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五百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五百卷目錄
鶴慶府部彙考二
鶴慶府祠廟考〈寺觀附〉
鶴慶府驛遞考
鶴慶府兵制考
鶴慶府物產考
鶴慶府古蹟考〈陵墓附〉
鶴慶府部藝文一
新建鶴慶府城記 明李元陽
建劍川州記 衛炳
鶴慶黑龍潭記 陸棟
鶴慶青龍潭記 馬卿
鶴慶西龍潭記 前人
劍川州儒學記 李逸民
鶴慶南供渠記 楊士雲
與鶴慶知府董賜書 傅友德
鶴慶府部藝文二〈詩〉
蘭若寺 明董難
石寶寺 楊慎
水洞寺 黃朝聘
銀泉 周贊
鶴慶道中 童軒
九日集圓通寺有懷 張佳印
鶴慶府部紀事
職方典第一千五百卷
鶴慶府部彙考二
编辑鶴慶府祠廟考 通志
编辑本府
風雲雷雨山川壇 在府治南一里。
社稷壇 在府城北二里。
郡厲壇 在府城北二里。
城隍廟 在府治西
文昌祠 在府治南
武安王廟 在府治北
潁川侯廟 在府城南六十里。明洪武十六年,侯征佛光寨,駐兵於此,民立廟,春秋祀之。水洞祠 在府南象眠山下。昔神僧贊陀啒哆有利導之功,至今以四月八日祭之。
西龍潭祠 :在府城西。其下又有龍寶、黑龍、白龍、吸鐘諸潭。祠以七月九日祭。
東山廟 在府治東十里。
西山廟 在府治西十里。
東嶽廟 「在府南一百二十里」 五山場。
西嶽廟 在白岩山北
關索廟 在府西南半里。
白馬廟 在府西南二里。
馬神廟 在府城東南
晏公廟 在府南一百三十里。
旗纛廟 在府北四里教場演武廳後。明時設有鶴慶衛守禦千戶,於霜降祀之。
孝惠廟 有二,一在府東南姜營,一在府北青元洞下。
白龍廟 在府西北五里。
白姐廟 在府城外西北隅。
白石廟 在府南一百二十里北衙廠。世傳孔明南征,過魚塘村,知山有銀礦,令人採鑿。曾有老人教以煎煉之法,叩其名,應曰:「但呼我為白石老人。」 言訖不見。鄉人祠祀之,有碑記。明隆慶間顯靈,其廠大興。
后稷廟 在府南八里趙屯街。
劎川州「風雲雷雨山川壇 」 在治西一里。
社稷壇 在治西北一里。
厲壇 在治東二里
城隍廟 舊在治南,臨大街,規制湫隘。知州彭銘捐俸改建於東門內,廊廡弘敞,比前壯觀。舊宇改為「三教堂。」
城隍古廟 在州南一里。元世祖出石門關,至劎川屯兵,廟左顯有靈異,封為「城隍之神。」 滄浪神廟 在州北二里。
靈帝廟 在州南四里金華山,唐蒙氏建。崔君廟 在州南三里,祀唐長子令崔子玉。元時顯應於此,歲四月八日祭之。
白土神廟 在州南十七里。
白龍王廟 在州西一里。明正統中建。
武侯廟 在州治北
關聖廟 ,有二:一在下北門,協鎮林大忠重修。一在上北門,即舊伽藍祠。
龍王古廟 舊祠在螳螂場。因治西岩場水患,州民移鎮於崇仁寺左,水患遂息。凡祈晴禱雨,無不靈應。歲時社祭於此。協鎮林大忠重修「老君廟 」 ,西山各村皆建。
雪班山神廟 在求仁甸。
土地祠 在州治內
昭忠祠 :在西門內。明時為段恭節敕建,春秋戊日,州牧親祀。
義榖祠 :在漢登,為段希顏有功德於民,鄉人祀之。
魁星閣 在西關外。吏目陳忠茂建。
寺觀附
编辑本府
元化寺 在府治南。昔蒙氏因梵僧贊陀卓錫通水,遂建此寺。
龍華寺 在府治東南十八里。元至正間,土官高興重建。
觀音寺 在府城北
蘭若寺 在觀音山驛西南三里,有石洞深五丈,闊三丈,巖嶂岑蔚,飛泉瀑布,清氣襲人。朝霞寺 在府治西南十八里,明成化十年建。天壽寺 在觀音山驛西南三里。
龍江寺 在府治北二十里。
石寶寺 在峰頂山
聖母殿 ,有二:一在府城內東南,一在府城外東北,郡人史紀棟建。
青元洞寺 在府北三十里。
大興寺 在府東南十五里。
地藏寺 :在府東五里。康熙二十年,僧福照募化重建。
鶴雲寺 在府治南十五里。藍友桂、曾其位合建。
集慶寺 在府南二十里。郡人張信建。
天地寺 在府西七里,今廢。
雙濟寺 在府南一百里。俗名「捨恭寺。」
妙覺寺 :在府治西,郡人史紀棟建。
崇德寺 :在府治西南隅,知府周集建。康熙年間,僧福照募化,擴而營之。
靈光寺 在府東山,郡人孫健建。
林泉寺 在府東十里
真武廟 在府城北
水洞寺 在府治南二十五里,知府周集建。松坡寺 ,在府西五里。
