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第311卷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三百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三百十一卷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三百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三百十一卷目錄

 戶部部名臣列傳二

  明一

  楊思義      范敏

  張琬       郭資

  王鈍       郁新

  夏原吉      古朴

  郭敦       黃福

  張鳳       金濂

  劉中敷      楊鼎

  翁世資      潘榮

  黃鎬       李敏

  葉淇       佀鍾

  韓文       顧佐

  胡富       吳文度

  劉璣       石玠

  高銓       方鈍

官常典第三百十一卷

戶部部名臣列傳二 编辑

明一 编辑

楊思義 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思義不詳其籍里。太祖稱吳王,授起 居注。初錢穀隸中書省。吳元年,始設司農卿,以思義 為之。明年,建元洪武,設六部,改為戶部尚書。帝諭思 義曰:「先王之世,無不耕之民,不蠶之女。自什一制湮, 技巧作而農桑廢。一民負耒,百家待食;一女理織,百 夫待衣。欲民不貧,何可得也?」思義請令民間皆植桑 麻。四年,始徵其稅,不種桑者輸絹,不種麻者輸布,如 《周官》「里布法。」詔可。帝念水旱不時,緩急無所恃,命思 義令天下立預備倉。明年,舉耕籍禮,命思義損益前 代儀節上之。思義首邦計,獨以興農桑、振災荒為急。 雖本帝意,而經畫詳密,時稱其知本計云。調陝西行 省參政,卒於官。

范敏 编辑

按《明外史楊思義傳》:「范敏,閿鄉人。洪武八年,舉秀才, 擢戶部郎中。十三年,命署尚書事,未幾,即授試尚書。 薦耆儒王本等,皆拜四輔官。帝以徭役不均,命編造 黃冊。敏議百一十戶為里,丁多者十人為里長,鳩一 里之事,以供歲役,十年一周。餘百戶為十甲,後遂仍 其制不廢。敏尋罷官。」

張琬 编辑

按《明外史楊思義傳》:「洪武初,有張琬者,鄱陽人。以貢 士試高等,授給事中,改戶部主事。一日,帝問天下財 賦戶口之數,口對無遺。帝悅,立擢左侍郎。謹身殿災, 上言時政。歲饑,請蠲民租百萬餘石,俱見嘉納。琬才 敏有心計,以疾卒於官,年二十七,時人惜之。」

郭資 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資字存性,武安人。洪武十八年進士。 除戶部主事,以能擢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尋復降主 事,遷北平布政司右參議。至則條奏本司諸弊。太祖 以為才,轉右參政。無何,進左布政使。北平自元政廢 弛,紀綱不振,資勤敏持法,上下肅然。燕王有異志,深 結資,資亦陰自附託。建文帝命工部侍郎張昺掌司」 事,以防邊為名,而實備燕。燕王既殺昺等,資與左參 政孫瑜、按察副使墨麟、僉事楊泰率先朝燕王殿階 下,北面稽首,稱臣蹈舞,呼萬歲。王悅,仍其官。燕師南 行,資留輔世子居守。時百姓初定,城中兵少,南兵屢 攻城,僧道衍居中畫謀。資率民兵登陴,日夜備禦,城 竟以完。燕王六出師,轉戰山東三年,資鎮撫新附,辦 給軍餉常有餘。燕王稱帝,錄功,召為戶部尚書,賜金 綺、楮幣,命乘傅掌北平布政司事。詔建北京,改行部 尚書。定都後,復為戶部尚書。是時營繕城郭宮殿,置 官司。又出塞北征,工役繁興,資舉職無廢事。永樂末, 帝有疾,不視朝。近臣往往放恣,賄賂請託,無復顧忌。 資精勤奉公,操履如一,左右貴人不敢有所預。於是 謗議騰起。帝知之,降敕慰諭焉。仁宗立,以舊勞兼太 子賓客。蹇義、夏原吉言資偏執妨事,且老病,宜致仕。 帝曰:「朕居守時得資力甚,不忍棄之。」帝為治尚寬厚, 而資守官刻覈,不稱意旨。既見,資足疾,步履艱難。命 加太子太師、戶部尚書致仕,給半俸。宣德三年,原吉 輟部務,起資掌戶部事,免朝參。資奉職益勤,風雨寒 暑,必坐公署,僚屬胥吏望而畏之,趨事唯恐不及。卒 之日,家無餘財。帝憐其貧,命有司治棺營葬。贈特進、 光祿大夫、柱國、湯陰伯,諡忠襄。官其子佑為戶部主 事。資天性峭刻,少學術,然多心計。釋褐,治錢穀,有能 稱,終其身,不離冗劇。仁宗嘗問楊士奇曰:「資何如人?」 對曰:「性強毅,人不能干以私,但性實偏執。陛下捐租 詔數下,資不奉行,仍責有司徵納,使恩澤不流,其過 難掩。然耿介有守,眾弗能及也。」

===王鈍===
考證
按《明外史張紞傳》:「王鈍,字士魯,太康人。元至正間進

士,知猗氏縣。洪武中,徵授禮部主事,歷吏部郎中,出 為福建左參議,轉右參政,以廉慎聞。遣諭麓川,卻其 贈金。或曰:『遠人疑且貳,鈍乃受之,以輸雲南官庫。還 遷浙江左布政使。在浙十年,名與張紞埒。帝嘗稱於 朝以勸庶僚。建文初,拜戶部尚書。燕兵入京師,踰城』」 走,為邏卒所執。成祖即位,命仍故官。未幾,與紞俱罷。 紞死,鈍承制再上疏言事,巡視北平、山東。事竣,與敕 以布政使致仕。既歸,鬱鬱死。

郁新 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新字敦本,臨淮人。洪武中,以人才徵 授戶部度支主事,遷郎中。踰年,超擢戶部右侍郎。嘗 問天下戶口、田賦、地里險易,應答無遺。帝稱其才。尋 進尚書。親王歲祿米五萬石,他賜與復萬石。新議歲 止一萬石,并定郡王以下祿有差。後因邊餉不繼,定 召商開中法,令商輸粟塞下,按引支鹽,邊儲以足。」夏 原吉為戶部主事,新奇之,諸曹事悉委任焉。建文二 年,引疾歸。成祖即位,召掌戶部事。初,轉漕北京,新言: 「淮、黃多淺灘跌披,運舟艱阻。請別用淺船載三百石 者,自淮河沙河運至陳州潁溪口跌坡下。復用淺船 載二百石者,運至跌坡上。別用大船運入黃河,至八 柳樹諸處。又陸運至衛輝,入衛河,轉」輸北京。從之。又 言:湖廣屯田,所產不一,凡粟穀黍麥之屬,皆令輸官 准米。詔從新言,著為令。又議公、侯、伯、駙馬、儀賓祿,請 如文武官例,米鈔兼支。屯田歲收不能如額者,減十 之四五。皆允行。永樂三年卒於官。帝歎曰:「新理邦賦 十三年,量計出入。今誰可代者?」特賜棺殮諭祭,而召 夏原吉還理部事。新長於綜理,密而不繁,其所規畫, 後不能易。為人和易寬博,母喪歸葬,賓客至者數郡。

