸路一條,平坦無礙,東出思明州,經達本府,計程一百六十里;西南往《上石西》州受降城,經達南關,計程九十里。凡安南進貢,俱經此路,徭役頗繁。其餘八方,或叢山蓊蔚,或石稜險隘,雖鳥跡亦難通矣。

思明州,原未設立驛站。

憑祥州,原未設立驛站。

思明府兵制考        通志 编辑

本府

馗纛營

守備一員

千總一員

馗纛營兵

步戰兵五十八名

守兵一百三十五名

共兵一百九十三名

內撥防思明土府羅隘、思陵土州各隘,上石西土州各隘,俱《馗纛營》撥兵,同土兵協守。

月共應支餉銀二百二十二兩。

月共應支米五十七石九斗。

官自備馬六匹

春冬二季例,每匹月支穀一石二斗,每匹月支草四百二十斤。

夏秋二季例,每匹月支馬乾銀九錢。

忠州

本邑並無汛兵防守,凡遇地方有警,即調百姓為兵。

下石西州

按《州志》,地雖僻處極邊,實居四鄰之腹,緣無額設營堡兵丁防守。

思明州

本州四至俱近腹內,因無防汛,惟《馗纛》一營,離州二十五里官兵駐札。

憑祥州

岊口隘   、絹村隘   、平公隘 三隘俱緊接黎彝,原撥有龍憑官兵,協同土兵防守。

思明府物產考      明一統志 编辑

府總

《錦地羅 》,出忠州者佳。

金汗木 出府城

塞住藥 ,出下石西州者佳。

思明府古蹟考        府志 编辑

本府

銅柱 在府界。漢伏波將軍馬援立。宋陶弼詩:「璽書行絕域,銅柱入中原。」

忠州古蹟無考

下石西州

受降城 ,明成化間征夷,夷人受降之所。思明州。

風門嶺 在州治北。其嶺勢盤旋,水道環遶。白玉泉 在州治東。泉聲潺潺,流出清潔。憑祥州《古蹟》無考。

思明府猺獞峒蠻考 编辑

太祖洪武二年,思明府酋黃忽都內附。

按《明外史土司傳》:「洪武二年七月,思明府黃忽都遣使貢馬及方物。詔以忽都為思明府知府,許世襲。」

按《通志》:「思明州土官黃姓,與思明府同族。洪武初,黃君壽歸附,授世襲知州,後為黃𤣾所併。三年,下石西州亦歸附。」

十五年,土知府黃忽都來貢。

按《明外史土司傳》:「十五年正月,忽都遣其弟祿政奉表貢馬及方物,賜以鈔錠。」

二十三年,署思明府知府黃廣平率屬來朝按《明外史土司傳》:「二十三年,故知府忽都子黃廣平,遣思州知州黃志銘率其屬部及太平、龍英等十五州土官李圓泰等來朝。」

二十四年,詔黃廣平襲思明府知府。

按《明外史土司傳》:「二十四年,署知府黃廣平服闋,遣知州黃忠奉表貢馬及方物。詔以廣平襲職,賜冠帶、襲衣及文綺十匹、鈔百錠。」

二十五年,土知府黃廣平有罪,逮至京,尋釋之。按《明外史土司傳》:安南憑祥洞巡檢高祥奏言,思明州知州門三貴謀殺思明府知府黃廣平。廣平先覺而殺之,乃稱其病死。朝廷以其言不實,逮廣平鞫之。至是,逮至,帝謂刑部曰:「蠻寇相殺,性習固然。廣平不以實言,故繩以法。今姑宥之,使其改過。」 遂命給道里費遣還。

二十八年,土知府黃廣成賀「天壽節。」

按《明外史土司傳》:「二十八年九月,天壽聖節,土官黃廣成上表貢方物來賀。賜廣成文綺二十匹及羅衣、金束帶、鈔二百錠,從人有差。」

二十九年,土知府黃廣成遣使來貢。

按《明外史土司傳》:「二十九年,廣成遣其弟威佑奉表貢馬及方物。詔賜威佑等鈔。」

三十年,遣使諭安南,還思明侵地。

按《明外史土司傳》:「二十九年,廣成奏言,本府自故元設置思明州,後改思明路軍民總管所,轄左江一路州縣洞寨,東至上思州,南至銅柱。元兵征交趾,去銅柱百里設永平寨軍民萬戶府,置兵戍守,命交人供其軍餉。元季擾亂,交人以兵攻破永平寨,遂越銅柱二百餘里,侵奪思明屬地丘溫、如嶅、慶遠、淵脫等五」 縣,前者本府失理於朝,遂致交人侵逼益甚。及告禮部,任尚書立站於洞登,《洞登》實思明地,交趾乃稱屬銅柱界。臣嘗具奏,蒙朝廷遣刑部尚書楊靖覈其事。

