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第373卷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三百七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三百七十三卷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三百七十四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三百七十三卷目錄

 太常寺部總論

  賈誼新書輔佐

  蔡邕斷獨論祝

 太常寺部名臣列傳

  有虞氏

  夔

  漢

  叔孫通

  後漢

  張奮

  魏

  杜夔

  晉

  華恆       賀循

  北周

  長孫紹遠

  唐

  李嗣真      裴知古

  韋縚       韋萬石

  崔邠       韋公肅

  李虞仲      殷盈孫

  宋

  和峴       李宗諤

  呂公綽      宋充國

  葛勝仲      劉詵

  度正

  明

  洪文衡

官常典第三百七十三卷

太常寺部總論

编辑

賈誼新書

编辑

《輔佐》

编辑

奉常典天,以掌宗廟社稷之祭祀,天神、地祇、人鬼。凡 山川四望,國之諸祭,吉凶妖祥,占相之事。序禮樂喪 紀,國之禮儀,畢居其宜,以識宗室,觀民風俗,審《詩》、商 命,禁邪言,息淫聲於四時之交。有事於南郊,以報祈 天明。故歷天時不得事,鬼神不序,經禮儀,人倫不正, 奉常之任也。

蔡邕獨斷

编辑

《論祝》

编辑

《大祝》「掌六祝之辭。順祝,順豐年也。年祝求永貞也。告 祝祈福祥也。化祝,弭災兵也。瑞祝逆時雨、寧風旱也。 策祝,遠罪病也。」

太常寺部名臣列傳

编辑

有虞氏

按《書經舜典》:「帝曰:『夔!命汝典樂,教胄子。直而溫,寬而 栗,剛而無虐,簡而無傲。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 聲。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夔曰:『於!予擊石拊 石,百獸率舞』。」

叔孫通

编辑

按《漢書》本傳:通,薛人也。秦時以文學徵,待詔博士。數 歲,陳勝起,二世召博士諸儒生問曰:「楚戍卒攻蘄入 陳,於公何如?」博士諸生三十餘人前曰:「『人臣無將,將 則反,罪死無赦。願陛下急發兵擊之』。二世怒,作色通 前曰:『諸生言皆非。夫天下為一家,毀郡縣城,鑠其兵, 視天下弗復用。且明主在上,法令具於下吏,人人奉 職,四方輻輳,安有反者?此特群盜鼠竊狗盜,何足置 齒牙間哉?郡守尉令捕誅何足憂』!」二世喜,盡問諸生, 諸生或言反,或言盜。於是二世令御史按諸生言反 者,下吏非所宜言;諸生言盜者,皆罷之。乃賜通帛二 十匹、衣一襲,拜為博士。通已出,反舍,諸生曰:「生何言 之諛也?」通曰:「公不知我,幾不免虎口。」迺亡去之薛,薛 已降楚矣。及項梁之薛,通從之,敗定陶,從懷王。懷王 為義帝,徙長沙,通留事項王。漢二年,漢王從五諸侯 入彭城,通降漢王。通儒服,漢王憎之,迺變其服,服短 衣楚製。漢王喜。通之降漢,從弟子百餘人,然無所進。 剸言:諸故群盜壯士進之,弟子皆曰:「事先生數年,幸 得從降漢,今不進臣等,剸言大猾,何也?」通迺謂曰:「漢王方蒙矢石爭天下,諸生寧能鬥乎?故先言斬將搴 旗之士。諸生且待我,我不忘矣。」漢王拜通為博士,號 稷嗣君。漢王已,并天下諸侯,共尊為皇帝於定陶,通 就其儀,號高帝。悉去秦儀,法為簡易。群臣飲,爭功,醉 或妄呼,拔劍擊柱,上患之。通知上,益饜之,說上曰:「夫 儒者難與進取,可與守成。臣願徵魯諸生,與臣弟子 共起朝儀。」高帝曰:「得無難乎?」通曰:「五帝異樂,三王不 同禮。禮者,因時世人情為之節文者也。故夏、殷、周禮 所因損益可知者,謂不相復也。臣願頗采古禮,與《秦 儀》雜就之。」上曰:「可試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為之。」 於是通使徵魯諸生三十餘人。魯有兩生不肯行,曰: 「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諛親貴。今天下初定,死者未 葬,傷者未起,又欲起禮樂。《禮樂》所由起,百年積德而 後可興也。吾不忍為公所為。公所為不合古,吾不行。 公往矣,毋污我!」通笑曰:「若真鄙儒,不知時變。」遂與所 徵三十人西,及上左右為學者與其弟子百餘人為 綿蕞野外。習之月餘,通曰:「上可試觀。」上使行禮,曰:「吾 能為此。」乃令群臣習肄,會十月。漢七年長樂宮成,諸 侯群臣朝十月儀:先平明,謁者治禮,引以次入殿門, 廷中陳車騎戍卒,衛官,設兵,張旗志。傳曰「趨。」殿下郎 中俠陛,陛數百人,功臣、列侯、諸將軍軍吏以次陳,西 方東鄉,文官丞相以下陳東方西鄉,大行設九賓臚 句傳。於是皇帝輦出房,百官執㦸傳警,引諸侯王以 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賀。自諸侯王以下,莫不震恐 肅敬。至禮畢,盡伏置法酒。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 尊卑次起上壽。觴九行,謁者言「罷酒。」御史執法舉不 如儀者,輒引去。竟朝置酒,無敢讙譁失禮者。於是高 帝曰:「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拜通為奉常,賜金 五百斤。通因進曰:「諸弟子儒生隨臣久矣,與共為儀, 願陛下官之。」高帝悉以為郎。通出,皆以五百金賜諸 生。諸生乃喜曰:「叔孫生聖人,知當世務。」九年,徙通為 太子太傅。十二年,高帝欲以趙王如意易太子。通諫 曰:「昔者晉獻公以驪姬故,廢太子,立奚齊,晉國亂者 數十年,為天下笑。秦以不早定,扶蘇、胡亥詐立,自使 滅祀,此陛下所親見。今太子仁孝,天下皆聞之;呂后 與陛下攻苦食淡,其可背哉!陛下必欲廢嫡而立少, 臣願先伏誅,以血汙地。」高帝曰:「公罷矣,吾特戲耳。」通 曰:「太子,天下本。本壹搖,天下震動,奈何以天下戲?」高 帝曰:「吾聽公。」及上置酒見留侯所招客,從太子入見 上遂無易太子志矣。高帝崩,孝惠即位,迺謂通曰:「先 帝園陵寢廟,群臣莫習。」徙通為奉常,定宗廟儀法。及 稍定漢諸儀法,皆通所論著也。惠帝為東朝長樂宮, 及間往,數蹕煩民,作復道,方築武庫南。通奏事,因請 間,曰:「陛下何自築復道高帝寢,衣冠月出遊高廟?子 孫奈何乘宗廟道上行哉?」帝懼曰:「急壞之。」通曰:「人主 無過舉。今已作,百姓皆知之矣。願陛下為原廟渭北, 衣冠月出遊之,益廣宗廟,大孝之本。」上乃詔有司立 原廟。惠帝嘗出遊離宮,通曰:「古者有春嘗果,方今櫻 桃熟,可獻,願陛下出。」因取櫻桃獻宗廟,上許之。

