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歲功典/第044卷

曆象彙編 歲功典 第四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曆象彙編 第四十四卷
曆象彙編 歲功典 第四十五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曆象彙編歲功典

 第四十四卷目錄

 夏部紀事

 夏部雜錄

 夏部外編

歲功典第四十四卷

夏部紀事 编辑

《古琴疏》:「帝俊有琴曰電母,夏月電光一照,則絃自鳴。」 《周禮天官》:小宰之職四曰夏官,其屬六十,掌邦政,大 事則從其長,小事則專達。訂義賈氏曰:「《夏官》司甲,則兵、 戈盾官之長。」

《庖人》:「凡用禽獻,夏行腒鱐膳膏臊。」訂義史氏曰:「腒乾,雉 也;鱐乾,魚也。方夏暑盛,物易腐,故用之飲食之滋。」夏 膳犬脂曰「膏臊,以其物之所便,而調和之也。」

《獸人》,夏獻麋。訂義楊謹仲曰:「《疏》謂麋澤獸,澤主銷散,故 麋膏散而涼。」案:《月令》仲冬,「陰極陽生而麋角解」,則知 麋陰物,其性自涼,故夏獻之,非必澤主銷也。

《食醫》羹齊眂夏時。訂義賈氏曰:眂猶比也。方氏曰:「齊與 《王制》遲速異,齊之齊同。」羹齊,雉、兔、雞、犬之類。羹齊視 夏,固以熱為主,然羹熟物而化之,亦夏之時也。 凡和夏多苦。訂義《易氏》曰:「夏為火,味多苦,以養心 疾。醫夏時有痒疥疾。」訂義史氏曰。夏傷於暑熱之餘毒。 客於肌膚而不散。故夏有痒疥之疾。

《凌人》「夏頒冰掌事。」訂義賈氏曰:頒冰,頒賜群臣也。掌事, 主賜冰之多少、合得與不合得之事。王昭禹曰:「陽氣 過盛,無以制之,非徒有煩縟之患,陰陽不和,反傷人 之形而疾癘作。故夏之痒疥,以陽氣傷於皮膚故也。 秋之瘧寒,以夏陽之傷於腑臟故也。先王至是而頒 冰者,所以禦暑患也。」薛氏曰:「鄭氏引《春秋傳》『日在北 陸而藏冰,西陸朝覿而出之』。」以為夏頒冰之證,非也。 案《左氏傳》昭四年,大雨雹。季氏問申豐曰:「雹可禦乎?」 對曰:「古者日在北陸而藏冰,西陸朝覿而出之,祭寒 而藏之,獻羔而啟之,公始用之,火出而畢賦。自命夫 命婦至於老疾,無不受冰。」杜預以西陸為三月日,在 大梁之次,清明節穀雨中,是夏三月。是時蟄蟲已出, 有溫暑臭穢,宜當用冰,故以時出之。後鄭泥於夏頒 冰之言,乃以西陸為四月立夏之時,又引夏頒冰以 為說。不知四月立夏則日在實沈之次,轉而行南陸, 何以謂之西陸朝覿?不然,則《左氏》何以又曰「火出而 畢賦」,火出於辰,即夏之三月也。若出次必待四月立 夏之時,則何三月火出而畢賦乎?鄭氏之說,吾無取 焉。意者日在西陸,火出於辰,在夏為三月,是時方出 冰,夏則取而頒之耳,頒非出也。若必日在西陸,暑氣 盛而後頒冰,非特不知頒冰之制,亦不知西陸日行 之度。

染人凡染夏纁元。訂義鄭康成曰:「纁元者,謂始可以染 此色者。元纁者,天地之色,以為祭服。石染當及盛暑 熱潤,始湛研之,三月而後可用。」賈氏曰:「夏暑熱潤之 時,以朱湛丹秫,易可和釋,故夏染纁元。」《王氏詳說》曰: 「夏纁元,則《攷工鍾氏》也。其職曰:『三入為纁,五入為緅, 七入為緇』。」雖不言元,鄭氏謂「元在緅緇之間。」王昭禹 曰:「纁者,黃而兼赤色」;元者,赤而兼黑色。《鄭鍔》曰:「纁黃 而赤,法陽,夏則陽用事,位在南方,染纁宜矣。」

《地官·稻人》:「凡稼澤,夏以水殄草而芟荑之。」訂義鄭康成 曰:「殄,絕也。」鄭鍔曰:「稼於下地,以去水為先。若夫稼澤, 則法又不同。澤者草之所生,所以去草為先。盛夏水 熱,芟之荑之,以水殄之,草不生則地可稼。」王氏曰:「夏 以水殄草,則以夏水如湯,利以殺草也。」

春官司尊彝,夏禴,祼用鳥彝。訂義鄭鍔曰:「夏禴之彝則 飾以鳥。鳥,鳳也。夏為文明而鳳具五色,文明之禽也。」 王昭禹曰:「夏於五行為火,而鳥,火屬也,故用鳥彝。」 《夏官校人》:「夏祭先牧,頒馬攻特。」訂義鄭鍔曰:「先始教人 以放牧者也。夏草方茂,馬皆出而就牧,思其始教以 養牧之法,故祭於夏。夏者,放牧之時,可以就牧,故頒 而牧養之。夏火方盛,馬者火畜,又況馬之特乎?至夏 而氣益盛,不可制畜,故祭先牧之時,則攻而治之,使 皆調伏。」王氏曰:「攻特者,駒之不可習者,廋人攻之矣。 及成焉而不可習,則校人攻之。」鄭康成曰:「夏通淫之 後,攻其特,為其蹄齧,不可乘用。」

《圉師夏》,庌馬。訂義鄭康成曰:「庌,廡也。廡所以庇馬涼也。」 《鄭鍔》曰:「夏暑酷而馬尤畏熱,必為廡以涼之。」

《冬官·考工記》:弓人「夏治筋則不煩。」訂義鄭康成曰:「煩亂 也。」《鄭鍔》曰:「筋本攣結不紓,宜緩而治之。夏者解緩之 時,於斯而治之,則筋勢慢易不煩亂矣。」

《詩經魯頌閟宮章》:「秋而載嘗,夏而楅衡。」朱注嘗,秋祭名。 楅衡,施於牛角,所以止觸。秋將嘗,而夏楅衡其牛,言 夙戒也《國語》:宣公夏濫于泗淵,里革斷其罟而棄之,曰:古者 大寒降土,蟄發水虞。于是乎講罛罶,取名魚登川禽 而嘗之寢廟,行諸國人,助宣氣也。鳥獸孕,水,蟲成獸 虞。于是乎禁罝羅,矠魚鱉,以為夏槁,助生阜也。鳥獸 成,水,蟲孕水虞。于是乎禁罝䍡,設穽鄂,以實廟庖,畜 功用也。且夫山不槎櫱,澤不伐夭,魚禁鯤鮞,獸長麑 䴠,鳥翼鷇卵,蟲舍蚳蝝,蕃庶物也,古之訓也。今魚方 別孕,不教魚長,又行網罟,貪無蓺也。公聞之曰:「吾過 而里革匡我,不亦善乎!是良罟也。為我得法,使有司 藏之,使吾無忘。」諗師存侍,曰:「藏罟不如寘里革于側 之不忘也。」

