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人事典/第014卷

明倫彙編 人事典 第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十四卷
明倫彙編 人事典 第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人事典

 第十四卷目錄

 口部彙考

  禮記玉藻

  素問太陰陽明篇

  方言身體雜釋

  春秋孔演圖口一則

  釋名釋形體

  博雅釋親

  酉陽雜俎口竅通于耳

  空同子南人口閜

  析骨分經口 脣 舌 咽 喉 厭

  本草綱目口津唾釋名 氣味 主治 發明 附方

 口部總論

  西疇常言謹口

 口部藝文一

  擬金人銘作口銘      晉傅元

  口誡            前人

  口箴          宋謝惠連

  口銘          齊蕭子良

  舌賦          梁簡文帝

  口箴           唐姚崇

  舌箴序          李德裕

  口箴           皮日休

 口部藝文二詩詞

  檀口       唐平康妓趙鸞鸞

  舌以上詩      五代馮道

  一斛珠詠美人口以上詞 南唐李後主

 口部紀事

 口部雜錄

 口部外編

人事典第十四卷

口部彙考

编辑

《禮記》

编辑

《玉藻》

编辑

口容止。

不妄動。

《素問》

编辑

《太陰陽明篇》

编辑

喉主天氣,咽主地氣。

喉乃太陰呼吸之門,主氣而屬天。咽乃陽明水穀之道路,屬胃而主地。所謂「陰陽易位」 是也。

《方言》

编辑

《身體雜釋》

编辑

頷,頤,頜也。南楚謂之頷,秦晉謂之「頜。」頤其通語也。

《春秋孔演圖》

编辑

《口一則》

编辑

八政不中,則人無脣。

《釋名》

编辑

《釋形體》

编辑

口空也。

頰,夾也,兩旁稱也。亦取挾斂食物也。

舌泄也。舒泄所當言也。

《頤》,養也。動於下,止於上,上下咀物,以養人也。

《輔車》,其骨強,所以輔持口也。或曰牙車,牙所載也。或 曰頷,頷,含也,口含物之車也。或曰頰車,亦所以載物 也。或曰「鼸車」,鼸鼠之食積於頰,人食似之,故取名也。 凡繫於車,皆取在下載上物也。

脣緣也。口之緣也。

吻,免也,入之則碎,出則免也。又取抆也,漱唾所出,恆 加抆拭,因以為名也。

舌卷也。可以卷制食物,使不落也。《鼻下》曰「立人。」取立 於鼻下,狹而長,似人立也。

口下曰「承漿。」漿,水也。

咽:咽物也。

請幫助識別此字。在頤纓理之中也。青徐謂之「脰」,物投其中,受而下 之也。又謂之「嗌。」氣所流通,阨要之處也。

胡,互也。在咽下垂,能斂互物也。

《博雅》

编辑

《釋親》

编辑

輔謂之頰。顄、頤、頜,閣也。《㭰噣》,喙口也。咡謂之吻。噱、劇, 圅,舌也。喉,嗌咽也。

《酉陽雜俎》

编辑

《口竅通於耳》

编辑

南方之人口大,竅通於耳。

==
《空同子》
==

《南人口閜》

编辑

南之水廣,故其人口閜。口閜,故南人不相口。

《析骨分經》

编辑

《口》

编辑

口為脾竅。

《脣》

编辑

脣為飛門。脣內上下。並屬足厥陰肝經。脣外上屬手 陽明大腸經。下屬足陽明胃經。

《舌》

编辑

舌為心竅,舌胎屬心,舌根屬脾,舌下屬腎。

《咽》

编辑

後喉為咽喉。主納水谷。通於六府。

《喉》

编辑

喉,肺之脘也。前喉為喉嚨。通於五臟。主氣出入。前屬 足陽明胃經。後屬足厥陰肝經。

《厭》

编辑

厭會厭也。為吸門。聲音所由出。

《本草綱目》

编辑

《口津唾釋名》

编辑

靈液。綱目《神水》。綱目《金漿》。綱目醴泉:

李時珍曰:「人舌下有四竅,兩竅通心氣,兩竅通腎液。 心氣流入舌下為神水,腎液流入舌下為靈液,道家 謂之金漿玉醴。溢為醴泉,聚為華池,散為津液,降為 甘露,所以灌溉臟腑,潤澤肢體。故修養家嚥津納氣, 謂之清水灌靈根。人能終日不唾,則精氣常留,顏色 不槁。久唾則損精氣,成肺病,皮膚槁涸。故曰:遠唾不」 如近唾。近唾不如不唾。人有病則心腎不交。腎水不 上。故津液乾而真氣耗。秦越人《難經》云:「腎主五液。入 肝為淚,入肺為涕,入脾為涎,入心為汗,自入為唾也。」

《氣味》

编辑

甘鹹平無毒。

《主治》

编辑

李時珍曰:「瘡腫疥癬。」請幫助識別此字。皰。五更未語者。頻塗擦之。又 明目退翳。消腫解毒辟邪。粉水銀。

《發明》

编辑

李時珍曰:「唾津乃人之精氣所化,人能每旦漱口擦 齒,以津洗目,及常時以舌舐拇指甲揩目,久久令人 光明不昏。又能退翳。凡人有雲翳,但每日令人以舌 舐數次,久則真氣熏及,自然毒散翳退也。」《范東陽方》 云:「凡人魘死,不得叫呼,但痛咬腳跟及拇指甲際,多 唾其面,徐徐喚之,自省也。」按:黃震《日抄》云:「晉時南陽 宗定伯夜遇鬼,問之,答曰:『我新死鬼也』。」問其所惡,曰: 「不喜唾耳。急持之,化為羊。恐其變化,因大唾之,賣得 千錢。」乃知鬼真畏唾也。

《附方》

编辑

代指腫痛:以唾和白硇砂,搜麪作碗子,盛唾令滿,著 硇末少許,以指浸之,一日即瘥。千金方 手足發疣:以白粱米粉,鐵鐺炒赤,研末,以眾人唾和 傅,厚一寸,即消。肘後方

腋下狐氣:用自己唾擦腋下數過,以指甲去其垢,用 熱水洗手數遍,如此十餘日則愈。

毒蛇螫傷,急以小便洗去血,隨取口中唾,頻頻塗之。 楊掑醫方摘要

口部總論

编辑

西疇常言:

《謹口》

编辑

「節食則無疾,擇言則無禍。」疾禍之生,匪降自天,皆自 其口。故君子於口之出納唯謹。

口部藝文一

编辑

《擬金人銘作口銘》
晉·傅元

编辑

神以感通,心繇口宣。福生有兆,禍生有端。情莫多妄, 口莫多言。蟻孔潰河,溜穴傾山。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存亡之機,開闔之術。口與心謀,安危之源。樞機之發, 榮辱存焉。

