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人事典/第090卷

明倫彙編 人事典 第八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九十卷
明倫彙編 人事典 第九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人事典

 第九十卷目錄

 生死部藝文二

  臨終詩          漢孔融

  七哀詩          魏阮瑀

  挽歌            繆襲

  挽歌三首       晉陸機

  擬古            陶潛

  擬挽歌辭三首      前人

  代嵩里行         宋鮑照

  代挽歌           前人

  松柏篇并序       前人

  擬行路難二首      前人

  臨終           吳邁遠

  臨終詩          齊顧歡

  宴蘭思舊         梁蕭統

  告逝篇          陶弘景

  挽歌          北齊祖珽

  古挽歌         唐孟雲卿

  送終           韋應物

  遣病            元稹

  臨終            薛準

  王可封臨終         杜牧

  臨化示弟子        陳寡言

  臨終詩          崔元亮

  短歌           釋皎然

  臨終召客      五代妓顏令賓

  絕命詞四首     明董斯張

  自挽二首       趙宜生

  辭世述           前人

 生死部紀事一

人事典第九十卷

生死部藝文二

编辑

《臨終詩》
漢·孔融

编辑

言多令事敗,器漏苦不密。河潰蟻孔端,山壞由猿穴。 涓涓江漢流,天窗通冥室。讒邪害公正,浮雲翳白日。 靡辭無忠誠,華繁竟不實。人有兩三心,安能合為一。 三人成市虎,浸漬解膠漆。生存多所慮,長寢萬事畢。

《七哀詩》
魏·阮瑀

编辑

「丁年難再遇,富貴不重來。良時忽一過,身體為土灰。 冥冥九泉室,漫漫長夜臺。」身盡氣力索,精魂靡所迴。 嘉殽設不御,旨酒盈觴杯。出壙望故鄉,但見蒿與萊。

《挽歌》
繆襲

编辑

生時遊國都,死沒棄中野。朝發高堂上,暮宿黃泉下。 白日入虞淵,懸車息駟馬。造化雖神明,安能復存我。 形容稍歇滅,齒髮行當墮。自古皆有然,誰能離此者。

《挽歌三首》
晉·陸機

编辑

卜擇考休貞,嘉命咸在茲。夙駕警徒御,結轡頓重基。 龍旒被廣柳,前驅矯輕旗。殯宮何嘈嘈,哀響沸中闈。 中闈且勿喧,聽我「《薤露》詩。」死生各異倫,祖載當有時。 舍爵兩楹位,啟殯進靈轜。飲餞觴莫舉,出宿歸無期。 帷衽曠遺影。楝宇與子辭,周親咸奔湊。友朋自遠來, 翼翼飛輕軒。駸駸策素騏,按轡遵長薄,送子長夜臺。 「呼子子不聞,泣子子不知。」歎息重櫬側,念我疇昔時。 「三秋猶足收,萬世安可思。殉沒身易亡,殺子非所能。 含言言哽咽,揮涕涕流離。」

流離親友思,惆悵神不泰。素驂佇轜軒,元駟騖飛蓋。 哀鳴興殯宮,迴遲悲野外。魂輿寂無響,但見冠與帶。 備物象平生,長旌誰為斾。悲風徽行軌,傾雲結流靄。 振策指靈丘,駕言從此逝。

重阜何崔嵬,元廬竄其間。磅礡立四極,穹隆放蒼天。 側聽陰溝涌,臥觀天井懸。壙宵何寥廓,大暮安可晨。 人往有返歲,我行無歸年。昔居四民宅,今託萬鬼鄰。 昔為七尺軀,今成灰與塵。金玉素所佩,鴻毛今不振。 豐肌饗螻蟻,妍姿永夷泯。壽堂延魑魅,虛無自相賓。 螻蟻爾何怨,魑魅我何親。拊心痛荼毒,永歎莫為陳。

《擬古》
陶潛

编辑

迢迢百尺樓,分明望四荒。暮作歸雲宅,朝為飛鳥堂。 山河滿目中,平原轉茫茫。古時功名士,慷慨爭此場。 一旦百歲後,相與還北邙。松柏為人伐,高墳互低昂。 頹基無遺主,遊魂在何方。榮華誠足貴,亦復可憐傷。

《擬挽歌辭三首》
前人

编辑

「有生必有死,早終非命促。」昨暮同為人,今旦在鬼錄。 魂氣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嬌兒索父啼,良友撫我哭得失不復知,是非安能覺。千秋萬歲後,誰知榮與辱。 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

「在昔無酒飲,今但湛空觴。春醪生浮蟻,何時更能嘗。」 肴案盈我前,親舊哭我傍。欲語口無音,欲視眼無光。 昔在高堂寢,今宿荒草鄉。一朝出門去,歸來夜未央。

荒草何茫茫,白楊亦蕭蕭。嚴霜九月中,送我出遠郊。 四面無人居,高墳正嶕嶢。馬為仰天鳴,風為自蕭條。 幽室一已閉,千年不復朝。千年不復朝,賢達將奈何。 向來相送人,各自還其家。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

《代蒿里行》
宋·鮑照

编辑

同盡無貴賤,殊願有窮伸。馳波催永夜,零露逼短晨。 結我幽山駕,去此滿堂親。虛容遺劍佩,實貌戢衣巾。 斗酒安可酌,尺書誰復陳。年代推久遠,懷抱日幽淪。 人生良自劇,天道與何人。齎我長恨意,歸為狐兔塵。

《代挽歌》
前人

编辑

獨處重冥下,憶昔登高臺。「傲岸平生中,不為物所裁。 埏門只復閉,白蟻相將來。生時芳蘭體,小蟲今為災。 元鬢無復根,枯髏依青苔。」憶昔好飲酒,素盤進青梅。 彭韓及廉藺,疇昔已成灰。壯士皆死盡,餘人安在哉。

《松柏篇》并序
前人

编辑

余患腳上氣四十餘日,知舊先借《傅元集》,以余病劇,遂見還。開袠適見樂府詩《龜鶴篇》,於危病中見長逝詞,惻然酸懷抱。如此。重病彌時不差,呼吸乏喘,舉目悲矣。火藥間闕而擬之。

「松柏受命獨,歷代長不衰。人生浮且脆,鴥若晨風悲。」 東海迸逝川,西山導落暉。南廓悅籍短,蒿里收永歸。 諒無疇昔時,百病起盡期。志士惜牛刀,忍勉自療治。 傾家行藥事,顛沛去迎醫,徒備火石苦。奄至不得辭, 龜齡安可獲,岱宗限已迫,「睿聖不得留,為善何所益。 捨此赤縣居,就彼黃壚宅。永離九原親,長與三辰隔。」 屬纊生望盡,闔棺世業埋。事痛存人心,恨結亡者懷。 祖葬既云及,壙𡑞亦已開。室族內外哭,親疏同共哀。 外姻遠近至,名列通夜臺。扶輿出殯宮,低回戀庭室。 天地有盡期,我去無還日。居者今已盡,人事從此畢。 火歇煙既沒,形銷聲亦滅。鬼神來依我,生人永辭訣。 「大暮杳悠悠,長夜無時節。鬱湮重冥」下。煩冤難具說, 安寢委沈寞,戀戀念平生。事業有餘結,刊述未及成。 資儲無儋石,兒女皆孩嬰。一朝放捨去,萬恨纏我情。 追憶世上事,束教已自拘。明發靡怡愈,夕歸多憂虞。 轍閒晨逕荒,撤宴式酒濡。知今瞑目苦,恨失爾時娛。 遙遙遠民居,獨埋深壤中。墓前人跡滅,冢上草日豐。 空林響鳴蜩,高松結悲風,長寐無覺期,誰知逝者窮, 生存處交廣,連榻舒華茵,已沒一何苦,楛哉不容身, 昔日平居時,晨夕對六親,今日掩奈何,一見無諧因。 禮席有降殺,三齡速過隙,几筵就收撤,室宇改疇昔, 行女遊歸途,仕子復王役。家世本平常,獨有亡者劇, 時祀望歸來,四節靜塋丘。孝子撫墳號,父兮知來不。 欲還心依戀,欲見絕無由。煩冤荒隴側,肝心盡崩抽。

《擬行路難二首》
前人

编辑

君不見蕣華不終朝,須臾奄冉零落銷。盛年妖豔浮 華輩,不久亦當詣塚頭。一去無還期,千秋萬歲無音 詞。孤魂煢煢空壟間,獨魄徘徊遶墳基。但聞風聲野 鳥吟,豈憶平生盛年時。為此令人多悲悒,君當縱意 自熙怡。

「君不見枯籜走階庭,何時復青著故莖。君不見亡靈 蒙享祀,何時傾杯竭壺罌。君當見此起憂思,寧及得 與時人爭。」人生倏忽如絕電,華年盛德幾時見。但令 縱意存高尚,旨酒嘉殽相胥讌。持此從朝竟夕暮,差 得亡憂消愁怖。胡為惆悵不能已,難盡此曲令君忤。

《臨終》
吳邁遠

编辑

傷歌入《松路》,斗酒望青山。誰非一丘土,參差前後間。

《臨終詩》
齊·顧歡

编辑

五塗無恆宅,三清有常舍。精氣因天行,遊魂隨物化。 鵬鶤適大海,蜩鳩之桑柘。達生任去留,善死均日夜。 委命安所乘,何方不可駕。翹心企前覺,融然從此謝。

《宴闌思舊》
梁·蕭統

编辑

孝若信儒雅,稽古文敦淳。茂沿實俊朗,文義縱橫陳。 佐公持方介,才學罕為鄰。灌蔬實溫雅,摛藻每清新。 余非狎異者,惟舊且懷仁。「綢繆似河曲,契闊等漳濱。 如何離災盡,眇漠同埃塵。一起應劉念,泫泫欲沾巾。」