夏原吉 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原吉字維哲,其先德興人。父時敏,洪 武初,以布衣召見,授湘陰教諭,遂家焉。原吉早孤,力 學養母。以鄉薦入太學,選入禁中,書制誥。諸生或喧 笑,原吉危坐儼然。太祖詗而異之,賜襲衣,擢戶部主 事。曹務叢脞,處之悉有條理。尚書郁新甚重之。有劉 郎中者白事,多為新所詰恨。原吉新嘗劾諸司怠事」 者。帝欲宥之,請益力。帝怒,問誰教。若新頓首曰:「堂後 書算生教臣。」帝乃貰新下書算生於獄。劉郎中遂言: 教尚書者,原吉也。帝曰:「原吉能佐《尚書》,汝欲陷之耶?」 劉郎中與書算生皆棄巿。建文初,進本部右侍郎。明 年充採訪使,巡福建。所過郡邑,核吏治,咨民隱,濟以 寬大,人皆悅服。久之,移駐蘄州。成祖即位,或執原吉 以獻。帝釋之,轉左侍郎。或言原吉建文時用事,不可 信。成祖曰:「原吉忠於太祖,以及建文,獨不忠朕耶?」遂 與蹇義同進尚書,偕義等釐革舊政,建白三十餘事。 浙西大水,有司治不效。永樂元年使原吉行視,且命 治之。已,復使僉都御史俞士吉齎《水利書》賜原吉,而 遣戶部侍郎李文郁、大理少卿袁復、陝西參政宋性 為之副。原吉請循禹三江入海故蹟,濬吳淞下流,上 接太湖,而度地為閘,以時蓄洩。從之,役十餘萬。原吉 布衣徒步,日夜經畫。盛暑見役夫暴日中,麾其蓋曰: 「吾何忍獨適。」二年春,還朝,言水雖由故道入海,而支 流未盡疏洩,非經久計。於是原吉復行浚白茆塘、劉 家河、黃浦。九月工畢,水洩,蘇、松之農田大利。三年還 朝。其夏,浙西大饑,命原吉、士吉與左通政趙居任往 賑,親諭遣之,發粟三十萬石,給牛種。有請召民佃退 淤田益賦者,原吉馳疏止之。姚廣孝還自浙西,稱原 吉曰:「古之遺愛也。」亡何,郁新卒,召還理部事。首請裁 冗食,平賦役,嚴鹽法錢鈔之禁,清倉場,廣屯種,以給 邊蘇民,且便商賈。皆報可。凡中外戶口、府庫田賦盈 縮之數,各以小簡書置諸懷,時檢閱之。一日,成祖問 「天下錢穀幾何」,原吉對甚悉,以是益重之。當是時,內 難新平,論功賞封諸藩,增設武衛百司,廣集生儒,編 緝大典。已又發卒八十萬,問罪安南,而使中官造巨 艦,浮海通道。東南諸蠻大起,北都宮闕供億轉輸,以 鉅萬萬計,皆取給戶曹。原吉經營補綴,悉心計應之。 嘗督軍民輸材北都,詔以錦衣官校從治怠事者。原 吉慮犯者眾,告戒而後行,人皆感悅。亡何,召還。帝將 北巡,命兼攝行在禮部、都察院事,遂扈行,復攝刑部。 有二指揮冒月廩,帝欲斬之。原吉曰:「非律也,即真盜 何以加?」乃止。八年,帝北討,輔太孫留守北京,總理行 在九卿事。諭曰:「朕以房元齡待卿,其盡心輔吾孫。」時 諸司草創,每旦,原吉入朝,獨近扆前,參決庶務。朝退, 諸曹郎御史環請事,原吉口答手書,不動聲色。北達 行在,南啟監國,京師肅然。帝還,賜鈔幣、鞍馬、牢醴,慰 勞有加。尋從還南京,命侍太孫周行鄉落,訪民事。原 吉取虀黍以進,曰:「願殿下食此,知民艱。」太孫為嘗之。 九載滿,與蹇義皆宴便殿。帝指二人謂群臣曰:「高皇 帝養賢德以貽朕。欲觀古名臣,此其人矣。」已,復從北 巡,命侍太孫起居。又三年,奉太孫南還。在道隨事納 忠,多所裨益。明年復從北巡。十八年,北京宮室成,使原吉南召太子。太孫往復馳報。原吉言連歲營建,今 告成。宜少寬民力,撫流亡,蠲逋負。明年,三殿災。原吉 復申前請,亟命所司行之。初以殿災詔求直言,群臣 多言都北京非便。帝怒,殺主事蕭儀,曰:「方遷都時,與 大臣密議,久而後定,非輕舉也。」言者因劾大臣。帝命 跪午門外質辨。大臣爭詈言者,原吉獨奏曰:「彼應詔 無罪。臣等備員大臣,不能協贊大計,罪乃在臣等。」帝 意解,兩宥之。或尤原吉背初議,曰:「吾輩歷事久,言雖 失,幸上憐之。若言官得罪,所損不細矣。」眾始歎服。原 吉雖居戶部,即他司有大事,帝時以訪原吉,每御便 殿,闕門輒召語移時,左右莫得聞,退則恂恂若無預 者。交阯平,帝問:遷官與賞孰便?對曰:「賞費於一時有 限,遷官為後,日費無窮也。」帝從之。西域法王來朝,帝 欲郊勞,原吉不可。及法王入,原吉見不拜。帝笑曰:「卿 欲效韓愈邪?」山東俘妖黨三千餘人至,原吉請於帝, 悉原之。谷王穗叛,帝疑長沙有通謀者,原吉以百口 保之,乃得寢。帝將大舉清沙漠,命原吉與禮部尚書 呂震、兵部尚書方賓、工部尚書吳中等議,皆言兵不 當出。未奏,會帝詔賓,賓力言軍興費乏,請罷兵。遂召 原吉問邊儲多寡。對曰:「比年師出無功,軍馬儲蓄,十 喪八九。災眚迭作,內外俱疲。況聖躬少安,尚須調護。 乞遣將往征,勿勞車駕。」帝立命原吉出,理儲開平。而 吳中入對如賓言。帝怒,召原吉繫之內官監,并繫大 理丞鄒師顏以嘗署戶部也,賓懼自殺。遂并籍原吉 家,自賜鈔外,無他贏積。明年,帝遂出塞,以糧盡引還。 其明年,復出塞,明年又出。還至榆木川而疾,顧左右 曰:「夏原吉愛我。」《崩問》至,太子走繫所,呼原吉哭而告 之,原吉伏地哭,不能起。太子輒令出獄,與謀國事。原 吉曰:「東南民力竭矣,戎伍疲矣,請南還以紓之。」太子 復問赦詔所宜,對以賑饑、省賦役,罷西洋中使及雲 南、交阯采辦諸道金銀課,悉從之。太子已即位,復其 官。方原吉在獄有母喪,至是乞歸終制。帝曰:「卿老臣, 當與朕共濟艱難。卿有喪,朕獨無喪乎?」遂賜白粲、楮 幣、胡椒之屬,令遣家人護喪,馳傳歸葬。有司治喪事, 原吉不敢復言。尋加太子少傅。呂震以太子少師班 原吉上。帝命鴻臚引震列其下。進少保兼太子少傅, 尚書如故,食三祿,原吉固辭,乃聽。辭一祿。賜《繩愆糾 繆》及《正直章》,以便言事。兼攝禮部,賜田五頃,建第兩 京。原吉重厚不洩,又時時持正論,能回帝意。帝嘗怒 李時勉,原吉從容寬譬之,得解。已而仁宗崩,太子至 自南京,群臣郊迎,太后獨留原吉輔襄王居守。宣宗 即位,益親重原吉。明年,漢王反,移檄指斥大臣,以原 吉格蠲逋詔書不行為罪首。帝夜召諸大臣議,原吉 免冠謝死罪。帝曰:「彼借卿為兵端耳。」命坐,屏左右密 議。楊榮首勸帝親征,帝難之。原吉曰:「獨不見李景隆 已事邪?臣昨見所遣將,命下即色變,退語臣等泣,臨 事可知。且兵貴神速,卷甲趨之,所謂先人有奪人之 心也。」榮策善,帝意遂決。原吉從行,抵樂安。漢王且降, 猶令人繞城詈。原吉師還,賚予加等,賜閽者三人。原 吉以無功辭,不聽。三年賜銀印,文曰「含弘貞靖。」又賜 翠罏、銀甕、玉鉤、玉帶。從遊西苑、太液池、東苑,宴語甚 歡。從北巡,賜寶刀。帝取原吉橐糗嘗之,笑曰:「何惡也?」 對曰:「軍中猶有餒者。」帝命賜以大官之饌,且犒將士。 還,輟部務食祿備顧問。從閱武兔兒山,帝怒諸將慢, 褫其衣。原吉曰:「將帥,國爪牙,奈何凍而斃之。」帝起入 帳內,原吉隨之。帝曰:「卿休矣。」曰:「陛下幸憐臣,諸將瀕 死,獨不少念乎?」帝曰:「為卿釋之。」帝嘗徹御用翰墨具 賜原吉,親繪《壽星圖》,作詩褒之,及他圖畫甚眾,服食 器用、銀幣之賜無虛日。又賜尚方翠甌二。嘗製二玉 冠束髮,以一賜原吉。五年春,兩朝《實錄》成,復賜白金 襲衣、文綺鞍馬。旦入謝,歸而卒。贈太師,諡忠靖。原吉 有雅量,人莫能測其際。僚友有善,即采納之,有小過, 必曲為掩覆。吏汙所服金織賜衣,懼欲逃,原吉曰:「汙 可浣也。」又有汗《精微書》者,吏叩頭請死,原吉勿問,而 自入朝引咎,帝命易之。呂震嘗傾原吉,震為子乞官, 原吉反助之請。平江伯陳瑄初欲殺原吉,原吉顧時 時稱瑄才。或問原吉:「量可學乎?」曰:「吾幼時有犯,未嘗 不怒。始忍於色,中忍於心,久則無可忍也。」又曰:「處有 事如無事,處大事如小事。」嘗夜閱爰書,撫案而歎,筆 欲下輒止者再。妻問之,曰:「此歲終大辟奏也。」與同列 飲他所,夜歸,值雪,過禁門,有欲無下者,原吉曰:「君子 不以冥冥墮行。」其敬慎如此。原吉與義皆起家。太祖 時,義秉銓政,原吉筦度支皆二十七年,聲譽相埒,又 相善也。義為人孝友質實,善處僚友,間未嘗一語傷 物,而原吉尤持大體。外兼臺省,內參館閣,朝議皆推 義善謀。原吉善斷,有古大臣風烈。原吉子瑄,字韞輝, 以廕為尚寶丞,喜談兵。當景帝時,數上章言兵事,有 阻者,卒不用。終南京太常少卿。子崇文,舉進士,為南 京吏部郎中。

