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閨媛典/第021卷

明倫彙編 閨媛典 第二十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明倫彙編 第二十一卷
明倫彙編 閨媛典 第二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閨媛典》

 第二十一卷《目錄》。

 《閨媛總部》·紀事

 《閨媛總部,雜錄一》

《閨媛典》第二十一卷。

閨媛總部紀事

编辑

《左傳僖公二十二年》:鄭文夫人𦬒氏、姜氏勞楚子於 柯澤。楚子使師縉示之俘馘。君子曰:「非禮也。婦人送 迎不出門,見兄弟不踰閾,戎事不邇女器。」丁丑,楚子 入饗于鄭,九獻庭實旅百加籩豆六品。饗畢,夜出文 𦬒送于軍,取鄭二姬以歸。叔詹曰:「楚王其不沒乎?為 禮卒於無別。無別不可謂禮,將何以沒?諸侯是以知」 其不遂霸也。

《西京雜記》:「趙王如意年幼,未能親外傅戚姬,使舊趙 王內傅趙媼傅之,號其室曰『養德宮』。」

《荀勗集》:「昔鄉里鄭子群娶陳司空從妺,後隔呂布之 亂,不復相知存亡,更娶鄉里蔡氏女。徐州平定,陳氏 得還,遂二妃並存。」

《三國志·魏略》:杜畿在郡,被書錄寡婦。是時他郡或有 自相配嫁,依書皆錄奪,啼哭道路。畿但取寡者,故所 送少。及趙儼代畿,而所送多。文帝問畿:「前君所送何 少,今何多也?」畿對曰:「臣前所錄皆亡者妻,今儼送生 人婦也。」帝及左右顧而失色。

王隱《晉書》,武帝為太子納妃,謀久不決。上欲娶衛瓘 女,后欲娶賈充女,上曰:「衛公女有五可,賈公女有五 不可:衛家種賢而多子,端正而長白;賈家種妒而少 子,醜而短黑也。」

《草木狀》:南人有女,數歲即大釀酒,既漉,候冬陂池竭 時,寘酒罌中,密固其上,瘞陂中,至春瀦水滿,亦不復 發。女將嫁,乃發陂取酒,以供賀客,謂之「女酒。」

《北史崔休傳》:休弟夤子愍,字長謙,幼聰敏。濟州刺史 盧尚之欲以長女妻之,休子㥄為長謙求尚之次女 曰:「家道多由婦人」,欲令姊妹為妯娌,尚之感其義,于 是同日成婚。

《酉陽雜俎》:「北朝婦人常以冬至日進履、襪及靴,正月 進箕帚、長生花,立春進春書,以青繒為幟,刻龍像銜 之,或為蝦蟆。五月進午時圖、午時花,施帳之上。是日 又進長命縷、宛轉繩,皆結為人像帶之。夏至日進扇 及粉脂襄,皆有辭。」

《雞肋》隋文帝以韋孝寬為元帥,擊尉遲迥。孝寬有疾, 每臥帳中,遣婦人傳教命。

《歲時記》:「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 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鍼,咸以金鍮石為鍼,陳瓜果于 庭中以乞巧。有蟢子網于瓜上,則以為符應。

《宋史王溥傳》:溥子貽孫,累右司郎中。太祖嘗問趙普: 「拜禮何以男子跪而婦人否?」普問禮官,不能對。貽孫 曰:「古詩云:『長跪問故夫』。是婦人亦跪也。唐太后朝,婦 人始拜而不跪。普問所出,對云:『太和中,有幽州從事 張建章,著《渤海國記》,備言其事,普大稱賞之』。」

《燕翼貽謀錄》:《禮經》,女子出適,以父母三年之喪折而 為二,舅姑父母皆為期喪。太宗孝明皇后居昭憲太 后之喪,齊衰三年。故乾德二年,判大理寺尹拙、少卿 薛中允等奏:「三年之內,几筵尚存,夫居苫塊之中,婦 披綺羅之飾。夫婦齊體,哀樂不同。乞令舅姑之喪,婦 從其夫,齊斬三年」,于義為稱。十二月丁酉朔,詔從之, 遂為定制。

《輟耕錄》:吉之永豐劉氏女,天兵南下日,為東平王郎 中宥所虜。後王聞其父母兄弟舅姑夫子咸在,因放 之歸,且作《歸婦吟》以送之。詩曰:「烈火都將玉石焚,死 生契闊憶中分。信音一絕思青鳥,望眼雙穿見白雲。 殘月鶺鴒還有難,北風鴻鴈正離群。新詩送爾還家 去,重續當年織錦紋。」吁,固雖劉氏有莫大之幸,而王 亦仁人矣。

