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字學典/第075卷

理學彙編 字學典 第七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七十五卷
理學彙編 字學典 第七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字學典

 第七十五卷目錄

 法帖部彙考十六

  明朱存理鐵網珊瑚古今法帖

  都穆寓意編珍藏法帖

  嚴氏書畫記掛軸手卷冊頁

  何良俊書畫銘心錄張雙鶴家觀 張州崖都憲家觀 華補菴家觀

  董茭門家觀

  弇州山人槁法帖考

  屠隆考槃餘事墨蹟難辨 南北紙墨 古今帖辨 贗帖 藏帖 學書

  汝帖 祕閣續帖 淳化祖石刻 太清樓帖 淳熙祕閣續帖 戲魚堂帖 淳熙修內司

  本 星鳳樓帖 寶晉齋帖 百一帖 利州帖 黔江帖 武陵帖 東庫帖 賜書堂帖

  甲秀堂帖 一百十七種蘭亭 二王帖 蔡州帖 彭州帖 鼎帖 鐘鼎帖 四聲隸

  韻 玉麟堂帖 宋姜堯章蘭亭偏傍考 五字損本蘭亭考 蘭亭模本字考 趙松雪蘭

  亭十三跋考

字學典第七十五卷

法帖部彙考十六

编辑

《明朱存理鐵網珊瑚》

编辑

古今法帖目

编辑

《石鼓文題跋》并賦   「蘭亭定武本題跋」

《蘭亭舊刻本題跋》   《二王墨刻題跋》

薛尚功摹鍾鼎彝器《款識》真蹟。

《嘯堂集古錄跋    漢鍾繇真蹟》一帖。

褚模《禊帖》,      唐歐陽率更《夢奠帖》, 歐陽率更《子奇帖》,   唐張長史《春草帖》。

唐顏魯公《劉中使帖》,  唐懷素《自敘帖》。

懷素《自敘帖》,內閣石刻 《懷素自敘帖》,匏菴臨本。 懷素《酒狂帖》,     唐林藻《深慰帖》。

唐臨《十七帖》。     五代楊凝式《起居帖》。 宋兩朝御札墨本。   宋御書賜鄭丞相。

王氏宋敕并諸帖:   宋范仲淹書《伯夷頌》, 文正公《道服帖》一,   文正公《翰長帖》二。

《文正公許下帖》三,   《文正公與師魯帖》二, 《歐陽文忠公詩帖》一。并跋

《天平范氏先世》諸卷,  石曼卿詩。并跋

《韓魏公二帖》。一跋 宋人《九帖》。

蔡端明一帖,     林和靖二帖。并跋

宋,陳亞之詩:并跋 《曾氏諸帖》。并跋

蘇東坡《楚頌帖》。并跋東坡《惠州帖》二。并跋

東坡《書蔡詩帖》。并跋東坡《琴操帖》。并跋

東坡《村醪帖》。并跋 《東坡草書》:并跋

後漢人,得道《陰長生詩》三篇。

山谷《發願文》。     山谷《伏波帖》。

《山谷詩》三帖。并跋 《蘇後湖詩帖》:

米南宮臨顏書    米南宮書《崇國公墓誌銘》, 宋張即之書《林酒仙詩》, 薛道祖三帖。并跋

華陽張嗣真《雜帖》,   陸友仁書《世說》。

吳傅朋《游絲書》    《虞雍公鈞堂帖》。

朱文公《與姪手帖》:并跋朱文公詩:并跋

《洪侍郎詩帖》。并跋 魏鶴山《遺陳深父子帖》。

宋文丞相詩:并跋

盧提刑尚書《父子詞翰》二帖。

元·楊椿書《虞泰公祺傳》: 「虞相古劍歌。」

《虞雍公文集序》:    「虞邵菴小像」

《山居圖》詩:并跋  題勝伯《仙臺高士圖》。

元人諸帖。      《趙魏公二帖》。并跋

趙松雪諸帖,     《鮮于公遺墨》。

虞邵菴手書《誅蚊賦》。并跋

虞雍公《誅蚊賦》《刻石疏》。

虞邵菴書《儗峴臺記》:并跋文定公祠堂記附

虞邵菴《豆腐三德贊》,  《虞邵菴詩帖》。

虞邵菴《酬答翼之篇翰》· 《袁靜春雜詩》并跋

吾子行小篆《杜詩》諸帖, 李士弘《臨右軍帖跋》, 錢翼之《四體千文》諸跋, 張外史《自書雜詩》諸跋, 《張貞居帖》一,     《貞居詩帖》二。

《貞居詩帖》三     郭天錫詩卷。

《饒介之詩帖》,     「文英新詞槁。」

《宋仲溫詩帖》,     《南宮生傳》。并詩

元度詩。       《竹林陳氏雜帖》

《送瞿惠夫學官詩序》  《贈畫師朱叔重詩敘》, 《贈筆公沈日新》    《王氏彝齋記》

張簡沈祐詩,     王畛詩。倪瓚二帖附 周砥詩。       潘牧詩。

《贈陸穎貴筆》師敘有詩, 錢逵書。虞雍公《辨烏賦》, 《贈曇霄序》。      《良常張氏遺卷》。

《艇齋記》:       「貞溪諸名勝詞翰。」

《復孺先生家世譜》,   「瓊林薛真人誄文。」

元薛思永《配倪夫人墓銘》。藏經銘附松雪《書瑛公住持隆教寺疏》

《游仙詞》卷,      方寸鐵銘。

謝氏石屏、      《無錫華氏貞節春草》二卷, 《崑山水節婦詩》卷,   《陳婦節義集序》

《春草堂記》:      《泉州兩義士傳》

《盧賢母傳》      《貞壽堂記》

《植芳堂記》。      「《崔氏友竹》卷」

《黃氏菊山》卷。

《都穆寓意編》

编辑

珍藏法帖

编辑

李少卿貞伯所藏《懷素酒狂帖》,後楊凝式鑒定,王晉 卿跋,「山谷題名,是光福士人家物,非真蹟。」

劉以則藏張長史《宛陵帖》,李西臺蘇才翁《跋》,江陰卞 氏物,非真蹟。

沈丈啟南藏蘇滄浪、蔡端明、蘇文忠、文定、黃文節、米 海岳諸賢遺墨共一冊。

山谷書老杜律詩二首,「大真」字

王文正、秦淮海、米襄陽、《樓攻媿》、楊慈湖諸賢手帖一 卷,蘇文忠前後《赤壁賦》,李龍眠作圖,隸字書,旁注云: 「是海岳筆」,共八節,唯前賦不完。

林和靖《與僧二帖》。

蔡端明《自書絕句》詩:

海岳《自書詞》一卷。

《蔡蘇黃米真蹟》一卷。

李忠定、張忠獻、趙忠簡、呂忠穆、李莊簡五公《手札》一 卷張忠獻父子《與虞丞相劄子》。

山谷大字為《伏波詩》一卷。大字,谷自有跋。

鄧侍郎、程雪樓、徐子方、盧疏齋諸公《詩蹟》。

嘉興王廷槐家藏張長史《春草帖》,白麻紙真蹟,嘗入 宋祕,書,宋、元人題名并跋甚多。

崑山黃應龍藏吳傅朋《游絲書》。

宋高宗《賜岳武穆手詔》。

城西張氏藏鍾元常《薦季直表》,上有「晝錦堂」、米芾、賈 似道等印。元人跋云:「是宋僧存此山物。」又薛紹彭《四 帖》,元張伯雨藏趙松雪金蓀壁跋後:「伯雨歸倪雲林, 今在石田翁家。」李少卿近跋,鍾書,定為真蹟,予不敢 以為然也。

宜興尹氏藏褚模禊帖,中縫折處鈐墨寶小印,後有 蘇易簡題,有「若象夫子」一首,復有范文正、蔡君謨、裴 煜、馮當世跋,富鄭公、梅都官、呂汲公、蘇氏兄弟、米海 岳諸公題名,小米鑒定。此卷後歸陳祭酒緝熙。 朱性父藏老米臨《黃庭經》,今歸石田翁。虞丞相《允文 帖》,今歸黃應龍。又有虞文靖公楷書《金剛經》一卷, 寧波人謝某藏文丞相書。其遠祖敬齋先生《論蘇章 事》并丞相跋,字約千餘行,草稱後學文天祥書,無印 章,後有王伯厚題語。

吳江史明古藏唐趙模集《晉字千文》。

褚河南書《文皇哀冊文》,硬黃紙,米友仁鑒定。

歐陽率更《夢奠帖》,疑是臨本,元郭畀天錫藏,後入楊 東里家,郭、楊皆有跋。

蔡端明《八帖》,洪興祖、范大年跋,胡珪等題名。

《宋賢諸帖》一卷,李西臺、周益公、胡邦、衡文、文山而下 九十八人。

《王逸老二帖》。

朱文公《與六十郎帖》,貢尚書、楊鐵崖跋。

宋孝宗《賜虞丞相手詔》。

趙子固書《梅竹詩》三首,趙子真、葉士則董楷跋。 元張師道書《木蘭花慢詞》一卷,後元人題識。

子昂臨《大令帖》,并自書詩一卷。

松雪書《歸去來辭》一卷。

鮮于伯機自書詩文一卷,有鄧文肅、龔子敬跋。 周伯溫書《四體千文》一卷,前畫伯溫小像,門人蔣冕 侍立,旁有《自贊》,蓋周公書以貽冕者。冕,蘇郡人,精篆 隸。

史丈。復有薛尚功摹《鍾鼎款識真蹟》二十卷,後題云: 「嘉熙三年冬十有一月望後十一日,外孫朝請郎新 知臨江軍事楊伯岳拜觀於廿四叔外翁書室。後二 十年,弁陽周密得之外舅泳齋書房,趙孟頫鑒定」,白 野不華、周伯琦題名,張伯雨、柯九思跋。此帖舊為吾 鄉沈雄仲藏,雄仲名洪元,巨室號萬三之後,善草隸 書老而貧,故史氏得之。成化戊申,予館授史氏。九月, 其家火作,書畫多付煨燼,唯此帖及歐、褚、趙模書數 卷獨存,豈奇寶鬼神固衛之耶?

東坡《謝陳后山惠巾詩》,上有大方印曰「趙郡蘇氏、江 陰薛堯卿藏。」

南京梁中書藏陸宣公書陸士衡《文賦》小字章草, 松江人攜示陸放翁自書詩一卷,大字行,字畫遒勁。 山陰杜恩永跋。

馬主事抑之藏顏魯公《爭坐位帖》,上有「賈似道」印,為 元人袁文靖公物。

崑山項方伯藏朱文公、李《泰發二帖》。泰發名光,宋參知政事,謚莊簡。後人跋其帖,見有「光」字,遂以為司馬 光筆,可發一笑。

史丈新收顏魯公《劉中使帖》,凡四十一字,白湛淵、鮮 于樞、田師孟跋,是嘉興物,盧廷璧藏。

金玉《黃華書絕句》詩七首,大字行,盧廷璧物。

老米作《朱樂圃墓表》一卷,亦非真蹟,是劉以則家物, 今在吳江張氏。

劉僉憲家,藏宋王巖叟、李樂菴、梁克家、趙令畤、范石 湖、李泰發諸名賢手帖,共一冊。

山谷《書陰真君詩》一卷,亦馬主事家藏。谷有跋云:「中 州丰都山仙都觀朝金殿西壁,有天成四年人書陰 真君詩三章,予同年許少張以為真漢人文章也。偶 得佳紙,為抄此詩,與王瀘州之季子紹聖四年四月 丙午黔中禪月樓中書。」

海鹽張黃門靜之藏顏魯公《祭姪文》,「史丈為予說」 遼東蕭黃門文明藏宋錢文僖、鄒忠公、任伯雨而下 二十一帖。

李少卿嘗為郎中,奉使湖湘,道過江西,於石亭寺僧 處得《山谷草書》一卷,後有谷真字跋,紙墨如新。予生 平閱黃書頗多,此其最也。

張伯雨自書詩五十五首,後人裱為二冊。題跋一冊, 楊廉夫而下共十五人,常熟劉氏物,今歸袁戒卿。 宋人雙鉤,唐模《蘭亭》,有「漢中趙氏」諸印,朱堯民藏,今 屬他姓。

宜興徐閣老藏東坡小楷《乞居常州奏狀》,謝采伯跋。 徐公嘗以李少卿所藏《楚頌》與此帖共摹刻石。 宋陳亞之自書詩一卷,司馬公、蘇氏兄弟跋。王庭槐 藏侍郎吳公元博藏唐林藻《深慰帖》,宋祕府物。 懷素草書千文一冊,顧少參崇善藏,云得之河南民 家。