古朴 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朴字文質,陳人。洪武中,舉於鄉,為太學生。奉命清理郡縣田賦、圖籍。父喪歸,服闋,隸五軍 斷事理刑。自陳家貧,願得祿養母。帝嘉之,除工部營 繕主事,迎母養京師。母歿,官給舟歸葬。服闋,改兵部 職方主事,遷武選員外郎、郎中。建文三年,擢兵部右 侍郎。成祖稱帝,改戶部右侍郎,轉左。永樂二年,朴奏 『先奉詔,令江西、湖廣及蘇、松諸府輸糧北京。今聞並 患水潦,轉運艱難,而北京諸郡歲幸豐,宜發鈔命有 司增價收糴,減南方運』。」從之。營建北京,命採木江西, 以恤民,見褒。車駕北巡,侍皇太子監國,命權吏、兵二 部及詹事府事。終成祖世,佐戶部。仁宗即位,改南京 通政使。尋就拜戶部尚書,出督畿內田賦。師逵病,命 朴代之。宣德三年卒于官。初,戶部主事劉良不檢,朴 考其績,下良,乞中貴人求上考。朴不可。良遂誣奏朴 罪,朴就逮。成祖察其誣,得釋。他日,吏部奏予良誥。仁 宗曰:「此人素無行,且嘗誣大臣。」遂不與誥。良後果以 贓敗。朴在朝三十餘年,自郎署至尚書,確然有守,不 通干請。卒之日,家無餘資,然畏慎遜事,見弊不能革, 時論少之。

郭敦 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敦字仲厚,堂邑人。洪武中,以鄉舉入 太學,授戶部主事,遷衢州知府,多惠政。衢俗,貧者輒 焚屍,敦為厲禁,且立義阡,俗遂革,禁民聚淫祠。敦疾, 民勸弛其禁,弗聽,疾亦瘳。在衢七年,永樂初,坐累徵, 耆老數百人伏闕乞留不得。後廷臣言敦廉正,召補 監察御史,遷河南左參政,調陝西。十六年春,胡濙言 『敦有大臣體』。」擢禮部右侍郎兼太僕寺卿,偕給事中 陶衎巡撫順天。仁宗即位,以大行喪不齋宿,降太僕 卿。旋進戶部左侍郎兼詹事府少詹事。宣德二年進 尚書。陝西旱,命與隆平侯張信撫之。請《蠲逋賦》,賑貧 乏,考黜貪吏,罷不急之務,凡十數條。事悉從之。歲餘, 召還。在部多所興革,罷王田之奪民業者,令民開荒 不起科。建《漕運議》,民運至瓜洲、儀真,資衛卒運至京, 民甚便之。六年卒于官。

黃福 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福字如錫,昌邑人。洪武中,以太學生 為項城主簿,改清源,歷金吾前衛經歷。上書論國家 大計。太祖奇之,超拜工部右侍郎。建文時,深見倚任。 燕王列奸黨二十九人,福與焉。王入京師,福迎附李 景隆,指福奸黨。福曰:『臣固應死,但目為奸黨,則臣心 未服』。置不問。復其官,尋轉左侍郎。未幾,拜工部尚書。」 永樂三年,陳瑛劾福不恤工匠,改北京刑部尚書。明 年,言官劾福前掌工部,與侍郎趙毅、劉仲廉隱所貯 軍資弗奏,而請斂於民,逮下詔獄。已,復職,督安南軍 餉。既郡縣其地,命以尚書兼掌布政、按察二司事。時 遠方初附,軍旅未息,庶務繁劇。福隨事制宜,咸有條 理。上疏言:「交阯賦稅輕重不一,請酌定其制,務從輕 省。」又請「循瀘江北岸至欽州,設衛所,置驛站,以便往 來。開中積鹽,使商賈輸粟,以廣軍儲;官吏糧廩,倉粟 不足,則給公田。」又言:「廣西民餽運交阯,陸路艱險,宜 令廣東海運二十萬石以給。」皆報可。於是編氓籍,定 賦稅,興學校,置官師。數召父老宣諭德意,戒屬吏毋 苛擾。一切鎮之以靜,上下帖然。時群臣以細故謫交 阯者相望,福咸加拯恤,甄其賢者與共事,由是至者 如歸。鎮守中官馬騏怙寵虐民,福數裁抑之。騏誣福 有異志,帝察其妄,不問。仁宗即位,召還,命兼詹事,輔 太子。福在交阯凡十九年。及還,交人扶㩦走送,號泣 不忍別。仁宗崩,督獻陵工。宣德元年,馬騏激交阯復 叛。時陳洽以兵部尚書代福,累奏乞福還撫交人。會 福持節出封王,即日召還,敕曰:「卿惠愛交人久,交人 思卿,強為朕再行。」乃以工部尚書兼詹事,仍領交阯 布政按察事。比至,柳升失律敗死。福奔還,至支稜關, 為賊守關者所得。福欲自殺,賊力持之,羅拜曰:「公不 北歸,我曹不至此。」饋白金、餱糧,肩輿送出境。至龍州, 盡取賊遺歸官。還,為行在工部尚書。四年,與平江伯 董漕事議令江西、湖廣、浙江及江南北諸郡民,量地 遠近,轉粟於淮安、徐州、臨清,而令軍接運至北京。民 大稱便。五年,福陳足兵食,省役之要。其言「足食」,謂:「永 樂間雖營建北京,南討交阯,北征沙漠,資用未嘗乏。 比國無大費,而歲用僅給,即不幸有水旱征調,將何 以濟之?請役操備營繕軍士十萬人,於濟寧以北,衛 輝、真定以東,緣河屯種,初年自食,次年人收五石,三 年收倍之。既省京倉口糧六十萬石,又省本衛月糧 百二十萬石,歲可得二百八十萬石。」帝善之,下行在 戶、兵部議。郭資、張本言:「緣河屯田實便,請先以五萬 頃為率,發附近軍民五萬人墾之。但山東近年旱饑, 流徙初復,衛卒多力役。宜先遣官行視田,以俟開墾。」 帝從之。遣吏部郎中趙新等經理屯田,福總其事。既 而有言:軍民各有常業,若復分田,役益勞擾。事竟不 行。改戶部尚書。七年,帝宮中覽福漕事便宜,出其章 示楊士奇曰:「福言智慮深遠,六卿中誰倫比者?」對曰: 「福受知太祖,正直明果,一志國家。永樂初,建《北京》行部,綏輯凋瘵。及得交阯,總藩憲,具有成績,誠六卿所 不及。福年七十矣,諸後進少年高坐公堂理政事,揚 揚出入。福四朝舊人,乃朝暮奔走勞悴,殊非國家優 老敬賢之道。」帝曰:「非汝不聞此言。」士奇又曰:「南京根 本重地。先帝以儲宮監國。福老成忠直,緩急可倚。」帝 曰:「然。」明日命吏部,改福南京戶部尚書。明年兼掌南 京兵部。諸大臣多依違承順,福持正不阿,以故南出。 英宗即位,加少保,參贊南京守備襄城伯李隆機務。 留都文臣參機務自福始。隆用福言,政肅民安。正統 五年卒,年七十八。福丰儀修整,不妄言笑。歷事六朝, 多所建白。公正廉恕,素孚於人。當官不為赫赫名,事 微細無不謹。憂國忘家,老而彌篤。自奉甚約,妻子僅 給衣食。所得俸祿,唯待賓客、周匱乏而已。初,成祖手 疏大臣十人,命解縉評之,惟於福無少貶。福參贊南 京時,嘗坐李隆側。士奇寄聲曰:「豈有孤卿而旁坐者?」 福曰:「焉有少保而贊守備者邪?」卒不變。然隆待福甚 恭。公退,即推福上坐,福亦不辭。士奇之省墓也,道南 京,聞福疾,往候之。福驚曰:「公輔幼主,一日不可去,左 右奈何遠出?」士奇深服其言。兵部侍郎徐琦使安南 回,福與相見石城門外。或指福問安南來者曰:「汝識 此大人否?」對曰:「南交草木,亦知公名,安得不識?」福卒, 贈諡不及,士論頗不平。成化初,贈太保,諡《忠宣》。