《告逝篇》
陶弘景

编辑

性靈昔既肇,緣業久相因。即化非冥滅,在理澹悲欣。 冠劍空衣影,鑣轡乃仙身。去此昭軒侶,結彼瀛臺賓。 儻或踵留轍,為子道元津。

《挽歌》
北齊·祖珽

编辑

昔日驅駟馬,謁帝長楊宮。旌懸白雲外,騎獵紅塵中。

今來向漳浦,素蓋轉悲風。榮華與歌笑,萬事盡成空
考證

《古挽歌》
唐·孟雲卿

编辑

草草閭巷喧,塗車儼成列。冥冥何所須,盡我生人意。 北邙路非遠,此別終天地。臨穴頻撫棺,至哀反無淚。 爾形未衰老,爾息纔童稚。骨肉安可離,皇天若容易。 房帷即靈帳,庭宇為哀次。《薤露》歌若斯,人生盡如寄。

《送終》
韋應物

编辑

奄忽逾時節,日月獲其良。蕭蕭車馬悲,祖載發中堂。 生平同此居,一旦異存亡。斯須亦何益,終復委山岡。 行出國南門,南望鬱蒼蒼。日入乃云造,慟哭宿風霜。 晨遷俯元廬,臨訣但遑遑。方當永潛翳,仰視白日光。 俯仰遽終畢,封樹已荒涼。獨留不得還,欲去結中腸。 童稚知所失,啼號捉我裳。即事猶倉卒,歲月始難忘。

《遣病》
元·稹

编辑

「自古誰不死,不復記其名。今年京城內,死者老少并。 獨孤纔四十,仕宦方榮榮。李三三十九,登朝有清聲。 趙昌八十餘,三擁大將旌。為生信異異,之死同冥冥。 其家哭泣哀,一一無異情。其類嗟嘆息,各各無重輕。 萬齡龜菌等,一死天地平。以此方我病,我病何足驚。 借如今日死,亦足了一生。借使到百年,不知何所成。」 況我早師佛,屋宅此身形。捨彼復就此,去留何所縈。 前身為過跡,來世即前程。但念行不息,豈憂無路行。 蛻骨龍不死,蛻皮蟬自鳴。胡為神蛻體,此道人不明。 持謝愛朋友,寄之仁弟兄。吟此可達觀,世言何足聽。

《臨終》
薛準

编辑

舊國恩深不易酬,又離繼母出他州。誰知天怒無因 息,積媿終身乞速休。

《王可封臨終》
杜牧

编辑

十世為儒少子孫,一生長負信陵恩。今朝埋骨寒山 下,為報慈親休倚門。

《臨化示弟子》
陳寡言

编辑

我本無形暫有形,偶來人世逐營營。輪迴債負今還 畢,搔首翛然歸《上清》。

《臨終詩》
崔元亮

编辑

蹔榮蹔悴石敲火,即空即色眼生花。許時為客今歸 去,大曆元年是我家。

《短歌》
釋皎然

编辑

「古人若不死,吾亦何所悲。蕭蕭煙雨九原上,白楊青 松葬者誰。貴賤同一塵,死生同一指。人生萬代共如 此,何異浮雲與流水。」《短歌行》,「短歌無窮日已傾,鄴宮 梁苑徒有名,春草秋風傷我情。何為不學金仙侶,一 悟空王無死生。」

《臨終召客》
五代妓顏令賓

编辑

氣餘三五喘,花剩兩三枝。話別一尊酒,相邀無後期。

《絕命詞四首》
明·董斯張

编辑

十年浪跡五湖涯,歷落蓬門白帢斜。巴蜀杜鵑新帝 鳥,洛陽魏紫舊妃花。無情出岫雲成我,到處飄萍雪 是家。客夢蕭然關塞遠,西園擲否綠《沉瓜》。

寒風觱栗怒天吳,俠客精魂未便枯。旱母也知東海 孝,鉅靈翻惜北山愚。錢塘石上《三生句》,仙掌臺中《六 甲符》。前度劉郎貧似我,無勞野鬼共揶揄。

風雨龍門一敝廬,山心寂寂草元餘。誰人狐假連山 易,有客螢爭汲冢書。結夏僧招俱惠遠,《悲秋》賦早似 相如。鴛鴦瓦上霜侵骨,獨夜空樓氣不除。

紙上曇花偶自拈,煙青石葉夜爐忝。谷神語合猶成 綺,谿到名留未是廉。好客從來龍作畫,獻公何意虎 為鹽。可憐眉目皆《齊》楚,徙倚風前想蜀嚴。

《自挽二首》
趙宜生

编辑

「嗚呼騎牛人,汝往一何速。形神如此癯,壽命豈終促。」 壯歲即抱病,有書不能讀。守茲固窮節,不能養親祿。 既無耕種力,靡適水與菽。日月忽不掩,今晨就當木。 大化已云終,何勞妻子哭。永別竟無歸,荒墳草餘綠。

先輩多達士,後人罔知死。苦為聲色迷,蚩蚩竟如彼。 我當年半百,已悟此中理。富貴隨所望,貧賤隨所以。 布衣及蔬食,適足充諸己。修短自由天,氣化返為鬼。 哭者何必哀,爾豈不然爾。田橫有《悲歌》,秋風起蒿里。

《辭世述》
前人

编辑

浮雲歸大壑,斂跡隨風去。我生等浮雲,亦與飄風遇。 馳送山谷中,邈然不知處。雲散風已息,澄秋廓天宇。 庶云大化盡,詎為身後慮

生死部紀事一

编辑

《左傳·莊公四年》:楚武王伐隨,將齊,入告夫人鄧曼曰: 「余心蕩。」鄧曼嘆曰:「王祿盡矣。盈而蕩,天之道也。先君 其知之矣。故臨武事,將發大命而蕩王心焉。若師徒 無虧,王薨於行,國之福也。」王遂行,卒於樠木之下。 《文公十三年》:邾文公卜遷於繹。史曰:「利於民而不利 於君。」邾子曰:「苟利於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樹之君, 以利之也。民既利矣,孤必與焉。」左右曰:「命可長也,君 何弗為?」邾子曰:「命在養民,死之短長,時也。民苟利矣, 遷也,吉莫如之。」遂遷於繹。五月,邾文公卒。君子曰:「知 命。」

宣公三年冬,鄭穆公卒。初,鄭文公有賤妾曰燕姞,夢 天使與己蘭,曰:「余為伯儵,余而祖也,以是為而子。」以 蘭有國香,人服媚之如是。既而文公見之,與之蘭而 御之。辭曰:「妾不才,幸而有子,將不信,敢徵蘭乎?」公曰: 「諾。」生穆公,名之曰蘭。穆公有疾,曰:「蘭死,吾其死乎,吾 所以生也。」刈蘭而卒。

成公十年,晉侯夢大厲被髮及地,搏膺而踊曰:「殺余 孫不義,余得請於帝矣。」壞大門及寢門而入。公懼,入 於室,又壞戶。公覺,召桑田巫。巫言如夢。公曰:「何如?」曰: 「不食新矣。」公疾病。六月丙午,晉侯欲麥,使甸人獻麥 饋人,為之召桑田巫,示而殺之。將食,張如廁,陷而卒。 小臣有晨夢負公以登天,及日中,負晉侯出諸廁,遂 以為殉。

《說苑立節篇》楚莊王獵於雲夢,射科雉得之,申公子 倍攻而奪之,王將殺之。大夫諫曰:「子倍自好也,爭王 雉,必有說。王姑察之。」不出三月,子倍病而死。邲之戰, 楚大勝。晉歸而賞功,申公子倍之弟進請賞於王曰: 「人之有功也,賞於車下。」王曰:「奚謂也?」對曰:「臣之兄讀 故《記》曰:『射科雉者,不出三月必死』。臣之兄爭而得之」, 故夭死也。王命發乎府而視之,於《記》果有焉。乃厚賞 之。

《左傳》:成公十七年:聲伯夢涉洹,或與己瓊瑰食之,泣 而為瓊瑰,盈其懷。從而歌之曰:「齊洹之水,贈我以瓊 瑰。歸乎歸乎,瓊瑰盈吾懷乎!」懼不敢占也。還至鄭,壬 申,至於貍脤而占之曰:「余恐死,故不敢占也。今眾繁 而從余三年,無傷也。」言之之莫而卒。

襄公十三年,楚子疾,告大夫曰:「不穀不德,少主社稷。 生十年而喪先君,未及習師保之教訓,而應受多福, 是以不德而亡師於鄢,以辱社稷,為大夫憂,其弘多 矣。若以大夫之靈,獲保首領,以歿於地,唯是《春秋》窀 穸之事,所以從先君於禰廟者,請為靈若厲。」大夫擇 焉,莫對,及五命乃許。秋,楚共王卒。