五代楊凝式書《神仙起居法》,草字真蹟,小米鑒定,上 有「永興軍節度使印」及「賈丞相悅生堂」圖書。郡人王 氏藏。

范文正公書《伯夷頌》,黃絹小楷,宋元名人題識甚多, 世謂「首陽之節」、韓子之文,與文正之書同為「三絕。」范 氏子孫嘗模以刻石。真蹟今藏義莊。

松江曹涇楊氏藏《蔡、蘇、黃米真蹟》一卷。

陸放翁《自書詩》一卷。

歐陽公《寄蘇子美詩》真蹟:「姚少師洪武中住北平慶 壽寺,得此帖,少師自有跋,今藏於其孫廷用。」

《嚴氏書畫記》

编辑

挂軸手卷冊頁

编辑

《張長史草書》:以下挂軸《俞紫芝墨蹟》。

晦翁墨妙,      宋局畫「壽」字。

趙子昂真蹟詩字六軸, 元刻《絲早朝詩》四軸, 「織字晝錦堂」一軸,   本朝名筆《大學總章》四軸, 草書四軸,      憲宗御製判字一軸, 金山農書《歸去來辭》,  徐霖《晝錦堂記》。

「《歸去來辭》      四景」詩八軸:

李東陽詩。      「楊譓」隸字。

胡恭草書,      「徐承祖」字二軸。

馬一龍《草書》三軸,   陳道復《草書》四軸。

石刻東林寺詩,    「王穀祥《文武成功詩》」一軸, 《定武蘭亭》一卷。以下手卷《唐宋墨蹟》一卷。

蔡君謨《茶錄     四大家書》二卷

陳氏《家教》一卷,    《文賦墨蹟》二卷

「元名人《游仙詩》卷。」   俞紫芝《讀書譜》。

《馮海粟》一卷,     「趙子昂書《常清淨經》」一卷, 趙仲穆《古篆千文》一卷, 本朝宣廟御書《石刻》一卷, 沈度書《聖學傳心》一卷, 宋仲溫書陶詩。

徐子仁《赤壁賦》    《喬白巖詩草》。

沈周《昌黎記》一卷,   「李西涯《真草墨蹟》五卷, 祝枝山《文賦草聖》」二卷, 鄭元吉書《游仙詩》一卷, 《古今墨妙》      《名賢翰墨》各一卷。

《鍾鼎臨本》四冊。以下冊頁《松雪真蹟》四冊。

《錦囊》佳製,      張即之墨妙。

虞世南墨蹟:     《懷素帖》。

《靜林書譜》:      「宣和御書。」

《翰墨清趣》,      吳下《草聖》。

《何良俊書畫銘心錄》

编辑

丙辰冬,予以老病南歸,凡士大夫收藏之家書畫皆往求觀。雖真偽雜出,然有一二佳品,思之終不能去心,漫錄於此,以備遺忘云。

張雙鶴家觀

编辑

米南宮小楷書《溫成皇后哀冊文》,乃是米老絕妙者, 為米楷書第一。

張州崖都憲家觀

编辑

《趙模帖》。起模行草,初書唐人詩,共十五紙,今存十三 紙,字髣髴《聖教序》,絕有神采。後跋者二人,柯敬仲、胡 若思亦好,當是宇宙閒神物也。

趙文敏,行書。朱晦菴送子從學,書後有《規約》數條,是真蹟佳品。

鮮于《困學草書》一卷,佳。

蘇長公卷書蔡忠襄絕句詩,並「營妓開籠若放雪衣 女常念彌陀觀世音」一段故事。字大如錢顛,縱中有 法度神品也。後有虞邵菴、柯丹丘、張貞居、倪幼霞和 篇,每人六首絕句,皆精絕可愛。

《松雪卷》,是與中峰和尚手簡,書法二王,紙墨精好最 妙。有管夫人書一紙,亦與中峰和尚者稱弟子管道 昇,亦具書家軌範。

衡山翁小楷書《離騷經》及《九歌》,此乙卯年時書與其 孫四官者。衡山命其孫出示,遒媚飄逸,何減古人。余 欲購之,與《洞玉經》並傳,因客囊蕭索,次早即發舟,終 當為有力者得之耳。

華補菴家觀

编辑

《淳熙祕閣續法帖》,宋搨本,真字題尾,「奇物也。」

《蘭亭》不損本,亦似舊搨,但上下俱截去「金龜玉兔」八 字,與「盛」字界行,皆無從考驗。其是定武歟?吾當細辨 之耳。米南宮三帖,筆畫飛動,神采煥發,米行書當以 此卷為第一,餘皆在下風矣。

《米南宮書簡》一段,文氏已刻入帖中,雖真蹟,亦不甚 佳。

董茭門家觀

编辑

趙松雪止行書單條一挂幅,乃臨右軍,神品也。 陳文東小字作行草一挂幅,亦是臨書,佳。

《宋昌裔行草》挂幅小字,七八行。予見宋昌裔書,無如 此幅之精者,國初稱「三宋」,亦不虛也。

饒醉樵草書,韓昌黎文,長篇細書,亦佳。

「余以三月十八日癸卯行,至二十二日丁未得還京 邸,往返纔兩月餘耳,而所見若此,蓋亦富矣。」夫宇宙 閒物,流傳亦自不少,豈必盡藏笥篋邪?但得常遇賞 鑒之家,埽閣焚香,盡出所有,相與評校真偽。得遇精 品,則撫摩愛玩,真若神遊其閒;若未必佳,亦須隨處 指摘,出其疵纇。不矜長,不匿短,則意見常新,而藻鑑 「亦觸處即長。」此意。余見三吳人,自衡山而下,惟華補 菴為近之。蓋由其素與衡山父子游處,漸摩日久,不 覺自化。乃知朋友相規之益,信不虛矣。今之知此味 者絕少,何日得置一小艇,如趙彝齋故事,圖書滿中, 篷窗四啟,往來於三泖四瀆閒邪?然予此行得倪雲 林《浦城春色》、趙丹林《崆峒秋曉》以歸,則四友齋中又 添二佳客矣。漫書此以貽同好。越十四日,為嘉靖丁 巳春正月人日,清溪漫叟何良俊著。