張鳳 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鳳字子儀,安平人。父益,官給事中,永 樂八年,從征漠北,歿於陣。鳳登宣德二年進士,授刑 部主事,讞江西叛獄,平反數百人。正統三年,法司坐 事,盡繫獄,遂擢鳳本部右侍郎。以主事擢侍郎時未 有也。居數年,改南京戶部。適尚書久未補,鳳專主部 事,上言留都重地,宜歲儲二百萬石為根本計。從之」, 遂為令,南京糧儲以都御史督之。至是命鳳兼督。廉 謹善執法,號「板張。」秩滿進左。景泰二年用陳循薦,擢 尚書。尋改兵部參贊機務。戶部尚書金濂卒,召鳳代 之。時四方兵息,而災傷特甚。帝屢詔寬恤,鳳偕廷臣 議上十事。明年復先後議上八事,咸報可。鳳以災傷 蠲賦多,國用益詘,乃奏言:「國初,天下田八百四十九 萬餘頃。今數既減半,而水旱率蠲其租,國用何以給? 京畿及河南、山東無額田,甲方墾闢,乙即許其漏賦。 請準輕則徵租,少助軍國費。」給事中成章等劾鳳擅 更祖制,楊穟等復爭之。帝曰:「國初都江南,轉輸易。今 居極北,可守常制耶?」竟如鳳議。四方報凶荒者,鳳請 令御史勘實,議者非之。英宗復辟,調南京戶部。居五 年卒。鳳有孝行,性淳樸。故人死,聘其女為子婦,教其 子而養其母終身。同學友蘇洪好面斥鳳。及為鳳屬 官猶然,鳳待之如初。

金濂 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濂字宗瀚,山陰人。永樂十六年進士。 授御史。宣德初,巡按廣東,廉能最,改按江西、浙江。捕 巨盜不獲,坐免盜,被執復官。嘗言郡縣吏多貪濁,宜 敕按察使、巡按御史察廉能者,如洪武間故事。遣使 勞賚,則清濁分,循良勸。帝嘉納之,用薦遷陝西副使。 正統三年,擢僉都御史,參贊寧夏軍務。寧夏舊有五」 渠,而鳴沙洲、七星、漢伯、石灰三渠淤,濂請濬之,溉蕪 田一千三百餘頃。時詔富民輸米助賑,千石以上,褒 以璽書。濂言「邊地粟貴,請并旌。不及千石者,儲由此 充。」居三年,詔僉都御史盧睿與更代。歲餘,睿召還,濂 復出鎮。尋加右副都御史,與睿代者再。八年秋,拜刑 部尚書。安鄉伯張安與弟爭祿,詔逮治。法司戶部相 諉,言官劾濂及戶部尚書王佐、右都御史陳鎰等,俱 下獄,數日釋之。福建賊鄧茂七等為亂,都御史張楷 征不克。乃大發兵,命寧陽侯陳懋等往討,以濂參其 軍務。比至,御史丁瑄已大破賊。茂七死,餘賊擁其兄 子伯孫據九龍山,拒官軍。濂與眾謀,羸師誘之出,伏 精兵入其壘,遂禽伯孫。帝乃移楷討浙寇,而留濂擊 平餘賊未下者。會英宗北狩,兵事棘,召還。言者交劾 濂無功,景帝不問。加濂太子賓客。尋調戶部尚書,加 太子太保。時四方用兵,需餉急,濂綜核無遺。議上撙 節便宜十二事,國用得無乏。而閩賊復起,言官劾濂 等養寇,濂輸罪宥之。初,帝即位,詔免景泰二年天下 租十之三。濂檄有司但減米麥,其折收銀布絲帛者 徵如故。學士江淵以為言。濂內慚,抵無有。給事中李 侃等請詰天下有司違詔,故濂恐事敗,乃言:「銀布絲 帛,詔書未載。若概減免,國用何資。」於是給事、御史劾 濂失信於民,為國斂怨,且發其陰事。帝欲宥之,而侃 與御史王允上殿力爭,遂下都察院獄。未幾,釋之。削 宮保,調工部。吏部尚書何文淵言「理財非濂不可」,乃 復還戶部。濂上疏自理,乞骸骨,帝慰留之。東宮建,復 宮保。五年二月卒官。以軍功追封沭陽伯,諡「榮襄。」濂 剛果有才,所至以嚴辨稱,然接下多暴怒。在刑部,值 王振以私怨興獄,而濂持法深。其為戶部厚斂以足 用云。

===劉中敷===按《明外史》本傳:「中敷,大興人。燕王舉兵,以諸生守城 功,授陳留丞,擢工部員外郎。仁宗監國,命署部事,遷 江西右參議。宣德三年,遷山東右參政,進左布政使。 質直廉靜,吏民畏懷。歲大祲,言於巡撫,減賦三之二。 正統改元,父憂,奪情,俄召拜戶部尚書。帝沖年踐阼, 慮群下欺己,治尚嚴,而中官王振假以立威,屢摭大」 臣小過,導帝用重典,大臣下吏無虛歲。三年諷給事、 御史劾中敷與左侍郎吳璽等下獄。六年,言官劾中 敷專擅。詔法司於內廷雜治,當流,輸贖還職。帝特宥 之。其冬,中敷、璽及右侍郎陳瑺請以供御牛馬分牧 民間,言官劾變亂成法,並下獄論斬。詔荷校長安門 外,凡十六日而釋。瓦剌入貢,詔問馬駝芻菽數,不能 對。復與璽瑺論斬繫獄。中敷以母病,特許歸省。明年 冬,當決囚。法司奏請命璽瑺戍邊。中敷俟母終,具奏, 已釋為民。中敷等數下獄,本無大過。帝察察示明,而 振以酷助之。楊士奇、溥猶在位,莫能救也。景帝立,起 戶部左侍郎兼太子賓客。居五年卒。中敷性淡泊,食 不重味。仕宦五十年,家無餘貲

