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第624卷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六百二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六百二十四卷
明倫彙編 官常典 第六百二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六百二十四卷目錄

 郡守部紀事二

官常典第六百二十四卷

郡守部紀事二 编辑

《晉書鄭袤傳》:「袤為尚書右丞,轉濟陰太守。下車旌表 孝悌,敬禮賢能,興立庠序,開誘後進。調補大將軍從 事中郎,拜散騎常侍。會廣平太守缺,宣帝謂袤曰:『賢 叔大匠垂稱於陽平、魏郡,百姓蒙惠化。且盧子家、王 子雍繼踵此郡,使世不乏賢,故復相屈。袤在廣平,以 德化為先,善作條教,郡中愛之,徵拜侍中,百姓戀慕, 涕泣路隅』。」

《羅憲傳》:憲遷巴東太守,劉禪降,憲乃歸順,加陵江將 軍,領武陵太守。泰始初,入朝,詔曰:「憲忠烈果毅,有才 策器幹,可給鼓吹。」又賜山元玉佩劍。

《周處傳》:「處入洛,遷新平太守,撫和戎狄,叛羌歸附,雍 土美之。轉廣漢太守。郡多滯訟,有經三十年而不決 者,處詳其枉直,一朝決遣。」

《李重傳》:「重為平陽太守,崇德化,修學校,表篤行,拔賢 能,清簡無欲,正身率下。在職三年,彈黜四縣。」

《傅元傳》:「元子咸,咸從弟祇,為滎陽太守。自魏黃初大 水之後,河、濟汎溢,鄧艾嘗著《濟河論》,開石門而通之, 至是復浸壞,祇乃造沉萊堰,至今兗豫無水患,百姓 為立碑頌焉。」

《曹志傳》:「志字允恭,為樂平太守。在郡上書,以為宜尊 儒重道,請為博士,置吏卒。遷章武趙郡太守。雖累郡 職,不以政事為意,晝則游獵,夜誦詩書,以聲色自娛。 當時見者未審其量也。」

《王濬傳》:「濬除巴郡太守,郡邊吳境,兵士苦役,生男多 不養。濬乃嚴其科條,寬其徭課,其產育者皆與休復, 所全活者數千人。轉廣漢太守,垂惠布政,百姓賴之。 及統兵伐吳,先在巴郡之所全育者,皆堪徭役供軍。 其父母戒之曰:『王府君生爾,爾必勉之,無愛死也』。」 《冊府元龜》解:「修初為魏瑯邪太守,梁州刺史,考績為 天」下第一。武帝受禪,封梁鄒侯。

張斆字祖文弘毅有幹武帝世為廣漢太守王濬在 益州受中制募兵討吳無虎符斆收濬從事列上由 此召斆還帝責斆何不密啟而便收從事斆曰:「蜀漢 絕遠劉備嘗用之輒收臣猶以為輕」帝善之。

《晉書王遜傳》:「遜遷魏興太守。惠帝末,西南夷叛,寧州 刺史李毅卒。永嘉四年,治中毛孟詣京師求刺史,乃 以遜為南夷校尉、寧州刺史,使于郡便之鎮。遜與孟 俱行,道遇寇賊,踰年乃至。外逼李雄,內有夷寇,吏士 散沒,城邑丘墟。遜披荒糾厲,收聚離散,專杖威刑,鞭 撻殊俗。遜未到州,遙舉董聯為秀才。建寧功曹周悅」 謂聯非才,不行版檄。遜既到,收悅殺之。悅弟潛謀殺 遜,以前建寧太守趙混子濤代為刺史,事覺,並誅之。 又誅豪右不奉法度者數十家。征伐諸夷,俘馘千計, 獲馬及牛羊數萬餘。于是莫不震服,威行寧土。 《曹攄傳》:攄為襄城太守,後高密王簡鎮襄陽,以攄為 征南司馬。其年,流人王逌等寇掠城邑,攄戰死。故吏 及百姓並奔喪會葬,號哭即路,如赴父母焉。

《劉弘傳》:弘轉荊州刺史,每有興廢,手書守相,丁寧款 密,所以人皆感悅,爭赴之,咸曰:「得劉公一紙書,賢於 十部從事。」

《張光傳》:光擢新平太守,屬雍州刺史劉忱被密詔討 河間王顒,光起兵助忱,忱時委任秦州刺史皇甫重。 重自以關西大族,心每輕光,謀多不用。及二州軍潰, 為顒所擒,顒謂光曰:前起兵欲作何策?光正色答曰: 「但劉雍州不用鄙計,故令大王得有今日也。」顒壯之, 引與歡宴彌日。

《丁紹傳》:「紹字叔倫,譙國人也。少開朗公正,早歷清官, 為廣平太守,政平訟理,道化大行,于時河北騷擾,靡 有完邑,而廣平一郡,四境乂安,是以皆悅其法而從 其令。及臨漳被圍,南陽王模窘急,紹率郡兵赴之,模 賴以獲全。模感紹恩,生為立碑。」

《周處傳》:「處子𤣱為吳興太守。吳興寇亂之後,百姓饑 饉,盜賊公行。𤣱甚有威惠,百姓敬愛之。期年之間,境 內寧謐。」

《李矩傳》:「矩領河東平陽太守,時饑饉相仍,又多疫癘, 矩垂心撫恤,百姓賴焉。會長安群盜東下,所在多虜 掠,矩遣部將擊破之,盡得所略婦女千餘人。諸將以 非矩所部,欲遂留之。矩曰:『俱是國家臣妾,焉有彼此』。」 乃一時遣之。

《羊曼傳》:「曼弟聃遷廬陵太守。疑郡人簡良等為賊,殺二百餘人,誅及嬰孩,所髡鎖復百餘。庾亮執之,歸於 京都。遇疾,恆見簡良為祟,旬日而死。」

《顏含傳》:含除吳郡太守,三導問含曰:「『卿今蒞名郡,政 將何先』?答曰:『王師歲動,編戶虛耗,南北權豪,競招遊 食,國弊家豐,執事之憂,且當征之勢門,使反田桑,數 年之間,欲令戶給人足,如其禮樂,俟之明宰』。」含所歷, 簡而有恩,明而能斷,然以威御下。導歎曰:「顏公在事, 吳人斂手矣。」

《諸葛恢傳》:「元帝承制,以恢為會稽太守。臨行,帝為置 酒謂曰:『今之會稽,昔之關中,足食足兵,在於良守。以 君有蒞任之方,是以相屈。四方分崩,當匡振圮運,政 之所先,君為言之』。恢陳謝,因對曰:『今天下喪亂,風俗 陵遲,宜尊五美,屏四惡,進忠實,退浮華』。帝深納焉。太 興初,以政績第一,詔曰:『自頃多難,官長數易,益有諸』」 弊,雖聖人猶久於其道,然後化成,況其餘乎!漢宣帝 稱「與我共安天下者,其惟良二千石」,斯言信矣。是以 黃霸等或十年,或二十年而不徙,所以能濟其中興 之勳也。賞罰黜陟,所以明政道也。會稽內史諸葛恢 蒞官三年,政清人和,為諸郡首,宜進其位班,以勸風 教,今增恢秩中二千石。