《列子殷湯》篇:「鄭師文:『當夏而叩羽絃,以召黃鍾,霜雪 交下,川池寒沍』。」

《烈士傳》:「楚王夫人嘗于夏日納涼而抱鐵柱,心有所 感,遂懷孕,後產一鐵。楚王命鏌鋣為雙劎,一雌一雄。」 《吳越春秋》:「越王欲復吳仇,夏則握火懸膽于户,出入 嘗之。」

《越絕書》:闔閭庖所,凡夏日供帳飲食曰「冰廚。」

今太守舍者,春申君所造。後壁屋以為逃夏宮。 《史記孝武帝本紀》:「元封二年夏,有芝生殿防內中,乃 下詔曰:『甘泉防生芝九莖,赦天下,毋有復作』。」

《漢書昭帝本紀》:「始元六年夏,旱,大雩,不得舉火。」不 得舉火。抑陽助陰也。

元鳳六年夏詔曰:「夫穀賤傷農今三輔太常穀減賤 其令以菽粟當今年賦。」

《宣帝本紀》:元康三年「夏六月,詔曰:前年夏,神爵集雍。 今春五色鳥以萬數,飛過屬縣,翱翔而舞,欲集未下。 其令三輔毋得以春夏摘巢探卵,彈射飛鳥。具為令。」 《元后傳》:莽知太后婦人厭居深宮中,欲虞樂以市其 權,乃令太后四時車駕巡狩四郊,存見孤寡貞婦,夏 遊篽宿鄠、杜之間。

《西京雜記》:「漢長安巧工丁緩作七輪扇,連續七輪,大 皆徑丈。夏月使一人運之,滿堂皆寒。」

《後漢書諒輔傳》:「輔仕郡為五官掾,時夏大旱,太守自 出祈禱山川,連日而無所降。輔乃自暴庭中,慷慨咒 曰:『輔為股肱,不能進諫納忠,和調陰陽,承順天意,至 令天地否隔,萬物焦枯,咎盡在輔。今敢自祈請,若至 日中不雨,乞以身塞無狀』。于是積薪柴,聚茭茆,以自 環,搆火其旁,將自焚焉。未及日中時,而天雲晦合,須」 臾澍雨,一郡沾潤。

《鍾離意傳》:永平三年夏,旱而大起北宮。意上疏帝策 詔報曰:「湯引六事,咎在一人。比上天降旱,密雲數會, 朕戚然慚懼,思獲嘉應,故分布禱請,窺候風雲,北祈 明堂,南設雩場。今又敕大匠止作諸宮,減省不急詔。 因謝公卿百僚,遂應時澍雨焉。」

謝承《後漢書》:「宋均為九江太守,五日一視事,夏以平 旦。」

《後漢紀》:「高鳳好讀書。夏日暴麥,鳳持竿護雞。時雨大 至,鳳讀書不覺漂麥。」

《安陸府志》:「後漢黃香,江夏人。事親至孝,夏月扇枕席。」 《後漢書李郃傳》:「郃通五經,善河洛風星,縣召署幕門 候吏。和帝即位,分遣使者,皆微服單行,各至州縣觀 採風謠。使者二人當到益部,投郃候舍。時夏夕露坐, 郃因仰觀問曰:『二君發京師時,寧知朝廷遣二使耶』? 二人曰:『不聞也』。問何以知之,郃指星示云:『有二使星 向益州分野,故知之耳』。」

謝承《後漢書》:「黃昌夏多蚊,貧無幬,傭倩為作。」

袁紹在河朔,每至夏大飲,曰「避一時之暑。」故號為「河 朔飲。」

《宋書符瑞志》:「吳孫權黃龍三年夏,野蠶繭大如卵。」 《魏志管寧傳》:「寧居宅離水七八十步,夏時詣水中澡 灑手足,闚於園圃。」

《世說》:何平叔美姿儀,面至白,魏文帝疑其傅粉。正夏 月與熱湯,麪既噉,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轉皎然。 《語林》:「晉陸機在洛,夏月忽思東頭竹篠飲,語劉寶曰: 『吾思鄉轉深矣』。」

《銷夏》:晉葛洪從祖元學道得仙,自號「仙翁。」每大醉,夏 則入水底,八日乃出,以其能閉氣胎息也。

《晉書吳猛傳》:「猛少有孝行,夏日常手不驅蚊,懼其去 己而噬親也。」

《世說》:周鎮罷臨川郡還都,未及上住,泊青溪渚,王丞 相往看之,時夏月暴雨卒至,舫既狹小而又大漏,殆 無坐處。王曰:「歷威之清,何以過此?」即啟用為吳興郡 丞相。嘗夏月至石頭看庾公,庾公正料事,丞相云:「暑 可小簡之。」庾公曰:「公之遺事,天下亦未以為允。」 銷夏,謝遏夏月嘗仰臥謝公,清晨卒來,未暇著衣,跣 出屋外,方躡問訊。公曰:「汝可謂前倨後恭。」

《晉書孫登傳》:「登無家屬,于郡北山為土窟居之,夏則 編草為裳。」

《嵇康傳》:「康性絕巧而好鍛,宅中有柳樹甚茂,乃激水 圜之,每夏月居其下,以鍛車引傳引。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 以照書,以夜繼日焉。」

《異苑》:「晉滕放,太元初夏,枕文石枕臥,忽暴雨,雷震其 枕,枕四解,傍人莫不怖懼,而放獨自若云,微覺有聲, 不足為驚。」

《晉書陶潛傳》:「潛嘗言,夏月虛閒,高臥北窗之下,清風 颯至,自謂羲皇上人。」

《吳錄》:「朱光為建安太守,有橘,冬月于樹上覆裹之,至 明年春夏,色變青,味絕美。」《上林賦》云:「盧橘夏熟。」盧,黑 色也。葢近是乎? 《晉書張駿傳》:「謙光殿南曰朱陽赤殿,夏三月居之,其 傍有直省內官寺署,一同方色。」

《拾遺記》:「石虎於太極殿前起樓,高四十丈,結珠為簾, 垂五色玉佩,風至鏗鏘,和鳴清雅。盛夏之時,登高樓 以望四極,奏金石絲竹之樂,以日繼夜。於樓下開馬 埒射場,周迴四百步,皆文石丹沙及彩畫。於埒傍聚 金玉錢貝之寶,以賞百戲之人。四廂置錦幔,屋柱皆 隱起,為龍鳳百獸之形,雕斲眾寶以飾楹柱,夜往往」 有光明,集諸羌氏於樓上。時亢旱,舂雜寶異香為屑, 使數百人於樓上吹散之,名曰「芳塵臺。」上有銅龍,腹 容數百斛酒,使胡人於樓上嗽酒,風至望之如露,名 曰「粘雨臺」,用以灑塵。樓上戲笑之聲,音震空中。 《晉書》:「肅慎國,一名挹婁,夏則巢居。」

