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第318卷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三百十七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三百十八卷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三百十九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三百十八卷目錄

 禮部部名臣列傳四

  明三

  陸樹聲      余繼登

  馮琦       萬士和

  徐學謨      王圖

  翁正春      蔡毅中

  薛三省      孫慎行

  盛以弘      鮑應鰲

  黃汝良      李騰芳

  顧錫疇

 禮部部藝文一

  禮部箴          明宣宗

  敕建禮部賜宴碑      楊士奇

 禮部部藝文二

  承沈八丈東美除膳部員外阻雨未遂馳賀奉

  寄此詩          唐杜甫

  宣上人遠寄禮部王侍郎放榜後詩因而繼和

               劉禹錫

  蒙恩轉儀曹郎依前充集賢學士舉韓潮州自

  代因寄七言         前人

  送少宗伯東渚楊公還朝  明馮惟健

  送秦主客遷侍儀使      高啟

 禮部部紀事

 禮部部雜錄

官常典第三百十八卷

禮部部名臣列傳四 编辑

明三 编辑

陸樹聲 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樹聲,字與吉,松江華亭人。初冒林姓, 及貴乃復。家世業農,少力田,暇即讀書。請於父,從師 學。遂舉嘉靖二十年會試第一,選庶吉士,授編修。三 十一年,請急歸,遭父喪。久之,起南京司業。未幾,復請 告去。起左諭德,掌南京翰林院。尋召還春坊,不赴。久 之,起太常卿,掌南京祭酒事。嚴敕學規,著《條教》十二」, 以勵諸生。召為吏部右侍郎,引疾不拜。隆慶中,再起 故官,不就。神宗嗣位,即家拜禮部尚書,力辭不得,乃 赴闕。初,樹聲屢辭朝命,中外高其風節。遇要職,必首 舉樹聲,唯恐其不至。張居正當國,以得樹聲為重,用 後進禮先謁之。樹聲相對穆然,意若不甚接者。居正 失望去。一日,以公事詣政府,見席稍偏,熟視不就坐。 居正趣為正席,其介介如此。北部要增歲幣,兵部將 許之,樹聲力爭。歲終,陳四方災異,請帝循舊章,省奏 牘,慎賞賚,防壅蔽,納讜言,崇儉德,攬魁柄,別忠邪。詔 皆嘉納。萬曆改元,中官不樂。樹聲屢宣詣會極門受 旨,且頻趣之。比趨至,則曹司常事耳。樹聲知其意,連 疏乞休。居正語其弟樹德曰:「朝廷行相平泉矣。」平泉 者,樹聲別號也。樹聲聞之曰:「一史官去國二十年,豈 復希揆席邪?且虛拘何益?」其冬,請愈力,乃命乘傳歸。 辭朝,陳時政十事,凡勤學、《修身》《政令》《士風》《邦本》、財用、 宗藩、邊防、漕河、郊廟,皆懇懇言之。中言用內侍以給 掃除,而倒持旁落之漸不可不防;優外戚以示眷異, 而非「分無厭之求,不可不節。」語多切時弊,旨報聞而 已。居正就邸舍與別,問誰可代者?舉萬士和、林燫。比 出國門,士大夫傾城追送,皆謝不見。樹聲端介恬雅, 翛然物表,難進易退。通籍六十餘年,居官未及一紀。 與徐階同里,高拱則同年生,兩人相繼柄國,皆辭疾 不出,為居正所推,卒不附也。已,給廩隸如制,加太子 少保,再遣存問。弟樹德,自有傳。子彥章,萬曆十七年 進士。樹聲誡毋就館選,隨以行人終養。詔給月俸,異 數也。樹聲年九十七卒,贈太子太保,諡「文定。」彥章有 節概,官至南京刑部侍郎。

余繼登 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繼登,字世用,交河人。舉萬曆五年進 士,改庶吉士,授檢討。與修《會典》成,進修撰,直講經筵。 尋進右中允,充日講官。時講筵久輟,侍臣無所納忠, 繼登與同官馮琦共進《通鑑》講義,傅以時政缺失。歷 少詹事兼侍讀學士,充正史副總裁。已,擢詹事,掌翰 林院。兩宮災,偕諸講官引《洪範五行傳》切諫。不報。進」 禮部右侍郎。二十六年,以左侍郎攝部事。陝西、山西 地震,南都雷火,西寧鐘自鳴,紹興地湧血。繼登於歲 終類奏,因請罷一切誅求開採之害民者。時不能用 雷擊太廟樹,復請帝躬郊祀廟享,冊立元子,停礦稅, 撤中使。帝優詔報聞而已。旋擢本部尚書。時將討播 州楊應龍,繼登請罷四川礦稅,以佐兵食。復上言:「頃 者星躔失度,水旱為沴。太白晝見,天不和也。鑿山開 礦,裂地求砂,致狄道山崩地震,地不和也。閭閻窮困, 更加誅求,帑藏空虛,復責珠寶。奸民蟻聚,中使䲭張, 中外壅隔,上下不交,人不和也。戾氣凝而不散,怨毒結而成形,陵谷變遷,高卑易位,是為陰乘陽,邪干正, 下叛上之象。臣子不能感動君父,言愈數愈厭,故天 以非常之變警悟陛下,尚可恬然不為意乎?」帝不省。 繼登自署部事,請元子冊立,《冠婚疏》累上,以不得請, 鬱鬱成疾。每言及,輒流涕曰:「大禮不舉,吾禮官,死不 瞑目。」病滿三月,連章乞休,不許。請停俸,亦不許。竟卒 於官。贈太子少保,諡文恪。繼登樸直慎密,寡言笑,當 大事,言議侃侃。居家廉約,學士曾朝節嘗過其里,蓬 蒿滿徑。及病革,視之,擁粗布衾,羊毳覆足而已。幼子 應諸生試,夫人請為一言,終不可。