《澠水燕談錄》:英宗治平中,燕國惠和公主下降王師 約。異時尚主之家,例降昭穆一等,以為恭,疾之曰:「此 廢人倫之序,不可以為法,思有以厚風俗。」亟命正之, 尚未遑著于令。及神宗踐祚,乃詔公主出降,皆行見 舅姑禮。是時師約父克臣為開封府判官,前一日,中 使促就第受主見,行盥饋禮成,遂大設樂,天下榮之。 三宮嬪御,還者莫不嗟歎。近姻貴戚相與震動,以為 天姬之貴,尚執行婦道,蓋自惠和始耳。唐南平公主 下降王珪之子,珪坐令親執行笄饋盥之禮,曰:「吾豈 為身榮,所以成國家之美耳。惟吾祖宗首正王化,穆 然成風矣。」

宋王荊公之次子名雱,為太常寺太祝,素有心疾,娶 同郡龐氏女為妻,逾年生一子。雱以貌不類己,百計欲殺之,竟以悸死。又與其妻日相鬥鬨。荊公知其子 失心,念其婦無罪,欲離異之,則恐其誤被惡聲,遂與 擇壻而嫁之。是時,有工部員外郎侯叔獻者,荊公之 門人也,取魏氏女為妻,少悍。叔獻死而幃薄不肅,荊 公奏逐魏氏婦歸本家,京師有諺語曰:「王太祝生前 嫁婦,侯工部死後休妻。」

《閒燕常談》:「呂汲公在相位,其兄進伯自外郡代還,相 與坐東府堂上,夫人自廊下降階,趨參,以二婢掖侍 而前。進伯遽曰:『宰相夫人不須拜』。微仲解其意,叱二 婢使去,而夫人獨拜于赤日中,盡禮而退。進伯略不 顧勞,聞者歎服其家法之嚴。」

《過庭錄》:崔比部諱公立,韓魏公妻弟也。為人古直有 操行,居許與忠宣鄰。忠宣除文正服,託妻子于崔,干 祿上都,崔晨夕顧矚,始終不怠。時七伯祖為單州推 官,人來報疾篤,魏國夫人驚憂,欲往視之,崔公力阻 曰:「而為婦人,夫出獨安往?吾受而夫之託,因立杖于 門曰:『出者吾杖之』。」魏國不敢復言,忠宣歸謝焉。 《清波雜志》:「祖母太夫人,慈聖之後,暇日與子孫譚京 都舊事。政、宣間,以戚里數值誕皇子入宮稱賀,盛飾 群立於露臺,人各許攜一婢。起居畢,自殿陛下撒包 子,及成束金釵金銀,俾眾婢爭奪,或共得綵端,即裂 為二,俯拾之,次多遺釵珥之屬,殿上觀之為笑樂。有 慧捷者重負而歸,亦有徒手無一物者。時」盛暑,以一 鍍金錢于御廊得水一盆,其錫賚殊不多,破費隨盡。 國難南渡後,竟不復見,此盛事。曹氏分南北宅,祖母 北宅也,為武燕王五世孫。

《輟耕錄》:建炎庚寅正月三日,帝航海次金鰲山。山下 曰黃椒村。村之婦女,聞天子至,咸來瞻拜,龍顏,歡聲 如雷,曰:「不圖今日得睹天日。」帝喜,敕夫人各自便。故 至今村婦皆曰夫人。雖易世,其稱謂尚然不改。 《明通紀》:桂萼因章皇太后御製《女訓》一書,擬上推行 之序,下部議,以萼所陳胎教之儀,諸母之擇,子師之 慎,所以為天下根本之慮,為聖子神孫修德養身之 助,其關係甚大,宜書諸御屏,或訓諸宮閫,以為先事 之備。其「女訓」之學,「瞽矇」之教,媒氏之正,又所以推其 教於天下者,固宜崇「陰教」以敦女習。但瞽矇人只許 記古詩及《女訓》等書,以勸誘風俗,不得記誦淫詞艷 曲云。

《入蜀紀見》:夔人重武侯,以歲首人日傾城出遊八陣 上,謂之「踏磧。」婦人拾沙中小石之可穿者,貫以繡縷, 攜之歸,以為一歲之祥。

《珍珠船》,池陽上巳日,婦女以薺花點油祝而洒之水 中,若成龍鳳花草之狀,則吉,謂之「油花卜。」

閨媛總部雜錄一

编辑

《易經屯六二》:「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貞 不字,十年乃字。」大全朱子曰:耿氏解「女子貞不」字,作嫁 笄而字,此不字者,未許嫁也,卻與婚媾之義相通,亦 說得有理。伊川說作「字育」之字。孔氏曰:如有人偪近 於難,遠有外應,未敢遽進,被近者所凌,經久之後,乃 得相合。凡事皆象於此,非惟男女而已。

《易經蒙》九二:「包蒙吉,納婦吉。」大全程傳卦惟二陽爻,上 九剛而過,惟九二有剛中之德,而應於五,用于時而 獨明者也。苟恃其明,專於自任,則其德不弘,故雖婦 人之柔闇,尚當納其所善,則其明廣矣。又以諸爻皆 陰,故云「婦。」