《冊府元龜》,麴特為新平太守。時劉曜既據長安,安定 太守賈疋及諸氐、羌皆送質任,唯特與西平太守竺 恢固守不降。護軍麴允、頻陽令梁肅自京兆南山將 奔安定,遇《疋任》子於陰密,擁還臨涇,推疋為平西將 軍,率眾五萬,攻曜於長安。扶風太守梁綜及特、恢等 亦率眾十萬會之。曜遣劉雅、趙染來距,敗績而還。曜 又盡長安銳卒,與諸軍戰於黃丘,曜眾大敗。

《晉書王蘊傳》:「蘊補吳興太守,甚有德政。屬郡荒人饑, 輒開倉贍卹。主簿執諫,請先列表上待報。蘊曰:『今百 姓嗷然,路有饑饉,若表上須報,何以救將死之命乎? 專輒之愆,罪在太守,且行仁義而敗,無所恨也』。於是 大振貸之,賴蘊全者十七八焉。朝廷以違科免蘊官, 士庶詣闕訟之,詔特左降晉陵太守,復有惠化,百姓」 歌之。

《陶侃傳》:「侃為武昌太守,時天下饑荒,山夷多斷江劫 掠,侃令諸將詐作商船以誘之,劫果至,生獲數人,是 西陽王𦍛之左右。侃即遣兵逼𦍛,令出向賊。侃整陣 於釣臺為後繼,𦍛縛送帳下二十人,侃斬之。自是水 陸肅清,流亡者歸之盈路,侃竭資振給焉。」

《虞潭傳》:「潭字思奧,餘姚人,翻之孫。清貞有檢操,舉秀 才,領廬陵太守,綏撫荒餘,咸得其所。轉南康太守,而 湘川賊杜弢猶盛,潭并領安成太守。時甘卓為弢所 逼,潭進軍救卓,卓上潭領長沙太守,固辭不就。王敦 叛潭為湘東太守,復以疾辭。後轉吳國內史,復徙會 稽內史。是時軍荒之後,百姓饑饉,死亡塗地,潭乃表」 出倉米振救之。

《陸曄傳》:「曄弟子納為吳興太守,將之郡,先至姑孰辭 桓溫,因問溫曰:『公致醉可飲幾酒?食肉多少』?溫曰:『年 大來飲三升便醉,白肉不過十臠,卿復云何』?納曰:『素 不能飲,止可二升,肉亦不足言』。」後伺溫閑,謂之曰:「『外 有微禮,方守遠郡,欲與公一醉,以展下情』。溫欣然納 之。時王坦之、刁彝在坐,及受禮,唯酒一斗,鹿肉一柈。」 坐客愕然。納徐曰:「明公近云飲酒三升,納止可二升。 今有一斗,以備杯酌。」餘瀝溫及。賓客並歎其率素。更 敕中廚設精饌,酣飲極歡而罷。納至郡不受俸祿。頃 之,徵拜左民尚書,領州大中正。將應召,外白宜裝幾 船,納曰:「私奴裝糧食來,無所復須也。」臨發,止有被襆 而已。其餘並封以還官。

《陶回傳》:回為吳興太守,時人饑穀貴,三吳尤甚,詔欲 聽相鬻賣,以振一時之急。回上疏曰:「當今天下不普 荒儉,惟獨東土穀價偏貴,便相鬻賣,聲必遠流,北賊 聞此,將窺疆場,如愚臣意,不如開倉廩以賑之。」乃不 待報,輒便開倉,及割府郡軍資數萬斛米,以救乏絕, 由是一境獲全。既而下詔,并敕會稽吳郡依回振恤, 二郡賴之。

《顧眾傳》:「眾轉尚書郎,大將軍王敦請為從事中郎,上 補南康太守,會詔除鄱陽太守,眾徑之鄱陽,不過敦, 敦甚怪焉。及敦搆逆,令眾出軍,眾遲回不發,敦大怒, 以軍期召眾還詰之,聲色甚厲,眾不為動容,敦意漸 釋。敦平,為義興太守。」

《冊府元龜》:「周班為姚興始平太守,以黷貨誅,於是郡 國肅然。」

《前涼錄》:索襲,字偉祖,虛靜好學,不交當世,或獨語笑, 或長歎涕泣。時燉煌太守陰澹造之,與言終日,歎曰: 「索先生碩德名儒,真可以諮大義。」澹欲行鄉射之禮, 請襲為三老,曰:「今四表寧輯,將行鄉射之禮,先生年 耆望重,道冠一時,養老之義,實繫儒賢。」既樹非梧桐, 而希鸞鳳降翼,器謝曹公,而冀蓋公枉駕,誠非所謂 「也。然夫子至聖,有召即赴;孟軻大德,無聘不至。蓋欲 弘闡大猷,敷明道化故也。今之相屈,遵道崇教,非有 爵位,意者或可然乎?」會病卒北涼錄隗仁,蒙遜時任為沮渠。漢平司馬乞伏熾磐 執之而歸。在熾磐所五年,得還,蒙遜執其手曰:「卿孤 之蘇武也。」以為高昌太守,為政有威惠之稱,然頗以 愛財為失。

《晉書孔愉傳》:「愉從子嚴,太和中拜吳興太守,加秩中 二千石,善於宰牧,甚得人和。餘杭婦人經年荒,賣其 子以活夫之兄子。武康有兄弟二人,妻各有孕,弟遠 行未反,遇荒歲不能兩全,棄其子而活弟子嚴,並褒 薦之,又甄賞才能之士,論者美焉。」

《袁宏傳》:謝安為揚州刺史。宏自吏部郎出為東陽郡, 乃祖道于冶亭。時賢皆集,安欲以卒迫試之,臨別執 其手,顧就左右取一扇而授之曰:「聊以贈行。」宏應聲 答曰:「輒當奉揚仁風,慰彼黎庶。」時人歎其率而能要 焉。

《謝安傳》:安弟子邈為吳興太守。孫恩之亂,為賊胡桀 郜驃等所執,害之。賊逼令北面,邈厲聲曰:「我不得罪 天子,何北面之有?」遂害之。

《徐邈傳》:「邈轉祠部郎,豫章太守范甯欲遣十五議曹 下屬城,採求風政,并吏假還,訊問官長得失。邈與甯 書曰:『知足下遣十五議曹各之一縣,又吏假歸,白所 聞見,誠是足下留意百姓,故廣其視聽。吾謂勸導以 實不以文,十五議曹欲何所敷宣邪?庶事辭訟,足下 聽斷充塞,則物理足矣。上有理務之心,則下之求理 者至矣。日昃省覽,庶事無滯,則吏慎其負而人聽不 惑』」,豈須邑至里詣,飾其遊聲哉?非徒不足致益,乃是 蠶漁之所資,不可縱小吏為耳目也。豈有善人君子, 而于非其事多所告白者乎?君子之心,誰毀誰譽?如 有所譽,必由歷試;如有所毀,必以著明。託社之鼠,政 之甚害。自古以來,欲為左右耳目者,「無非小人,皆先 因小忠而成其大不忠,先藉小信而成其大不信,遂 使君子道消,善人輿尸。前史所書,可為深鑒。足下選 綱紀,必得國士,足以攝諸曹,諸曹皆為良吏,則足以 掌文案。又擇公方之人以為監司,則清濁能否,與事 而明。足下但平心居宗,何取於耳目哉?」昔明德馬后 未嘗顧與左右言,可「謂遠識。況大丈夫而不能免此 乎。」