《口誡》
前人

编辑

勿謂「何有」,積怨致咎。勿曰「不傳」,伏流成川。蟻孔潰河, 流穴傾山。

《口箴》
宋·謝惠連

编辑

宣納之由。實伊樞機。唯舌是出。馳駟安追。差釐千里。 君子慎微。何用口爽。信在《甘肥》。

《口銘》
齊·蕭子良

编辑

惟舌是慎,慎乎語笑。《三緘》是戒,事重周廟。戒之戒之, 無詒厥誚。

《舌賦》
梁·簡文帝

编辑

奚茲先生問於何斯逸士曰:「夫三端所貴,三寸著名。 故微言傳乎往記,妙說表乎丹青,魯談笑而軍卻,王言詠而瑞隆。陸有千金之富,周有一說之功,復有搆 扇之端,讒諛之跡,艷紫凌朱,飛黃妒白。吾將欲廢便 辟之交,遠巧佞之友,殄張儀之餘,殲蘇秦之後,粉虞 卿之白璧,碎漢王之玉斗。然後浮偽可息,淳風不朽。」

《口箴》
唐·姚崇

编辑

「君子欲訥,吉人寡辭。利口作戒,長舌為詩。斯言不善, 千里違之。勿謂可復,駟馬難追。惟靜惟默,澄神之極。 去甚去泰,居物之外。多言多失,多事多害。聲繁則淫, 音希則大。室本無暗,垣亦有耳。何言者天,成蹊者李。 似不能言,為世所尊。言不出口,冠時之首。無掉爾舌, 以速爾咎。無易爾言,亦孔之醜。欽之謹之,可大可久。」 欽之伊何?三命而走。謹之伊何?三緘其口。勖哉夫子! 行矣勉旃。書之屋壁,以代韋弦。

《舌箴序》
李德裕

编辑

余宿於洞庭西,夢與中書令姚公偶坐,如舊相識。問 余曰:「君見僕所作《口箴》乎?」余對曰:「去歲居守東門,於 公曾孫諫議郃處睹金石之刻,遂莞爾而笑曰:『孫子 猶能藏之』。」又曰:「余感姚公之夢,乃為《舌箴》云。」

《口箴》
皮日休

编辑

「《古銘》,金人謂無多言。忽有所發,不可不論。既有所論, 復論多言。《中庸》之士,由茲保身。吾謂斯銘,未足以珍。」 出為忠臣,言則及君。入為孝子,言則及親。非君與親, 則宜默云。謗訕之言,出入𣽂淪。一息之波,流於無垠。 猜毀之言,如臨帝閽。鈞天之樂,聞於無聞。佞媚之言, 出如絲棼。一入於人,治亂不分。間諜之言,出如鷹鸇。 「鷹鸇之迅,一舉凌天。無嗜於酒,酒能亂德。無嗜於味, 味能敗德。以道為飲,以文為食。成吾之名,繄乃勉力。」

口部藝文二詩詞

编辑

《檀口》
唐·平康妓趙鸞鸞

编辑

銜杯微動櫻桃顆,咳唾輕飄茉莉香。曾見白家樊素 口,瓠犀顆顆綴榴芳。

《舌》
五代·馮道

编辑

口是禍之門,舌是斬身刀。閉口深藏舌,安身處處牢。

《一斛珠》詠美人口
南唐·李後主

编辑

曉粧初過。沉檀輕注些兒箇。向人微露丁香顆。一曲 清歌,暫引櫻桃破。羅袖裛殘殷色可。杯深旋被香 醪涴。繡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

口部紀事

编辑

《路史》:「太昊伏戲氏,龍脣龜齒。」

《河圖》:「黃帝兌頤。」

《路史》:「顓頊祖曰昌意,生帝乾荒,擢首而謹耳,豭喙而 渠股。」

《帝系》「帝嚳方頤。」

《路史》:帝嚳四后,上妃有駘氏曰姜,嫄履帝敏居期而 生棄。棄惟元子,披頤象亢。按注《潛夫論》云:「后稷披頤。」 《元命苞》曰:「稷岐頤自求,是謂好農。」蓋象《角亢》「載土食 穀。」注云:面皮有土象。頤面為下部,下部為地,巧於利 也。

《孝經援神契》:「舜大口。」

《淮南子脩務訓》:「皋陶馬喙,是謂至信。決獄明白,察於 人情。」

《山海經》:「岐舌國」,按注:「其人舌皆岐,或曰支舌也。」 《史記周本紀》:厲王得衛巫,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其 謗鮮矣。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謗矣』。召公曰:『是障之 也。防民之口,甚於防水。水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 之。民之有口也,猶土之有山川也。財用於是乎出,猶 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於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敗 於是乎興。行善而備敗,所以產財用衣食者也。夫民 慮之於心,宣之於口,成而行之,若壅其口,其與能幾 何』?」王不聽,於是國莫敢出言。

《左傳隱公十一年》:鄭伯使許大夫百里奉許叔以居 許東偏,曰:「寡人有弟,不能和協,而使餬其口於四方, 其況能久有許乎?」

《管子小問篇》:桓公與管仲謀伐莒,未發,已聞於國。東 郭郵至,公問之曰:「子言伐莒乎?」東郭郵曰:「君子善謀, 小人善意。臣視二君在臺上,口開而不闔,是言莒也。」 《說苑敬慎篇》:桓公為大臣具酒,期以日中。管仲後至, 桓公舉觴以飲之。管仲半棄酒,桓公曰:「期而後至,飲 而棄酒,於禮可乎?」對曰:「臣聞酒入舌出,舌出者言失」, 言失者身棄。臣計棄身,不如棄酒。

《左傳》·僖公五年,晉侯復假道於虞以伐虢。宮之奇諫 曰:「虢,虞之表也。諺所謂『輔車相依,脣亡齒寒』者,其虞、 虢之謂也二十八年,楚子使子玉去宋,曰:「無從晉師。」子玉使伯 棼請戰,曰:「非敢必有功也,願以間執讒慝之口。」 三十三年,晉敗秦師于殽,獲百里孟明視、西乞術、白 乙丙以歸。文嬴請三帥先軫朝,問秦囚。公曰:「夫人請 之,吾舍之矣。」先軫怒曰:「武夫力而拘諸原,婦人暫而 免諸國,墮軍實而長寇讎,亡無日矣。」不顧而唾。 《風俗通》:彭祖壽年八百歲,猶恨唾遠。

《左傳·文公十一年》「冬,敗狄於鹹,獲長狄僑如,富父終 甥。」請幫助識別此字。其喉。以戈殺之。 《史記老子傳注正義》曰:「老子方口厚脣。」

《雲仙雜記》:「老子西度關,關令尹喜知其非常人,從之 問道。老子大驚,舌聃然,故號老聃。」

《說苑敬慎篇》:韓平子問于叔向曰:「剛與柔孰堅?」對曰: 「臣年八十矣,齒再墮而舌尚存,是以知柔之堅於剛 也。」

《立節篇》:楚平王使奮揚殺太子建,未至而遣之,太子 奔宋。王召奮揚,使城父人執之以至。王曰:「言出于予 口,入于爾耳,誰告建也?」

《呂氏春秋·異寶篇》:伍貟亡荊之許,見許公,問所之。許 公東南嚮而唾,貟載拜受賜曰:「知所之矣。」因如吳 《孝經援神契》:孔子海口,言若含擇。斗脣吐教,陳機授 度。

