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字學典/第034卷

理學彙編 字學典 第三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三十四卷
理學彙編 字學典 第三十五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字學典

 第三十四卷目錄

 音義部彙考二十四

  干祿字書序 平聲 上聲 去聲 入聲

  佩觿卷上

字學典第三十四卷

音義部彙考二十四 编辑

《唐顏元孫干祿字書》
编辑

《序》
编辑

史籀之興,備存往制,筆削所誤,抑有前聞。豈惟豕上 加三,葢亦馬中闕五。迨斯以降,舛謬實繁,積習生常, 為弊滋甚。元孫伯祖,故祕書監,貞觀中刊正經籍,因 錄字體數紙以示。讎。挍楷書,當代共傳,號為《顏氏字 樣》。懷鉛是賴,汗簡攸資。時訛頓遷,歲久還變。後有《群 書新定字樣》,是學士杜延業續修,雖稍增加,然無條 貫,或應出而靡載,或詭眾而難依。且字書源流,起於 上古。自改篆行隸,漸失本真。若總據《說文》,便下筆多 礙。當去泰去,甚使輕重合宜。不揆庸虛,久思編緝,頃 因閒暇,方契宿心,遂參挍是非,較量同異。其有義理 全僻。弗畢該,點畫小虧,亦無所隱,勒成一卷,名曰 《干祿字書》,以平、上去入四聲為次。每轉韻處朱點其上具言俗、 通、正三體。大較則有三體非謂每字總然《偏旁》同者,不復廣出。謂忩殳氐 回臼召之類是也字有相亂,因而附焉。謂彤肜宄究禕褘之類是也所謂 「俗」者,例皆淺近,唯籍帳文案,券契藥方,非涉雅言,用 亦無爽。儻能改革,善不可加。所謂「通」者,相承久遠,可 以施表奏牋啟,尺牘判狀,固免詆訶。所謂「正」者,並有 憑據,可以施著述文章,對策碑碣,將為允當。進士考試理宜 必遵正體明經對策貴合經注本文碑書多作八分任別詢舊則有此區別,其故何 哉?夫筮仕觀光,惟人所急,循名責實,有國恆規。既考 文辭,兼詳翰墨,昇沈是繫,安可忽諸?用捨之間,尤須 折衷。目以干祿,義在茲乎?綆短汲深,誠未達於涯涘; 岐多路惑,庶有歸於適從。如曰不然,請俟來哲。

《平聲》
编辑

聰。上中通。下正。諸從忩者並同。他皆倣此。 「功上俗,下正」 「蒙蒙」,「藂叢筒」,筩並上通,「下正。」 「童僮」,上童幼,下「僮僕。」古則反是,今所不行。

衷《溤馮》。《雄虫蟲並上俗下》正 沖种,上沖和,下种幼。

「躬躳並正。」 彤肜, 上赤色,徒冬反,下祭名,音融。

龍。從 並上,中通,下正, 逄逢, 上俗,下正。諸同聲者並準此,唯「降」字等從「夅。」 《恭》。《庸》 並上俗下正。 穠、襛、 「襛」、「華」字,上通下正。

《兇凶》, 上通,下正,懼也,許勇反。

鍾鐘 上酒器,下鐘磬。今並用「上」字。

邦。雙支支。巵,篩簁。虧。規。兒《澌凘》。 《窺 並上俗下正》 羸羸。箎 並上通,下正。 「麾」「撝」 上「旌」,「麾」下謙。「撝」字其指撝亦作「麾。」

《隋隨》 上國,名「下追隨。」

《羈羇 上羈勒」下「羇旅》。

「祇秖」, 上神。祇,巨移反,下「適秖」,章移反。

「卑畀」 上,「尊卑」下。「畀」與,必寐反。

《禕褘》, 上《禕美》,音漪,下《褘褕》,音暉。

辤辭 上中並。「讓」下,《辭說》,今作。俗作辭。非也。 《茲茲玆》。耆。《鴟》。《鴟》。《毉》《醫》, 並上俗,中 通下正。

私。蕤:淄。尼。蚩。《釐 並》《上俗下正》, 「《狸貍》夷夷。」龜:《衰碁棋》,丕丕絲絲。疑 並「上通 下正。」

《貽詒》, 上「貽𨘤」,下詒言 《𪗋齋》, 上「𪗋裳」音咨,下「齋戒」,側皆反。 微。徽輝暉。肥。歸《𦙃胥》。虛。疏:於葅菹 豬《豬鋤》鉏。 並上通下正。

《芻》, 上中通,下正。 《膚》 上俗,中通,下正 俞俞。殳 並上俗下正。諸從「殳」者,並準此。 儒。《襦》。驅廚廚 並上通下正。 扶扶, 上俗下正。

《鳧》 「上通下正」 《苻符》 上人姓,下符契。

《鶵雛》 並正。

《麆麤》, 上中通,下正。此與「精粗」義同。今以粗音才 古反,相承已久。

壺爐鑪蒱蒲蘓《蘇啚圖》 並《上俗下正 《徒》 「上通下」「正 塗途」, 「上塗泥,下途路。」

《徂殂》, 《上往下》死。

黎埿泥蜺霓 《並上俗下正》 溪谿。兮,攜攜, 《並上通下正》。 堤隄, 《上俗下正》。

「氐, 上通下正。」諸從「氐」者並準此。 《賫齎》, 「上通下正」, 「隮、躋」 並正。

《稽 上俗下正》, 「雞雞 並正。」

屖犀 《上俗下》正。

《棲栖》 並正。

鞋鞋蛙《鼃 並上通下》,正 崖涯。 上山崖,下水際,亦音儀。

埋薶。懷犲豺, 並上通下正。 「階階」、 階砌字,上俗下正,合作階級之階。

《俳徘》 上「俳優」字音排,下「徘徊」字音裴。

《揩楷》, 上「揩洗」,苦皆反;下「模楷」,苦駭反。

灰。臺、回、回, 並上俗下正。諸字有從「回」者,並準 此。

《頹頹盃》《杯 並上通下正》。

《災災》 並正。

《才材》: 上文才,下材質。

《因》因 《上俗下》正。

珍。辰鄰鄰麏麇 並上通下正 瞋嗔 上瞋目下嗔怒。

 上。厄下。聚。 分裙,《帬 並上,通下正》 殷慇, 「上殷姓,下慇懃。」

「《筋》 上通下正」, 忻欣 並正。

《勤懃》, 「上勤勞,下慇懃。」

《猿猨》蝯, 上俗中通下正,今不行。 黿。《原樊》《樊 並上俗下正》。 《飜翻 並上通下正》。 《惌冤》, 《上俗下正》。

《鴛鵷》 「上鴛鴦」,下鵷鶵。

《蕃藩》 上「蕃隅。」亦音繁,下「藩屏。」

肫豚樽樽《巛坤》 並,《上通下正》 兒完。《寬》。冠。看。《單 並》《上俗下正》, 《安安》 《上通下正》。

懽歡 並正。

《磐盤 上磐石,下盤器》。

《餐飧》, 上千安反,亦作「飧」,下息魂反。

《刪刪》《閞關》。「攀」, 並《上俗下》正。 《鰥 鰥》「寡」字,上通下正。 《乾 上俗》,中通下正。亦乾燥。 《虔》, 「上通下正。」 遷。牽。《邊怜憐》。全。權《𠍴愆》。「焉。」 並「《上俗 下》正。」