《范汪傳》:「汪為東陽太守,在郡大興學校,甚有惠政。子 甯求補豫章太守,帝曰:『豫章不宜太守,何意以身試 死耶。甯不信卜占,固請行在郡大設庠序,遣人往交 州採磬石,以供學用。改革舊制,不拘常憲,遠近至者 千餘人,資給眾費,一出私祿,并取郡四姓子弟,皆充 學生,課讀五經。又起學臺,功用彌廣。江州刺史王凝』」 之上言曰:「豫章郡居此州之半。太守臣甯,入參機省, 出宰名郡,而肆其奢濁,所為狼籍。郡城先有六門,甯 悉改作重樓,復更開二門,合前為八,私立下舍七所。 臣伏尋宗廟之設,各有品秩,而甯自置家廟。又下十 五縣,皆使左宗廟,右社稷,準之太廟,皆資人力,又奪 人居宅,工夫萬計。甯若以古制宜崇」,自當列上,而敢 專輒,惟在任心。州既聞知,即符從事,制不復聽。而甯 嚴威屬縣,惟令建立。願出臣表,下太常議之禮典。詔 曰:「漢宣云:『可與共治天下者,良二千石也』。若范甯果 如凝之所表者,豈可復宰郡乎?」以此抵罪。子泰時為 天門太宰,棄官稱訴。帝以甯所務惟學,事久不判,會 赦免。

《南史羊欣傳》:「欣為新安太守,前後凡十三年,樂其山 水。嘗為子弟曰:『人生仕宦,至二千石,斯可矣。及是便 懷止足,轉義興太守,非其好也。頃之,稱病篤,免歸』。」 《續晉陽秋》:「襄陽羅友在桓溫府,屢以貧乞祿,溫以其 誕肆,許而不用。同府人有得郡者,溫為坐別。友亦被 命,至尤晚。溫問之,曰:『出門,於中路遇見一鬼,謂余曰: 『見汝送人作郡,不見人送汝作郡』』。」友始怖終慚,不覺 淹緩,溫笑而用之。

《宋書毛修之傳》:「修之為河南、河內二郡太守,行西州 事,戍雒陽,修治城壘。高祖既至,案行善之,賜衣服玩 好,當時計直二千萬。」

《謝方明傳》:「方明為會稽太守,江東民戶殷盛,風俗峻 刻,強弱相凌,姦吏蜂起,符書一下,文攝相續。又罪及 比伍,動相連坐。一人犯吏,則一村廢業,邑里驚擾,狗 吠達旦。方明深達治體,不拘文法,闊略苛細,務存綱 領。州臺符攝,即時宣下,緩民期會,展其辦舉。郡縣監 司,不得妄出,貴族豪士,莫敢犯禁。除比伍之坐,判久」 繫之獄,前後征伐,每兵運不充,悉發倩士庶,事既寧 息,皆使還本。而屬所刻害,或即以補吏,守宰不明,與 奪乖舛,人事不至,必被抑塞。方明簡汰精當,各慎所 宜,雖服役十載,亦一朝從理,東土至今稱詠之。性尤 愛惜,未嘗有所是非。承代前人,不易其政,有必宜改 者,則以漸移變,使無跡可尋。

《沈懷文傳》:「懷文父宣,新安太守。文丁父憂,新安郡送 故豐厚,奉終禮畢,餘悉班之親戚,一無所留。太祖聞 而嘉之,賜奴婢六人。」

《王韶之傳》:「韶之為《晉史》序王珣貨殖。珣子弘貴顯,韶之懼為所陷。景平之年,出為吳興太守。王弘入為相, 領揚州刺史。弘雖與韶之不絕,諸弟未相識者,皆不 復往來。韶之在郡,常慮為弘所繩,夙夜勤厲,政績甚 美。弘亦抑其私憾。太祖兩嘉之。在任積年,稱為良守。」 《冊府元龜》:「丘仲起為晉平郡守,清廉自立。褚淵歎曰: 『見可欲,心能不亂。此楊公所以遺子孫也』。」

王韶之為吳興太守郡人潘綜少有孝行綜鄉人祕 書監丘繼祖廷尉沈赤黔以綜異行廉補左民令史 除遂昌長歲滿還家韶之臨郡發曰:「前被符孝廉之 選必審其人雖四科難該文質寡備必能孝義邁俗 拔萃著聞者便足以顯應明揚允稱符旨烏程潘綜 守死孝道全親濟難烏程吳逵義行純至列墳成行」 咸精誠內淳,休聲外著,可並察孝廉,并列上州臺,陳 其行跡。

《南史顏延之傳》:「延之遷太子中舍人,時尚書令傅亮 自以文義一時莫及,延之負其才,不為之下,亮甚疾 焉。廬陵王義真待之甚厚。徐羨之等疑延之為同異, 意甚不悅。少帝即位,累遷始安太守。領軍將軍謝晦 謂延之曰:『昔荀朂忌阮咸,斥為始平郡,今卿又為始 安,可謂二始』。黃門郎殷景仁亦謂之曰:『所謂人惡俊 異,世疵文雅』。」延之之郡,道經汨潭,為湘州刺史張邵 《祭屈原文》,以致其意。

《謝靈運傳》:「靈運出為永嘉太守,郡有名山水,靈運素 所愛好。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遊遨,遍歷諸縣,動踰 旬朔,理人聽訟,不復關懷,所至輒為詩詠,以致其意。 在郡一周,稱疾去職。」

《山堂肆考》:謝靈運出守永嘉,人曰:「騎紫馬者,太守也。」 故杜詩曰:「使君騎紫馬,捧擁從西來。」

《宋書。羊元保傳》,元保補宣城太守。先是,劉式之為宣 城,立吏民亡叛制,一人不禽符伍,里吏送州作部,若 獲者,賞位二階。元保以為非宜。陳之曰:「臣伏尋亡叛 之由,皆出于窮逼,未有足以推存而樂為此者也。今 立殊制,於事為苦。臣聞苦節不可貞,懼致流弊。昔龔 遂譬民於亂繩,緩之然後可理。黃霸以寬和為用,不 以嚴刻為先。」臣愚以謂單身逃役,便為盡戶。今一人 不測,坐者甚多,既憚重負,各為身計,牽挽逃竄,必致 繁滋。又能禽獲叛身,類非謹惜。既無堪能,坐陵勞吏, 名器虛假,所妨實多,將階級不足供賞,服勤無以自 勸。又尋此制,施一邦而已。若其是耶,則應與天下為 一;若其非耶,亦不宜獨行一郡。民離「憂患,其弊將甚。 臣忝守所職,懼難遵用,敢率管穴,冒以陳聞。」由此,此 制得停。

《劉穆之傳》:穆之子式之,字延叔,通易好士,累遷宣城、 淮南二郡太守,在任贓貨狼籍,揚州刺史王弘遣從 事檢校從事,呼攝吏民,欲加辯覆。式之召從事謂曰: 「治所還白使君,劉式之於國家粗有微分,偷數百萬 錢何有,況不偷耶?」吏民及文章之互在,從事還具白 弘,弘曰:「劉式之辯如此奔一。由此得停。」