《易經泰》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大全程傳以爻義觀 之,帝乙制王姬下嫁之禮法者也。自古帝女雖皆下 嫁,至帝乙然後制為禮法,使降其尊貴,以順從其夫 也。六五以陰柔居君位,下應于九二剛明之賢,五能 倚任其賢臣而順從之,如帝乙之歸妹然,降其尊而 順從于陽,則以之受祉,且「元吉」也。

《易經:觀》六二,闚觀,利女貞。象曰:「闚觀女貞,亦可醜也。」 大全程傳二應于五,觀于五也。五剛陽中正之道,非二 陰暗柔弱所能觀見也,故但如闚覘之觀耳。不能明 見剛陽中正之道,則利如「女子」之「貞。」雖見之不能甚 明,而能順從者,女子之道也,在女子為貞也。二既不 能明見九五之道,能如女子之順從,則不失中正,乃 為利也。本義陰柔居內而觀乎外。闚觀之象。女子之正 也。故其占如此。丈夫得之、非所利矣。

《咸卦》:「亨,利貞,取女吉。」大全本義《咸》,交感也。兌柔在上,艮 剛在下,而交相感應。又艮止而感之專,兌說則應之 至。又艮以少男,下於兌之少女,男先乎女,得男女之 正,婚姻之時,故其卦為咸,其占「亨」而「利貞」,取女則吉。 蓋感有必通之理,然不以貞,則失其亨,而所為皆凶 矣。

《睽》:《彖》:「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大全程傳中少二女雖同 居,其志不同行,亦為睽義。女之少也,同處長則各適 其歸,其志異也,言《睽》者本同也。

《革》,《彖》: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
考證
《漸》九五,鴻漸于陵,婦三歲不孕,終莫之勝,吉。大全雲峰

胡氏曰:二與五皆言婦。五以二為婦,正也。三以四為 婦,非正也。三、四相比而為夫婦,婦雖孕而不育,女歸 之不以漸者也,故凶。二、五相應而為夫婦,婦雖不孕, 而三四莫能勝,女歸之以其漸者也,故「吉。」周公於三 五二爻,言婦之吉凶,而卦詞所謂「女歸吉」者愈明矣。 《既濟》六二,婦喪其茀,勿逐,七日得。大全程傳二陰也,故 以「婦」言「茀」,婦人出門以自蔽者也。「喪其茀」,則不可行 矣。二不為五之求用,則不得行,如婦之喪茀也。然中 正之道,豈可廢也,時過則行矣。

《禮記·曲禮》:「國君不名卿老世婦,大夫不名世臣姪娣, 士不名家相長妾。」孔氏曰:「世婦,謂兩媵也。次於夫 人,而貴於諸妾,姪妻之兄,女娣妻之妹,從妻來為妾 也。長妾,妾之有子者。」應氏曰:「內助之賢而舊者,如世 婦姪、娣、長妾,雖其分不敵于女君,其貴實隆于諸御。 敬之而不名,所以示夫內之有所統也。」

《公庭》不言婦女。呂氏曰:肅敬者,公庭之事也。燕昵 者,私庭之事也。婦人私昵之事,不可以言于公庭。馬 氏曰:「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內,內言不出,外言不入, 凡欲無相瀆而已,又況公庭可言婦女乎?」

《坊記》:「寡婦不夜哭。婦人疾,問之不問其疾。」孔氏曰: 「婦人疾,問其安否,不問其疾之所在也。」

《喪大記》:「男子不絕婦人之手,婦人不絕男子之手。」 《禮記疏》三十曰:「壯有室。」妻居室中,故呼妻為室。室之 言實也。今不云有妻而云有室者,妻者,齊也,齊為狹 局,云室者,含妾媵事類為廣。

《禮記》註:「女子十五許嫁者,則亦衣帛。」

《左傳》:「女德無極,婦怨無終。」

《詩》曰:「雖有絲麻,無棄菅蒯。雖有姬姜,無棄憔悴。」《逸 詩》也。「姬姜」,大國之女,憔悴陋賤之人。

《國語》:子夏曰:「古之嫁不及舅姑,謂之不幸。夫婦學于 舅姑者也。」

《汲冢周書》:「女生而成五。」

「春分之日,元鳥不至,婦人不信;清明又五日,虹不見」, 婦人苞亂。「立冬又五日,雉不入」,大水國多淫婦。「小雪 之日,冬虹不藏,婦不專一;大寒之日,雞不始乳,淫女 亂男。」

《莊子·山木篇》:陽子之宋,宿於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 其一人美,其一人惡,惡者貴而美者賤。陽子問其故, 逆旅小子對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惡者 自惡,吾不知其惡也。」陽子曰:「弟子記之,行賢而去自 賢之行,安往而不愛哉?」