《宋書羊欣傳》:「欣父不疑,為烏程令,欣時年十二。王獻 之為吳興太守,甚知愛之。獻之嘗夏月入縣,欣著新 絹帬晝寢,獻之書帬數幅而去。欣本工書,因此彌善。」 《太平御覽》:「宋明帝猜慮,體肥憎風,夏月常著小皮衣, 拜左右二人為司風令史,風起方向,輒先啟聞。」 《神僧傳》:「釋法順夏中引眾,驪山棲靜,地多蟲蟻,無因 種菜。」順恐有損害,就地祝之,令蟲移徙,不久往視,如 其分齊,恰無蟲焉。

《南齊書竟陵王子良傳》:「子良少有清尚,禮才好士,居 不疑之地,傾意賓客,天下才學皆遊集焉。善立勝事, 夏月客至,為設瓜飲及甘果,著之文教。」

《隋書百官志》:「天監七年,加置太府卿,以少府為少府 卿,加置太僕卿,三卿是為夏卿。」

《詞林海錯》:庾肩吾少事陶先生,頗多藝術。嘗夏會客, 向室噓氣成雪。

《瑯嬛記》:虞伯施少學於顧野王,野王當夏日聞蟬聲, 使詠之,伯施操筆便成詩曰:「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 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野王喜曰:「此子沉靜寡 欲,定享大名於天下。」

《酉陽雜俎》:「譙郡有功曹𡼏。天統中,濟南來府君出除 譙郡,時功曹清河崔公恕弱冠有令德。於時夏旱,送 別者千餘人至此𡼏上,眾渴思水,升直萬錢矣。來公 有思水色。恕獨見一青鳥於𡼏中,乍飛乍止,怪而就 焉。鳥起,見一石,方五六寸,以鞭撥之,清泉湧出,因盛 以銀瓶,瓶滿水立竭,惟來公與恕其療而已。議者以」 為盛德所感致焉。時人異之。故以為目。

《後周書。鄯善傳》:西北有流沙數百里,夏日有熱風,為 行旅之患。風之欲至,惟老駝知之,即鳴而聚立,埋其 口鼻於沙中,人每以為候,亦即將氈擁蔽鼻口。 《北史。魏收傳》:收年十五,隨父赴邊,好習騎射,欲以武 藝自達。滎陽鄭伯調之曰:「魏郎弄戟多少?」收慚,遂折 節讀書,夏月坐板床,隨樹陰諷誦積年,床板為之銳 減,而精力不輟,以文華顯。

《大業雜記》:「五年,吳郡送扶芳二百樹。其樹蔓生纏繞, 他樹葉圓而厚。夏月取其葉,微火炙使香,煮以飲,碧 深色香甚美,令人不渴。」

杜寶《拾遺錄》:「隋大業六年,吳郡獻海鮸乾鱠。其法五 六月取大鮸四五尺者,鱗細而紫,無細骨,不腥。取肉 切曬極乾,以新瓶盛之,泥封固。用時以布裹水浸少 頃,去水,則皎白如新也。」

《隋書南蠻傳》:「真臘國,每五六月中毒氣流行,即以白 豬、白牛、白羊於城西門外祠之。」

《唐書百官志》:「光宅二年,改兵部曰夏官。」

《李適傳》:「天子饗會游豫,唯宰相及學士得從。夏宴葡 萄園,賜朱櫻」

《開元天寶遺事》:「貴妃每至夏月,常衣輕綃,使侍兒交 扇鼓風,猶不解其熱。每有汗出,紅膩而多香。或拭之 於巾帕之上,其色如桃紅也。」

貴妃素有肉體,至夏苦熱,常有肺渴,每日含一玉魚 兒於口中,葢藉其涼津沃肺也。 《楊妃外傳》:「明皇夏月授楊妃卻暑犀如意。」

《杜陽雜編》:「李輔國家藏珍玩,皆非人世所識。夏則於 堂中設迎涼之草,其色類碧,而榦似苦竹,葉細如杉, 雖若乾枯,未嘗凋落。盛暑束之窗戶間,而涼風自至。 銷夏,馬侍中嘗寶一玉精盌,夏蠅不近盛水經月不 腐不耗,或目痛,含之立愈。」

《雲仙雜記》:「長安冰雪,至夏月則價等金璧。白少傅詩

名動於閭閻,每需冰雪,論筐取之,不復償價,日日如
考證
是。」

《宣和書譜》:懷素晚精意於翰墨,追倣不輟,禿筆成塚。 一夕觀夏雲隨風,頓悟筆意,自謂得草書三昧。 《酉陽雜俎》:王彥威在汴州,夏旱,時袁王傅季𤣱寓汴, 因宴王以旱為言,季醉曰:「欲雨甚易耳,可求蛇醫四 頭,十石甕二枚,每甕實以水浮,二蛇醫以木蓋密泥 之,分置於閒處。甕前後設席燒香,選小兒十歲以下 十餘,令執小青竹,晝夜擊其甕,不得少輟。」王如言試 之,一日兩夜雨大注。舊說龍與蛇醫為親家焉。 《杜陽雜編》:敬宗皇帝寶曆元年,南昌國獻玳瑁盆。盆 可容十斛,外以金玉飾之。及盛夏,上置於殿內,貯水 令滿,遣嬪御持金銀杓酌水相沃,以為嬉戲,終不竭 焉。

《全唐詩話》:文宗夏日與學士聯句曰:「人皆苦炎熱,我 愛夏日長。」公權續曰:「薰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諸學 士屬和,帝獨諷公權兩句,辭清意足,不可多得。乃令 公權題於壁上,字方圓五寸。帝觀之,歎曰:「鍾、王復生, 無以加矣。」

《杜陽雜編》:「文宗夏月延學士講易,賜辟暑犀。」

武宗皇帝會昌元年,扶餘國貢松風石。石方一丈,瑩 徹如玉。其中有樹,形若古松偃蓋,颯颯焉而涼飈生 於其間。至盛夏,上令置於殿內,稍秋風颼颼,即令撤 去。

《劇談錄》:李德裕嘗因夏日邀同列及朝士宴,時畏景 赫曦,咸有鬱蒸之苦。既延入小齋,列坐開尊,煩暑都 盡,清飈凜冽,如涉高秋,及昏而罷,出戶則火雲烈日, 熇然焦灼。有好事者求親信問之,云:「此日以金盆貯 水,浸白龍皮,置於座中。」龍皮者,新羅僧得自海中。 《北夢瑣言》:乾符初,張建章為幽州司馬,往渤海,遇仙 女於島,遺一鮫綃,歸進僖宗。夏月展之,滿室凜然。 《清異錄》:唐世京城遊手,夏月採蟬貨之,唱曰:「只賣青 林樂」,婦妾小兒爭買,以籠懸窗户間,亦有驗其聲長 短為勝負者,謂之仙蟲社。