《王僧達傳》:僧達為宣城太守,性好遊獵,而山郡無事。 僧達肆馳騁,或三五日不歸,受辭訟,多在獵所,民或 相逢不識,問府君所在,僧達曰:「近在後。」

《蕭惠開傳》:惠開為東海太守,其年會稽太守蔡興宗 之郡,而惠開自京口請假還都,相逢於曲阿。惠開與 興宗名位略同,又經情款,自以負釁摧屈,慮興宗不 能詣己,戒勒部下:「蔡會稽部伍若借問,慎不得答。」惠 開素嚴,自下莫敢違犯。興宗見惠開舟力甚盛,不知 為誰。遣人歷舫訊,惠開有舫十餘,事力二三百人,皆 低頭直去,無一人答者。

《劉道產傳》:「道產為巴西、梓潼二郡太守。郡人黃公生、 任肅之、張石之等,並護縱餘燼,與姻親侯攬羅奧等 招引白水氐,規欲為亂。道產誅公生等二十一家,宥 其餘黨。遷雝州刺史、襄陽太守。善於臨民,在雝部政 績尤著,蠻夷前後叛戾不受化者,並皆順服,悉出緣 沔為居。百姓樂業,民戶豐贍。由此有《襄陽樂歌》,自道」 產始也。

《蔡廓傳》:「廓子興宗,為會稽太守。會稽多諸豪右,不遵 王憲。又幸臣近習,參半宮省,封略山湖,妨民害治,興 宗皆以法繩之。會土全寔,民物殷阜,王公妃主,邸舍 相望,撓亂在所,大為民患,子息滋長,督責無窮。興宗 悉啟罷省。又陳原諸逋負,解遣雜役。並見從。」

《申恬傳》:「恬為濟南太守時又遷換諸郡守。恬上表曰: 伏聞朝恩當加臣濟南太守,仰惟優旨,荒心散越。臣 殃咎之餘,遭蒙踰忝,寵私罔已,復兼今授,豈其愚迷, 所能上答?臣近至止,即履行所統,究其形宜。河濟之 間,應置戍扞,其中四處,急須修立。瓮口故城,又是要 所,宜移太原,委以邊事。緣山諸邏,並得除省,防衛綏 懷,利便非一。呂綽誠效益著,深同臣意,百姓聞者,咸 皆附悅,急有同異,二三未宜。且房紹之蒞郡經年,軍 民粗狎,改以帶臣,有乖永事,遠牽太原,於民為苦,而 瓮口之計,復成交互,人情非樂,容有不安,疆場威刑, 患不開廣。若得依先處分,公私允緝。」上從之《冊府元龜》。周嶠為吳興太守,文帝元嘉末,元凶劭弒 立,隨王誕舉義於會稽。劭加嶠冠軍將軍,誕檄又至。 嶠素懦怯,迴惑不知所從,為府司馬丘珍孫所殺。 張淹為東陽太守,逼郡吏燒膏炤佛,百姓有罪,使禮 佛贖刑,動至數千拜,後免官禁錮。起為光祿勳。 劉德願,孝武時為秦郡太守,性觕率,為帝所狎侮。帝 寵姬殷貴妃薨,葬畢,數與群臣至殷氏之墓,謂德願 曰:「卿哭貴妃若悲者,當加厚賞。」德願應聲便號慟,撫 膺擗踊,涕泗交流。帝甚悅,以為豫州刺史。

褚淵為吳興太守郡人丘靈鞠為烏程令不得志泰 始初坐事黨錮數年及淵至謂人曰:「此郡才士唯有 丘靈鞠及沈勃耳乃啟申之。」

《南史顧愷之傳》:「愷之孫憲之,仕齊為衡陽內史。先是, 郡境連歲疾疫,死者大半,棺槨尤貴,悉裹以葦席,棄 之路傍。憲之下車,分告屬縣,求其親黨,悉令殯葬。其 家人絕滅者,憲之出公祿使紀綱營護之。又土俗,山 人有病,輒云先亡為禍,皆開塚剖棺,水洗枯骨,名為 除祟。憲之曉喻,為陳生死之別,事不相由,風俗遂改。」 時刺史王奐新至,唯衡陽獨無訟者,乃歎曰:「顧衡陽 之化至矣,若九郡率然,吾將何事?」

《南齊書王秀之傳》:「秀之出為晉平太守,至郡期年,謂 人曰:『此邦豐壤,祿俸常充。吾山資已足,豈可久留以 妨賢路』。上表請代,時人謂王晉平恐富求歸。」

《冊府元龜》:南齊張岱,吳郡人。建元元年,出為左將軍、 吳郡太守。太祖知岱歷仕清直,至郡未幾,手敕岱曰: 「大邦任重,乃未欲回換,但總戎務殷,宜須望實,今用 卿為護軍。」加給事中。岱拜竟,詔以家為府。

《南齊書謝𤅢傳》:「𤅢為吳興太守,長城縣民盧道優家 遭劫,誣同縣殷孝悌等四人為劫,𤅢收付縣獄考正。 孝悌母駱詣登聞訴,稱孝悌為道優所誹謗,橫劾為 劫一百七十三人,連名保徵,在所不為申理。𤅢聞孝 悌母訴,乃啟建康獄覆。道優理窮款首,依法斬刑。有 司奏免𤅢官。」 《宗室傳》:「安陸昭王緬為吳郡太守,少時」大著風績。竟 陵王子良與《緬書》曰:「竊承下風,數十年來未有此政。」 世祖嘉其能,轉郢州刺史。

《南史齊武帝諸子傳》:竟陵王子良為會稽太守,時有 山陰人孔平詣子良訟嫂市米負錢不還,子良笑曰: 「昔高文通與寡嫂訟田,義異於此。」乃賜米錢以償平。 《梁書楊公則傳》:公則除晉壽太守,在任清潔自守。遷 武寧太守,在郡七年,資無擔石,百姓便之。

《王珍國傳》:珍國字德重,沛國相人也。父廣之,齊世良 將,官至散騎常侍、車騎將軍。珍國起家冠軍行參軍, 累遷虎賁中郎將,南譙太守,治有能名。時郡境苦飢, 乃發米散財,以振窮乏。齊高帝手敕云:「卿愛人治國, 甚副我意也。」永明初,遷桂陽內史,討捕盜賊,境內肅 清。罷任還都,路經江州,剌史柳世隆臨渚餞別,見珍 國還裝輕素,乃歎曰:「此真可謂良二千石也。」

《南齊書張融傳》:「融轉南陽王友。融父暢先為丞相長 史,義宣事難,暢為王元謨所錄,將殺之。元謨子瞻,為 南陽王前軍長史,融啟求去官,不許。融家貧願祿,初 與從叔征北將軍永書曰:『融昔稱幼學,早訓家風,雖 則不敏,率以成性。布衣葦席,弱年所安,簞食瓢飲,不 覺不樂。但世業清貧,民生多待,榛栗棗脩,女贄既長, 束帛禽鳥,男禮已大。勉身就官,十年七仕,不欲代耕, 何至此事!昔求三吳一丞,雖屬舛錯,今聞南康缺守, 願得為之。融不知階級,階級亦可不知。融政以求丞 不得,所以求郡;求郡不得,亦可復求丞』。」又《與吏部尚 書王僧虔書》曰:「融,天地之逸民也,進不辨貴,退不知 賤,兀然造化,忽如草木。實以家貧累」積孤寡傷心。「八 姪俱孤,二弟頗弱,撫之而感,古人以悲,豈能山海陋 祿?」申融情累;阮籍愛東平土風,融亦欣晉平閑外。時 議以融非治民才,竟不果。

