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二十七卷 |
第二十七卷目錄
宗藩部彙考十九
周二
吳二
官常典第二十七卷
宗藩部彙考十九
编辑周二
编辑吳二
编辑敬王二十六年春,吳敗越于夫椒。越使大夫種行成 于吳。秋八月,吳侵陳。
按《春秋》不書。按《左傳》,哀公元年春,吳王夫差敗越 於夫椒,報檇李也。遂入越。越子以甲楯五千保於會 稽,使大夫種因吳太宰嚭以行成。吳子將許之,伍員 曰:「不可。臣聞之:樹德莫如滋,去疾莫如盡。昔有過澆 殺斟灌以伐斟鄩,滅夏后相。后緡方娠,逃出自竇,歸 於有仍,生少康焉,為仍牧正。惎澆能戒之。澆使椒求 之,逃奔有虞,為之庖正,以除其害。虞思於是妻之以 二姚,而邑諸綸。有田一成,有眾一旅,能布其德,而兆 其謀,以收夏眾,撫其官職。使女艾諜澆,使季杼誘豷, 遂滅過、戈,復禹之績。祀夏配天,不失舊物。今吳不如 過,而越大於少康,或將豐之,不亦難乎?」句踐能親而 務施,施不失人,親不棄勞,與我同壤,而「世為仇讎。於 是乎克而弗取,將又存之。違天而長寇讎,後雖悔之, 不可食已。姬之衰也,日可俟也。介在蠻夷而長寇讎, 以是求伯,必不行矣。」弗聽。退而告人曰:「越十年生聚, 而十年教訓,二十年之外,吳其為沼乎?」三月,越及吳 平。吳入越不書,吳不告慶越不告敗也。吳之入楚也, 使召陳懷公。懷公朝國人而問焉,曰:「欲與楚者右,欲 與吳者左。」陳人從田,無田從黨。逢滑當公而進曰:「臣 聞國之興也以福,其亡也以禍。今吳未有福,楚未有 禍,楚未可棄,吳未可從,而晉盟主也。若以晉辭吳,若 何?」公曰:「國勝君亡,非禍而何?」對曰:「國之有是多矣,何 必不復?小國猶復,況大國乎?臣聞國之興也,視民如 傷,是其福也;其亡也,以民為土芥,是其禍也。楚雖無 德,亦不艾殺其民。吳日敝於兵,暴骨如莽,而未見德 焉。天其或者正訓楚也。禍之適吳,其何日之有?」陳侯 從之。及夫差克越,乃修先君之怨。秋八月,吳侵陳,修 舊怨也。吳師在陳,楚大夫皆懼,曰:「闔廬惟能用其民 以敗我於柏舉,今聞其嗣又甚焉,將若之何?」子西曰: 「二三子恤不相睦,無患吳矣。昔闔廬食不二味,居不 重席,室不崇壇,器不彫鏤,宮室不觀,舟車不飾,衣服 財用,擇不取費。在國,天有菑癘,親巡其孤寡而共其 乏困;在軍,熟食者,分而後敢食,其所嘗者,卒乘與焉。 勤恤其民,而與之勞逸,是以民不罷勞,死知不曠。吾 先大夫子常易之,所以敗我」也,今聞夫差次有臺榭 陂池焉,宿有妃嬙嬪御焉,一日之行,所欲必成,玩好 必從,珍異是聚,觀樂是務,視民如讎,而用之日新。夫 先自敗也已,安能敗我?
按《吳語》:吳王夫差起師伐越,越王句踐起師逆之。江 大夫種乃獻謀曰:「夫吳之與越,惟天所授,王其無庸 戰。夫申胥、華登簡服吳國之士於甲兵,而未嘗有所 挫也。夫一人善射,百夫決拾,勝未可成。夫謀必素見 成事焉而後履之,不可以授命。王不如設戎,約辭行 成,以喜其民,以廣侈吳王之心。吾以卜之於天,天若 棄吳,必許吾成而不吾足也,將必寬然有伯諸侯之 心焉。既罷弊其民,而天奪之食,安受其燼?乃無有命 矣。」越王許諾,乃命諸稽郢行成於吳,曰:「寡君句踐使 下臣郢,不敢顯然布幣行禮,敢私告於下執事曰:昔 者越國見禍,得罪於天王。天王親趨玉趾,以心孤句 踐,而又宥赦之。君王之於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 也。孤不敢忘天災,其敢忘君王之大賜乎?今句踐申 禍無良,草鄙之人,敢忘天王之大德,而思邊垂之小 怨,以重得罪於下執事。」句踐用帥二三之老,親委重 罪,頓顙於邊。今君王不察盛怒,屬兵,將殘伐越國。越 國,固貢獻之邑也,君王不以鞭箠使之,而辱軍士,使 寇令焉。句踐請盟《一》嫡女執箕箒,以姓。「於王宮」 一。「嫡男奉槃匜以隨諸御,《春秋》貢獻,不解於王府, 大王豈辱裁之,亦征諸侯之禮也。夫《諺》曰:『狐埋之而 狐搰之,是以無成功』。今天王既封殖越國,以明聞於 天下,而又刈亡之,是天王之無成勞也。雖四方之諸 侯,則何實以事吳?敢使下臣盡辭,惟天王秉利度義 焉。」吳王夫差乃告諸大夫曰:「孤將有大志於齊,吾將 許越成而無拂吾慮。若越既改,吾又何求?若其不改, 反行,吾振旅焉。」申胥諫曰:「不可許也。夫越非實忠心 好吳也,又非懾畏吾甲兵之彊也。大夫種勇而善謀, 將還玩吳國於股掌之上,以得其志,夫固知君王之蓋威以好勝也,故婉約其辭,以從逸王志,使淫樂於 諸夏之國以自傷也。使吾甲兵鈍弊,民人離落,而日 以憔悴,然後安受吾燼?夫越王好信以愛民,四方歸 之,年穀時熟,日長炎炎,及吾猶可以戰也。為虺弗摧, 為蛇將若何?」吳王曰:「大夫奚隆於越?越曾足以為大 虞乎?若無越,則吾何以《春秋》曜吾軍士?」乃許之成。將 盟,越王又使諸稽郢辭曰:「以盟為有益乎?前盟口血 未乾,足以結信矣;以盟為無益乎?君王舍甲兵之威 以臨使之,而胡重於鬼神而自輕也?」吳王乃許之,荒 成不盟。