《建武志》
尚有可考乞令敕安南俾還舊封庶疆
编辑

域復正,歲賦不虛。帝令戶部具其所奏,遣行人陳誠、呂讓至安南諭還之。三十年,誠、讓抵安南,諭其王陳日焜,令還思明府侵地。議論往復,久而不決。以譯者言不達意,因為書曉之。安南復辨論不巳,出黃金二錠、白金四錠及沉檀等香以賄誠,卻之。安南後咨戶部,終無還地意。廷臣議其抗命當誅。帝曰:「蠻人怙頑不悛,終必取禍,姑待之。」

成祖永樂二年,設憑祥縣,以土巡檢李昇為知縣。

按《明外史土司傳》:「初,憑祥止設巡檢司,昇為本司巡檢。至是言其地瀕安南,而百姓樂業,生齒日繁,請改為縣,以便撫輯,從之。」

十二年,土知府黃𤦇來貢按《明外史土司傳》:「十二年,土官黃𤦇遣人貢馬,賜鈔幣。」

二十二年,思明府頭目盧良來貢。

按《明外史土司傳》:「二十二年,頭目盧良貢藥材,賜鈔十錠,從者有差。」

宣宗宣德元年,思明府屬土官賀天壽節按《明外史土司傳》:宣德元年,思明府及西平等州奉表賀天壽節,踰期,禮部請罪之,帝以遠蠻,毋問。」 又,憑祥縣故土官李慶青子成,遣族人圓等來朝貢馬。忠州護印土官黃智勝等來朝貢。英宗正統七年,黃𤦇遣使入貢。按「《明外史土司傳》云云。

九年,黃𤦇進藥按:《明外史土司傳》:「黃𤦇又貢解毒藥味,賜鈔錦。」 代宗景泰三年,黃𤣾殺思明府致仕知府黃𤦇及其子知府鈞,詔釋不問。

按《明外史土司傳》:「景泰三年,𤦇致仕,以子鈞代為知府。𤦇庶兄都指揮𤣾欲殺鈞,代以己子。𤣾守備潯州,託言徵兵思明府,令其子糾眾結營於府三十里外,馳至府襲殺𤦇一家,支解𤦇及鈞甕,葬後圃,仍歸原寨。明日,乃入城發哀,遣人報𤣾捕賊,以掩其跡。方殺𤦇時,𤦇僕福童得免,走憲司訴其事,仍以《徵兵檄》為」 證。郡人亦言殺𤦇家者,𤣾父子也。副總兵武毅以聞,將逮治之。𤣾自度禍及,乃謀迎合朝廷意,因遣千戶袁洪奏永固國本事。奏入,詔曰:「此天下國家重事,多官其會議以聞。」 𤣾為此舉,眾皆驚愕,謂必有受其賂而教之者。或疑侍郎江淵云。事成,𤣾果得釋。罪順復辟,𤣾聞自殺,命發棺戮屍。其子震,亦為都督韓雍捕誅。

憲宗成化十八年,思明州賊孫黃紹殺其土官孫黃義。

按《明外史土司傳》:「成化十八年,土官知府黃道奏所轄思明州土官孫黃義為其族人黃紹所殺,乞發兵捕勦。」 帝命兩廣守臣區處以聞。孝宗弘治六年,治忠州官族黃勝等罪。

按《明外史土司傳》:「弘治六年,忠州官族黃勝等朝覲,違限日久,吏部請送刑部問罪,從之。十年,廣西鎮臣請發兵勦黃村賊黃紹。」

按《明外史土司傳》:「十年九月,黃村賊黃紹侵占思明上石、下石三州,復謀殺知府黃道父子。道妻趙氏累訴於朝,且謂屢經委官勘問,俱被賂免,乞發兵誅之。十一年,紹集眾數千人,焚劫鄉村,據思明等三州,屢撫不服。廣西總鎮請發兵勦捕。」

