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第176卷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一百七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一百七十六卷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一百七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一百七十六卷目錄

 勳爵部紀事二

 勳爵部雜錄

官常典第一百七十六卷

勳爵部紀事二 编辑

《唐書裴寂傳》:「始高祖論太原首功,詔尚書令秦王、尚 書左僕射裴寂、納言劉文靜恕二死。左驍衛大將軍 長孫順德、右驍衛大將軍劉弘基、右屯衛大將軍竇 琮、左翊衛大將軍柴紹、內史侍郎唐儉、吏部侍郎殷 開山、鴻臚卿劉世龍、衛尉少卿劉政會、都水監趙文 恪、庫部郎中武士彠、驃騎將軍張平高、李思行、李高」 遷、左屯衛長史許世緒等十四人,恕一死。武德九年 十月,太宗又定功臣封戶,時文靜已死,乃自寂而下 差功大小第之,總四十三人。寂戶千五百,長孫無忌、 王君廓、尉遲敬德、房元齡、杜如晦戶千三百,長孫順 德、柴紹、羅藝、趙郡王孝恭戶千二百,侯君集、張公謹、 劉師立戶千,李勣、劉弘基戶九百,高士廉、宇文士及、 秦叔寶、程知節戶七百;安興貴、安修仁、唐儉、竇軌、屈 突通、蕭瑀、封德彝、劉義節戶六百;錢九隴、樊興公、孫 武達、李孟嘗、段志元、龐卿惲、張亮、李藥師、杜淹、元仲 文,戶四百;張長遜、張平高、李安遠、李子和、秦行師、馬 三寶,戶三百。寂等三十人,已見于傳。自趙文恪等十 八人功不甚顯,然參附議始事班班見當世。今次第 其名。總出《左方》云。

《大唐新語》:「貞觀十七年,太宗圖畫太原倡義及秦府 功臣趙公長孫無忌、河間王孝恭、萊公杜如晦、鄭公 魏徵、梁公房元齡、申公高士廉、鄂公尉遲敬德、鄖公 張亮、陳公侯君集、盧公程知節、永興公虞世南、渝公 劉政會、莒公唐儉、英公李勣、胡公秦叔寶等二十四 人於凌煙閣,太宗親為之贊。」褚遂良題閣,閻立本畫, 及侯君集謀反,伏誅,太宗與之決,流涕謂之曰:「吾為 卿不復上凌煙閣矣。」

《酉陽雜俎》:「武攸緒,天后從子。年十四,潛於長安市中, 賣卜,一處不過五六日。因徙升中岳,遂隱居服赤箭 伏苓。貴人王公所遺鹿裘籐器,上積塵蘿,棄而不用。 晚年肌肉始盡,目有紫光,晝見星月,又能辨數里外 語。安樂公主出降,上遣璽書召,令勉受國命,蹔屈高 標。至京,親貴候謁,寒溫之外,不交一言,封國公。及還 山,敕學士賦詩送之。」

《李鄴侯外傳》:肅宗之在靈武也,常憂諸將,李、郭等皆 已為三公宰相,崇重既極,慮收復後無以復為賞也。 泌對曰:「前代爵以報功,官以任能,自堯舜以至三代, 皆所不易。今收復後,若賞以茅土,不過二三百戶一 小州,豈難制乎?」肅宗曰:「甚善。」因曰:「若臣之所願,特與 他人異。」肅宗曰:「何也?」泌曰:「臣絕粒無家,祿位與茅土, 皆非所要。為陛下帷幄運籌,收京師後,但枕天子膝 睡一覺,使有司奏客星犯帝座,一動天文足矣。」肅宗 大笑。

《北夢瑣言》:「唐乾寧中,鳳翔李茂貞、華州韓建、邠州王 行瑜擁兵脅君,誅戮宰輔,焚燒宮闕。初,帝西幸鳳翔, 昭宗出居石門、莎城、太原,克用領蕃漢馬步入京,三 鎮大懼。是年破邠州,斬王行瑜,昭宗嘉獎倚賴,命延 王丕、丹王允賫詔賜李公衣服,兼令二親王設拜,以 兄事之,近古未有也,仍封晉王以寵之。延王才識過」 人,聰悟辨慧,在晉陽留宴累月,每獻酬樂作,必為晉 王起舞。後為韓建所殺。