按《史記吳太伯世家》:王夫差元年,以大夫伯嚭為太 宰,習戰射,常以報越為志。二年,吳王悉精兵以伐越, 敗之夫椒,報姑蘇也。越王勾踐乃以甲兵五千,棲於 會稽,使大夫種因吳太宰嚭而行成,請委國為臣妾。 敬王三十一年春,吳伐陳。夏,魯叔還會吳于柤。 按《春秋哀公六年》。按《左傳》,六年春,吳伐陳,復修舊 怨也。楚子曰:「吾先君與陳有盟,不可以不救。」乃救陳, 師於城父。秋七月,楚子在城父,將救陳。卜戰不吉,卜 退不吉。王曰:「然則死也。再敗楚師,不如死;棄盟逃讎, 亦不如死。死一也,其死讎乎?」命公子申為王,不可,則 命公子結,亦不可,則命公子啟。五辭而後許。將戰,王 有疾。庚寅,昭王攻大冥,卒於城父。
按《史記吳太伯世家》:王夫差七年,吳王夫差聞齊景 公死而大臣爭寵,新君弱,乃興師北伐齊。子胥諫曰: 「越王勾踐,食不重味,衣不重采,弔死問疾,且欲有所 用其眾,此人不死,必為吳患。今越在腹心,疾而王,不 先而務齊,不亦謬乎?」吳王不聽,遂北伐齊,敗齊師於 艾陵。至繒,召魯哀公而徵百牢。季康子使子貢以《周 禮》說太宰嚭,乃得止。因留,略地於齊、魯之南。〈按左傳召魯徵
百牢在明年夏。按《左傳》及《吳語》戰艾陵在敬王三十六年,今記在此。《索隱》亦謂其錯亂。
〉敬王三十二年夏魯侯會吳于鄫。
按《春秋》哀公七年。按《左傳》,七年夏,公會吳于鄫。吳 來徵百牢。子服景伯對曰:「『先王未之有也』。吳人曰:『宋 百牢我,魯不可以後宋。且魯牢晉大夫過十,吳王百 牢,不亦可乎』?」景伯曰:「晉范鞅貪而棄禮,以大國懼敝 邑,故敝邑十一牢之。君若以禮命於諸侯,則有數矣; 若亦棄禮,則有淫者矣。周之王也,制禮,上物不過十 二,以為天之大數也。今棄《周禮》而曰『必百牢,亦唯執 事』。」吳人弗聽。景伯曰:「吳將亡矣,棄天而背本,不與,必 棄疾於我。」乃與之。太宰嚭召季康子,康子使子貢辭。 太宰嚭曰:「國君道長,而大夫不出門,此何禮也?」對曰: 「豈以為禮?畏大國也。大國不以禮命於諸侯,苟不以 禮,豈可量也?寡君既共命焉,其老豈敢棄其國?太伯 端委以治《周禮》,仲雍嗣之,斷髮文身,臝以為飾,豈禮 也哉?有由然也。反自鄫,以吳為無能為也。」季康子欲 伐邾,乃饗大夫以謀之。子服景伯曰:「小所以事大,信 也;大所以保小,仁也。背大國不信,伐小國不仁,民保 於城,城保於德,失二德者危將焉保?」孟孫曰:「二三子 以為何如惡賢而逆之?」對曰:「禹合諸侯於塗山,執玉 帛者萬國,今其存者無數十焉,唯大不字小,小不事 大也。知必危,何故不言?魯德如邾,而以眾加之,可乎?」 不樂而出。秋,伐邾,及范門,猶聞鐘聲。大夫諫,不聽。茅 成子請告於吳,不許,曰:「魯《擊拆》聞於邾,吳二千里,不 三月不至,何及於我?且國內豈不足?」成子以茅叛師, 遂入邾,處其公宮。眾師晝掠,邾眾保於繹,師宵掠,以 邾。子益來,獻於亳社,囚諸負瑕,負瑕故有繹。邾茅夷 鴻以束帛乘韋,自請救於吳,曰:「魯弱晉而遠吳,馮恃 其眾,而背君之盟,辟君之執事,以陵我小國。邾非敢 自愛也,懼君威之不立。君威之不立,小國之憂也。若 夏盟于鄫衍,秋而背之,成求而不違,四方諸侯,其何 以事君?且魯賦八百乘,君之貳也。邾賦六百乘,君之 私也。以私奉貳,唯君圖之。」吳子從之。
敬王三十三年春正月,吳伐魯。夏,吳討邾。
按《春秋》,哀公八年,討邾不書。 按《左傳》,八年春,吳為 邾故,將伐魯,問於叔孫輒。叔孫輒對曰:「『魯有名而無 情,伐之必得志焉』。退而告公山不狃。公山不狃曰:『非 禮也。君子違,不適讎。國未臣而有伐之,奔命焉,死之 可也,所託也則隱。且夫人之行也,不以所惡廢鄉。今 子以小惡而欲覆宗國,不亦難乎?若使子率,子必辭, 王將使我』。」子張病之,王問於子洩。對曰:「魯雖無與立, 必有與斃。諸侯將救之,未可以得志焉。晉與齊、楚輔 之,是四讎也。夫魯、齊、晉之脣,脣亡齒寒,君所知也,不 救何為?」三月,吳伐我。子洩率故道險,從武城。初,武城 人或有因於吳竟田焉。拘鄫人之漚菅者,曰:「何故使 吾水滋?」及吳師至,拘者道之,以伐武城,克之。王犯嘗 為之宰,澹臺子羽之父好焉,國人懼。懿子謂景伯:「若 之何?」對曰:「吳師來,斯與之戰,何患焉?且召之而至,又 何求焉?」吳師克東陽而進,舍於五梧。明日,舍於蠶室。 公賓庚公甲叔子與戰於夷,獲叔子與析朱鉏獻於 王。王曰:「此同車,必使能國,未可望也。」明日,舍於庚宗。 遂次於泗上。微虎欲宵攻王舍,私屬徒七百人,三踊於幕庭,卒三百人,有若與焉。及稷門之內,或謂季孫 曰:「不足以害吳,而多殺國士,不如已也。」乃止之。吳子 聞之,一夕三遷。吳人行成,將盟,景伯曰:「楚人圍宋,易 子而食,析骸而爨,猶無城下之盟。我未及虧,而有城 下之盟,是棄國也。吳輕而遠,不能久,將歸矣。請少待 之。」弗從。景伯負載造於萊門,乃請釋子服何於吳,吳 人許之,以王子姑曹當之,而後止。吳人盟而還。齊悼 公之來也,季康子以其妺妻之,即位而逆之,季魴侯 通焉,女言其情,弗敢與也。齊侯怒。夏五月,齊鮑牧帥 師伐我,取讙及闡。六月,齊侯使如吳請師,將以伐我, 乃歸邾子。邾子又無道,吳子使太宰子餘討之,囚諸 樓臺,栫之以棘。使諸大夫奉太子革以為政。十年,邾 隱公來奔齊,甥也,故遂奔齊。
敬王三十四年「春,齊侯使公孟綽辭師于吳。秋,吳城 邗溝。冬,吳子伐齊。」
按《春秋》不書。按《左傳》哀公九年:春,齊侯使公孟綽 辭師於吳。吳子曰:「昔歲寡人聞命,今又革之,不知所 從,將進受命於君。」秋,吳城邗溝通江淮。冬,吳子使來 儆師伐齊。