後漢

编辑

張奮

编辑

按《後漢書張純傳》:「奮字穉通,父純臨終,敕家丞曰:『司 空無功於時,猥蒙爵土,身死之後,勿議傳國。奮兄根, 少被病,光武詔奮嗣爵,奮稱純遺敕,固不肯受。帝以 奮違詔敕,收下獄。奮惶怖,乃襲封。永平四年,隨例歸 國。奮少好學,節儉行義,常分損租奉,贍卹宗親,雖至 傾匱,而施與不怠。十年,儋耳降附,奮來朝上壽,引見』」 宣平殿,應對合旨。顯宗異其才,以為侍祠侯。建初元 年,拜左中郎將,轉五官中郎將,遷長水校尉。七年,為 將作大匠。章和元年,免。永元元年,復拜城門校尉。四 年,遷長樂衛尉。明年,代桓郁為太常。六年,代劉方為 司空。時歲災旱,祈雨不應,乃上表曰:「比年不登,民用 饑匱。今復久旱,秋稼未立,陽氣垂盡,歲月迫促。夫國 以民為本,民以穀為命,政之急務,憂之重者也。臣蒙 恩尤深,受職過任,夙夜憂懼,章奏不能敘心。願對中 常侍疏奏,即時引見。」復口陳時政之宜。明日,和帝召 太尉、司徒幸洛陽獄,錄囚徒,收洛陽令陳歆,即大雨 三日。奮在位清白,無它異績。九年,以疾罷在家,上疏 曰:「聖人所美,政道至」要,本在禮樂,五經同歸,而禮樂 之用尤急。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於禮,移風易俗,莫 善於樂。」又曰:「揖讓而化天下者,禮樂之謂也。」先王之 道,禮樂可謂盛矣。孔子謂子夏曰:「禮以修外,樂以制 內。丘已矣夫!」又曰:「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 則民無所措手足。」臣以為漢當制作禮樂,是以先帝 聖德,「數下詔書,愍傷崩缺,而眾儒不達,議多駮異。臣 累世台輔,而大典未定,私竊惟憂,不忘寢食。臣犬馬 齒盡,誠冀先死,見禮樂之定。」十三年,更召拜太常,復 上疏曰:「漢當改作禮樂圖書,著明王者,化定制禮,功 成作樂。謹條禮樂異議三事,願下有司以時考定。昔 者光武皇帝封禪告成,而禮樂不定,事不相副。先帝

已詔曹褒,今陛下但奉而承之,猶周公斟酌文武之
考證
道,非自為制,誠無所疑。久執謙謙,令大漢之業不以

時成,非所以彰顯祖宗功德,建太平之基,為後世法。」 帝雖善之,猶未施行。其冬,復以病罷。明年,卒於家。子 甫嗣,官至津城門候。甫卒,子吉嗣。永初三年,吉卒,無 子,國除。自昭帝封安世至吉,傳國八世,經歷篡亂,二 百年間未嘗譴黜,封者莫與為比。

杜夔

编辑

按《三國魏志》本傳:「夔字公良,河南人也。以知音為雅 樂郎。中平五年,以疾去官。州郡司徒禮辟,以世亂奔 荊州。荊州牧劉表令與孟曜為漢王合雅樂,樂備,表 欲庭觀之。夔諫曰:『今將軍號不為天子合樂而庭作 之,毋乃不可乎』?表納其言而止。」後表子琮降太祖,太 祖以夔為軍謀祭酒,參大樂事,因令創制雅樂。夔善 鍾律,聰思過人,絲竹八音,靡所不能,惟歌舞非所長。 時散郎鄧靜、尹齊善詠雅樂,歌師尹胡能歌宗廟郊 祀之曲,舞師馮肅、服養曉知先代諸舞,夔總統研精, 遠考諸經,近采故事,教習講肄,備作樂器,紹復先代 古樂,皆自夔始也。黃初中,為太樂令、協律都尉。漢鑄 鍾工柴玉,巧有意思,形器之中,多所造作,亦為時貴 人見知。夔令玉鑄銅鍾,其聲韻清濁,多不如法,數毀 改作。玉甚猒之,謂夔清濁任意,頗拒捍夔。夔、玉更相 白於太祖,太祖取所鑄鍾,雜錯更試,然後知夔為精 而玉之妄也。於是罪玉及諸子,皆為養馬士。文帝愛 待玉,又嘗令夔與左願等於賓客之中吹笙鼓琴,夔 有難色,由是帝意不悅。後因他事繫夔,使願等就學。 夔自謂所習者雅,仕宦有本,意猶不滿,遂黜免以卒。 弟子河南卲登、張泰、桑馥,各至太樂丞;下邳陳頑,司 律中郎將。自左延年等雖妙於音,咸善鄭聲,其好古 存正,莫及夔。

華恆

编辑

按《晉書華表傳》表,「孫恆,字敬則,博學,以清素為稱。尚 武帝女滎陽長公主,拜駙馬都尉。元康初,東宮建,恆 以選為太子賓友,賜爵關內侯,食邑百戶,辟司徒王 渾倉曹掾屬,除散騎侍郎,累遷散騎常侍、北軍中候, 俄拜領軍,加散騎常侍。愍帝即位,以恆為尚書,進爵 苑陵縣公。頃之,劉聰逼長安,詔出恆為鎮軍將軍,領」 潁川太守,以為外援。恆興合義軍,得二千人,未及西 赴,而關中陷沒。時群賊方盛,所在州郡,相繼奔敗,恆 亦欲棄郡東渡,而從兄軼為元帝所誅,以此為疑。先 書與驃騎將軍王導,導言於帝,帝曰:「兄弟罪不相及, 況群從乎!」即召恆補光祿勳。恆到,未及拜,更以為衛 將軍,加散騎常侍、本州大中正。尋拜太常,議立郊祀。 尚書刁協、國子祭酒杜彝議,須還洛乃修郊祀。恆議 漢獻帝居許,即便郊柴,宜於此修立。司徒荀組、驃騎 將軍王導同恆議,遂定郊祀。尋以疾求解。詔曰:「太常 職主宗廟,烝嘗敬重。而華恆抱疾,不堪親奉職事。夫 子稱『吾不與祭,如不祭』,況宗伯之職任所司邪?今轉 恆為廷尉。」頃之,加特進。太寧初,遷驃騎將軍,加散騎 常侍、督石頭水陸諸軍事。王敦表轉恆為護軍,疾病 不拜,授金紫光祿大夫,又領太子太保。成帝即位,加 散騎常侍,領國子祭酒。咸和初,以愍帝時賜爵進封, 一皆削除。恆更以討王敦功,封苑陵縣侯,復領太常。 蘇峻之亂,恆侍帝左右,從至石頭,備履艱危,困悴踰 年。初恆為州大中正,鄉人任讓,輕薄無行,為恆所黜。 及讓在峻軍中,任勢,多所殺害,見恆輒恭敬,不肆其 虐。鍾雅、劉超之死,亦將及恆,讓盡心救衛,故得免。及 帝加元服,又將納后,寇難之後,典籍靡遺,婚冠之禮, 無所依據。恆推尋舊典,撰定禮儀,併郊廟辟雍,朝廷 軌則,事並施用。遷左光祿大夫,開府常侍如故。固讓 未拜,會卒,時年六十九。冊贈侍中、左光祿大夫、開府, 諡曰敬。恆清恪儉素,雖居顯列,常布衣蔬食,年老彌 篤。死之日,家無餘財,惟有書數百卷,時人以此貴之。 子俊嗣,為尚書郎。