《謝朏傳》:朏字敬仲,齊時為義興太守,加秩中二千石, 在郡不省雜事,悉付綱紀,曰:「吾不能作主者吏,但能 作太守耳。」

《冊府元龜》:「盧道將為燕郡太守,優禮儒生,勵勸學業, 敦課農桑,墾田歲倍。」

張萇年為汝南太守有郡民劉崇之兄弟分析家貧 唯有一牛爭之不決訟於郡庭萇年見之悽然曰:「汝 曹當以一牛故致此競脫有二牛各應得一,豈有訟 理」即以家牛一頭賜之,於是郡境之中各相誡約咸 敦敬讓。

周文昭,仕梁為弋陽太守。侯景之亂,元帝承制改授 西陽太守,封西陽縣伯。景遣子思穆據守齊安,文昭 率驍勇襲破思穆,禽斬之,以功授持節、高州刺史。 蕭曄為晉陵太守,至郡,屬旱,躬自祈禱,果獲甘澍。郡 省林村,舊多猛虎為害,曄在政六年,此暴遂息。 蕭暎為吳興太守,累郡不稔。中大通三年,野穀生武 康,凡二十二處自此豐穰暎製《嘉穀頌》以聞中詔稱 美何裔字子秀初仕齊為建安太守為政有恩信民不 忍欺每伏臘放囚還家依期而返。

蕭勵為廣州太守邊海舊饒外國舶至多為刺史所 侵每年舶至不過二數及勵至纖毫不犯歲十餘至 俚人不賓多為海暴勵征討所獲生口寶物軍賞之 外悉送還臺前後刺史皆營私蓄方物之貢少登天 府自勵在州歲中數獻軍國所須相繼不絕武帝歎 曰:「朝廷便是更有廣州。」

《南史崔祖思傳》:「祖思叔父景真位平昌太守,有惠政, 嘗懸一蒲鞭而未嘗用。去任之日,土人思之,為立祠。 子元祖有學行,出為東海太守,上每思之,時節恆賜 手敕,賞賜有加。時青州刺史張沖啟:淮北頻歲不熟, 今秋始稔,北境鄰接戎寇,彌須沃實,乞權斷穀過淮 南。而徐、兗、豫、司諸州,又各私斷穀米,不聽出境。自是」 江北荒儉。有流亡之弊。元祖乃上書。謂「宜豐儉均之。」 書奏見從。

《梁書王瞻傳》:瞻出為晉陵太守,潔己為政,妻子不免 飢寒。時大司馬王敬則舉兵作亂,路經晉陵,郡民多 附敬則,軍敗。臺軍討賊黨,瞻言於朝曰:「愚人易動,不 足窮法。」明帝許之,所全活者萬數。

《夏侯詳傳》:「詳遷新興太守,便道先到江陽。時始安王 遙光稱兵京邑,南康王長史蕭穎胄並未至,中兵參 軍劉山陽先在州,山陽副潘紹欲謀作亂。詳偽呼紹 議事,即於城門斬之,州府乃安。」

《王瑩傳》:「瑩父懋,光祿大夫。瑩出為義興太守,代謝超 宗。超宗去郡,與瑩交惡。既還,間瑩於懋。懋言之於朝 廷,以瑩供養不足,坐失郡,廢棄久之,仍遷侍中,父憂 去職。服闋,又為東陽太守,居郡有惠政,遷吳興太守。 明帝勤憂庶政,瑩頻處二郡,皆有能名,甚見褒美。」 《南史庾域傳》:「域為懷寧太守,罷任還家,猶事井臼,而 域」所衣大布,餘俸專充供養。

《梁書良吏傳》:「范述曾字子元,齊明帝即位,出為永嘉 太守,為政清平,不尚威猛,民俗便之。所部橫陽縣,山 谷嶮峻,為逋逃所聚,前後二千石討捕莫能息。述曾 下車,開示恩信,凡諸凶黨,繈負而出,編戶屬籍者二 百餘家,自是商賈流通,居民安業。在郡勵志清白,不 受饋遺。明帝甚嘉之,下詔褒美,徵為遊擊將軍。郡送」 故舊錢二十餘萬,述曾一無所受。始之郡,不將家屬, 及還,吏無荷擔者,民無老少,皆出拜辭,號哭,聞於數 十里。

《袁昂傳》:「昂為吳興太守。永元末,義師至京師,州牧郡 守皆望風降款,昂獨拒境不受命。高祖手書喻曰:夫 禍福無門,興亡有數,天之所棄,人孰能匡?機來不再, 圖之宜早。頃藉聽道路,承欲狼顧一隅,既未悉雅懷, 聊申往意。獨夫狂悖,振古未聞,窮凶極虐,歲月滋甚。 天未絕齊,聖明啟運,兆民有賴,百姓來蘇。吾荷任前 驅,掃除京邑。方撥亂反正,伐罪弔民,至止以來,前無 橫陣。今皇威四臨,長圍已合,遐邇畢集,人神同奮,銳 卒萬計,鐵馬千群,以此攻戰,何往不克!況建業孤城, 人懷離阻,面縛軍門,日夕相繼,屠潰之期,勢不云遠。 兼熒惑出端門,太白入氐室,天文表於上,人事符於 下,不謀同契,實在茲辰。且范岫、申冑,久薦誠款,各率 所繇,仍為犄角。」《沈法瑀》、孫「朱端已先肅清吳會,而 足下欲以區區之郡,禦堂堂之師,根本既傾,枝葉安 附?童兒牧豎,咸謂其非,求之明鑒,實所未達。今竭力 昏主,未足為忠,家門屠滅,非所謂孝,忠孝俱盡,將欲 何依?豈若翻然改圖,自招多福,進則遠害全身,退則 長守祿位,去就之宜,幸加詳擇。若執迷遂往,同惡不 悛,大軍一臨,誅及三族,雖貽後悔,寧復云補。欲布所 懷,故致今白。」昂答曰:「都史至辱誨承,藉以眾論,謂僕 有勤王之舉,兼蒙誚責,獨無送款,循復嚴旨,若臨萬 仞。三吳內地,非用兵之所,況以偏隅一郡,何能為役。 近奉敕,以此境多虞,見使安慰。自承麾斾屆止,莫不 膝袒軍門,唯僕一人敢後至者。政以內揆庸素,文武 無施,直是東國賤男子耳。雖欲獻心,不增大師之勇; 置其愚默,寧沮眾軍之威。幸藉將軍含弘之大,可得 從容以禮。竊以一餐微施,尚復投殞,況食人之祿,而 頓忘一旦,非惟物議不可,亦恐明公鄙之。」所以躊躕, 未遑薦璧,遂以輕微,爰降重命。震灼於心,忘其所厝, 誠推理鑒,猶懼威臨。建康城平,昂束身詣闕,高祖宥 之,不問也。後以為參軍事,遷侍中,特進、左光祿大夫。 子君正為東陽太守,尋徵還都。郡民徵士徐天祐等 三百人詣闕乞留一年,詔不許,仍除豫章內史,尋轉 吳興太守。