白衣寺 在府治南
太元宮 在府治東。明隆慶丁卯,知府周贊、麗江土官《木高》建。規制宏敞,藻繪奇麗,為府境宮觀之最,習儀之所。
劎川州崇仁寺 。即崇真寺。在州治西,傍有水雲庵。廣明寺 。在州治南十五里。
金華寺 在金華山
靈福寺 在州南二里
石龍寺 ,在州南五里。壁上有生成觀音像。佛嶺寺 ,在石寶山頂。
萬松觀 在州西二里
積慶觀 在州西南三里。明洪武年間建。光明寺 在東門外。
「地藏庵 」 在北門外。
東山寺 在青巖山麓
雙龍寺 在丁卯城村內。
石蟬寺 在東營村。有石蟬生於崖壁,崖頂有泉,滴下蟬口。蟬昔僅五寸,今漸長有尺五寸。寺建其右。
慈雲寺 ,金吾段晅建。
寶相寺 鶴慶土知府高倫建。
鍾山寺 有古蹟。以上俱在石寶山。
興教寺 在沙溪寺登村。
雲鶴寺 在求仁甸西邑村。
元都觀 、《天山觀 》《彌陀庵》
「水雲庵 」 、「大覺庵 」 楊隆業建。以上俱在城北德峰山。
靈泉庵 :金吾段晅建。
準提閣 御史陳奇猷建。
玉皇閣 在甸尾。帶水環山,俯矙海中。知州陳芳猷重建。
文昌宮 張登甲建
海雲居 僧普聯建
「萬松庵 」 在三寶山。
滿賢林 在州西四里
鶴慶府驛遞考 府志州志合載
编辑本府
在城鋪 在府治南一里。
長康鋪 在府治南十里。
宣化鋪 在府治南二十里。
黑泥哨鋪 在府治西南五十五里。
三場舊鋪 在府治西南八十里,南達大理。大登鋪 在府治北三十里,達麗江。
班登鋪 在府治東三十里。
鸚哥水鋪 在府治東六十里。
東駭鋪 在府治東一百里。
渡口鋪 在府治東一百三十里。東達順州、劍川州。
沙溪公館 、「易堤坪」 公館 、《清水江》公館、鶴慶城內公館 ,州守上府寓此,向被回祿,基址尚存。
州前鋪 ,清水江鋪 ,急遞鋪。
易堤坪鋪 、橋後鋪 、羊層鋪。
甸頭和鋪 ,馬皮關鋪 ,顛場鋪。
鶴慶府兵制考 府志
编辑本府
皇清《開滇兵制》:
鶴麗鎮總兵一員,駐劄本府。
左右遊擊二員 ,守備二員。
千總四員 ,把總八員 ,馬戰兵一百四十名,步戰兵九百六十名 ,守兵一千二百名。
皇清復《滇兵制》。
康熙七年,改鶴麗永北鎮為「永北協」 ,併儀勇前、左二營為「鶴麗鎮」 ,以防蒙古,駐劄本府。
《鶴麗》鎮總兵官,仍舊制。
中、左右遊擊:初設二員,康熙二十四年,添設一員,添兵六百名。
守備初設二員,添設一員。
千總初設四員,添設二員。
把總初設八員,添設四員。
馬戰兵:初設二百四十名,添設六十名。
步戰兵,初設九百六十名,添設三百四十名。守備兵,初設一千二百名,添設三百名。
分防
石鼓汛官兵六百名
阿喜汛:官兵三百五十名。
金江汛:官兵一百五十名。
打古汛官兵一百名
麗江汛官兵一百名
巨甸汛官兵一百名
塔城汛:官兵一百五十名。
俸可汛官兵五十名
橋頭汛官兵一百名
鳴音吾汛:官兵一百名。
觀音山汛:官兵五十名。
姜營汛官兵三十名
一、西南路接浪穹界,由城內十里至長康鋪,十里至高家寺,十里至黑泥哨,十里至麗江寺,十里至山神哨,十里至瓜喇坡,十里至三長舊,十里至石巖頭,十里至白草羅,十里至大松坪,十里至板橋哨,十里至觀音山,十里至上牛街,每塘設兵十名。
一、正南路接賓川州界,由長康鋪十里至桃樹河、十里至三莊、十里至波羅莊、十里至松貴、十里至大哨、十里至沙木河、十里至七坪、十里至獅子哨、十里至捨茶寺、十里至晏公廟、十里至潘營、十里至姜營,每塘設兵五名。
一、正東路接永北界,由長康鋪十里至班登、十里至鸚哥鋪、十里至長平,至上江渡口、禾米堵小渡口、大客峎小渡口、朵美大渡口,共設兵二十八名。
一「正北路,接麗江界,城內十里至大板橋,十里至大登,十里至岡子哨」 ,麗江界共設兵十名。一「正西路」 ,接劎川州界,城內十里至金鳳哨,十里至汝南哨,劎川州界。「西北路」 ,「自金鳳哨十里至石灰窯,十里至東哨,十里至西哨,十里至清水江,麗江界。」
康熙二十一年,新設「劎川」 協鎮。
協政副總兵官一員 ,中軍守備一員。
千總二員 ,把總四員。
馬戰兵一百名 ,步戰兵四百名。
守兵五百名
鶴慶府物產考 通志
编辑府總
石耳 :形如木耳,氣極清。久食延年。
數珠菜 :生江中,形類念珠。
海棠果 ,出劍川,類花紅,味酸。
榧子 出劍川,能烏鬚。
山驢 出劍川