敬王三十五年春,「魯侯會吳伐齊。冬楚公子結帥師 伐陳吳救陳。」
按《春秋》哀公十年。按《左傳》,十年春,公會吳子、邾子、 郯子伐齊南鄙,師於鄎。齊人弒悼公,赴於師,吳子三 日哭於軍門之外。徐承帥舟師將自海入齊,齊人敗 之,吳師乃還。秋,吳子使來復儆師。冬,楚子期伐陳。吳 延州來季子救陳,謂子期曰:「二君不務德而力爭諸 侯,民何罪焉?我請退以為子名,務德而安民。」乃還。 敬王三十六年夏五月,魯侯會吳伐齊。甲戌,齊國書 帥師及吳戰于艾陵,齊師敗績,獲《齊國書》。
按《春秋》,哀公十一年。按《左傳》,十一年夏,為郊戰,故 公會吳子伐齊。五月,克博。壬申,至於嬴。中軍從王。胥 門巢將上軍,王子姑曹將下軍,展如將右軍,齊國書 將中軍,高無丕將上軍,宗樓將下軍,陳僖子謂其弟 書:「爾死,我必得志。」宗子陽與閭丘明相厲也。桑掩胥 御國子,公孫夏曰:「二子必死。」將戰,公孫夏命其徒歌 《虞殯》。陳子行命其徒具《含玉》。公孫揮命其徒曰:「人尋 約,吳髮短。」東郭書曰:「三戰必死於此三矣。」使問弦多 以琴,曰:「吾不復見子矣。」陳書曰:「此行也,吾聞鼓而已, 不聞金矣。」甲戌,戰于艾陵。展如敗高子,國子敗胥門 巢。王卒助之,大敗齊師,獲國書、公孫夏、閭丘明、陳書、 東郭書革車八百乘,甲首三千,以獻於公。將戰,吳子 呼叔孫曰:「而事何也?」對曰:「從司馬。」王賜之甲、劍。《鈹》曰: 「奉爾君事,敬無廢命。」叔孫未能對。衛賜進曰:「州仇奉 甲,從君而拜。」公使太史固歸國子之元寘,之新篋,褽 之以元纁,加組帶焉。寘書於其上曰:「天若不識不衷, 何以使下國?」吳將伐齊,越子率其眾以朝焉。王及列 士皆有饋賂,吳人皆喜,唯子胥懼曰:「『是豢吳也夫』!諫 曰:『越在,我心腹之疾也。壤地同而有欲於我。夫其柔 服,求濟其欲也,不如早從事焉』。」得志於齊,猶獲石田 也,無所用之,越不為沼,吳其泯矣。使醫除疾,而曰「必 遺類焉者,未之有也。《盤庚》之誥曰:『其有顛越不共,則 劓殄無遺育。無俾易種于茲邑』。」是商所以興也。今君 易之,將「以求大,不亦難乎?」弗聽。使於齊,屬其子於鮑 氏為王孫氏。反役,王聞之,使賜之屬鏤以死。將死,曰: 「樹吾墓檟,檟可材也。吳其亡乎!三年,其始弱矣。盈必 毀,天之道也。」〈按史記世家誅子胥事在前年〉
按《吳語》:吳王夫差既許越成,乃大戒師徒,將以伐齊。 申胥進諫曰:「昔天以越賜吳,而王弗受。夫天命有反。 今越王句踐恐懼而改其謀,舍其愆,令輕其征賦,施 民所喜,去民所惡,身自約也。裕其眾庶,其民殷眾,以 多甲兵。譬越之在吳也,猶人之有腹心之疾。夫越王 之不忘敗吳於其心也,戚然服士以伺吾閒。今王非」 越是圖,而齊、魯以為憂。夫齊、魯譬諸疾疥癬也,豈能 涉江、淮而與我爭此地哉?將必越實有吳土,王盍亦 鑑於人,無鑑於水。昔楚靈王不君,其臣箴諫以不入, 乃築臺於章華之上闕為石郭,陂漢以象帝舜罷弊 楚國以間,陳蔡不修。方城之內,踰諸夏而圖東國,三 歲於沮汾,以服吳越。其民不忍飢勞之殃,三軍叛王 於乾谿。王親獨行,屏營傍偟於山林之中。三日,乃見 其涓人疇。王呼之曰:「余不食三日矣。」疇趨而進,王枕 其股以寢於地。王寐,疇枕王以墣而去之。王覺而無 見也,乃匍匐將入棘闈,棘闈不納,乃入𦬒尹申亥氏 焉。王縊,申亥負王以歸,而土埋之其室。此志也,豈遽 忘於諸侯之耳乎?今「王既變鯀禹之功,而高高下下, 以罷民於姑蘇。天奪吾食,都鄙薦饑,今王將狠天而 伐齊。夫吳民離矣,體有所傾,譬如群獸然,一個負矢, 將百群皆奔。王其無方收也,越人必來襲我。王雖悔 之,其猶有及乎!」王弗聽。十二年,遂伐齊。齊人與戰於 艾陵,齊師敗績,吳人有功。吳王夫差既勝齊人於艾 陵,乃使行人奚斯釋言於齊,曰:「寡人帥不腆吳國之 役,遵汶之上,不敢左右,唯好之故。今大夫國子興其眾庶,以犯獵吳國之師徒,天若不知有辠,則何以使 下國勝?」吳王還自伐齊,乃訊申胥曰:「昔吾先王體德 聖明,達於上帝。譬如農夫作耦,以刈殺四方之蓬蒿, 以立名於荊,此則大夫之力也。今大夫老,而又不自 安,恬逸而處以念惡,出則罪吾眾,撓亂百度,以妖孽 吳國。今天降衷於吳,齊師受服,孤豈敢自多?先王之 鐘鼓,實式靈之,敢告於大夫。」申胥釋劍而對曰:「昔吾 先王世有輔弼之臣,以能遂疑計惡,以不陷於大難。 今王播棄黎老而孩童焉,比謀曰:『余令而不違』。夫不 違,乃違也;夫不違,亡之階」也。夫天之所棄,必驟近其 小喜,而遠其大憂。王若不得志於齊,而以覺寤王心, 吳國猶世。吾先君之得之也,必有以取之;其亡之也, 亦有以棄之。用能援持盈以沒,而驟救傾以時。今王 無以取之,而天祿亟至,是吳命之短也。員不忍稱疾 辟易,以見王之親為越之禽也。員請先死。將死,曰:「而 縣吾目於東門,以見越之入,吳國之亡也。」遂自殺。王 慍曰:「孤不使大夫得有見也。」乃使取申胥之尸,盛以 《鴟夷》,而投之於江。