《輟畊錄》:「吾鄉錢叔琛氏贇乃武肅王之諸孫也。其家 在郡城外東北隅,亭臺沼沚,聯絡暎帶,猶是先朝賜 第。與余相友善,嘗出示所藏鐵券,形宛如瓦,高尺餘, 闊二尺許,券詞黃金商嵌,一角有斧痕。蓋至元丙子 天兵南下時,其家人竊負以逃,而死於難,券亦莫知 所在。越再丙子,漁者偶網得之,乃在黃岩州南地名」 澤庫,深水內,漁意寶物,試斧擊之,則銕焉,因棄諸幽。 一村學究與漁鄰,頗聞賜券之說,買以銕價,然二人 皆不悟其字,乃「金」也。有報於叔琛之兄者,十斛穀易 得,青氈復還,誠為異事。時余就錄券詞一通,叔琛又 出武肅當日《謝表》槁併錄之。昨晚檢閱經笥,偶得於 故紙中,轉首已三十餘年矣,人生能幾何哉?謾志於 此詞云:「維乾寧四年,歲次丁巳,八月甲辰朔四日丁 未,皇帝若曰:『咨爾鎮海鎮東等軍節度浙江東西等 道觀察處置營田招討等使、兼兩浙鹽鐵置制發運 等使、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尉、兼中書令、使持節閩 越等州諸軍事、兼閩越等州刺史、上柱國、彭城郡王、 食邑五千戶、食實封一百戶錢鏐:朕聞銘鄧騭之勳, 言垂漢典;載孔悝之德,事美《魯經》。則知褒德策勳,古今一致。頃者董昌僭偽,為皆鏡水,狂謀惡慣,㳿染齊 人。而爾披攘兇渠,盪定江表,忠以衛社稷,惠以福生 靈,其機也氛祲清,其化也疲羸泰。拯甌越於塗炭之 上,師無私焉;保餘杭於金湯之間,政有經矣。志獎王 室,績冠侯藩,溢於旂常,流在丹素。雖鍾繇刻五熟之 釜,竇憲勒燕然之山,未足顯功,抑有異數。是用錫其 金版,申以誓詞,長河有似帶之期,泰山有如拳之日, 唯我念功之旨,永將延祚子孫,使卿長襲寵榮,克保 富貴,卿恕九死,子孫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責, 承我信誓,往惟欽哉。宜付史館,頒示天下』。」表云:「恩主 賜臣金書鐵券一道,臣恕九死、子孫三死者,出於睿 眷,形此綸言。錄臣以絲髮之勞,賜臣以山河之誓。鐫 金作字,指日成文,震動神祗,飛揚肝膽。伏念臣爰從 筮仕,迨及秉麾,每自揣量,是何叨忝。所以行如履薄, 動若持盈。惟憂福過禍生,敢忘慎初護末。豈期此志, 上感宸聰。憂臣以處極多」危,慮臣以防微不至,遂開 聖澤,永保私門。屈以常則,宥其必死。雖君親囑念,皆 云「必恕必容」,而臣子為心,豈敢傷慈傷愛。謹當日慎 一日,戒子戒孫,不敢因此而累恩,不敢乘此而賈禍。 聖主萬歲,愚臣一心。

《湘山野錄》:「唐昭宗以錢武肅平董昌,拜為鎮海、鎮東 節度使、中書令,賜鐵券,羅隱為譔謝表。」迨莊宗入洛, 又遣使貢奉,懇請玉冊、金券。有司定議非天子不得 用,後竟賜之。鏐即以節鉞授其子元瓘,自稱吳越國 王,名其居曰殿,官屬悉稱臣。又於衣錦軍大建玉冊、 金券、詔書三樓,遣使冊東夷諸國,封拜其君長,幾極 其勢。禪貫休嘗以詩投之,有「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 霜寒十四州」之句。鏐愛其詩,遣客吏諭之曰:「教和尚 改十四為四十,方與見。」休性褊介,謂吏曰:「州亦難添, 詩亦不改,然閒雲野鶴,何天而不飛耶?」遂飄然入蜀。 鏐後果為安重誨奏削王爵,以太師致仕。重誨死,明 宗乃復鏐爵位。