《燃然 然燒》字上通下正。

年,《廛》。《延》。鐫「鈆鉛沿」,沿 並同 《䳒鳶》。專甎塼 並上通下正 煙煙 並正。

《弦》:「絃 上弓弦下琴絃。」

仚企, 上高舉。兒,許延反,鮑明遠《書勢》云:「鳥仚魚躍。」 下企望,丘賜反。

《飆》《飆 上俗下》正。

《標摽》 上《標記》字,必遙反;下《摽梅》字,頻小反。

《喬》。《堯》。樵。《料齠髫 並上俗下正 迢》。 並正 燋焦 焦「爛」字,上通下正。

《梟, 上通,下正》。 儌僥 並僥倖字古堯反,相承已久。字書作「儌」,今不 行用。僥亦僬僥字,謂南方短人也,音譙堯。

《鵰雕》 並正。

《彫凋》, 《上彫飾,下凋落》。

《宵霄 上夜下》雲霄俗作非也。 《妖祅》 上「妖冶」下「祅祥」,今亦用「上」字。

《繇𦅸》 上皋繇字,下卜兆辭。音冑。 《餚肴 上俗下正》。

《巢》。 上「通」下,《正 抄》「杪」 上初交,又初教反;下「杪末」字彌小反。

《皋皋》, 上俗,中通,下正。 篙 所以刺船,上通下正。 牢。鼇。翱 並《上俗下正》。 曹, 上通,下正 褒、褒 並正,多用「下」字。

《謟諂》 上土高反,諸字同聲者並從舀。下丑冉反,諸

字同聲者並從舀
考證
「《鼉鼉》 上俗下正。」

騾騾、靴、靴、呵訶, 並上通下正。

《歌歌》 並正,多用「上」字。

《菰瓜》《鴉鴉》, 並《上俗下》正。

衙庌耶邪。「柤樝《槎查》。」《誇、麚》《麚 並上通下正》。 《覃》。蠶 並《上俗下》正。 含。《聃》: 「並上通下正。」 牆床。床庄。「莊」 並上俗,中通下正,其粧粉 合用此字,相承從米已久。

啇,商。觴 並《上俗下正 腸》《腸 上通下正》。

《場場埸》, 上音長,中音傷,下音亦。

「壃疆強彊瘡」,創 下亦創造。 章。《羌糧糧 並上通下正》。 《涼 炎涼》字,上俗下正, 傍旁《㫄 上》,中通下正。 《臧》, 上俗,中通下正。 《當襄囊》凰皇、 鳳皇字並上《俗下》正 喪。光灮。岡。《剛 並上通》下正, 芒邙 《北邙山上俗下正》。又《上芒刺》字音亡。

《黌撗橫》。《迎旍旌明》。京。輕。《盈》, 「上通下 正。」

《贏嬴, 上贏多下》,秦姓。

《鎗鐺》, 上鐘聲。楚庚反。鐺音當,今並以為鐺釜字更 無別體。

「亨享」 上「亨通」,亦亨宰字,下祭享字。

《庭垧坰》。「靈。」 並《上俗下正》。 《冥萍》《蓱, 並上通下正》。 《耕 上俗下》正 甖罌。《爭 並》,「上通下正。」 劉: 「上俗,中通下正。」 《流 上俗下》正。 留 上通下正。 《休》, 「上通下正。」 鄒郵:收。《牟》 《上通下正》。 《球璆》 並正。

《脩修》 上,《脯脩下》,修飾。

兜。溝、餱、餱 並上通下正 隂。陰 上通,中下正。 簪。侵 《並上俗,下正 砧》《碪 上通》,下正字亦作「椹。」

衿襟 並正。

《婬媱》 上《婬蕩》字音淫,下《妖媱》字音遙。

《潛 上俗下》正 鹽鹽簷檐。《僉奩匳》, 音連,並上通下正。 「詹《沾霑》 並上通下正。」 憑憑 上通下正。

《氷,冰》。興。矜。《勝》。繩。《陵 並上通》下正 淩凌。 上侵淩,下冰凌。

蒸烝, 上眾也。火氣下,祭名。今並通用「上」字。

楞棱。《弘》。《滕》 《上俗下》正。 能。《函》, 上通下正。 鍳鑒, 古懺反。上通下正。 凡 「上通下正。」

《上聲》
编辑

《擁壅》, 「上擁持」,下壅塞。

《隴壟》 上《隴坂》「下丘壟」, 《冢塚》 上《冢嫡》「下塚壟。」

《𢙀竦》 「上慚𢙀」,下竦敬 蜯蚌。講 並《上通下正》, 徒徙 上通下正。

紙氏氏, 並《上通下正》 伎技。此爾尒爾。 並「上通下正。」 旨 上中通下正。 《兕 上俗中通下正》。 峙歭。《跱 上俗中下正》。

《巿市》。裏。恥。齒 並《上俗下正》。 止。《軌 並上通,下正。 宄究》, 上奸宄字,下究竟字。

否 可。及否泰,字異義同,今俗並作「否」,非也。 《圮圯, 上圮毀,下圯橋》。

《喜憙》, 上《喜樂》,下「憙。」好,許吏反。 《亹》 《上俗下》正。 幾 「上通下正。」 旅。黍:「巨」 並《上俗下正》 蘌籞与與。所。《楚敘》、敘 並上通,下「正。」 褚褚, 上竹呂反,下丑呂反。 《儛舞》。《黼 並上俗下正》, 俯俛 並俯仰字,俗以俛音免,非也,然作「上」字為勝 豎豎。取 並「上通下正。」 《鼓 上俗下》正 羖《土土》。虎。《苦 並上通下正 睹》睹 並正。