青銅魚 ,出漾弓江中,細鱗,長不盈尺,夏月始出。
麝 出本府
香稻 出羅陋川
「細稻 」 ,出《大孟村》。
《冷水稻 》「三月栽,六月熟。」
《麓川稻 》,種自麓川來。
《金裹銀稻 》,皮紅米白。
《銀裹金稻 》,皮白米紅。
《虎皮糯 》《珍珠糯 》《牛皮糯》
松子糯 旱糯
蔓菁 大如盃盂,俗傳諸葛行軍所遺。
白石菜 、《麥藍菜 》、一窩雞。
香藎 ,《甄蘭》。
石扁頭 出蜂蜜河
《岩洞魚 出龍門舍海》。
火腿 味似金華
餌線 :以米蒸熟,乘熱杵之,成極薄餅,截絲長二尺。
山蘭 :產山谷中,芳香最遠。
蜜臘花 形如蓮而小,清香襲人,產白龍潭。寶山茶 、棠梨膏 、酥油 俱出劍川州。
鶴慶府古蹟考 通志州志合載
编辑本府
諸葛寨 在府南百四十里羅陋村。武侯駐兵處。
《一盌水 》,在大城坡頂。昔蒙氏軍過此,渴甚,拔劍插地得泉。
噆陀石洞 :在石寶山頂之陰。相傳,噆陀啒哆自西竺來栖此。
水洞 在府東十五里象眠山下。相傳噆陀啒哆以錫杖疏漾弓江水處。
象跪石 在府北八里。元世祖自麗江至此,象跪不行,因名。
松桂營 在府南六十里。明穎國公傅友德征佛光寨,駐此。
舊順州城 在府東南。明萬曆間築,州裁,城存。觀音崖 在府治西南一百二十里太平寺正殿中。相傳六詔時,觀音大士見長者身於此。後至榆,以法伏羅剎王開大理崖下時,有白兔一隻,士見發貴,民見發財。至今以為祥徵。
菩提井 在府西南八里迎揖村後,圓六尺許。世傳噆陀啒哆神僧西來,鄉人迎而揖之,居此井旁。僧種菩提,或榮或枯,以驗歲豐歉。
眠龍洞 在府西南百二十里,觀音山之龍門舍。洞深五丈,闊三丈,崖嶂岑蔚,飛泉瀑布,清氣襲人。建文皇帝出亡,往來宿於此者數年,故名。「大士石 」 在觀音山梅城石塔下。出鹽水,有毒,不可食。大士用石鎮於其上。四圍有符籙。今莓苔剝蝕,不可辨矣。
臙脂海 ,在府南八十里馬耳山之南。有巨津,中發紅霞,其水似脂染,取出澄清如常。
春水 ,在觀音山蓮花寨之北。立夏前三日出,後七日止,水無定所。每出時,地中漉漉有聲。土人循其聲掘之,其水始出,能除百病。遠近村民競飲之。走《彝方》者飲之不染瘴癘,患瘴癘者飲之立除。外境人尤效。數日內,有鸚𪃿、綠斑鳩數百群飛來飲水,涸而去。
龍馬洞 ,在觀音山驛東。山下林木荊棘中。相傳:昔有龍馬出入其中,朱鼠馳驟。鄉人多以牝馬放於洞中,間有產龍駒者,故號龍馬洞,並以名其村焉。
《啒哆尊者愈痾石 》,石高四尺許,廣如之,文成五色,陸離奪目。在府南觀音山梅城石塔後。其地產異草,能療百病。啒哆尊者因母病,負母至此,於石上以錫杖杵石成臼,取草搗藥,復用指指石出泉,合之以進,母病即愈。至今石上池水不溢不竭,冬夏常溫,鄉人取水飲之,以祛病焉。但其草無復有識者矣。
《星隕石 》,石形如圭,方平如削,出土四尺許,上有紅紋,察之無纖毫斧鑿痕,在府治西白馬廟殿中。近有好事者欲窮其末,掘深至丈餘,方平如一,終不知其永之何所底也。
「飛來」 石 在西山廟殿內。
銀河 ,源出山神哨,水白如雪,十數步輒一折曲屈,流入南甸,味甘美,取以釀酒,香酣倍他處。或遇淫雨,土人聞河中有音樂呵導聲,竟夜不絕,數日內郡必水災。急取噆陀啒哆尊者所遺錫杖,於象眠山下水洞中,觸之,水不能為害。石珤天光 ,每歲二八月,微雨新霽,夕陽初麗,見兜羅錦雲。緬地有大圓光一道,外暈數重,每重五色,環中虛明如鏡,凝視者各見自身於鏡中毛髮可數。若旁人雖至近不能見,殆攝身光也。夜現者必至中秋,夜無纖毫雲霧滓穢,太清然後自月中流下一點,約有彈丸大,中外明瑩如水晶,漸下漸散成一小白圓光,懸空中。須臾,又有小如螢者,大如盤盂者,纍纍從月中墜下,同懸一處。從石珤高處視之,如數百枚玉環,搖曳於碧虛間。移時散作銀絲,縷縷盤旋,首尾交合,作一太極圈,素彩奪目,滿川澄徹,似一小銀河,照見自身,若鏡中影。同游雖多,有一人見,餘人或不見。眾人皆見,一人獨不見者,故謂之「佛光。」
《漾江煙柳 》江形如蛟龍,每里許一折,每折必逆回,屈曲如玉環。游人牽舟其中,經一環約六七里,夾岸皆青柳夭桃。每歲春時,柳初舒,眉間桃花,點綴江滸,綠煙紅雲,從堤上倒映水中,清麗兩絕。遊覽者往來如在錦繡中,仰視則春在枝頭,俯矚則天在水底,武陵源何必在漁人問津處耶?