《五代史朱友謙傳》:「友謙,字德光,許州人也。初名簡。以 卒隸澠池鎮,有罪,亡去為盜。石、濠三鄉之間,商旅行 路皆苦之。久之,為陝州軍校。陝州節度使王珙,為人 嚴酷,與其弟珂爭河中,戰敗,其牙將李璠與友謙謀, 共殺珙,附於梁。梁太祖表璠代珙。璠立,友謙復以兵 攻之,璠得逃去,梁太祖又表友謙代璠。梁兵西攻李」 茂貞,太祖往來過陝,友謙奉事尤謹,因請曰:「僕本無 功,而富貴至此,元帥之力也。且幸同姓,願更名,以齒 諸子。」太祖益憐之,乃更其名友謙,錄以為子。太祖即 位,徙鎮河中,累遷中書令,封冀王。太祖遇弒,友珪立, 加友謙侍中,友謙受命而心常不平。已而友珪使召 友謙入覲,友謙不行,乃附於晉。友珪遣招討使韓勍 將康懷英等兵五萬擊友謙,晉王出澤、潞以救之,遇 懷英於解縣,大敗之,追至白逕嶺,夜秉炬擊之,懷英 又敗,梁兵乃解去。友謙會晉王於猗氏,友謙醉寢晉 王帳中,晉王視之,顧左右曰:「冀王雖甚貴,然恨其臂 短耳。」末帝即位,友謙復臣於梁而不絕晉也。貞明六 年,友謙遣其子令德襲同州,逐節度使程全暉,因求 兼鎮。末帝初不許,已而許之,制命未至,友謙復叛,始 絕梁而附晉矣。末帝遣劉鄩等討之,鄩為李存審所 敗。晉封友謙西平王,加守太尉,以其子令德為同州 節度使。莊宗滅梁入洛,友謙來朝,賜姓名曰「李繼麟」, 賜予鉅萬。明年,加守太師、尚書令,賜鐵券,恕死罪,以 其子令德為遂州節度使,令錫忠武軍節度使,諸子 及其將校為刺史者十餘人,恩寵之盛,時無與比。是 時,宦官伶人用事,多求賂於友謙,友謙不能給而辭 焉,宦官、伶人皆怒。唐兵伐蜀,友謙閱其精兵,命其子 令德將以從軍。及郭崇韜見殺,伶人景進言唐兵初 出時,友謙以為討己,閱兵自備,又言與崇韜謀反,且 曰:「崇韜所以反於蜀者,以友謙為內應。友謙見崇韜 死,謀與存乂為郭氏報冤。」莊宗初疑其事,群伶官日 夜以為言,友謙聞之大恐,將入朝以自明,將吏皆勸 其毋行,友謙曰:「郭公有大功於國,而以讒死,我不自 明,誰為我言者?」乃單車入朝。景進使人詐為變書,告 友謙反,莊宗惑之,乃徙友謙義成軍節度使,遣朱守 殷夜以兵圍其館,驅友謙出徽安門外殺之,復其姓 名。詔魏王繼岌殺令德於遂州,王思同殺令錫於許 州。夏魯奇族其家屬於河中。魯奇至其家,友謙妻張 氏率其宗族二百餘口見魯奇曰:「朱氏宗族當死,願 無濫及平人。」乃別其婢僕百人,以其族百口受刑。張 氏入室,取其鐵券示魯奇曰:「此皇帝所賜也」,不知為 何言語,魯奇亦為之慚。友謙死,其將史武等七人皆 坐友謙族誅,天下冤之。

《蘇州府志》:「錢元璙字德輝,吳越王鏐第四子。儀狀瑰 傑,風神俊邁。乾化二年,改刺蘇州,累授中吳建武軍 節度使,蘇常潤三州團練使,佐正匡國功臣,大彭郡 開國侯,加檢校太師、同平章事,中書令,守太傅,彭城 郡王。治蘇三十年,儉約鎮靜,郡政循理。天福二年,弟 元瓘襲位,元璙覲之,燕於宮中,元瓘舉酒為壽曰:『先王之位,兄宜嗣之,俾小子至是,皆兄推戴之力』。」元璙 俯伏曰:「王功德高茂,先王擇賢而立,敢忘忠順!」因相 顧感泣,兄弟訖無間言。七年,詔封廣陵郡王,未受命, 卒。諡宣義。