十四年,楚子囊還自伐吳,卒。將死,遺言謂子庚:「必城 郢。君子謂子囊忠,君薨不忘增其名,將死不忘衛社 稷,可不謂忠乎?」

十八年,晉侯伐齊。十九年春,諸侯還自沂上。荀偃癉 疽生瘍於頭,濟河及著雍,病目出。大夫先歸者皆反。 士丐請見,弗納。請後,曰:「鄭甥,可。」二月甲寅卒,而視不 可。含宣子盥而撫之曰:「事吳敢不如事主!」猶視。欒懷 子曰:「其為未卒事於齊故也乎?」乃復撫之曰:「主苟終, 所不嗣事於齊者,有如河。」乃瞑受含。宣子出,曰:「吾淺 之為丈夫也。」

二十年,衛甯惠子疾,召悼子曰:「吾得罪於君,悔而無 及也。名藏在諸侯之策,曰:『孫林父、甯殖出其君。君入 則掩之。若能掩之,則吾子也;若不能,猶有鬼神。吾有 餒而已,不來食矣』。」悼子許諾,惠子遂卒。

《晉語》:魯襄公使叔孫穆子來聘,范宣子問焉,曰:「人有 言曰『死而不朽』,何謂也?」穆子未對。宣子曰:「『昔丐之祖, 自虞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御龍氏,在商為豕韋氏, 在周為唐、杜氏。周卑,晉繼之為范氏,其此之謂乎』?對 曰:『以豹之所聞,此之謂世祿,非不朽也。魯先大夫臧 文仲,其身沒矣,其言立於後世,此之謂死而不朽』。」 《左傳》昭公七年「九月,公至自楚。孟僖子病,不能相禮, 乃講學之,苟能禮者從之。及其將死也,召其大夫曰: 『禮,人之幹也,無禮無以立。吾聞將有達者曰:『孔丘,聖 人之後也,而滅於宋,其祖弗父。何以有宋,而授厲公 及正考父,佐戴、武、宣,三命茲益共』』。」故其鼎銘云:「一命 而僂,再命而傴,三命而俯,循牆而走,亦」莫余敢侮。饘 於是,鬻於是,以餬余口。其共也如是。臧孫紇有言曰: 聖人有明德者,若不當世,其後必有達人。今其將在 孔丘乎?我若獲沒,必屬說與!何忌於夫子,使事之而 學禮焉,以定其位。故孟懿子與南宮敬叔師事仲尼, 仲尼曰:「能補過者,君子也。」《詩》曰:「君子是則是效。」孟僖 子可,則效已矣。

《莊子養生主篇》:「老聃死,秦失弔之,三號而出。弟子曰: 『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則弔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 吾以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弔焉,有老者哭 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會之,必 有不蘄言而言,不蘄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 受。古者謂之遁天之刑。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古者謂是帝之縣解, 指窮於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家語困誓篇》:「史魚病,將卒,命其子曰:『吾在衛朝,不能 進蘧伯玉,退彌子瑕,是吾為臣不能正君也。生而不 能正君,則死無以成禮。我死,汝置屍牖下,於我畢矣』。」 其子從之,靈公弔焉,怪而問焉。其子以其父言告公。 公愕然失容曰:「『是寡人之過也』。於是命之殯於客位, 進蘧伯玉而用之,退彌子瑕而遠之。孔子聞之曰:『古 之列諫者,死則已矣,未有若史魚死而屍諫,忠感其 君者也,不可謂直乎』!」

《說苑辨物篇》:晉平公置酒虒祁之臺,使郎中馬章布 蒺藜於階上,令人召師曠。師曠至,履而上堂。平公曰: 「安有人臣履而上人主堂者乎?」師曠解履刺足,伏刺 膝,仰天而嘆。公起引之曰:「今者與叟戲,叟遽憂乎?」對 曰:「憂。夫肉自生蟲,而還自失也;木自生蠹,而還自刻 也;人自興妖,而還自賊也;五鼎之具,不當生藜藿;人 主堂廟,不當生蒺藜。」平公曰:「今為之奈何?」師曠曰:「妖 已在前,無可奈何,入來月八日,修百官,立太子,君將 死矣。」至來月八日,平旦謂師曠曰:「叟以今日為期,寡 人如何?」師曠不樂謁歸。歸未幾而平公死,乃知師曠 神明矣。

《史記·衛世家》:蒯瞶奔宋,靈公卒,衛以輒為君。蒯瞶入 國,劫孔悝以登臺。子路入曰:「太子焉用孔悝?雖殺之, 必或繼之。」石乞、孟黶敵子路,以戈擊之,割纓。子路曰: 「君子死,冠不免!」結纓而死。

《列子力命篇》:齊景公游於牛山,北臨其國城而流涕 曰:「美哉國乎!鬱鬱芊芊,若何滴滴去此國而死乎?使 古無死者,寡人將去斯而之何?」史孔、梁丘據皆從而 泣曰:「『臣賴君之賜,疏食惡肉,可得而食;駑馬稜車,可 得而乘也。且猶不欲死,而況吾君乎』?晏子獨笑於旁, 公雪涕而顧晏子曰:『寡人今日之游,悲孔與據皆從 寡人而泣,子之獨笑,何也』?」晏子對曰:「使賢者常守之, 則太公、桓公將常守之矣;使有勇者而常守之,則莊 公、靈公將常守之矣。數君者將守之,吾君方將被蓑 笠而立乎畎畝之中,唯事之恤,何暇念死乎?則吾君 又安得此位而立焉?以其迭處之,迭去之,至於君也, 而獨為之流涕,是不仁也;見不仁之君,見諂諛之臣, 臣見此二者,臣之所為獨竊笑也。」景公慚焉,舉觴自 罰,罰二臣者各二觴焉。

《晏子雜下篇》晏子病,將死,其妻曰:「夫子無欲言乎?」子 曰:「吾恐死而俗變,謹視爾家,毋變爾俗也。」

晏子病,將死,鑿楹納書焉。謂其妻曰:「楹語也,子壯而 示之。」及壯,發書之言曰:「布帛不可窮,窮不可飾;牛馬 不可窮,窮不可服,士不可窮,窮不可任,國不可窮,窮 不可竊也。」

《左傳哀公六年》:「秋七月,楚子在城父,將救陳。卜戰不 吉,卜退不吉。王曰:『然則死也。再敗楚師,不如死;棄盟 逃讎,亦不如死。死一也,其死讎乎?命公子申為王,不 可,則命公子結,亦不可,則命公子啟。五辭而後許。將 戰,王有疾。庚寅,昭王攻大冥,卒於城父。子閭退曰:『君 王舍其子而讓群臣,敢忘君乎?從君之命,順也;立君 之子,亦順也。二順不可失也』』。」與子期、子西謀,潛師閉 塗,逆越女之子章,立之而後還。是歲也,有雲如眾赤 鳥夾日以飛。三日,楚子使問諸周太史。周太史曰:「其 當王身乎?若禜之,可移於令尹」司馬王曰:「除腹心之 疾,而寘諸股肱,何益?不穀不有大過,天其夭諸!有罪 受罰,又焉移之?」遂弗禜。初,昭王有疾,卜曰:「河為祟。」王 弗祭。大夫請祭諸郊。王曰:「三代命祀,祭不越望。江、漢、 睢、漳,楚之望也。禍福之至,不是過也。不穀雖不德,河 非所獲罪也。」遂弗祭。孔子曰:「『楚昭王知大道矣,其不 失國也宜哉。《夏書》曰:『惟彼陶唐,帥彼天常,有此冀方』。 今失其行,亂其紀綱,乃滅而亡』。又曰:『允出茲在茲,由 己率常,可矣』。」