鏡潭雪石 在拱面山,高數十仞,可卜陰晴。自踵及頂皆奇石巑岏,有如禽而伏者,獸而蹲者,方成圭而圓如璧者,橫斜如劍而不可犯者,氣象萬千,大都以骨勝,不以肉勝也。石色白,望之如積雪,與下白龍潭水輝映如鏡,遊人從水雲中往來,倦則登清虛閣而憩焉。郡守馬卿觴於此,醉以袍袖濡墨,書三大字於石壁,曰「雪石巖」 《天池夜月 》在仰止山側天池寺中殿佛座下池甃以磚石,泉甚甘冽,澄澈可鑒鬚眉。每中秋夜,從池中現一月輪,水漸變為碧色。久之清光自水中出,一室皎然,雖微物亦可辨識。
《龍華夕照 》,即龍華寺,在東山之陰,巒聳峰迴,朝陽不及,日夕迴照,則泉石花鳥之奇,殊為奪目。
澄潭竹樹 潭名小西湖,其先為密箐也。一夜水泛成海,廣袤約十里許,奇石玲瓏聳峭,無一不堪下拜者。值荷花開時,宛然一幅《西子照鏡圖》。每當夕照,一泓澄碧如冰盤,凝視不見其底,有竹修然參差於老樹間,在水最深處,飄搖如荇藻。冬春間,放梅花一兩枝,似可以手探取,及以舟篙觸之,深不可及。修撰楊升庵同侍御李中溪載繩一舟,以鐵鉤繫繩頭,鉤取枝葉,繩沒盡,竟不能至竹樹所,收繩量之足六十丈,嘆為奇觀,題《澄潭竹樹》四大字及詩,兩絕而返。梅城石塔 梅幾三百餘株,環列成城,花時冉冉如白雲初起,上有三石塔,負山屹立,本豐而末銳,四稜方正,無攲斜,色類丹砂,嶐然中立者,高百尺許,其二約有三丈許,為左右翼,中空如屋。遊人從中空處扳援而上,至頂平敞如丈室,可坐六七人。洞穴儼然如窗櫺。下視梅城,如坐白雲上,泠然若仙也。塔外周正滑澤,而內玲瓏,非人間斧鑿所能施,亦異景矣。修撰楊升庵觴於此,題曰「天生石塔」 ,又曰「梅塢。」 寫《梅花百詠》於亭中。
「《螺峰》,野色 。」峰純石斗,絕不可上,形如螺,又如佛頂髻。登其巔,四望原野,見江如帶,田疇如坼環郡諸山,隱隱來赴如屏幕,村舍出沒如倪迂,《寒林圖》雲氣如鶴鵠,迴翔林莽間,差可凈人耳目,亦郡之大觀也
劍川州
金華,朝陽 州鎮山也。深秋雞鳴,前山頂有紫金光,燦爛如日色,移時復昏。
《玉龍晴雪 》:在州北一百里,即雪山。天氣晴明,遠眺如銀屏,號「玉龍山。」
《東嶺夕暉 》,境內暮後獨此有「霞光返照」 、海門秋月 ,中秋晚月未出海門,水中先有月映
《桑嶺古木 》,元季時有唐磁州滏陽縣令崔子玉為神於桑嶺村,一夜忽移大樹於村旁,故以「古木」 名之。
《石寶靈泉 》,出石寶山頂石崖中,闊尺許,深二尺許,甚寒冽,多汲不涸,少汲不盈,飲之可愈病。湖面漁燈 ,湖中漁人,夜靜捕魚,火光如星麗天。
《郊邊牧笛 》,州南海邊,中秋前後,常有牧童吹笛之聲,就之無人,亦異景也。
木佛 在州南二里。昔蒙氏征麼些,渡金沙江,有木逆流,刻為佛,號「千光如來。」
德望城址 在州南三里。段氏時築,即今水寨村。
羅魯城遺址 在州南十五里,唐時築,即今瓦窯村。
元世祖城 在州南百三十里。元世祖駐兵處。巨人掌 ,在州南二里金雞栖巖上有巨人掌跡大如箕。旁有碑,今剝落莫辨。
佛洞 在石寶山澗中。白石叢生,宛如佛像。鐘山石佛 ,在治西南五十里,山中有石如鐘形,名曰「鐘山。」 崖石錯落,有石人石獸之形,精巧玲瓏,工於鏤琢。間有斷指,百竅皆空。有石如叢蛙,俗呼「聽法蛙。」 又有洞名「聽法」 ,傾耳有聲,盤號洗頭,千秋如鏡。
金山、銀渡 二山名,在州南沙溪,一赤色如金,一白色如銀。俗傳山地不可耕,犯之必歲凶時疫。
石龍 在治南五里。俗傳武侯斷其背,寬尺許,深數丈。
「諸葛治煞處 」 ,在《永磅》後山。
諸葛池 ,在治北二里。武侯南征,飲馬於此,今墾為田。
牛魔王洞 在治西南四十里石寶山箐中。洞口七八尺,水從中流,內可容數百人。上有天窗,停午見日,山腹處處皆空。前人書《千字文》於崖壁,秉炬循字而入,直抵山陰,有竇可出。若不循字,誤投旁洞,即迷難出。俗傳唐僧取經,迷於此石。明月 在治南一百二十里橋後村,崖壁有白石如輪,夜間田水映之,皎如明月。
陵墓附 府志
编辑本府
明副都御史彭富墓 在府西坪。
光祿寺少卿楊掄墓
戶部右侍郎楊方盛墓 俱在府南班登山。建文從亡二臣墓 在府西南觀音山之龍門舍蘭若寺下。應賢、應能葬於此。
翰林吳堯弼墓 在府西立塔寺後。
刑部郎中陸經墓 在府西萬桃山。
參政朱佩墓 在西龍潭上。
會魁查偉墓 在城南小教場。
巡按張宗載墓 在仰止山下。
兵備道孫健墓 在林泉寺側。
劍川州
沖霄王墓 ,在治西南七里,有斷碑。
段恭節墓 ,在治西二里。御葬祭品俱勒石。光祿寺卿楊棟朝墓 ,在石龍寺後鍾賢嶺。何景暘墓 ,暘葉榆人,與子桂枝俱仁厚有潛德。在劍經商卒,枝以所執杖望空遙擲,視其落處而葬。其後科第連綿,人以為得吉地焉。
鶴慶府部藝文一
编辑《新建鶴慶府城記》明·李元陽
编辑