按《吳越春秋》:吳十二年,夫差復北伐齊。越王聞之,率 眾以朝於吳,而以重寶厚獻太宰嚭。嚭喜受越之賂, 愛信越殊甚,日夜為言於吳王,王信用嚭之計。伍胥 大懼曰:「是棄吳也。」乃敢諫曰:「越在心腹之病,不前除 其疾。今信浮辭偽詐而貪齊破齊,譬由磐石之田,無 立其苗也。願王釋齊而前越,不然悔之無及。」吳王不 聽,使子胥使於齊,通期戰之會。子胥謂其子曰:「我數 諫王,王不我用。今見吳之亡矣,汝與吾俱亡,亡無為 也。」乃屬其子於齊鮑氏而還。太宰嚭既與子胥有隙, 因讒之曰:「子胥為彊暴力諫,願王少厚焉。」王曰:「寡人 知之。」未興師會,魯使子貢聘於吳。十三年,齊大夫陳 成恆欲弒簡公,陰憚高、國、鮑晏,故前興兵伐魯。魯君 憂之。孔子患之,召門人而謂之曰:「諸侯有相伐者,丘 常恥之。夫魯,父母之國也,丘墓在焉,今齊將伐之,子 無意一出耶?」子路辭出,孔子止之。子張、子石請行,孔 子弗許。子貢辭出,孔子遣之。子貢北之齊,見成恆,因 謂曰:「夫魯者難伐之國,而君伐過矣。」成恆曰:「魯何難 伐也?」子貢曰:「其城薄以卑,其地狹以淺,其君愚而不 仁,大臣無用,士惡甲兵,不可與戰,君不若伐吳。夫吳 城厚而崇,池廣以深,甲堅士選,器飽弩勁,又使明大 夫守之,此易邦也。」成恆忿然作色曰:「子之所難,人之 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難,而以教恆,何也?」子貢曰:「臣 聞君三封而三不成者,大臣有所不聽者也。今君又 欲破」魯以廣齊,隳魯以自尊,而君功不與焉,是君上 驕,下恣群臣而欲以成大事,難矣。且夫上驕則犯,臣 驕則爭,此君上於王有遽,而下與大臣交爭,如此則 君立於齊,危於累卵,故曰「不如伐吳。」且吳王剛猛而 毅,能行其令,百姓習於戰守,明於法禁,齊遇為擒必 矣。今君悉四境之中,出大臣以環之,人民「外死,大臣 內空,是君上無彊敵之臣,下無黔首之士,孤主制齊 者君也。」陳恆曰:「善。雖然,吾兵已在魯之城下矣。吾去 之吳,大臣將有疑我之心,為之奈何?」子貢曰:「君按兵 無伐,請為君南見吳王,請之救魯而伐齊,君因以兵 迎之。」陳恆許諾。子貢南見吳王,謂吳王曰:「臣聞之,王 者不絕世而霸者無彊敵。千鈞之重,加銖而移。今萬 乘之齊,而私千乘之魯,而與吳爭彊,臣竊為君恐焉。 且夫救魯,顯名也;伐齊,大利也;義存亡魯,害暴齊而 威彊晉,則王不疑也。」吳王曰:「善。雖然,吾嘗與越戰,棲 之會稽,入臣於吳,不即誅之,三年使歸。夫越君賢主, 苦身勞力,夜以接日,內飭其政,外事諸侯,必將有報 我之心。子待我伐越而聽子。」子貢曰:「不可。夫越之彊 不過於魯,吳之彊不過於齊。主以伐越而不聽臣齊 亦己私魯矣。且畏小越而惡彊齊,不勇也;見小利而 忘大害,不智也。臣聞仁人不因居以廣其德,智者不 棄時以舉其功,王者不絕世以立其義。且夫畏越如 此,臣誠東見越王,使出師以從下吏。」吳王大悅。子貢 東見越王,王聞之,除道郊迎,身御至舍,問曰:「此僻狹 之國,蠻夷之民,大夫何索然若不辱,乃至於此?」子貢 曰:「君處故來。」越王勾踐再拜稽首曰:「孤聞禍與福為 鄰,今大夫之弔,孤之福矣,孤敢不問其說?」子貢曰:「臣 今者見吳王,告以救魯而伐齊,其心畏越。且夫無報 人之志,而使人疑之,拙也;有報人之意,而使人知之, 殆也。事未發而聞之者危也。三者舉事之大忌也。」越 王再拜曰:「孤少失前人,內不自量,與吳人戰,軍敗,身 辱遁逃,上棲會稽,下守海濱,唯魚鱉見矣。今大夫辱 弔而身見之,又發玉聲以教孤,孤賴天之賜也,敢不 承教!」子貢曰:「臣聞明主任人,不失其能,直士舉賢,不 容於世。故臨財分利則使仁,涉患犯難則使勇,用智 圖國則使賢,正天下定諸侯則使聖」,兵強而不能行 其威勢,在上位而不能施其政令於下者,其君幾乎 難矣。臣竊自擇可與成功而至王者,惟幾乎!今吳王 有伐齊、晉之志,君無愛重器以喜其心,無惡卑辭以 盡其禮,而伐齊,齊必戰不勝,君之福也。彼戰而勝,必「以其兵臨晉,騎士銳兵弊乎齊,重寶車騎羽毛盡乎 晉,則君制其餘矣。」越王再拜曰:「昔者吳王分其民之 眾以殘吾國,殺敗吾民,鄙吾百姓,夷吾宗廟,國為墟 棘,身為魚鱉。孤之怨吳,深於骨髓,而孤之事吳,如子 之畏父,弟之敬兄,此孤之死言也。今大夫有賜,故孤 敢以報情。孤身不安重席,口不嘗厚味,目不視美色, 耳不聽雅音,既已三年矣。焦唇乾舌,苦身勞力,上事 群臣,下養百姓。願一與吳交戰於天下平原之野,正 身臂而奮,吳越之士繼踵連死,肝腦塗地者,孤之願 也。思之三年,不可得也。今內量吾國不足以傷吳,外 事諸侯而不能也,願空國棄群臣,變容貌,易姓名,執 箕帚,養牛馬以事之。孤雖知要領不屬,手足異處,四 支布陳,為鄉邑笑,孤之意出焉。今大夫有賜,存亡國, 舉死人,孤賴天賜,敢不待令乎?」子貢曰:「夫吳王為人, 貪功名而不知利害。」越王慥然避位。子貢曰:「臣觀吳 王為數戰伐士卒,不恩大臣,內引讒人益眾。夫子胥 為人,精誠中廉,外明而知時,不以身死隱君之過,正 言以忠君,直行以為國,其身死而不聽。太宰嚭為人, 智而愚,彊而弱,巧言利辭以內其身,善為詭詐以事 其君,知其前而不知其後,順君之過以安其私,是殘 國傷君之佞臣也!」越王大悅。子貢去,越王送之金百 鎰,寶劍一,良馬二,子貢不受。至吳,謂吳王曰:「臣以下 吏之言告於越王。」越王大恐,曰:「昔者孤身不幸,少失 前人,內不自量,抵罪於吳,軍敗身辱,逋逃出走,棲於 會稽,國為墟莽,身為魚鱉,賴大王之賜,使得奉俎豆, 修祭祀,死且不敢忘,何謀之敢?」