楊鼎 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鼎字宗器,陝西咸寧人。家貧力學。正 統中,舉鄉試,會試第一,殿試第二,授編修。久之,與侍 講杜寧等十人簡入東閣肄業。鼎居侍從,雅欲以功 名見。嘗建言修飭戎備、通漕三邊二事,同輩誚其迂, 鼎益自信。也先將寇京師,詔行監察御史事,募兵兗 州還,進侍講,兼中允。景泰五年,超擢戶部右侍郎。天」 順初,轉左。陳汝言譖之,帝不聽。嘗命中官牛玉諭旨, 欲取江南折糧銀實內庫,而以他稅物充武臣俸鼎, 不可。馬牛芻乏,議徵什二。又以民艱力阻。皆報罷。成 化四年代馬昂為戶部尚書。六年疏言:「陝西外患西 寇,內患流民。然寇害止邊塞,流民則疾在腹心。漢中 僻居萬山,襟喉川蜀,四方流民數萬。急之生變,置之 有後憂。請暫設監司一人,專領其事,其願附籍者聽 之,不願者資遣,兼與守臣練士馬、修城池,庶可弭他 日患。」詔從之。湖廣頻歲饑,發廩已盡,及是有秋用。鼎 言發庫貯銀、布,易米備災。淮、徐、臨、德四倉,舊積糧百 餘萬石,後餉乏,民饑,輒請移用,粟且匱。鼎議上贖罪、 中鹽、折鈔、徵逋六事行之。由是諸倉有儲蓄。尋加太 子少保。鼎居戶部持廉,然性頗拘滯,僚屬多不服。給 事御史劾鼎非經國才。鼎再疏求去,賜敕馳驛歸,命 有司月給米二石,歲給役四人終其身。大臣致仕有 給賜,自鼎始也。卒贈太子太保,諡莊敏。

翁世資 编辑

按《明外史楊鼎傳》:「翁世資者,莆田人。正統七年進士。 除戶部主事,歷郎中。天順元年超拜工部右侍郎。四 年,命中官往蘇松杭嘉湖增織彩幣七千匹。世資以 東南水潦,民艱食,議減其半。尚書趙榮、左侍郎霍瑄 難之,世資請身任其咎,乃連署以諫。帝果怒,詰主議 者,榮等委之世資,遂下詔獄,謫衡州知府。成化初,擢」 江西左布政使。坐事下吏,尋得白。大軍征兩廣,轉江 西餉需十萬人。世資議齎直,就易嶺南米,民得不擾。 以右副都御史巡撫山東。歲饑,發倉儲五十餘萬石 以賑,撫流亡百六十二萬人。召為戶部左侍郎佐鼎。 久之,代薛遠總督倉場,進尚書。十七年還理部事。閱 二年,致仕。

潘榮 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榮字尊用,龍谿人。正統十三年進士。 犒師廣東,還,除吏科給事中。景泰初,疏論停起復、抑 奔競數事,帝納之,尋進右給事中。四年九月上言:致 治之要,莫切於納諫。比以言者忤聖意,諭禮部凡遇 建言,務加審察,或假以報復,具奏罪之。此令一下,廷 臣喪氣,以言為諱。國家有利害,生民有得失,大臣有 奸慝,何由而知?況今巨寇陸梁,塞上多事,奈何反塞 言者路?望明詔臺諫,知無不言,緘默者罪。并敕閣部 大臣勿搜求參駁,虧傷治體。」疏入,報聞。天順中,使琉 球還,遷都給事中。成化六年三月偕同官上言:「近雨 雪愆期,災異迭見。陛下降詔自責,躬行祈禱,詔大臣 盡言,宜上天感格。而今乃風霾晝晦,沴氣赤而復黑, 豈非應天之道有未盡與?夫人君敬天,不在齋戒祈 禱而已。政令乖宜,下民失所。崇尚珍玩,費用不經,後 宮無序,恩澤不均。爵濫施於賤工,賞妄及於非分,皆 非敬天之道。願陛下日御便殿,召大臣極陳缺失而 釐革之,庶災變可弭。」時萬妃專寵,群小夤緣,進寶玩, 官賞冗濫,故榮等懇言之,帝不能用。是年遷南京太 常少卿。又七年,就擢戶部右侍郎。尋改右副都御史, 總督南京糧儲,積奇羨數萬石以備荒。十七年召為 戶部左侍郎,尋署部事。英國公張懋等四十三人自 陳先世以大功錫爵,子孫承繼。所司輒減歲祿,非祖 宗報功意。榮等言:「懋等於無事時妄請增祿,若有功, 何以勸賞?況頻年水旱,國用未充,所請不可許。」事乃 寢。中官趙陽等乞兩淮鹽十萬引,帝已許之。榮等言: 「近禁勢家中鹽,詔旨甫頒,而陽等輒違犯,宜正其罪帝為切責陽等。南京戶部尚書黃鎬罷,以榮代之。孝 宗嗣位,謝政歸。賜月廩、歲夫如制。久之卒。贈太子少 保。

黃鎬 编辑

按《明外史潘榮傳》:「黃鎬,字叔高,候官縣人。由進士授 御史。正統十四年按貴州,群苗盡叛,道梗塞。靖遠伯 王驥等自麓川還,軍無紀律,苗襲其後,官軍大敗。鎬 孤軍赴平越,遇賊幾死,夜跳入城,賊圍之,議者欲棄 城走。鎬曰:『平越,貴州咽喉。無平越,是無貴州也』。乃偕 諸將固守,置密疏竹筒中,募土人間行乞援於朝,且」 劾驥等覆師狀。景帝命保定伯梁寶等合川、湖軍救 之,圍始解。城被困已九月,掘草根、煮弩鎧而食之,死 者相枕籍。城卒,全鎬功為多,復留按一年。久之,遷廣 東僉事,改浙江。成化初,以大臣會薦,擢廣東左參政。 高、雷、廉負海多盜,鎬討平之。再遷廣西左布政使。以 右副都御史總督南京糧儲,歷吏部左、右侍郎。十六 年拜南京戶部尚書。鎬有才識,敏吏事,時論稱之。致 仕,道卒。贈太子少保,諡《襄敏》。

李敏 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敏字公勉,襄城人。景泰五年進士。授 御史。天順初,奉敕撫定貴州蠻,還巡按畿內,以薊州 餉道經海口,多覆溺,建議別開三河達薊州,以避其 險,軍民利之。成化初,用薦超遷浙江按察使。再任湖 廣,歷山西、四川左、右布政使,擢右副都御史,巡撫大 同。敵騎出沒塞下,掩殺墩軍,敏伏壯士突擒之,修治」 垣塹,敵不敢犯。居三年,召為兵部右侍郎。病歸。河南 大饑,條上《救荒》數事。詔以左副都御史巡撫保定諸 府。旋改督漕運,尋召拜戶部尚書。先是,敏在大同,見 山東、河南轉餉至者,道遠耗費。乃會計歲支外,悉令 輸銀。民輕齎易達,而將士得以其贏治軍裝,交便之。 至是并請畿輔、山西、陜西州縣歲輸「糧各邊者,每糧 一石徵銀一兩,以十九輸邊,依時值折軍餉,有餘則 召糴以備軍興。」帝從之。自是,北方二稅皆折銀,由敏 始也。崇文門宣課司稅,多為勢要所侵漁,敏因馬文 升言,請增設御史、主事。監視御史陳瑤斥敏聚斂,敏 再疏求去,帝慰留之。貴戚請隙地及鷹房、牧馬場千 頃,敏執不可,事得寢。當憲宗末,中官佞倖多賜莊田, 既得罪,率辭且奪。帝不以賦民,令人守。敏請召佃,畝 科銀三分,帝從之,然他莊田如故也。會京師大水,敏 乃極陳其害,言:「今畿輔皇莊五,為地萬二千八百餘 頃。勛戚、中官莊三百三十有二,為地三萬三千一百 餘頃。官校招無賴為莊頭,豪奪畜產,戕殺人,污婦女, 民心痛傷,災異所由生。皇莊始正統間,諸王未封,相 閒地立。莊王之藩,地仍歸官,其後乃沿襲。普天莫非 王土,何必皇莊?請盡革莊戶,賦民耕畝,概徵銀三分, 充各宮用度。無皇莊之名,而有足用之效。至權要莊 田,亦請擇佃戶領之。有司收其課,聽諸家領取。悅民 心,感和氣,無切於此。」時不能用。南京御史與守備太 監蔣琮相訐,咸逮謫,而琮居職如故。敏再疏力爭,皆 不聽。四年得疾乞休。帝為遣醫視療。已,復力請,乃以 葉淇代詔。敏乘傳歸。未抵家,卒。贈太子少保,諡恭靖。 敏生平篤行誼,所得祿賜,悉以分昆弟故人。親喪里 居,築室紫雲山麓。聚書數千卷,與學者講習,巿地數 十畝廩之。及巡撫大同,疏籍之於官,詔賜名「紫雲書 院。」大同居極邊,孔廟無雅樂,因敏奏得頒賜云。