《簿薄》 上簿籍,下厚薄。

「體」,「體。」「蠡」 並「《上俗下正》。又力奚反 禮。」 並正,多行「上」字。 「洗洒 並正」,上亦姑洗字,下亦洒「掃」字。

啟:《禰》: 並上通下正。 解 「上俗中下正。」 「《罷》, 上通下正。」 「採采, 上通下正。」

《綵彩 上繒綵下》「光彩。」

《餒餧》, 上奴罪反,下於偽反。

《隱隱》隱 上俗,中通下正。

《筍筍》准準。 《並上通』下正》。 「堇槿 「上堇菜。」下木槿。

「愍憫」, 上「愍傷」,下「憫」「𪐝」; 「隕殞」, 上墜下死。

偃坂阪, 上通「下正阪」,亦「阪」「泉」字,蒲板反。 菀苑, 上藥名,下「園苑。」

《夲本》。懇《袞袞》 並「上通下正」, 「斷㫁斷 上俗,中通下正。」 款:《亶》。《散、懣滿 並上俗」下正憤》「滿字亦懣,一 音亡本反。

浣澣碗盌《簳笴 並上通下正 秆》稈 並《正 纂纘》 上《纂組》下《纘繼》。

《版板》 上通「下正」,下亦板「蕩」字。

《簡揀》 上簡冊下,揀擇相承,並用「上」字。

典舛。 《並上俗下》正, 「繭繭尟尟。」兗。《沔 並》,上通下正。 剪翦, 「上俗下正。」

瑑琢, 上珪《璧文》,音篆,下「琢玉」,竹角反。

《叐夭》遶繞麨。肇。《兆》, 並「上通下正。」 《巧齩䶧 並上通下》正 嫂嫂。 《上俗》,中通,下正。 《燥》 上俗下正, 掃埽 上通下正。

棗。蚤。《藻》:《擣》。《暭》。老。《惱》, 並上通下正, 皂皁槁槁寶寶,考 並,「上通下正。」 坐。 上俗中、下《正 璅》。果果、 果木字並上俗下正。 寡 上俗,中通下正。 寫。《假》 並《上俗下》正。 《斝》。瓦。 並《上俗》下正。  上蜜瓜。中下並羹。 《覽》「《攬》《攬》 並,上通下正。」 養。兩。「枉」, 並上俗下正。 《象鏹》《繈𤕤》。 並,「《上通》下正。」 「莾莽。」《駔》,整整。𡆾《囧》 並上俗下正。 《景永》。《騁、礦》、𨥥 並《上通下正》。 鯁哽, 上刺在喉下,哽咽,作鯁,亦通。

《並並》, 《上通下正》,亦音蒲猛反。

《逈迥》 《上俗》下正」 「《冷泠》 上力鼎反,下力丁反。

《犮,友》。丑。《阜》。《缶》。《牖》。受。臼: 並上俗下正。 諸從「臼」者,並準此。

《咎韭韭》。畝 並上通下正。 走𧺆 上中通下正。 后。《苟》。《狗 並上俗,下正 叟叜 上通下正》。 扣叩。 上牽馬也。下叩,擊也。亦作「扣。」

《寢》:「寑」, 上通下正。

《甚》, 「上通下正。」 《忝 上俗,下正 撿檢》 上「撿束」字音斂。今以為撿校及《檢尋》字。下書 「檢」及撿,「則」字居儼反。

《拯》 上通下正。 等, 上通,下正。 減減, 上俗,下正。

《去聲》
编辑

《凍涷夢夢》 並《上俗下》正。

瓮甕 並正。

義。《譬》 並「上俗」下正。 《戲》, 「上通下正。」 備。《寐》, 並上俗,中通下正。 類。置轡轡「秘祕嗣嗣。」亟」 並「《上俗下正》。兩嗣字同 《器》, 上通下正。 鼻。帥「飼飼。」《弒 並》《上通》下正, 愧、媿。「懿」 並《正》。 毅, 上俗中通下正

貴。 《上通》,下正
考證
著。著 上俗中通下正。

御。庶 並「上俗下正。」 「遽著箸」, 《並上通下正 勾》句。《數 並》上俗下正, 喻諭 上通下正。

《慕》。度。步 並《上俗,下正》。 妒妬、顧顧。菟兔。厝措 並上通下正。 醋酢 上酸也,下酬酢字今並作酢。

傃愬, 向也,並正。

害。帶。《泰》 「並上俗下正。」 最。《兌》:「頼賴、鱠膾」, 並上通下正。 《婿》,《壻》。歲 並上俗,中通下正。 《閉荔》,荔。《戾》。隸。弊。祭。藝:裔:勢。《瘞》。

並上俗下正

《禊契》:《脆,脃》。繫繼、繼、葪、薊, 並《上通下正》。 叡、睿、篲、彗, 並正。

苐第 次第」字上「俗」下「正」 「逮」「《逯 上》「及」也。徒計反。俗音徒再反,非也。下人姓音 錄。

泒派掛挂, 「上俗下正。」

𦘕畫 「上通下正」, 「隘阨恠怪」, 並「上俗下正。」 戒。介 並上通下正。 佩珮, 上帶也,下玉珮也。古並作「佩。」

《學孛對》對, 並「上俗下正。」

退。軰輩袋。《再》。劾 並上通下正 塊,凷 並正多行上字,唯《弔書》作「凷。」 廢癈 上妨廢下癈疾。

祓 祓除,字音廢,亦音拂,《上俗下正》。 《喙啄》, 上許穢反,下丁角反。

訊。引。《晉》舋釁 並《上俗下》《正 𠫤》。憖憖,《齔齔》。《疢》。俊, 並《上通下正》。亦作「俊」字。 奮。糞 並《上俗下》正。 《訓》, 「上通下正。」 《憲 上俗下》正。 獻券券 「券」字,本從刀從力,古倦字。 建建, 上通下正。

万萬 並正。

《遁》 「《上俗下》正。」 噴歕 並正。

粲。「亂。」《偘侃》奐嘆歎館館䔉蒜笇算 並《上俗 下》正。

懦。竄。 並「上通下正。」 宦。篡 並上俗,下正 諌諫。鴈 並《上通下正》 麵麪變變羡、羨 並《上俗下正》。 《燕》:《宴》遍,遍 並上通下正 線,線 並正。

《卞弁》 《上人姓下》「皮弁。」古並作「弁。」

《廌薦》, 上本《獬廌》字,觸邪獸也,音丈買反。相承別用 「豸」字,以「廌舉」字作薦,亦通。

召 上俗,中,下正。諸從召者,準此。 糶吊弔 《並上俗下》正 「耀曜。」《笑》。 並《上通下》《正 廟》。 《並正》: 皂兒貌, 上俗,中通下正。

效效 上功下放,「效」字或作斆。 《挍校 上比挍下》校尉。

《棹櫂》 「上通下正。」

《撓橈, 上》奴效反,又音饒,下「撓擾」字火高反。

鬧。 「上通下正。」 《盜盜》操。暴。《躁》 並《上俗》下正。 《竈 上通下正》 耄。 上通下正。 《馱莝》剉、 斫草,並上俗下正。 《夏》, 《上俗下正》。 《霸》 上通下,正 射䠶赦。 並正 《蹔暫》, 「上通下正。」

