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第1543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五百四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第一千五百四十三卷
方輿彙編 職方典 第一千五百四十四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

 第一千五百四十三卷目錄

 威寧府部彙考一

  威寧府建置沿革考

  威寧府疆域考有圖 形勝附

  威寧府星野考

  威寧府山川考

  威寧府城池考

  威寧府關梁考

  威寧府公署考

  威寧府學校考

  威寧府戶口考

職方典第一千五百四十三卷

威寧府部彙考一 编辑

威寧府建置沿革考      通志 编辑

本府

《禹貢》梁州西南荒裔曰巴凡,曰兀始,亦曰巴的,世皆烏蠻居之。晉屬朱提郡。唐烏蠻曰烏些者居此,至阿蒙始得巴甸,其東西又有芒部,今為鎮雄府,阿晟二部皆為所據。宋烏些之後曰析怒者,始併其地,號烏撒部。元至元中內附,置烏撒路招討司,尋改軍民總管府。明洪武十四年,改烏撒軍民府隸四川布政司,為土知府,世襲。十五年,增置烏撒衛,隸雲南都司。永樂十二年,改屬貴州都司

皇清初因之。康熙三年,土知府安重聖與安坤通逆, 上命吳三桂討平之,以其地置威寧府。二十三年改。

黔西、平遠二府為州,隸大定府。二十六年,改大定為州,改永寧衛為縣,省普市所入縣,改《畢節衛》為縣,省《赤水衛》入縣,省烏撒衛入威寧,俱隸威寧府。共領州三,縣二。水西宣慰使一,長官司一,編戶十里。

平遠州

漢,西南彝牂牁郡地。唐,羅甸國。宋,羅施鬼國。宋,羅施鬼國。元置宣慰使。明為宣慰使,比喇壩地。

皇清康熙三年,討平之,設平遠府。二十三年,改為州。

隸府編戶四里

黔西州

漢西南彝牂牁郡地。唐羅甸國。宋羅施鬼國。元至元間,置順元宣慰使。明洪武四年,罷為宣撫使。六年,陞為宣慰使。崇禎間,土目阿烏謎等獻土建水西城,尋叛。

皇清康熙三年,討平之,設黔西府。二十三年,改為州。

隸府

大定州

漢西南彝牂牁郡地。唐羅甸國。宋羅施鬼國。元置宣慰使。明為宣慰使地。崇禎間,土目納土,建大方城,尋叛。

皇清康熙三年,討平之,設大定府。二十六年,改為州。

隸府編戶八里

永寧縣

唐為藺州。五代為江安、合江二縣地。宋因之,尋置永寧路。元中統元年,改為永寧路總管府,隸四川行省,領筠連州及騰川縣。明洪武四年,改為永寧長官司,尋置永寧宣撫司。五年,置永寧衛,隸貴州都司。

皇清康熙二十六年,改為縣,省普市所入縣,隸《府編》。

戶二里

畢節縣

元為八番順元等處軍民宣慰司地。明洪武初,歸附。十五年,潁川侯傅友德南征,置烏蒙衛於烏蒙府境內。十六年罷烏蒙衛,因畢節驛改設畢節衛,隸貴州都司。

皇清康熙二十六年,改為縣,省赤水衛入縣,隸《府編》

戶四里

威寧府疆域考        通志 编辑

威寧府疆域圖

威寧府疆域圖

本府

東至四川界,三百七十里。

西至四川東川土府界,二百一十五里。

南至貴陽府貴筑縣界二百八十里。

北至四川鎮雄土府界,一百九十里。

自府治東南至省城五百三十里,至

京師八千二百里

東西廣五百八十五里。南北袤四百七十里。《平遠州》。

東至新貴縣界,一百里。

西至安順府鎮寧州界九十里。

南至《普安》安南界一百五十里。

北至大定州六歸河界,六十里。

自州治西北至本府四百九十里。

東西廣二百里,南北袤二百一十里。

黔西州

東至修文縣界,六十里。

西至大定州界三十里

南至平遠州界五十里

北至四川遵義府界,一百五十里。

自州治西北至本府四百四十里。

東西廣九十里,南北袤二百里。

大定州

東至黔西州界一百四十里。

西至本府界二百九十里。

南至平遠州界八十里

北至畢節縣界六十里

東西廣四百三十里,南北袤二百四十里。《永寧縣》:

東至畢節縣界一百里

西至四川興文長寧縣界一百二十里。

南至四川敘永廳界,五十里。

北至四川敘永廳界,二十里。

自縣治西至本府三百七十里。

東西廣二百四十里,南北袤七十里。

畢節縣

東至永寧縣界,一百八十里。

西至本府界九十五里

南至大定州界二十里

北至鎮雄土府界,九十里。

自縣治西至本府二百六十五里。

東西廣二百七十五里,南北袤一百一十里。

形勝附 编辑

本府

《一統志》:「前臨可渡,後倚烏門,岡阜盤旋,山崖險阨,襟帶二湖,平連海甸。羊腸小逕,十倍蜀道。控引滇、蜀,統制羅施,雖在西隅,實當要害。」 平遠州。

「鳳凰山」 亙其南,「墨蹟山峙其北,東繞簸朵河,西臨墮極水。」

黔西州

河繞鴨池,山盤鬼箐,據新疆之要害,為貴筑之屏藩。

大定州

「東連巴、蜀,西接滇、雲,高山大川,險阻扼塞。」 《永寧縣》。

西引三渝,南控六詔,關塞嚴密,水陸交通。《畢節縣》。

東峙木稀,西帶七星,控制彝羅,滇岷通道,華夏要衝。

東抵赤水西連烏撒

威寧府星野考        通志 编辑

府總

參井之餘

威寧府山川考        通志 编辑

本府

飛鳳山 在府城東

大隱山 :在府城東三里。

百級山 在府城南。山勢巍峨,旁有翠壁可觀。尾灑山 在府城西南。

烏門山 在府城東北。石徑崎嶇,兩崖相似。石龍山 ,在府南七十里,蜿蜒起伏,官路經其上。

瞭高山 在府北二里,一名鳳嶺山。山勢絕高,可以眺遠。

翠屏山 在府東北二十里。山巒秀拔,宛如翠屏,上多杉檜,望之蔚然。

火龍山 在府西半里。山上有廟,以多火災,故鎮之。

普陀崖 在府城

千丈崖 在府城西南七十里,下臨可渡河。飛來石 在府城南,高大如連屋,相傳自烏蒙飛來。

赤囤 在府城東北五十里。

九龍箐 舊《志》云:在府境,深三十餘里。

石洞 ,在府東南一百七十里,有門可入,中容百餘人,一名華蓋洞。按《明一統志》:「復有竇深黑,舉火而入,不知遠近。」

清源洞 在府城北

南海子 :在府城東南,廣袤百里。

北海子 :在府城西北。昔人築二壩引水衛城。按《明一統志》:「源出東山之龍泉。」

七渡河 在府城西。按《明一統志》:「在府西三十里,其水瀠曲山谷間,渡者凡七處。」

五道河 在府境野馬川。性惡,不可飲。

可渡河 在可渡站,流入盤江。按《明一統志》:在府城南九十五里。

盤江 ,按《明一統志》:在府城西一百五十里,源出烏撒,流入敘州

養馬川 按《明一統志》:「在府城東一百四十里,夷人牧馬於此。又名野馬川。」

三潮水 ,在烏蒙。其水一日三潮,如音樂聲。九十九渡水 ,在府城西南一百一十里,流合可渡河。