葉淇 编辑

按《明外史李敏傳》:「葉淇,字本清,山陽人。景泰五年進 士,授御史。天順初,石亨譖之下吏,考訊無驗,出為武 陟知縣。成化中,累官大同巡撫。孝宗立,召為戶部侍 郎。久之,遷尚書,加太子少保。哈密為土魯番所陷,守 臣請給其遺民廩食,處之內地。淇曰:『是自貽禍也』。寢 其奏。奸民獻大名地為皇莊,淇議歸之有司。內官龍」 綬請開銀礦,淇不可,帝從之。已,綬請長蘆鹽二萬引 粥於兩淮,以供織造費。淇力爭,竟不納。淇居戶部六 年,直亮有執,能為國惜財用。每廷議用兵,輒持不可。 惟變「開中」之制,令淮商以銀代粟。鹽課驟增至百萬, 悉輸之運司。邊儲由此蕭然。時內閣徐溥,淇同年生 也,變「開中」法,溥有力焉。語詳《食貨志》。乞休歸,卒,贈太 子太保。

佀鍾 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鍾字大器,鄆城人。成化二年進士。授 御史,巡鹽兩淮,按浙江,還,掌諸道章奏。汪直諷鍾劾 馬文升,不可,被譖杖闕下。以御史王越薦,擢大理寺 丞,再遷右少卿。寇入大同,廷議遣大臣巡視保定諸 府,乃以命鍾。居數月,即擢右副都御史,巡撫其地。河 間瀕海民地為勢家所據,鍾奪還之。召為刑部右侍」 郎。丁內艱,僦運艘載母柩南還。督漕總兵官王信奏 之,逮下吏。會當路方逐尹旻黨,而鍾與旻為同鄉,乃 貶二秩。為曲靖知府,改徵州。復入為大理寺左少卿。 弘治三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撫蘇、松諸府。所部災,盡 心荒政。召為戶部右侍郎,總督倉場。尋改吏部,進左遷右都御史。十三年進戶部尚書。十五年上《天下會 計》之數,言:「常入之賦以蠲免漸減,常出之費以請,乞 漸增入。不足,當出正統前軍國費省,小民輸正賦而 已。自景泰至今,用度日廣,額外科率。河南、山東邊餉, 浙江、雲南、廣東雜辦,皆昔所無。民已重困,無可復增。 往時四方豐登,邊境無調發,州縣無流移。今太倉無 儲,內帑殫絀,而穴食穴費日加於前。願陛下惕然省 憂,厚加損節,且敕廷臣共求所以足用之術。」帝乃下 廷臣議。議上十二事,其罷傳奉穴官,汰內府濫收軍 匠,清騰驤四衛勇士,停寺觀齋醮,省內侍畫工、番僧 供應,禁王府及織造濫乞鹽引,令有司徵莊田租,皆 權倖所不便者。疏留數月不下,鍾乃復言之,他皆報 可。而事關權倖者,終格不行。奸商投外戚張鶴齡,乞 「以長蘆舊引十七萬免追鹽課,每引納銀五分,別用 價買各場餘鹽,如其數聽其鬻販。」帝許之。奸民倚貴 戚,援例乞兩淮舊引至百六十萬。鍾等力持,皆不聽。 自此鹽法大壞,奸人橫行,江湖官司無如何矣。東廠 偵事者發鍾子受金事。鍾屢疏乞休,命馳驛歸。正德 時,劉瑾摭鍾在部時事,至罰米者三。又數年卒。

韓文 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文字貫道,洪洞人,宋宰相琦後也。生 時,父夢紫衣人抱送文彥博至其家,故名之曰『文』。成 化初,舉進士,除工科給事中。覈韋州軍功,劾寧晉伯 劉聚、都御史王越、馬文升等濫殺妄報。尋劾越薦李 秉、王竑,語頗涉兩宮,帝怒,撻之文華殿庭。已進右給 事中,出為湖廣右參議。中貴督太和山,乾沒公費,文」 力遏之,以其羨易粟萬石備賑貸。九谿土酋與鄰境 爭地相攻,文往諭,皆服。閱七年,轉左。弘治改元,王恕 以文久淹,用為山東左參政。居二年,用倪岳薦,擢雲 南左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撫湖廣,移撫河南。召 為戶部右侍郎。母喪除,起改吏部,進左。十六年拜南 京兵部尚書。歲侵,米價翔踴,文請預發軍餉三月,戶 部難之。文曰:「救荒如救焚,有罪吾自當之。」乃發廩十 六萬石,米價為平。召拜戶部尚書。文凝厚雍粹,居常 抑抑。至臨大事,剛斷無所撓。武宗即位,賞賚及山陵、 大婚諸費,需銀百八十萬兩有奇,部帑不給。文請先 發承運庫,詔不許。文言:「帑藏虛,賞賚自京邊軍士外, 請分別給銀鈔。」稍益以內庫及內府錢,并暫借勛戚 賜莊田稅,而敕承運庫內官核所積金銀,著之籍,且 盡罷諸不急費。帝不欲發內帑,命文以漸經畫。文持 大體,務為國惜財,真人陳應大國師那卜堅參等 落職,文請沒其貲,實國帑。舊制,監局、倉庫內官不過 二三人,後漸添注,或一倉十餘人,上林、苑林衡署至 三十二人。文力請裁汰淳安公主賜田三百頃,復欲 奪任丘民業,文力爭乃止。孝宗時,外戚慶雲、壽寧侯 家人及商人譚景清等奏請買補殘鹽,至百八十萬 引。及孝宗欲更新庶政,文條《鹽政夙弊》七事,論殘鹽 尤切。孝宗嘉納。未及行而崩,即入《武宗登極詔》中罷 之。侯家復奏,乞下部更議。文等再三執奏,弗從,竟如 侯請。正德元年,內閣及言官復論之。詔下廷議。文言: 「鹽法之設,專以備邊。今山、陝饑寇方大入,度支匱絀, 飛輓甚難。奈何壞祖宗法,忽邊防之重。」疏上,閣臣劉 健等力持之。景清復陳乞如故。於是文等劾其桀悍, 請執付法官。帝不得已,始寢前命。榮王乞霸州莊田, 崇王請自徵莊田租,勿令有司與,文皆持卻之。保定 巡撫王璟請革皇莊,文覆如其議,帝不許。文請召民 個畝徵銀三分輸內庫,而盡撤中官管莊者。乃命留 中官各一人,校尉十人,餘如文議。中旨索寶石、西珠, 文請屏絕奇珍,以養儉德,報可。帝將大婚,取戶部銀 四十萬兩,文疏請,得免四之一。文司國計二年,力遏 權倖,權倖深疾之。而是時青宮舊奄馬永成等八人, 號「八虎」,日導帝狗馬鷹兔,歌舞角觝,不親萬幾。文每 退朝,對僚屬言及,輒泣下。郎中李夢陽進曰:「公大臣, 義共國休戚,徒泣何為?」諫官疏劾諸奄,執政持甚力。 公誠及此,時率大臣固爭,去八虎易易耳。文捋鬚昂 肩,毅然改容曰:「善。縱事勿濟,吾年足死矣,不死不足 報國。」遂令夢陽草疏。疏具文讀而刪之。遂偕諸大臣 伏闕上言:「人主辨奸為明,人臣犯顏為忠。況群小作 朋,逼近君側,安危治亂,胥此攸關。臣等備員股肱,當 主少國疑之日,仰察」天象,俯揆物議,瞻前思後,憂心 如焚,至長涕泣,不能自已。伏睹近歲,朝政日非,號令 失當。自入秋來,視朝漸晚,仰窺聖容,日漸清削,皆言 「太監馬永成、谷大用、張永、羅祥、魏彬、丘聚、劉瑾、高鳳 等造作巧偽,淫蕩上心,擊毬走馬,放鷹逐犬,俳優雜 劇,錯陳於前,至導萬乘與外人交易,狎暱媟褻,無復 禮體,日遊不足,夜以繼之,勞耗精神,虧損志德。遂使 天道失序,地氣靡寧,雷異星變,桃李秋華,考厥占候, 咸非吉徵。此輩細人,惟知蠱惑君上,以便己私,而不 思赫赫天命,皇皇帝業,在陛下一身。今大婚雖畢,儲 嗣未建,萬一遊宴損神,起居失節,雖虀粉若輩,何補 於事。高皇帝艱難百戰,取有四海,列聖繼承,以至陛下。先帝臨崩顧命」之語,陛下所聞也。奈何姑息群小, 置之左右,以累聖德?竊觀前古奄宦誤國,為禍尤烈, 漢十常侍、唐甘露之變,其明驗也。今永成等罪惡既 著,若縱不治,將來益無忌憚,必患在社稷。伏望陛下 奮乾剛,割私愛,上告兩宮,下諭百僚,明正典刑,以回 天地之變,泄神人之憤,潛「消禍亂之階,永保靈長之 業。」疏入,帝驚泣不食。瑾等大懼。時內閣劉健等方持 言官章,不肯下文。疏復入,帝遣司禮中官八人詣閣 議,一日三至,健等持益堅。王岳者,八人中一人也,獨 曰:「閣議是。」明日召諸大臣入。諸大臣或咎文,文不應, 令侍郎王鏊詣闕探動靜。健語鏊曰:「事且成十七八, 諸公第持之。」至左順門,李榮手諸大臣疏曰:「有旨問 諸先生,諸先生言良是。第奴儕事上久,不忍即置理, 幸少寬之,上自處耳。」眾相顧莫敢言。榮謂文曰:「此舉 出自公,公云何?」文曰:「今海內民窮盜起,水旱頻仍,天 變日增。文等備員卿佐,靡所匡救。上始踐阼,輒輕萬 幾,遊宴無度,狎暱群小,何忍無言?」鏊曰:「八人不去,亂 本不除,天下何由治?」榮曰:「疏備矣。上非不知,第欲少 寬之耳。」鏊直前曰:「設上不處,奈何?」榮曰:「榮頸有鐵裹 耶?敢壞國事。」是日,瑾等益窘,求南京安置,閣議猶不 肯下。夜,瑾等環哭帝前,頭觸地曰:「微上恩奴儕磔餧 狗矣。」帝色動。瑾又進曰:「害奴儕者,王岳也。」帝怒,夜收 岳。立詔瑾入司禮,永成等分據「要地,而大權悉歸瑾 矣。」瑾恨文甚,日令人伺文過。踰月,有以偽銀輸內庫 者,遂以為文罪。詔降一級致仕,謫郎中陳仁為鈞州 同知。給事中徐昂救文,中旨責其黨護,落文職,以顧 佐代,并除昂名。尋指文為奸黨,榜朝堂。其子高唐知 州士聰、刑部主事士奇皆削籍。文出都門,乘一籃輿, 行李一車而已。瑾恨猶未已,坐以遺失部籍,逮文及 侍郎張縉下詔獄,數月始釋,罰米干石輸大同。尋復 羅織他事,罰米者再,家業蕩然。瑾誅,復官致仕。世宗 即位,遣行人齎璽書存問,賚羊酒。復令有司月給廩 四石,歲給役夫六人終其身。嘉靖五年年八十有六 卒。贈太傅,諡忠定。士聰,舉人,罷官後,不復仕。士奇進 士,終湖廣參政。少子士賢,亦由舉人為開封同知。孫 廷瑋,進士,行太僕卿。