馮琦 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琦字用韞,臨胊人。幼穎敏絕人。年十 九,舉萬曆五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預修《會典》成, 進侍講,充日講官,歷庶子。三王並封議起,移書王錫 爵力爭之。進少詹事,掌翰林院事。遷禮部右侍郎,改 吏部。涖政勤敏,力抑營競,尚書李、戴倚重之。二十七 年九月,太白、太陰同見於午。又狄道山崩,平地湧大」 小山五。琦草疏,偕尚書戴上言:「近見太陰經天,太白 晝見,已為極異。至山陷成谷,地湧成山,則自開闢以 來,惟唐垂拱中有之,而今再見也。臣等沗備九列,同 國安危,安有災變若此而不以告君父者?竊惟上天 無私,惟民是聽,欲承天意,當順民心。比來天下賦額, 視二十年以前十增其四,而民戶殷足者則十減其 五。東征西討,蕭然苦兵。自礦稅使出,而民間之苦更 甚,加以水旱蝗災,流離載道,畿輔近地,盜賊公行,此 非細故也。諸中使銜命而出,所隨奸徒,動以千百。陛 下欲通商而彼專困商,陛下欲愛民而彼獨害民。蓋 近日神奸有二:其一工伺上意,具有成奏,假武弁上 之;其一務剝小民,畫有成謀,假中官行之,運機如鬼 蜮取,財盡錙銖,遠近同嗟,貧富交困。貧者家無儲蓄, 惟恃經營,但奪其數錢之利,已絕其一日之生。至於 富民,更蒙毒害,或陷以漏稅竊礦,或誣之販鹽盜木, 布成詭計,聲勢赫然。及其得財,寂而無事。小民纍足 屏息,無地得容,利歸群奸,怨萃朝宁。夫以刺骨之窮, 抱傷心之痛,一呼則易動,一動則難安。今日猶承平, 民已洶洶,脫有風塵之警,天下誰可保信者?夫哱拜 誅,關白死,此皆募民丁以為兵,用民財以為餉,若一 方窮民倡亂而四面應之,於何徵兵,於何取餉哉?陛 下試遣忠實親信之人,采訪都城內外閭巷歌謠,令 一一聞奏,則民之怨苦居然可睹。天心仁愛,明示咎 徵,誠欲陛下翻然改悟,坐弭禍亂。」迺禮部修省之章, 未蒙批答,而奸民搜括之奏,又見允行。如納何其賢 妄說,令遍解天下無礙官銀。夫四方錢穀,皆有定額, 無礙云者,意蓋指經費羨餘。近者征調頻仍,正額猶 逋,何從得羨?此令一下,趣督嚴急,必將分公帑以充 獻,經費罔措,還派民間,此事之必不可者也。又如仇 世亨奏徐鼐掘墳一事,以理而論,烏有一墓藏黃金 巨萬者?借使有之,亦當下撫按覈勘,先正其盜墓之 罪,而後沒墓中之藏。未有罪狀未明,而先沒入貲財 者也。片紙朝入,嚴命夕傳,縱抱深冤,誰敢辨理?不但 破此諸族,又將延禍多人。但有株連,立見敗滅。輦轂 之下,尚須「三覆;萬里之外,止據單詞。遂令狡猾之流, 操生殺之柄。此風一倡,孰不效尤?已同《告緡》之令,又 開告密之端。臣等方欲陳訴,而奸人之奏又得旨矣。 五日之內,搜取天下公私金銀已二百萬。奸內生奸, 例外創例。臣等前猶望其日減,今更患其日增,不至 民困財殫,激大亂不止。伏望陛下穆然遠覽,亟與廷 臣共圖修弭,無令海內赤子結怨熙朝。千秋青史貽 譏聖德。」不報。尋轉左侍郎,拜禮部尚書。帝將冊立東 宮,詔下期迫,中官掌司設監者以供費不給為詞。琦 曰:「今日禮為重,不可與爭。」其弟戶部主事瑗適輦餉 銀四萬出都,琦立追還給費,事乃克濟。三十年,帝有 疾,諭停礦稅。既而悔之。琦與同列合疏爭,且請躬郊 廟祭享,御殿受朝,不納。湖廣稅監陳奉以虐民撤還。 會陝西黃河竭,琦言「遼東高淮、山東陳增、廣東李鳳、 陝西梁永、雲南楊榮肆虐不減於奉」,並乞徵還。皆不 報。南京守備中官邢隆請別給關防徵稅,琦不可,乃 以御前牙關防給之。時士大夫多崇釋氏,教士子作 文,每竊其緒言,鄙棄傳註。前尚書余繼登奏請約禁, 然習尚如故,琦乃復極陳其弊,帝為下詔戒厲。琦明 習典故,學有根柢,數陳讜論,中外想望丰采,帝亦深 眷倚。內閣缺人,帝已簡用朱國祚及琦,而沈一貫密 揭言:「二人年未及艾,盍少需之,先用老成者。」乃改命 沈鯉、朱賡。琦素善病,至是篤。十六疏乞休,不允,卒於 官,年僅四十六。遺疏請厲明作《發章奏補缺官》,「推誠 接下,收拾人心」,語極懇摯。帝哀悼,贈太子少保。天啟 初,諡《文敏》。

萬士和 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士和,字思節,宜興人。父吉,桐廬訓導, 有學術。士和舉嘉靖二十年進士,改庶吉士,授禮部 主事。父喪除,乞便養母。改南京兵部,累遷江西僉事歲裁上供磁器千計。貴州提學副使,進湖廣參政。撫 納叛苗二十八砦,以功賚銀幣。三殿工興,採木使者 旁午,士和經畫備至,民賴以安。遷江西按察使。之官」, 踰期劾免,起故官山東。再遷廣東左布政使。司政故 專制於左,士和曰:「朝廷設二使如左右手,非有軒輊。」 乃約右使分日治事。召拜應天府尹,道遷右副都御 史,督南京糧儲,奏行便民六事。隆慶初,進戶部右侍 郎,總督倉場。尋改禮部,進左侍郎。引疾歸。神宗立,起 南京禮部侍郎,署國子監事。萬曆元年,禮部尚書陸 樹聲去位,張居正用樹聲言,召士和代之,條上崇儉 數事。又以災祲屢見,奏乞杜倖門,容戅直,汰冗員,抑 干請,多犯時忌。俺答及所部貢馬,邊臣請加官賞。士 和言「賞賚有成額,毋徇邊臣額外請。」從之。方士倚馮 保求官,居正主之,士和持不可。成國公朱希忠歿,居 正許贈王,士和力爭。給事中余懋學言事得罪,士和 言直臣不當斥,於是積忤居正。給事中朱南雍承風 劾之,遂謝病去。居正歿,起南京禮部尚書,再疏引年, 不赴。卒,年七十一。贈太子少保,諡「文恭。」

徐學謨 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學謨,字叔明,嘉定人。初名學詩。舉嘉 靖二十九年進士,授兵部主事。時刑部郎中徐學詩 坐論嚴嵩獲罪,學謨以同姓名,慮及禍,遂改名董。築 都城外七堡,以事罪仇鸞,從吏,鸞嗛之,工竣,抑不敘。 明年,改吏部,管內閣制敕。母憂去,補禮部,歷郎中。時 世宗齋居西宮,禮官祗供祀事,多以不稱旨蒙譴,獨」 學謨作奏,典雅捷給,尚書吳山深倚之。會吏部侍郎 馮天馭以疾失陪祀,學謨欲奏聞,而尚書吳鵬復與 山有隙,遂出學謨為荊州知府。歲大水,學謨乘城七 晝夜,遣吏卒操舟拯救。增築潰隄,自枝江至監利,凡 七百餘里。興山、高雞砦界連三府,賊憑險出沒。學謨 言於巡按御史唐繼祿,發旁縣兵擊破之,復以計禽 其魁,賊悉平。景恭王之國。德安恃帝寵,請膏腴地益 封,下撫按勘給。於是旁郡沙洲河渚及民間塗蕩,皆 規奪之。荊州城北有鎮曰「沙市」,當巴、蜀空道,商民畢 輳。初不在所奏,中,王府人利之,竄入籍內,遣中官來 徵地。租入,情駭懼,少年勁悍者至欲揭竿為難,學謨 亟下令禁之。俄使者至,左右露刃環立,學謨亦盛騶 從往見,竟坐語不及沙市。學謨度不可倉卒爭。有巡 檢與使者同里,俾言太守強直,沙市必不可奪。使者 少沮。明日,學謨置酒仲宣樓,從容言:「沙市固王土,天 子不即賜王,而令有司勘給,則有司事也。祖制,親藩 不許侵民業,即有請,亦閑田遺之,未有籍民居以肥 王國者。夫荊州獨倚沙市,無沙市是無荊州矣。」因微 及竄奏事使者不能奪,乃許輸租五百金,間道走白 巡撫方廉。時景府人訛言帝寢疾行,且召王廉頗、尤 學謨。已詗,知其詐,乃大慚,仍判與租二千金。學謨還 荊,老稚歡呼,稱沙市為徐市。後王背約,復遣人徵戶 籍,學謨不從,且報《書》曰:「德安非天府,安用民數?」王大 怒,奏學謨抗藐。有旨下撫按逮問。學謨赴武昌對簿, 民遮道慟哭,罷市者數日。御史唐繼祿力白其誣,乃 詔改調。隆慶元年起知南陽。明年進湖廣副使。侍郎 洪朝選即訊遼王憲㸅,學謨,獨明王不反,與同事施 篤臣議不合,御史雷稽古以風聞,劾罷之。巡撫汪道 昆等言所劾非實,乃得白。萬曆四年,由湖廣左布政 使遷右副都御史,撫治鄖陽。學謨仕楚久,大學士張 居正以沙市事德之。六年召為刑部右侍郎。八年轉 左,拜禮部尚書。自弘治後,禮部長貳非翰林不授。嘉 靖初,席書以言《大禮》由他曹特遷,言路猶交章論劾。 近代惟萬士和不由翰林,然亦先歷禮部侍郎,無徑 拜尚書者。至是以居正故,廷臣莫敢言。學謨既通敏, 又曾為禮曹郎,明習掌故。自以外寮蒙特用,益盡心 職業。酌定《宗藩事例》,題革衍聖公女樂,請卹把漢那 吉皆持大體,人亦翕然稱之。居正卒,學謨慮見攻,急 與申時行締姻。及奉命擇壽宮,學謨薦南京刑部尚 書陳道基、通政參議梁子琦、僉事胡宥善。形家言,三 人議不合,已從道基議,卜吉大峪山。子琦恥其言不 用,上疏極論:「學謨為荊州時,與居正深相結,躐躋巡 撫。居正父死,衣素服為經紀喪事,今復締姻輔臣,附 勢黨比,蔑朝廷大典。」時行等疏辯,詔奪子琦俸。俄以 卜吉成,加太子少保。給事中鄒元標復論劾,遂令致 仕。家居十年卒。