《謝朏傳》:「朏弟子覽,遷新安太守。夏,山賊吳承伯破宣 城郡,餘黨散入新安,叛吏鮑敘等與合,攻沒黟歙諸 縣,進兵擊覽。覽拒戰不敵,遂棄郡奔會稽,左遷,尋出 為吳興太守。中書舍人黃睦之家居烏程,子弟專橫, 前太守皆折節事之。覽未到郡,睦之子弟來迎,覽逐 去其船,杖吏為通者。自是睦之家杜門不出,不敢與」 公私門通。郡邑多劫,為東道患。覽下車肅然,一境清謐。初,齊明帝及覽父𤅢、東海徐孝嗣並為吳興,號為 「明守」,覽皆欲過之。昔覽在新安,頗聚斂,至是遂稱廉 潔,時人方之王懷祖。

《蔡撙傳》:「撙為吳興太守。天監元年,宣城郡吏吳承伯 挾妖道,聚眾攻宣城,殺太守朱僧勇,因轉屠旁縣,踰 山寇吳興,所過皆殘破,眾有二萬,掩襲郡城。東道不 習兵革,吏民恇擾奔散,並請撙避之。撙堅守不動,募 勇敢固郡。承伯盡銳攻撙,撙命眾出拒,戰於門,應手 摧破。臨陣斬承伯,餘黨悉平。加信武將軍。」

《南史蔡廓傳》:「廓孫撙為臨海太守。百姓楊元孫以婢 採蘭貼與同里黃權,約生子酬乳哺直。權死後,元孫 就權妻吳贖婢母子五人,吳背約不還。元孫訴撙,判 還本主。吳能為巫,出入撙內,以金釧賂撙妾,遂改判 與吳。元孫撾登聞鼓訟之,為有司所劾。時撙已去郡, 雖不坐,而常以為恥。口不言錢。及在吳興,不飲郡井」, 齋前自種白莧紫茄,以為常餌,詔褒其清。

《任昉傳》:「昉出為宜興太守,歲荒民散,以私奉米豆為 粥,活三千餘人。時產子者不舉,昉嚴其制,罪同殺人。 孕者供其資費,濟者千室。在郡所得公田奉秩八百 餘石,昉五分督一,餘者悉原。兒妾食麥而已。被代登 舟,止有絹七匹,米五石。至都無衣,鎮軍將軍沈約遣 裙衫迎之。出為新安太守,在郡不事邊幅,率然曳杖」, 徒行邑郭,人通辭訟者,就路決焉。為政清省,吏人便 之。卒於官,惟有桃花米二十石,無以為斂。遺言不許 以新安一物還都,雜木為棺,浣衣為斂,闔境痛惜。百 姓共立祠堂於城南,歲時祠之。在郡尤以清潔著名。 百姓年八十以上者,遣戶曹掾訪其寒溫,欲營佛齋, 調楓香二石,始入三斗便出。教長斷曰:「與奪自已,不 欲貽之後人。」郡有蜜嶺及楊梅,舊為太守所采,昉以 冒險多物,故即時停絕,吏人咸以百餘年未之有也。 《梁書孔休源傳》:休源為南郡太守,行州府事,甚有治 績,平心決斷,請託不行,高祖深嘉之。

《劉之遴傳》:之遴出為南郡太守,高祖謂曰:「卿母年德 並高,故令卿衣錦還鄉,盡榮養之禮。」後轉為西中郎 湘東王長史,太守如故。初,之遴在荊府,嘗寄居南郡 廨,忽夢前太守袁彖謂曰:「卿後當為折臂太守,即居 此中。」之遴後果損臂,遂臨此郡。

之亨,之遴弟也。代兄之遴為南郡太守,在郡有異績, 數年卒於官。荊土懷之,不忍,斥其名號為「大南郡」、「小 南郡。」

《柳慶遠傳》:慶遠為魏興太守,郡遭暴水,流漂居民,吏 請徙民杞城,慶遠曰:「天降雨水,豈城之所知。吾聞江 河長不過三日,斯亦何慮。」命築土而已。俄而水過,百 姓服之。

《蕭景傳》:「景弟昱為招遠將軍,晉陵太守。下車勵名跡, 除煩苛,明法憲,嚴於姦吏,優養百姓,旬日之間,郡中 大化。俄而暴疾卒,百姓行坐號哭,市里為諠沸,設祭 奠於郡庭者四百餘人。田舍有女人夏氏,年百餘歲, 扶曾孫出郡,悲泣不自勝。其惠化所感如此。百姓相 率為立廟建碑,以紀其德。又詣京師求贈諡,詔贈湘」 州刺史,諡曰恭。

《夏侯亶傳》:亶歷為六郡三州,不修產業,祿賜所得,隨 散親故。性儉率,居處服用充足而已,不事華侈。晚年 頗好音樂,有妓妾數十人,並無被服姿容。每有客,嘗 隔簾奏之,時謂簾為「夏侯妓衣」也。

《冊府元龜》:「王筠為臨海太守,在郡侵刻,還資有芒屩 兩舫,他物稱是。為有司奏,不調累年。」

《梁書何敬容傳》:「敬容為建安內史,清公有美績,吏民 稱之。遷吳郡太守,為政勤恤民隱,辯訟如神。視事四 年,治為天下第一。吏民詣闕請樹碑,詔許之。」

《褚翔傳》:「翔出為義興太守,在政潔己,省繁苛,去浮費, 百姓安之。郡之西亭有古樹,積年枯死,翔至郡,忽更 生枝葉,百姓咸以為善政所感。及秩滿,吏民詣闕請 之,敕許焉。尋徵為吏部郎,去郡,百姓無老少追送出 境,涕泣拜辭。」

《劉潛傳》:「潛字孝儀,為臨海太守。是時政網疏闊,百姓 多不遵禁。孝儀下車,宣示條制,勵精綏撫,境內翕然, 風俗大革。」

《魚弘傳》:「弘,襄陽人。身長八尺,白晳,美姿容。累從征討, 常為軍鋒。歷南譙、盰眙、竟陵太守。常語人曰:『我為郡 所謂四盡,水中魚鱉盡,山中麞鹿盡,田中米穀盡,村 里民庶盡。丈夫生世如輕塵栖弱草,白駒之過隙,平 生但歡樂,富貴幾何時』。」於是恣意酣賞,侍妾百餘人, 不勝金翠,服玩車馬皆窮,一時之絕。

《陳書王沖傳》:「沖歷南郡太守。元帝鎮荊州,為鎮西長 史,太守如故。侯景之亂,帝於荊州承制,沖求解南郡 以讓王僧辯,并獻女妓十人,以助軍賞。帝授持節督 衡桂、成合四州諸軍事、雲麾將軍。」

《孔奐傳》:永定二年,奐除晉陵太守。晉陵自宋齊以來, 舊為大郡,雖經寇擾,猶為全實,前後二千石多行侵 暴。奐清白自守,妻子並不之官,唯以單船臨郡,所得秩俸,隨即分贍孤寡,郡中大悅,號曰神君。曲阿富人 殷綺,見奐居處素儉,乃餉衣一襲,氈被一具,奐曰:「太 守身居美祿,何為不能辦此,但民有未周,不容獨享 溫飽耳。勞卿厚意,幸勿為煩。」初,世祖在吳中,聞奐善 政,及踐祚,徵為御史中丞。