《孝經鉤命決》「夫子輔喉。」

仲尼舌理七重,陳機授度。

《莊子人間世篇》支離疏:「頤隱于齊,肩高于頂。」

《漁父篇》:「孔子遊緇帷之林,絃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漁 父下刺船而來,鬚眉交白,被髮揄袂,行原而上,距陸 而止,左手據膝,右手持頤以聽。」

《呂氏春秋·離俗篇》:齊莊公之時,有士曰賓卑聚,夢有 壯子白縞之冠,練布之衣,新素履,墨劍室從而叱之, 唾其面,惕然而寤,徒夢也。終夜坐不自快。明日召其 友而告之曰:「吾少好勇,年六十而無所挫辱,今夜辱 吾,將索其形,得之則可,不得將死。」每朝立乎衢,三日 不得卻而自歿。

《論語摘輔像》,「子貢斗繞口。」

《左傳昭公七年》:「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茲益恭。」故其 鼎銘云:「一命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饘于是,粥于 是,以餬余口。」

《莊子盜跖篇》:孔子往見盜跖曰:「將軍脣如激丹,而名 曰盜跖,丘竊為將軍恥不取焉。」

《吳越春秋》:越王勾踐入臣於吳。吳王疾,太宰嚭奉溲 惡以出,勾踐嘗之,越王從嘗。糞惡之後,遂病口臭。范 蠡令左右皆食岑草,以亂其氣。

《左傳》定公八年,公侵齊,門於陽州,士皆坐列,曰:「顏高 之弓六鈞。」皆取而傳觀之。陽州人出顏高奪人弱弓, 籍丘子鉏擊之,與一人俱斃。偃且射子鉏,中頰殪。 《韓子內儲說》:荊王所愛妾有鄭袖者,荊王新得美女, 鄭袖因教之曰:「王甚喜人之掩口也,為近王,必掩口。」 美女入見近王,因掩口。王問其故,鄭袖曰:「此固言惡 王之臭。」及王與鄭袖美女三人坐,袖因先誡御者曰: 「王適有言,必亟聽從王言。」美女前近王甚,數掩口。王 勃然怒曰:「劓之!」御因揄刀而劓美人。

《史記孔子世家》:「季桓子受齊女樂,三日不聽政,郊又 不致膰俎於大夫。孔子遂行,而師己送曰:『夫子則非 罪』。孔子曰:『吾歌可。夫歌曰:『彼婦之口,可以出走;彼婦 之謁,可以死敗』』。」按注:「王肅曰:『言婦人之口請謁足以 憂,使人死敗,故可以出走也』。」

《韓子喻老篇》:「白公勝慮亂,罷朝,倒杖而策銳貫頤,血 流至於地而不知。鄭人聞之曰:『頤之忘,將何為忘哉』?」 《史記仲尼弟子傳》:「子貢見越王,越王勾踐曰:『孤常不 料力,乃與吳戰,困於會稽,日夜焦脣乾舌,徒欲與吳 王接踵而死,孤之願也』。」

《越世家》:范蠡去自齊,遺大夫種書曰:「越王為人,長頸 烏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種見書,稱 病不朝。越王乃賜種劍自殺。

《禮記·檀弓》:曾子謂子思曰:「伋!吾執親之喪也,水漿不 入於口者七日。」

《莊子·秋水篇》:公孫龍問于魏牟曰:「吾聞莊子之言,茫 焉異之。今吾無所開吾喙,敢問其方。」公子牟笑曰:「子 獨不聞夫壽陵餘子之學行于邯鄲與?未得國能,又 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今子不去,將忘子之故, 失子之業。」公孫龍口呿而不合,舌舉而不下,乃逸而 走。

《列女傳》:齊鍾離春者,宣王后也。極醜,卬鼻結喉。 《戰國策》:靖郭君善齊貌辨。宣王薨,閔王立,靖郭君大 不善于閔王。齊貌辨見閔王曰:「王之方為太子之時, 辨謂靖郭君曰:『太子相不仁,過頤豕視,若是者信反。 不若廢太子,更立衛姬嬰兒郊師』。」靖郭君泣而曰:「不 可,吾不忍也。若聽辨而為之,必無今日之患也。」閔王 曰:「寡人殊不知此。」自迎靖郭君干郊,

《史記·平原君傳》:平原君與毛遂偕至楚,定從而歸。歸至于趙,曰:「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勝,不 敢復相士。」遂以為上客。

《孔叢子儒服篇》:「子高遊趙,平原君客有鄒文季節者, 與子高相善。及將還魯,諸故人決既畢,文節送行三 宿。臨別,文節流涕交頤,子高徒抗手而已。」

《史記孟嘗君傳》:齊王毀廢孟嘗君,諸客皆去。後召而 復之,馮驩迎之,未到,孟嘗君太息嘆曰:「文嘗好客,遇 客無所敢失文。一日廢,皆背文而莫顧文者。今得復 其位,如復見文者,必唾其面。」

《戰國策》:趙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趙氏求救於齊,齊 曰:「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強諫,太 后謂左右曰:「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 面。」

《史記張儀傳》:「張儀者,魏人也。始嘗與蘇秦俱事鬼谷 先生學術,蘇秦自以不及張儀,張儀已學而游說諸 侯。嘗從楚相飲,已而楚相亡璧,門下意張儀曰:『儀貧 無行,必此盜相君之璧』。共執張儀,掠笞數百,不服,釋 之。其妻曰:『嘻!子毋讀書游說,安得此辱乎』?張儀謂其 妻曰:『視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儀曰:『足矣』。」 《韓非傳》:「非為人口吃,不能道說,而善著書。」

《韓子外儲說》篇:「魯人有自喜者,見長年飲酒不能釂, 則唾之,亦效唾之。」

《河圖稽命》,徵秦距之,帝名政,虎口日角。

《燕丹子》荊軻見燕太子丹,太子曰:「田先生今無恙乎?」 軻曰:「光送軻之時,言太子戒以國事,恥以丈夫而不 見信向。」軻吞舌而死。

《漢書項籍傳》:籍季父梁嘗殺人,與籍避仇吳中。秦始 皇東遊會稽,渡浙江,梁與籍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曰:『無妄言,族矣』。」

《高祖本紀》:魏豹反,漢王以韓信擊魏。酈食其還,漢王 問:「魏大將誰也?」對曰:「柏直。」王曰:「是口尚乳臭。」

《史記·魏豹傳》:「漢王聞魏豹反,方東憂楚,未及擊,謂酈 生曰:『緩頰往說豹,能下之,吾以萬戶封若』。」

張耳《陳餘傳》:「上既赦趙王貫高曰:『所以不死者,白張 王不反也。今王已出,吾責已塞,死不恨矣。且人臣有 篡弒之名,何面目復事上哉!縱上不殺我,我不愧於 心乎』?乃仰絕肮,遂死。」按注韋昭曰:「肮,咽也。」