《莊子大宗師篇》:子祀、子輿、子犁、子來,四人相與語曰: 「孰能以無為首,以生為脊,以死為尻?孰知死生存亡 之一體者?吾與之友矣。」四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 相為友。俄而子輿有病,子祀往問之,曰:「偉哉!夫造物 者,將以予為此拘拘也!曲僂發背,卜有五管,頤隱於 齊,肩高於頂,句贅指天,陰陽之氣有沴。其心間而無」 事,跰蹮而鑑於井,曰:「嗟乎!夫造物者又將以予為此 拘拘也。」子祀曰:「汝惡之乎?」曰:「亡!予何惡?浸假而化予 之左臂以為雞,予因以求時夜,浸假而化予之右臂 以為彈,予因以求鴞炙,浸假而化予之尻以為輪,以 神為馬,予因而乘之。豈更駕哉?且夫得者時也,失者 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謂縣解 也。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結之。且夫物不勝天久矣,吾 又何惡焉?」俄而子來有病,喘喘然將死,其妻子環而 泣之。子犁往問之曰:「叱!避!無怛化!」倚其戶與之語曰: 「偉哉造化,又將奚以汝為,將奚以汝適?以汝為鼠肝 乎,以汝為蟲臂乎?」子來曰:「父母於子,東西南北,唯命 之從。陰陽於人,不翅於父母。彼近吾死而我不聽,我則悍矣,彼何罪焉?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 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今大 冶鑄金,金踴躍曰:『我且必為鏌鋣,大冶必以為不祥 之金。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化者必以 為不祥之人。今一以天地為大鑪,以造化為大冶,惡 乎往而不可哉』?」成然寐,蘧然覺。子桑戶、孟子反、子琴 張三人相與友曰:「孰能相與於無,相與相為?於無相 為,孰能登天遊霧,撓挑無極,相忘以生,無所終窮。」三 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相與友,莫然有間,而子桑 戶死,未葬。孔子聞之,使子貢往待事焉。或編曲,或鼓 琴,相和而歌曰:「嗟來桑戶乎!嗟來桑戶乎!而已反其 真,而我猶為人猗!」子貢趨而進曰:「敢問臨尸而歌,禮 乎?」二人相視而笑曰:「是惡知禮意?」子貢反以告孔子 曰:「彼何人者邪?修行無有,而外其形骸;臨尸而歌,顏 色不變,無以命之。彼何人者邪?」孔子曰:「彼遊方之外 者也;而丘,遊方之內者也。外內不相及,而丘使女往 弔之,丘則陋矣。彼方且與造物者為人,而遊乎天地 之一氣。彼以生為附贅縣疣,以死為決疣潰癰,夫若 然,又惡知死生先後之所在?假於異物,託於同體,忘 其肝膽,遺其耳目,反覆終始,不知端倪,芒然彷徨乎 塵垢之外,逍遙乎無為之業。彼又惡能憒憒然為世 俗之禮,以觀眾人之耳目哉?」子貢曰:「然則夫子何方 之依?」曰:「丘,天之戮民也。雖然,吾與汝共之。」子貢曰:「敢 問其方。」孔子曰:「魚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 者,穿池而養給;相造乎道者,無事而生定。故曰:魚相 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衛。」子貢曰:「敢問畸人?」曰:「畸人 者,畸於人而侔於天。故曰:天之小人,人之君子;人之 君子,天之小人也。」顏回問仲尼曰:「孟孫才,其母死,哭 泣無涕,心中不慼,居喪不哀。無是三者,以善喪蓋魯 國。固有無其實而得其名者乎?」回一怪之,仲尼曰:「夫 孟孫氏盡之矣,進於知矣,唯簡之而不得,夫已有所 簡矣。孟孫氏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不知就先,不 知就後,若化為物,以待其所不知之化已乎?且方將 化,惡知不化哉?方將不化,惡知」已化哉?吾特與汝其 夢未始覺者邪?且彼有骸形而無損心,有旦宅而無 情死,孟孫氏特覺,人哭亦哭,是自其所以乃且也,相 與吾之耳矣,庸詎知吾所謂吾之乎?且汝夢為鳥而 厲乎天,夢為魚而沒於淵,不識今之言者,其覺者乎? 其夢者乎?造適不及笑,獻笑不及排,安排而去化,乃 入於《寥天一》。

《吳越春秋》:勾踐寢疾,將卒,謂太子興夷曰:「吾自禹之 後,承元常之德,蒙天靈之祐,神祇之福,從窮越之地, 藉楚之前鋒,以摧吳王之干戈,跨江涉淮,從晉齊之 地,功德巍巍,自致於斯,其可不誡乎?夫霸者之後,難 以久立,其慎之哉。」遂卒。

《禮記·檀弓》:「趙文子所舉於晉國,管庫之士七十有餘 家,生不交利,死不屬其子焉。」

《孔子家語終記解》孔子晨作,負手曳杖,逍遙於門而 歌曰:「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既歌而 入,當戶而坐。子貢聞之曰:「泰山其頹,則我將安仰?梁 木其壞,吾將安仗?哲人其萎,吾將安放?夫子殆將病 也。」遂趨而入。夫子嘆而言曰:「賜女來何遲?予疇昔夢 坐奠於兩楹之間,夏后氏殯於東階之上,則猶在阼」; 殷人殯於兩楹之間,即與賓主夾之。周人殯於西階 之上,則猶賓之,而丘也,殷人也。夫明王不興,則天下 其孰能宗余?余逮將死,遂寢病,七日而終,時年七十 三矣。《哀公誄》曰:「昊天不弔,不」請幫助識別此字。遺一老,俾屏余一人。 以在位,煢煢余在疚。於乎哀哉尼父無自律。

《禮記檀弓》:「成子高寢疾,慶遺入請曰:『子之病革矣,如 至乎大病,則如之何』?子高曰:『吾聞之也,生有益於人, 死不害於人。吾縱生無益於人,吾可以死害於人乎 哉?我死則擇不食之地而葬我焉』。」按注:不食之地,謂 不耕墾之土。

衛有太史曰:柳莊,寢疾。公曰:「若疾革,雖當祭必告。」公 再拜稽首,請於尸曰:「有臣柳莊也者,非寡人之臣,社 稷之臣也。聞之死,請往。」不釋服而往,遂以襚之,與之 邑,裘氏與縣。潘氏書而納諸棺,曰:「世世萬子孫毋變 也。」

曾子寢疾,病。樂正子春坐於床下,曾元、曾申坐於足, 童子隅坐而執燭。童子曰:「《華而睆》,大夫之簀與?」子春 曰:「止!」曾子聞之,瞿然曰:「呼!」曰:「華《而睆》,大夫之簀與?」曾 子曰:「然。斯季孫之賜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簀。」曾 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變,幸而至於旦,請敬易 之。」曾子曰:「爾之愛我也,不如彼君子之愛人也以德, 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斃焉,斯 已矣。」舉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沒。

子張病,召申詳而語之曰:「君子曰終,小人曰死。吾今 日其庶幾乎!」

《說苑辨物》子貢問孔子:「死人有知無知也?」孔子曰:「吾 欲言死者有知也,恐孝子順孫妨生以送死也;欲言

無知,恐不孝子孫棄不葬也。賜欲知死人有知,將無
考證
知也。死徐自知之,猶未晚也。」

《前漢書楊王孫傳》:楊王孫者,孝武時人也。學黃老之 術,家業千金,厚自奉養,生亡所不致。及病且終,先令 其子曰:「吾欲臝葬以反吾真,必亡易吾意。」死則為布 囊盛尸,入地七尺,既下,從足引脫其囊,以身親土。其 子欲默而不從,重廢父命,欲從其心,又不忍。迺往見 王孫友人祁侯。祁侯與王孫書曰:「王孫苦疾,僕迫從 上祠雍,未得詣前。願存精神,省思慮,進醫藥,厚自持。 竊聞王孫先令臝葬,令死者亡知則已,若其有知,是 戮尸地下,將臝見先人,竊為王孫不取也。且《孝經》曰: 『為之棺槨衣衾,是亦聖人之遺製,何必區區獨守所 聞?願王孫察焉』。」王孫報曰:「蓋聞古之聖王,緣人情不 忍其親,故為制禮,今則越之。吾是以」臝葬,將以矯世 也。夫厚葬誠亡益於死者,而俗人競以相高,靡財單 幣,腐之地下,或迺今日入而明日發,此真與暴骸於 中野何異?且夫死者,終生之化,而物之歸者也。歸者 得至,化者得變,是物各反其真也。反真冥冥,亡形亡 聲,迺合道情。夫飾外以華眾,厚葬以隔真,使歸者不 得至,化者不得變,是「使物各失其所也。」且吾聞之,精 神者,天之有也;形骸者,地之有也。精神離形,各歸其 真,故謂之鬼。鬼之為言歸也,其尸塊然獨處,豈有知 哉?裹以幣帛,隔以棺槨,支體絡束,口含玉石,欲化不 得,鬱為枯腊。千載之後,棺槨朽腐,迺得歸土,就其真 宅。繇是言之,焉用久客。昔帝堯之葬也,窾木為匵,葛 藟為「緘,其穿下不亂泉,上不泄殠。故聖王生易尚,死 易葬也。不加功於亡用,不損財於亡謂。今費財厚葬, 留歸隔至,死者不知,生者不得,是謂重惑。於戲,吾不 為也。」祁侯曰:「善。」遂臝葬。

《朱雲傳》:「雲年七十餘,終於家,病,不呼醫飲藥,遺言以 身服斂,棺周於身,土周於槨,為丈五墳,葬平陵東郭 外。」

《息夫躬傳》。初,躬待詔,數危言高論,自恐遭害,著《絕命 辭》曰:「元靈泱鬱,將安歸兮?鷹隼橫厲,鸞徘徊兮。矰若 浮猋,動則機兮。藂棘棧棧,曷可棲兮。發忠忘身,自繞 罔兮。冤頸折翼,庸得往兮。涕泣流兮萑蘭,心結愲兮 傷肝。虹蜺曜兮日微,孽杳冥兮未開。痛入天兮鳴謼, 冤際絕兮誰語?仰天光兮目列,招上帝兮我察。秋風 為我唫,浮雲為我陰,嗟若是兮欲何留,撫神龍兮㩜 其須。游曠迥兮反亡期,雄失據兮世我思。」後數年,乃 死如其文。

《西京雜記》:安定嵩真元菟曹元理並明算術,皆成帝 時人。真嘗自算其年,壽七十三。真綏和元年正月二 十五日晡時死,書其壁以記之。至二十四日晡時死, 其妻曰:「見真算時長下一算,欲以告之,慮脫真旨,故 不敢言。今果後一日。」

杜子夏葬長安北四里,臨終作《文》曰:「魏郡杜鄴,立志 忠款,犬馬未陳,奄先草露。骨肉歸於后土,氣魂無所 不之,何必故丘,然後即化。」封於長安北郭,此焉宴息。 及死,命刊石埋於墓側。

《漢書何並傳》:「並為潁川太守,疾病,召丞掾,作先令書 曰:『告子恢,吾生素䬸日久,死雖當得法,賻勿受葬,為 小槨,亶容下棺』。恢如父言。」

《兩龔傳》,王莽篡國,拜勝為講學祭酒,勝稱疾不應徵。 門人高暉等言:「朝廷虛心待君,宜示有行意,必為子 孫遺大業。」勝即謂暉等:「吾受漢家厚恩,亡以報,今年 老矣,旦暮入地誼,豈以一身事二姓下見故主哉!」勝 因敕以「棺斂喪事,衣周於身,棺周於衣,勿隨俗動,吾 冢種柏作祠堂。」語畢,遂不復開口飲食,積十四日死, 死時七十九矣。