闇暗 上「幽闇」下日無灮今行「下」字。 「匠《况況》」恙。 《上俗下正》。 樣《狀狀》。壯。 並上通下正。 《競敻》:勁 並《上俗下》正 硬鞕。孟。《正 並上通下正。 清凊 溫》,「清」字俗作凊,非也。

《佞 上俗下》正 聽聽。定。廷, 並上通下正,今俗音庭,非也。 《臰臭》廐廄。舊。貿冨富。「售」, 並《上俗下》正。 獸 並正。 《鬥𩰚》, 上俗,中通,下正。 《寇, 上俗下正紝》《紝 並正》音汝鴆反。

《譖》 《上俗,下正》。 艷豔 上通下正。

「爓燄」 並正。

《秤稱》, 上俗下正。

《應應》 上物相應,下言相應。

嶝鄧, 上通下正。

《汎泛》 並正。

《入聲》
编辑

《糓穀》。哭。僕 並《上俗下正》。 曝暴, 上通《下正》。

肉。夙。肅。《倏》 並《上俗下》正。 《叔 上通》,「下正 鞠鞫」, 上「鞠養」,又蹴鞠其六反,下「鞫罪。」

孰熟 上「誰也。」下,煮也。古作。今不行 《沷沃》。《嚳》: 「並《上俗下》正。」按字典沷沃二字音義不同原本疑誤 督。篤。 並上通下正。 《𡱈》局 上俗,中通下正。 《足屬》屬 並上通下正。 《學攉搉》 並《上俗下正》。 朔。《槊》。《斲》。《邈 並上通下正》, 《岳嶽》 並正。

《樸朴》, 上「樸素」,下「愿。」「朴」字亦鞭,普卜反。

《悉 上俗》中通下正。 膝。《匹》。率柒漆 並《上俗下正》。 《逸》。卒。密 並上通下正。 帙袠昵暱 並正。 黻鬱鬱,虱蝨。乞 並《上俗下》正。 《厥》。闕。《發 上俗下正》。 襪《襪 上通下正》。

勃。突。《奪 並上俗下正》 煞。殺 上俗,中通,下正, 㧞拔 上俗,下正。 《鐵, 上》中通下正。 節。決。蔑。熱。滅 並上俗下正, 《鱉鱉》缺𡙇。切。《竊徹》。潔」 並上通下「正」, 「《悊哲》 並正。

孽, 《上庶》。《下妖孽》 刷㕞。 上刮刷,下拭㕞。 噎咽 上食噎,下咽喉亦嗚咽。

《糴》。敵。狄。嫡閴闃 並《上俗下》,正 㭊析。歷覓覓 《並上俗下正 鶂》《鷁上六鶂下鷁首》

《戚慼》, 上親下憂。

益益廗席。《索柏》柏 並《上俗下正》。廗字典音帶此作俗席字恐誤 「隙」:隙,郄。腋掖 並上通下正 跡迹役伇《蹠跖》摭拓 並正,下亦開拓字。 貊。 蠻「貊」字,上通下正,其獸名者字作「貘。」 奕帟, 上赫奕,下帷帟。

《藉籍》, 「上《藉草,下薄籍》。」

《筴筞》策 上俗,中通下正。 革。「馘」 並上通下正, 搤扼 並正。

《摘擿》, 《上採》,竹革反,下《紏擿》,他歷反。

《雜 上通》,下正 臘。蠟 上臘,祭下蜜。俗字從葛,非也。

蹹,蹋。匝。《匣》, 並上通下正。 狹。《插》 並上通下正。 協協。獦獵 並上通下正。

《楫楫輒》輒 並。上通下正。

《慴懾》, 《上懼下》失氣也。亦作。 《怗帖》, 「上《安怗下》。」《券帖》。

「澀」「澀。」「緝」, 並上俗下正。諸與「緝」同聲者,並準此。 「若 上通下正」, 《禴礿》 並正。

《瀹爚》 上煮瀹下曄爚。 鑿。《壑》。惡鸖《鶴 並上俗下正》 狢《貉愽》《博 並上通下正 蘀》《籜 上草木落下》筍皮也。

飾。棘。稷:直。色。《穡》。《嘿默》, 並《上俗 下》正。

或。《僰》 並上通,下正 克剋, 上克能,下剋勝。

《脅劫劫》 並。上通下正。

《宋郭忠恕佩觿》
编辑

《卷上》
编辑

《佩觿》者,童子之事,得立言於小學者也。其一曰「造字 之旨,始於象形。」

孔子曰:「牛羊之字,以形舉也。」

中則止戈反正。

《傳》「止戈為武」 ,反正為乏。

考證
而《省聲》生焉。

《禮》:「鷙蟲攫搏。」鄭注:「從鳥。」省聲。今作鷙省,非也。《說文》云:從埶聲。

至若《春秋》姓字地名,更見《尚書》宋、齊舊本。隸寫古文, 學者知之,不可具舉。有以「冰」為「凝。」

《說文》:「冰,魚陵翻」 ,「凝筆陵翻」 ,亦互用之。

《有以渴》音竭。

《說文字林》:「渴音其列,翻水竭字。」

古文以「貞」為鼎,籀文以「鼎」為則,其矛楯有如此者,刑 罰從「寸。」

古罰如此。謂持刀詈之。《元命苞》改刀作「寸」 ,寸法也。

應。《從士》:

古。如此,漢文帝以言多非誠,乃去「口從士」,

疊惡太甚。

古疊如此言,決罪三日,得宜新室以三日太盛,改作《三田》。

「媒貴為神」,其立教有如此者。

《月令》注:以其高禖為神,故從示。

「《衛夢》之」字,是謂隸省。本作衛㝱前「甯」「之」字,是謂隸加。本作歬甯 《詞朗》之字,是謂「隸行。」本作《寒》無「之」字,是謂隸變。本作 其逸駕有如此者。

《塗泥為途說》。「蝨」為「早暮」,「黨與」為「取與」,「冑子」為「甲冑。」 其相承有如此者。嵞山之縣為當塗。

《古文尚書》作「嵞。」 後依山立。當塗縣,今在宣州。

《戰泂》之文為「熒澤。」

事具春秋後序

穆公之諡既作「繆。」

史傳不同

《潧、洧》之詩又作「溱」,其遷革有如此者。

《詩》與《說文》字別。

《佳人》之為《嘉期》。

佳,美也。《五禮》婚姻曰嘉。慶,善也。所宜依經用字不當作佳。

僅得之為近遠。

僅以身免,僅得中算,僅有存者,僅,纔也,耗半也,非遠近。

「平生之《為外甥》」,其淺陋有如此者。

「謂我舅者,吾謂之甥。從男是。」 此三字。李祭酒《涪說》。

《五十二家書》都來穿鑿。

今《五十二家書》,並不合本體,必非蕭子雲所作,蓋後人妄為之。

《三百六十體》,更是榛蕪。

王南賓存乂《切韻》首列三百六十體,多失部居,不可依據。

「考」字左回,「老」字右轉,其《野言》有如此者。

謹案:考從丂,丂,苦杲翻;老從匕。匕,火霸翻。裴務齊《切韻序》云:「左回右轉。」 非也。

雀:胥恭翻之。鎗鐽。音義皆闕之。鐽澆潑。普末翻之潑。其備 率有如此者。

此皆非古字。王存乂《切韻序》云:「形聲會意,施行已久。」

「昭穆」義舛。

李祭酒涪說,為漢諱「昭」 音「釗」 ,改音「韶」 ,失之也。案《說文》自有佋穆之字,以「昭」 為佋,蓋借音耳。

《杕》《杜》文乖。

杕,大計翻。北齊、河北《毛詩》本多作「狄。」 唐楊國忠以杕杜之杕為笞杖之杖,人多笑之。

《屯》。陟倫翻「卦之《屯》。」音豚。

《五經文字》以《屯》為聚之。

胡母之母。音無《用母》,其濫讀有如此者。

「父母之母」 ,今《公羊序》如此,失之矣。

「馬頭人為長人,持十」為斗,苛為止句。虫謂詘中。

言「不合諸經,解」 字已上具《說文序》,其下亦然。

《埤蒼》云:「畛則爾有田。」《古今訓》。「地乃土乙力。」

張顯所作

《中興書》:「舟在二閒為舟。」

彌亙字,從二閒。舟今之隸書,轉舟為日,而何法盛《中興書》乃以舟在二閒為舟航字,謬也。

《春秋》說人十四心為德。《詩說》「二在天下為酉」,《國志》「口 在天上為吳。」《晉書》「黃頭小人為恭」,《參同》「以人負告」為 造,《新論》之金昆配物。

謂「銀」 字從《金昆》。

《後漢之白水》稱祥。

時王莽作翦刀錢,文曰「貨泉」 ,有類白水真人,字應漢光武中興。自「中興」 已下至此,皆出《顏氏家訓》。

馮則《行馬水邊》。

苻融斷獄,有書生妻為人所殺,夜夢乘馬,一邊溼,一邊乾,又見天上水中各一日。融曰:「必馮昌也。」

幽則挂絲山上。

《齊志》:張伯德夢山上挂絲,占者曰:「其為幽州乎?」 秋七月,拜幽州刺史。

董讖《千里草》:

董卓秉政,童謠曰:「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一日生。」

《春占》一日夫。

《謝小娥傳》:父夫為盜所殺,夜夢人曰:「一日夫門東艸,乃春蘭字也。」

《三刀之夢》為「州。」

王濬夢懸三刀於梁上俄益一刀後為益州牧。

《八人之詞》有火。

萬回於《閿鄉市叫》曰:「今夜有八人過。」 是夕有大火災。

合者,人一口。

魏武帝嘗賜群臣酪器,上書一「合」 字。楊修曰:「合人一口也。」

「貞」者与上人。

梁武帝時,有僧与人爭田,帝狀後書一「貞」 字。劉顯曰:「貞与上人也。」

《八女之解祿山》

《沙門一行》云:「兩角女子綠衣裳,端坐太行邀君王,一止之月自滅亡。」 一止,正字也。八女一作一止。

「兩日」之詳年號。

晉郭璞云:「永昌有二日之象,其後隆昌亦同。」 是知喪亂之軌,千載同之。

夢。必驗。

丁固「夢井中生。」以問趙直。直曰:者四十八字。君壽不過四十八卒。

《賜》。《先知》。

《漢武帝》呼:東方朔:「來!來!」遂進前。帝再叱之,朔曰:「兩來!」字,再叱,四十九也。陛下欲賜臣四十九枚也。

《詠尹》成章。

唐蘇許公《詠尹字》曰:「丑有餘足,甲不全身,見君無口,知伊少人。」

稱朱表讖。

《梁史》:木星在斗宿之下,知星者曰:「斗下木,朱字朱姓,當王也。」

《吉》乃十一口,

鍾輅《前定錄》:杭州臨安令張宣求官,唱名前三日,夢女子曰:「妾有十一口,依在貴境。」 後果受湖州安吉令。

杳為「十八日。」其《寓言》有如此者。

《大業拾遺》云:「隋煬帝南幸江都,杳娘侍側,帝作。」《字令》曰:杳娘十八日也,杳娘曰:「羅」字四維也。

《榐》。代「紺盞」「鑊環」之字。祠槐:作。䲭,《魁炙》 之文。

已上出顏氏家訓

《三蒼》用。作尼丘之「尼」,《字林》用准為平準之準。軍陳。 宜吝翻「為陣」始於逸少。小學章《形景》,於領翻「為影」本乎稚川。 字苑忌諱出自宋、明。

《以騧馬》字旁似「禍」 ,改作「𩢍。」

《草創起於天后》。

唐天后、以《埊》。又作《𢘗》。又作《曌》。《圀代天》地日月星君臣載初年正照證聖,授「載國」等字。

文帝之「隨中去《辵》。」

《隨》文以周、齊不遑寧處,故去。《辵》,言辵,走也。「遂」 作「隋。」

次「山之昏畔加荒」,其多僻有如此者。

元子,諡《隋煬》曰。

古章貢水合為「贑」之單名。

《感紺》,一音。水名,在南康。

今《高邑城》,本是「鄗」之一字,其離合有如此者。

地在常山,本名鄗鄗火、屋「火」 各二翻。漢光武改為高邑。

改「鄚」為莫。緣《類鄭》以難分。更「豳」為「邠。」因似幽而致誤。 其祛惑有如此者。

並唐元宗故事,史文具之。

「魯國」《泀水》。

「泀音」 時出《兗州圖經》。

吳興大𦨵:

戶剛翻出《說文序》。史通河橋贊。蓋船舶之類。

《溮則》,申州川名。

溮音師。出《申州雜記》及《圖經》。

䭀!則《登真藥訣》其獨擅有如此者。

《登真隱訣》有「䭀飯方」 已上四字,皆字書無之。

《尚書考異》:「王乘馬首,開元文字。子在母懷」,干祿書以 缺字從垂旁。唐元度以弁互為隸省。其不典有如此 者。字從「攴」,「蛇」字從也,「陝」字從。

陝從。《式立》翻,從二,出入之入,從人民之人者非。

「恐字從凡」,其謬誤有如此者。「黿鼉從龜,辭亂從舌」,「席 下著帶,惡上安西。」其俗訛有如此者

此四句出釋文序

《金華》則「金畔著華,《窗扇》」則木旁作扇。

此二句出《顏氏家訓》。

「飛禽即須安鳥,水族便應著魚。蟲屬要在虫旁,草類 皆從兩屮。」其蕪累有如此者。

已上出陸氏《釋文序》。

其二曰:「四聲之作,始於譬況」;

蓋孔子受經之說

中則近煙。

《傳》「尢輪朱殷。」 杜注云。「字音近煙。」

為《殪》,

《禮》「壹戎衣。」 鄭云。「壹當為殪。」

而翻語生焉。孫炎所作魏朝以降,蔓衍實繁。世變人移,音 訛字替。徐仙民翻《易》為《神石》,郭景純翻「餤」為《羽鹽》,劉 昌宗用「承」音乘,許叔重讀「皿」為「猛」,先儒傳受,不敢弛 張。迨乎《切韻》之興,屢加釐革,即支章移翻脂。旨夷翻魚。語居 翻《虞》。遇俱翻共為一韻先。蘇前翻仙。相然翻《尢》。羽侯翻《矦》。乎溝翻 《俱論》是切。

已上陸氏《切韻序》又云:「欲廣文路,自可清濁皆通,若賞知音,即須輕重有異。」

加以楚夏聲異,南北語殊,人用其鄉,相傳非一。同言 異字,同字異言,或失在淺浮,或滯於沈濁。北人言者, 多為一例,如而靡異邪?不定之詞也弗殊,莫辯復。扶又翻重也 復。音服返也寧論過。古禾翻經過過。古臥翻超過

已上出釋文序

有以見知。如字之為「知。」貞義翻謀子孫。如字之為孫。先困翻《讓》, 是謂「四聲徵召」,如字之為「召。」上照翻《公小大》。如字之為「大。」他蓋 翻「學乃從」,一韻敦。都昆翻厚之為敦。丁聊翻《弓書》卷。己倦翻 之為《龍卷》。古本翻又依《旁紐陶》。如字丘之為《皋陶》。余招翻《鄉 黨》。如字之為「黨。」之仰翻「氏」即「用鄰。」鄰一本作翻音人。如字民之為 人。音小《君獻》。如字酬之為獻。辛禾翻「象」全借別字,其約文有 如此者。《國風》如字之為《國風》。去聲男女:如字之為「女。」尼據翻子 名「譽。」去聲之為「毀譽。」平聲

《大象賦》云:「有少微之養寂,無進賢之見譽。」平聲:參器府之樂肆,犯貫索之刑書。

自敗。如字之為「敗。」補邁翻他其求意,有如此者。

「譽敗」 二字,亦出《釋文序》。

「鼏」作「冪。」禮經有之「蒍」作「薳。」左傳有之《音義》一而體別,「水」為「沝。」

《之水翻》,《南方》謂水為沝。

火為。

《許尾》翻。吳楚之間謂火為。二字出《說文》,

形聲異而物同。「皿。」

《說文》「但音猛」 ,今更立一音者,非。

音。明丙翻佳。說文古牙翻《音街》。字意同而讀異。其交相有 如此者。二百為皕。音祕二十為「廿。」

音入顏黃門《稽聖賦》云。「魏嫗何多。一孕四十。中山何夥。有子百廿。」

三十為「卅。」先合翻四十為「卌。」先入翻「其務省有如此者。」《菲 音》《敷幾》。

按:「菲」 平聲為「芳」 ,「菲」 上聲為《菲薄》,「幾」 平聲為「庶」 ,「幾」 上聲為不定數之幾。

上平孰別借音「子射。」

按:「借」 :去聲為《借貸》,入聲為《借貣。射》:去聲為《執射僕射》,入聲為《姑射射弓》。

「去入難分」,其疑韻有如此者。

陸氏《釋文序》云:「《書》音之用,本示童蒙。前儒或用假借為音,更令學者疑昧。」

《衣被》之,為覆被於上,去而曲分不?如字《易》之為不?方后翻 「臧」就故實而押韻,其拘忌有如此者。《牛車》之「車。」

《尺遮》。翻《本無居》音。

讀「若居樂只之只。」

《之爾》翻。本無質音。

讀若「質喪予」之「予。」

《弋。汝》翻。《本無余音》。

讀若余「朝廷」之「廷。」

《徒勁》翻本無「亭」 音。

讀若《亭》,其變古有如此者,顏淵之淵。烏元翻讀之如泉 水,名之「治。」直知直吏二翻讀之如理,其避諱有如此者。「田、陳 郗郤」,史籍互書。

陳完奔齊,以國為氏,而《史記》謂之「田氏。」 又郗、郤二姓皆望在河南,故史有互文。

虢郭,韓何。

周虢叔亦謂之郭叔。又周武王母弟唐叔虞後封於韓。韓滅,子孫分散江淮間,以「韓」 為「何」 ,隨音生變,遂為何氏。

「載筆通用」,其聲近有如此者。万俟為「墨祈」,龜茲為丘 慈,閼氏為燕支,令支為零岐,其方言有如此者。《翻 居沼》。

「沼」 當為「洧。」 王存乂說。陸氏《切韻》誤也。

《頊》切「許緣。」

「緣」 當為「綠。」 《顏氏家訓》說。

《攻》《公》分作兩音,《登》《升》共為一韻,其𪃟音有如此者。

此兩句出陸氏《說文》。

《跧分》莊《貟滓還》。

王南賓《存乂》說此字也。又云:「蘄入」 其音,鏔入夷音,不可名為切韻。

彗分徐醉祥歲𦬊切「墟里」祛狶攻切「古紅」古冬,其淆 溷有如此者。

已上李審言所進《切韻》中多如此誤。

拾。如字音拾。音涉《級》弟:如字曰:「弟。」音但《勞辟》。如字為《辟》,頻世翻席其 《贅韻》有如此者。

諸家以經史借用字加陸氏《切韻》,本為王南賓存乂刪之,點竄未盡,於今尚有。

若干為若柯。

俗謂「若干」 為「若柯」 ,言如許物。干、柯音變也。

等物為底物?