《弇州山人槁》

编辑

法帖考

编辑

天下法書,自諸集帖外,其古碑宋搨猶有存者,古篆 《岣嶁》《禹碑》《石鼓文》《秦相嶧山碑》。古隸則「《魏受禪勸進 表》《鴻都石經》《仲弓殽阬》《司空王純》《逢童碑陰》《耿氏鐙》 《巴官鐵盆》《武氏石室像贊》《何君閣道》《太山》《孔宙》《耿球》 《蔡湛》《魯峻》《陳球》《州輔》《楊馥》《楊震》《劉寬》《劉熊》《張遷》《景君 武班》《西嶽》《華山》《梁鵠》《孔廟》諸碑。」隸兼分者,《蔡邕》《夏承 碑》;分兼篆者,《皇象天發碑》。小楷,褚河南《陰符》,柳誠懸 《度人真書》,蕭誠開善法師,丁道護,啟法師,興國寺,史 稜禹廟,虞永興夫子廟堂,歐陽率更《九成醴泉銘》,虞 恭公化度寺,皇甫府君子蘭臺道因,褚河南《孟法師 碑》、張長史郎官壁,顏魯公多寶塔,元次山墓碑、《宋文 貞碑》及碑側記、《東方畫贊》《家廟》,《茅山八關齋功德》,《干 祿》,裴漼,《少林》,蕭誠,《南嶽真君》,張從申,《茅山柳誠懸元 祕塔》《復東林寺紫絲靸》《西平王》諸碑行書,《懷仁聖教》, 褚河南《枯樹聖教》,李北海,《岳麓寺雲麾將軍》《娑邏寺》 《法華寺顏魯公爭坐位》《祭濠州伯父季明姪文》,王縉 《清源公碑》草書,《唐文皇屏風》,懷素《自敘》《藏真聖母》,張 旭《春艸》,孫虔禮《書譜》,「真草永法師千文,皆灼灼有名 者也。」

昔人謂右軍《樂毅論》乃親書於石以刻者,大令《保母 誌》乃親書於磚以刻者,以故無真墨蹟,而搨本特妙 絕。然則梁武所藏,與安樂所失,《樂論》豈臨摹本耶?按 右軍謂「大令書法能紹箕裘,手書以賜」,則書石之說 亦未確也。《保母誌》據宋人辨以為非真。

今世烜赫名筆存者,鍾太傅《賀捷表》《力命表》,係入宣 和內府,邇時議論已屬紛紛,《薦季直表》初不經見,《賀 捷表》近佻,《季直表》近媚,《力命》雖似墓田亦弱,然總之 比他書卻有意,恐後人未必能偽作。今天下人學鍾 者,俱《季直表》,遂爾成風。

索靖《出師頌》,亦有《宣和記》識,攷《書譜》良合。然宋時諸 公極豔稱蕭子雲《出師頌》,而祕殿不收,蓋是唐人臨 得《蕭子雲頌》,因見閣帖內靖數行相類,遂鑒定以為 《靖出師頌》耳。自永嘉南渡,靖真蹟已鮮,梁武、湘東鳩 集之繁,貞觀、開元購求之篤,何於茲時寥寥也? 江右人藏右軍《破羌帖》,據宋搨本,是乾筆絲,鋒勢鬱 浡可愛。今筆圓而稍弱,用墨亦過濃,非真蹟也。顏魯 公《祭姪》,槁本卻真,結法遒逸可愛。

右軍裹鮓二謝袁生。是宋內府藏,臨本卻佳懷素《自敘》。按米元章《記》云:在蘇泌家。前一幅破碎不 存,其父集賢挍理舜敘自寫補之。今所傳真蹟,有李 文正東陽、吳文定寬二跋。先屬之徐文靖溥,其家以 貽陸太宰,完後轉入嚴氏,沒內帑復出,歸朱忠僖家。 其書筆力遒勁,而形模不甚麗,以故覽者有「楓落吳 江」之歎,而吳人至今刺刺以為非真。後得一舊搨本 閱之,與此大小等耳,其用筆全不同,首六行亦有舜 敘補,末題一詩及印記跋識之類甚眾,然沓拖少骨 力,怳然竟不知其誰真也。

孫過庭《書譜》至妙品,唯竇𣳻評辭少損耳,其結構極 得山陰遺意。石刻亦有二種,皆佳:其一宋時搨本,然 再經石矣,以故無缺文而有誤筆。其一國初從真蹟 摹石者,以故無誤筆而有缺文。若停雲館刻,不足道 也。

陝西刻謝靈運書,非也,乃中載靈運詩耳。內尚有唐 人兩絕句,亦非全文真蹟。在蕩口華氏凡四十年,購 古蹟而始全以為延津之合屬。豐道生《鑒定》,謂為賀 知章,無的據。然遒俊之甚,上可以擬知章,下亦不失 周越也。

吾所收名筆褚河南《哀冊文》,最後得鍾太傅季直表, 雖時代不同,而古雅則一。真純綿裹鐵,初看便好,久 看之筆盡而意無盡。顏魯公裴將軍北伐詩,體兼正、 行草,筆出分篆,初看使人驚,愈看愈自肅然心服。懷 素《千字文》用筆似輕而極勁,若縱逸而結構不疏,亦 須再看,乃益自有致。柳誠懸《禊帖詩後序》,初看覺有 俗氣,至三四看乃見其妙處,愈看愈可愛。蘇文忠題 《煙江疊嶂歌》,遒媚刺眼,初看極好,至四五看後,微覺 有出入,然亦是公最合作書也。

又收作《懷素》者凡數家:蘇子美甚得其勢,魯直得其 意態,俱不得骨;徐元玉、祝希哲得其骨,卻不得意態, 然亦皆狂。師雲仍之盛。

吾家有趙吳興臨褚河南《枯樹賦》,豐勻精密,極是嘉 手。後得唐人雙鉤蠟紙,是第三本耳,而並刻之,覺不 堪伯仲。以此知古人未易及也。

《屠隆考槃餘事》

编辑

墨蹟難辨

编辑

法帖真偽入手少不用心,著眼即不能辨。昔張思聰 善摹古帖,自名《翻身鳳凰》,最能亂真。唐蕭誠偽為古 帖,以示李邕曰:「此右軍真蹟。」邕忻然曰:「是真物也。」誠 以實告,邕復視曰:「細看亦未能辨,但稍欠精神耳。」北 海且然,況下者乎?