《後漢書來歙傳》:歙進攻公孫述將王元環安於河池 下,辯陷之,乘勝遂進。蜀人大懼,使刺客刺歙,未殊,馳 召蓋延。延見歙,因伏悲哀,不能仰視。歙叱延曰:「虎牙 何敢然!今使者中刺客,無以報國,故呼巨卿,欲相屬 以軍事,而反效兒女子涕泣乎?刃雖在身,不能勒兵 斬公耶!」延收淚強起,受所誡。歙自書表曰:「臣夜人定 後,為何人所賊傷,中臣要害。臣不敢自惜,誠恨奉職 不稱,以為朝廷羞。夫理國以得賢為本,大中大夫段 襄,骨鯁可任,願陛下裁察。又臣兄弟不肖,終恐被罪, 陛下哀憐,數賜教督。」投筆抽刃而絕。

《祭彤傳》:「彤以太僕將萬餘騎,與南單于左賢王信伐 北匈奴,期至涿邪山。信初有嫌於彤,行出高闕塞九 百餘里,得小山,乃妄言以為涿邪山。彤到,不見虜而 還,坐逗遛畏懦,下獄免。彤性沉毅內重,自恨見詐無 功,出獄數日,嘔血死。臨終謂其子曰:吾蒙國厚恩,奉 使不稱,微績不立,身死誠慚恨。義不可以無功受賞, 死後若悉簿上所得賜物,身自詣兵屯,效死前行,以 副吾心。」既卒,其子逢上疏具陳遺言。帝雅重彤,方更 任用,聞之大驚,召問逢疾狀,嗟嘆者良久焉。烏桓、鮮 卑追思彤無已,每朝賀京師,常過冢拜謁,仰天號泣 乃去。

《樊宏傳》:宏世祖之舅,二十七年卒,遺敕薄葬,一無所用,以為棺柩一藏,不宜復見,如有腐敗,傷孝子之心, 使與夫人同墳異藏。帝善其令,以書示百官,因曰:「今 不順壽張侯意,無以彰其德,且吾萬歲之後,欲以為 式。」

《樊儵傳》:「儵卒,贈賵甚厚,諡曰哀侯。帝遣小黃門張音 問所遺言,先是河南縣亡失官錢,典負者坐死及罪 徙者甚眾,遂委責於人,以償其耗,鄉部吏司因此為 姦,儵常疾之。又野王歲獻甘醪膏餳,每輒擾人,吏以 為利。儵並欲奏罷之,疾病未及得上。音歸具以聞,帝 覽之而悲嘆,敕二郡並令從之。」

《向長傳》:長讀《易》至損益卦,喟然嘆曰:「吾已知富不如 貧,貴不如賤,但未知死何如生耳。」建武中,男女娶嫁 既畢,敕斷家事勿相關,當如我死也。於是遂肆意與 同好北海禽慶俱游五嶽名山,竟不知所終。

《王喬傳》:喬顯宗世為葉令,天下玉棺於堂前,吏人推 排,終不搖動。喬曰:「天帝獨召我邪?」乃沐浴服飾寢其 中,蓋便立覆。

《張酺傳》:酺代魯恭為司徒,月餘薨,乘輿縞素臨弔,賜 冢塋地,賵贈恩寵異於他相。酺病臨危,敕其子曰:「顯 節陵掃地露祭,欲率天下以儉。吾為三公,既不能宣 揚王化,令吏人從制,豈可不務節約乎?其無起祠堂, 可作槁蓋,廡施祭其下而已。」

《周磐傳》:磐年七十三歲,朝會集諸生講論終日,因令 其二子曰:「吾日者夢見先師東里先生與我講於陰 堂之奧。」既而長嘆:「豈吾齒之盡乎?若命終之日,桐棺 足以周身,外槨足以周棺,斂形懸封,濯衣幅巾,編二 尺四寸簡,寫《堯典》一篇,并刀筆各一,以置棺前,示不 忘聖道。其月望日,無病忽終,學者以為知命焉。」 《楊震傳》:「樊豐等共譖震怨懟,遣使收震印綬,於是柴 門絕賓客。豐等復惡之,乃請大將軍耿寶奏震,大臣 不服罪,懷恚望,有詔遣歸本郡。震行至城西夕陽亭, 乃慷慨謂其諸子門人曰:死者士之常分。吾蒙恩居 上司,疾奸臣狡猾而不能誅,惡嬖女傾亂而不能禁, 何面目復見日月?身死之日,以雜木為棺,布單被,裁 足蓋形,勿歸冢次,勿設祭祠。」因飲鴆而卒,時年七十 餘。弘農太守移良承樊豐等旨,遣吏于陝縣留停震 喪,露棺道側,讁震諸子代郵行書,道路皆為隕涕。歲 餘,順帝即位,樊豐、周廣等誅死。震門生虞放、陳翼詣 闕追訟震事,朝廷咸稱其忠,乃下詔除二子為郎,贈 錢百萬,以禮改葬於華陰潼亭,遠近畢至。先葬十餘 日,有大鳥高丈餘,集震喪前,俯仰悲鳴,淚下霑地,葬 畢乃飛去。《郡以狀上》。

《梁商傳》:「商病篤,敕子冀等曰:吾以不德,享受多福,生 無以補益朝廷,死必耗費帑藏,衣衾飯唅,玉匣珠貝 之屬,何益朽骨?百僚勞擾,紛華道路,祗增塵垢,雖云 禮制,亦有權時。方今邊境不寧,盜賊未息,豈宜重為 國損?氣絕之後,載至冢舍,即時殯斂,斂以時服,皆以 故衣,無更裁制。殯已開冢,冢開即葬,祭食如存,無用 三牲。孝子善述父志,不宜違我言也。」及薨,帝親臨喪, 諸子欲從其誨,朝廷不聽,賜以東園朱壽之器、銀鏤 玉匣,什物二十八種,錢二百萬,布三千匹。皇后錢五 百萬,布萬匹。

《崔瑗傳》:「瑗病卒,年六十六。臨終顧命子寔曰:夫人稟 天地之氣以生,及其終也,歸精於天,還骨於地。何地 不可藏形骸,勿歸鄉里,其賵贈之物,羊豕之奠,一不 得受,實奉遺令。遂留葬洛陽。」

《張霸傳》:「霸為侍中,後當為五更,會疾卒,年七十,遺敕 諸子曰:昔延州使齊子死嬴博因坎路側,遂以葬焉。 今蜀道阻遠,不宜歸塋,可止此葬,足藏髮齒而已。務 遵敕速朽,副我本心。人生一世,但當畏敬於人,若不 善加己,直為受之。」諸子承命,葬於河南縣,因遂家焉。 《任文公傳》:公孫述時,蜀武擔石折,文公曰:「噫西州智 士死,我乃當之。」自是常聚會子孫,設酒食。後三月,果 卒。故益部為之語曰:「任文公,智無雙。」

《張奐傳》:「奐光和四年卒,年七十八,遺命曰:『吾前後仕 進,十要銀艾,不能和光同塵,為讒邪所忌,通塞命也, 始終常也,但地底冥冥,長無曉期,而復纏以纊綿,牢 以釘密,為不喜耳。幸有前窀,朝殞夕下,措屍靈床,幅 巾而已。奢非晉文,儉非王孫,推情從意,庶無咎吝。諸 子從之』。」

《趙咨傳》:「咨徵拜議郎,抗疾京師。將終,告其故吏朱祗、 蕭建等,使薄斂素棺,藉以黃壤,欲令速朽,早歸后土, 不聽子孫改之。乃遺書敕子引曰:『夫含氣之倫,有生 必終,蓋天地之常期,自然之至數。是以通人達士,鑒 茲性命,以存亡為晦明,死生為朝夕。故其生也不為 娛,亡也不為戚。夫亡者元氣去體,貞魂游散,反素復』」 始,歸於無端。既已消仆,還合糞土。土為棄物,豈有性 情,而欲制其厚薄,調其燥濕邪?但以生者之情,不忍 見形之毀,乃有掩骼埋窆之制。《易》曰:「古之葬者,衣以 薪,藏之中野。後世聖人,易之以棺槨。」棺槨之造,自黃