《楓窗小牘》:頃從臨安得見石晉《授文穆王玉冊》,文曰: 「惟天福八年,歲次癸卯十月丙午朔六日辛亥,皇帝 若曰:在天成象,拱辰分將相之星;惟帝念功,啟土列 侯王之國。朕所以法昊穹而光宅,稽典禮以疏封。而 況世著大勳,時推令器,探寶符而嗣位,杖金鉞以宣 威。羽翼天朝,藩籬東夏,宜列諸侯之上,特隆一字之 封。簡自朕心,葉於輿論。咨爾保邦宣化忠正翊戴功 臣起復鎮國大將軍右金吾衛上將軍員外置同正 員檢校太師兼中書令杭州越州大都督充鎮海鎮 東等軍節度浙江東西等道管內觀察處置兼兩浙 鹽鐵制置發運營田等使上柱國吳越國王食邑一 萬七千戶實封」四千戶錢佐,為時之「瑞,命世而生,負 經文緯武之才,蘊開物成務之志,英華發外,精義入 神,亞夫繼社稷之勳,顧榮擅東南之美。眷言祖考,志 奉國朝,清吳越之土疆,執桓文之弓矢,天資厥德,代 有其人,荷基構以克家,事梯航而述職,殊庸斯在,信 史有光,是舉彝章,爰行盛典。土茅符節,方推翼世之 賢;黻冕輅車,更重策勳之禮,斯為異數,允屬真王。」今 遣光祿大夫檢校司徒行太子賓客上柱國太原縣 開國男食邑三百戶王玫、使副正議大夫行尚書吏 部郎中柱國賜紫金魚袋趙熙等,持節備禮冊爾為 吳越國王。於戲!周寵元臣,四履錫命;漢封異姓,八國 始王。指河嶽以誓功,俾子孫而襲爵。爾纂服舊業,朕 考據前文,「勿亡必復」之言,更廣無窮之祚。懋昭前烈, 爾惟欽哉。

《聞見近錄》:太祖即位,患方鎮猶習故常,取於民無節, 而意多跋扈。一日召便殿,賜飲款曲,因問諸方鎮:「爾 在本鎮,除奉公上之外,歲得自用為錢幾何?」方鎮具 陳之,上諭之曰:「我以錢代租稅之入,以助爾私,爾軰 歸朝,日與朕相宴樂何如?」方鎮再拜,即詔給侯伯隨 使公使錢,雖在京亦聽半給,州縣租賦悉歸公上,民 無苛斂之患。至今侯伯尚給公使錢,以此也。

太祖即位,方鎮多偃蹇,所謂十兄弟者是也。上一日 召諸方鎮,授以弓劎,人馳一騎,與上私,出固子門大 林中,下馬酌酒,上語方鎮曰:「此處無人,爾輩要作官 家者,可殺我而為之。」方鎮伏地戰恐,上再三喻之,伏 地不敢對。上曰:「爾輩是真欲我為主耶?」皆再拜稱萬 歲。上曰:「爾輩既欲我為天下主,爾輩當盡臣節,今後 無或偃蹇方鎮。」復再拜呼萬歲,與飲盡,醉而歸。 《揮麈前錄》:仁宗以大中祥符七年由慶國公出閤。隆 興初,湯特進封慶國公,明清常以故事啟之,遂上章 辭不敢受,改封榮國公。王將明、白蒙亨宣和間皆封 慶公而不辭,豈一時忘之耶?

《元史哈剌哈孫傳》:仁宗之入也,阿忽台有勇力,人莫 敢近,諸王禿刺實手縛之,以功封越王。三宮盡幸其 第,賜與甚厚,以慶元路為其食邑。哈剌哈孫力爭之 曰:「祖宗之制,非親王不得加一字之封。禿剌疏屬,豈 得以一日之功,廢萬世之制哉!」帝不聽。

《輟耕錄》:世皇取江南,次黃河,苦乏舟楫,夜夢一老叟 曰:「陛下欲渡河,當隨我來。」引至一所,指曰:「此即是已。」 帝遂以物標識之,乃覺歷歷可記。明日循行河滸,尋 夢中所見處,果是。方驚顧問,忽有人進曰:「此間水淺 可渡。」時帝徵夢中語,因謂曰:「汝能先涉否?」其人乃行, 大軍自後從之,無一不濟。帝欲重旌其功,對曰:「富與 貴悉非所願,但得自在足矣。」遂封為答剌罕,與五品 印,撥三百戶以食之。今其子孫尚有存者。此事楊元 誠、太史瑀所云。