南北紙墨

编辑

古之北紙,其紋橫,質鬆而厚,不甚受墨。北墨多用松 煙,色青而淺,不和油蠟。故北搨色淡而紋皺,如薄雲 之過青天,謂之「夾紗作蟬翅搨」也。南紙其紋豎,墨用 油煙以蠟,及造烏金紙水敲刷碑文,故色純黑而有 浮光,謂之「烏金搨。」

古今帖辨

编辑

「古帖,歷年遠而裱數多,其墨濃者堅若生漆,以手揩 之,纖毫無染。兼之摩弄積久,紙面光彩如砑,古意自 然,故面舊而背色長新,其側勒轉摺處,並無沁墨水 跡,侵染字法。且有一種異馨,發自紙墨之外,質薄者 揭之堅而不裂,以受糊多耳。厚者反破裂莫舉,以年 遠糊重紙脆故也。」今之贗帖,效南搨者近似之,然以 「手微抹,滿指皆黑。效北搨者。敲法入石太深,字有邊 痕,用墨不勻,濃處若烏雲生雨,淺者如白虹跨天,殊 乏雅致。大率皆以川扇紙、竹紙,用挂灰爐煙瀝和水 染成古色,表裡湮透,兩面如一。試以一角揭看,薄者 即裂,厚則性健不斷矣。」此俱以形似求之。若以字法 刻手,敲手揭法,過目翻閱,雖同一宋搨,而妍醜即別 矣。矧贗搨乎?

贗帖

编辑

吳中近有高手,贗為舊帖,以豎簾厚麤竹紙,皆特妙 也。作夾紗搨法,以草煙末香煙熏之,火氣逼脆,本質 用香和糊。若古帖嗅味,全無一毫新狀,入手多不能 破,其智巧精采,反能奪目,鑒賞當具神通觀法。

藏帖

编辑

《聚玩家評》:「宋之書帖為最上珍品,以銅玉耐久,而書 帖易敗耳。兼之兵火銷鑠,或散落俗家,用以覆瓿黏 窗,劫會業逢,不知其幾。故得之者當寶過金玉,斯為 善藏。」

學書

编辑

吾人學書,當兼收並蓄,聚古人于一堂,接丰采于几 案,手執心談,求其字體形勢,轉側結構,若龍跳虎臥, 風雲轉移,若四時代謝,二儀起伏,利若刀戈,強若弓 矢,點摘如山頹雨驟,而纖輕如煙霧游絲,使胸中宏 博,縱橫有象,庶學不窘于小成,而書可名于當代矣。

汝帖

编辑

摘諸帖中字牽合為之,刻河南汝州府。每卷後有「汝 州」印,後會稽重模,謂之《蘭亭帖》。

===祕閣續帖===元祐中,哲宗除《淳化帖》外,增刻他帖于祕閣,謂之《續 帖》。

淳化祖石刻

编辑

後主命徐鉉以所藏法帖勒石,名《昇元帖》,在淳化前, 故名祖刻。

太清樓帖

编辑

大觀年中,徽宗以《淳化帖》考選數帖,重刻於太清樓 下。模自蔡京,恣意草率,筆偏於縱,無復古意。賴刻手 精工,猶勝他帖,亦名「大觀。」

淳熙祕閣續帖

编辑

孝宗命劉燾模勒禁中,工夫精緻,亞於淳化。兩續帖 相去不遠,肥而多骨,乃失之麤,遂少風韻,亦名《太清 樓續閣帖》。後重摹刻於紹興府學,亦名《續蘭亭》,以其 中有《蘭亭》也。今遷於潭州。