賀循

编辑

按《晉書》本傳,「循字彥先,會稽山陰人也。其先慶普,漢 世傳《禮》,世所謂慶氏學族。高祖純,博學有重名,漢安 帝時為侍中,避安帝父諱,改為賀氏。曾祖齊,仕吳為 名將。祖景,滅賊校尉。父卲,中書令,為孫皓所殺,徙家 屬邊郡。循少嬰家難,流放海隅。吳平,乃還本郡。操尚 高厲,童齔不群,言行進止,必以禮讓。國相丁乂請為」 五官掾。刺史嵇喜舉秀才,除陽羨令。以寬惠為本,不 求課最。後為武康令,俗多厚葬,及有拘忌,迴避歲月, 停喪不葬者,循皆禁焉。政教大行,鄰城宗之。然無援 於朝,久不進序。著作郎陸機上疏薦循曰:「伏見武康 令賀循,德量邃茂,才鑒清遠,服膺道素,風操凝峻,歷 試二城,刑政肅穆。前蒸陽令郭訥,風度簡曠,器識朗 拔,通濟敏悟,才足幹事,循守下縣,編名凡悴。」訥歸家 巷,棲遲有年,皆出自新邦,朝無知己,居在遐外,志不 自營,年時倏忽,邈無階緒,實州黨愚智所為恨恨。臣等伏思,臺郎所以使州州有人,非徒以均分顯路,惠 及外州而已。誠以庶土殊風,四方異俗,壅隔之害,遠 國益甚。至于荊、揚二「州,戶各數十萬。今揚州無郎,而 荊州江南乃無一人為京城職者,誠非聖朝待四方 之本心。至于才望資品,循可尚書郎,訥可太子洗馬、 舍人,此乃眾望所積,非但企及清塗,苟充方選也。謹 條資品,乞蒙簡察。」久之,召補太子舍人。趙王倫篡位, 轉侍御史,辭疾去職。後除南中郎長史,不就。會逆賊 李辰起兵江夏,征鎮不能討,皆望塵奔走。辰別帥石 冰略有揚州,逐會稽相張景,以前寧遠護軍程超代 之,以其長史宰與領山陰令。前南平內史王矩、吳興 內史顧祕、前秀才周𤣱等唱義,傳檄州郡以討之,循 亦合眾應之。冰大將抗寵,有眾數千,屯郡講堂,循移 檄於寵,為陳逆順,寵遂遁走,超與皆降,一郡悉平。循 迎景還郡,即謝遣兵士,杜門不出,論功報賞,一無豫 焉。及陳敏之辭,詐稱詔書,以循為丹楊內史。循辭以 腳疾,手不制筆,又服寒食散,露髮袒身,示不可用,敏 竟不敢逼。是時州內豪傑,皆見維縶,或有老疾,就加 秩命,惟循與吳郡朱誕不豫其事。及敏破征東將軍 周馥,上循領會稽相,尋除吳國內史。公車徵賢良,不 就。元帝為安東將軍,復上循為吳國內史,與循言及 吳時事,因問曰:「孫皓嘗截一賀頭,是誰邪?」循未及言, 帝悟曰:「是賀卲也。」循流涕曰:「先父遭遇無道,循創巨 痛深,無以上答。」帝甚愧之,三日不出。東海王越命為 參軍,徵拜博士,並不起。及帝遷鎮東大將軍,以軍司 顧榮卒,引循代之。循稱疾篤,牋疏十餘上。帝遺之書 曰:「夫百行不同,故出處道殊,因性而用,各任其真耳。 當宇宙清泰,彝倫攸敘,隨運所遇,動默在己。或有遐 棲高蹈,輕舉絕俗,逍遙養和,恬神自足,斯蓋道隆人 逸,勢使其然。若乃時運屯弊,主危國急,義士救時,驅 馳拯世,燭之武乘縋以入秦,園綺彈冠而臣漢」,豈非 大雅君子,卷舒合道乎?虛薄寡德,忝備近親,謬荷寵 位,受任方鎮,飧服元風,景羨高矩,常願棄結駟之軒 軌,策柴篳而造門,徒有其懷,而無從賢之實者何?良 以寇逆殷擾,諸夏分崩,皇居失御,黎元荼毒,是以日 夜憂懷,慷慨發憤,志在竭節耳。前者顧公臨朝,深賴 高算,元凱既登,巢、許獲逸,至於「今日。所謂道之云亡, 邦國殄悴,群望顒顒,實在君侯。苟義之所在,豈得讓 勞居逸,想達者亦一以貫之也。庶稟徽猷,以弘遠規。 今上尚書屈德為軍司,謹遣參軍沈禎銜命奉授,望 必屈臨,以副傾遲。」循猶不起。及帝承制,復以為軍諮 祭酒。循稱疾敦逼,不得已乃轝疾至。帝親幸其舟,諮 以政道。循羸疾,不堪拜謁,乃就加朝服,賜第一區,車 馬床帳衣褥等物。循辭讓,一無所受。廷尉張闓住在 小市,將奪左右近宅以廣其居,乃私作都門,早閉晏 開,人多患之,訟於州府,皆不見省。會循出,至破岡,連 名詣循質之。循曰:「見張廷尉,當為言及之。」闓聞而遽 毀其門,詣循致謝。其為世所敬服如此。時江東草創, 盜賊多有,帝思所以防之,以問於循。循答曰:「江道萬 里,通涉五州,朝貢商旅之所來往也。今議者欲出宣 城以鎮江渚,或欲使諸縣領兵。愚謂令長威弱而兼 才難備發憚役之人,而御之不肅,恐未必為用。以循 所聞,江中劇地,惟有闔廬一處,地勢險奧,亡逃所聚, 特宜以重兵備戍,隨勢討除,絕其根蔕。沿江諸縣,各 有分界,分界之內,官長所任,自可度土分力,多置亭 候,恆使徼行。峻其綱目,嚴其刑賞,使越常科。勤則有 殊榮之報,墮則有一身之罪。謂於大理,不得不肅所 給,人以時番,休,役不致困,代易有期。」按《漢制》十里一 亭,亦以防禁切密故也。當今縱不能爾,要宜籌量,使 力足相周。若寇刦強「多,不能獨制者,可指其蹤跡,言 所在都督,尋當致討。今不明部分,使所在百姓與軍 家雜其徼備,兩情俱墮,莫適任負,故所以徒有備名 而不能為益者也。」帝從之。及愍帝即位,徵為宗正。元 帝在鎮,又表為侍中,道險不行。以討華軼功,將封鄉 侯,循自以臥疾私門,固讓不受。建武初,為中書令,加 散騎常侍,又以老疾固辭。帝下令曰:「孤以寡德,忝當 大位,若涉巨川,罔知所憑。循言行以禮,乃時之望,俗 之表也。實賴其謀猷,以康萬機。疾患有素,猶望臥相 規輔,而固守撝謙,自陳懇至,此賢履信思順,苟以讓 為高者也。今從其所執。」於是改拜太常,常侍如故。循 以九卿舊不加官,今又疾患,不宜兼處此職,惟拜太 常而已。時宗廟始建,舊儀多闕,或以惠、懷二帝應各 為世,則潁川世數過七,宜在迭毀。事下太常。循議,以 為:「《禮》,兄弟不相為後,不得以承代為世。殷之盤庚不 序陽甲;漢之光武不繼成帝,別立廟寢,使臣下祭之。 此前代之明典,而承繼之著義也。惠帝無後,懷帝承 統。弟不後兄,則懷帝自上繼世祖,不繼惠帝,當同殷 之陽甲,漢之成帝。議者以聖德沖遠,未便改舊。茲如 此禮,通所未論。」是以惠帝尚在太廟,而懷帝復入,數 則盈八。盈八之理,乃由惠帝不出,非上祖宜遷也。下 世既升,上世乃遷,遷毀對代,不得相通,未有下升一世而上毀二世者也。惠懷二帝,俱繼世祖,兄弟傍親, 同為一世,「而上毀二為一世。」今以惠帝之崩,已毀豫 章,懷帝之入,復毀潁川。如此則一世再遷,祖位橫折, 求之古義,未見此例。惠帝宜出,尚未輕論,況可輕毀 一祖而無義例乎?潁川既無可毀之理,則見神之數, 居然自八,此蓋有由而然,非謂數之常也。既有八神, 則不得不於七室之外,權安一位也。至尊於惠、懷,俱 是兄弟,自上後世祖,不繼二帝,則二帝之神,行應別 出,不為廟中恆有八室也。又武帝初成太廟時,正神 止七,而楊元后之神亦權立一室。永熙元年,告世祖 諡於太廟八室,此是苟有八神,不拘於七之舊例也。 又議者以景帝俱已在廟,則惠懷一例,景帝盛德元 功,王基之本,義著祖宗,百世不「毀,故所以特在本廟。 且亦世代尚近,數得相容,安神而已,無逼上祖。如王 氏昭穆既滿,終應別廟也。以今方之,既輕重義異,又 七廟七世之親,昭穆父子位也。若當兄弟旁滿,輒毀 上祖,則祖位空懸,世數不足,何足於三昭三穆與太 祖之廟,然後成七哉!今七廟之義,出於王氏。從禰以 上,至於高祖,親」廟四世。高祖以上,復有五世、六世無 服之祖,故為三昭三穆,并太祖而七也。故世祖郊定 廟禮,「京兆、潁川曾高之親,豫章五世,征西六世,以應 此義。」今至尊繼統,亦宜有五六世之祖,豫章六世,潁 川五世,俱不應毀。今既云豫章先毀,又當重毀潁川, 此為廟中之親。惟從高祖以下,無復高祖以上二世 「之祖,於王氏之義,三昭三穆,廢闕其二,甚非宗廟之 本所據。承又違世祖祭征西、豫章之意,於一王定禮, 所闕不少。」時尚書僕射刁協與循異議,循答義深備, 辭多不載,竟從循議焉。朝廷疑滯皆諮之於循,循輒 依經禮而對,為當世儒宗。其後帝以循清貧,下令曰: 「循冰清玉潔,行為俗表,位處上卿,而居身服物,蓋周 形而已。屋室財庇風雨。孤近造其廬,以為慨然。其賜 六尺床薦席褥,并錢二十萬,以表至德,暢孤意焉。」循 又讓,不許,不得已留之,初不服用。及帝踐位,有司奏 瑯邪恭王宜稱皇考。循又議曰:「按《禮》,子不敢以己爵 加父。」帝納之。俄以循行太子太傅,太常如故。循自以 枕疾廢頓,臣節不修,「上隆降尊之義,下替交敘之敬, 懼非垂典之教也。」累表固讓。帝以循體德率物,有不 言之益,敦厲備至,期於不許,命皇太子親往拜焉。循 有羸疾而恭於接對,詔斷賓客,其崇遇如此。疾漸篤, 表乞骸骨,上還印綬,改授右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 司。帝臨軒,遣使持節加印綬。循雖口不能言,指麾左 右,推去章服。車駕親幸,執手流涕,太子親臨者三焉, 往還皆拜,儒者以為榮。太興二年卒,時年六十。帝素 服舉哀,哭之甚慟。贈司空,諡曰穆。將葬,帝又出臨其 柩,哭之盡哀。遣兼侍御史持節監護,皇太子追送近 塗,望舡流涕。循少玩篇籍,善屬文,博覽眾書,尤精《禮》 傳。雅有知人之鑒,拔同郡楊方於卑陋,卒「成名於《世 子》隰康帝時官至臨海太守。」