答剌罕,譯言「一國之長」,得自由之意,非勳戚不與焉。 太祖龍飛日,朝廷草創,官制簡古,惟左右萬戶次及 千戶而已。丞相順德忠猷王哈剌哈孫之曾祖啟《昔 禮》,以英材見遇,擢任千戶,錫號答剌罕。至元壬申,世 祖錄勳臣後,拜王宿衛官,襲號答剌罕。

《聖君初政記》:「洪武初,欲作鐵券而不得其制,有言吳 越王錢氏子孫居浙東者,家傳唐昭宗賜鏐之券猶 存,乃遣使覓得,按其制作焉。」

《遵聞錄》:濮真者,國初時都督僉事也。征高麗被執,其 王欲降之,真怒罵而死。上嘉其忠,追封樂浪公,諡忠 襄,表其門曰:「班超群將,志邁雄師。」時真子璵甫生數 月,即襁褓中封為西涼侯。年方幼,因趨朝為多士蹋 傷,母夫人以聞,上命御用監鐫一「王」字牌,懸璵冠上, 每朝,使人知所遜避。

《紹興府志》:「宣溫字彥溫,會稽人。少穎悟好學,襟度怡 曠,家貧,處之裕如。洪武中被召,條對甚悉。及問漢高 祖殺功臣,光武全功臣,優劣何如?溫對曰:『高祖殺功 臣,功臣自殺。光武全功臣,功臣自全』。上悅其言。」 《列朝詩集》:「郭鈺字景南,營國第八子,定襄之父也。年 十三,作《憫農詩》《大旱為霖賦》,傳播都下。太祖召見,敷對詳」明,極眷愛之。與李曹公景隆、王駙馬寧倡和為 詩,方孝孺尤器重其人。贈定襄伯。

《列朝詩集》:「劉廌字士端,誠意伯基之孫,江西右參政 璉之子。洪武二十三年十月襲封。明年以其叔閤門 使事有連,上赦之,貶秩歸里,築室於里第西雞山之 下,命曰『盤谷』。洪武丁丑,譴戍甘肅。越三月,太祖上賓, 赦還。建文及太宗皆欲用之以奉親守墓,力辭。永樂 某年卒於家。」

《寓圃雜記》:正統十一年,太師英國公暨侯伯二十餘 人,早朝畢奏曰:「臣等皆武夫,不諳經典,願賜一日假, 詣國子監聽講。」上命以三月三日往。於是太師率諸 侯伯至日到監,始㩦茶湯果餅之類甚豐。祭酒李先 生時勉命諸生立講《五經》各一章,講罷,設酒饌奉款, 諸侯伯讓曰:「受教之地。」皆就列坐,惟太師與先生抗 禮,飲甚歡。太師屢辭。先生曰:「秀才家飯,不易措置,願 太師少寬。」後命諸生歌《鹿鳴》之詩。賓主雍雍,抵暮而 散。

《江寧府志》:「徐承宗,中山武寧王曾孫。明太祖賜中山 第於秦淮之濱,榜曰『大功坊世家焉。承宗沉靜簡雅, 有祖風,襲爵為魏國公。天順改元,守備南京,號令嚴 肅,宗族家眾罔敢撓法者,內守備諸司咸敬憚之。居 十六年,人未見其坐立傾側,喜怒橫發,至今傳頌,以 為得大臣之體。卒葬鍾山祖塋之次』。」