王圖 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圖字則之,耀州人。萬曆十一年進士。 改庶吉士,授檢討。以右中允掌南京翰林院事,召充 東宮講官。妖書事起,沈一貫欲有所羅織,圖,其教習 門生也,盡言規之。累遷詹事,充日講官,教習庶吉士。 進吏部右侍郎,掌翰林院。兄國方巡撫保定,廷臣附 東林及李三才者,往往推轂圖兄弟。會孫丕揚起掌」 吏部,孫瑋以尚書督倉場,皆陝西人,諸不悅圖者目 為「秦黨。」而是時,郭正域、劉曰寧及圖並有相望,正域

逐去,曰寧卒,時論益歸圖。葉向高獨相久,圖旦夕且
考證
入閣,忌者益眾。適將京察,惡東林及李三才、王元翰

者,設詞惑丕揚,令發單咨是非,將陰為鉤黨計。圖急 言於丕揚止之,群小大恨。初,圖典庚戌會試,分校官 湯賓尹欲私韓敬,與知貢舉吳道南盛氣相詬誶,比 出闈,道南欲劾賓尹,以圖沮而止。王紹徽者,圖同郡 人,賓尹門生也,極譽賓尹於圖,而言道南黨欲傾賓 尹,并及圖,宜善為計。圖正色卻之,紹徽怫然去。時賓 尹已為祭酒,其先歷翰林京察,當圖注考思先發,傾 之,乃與紹徽計,令御史金明時劾圖子寶坻知縣淑 抃贓私鉅萬,痛詆圖,且謂國素疾李三才,圖為求解。 國怒,詈之,圖遂欲以拾遺去國。圖兄弟抗章力辯,忌 者復偽為淑抃《劾國疏》,播之邸抄。圖上疏言狀,帝為 下詔購捕,乃已。及考察,卒注賓尹不謹,褫其官。明時 亦被黜,由是其黨大譟。秦聚奎、朱一桂、鄭繼芳、徐兆 魁、高節、王萬祚曾、陳易輩,連章力攻圖。圖亦連章求 去,出郊待命。溫詔屢慰留,堅臥不起。九閱月,始予告 歸國。亦乞休去。未幾卒。四十五年京察,當事者多賓 尹、紹徽黨,以「拾遺」落圖職。天啟三年召起故官,進禮 部尚書,協理詹事府。明年,魏忠賢黨劉弘先劾圖,遂 削籍。尋卒。崇禎初,贈太子太保,諡文肅。淑抃,終戶部 郎中。

翁正春 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正春,字兆震,候官人。萬曆中,為龍溪 教諭。二十年,擢進士第一,授修撰,累遷少詹事。三十 八年九月,拜禮部左侍郎,代吳道南署部事。十一月, 日有食之,正春極言闕失,不報。明年秋,萬壽節,正春 獻八箴,曰清君心,遵祖制,振國紀,信臣僚,寶賢才,謹 財用,恤民命,重邊防。」帝不能用。吉王翌鑾請封支子 常源為郡王,正春言:「翌鑾之封,在《宗藩要例》已定之 後,其支庶宜止本爵。」乃授鎮國將軍。王貴妃薨,久不 卜葬,正春以為言,命偕中官往擇地,得吉。中官難以 煩費,正春勃然曰:「貴妃誕育元良,他日國母也。奈何 以天下儉乎?」奏上,報可。代王欲廢長子鼎渭,立次子 鼎莎,朝議持二十餘年。正春集眾議上疏,鼎、渭卒得 立。琉球中山王遣使入貢,正春言:「中山已入於倭,今 使臣多倭人貢物,雜倭器,絕之便否,亦宜」詔福建撫 臣量留土物,毋俾入朝。帝是之,皇太子輟講。九年,正 春累疏請,最後具三疏,并及福王之國、瑞王婚禮,語 切摰,弗聽。四十年,進士鄒之麟分校鄉試,私舉子童 學賢,為御史馬孟禎等所發。正春議黜學賢,謫之麟 而不及主考官。給事中趙興邦亓詩教,因劾正春徇 私。正春求去,不許。頃之,言官發湯賓尹、韓敬科場事, 正春坐敬不謹,敬黨大恨。詩教復劾正春。正春疏辯, 益求去。帝雖慰留,然自是不安其位。尋改吏部,掌詹 事府,以侍養歸。天啟元年起禮部尚書,協理詹事府 事。抗論忤魏忠賢,被旨譙責。明年,御史趙引昌希指 劾之,正春再疏乞歸。帝以正春嘗為皇祖講官,特加 太子少保,賜敕馳傳,異數也。時正春年逾七十,母百 歲,率子孫奉觴上壽,鄉閭豓之。未幾卒。崇禎初,諡「文 簡。」正春風度峻整,終日無狎語,倦不傾倚,暑不裸裎, 目無流視,見者肅然。明一伐科目,職官冠廷對者二 人:曹鼐以典史,正春以「教諭」云。