桃花溪 :在府南三十里。兩岸皆植桃。

龍潭灣 在府東南八里群山中,其深莫測。按《明一統志》:「歲旱,土人禱雨於此。」

龍泉 在府城東山下,乍清乍濁,相傳有靈物潛焉。

湧珠泉 在府城北,噴泡如珠,纍纍不絕。平遠州

鳳凰山 在州城南二十里。山高十餘里,俯視萬峰,咸若星拱。每春三月,百鳥駢集,翔舞一日夜乃已。秋杪亦然。傳「有鳳凰巢其上,故百鳥朝焉。」

茶山 :在州城東南六十里。

墨蹟山 在州城十里。一峰聳起,水環山半。攀蘿捫壁,始陟其巔。修篁古木,怪石珍禽,異於凡境。

東山 在州東。高百仞,秀屏特立,中有石洞逶迤,州人建寺於上。

紗帽山 在州東

玉屏山 在紗帽山東一里。

天馬山 在玉屏山東一里。

碧山 在州西二百里。巖石高聳,皎潔如玉。下有大河,深不可測。

懸霧山 在州東五十四里。峭壁懸絕,路通一線。山頂平闊百畝,有蓮池二處,泉井澄碧,晨夕常有霧騰於上。

石鹿山 在州東北十里。

獅子山 在州南五里

石柱山 在州南二十五里。山巔有石,雙聳如柱。

火石山 在州東七十里。山形如獸,擊其石則火出。

白崖嶺 在州西南十里,高於他山,每嚴冬雨。

《雪》「積久不消,宛如玉山。」

滴水崖 :在州治東三里。有水從石竇中下,約數百點,歷落如琴聲。

擦耳崖 在州東北二里,路險難行。

隴峨箐 在州西北十里。樹木叢密,紆迴深阻,中頗寬廣,昔為蠻人恃險處。

梭岡箐 在州東南六十五里,近柔遠所界。馬隴箐 在州東十五里,崇岡密樹,四面深阻。以箇箐 在州西三百里,直接烏撒界,蓊薈深翳,險阨要道。

《補作》洞 ,在州城西三十里,從水竇入,中最寬平,隙光下逗,眾妙皆見。

雙洞 在州西十里,二崖相對如合璧。洞在崖下,中有清泉流出,冷然沁人神魄。

石佛洞 在州東三里。高闊數丈,中有白石似佛。有石鐘、石鼓,擊之則鳴。

大穿洞 在州東,高百餘丈,路從中出,洞口時有雲氣,盛夏入之,涼氣襲人。

「小穿」 洞 中間一水清泓,曲徑崎嶇,內有石臺,容十餘人。

白鶴洞 在州南四十五里。洞中通達,視之影如白鶴。

白馬洞 在白鶴洞南,山高絕險。

織金河 在州東三十里。

簸朵河 在州東一百里。

北古河 在州南五十里。

墮極河 在州西北三十里。

武著河 ,在州西北六十里。

龍潭 在州東里許。有泉極清冽,廣不半畝。中為龍潭,左右兩潭相連如貫珠。上有龍興庵,為一郡勝概。

三潭 在州城東。三潭相連,其聲震吼如雷。迴龍潭 在州城內。

一碗井 在州北五里。水從石隙流出,方圓止若一碗,四季不盈不竭。

黔西州

印山 在州城東,山出平田中,圓潔如印。東山 在州城東,每夕陽在山,則金紫萬狀。牛飲山 在州城內,上有石如牛眠,相傳夜飲於河,故名。