勳爵部雜錄 编辑

《三國志註魏略》載,魏三公奏曰:「臣聞枝大者披心,尾 大者不掉,有國有家之所慎也。昔漢承秦弊,天下新 定,大國之王,臣節未盡,以蕭張之謀不備錄之,至使 六王前後反叛,已而伐之,戎車不輟。又文、景守成忘 戰,戢役驕縱,吳楚養虺成蛇,即為社稷大憂,蓋前事 之不忘,後事之師也。吳王孫權,幼豎小子,無尺寸之 功,遭遇兵亂,因父兄之緒,少蒙翼卵昫伏之恩,長含 《鴟梟》反逆之性,背棄天地,罪惡積大。」復與關羽更相 覘伺,逐利見便,挾為卑辭。先帝知權姦以求用,特以 于禁敗於水災,等當討羽,因以委權。先帝委裘下席, 權不盡心,誠在惻怛。欲因大喪,寡弱王室,希託董桃, 傳先帝令乘,未得報許,擅取襄陽。及見驅逐,方更折 節,邪辟之態,巧言如流。雖重驛累使,發遣禁等,內包 隗囂顧望之姦,外欲緩誅支仰蜀賊。聖朝含弘,既加 不忍,優而赦之,與之更始。猥乃割地王之使,南面稱 孤,兼官累位,禮備九命,名馬百駟,以成其勢。光寵顯 赫,古今無二。權為犬羊之姿,橫被虎豹之文,不思靜 力致死之節,以報無量不世之恩。臣每見所下權前 後章表,又以愚意,採察權旨,自以阻帶江湖,負固不 服,狃挾累世,詐偽成功。上有尉佗英布之計,下誦伍 被屈彊之辭,終非不侵不叛之臣。以為晁錯不發,削 弱王侯之謀,則七國同衡,禍久而大;蒯通不決,襲歷 下之策,則田橫自慮,罪深變重。臣謹考之《周禮》九伐 之法,平權凶惡,逆節萌生,見罪十五。昔九黎亂德,黃 帝加誅;項羽罪十,漢祖不捨。權所犯罪釁明白,非仁 恩所養,宇宙所容。臣請免權官,鴻臚,削爵士,捕治罪。 敢有不從,移兵進討,以明國典好惡之常,以靜三州 元元之苦。其十五條文多不載。

《大唐新語》:蕭何封酇侯,先儒及顏師古以為贊為南 陽筑陽之城,筑陽今屬襄州。竊以凡封功臣,多就本 土,蓋欲榮之也。張良封留侯,是為成例。案班固何須 穿鑿,更制別音乎?

李氏《刊誤》:「周制,五等爵以封諸侯,以其有功,加地進 律,以是所封之國,固定非處一方。近者凡所封邑,必 取得姓之地,所以疇庸進爵,有違王度。竊以蕭何封 酇侯,蕭之得姓不在於酇;曹參封平陽侯,曹之得姓 不在平陽;國朝房元齡封梁公,房之得姓不在於梁; 杜如晦封萊公,杜之得姓不在於萊,古典悉然,不可」 悉數其誤也,始於幸蜀之年,中書主者,不嫺舊制故 也。

《卻掃編》功臣號起於唐德宗時。朱泚之亂既平,凡從 行者悉賜號「奉天元從定難功臣。」其後凡有功者咸 被賜寖,相踵為故事。本朝循此制,宰相、樞密使初拜 賜焉。參知政事、樞密副使初除或未賜,遇加恩乃有 之。刺史以上止加階勳,勳高者亦或賜。中書,樞密賜 推忠、協謀、同德、佐理,餘官則推誠、保德、奉義、翊戴,掌 兵則「忠果《雄勇》、宣力」,外臣則「純誠順化。」每以二字協 意,或造或因,取為美稱。宰臣初加即六字,餘並四字。 其進加則二字或四字,多者有至十餘字。又有「崇仁 佐運、守正忠亮保順、宣忠亮節」之號,文武迭用焉。中 書、樞密所賜,若罷免或出鎮則改,亦有不改者。其諸 班直、禁軍將校賜「拱衛供奉」之號,遇加恩但改其名, 不過兩字。元豐中,神宗既累卻群臣尊號之請,大臣將順因請并罷「功臣」之名,詔從之。近歲始復以賜大 將,皆創為之名,非復舊制矣。

國朝之制,食邑滿萬戶乃封國公,惟見任宰相與官 為三公者,則通計實封,滿萬便封國公。杜正獻公既 致仕,因郊祀當加恩,而食邑未滿萬戶,特詔封祁國 公,蓋異禮也。其後《遺表》有曰:「非萬戶而忝賜履之封, 自三少而席司成之重。」蓋謂是云。

本朝封爵,徒為虛名,戶累數萬,雖號「實封」者,亦初無 其實,故有司亦不甚以為輕重。若非自請,則文臣例 封文安,武臣例封武功,宗室例封天水,名號重複,不 可稽考。予以為雖異於古之裂地而封者,然馭貴之 意則均也。謂宜略依古制,非有功不封,已封之縣不 再以封,則庶幾稍重矣。故事,文臣官至卿監官,武臣 官至橫行,而勳加至「上柱國」,乃加封邑。其後罷勳官, 而寄祿纔至奉直大夫,橫行以上,便加封邑,則宜其 眾也。