滇之為省,在天下之西南陲,鶴慶府又在滇之西陲, 視他郡尤為要害,而獨未之城。嘉靖甲辰,蜀遂寧周 公集以刑部郎來知府事,撫顧山川,喟然嘆曰:「郡而 不城,變誰與守?」會分巡中江王公按部至止,聞而壯 之,遂相與揣其高卑,物其土方,爰卜爰度,神人既協, 事期有成。因而請於巡撫鍾祥劉公、巡按新城宋公, 僉曰:「宜城哉!」因馳奏上聞,制許之。於是城役乃興。至歲丁未而城成,週五里五分,幾千丈,高二丈二尺,基 廣三丈,趺石高五尺。磚之駢比而厚者為層六,積累 而高者層四十有五。土石內附,倚以為固。城四門:南 有郛,北因守禦舊城而門之,若重關焉。門各樓,四角 如之。周廬二十有五,敵臺十,塹廣三「丈,深丈五尺,穴 城深以仞,溝洫為石孔十二,經紀周密,巨細畢張,升 其城也,則石」「齦齦,長堞馮馮,西南復西,藩垣用興。 居者庇德,行者頌能。」周公之初作城基也,掘地深五 尺,闊三丈許,程以堅栗,障螘穴也;沉以巨石,防潦泐 也。於時城趾未盈尺,而山石為空,公帑未啟鑰,而私 俸已罄。此則公之求諸天,慊諸己,而不以售之人者 也。然猶論說人殊,估費中匱。於時則有巡撫僊居應 公,巡按蔚州郝公、慈谿劉公主張眾論,臨覈不浮,伸 縮補乏,獎勤激頹,由是費乃裕用,徒傭勃然矣。至如 躬履其地,繼視其事,定章程,度規制,酌財用,書廩餼, 各殫智慮,克成厥功,則分守閬中沈公、常熟朱公、南 昌劉公、兵憲進賢曾公、宜賓卞公、分巡無錫安公其 人也。是役也,木甓礪鍛,餱糧之直,以金數之,至三萬 「八千有奇,用人之力,以工數之,竟百餘萬。凡所以為 守城之具,無弗給焉。夫見小者隳大,自私者鮮公。是 故勞惡其出於己也,不必歸己;貨惡其棄於地也,不 必藏於己。聖王之有府庫,以為民備也;建侯置守,以 為民塈也。今城以域民,大政也;邊防,先務也。諸公忘 己之勞而歸功於郡守,國家不愛其」費而貽民以安, 其於為政之本末與其所先後,皆得之矣。在昔有周 南仲城於朔方,則致王命以贊其決,仲山甫城於東, 則有吉甫以推其賢。是故下有赫赫之名,未有不本 於上之能容;上有明明之功,未有不繇於下之克任 愚也。土著鄙人,幸茲城於己,有《感梓》之庇,竊有感於 諸公協恭之美,信無負於明命,思有述以告將來。會 鶴之士若夫若耆,不遠數百里至吾廬取文,將刻之 城隅,以識歲月,遂忘其蕪陋,作《鶴慶府城記》。諸有勩 於城者,載姓氏於碑陰。
《建劍川州記》衛炳
编辑
昔雲南六詔,劍川為《劍共》詔。後并六為一,遂置劍川 節度使。元初,段氏世衰,高氏迭興,因請鶴川為路,而 劍川改縣屬焉。今《柳龍充》即其治也。元季,天下大亂, 豪傑蜂起,土酋楊慶擅有其地,要於雲南。梁王以縣 為州,授慶參政,兼知州事。皇明奄有區宇,外薄四海, 罔不率服。洪武十四年,王師戡定雲南,置府、州、縣,劍 川沿舊為縣。未幾,普顏都等聚逋逃之,虜據佛光山 以拒官軍。慶弟《楊奴》潛詣軍門款附,因命知州事,而 劍川還復為州。厥後奴意不軌,乃廢舊制,即上登之 「廣明寺」為治,以便私事。未三載,復創治於下登羅魯 城。背山阻水,陰僻湫隘,蓋欲負固以起妄圖。明年夏 四月舉兵叛,官僚士庶悉罹其害。克平後,使司遣浪 渠守李崇仁來攝州事,仍於廣明寺設州,逾三載,廢 墜不舉,惟示姑息。洪武二十三年春,吳興趙彥良來 判是州,下車訪民之急,捕叛孽以奠井邑,釐故弊以 革姑息。公餘從容謂幕賓熊朝宗曰:「州治民之瞻仰, 政令所自出。且廣明非政事之堂,羅魯實叛逆之窟。 吾嘗遊柳龍充,觀其」《土地爽》「山水環抱,閭閻幅輳, 商旅雜遝。古人置郡邑,立城郭,歷世因之,良有以也。 盍乘農隙以移於舊乎?」熊君曰:「善。」乃白於郡守楊公、 二守高公,深然舊治之宜。於是舉州之人,皆鼓舞而 樂趨事焉。不數月,視政之堂,典幕之司,儀門廊廡,公 廨吏舍,翼翼落成,而民居相為羅列,街衢闤闠,不改 舊觀,視昔有加焉。視文學之宮,祭祀之壇,與夫城隍 祀典之祠,溝洫、道路、農利之類,凡所以禮神惠民,興 利除害之事,巨細畢舉,君之用心可謂至矣。孔子曰: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擇可勞而勞之。」予於趙君見之 矣。劍川士民請記於石,予直書其梗概如此。趙君,吳 興望族也。舉賢良,熊君海舉秀才,臨昂人云。
《鶴慶黑龍潭記》陸棟
编辑