《雲仙雜記》:昌蓄採星盆,夏月漬果則倍冷。 霍仙鳴別墅在龍門,一室之中開七井,皆以雕鏤木 盤覆之,夏月坐其上,七井生涼,不知暑氣。

《記事珠》盧記室多作脯腊。夏則委人於十步內,扇上 塗錫以撲蠅,脯以青紗障隔塵土。時人呼為「獵蠅記 室。」

《酉陽雜俎》:「集賢校里張希復言:舊有師子尾拂,夏月 蠅蚋不敢集其上。」

道士《許象之》言:「以盆覆寒食飯於闇室地,入夏悉化 為赤蜘蛛。」

《清異錄》:孟昶夏月水調龍腦末,塗白扇上,用以揮風。 一夜與花蕊夫人登臺望月,誤墮其扇,為人所得。外 有效者,名「雪香扇。」

臨川上饒之民,創作醒骨紗,用純絲蕉骨相兼撚織, 夏月衣之,輕涼適體。陳鳳閣喬始以為外衫,號「太清 氅」,又為四䙆肉衫子,呼小太清。 《稽神錄》:王建稱尊於蜀,其嬖臣唐道襲為樞密使,夏 日在家,會大雨,其所蓄貓戲水於簷溜下。道襲視之, 稍稍而長,俄而前足及簷,忽爾雷電大至,化為龍而 去。

《遼史營衛志》:「夏捺缽無常所,多在吐兒山。道宗每歲 先幸黑山,拜聖宗、興宗陵,賞金蓮,乃幸子河避暑。吐 兒山在黑山東北三百里,近饅頭山。黑山在慶州北 十三里,上有池,池中有金蓮。子河在吐兒山東北三 百里,懷州西山有清涼殿,亦為行幸避暑之所。四月 中旬,起牙帳,卜吉地,為納涼所。五月末旬,六月上旬」 至居五旬,與北南臣僚議國事,暇日遊獵,七月中旬 乃去。

《宋史河渠志》:「元豐間,四月導洛通汴,六月放水,四時 行流不絕。」

銷夏,歐陽修云:「王介甫以夏月晝睡方枕為佳。」問其 何理,云:「睡久氣蒸,枕熱則轉一方冷處。」介甫知睡,真 懶者也。

《東軒雜記》:學士王平甫,盛夏流汗浹衣。劉貢父曰:「真 汗淋學士也。」

呂公著居家,夏不排窗,不揮扇。一日盛夏,楊大夫器 之,呂公甥也。將赴鎮戎軍倅辭公,公於西窗烈日中, 冠裳對飲三杯,器之汗流浹背,公凝然不動。

《石林燕語》:宋守約為殿帥,夏日輪軍校十數輩捕蟬, 不使得聞,聲有鳴於前者,皆重笞之,人多不堪。神宗 一日問之,守約曰:「軍中以號令為先,臣承平總兵殿 陛,無所信其號令,故寓以捕蟬,庶幾可使人也。」 《揮麈前錄》:宣和中,蔡居安提舉祕書省,夏月會館職 於道山食瓜,居安令坐上徵瓜事,各疏所憶,每一條 食一片,坐客不敢盡言,居安所徵為優。欲畢,校書郎 董彥遠連徵數事,皆所未聞,悉有據依,咸嘆服之。 山家清供,向杭雪分兗。夏月命飲,作大耐糕,用芋生 者,去皮剜心,以白梅、甘草湯焯,用蜜和松子、欖仁填之,入小甑蒸熟,取先公大耐官職之意。

《元氏掖庭記》:淑妃龍瑞嬌,貪而且妬,宮人少有不如 意,笞撻至死,有不欲置之死地者,則百計千方,致其 苦楚。夏則火圍,謂之「蒸骨。」

京城北三十里,有玉泉山,山半為呂公巖。元帝於夏 月嘗避暑於北山之下,曰「西湖」者,其中多荷蒲菱芡。 帝以文梓為舟,伽南為楫,刻飛鸞翔鷁斾於船首,隨 風輕漾。又作採菱小船,縛綵為棚,木蘭為槳,命宮娥 乘之,以採菱為水戲,時凝香兒在焉。帝命製《採菱曲》, 使篙人歌之,遂歌《水面剪青》之調曰:「伽南楫兮文梓 舟,泛波光兮遠夷猶。波搖搖兮舟不定,揚予袂兮金 風競。棹歌起兮纖手揮,青角脫兮水瀠洄。歸去來兮 樂更誰。」篙人歌之,聲滿湖上,天色微曛,山含落日,帝 乃周遊荷間,取荷之葉,或以為衣,或以為蓋,四顧自 得,畢竟忘歸。又命作《採蓮》之曲,於是調折新荷而歌 曰:「放漁舟兮湖之濱,剪荷柄兮折荷」英,鴛鴦飛兮翡 翠驚。張蓮葉以為蓋兮,緝藕絲以為衿。雲光淡,微煙 生。對芳華兮樂難極,返予棹兮山月明。

張鳳翼譚輅先君性爽豁,夏月作希網一巾,僅僅可 數目,郡人爭效之。魯望嘗戲予云:「尊公盛德,特以希 網變似白璧微瑕。」予應之曰:「郭林宗折角巾,謝安石 蒲葵扇,王遵業穿角履,獨孤信側帽,亦可作微瑕否?」 舉座大笑。