《周昌傳》:帝欲廢太子,而立戚姬子如意為太子,大臣 固爭之,莫能得。上以留侯策即止,而周昌廷爭之,彊 問其說,昌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 知其不可,陛下雖欲廢太子,臣期期不奉詔。」上欣然 而笑。

《游俠傳》:郭解任俠,有儒生侍使者坐,客譽郭解,生曰: 「郭解專以奸犯公法,何謂賢?」解客聞,殺此生,斷其舌。 《漢書周勃傳》:亞夫為河內守時,許負相之,指其口曰: 「縱理入口,此餓死法也。」

《任敖傳》:「張蒼免相後,口中無齒,食乳女子為乳母。」 《司馬相如傳》:「相如口吃而善著書,常有消渴疾。與卓 氏婚,饒於財。其進仕宦,未嘗肯與公卿國家之事,稱 病閒居,不慕官爵。」

《息夫躬傳》:人有上書言躬懷怨恨,非笑朝廷所進候 星宿,視大子吉凶,與巫同祝詛。上遣侍御史廷尉監 逮躬繫雒陽詔獄,欲掠問,躬仰天大謼,因僵仆。吏就 問,云:「咽已絕。」

《薛宣傳》:「博士申咸毀宣薄於骨肉。宣子況賕客楊明 欲創咸面目,使不居位。會司隸缺,況恐咸為之,遂令 明遮斫咸宮門外,斷鼻脣。況徙敦煌,宣免為庶人。」 《揚雄傳》:「雄口吃,不能劇談。」

《王莽傳》:莽為人侈口蹶顄。是時有用方技待詔黃門 者,或問以莽形貌,待詔曰:「莽所謂鴟目虎吻,故能食 人,亦當為人所食。」東海公賓斬莽首,傳詣更始,懸宛 市。百姓共提擊之,或切食其舌。

《東觀漢記》:「光武為人,日角大口,美鬢眉。」

《後漢書祭遵傳》:「遵南擊弘農、厭新、柏華蠻中賊弩中 遵口,洞出流血。眾見遵傷,稍引退。遵呼叱止之,士卒 戰皆自倍,遂大破之。」

《張酺傳》:「酺為東郡太守,郡吏王青父隆,建武初為都 尉功曹。青為小史,與父俱從都尉行縣,道遇賊,隆以 身衛全都尉,遂死於難。青亦被矢貫咽,音聲流喝。」 《東觀漢記》:「明德馬后身長七尺三寸,青白色,方口美 髮。」

《後漢書班超傳》:「超字仲升,為人有志,不修小節。嘗行 詣相者曰:『祭酒,布衣諸生耳,而當封侯萬里之外』。超 問其狀,相者曰:『生燕頷虎頸,飛而食肉,此萬里侯相 也』。」

《周燮傳》:「燮生而欽頤折額,醜狀駭人,其母欲棄之,其 父不聽曰:『吾聞聖賢多有異貌,興我宗者,乃此兒也。 於是養之』。」按注欽頤,曲頷也。欽或作顩,音同。又蔡澤 亦顩頤。

《李固傳》:「陽嘉二年,詔問當世之敝,固對曰:陛下有尚 書,猶天之有北斗。斗為天喉舌,尚書亦為陛下喉舌《梁冀傳》:「冀為人口吟舌言。」按《注》:口吟舌言,謂語吃不 能明了。

《拾遺記》:賈逵明惠過人,經文通遍於閭里,每有觀者, 稱云:「振古無倫」,門徒來學,不遠萬里,或襁負子孫,舍 於門側,皆口授經文,贈獻者積粟盈倉。或云:賈逵非 力耕所得,誦經口倦,世所謂舌耕也。

《漢官儀》:「侍中刁存,年老口臭,帝乃賜以雞舌香,令含 之。」

《樊英別傳》:樊英既見陳畢,西南向唾,天子問其故,對 曰:「成都今日失火。」後蜀太守上火災,言時雲雨從東 北來,故火不為害。

張璠《漢記》:「董卓於眾坐生斬人手足,又鑿目截舌,百 姓嗷嗷,道路以目。」

《魏志武帝紀》注《曹瞞傳》云:「太祖少好飛鷹走狗,遊蕩 無度。其叔父數言之于嵩,太祖患之。後逢叔父于路, 乃陽敗面喎口,叔父怪而問其故,太祖曰:『卒中惡風』。 以告嵩,嵩驚愕,呼太祖,太祖口貌如故。嵩問曰:『叔父 言汝中風已差乎』?太祖曰:『初不中風,但失愛於叔父, 故見罔耳』。」

《江表傳》:「孫堅為下邳丞,時孫權生方頤大口,目有精 光。堅異,以為貴相。」

《英雄記》:「曹操與劉備密言,備泄于袁紹,紹知操有圖 國之意,操自咋其舌流血,以失言誡后世。」

《吳志孫策傳》:「策為吳郡太守許貢客所殺。」按注《江表 傳》曰:「策性好獵。初,策令武士絞殺貢奴,客欲為貢報 讎。獵日,卒有三人,即貢客也。策問:『爾等何人』?答云:『是 韓當兵,在此射鹿耳』。策曰:『當兵吾皆識之,未嘗見汝 等』。因射一人,應弦而倒,二人便舉弓射策中頰。」 《魏志明帝紀》注:「孫盛曰:『明帝口吃少言,而沉毅好斷』。」 《樂陵王茂傳》,正始三年,「東平靈王薨,茂稱嗌痛,不肯 發哀,詔削戶。」

《鄧艾傳》:「艾為都尉學士,以口吃,不得作幹佐。」

《珍珠船》:吳王潘夫人因醉唾於壺中,頃之得火齊指 環,因掛於石榴枝,起臺,名「環榴。」

《拾遺記》:孫和悅鄧夫人,和於月下舞水精如意,誤傷 夫人頰。太醫合白獺髓,雜玉與琥珀屑滅此痕。琥珀 太多,及差而有赤點如朱,逼而視之,更益其妍。諸嬖 人欲要寵,皆以丹脂點頰而後進幸。

《魏志齊王芳本紀》:毋丘儉上言:「『昔諸葛恪圍合肥新 城,城中遣士鄭像出城傳消息。恪遣馬騎尋圍跡,索 得像還四五人的頭面,縛將繞城,表敕語像,使大呼 言大軍已還洛,不如早降』。像不從其言,更大呼城中 曰:『大軍近在圍外,壯士努力』!賊以刀築其口,使不得 言。像遂大呼,令城中聞知。」