「予家山中,喜農事,有薄田數十畝,相度土宜,樹藝稼 穡,竟不憚勞。凡水泉可及遠者,率鄉中子弟濬源導 流無遺焉。蓋雖勞,而發生暢茂之趣,亦自有可樂者。」 嘗以為苟得子民之職,亦當如此矣。初知河澗,河澗 為古九河下流,水聚而土鬆,既築堤以障狂瀾,復分 流以灌濱河之田數百頃。既而移知鶴慶,乃詢郡人 之在都下者,僉曰:「都有東山河,河東田資以灌溉,河 西田則唯龍泉是賴。」龍泉凡十餘所,而黑龍泉之利 物居多。泉出郡之西南宣化山下,經行溪澗皆有泉 迸出處,高則澤可以及遠邇。至郡,將首圖之貳守張 君,君用已命百戶劉儀輩興此役矣。因督之亟,自授 以成筭,再閱月來告成。遂偕君用命駕,愬流而上,溝 開廣五尺,深三尺許,遶山之曲一十有四,約三十餘 里,跋涉險阻,攝衣攀崖,艱澀萬狀,而後至潭所。是日 惠風拂面,麗日當空,命從者斧朽木,薙穢草,驅亂石, 而潭之景益奇。蓋戊寅三月九日也。有父老進曰:「凡 達官至此輒風雨,若靳其景者,今獨不然,豈神物亦有意耶?」予應之曰:「是非我所知也。」庠生趙汝詢等請 曰:「是水下流,析為十餘溝,惟迎邑、和邑一溝阻三澗, 澗舊架木為槽以過水,補槽木之朽折,開泥沙之壅 填,歲勤數百人,迨泉方流,又奪於強暴,視他溝每力 多而功半。農之病夫水也如此。」正德乙亥,汝詢暨董 華省祭王學章,謁張君,指以南坡可鑿水道。張君審 其宜於民,出令示眾,檄千戶李貴監工,始於三月甲 子,畢於四月甲寅,農之不病於水,蓋三年矣。今公之 來,水利聿興,與張君省耕,躬歷溝道,深而廣之,泉之 流殆遍,而豪奪者自遠。若百戶薄秀等屯田,均得霑 足,豈特迎邑、和邑二村而已。是郡昔長於土奠,政之 苛,民之病,不暇論矣。厥後郡守者不知其幾,更無一 言及此。二公為民之心亦至矣,吾儕其忍忘之。請一 言勒石,以垂永圖。利均而分定,豪右豈敢有復窺者 乎?於戲!古人有言:「驅民南畝,而後民可使富。然雨暘 不能以時,旱澇不可無備。」於斯而不為之處,雖有愛 民之心,亦為徒善而已矣。昔安定胡先生教授子弟, 即設水利齋,議者以為有用之學。況夫有子民之責 者,獨可不念及此耶?今吾輩坐笑一堂,而吾民不免 於饑寒,其心樂乎不樂也。然則茲役也,將以利乎民 也;茲行也,將以樂其利乎民也。是為記。去府北四十 里又有黑龍潭,西北三十里有香米潭,俱築有堤,灌 溉逢密等村田地。
《鶴慶青龍潭記》馬卿
编辑
予既開龍寶之潭,濬豐利之渠,民楊圭等上狀曰:「惟 茲青龍潭之水,灌新生邑等五屯,近被豪右浸潭為 田,水鮮瀦蓄,溉灌恆乏,且未均。敢乞修治之。」予曰:「時 方農,其候又咸曰:『懼公之遷,則無及矣。吾民自攻,不 敢煩於官,惟乞定規制,一役董之』。」予乃往視其宜,乃 命耆民楊壽延總其事,侵者復宥而不治,役者勸任 而不督,未幾而告成,為四渠,閘闊三尺五寸,灌新生 邑阮百戶屯田四百九十五畝。東為縈碧渠,閘闊八 寸,灌上城南等田五十畝。東北為采芹渠,閘闊五尺, 灌寺西北橋頭、上城南田七百三十二畝。西北為北 新渠,閘闊三尺,灌裹城、秀邑府西北橋頭田四百三 十五畝。又因磐石為閘,以洩秋潦,曰「石固閘。」又曰:東 南障水之堤卑薄,其增修東北隙地,宜為堤以蓄水。 後其勿廢,勿侵勿爭,違者訟言於公,治之。
《鶴慶西龍潭記》前人
编辑
鶴慶有水曰「西龍潭」,出郡西覆盆山,或曰「龍潛焉」,故 名。東溉諸村屯。歲七月九日,郡守率吏民祀潭神,遍 望境內山川,築室於南山之椒,修祀所也。府治前故 艱水,正德元年,耆民楊壽延議開渠引水,知府劉玨 允其議。乃於潭之東南開二渠:一至府前,曰南清渠; 一至坡頭邑,曰「北清渠。」民利之。然東灌諸村者,水猶 艱農時。上流專其利,而下流後時弗藝。嘉靖四年,予 謫守鶴慶,明年秋,率故事禮神畢,僉以乏水告。予乃 陟降原隰,視潭之下,山勢環抱,曰:「是可。」因築堤以瀦 水。又顧山形頓而復起,三臺隱然臨於潭滸,曰:「茲惟 山水之交,風氣攸萃,可以祠。」詢於眾,二三耆舊外,盜 種其地,及上流者,阻之。予曰:「疑事無成,吾計決矣。」乃 令計畝程工,築堤障水,以千戶李璝,百戶王翰、王鎮, 驛丞周寅,耆民楊壽延、張定董其役。以十一月辛巳 始事,正月戊戌告成。故西龍潭為上潭,東北為石閘 以通流,曰普利閘。分一小閘,曰涓流閘。別出新開之 潭為下潭,名曰龍寶。深二丈餘,周五百餘丈,堤曰萬 年。高一丈有五尺,闊二丈,長六十有一丈,為石閘以 蓄洩,曰「永固」;闊五尺,下為石池,池下之閘曰「會濟。」東 分一小閘曰波流,山故為金燈,改曰「秀臺。」建祠於中 臺曰「禮神。」移改室於南臺曰「齋明。」建亭於此臺曰「偕 樂。」守禦指揮趙增建亭於右北小臺曰觀瀾。山下為 坊曰「秀臺龍寶」,右神利民。既成,明年春夏之交,蒔秧 者水真足。古所謂「民不可與慮始,而可與樂成」,信夫。 予懼後之有爭也,因定蓄洩之法,溉田之次以示後 云。
《劍川州儒學記》李逸民
编辑