北周

编辑

長孫紹遠

编辑

按《周書》本傳,「紹遠,字師古,河南洛陽人。少名仁。父稚, 魏太師、錄尚書、上黨王。紹遠性寬容,有大度,望之儼 然,朋儕莫敢褻狎。雅好墳籍,聰慧過人。時稚作牧壽 春,紹遠幼年甫十三。稚管記王碩聞紹遠強記,心以 為不然,遂白稚曰:『伏承世子聰慧之資,發於天性,目 所一見,誦之於口。此既歷世罕有,竊願驗之』。於是命」 紹遠驗焉。讀《月令》數紙,纔一遍,誦之若流,自是碩乃 款服。魏孝武初,累遷司徒右長史。及齊神武稱兵而 帝西遷,紹遠隨稚奔赴。又累遷殿中尚書、錄尚書事。 太祖每謂群公曰:「長孫公任使之處,令人無反顧憂, 漢之蕭、寇,何足多也。然其容止堂堂,足為當今模楷。」 六官建,拜大司樂。孝閔踐阼,封上黨公。初,紹遠為太 常,廣召工人,創造樂器,土木絲竹,各得其宜。為黃鍾 不調,紹遠每以為意。常因退朝,經韓使君佛寺前過, 浮屠三層之上,有鳴鐸焉,忽聞其音,雅合宮調,取而 配奏,方始克諧。紹遠乃啟世宗行之。紹遠所奏樂,以 八為數。故梁黃門侍郎裴正上書,以為「昔者大舜欲 聞七始,下洎周武,爰」創七音,持林鍾,作黃鍾,以為正 調之首。詔與紹遠詳議往復,於是遂定以八為數焉。 授小司空。高祖讀史書,見武王克殷而作《七始》,又欲 廢八而懸七,并除黃鍾之正宮,用林鍾為調首。紹遠 奏云:「天子懸八,肇自先民,百王共軌,萬世不易。下逮 周武,甫修七始之音,詳諸經義,又無廢八之典。且黃 鍾為君,天子正位,今欲廢之,未見其可。」後高祖竟廢 七音,屬紹遠遘疾,未獲面陳,慮有司遽損樂器,乃書 與樂部齊樹之。後疾甚,乃上遺表,又陳之而卒。帝省 表涕零,深痛惜之。

李嗣真

编辑

按《唐書》本傳:「嗣真,字承冑,趙州柏人人。多藝數,舉明 經,中之,累調許州司功參軍。賀蘭敏之修譔東臺,表嗣真直弘文館,與學士劉獻臣、徐昭皆少有名,號三 少。高宗東封還,詔贈孔子太師,命有司為祝。司文郎 中雷少穎文不稱旨,更命嗣真,成不淹頃。帝覽稱善, 詔加兩階。敏之等倚恩自如,嗣真不喜,求補義烏令。」 敏之敗,學士多連坐,嗣真獨免。調露中,為始平令,風 化大行。時章懷太子作《寶慶曲》,閱於太清觀,嗣真謂 道人劉概、輔儼曰:「宮不召商,君臣乖也;角與徵戾,父 子疑也。死聲多且哀,若國家無事,太子任其咎。」俄而 太子廢,概等奏其言,擢太常丞,知五禮儀,封常山縣 子。嗣真常曰:「隋樂府有《堂堂曲》,明唐」再受命,比日有 「『側堂堂,撓堂堂』之謠。側,不正也;撓,危也。皇帝病日侵, 事皆決中宮,持權與人,收之不易。宗室雖眾,居中制 外,勢且不敵。諸王殆為后所蹂踐,吾見難作不久矣。」 太常𡙇黃鐘,鑄不能成。嗣真居崇業里,疑土中有之, 弗得其所。道上逢一車,有鐸聲甚厲,嗣真曰:「宮聲也。」 市以歸,振於空地,若有應者,掘之得鐘,眾樂遂和。嘗 引工展器於廷,后奇其風度應對,召相王府參軍閻 元靜圖之,吏部郎中楊志誠為贊,祕書郎殷仲容書, 時以為寵。永昌初,以右御史中丞知大夫事,請周、漢 為二王後,詔可。命巡撫河東,薦宋溫瑾、袁嘉祚、李日 知,拔州縣職,皆至顯官。來俊臣獄方熾,嗣真上書諫, 以為「昔陳平事漢祖,謀疏楚君臣,行反間,項羽遂亡。 今殆有如平者謀陛下君臣,恐為社稷禍。」不納。出為 潞州刺史。俊臣誣以反,流藤州,久得還。自筮死日,豫 具棺斂,如言。卒桂陽,有詔州縣護喪還鄉里。贈濟州 刺史,諡曰昭武。后嘗問嗣真儲貳事,對曰:「程嬰、杵臼, 存趙氏孤,古人嘉之。」后悟,中宗乃安。神龍初,贈御史 大夫。所譔述尤多。