《孔叢子·嘉言》子張曰:「女子必漸乎二十而後嫁,何也?」 孔子曰:「十五許嫁而後從。夫陽動而陰應,男唱而女 隨之義也。以為繢組織紝者,女子之所有事也;黼黻 文章之義,婦人之所有大功也。必十五以往,漸乎二 十,然後可以通乎此事。通乎此事,然後乃能上以孝 于舅姑,下以事夫養子也。」

《抗志篇》:衛將軍文子之內子死,復者曰:「皋媚女復。」子 思聞之曰:「此女氏之字,非夫氏之名也。婦人于夫氏, 以姓氏稱,禮也。」

《儒服》篇:「婦人懦夫,以泣著愛。」

《戰國策》:宋人有學者,三年反而名其母。其母曰:「子學 三年,反而名我者,何也?」其子曰:「我所賢者,無過堯舜, 堯舜名;吾所大者,無大天地。天地名。今母賢不過堯 舜,大不過天地,是以名母也。」其母曰:「子之于學者,將 盡行之乎?願子之有以易名母也。子之于學也,將有 所不行也。願子之且以名母為後也。」

《韓詩外傳》:「夫臨照而有別,妻柔順而聽從。若夫行之 而不中道,即恐懼而自竦,此婦道也。」

「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燭,思相離也。取婦之家,三日不 舉樂,思嗣親也。是故昏禮不賀,人之序也。三月而廟 見禰,來婦也。厥明見舅姑,降于西階,婦升自阼階,授 之室也。憂思三日,三月不殺,孝子之情也。故禮者因 人情為文。《詩》曰:『親結其縭,九十其儀』。」言多儀也。 齊王厚送女,欲妻屠牛吐。屠牛吐辭以疾其友,曰:「子 終死腥臭之肆而已乎?何為辭之?」吐應之曰:「其女醜。」 其友曰:「子何以知之?」吐曰:「以吾屠知之。」其友曰:「何謂 也?」吐曰:「吾肉善而去若少耳。吾肉不善,雖以吾附益 之,尚猶賈不售,今厚送子,子醜故耳。」其友後見之,果 醜。《傳》曰:目如擗杏,齒如編貝。

《春秋繁露》:「婦人無出境之事,經禮也。母為子娶,奔喪 父母,變禮也。明乎經變之事,然後知輕重之分,可與 適權也。」

婦人雖貴皆為陰。

「妾受命于君,妻受命于夫。」妾不奉君之命,則媵「女先 至者」是也;「妻不奉夫之命,則絕夫不言及」是也。 求雨之大體,丈夫欲藏匿,女子欲和而樂。雨太多,禁 婦人不得行入市。

《鴻烈解》:「嫁女于病消者,夫死則後難復處也。」

《嫫》母有所美,西施有所醜孕婦見兔而子缺脣,見麋而子四目。

「子婦跣而上堂,跪而斟羹」,非不費也。然而不可省者, 為其害義也。「待媒而結言,聘納而取婦,紱絻而親迎」, 非不煩也。然而不可易者,所以防淫也。

《淮南子齊俗訓》:「帝顓頊之法,婦人不辟男子於路者, 拂之於四達之衢。今之國都,男女切踦,肩摩於道。」 《史記外戚世家後附錄》:「褚先生曰:『浴不必江海,要之 去垢;馬不必騏驥,要之善走;士不必賢世,要之知道; 女不必貴種,要之貞好。《傳》曰:『女無美惡,入室見妒;士 無賢不肖,入朝見嫉』』。」

《王諫議集》:「毛嬙、西施,善毀者不能蔽其好;嫫姆、倭傀, 善譽者不能掩其醜。」

《鹽鐵論》:「趙女不擇醜好,鄭嫗不擇遠近。」

《說苑:孟嘗君》曰:「嫁女因媒而成,不因媒而親。」

《西京雜記》:「許釐莊公一產二女,曰夭,曰茂。楚大夫唐 勒一產二子,一男一女,男曰貞夫,女曰瓊華。」近滕公 亦一生二女,並以前生者為長。

《漢書谷永傳》:「婦人不得與政事。」

《白虎通》:「女生外向,有從夫之義。」

女離父母何法?法水流去金也。「娶妻親迎何法?」法日 入陽下陰也。

妻得諫夫者,夫婦榮恥共之。《詩》云:「相鼠有體,人而無 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此妻諫夫之詩也。諫不從,不 得去之者,本娶妻,非為諫正也,故一與之齊,終身不 改,此地無去天之義也。