《益都耆舊傳》:「犍為楊鳳珪者,其妻陳姬,珪早亡,兄弟 欲嫁之,姬於是引刀割咽,流血幾死。九族驚異,乃從 其節。」

蜀郡史賢妻張昭儀。賢既犯罪被誅,儀取刀自割咽 喉而死。

《拾遺記》:太始二年,西方有因霄之國,人皆善嘯,舌尖 處倒向喉內,亦曰兩舌重㳫,以爪徐刮之,則嘯聲逾 遠,故《呂氏春秋》云「反舌殊鄉之國」,即此謂也。

王隱《晉書》:「大駕北伐,成都王穎統王師於蕩陰敗績, 上傷頰,失玉璽,左右奔。」

《晉書溫嶠傳》:「王敦補嶠丹陽尹,嶠得還都,乃具奏敦 之逆謀,請先為之備。敦表誅奸臣,以嶠為首,募生得 嶠者,當自拔其舌。」

《周顗傳》:王敦搆逆,顗被收,路經太廟,顗大言曰:「賊臣 王敦,傾覆社稷,神祇有靈,當速殺敦。」語未終,收人以 戟傷其口,血流至踵,顏色不變。

《世說》:王子猷作桓車騎參軍,桓謂王曰:「卿在府久,比 當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視,以手版拄頰云:「西山朝來 致有爽氣。」

《晉書魏詠之傳》:「詠之字長道,任城人也。家世貧素,而 躬耕為事,好學不倦。生而兔缺。有善相者謂之曰:『卿 當富貴』。年十八,聞荊州刺史殷仲堪帳下有名醫能 療之。貧無行裝,謂家人曰:『殘醜如此,用活何為』?遂齎 數斛米西上,以投仲堪。既至,造門自通。仲堪與語,嘉 其盛意,召醫視之。醫曰:『可割而補之,但須百日進粥, 不得笑語』。」詠之曰:「半生不語,而有半生,亦當療之,況 百日邪!」仲堪於是處之別屋,令醫善療之。詠之遂閉 口不語,唯食薄粥。其厲志如此。及差仲堪,厚資遣之。 《朱伺傳》:伺以功封亭侯,領騎督。時西陽夷賊抄掠江 夏,太守楊珉每請督將議距賊之計,伺獨不言。珉曰: 「朱將軍何以不言?」伺答曰:「諸人以舌擊賊,伺惟以力 耳。」

《鳩摩羅什傳》:「姚興迎羅什,待以國師之禮。羅什死于 長安,姚興依外國法,以火焚屍,薪滅形碎,惟舌不爛。」 《苻朗傳》:「朗風流邁于一時,超然自得。謝安常設讌請 之,朝士盈坐,並几褥壺席。朗每事欲誇之,唾則令小 兒跪而張口,既唾而含出,頃復如之。坐者以為不及之遠也。」

《世說》:郗公值永嘉喪亂,在鄉里甚窮餒,鄉人以公名 德傳共䬸之。公嘗攜兄子邁及外生周翼二小兒往 食,鄉人曰:「各自饑困,以君之賢,欲共濟君耳,恐不能 兼有所存。」公於是獨往,食輒含飯著兩頰邊,還吐,與 二兒並得存,同過江。郗公亡,翼為郯縣,解職歸,席苫 於公靈床頭,心喪終三年。

《晉書羅含傳》:「含少有志尚,嘗晝臥,夢一鳥,文彩異常, 飛入口中,自此藻思日新。」

王隱《晉書寒雋傳》「列升,龍須昌人,赤色文脣,少言語, 有大志。自縣小吏至雍州刺史。」

《宋書謝景仁傳》:「景仁性矜嚴整潔,居宇靜麗,每唾,轉 唾左右人衣,事畢即聽一日澣濯,每欲唾,左右爭來 受。」

《南郡王義宣傳》:「義宣生而舌短,澀於言論。」

《桂陽先賢傳》:「宋陽陵字遂文,果而好義。郡長汲府君 為州所誣,陵被掠拷,慘加毒杖,乃截舌以著盤中,獻 之廷尉。郡公咸義之,事得清理。」

《南齊書謝𤅢傳》:𤅢兄朏為吳興,𤅢于征虜渚送別,朏 指𤅢口曰:「此中惟宜飲酒。」 《南史。梁高祖本紀》:「帝生而舌文八字,頂有浮光。」 《梁書。沈約傳》:約夢齊和帝以劍斷其舌,召巫視之,巫 言如夢,乃呼道士奏赤章於天,稱禪代之事不由己 出。高祖聞赤章事,大怒,中使譴責者數焉。

《南史梁簡文帝紀》:「帝尊嚴若神,方頤豐下。」

《侯景傳》:「景僭位,將登太極殿,醜徒數萬,吹脣唱吼而 上。」

《王偉傳》:侯景叛,其文檄並偉所製。景敗,偉上五百字 詩於帝。帝愛其才,將捨之。朝士多忌,乃請曰:「前日偉 作檄文,有異辭句。」元帝求而視之,檄云:「項羽重瞳,尚 有烏江之敗;湘東一目,寧為四海所歸。」帝大怒,使以 釘釘其舌於柱,方刑之。

《陳書鄭灼傳》:「灼性精勤尢,明三禮。少時,嘗夢與皇侃 遇於途,侃謂灼曰:『鄭郎開口』。侃因唾灼口中,自後義 理逾進。」

《南史司馬申傳》:「申歷事三帝,內掌機密,頗作威福,性 忍害,好飛書以譖毀朝之端士。嘗晝寢於尚書省,有 烏啄其口,流血及地,時論以為譖賢之報也。」

《魏書毗陵王順傳》:「太祖好黃老,數召諸王及朝臣親 為說之。在坐莫不祗肅。順獨坐寐,欠伸不顧而唾。太 祖怒,廢之。」

《張赦提傳》:赦提為虎賁中郎時京畿盜魁自稱豹子 虎子,並善弓馬,遂領逃軍及諸畜牧者,各為部帥,於 靈丘雁門間,聚為劫害。至乃斬人首,射其口,以為戲 笑。

《伽藍記》:「廣陵王恭,莊帝從父兄也。正光中為黃門侍 郎。見元叉秉權輔政,多歸近習,遂佯啞不預世事。永 安中,遁於上洛州,刺史泉企執而送之。莊帝疑恭奸 詐,夜遣人盜掠衣物,拔刀劍欲殺之。恭張口以手指 舌,竟不言。莊帝信其真患,放令歸第。」

《北齊徐之才傳》:之才年十三,召為太學生。劉孝綽云: 「徐郎燕頷,有班定遠之相。」

《隋書賀若弼傳》:若弼父敦,以武烈知名,仕周為金州 總管,宇文護忌而害之。臨刑呼弼謂之曰:「吾必欲平 江南,然此心不果,汝當成吾志,且吾以舌死,汝不可 不思。」因引錐刺弼舌出血,誡以慎口。

《鄭偉傳》:「偉性吃,少時嘗逐鹿於野,失之,遇牧豎而問 焉,牧豎答之,其言亦吃。偉怒,謂其效己,遂射殺之。其 忍暴如此。」

《隋書煬帝本紀》:「上幸江都宮,奉信郎崔民象以盜賊 充斥,於建國門上表諫不宜巡幸。上大怒,先解其頤, 乃斬之。」

《隋唐嘉話》:高開道作亂幽州,矢陷其頰,召醫使出之, 對以鏃深不可出,則俾斬之。又召一人,如前對,則又 斬之。又召一人如前,曰:「可出,然王須忍痛。」因鈹面鑿 骨,置楔於其間,骨裂開寸餘,抽出箭鏃。開道奏伎進 膳不輟。