帝始。爰自陶唐,逮於虞夏,猶尚簡樸,或瓦或木,及至
考證
殷人,而有加焉。周室因之,制兼二代,「復重以牆翣之

飾,表以旌銘之儀,招復含斂之禮,殯葬宅兆之期,棺 槨周重之制,衣衾稱襲之數」,其事煩而害實,品物碎 而難備。然而秩爵異級,貴賤殊等,自成康以下,其典 稍乖。至於戰國,漸至頹陵,法度衰毀,上下僭雜。終使 「晉侯請隧,秦伯殉葬,陳大夫設槮門之木,宋司馬造 石槨之奢。爰暨暴秦」,違道廢德,滅三代之制,興淫邪 之法,國貲靡於三泉,人力殫於酈墓,玩好窮於糞土, 伎巧費於窀穸。自生民以來,厚終之弊,未有若此者, 雖有仲尼重明《周禮》,墨子勉以古道,猶不能禦也。是 以華夏之士,爭相陵尚,違禮之本,事禮之末,務禮之 華,棄禮之實。殫家竭財以相營赴,廢事生而營終亡, 替所養而為厚葬,豈云聖人制禮之意乎?《記》曰:「喪雖 有禮,哀為主矣。」又曰:「喪與其易也寧戚。」今則不然,并 棺合槨,以為孝愷,豐貲重隧,以昭惻隱,吾所不取也。 昔舜葬蒼梧,二妃不從,豈有匹配之會,守常之所乎? 聖主明王,其猶若斯,況於品庶,禮所不及。古人時同 即會,時乖則別,動靜應禮,臨事合宜。王孫裸葬,墨夷 露骸,皆達於性理,貴於速變。梁伯鸞父沒,卷席而葬, 身亡不反其尸,彼數子豈薄至親之恩,亡忠孝之道 邪?況我鄙闇,不德不敏,薄意內昭,志有所慕,上同古 人,下不為咎,果必行之,勿生疑異,恐爾等目厭所見, 耳諱所議,必欲改殯,以乖吾志。故遠采古聖,近揆行 事,以悟爾心。但欲制坎,令「容棺槨。棺歸即葬,平地無 墳,勿卜時日,葬無設奠,勿留墓側,無起封樹。於戲小 子!其勉之哉!吾蔑復有言矣。」朱祗、蕭建送喪到家,子 引不忍父體與土并合,欲更改殯。祗、建譬以顧命,於 是奉行,時稱咨明達。

《范冉傳》:「冉年七十四,卒於家,臨命遺令敕其子曰:吾 生於昏闇之世,值乎淫侈之俗,生不得匡世濟時,死 何忍自同於世。氣絕便斂,斂以時服,衣足蔽形,棺足 周身,斂畢便穿,穿畢便埋。其明堂之奠,乾飯寒水飲 食之物,勿有所下,墳封高下,令足自隱。知我心者,李 子堅、王子炳也。今皆不在,制之在爾,勿令鄉人宗親 有所加也。」於是三府各遣令史奔弔。大將軍何進移 書陳留太守,累行論諡,僉曰「宜為貞節先生。」會葬者 二千餘人,刺史、郡守各為立碑表墓焉。

《張奮傳》:奮父純,臨終敕家丞曰:「司空無功於時,猥蒙 爵土,身死之後,勿議傳國。」

《任末傳》:末奔師喪於道物,故臨命敕兄子造曰:「必致 我尸於師門,使死而有知,魂靈不慚,如其無知,得土 而已。」造從之。

《趙岐傳》:「岐為太常,年九十餘,建安六年卒。先自為壽 藏圖,季札、子產、晏嬰、叔向四像居賓位,又自畫其像 居主位,皆為讚頌。敕其子曰:『我死之日,墓中聚沙為 床,布簟白衣,散髮其上,覆以單被。即日便下,下訖便 掩』。」

《謝夷吾傳》:「夷吾字堯卿,會稽山陰人。少為郡吏,學風 角占候。太守第五倫擢為督郵。時烏程長有贓釁,倫 使收案其罪,夷吾到縣無所驗,但望閤伏哭而還,一 縣驚怪,不知所為。及還,白倫曰:竊以占候,知長當死, 近三十日,遠不過六十日,遊魂假息,非刑所加,故不 收之。倫聽其言,至月餘,果有驛馬齎長印綬,上言暴」 卒。倫以此益禮信之。轉下邳令,豫剋死日,如期果卒。 時博士勃海郭鳳亦好圖讖,善說災異吉凶占應,先 自知死期。豫令子市棺殮具,至其日而終。

《矯慎傳》:「慎少學黃老,隱遯山谷。年七十餘,竟不肯娶。 後忽歸家,自言死日,及期果卒。」

《折像傳》:「像通京氏《易》,自知亡日,召賓客九族,飲食辭 訣,忽然而終,時年八十四。」

《方術傳》:「計子勳者,不知何郡縣,人皆謂數百歲行來 於人間,一旦忽言日中當死,主人與之葛衣,子勳服 而正寢,至日中果死。」

《鄭元傳》:「元建安五年春,夢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年歲 在辰,來年歲在已,既寤,以讖合之,知命當終。有頃寢 疾。時袁紹興曹操相拒於官渡,令其子譚遣使逼元 隨軍,不得已,載病到元城縣,疾篤不進。其年六月卒, 年七十四,遺令薄葬』。」

《吳志孫權傳》注《吳書》曰:「鄭泉性嗜酒,臨卒,謂同類曰: 『必葬我陶家之側,庶百歲之後化而成土,幸見取為 酒壺,實獲我心矣』。」

《太史慈傳》注:《吳書》曰:慈臨亡,嘆息曰:「丈夫生世,當帶 七尺之劍,以升天子之階。今所志未從,奈何而死乎?」 權甚悼惜之。

《張紘傳》:紘建計宜出都秣陵,權從之,令還吳迎家,道 病卒,臨困,授子靖留牋曰:自古有國有家者,咸欲修 德政以比隆盛世,至於其治,多不馨香,非無忠臣賢 佐闇於治體也,由主不勝其情,弗能用耳。夫人情憚 難而趨易,好同而惡異,與治道相反。《傳》曰:「從善如登, 從惡如崩。」言善之難也。人君承奕世之基,據自然之 「勢,操八柄之威,甘《易》同之歡,無假取於人。而忠臣挾難進之術,吐逆耳之言,其不合也,不亦宜乎!」雖則有 釁,巧辯緣間,眩于小忠,戀于恩愛,賢愚雜錯,長幼失 序,其所由來,情亂之也。故明君悟之,求賢如飢渴,受 諫而不厭,抑情損欲,以義割恩,上無偏謬之授,下無 希冀之望。宜加三思,含垢藏疾,以成「《仁覆》之大。」時年 六十卒,權省書流涕。

《陸績傳》:「績為鬱林太守,豫自知亡日,乃為辭曰:『有漢 志士吳郡陸績,幼敦詩《書》,長玩《禮》《易》。受命南征,遘疾 遇厄,遭命不幸,嗚呼悲隔』。」又曰:從今已去,六十年之 外,車同軌,書同文,恨不及見也。年三十二卒。

《吳範傳》:黃武五年,範病卒。按注《吳錄》曰:「範先知其死 日,謂權曰:『陛下某日當喪軍師』。權曰:『吾無軍師,焉得 喪之』?範曰:『陛下出軍臨敵,須臣言而後行,臣乃陛下 之軍師也』。至其日果卒。」

《趙達傳》:達善推步,閒居無為,引算自校,乃嘆曰:「吾算 訖盡某年月日其終矣。」達妻數見達效,聞而哭泣。達 欲弭妻意,乃更步算,言向者謬誤耳,尚未也。後如期 死。

《呂岱傳》:「岱年九十六卒,子凱嗣。遺令殯以素棺,疏巾 布褠,葬送之制,務從約儉。凱皆奉行之。」 《蜀志先主傳》註:《諸葛集》載先主遺詔,敕後主曰:「朕初 疾,但下痢耳,後轉雜他病,殆不自濟。人五十不稱夭, 年已六十有餘,何所復恨?不復自傷,但以卿兄弟為 念。射君到說,丞相嘆卿志量甚大,增修過於所望。審 能如此,吾復」何憂?勉之勉之!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 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 可讀《漢書》《禮記》,閑暇歷觀諸子及《六韜》、商君書,益人 意智。聞丞相為寫《申》《韓》《管子》。《六韜》,一通已畢,未送道 亡。可自更求聞達。臨終時,呼魯王與語:「吾亡之後,汝 兄弟父事丞相,令卿與丞相共事而已。」

《魏志司馬朗傳》注:《魏書》曰:朗臨卒謂將士曰:「刺史蒙 國恩厚,督師萬里,微功未效,而遭此疫癘。既不能自 救,辜負國恩,身沒之後,其布衣幅巾,斂以時服,勿違 吾志也。」

《中山恭王袞傳》:「袞得疾病,詔遣太醫視疾,殿中虎賁 齎手詔,賜珍膳相屬,又遣太妃沛王林並就省疾。袞 疾困,敕令官屬曰:吾寡德忝寵,大命將盡。吾既好儉, 而聖朝著終誥之制,為天下法。吾氣絕之日,自殯及 葬,務奉詔書。昔衛大夫蘧瑗葬濮陽,吾望其墓,常想 其遺風。願託賢靈,以弊髮齒,營吾兆域,必往從之。」禮, 男子不卒婦人之手。亟以時成東堂,堂成,名之曰遂 志之堂,輿疾往居之。又令世子曰:「汝幼少,未聞義方, 早為人君,但知樂,不知苦。」不知苦,必將以驕奢為失 也。接大臣,務以禮,雖非大臣,老者猶宜答拜。事兄以 敬,恤弟以慈。兄弟有不良之行,當造膝諫之。諫之不 從,流涕喻之。喻之不改,乃白其母。若「猶不改,當以奏 聞,并辭國土。與其守寵罹禍,不若貧賤全身也。此亦 謂大罪惡耳,其微過細故,當掩覆之。嗟爾小子,慎修 乃身。奉聖朝以忠貞,事太妃以孝敬。閨闈之內,奉令 於太妃;閫閾之外,受教於沛王。無怠乃心,以慰予靈。」 其年薨。