顧佐 编辑

按《明外史韓文傳》:「顧佐,字良弼,臨淮人。成化五年進 士。授刑部主事,歷郎中。按錦衣指揮牛循,中官顧雄、 鍾欽,罪無所撓,出為河間知府。弘治中,再遷大理少 卿,擢右僉都御史,巡撫山西。宗室第宅,官為繕,費不 貲,佐請悉令自營治。正統末,權發太原、平陽民戍邊, 後遂久不代,佐奏令代遷,入為左副都御史。勘罷遼」 東總兵官李杲、太監任良、巡撫張玉。歷戶部左、右侍 郎,出理陜西軍食。善區畫儲蓄,餘三年。正德改元,代 韓文為尚書。劉瑾憾文,捃摭萬端。部有故冊逸,欲以 為文罪,逼佐上其事。佐不可。詔奪俸三月。佐乃再疏 乞歸。瑾憾之,三罰米輸塞上,至千餘石。家貧,稱貸以 償。卒,贈太子太保。

胡富 编辑

按《明外史潘蕃傳》:「胡富,字永年,績溪人。成化十四年 進士。授南京大理評事。弘治初,歷福建僉事。福寧繫 囚二百餘人,富一訊皆定,囹圄頓空。以憂去,起補山 東,遷廣東副使。四會猺亂,勦擒五百餘人。瀧水猺出 沒無時,富度其所經地,得荒田三千餘頃,招獞戶耕 牧其中,猺畏獞不敢出擾,居民得田作。符南蛇圍儋」 州,富與參議劉信往覘。賊突至,殺信。富手斬劇賊一 人,賊乃退。還益兵討平之。歷陝西左布政使。正德初, 入為順天府尹,累遷南京戶部右侍郎。劉瑾勒富致 仕。瑾敗,起故官。七年拜本部尚書。南都倉儲僅支一 年,富在部三載,有六年積。上十餘事,率權貴所不便, 格不行,遂引年歸。嘉靖元年贈太子少保,諡《康惠》。

吳文度 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文度,字憲之,晉江人,從父客江寧,遂 家焉。登成化八年進士,除龍泉知縣,徵授南京御史。 偕同官孫需等論妖僧繼曉,被廷杖。尋遷汀州知府。 猺弗靖,設方略綏撫,猺承賦如居民。弘治中,歷江西 左參政,山西、河南左右布政使。正德改元,遷右副都 御史,巡撫雲南。師宗州賊阿本等作亂,諭不從,乃遣」 參議陳一經等督軍二萬攻之。別遣兵截盤江,據賊 巢背,先後俘斬千人。入歷戶部左、右侍郎,進南京右 都御史。方文度召自雲南,劉瑾以地產金寶屢貴賄, 文度無以應,瑾深銜之。會廷推文度及南京戶部侍 郎王珩堪工部尚書,遂改文度南京戶部尚書,與珩 俱致仕。命下,舉朝駭異。既歸,所居屋僅數椽。瑾誅,未 及用而卒。珩,趙人,起家進士,亦以清操聞。

劉璣 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璣字用齊,陝西咸寧人。成化十七年 進士。除曲沃知縣。縣產棗,民有罪,令入棗贖,積數萬 斛。歲饑,賑粟不給,發棗繼之。徵授戶部主事,進員外 郎,擢瑞州知府。嘗禦賊,為所得,慷慨諭以禍福。賊進酒,酣飲臥帳中,賊大信服,送璣還,其黨遂解散。歷知 九江、衡州。正德二年,雍王祐橒薨,內官黃中護喪,璣」 供具宿辦,中歎為能,稱之劉瑾。瑾以其同鄉也,喜,召 為太僕少卿。明年春,遷太常卿。踰月,進戶部右侍郎。 其秋,遂代顧佐為尚書,去知府時方一歲。璣治績可 稱,為瑾所用,聲譽頓衰。瑾以邊鎮糧料不中程,盡逮 巡撫及管糧諸臣。三十年以上皆追論,破產者數十 家。商人輸糧各邊,久候未得直者,瑾悉停給,商不復 至,邊用大窘。遣官覈諸邊屯田,增田多者蒙賞,少即 重罰,諸邊騷然。發價市糴於近邊州縣,俾運入鎮城。 車牛夫役,追呼遍里閈,四民盡失其業。璣悉奉行,無 敢忤。然璣自以屈節中官,居常鬱鬱,日飲酒,放廢邸 舍,無過從者。或以玉帶餽劉宇,誤達璣所閽者,怪問 之,其人驚去。張綵代宇為尚書,開門納賂,車馬闐咽, 璣恬漠自如,然公卿謁瑾,率不得見,惟璣與綵至,即 入飲閣中,綵出,揚揚公卿間,璣俯首從其後,忸怩而 已。瑾敗,人頗憐之,因其自劾,俾致仕去。家居二十餘 年,縕袍脫粟,鄉人愛信焉。