《唐書長孫無忌傳》:「無忌為太子太師同中書門下三 品。二十三年,帝疾甚,召入臥內。帝引手捫無忌頤,無 忌哭,帝感塞,不得有所言。」

《舊唐書郝處俊傳》:處俊孫象賢,垂拱中坐事伏誅,臨 刑言多不順。自此法司每將殺人,必先以木瓦塞口。 《隋唐嘉話》:婁師德弟拜代州刺史,將行,謂之曰:「吾以 不才,位居宰相,汝今又得州牧,叨㨿過分,人所嫉也, 將何以全先人髮膚?」弟長跪曰:「『自今雖有唾某面者, 某亦不敢言,但拭之而已。以此自勉,庶免兄憂』。師德 曰:『此適所謂為我憂也。夫人唾者,發於怒也。汝今拭 之,是惡其唾;而拭之,是逆人怒也。唾不拭,將自乾,何 若笑而受之?武后之年,竟保其寵祿,率是道也』。」 《唐書吳少陽傳》:少陽死,元濟者,其長子也,山首燕頷 垂頤《柳渾傳》:「宰相張延賞怙權,嫉渾守正,遣親厚謂曰:『明 公舊德,苐慎言于朝,則位可久』。渾曰:『為吾謝張公』。」渾 頭可斷,而舌不可禁。卒為所擠。

《冊府元龜》:「崔咸字重易,父銳,貞元中為李抱真從事。 有道者自稱曰盧老,能知遠近事,屬河北禁遊客,銳 遂館之。一旦辭去,且曰:『我死當為君子』。」因指口下黑 子,願以為記。既生,咸果有黑子,其狀則盧老也。遂以 「盧老」名之。

《唐書五行志》:「元和末,婦人不施朱粉,惟以烏膏注脣, 狀似悲啼者。」

《雲仙雜記》:「有人謁李賀,見其久而不言,唾地者三,俄 而成文三篇。」

《摭言》方干,瘦而脣缺,性好侮人。嘗與龍丘李主簿同 酌,李目有翳,干改令譏曰:「措大喫酒點鹽,軍將喫酒 點醬,只見門外著籬,未見眼中安障。」李答曰:「措大喫 酒點鹽,下人喫酒點鮓,只見手臂著欄,未見口脣開 褲。」

《酉陽雜俎》:蜀有道士陽狂,俗號為灰袋,翟天師晚年 弟子也。翟每戒其徒勿欺此人吾所不及。曾病口瘡, 不食數月,狀若將死。人素神之,因為設道場,齋散忽 起,就謂眾人曰:「試窺吾口中有何物也?」乃張口如箕, 五臟悉露。同類驚異,作禮問之,唯曰:「此足惡,此足惡!」 後不知所終。

《舊唐書波斯傳》:「其國有叛逆之罪。就火燒鐵灼其舌, 瘡白者為理直,瘡黑者為有罪。」

《啟顏錄》:唐華原令崔思海口吃,每共表弟杜延業遞 相戲弄。嘗語崔云:「延業能遣兄作雞鳴?」旁人云:「他口 應須自由,何能遣之?」杜即云:「能得。」既而旁人即共杜 私睹,杜將一把穀來崔前云:「此是何物?」崔云:「穀穀。」旁 人大笑,因輸延業。

《北夢瑣言》:「杜紫微脣厚,不稱才名。」

《徂異記》:「夔州道士王法朗舌長,呼字不正,乃日誦道 德經。後夢老君剪其舌,覺來言語乃正。」

《南唐近事》:馮延己鎮臨川,聞朝議已有除替。一夕夢 通舌生毛。翊日有僧解之曰:「毛生舌間,不可剃也。相 公其未替乎?」旬日之間,果已寢命。

《樂善錄》:潁川一異僧,能知人宿命。時歐陽永叔領郡 事,見一女妓口氣常作青蓮花香,心頗異之,舉以問 僧,僧曰:「此妓前生為尼,好轉妙法蓮花經,三十年不 廢,以一念之差,失身至此。後因郡會,其妓女適侍立 在旁,公因以僧語告之,且問:『今亦曾轉《妙法蓮華經》 否』?妓曰:『某不幸為妓,日事應接,何暇轉經』?」公命取經 令讀。一閱如流,宛若素習。公益異之。

《蓼花洲閒錄》:「蘇子瞻泛愛天下士,無賢不肖,歡如也。 子由晦默少許可,嘗戒子瞻擇交。子由監筠州酒稅, 子瞻嘗就見之,子由戒以口舌之禍,乃餞之郊外,不 交一談,唯指口以示之。」

《談苑》:劉攽貢甫,性滑稽,喜嘲謔,與王汾同在館中,汾 病口吃,攽為之贊曰:「恐是昌家,又疑非類。未聞雄鳴, 只有艾氣。周昌、韓非、揚雄、鄧艾,皆古之吃者也。」 《宋史黃友傳》:友通判澶州,會金人敗盟,郭藥師以常 勝軍叛,燕士響應,友獨領數千人與之戰,躬冒矢石, 破裂脣齒。欽宗即位,制置使詹度奏友久服武事,籌 略過人。丞相何栗從而薦之。召對問友,脣齒破裂狀, 為之稱嘆,賚予甚渥。

《海陵三仙傳》:唐先生彷徉井里中,或發語干休咎,人 始異之。建炎二年,忽持甓自擊其頰。俄裴淵潰卒至, 摽掠無遺,乃悟打頰者,隱語「打劫耳。」

《青箱雜記》:馬尚書亮知江寧府,秩滿將代,一夕夢舌 上生毛,有僧解之曰:「舌上生毛剃不得,尚書當再任。」 已而果然。

《游宦紀聞》:沙隨先生嘗云:「頃於行在見一道人,以笛 拄項下吹曲,其聲清暢而不近口,竟不曉所以然。」此 說已在三十年前。嘉定庚辰,先兄岳翁趙憲伯鳳自 曲江攜一道人歸三衢,亦喉間有竅,能吹簫。凡飲食 則以物窒之,不然,水自孔中溢出。每作口中語,則塞 喉間,作喉間語,則以手掩口。先兄之所目睹。但不知 「沙隨先生昔所見有似此人否。」

永福下鄉有農家子,姓張,以採薪鬻鋤柄為業,鄉人 目為「張鋤柄」,狀貌醜怪,口能容拳。

《揮麈餘話》:「王況字子亨,本士人,為南京宋毅叔婿。毅 叔既以醫名擅南北,況初傳其術未精薄遊京師,甚 悽然。會鹽法忽變,有大賈睹揭示,失驚吐舌,遂不能 復入,經旬食不下咽,尫羸日甚,國醫不能療。其家憂 懼,牓於市曰:『有治之者,當以十萬為謝』。況利其所售 之厚,姑往應其求。既見賈之狀,忽發笑不能制,心以」 謂未易措手也。其家人怪而詰之,況謬為大言,答之 曰:「所笑者,輦轂之大如此,乃無人治此小疾耳。」語主 人家曰:「試取《針經》來。」況謾檢之,偶有穴與其疾似是 者,況曰:「爾家當勒狀與我,萬一不能活,則勿尤我,當 為若針之,可立效。」主病者不得已,亦從之,急針舌之底,抽針之際,其人若委頓狀,頃刻舌遂伸縮如平時 矣。其家大喜。謝之如約。