其志甚恐。將使使者 來謝於王子貢館。五日,越使果來,曰:「東海役臣勾踐 之使者臣種,敢修下吏,少聞於左右。昔孤不幸,少失 前人,內不自量,抵罪上國,軍敗身辱,逋逃會稽,賴王 賜,得奉祭祀,死且不忘。今竊聞大王興大義,誅彊救 弱,困暴齊而撫周室,故使賤臣以奉前王所藏甲二 十領,屈盧之矛,步光之劍,以賀君吏。若將遂大義,敝 邑雖小,請悉四方之內士卒三千人,以從下吏,請躬 被堅執銳以前受矢石,君臣死無所恨矣!」吳王大悅, 乃召子貢曰:「越使果來,請出士卒三千,其君從之,與 寡人伐齊,可乎?」子貢曰:「不可。夫空人之國,悉人之眾, 又從其君,不仁也。受幣許其師,辭其君即可。」吳王許 諾。子貢去晉,見定公曰:「臣聞慮不預定,不可以應卒; 兵不預辦,不可以勝敵。今吳、齊將戰,戰而不勝,越亂 之必矣;與戰而勝,必以其兵臨晉,君為之奈何?」定公 曰:「何以待之?」子貢曰:「修兵伏卒以待之。」晉君許之。子 貢返魯,吳王果興九郡之兵,將與齊戰。道出胥門,因 過姑胥之臺。忽晝假寐於姑胥之臺而得夢,及寤而 起,其心恬然悵焉,乃命太宰嚭告曰:寡人晝臥有夢, 覺而恬然悵焉,請占之,得無所憂哉?夢入章明宮,見 兩䥶蒸而不炊,兩黑犬嗥以南,「嗥以北,兩鋘殖吾宮 牆,流水湯湯,越吾宮堂,後房鼓震,篋篋有鍛工,前園 橫生梧桐,子為寡人占之。」太宰嚭曰:「美哉,王之興師 伐齊也。臣聞章者,德鏘鏘也;明者,破敵聲聞,功朗明 也;兩䥶蒸而不炊者,大王聖德氣有餘也;兩黑犬,嗥 以南,嗥以北者,四夷已服,朝諸侯也。兩鋘殖宮牆者, 農夫就成,田夫耕也;湯湯越宮堂者,鄰國貢獻,財有 餘也;後房篋篋鼓震,有鍛工者,宮女悅樂,琴瑟和也; 前園橫生梧桐者,樂府鼓聲也。」吳王大悅,而其心不 已,召王孫駱問曰:「寡人忽晝夢為予陳之。」王孫駱曰: 「臣鄙淺於道,不能博大,今王所夢,臣不能占。其有所 知者,東掖門亭長長城公弟公孫聖。聖為人,少而好 游,長而好學,多見博觀,知鬼神之情狀,願王問之。」王 乃遣王孫駱往請公孫聖曰:「吳王晝臥姑胥之臺,忽 然感夢,覺而悵然,使子占之,急詣姑胥之臺。」公孫聖 伏地而泣,有頃而起,其妻從旁謂聖曰:「子何性鄙,希 睹人主」,卒得急召,涕泣如雨。公孫聖仰天嘆曰:「悲哉, 非子所知也!今日壬午,時加南方,命屬上天,不得逃 亡,非但自哀誠傷。」吳王妻曰:「子以道自達於主,有道 當行,上以諫王,下以約身。今聞急召,憂惑潰亂,非賢 人所宜。」公孫聖曰:「愚哉,女子之言也!吾受道十年,隱 身避害,欲紹壽命,不意卒得急召,中世自棄,故悲與 子相離耳。」遂去,詣姑胥臺。吳王曰:「寡人將北伐齊魯, 道出胥門,過姑胥之臺,忽然晝夢。子為占之,其言吉 凶。」公孫聖曰:「臣不言身名全,言之必死百段於王前。 然忠臣不顧其軀。」乃仰天嘆曰:「臣聞好船者必溺,好 戰者必亡。臣好直言,不顧於命,願王圖之。臣聞章者, 戰不勝,敗走傽偟也;明者,去昭昭,就冥冥也;入門見 䥶蒸而不炊者,大王不得火食也;兩黑犬嗥以南,嗥 以北」者,黑者陰也;北者,匿也。「兩鋘殖宮牆」者,越軍入 吳國,伐宗廟,掘社稷也。「流水湯湯,越宮堂」者,宮室虛 也。「後房鼓震篋篋者,坐太息也。前園橫生梧桐者,梧 桐心空,不為用器,但為盲僮與死人俱葬也。願大王 按兵修德,無伐於齊,則可銷也。」遣下吏太宰嚭、王孫 駱,解冠幘,肉袒徒跣,稽首謝於勾踐:「國可安存也,身 可不死矣。」吳王聞之,索然作怒,乃曰:「吾天之所生,神之所使。」顧力士石番以鐵鎚擊殺之。聖乃仰頭向天 而言曰:「吁嗟,天知吾之冤乎!忠而獲罪,身死無辜,以 葬我以為直者,不如相隨為柱,提我至深山,後世相 屬為聲響。」於是吳王乃使門人提之蒸丘:豺狼食汝 肉,野火燒汝骨;東風數至,「飛揚汝骸,骨肉糜爛,何能 為聲響哉?」太宰嚭趨進曰:「賀大王,喜災已滅矣!」因舉 行觴兵可以行。吳王乃使太宰嚭為右校,司馬王孫 駱為左校,乃從勾踐之師伐齊。伍子胥聞之,諫曰:「臣 聞興十萬之眾,奉師千里,百姓之費,國家之出,日數 千金,不念士民之死,而爭一日之勝,臣以為危國亡 身之甚,且與賊居,不知其禍,外復求怨,徼幸他國,猶 治救瘑疥而棄心腹之疾,發當死矣。瘑疥,皮膚之疾, 不足患也。今齊陵遲千里之外,更歷楚、趙之界,齊為 疾,其疥耳,越之率病,乃心腹也。不發則傷,動則有死。 願大王定越而後圖齊」,臣言之決矣,敢不盡忠!臣今 年老,耳目不聰,以狂惑之心,無能益國。竊觀《金匱》第 八,其可傷也。吳王曰:「何謂也?」子胥曰:「今年七月辛亥 平旦,大王以首事。辛,歲位也;亥,陰前之辰也,合壬子 歲前合也,利以行武,武決勝矣。然德在合,斗擊丑丑, 辛之本也。大吉為白虎而臨辛功曹為太常,所臨亥 大吉,得辛為九醜,又與白虎并重,有人若以此首事, 前雖小勝,后必大敗,天地行殃禍不久矣!」吳王不聽, 遂九月使太宰嚭伐齊,軍臨北郊。吳王謂嚭曰:「行矣! 無忘有功,無赦有罪,愛民養士,視如赤子,與智者謀, 與仁者友。」太宰嚭受命遂行。吳王召大夫被離問曰: 「汝常與子胥同心合志,并慮一謀,寡人興師伐齊,子 胥獨何言焉?」被離曰:「子胥欲盡誠於前王,自謂老狂, 耳目不聰,不知當世之所行,無益。」吳國王遂伐齊。齊 與吳戰於艾陵之上,齊師敗績。