《論衡氣壽》篇:「婦人疏字者子活,數乳者子死。何則?疏 而氣渥,子堅彊;數而氣薄,子軟弱也。」

俗圖畫女媧之象為婦人之形,又其號曰「女。」《仲舒》之 意,殆謂女媧古婦人帝王者也。男陽而女陰,陰氣為 害,故祭女媧,求福祐也。

《潛夫論圖》:「西施、毛嬙可悅于心,而不若醜妻陋妾之 可御于前也。」

《釋名》城上垣曰「女牆。」言其卑小,比之於城,若女子之 於丈夫也。

《容車》,婦人所載小車也,其蓋施帷,所以隱蔽其形容 也。《駢車》,駢,屏也,四面屏蔽,婦人所乘牛車也。

《外史》「醜女不能冶,時盛則變。」

士之委身於君,猶女之結髮於夫也。「《禮》不具而求媾」, 則女恥之。

《蜀志》:「周顯王二十二年,蜀侯使朝秦,秦惠王許嫁五 女於蜀,蜀遣五丁迎之,還到梓橦,見一大蛇入穴中, 一人覽其尾,掣之不禁,至五人相助,大呼拙蛇。山崩 時壓殺五人,及秦五女并將從,而山分為五嶺,直頂 上有平石,蜀王痛傷,乃登之,因命曰五婦塚。山頂平 石為望婦堠,作思妻臺。」其郡四出大道,道實二十里, 有衢。今言十八里者,昔蜀王女未嫁,年二十亡,王哀 悼不忍言二十,故言十八也。王女墓在城北,今王女 陌是也。

《博物志》:「婦人妊娠,不欲令見醜惡物、異類鳥獸,食當 避其異常味。不欲令見熊羆虎豹御及鳥射,射雉,食 牛心、白犬肉、鯉魚頭,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聽誦 詩書諷詠之音,不聽淫聲,不視邪色。以此產子,必賢 明端正壽考,所謂父母胎教之法。故古者婦人妊娠, 必慎所感,感於善則善,惡則惡矣。妊娠者不可啖兔」 肉,又不可見兔,令兒唇缺;又不可啖生薑,令兒多指 云。又婦人妊娠未滿三月,著壻衣冠,平旦左遶井三 匝,映詳影而去,勿反顧,勿令人知見,必生男。

嘔絲之野,有女子方跪,據樹而嘔絲,北海外也。 日南有野女群行,見丈夫狀,晶目,裸袒,無衣䙏。 《搜神記》:魏襄王十三年,有女子化為丈夫,與妻生子。 京房《易傳》曰:「女子化為丈夫,茲謂陰昌,賤人為王;丈 夫化為女子,茲謂陰勝陽,厥咎亡。」一曰:男化為女宮, 刑濫;女化為男婦政行也。

《拾遺記》:黃帝殺蚩尢,有貙虎誤噬一婦人,七日氣不 絕。黃帝哀之,葬以重棺石槨。有鳥翔其塚上,其聲自 呼為「傷魂」,則此婦人之靈也。後人不得令終者,此鳥 來集其國園林中。

《草木狀》:「鶴草出南海,云是媚草。上有虫,老蛻為蝶,赤 黃色,女子藏之,謂之媚蝶,能致其夫憐愛。又水蔥,花 葉皆如鹿蔥。婦人懷妊,佩其花生男。交、廣人佩之,極 有驗。然其土多男,不厭女子,故不常佩也。」

《文心雕龍》:「何曾蠲出女之科?」

秦女嫁晉,從《文衣》之媵。晉人貴媵而賤女。

《顏氏家訓》:「夫禁童子之暴謔,則師友之誡不如傅婢 之指揮;止凡人之鬥鬩,則堯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誨 諭。」

《俗諺》曰:「教婦初來,教兒嬰孩。」

古樂府歌詞,先述三子,次及三婦,婦是對舅姑之稱。 其末章云:「丈人且安坐,調絃遽未央。」古者子婦供事 舅姑,旦夕在側,與兒女無異,故有此言。近代文士,頗

作《三婦詩》,乃為匹嫡並耦群妻之意,又加鄭衛之詞
考證
《大雅》君子何其謬乎?

《述異記》:光武時,南海獻珊瑚婦人,帝命植于殿前,謂 之「女珊瑚。」

越俗以珠為上寶,生女謂之「珠娘。」

崔鴻《前涼錄》:張重華讌群寮於閑豫庭,論講經義,顧 問索綏曰:「孔子婦誰家女?」綏曰:「孔子婦姓亓官氏。」 《玉燭寶典》:元日至月晦並酺食度水,士女悉湔裳酹 酒于水湄,以為度厄。今世人惟晦日臨河解除,婦人 或湔裙。