《蕭乾傳》:「乾除建安太守。天嘉二年,留異反,陳寶應將 兵助之,乾棄郡以避。時閩中守宰並為寶應迫脅,受 其署置。乾獨不為屈,徙居郊野,屏絕人事。及寶應平, 乃出詣都督章昭達,以狀表聞。世祖甚嘉之,超授五 兵尚書。」

《南史沈君理傳》:「君理為吳郡太守,時兵革未寧,百姓 荒弊,君理招集士卒,修理器械,深以幹理見稱。天嘉 六年,為東陽太守。」

《陳書蕭濟傳》:「濟為揚州長史。高祖嘗敕取揚州曹事 躬自省覽,見濟條理詳悉,文無滯害,乃顧謂左右曰: 『我本期蕭長史長於經傳,不言精練繁劇乃至於此』。」 遷祠部尚書,加給事中。

《魏書莫題傳》:「題除中山太守,督司州之山東七郡事。 車駕征姚興,次於晉陽,而上黨群盜秦頗、丁零翟都 等聚眾於壺關,詔題帥眾三千以討之。上黨太守捕 頗,斬之,都走林慮,詔題搜山窮討,盡平之。」

《司馬景之傳》:「景之,晉汝南王亮之後。兄準以太常末 歸國,太宗時,除廣甯太守。悅近來遠,清儉有稱。世祖 嘉之,賜布六百疋。」

《薛辯傳》:「辯子謹,謹子初古拔,為冠軍將軍、南豫州刺 史。延興三年,拔與南兗州刺史游明根、南平太守許 含等以治著稱,徵詣京師,顯祖親自勞勉,復令還州。」 《北齊書許惇傳》:「惇字季良,高陽新城人也。父護,魏高 陽、章武二郡太守。惇清識敏速,達於從政,遷陽平太 守。當時遷都鄴,陽平即是畿郡,軍國責辦,賦斂無准。」 又勳貴屬請朝夕徵求,惇並御之以道,上下無怨,治 為天下第一。特加賞異,圖形於闕,詔頒天下。

《魏書穆羆傳》:「改吐京鎮為汾州,以羆為刺史。前吐京 太守劉升,在郡甚有威惠,限滿還都,民八百餘人詣 羆請之。前定陽令吳平仁亦有恩信,戶增數倍。羆以 吏民懷之,並為表請。高祖皆從焉。」

《趙逸傳》:「逸從子超宗,為汝南太守,多所受納,徙河東 太守,卒官。超宗長子叔隆,為中山內史,在郡無德政, 專以貨賄為事。」

《崔休傳》:「世宗初,休求渤海除之。性嚴明,雅長治體。下 車先戮豪猾數人,廣布耳目,所在姦盜,莫不擒翦。百 姓畏之,寇盜止息。清身率下,渤海大治。」

《冊府元龜》:「司馬靈壽為陳郡太守,宋師侵境,詔靈壽 招引義士,得二千餘人。平公安頡,破虎牢、滑臺、雒陽 三城,徙五百餘家入河內。又從討蠕蠕,西征涼州,所 在著功。」

張既為雍州刺史時武威太守毋丘興甚有惠政既 上表曰:「河右遐遠喪亂彌久武威當諸郡路道喉轄 之要加民夷雜處數有兵難領太守毋丘興到官內 撫吏民外懷羌胡士卒柔附為官效用」黃懷張進初 圖逆亂扇動左右興志氣忠烈臨難不顧為將校民 夷陳禍福言則涕泣於時男女萬口咸懷感激形毀 髮亂,誓心致命。尋率精兵踧脅張掖,濟拔領太守杜 通、西海太守張睦。張掖番和、驪靬二縣吏民及郡雜 胡,並惡詣興,皆安卹,使盡力田。興每所歷,盡竭心力, 誠國之良吏。殿下即位,留心萬機,苟有毫毛之善,必 有賞錄。臣伏緣聖旨,指陳其事。

孟信,魏末為趙平太守,政尚寬和,豪權無犯。山中老 人曾以㹠酒饋之,信和顏接引,殷勤慰勞,乃自出酒, 以鐵鐺溫之,素木盤盛蕪菁,俎器唯此而已,乃以一 鐺與老人俱執一盃,各自斟酌,申酬酢之意,謂老人 曰:「吾至郡來,無人以一物見遺,今卿獨有此餉,且食 菜已久,欲為卿受一㹠髆耳。酒既自有,不能相費。」老 人大悅再拜擘㹠進之酒盡方別 鄧羨為東魏郡太守兼齊州長史在治十年經三刺 史以清勤著稱齊人懷其恩德號曰:良二千石及代 還大受民吏送遺頗以此為損後為郢州刺史鎮義 陽在州銳於聚斂。又納賄于忠徵為給事黃門侍郎 寇臻字仙勝獻文末為中川太守時雒州刺史馬熙 政號貪虐,仙勝微能附之,甚得其意。轉弘農太守,坐 受賂,為御史所彈,遂廢,卒於家。

寇治臻之子也。為河州刺史在任數年城民詣都列 其貪狀十六條會赦免。

《魏書裴叔業傳》:「祐,叔業之從姑子也。好學,便弓馬。隨 叔業征伐,身被五十餘創。景明初,拜右軍將軍,賜爵 山桑子。出為北地太守,清身率下,甚有治稱。」

柳僧習善隸書敏於當世景明初為裴植征虜府司 馬稍遷北地太守為政寬平氐羌悅愛肅宗時至太 中大夫加前將軍出為潁川太守卒官。

《崔挺傳》:「挺族子纂,纂從祖弟遊,熙平末,轉河東太守。 郡有鹽戶,常供州郡為兵,子孫見丁從役。遊矜其勞苦,乃表聞,請聽更代,郡內感之。太學舊在城內,遊乃 移置城南閑敞之處,親自說經。當時學者莫不歡慕, 號為良守。」

《北史裴延儁傳》:「延儁從祖弟良,良從子慶孫,明帝末 立邵郡,因以慶孫為太守。在郡日,逢歲饑凶,四方遊 客恆有百餘,慶孫自以家糧贍之。」

《冊府元龜》:「李曾為趙郡太守,并州丁零數為山東之 害,知曾能得百姓死力,憚不入境。賊於常山東得一 死鹿,謂趙郡地也。賊長責之,還令送鹿故處。鄰郡為 之謠曰:『乍作趙郡鹿,猶勝常山粟』。其見憚如此。」 《魏書·樊子鵠傳》:「子鵠除兗州刺史,先遣腹心緣歷民 間,採察得失。及入境,太山太守彭穆參候失儀,子鵠 責讓」穆,并數其罪狀,穆皆引伏,於是州內震悚。 《北齊書赫連子悅傳》:「子悅除林慮守,世宗往晉陽,路 由是郡,因問所不便。悅答云:『臨水、武安二縣,去郡遙 遠,山嶺重疊,車步艱難。若東屬魏郡,則地平路近』。世 宗笑曰:『卿徒知便民,不覺損幹』。子悅答云:『所言因民 疾苦,不敢以私潤負公心』。世宗云:『卿能如此,甚善甚 善』。」乃敕依事施行。