《玉堂雜記》:故事,食邑千戶以上封侯,若拜相,雖舊爵 卑食邑少,亦徑封侯。蓋五等伯、子、男用縣名,至侯則 升郡,當降旨時,未知所封何郡,第云「進封開國侯」而 已。秦丞相薨後,初拜沈守約該左相,万俟元忠卨右 相,沈爵歸安縣,万俟爵陽武縣,各從其鄉也。既相合, 升郡侯,而學士院遂進沈為歸安郡,万俟陽武郡,初 非郡名,其誤甚矣,當時偶不知改,久之因進書轉官, 方能釐正,至今遇恩升郡,臣僚院吏及吏部尚復差 舛,謂如元係吳興縣開國伯,則合云進封吳興郡開 國侯,卻云「吳興郡進封開國侯」,殊無義理。予每為正 《西溪叢語》:唐初功臣皆云圖形凌煙閣,而河間《元王 孝恭碑》乃作戢武閣,豈凌煙先名戢武而後改之邪? 又《段志元碑》亦云「圖形戢武閣。」

《東坡志林》:王介甫先封舒公,後改封荊,詩曰:「戎狄是 膺,荊舒是懲。」識者謂宰相不學之過也。

鼠璞。高帝未封,諸將往往坐沙中語,留侯欲帝封平 生所憎以安之,遂封雍齒為什邡侯。群臣喜曰:「雍齒 尚侯,我屬無患矣。」留侯此策,亦有所本。《古史》載,晉文 公過曹,里鳧須盜其資而亡。公餒,介子推割股以食 之。至是里鳧須請見曰:「君去國久,臣民多過自危,鳧 須為賊大矣。君誠使驂乘遊於國中,百姓見之自安。」 文公悅而從之。臣民皆曰:「里鳧須不誅,吾何懼也!」豈 留侯之策與此暗合耶?

《皇朝盛事》,「河間忠武王張玉,子定興忠烈王輔,孫寧 陽恭靖王懋,凡三代。王東平朱武烈王能,子平陰武 愍王勇,又再世,而定襄恭靖王希忠繼之,亦可稱三 代也。」

中山王首佐太祖定天下功業,爵位、朝班、廟享皆第 一,封魏國公,世世承襲。嗣公輝祖既殉節以終,次子 增壽復以龍潛翊戴,贈爵上公,封國於定。一門。兩公 往往對握二都兵政,諸勳貴無敢埒者。又三女,一為 文皇后,一為代簡王妃,一為安惠王妃。

太師,英公張輔子懋復為太師,俱加階特進,俱勳左 柱國,俱再知經筵事,俱再監修國史,足稱東第之冠。 其次則朱保公永為太師,子暉為太保,孫會昌侯繼 宗為太傅,子銘為太保。

《賢奕關》雲:「長封漢壽亭侯。」漢壽本亭名,今人以漢為 國號,止稱壽亭侯,誤矣。漢法,十里一亭,十亭一鄉,萬 戶以上,或不滿萬戶為縣。凡封侯,視功大小,小為亭 侯,次鄉縣郡侯。雲長漢壽亭侯,蓋初封也。今《印譜》有 壽亭侯印,蓋亦不知此,而乃偽為之耳。

《日知錄:功臣表》:「蕭何九世孫禹,王莽始建國元年,更 為蕭鄉侯。莽敗絕,曹參十世孫宏,舉兵佐軍。」本傳云先降河 北「詔封平陽侯,十一世侯擴嗣。」今見非光武之薄於 酇侯而厚於平陽也,非有功不侯,高帝法也。