比喇大箐 在州西北,與大定州分界。崇巖茂林,四面深阻,中平廣,容數萬人。

波羅箐 、白蠟箐 ,皆山嶺極險惡處,其上僅通一徑。

塔寨箐 來泥箐 ,皆近果勇底寨。

十萬溪大箐 在州東境。懸崖絕壁,無徑可行,山甚危峻,四面皆設屯寨。

杓裡箐 在州東北,路近遵義,中有平州,可容數萬人,入路極險。其西有莫隴《法地坉》,危峰突峙,四面皆絕壁,惟後有間道可登。

白玉洞 在州之東北,亦名曰「白玉巖洞」 ,極險惡。

鴨池河 :在州城西南五十里。

渭河 在州城北,旁有泉,出石罅中。

六廣河 :在州城東九十里。

西溪 在州城西

沙溪 在州城北

龍潭溪 :在州城東北。泉出山麓,匯為潭,晦夕,潭內猶有月光。

雷澗溪 在州黔興里。溪出山下,水聲如雷,三漲水 。在州永豐里,有異人經之,則竟日三漲。

大定州

五老山 在州西四十里,五峰低昂拱向。文龍山 ,在州北里許,一名「南龍。」 上有禪林,頗稱傑構。

雙山 在州北二十里,道旁兩峰矗立如天闕。萬松嶺 在州城東一里,連山皆松枝駢響,望之若羽葆。

北渡坡 在州東南,道極隘塞。

隴跨箐 在州東北,與黔西州接界。

木泥箐 在州東。深阻盤回,苗人恃為窟穴以列。箐 在州北。自遵義出水西,由此達赤水、烏蒙之境。

僊洞 ,在州城東十里,清流直達於外,內有石亭,似經鬼斧,相傳為神僊之宅。

紅崖洞 在州城西五十里,石色如塗朱。閣鴉洞 ,在州西南。懸崖絕壁,下臨閣鴉江,舟行洞中,深廣不可測,登降以梯,乃得上。

巖底水洞 ,在州南,深廣二十餘里。

巖下洞 :與「巖底水洞」 相近,深險莫測。

阿作洞 ,在州西七十里,一名阿足洞。石徑紆迴,奇險難入。洞口一潭,頗深廣,以筏渡入數十里,中可藏萬人。

角溪洞 在州東最深險。中又一洞為水所限。《險水》洞 、阿母遮洞 ,在州境內。皆苗蠻據守處。

龜石 在州南十里。石磴崎嶇,怪木叢生。一檜大可數十圍,長可參天,旁一樹離奇夭矯,根夾巨石,形似龜。土人於此禱雨。

鬼坉 在州西三十里。茂林叢棘,嶄絕難登,為安氏藏衣冠所。

涼風臺 在州南一里。眾山環列,地最高敞,夏月炎熱,涼颸襲人。

六歸河 在州城南五十里。斷崖千尺,舊植柱於兩岸頂。截巨木為筒,以繩貫之,繫諸樹。渡者身縛於筒,以手緣索而進,既達,乃解之。《西域傳》所謂「渡索尋橦」 ,唐獨孤及所謂「引索曰笮人懸半空,渡彼絕壑」 是也。今易舟渡。

落折河 在州城北二十里。當兩山之間。一水破地北來,西折以去,秋夏之交,尤為湍疾。靈塘 在州北一里文龍山右。有池一區,荇藻不生,惟產異草,莫識其名。葉如蘭,隨日影東西為向背。岸旁木脫,飄入其中,有鳥輒爭銜去。《永寧縣》。