又:「俗以何等物為何底物,亦音訛變也。」 已上出《顏氏刊謬正俗》。

「胡樂」《鼙婆》之號。

《搜神記》謂琵琶為「鼙婆。」

仲舒「下馬之陵。」

長安有董仲舒墓,人過者多下馬,因名曰下馬陵,今轉語名蝦蟆陵矣。事出《兩京記》。故白氏《琵琶引》云:「家近蝦蟆陵下住。」

河朔謂「無」曰「毛。」

《漢書》毛音「無」 ,與「無」 同義。

巴蜀謂北曰「卜。」

《詩》云:「自西自東,自南自北。」音卜。「無思不服。」取其協韻,有遺風矣。

《古歌得》云:「丁紇」

開元元宗朝,《引船歌》云得。《丁紇》翻。董紇那也,紇那得董邪河裏船車。揚州銅器多

訛音「雞」,曰「古黎。」

天后朝,侍御史侯思正出自皂隸,言音不正,時屬斷屠,謂同列曰:「今斷屠宰雞。」古黎翻。豬。魚。驢。力朱翻俱。不得喫。苦弋翻空喫米。麪。民去如:「何得飽」,為崔獻可所笑,天后知之。

缽囉護嚕之文。《內典》加口而彈舌。

佛經真言「彈舌者」 ,多非本字,皆取聲近者從「口」 以識之。

《麒麟琵琶》之字,才子從俗而入聲,其尚俗有如此者。

近代文集率多此類

其三曰:「傳寫之差,始則五日三豕」,

「閏月為門,五日三豕」 ,當為「己亥」 ,學者知之。

帝虎魯魚。

又《書三傳》「帝成虎,魚成魯。」 葛稚川說。

中則「興雲」剖疑。

《詩》云:「有渰萋萋,興雨祁祁。」 作「興雲」 者誤。顏黃門之推說。

繕完《先覺》。

《傳》云:「繕完葺牆,重複其字者三。」 完當為宇。李祭酒涪說。

《雞尸虎穴之議》

《太史公記》曰:「寧為雞口。」 《戰國策·音義》曰:「尸雞之主。」 則口當為尸。後漢樊曄為天水守,涼州歌曰:「寧見乳虎穴,不入曄城寺。」 齊代江南本「穴」 皆誤作「六」 ,并傳寫失也。

《妒媚》《提福之殊》。

英布之禍,興自愛姬。生于妒媚。「媚」當作「媢。」音冒。妒也。義見世家。又《漢書》。提福上字從示。音匙匕之匙。俗或從手。誤也。

楊震之《鱓》非鱣。

鱓音善,是也。作《鱣》,陟連翻者,非。

《丞相之林》是狀。

《始皇本紀》:「二十八年,丞相隗狀王綰等議於海上。」 俗作隗林者,非也。

《摎毐》《變嫪》。

摎音劉,是作《嫪,郎到》翻非。

田肯云:《宵》。

《漢書》「田肯」 是作「宵」 者,非。

削柿。一作柿施脯。

「柿芳吹翻風吹削」 ,柿是作脯者非。

木用最。

灌木為菆木。《周續毛詩注》。音祖會翻。或別本作「最。」 皆非也。自「雞尸」 已下,《顏氏家訓說》。

「不齊」之稱密賤。

按:不齊姓虙,音調伏之「伏」 ,作「密」 者非。李祭酒說。

蕭何之《目酇侯》。

《史注》文穎曰:「鄼音贊。」瓚曰:「今南陽鄼縣是也。」孫檢曰:「有二縣,字音多亂,其屬沛郡者音『嵯』,屬南陽者音贊。」按《茂陵書》,「蕭何國在南陽」,字作音贊,今皆作「酇」字,所由亂也。臣案:《說文》別有《字音》:《戈翻

未知孰是

《元二》之文,古今說異。

《後漢書。鄧騭傳》:「永初元年冬,時遭元二之災。」顏師古注曰:「元二即元元也。古書字當作再讀,即於上字之下為小二字,言此字當兩度言之,後人不曉,遂讀為元二」,或同之「陽九,或附之百六,甚為誤矣。」今岐州石。銘凡重言者,皆為二字,此義亦同。

丞、尉之印,偏旁亂真。

《漢書》:伏波將軍馬援上書,臣所假伏波將軍印,書「伏」字犬外向,成皋令印,「皋」字為自下。土刀翻丞印。橫目下。「尉」印白下人「人下。」即一縣長吏,印文不同,恐天下不正者多。符印所以為信也,宜齊同薦。古文字者,事下大司空,正郡國印章,奏可,

尚書,以作怒音。

案:《字書》。古仁恕之「恕」字,今或本云「古恚怒之怒」,非也。

《禮記》以「視」為「古」字。

又《禮記注》以「視」 為古「示」 字,大與《說文》、石經相乖。

是故《老子》上卷改「載」為「哉。」

唐元宗朝詔:朕欽承聖訓,覃思元宗,頃改《道德經》「載』字為哉,仍屬上句。及乎議定,眾以為然,遂錯綜真詮,因成注解云。

《洪範》一篇,更頗。普禾翻作「陂。」

唐元宗詔:典謨既作,雖曰不刊,文字或訛,豈必相襲。朕聽政之暇,乙夜觀書,匪徒閱於微言,實欲暢於精理。每讀《尚書·洪範》,至「無偏無頗,遵王之誼」 ,三復斯文,并皆協韻,唯「頗」 一字,實則不倫。又《周易泰卦》中「無平不陂」 ,《釋文》「陂」 字亦有頗音。「陂」 之與頗,訓詁無別,為陂則文亦會意,為頗則聲不成文。應由煨燼之餘,編簡墜缺,傳受之際,差舛相沿。原始要終,須有刊革。朕雖先覺,兼訪諸儒,僉以為然,終非獨斷。宜改「頗」 字為「陂」 ,仍宣示國學。

驗二篆:亦部居有證。

大率五百四十部,以小篆為宗,大篆或重複焉。

變《八分》則筆削難安。

八分之說,流俗有二:或曰:八分篆法,二分隸文。又云:皆似八字,勢有偃波。臣以為二說皆非也。今案書有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蟲書,五曰摹印,六曰署書,七曰殳書,八曰隸書。漢蔡邕以隸作八分體,蓋八體之後,又分此法,謂之八分,近矣。