《北史宋隱傳》:「隱從子愔,愔孫弁,弁族弟世景為滎陽 太守。鄭氏豪橫,號為難制,而世景下車繩之以法,於 是屬縣畏威,莫不改肅。終日坐於聽事,未嘗寢息,人 間之事,巨細必知,發姦摘伏,有若神明。嘗有一吏,休 滿還郡,食人雞豚。又有一幹,受人一帽,又食二雞。世 景叱而告之,吏幹叩頭伏罪。於是上下震悚,莫敢犯」 禁。

《杜杲傳》:「杲明帝初為修城郡守,鳳州人仇周貢等搆 亂,攻逼修城。杲信洽於民,部內遂無叛者。尋率郡兵 與開府趙昶合勢,並破平之。」

《魏書鄭輯之傳》:「輯之為黎陽太守。屬元顥入雒,令其 舅范遵鎮守滑臺,與輯之隔岸相對。遵潛軍夜度,規 欲掩襲。輯之率厲城民,拒河擊之,遵遂遁走。朝廷嘉 之,除司州別駕。」

《冊府元龜》:竇瑗為廣宗太守,治有清白之稱。廣宗民 情凶戾,前後累政,咸見告訟,唯瑗一人,終始全潔,轉 中山太守,聲譽甚美,為吏民所懷。及北齊神武輔政, 班書州郡,誡約牧守令長,稱瑗政績,以為勸勵。 《北齊書李渾傳》:渾弟繪,拜高陽內史。高祖東巡郡國, 在瀛州城西,駐馬久立,使慰之曰:「孤在晉陽,知山東 守唯卿一人用意」,及入境觀風,信如所聞,但善始令 終,將位至不次。

《北史裴佗傳》:「佗子讓之,除清河太守。至郡未幾,楊愔 謂讓之諸弟曰:『我與賢兄交款,企聞善政。適有人從 清河來云姦吏斂跡,盜賊清靖。期月之期,翻更非速』。」 清河有二豪,吏田轉貴,孫舍興,久吏姦猾,多有侵削, 因事遂脅人取財,計贓依律不至死。讓之以其亂法 殺之。

《孟業傳》:「業遷東郡太守,以寬惠著名。其年麥一莖五 穗,其餘或三穗四穗共一莖者,合郡咸以政化所感。 冊府元龜敬長瑜為廣陵太守,多受財賄,刺史陸駿 將啟劾之,長瑜以貨求於散騎常侍和士開,士開以 畫屏風詐為長瑜之獻,齊主大悅,駿啟尋至,遂不問 焉。」

《周書王德傳》:「德加征西將軍、平涼郡守,雖不知書,至 於斷決處分,良吏無以過。涇州所部五郡,而德常為 最。」

《冊府元龜》:「後周李遠為河東郡守,敦獎風俗,勸課農 桑,禁遏奸非,兼修守禦之備,曾未期月,百姓懷之。太 祖嘉焉,降書勞問,徵為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 三司。」

張嵊初仕梁為吳興太守時侯景陷京城百姓逃散 湘東王記室參軍姚僧坦假道歸至吳興謁嵊嵊見 僧坦流涕曰:「吾過荷朝恩今報之以死君是此邦大 族。又朝廷舊臣今日得君吾事辦矣。」俄而景兵大至 攻戰累日郡城遂陷。

《周書權景宣傳》:「景宣除南陽郡守。郡鄰敵境,舊制發 民守防三十五處,多廢農桑,而奸宄猶作。景宣至,並 除之。唯修起城樓,多備器械,寇盜斂跡,民得肄業,百 姓稱之,立碑頌德。太祖特賞粟帛,以旌其能。」

《北史裴俠傳》:「俠除河北郡守,躬履儉素,愛人如子,所 食唯菽麥鹽菜而已,吏人莫不懷之。此郡舊制,有漁 獵夫三十人以供郡守,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為 也』。乃悉罷之。」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俠亦不以入 私,並收庸為市官馬,歲時既積,馬遂成群。去職之日, 一無所取。人歌之曰:「肥鮮不食,丁庸不取。裴公貞惠」, 為世規矩。俠嘗與諸牧守俱謁周文,周文命俠別立, 謂諸牧守曰:「裴俠清慎奉公,為天下之最。今眾中有 如俠者,可與之俱立。」眾皆默然,無敢應者。周文乃厚 賜俠,朝野服焉,號為獨立使君。俠又撰《九世伯祖貞 侯潛傳》,述裴氏清公,欲使後生奉而行之。宗室中知 名者,咸付一通。從弟伯鳳、世彥,時並為丞相府佐,笑曰:「人生仕進,須身名並裕。清苦若此,竟欲何為?」俠曰: 「夫清者蒞職之本,儉者持身之基。況我大宗,世濟其 美,故能存見稱於朝廷,沒流芳於典策。今吾幸以凡 庸,濫蒙殊遇,固其窮困,非慕名也。志在自修,懼辱先 也。翻被嗤笑,知復何言!」伯鳳等慚而退。

《冊府元龜》:崔兼為鉅鹿太守,下車道人以禮,豪族皆 放心整肅,事無巨細,必自親覽。在縣有貧弱未理者, 皆曰:「我自告白,鬚公不慮不決。」

《周書劉璠傳》:「璠,世宗初授內史中大夫,左遷同和郡 守。璠善於撫御,蒞職未期,生羌降附者五百餘家。前 後郡守多經營以致貲產,唯璠秋毫無所取,妻子並 隨羌俗,食麥衣皮,始終不改。洮陽、洪和二郡羌民,常 越境詣璠訟理焉。其德化為他界所歸仰如此。蔡公 廣時鎮隴右,嘉璠善政。及遷鎮陝州,欲取璠自隨,羌」 人樂從者七百人,聞者莫不歎異。

《冊府元龜》:于仲文字次武,仕周為安固太守。始州刺 史屈突尚,宇文護之黨也,先坐事下獄,無敢繩者。仲 文至郡窮治,遂竟其獄。蜀中為之語曰:「明斷無雙有 于公,不避強禦有次武。」

《隋書鄭善果母傳》:「善果母崔,年二十而寡。善果年十 四,為魯郡太守。母性賢明,通曉治方。每善果出聽事, 母恆坐胡床,于鄣後察之,聞其剖斷合理,歸則大悅, 即賜之坐,相對談笑,若行事不允,或妄瞋怒,母乃還 堂,蒙被而泣,終日不食,善果伏於床前,亦不敢起。」 《冊府元龜》:「王仁恭為馬邑太守,時天下大亂,百姓饑 餒」,道路隔絕。仁恭頗改舊節,受納賄,又不敢輒開倉 廩,賑恤百姓。

元褒為齊郡太守煬帝興遼東之役郡官督事者前 後相屬有西曹掾當行詐疾褒詰之掾理屈褒杖之 掾遂大言曰:「我將詣行在所欲有所告」褒大怒因杖 百餘數日而死坐是免官。

侯莫陳穎為桂州總管十七州諸軍事。至官,大崇恩 信,人夷悅服。煬帝即位,徵還京師,後拜常山太守。其 年,嶺南閩越多不附,帝以穎前在桂州有惠政,為南 方所信,復拜南海太守。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