鐘山 在縣城內

鼓山 在縣城內

海漫山 :環城數十里,如海水汗漫。

木案山 ,在縣東南五十里。

疋絹山 在縣城西北六十里。山頂瀑流如絹。真武山 在縣東門外。

五魁山 在縣東城外

寶珠山 在縣東城外

周家山 在縣西城內,今川庠踞修文廟。寮真山 在縣西城內。上建「文昌閣。」

沙子山 :在縣西城內。

鐵冠山 :在縣西城內。

紅崖山 在縣城北門外。山勢巍峨,土石皆赤。夜間火光隱現於上,陰雨開霽,山出雲表,儼若天上林巒。上建「玉皇閣。」

流沙山 :在縣城北門外。

雷泉山 :在縣西城內。

張家山 在縣西城內

青龍山 在縣南二里。山形環遶,勢如遊龍。土保山 ,在縣南。昔蠻人土保居於此。

西珠山 在縣西南,山形圓潤如珠。

青山 在縣西南,亦曰「青山崖。」

獅子山 在縣東南赤水河之上。

烏降山 ,在縣西北五十里。秀拔霄漢,林木蓊鬱。

秀林山 :在普市所二里。山多竹樹。

錦屏山 :在普市所北。

箐口嶺 在縣東南十里。有箐口關。

馬口崖 在縣西

南華崖 ,在縣西百六十里。

梅子坎 在南華崖西二十里。

永寧河 在縣西南。一名「水東」 ,一名「界首。」 東北流至納溪入蜀。灘石險惡。明洪武二十年,景川侯曹震鳩工鑿之,舟楫乃通。

羅付大河 在縣東,接遵義府界,下流入於烏江。

赤水河 在縣東南百里。源出鎮雄府界,流經赤水衛,東北合於永寧江。

通江溪 源經九姓長官司,入永寧。

漕溪 在縣西南八十里。

銅鼓溪 在縣境

甘溪 在縣南十里。下流入於永寧河。

落窩溪 在普市所東十里。《舊志》云:所東六里有龍泉澗,出山谷中,至所南潛流入洞,出為落窩溪,下流入永寧河。

陶公灘 在縣東南

芝蔴塘 在縣東南。「天生池 」 在縣西北六里。四面山遶,水積於中,不假穿鑿,故名。

金鵝池 在縣西南。自廢九姓司五十里流經於此。

靈湫泉 在縣西五十里。

畢節縣

青螺山 :在縣城東。明兵備黃謨植松建閣其上。

三松山 在縣城東。明兵備黃謨建。塔山巔以培學宮文峰。

七星山 在縣西。上即七星關。明洪武十五年,潁川侯傅友德築城於上,置兵守戍,為要塞。東山 在縣城東,學宮建於上。

東陵山 在縣城東

雪山 高峻,綿亙數十里。冬初積雪,至春盡始消。

猿窩山 在縣城東南。山勢險阻,猿猱窟宅。木稀山 在縣東四十里。巉崖陡峻,石磴崎嶇,僅容一馬,設關以守其險。

東壁山 在縣東二里

南霽山 在縣南二里

北鎮山 在縣北一里。山高大磅礡,為北面之鎮。

石筍山 在縣北五里,孤峰特立如筍。

層臺山 在赤水衛西南百里,山高箐密,煙霧晦冥。

香爐山 在衛西

海洪山 :在衛西北四十里。延袤高秀,林木深密。

落幔山 在衛北十里。峰巒高出郡山之上,如懸幔然。

摩泥山 :在衛北四十五里。

翠屏山 按《明一統志》:「在城西九十里,四時蒼翠,望之如屏。」

脫穎峰 在縣城南二里,雙峰銳起。

靈峰 在縣城南五里,一名「雲峰。」

豐樂源 在縣西十里。平原沃野,豐樂鋪置此。石竇嶺 在赤水衛南,與衛北雪山對峙。「白崖 」 ,在衛南五十里。

西崖 在衛城西,與白崖皆高聳。

相見坡 在衛西南五十里,兩山相對,大道經其上,行者皆相望見,故名。

倒馬坡 在衛西南百十里,以升陟峻險而名。聚星洞 在縣城南二十五里,頗深邃。

水腦洞 在衛西四十二里。

滑石洞 在衛東南百二十里。