蔡中郎以豊。音禮同豐。芳弓翻李丞相《持朿》。千賜翻作「束。」

此二字,李少監《陽冰說》。

刊謬正俗,混說逢逄。

逢,房風翻,迎也,字從夆。夆,封芳翻。逄,步江翻。人姓,出《北海傳》有逄丑父,字從夅。夅,下江翻。顏氏《刊謬正俗》乃云:逄姓之逄與逢遇之逢,妄為別字《釋訓》。

無據,且祭。側介翻單。上演翻字同《任》云「假借逢逄」文別。

豈可雷同。尺有所短。見於茲矣。

《五經字書》不分挍校。

挍,古效翻,比挍。校,戶教翻,校尉,又何校滅耳。以《說文》、陸氏《釋文》知之,張氏《五經文字》皆從「木」 ,非也。

徵《長孫氏》,則曰:「可知而不可行。」

謂冰凝竭渴之類。檢本知之。長孫。即訥言也。

《驗張司業》。又云:「久訛而不敢改。」

《五經》文字,往往有之。

則有「寵」字。丑隴翻為。力孔翻《錫》:思歷翻字為「鍚。」余章翻用《夂》。 普卜翻《代文將》無。亡夫翻混旡。己利翻若斯之流,便成兩失。

已上釋文序

有以毆擊之「毆。」烏口翻為敺,起虞翻逐邊徼之徼。古弔翻為 「儌」,古堯翻倖竈,杖之栝。他念翻為。古活翻柏,水名之「濕。」他帀 翻為「下溼。」深立翻地名之。口堅翻為邢。戶丁翻侯草名之 「苞。」平表翻為《厥包》,百茅翻盻,恨之盻。下計翻為《盼》。匹莧翻兮「深 宓之宓。」明筆翻為《虙》,房福翻賤《科厄之厄》。牛果翻為「困戹」,於革 翻《進趨》之《夲》。土刀翻為本。布袞翻末《三十之卉》。先合翻為《百 芔》,許貴翻《來徦》之《徦》。古額翻為假,工下翻「手校尉」之校。戶教翻 為《比挍》。古效翻「冥昧」之《昧》,莫佩翻為《見昧》,莫撥翻《夭折》之《夭》。 於小翻為。於昭翻如:

已上經典多誤

蛇虫之虫。許鬼翻為蟲。直中翻《豸》。《蟲豸》之「豸」為《獬廌》。 丈買翻《獬廌》之廌為舉薦。即見翻《錬𨬍》之錬。德紅翻為鍛鍊。 來見翻《墮張》之「墮。」許規翻為惰。徒果翻慢獸名之「獦。」音葛見山海經 為田獵,刀業翻「堤滯」之堤。丁禮翻為隄。丁兮翻防奔趍之趍。 直知翻為《進趨》,七俱翻「逮及」之「逮。」徒計翻音大非為《殆且草》名之。 兵笛翻為筆札人姓之。都導翻為承受須爛之「須。」火外 翻為《斯須》,相俞翻《蚯蚓之蚕》。他冀翻為蠶,才含翻繭《欂櫨》之 閞。皮變翻為《關》,古還翻《楗,聶》語之咠。才入翻又子入翻為《胥》。相居翻 徒《疋直》之疋。八分正字為匹。片一翻敵迎這,《之這》。魚變翻「為者 回刺」戡之戡。竹甚翻為。苦含翻《難容兒》之兒。莫教翻為完。 胡官翻《全牝牡》之牡。莫厚翻為壯,之狀翻麗,羙,羊之羙。古刀翻 為美,明鄙翻惡《僬僥》之「僥。」互聊翻為「儌」,古堯翻倖《振旅》之嗔 徒年翻為瞋。充人翻《怒美鐵》之鈆。章容翻為鉛,余專翻《錫僣》。他迭 翻《侻》。他活翻之,僣為「踰僭?」子念翻木柵。一作砦之《砦》。士介翻為 揩攃。千曷翻帆舡之舡。古容翻為舟船。士緣翻菰,蔣之菰。古胡 翻為瓜,古華翻果,鈇椹之椹。知林翻為《桑葚》。石稔翻《啚吝》之 啚。方美翻為圖:同奴翻謀交互之《互》。胡故翻為氐。丁禮翻宿水 名之「泒。」古胡翻為宗派。五賣翻《下卸》之《卸》。思夜翻為郵,于求翻 亭,鳥鳴之咬。古肴翻為《齩》,五狡翻《齧》。五結翻其「順」非有如此 者。

已上時俗章疏

《刀有都高》丁聊二翻俗別為刁。俞有《丑救》《弋駒》二翻 俗別為俞。《著有陟句》《知主》《呈略》《知虐》四翻俗別為「著。」 《憖有牛吝》《五八》二翻俗別為《椎有尺隹》,他回二翻。 俗別為推。

今蜀中從手足之手,音他回翻。從人才之才者,音尺隹翻。

《台》有《湯來》《羊支》二翻,俗別為一作台屏有《必郢》《皮經》 二翻,俗別為屏;《否》有《方久》《符鄙》二翻,俗別為不。《單》有 《都安》《上演》二翻,俗別為《余有》亦居、《成遮》二翻,俗別 為佘。《蓼有》盧《小連竹》二翻,俗別為畫有《胡卦》,「胡麥」 二翻,俗別為𦘕《句》有九:遇古,矦古。三翻俗別為《勾 拔》有《蒲八》《蒲末》二翻俗別為《㧞索》有「《先各》《所戟》」二翻 俗別為《玉有》《欣救》《魚錄》「息足相逐」四翻俗別為「玊」; 「乾」有「古丹求焉」二翻俗別為沈有《直林》《式稔》二翻, 俗別為《沉;華》有《戶瓜》《呼瓜》二翻,俗別為「花」,其浮偽有 如此者。於是聊舉三科,仍分十段:

三科見上十段,即中下篇。

「觸類而長」,實繁有徒。至若《仲子手文》,

宋武公生仲子,生而有文在其手,曰「為魯夫人。」

士衡灑血。

《陶侃》,字士衡,「灑血成公字。」

《桂陽鶴觜》:

《列仙傳》:桂陽蘇耽得仙後,忽有白鶴數十集郡東門樓上,以觜畫地作字曰:「城郭是,人民非,三百年後當復歸。」 咸謂是耽焉。

司農牛角。

漢末,大司農鄭元,牛角抵牆成八字。

「事符語怪,又何間焉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