裴知古

编辑

按《唐書李嗣真傳》:「雍州人裴知古,亦善樂律。長安中, 為太樂令。神龍元年正月,享太廟,樂作,知古密語萬 年令元行沖曰:『金石諧婉,將有大慶,在唐室子孫乎』? 是月,中宗復位。人有乘馬者,知古聞其嘶,乃曰:『馬鳴 哀,主必墜死』。見新婚者,聞佩聲,曰:『終必離』。」訪之皆然。

韋縚

编辑

按《唐書韋安石傳》:安石兄叔夏子縚,開元時歷集賢 修譔、光祿卿,遷太常。唐興,禮文雖具,然制度時時繆 缺不倫。至顯慶中,許敬宗建言:「籩豆以多為貴,宗廟 乃踰於天。請大祀十二,中祀十,小祀八。大祀、中祀簠 簋㽅俎皆一,小祀無㽅。」詔可。二十三年,赦令,以籩豆 之薦未能備物,宜詔禮官學士共議以聞。縚請:「宗廟」 籩豆皆加十二。又言:「郊奠爵容上一合,容小則陋,宜 增大之。」兵部侍郎張均、職方郎中韋述議曰:「《禮》,天之 所生,地之所長,苟可薦者,莫不咸在。聖人知孝子之 情深,而物類無限,故為之節,使物有品,器有數,貴賤 差降,不得相越。周制,王食用六穀,膳用六牲,飲用六 清,羞用百有二十品,珍用八物,醬用」百有二十甕,而 以四籩四豆供祭祀,此祀與賓客豐省不得同舊矣。 且嗜好燕私之饌,與時而遷,故聖人一約以禮,雖平 生所嗜非禮則不薦,所惡是禮則不去。屈建命,去祥 祭之芰,曰:「《祭典》有之,不羞珍異,不陳庶侈,此則禮外 之食,前古不薦。今欲以甘旨肥濃皆充於祭,苟踰舊 制,其何極焉?雖籩豆有加,不能備也。若曰以今之珍, 生所嗜愛,求神無方,是簠簋可去,而盤盂桮案當御 矣;《韶》《濩》可抵,而箜篌笙笛應奏矣。且自漢以來,陵有 寢宮,歲時朔望,薦以常饌,固可盡孝子之心;至宗廟 法享,不可變古從俗。有司所承,一升爵,五升散禮,凡 宗廟貴者以爵,賤者以散,此貴小賤大,以示節儉。請 如故。」太子賓客崔沔曰:「古者有所飲食,必先嚴獻,未 火化則有毛血之薦,未麴糵則有元酒之奠。至後王 作酒醴,用犧牲,則有三牲、八簋、五齊、九獻。然神尚元, 可存而不可測也。祭主敬,可備而不可廢也。蓋薦貴 新,味不尚褻,雖曰備物,猶有節制存焉。鉶俎籩豆,簠 簋尊罍,周人時饌也,其用通於燕享賓客。」周公乃與 毛血元酒共薦。晉中郎盧諶家祭,皆晉日食,則當時 之食,不可闕於祀已。唐家清廟時享,禮饌備進,周法 也;園寢上食,時膳具陳,漢法也。職貢助祭,致遠物也; 有新必薦,順時令也。苑囿躬稼所入,蒐田親發所中, 皆因宜以薦。薦而後食,則濃腴鮮美盡在矣。又敕有 司著於《令》,不必加籩豆之「數也。大凡祭器,視物所宜。 故大羹,古饌也;盛以㽅㽅,古器也;和羹,時饌也;盛以 鉶鉶,時器也。有古器而用時器者,則毛血於盤,元酒 於尊,未有進時饌用古器者,古質而今文,有所不稱 也。雖加籩豆十二,未足盡天下之美,而措諸廟,徒以 近侈而見訾抵。臣聞墨家者流出於清廟,是廟貴儉 不尚奢也。」禮部員外郎楊仲昌、戶部郎中楊伯成、左 衛兵曹參軍劉秩等請如舊便。宰相白奏,元宗曰:「朕 承祖宗休德,享祀粢盛,實貴豐潔。有如不應於法,亦 不敢用。」乃詔太常擇品味可增者,稍增加焉。縚又請 室加籩豆各六,每四時以新果珍饔實之。制可。又詔