《明帝紀》注:《魏略》曰:「郝昭病亡,遺令戒其子凱曰:『吾為 將,知將不可為也。吾數發塚,取其木,以為攻戰具,又 知厚葬無益於死者也。汝必斂以時服。且人生有處 所耳,死復何在耶?今去本墓遠,東西南北,在汝而已』。」 《管寧傳》:「鉅鹿張臶,學兼內外。正始元年,戴鵀之鳥巢 臶門陰。臶告門人曰:『夫戴鵀陽鳥而巢門陰,此凶祥 也』。乃援琴歌詠,作詩二篇,旬日而卒,時年一百五歲。」 《蜀志諸葛亮傳》:「亮病卒於軍,遺命葬漢中定軍山,因 山為墳,冢足容棺,斂以時服,不須器物。自表後主曰: 『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 至於臣在外任,無別調度,隨身衣食,悉仰於官,不別 治生,以長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 財,以負陛下』。」及卒,如其所言。

《魏志管輅傳》:「輅過魏郡太守鍾毓,共論《易》義。輅因言 卜可知君生死之日。毓使筮其生日月,如言無蹉跌。 毓大愕然曰:『君可畏也!死以付天,不以付君』。遂不復 筮。正元二年,弟辰謂輅曰:『大將軍待君意厚,冀當富 貴乎』?輅長嘆曰:吾自知有分直耳。然天與我才明,不 與我年壽,恐四十七八間,不見女嫁兒娶婦也。若得 免此,欲作洛陽令,可使路不拾遺,枹鼓不鳴,但恐至 太山,治鬼,不得治生人,奈何?」辰問其故,輅曰:「吾額上 無生骨,眼中無守睛,鼻無梁柱,腳無天根,背無三甲, 腹無三壬,此皆不壽之驗。又吾本命在寅,加月食夜 生,天有常數,不可得諱,但人不知耳。吾前後相當,死 者過百人,略無錯也。」是歲八月,為少府丞。明年二月 卒,年四十八。

《蜀志譙周傳》:「晉室踐祚,周遂輿疾詣洛。泰始三年,拜 騎都尉。五年,予嘗為本郡中正,清定事訖,求休還家, 往與周別,周語予曰,昔孔子七十二,劉向、揚雄七十

一而沒,今吾年過七十,庶慕孔子遺風,可與揚、劉同
考證
軌。恐不出後歲,必便長逝,不復相見矣。疑周以術知

之,假此而言也。六年秋,為散騎常侍,疾篤不拜,至冬」, 卒。

《益都耆舊傳》:「何祗夢桑生井中,趙直占曰:『桑非井中 之物,桑字四十八,君壽恐不過此』。」祗年四十八而卒。 《搜神記》:吳時,嘉興徐伯始病,使道士呂石安神座。石 有弟子戴本、王思二人居住海鹽,伯始迎之以助石 晝臥,夢上天北斗門下,見外鞍馬三匹,云:「明日當以 一迎石,一迎本,一迎思。」石夢覺,語本、思云:「如此,死期 已至,可急還與家別。」不卒事而去。伯始怪而留之,曰: 「懼不得到家也。」間一日,三人同時死。

《晉書王祥傳》:「祥疾篤,著遺令訓子孫曰:『夫生之有死, 自然之理。吾年八十有五,啟手何恨,不有遺言,使爾 無述!吾生值季末,登庸歷試,無毗佐之勳,沒無以報, 氣絕,但洗手足,不須沐浴,勿𦆑尸,皆澣故衣,隨時所 服。所賜山元玉佩,衛氏玉玦、綬笥,皆勿以斂。西芒上 土自堅貞,勿用甓石,勿起墳隴,穿深二丈,槨取容棺, 勿作前堂,布几筵,置書箱鏡奩之具,棺前但可施床 榻而已。糒脯各一盤,元酒一盃,為朝夕奠』。」家人大小, 不須送喪。大小祥乃設特牲,無違余命。高柴泣血三 年,夫子謂之「愚。」閔子除喪,出見,援琴切切而哀,仲尼 謂之孝。故哭泣之哀,日月降殺,飲食之宜,自有制度。 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過,德之至也。揚名顯 親,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臨財莫 過乎讓。此五者立身之本,顏子所以為命,未之思也, 夫何遠之有?其子皆奉而行之。

《石苞傳》:「苞豫為終制曰:『延陵薄葬,孔子以為達禮;華 元厚葬,《春秋》以為不臣,古之明義也。自今死亡者,皆 斂以時服,不得兼重。又不得飯唅,為愚俗所為;又不 得設床帳明器也。定窆之後,復土滿坎,一不得起墳 種樹。昔王孫裸葬矯時,其子奉命,君子不譏,況於合 禮典者邪』?」諸子皆奉遵遺令,又斷親戚故吏設祭。 《杜預傳》:「預卒時年六十三,帝甚嘆悼,追贈征南大將 軍,開府儀同三司,諡曰成。預先為遺令曰:『古不合葬, 明於終始之理,同於無有也。中古聖人改而合之,蓋 以別合無在,更緣生以示教也。自此以來,大人君子 或合或否,未能知生,安能知死?故各以己意所欲也。 吾往為臺郎,嘗以公事使過密縣之邢』」山,山上有冢, 問耕父,云「是鄭大夫祭仲,或云子產之冢也。」遂率從 者祭而觀焉。其造冢居山之頂,四望周達,連山,體南 北之正,而邪東北,向新鄭城,意不忘本也。其隧道唯 塞其後而空其前。不填之,示藏無珍寶,不取於重深 也。山多美石不用,必集洧水自然之石以為冢。藏貴 不勞功巧,而此石不入「世用也。君子尚其有情,小人 無利可動,歷千載無毀儉之致也。吾去春入朝,因郭 氏喪亡,緣陪陵舊義,自表營洛陽城東首陽之南,為 將來兆域。而所得地中有小山,上無舊冢,其高顯雖 未足比邢山,然東奉二陵,西瞻宮闕,南觀伊洛,北望 夷叔,曠然遠覽,情之所安也。故遂表樹開道,為一定 之制。」至時皆用洛水圓石,開隧道南向。儀制取法於 《鄭大夫》,欲以儉自完耳。棺器小斂之事,皆當稱此,子 孫一以遵之。

《夏侯湛傳》:湛族為盛門,性頗豪侈,侯服玉食,窮滋極 珍。及將歿,遺命小棺薄斂,不修封樹。論者謂湛雖生 不砥礪名節,死則儉約令終,是深達存亡之理。 《世說》:衛玠從豫章至下都,人久聞其名,觀者如堵牆。 玠先有羸疾,體不堪勞,遂成病而死,時人謂「看殺衛 玠。」

《晉書安平獻王孚傳》:孚雖見尊寵,不以為榮,常有憂 色。臨終遺令曰:「有魏貞士河南溫縣司馬孚,字叔達, 不伊不周,不夷不惠,立身行道,始終若一。當以素棺 單槨,斂以時服。泰始八年薨,時年九十三。」

《涼武昭王暠傳》:「暠字元盛。寢疾,顧命宋繇曰:『吾少離 荼毒,百艱備嘗,於喪亂之際,遂為此方所推,才弱智 淺,不能一同河右。今氣力惙然,當不復起矣。死者大 理,吾不悲之,所恨志不申耳。居元首之位者,宜深誡 危殆之機。吾終之後,世子猶卿子也。善相輔導,述吾 平生。勿令居人之上,專驕自任。軍國之宜,委之於卿, 無使籌略乖衷,失成敗之要』。」十三年,薨。

《王坦之傳》:初,坦之與沙門竺法師甚厚,每共論幽明 報應,便要先死者當報其事。後經年,師忽來云:「貧道 已死,罪福皆不虛,惟當勤修道德,以升濟神明耳。」言 訖不見。坦之尋亦卒,時年四十六。臨終與謝安桓沖 書,言不及私,惟憂國家之事,朝野甚痛惜之。

《祖逖傳》:「逖為鎮西將軍,方當摧鋒越河,掃清冀朔,會 朝廷將遣戴若思為都督,逖以若思是吳人,雖有才 望,無弘致遠識,且己翦荊棘,收河南地。而若思雍容, 一旦來統之,意甚怏怏。且聞王敦與劉隗等搆隙,慮 有內難,大功不遂,感激發病,乃致妻孥汝南大木山 下。時中原士庶咸謂逖當進據武牢,而反置家險阨」, 或諫之不納。逖雖內懷憂憤,而圖進取,不輟。營繕武牢城,城北臨黃河,西接成皋,四望甚遠。逖恐南無堅 壘,必為賊所襲,乃使從子汝南太守濟率汝陽太守 張敞、新蔡內史周閎率眾築壘,未成而逖病甚。先是, 華譚、庾闡問術人戴洋,洋曰:「祖豫州九月當死。」初,有 妖星見於豫州之分,歷陽陳訓又謂人曰:「今年西北 大將當死。」逖亦見星曰:「為我矣!方平河北,而天欲殺 我,此乃不祐國也。」俄卒於雍丘,時年五十六。豫州士 女,若喪考妣,譙、梁百姓,為之立祠,冊贈車騎將軍。 《葛洪傳》:廣州刺史鄧嶽表洪東宮太守,辭不就。後忽 與嶽疏云:當遠行尋師,剋期便發。嶽得疏,狼狽往別, 而洪坐至日中,兀然若睡而卒。嶽至,遂不及見,時年 八十一。視其顏色如生,體亦柔軟。舉尸入棺,甚輕如 空衣。世以為「尸解得仙」云。