《元史陳旅傳》:「旅同時有陳繹曾者,為人雖口吃,而精 敏異常,諸經注疏多能成誦,文辭汪洋浩博,其氣煜 如也。」

《蕭景茂傳》:「南勝縣民李智甫作亂,景茂被執,賊脅使 從己,景茂憤罵,賊遂以刀決其口,至耳傍,景茂罵不 絕聲而死。」

《察罕帖木兒傳》:「帖木兒左頰有三毫,或怒則毫皆直 指,居常慨然有當世之志。」

《龍興慈記》:劉伯溫見西湖五色雲起,知為天子,氣應 在東南。微服以卦命風鑑。遊江湖間,密訪之,至海昌 賈銘家,時新建廳堂精潔,唾汙之。銘出見,命拭去,嘆 曰:「量小。」遂往臨淮。

《明外史練子寧傳》:成祖即位,執子寧至,語不遜,命斷 其舌曰:「吾欲效周公輔成王耳。」子寧探舌血大書殿 磚曰:「成王安在?」血入於磚,滌之不去。

《太平清話》:「石斗山法華寺寺碑載,樵者掘地得石函, 藏一童子,舌不壞,上生蓮花一枝。」

珍珠船,契丹如見月蝕,當夜各備酒饌相賀,戎主次 日亦有宴會,如日蝕即盡,望日唾之,仍背日坐。 《名公像記》:王襄敏公廣額豐頤,而骨氣峻拔,有威重。 印堂中直紋五條,右頤有一黑子,音吐如鐘。

《彭仙翁傳》:仙翁遊楚中,又自稱祝萬壽,諸生從之學 應山。楊漣疾,將屬纊,諸生聚而哭之,祝往視,撼之不 動,沬其面,大呼楊二者三脣微張,喜曰:「猶可為也。」袖 中出藥一粒,以箸啟其齒下之,氣息惙惙,夜分而甦。 《應諧錄》:燕人育二女,皆請幫助識別此字。極一日,媒氏來約婚,父戒 二女曰:「慎箝口勿語,語則人汝棄矣。」二女唯唯。既媒 氏至,坐中忽火爇姊裳,其妹期期曰:「姊而裳火矣。」姊 目攝妹亦期期言曰:「父屬汝勿言,胡又言耶?」二女之 吃卒未掩,媒氏謝去。

口部雜錄

编辑

《易經噬嗑·彖》曰:「頤中有物曰噬嗑。」按:《大全》:建安丘氏 曰:「《頤》卦初上二爻皆陽,其間四爻皆陰,有頤口之象。 《噬嗑》變六四而為九四,則為『頤中有物之象。去其所 謂物者,合則無間矣,故曰『噬嗑』』。」

《頤》《象》曰:山下有雷,頤。君子以慎言語,節飲食。按:《程傳》 以二體言之,山下有雷,雷震於山下,山之生物,皆動 其根荄,發其萌芽,為養之象。以上下之義言之,艮止 而震動,上止下動,頤頷之象。以卦形言之,上下二陽 中含四陰,外實中虛,頤口之象。按《大全》:朱子曰:「諺云: 『禍從口出,病從口入』。甚好。」此語前輩曾用以解頤之 象。慎言語,節飲食。又初九,「舍爾靈龜,觀我朵頤,凶。」按: 《程傳》朵頤,朵動其頤。頷。人見食而欲之,則動頤垂涎, 故以為象。

咸。上六,咸其輔頰舌。按《本義》,輔頰舌,皆所以言者,感 人以言而無其實。又兌為口舌,故其象如此。《象》曰:「咸 其輔頰舌,滕口說也。」按:《程傳》以柔說滕,揚于口舌,言 說豈能感於人乎。

艮六五,艮其輔,言有序,悔亡。按:程傳:輔,言之所由出 也。艮於輔,則不妄出而有序也。止之于輔,則悔亡也。 《說卦》九,「兌為口。」按:《正義》:「兌,西方之卦,主言語,故為口 也。」《大全》丘氏曰:「兌陰兩拆,於上為口。」

《說卦》十一:「兌為口舌。」按:《正義》:「兌,西方。」於五事為言。取 口舌為言語之具也。

《書經大禹謨》:「惟口出,好興戎。」

《盤庚》「相時憸民猶胥顧于箴言,其發有逸口。」

《說命》「惟口啟羞。」

《詩經衛風碩人章》:「巧笑倩兮。」按正義:《左傳》曰:「輔車相 依。」服虔云:「輔,上頷車也,與牙相依。」則是牙外之皮膚, 頰下之別名也。笑之貌美,在於口輔,故連言之也。 《小雅正月》章:「好言自口,莠言自口。」

《雨無正章》,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維躬是瘁。

《巧言章》:「蛇蛇碩言,出自口矣。」注:「善言出於口者,宜也。」 《大雅生民章》:「以就口食。」

《抑六章》「莫捫朕舌,言不可逝矣。」

《烝民章》「出納王命,王之喉舌。」

《瞻卬章》「婦有長舌,惟厲之階。」

《禮記·曲禮》:「讓食不唾。」

主人未辨,客不虛口。按:《疏》:虛口,謂食竟而飲酒蕩口, 使清潔及安食也。

《內則》「在父母舅姑之所,不敢唾洟。」

父母唾洟不見。

《玉藻》:「父命呼唯而不諾,食在口則吐之。」

母沒而杯圈不能飲焉,口澤之氣存焉爾。按:注:口澤 之氣,亦謂常用以飲,故口所潤澤,猶有餘氣端行頤霤,按:注:端,直也。頭直臨前,而頤如屋霤之垂。 《少儀》:「毋為口容」按:注:弄口也。

《祭義》:「惡言不出於口。」

《緇衣》:「小人溺於水,君子溺於口。」

《左傳僖公二十四年》:富辰曰:「口不道忠信之言為嚚。」 《襄公二十五年》,晏子曰:「君民者豈以陵民,社稷是主; 臣君者豈為其口實,社稷是養。」按注言君不徒居民 上,臣不徒求祿,皆為社稷。

《道德經檢欲篇》:「五味令人口爽。」按:註:「爽,亡也。」人嗜五 味於口則口亡,言失於道味也。

《莊子·秋水篇》:夔謂蚿曰:「吾以一足踸踔而行,予無如 矣。今子之使萬足,獨奈何?」蚿曰:「不然。子不見夫唾者 乎?噴則大者如珠,小者如霧,雜而下者不可勝數也。 今予動吾天機,而不知其所以然。」