蔡毅中 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毅中,字弘甫,光山人。祖鳳翹,平陽同 知。父光,臨洮同知。毅中五歲通《孝經》。父問『讀書何為, 對曰:『欲為聖賢耳』。萬曆二十九年第進士,改庶吉士, 授檢討。時礦稅虐民,毅中取《祖訓》《會典》諸書禁戒礦 稅者,集為二卷,注釋以上。院長惡其不由己進,弗善 也。大學士沈鯉於毅中為鄉先達,與首輔沈一貫不』」 相能而溫純。參政河南,器毅中於諸生。至是為都御 史,疏侵一貫。一貫疑出毅中手,為「鯉地」,銜之。遂用計 典鐫其秩。起麻城丞。旋以行人司副召,擢尚寶丞,移 疾歸。四十五年,以浮躁鐫秩。天啟初,大起廢籍,補長 蘆鹽運判官,三遷國子司業。以左諭德纂修《神宗實 錄》,充經筵講官。尋進國子祭酒。擢禮部右侍郎,仍領 祭酒事。楊漣劾魏忠賢,得嚴旨,毅中率其屬抗疏言: 「學校者,天下公議所從出也。臣正與諸生講《為君難》 一書,忽接楊漣《劾忠賢疏》,合監師生千有餘人,無不 鼓掌稱慶,以為祖宗社稷有靈,得忠正之臣如此。」乃 皇上不下其奏於九卿,而謂一切朝政皆親裁,以奸 璫為忠,代之受過,合「監師生,無不捫心愁歎不已也。 臣惟三代以後,漢、隋、唐、宋諸君,其受權璫之害與處 權璫之法,載在《通鑑》。」我朝列聖受權璫之害,與處權 璫之法,載在「《實錄》。臣皆不必多言,但取至近至親,如 武宗之處劉瑾,神宗之處馮保二事願皇上遵之。」瑾 在武宗左右,言聽計從,一聞諸臣劾奏,夜半自起,擒 而殺之。武宗之威明,何其決也!神宗臨御方十齡,保 左右扶持,盡心竭力。既而少作威福,臺省劾奏,未聞 舉朝公疏,神祖遂不動聲色,而戍保於南京,至享四 十八年太平之福。今忠賢無保之功,而極瑾之惡二 十四罪,無一不當悉究。舉朝群臣,欲於朝罷跪以候旨,忠賢遂要皇上入宮,不禮群臣。今又欲「於視學之 日,群臣及太學諸生面叩陳請矣,而皇上漫不經意。 數日以來,但有及忠賢者,留中不發。如此蒙蔽,其中 寧可測哉!乞將漣疏發九卿、科道從公究問,即不加 劉瑾之誅,而以處馮保之法懲之,則恩威並著,與神 祖媲美矣。」疏入,忠賢戟手大詢。毅中乃再疏乞歸,忠 賢故不許。已,嗾其黨劾罷之。毅中有至性。四歲父病, 籲天請代。公車時聞母喪,一慟嘔血數升。終喪,斷酒 肉不入內寢。方母病,盛夏思冰,盂水忽凍,廬居有「紫 芝、白烏、千鴉集墓」之異。卒,贈禮部尚書。

薛三省 编辑

按《明外史薛三才傳》:「三省,三才弟也,字魯淑,萬曆二 十九年進士,改庶吉士,授檢討。光宗已為太子,福王 尚留京師,疏請王之國。歷官庶子,乞假歸。天啟初,起 少詹事,累遷禮部尚書。毛文龍以邊功媚魏忠賢,請 宣捷告廟,三省持不可,遂移疾乞歸,詔落職閒住。崇 禎初,起南京禮部尚書,辭不拜。七年,再起故官,協理」 詹事府,仍不赴。卒。贈太子太保,諡《文介》。

孫慎行 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慎行,字聞斯,武進人。幼習聞外祖唐 順之緒論,即嗜學。萬曆二十三年舉進士第三人,授 編修。累官左庶子。數請假里居,鍵戶息交,覃精理學。 當事請見,率不納。有以政事詢者,不答。四十一年五 月,由少詹事擢禮部右侍郎,署部事。當是時,郊廟大 享諸禮,帝二十餘年不躬親東宮,輟講至八年。皇長」 孫九齡未就外傅,瑞王二十三未婚。楚宗人久錮未 釋,代王廢長立幼,久不更正,臣僚章奏,一切留中。福 府莊田取盈四萬頃,慎行並切諫。已,念東宮開講,皇 孫出閣,係宗社安危,疏至七八上。代王廢長子鼎渭, 立愛子鼎莎,李廷機為侍郎時主之。其後群臣爭者 百餘疏,帝皆不省。慎行屢疏爭,乃獲更置。楚宗人擊 殺巡撫趙可懷,為首六人,論死。復錮《英嫶》等二十三 人於高牆,禁蘊鈁等二十三人於遠地。慎行力白其 非叛,諸人由此獲釋。皇太子儲位雖定,福王尚留京 師,須莊田四萬頃乃行,宵小多窺伺,廷臣請之國者 愈眾,帝愈遲之。慎行疏十餘上,不見省。最後貴妃迫 群議,無策復留,乃請帝留王慶太后七旬壽節,群議 益籍籍。慎行乃合文武諸臣伏闕力請,大學士葉向 高亦爭之強。帝不得已,許明年季春之國,群情始安。 韓敬科場之議,慎行擬黜敬,而家居時素講學東林, 敬黨尤忌之。會吏部缺侍郎,廷議改右侍郎李鋕於 左,而以慎行為右,命俱未下。御史過庭訓因言「鋕未 履任」,何復推慎行?給事中亓詩教和之。慎行遂四疏 乞歸,出城候命,帝乃許之。已而京察御史韓浚等以 趣福王之國,謂慎行邀功,列之《拾遺疏》中。帝察其無 罪,獲免。熹宗立,召拜禮部尚書。初,光宗大漸,鴻臚寺 丞李可灼以紅鉛丸藥進。俄帝崩,廷臣交章劾之。大 學士方從哲擬旨令引疾歸,賚以金幣。天啟元年四 月,慎行還朝,上疏曰:「先帝驟崩,雖云夙疾,實緣醫人 用藥不審。閱邸報,知李可灼紅丸乃首輔方從哲所 進。夫可灼官非太醫,紅丸不知何藥,乃敢突然以進。 昔許悼公飲世子藥而卒,世子即自殺,《春秋》猶書之 為弒。然則從哲宜何居?速引劍自裁以謝先帝,義之 上也;合門席槁以待司寇,義之次也。乃悍然不顧,至 舉朝共攻可灼,僅令回籍調理,豈不以己實薦之,恐 與同罪與?又豈以己實忠愛,不知為罪歟?許世子以 死愛父,尚不能自明,從哲之愛,先帝於何處明乎?」臣 以為從哲縱無弒之心,卻有弒之事;欲辭弒之名,難 免弒之實。《實錄》中即欲為君父諱,不敢不直書。方從 哲連進藥二丸,須臾帝崩,恐百口無能為天下萬世 解也。然從哲之罪,實不止此。先是則有皇貴妃欲為 皇后事,古未有天子既崩而立后者,儻非禮官執奏, 言路力持,幾何不貽禍宗社哉!繼此則有諡皇祖為 恭皇帝事。歷考晉、隋、周、宋,其末世亡國之君,率諡曰 「恭」,而以加之。我皇祖豈真不學無術,實乃咒詛君國, 等於亡王。其設心謂何?後此則有選侍垂簾聽政事, 劉遜、李進忠么麼小監,何遂膽大揚言。說者謂二豎 早以金寶輸從哲家,若非九卿臺諫力請移宮,選侍 一日得志,陛下幾無駐足所。聞爾時從哲濡遲不進, 科臣趣之,則云遲數日無害。任婦寺之縱橫,忍君父 之杌隉,為大臣者宜爾乎?臣在「《禮》言《禮》,其罪惡逆天, 萬無可生之路。若其他督戰誤國,罔上行私,縱情蔑 法,干犯天下之名義,釀成國家之禍患者,臣不能悉 數也。大抵從哲挾私任術,寡廉鮮恥。其智力不用以 奉公室,而用以趨私門;其權謀不用以扞外侮,而用 以耗國脈。《春秋》無將,漢法不道。陛下宜急討此賊,雪 不共之讎。毋詢近習,近習皆從哲所攀援也;毋拘忌 諱,忌諱即從哲所布置也。并急誅李可灼,以洩神人 之憤。」時朝野方惡從哲,慎行論雖過刻,然爭韙其言, 顧近習多為從哲地,帝乃報曰:「舊輔素忠慎,可灼進