《續文獻通考》:「湯霖,新建人。母病熱思冰。時天燠,霖累 日號泣池上,忽聞池中戛戛聲,視之,乃冰也。取以奉 母,遂愈。」

夏部雜錄 编辑

《書經君牙》:「夏暑雨,小民惟曰怨咨。」

《禮記·禮運》:「昔者先王未有宮室,夏則居橧巢。」

《儒行》「儒有冬夏,不爭陰陽之和。」陳注所謂「己所不欲,勿 施於人」,恕也。

《鄉飲酒義》:「南方者夏,夏之為言假也,養之長之假之 仁也。」

《爾雅》:「夏扈竊元」《夏扈竊元》,趣民耘苗者也。

《公羊傳》:「公狩於郎。」「不以夏田」者,《春秋》制也。以為飛 鳥未去於巢,走獸未離於穴,恐傷害於幼穉,故於苑 囿中取之。

《國語》:「夏日可畏。」

《易飛候》有雲大如車蓋十餘,此陽火之氣,必暑,有暍 者。

《易通卦驗》:「乾得坎之蹇,則當夏雨雪。」

《尚書考靈耀》,「火星為夏期。」專陽相同感精符。

《春秋感精符》「王者政令苛則夏下霜。」

《孝經說斗》指午為夏。

古《三墳》,「夏長萬物,陽之象也。」

《神農書》:「夏日成養。」

《素問·風論篇》以夏丙丁傷於風者,為心風。

《四時刺逆從論篇》:「夏者,經滿氣溢,入孫絡受血,皮膚 充實。」

《山海經》:「狼山多毒草,盛夏鳥過之不能去。」

《管子五行篇》:「黃帝得祝融而辯於南方,故使為司徒。」 夏者,司徒也。

《禁藏》篇:「夏日之不煬,非愛火也,為不適於用,便於體 也。」

《國蓄》篇:「夏貸以收秋實。」

《菁茅謀》篇:「大夏帷蓋衣幕之奉不給,謹守泉布之謝, 物且為之舉。」

《禽經》:「五采備曰翬,亦曰夏翟。」雉尾至夏,則光鮮也。 《文子精誠篇》:「政失於夏,熒惑逆行;夏政不失,則降時 雨。」

老成子學幻於尹文先生,「深思三月,遂能於夏月造 冰。」

《鶡冠子》:「斗柄南指,而天下皆夏。」

《呂氏春秋離俗覽》:「夏之德暑,暑不信,其土不肥。土不 肥則長遂不精。」

《史記·天官書》:「辰星之色,夏赤白而歲熟。夏不見,有六 十日之旱。」

《樂書》註:「徵屬夏。夏時生長,萬物皆成形體。事亦有體, 故配事。」

《漢書魏相傳》:「南方之神,炎帝乘離,執衡司夏。」火為 禮,禮者齊,齊者平,故「為衡。」

《越絕書》:「陽者,主生萬物,方夏三月之時,大熱不至,則 萬物不能成。」

《賈誼新書》:「南方之弧以柳,柳者,南方之草,夏木也。」 《淮南子原道訓》「夏蟲不可以語冰,篤於時也。」

《俶真訓》:「夏日之不被裘者,非愛之也,燠有餘於身也。」 《時則訓》「夏為衡,衡者,所以平萬物也。衡之為度也,緩 而不後,平而不怨,施而不德,弔而不責,常平民祿,以 繼不足。勃勃陽陽,唯德是行,養長化育,萬物蕃昌,以 成五穀,以實封疆。其政不失,天地乃明精神。」《訓知》冬日之箑,夏日之裘,無用於己,則萬物之 變為塵埃矣。

《主術訓》:「夏日之陰,萬物歸之,而莫使之然。」

《繆稱訓》。聖人之舉事也,進退不失時,若「《夏就絺》綌」之 謂也。

《春秋繁露官制象天篇》:「夏者,太陽之選也。」

《五行之義》篇:「火居南方,而主夏氣。」

《陽尊陰卑》篇:「人生而天。而取化於天。樂氣取諸夏。」 《天辯在人》篇。「太陽因火而起,助夏之養也。」

《夏樂》,志也。

人無夏氣,何以盛養而樂生?天無樂氣,亦何以疏陽 而夏養長?

《陰陽出入上下篇》:「夏右陽而左陰。」

《治水五行篇》:「七十二日,火用事,其氣慘陽而赤,正封 疆,循田疇。」

《祭義》篇:「夏上尊實。」尊實,麪也。夏之所受初也。夏約,故 曰礿,貴所初礿也。

《威德所生》篇:「夏者,天之德也。」

《如天之為篇》:「聖人夏修德而致寬。」方致寬之時,見大 惡亦立去之。

《神異經》:「北方荒中有石湖,方千里,岸深五丈餘,恆冰, 惟夏至五六十日解耳。」

《說苑》:管仲曰:「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窮必矣。」

《後漢書荀爽傳》:「在地為火,在天為日,在天者用其精, 在地者用其形,夏則火王,其精在天,溫暖之氣,養生 百木,是其孝也。」

《白虎通五祀篇》:「夏祭竈,竈者,火之主,人所以自養也。 夏亦火王,長養萬物。」

《五行篇》:「子養父母何法?」法夏養長木,此火養母也。 《釋名》:「夏曰昊天」,其氣散布,皓皓也。夏,假也,寬假萬物 使生長也。

《三輔黃圖》「清涼殿,夏居之則清涼也。」

《四民月令》:「五月、六月,可菑麥田。」

張衡《應間》:「元龍迎夏,則陵雲而奮鱗」,樂時也。

《風土記》:五月風發,六月乃止,俗號「黃雀風。」是時海魚 變為黃雀,故名。

《抱朴子·仙藥篇》:「雲母有五色並具,而多赤者,名雲珠, 宜以夏服之。」

《名山記》:「點蒼山綿亙百餘里,若屏風然,有十九峰環 列內向,陰崖積雪,經夏不消,故亦名雪山。」

《南方草木狀》:「赬桐花,嶺南處處有。自初夏生至秋,蓋 草也。如桐,其花連枝萼,皆深紅之極者。」

鶴草,蔓生,其花麴塵色,淺紫,蔕葉如柳而短。當夏開 花,形如飛鶴,嘴翅尾足無所不備。

「抱香履」,抱木生水松之旁,若寄生然,極柔弱,不勝刀 鋸,乘濕刳而為履,既乾而韌,不可理也。履雖猥大而 輕者若通脫木,風至隨飄而動。夏月納之,可禦蒸濕 之氣。

《綽菜》夏生於池沼間,葉類茨菰,根如藕條。南海人食 之,云令人思睡,呼為瞑菜。

《南康記》:「覆笥山平湖中,有石鴈浮在水,每至炎氣代 序,則飛翔,若知感候。」

《廣州記》:「羅浮山有橘,夏熟,實大如李。剝皮噉則酢,合 食極甘。」

《廣志》:「洛陽北邙山有張公夏梨,甚甘,海內惟有一樹。」 《洛陽記》:「大夏門,魏明帝所造,有三層,高百丈。」

《宋書禮志》:「夏祠用鑑盛冰,室一鑑,以禦溫氣蠅蚋,三 御殿及大官膳羞,並以鑑供冰。」

《符瑞志》:麒麟夏鳴曰「養綏。」

《荊州記》:「橘洲在郡南四里,夏水懷山諸洲皆沒,橘洲 獨在。」

《丹陽記》:漢夏門魏加曰「大夏。」

沈約《均聖論》:「夏苗取其害穀。」

《三禮義宗:火正》曰:「祝融者,祝,甚也;融,明也,言夏時物 氣甚明也。」

《名醫別錄》:「蘼蕪,一名江蘺,芎藭苗也。生雍州川澤及 冤句。四月、五月採葉,暴乾。」

《益州記》:「瀘水源出曲羅,兩峰有殺氣,暑月舊不行,故 武侯以夏渡為艱。」

劉勰《新論履信》篇:「夏之德炎炎,不信則草木不長,草 木不長則長贏之德廢。」

《水經注》:「峽中有瞿塘、黃龕二灘,夏水迴復,沿泝所忌。 鬱水逕高要縣,縣東去郡五百里。刺史夏避毒,徙縣 水居也。」

《齊民要術》:魏文侯曰:「民夏以鏹耘。」

凡夏種欲淺,直置自生。夏氣熱而生速也。

凡種麻,欲得良田,不用故墟,地薄者糞之,耕不厭熟, 田欲歲易。夏至前十日為上時,至日為中時,至後十 日為下時。《崔寔》曰:「夏至先後各五日,可種牡麻。」牡 麻有花無實。

《崔寔》曰:「榆莢落時可種藍,五月可刈藍,六月種冬藍羝羊四月末,五月初鉸之。」性不耐寒,早鉸寒則凍 死。

作夏雞鳴酒法:秫米二升,煮作糜。麴二斤,擣合米和 令調,以水五斗漬之,封頭。今日作,明旦雞鳴便熟。 崔氏曰:「四月可作酢,五月五日亦可作酢。」

作夏月魚酢法:臠一斗,鹽一升八合,精米三升,炊作 飯。酒二合,橘皮,薑半合,茱萸二十顆,仰著器中。多少 以此為率。

《南方記》:「前樹野生,二月花色連青,實如手指,長三寸。 五六月熟,以湯滴之,削去核,食以糟鹽,藏之味辛可 食。出交趾。」

崔氏曰:「四月蠶入簇時雨降,可種黍禾,謂之上時。夏 至先後各二日,可種黍。蟲食李者,黍貴也。」又夏種黍 穄,與植穀同時,非夏者,大率以椹赤為候。諺曰:「椹釐 釐,種黍時。」