戲魚堂帖

编辑

元祐閒,劉次莊以淳化帖除去篆題年月,增入釋文, 摹於臨江官署,亦名《臨江帖》。在翻刻中頗有骨格,澹 墨搨尤佳。

淳熙修內司本

编辑

《卷帙》規模同閣本,而卷尾題字乃楷書,非篆書也。

星鳳樓帖

编辑

宋趙彥約刻於南康,曹士冕重摹於南宋。趙刻精善 不苟,曹刻清而不濃,亞於《太清樓帖》。

寶晉齋帖

编辑

紹興年閒,曹之格刻於直隸無為州學,多米芾所臨, 在諸帖中為最下。米元章又云:「羲之《七帖》,有雲煙卷 舒翔動之氣。」

百一帖

编辑

宋《王曼慶刻》,筆意清遒,雅有勝趣,但刻手不精。

利州帖

编辑

宋慶元中,劉次莊以《戲魚堂帖》重刻於益昌,其《釋文》 字畫較臨江稍大。

黔江帖

编辑

宋秦子明命湯正臣父子刻於長沙,即僧寶月《古帖》 十卷,載入黔江之紹聖院。

武陵帖

编辑

較諸帖中所增最多,中有右軍《黃庭經》,他本所無,博 而不精,殊無足取。

東庫帖

编辑

世傳潘氏以《石本帖》二十卷分為二,絳州公庫得其 上十卷,絳守重刻下十卷以足之。靖康兵火俱失,金 人重刻者天淵矣。

賜書堂帖

编辑

宋宣綬刻於山陽,有古鍾鼎識文絕妙。但《二王帖》俱 不精,石已不存。後有重模本。

甲秀堂帖

编辑

宋廬江李氏刻。前有王顏書多,諸帖未見。後有宋人 書亦多。今吳中有重模者,亦有可觀。

<a name="va37">.一百十七種蘭亭

一百十七種蘭亭

宋理宗內府所藏裝褫作十冊希世之寶也備詳南 村輟耕錄

《二王帖》。

编辑

宋許提舉刻於臨江模勒極精二王帖選

《蔡州帖》。

编辑

上蔡州重摹絳帖上十卷出於臨江潭帖之上

《彭州帖》。

编辑

彭州重刻歷代法帖十卷不甚精彩紙類北紙

《鼎帖》。

编辑

武陵郡齋石硬而刻手不精雖博而乏古意

《鍾鼎帖》。

编辑

宋薛尚功編次鍾鼎卣彝古銅器銘二十卷刻於九 江府庫臨摹極工甚有古意今多取便抄錄作十卷 以市於人

《四聲隸韻》,

编辑

書法極工略似嫵媚傳云石刻于琉球其搨法紙色 絕佳

《玉麟堂帖》。

编辑

宋吳琚模刻,穠而不精,多雜米家筆法。

已上諸帖,原石存者十無一二矣。

《石鼓文》史籀篆,今重模北監。

《壇山石刻》,周穆王時所刻,史籀「吉日癸巳」四篆字,絕 妙,在直隸真定府趙州贊皇縣。

《泰山碑》,秦李斯篆,《始皇封禪太山碑》石,在山東濟南 府。

《胊山碑》。

《嶧山碑》,秦李斯篆,皆玉著,燬于火。宋鄭文寶翻刻石, 在陝西西安府學。宋李西臺翻刻,在應天府學中。山 東鄒縣亦有翻本。

章帝《草書帖》。

《秦誓詛楚》文。

《淳于長夏承碑》,漢蔡邕八分書石在直隸廣平府學《郭有道碑》,漢蔡邕作文隸書,在山西平晉縣。

《九疑山碑》,漢蔡邕文并隸書,在廣西。

《石經》隸書。

《邊韶墓碑》,即邊孝先,漢蔡邕隸書,在河南開封府東 北五里。

《宣父碑》,蔡邕書,在直隸真定府。

師宜官。八分書   《仙人唐君碑》。

張公廟碑、     「韓明府《修孔子廟器碑》」、 「劉耀井陰碑」、    《堯母祠碑》。

《北岳碑》,漢蔡邕隸,  《張平子墓銘》,崔子玉書, 《西岳華山廟碑》,漢郭香察隸。漢人碑多不書何人,書 姓名者獨此帖耳,碑在陝西華陰縣華山廟。

已上皆《周、秦漢帖》。

鍾元常《賀捷表》   《大饗碑》。

文皇哀冊文、    《受禪碑》。

《上尊號碑》在河南許州,世傳「受禪」、「尊號」二碑,俱梁鵠 書,顏真卿辨為鍾繇書。

《宗聖侯碑》:「魏文帝封孔子二十一世孫孔羨為宗聖 侯」,曹子建作文,梁鵠書,在孔廟中。

劉元州《華岳碑》。

已上皆魏帖

《吳國山碑》、      「《王增恕延陵季子》二碑。」

已上皆吳帖

《蘭亭記》,王右軍作并書。李龍眠畫《流觴曲水圖》,後有 廬陵曾宏父考究并跋。在浙江山陰。

《筆陣圖》,右軍行書,閒有草字,末云「千金勿傳」,非其人 也。永和十二年四月十二日書,在陝西西安府學。 《金剛經》唐僧懷仁集。右軍行書石,在陝西西安府雁 塔下。

《黃庭經》·      《樂毅論》

草書《心經》。

《集王聖教序》,唐太宗作序,高宗作記,僧元奘譯《多心 經》,僧懷仁集。右軍行書,貞觀二十三年八月作,咸亨 三年十二月刻石。字體遒勁可愛。石在陝西西安府 學。

《北岳醮告文》·     《周府君碑》。

《洛神賦》較大令書稍大, 《東方朔頌》。

大草書《蘭亭》,恐非真蹟, 集右軍書牡丹詩。

《告墓文》。

《絳州重修夫子廟堂碑》「集右軍書。」

《攝山寺碑》《智永集》,右軍書。

《裴雄碑》       《興福寺碑》集書

臨鍾繇《宣示帖》。    《平西將軍墓銘》。

《梁思楚碑》集右軍書,  改《高樓碑》。

《楊承源集》羲之、歐陽詢、褚遂良等書。

王渙之《陀羅尼經幢  建福寺碑》集右軍書。 羊祜《峴山碑》有二石,一在湖廣峴山之上,一投漢水 之濱,亦名「墮淚碑。」

《包府君碑》。

已上皆晉帖

宋《文帝神道碑》、    齊倪珪《金庭觀碑》。

齊南陽寺隸書碑。   「梁《茅君碑》」,張澤書。

《瘞鶴銘》,梁陶弘景書,世傳在直隸鎮江府焦山寺山 足水中,今不可得,其字神妙,見《東觀餘論》。

劉靈正《墮淚碑》。

已上皆宋、齊、梁、《陳帖》。

魏裴思順《教戒經》,  北齊王思誠八分《茅山碑》 後周大宗伯《唐景碑》,歐陽詢書。

蕭子雲《章草出師頌》,在福建福州府學。

《天柱山銘》。

已上皆魏齊周帖

薛道衡書《朱廠碑》。   張公謹書《龍藏寺碑》。 魏瑗書《上方寺舍利塔銘》。

史陵書。《帛廟碑》,    虞世南書。《陰聖道場碑》, 開皇三年刻。《蘭亭記》,妙絕諸本。

已上皆隋帖

唐太宗書《魏徵碑》、   「李邕書《李思訓碑》。」

《雲麾將軍李秀碑》,「北海太守李邕行書。」石在陝西蒲 城縣者最妙。一在順天府良鄉縣學,石刻不及 僧智永《千文》,一行真,一行草,末有大觀己丑薛嗣昌 記,石在陝西西安府學。

《盧府君碑》      《陀羅尼經》。

元度十八體書石在陝西西安府香城寺中。

《僧亞栖千文》洛陽僧亞栖草書,得張顛筆意,若飛鳥 出林,驚蛇入草,石在《北監》。

李陽冰篆《先侍郎碑》  《郎官帖》。

張旭《草書千文石》,在陝西西安府學,今亡缺過半。 僧懷素《三種草書千文石》在陝西西安府學。

《聖母帖》,僧懷素草書,頗難識,石在陝西西安府學。 《自敘帖》,懷素草書,宋蘇舜欽補一帖,後有魏良臣跋, 有「建業文房印」,石在陝西耀州三原縣臧氏墓上《入市詩》。