藥,本先帝意。卿言雖忠愛,事屬傳聞。并進封移宮事
考證
當日九卿、臺諫官親見者,可據實會奏,用釋群疑。」於

是從哲疏辨,刑部尚書黃克纘右從哲,亦曲為辨。慎 行復疏折之曰:「由前則過信可灼,有輕進藥之罪;由 後則曲庇可灼,有不討賊之罪。兩者均無辭乎弒也。 從哲謂移宮有揭,但諸臣之請在初二,從哲之請在 初五。」爾時章疏入乾清不入慈慶者已三日,國政幾 於中斷,非他輔臣訪知,與群臣力請,「其害可勝言哉! 伏讀聖諭,輔臣義在體國,為朕分憂。今似此景象,何 不代朕傳諭一言,屏息紛擾,君臣大義安在?」又云:「朕 凌虐不堪,晝夜涕泣六七日。夫從哲為顧命元臣,使 少肻義形於色,何至令至尊憂危如此?惟阿婦寺之 意多,戴聖明之意少,故敢於凌皇祖、悖皇考,而欺陛 下也。」末復力言克纘之謬,章並下廷議。既而議上,惟 可灼下吏戍邊,從哲置不問。山東巡撫奏,「五月中,日 中月星並見。」慎行以為大異,疏請修省,語極危切。秦 王誼漶由旁枝進封,其四子法不當封郡王,賄近 倖,遂得溫旨。慎行堅不奉詔,三疏力爭,不得。二年七 月謝病去。其冬,廷推閣臣,以慎行為首,吏部侍郎盛 以弘次之。魏忠賢抑不用,用顧秉謙、朱國禎、朱延禧、 魏廣微,朝論大駭。葉向高連疏請用兩人,竟不得命。 已,忠賢大熾,議修《三朝要典》,「紅丸」之案,以慎行為罪 魁。其黨張訥遂上疏力詆,有詔削奪。未幾,劉志選復 兩疏追劾。詔撫按提問,遣戍寧夏。未行。莊烈帝嗣位, 以赦免。崇禎元年命以故官協理詹事府,力辭不就。 慎行學既深造,其操行皭然不淄,為一時搢紳冠。朝 士數推轂入閣,吏部尚書王永光力排之,迄不獲用。 八年,廷推閣臣,屢不稱旨,最後以慎行及劉宗周、林 釪名上,帝即召之。慎行已得疾,既入都,未及陛見而 卒。贈太子太保,諡「文介。」

盛以弘 编辑

按《明外史孫慎行傳》:「盛以弘字子寬,潼關衛人。父訥, 字敏叔。訥父德世職指揮也,討洛南盜,戰死。訥號泣 請於當事,水漿不入口者數日,為發兵討斬之。久之, 舉隆慶五年進士。由庶吉士累官吏部右侍郎,與尚 書陳有年、左侍郎趙參魯共釐銓政。母憂歸,以篤孝 聞。卒贈禮部尚書。天啟初,諡文定。以弘萬曆二十六」 年進士。由庶吉士累官禮部尚書。天啟三年謝病歸。 魏忠賢亂政,落其職。崇禎初,起故官,協理詹事府,卒 官。明世衛所世職,用儒業顯者,訥父子而已。

鮑應鰲 编辑

按《明外史洪文衡傳》:「文衡,歙人。同縣鮑應鰲,字山甫, 萬曆二十三年進士。除戶部主事,以清操聞。三十一 年,改禮部教習。駙馬都尉楊春元以小故棄官去,應 鰲坐除名。久之,復官,歷郎中。皇太子生母王氏薨,詔 喪禮一如世宗沈貴妃。應鰲以沈妃禮簡,考穆宗生 母孝恪太后故事上之,議者稱其達禮。應鰲端亮有」 學識,議事持正不阿。秉銓者以物望將調之吏部,而 應鰲故與東林及李三才善,群小忌之。於是南京御 史孫光裕、給事中劉文炳連章誣詆,遂謝病歸。天啟 初,以故官召,旋擢尚寶少卿,改太常。卒。贈太常卿。

黃汝良 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汝良,字名起,晉江人。萬曆十四年進 士,改庶吉士,授編修,進左中允。二十七年上疏曰:『乃 者太白晝見,陰干陽也。狄道山崩,平地成山五座,高 卑易位也。近日政事乖張,人心離叛,在內疑有忿恨 無聊包藏不逞之漸,在外疑有奸雄窺伺草澤揭竿 之萌。陛下宜反身修德,破散陰謀,大小臣工宜痛加』」 拔擢,共回天意,而其大者無如政府與言路。《易》曰:「鼎 折足,覆公餗。」今鼎司業已寥寥,而或虛擁端揆,僵臥 經歲,覆餗孰甚焉!臣請顯斥一人,用儆有位,然後爰 立俊乂,共襄治理。至臺諫為天子耳目,近者厭薄言 官,無異草芥,使天下以言為諱,是自塞其耳目也。亟 宜出言事久繫之臣,錄其播棄林莽「者,以廣勵直節。 將禁闥有寢謀之汲黯,司隸有折衝之鮑宣矣。」不報。 尋以本官署司業事,奉詔較進《宋書》《北史》,因規切時 政,語極婉摰。三十五年由祭酒擢禮部右侍郎。時李 廷機、楊道賓與汝良同官,又同邑,並負時望。值廷推 閣臣,言路有謗汝良者,遂不獲與。及推吏部侍郎,言 路復肆詆毀,汝良乃屢疏乞養歸。天啟初,起南京禮 部右侍郎。踰年,召拜吏部左侍郎,協理詹事府。疏陳 救時十策,凡數千言,其於兵事尤詳。帝優詔褒納。其 秋,擢南京禮部尚書,謝病歸。五年召還詹事府,充《實 錄》副總裁。見同事書梃擊事舛謬,至謂張差原未有 梃。汝良與之辨,忤時貴,復謝病歸。崇禎初,疏請伸大 義,核信史,力言《三朝要典》持議之非。優旨褒答。初,汝 良已加太子少保,至是錄光宗講讀恩,即家加太子 太保。汝良疏謝,并錄上前救時十策。帝以深切時政, 敕所司議行。四年詔起故官,掌部事。疏陳重本、節財、 懲貪、體臣、實兵、審勢、勵士、保身八事,帝嘉納。又因召 對,申言加派之害,帝頷之。尋加太子太傅。陳師中紀 律、畿輔、拱衛二事,言:「大凌、長山敗,喪精銳至六萬人何可不重按登、萊及皮島,設鎮無益。緩急成敗之數, 徒糜歲餉八十萬。宜盡撤其兵,分隸昌平、通州,用壯 畿甸。」時韙其言。已,陳海內困弊,請敕有司恤民。且曰: 「近功令嚴於束濕,文法密如凝脂,致獻牘繁多,囹圄 充塞,如上天好生之意何?言官以言為職,不當收擊 淹禁,令其喪氣圜扉」,委命獄吏報聞。汝良為人端厚, 通籍垂五十年。其同里後進若史繼偕、張瑞圖、楊景 辰,聲望遠出汝良下,皆先登政府,而汝良獨淹滯如 故。至是,廷臣中最為宿老,其所條奏,率關軍國大計, 帝甚任倚之。言官常詆其衰晚,宜罷,帝不納,然汝良 卒自引歸。家居。久之,卒,年八十餘。