劍川州諸生來告曰:「吾州鶴慶之屬邑也,建學自皇 明洪武二十三年始,守長以時葺之。」其名可見者,李 必昂、方啟念、林資深也。州僻在黔之西陲,創建之初, 易學左廢寺為宣聖廟,百為草率,惟務苟完,繼而葺 者,因陋就簡而已。且位置乖宜,堪輿家以謂不利仕 進。雖術者之言不足深信,然以二百年內事驗之,無 不符合者。嘉靖壬戌,今守越侯既牧,來謁廟學,顧瞻 屋宇,徘徊太息曰:「州也者,子男之邦也。《春秋》有事於 夫子,駿奔走,執籩豆,濟濟在列,而廟貌卑陋,衢道湫 隘,則何以奉揚文治,以淑邦之人乎?顧今未可卒辦, 姑徐圖之。」明年,學憲晉江薛公檄有司修提調之職, 侯即命鉤考簿書,徵理膳夫射器之積,餘得銀若干。 州之耆民慕義而來者,各出錢米有差,資以召匠市 材,揆日庀事,侯教護屬功而課其章程,復捐一歲之 俸,以給匠石。教官郭君承恩,亦併志壹,慮出資以相之,乃增作新殿,改方位於乾巽,用愜輿情。棟木豐碩, 櫺檻軒敞。飛榱布簷,周於四阿。廊廡森森,戟門肅肅。 階墄堂壁,廉貞高固。壁,泮橋門一與殿稱,圬墁彤髹, 必堅必良。因舊殿之材以安啟聖,改啟聖之舊以為 講堂。名宦、鄉賢未嘗有位,則取舊廡而為二祠。文事 武備,不可捐忘,則闢隙地而為射圃。物無細而不惜, 禮無微而不舉。凡制之舊,有者無弗具,而其所無者 今有之新之既訖,復修明倫堂、敬一亭,左右兩齋,仆 者起之,缺者補之,剝蝕者飾治之,廟學於是煥然一 新,賦役有度,民不知勞。以癸亥夏經始,甲子春告成。 邦侯之功,斯為大矣。願有述焉,以詔來者。予乃為之 言曰:「古者有學而無廟,後世有廟而無學。我國家因 而推用之,廟學之建日以盛。故賢守令有意於民事 者,必先用力於廟學,謂之知本。夫廟者,所」以表道統 之傳之所自,學者所以續其傳於無窮也。求聖賢於 千載之上,彷彿其形容以端其所嚮道焉,所係不已 重乎?然今之所學,惟尚進取之文,而於其所謂道,邈 乎不相關涉,然則道果若是判乎?夫道者文之所自 出,而文者載道之器也。自世之學者以功利浸漬其 腹心,不知道為何物,其於「《六經》孔孟之說,敷衍湊積 而為文,以要場屋之利。一時有司,手眼不皆聖賢,以 為真才而取之,裒然充貢,而不知其得於剽掠潛竊 之餘,而非真實也。」夫以此仕進,而欲天下之善治,不 亦難乎?於戲!文運世道於此蓋可慨矣!有志之士,欲 追尋孔孟之墜緒,以自致於道,初無難者,亦惟撤去 夫舊,以登高明之域,其翻然之幾,在我之一念而已。 如此,則今日撤故易新之意,蓋有在此而不在彼者, 《土木》云乎哉?
《鶴慶南供渠記》楊士雲
编辑
南供河在府治西南二十里。發源山神,哨流且劣,至 白楊場,俗稱「龍泉」者三,穴齧澗噴出,暵旱弗縮。河流 恆用泓演,東入漾弓江,南甸田咸仰溉焉,故名。蓋瀕 河左為大溝,引水而北者四;右為大溝,引水而南者 二,因名為支溝,以注田者不計焉。田為《畝餘》五萬,賦 為《石餘》五百,戶為百有五十,居為千餘室。之利溥 矣,而恃以為利者,龍泉耳。龍泉以南為高阜,曠可若 干畝。勢豪關利,欲橫截泉水而田之。在正統中為土 酋,成化中為守禦,弘治中為豪民。某某長康民,以遏 我流,輒訟之,諸弗得逞。正德庚辰,有豪民者,踵故智, 糾同謀詭辭於府,乞墾田輸賦。里中老承勘,得賂,報 可。遂給印帖,發版冊,民泣愬者相屬也。前守吳君以 徵入弗及改判,豪民者復詭辭於藩司,誣眾傾己,下 府覈之。新守王君甫下車,得其情,嘆曰:「此地此水果 可以利,昔人當先為之矣,奚竢今日哉?夫以數家之 利,而亢千萬畝之良,恣一夫之奸,而貽千萬眾之戚, 何心哉?」迺追帖削冊,咸服其辜。民歡呼相謂曰:「微我 公,南甸其萊矣。」夫人之效尤者,亦永有懲哉!謀於鄉 貢士趙德宏,國子生楊懷玉,府學生李紹倫、楊文秀 輩,紀事於石,請予記。於戲!民非穀弗生,穀非土弗殖, 土非水弗滋。故《禹謨》「六府」、《洪範》「五行」,皆水居先,而後 世河渠之書,溝洫之志加詳矣。蓋善為民者,所以興 水利也。涸也為之畜,溢也為之分泄,廢也為之修復。 又患民之爭「也。則為禁令所以禁其爭也,抑豪強而 已矣。昔關中仰鄭、白二渠溉田,而豪戚壅上游,取磑 利,奪農用。李栖筠請皆撤毀,《唐史》書之,輝映簡策,非 表其為民者耶?南供之利,白渠之利也。龍泉之遏,上 游之壅也。曠土之利,亦磑之類耳,惡可以小而妨大 耶?」王公之意,固李若也,是宜書。然李以高才擢給事, 方挺不屈,出刺常州,治行卓最。君亦以給事言事補 外,稍遷臺省。茲《守鶴》,多善政,其風節治績亦李若也。 又宜書君名昂,字仲顒,四川廣安人,起弘治乙丑進 士。玉屏,其別號也。
《與鶴慶知府董賜書》傅友德
编辑