吳王既勝,乃使行人 成好於齊曰:「吳王聞齊有沒水之慮,帥軍來觀,而齊 興師蒲草,吳不知所安集,設陣為備,不意頗傷齊師, 願結和親而去。」齊王曰:「寡人處此北邊,無出境之謀。 今吳乃濟江淮,踰千里而來,侵我壤土,戮我眾庶,賴 上帝哀存國猶不至顛隕。王今讓以和親,敢不如命?」 吳齊遂盟而去。吳王還,乃讓子胥曰:「吾前王履德明 達於上帝,垂功用力,為子西結彊讎於楚。今前王譬 若農夫之刈殺四方蓬蒿,以立名於荊蠻,斯亦大夫 之力。今大夫昏耄而不自安,生變起詐,怨惡而出,出 則罪吾士眾,亂吾法度,欲以妖孽挫衂吾師,賴天降 哀,齊師受服,寡人豈敢自歸其功,乃前王之遺德,神 靈之祐福也!若子於吳,則何力焉?」伍子胥攘臂大怒, 釋劍而對曰:「昔吾前王有不庭之臣,以能遂疑計不 陷於大難,今王播棄所患,外不憂此孤僮之謀,非霸 王之事,天所未棄,必趨其小喜,而近其大憂,王若覺 寤,吳國世世存焉;若不覺寤,吳國之命斯促矣!員不 忍稱疾辟易,乃見王之為擒。員誠前死,掛吾目於門, 以觀吳國之喪。」吳王不聽,坐於殿上,獨見四人向庭 相背而倚。王怪而視之,群臣問曰:「王何所見?」王曰:「吾 見四人相背而倚,聞人言則四分走矣。」子胥曰:「如王 言,將失眾矣。」吳王怒曰:「子言不祥!」子胥曰:「非惟不祥, 王亦亡矣。」後五日,吳王复坐殿上,望見兩人相對,北 向人,殺南向人,王問:「群臣見乎?」曰:「無所見。」子胥曰:「王 何見?」王曰:「前日所見四人,今日又見二人相對,北向 人,殺南向人。」子胥曰:「臣聞四人走叛也,北向殺南向 臣殺君也。」王不應。吳王置酒文臺之上,群臣悉在,太 宰嚭執政,越王侍坐,子胥在焉。王曰:「寡人聞之,君不 賤有功之臣,父不憎有力之子。今太宰嚭為寡人有 功,吾將爵之上賞;越王慈仁忠信,以孝事於寡人,吾 將復增其國,以還助伐之功。於眾大夫如何?」群臣賀 曰:「大王躬行至德,虛心養士,群臣並進,見難爭死,名 號顯著,威震四海,有功蒙賞,亡國復存,霸功王事,咸 被群臣。」於是子胥據地垂涕曰:「於乎哀哉,遭此默默, 忠臣掩口,讒夫在側,政敗道壞,謟諛無極,邪說偽辭, 以曲為直,舍讒攻忠,將滅吳國,宗廟既夷,社稷不食, 城郭丘墟,殿生荊棘。」吳王大怒曰:「老臣多詐,為吳妖 孽,乃欲專權擅威,獨傾吳國,寡人以前王之故,未忍 行法,今退自計,無沮吳謀!」子胥曰:「今臣不忠不信,不 得為前王之臣,臣不敢愛身,恐吾國之亡矣!昔者桀 殺關龍逢,紂殺王子比干,今大王誅臣,參於桀紂,大 王勉之,臣請辭矣!」子胥歸,謂被離曰:「吾貫弓接矢於 鄭、楚之界,越渡江淮,自致於斯。前王聽從吾計,破楚 見凌之讎,欲報前王之恩,而至於此,吾非自惜,禍將 及汝!」被離曰:「數諫不聽,自殺何益?何如亡乎?」子胥曰: 「亡臣安往?」吳王聞子胥之怨恨也,乃使人賜屬鏤之 劍,子胥受劍,徒跣褰裳,下堂中庭,仰天呼怨曰:「吾始 為汝父忠臣立吳,設謀破楚,南服勁越,威加諸侯,有 霸王之功,今汝不用吾言,反賜我劍,吾今日死,吳宮 為墟,庭生蔓草,越人掘汝社稷,安忘我乎?昔前王不 欲立汝,我以死爭之,卒得汝之願,公子多怨於我,我 大有功於吳,今乃忘我定國之恩,反賜我死,豈不謬
哉!」吳王聞之,大怒曰:「汝不忠信,為寡人使齊,託汝子於齊鮑氏,有我外之心,急令自裁,孤不使汝得有所見!」子胥把劍仰天歎曰:「自我死後,後世必以我為忠, 上配夏殷之世,亦得與龍逢、比干為友!」遂伏劍而死。 吳王乃取子胥屍,盛以鴟夷之器,投之於江中,言曰: 「胥!汝一死之後,何能有知?」即斷其頭,置高樓上,謂之 曰:「日月炙汝肉,飄風飄汝眼,炎光燒汝骨,魚鱉食汝 肉,汝骨變形灰,有何所見?」乃棄其軀,投之江中,子胥 因隨流揚波,依潮來往,蕩激崩岸,於是吳王謂被離 曰:「汝嘗與子胥論寡人之短。」乃髡被離而刑之。王孫 駱聞之不朝,王召而問曰:「子何非寡人而不朝乎?」駱 曰:「吾恐耳。」曰:「子以我殺子胥為重乎?」駱曰:「大王氣高, 子胥位下,王誅之,臣命何異於子胥,臣以是恐也。」王 曰:「非聽宰嚭以殺子胥,胥圖寡人也。」駱曰:「臣聞人君 者,必有敢諫之臣,在上位者,必有敢言之交。夫子胥, 先王之老臣也,不忠不信,不得為前」王臣。吳王中心 悷然,悔殺子胥,豈非宰嚭之讒子胥,而欲殺之?駱曰: 「不可,王若殺嚭,此為二子胥也。」於是不誅。
敬王三十七年「夏五月,魯侯會吳于橐皋。」
按《春秋》哀公十二年。按《左傳》十二年:夏,公會吳于 橐皋。吳子使太宰嚭請尋盟,公不欲,使子貢對曰:「盟 所以周信也。故心以制之,玉帛以奉之,言以結之,明 神以要之。寡君以為苟有盟焉,弗可改也已。若猶可 改,日盟何益?今吾子曰:『必尋盟。若可尋也,亦可寒也』。」 乃不尋盟。吳徵會於衛。初,衛人殺吳行人且姚而懼, 謀於行人子羽。子羽曰:「吳方無道,無乃辱吾君,不如 止也。」子木曰:「吳方無道,國無道,必棄疾於人。吳雖無 道,猶足以患衛。往也。長木之斃,無不摽也;國狗之瘈, 無不噬也。而況大國乎?」秋,衛侯會吳于鄖。公及衛侯、 宋皇瑗盟,而卒辭吳盟。吳人藩衛侯之舍。子服景伯 謂子貢曰:「夫諸侯之會,事既畢矣,侯伯致禮,地主歸 餼,以相辭也。今吳不行禮於衛,而藩其君,舍以難之。」 子盍見太宰,乃請束錦以行。語及衛故,太宰嚭曰:「寡 君願事衛君。衛君之來也緩,寡君懼,故將止之。」子貢 曰:「衛君之來也,必謀於其眾。其眾或欲或否,是以緩 來。其欲來者,子之黨也。其欲不來者,子之讎也。若執 衛君,是墮黨而崇讎也。夫墮子者,得其志矣。且合諸 侯而執衛君,誰敢不懼?墮黨崇讎而懼諸侯,或者難 以霸乎?」太宰嚭說,乃舍衛侯。衛侯歸,效夷言。子之尚 幼,曰:「君必不免其死於夷乎?」執焉而又說其言,從之 固矣。