李騰芳 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騰芳,字子實,湘潭人。萬曆二十年進 士。改庶吉士。好學,負才名。三王並封旨下,騰芳為書 詣朝房,投大學士王錫爵,略言:公欲暫承上意,巧借 封王,轉作冊立。然恐王封既定,大典愈遲。他日公去 而事壞,罪公始謀,何辭以解?此不獨宗社憂,亦公子 孫禍也』。錫爵讀未竟,遽牽衣命坐,曰:『諸人詈我,我何 以自明?如子言,我受教。但我每疏必親書,謂子孫禍, 何也』?」騰芳曰:「外廷正以公手書密揭,無由知其詳。公 反欲藉以自解,異日能使天子出公手書,傳示天下 乎?」錫爵憮然淚下,明日遂反,並封之詔。朝鮮復用兵, 騰芳為檢討,上《安攘八策》,遷左諭德。騰芳與崑山顧 天峻善,天峻險詖無行,為世所指名,被劾去,騰芳亦 投劾歸,時有「顧黨」、「李黨」之目。詔論朝士擅去者罪,貶 騰芳太常博士。三十九年京察,復以浮躁謫江西都 司理問。稍遷行人司正,歷太常少卿,掌司業事。光宗 立,擢少詹事,署南京翰林院。旋拜禮部右侍郎,教習 庶吉士。御史王安舜劾騰芳驟遷,騰芳辭位。熹宗不 許,竟以省母歸。天啟初,以故官協理詹事府,尋改吏 部左侍郎。丁內艱,加禮部尚書以歸。魏忠賢惡騰芳 與楊漣同鄉,御史王際逵因論「騰芳被察驟起,丁憂 進官,皆非制」,忠賢遂矯旨削奪。崇禎初,再以尚書協 理詹事府。京師戒嚴,條畫守禦,多稱旨。代何如寵掌 部事。卒官。贈太子太保。

顧錫疇 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錫疇,字九疇,崑山人。年十三,以諸生 試南京,魏國公以女女之第。萬曆四十七年進士,改 庶吉士,授檢討。天啟四年,魏忠賢勢大熾,錫疇偕給 事中董承業典試福建,程策大有譏刺,忠賢黨遂指 為東林,兩人並降調,已更削籍。崇禎初,召復故官,歷 遷國子祭酒。疏請復積分法,禮官格不行,錫疇復申」 言之,且請擇監生為州縣長。已,請正從祀位次,俾進 士為國子博士者得與考選。帝並允。行省親歸,乞在 籍終養母。服除,起少詹事,進詹事,拜禮部左侍郎,署 部事。帝嘗召對,問理財用人。錫疇退,列陳用人五失, 曰:「銓敘無法,文網太峻,議論太多,資格太拘,鼓舞未 至。請先令用人之地一清其源,精心鑒別,隨才器使, 一善也。赦小過而不終廢棄,二善也。省議論而專責 成,三善也;拔異才而不拘常格,四善也。急獎勵而寬 督責,五善也。」末極陳耗財之弊,仍歸本於用人。帝善 其奏。楊嗣昌疏請撫流寇,有「樂天者保天下」及善戰 服上刑語,錫疇抗言此諸侯交鄰事,稱引不倫,與嗣 昌大忤。嗣昌秉政,諸詞臣多攻之,嗣昌疑錫疇。會駙 馬都尉王昺有罪,錫疇擬輕典,嗣昌搆之,遂削其籍。 十五年,廷臣交薦,召還。御史曹溶、給事中黃雲師復 言其不當用。帝不聽,起為南京禮部左侍郎。福王立, 進本部尚書。時尊福恭王為恭皇帝,將議廟祀。錫疇 鑒睿宗之失,請別立專廟。俄請補建文帝廟諡、景皇 帝廟號及建文朝忠臣贈諡,並從之。東平伯劉澤清 言:「宋高宗即位南京,即以靖康二年五月為建炎元 年,從民望也。乞以今歲五月為弘光元年。」錫疇言:「明 詔已頒,不可追改。」乃已。時定大行皇帝廟號為「思宗。」 忻城伯趙之龍言「思」非美稱,援證甚核,錫疇亦以為 然,疏請改定。大學士高弘圖以前議自己出,力持之, 遂寢。溫體仁之卒也,特諡文忠,而文震孟、羅喻義、姚 希孟、呂維琪皆不獲諡。錫疇言:「體仁得君,行政最專 且久,其負先帝罪大且深。乞將文忠之諡或削或改, 而補震孟諸臣,庶天下有所勸懲。」報可。遂諡諸人。削 體仁諡。吏部尚書張慎言去位,代者徐石麒未至,命 錫疇攝之。疏糾從賊諸詞臣周鍾、項煜、楊汝成、楊觀 光等二十餘人,請法司定罪。時馬士英當國,錫疇雅 不與合,而其掌銓頗不協人望。給事中章正宸、熊汝 霖劾之,遂乞祭南海去。明年春,御史張孫振力頌「體 仁」功,請復故諡,詆錫疇持論偏頗,居官狼籍,遂勒致 仕。南都失守,錫疇鄉邑亦破。時方遭父喪,間關赴閩。 唐王命以故官,力辭不拜。寓居溫州江心寺。總兵賀 君堯撻辱諸生,錫疇將論劾;君堯夜使人殺之,投屍 於江。溫人覓之三日,乃得棺殮

禮部部藝文一 编辑

《禮部箴》
明·宣宗
编辑

聖人立極,法天出治,為治之本,莫大於禮。稽古伯夷 為虞秩宗,所典三禮,宗伯攸同,既治神人,亦和上下, 政本之地,實宣教化。惟我祖宗,承古之道,品節制度, 式昭禮教,幽明崇卑,秩乎有序,大法大經,靡不備舉。 咨爾禮臣,夙夜惟宣,秉其直清,以交神明,安上治民, 爰及四裔,祗循舊章,亦義之比。惟卿暨佐,予汝協恭, 「暨厥四屬于卿」,率從治國,去禮猶耕無耜,咸篤敬之, 以懋政事。

《敕建禮部賜宴碑》
楊士奇
编辑

宣德六年十月,北京新作禮部成。其地于大明門之 東,西向。中為正堂,堂之側為司務廳,前為周序,為中 門,為前門,正堂之後為後堂,左右為賓客之位,後為 庖庫。堂序之外為四屬。《儀制》:「主客在左,祠祭精膳在 右,鑄印在中門之左。」既成,命京師諸司長貳咸往落 之,命光祿賜宴。臣伏睹未作禮部之先,有司以上所 居宮殿庳隘,請拓地改作;上卻其奏。暨禮部成,有司 復請改作宮殿,且言材已具。上曰:「朕夙夜求民之安, 今天下匹夫匹婦豈皆得所,而何暇於自求佚!」又卻 其奏。「昔大禹薄自奉,而所勤者民之事,所致飾者宗 廟朝廷之禮,與皇上聖心異世而同符矣。是役也,重 禮為先務;而再卻有司之請,聖德之」大者。臣謹備書 之。

禮部部藝文二 编辑

《承沈八丈東美除膳部員外,阻雨未遂馳賀,奉寄此詩》。東美乃《佺期》之子。 唐·杜甫

今日西京掾,多除內省郎。府掾四人同日拜郎通家惟沈氏,謁 帝似馮唐。詩律群公問,儒門舊史長。《清秋》便寓直,列 宿頓輝光。未暇申安慰,含情空激揚。司存何所比,膳 部默悽傷。甫大父曾任此官貧賤人事略,經過霖潦妨。禮同 諸父長,恩豈布衣忘。天路牽騏驥,雲臺引棟梁。徒懷 貢公喜,颯颯鬢毛蒼。