《王濛傳》:濛疾漸篤,於燈下轉麈尾視之,嘆曰:「如此人 曾不得四十也。」年三十九卒,臨殯,劉惔以犀柄麈尾 置棺中,因慟絕久之。

《孔愉傳》:「愉從子坦遷侍中,出為廷尉,以疾去職,加散 騎常侍,遷尚書,未拜,疾篤。庾冰省之,乃流涕。坦慨然 曰:『大丈夫將終不問安國寧家之術,乃作兒女子相 問邪』?冰深謝焉。臨終與庾亮書曰:『不謂疾苦,遂至頓 弊,自省綿綿,奄忽無日,修短命也,將何所悲!但以身 往名沒,朝恩不報,所懷未敘,即命多恨耳。足下以伯 舅之尊,居方伯之重,抗威顧盼,名震天下,榱椽之佐, 常願下風。使九服式序,四海一統,封京觀於中原,反 紫極於華壞。是夙昔之所味詠,慷慨之本誠矣。今中 道而斃,豈不惜哉!若死而有靈,潛聽風烈』。」俄卒,時年 五十一。追贈光祿動,諡曰簡。亮報書曰:「廷尉孔君,神 游體離,嗚呼哀哉!得八月十五日書」,知「疾患轉篤,遂 不起濟,悲恨傷楚,不能自勝。足下方在中年,素少疾 患,雖天命有在,亦禍出不圖。且足下才經於世,世常 須才,況於今日,倍相痛惜。吾以寡乏,忝當大任,國恥 未雪,夙夜憂憤。常欲足下同在外藩,戮力時事。此情 未果,來書奄至,申尋往復,不覺深隕。深明足下慷慨 之懷,深痛足下不遂之志,邈然永隔,夫復何言。謹遣 報答,并致薄祭,望足下降神享之。」

《張茂傳》:「茂太寧三年卒。臨終執駿手泣曰:昔吾先人 以孝友見稱,自漢初以來,世執忠順。今雖華夏大亂, 皇輿播遷,汝當謹守人臣之節,無或失墜。吾遭擾攘 之運,承先人餘德,假攝此州,以全性命,上欲不負晉 室,下欲保完百姓,然官非王命,位由私議,苟以集事, 豈榮之哉。氣絕之日,白帢入棺,無以朝服,以彰吾志」 焉。

《張忠傳》:忠隱於太山,苻堅徵之至長安,謂之曰:「先生 獨善之美有餘,兼濟之功未也,故遠屈先生。」將任齊 尚父,忠曰:「年衰志謝,不堪展效,乞還餘齒,歸死岱宗。」 堅以安車送之,行達華山,嘆曰:「我東岳道士,沒於西 嶽,命也,奈何?」行五十里,及關而死。

《郭文傳》:文少愛山水,尚嘉遯,臨安令萬寵迎至縣中, 病甚,求還山,欲枕石安尸,不令人殯葬,寵不聽。不食 二十餘日,亦不瘦。寵問曰:「先生復可得幾日。」文三舉 手,果十五日終。

《桓沖傳》:郄鑒、庾亮、庾翼臨終皆有表,樹置親戚,唯沖 獨與謝安書云:「妙靈靈寶,尚小亡兄寄託不終,以此 為恨。」言不及私,論者益嘉之。及喪下,江陵士女老幼, 皆臨江瞻送,號哭盡哀。

《應詹傳》:「詹疾篤,與陶侃書曰:『每憶密計,自沔入湘,頡 頏繾綣,齊好斷金,子南我東,忽然一紀,其間事故,何 所不有,足下建功嶠南,旋鎮舊楚,吾承乏幸,會,來忝 此州,圖與足下進共竭節本朝,報恩幼主,退以申尋 平生,𦆑綿舊好,豈悟時不我與,長即幽冥,永言莫從, 能不慨悵!今神州未夷,四方多難,足下年德並隆,功 名俱盛,宜務建《洪範》,雖休勿休,至公至平,至謙至順, 即自天祐之,吉無不利。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足下察 吾此誠』。」以咸和六年卒。

《謝安傳》:「安疾篤,悵然謂所親曰:『昔桓溫在時,吾嘗懼 不全,忽夢乘溫輿行十六里,見一白雞而止。乘溫輿 者,代其位也。十六里止,今十六年矣。白雞主酉,今太 歲在酉,吾病殆不起乎。乃上疏遜位,詔遣侍中尚書 喻旨。先是安發石頭,金鼓忽破。又語未嘗謬而忽一 誤,眾亦怪異之,尋薨』。」

《陶侃傳》:「侃咸和七年六月疾篤,上表遜位曰:臣少長 孤寒,始願有限,過蒙聖朝歷世殊恩,陛下睿鑒,寵靈 彌泰,有始必終,自古而然。臣年垂八十,位極人臣,啟 手啟足,當復何恨。但以陛下春秋尚富,餘寇不誅,山 陵未反,所以憤愾兼懷,不能巳已。臣雖不知命,年時 已邁,國恩殊特,賜封長沙,隕越之日,當歸骨國土。臣 父母舊葬,今在尋陽,緣存處亡,無心分違。已勒國臣 修遷之事,刻以來秋,奉迎窀穸,葬事訖,乃告老下藩。 不圖所患,遂爾綿篤,伏枕感結,情不自勝。臣間者猶 為犬馬之齒,尚可小延,欲為陛下西平李雄,北吞石 季龍,是以遣毋丘奧於巴東,授桓宣於襄陽。良圖未敘,於此長乖。此方之任,內外之要,願」陛下速選臣代 使,必得良材,奉宣王猷,遵成臣志,則臣死之日,猶生 之年。陛下雖聖姿天縱,英奇日新,方事之殷,當賴群 㒞。司徒導,鑒識經遠,光輔三世;司空鍳,簡素貞正,內 外唯允;平西將軍亮,雅量詳明,器用周時,即陛下之 《周召》也。獻替疇諮,敷融政道,地平天成,四海幸賴。謹 遣左長史殷羨奉送所假節、麾幢、曲蓋、侍中貂蟬、太 尉章、荊江州刺史印傳棨戟,仰戀天恩,悲酸感結。以 後事付右司馬王愆期加督護,統領文武。侃輿車出 臨津就船。明日薨於樊谿,時年七十六。

《善謔集》:東晉時,火犯少微,是時處士戴逵自謂當之, 遂有憂色。久之,隱者謝敷卒,時人譏之曰:「戴處士所 謂求死不得死也。」

《晉書王徽之傳》:「徽之為黃門侍郎,棄官東歸,與獻之 俱病篤。時有術人云:『人命應終,而有生人樂代者,則 死者可生』。徽之謂曰:『吾才位不如弟,請以餘年代之』。 術者曰:『代死者,以己年有餘,得以足亡者耳。今君與 弟算俱盡,何代也』?未幾,獻之卒,徽之奔喪不哭,直上 靈床坐,取獻之琴彈之,久而不調,嘆曰:『嗚呼子敬,人 琴俱亡』。」因頓絕,先有背疾,遂潰裂,月餘亦卒。

《郭瑀傳》:苻氏之末,略陽王穆起兵酒泉,以應張大豫。 遣使招瑀,與敦煌索嘏起兵五千,運粟三萬石,東應 王穆。穆惑於讒間,西代索嘏。瑀諫之,穆不從。瑀出城 大哭,舉手謝城曰:「吾不復見汝矣。」還而引被覆面,不 與人言,不食七日,輿疾而歸,旦夕祈死。夜夢乘青龍 上天,至屋而止。寤而嘆曰:「龍飛在天,今止於屋。屋之 為字,尸下至也。」龍飛至尸,吾其死也。古之君子不卒 內寢,況吾正士乎?遂還酒泉南山赤厓閣,飲氣而卒。 《淳于智傳》:智性深沉,常自言短命曰:辛亥歲天下有 事,當有巫醫挾道術者死。吾守《易》義以行之,猶當不 應此乎。太元末,為司馬督,有寵於楊駿,故見殺。 《慕容垂載記》:垂襲魏,至參合,寢疾而還,至上谷之俎 陽以太元二十一年死,時年七十一,凡在位十三年。 《遺令》曰:「方今禍難尚殷,喪禮一從簡易,朝終夕殯,事 訖成服,三日之後,釋服從政。」強寇伺隙,祕勿發喪。至 京,然後舉哀行服。寶等遵行之。

《搜神記》:會稽謝奉與永嘉太守郭伯猷善,謝忽夢郭 與人於浙江上爭樗蒲錢,因為水神所責,墮水而死, 已營理郭凶事。及覺,即往郭許,共圍棋,良久,謝云:「卿 知吾來意否?」因說所夢。郭聞之悵然云:「吾昨夜亦夢 與人爭錢,如卿所夢,何期太的的也。」須臾如廁,便倒, 氣絕。謝為凶具,一如其夢。

《搜神後記》:「桓哲字明期,居豫章時,梅元龍為太守,先 已病矣。哲往省之,語梅云:『吾昨夜忽夢見作卒迎卿 來作泰山府君』。梅聞之愕然曰:『吾亦夢見卿為卒著 喪衣來迎我』。經數日,復同夢如前,云二十八日當拜。」 至二十七日晡時,桓忽中惡腹滿,就梅索麝香丸。梅 聞便令作凶具。二十七日桓便亡,二十八日而梅卒。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