藏真律公二帖,僧懷素草書,俱游絲字,末有「宋景祐 三年馬丞之題草書」二十三字,亦妙。又有徵仲書石, 在陝西西安府學。

《心經》。       「褚河南《忠臣像贊》」

《枯樹賦》       虞世南《寶曇塔銘》。

《夫子廟堂碑》虞世南書,真字,石在西安府學。

《破邪論》。       《龍藏寺碑》

褚遂良《文皇哀冊》

《臨摹蘭亭》褚遂良臨,羲之書,後有「延陵之印」,石在陝 西同州學中。

《臨聖教序》褚河南臨本,一在陝西西安府同州倅廳, 二在河南歸德府州中。

《蔡孝子墓表》,     小楷《陰符經》。

草書《陰符經》,     小楷《度人經》。

《紫陽觀碑》      真書千文,褚河南書, 虞世南《龍馬圖贊》,   李懷琳《絕交書》。

史惟則《隸書千文》。

于志寧《十八學士像贊》,隸書。

薛稷《昇仙太子碑》、   顏真卿《元次山碑》。

《中興頌》。

《摩崖碑》,顏魯公真書於湖廣浯溪崖上。

《汝南宮主墓誌銘》   《北岳廟碑》「顏魯公書; 《草書千文》顏魯公書  ;《戒壇記》。」

《李含光碑》。

《祭伯文》,顏魯公書。石在陝西。

五言詩·《圓寂上人   麻姑仙壇記》

《爭坐帖稿》,顏魯公行書,蓋初稿也。中多塗改,字體妙 絕。凡五碑,正統中破缺多矣。石在陝西西安府學。 《東方朔畫像贊》

《顏氏家廟碑》,顏魯公文并書,碑四面環轉,李陽冰篆 額。石在陝西西安府學。

《多寶寺碑》,顏魯公真書,石在西安府學。

《放生池碑》,顏魯公真書,在浙江湖州府長興縣。 《干祿字帖》,顏魯公真書小字,辨別字之正俗,顏元孫 作石刻,在四川潼川州。

《顏母陳夫人墓碑》,顏魯公文并書,石在河南鄧州。 《射堂記》,顏魯公書,石在浙江湖州府長興縣。

《祭顏杲卿并十三姪文》,顏魯公行書,石在陝西。 《昭仁寺碑》,歐陽通真書,石在陝西。

《茅山元靜先碑》:一,顏魯公楷書并文,一,唐柳識文,張 從申書,李陽冰篆額,世號「三絕碑」,俱在直隸應天府 句容縣茅山。

西嶽書:衛公李靖布衣時,上《西嶽書》,蓋厭隋亂,其志 奮欲有為,而咨之神明之辭也。其書亦佳,石刻在廣 西。

《金剛經》,柳公權書,石在陝西興唐寺中。

《一行禪師塔碑》,唐明皇御製文,八分書,在陝西灞橋 東源上。

《搗衣篇》,僧彥修草書,石在西安府學。

《三藏法師塔銘》,「僧建初。」行書,石在陝西。

《榮州刺史碑》,張頌行書,石在陝西三原縣北墓上。 《北岳恆山碑》蔡有鄰隸,石在直隸宣州曲陽縣。 《有道先生葉公碑》李邕行書,石在山東金鄉縣 壯觀,李白書二大字在山東金鄉縣,今翻刻于濟寧 州城南樓上。

《房定公墓碑》,歐陽詢真書,在山東。

《孔子廟碑》,李陽冰篆書,石在浙江縉雲縣。

《月儀》自正月至十二月止,凡二碑,俱章草。石在臨江 府學。

李北海《陰符經    娑羅樹碑》。

《曾娥碑》       《曹娥碑》。

《秦望山碑》。

《臧懷庇碑》,李邕書,石在陝西耀州三原縣羽林大將 軍臧氏墓上。

《岳麓寺碑》,李邕行書,石在湖廣衡山之麓。

開元寺碑。      李夢徵《篆教興頌》。

歐陽率更《化度寺碑》,真書,在西安府學。

《皇甫君碑》,歐陽詢真書,字多損壞,存者數十字耳,乃 于志寧撰文,在西安府學,今石本是重模者。

《真書千文》,歐陽詢書。

《虞恭公碑》,歐陽詢真書,遒勁最妙,此詢第一筆也。世 人貴尚楷書,缺落過半,石在陝西邠州宜祿巡檢司。 小楷《心經》歐陽詢書,  《夢奠帖》歐陽詢書。

《鄱陽銘》:

《金蘭帖》,歐陽詢真書,石在西安府學。

「唐太宗《屏風帖》」、    《唐太宗李勣碑》。

《城隍廟碑》,李陽冰篆書,在浙江縉雲縣。

《薦福寺碑》,韓擇木八分書,史維則篆額。石在西安府 景風街仁王寺中。

韓擇木八分書《臧希沈碑「唐元宗《孝經》」,八分隸書,註作小隸字,末有御跋草書, 石在陝西。

《歐陽通道因禪師碑》:「詢之子。」

李陽冰篆書《千文》石在西安府學。

《謙》卦爻辭李陽冰篆書石。在直隸太平府蕪湖縣民 家。

《元秋塔銘》,侍書學士柳公權書,石在西安府學。 《李晟碑》       《薛平碑》。

《武侯祠堂記》,     元度「八分書,《崔守成碑》、 唐明皇書《金仙公主碑》。」

《龍興寺四絕碑》李華撰,張從申書,李陽冰篆法,慎師 書額。

薛稷《周封中岳碑》、   僧行敦書《遺教經》。

孫過庭《書譜》:     「王維書《壽州紫極宮記》, 柳公綽《諸葛廟堂碑》,  牛僧孺隸書《陀羅尼經》, 歐陽通《益州碑》,    熊君《重修先師廟碑》,隸書, 索靖《出師表》,     褚遂良《樂毅論》。」