《唐本草》:「蔛菜,所在有之,生水旁。葉似澤瀉而小,花青 白色,亦堪蒸啖。江南人用蒸魚食甚美。五、六月採莖, 暴乾用。」

《本草拾遺》:「清水揉梅葉,洗蕉葛衣,經夏不脆。」

檀似秦皮,其葉堪為飲。樹體細,堪作斧柯。至夏有不 生者。忽然葉開,當有大水,農人候之以占水旱,號為 「水檀。」

《國史補》:「江東有蚊母鳥,亦謂之吐蚊鳥。夏則夜鳴,吐 蚊於叢葦間,湖州尤甚。」

峽路峻急,故曰:「朝發白帝,暮徹江陵。」四月五月為尤 險時,故曰:「灩澦大如馬,瞿塘不可下;灩澦大如牛,瞿 塘不可留。灩澦大如襆,瞿塘不可觸。」

《酉陽雜俎》:「慈竹,夏月經雨,滴汁下地,生蓐,似鹿角,色 白。食之已痢也。」

《食膠蟲》夏月食松膠,前腳傅之,後腳聶之納之。尻中 《三白草》,此草初生不白,入夏葉端方白。農人候之蒔 田三葉白,苗畢秀矣。其葉似薯蕷。

熊膽夏在腹。

《天牛蟲》,黑甲蟲也。長安夏中,此蟲或出於籬壁間,必 雨。

《木再花》。夏有雹。

蜀石筍街,夏中大雨後,往往得雜色小珠,俗謂地當 海眼,莫知其故。蜀僧惠嶷曰:「前史說蜀少城飾以金 璧珠翠,桓溫惡其太侈,焚之,合在此。今拾得小珠,時 有孔者,得非是乎?」

鶻「五月上旬停放,六月上旬拔毛入籠。」

南安蠻江蛇至五六月,有巨蛇泛江岸,首如張帽,萬 蛇隨之入越王城。

《北戶錄》:「南方果之美者,有荔枝。梧州火山者,夏初先 熟而味少劣。其高潘州者最佳,五六月方熟。有無核 類雞卵大者,其肪瑩白,不減水晶,性熱液甘,乃奇實 也。」

金龜子,甲蟲也。五六月生於草蔓上,大於榆莢,細視 之,真金貼龜子,行則成雙。其蟲死,金色隨滅,如螢光 也。

《劇談錄》:「曲江池南有紫雲樓、芙蓉苑,西有杏園、慈恩 寺,煙水明媚,入夏菰蒲蔥翠,柳陰四合,碧波紅蕖,湛 然可愛。好事者賞芳辰,翫清景,聯騎攜觴,亹亹不絕。」 正義:「赤帝,南方赤熛怒之帝也。夏,萬物茂盛,功作大 興,則天施德惠,天牢為之空虛也。天牢六星,在北斗 魁下。」

《嶺南錄異》:「鶴子草,蔓生也。其花麴塵色,淺紫,蔕葉如 花而短,當夏開花。」又呼為綠花綠葉南人云是媚草,採之曝 乾,以代面靨,形如飛鶴,翅尾嘴足,無所不具。此草蔓 至春生雙蟲,只食其葉。越女收於粧奩中,養之如蠶, 摘其草飼之,蟲老不食,而蛻為蝶,赤黃色。婦女收而 帶之,謂之「媚蝶。」

《嶺表錄異》:「蚊母鳥,形如鷁,嘴大而長,池塘捕魚而食, 每叫一聲,則有蚊蚋飛出其口。俗云:採其翎為扇,可 辟蚊。」

《吳地記》:「花山在吳縣西三十里,其山蓊鬱幽邃,山上 有池,旱亦不涸,中有蒓甚美,夏食之去熱,吳中以為 佳品。」

《開寶本草》:「升麻四月、五月著花似粟穗,白色。六月以 後結實黑色,根如蒿。紫根黑色,多鬚。」

楊梅樹若荔枝樹,子生青熟紅,肉在核上,無皮殼。四 月、五月采之。南人醃藏為果,寄至北方。

《益部方物略記》:「木蓮花生峨眉山中諸谷,狀若芙蓉, 香亦類之。」木幹花夏開,枝條茂蔚,不為園囿所蒔。 《瑣碎錄》:「立夏後逢庚日為入梅,芒種後逢辰日為出 梅。」

《皇極經世觀物內篇》:「夏為長物之府。」

《圖經本草》:「荔枝以閩中為第一,蜀中次之,嶺南為下。 其子喜雙實,殼有皺紋羅,初青漸紅,肉色淡白如肪, 味甘而多汁。夏至將中,則子翕然俱赤,乃可食也。大 樹下子至百斛,五、六月盛熟時,彼方皆燕會其下以賞之,極量取啖,雖多亦不傷人,過則飲蜜漿便解。」 薏苡生真定平澤及田野,所在有之。苗莖高三、四尺, 葉如黍,開紅白花。五月、六月結實,青白色,形如珠子 而稍長,故呼「薏珠子。」小兒多以線穿如貫珠為戲。 櫸樹山中處處有,皮似檀槐,葉如櫟。削取裏皮。去 上甲。煎服之。夏日作飲去熱。

蘭草氣香澤,可作膏塗髮。生澤畔,葉光潤。五月、六月 採,陰乾。婦人和油澤頭。

槐有數種:葉大而黑者,名「櫰槐」;晝合夜開者,名「守宮 槐」;葉細而青綠者,但謂之槐。四月、五月開花,六月結 實。

川芎,關陜、川蜀、江東山中多有之,而以蜀川者為勝。 「四五月生葉,似水芹,江東、蜀人採葉作飲。」

《嬾真子》:襄鄧之間多隱君子。僕嘗記陜州夏縣士人 樂舉明遠嘗云,二十四氣,其名皆可解,獨小滿、芒種, 說者不一。僕因問之,明遠曰:「皆為麥也。小滿四月中, 謂麥之氣至此方小滿而未熟也。芒種,五月節種,該 數類之種,謂種之有芒者,麥也,至是當熟矣。」僕因記 《周禮》「稻人,澤草所生,種之芒種。」注云:「澤草之所生,其 地可種芒種稻麥也。」僕近為老農,始知過五月節則 稻不可種。所謂「芒種五月節」者,謂麥至是而始可收, 稻過是而不可種也。古人名節之意,所以告農候之 早晚深哉。

《雲笈七籤》:「治心當用呵,呵為瀉,吸為補。夫心者,離之 氣,火之精,其色赤,其象如蓮花,其神如朱雀。心主神 化為玉女,身長八尺,持玉英出入於心府。夫心者,夏 之用事,常以四月、五月、六月弦朔清旦,南面端坐,叩 金梁九嗽元泉,三靜思想,吸離宮之赤氣入口,三吞 之,以補呵之損,植其靈府,開心穴,餌離火,濯玉女,神」 平體安。