《歲時記》:歲前又為藏彄之戲。周處《風土記》曰:「臘日之 後,叟嫗各隨其濟為藏彄,分二曹,以校勝負。」《辛氏三 秦記》以為鉤弋夫人所起。

《唐書竇懷貞傳》:懷貞字從一,神龍時進左御史大夫。 中宗夜宴近臣,謂曰:「卿喪妻,今欲繼室,可乎?」懷貞唯 唯。俄而禁中寶扇障衛,有衣翟衣出者,乃韋后乳媼 王氏莒國夫人,故蠻婢也。懷貞納之不辭,世謂媼壻 為㸙。懷貞每謁見奏請,輒自署皇后阿㸙,而人或謂 之國㸙,軒然不慚,以自媚於后。 《唐書張萬福傳》:萬福初在泗州,遇李希烈反,陳少遊 悉以部刺史妻子質揚州,萬福獨不遣,謂使者「為我 白公,萬福妻老且醜,不足慁公意。」卒不行。

《唐書樂志》:「莫愁樂者,出于石城樂,石城有女子名莫 愁,善歌謠。古詞曰『莫愁在何處?莫愁石城西。艇子打 兩槳,催送莫愁來』者是也。」李義山詩曰:「海外徒聞更 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聞虎旅鳴宵柝,無復雞人 報曉籌。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如何四 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此莫愁者,洛陽人。梁武 帝《河中歌》曰:「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莫 愁十三能織綺,十四采桑南陌頭。十五嫁為盧家婦, 十六生兒似阿侯。盧家蘭室桂為梁,中有鬱金蘇合 香。頭上金釵十二行,足下絲履五文章。珊瑚挂鏡爛 生光,平頭奴子擎履箱。人生富貴何所望,恨不早嫁 東家王」者是也。盧氏之盛如此,所云「不早嫁,東家王」, 莫詳其義。近世周美成樂府《西河》一闋,專詠金陵,所 云「莫愁艇子曾繫」之語,豈非誤指石頭城為石城矣 乎。

《唐國史補》:韓晉公聞徑山,以為妖妄,肩輿召至庭中, 望其狀貌,不覺生敬,乃為設食,出妻子以拜之。妻乃 曰:「願乞一號。」徑山曰:「功德山。」後聞自杭至潤,婦人乞 號,皆得功德山也。

《續博物志》:齊時有發古冢,得銘云:「青州二十子,東海 女郎。」河東賈昊以為司馬越女,嫁為苟晞子婦,驗之 果然。

《酉陽雜俎》:「遭喪,婦人有面衣,期已下,婦人著簂,不著 面衣。又婦人哭,以扇掩面,或有帷幄內哭者。」

《雲溪友議》:李涉至揚州,遍歷諸寺,遇一女子拜泣,自 謂宋態也。宋態者,故吳興劉員外愛姬也。劉李有昔 年之分,因有詩贈曰:「長憶雲仙至小時,芙蓉頭上綰 青絲。當時驚覺高唐夢,惟有如今宋玉知。」又曰:「衡陽 夜宴使君筵,解語花枝在眼前。自從明月西沈海,不 見姮娥二十年。」李君歎曰:「不見蒙首而逢宋態,誠終 身之幸喜。恨無言於舊知也。」

《桂苑叢談》:淮南節度杜祐,先婚梁氏女。梁卒,策嬖姬 李氏為正嫡,有敕封邑為國夫人。崔膺密勸請讓,追 封亡妻梁氏。祐請膺為表,略云:「以妾為妻,魯史所禁。」 又云:「豈伊身賤之時,妻同勤苦,宦達之後,妾向榮封。」 云云。梁氏遂得追封,李亦受其命,時議美焉。

兼明書柳文暢《江南行》云:「『汀洲採白蘋,日落江南春。 洞庭有歸客,瀟湘逢故人』。近代詞人,皆以為二人應 是生人,忽于瀟湘之上相逢遇也。」明曰:「據其舊稱,《江 南曲》是樂府閨情之詩也。詩述婦人夫壻出行之後, 于春月採蘋次,見洞庭湖上有人為客而歸,婦人因 問其夫,其人答言:『於瀟湘之上,逢見汝之夫,更前去』」 也。故此《婦人》言故人去不返。「春華復將晚」,言己之年 貌漸衰也。「不道新知樂,祇言行路遠」者,此婦人憶其 夫在外,戀新人而不歸,託言行路遠耳。婦人謂夫為 故人,非謂生人逢遇也。