《鬼谷子捭闔篇》:「口者,心之門戶也。」

《權篇》:「口者,機關也,以開閉情意也。口可以食,不可以 言。」

《韓子楊權篇》:「脣乎齒乎,吾不為始乎?齒乎脣乎,愈惛 惛乎。」按注:「脣齒可以發言語也。吾不為始,則彼自為 始,吾愈惛惛,彼愈昭昭。」

《戰國策》:齊嬰兒謠曰:「大冠若箕,修劍拄頤。」

《淮南子說山訓》:「割脣而治齲,桀、跖之徒,君子不與。孕 婦見兔而子缺脣,見麋而子四目,物固有似然而似 不然者。」

《說林訓》:「善用人者,若脣之與齒,堅柔相摩,而不相敗 靨。」請幫助識別此字。在頰則好,在顙則醜。 《史記留侯世家》:「留侯曰:『今以三寸舌為帝者師,封萬 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於良足矣。

《春申君傳》:黃歇上書秦昭王曰:「本國殘,社稷壞,宗廟 毀,刳腹絕腸,折頸摺頤。」

《漢書賈誼傳》誼疏曰:「婦姑不相說,則反脣而相稽。」 《陸賈新語》:「眾口所毀,浮石沉木,群邪相抑,以曲為直。」 《說苑說叢》篇:「口者,關也;舌者,機也。出言不當,駟馬不 能追也。口者,關也;舌者,兵也;出言不當,反自傷也。」 《法言學行》篇:「或曰:『人羨久生,將以學也,可謂好學已 乎』?曰:未之好也。學不羨天之道,不在仲尼乎?仲尼駕 說者」也,不在茲儒乎?如將復駕其所說,則莫若使諸 儒金口而木舌。

《春秋元命苞》:「口之為言達也,陽立於三,故口在中者 長三寸,象斗玉衡,陰合有四,故論口溢內者長四寸。 脣者齒之垣,所以扶神設端,若有列星,與外有限,故 曰脣亡齒寒。」

《後漢書霍諝傳》:「諝有奏記曰:療飢於附子,止渴於酖 毒,未入腸胃,已絕喉咽,豈可為哉!」

《馬援傳》:援為書與隗囂將楊廣曰:「豈有知其無成,而 但萎腇咋舌,叉手從族乎?」

《說文》:「口者,人之所以言食。」

頰,面旁也。輔,頰也。

脣,口端也。

唾,口液也。

咽,嗌也。喉嚨也。

《蜀志彭𦍛傳》:𦍛與諸葛亮書曰:「先民有言,左手據天 下之圖,右手刎咽喉,愚夫不為也,況僕頗別菽麥者 哉!」

《抱朴子嘉遁篇》:「並默則子貢與喑者同口。」

郭子殷仲堪云:「三日不讀《道德經》,便覺舌本間強。」 《廣志》:「赤口濮,嶄其脣,以丹飾之。」

《博物志》:「南方太陽,土下水淺,其人大口多傲。」

《物理論》:「咽喉生之要孔。」

《通俗文》:「脣不覆齒謂之齖。」

《養生經》:軍營之中有甘泉。注云:「軍營,口也。甘泉,唾也。」 《養生要》:口為華池。

《舌》者,和之候也。

《相書》:「舌如絳赤者,賢人也。」

《雜要》吐舌及鼻,三公也。

口大容手赤如丹,貴壽。

欲知人多口舌,當視其口如烏喙,言語皆聚,此「多舌 人」也。

《新論慎言》篇:「口者,言語之門戶,舌者門戶之關鑰。關 鑰動則門戶開,門戶開則言語出。」

《齊東野語》:匡衡好學,精力絕人。諸儒為之語曰:「無說 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蓋言其善於講誦,能使人 喜而至於解頤也。至今俗諺以人喜過甚者云「兜不 上下頦」,即其意也。本朝盛度以第二名登第,其父喜 甚,頤解而卒。又岐山縣樊紀登第,其父亦以喜而頤 脫,有聲如破甕。按《醫經》云:「喜則氣緩,能令致脫頤。」信 非戲語也。

雞肋漢周亞夫從理入口,竟以餓死。《南史》「有水軍都 督褚蘿,面甚尖危,從理入口,竟保衣食而終。」

《癸辛雜識》,富鄭公有「守口如瓶,防意如城」之語,見《梁 武懺》六卷,不知本出何經安得長者言頤卦,慎言語,節飲食。然口之所入者,其 禍小;口之所出者,其罪多。故鬼谷子云:「口可以飲,不 可以言。」

《珍珠船》韓公言「曲眉豐頰,便知唐人所尚。」

口部外編

编辑

《拾遺記》:「成王七年,南陲之南有扶婁之國,其人善能 機巧,變化口中生人,備百戲之樂,宛轉屈曲於指掌 間。」

燕昭王七年,沐胥之國來朝,有道術人名尸羅,張口 向日,則見人乘羽蓋,駕螭鵠,直入於口內,復以手抑 胸上,聞懷袖之中轟轟雷聲,更張口,則見羽蓋螭鵠 相隨,從口中而出。

《幽明錄》:「漢武帝在甘泉宮,有玉女降,嘗與武帝圍棋 相娛。女風姿端正,帝密悅,乃欲逼之,玉女唾帝面而 去,遂病瘡經年。」

《神仙傳》:「樊夫人者,劉綱妻也,俱行道術,各自言勝。綱 唾盤中即成鯉魚,夫人唾盤中成獺食魚。」與試術,事 事不如。

《搜神記》:「晉永嘉中,有天竺胡人來度江南,其人有數 術,能斷舌復續。人士聚觀,將斷時,先以舌吐示賓客, 然後刀截,血流覆地,乃取置器中,傳以示人,視之舌 根半,舌猶在,既而還取含續之。坐有頃,坐人見舌則 如故,不知其實斷否。其吐火,先有藥在器中,取火一 片,與黍糖合之,再三吹呼,已而張口,火滿口中,因就」 爇取以炊,則火也。

《獨異志燉煌實錄》云:「王樊卒,有盜開冢,見王樊與人 摴蒱,以酒賜盜,惶怖飲之,見有人牽銅馬出冢者,夜 有神至城門,自言是王樊使,今有人發冢,以酒墨其 脣,但至,可以驗而擒之。」盜既入城,城門者乃縛詰之, 如神言。

《述異記》:南康雩都縣西沿江有石室,名「夢口穴。」嘗有 船人遇一人通身黃衣,擔兩籠黃瓜求寄,載過至岸 下,此人唾盤上,徑下岸直入石穴。船主初甚忿之,見 其人入室始知異,視盤上唾,悉是金矣。

《獨異志》:高祖時有西國胡僧,能口吐火,以威脅眾。 《暌車志》:南陽宗定伯年少時,夜行逢鬼,問鬼所忌,答 云:「唯不喜人唾。」定伯便擔鬼著頭上,急持行,徑至市 中,下著地,化為一羊,唾之,恐其變化,賣之,得錢千五 百。

香案牘:「孫博口中吐火指樹火生葉旋焦枯。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