《宣上人遠寄禮部王侍郎放榜後詩因而繼和》
编辑

劉禹錫

禮闈春榜動長安,九陌人人走馬看。一日聲名遍天 下,滿城桃李屬春官。自吟《白雪》詮詞賦,指示青雲借 羽翰。借問至公誰印可,支郎天眼定中看。

《蒙恩轉儀曹郎依前充集賢學士舉韓潮州自代因寄七言》
前人
编辑

翔鸞闕下謝恩初,通籍由來在石渠。暫入南宮判祥 瑞,還歸內殿閱圖書。故人猶在三江外,同病凡經二 紀餘。今日薦君嗟久滯,不惟文體似相如。

《送少宗伯東渚楊公還朝》
明·馮惟健
编辑

「舟楫懷明主,笙歌慰遠徵。」蒲輪暉泰岱,龍節照淄澠。 「日月丹霄迥,蓬萊絳闕曾。上台旋斗極,東海運鶤鵬。 虞室夔龍重,周廷禮樂興。」銀台閒玉匭,天閣祕金縢。 九廟旂常集,諸陵劍舄登。鮒隅祥霧隱豐沛,瑞源澄。 金粟雙峰並,瑤池八駿乘。臣鄰瞻赫赫,賓從盡兢兢。 「獻納當朝望,《都俞》氣象增。殊儀須景伯,正色待長升。」 緹扇隨車轉,朱明麗蓋昇。松亭餘舞鶴,石巘按垂藤。 地境雲光瑩,天齊雨氣蒸。歌隨林鳥變,思共暮煙凝。 牛角悲歌甯,龍門喜御膺。十年還載鶡,千里共擔簦。 勳業寧金馬,身名豈玉繩。塵鋒頻自拭,鍛翮尚堪騰。 敢謂吟《梁甫》,誰能著《茂陵》。雲門讀書處,日暮倚崚嶒。

《送秦主客遷侍儀使》
高啟
编辑

蕃客來曾識,衣冠上國風。承恩趨北闕,罷直出南宮。 導駕爐煙裏,催班漏點中。時清多奏頌,還向閤門通。

禮部部紀事 编辑

《梁書周捨傳》:「捨字昇逸。父顒,齊中書侍郎,有名於時。 梁臺建,捨為奉常丞。高祖即位,博求異能之士,吏部 尚書范雲與顒素善,重捨才器,言之於高祖,召拜尚 書祠部郎。時天下草創,禮儀損益,多自捨出。」

《司馬褧傳》:「天監初,詔通儒治五禮,有司舉褧治嘉禮, 除尚書祠部郎中。是時,創定禮樂,褧所議多見施行, 除步兵校尉,兼中書通事舍人。褧學尤精於事數,國 家吉凶禮,當世名儒明山賓、賀瑒等疑不能斷,皆取 決焉。累遷正員郎。」

《孔休源傳》:高祖嘗問吏部尚書徐勉曰:「今帝業初基, 須一人有學藝解朝儀者為尚書儀曹郎,為朕思之, 誰堪其選?」勉對曰:「孔休源識具清通,諳練故實,自晉 宋起居注誦略上口。」高祖亦素聞之,即日除兼尚書 儀曹郎中。是時多所改作,每逮訪前事,休源即以所 誦記隨機斷決,曾無疑滯。吏部郎任昉常謂之為「孔 《獨誦》。」

《陳書姚察傳》:「察遷尚書祠部侍郎。此曹職司郊廟,昔魏王肅奏祀天地,設宮懸之樂,八佾之舞,爾後因循 不革。梁武帝以為事人禮縟,事神禮簡,古無宮懸之 文。陳初承用,莫有損益。高宗欲設備樂,付有司立議, 以梁武帝為非。時。碩學名儒,朝端在位者,咸希上旨, 並即注同。察乃博引經籍,獨違群議,據梁樂為是。當」 時驚駭,莫不慚服。僕射徐陵因改同察議。其不順時 隨俗,皆此類也。

《魏書李寶傳》:「寶子承,承子韶,韶子瑾,字道瑜,美容貌, 頗有才學,特為韶所鍾愛。清河王懌知賞之。懌為司 徒,辟參軍,轉著作佐郎,加龍驤將軍,稍遷通直散騎 侍郎,與給事黃門侍郎王遵業、尚書郎盧觀典領儀 注。臨淮王彧謂瑾等曰:『卿等三儁,共掌帝儀,可謂舅 甥之國士』。」盧即瑾之外兄也。

李韶弟彥,字次仲,頗有學業。高祖初,舉司州秀才,除 中書博士,轉諫議大夫。後因考課降為元士。尋行主 客曹事,徙郊廟下大夫。時朝儀典章,咸未周備,彥留 心考定,號為稱職。

《隋書牛弘傳》:「牛弘以典籍遺逸,上表請開獻書之路。 拜禮部尚書,奉敕修撰五禮,勒成百卷,行於當世。請 依古制,修立明堂。上以時事草創,未遑制作,竟寢不 行。」

《辛彥之傳》:彥之拜禮部尚書,與祕書監牛弘撰新禮。 吳興沈重,名為碩學,高祖嘗令彥之與重論議,重不 能抗,於是避席而謝曰:「辛君所謂金城湯池,無可攻 之勢。」高祖大悅。後拜隨州刺史。于時州牧多貢珍玩, 唯彥之所貢,並供祭之物。高祖善之,顧謂朝臣曰:「人 安得無學。」彥之所貢,稽古之力也。

《刑法志》:仁壽中用法益峻。帝既喜怒不恆,不復依準 科律。時楊素正被委任,素又稟性高下,公卿股慄,不 敢措言。素於鴻臚少卿陳延不平,經蕃客館,庭中有 馬屎,又庶僕氈上樗蒲。旋以白帝,帝大怒曰:「主客令 不灑掃庭內,掌國以私戲污敗官氈,罪狀何以加此?」 皆於西市棒殺,而榜棰陳延,殆至於斃。

《唐書歸崇敬傳》:「崇敬,字正禮,蘇州吳人。治禮家學,多 識容典,擢明經。遭父喪,孝聞鄉里。調國子直講。天寶 中,舉博通墳典科,對策第一,遷四門博士。有詔舉才 可宰百里者,復策高等,授左拾遺。肅宗次靈武,再遷 起居郎、贊善大夫、史館修譔,兼集賢殿校理,修國史 儀注。以貧求解,歷同州長史、潤州別駕。未幾,有事橋」 陵、建陵,召還,參掌儀典。改主客員外郎,復兼修譔。代 宗幸陝,召問得失,崇敬極陳生人疲敝,當以儉化天 下,則國富而兵可用。時百官朝朔朢皆服褲褶,崇敬 非之,建言:「三代逮漢無其制,隋以來始有服者,事不 稽古,宜停。」詔可。又言:「東都太廟不當置木主。按《禮》,虞 主用桑,練主用栗。作栗主則瘞,桑主猶天無二日、土 無二王也。東都太廟,本武后所建,以祀諸武,中宗去 主存廟,以備行幸遷都之置。且商遷都前八後五,不 必每都別立神主也。若曰神主已經奉祀,不得一日 而廢,則神主以虞至練祭而埋之,明是不然。」時有方 士巨彭祖建言:「唐家土德,請以四季月郊祀天地。」詔 禮官儒者雜議,崇敬議:「《禮》以先立秋十八日迎黃靈, 祀黃帝。黃帝於五行為土,而火為母,故火用事之木, 而祭之三季月則否。彭祖牽緯候說,事詭不經,不可 用。」又議:「五人帝於國家為前後,無君臣義。天子祭,宜 毋稱臣。祭而稱臣,於天帝無異。又《春秋》釋奠孔子祝 版皇帝署北面揖,以為太重,宜准武王受丹書於師、 尚父」,行東面之禮,事皆施行。

《李揆傳》:揆字端卿,美風儀,善奏對。帝嘆曰:「卿門地人 物文學皆當世第一,信朝廷羽儀乎?」故時稱「三絕。」為 禮部尚書,素為盧杞所惡,用為入蕃會盟使。揆至,蕃 酋長曰:「聞唐家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揆畏留,因紿 之曰:「彼李揆安肯來耶。」

《韋貫之傳》:貫之改禮部侍郎,所取士抑浮華,先行實, 於是流競為息。嘗從容奏曰:「禮部侍郎重於宰相。」帝 曰:「侍郎是宰相除,安得重。」曰:「然為陛下柬宰相者,得 無重乎」帝美其言。