鼉音洞 在縣南五十里,一名「響鼓洞。」

七星河 在縣城西七里山下,崖險水深。明嘉靖間,道人黃一中、周陽泰建橋以濟。

威鎮河 在縣城東十里。上有石橋。

響水河 在縣城北。三水合流至此下瀉為瀑,其聲如雷。

南加河 :在縣城南十里。

赤虺河 在赤水城南。源出芒部,流入蜀。昔以舟渡,後易浮橋。

杉木河 ,在赤水東南五十里。

三渡河 在赤水東北七十里,水流曲折,橫截官道,行者三涉。南流入於赤水河。

龍溪 在赤水北十二里,其源曰「瀑布」 ,飛流成溪,東南注於赤水河。

白撒溪 在赤水東南廢白撒所旁,下流入赤水。

澤井 在縣城東,明天順八年鑿。

福井 在縣城東

惠泉 在縣城東五里

「瀑雪泉 」 ,在赤水北二十里,飛挂懸崖,入於赤水河。

福泉 按:《明一統志》:「在城內東,其泉清冷味甘,人咸汲焉。」

威寧府城池考        通志 编辑

本府

威寧府城池 ,即烏撤衛城,明洪武十四年建,共一千八十丈二尺,垛一千五百三十。城基寬二丈,高一丈二尺,城樓四座。

皇清康熙四年增修。

外州縣

平遠州城池 ,康熙三年,水西平設平遠府,無城彝地初入《版圖》,規制草創,編木為之。週圍七百二十六丈,高一丈五尺。門四:東曰迎旭,西曰來爽,南曰毓秀,北曰永安。城樓四座。

黔西州城池 ,舊為水西城。明洪武間,都督馬曄築,週圍五里,高一丈。安氏不利其城,輒毀之,僅存其址與其四門。

皇清康熙五年重修。

大定州城池 ,明崇禎九年,總兵方國安建。明季賊燬。

皇清康熙三年,即其故址重建,高一丈五尺,週圍九
考證

百三十四丈,凡四門:東曰「朝陽」 ,西曰「寶城」 ,南曰「來薰」 ,北曰「拱宸。」

永寧縣城池 ,即舊永寧衛城。明洪武間,指揮楊廣、宣撫祿肇築。城西南有水東界首,二河合流,由城中遶東北,至納谿入川江,以故分東西二城。「東城長四百四十一丈,高二丈,城基寬二丈,垛八百五箇,城樓二座,水關一座。西城長六百七十丈,高一丈八尺,城基寬二丈,垛一千二百二十五箇,城樓五座,水關二座。」

皇清康熙二十六年,裁「衛」改縣治。

畢節縣城池 ,即舊畢節衛城。明洪武十六年,指揮湯昭始建排柵。三十年,羽林右衛指揮李興、虎賁左衛指揮李隆砌磚石共七百四十一丈五尺,高二丈三尺,城基寬一丈五尺,垛一千六百四十八箇,城樓六座。嘉靖七年,副使「韓士英於通泮門建月城,引河水砌井,上建串樓。」 萬曆六年,僉事黃謨自月城起至轉角樓百餘丈,築石堤以障河水。東南有壕。

皇清康熙二十六年,裁「衛」改縣治。

威寧府關梁考        通志 编辑

本府

佗關 在府城東。按:《明一統志》名石駝關,在城東,關道有石如佗,因名。

梅子關 在府城東

可渡關 :在府城北。有千丈巖,即桃花溪之東壁。

雲關 在府倘塘站

七星關 按《明一統志》:「在府城東南一百七十里,頂有七峰關,置軍守禦。」

老鴉關 按「《明一統志》,在府城東三百里。」 善欲關 按「《明一統志》,在府城東三百里。」 以上二關,俱有畢節衛卒戍守。

通濟橋 在府東南一百里。

六道橋 在府東南四里。

石河橋 在府西四十五里。

野馬川橋 在府東一百三十里。

天生橋 在府西五甸站東。峻岸間有石梁懸亙,高十餘丈,長里許,僅容一人,須魚貫而進,往來相值,則不得前,行者每舉煙以示。按《明一統志》有二,一在府城東八十里眾山中。一在府城東北一百里,石梁橫截,拱架如橋。