敬王三十八年「夏六月,晉侯、魯侯、吳子會于黃池,於 越入吳。」
按《春秋》哀公十三年。按《左傳》十三年:夏,公會單平 公、晉定公、吳夫差于黃池。六月丙子,越子伐吳,為二 隧。疇無餘、謳陽自南方先及郊。吳太子友、王子地、王 孫彌庸、壽於姚,自泓上觀之,彌庸見姑蔑之旗,曰:「吾 父之旗也,不可以見讎而弗殺也。」太子曰:「戰而不克, 將亡國。請待之。」彌庸不可,屬徒五千,王子地助之。乙 酉戰,彌庸獲疇無餘,地獲謳陽。越子至,王子地守。丙 戌復戰,大敗吳師,獲太子友、王孫彌庸、壽於姚。丁亥, 入吳。吳人告敗於王。王惡其聞也,自剄七人於幕下。 秋七月辛丑,盟。吳、晉爭先。吳人曰:「於周室,我為長。」晉 人曰:「於姬姓,我為伯。」趙鞅呼司馬寅曰:「日旰矣,大事 未成,二臣之罪也。建鼓整列,二臣死之,長幼,必可知 也。」對曰:「請姑視之。」反曰:「肉食者無墨。今吳王有墨,國 勝乎?太子死乎?且夷德輕,不忍久,請少待之。」乃先晉 人。吳人將以公見晉侯,子服景伯對使者曰:「王合諸 侯,則伯帥侯牧以見於王;伯合諸侯,則侯帥子男以 見於伯。自王以下,朝聘玉帛不同。故敝邑之職貢於 吳,有豐於晉,無不及焉,以為伯也。今諸侯會,而君將 以寡君見晉君,則晉成為伯矣。敝邑將改職貢,魯賦 於吳八百乘,若為子男,則將半邾以屬於吳,而如邾 以事晉。且執事以伯召諸侯,而以侯終之,何利之有 焉?」吳人乃止。既而悔之,將囚景伯。景伯曰:「何也?立後 於魯矣。將以二乘與六人從,遲速唯命。」遂囚以還。及 戶牖,謂太宰曰:「魯將以十月上辛,有事於上帝先王, 季辛而畢,何世有職焉?自襄以來,未之改也。若不會」, 祝宗將曰:「吳實然,且謂魯不共,而執其賤者七人,何 損焉?」太宰嚭言於王曰:「無損於魯,而祗為名,不如歸 之。」乃歸。景伯、吳申叔儀乞糧於公孫有山氏,曰:「佩玉 蕊兮,余無所繫之。旨酒一盛兮,余與褐」之父睨之,對 曰:「粱則無矣,麤則有之。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則 諾。」王欲伐宋,殺其丈夫而囚其婦人。太宰嚭曰:「可勝 也,而弗能居也。」乃歸。冬,吳及越平。
按《吳語》:吳王夫差既殺申胥,不稔於歲,乃起師北征, 闕為深溝於商魯之間,北屬之沂,西屬之濟,以會晉 公午於黃池。於是越王句踐乃命范蠡、舌庸率師沿 海泝淮,以絕吳路,敗王子友於姑熊夷。越王句踐乃 率中軍泝江以襲吳,入其郛,焚其姑蘇,徙其大舟。吳 晉爭長,未成邊遽,乃至以越亂告。吳王懼,乃合大夫 而謀曰:「越為不道,背其齊盟。今吾道路悠遠,無會而歸,與會而先晉,孰利?」王孫雄曰:「夫危事不齒,雄敢先 對。二者莫利。無會而歸,越聞章矣,民懼而走遠,無正 就齊。宋。」徐夷曰:「吳既敗矣,將夾溝而㢋我,我無生命 矣,會而先晉。晉既執諸侯之柄以臨我,將成其志以 見天子。吾須之不能,去之不忍。若越聞俞章,吾民恐 畔,必會而先之。」王乃步就王孫雄曰:「先之圖之將若 何?」王孫雄曰:「王其無疑,吾道路悠遠,必無有二命焉, 可以濟事。」王孫雄進,顧揖諸大夫曰:「危事不可以為 安,死事不可以為生,則無為貴知矣。民之惡死而欲 貴富以長沒也,與我同。雖然,彼近其國有遷,我絕慮 無遷,彼豈能與我行此危事也哉?事君勇謀,於此用 之。今夕必挑戰以廣民心,請王厲士以奮其朋勢,勸 之以高位重畜,備刑戮以辱不厲者,令各輕其死,彼 將不戰而先我。我既執諸侯之柄,以歲之不穫也,無 有誅焉,而先罷之」,諸侯必說,既而皆入其地,王安挺 志,一日惕,一日留,以安步,王志必設,以此民也,封於 江淮「之間,乃能至於吳。」吳王許諾。 吳王昏,乃戒令 秣馬食士。夜中乃令服兵,擐甲,係馬舌,出火竈,陳士 卒百人,以為徹行。百行行頭皆官帥,𢹬鐸拱稽,建肥 胡,奉文犀之渠。十行一嬖,大夫建旌,提鼓,挾經,秉枹。 十旌一將軍,載常,建鼓,挾經,秉枹,為萬人以為方陳, 皆白常,白旂,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王親「秉鉞,載 白旗,以中陳而立。左軍亦如之,皆赤常、赤旟、丹甲、朱 羽之矰,望之如火。右軍亦如之,皆元常、元旗、黑甲、烏 羽之矰,望之如墨。為帶甲三萬以勢攻,雞鳴乃定。既 陳,去晉軍一里。昧明,王乃秉枹,親就鳴鐘,鼓丁寧,錞 于振鐸,勇怯盡應,三軍皆譁,釦以振旅,其聲動天地。」 晉師大駭,不出。周軍飭壘,乃令董褐請事曰:「兩君偃 兵接好,日中為期。今大國越錄,而造於敝邑之軍壘, 敢請亂。」故吳王親對之曰:「天子有命,周室卑約,貢獻 莫入,上帝鬼神,而不可以告,無姬姓之振也徒遽來 告孤,日夜相繼,匍匐就君。君今非王室不安平是憂, 億負晉眾庶不式,諸戎、翟、楚、秦將不長,弟以力征一 二兄弟之國,孤欲守吾先君之班爵,進則不敢,退則 不可。