紅陽侯王泓,以與諸劉結恩。父丹降為將軍,戰死。見元 后傳富平侯張純以先來詣闕。見後漢書本傳皆得紹封。

按功臣侯復封者三人,恩澤侯復封者四人:高昌侯董永、歸德侯襄、平昌侯王獲。三人功狀無考,而周承休侯常自以「周後。」

而杜憲、趙牧,並以先降梁王,不得嗣光武,命功之典 如此。

《漢書地理志》,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並無侯國,以在 畿內故也。然《功臣侯表》有陽陵侯傅寬、高陵侯王虞 人,《恩澤侯表》有高陵侯翟方進,並左馮翊縣名。《功臣 侯表》平陵侯蘇建、平陵侯范明友,右扶風縣名。而高 陵下曰「瑯邪」,二平陵下曰「武當」,則知此鄉名之同於 縣者,而非三輔也。若後漢,則新豐侯單超、新豐侯段 熲,京兆縣;夏陽侯馮異,櫟陽侯景丹,臨晉侯楊賜,並 左馮翊縣;好畤侯耿弇,槐里侯萬修,槐里侯竇武,槐 里侯皇輔嵩,栒邑侯宋弘、郿侯董卓,並右扶風縣。而 《嵩傳》云:「食槐里、美陽兩縣,八千戶。」蓋東都之後,三輔 同於郡國矣。

後漢封國之制,有鄉侯,有都鄉侯,《傳》中言「都鄉侯」者甚多。皇甫嵩封槐里侯,忤中常侍趙忠、張讓,削戶六 千,更封都鄉侯。貝瑗有罪,詣獄謝,上遣還東武侯印 綬。上文作東武陽侯詔貶為都鄉侯,是都鄉侯在列侯之下 也。趙忠以與誅梁冀功,封都鄉侯。單超傳但言鄉侯今從本傳延 熹八年,貶為「關內侯。」本傳作關中侯今從單超傳是《都鄉侯》在關 內侯之上也。

關內侯無食邑。如淳以為但爵其身,見《史記高后紀註》。《吳志》,「孫賁封都亭侯,子鄰嗣,進封都鄉侯。」 是都鄉侯在都亭侯之上。

良賀卒,帝封其養子為都鄉侯,三百戶。是都鄉侯亦 必有所封之地,而不言者,史略之也。鄉侯、都亭侯、亭 侯或言地,或不言地,亦同此。

《皇后紀》:「都亭侯。」 註:凡言都亭者,城內亭也。《宋書百官志》:「縣侯,第三品;鄉侯,第四品;亭侯,第五品;關內侯,第六品。」 而無都鄉侯、都亭侯。

七國雖稱王,而其臣不過稱君,孟嘗君、平原君、信陵 君、春申君是也。秦則有稱侯者,如穰侯、應侯、文信侯, 而蔡澤但為剛成君。漢興,列侯曰「侯」,關內侯曰「君。」孔 霸以師賜爵關內侯,號褒成君。其薨也,諡曰烈君。孔光 傳

《通典》,獻帝建安初,封曹操為費亭侯。亭侯之制自此 始也。恐不然。靈帝以解瀆亭侯入繼。《桓帝紀》封單超 等五人為縣侯,尹勳等七人為亭侯。《列傳》中為亭侯 者甚多,大抵皆在章和以後。丁綝言「能薄功微,得鄉 亭厚矣。」樊宏願還壽張,食小鄉亭,則建武中似已有 亭侯矣。

《楚漢春秋》,高祖封許負為鳴雌亭侯。裴松之曰:「高祖時封皆列侯,未有鄉亭之爵。」 疑為不然。《蜀志》,中山靖王子貞,元狩六年封涿縣陸城亭侯。按《漢書》作陸城侯,《志》文衍一「亭」 字。

《漢書王莽傳》:「改大郡至分為五郡,縣以亭為名者三 百六十,以應符命文。」

稱周文王為文君。《焦氏易林》:「文君燎獵,呂尚獲福,號 稱太師,封建齊國。」漢張衡《思元賦》:「文君為我端蓍兮, 利飛遁以保名。」稱晉文公為文君。《楚辭·惜往日》:「介子 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淮南子》:「晉文君大布之 衣,牂羊之裘。」又云:「介子歌龍蛇,而文君垂泣。」稱宋文 公為文君。《墨子》:「昔者宋文君鮑之時」,稱楚莊王為莊 君。《荀子》:莊君之。稱齊莊公為莊君。《墨子》昔者齊莊 君之時。稱魯昭公為昭君。《焦氏易林乾侯野井》「昭君 喪居。」稱齊景公為景君。宋何承天《上陵篇》指營丘感 牛山,爽鳩既沒,景君歎,稱宋襄公為襄君。周庾信《入 彭城館》詩「襄君初建國。」稱宋元公為元君。《莊子》,宋元 君夜半而夢。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