可渡橋 在府南九十里可渡關上。舊為木橋。

皇清康熙二十八年,橋圮。三十年,總督范承勳雲撫。

王繼文,黔撫田雯,布攻司蔣寅貴,西道高起隆、張奇抱,糧驛道傅作楫,捐資重修,甃以石。《平遠州》

鳳凰關 在州南二十里。

織金關 在州東三十里。

望城關 在州北里許

太平橋 在州城內東南。

月華橋 在州城內東北。

麟趾橋 在州北關外

高家橋 在州北三十里。

山岔河渡 在州南八十里。

黔西州

化榨關 在州西十里

大定州

大弄關 在州北十里

樂聚關 ,在州西二十里。

那集關 在州南三十里。

柯家關 在州北十五里。

銅關 在州西五里

金魚關 在州西五里

柯家橋 在州北十五里。

烏西橋 在州南三十里。

歸化橋 在州北六十里。

六歸渡 在州南五十里。

落折渡 在州北二十里。

永寧縣

鎮遠關 在城西

據勝橋 在城內東南

飛虹橋 在城內東北

通濟橋 在縣東南

龍虎橋 在城東里許

鐵爐橋 在縣境

茶倉渡 在縣館驛前

定川渡 在縣南門外

黃角渡 在縣觀瀾門外里許。

畢節縣

七星關 在縣境

七星橋 在七星關。即趙善所建橋,賊燬。

皇清康熙五年重修。

濟川橋 在城東

威震橋 在威震河

通津橋 在城西一里

阜安橋 在城南五里

威寧府公署考        通志 编辑

本府

威寧府治 在城內

皇清康熙四年,知府張英才建。

通判署 未載

經歷司署 在府右

威寧鎮署 :在府城內。

皇清康熙五年,總兵塔新策建。

外州縣

平遠州治 :在城內西南隅,舊為府署。

皇清康熙四年建。二十三年,改府為州,因為州署。

吏目署 未載

平遠協鎮署 :在城內。

黔西州治 在城內,舊為府署。

皇清康熙五年,知府王命來建。二十三年,改府為州。

因為州署

吏目署 未載

黔西協鎮 在城內

大定州治 在城西。舊為府署。

皇清康熙六年,知府甯雲鵬建。二十六年,改府為州。

因為州署

吏目署 未載

大定鎮署 在城內

永寧縣治 在城內。舊為衛署。

皇清康熙二十六年,改衛為縣,因為縣署。

典史署 未載

畢節縣治 在城內。舊為衛署。

皇清康熙二十六年,改衛為縣,因為縣署。

典史署 未載

畢赤營 在城

威寧府學校考        通志 编辑

本府

威寧府儒學 「舊為烏撒衛學。明正統八年,建於城東南。萬曆十年遷,十八年,復舊址。天啟二年,烏酋燬。崇禎二年,改建於正南。」

皇清康熙三年,平定水西,設府,即衛學為「府學。」七年

重建正殿、兩廡,明倫堂、戟門、櫺星門以及啟聖祠、名宦祠、鄉賢祠,俱煥然一新。

學田 原額、學田地一百七十八畝四分六釐七毫五絲

《荒蕪》田地一百三十畝九分八釐四毫

實在熟田地四十七畝四分八釐三毫五絲,原額本色學租穀四十四石三斗九升三合五勺。

學租銀六兩五錢

《荒蕪》無徵穀三十石九斗五升四合五勺。無徵銀六兩一錢。

實在有徵穀一十三石四斗三升九合。

有徵銀四錢

府親轄

原額、學田地六十五畝。

荒蕪田地五十四畝九分六釐一毫五絲。實在成熟田地一十畝三釐八毫五絲

原額本色學租倉斗穀一十二石。

學租銀六兩五錢

《荒蕪》、無徵穀九石五斗四升

學租銀六兩一錢

實在有徵本色穀二石五斗五升。

有徵學租銀四錢

外州縣

平遠州儒學 在治北

皇清康熙三年,設「平遠府。」四年,建正殿、兩廡、戟門、櫺