《菊譜》:「小金鈴一名夏菊,花如金餘而極小,無大本,夏 中開。」

夏月佛頂菊,五、六月開,色微紅。

《埤雅》:「再蠶謂之原蠶,一名魏蠶。」今以晚蠶養之,先王 之法禁焉。俗謂之夏蠶,亦曰熟蠶。

《倉庚》鳴於仲春,其羽之鮮明在夏。

江湘二浙四五月間,梅欲黃落,則水潤土溽,柱礎皆 汗,蒸鬱成雨,謂之「梅雨」也。

《夢溪筆談》:「江湖間惟畏大風,冬月風作有漸,船行可 以為備。惟盛夏風起,顧盼間往往罹難。曾聞江國賈 人有一術可免此患。大凡夏月風景,須作於午後,欲 行船者,五鼓初起,視星月明潔,四際至地皆無雲氣, 便可行,至於巳時即止。如此無復與暴風遇矣。 信安滄景之間多蚊蝱,夏月牛馬皆以泥塗之,不爾 多為」蚊蝱所斃。郊行不敢乘馬,馬為蚊蝱所毒,則狂 逸不可制。行人以獨輪小車,馬鞍蒙之以乘,謂之「木 馬。」挽車者皆衣韋褲。

《物類相感志》:「夏月衣蒸,以冬瓜汁浸洗,其跡自去。」 《岳陽風土記》:「岳州北瀕江州郡,氣候尤熱,夏月南風 則鬱蒸特甚。葢湖南千里無山,多得日色,故少陰涼 之氣也。」

《政和本草》:「蒲黃生河東池澤,至夏抽梗於叢葉中,花 抱梗端,如武士捧杵,故俚俗謂之蒲槌。花中蕊屑細 如金粉。市廛間採以蜜搜作果實貨賣,甚益小兒。 菰根生水中,葉似蔗荻,久則根盤厚。夏月生菌細,堪 噉,名菰菜。三年以上,心中生臺如藕,白軟,中有黑脈, 堪噉,名菰首也。」

鬱金香為百草之英,花如紅藍。四月、五月採花,即香 也。

蒿《葉似茵蔯》,而背不白,高四尺許。四月、五月採苗,日 乾。北人呼為「青蒿。」

南山多鹿,每一雄遊牝百數。至春羸瘦。及夏惟食菖 蒲,一味卻肥。

《爾雅翼》:「菌桂,生交趾桂林,正圓如竹,有二、三重者,葉 似柿,花白蕊黃,四月開,五月結實。」《離騷》:「雜申椒與菌 桂,矯菌桂以紉蕙」是也。

《螳蜋尤工捕蟬》。「五六月,蟬得美蔭,奮翼而鳴。螳蜋超 枝緣條,執翳自蔽,竦腰舉刃,捕而取之。」

《青梁殼》穗有毛粒。青米亦微青而細於黃白米。夏月 食之,極為清涼。

《桂海花木志》:「茉莉花以淅米漿日溉之,則作花不絕, 可耐一夏。花亦大,且多葉,倍常花。」

史君子花,蔓生,作架植之。夏開,一簇一二十葩,輕盈 似海棠。

《玉海》越有「逃夏宮。」

後魏有「啟夏門。」

《武昌記》:樊山東有小溪,夏時懷袖恆有寒氣,故謂之 「寒溪。」

《易簡方》:「夏月疫氣時行,用貫眾置水缸內,一家食之 不染。」

《蠡海集·天文類》:或問曰:「夏月龍行,雨餘月否者何?」答曰:「雨,陰從地生,夏日陽極在上,陰豈能生而升乎?不 升則不降。龍潛湫潭幽陰之處,一動而出,陰氣得附 之以升,既升必降,散而為雨。故夏日之雨則龍行也。 人身類夏之日,離用事,陰在內,喜嗜冷物,益其陰也。 山家清供,十月後用竹刀取欲開梅蕊上醮,以蠟投」 尊缶中。夏月以熱湯就盞泡之,花即綻,香可愛也。 杜甫詩云:「青青高槐葉,採掇付中廚。新麪來近市,汁 滓宛相俱。入鼎資過熟,加餐愁欲無。」其法於夏採槐 葉之秀者,湯少瀹,研細濾清,和麪作淘,乃以醯醬熟 蒸,簇細苗以盤行之,取其碧鮮可愛也。

《捫蝨新話》:「含笑花有大小,小含笑香尤酷烈。有四時 花,惟夏中最盛。」

《中饋錄》:夏月醃肉法:「用炒過熱鹽擦肉令軟勻,下缸 內,石壓一夜,掛起見水痕,即以大石壓乾,掛當風處 不敗。」

《玉澗雜書》:陶淵明嘗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 至,自謂羲皇上人。」此皆其平生真意。及讀其詩,所謂 「孟夏草木長,繞屋樹扶疏,眾鳥欣有托,吾亦愛吾廬。 既耕亦已種,時還讀我書」,又「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 俱。」直是傾倒所有,備書於手,初不自知為語言文字 也。此其所以不可及。「誰無三間屋,夏月飽睡讀書,藉」 木蔭,聽鳥聲,而惟淵明獨知為至樂,則知世間好事, 人所均有,而不能自受用者,何可勝數!吾今歲闢東 軒,自伐林間大竹為小榻,一夫負之可趨,擇美木佳 處,即曲肱跂足而臥,殆未覺有暑氣,不知與淵明所 享孰多少,但恨無此詩耳。

《元史·祭祀志》:「薦新冰,羔、羊,孟夏用之。櫻桃、竹筍、蒲筍、 羊,仲夏用之,瓜、豚、大麥飯、小麥麪,季夏用之。」 《農桑通訣》:「夏曰䅖青。」夏日草茂時,開墾荒地,謂之 「䅖青」, 《熙朝樂事》。西湖夏夜觀荷最宜。風露舒涼,清香徐細, 傍花淺酌,如對美人倩笑款語時也。

《林下盟》「暑月晚涼浴罷,杖履逍遙,臨池觀月,乘高取 風,採蓮剝芡,剖瓜雪藕,白醪三杯,取醉而適」其為樂, 殆未可以一二數也。

《清閒供》夏時,清晨起芰荷為衣,傍花枝吸露潤肺。禺 中披古圖畫,展法帖臨池。晌午脫巾石壁,據匡床,談 《齊諧》山海,倦則取左宮枕,爛遊華胥國。午後刳椰子 杯,浮瓜沉李,搗蓮花,飲碧芳酒。日晡浴罷硃砂,溫泉, 掉小舟垂釣於古藤曲水邊。薄暮籜冠蒲扇立層岡, 看火雲變現。

缾花月表,夏花小友。菖蒲紫蘭艾水蔥茴香。

《海槎餘錄》:「椰子樹初栽時,用鹽一二斗先置根下,則 易發。其俗家之周遭必植之木,榦最長,至斗大,方結 實。摘食時在五六月之交。」去外皮,則殼實圓而黑潤, 肉至白,水至清且甜,飲之可祛暑氣。今行商懸帶椰 瓢,是其殼也。