《崔邠傳》:崔氏四世緦麻,同爨,兄弟六人至三品。邠郾 鄲凡為禮部,五吏部,再居光德里,構便齋,宣宗聞而 嘆曰:「鄲一門孝友,可為士族法。」因題曰「德星堂。」後京 兆民即其里為德星社云。

《鄭薰傳》:薰以太子少師致仕。薰端勁,再知禮部,舉引 寒俊,士類多之。既老,號所居為隱巖,蒔松於庭,號七 松處士云。

《大唐新語》:王上客自負其才,意在前行員外,俄除膳 部員外,既乖本志,頗懷悵惋。吏部郎中張敬忠戲詠 之曰:「有意嫌兵使,專心取考功。誰知腳蹭蹬,幾落省 牆東。」膳部在省東北隅,故有此詠。

《五代史裴皞傳》:「後唐皞為禮部侍郎,喜論議,每陳朝 廷闕失,多斥權臣。」

《北夢瑣言》:偽蜀韓昭為禮部尚書,凡琴棋書算射法 悉皆涉獵。李台瑕曰:「韓八座仕藝如拆襪線,無一條長。」

《宋史劉摯傳》:元豐初,摰為開封府推官。神宗開天章 閣,議新官制,除至禮部郎中,曰:「此南宮舍人,非他曹 比,無出劉摯者。」即命之。

《陳桷傳》:「紹興十一年,桷除權禮部侍郎,賜三品服。普 安郡王出閤,奉詔與吏部太常寺討論典故。桷等議 以國本未立,宜厚其禮,以繫天下望。乃以皇子出閤 禮例上之,或以為太重。詔以不詳具典故,專任己意, 懷姦附麗,與吏部尚書吳表臣,禮部尚書蘇符,郎官 方雲翼、丁仲寧,太常屬王普、蘇籍並罷。」

《長編》:葉夢得字少蘊,為祠部員外郎,召對稱旨,上喜, 因問在部幾時,對曰:「將及三年。」上曰:「如是久乎,朕當 不次擢卿。」後數日,遂除起居郎。

《金史王競傳》:天眷二年,遷尚書禮部員外郎。時海陵 當國,政由己出,欲令百官避堂諱,競言「人臣無公諱。」 遂止。

《胡礪傳》:礪再補翰林修撰,遷禮部郎中,一時典禮,多 所裁定。海陵拜平章政事,百官賀於廟堂,礪獨不跪。 海陵問其故,礪以令對,且曰:「朝服而跪,見君父禮也。」 海陵深器重之。

《張汝霖傳》:「汝霖,大定九年,授太子左諭德,兼禮部郎 中。先是知登聞檢院王震改禮部郎中,世宗諭宰臣 曰:『此未允人望,禮官當選有學術士如張汝霖者可 也。於是命汝霖兼之』。」

《元史巎ピ傳》:「巎ピ拜禮部尚書,監群玉內司,正色率 下國制大樂,諸坊咸隸本部。遇公讌眾伎畢陳,巎ピ 視之泊如,僚佐以下皆肅然。」

《張養浩傳》:養浩字希孟,拜禮部尚書。會元夕,英宗乃 欲於內庭張燈為鰲山,養浩即上疏諫。帝大怒,既覽 而喜曰:「非張希孟不敢言。」即罷之,仍賜尚服金織幣 一帛一,以旌其直。

《張起巖傳》:「起巖拜禮部尚書。文宗親郊,起巖充大禮 使,導帝陟降,步武有節,衣前後襜如陪位,百官望之, 如古圖畫中所睹。帝甚嘉之,賜賚優渥。」

《王思誠傳》:「思誠拜禮部尚書。至治十二年,帝以四方 民頗失業,命名臣巡行勸課。思誠至河間及山東諸 路,召集父老,宣帝德意,莫不感泣。緘進二麥、豌豆。帝 嘉之,賜上尊二。召還,遷國子祭酒,俄復為禮部尚書, 知貢舉。」

《陳思謙傳》:「思謙改禮部主事,首言教坊、儀鳳二司,請 併入宣徽,以清禮部之選。其官屬不當與文武臣並 列,朝會宜置百官之後,大樂之前。詔從之,而二司隸 禮部如故。」

《獻徵錄》:曾魯,太祖時為禮部侍郎。時倭入寇,戍將每 捕獲之。上憫其無知,命儒臣草詔歸其俘。魯所撰有 「中國一視同仁」語。上曰:「頃觀陶凱文已起人意,魯復 如此,文運庶其昌乎。」

《瑣綴錄》:「正統中,宗伯胡公濙,一日早朝承旨跪起,帶 解落地,從容繫之,遂叩頭還班,御史亦不能糾。十三 年,彭可齊中狀元,當上表謝恩之夕,坐以俟,且四鼓, 乃隱几不寤,竟失朝糾儀。御史奏,令錦衣衛拿。已奉 旨:公從容出班奏:狀元彭時不到,合著錦衣衛尋 畜德錄。」禮部尚書姚公夔,天順癸未春知貢舉,試院 災,天下貢士死者相藉,請諭祭於郊祭。自謂不能致 防,殃及賢俊,伏地慟哭,觀者以萬數,哀震數里。 《獻徵錄》:李紹字克述,英宗時陞禮部右侍郎。時有結 權貴圖進者,上不許。密訪近輔,求才德老成壓服人 心者,得紹甚喜曰:「朕知其人久矣。」召吏部陞任紹,公 卿往賀,尚書王皞舉酒酬曰:「天選侍郎也。」

《畜德錄》:倪文毅公岳初為禮部尚書,值遣祭金闕真 人,奏曰:「徐知證、知詳,唐叛臣之裔也,祀典不敢議廢, 但歲時典祀,一寺官之職耳,宗伯何與焉。」遂為令。 《獻徵錄》:王英字時彥,進禮部左侍郎。浙江台寧等府 民遭疫死甚眾,上遣英齎香幣祀南鎮,以禳民癘。時 浙久旱,英至紹興大雨,水深二尺,灌獻之夕,雨止星 見。明日又大雨,田野霑足,人皆喜曰:「此侍郎雨也。」 唐禎為禮部精膳司郎中,精膳主天下貢茶,至者必 先呈樣。樣者其名,實則私饋,所從來久矣。禎至,飭門 者正供外無得入,流風一清。

禮部部雜錄 编辑

《卻掃編》:「唐制,禮部郎官掌百官牋表,故謂之南宮舍 人。國朝常擇館閣中能文者同判禮部,便掌牋表,有 印曰『禮部名表之印』。王文恭珪初以館職為之,其後 就轉知制誥,又就遷學士,仍領辭不受,曰『御史中丞』。 歲時率百官上表,而反令學士舍人掌詔誥之臣主 為繕辭定草,既輕重不倫,亦事體未便。今失之尚近, 可以改正。欲乞檢會舊例,以禮部名表印擇館職中 有文者付之,則名分不爽矣。」議者是之。及官制行,遂復唐之舊云。

《春明退朝錄》:「唐舊說:禮部郎中百日內須知制誥。」故 王元之《與宋給事詩》云:「須知百日掌絲綸。」

《寓圃雜記》:忠安胡公濙,宣宗朝為禮部尚書。宮中屢 有封冊,必先命於公,或有不當,必奏曰:「臣掌天下大 禮,一不合宜,遺譏萬世,臣不敢奉詔。」上亦為之中止。 公大節甚明,惟於胡皇后之廢,孫皇后之立,不能匡 救,多受莊田閽者之賜,於心不能無愧焉。

珍珠船禮部郎中掌省中文翰,謂之「瑞錦窠。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