獻爵視藥升所容,以合古。二十三年詔書服紀所未
考證
通者,令禮官學士詳議。縚上言:「『《禮·喪服》:『舅緦麻三月,

從母小功五月』。《傳》曰:『何以小功?以名加也』。而堂姨舅 母,恩所不及焉』。外祖父母小功五月。《傳》曰:『何以小功? 以尊加也。舅緦麻三月,皆情親而屬疏也。外祖正尊, 服同從母姨、舅一等,而有輕重。堂姨、舅親未疏,不相 為服,親舅母不如同』。」請幫助識別此字。「其亦古意,有所未暢。且外祖 小功,此為正尊,請進至大功。姨舅儕親服宜等,請進 舅至小功。堂姨舅以疏,降親舅從母一等。親舅母古 未有服,請從袒免。」於是韋述議曰:「自高祖至元孫,並 身,謂之九族,由近及遠,差其輕重,遂為五服。《傳》曰:『外 親服皆緦』。鄭元曰:『外親之服,異姓正服不過緦。外祖 父母小功以尊加;從母』」小功以名加;舅甥外孫、中外 昆弟皆緦。以匹言之,外祖則祖也,舅則伯叔也。父母 之恩不殊,而獨殺於外者,有以也。禽獸知母而不知 父,野人則父母等。都邑之士則知尊禰,大夫則知尊 祖。諸侯及太祖,天子及始祖。聖人究天道,厚祖禰,繫 姓族,親子孫,則母黨之於本族,不同明甚。家無二尊, 喪無二「斬,人之所奉,不可二也。為人後降其父母喪, 女子嫁,殺其家之喪,所存者遠,抑者私也。」若外祖及 舅加一等,而堂舅及姨著服,則中外其別幾何?且《五 服》有上殺之義,伯叔父母服大功,從父昆弟亦大功, 以其出於祖,服不得過於祖也。從祖祖父母、從祖父 母、從祖昆弟皆小功,以其出於曾祖,服不得「過曾祖 也。族祖祖父母、族祖父母、族昆弟皆緦,以其出於高 祖,服不得過高祖也。堂姨舅出外曾祖,若為之服,則 外曾祖父母、外伯叔祖父母亦可制服矣。」外祖至大 功,則外曾祖小功,外高祖緦,推而廣之,與本族無異。 棄親錄疏,不可謂順。且服皆有報,則堂甥、外曾孫、姪 女之子皆當服,聖人豈薄其「骨肉恩愛哉!蓋本於公 者末於私,義有所斷,不得不然。苟可加也,則可減也。 如是禮可隳矣。請如古便。」楊仲昌又言:「舅服小功,魏 徵嘗進之矣。今之所請,正同徵論。堂舅、堂姨、舅母皆 升袒免,則外祖父母進至大功,不加報於外孫乎?外 孫而報以大功,則本宗之庶孫用何等邪?」帝手敕曰: 「議既為姨舅服小功,則舅母於舅有三年之喪,不得 全降,於舅宜服緦。堂姨舅,古未有服,朕思睦厚九族, 宜袒免。古有同爨緦,若比堂姨舅,於同爨不已厚乎? 《傳》曰:『外親服皆緦』。是亦不隔堂姨舅也。若謂所服不 得過本,而復為外曾祖父母、外伯叔父母制服,亦何 傷?皆親親敦本意也。」侍中裴耀卿、中書令張九齡、禮 部尚書李林甫奏言:「《外服》無降甥為舅母服,舅母亦 報之。夫之甥既報,則夫之姨舅又當服,恐所引益疏。 臣等愚,皆所不及。」詔曰:「從服六,此其一也。降殺,於禮 無文,皆自身率親為之數。姨舅屬近,以親言之,亦姑 伯之匹,可曰所引疏邪?婦人從夫者也,夫於姨舅既 服矣,從夫而服,是謂睦親。卿等宜熟計。」耀卿等奏言: 「舅母緦堂,姨舅袒免。請準制旨,自我為古,罷諸儒議。」 制曰:「可。」初,帝詔歲率公卿迎氣東郊,至三時,常以孟 月讀《時令》於正寢。二十六年,詔縚奏《月令》一篇,朔日 於宣政側設榻,東向置案,縚坐讀之,諸司官長悉升 殿坐聽。歲餘罷。高宗上元三年,將祫享,議者以《禮緯》 三年祫,五年禘。《公羊》家五年再殷祭。二家舛互,諸儒 莫能決。太學博士史元議曰:「『《春秋》僖公三十三年十 二月薨,文公之二年八月丁卯大享』,《公羊》曰『祫也』。則 三年喪畢,新君之二年當祫,明年當禘群廟。又宣公 八年禘,僖公、宣公八年皆有禘,則後禘距前禘五年。 此則新君之二年祫,三年禘。爾後五年再殷祭,則六 年」當祫,八年禘。《昭公》十年齊歸薨,十三年喪畢當祫, 為平丘之會。冬公如晉,至十四年祫,十五年禘,《傳》曰 「有事於武宮」是也。至十八年祫,二十年禘,二十三年 祫,二十五年禘,昭公二十五年「有事於襄宮」是也。則 禘後三年而祫,又二年而禘,合於禮,議遂定。後睿宗 喪畢,祫於廟,至開元二十七年禘祭五,祫祭七。是歲, 縚奏:「四月嘗已禘,孟冬又祫。《祀禮叢數》,請以夏禘為 大祭之源。」自是相循五年再祭矣。縚終大子少師。

韋萬石

编辑

按《唐書韋挺傳》:「挺子萬石,頗涉學,善音律。上元中,累 遷太常少卿。當時郊廟燕會樂曲,皆萬石與太史令 姚元辯增損之,號任職。始,萬石奏太樂,博士弟子遭 喪者,先無他業,請以卒哭追集。侍御史劉思立劾奏, 萬石曰:『移風易俗,莫善於樂;睦親化人,莫善於孝。所 以三年之禮,天下通喪。今遣音聲人釋服為樂,帶絰 治音』。」豈以小人不能執禮,遂欲約為非法。萬石官太 常,首紊風化,請付吏論罪。高宗方委任萬石,罷其奏。 後知吏部選事,卒於官。

崔邠

编辑

按《唐書》本傳:「邠字處仁,貝州武城人。父倕,三世一爨, 當時治家者推其法。至德初,獻賦行在,肅宗異其文, 位吏部侍郎。邠第進士,復擢賢良方正,授渭南尉,遷 補闕。上疏論裴延齡姦,以鯁亮知名。由中書舍人再 遷吏部侍郎。性溫裕沈密,行已又簡儉,憲宗器之。裴 垍亦薦邠材可宰相。會病,遂不拜。久乃為太常卿,知」 吏部尚書銓。故事,太常始視事,大閱《四部樂》,都人縱 觀。邠自第去帽,親導母輿,公卿見者皆避道,都人榮 之。以母憂解,卒於喪,年六十。贈吏部尚書,諡曰文簡。 弟酆、郾、郇、《鄯、鄲》。

韋公肅

编辑

按《唐書》本傳:公肅,隋儀同觀城公約七世孫,元和初, 為太常博士兼修譔。憲宗將耕籍,詔公肅草具儀典, 容家善之。太子少傅判太常卿事鄭餘慶以廟有二 祖妣,疑於祔祭,請諸有司。公肅議:「古諸侯一娶九女, 故廟無二嫡。自秦以來,有再娶、前娶後繼,皆嫡也,兩 祔無嫌。晉驃騎大將軍溫嶠,繼室三疑,並為夫人,以」 問太學博士陳舒,舒曰:「妻雖先沒,榮辱並從。夫禮祔 於祖姑,祖姑有三,則各祔舅之所生,是皆夫人也。生 以正禮,沒不可貶。」於是遂用舒議。且嫡繼於古有殊 制,於今無異等,祔配之典,安得不同?卿士之寢祭,二 妻廟享可異乎?古繼以媵妾,今以嫡妻,不宜援一娶 為比,使子孫榮享不逮也。或曰:《春秋》「魯惠公元妃,孟 子卒,繼室以聲子孟,姪娣也,不入惠廟。宋武公生仲 子歸於魯,生桓公而惠薨,立宮而奉之,不合於惠公 而別宮者何?追父志也。然其比奈何?」曰:「晉南昌府君 廟有荀、薛兩氏,景帝廟有夏侯、羊兩氏。唐家睿宗室 則昭成、肅明二后,故太師顏真卿祖室有殷、柳兩氏, 二夫人並祔。故事則」然,諸儒不能異。初,睿宗祥月,太 常奏:「朔望弛朝,尚食進蔬具止樂,餘日御便殿,具供 奉仗,中書、門下官得侍,它非奏事毋謁。」前忌與晦三 日、後三日,皆不聽事。忌晦之明日,百官叩側門通慰。 後遂為常。及至,公肅上言:「禮,忌日不樂,而無忌月。唯 晉穆帝將納后,疑康帝忌月,下其議有司。於是荀納、 正洽等引忌時、忌歲,譏破其言。今有司承前所禁,在 二十五月限,有弛朝徹樂事,喪除則禮革,王者不以 私懷踰禮節。故禫禮徙月,樂漸去,其情也不容,追遠, 而立禮反重。今茲太常,雖郊廟樂且停習,是謂反重 以慢神也。有司悉禁中外作樂,是謂無故而徹也。願 依經誼,裁正其違。」有詔中書、門下召禮官、學官議,咸 曰「宜如公肅所請。」制可以官。壽卒。