李氏《刊誤》:子夏《喪服傳》:「婦為舅姑,齊衰,五升布,十一 月而練,十三月而祥,十五月而禫。禫後門庭尚素,婦 服素縑衣,以俟夫之終喪。」習俗以婦之服青縑,謂其 尚在喪制,故因循亦同。夫之喪紀,再周而後吉。《禮》,女 子在家,以父為天,婦人無二天。則婦之為舅姑不服 齊衰三年著矣。貞元十一年,河中府倉曹參軍蕭據 狀稱:「堂兄至女子適李氏,壻見居喪。今時俗,婦為舅 姑服三年,恐為非禮。請禮院詳定垂下。」詳定判官、前 太常博士李岧議曰:「謹按大唐《開元禮》,五服制度,婦 為舅姑及女子適人,為其父母,皆齊衰,不杖周。蓋以 婦之道以專一,不得自達,必繫于人,故女子適人,服 夫以斬,而降其父母。《喪服傳》曰:『女子已適人,為父母 何以周也?婦人不二斬也』。」婦人從人,無專用之道,故 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父者子之天也,夫者妻之天也。先聖格言,歷代不敢易。而此論之,父母之 喪,尚止周歲,舅姑之服,無容三年。今之學者,不本其 義,輕重紊亂,寖以成俗。伏以《開元禮》元宗所修,上纂 累聖,旁求禮經,其道昭明,其文彰著,藏之祕府,垂之 無窮,布在有司,頒行天下。率土之內,固宜遵行。有違 斯文,命曰「敗法亂紀,伏請正牒,以明典章。」此李岧之 論,可謂正矣。凡居士列,得不守之。

《婚期》云:「來日婦於庭拜舅姑,次謁夫之長屬,中外故 舊,皆當婦禮,即通謂之客,故有拜客之名。」今代非親 非舊,皆列坐而覿婦容,豈其宜哉?又郊天祭地,止于 再拜,其禮至重,尚不可加。今代婦謁姑嫜,其拜必四。 予輒詳之。婦初再拜,次則跪獻衣服,文史承其筐篚, 則跪而受之,常于此際授受多誤,故四拜相屬,因為 疑。又婦拜夫家長老,長老答之則又再拜,即其事也。 士林威儀,豈可效諸下俚耶?拜謁姑嫜,宜修典故。再 申《插地》。周禮婦拜插地《拜儀》可觀。

投刺,始于雋不疑,冠進賢冠,帶礧,具劍上謁。暴勝之 「上謁」,如今之投刺也。爾後凡言謁見,必先以此道其 姓名,行于婦人,即未知其所自然,亦不失于禮敬。其 有違舅姑在於他國者,因節序推遷,亦以名紙遠申 參奉之儀。近代皆以絹囊緘之,有同尺題重封也。至 於婦來面謁舅姑,合申投刺之禮,豈宜亦以彩帛表 之。卑敬有乖,所宜削去。

《春明退朝錄》:「凡官誥之制,后妃銷金雲龍羅紙十七 張,銷金褾袋,寶裝軸,紅絲網,金帉。」請幫助識別此字。公主銷金大鳳 羅紙十七張,銷金褾袋,瑇瑁軸,紅絲網,塗金銀帉。請幫助識別此字。 修儀、婉容、才人、貴人、美人,銷金小鳳羅紙七張,銷金 褾袋,瑇瑁軸,紅絲網,塗金銀帉。請幫助識別此字。「內降夫人、郡君團 窠羅紙七張,暈銀褾袋。宗室婦,常使金花羅紙七張, 法錦褾袋。宗室女素羅紙七張,法錦褾袋。國夫人銷 金團窠五色羅紙七張,暈錦褾袋。郡夫人,常使金花 羅紙七張,法錦褾袋。郡君、縣太君、遙郡刺史、正郎以 上妻,並銷金常使羅紙七張,餘命婦素羅紙七張。」 《澠水燕談錄》:「故事,親王女皆封郡縣」主趙普以元勳, 諸女封郡主,高懷德二女特封縣主。當時禮官不言 其失,諫官不言其非,此《典禮》之誤也。

《夢溪筆談》:「舊傳黃陵二女,堯子舜妃。以二帝道化之 盛,始于閨房,則二女當具任、姒之德,考其年歲,帝舜 陟方之時,二妃之齒已百歲矣。後人詩騷所賦,皆以 女子待之,語多瀆慢,皆禮義之罪人也。」

歲首畫鍾馗于門,不知起自何時。皇祐中,金陵發一 塚有石誌,乃宋宗愨母鄭夫人𡧯。愨有妹名鍾馗,則 知鍾馗之誤亦遠矣。

《東坡集》:「古者婦人爵因其夫貴,以其子雖有過人之 才,絕俗之行,不表於世。婦人有德行才智之能而不 得見于事,有言語文章之美而不得聞于人,而況仁 而不壽,賢而不祿者乎?此詩人所以賦彤管,史氏所 以傳列女也。」

《樂府解題》從《定情篇》,漢繁欽所作,若「臂環致拳拳,指環 致殷勤,耳珠致區區,香囊致扣扣」,「『跳脫致問,佩玉結 恩』,皆婦人敘志之詞也。」

《石林燕語》:「古者婦人無名,以姓為名。或係之字,則如 仲子、季姜之類,或繫之諡,則如戴媯、成風之類,各不 同。周人稱王姬、伯姬,蓋周姬姓,故云。而後世相承,遂 以姬為婦人通稱,以戚夫人為戚姬,虞美人為虞姬」, 自漢以來失之。政和間,改公主而下名曰帝姬,此亦 沿習熟慣,而不悟國姓自當為嬴。余嘗以白蔡魯公 憚於改作而止。