石玠 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玠字邦秀,槁城人。父玉,山西按察使。 玠舉成化末年進士,知氾水縣,有惠政。弘治中,召為 御史,出覈大同軍儲,按甘肅及陝西,條上邊務,悉中 機宜。左都戴珊素知玠,既還朝,事無巨細悉委之。嘗 因災異率同官劾南京刑部尚書翟瑄以下二十七 人,時論以為當。正德元年,擢山西提學副使,遷按察」 使、左、右布政使。去父玉官時,僅二十載,吏民安其政, 稱世美焉。六年擢右副都御史,巡撫大同。旋召拜兵 部右侍郎。八年,海西賊老鼠乃留及都督祝孔革等 數犯邊,阻諸部朝貢。而泰寧三衛又與別部相攻,久 不通貢市。邊臣請用兵。廷議欲先事綏懷,乃命玠以 左侍郎兼僉都御史往遼東巡視。玠馳至開元,遣使 出關撫諭。諸部聞之喜,相率貢馬受約束。《老鼠乃留》 等亦悔罪,率所部二十人入關修職貢。事聞,帝大喜, 璽書嘉勞,召還,由是玠遂蒙帝眷。玠奏舉同知張龍 等,御史張鵬以為有私,劾之。帝怒,責鵬左都陸完。既 遷官,廷推,代者三上,悉不用。最後推玠,乃以為右都 御史,掌院事。於是御史李隱疑玠有所夤緣,劾請罷 職,不報。十年拜戶尚。是時群邪亂政,屢撓部權。諸尚 書多不敢爭抗,惟玠力與之爭。中官史太鎮雲南,請 獨領銀場務;杜甫鎮湖廣,請借鹽船稅銀為進貢資; 劉德守涼州,請帶食茶六百引。玠皆執不可。西僧入 烏思藏,封教王請馬快船三十艘販載食鹽。玠又極 言其害。帝初出居庸,玠切諫。及在宣府,需銀百萬兩, 玠持不可。帝弗從,乃進其半。王瓊欲害彭澤,玠廷譽 之,權倖多不悅。而姦民欲牟鹽利者,賄朱寧為請,無 不如志。玠又連章執奏,寧尤銜之。會廷臣以諫南巡, 跪之闕下,諸大臣皆莫敢言,玠又獨論救群小,激帝 怒。於是嚴旨詰責,令自陳。玠引罪,復被切讓,遂引疾 去。賜敕馳傳,有司給廩隸,猶如故事。家居二年卒,贈 太子少保。玠有操行,一介不妄取,既歸,田廬無加於 舊。

高銓 编辑

按《明外史王璟傳》:「先璟撫保定者,江都高銓,成化五 年進士,授南京大理評事。時官僚老疾致仕者,例追 本年所給祿,銓以為非制,疏請罷之。累遷河南僉事。 歸德河濡地千餘頃,本民業,為王府所據,以負租訟 其知州於朝。中官偕大臣承旨按之。銓請還地於民, 中官怒,脅之輒不變。弘治中,再遷右副都御史,巡撫」 保定六府。進南京工部右侍郎。應天饑,條上《荒政》八 事。詔即命銓賑濟,全活為多。正德改元,歷南京戶部 尚書。明年廷推左都,瑾欲易置大臣示威,傳旨令銓 致仕。尋坐事逮下詔獄,復坐隆平侯家襲爵事,除名, 尋罰米五百石。後瑾益事操切,每遣使有所勘核,所 遣者務苛急,以承瑾意。兵科給事高淓,銓子也。出勘 滄州鹽水山牧地,被劾者五十三人。璟以前為巡撫 預焉,而父銓亦在劾中,舉朝駭愕。瑾以當坐者眾,令 去其職者勿問,於是璟及銓獲免。瑾誅,復銓官,致仕。 卒,贈太子少保。淓後亦官南京光祿少卿,然不為士 大夫所齒云。

方鈍 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鈍字仲敏,巴陵人。正德十二年進士。 授華亭知縣。嘉靖初,徵授御史。鈍為人誠朴直諒,而 才足有為。兩按河南、山東,並著丰裁。擢大理丞,進少 卿,歷兩京戶部侍郎。三十一年,帝將用韓士英為戶 部尚書,為言官劾罷,乃以鈍代之。時承俺荅入犯之 後,諸邊驟增,餉銀至三百餘萬,國用日絀,而邊臣猶」 請給不已。鈍知其乾沒,惡之,每邊臣陳請,多執不與。 已而上言:「天下歲入京庫銀僅二百萬有奇,中外用 度,胥此仰給。比來有因時暫增而遂沿為常例者,如 修邊銀自十九年後增至八十餘萬,客兵銀自二十 九年後增至二百餘萬是也。有遞年增益而遂倍於常額者,如京營馬料歲支本色、折色各二十餘萬,諸 邊年例歲增,募軍調軍至一百餘萬是也。有因循日 久而不可省者,如錦衣衛將士月支米至四萬石,光 祿寺廚役月支米至六千石,京營諸軍月支米至三 百十萬石是也。歲入不增於前,歲出日加於後,可不 為寒心哉!」況今江浙患倭,川、貴採木,山、陝歲荒,勢不 得不蠲減,則二百餘「萬之額尚憂不足,而京庫所儲, 尚不足四十萬。諸邊年例尚少八十萬,度支之匱,未 有甚於斯時者。願陛下博訪廷臣,為百年無弊之計。」 報可。尋又上言:「宣、大二鎮軍餉,歲至二百五十萬兩, 自足養兵數十萬。據前大同巡撫王抒奏,見兵八萬 八千餘人,而昨追賊山西,止一萬三千人而已。宣府 巡撫」劉廷臣奏:「見兵八萬有奇,而每遇出戰,合奇遊 兵不過三千而已。然則諸鎮之兵固多虛籍,且亦有 所養,非所用者。可不嚴敕鎮臣,力加撙節,為國家計 久遠哉?」帝深然其言。是時,經費久不足,而帝又用財 無藝,土木、禱祀、賞賚歲出不貲。每以夜半出片紙有 所徵取,計臣無敢延俄頃者。由是國計益匱,鈍憂懼 不知所出。會大同右衛被圍,當大發帑金濟餉。鈍乃 條上七事,大抵苟且應變計。帝責其不足副急,鈍謝 罪。已而尚書吳鵬、給事趙鏘、御史李承華等應詔陳 理財策。鈍議行其十九事,益纖屑傷大體。帝覽之,頗 不悅。以事迫,但罷其二事,餘悉從之。鈍掌戶部七年, 當公私交罄,多《頭會》箕斂之術。然其居官無他過。而 大學士嚴嵩素憾其不附己,因帝方責鈍,乘間言:「天 下財本無窮,稍一會計,數百萬可立致。顧司計者不 為國忠謀耳。」帝入其言,手詔改南京用。鈍遂乞骸骨 歸。鈍寡嗜慾,薄世味,尤嚴取予。故人有餽遺者,輒蹙 額曰:「汝不任職,我不能庇汝,賂我何為?」或曰:「書一帙 耳。」則曰:「我自入仕,惟讀《大明律》,何暇讀他書。」終不納。 一日會食戶部,歎曰:「邊臣增餉不已,實半入要津私 橐,奈何?」左侍郎吳嘉會嘗撫薊州曰:「某當日無是事。」 鈍曰:「公為邊撫,三遷官,三廕子,若無是事,恐不得今 日。」嘉會大慚。其質直多類此。隆慶、萬曆兩賜存問。卒, 贈太子少保,諡簡肅。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