李虞仲

编辑

按《唐書》本傳:虞仲,字見之,父端,附見《文藝傳》。虞仲第 進士、宏辭,累遷太常博士。建言:「諡者,所以表德懲惡, 《春秋》褒貶法也。茆土爵祿,僇辱流放,皆緣一時,非以 明示百代。然而後之所以知其行者,惟諡是觀。古者 將葬請諡,今近或二三年,遠乃數十年,然後請諡。人 歿已久,風績湮歇,採諸傳聞,不可考信。誄狀雖在,言 與事浮。臣請凡得諡者,前葬一月,請考功刺太常定 議;其不請與請而過時者,聽御史劾舉。居京既不得 過半期,居外一期,若善惡著而不請,許考功察行。諡 之。節行卓異,雖無官及官卑者,在所以聞。」詔可。寶曆 初,以兵部郎中知制誥,進中書舍人。出為華州刺史, 歷吏部侍郎。簡儉寡欲,時望歸重。卒,年六十五。贈吏 部尚書。

殷盈孫

编辑

按《唐書殷侑傳》:侑孫盈孫,廣明初為成都諸曹參軍。 僖宗至蜀,聞有禮學,擢太常博士。光啟三年,帝將還 京,而七廟焚殘,告享無所,盈孫白宰相:「『始乘輿西,有 司盡載神主以行,至鄠,悉為盜奪。今天子還宮,宜前 具其禮』。宰相建言,修復宗廟,功費甚廣。與禮官議,時 佗博士不在,獨盈孫從議曰:『故廟十一,室二十三楹, 楹十一梁,垣墉廣袤稱之。今朝廷多難,宜少變禮。按 至德時作神主長安殿,饗告如宗廟,廟成乃祔。今正 衙外無它殿,伏聞詔旨以少府監寓太廟,請因增完 為十一室。其三太后廟權舍西南夾廡,須廟成議遷』。」 詔可。自是神主樂縣,皆所創定,舊學禮家當其議。龍 紀元年,昭宗郊祠,兩中尉及樞密皆以宰相服侍上, 盈孫奏言:「先世典令,無內官朝服侍祠。必欲之,當隨 所攝資品,雖無援據,猶免僭逼。」詔可。時喪亂後,制度 凋紊,追補儀典,皆盈孫折衷焉。終大理卿,贈吏部尚 書。

和峴

编辑

按《宋史》本傳:「峴字晦仁,開封浚儀人。父凝,晉宰相、太 子太傅、魯國公。峴生之年,適會凝入翰林,加金紫,知 貢舉。凝喜曰:『我平生美事,三者併集,此子宜於我也』。 因名之曰三美。七歲以門蔭為左千牛備身,遷著作 佐郎。丁父憂。服闋,拜太常丞。建隆初,授太常博士,從 祀南郊,贊導乘輿,進退閑雅。太祖謂近侍曰:『此誰氏 之子,熟於贊相』。」左右即以峴門閥對。俄拜刑部員外 郎兼博士,仍判太常寺。乾德元年十一月甲子,有事 於南郊。丁丑冬至,有司復請祀昊天上帝,詔峴議其 禮。峴以祭義戒於煩數,請罷之。二年,議孝明、孝惠二 后神主祔於別廟,峴以舊禮有二后同廟之文,無各 殿異室之說,今二后同祔別廟,亦宜「共殿別室。」從之三年春,初克夔州,以內衣庫使李光睿權知州,峴通 判州事,代還。是歲十二月十四日戊戌臘,有司以七 日辛卯蜡百神,峴獻議正之。四年南郊,峴建議,望燎 位置爟火。又嘗言:依舊典,宗廟殿庭設宮縣三十六 架,加鼓吹熊羆十二案,朝會登歌用五瑞,郊廟奠獻 用四瑞,迴仗至樓前,奏《采茨》之曲,御樓奏《隆安》之曲, 各用樂章。復舉唐故事,宗廟祭科外別設珍膳,用申 孝享之意。又謂八佾之舞,以象文德武功,請用《元德 升聞》《天下大定》二舞,並從其議。事具《禮樂志》。先是,王 朴、竇儼洞曉音樂,前代不協律呂者多所考正。朴、儼 既沒,未有繼其職者。會太祖以雅樂聲高,詔峴講求 其理,以均節之,自是八音和暢,上甚嘉之,語具《律志》。 樂器中有義手笛者,上意欲增入雅樂,峴即令樂工 調品以諧律呂,其執持之狀如拱揖然,請目曰「拱辰 管」,詔備於樂府。開寶初,遷司勳員外郎、權知泗州,判 吏部南曹,歷夔、晉二州通判。九年,江南平,受詔採訪。 太宗即位,遷主客郎中。太平興國二年,知兗州,改京 東轉運使。峴性苛刻鄙吝,好殖財,復輕侮人。嘗以官 船載私貨販易規利。初為判官鄭同度論奏,既而彰 信軍節度劉遇亦上言按得實,坐削籍,配隸汝州。六 年,起為太常丞、分司西京,復階勳章服。端拱初,上躬 耕籍田,峴奉留司賀表至闕下,因以其所著《奉常集》 五卷、《祕閣集》二十卷、注釋《武成王廟贊》五卷,奏御,上 甚嘉之,復授主客郎中,判太常寺兼禮儀院事。是秋 得暴疾卒,年五十六。

李宗諤

编辑

按《宋史李昉傳》:「昉子宗諤,字昌武,景德二年為翰林 學士。是秋將郊,命判太常大樂、鼓吹二署。先是,樂工 率以年勞遷補,至有抱其器而不知聲者。宗諤素曉 音律,遂加審定,奏斥謬濫者五十人。因修完器具,更 署職名,條上利病二十事,帝省閱而賞歎之。事具《樂 志》。又著《樂纂》以獻,命付史館,自是月再肄習焉。時諸」 神祠壇多闕外壝之制,因深塹列樹以表之,營葺齋 室,舊典因以振起。屬契丹遣使來賀承天節,詔宗諤 為館伴使,自郊勞至飲餞,皆刊定其儀。