《避暑錄話》:婦人以姓為稱,故周之諸女皆言姬,猶宋 言子、齊言姜也。自漢以來,不復辨,類以為婦人之名。 故《史記》言「高祖居山東,好美姬」,《漢書·外戚傳》云「所幸 姬戚夫人」之類,固已失矣。注《漢書》者見其言薄姬、虞 姬、戚姬、唐姬等皆妾而非后,則又以為眾妾之稱。近 世言妾者遂皆為姬,事之流傳失實每如是。今謂宗 女為「姬」,亦因《詩》言「王姬」之誤也。

《雞肋編》:古所謂媵妾者,今世俗西北名曰「祇候人」,或 云左右人,以其親近而言,已極鄙俚。而浙人呼為貼 身,或曰「橫床」,江南又為橫門,尤為可笑。

《後山談叢》:詩云:「惟寡婦之笱,寡婦乃用笱爾。古之漁 笱亦有制也。」

《野客叢談》:梁簡文帝《眼明囊賦》序曰:「俗之婦人,八月 旦多以錦翠珠寶為眼明囊,因清晨拭目。」唐人千秋 節以絲囊盛露,亦襲其舊,正八月初故事。

《金石錄》載《趙彥深母傅太妃碑》額題《齊故女侍中宜 陽國貞穆太妃傅氏碑》。案《北史》,後魏女侍中視二品, 然本後宮嬪御之職,今以宰相母為之,惟見于此。僕 謂不但宰相母也,如清河王岳母山氏封郡君,授女 侍中,入侍皇后。元乂之妻亦拜女侍中,封新平郡君。 此類不一。則知當時女侍中之號,非必專處後宮嬪 御,蓋有近宗與臣下妻為之者,正以示殊寵耳。然以

宰相之母,尊為太妃,其禮可見。又今人稱母為北堂
考證
萱,蓋祖《毛詩》。「焉得諼草,言樹之背。」按注:「諼草令人忘

憂,背,北堂也。」其意謂君子為王,前驅不反,家人思念 之切,安得諼草種于北堂以忘其憂?蓋北堂幽陰之 地,可以種萱,未嘗言母也。不知何以遂相承為母事? 倘謂北堂居幽陰之地,則凡婦人皆可以言北堂矣, 何獨母哉?傳注之學,失《先王三百篇》之旨,似此甚多。 沈約《宋志》謂舊記郭虞有三女,于三月三日俱亡,故 俗忌此日,皆于東流水上祈禳祓潔摰。虞引《續齊諧 記》則曰徐肇有三女云云,非郭虞也。

古詞長跪問故夫,前輩引此以證古者女子未始不 跪拜。古者女子之跪,如呂后跪謝周昌,蘇秦嫂四拜 自跪,亦可證也。或謂「長跪」二字,如秦王長跪請教,桓 範謂我寧見三公長跪之類,不知此言男子長跪,非 女子也。觀《吳越春秋》,女子知子胥非常人,長跪以餐 與之,此正女子長跪事。

說者謂古之媵,猶今之從嫁者也。媵,送也。妾送嫡而 行,故謂妾為媵,如女英隨娥皇事舜是也。案《公羊傳》 曰:「媵者何?諸侯娶一國,則二國往媵之,以姪娣從。」姪 者兄之子,娣者女弟也。又考《毛詩正義》,凡送女適人 者,男女皆謂之媵。僖五年,晉人襲虞,執其大夫井伯, 以媵秦穆姬。《史傳》稱伊尹、有莘氏之媵臣。是送女者 雖男亦名媵也。《毛詩》:「求爾新特」,由不以禮嫁,故父母 家男子婦女,皆無肎媵之,獨自而來,故謂之新特。 古者男女皆跪,男跪尚左手,女跪尚右手以別。自唐 武后尊,婦人始易。今拜而不屈膝。此見張建章《渤海 國記》,不為無稽。然又觀《北史》,周時詔內外命婦拜宗 廟及天臺,皆俛伏,則知前此婦人已有不跪者矣。 《鄰幾雜誌》君實又說「夾拜。」今陝府村野婦人皆如此, 男子一拜,婦人四拜,男子一拜。城外則不然。

《聞見後錄》:「今歸州屈沱,屈原舊居也。世傳原有姊,以 原施行不與眾合,以見流放,棄之獨歸,故歸州又曰 秭歸。袁崧云:『姊、秭古字通用,與『原女嬃之嬋媛兮,申 申其詈余』之語合』。」

《字書博雅》中出「餪」字,注云:「女嫁三日,餉食為餪女。」 《耆舊續聞》:東坡有妾名朝雲榴花,朝雲死于嶺外,惟 榴花獨存,故其詞多及之。觀「浮花浪蕊都盡,伴君幽 獨」,可見其意矣。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