「大丈夫之處世也,當磊磊落落,出群不羈,然後能拔 淤泥,脫塵埃,策勳當時,垂名竹帛,飄然而立於凡品 之上,亦猶騏驥伏櫪,鸞鳳棲柵。其始也,雖與駑駘同 豢,雞鶩共食,無異於彼。一旦遇伯樂,振羽翮,終能馳 騁於長途,而翱翔於雲表也。」昆明,古《西南彝》,去中華 萬餘里。因元之季,天下鼎沸,天朝受命,海內維新。梁 「邸以元餘孽保據其地,弗遵聲教者十有四載。天兵 南下,問罪討惡,余躬弔伐之任,受鉞專征。辛酉冬,戰 於曲靖之墟,大破其眾,擒其總戎,轉開烏撒,遂平諸 部。梁邸計窮出奔而殞。其他豪傑,或降或叛,或就誅 戮,或被囚執者相半矣。」於時足下以前安寧知州來 見於稠人之中,余目而異焉,遂加盼睞,仍試以事。繼 而招降撫順,綏輯遺黎,頗著誠款,達官貴人,咸稱其 能,於是乃復其任使,保妻子焉。壬戌春,烏蠻搆釁,流 毒邊境,余與諸將分兵致討。時有大理土官高生等, 悉寓桂城,欲俟途平,俾令朝覲,而閫帥不仁,失於撫 字,致令驚疑,接踵而遁。及至本土,遂為仇讎,舉兵相 向,攻我城邑,殺我吏「士,日甚一日,轉加昌熾,閫帥莫制矣。足下介在群兇之中,確守歲寒之節,斥其奸謀, 誅其來使,獨挾妻孥,冒刃入滇,復與列較,分守城壘, 投放矢石。城之所以存者與有功也。副將軍西平侯 聞難來赴,誅鋤芟刈,群蠻復定。」余至滇,西平侯備述 其事,余甚嘉之。然此豈古人所謂「不遇盤根錯節,何 以別」利器歟?抑士之始遇,驥之始知歟?余征大理,足 下又率鄉曲子弟五百餘人為師前道招徠劍麗,降 伏西蕃,威聲頗振,有功必報,古之道也,奚新舊為?乃 奏天子,授足下以專城之任,任足下以牧守之官,保 障大理,為滇外戶。恩亦至矣,榮亦甚矣,此正持盈守 成之時也,可不勉歟!古人有「贈人以言」,余深慕之。余 雖武臣,數聽教於君子矣。足下其宜訓兵務農,嚴紀 律,著恩威,毋暴橫而欺良,毋縱驕逸而隳前功。上下 相承,共寧斯土,以副國朝任用之意。策勳垂名,不其 偉歟!茲因師旋,留言以誡,惟足下勉之。
鶴慶府部藝文二〈詩〉
编辑《蘭若寺》明·董難
编辑
寶鐸敲崖月,羅幡雜澗虹。法螺三界外,清梵五雲中。 松定歸依鴿,泉馴守護龍。遠公知姓字,洗缽願相從。
《石寶寺》楊慎
编辑
「迴澗數峰合,叢篁一徑斜。」翠氛林翳日,班溜碧橫霞。 石棧重懸閣,雲亭半蔽花。夢頻驚燕雀,窟迥錯龍蛇。 「昏曉更天界,陰陽竄物華。檀施象數著,幻巧鬼工奢。 千尺𦊰羅幕,雙堆擁玉髽。廚人羹綠筍,溪客飯胡麻。 單裌春深健,空山雨後譁。諸天人不到,來往白雲車。」
《水洞寺》黃朝聘
编辑
《象眠》山下暫停驂,謾爾憑高俯碧潭。花外百川歸絕 壑,雨餘千丈起晴嵐。尋幽避俗須何處,漱石餐霞此 獨堪。分付僕夫休促轄,躋攀未已興初酣。
《銀泉》周贊
编辑
百尺泉飛金斗坡,碧台清響聽鳴珂。流經宣化千重 水,散溉長庚萬頃禾。潤澤不因長夏少,錦文更借午 風多。涓涓遠去朝滄海,一任漁翁泛釣舸。
《鶴慶道中》童軒
编辑
崖深多險阻,馬足正凌兢。暝雪依巢鳥,斜陽歸寺僧。 林疏鳴敗葉,澗古積堅冰。去去無辭遠,荒山又幾層。
《九日集圓通寺有懷》張佳印
编辑
並馬珠林金殿開,兼天雲氣五華來。黃花滿地他鄉 色。白鴈凌霜返照回。短髮風前頻落帽,愁心秋到趁 銜杯。不知絕塞持纓者,此日遙臨何處臺。
鶴慶府部紀事
编辑《府志》:昔有人善吹笛,牧羊於桃樹江畔,忽見龍女迎 牧羊者,驅羊隨入,其羊皆化為魚,因號為「羊龍潭。」 李某耕田得一銅佛,僅徑寸,沉之水中,立雨灸之則 晴,雖值雨陰,其家曬麥。世傳銅像為贊陀所遺。 蘭州鹽井有佛像,獵者逐鹿,鹿奔匿佛座下,引弓欲 射,佛作言曰:「鹿有胎,殺之不祥。」獵者驚異,舁至鶴慶, 因名活佛。
楊光祿掄為大行,奉使歸里,至關嶺道拾一香囊,上 書「天妃」二字。抵家患病,疑其為祟處祀之。及痊入京, 即有冊封琉球之役。領敕有《天妃敕》一道,乃航海者 所崇奉,神預洩其兆耳。
嘉靖甲子,郡士赴省試,見雲霧中神人馳驟,云齎天 榜。問鶴慶幾人,曰:「無,請少留。查」次科,曰:「留下莫查。」是 年果驗。及丁卯入彀者,劉臣、莫讓仁、查偉三人。 寧伯妃廟在州治西里半,其神傳為慈善,最靈異。舊 稱祠前有池,妃出浴,土人見之,妃曰:「勿洩,授爾異術, 唯所欲。」曰:「願得呼風雨。」妃授以杖,遂得祈禱之術,能 令隔垣不雨。相傳即張道裕。
段恭節為諸生時,祈夢於金華山土主。夜夢云:「蘇老 泉二十七,若要中五十一。」既覺,自念「雙親垂老,五十 一而後中,不已晚乎?」起再禱,復寢。又夢神云:「賜汝一 榜,文明之會。」後中丙午科十一名,時年二十七,其榜 首乃賀文明也。己未,復與文明同榜。
李三樂解任歸里,一日兀坐,梁燕墮雛,為貓所捕,樂 惻然。及就寢,見燕貓在衾枕間,燕若依貓,猫如字,燕 呼子惟恆曰:「有是哉,董生行於茲再見也。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