呂公綽

编辑

按《宋史呂夷簡傳》:「夷簡子公綽,字仲祐,蔭補將作監 丞,知陳留縣。天聖中,為館閣對讀,召試直集賢院,辭, 改校理,遷太子中允。夷簡罷相,復為直集賢院,同管 勾國子監,出知鄭州。嘗問民疾苦,父老曰:『官籍民產, 第賦役重輕,至不敢多畜牛,田疇久蕪穢。公綽為奏 之,自是牛不入籍』。」還判吏部南曹,累遷太常博士,同 判太常寺。請復太醫局,及請設令、丞、府、史,如天官、醫 師、鈞容直,假太常旌纛羽籥為優人戲,公綽執不可, 遂罷之。糾察在京刑獄。虎翼卒劉慶告變,下吏案驗, 乃慶始謀,眾不從,慶反誣眾以邀賞,因言「京師衛兵 百萬,不痛懲之,則眾心搖」,遂斬慶以徇。遷尚書工部 員外郎,為史館修撰。時夷簡雖謝事,猶領國史,公綽 辭修撰。夷簡薨,還兵部員外郎,復為修撰。服除,復同 判太常寺兼提舉修祭器。公綽以郊廟祭器未完,制 度多違禮,請悉更造。故事薦新諸物,禮官議定乃薦, 或後時陳敗,公綽採《月令》諸書,以四時新物及所當 薦者配合為圖。又以歲大中小祠凡六十一禘,祫二 祼獻、興、俯、玉、帛、尊、彝、菁茆、醯醢、鍾石歌奏,集為《郊祀 總儀》上之。又言:「古者天地、宗廟、日月、五方、百神之祀, 咸有尊罍、五齊、三酒,分實其中,加明水、明酒,以達陰 陽之氣。今有司徒設尊罍而酌用一尊,非禮神之意。 宜按《周禮》,實齊酒,取火於日,取水於月,因天地之潔 氣。」又言:「祖宗配郊當正位,今側鄉之,非所以示尊嚴 也。」初諡,諸后皆繫祖宗諡,而真宗五后獨曰「莊。」公綽 曰:「婦人從夫之諡。真宗諡『章聖』而后曰『莊』,非禮也。願 更為章。」多施行之。歷知制誥、龍圖閣直學士、集賢殿 修撰、知永興軍。改樞密直學士、知秦州。安遠砦、古渭 州諸羌來獻地,公綽顧其屬曰:「天下之大,豈利區落 尺寸地以為廣邪?」郤之。弓箭手馬多闕,公綽諭諸砦 戶為三等,凡十丁為社。至秋成,募出金帛市馬,馬少 則先後給之。祀明堂,遷刑部郎中,召為龍圖閣學士、 權知開封府。歲餘,願罷府事。進翰林侍讀學士、知審 刑院兼判太常寺。初,公綽在開封府,宰相龐籍外屬 道士趙清貺受賂,杖脊道死。至是,御史以為公綽受 籍旨,杖殺清貺以滅口,左遷龍圖閣學士、知徐州。方 杖清貺時,實非公綽所臨,頃之,公綽亦自辨。復侍讀 學士,徙河陽,留侍經筵。時久不雨,帝顧問何以致雨? 曰:「獄久不決,即有冤者,故多旱。」帝親慮囚,已而大雨。 遷右司郎中,未拜,卒,贈左諫議大夫。公綽通敏有才, 父知政時,多涉干請,喜名好進者趨之,嘗漏洩除拜 以市恩,時人比之「竇申。」

宋充國

编辑

按《宋史宋喬年傳》:「喬年父充國,刻意問學,以鄉書試 禮部。既自謂宰相子,輒罷舉。仁宗知之,召試學士院, 賜進士出身,簽書河南判官,判登聞鼓院,知太常禮院。英宗祔廟,議者欲祧禧祖藏夾室,充國請配感生 帝為宋始祖,從之。東西府建,上二箴以戒大臣,大臣 不懌。會廟享宿齋,其妻遣兩妾至寺,充國自劾,罷禮」 院,遂致仕。充國性剛介,孝於奉親,平居得微物,必先 薦家廟乃敢嘗。官至大中大夫,卒。

葛勝仲

编辑

按《宋史》本傳:「勝仲,字魯卿,丹陽人。紹聖四年進士,為 禮部員外郎,權國子司業。時朝廷命諸生習雅樂,樂 成,進一官,遷太常卿。宋自建隆至治平所行典禮,歐 陽修嘗裒集為書,凡百篇,號《太常因革禮》,詔勝仲續 之,增為三百卷,詔藏太常。及建春宮,以勝仲兼諭德。 勝仲為《仁》《孝》《學》三論獻之太子。」復採春秋、戰國以來 「歷代太子善惡成敗之跡,日進數事」,詔嘉之。徙太常 少卿,除國子祭酒,尋知汝州。

劉詵

编辑

按《宋史》本傳:「詵字應伯,福州福清人。中進士第,歷莆 田主簿,知廬江縣。崇寧中,為講議司檢討官,進軍器、 大理丞、大晟府典樂。詵通音律,嘗上歷代雅樂因革 及宋制作之音,故委以樂事。」又言:「《周官》大司樂禁淫 聲、慢聲,蓋孔子所謂放鄭聲者。今燕樂之音,失於高 急,曲調之詞,至於鄙俚,恐不足以召和氣。宋,火德也, 音尚徵,徵調不可闕。臣按古制,旋十二宮,以七聲得 正徵一調,惟陛下裁取。」徽宗曰:「卿言是也,五聲闕一 不可。《徵招》、角招為君臣相說之樂,此朕所欲聞而無 言者,卿宜為朕典司之。」他日,禁中出古鐘二,詔執政 召詵按於都堂,詵曰:「此與今太蔟、大呂聲協。」命取大 晟鐘扣之,果應。又曰:「鐘擊之無餘韻」,不如石聲。《詩》所 云「依我磬聲」者,言其清而定也。復取以合之,聲益諧。 歷宗正、鴻臚、衛尉、太常寺少卿,纂《續因革禮》。卒,詵居 母喪盡禮。有雙芝生墓側,人以為孝感。

度正

编辑

按《宋史》本傳:「正字周卿,合州人。紹熙元年進士。歷官 為國子監丞。時士大夫無賢愚,皆策李全,必反而不 敢言,正獨上疏極言之,且獻斃全之策有三,其言鯁 亮激切。遷軍器少監,輪封言:『陛下推行聖學,當自正 家始』。進太常少卿。適太廟災,為二說以獻。其一則用 朱熹之議,其一則因宋朝廟制而參以熹之議。自西 徂東為一列,每室之後為一室,以藏祧廟之主。如僖 祖廟以次祧主則藏之;昭居左,穆居右,後世穆之祧 主藏太祖廟,昭之祧主藏太宗廟。仁宗為百世不遷 之宗,後世昭之祧主則藏之;高宗為百世不遷之宗, 後世穆之祧主則藏之。室之前為兩室,三年祫享,則 帷帳幕之,通為一室,盡出諸廟主及祧廟主並為一 列,合食其上。往者,此廟為一室,凡遇祫享,合祭於室, 名為合享,而實未嘗合享,合增此三室。後有藏祧主 之所,前有祖宗合食之地,於本廟之制,初無更革,而 頗已得三年大祫之義。」遷權禮部侍郎兼侍右郎官, 兼同修國史、實錄院同修撰,遷禮部侍郎,轉一官,守 禮部侍郎,致仕,卒。贈四官,賻銀絹三百。

洪文衡

编辑

按《明外史》本傳:「文衡,字平仲,歙人。萬曆十七年進士。 授戶部主事。帝將封皇長子為王,偕同官賈巖合疏 爭之。尋改禮部,與郎中何喬遠善。喬遠坐詿誤被謫, 文衡義不獨留。時已遷考功主事,竟引疾歸。後帝大 斥吏部諸郎,文衡亦改南京工部,歷郎中。力按舊章, 杜中貴橫索,凡諸冗費,節省為多。官工部九年,始進」 光祿少卿。又三年,改太常,督四夷館。時中外競請起 廢,帝率報寢。至是特起顧憲成。憲成已辭疾,而朝貴 猶憚其登用。御史徐兆魁首疏力攻之。文衡慮帝惑 兆魁言,抗章申雪。且曰:「今兩都九列,強半無人。仁賢 空虛,識者浩歎。所堪選擇,而使者祗此起廢一途。今 憲成尚在田間,已膺羅網。俾聖心愈疑,連茹無望,則 是貽禍賢者,流毒國家,實兆魁一疏基之矣。」尋進大 理少卿,以憂去。泰昌元年,起太常卿。時光宗既崩,議 升祔,文衡請祧睿宗曰:「此肅宗一時崇奉之情,不合 古誼。且睿宗嘗為武宗臣矣,一旦加諸其上,禮既不 合,情亦未安。當時臣子過於將順,因仍至今。竊謂情 隆於一時,禮垂於萬世,更定之舉,正在今時。」疏格不 行。未幾卒,贈工部右侍郎。文衡天性孝友,居喪不飲 酒食肉,不處內者三年不妄取一介,士論許之。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