星門明倫堂,二十三年,改府為州,因為州學。黔西州儒學 在治東。

皇清康熙三年,設府。四年,建正殿、兩廡。二十三年改

府為州,因為「州學。」

大定州儒學 在治南

皇清康熙三年,設府。六年,建正殿、明倫堂、兩廡、戟門。

泮池《志道》《據德》《依仁》《游藝》四齋。二十六年,改府為州,因為州學。

永寧縣儒學 在縣治西南。舊為衛學,明正統八年建,後賊盡燬。

皇清康熙二十五年,守備劉國相、教授江人龍請於

巡撫、布按、提學各捐貲建正殿、大成門。二十六年,改衛為縣。知縣韓稷、訓導鄒延聖捐貲建東西廡、祭器庫、更衣廳以及明倫堂、櫺星門、啟聖祠、名宦祠、鄉賢祠俱備。

畢節縣儒學 舊為衛學。明正德三年,指揮唐諫建。隆慶六年,兵備沈開遷於東門外。萬曆十八年,兵備陳性遷於南門外虎踞山。

皇清康熙二十六年,改衛為縣,因為縣學。三十一年

知縣方瑞合捐資重修

學田 原額、學田地一百一十三畝四分六釐七毫五絲

荒蕪田地六十三畝二釐二毫五絲;

《實在成熟》田五十一畝四分四釐五毫。

原額本色學租倉斗穀三十二石三斗九升三合五勺。

荒蕪無徵本色穀一十七石三斗四合五勺,實在有徵學租倉斗穀一十五石八升九合。

威寧府戶口考        通志 编辑

府總

《戶口》、原額二萬六千三百二十一戶

《人丁》原額一萬四千三百四十六丁,內除三十一、三十五兩年清編抵補外,尚逃亡人丁一萬三千二百九十七丁。於三十一年新編額外人丁一百六十四丁,三十五年新編額外人丁三百五丁。

舊徵差人丁八百六十二丁五分。三十一年增二百一十三丁五分。三十五年增四百四十二丁。

原額丁差銀二千八十九兩二錢,丁逃無徵銀一千九百一十二兩四錢。

實在有徵丁差銀二百七十兩六錢。

府親轄

《戶口》、原額六千七百八十二戶

《人丁》原額三千九百九十五丁,內除三十一、三十五兩年清編抵補外,尚逃亡人丁三千五百一十一丁。

舊徵差人丁四百三十四丁,三十一年增六丁,三十五年增四十四丁。

原額丁差銀七百九十九兩,丁逃無徵銀七百二兩二錢。

實在有徵丁差銀九十六兩八錢。

平遠州

《戶口》、原額二千三百五十九戶

《人丁》原額無。三十一年新編人丁一十六丁。三十五年新編人丁三十四丁。有徵《丁差》銀一十兩。

黔西州

《戶口》、原額三千八百六十七戶

《人丁》原額無。三十一年新編人丁一百一十三丁。三十五年新編人丁二百丁,有徵丁差銀六十二兩六錢。

大定州

《戶口》、原額六千六百六十三戶

《人丁》原額無。三十一年新編人丁三十五丁。三十五年新編人丁七十一丁。有徵《丁差》銀二十一兩二錢。

永寧縣

《戶口》、原額二千四百四十二戶

《人丁》原額二千三百一十五丁,內除三十一、三十五兩年清編抵補外,尚逃亡人丁二千一百二十丁。

舊徵差人丁八十五,丁五分,三十一年增三十。

六丁:五分三十五年增七十三丁。

原額丁差銀二百四十九兩七錢,丁逃無徵銀二百二十八兩四錢。

實在有徵丁差銀二十一兩三錢。

畢節縣

戶口、原額四千四百八戶

《人丁》原額八千三十六丁,內除三十一、三十五兩年清編抵補外,尚逃亡人丁七千六百六十六丁。

舊徵差人丁三百四十三丁,三十一年增七丁,三十五年增二十丁。

原額丁差銀一千四十兩五錢,丁逃無徵銀九百八十一兩八錢。

實在有徵丁差銀五十八兩七錢。。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