武宗正德十年,土官黃暘遣使來貢。

按《明外史土司傳》:「正德十年,土官黃晹遣其族黃海等貢馬朝覲,以過期減賞之半。」

世宗嘉靖十四年,土官黃能等來貢。

按《明外史土司傳》:「嘉靖十四年,土官黃能等貢馬,賞賚如例。」

十七年,憑祥賊李寰作亂,伏誅。

按《明外史土司傳》:「憑祥,宋為憑祥洞。洪武十八年,土蠻李昇歸附,置憑祥鎮,授巡檢。永樂二年,改縣,昇為知縣。成化八年,改州,以昇孫廣寧為知州。廣寧十子,寰居季。廣寧死,孫珠襲。嘉靖十年,珠死,族弟珍、玨爭立,珍挈印走況村,玨攝州事。十四年,州目李清、趙琪等謀納珍,許思明府黃朝以州屬朝,遂以兵納珍於」 憑祥,奪印授之。玨奔柳。既珍悔,屬思明,與朝隙。朝乃以外婦所生子時芳,詭云「廣寧孫」 ,以兵千人納之。時珍荒淫甚,部民怨之。於是李寰以尊屬謀廢立。十七年,寰遂殺珍,而附於安南莫登庸,藉為嚮導。總督蔡經屬副使翁萬達謀擒之,寰論死。於是李玨、李時芳復爭立。時芳倚思明、黃朝勢,州民皆右之。萬達黜玨而論。時芳死,更立李佛嗣珍為知州,憑祥遂定。

四十一年,土官黃承祖以平猺功襲職。

按《明外史土司傳》:「四十一年,以勦平猺獞功,命土官知州子黃承祖暫受本職。」

穆宗隆慶四年,忠州土官黃賢相等作亂。按《明外史土司傳》:「洪武初,土官黃威慶率子中謹歸附,授威慶江州,中謹忠州,各世襲。數傳至黃賢相。先是有四峒者,界於南寧、思明、忠江之間,思明、忠州屢肆占奪,副使翁萬達議改峒名。」

考證

四都隸南寧,地方稍定。隆慶三年冬,思明府黃承祖奏取四都地,賢相遂爭之,擅立總管諸名目,分兵數千戍守,因縱令剽掠,為禍甚烈。僉事譚惟鼎調永康,典史李材以計擒賢相,斃於獄,議設流官不果,遂以州印與賢相,子有瀚襲。神宗萬曆十六年,思明州土官黃拱聖作亂按《明外史土司傳》:「萬曆十六年,思明」 州土官黃拱聖謀奪襲職,殺其母兄拱極。思明知府黃承祖乘亂掠其村寨為之援。巡按請以拱聖及多兇正法,思明州改屬流府。革承祖冠帶,立功自贖,而追其所掠。更令族人黃恩護拱極妻許氏撫孤,世延待其長,官之。

三十三年,兩廣總督戴耀請以黃承祖子應聘襲思明府知府。

按《明外史土司傳》:「三十三年,總督戴耀奏,思明叛目已擒,地方無人管理,土官黃應雷縱僕起釁,棄印而逃,斷難復官。黃應宿爭地,殺戮六哨成仇,且係螟蛉,豈應襲職?黃應聘係承祖幼子,人心推戴,似應承襲知府,以存黃氏宗祀。但年甫七歲,暫令流同知署掌,待至十五歲,交印接管。應雷既廢,不宜同城,應降為土舍,其後永襲土舍,給田養贍,制其出入。應宿仍管故業,俱屬思明府節制。」 詔從之。

懷宗崇禎十一年,「賊殺思明州土官黃日章等,詔討之。」

按《明外史土司傳》:「崇禎十一年,總督張鏡心疏報土官殺職官,思明州黃日章、黃德志等鼓眾叛逆,帝令速擒首惡,以靖地方。」 論者以黃𤣾神姦,身逭大盩,世濟其兇。傳及四世,猶併思明州而有之,王綱隳矣。然骨肉相屠,至是四見,蓋天道云。。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