儋耳境山百倍於田,土多石少,雖絕頂亦可耕植。黎 俗,四五月必集眾斫山木,縱火燒盡成灰,不但根榦 無遺,上下尺餘,亦且熟透,徐徐鋤轉。種旱稻,曰「山禾」, 米粒大而香,可食,連收三四熟。

《楚小志》:「渚宮」,即楚頃襄王之離宮,而宋玉之故宅也。 相傳城西南某衛尉別業,向是五代高從誨池亭故 地。夏時藕花菱葉,清漣碧漪,彷彿南朝餘豔。

《燕山紀遊》:「聖水寺下臨澗泉閣後一松,直而多蔭,松 後石窟,夏月陰涼,坐久毛髮盡豎。」

《田家五行》:「杞花夏月開結實,主水。」

銷夏,東坡云:「《夏日與王朗昆仲及兒子邁遶城觀荷 花,登峴山亭,晚入飛英寺,分韻得詩》:『昨夜雨鳴渠,曉 來風襲月。蕭然欲秋意,溪水清可啜。環城三十里,去 去皆佳絕。蒲蓮浩如海,時見舟一葉。此間真避世,青 蒻低白髮。相逢欲相問,已逐驚鷗沒』。」

《湧幢小品》:「吳中五六月間,梅雨既過,必有大風,連數 日,土人謂之舶䑲風,云是舶商請於海神得之。凡舶 遇此風,日行數千里,雖猛而不為害。四明、錢塘商至 夏中畢集者,此風致之也。」

《本草綱目》:「指甲花,有黃、白二色,夏月開,香似木犀,可 染指甲,過於鳳仙花。」

蓮藕以蓮子種者生遲,藕芽種者最易發,其芽穿泥 成白蒻,即蔤也,長者至丈餘。五、六月嫩時,沒水取之, 可作蔬茹,俗呼「藕絲菜。」

夏衣生黴點,梅葉煎湯洗之即去。

飯豆「小豆之白者也。大如菉豆而長,四、五月種之,苗 葉似赤小豆而略大,可食。」

「硃砂根生深山中,苗高尺許,葉似冬青,葉背甚赤,夏 月長茂,根大如著,赤色。」氣味苦涼,無毒。治咽喉腫痺, 磨水或醋嚥之,甚良。

鳩有白鳩、綠鳩,今夏月出一種糠鳩,微帶紅色,小而 成群,好食桑葚及半夏苗。

旋覆一名「盜庚」,庚者金也,謂其夏開黃花,盜竊金氣 也薔薇,野生林塹間,四、五月開花四出,人家栽玩者,莖 粗葉大,延長數丈,花亦厚大,有白、黃、紅、紫數色,最大 者名《佛見笑》,小者名「木香」,皆香豔可人。

《田家雜占》:「夏夜見星密,主熱。」

蘆葦之屬,「叢生於地,夏月暴熱之日,忽自枯死,主有 水。」

凡鯉鯽魚在四五月間,得暴漲必散,子散不盡水未 止,盛散水必定。

《名勝志》:「樓兒井在高唐州城內西南隈,水極清甘,夏 月久貯不變。」

大方湖,在郯城縣西南十五里,方廣百畝,夏月蓮花 盛開,香聞數里。

蕭山縣西翠嶂山,一名「夏駕山。」夏駕者,以夏時水漲, 此山若駕於湖中也。

夏部外編 编辑

銷夏唐高宗盛夏須雪及枇杷龍眼明崇儼坐頃往 陰山取雪,嶺南取果子並到食之。時四月瓜未熟。上 思之,儼索百錢將去,須臾得一大瓜,云緱氏老人園 內得之。上追老人至,問之,云:「土埋一瓜,擬進適看,惟 得百錢耳。」

《佛國記》:白耳龍與眾僧作檀越,令國內豐熟,雨澤以 時。每至夏,龍輒化形作小蛇,兩耳邊白,眾僧識之。 《瑯嬛記》:沈休文雨夜齋中獨坐,風開竹扉,有一女子 攜絡絲具入門便坐,風飄細雨如絲,女隨風引絡,絡 繹不斷,斷時亦就口續之,若真絲焉。燭未及跋,得數 兩,起贈沈曰:「此謂冰絲,贈君造以為冰紈。」忽不見。沈 後織成紈,鮮潔明淨,不異於冰製扇。當夏日,甫攜在 手,不搖而自涼。

銷夏梅仙祖師唐僧,常學道於白雲山,篤戒行。夏月 偶坐化於梅樹下,數里間聞梅花香,經旬不息,遠近 異之。

《宣室志》有董觀者,嘗為僧,居於太原佛寺。太和七年 夏,與其表弟王生南遊荊楚。後將入長安,道至商於。 一夕舍山館中,王生既寐,觀獨未寢。忽見一物出燭 下,既而掩其燭,狀類人手而無指,細視燭影外若有 物。觀急呼王生,生起,其手遂去。觀謂王曰:「『慎無寢,魅 當再來』。因持梃而坐,伺之良久,王生曰:『魅安在?兄妄 矣』。」既就寢。頃之,有一物,長五尺餘,蔽燭而立,無手及 面目。觀益恐,又呼王生,生怒不起。觀因以梃揕其首, 其軀若草所穿,梃亦隨入其中,而力取不可得,俄乃 退去。觀慮又來,迨曉不敢寢。明日,訪館吏,吏曰:「此西 數里有古杉,嘗為魅,疑即所見也。」即與觀及王生徑 尋,果見古杉有梃貫其柯葉間。吏曰:「人言此為妖且 久。未嘗見其真。今則信矣。」急取斧盡伐去之。

《鐵圍山叢談》:「宣和歲己亥夏,都邑大水,幾冒入城隅, 高至五七丈,久之方得解。時泗州僧伽大士忽見於 大內明堂頂雲龍之上,凝立空中,風飄飄然,吹衣為 動,旁侍惠岸木叉皆在焉。又有白衣巾裹跪於僧伽 前者,若受誡諭狀,莫識何人也。萬眾咸睹,迨夕而沒。 白衣者疑為龍神之徒,為僧伽所降伏之意爾。上意」 甚不樂。

《銷夏》杜徽之夏日嘗隨莫月鼎入西山,至湖上,熱甚, 月鼎曰:「吾借一把傘,與汝共戴。」乃向空噓氣,忽黑雲 二穗,隨而覆之。

《庚己編》:馮漢字天章,為吳學士,居閶門石牌巷口一 小齋,庭前雜植花木,瀟灑可愛。夏月薄晚,浴罷坐齋 中榻上,忽睹一女子,綠衣翠裳,映窗而立。漢叱問之, 女子斂袂拜曰:「兒焦氏也。」言畢,忽然入戶,熟視之,肌 體纖妍,舉止輕逸,真絕色也。漢驚疑其非人,起挽衣 相狎之,女忙迫,截衣而去,僅執得一裙角,以置所臥 蓆下,明視之,乃蕉葉耳。先是漢嘗讀書鄰僧庵中,移 一本植於庭,其葉所斷裂處,取所藏者合之,不差尺 寸,遂伐之,斷其根,有血。後問僧,云:「蕉嘗為怪,惑死數 僧矣。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