今會日薄矣,恐事之不集,以為諸侯笑。孤之事 君在今日,不得事君亦在今日,為使者之無遠也,孤 用親聽命於藩離之外。」《董褐》將還,王稱左畸曰:「攝少 司馬茲與王士五人坐於王前」,乃皆進自於客前 以酬客。董褐既致命,乃告諸趙鞅曰:「臣觀吳王之色, 類有大憂,小則嬖妾嫡子死,不則國有大難,大則越 入吳將毒,不可與戰。主其許之,先無以待危,然而不 可徒許也。」趙鞅許諾。晉乃令董褐復命曰:「寡君未敢 觀兵,身見使。」褐復命曰:「曩君之言,周室既卑,諸侯失 禮於天子,請貞於《陽卜》,收文武之諸侯。孤以」下密邇 於天子,無所逃罪。訊讓日至,曰:「昔吳伯父不失《春秋》, 必率諸侯以顧,在余一人。」今伯父有蠻荊之虞,禮世 不續,用命孤禮佐周公,以見我一二兄弟之國,以休 君憂。今君掩王東海,以淫名聞於天子,君有短垣而 自踰之,況蠻荊則何有於周室?夫命圭有命,固曰「吳 伯」,不曰「吳王」,諸侯是以敢辭。「夫諸侯無二君,而周無 二王,君若無卑天子以干其不祥,而曰吳公,孤敢不 順從君命?」長弟許諾。吳王許諾,乃退就幕而會。吳公 先歃,晉侯亞之。吳王既會,越聞愈章,恐齊、宋之為己 害也,乃命王孫雄先與勇獲帥徒師以為過,賓於宋, 以焚其北郛焉而過之。 吳王夫差既退於黃池,乃 使王孫苟告勞於周曰:「昔者楚人為不道,不承共王 事,以遠我一二兄弟之國。吾先君闔廬不貰,不忍,被 甲帶劍,挺《鈹搢》鐸,以與楚昭王毒,逐於中原柏舉。天 舍其衷,楚師敗績,王去其國,遂至於郢。王總其百執 事,以奉其社稷之祭,其父子昆弟不相能夫概王作 亂,是以復歸於吳。今齊侯任不鑒於楚,又不承共王 命,以遠我一二兄弟之國。夫差不貰不忍,被甲帶劍, 挺鈹搢鐸,遵汶伐博,《䔲笠》相望於艾陵。天舍其衷,齊 師還,夫差豈敢自多,文武實舍其衷。歸不稔於歲余 沿江泝淮,闕溝深水,出於商魯之間,以徹於兄弟之 國。夫差克有成事,敢使苟告於下執事。」周王答曰:「苟 伯父命女來,明紹享余一人,若余嘉之。」昔周室逢天 之降禍,遭民之不祥,余心豈忘憂卹?不唯下土之不 康靖。今伯父曰「『戮力同德』,伯父若能然,余一人兼受 而介福。」伯父多歷年以沒元身,伯父秉德已侈大哉! 按《吳越春秋》,吳十四年,夫差既殺子胥,連年不熟,民 多怨恨。吳王復伐齊,闕為蘭溝於商魯之間,北屬蘄, 西屬濟,欲與魯晉合攻於黃池之上,恐群臣復諫,乃 令國中曰:「寡人伐齊,有敢諫者死。」太子友知子胥忠 而不用,太宰嚭佞而專政,欲切言之,恐罹尤也,乃以 《諷諫》激於王。清旦,懷丸持彈,從後園而來,衣袷履濡。 王怪而問之曰:「子何為袷衣濡履,體如斯也?」太子友 曰:「適游後園,聞秋蜩之聲,往而觀之。夫秋蟬登高樹, 飲清露,隨風撝撓,長吟悲鳴,自以為安。不知螳蜋超 枝緣條,曳腰聳距,而稷其形。夫螳蜋翕心而進,志在 有利;不知黃雀盈綠林,徘徊枝陰。」「微,進欲啄螳蜋。夫黃雀但知伺螳蜋之有味,不知臣挾彈危擲,蹭 蹬飛丸而集其背。今臣但虛心志在黃雀,不知空埳 其旁,闇忽埳中陷於深井,臣故袷體濡履,幾為大王 取笑。」王曰:「天下之愚,莫過於斯。但貪前利,不睹後患。」 太子曰:「天下之愚,復有甚者。魯承周公之末,有孔子 之教,守仁抱德,無欲於鄰國,而齊舉兵伐之,不愛民 命,惟有所獲。夫齊徒舉而伐魯,不知吳悉境內之士, 盡府庫之財,暴師千里而攻之。夫吳徒知踰境征伐 非吾之國,不知越王將選死士,出三江之口,入五湖 之中,屠我吳國,滅我吳宮,天下之危,莫過於斯也!」吳 王不聽太子之諫,遂北伐齊。
敬王四十年夏,楚伐吳,陳使使弔于吳。
按《魯史》不書。按《左傳哀公十五年》:「夏,楚子西、子期 伐吳,及桐汭。陳侯使公孫貞子弔焉,及良而卒,將以 尸入。吳子使太宰嚭勞,且辭曰:『以水潦之不時,無乃 廩然隕大夫之尸,以重寡君之憂。寡君敢辭上介。𦬒 尹蓋對曰:『寡君聞楚為不道,薦伐吳國,滅厥民人。寡 君使蓋備使弔。君之下吏無祿,使人逢天之慼,大命 隕墜,絕世於良,廢日共積,一日遷次。今君命逆,使人 曰:『無以尸造於門』,是我寡君之命委於草莽也。且臣 聞之曰:『事死如事生,禮也』』』。」於是乎有朝聘而終以尸 將事之禮,又有朝聘而遭喪之禮。若不以尸將命,是 遭喪而還也,無乃不可乎?以禮防民,猶或踰之。今大 夫曰「死而棄之」,是棄禮也。其何以為諸侯主?先民有 言曰:「無穢虐士備,使奉尸將命。」苟我寡君之命達於 君所,雖隕於深淵,則天命也。非君與涉人之過也。吳 人內之。
敬王四十一年吳人伐楚慎邑。
按《魯史》不書。按《左傳哀公十六年》:「楚太子建之遇 讒也,自城父奔宋,又辟華氏之亂於鄭,鄭人甚善之。 又適晉,與晉人謀襲鄭,乃求復焉。鄭人復之如初。晉 人使」於子木,請行而期焉。子木暴虐於其私邑,邑 人訴之。鄭人省之,得晉。焉。遂殺子木。其子曰勝,在 吳子西召之,使處吳,竟為白公。吳人伐慎,白公敗之。 敬王四十二年春三月,越子伐吳,敗之于笠澤。」 按《左傳》哀公十七年「春三月,越子伐吳,吳子禦之。笠 澤夾水而陳。越子為左右句卒,使夜或左或右,鼓譟 而進,吳師分以禦之。越子以三軍潛涉,當吳中軍而 鼓之,吳師大亂,遂敗之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