李北海,《荊門行    智永草書蘭亭記》。

《白鶴禪師墓靈記》,隸書。

《孔子廟碑》,僧夢英篆書,石在西安府學。

《字源千文》十八體,僧夢英篆書,石在西安府學。

已上皆唐帖

蘇長公真書《韓文公廟碑》石在廣東。

《醉翁亭記》蘇文忠行書,石在江西吉安府學。

《馬券》,東坡書。在欈李陸宣公書院。

《魚枕冠記》      《王郎帖》

《歸去來辭》「東坡行。」書石在江西南康府。

《表忠觀碑》蘇書,    「《洋州園池三十首》蘇書, 《金剛經》蘇書,     《楚頌帖》蘇書。」

《此君軒歌》。

《羅池廟碑》,東坡真書,在廣西。

黃涪翁書:《狄梁公碑》,范仲淹作,黃山谷真書,石在江 西九江彭澤縣。

書評:行書      「《晚遊池塘》詩」:

《大江東去詞》,     《食時五觀帖》,黃涪翁書; 米南宮章君表。    《歸去來辭》,山谷書;在江西 穹窿山賦,      《山水歌》,米書。

《龍井記》:「米書」、     《壯懷賦》


《天馬賦》「米書」、     行書千文。

《第一山》,米芾行書,字方六七寸,奇偉秀麗,在直隸鳳 陽府盱眙縣。

《孔子手植檜贊》,米南宮行書,在孔廟。

蔡端明「書《東園記》。」

《晝錦堂記》,「蔡襄真書,在河南彰德府。」

《閱古堂記》:      《荔枝譜》

《嚴陵祠堂記》、     「白從矩《先師廟碑》。」

冉宗閔《宣廟門碑》,   周越草書千文。

葛剛正《續千文》,    「陶穀抄《高僧傳》。」

姜夔《續書譜》:     「佛印牛頌。」

袁正己《摩利支天經》。

《歷代鼎彝器銘誌》,薛尚功編次,凡二十卷,刻于九江 府使庫。

朱晦翁《富貴有餘樂》詩:

《易繫卦辭說》,晦翁書,蔡元定刻於湖廣明倫堂。 拙賦,周濂溪撰,向子廓隸,石在湖廣。

《岳鄂王像石》在杭州西湖「武穆王墓廟」中。

《集蘭亭》宋景定、咸淳閒,賈似道命客參挍諸本異同, 擇其字之尤精者,輯成一帖,用良工王用和刻之,經 年始成。此本後有「悅生堂」印,甚可寶也。

已上皆宋帖

鮮于太常《進學解》,   行書千文。鮮于樞「書 《夔子山白石篇》    《清風嶺》詩。」

宋仲溫《竹譜》·     《雪賦》

《七姬權厝志》,宋克倣「鍾」字書,張羽撰文,盧熊篆額。在 蘇州吳縣陳嗣初家。

《與俞仲幾書》宋克倣,「鍾」字,今仲幾諸孫俞珙勒石,在 直隸松江府。

《蘭亭十三跋》:「宋克戲書趙松雪者,舊藏華亭沈民望 家。正統中楊政模刻于郡,後有訓導會稽陳賓跋。 趙松雪小楷《度人經》,宣德初直隸鎮江府元妙觀道 士得之土中,今在丹徒縣學。經後有『皇慶元年春正 月九日三教弟子趙孟頫書』。」末有元翰林學士袁桷 跋,其字又小。

《言偃祠堂記》,朱晦翁撰文,趙松雪書,石在蘇州府常 熟縣子游殿前。

「黃庭經松雪臨右軍」楷書,石在北京國子監。

《樂毅論》,「松雪臨右軍」,小楷,在北京國子監。

《七觀帖》,松雪小楷,末有袁文清公題跋,在浙江寧波 府。

《佑聖觀帖》,      《蘭亭》十三跋,趙文敏書; 《番陽君廟碑》,     《道德經》,趙松雪行書《沈山寺碑》,      真書《千文》,松雪書。

《東嶽行宮碑》,元孟淳作,趙子昂行書,在浙江湖州府 長興縣。

行書《千文》,趙松雪書,惜碑破碎,今翻刻,有僧善啟䟦, 在松江府。

小楷《千文》,松雪書。

大字《千文》,趙松雪書,在四川蜀府。

《元元十子像贊》:

《歸去來》,辭子昂行,書在蘇州崑山縣。

《洞元經》,

《金丹四百字》,趙文敏公書,在北監。

《臨蘭亭帖》,趙文敏公臨定武本,在北監。

《春夜宴桃李園記》《松雪書》。

《爭座位帖》,趙松雪臨顏魯公帖,在北監,今亦不全。 《鐵佛寺鐘銘》,松雪真書,在松江府鶴砂報恩懺院。 《栖霞阡表》,松雪書行草,在山東金鄉縣。

《碎金帖》。

《示子手帖》,趙文敏行書,在臨江府學。

《玉枕蘭亭》,趙松雪倣,褚河南、歐陽率更縮本,方四五 寸,蠅頭小楷,一在臨江府,一在福州府學。

《真書千文》,鮮于樞書,在松江府。

趙仲穆《義田記》,    《樂善堂集》趙諸帖。

雪菴「顏《陀茶榜》」,    吳衍篆《陰符經》。

王翼篆,       「不自棄文」,宋燧小楷書, 《書杜出塞九首》,宋仲溫倣章草。吳僧善啟藏此真蹟, 模刻於寺,在松江府。

小楷,《孝經》顏輝書。

《四體千文》周伯溫書,在江西鄱陽縣。

張即之《金剛經》。

吳志淳《千文》隸書石,在福州府學。

《石鼓臨本》舊刻。宋東都時,嘗鑄金填其刻文,置宣和 殿。金人入汴,剔取其金而棄去之。故自靖康土宇分 裂之後,拓本絕不可得。至元國子司業潘迪,考訂《音 訓》,刊附于後,置北京國學。於是搨本日以廣,而字畫 存者僅三之一耳,且中不可辨識者又三之一,則亦 久遠之驗也。若今之轉摹者,謬甚矣。

《僧訥草書千文》吳僧訥老學張旭懷素書,上有「晉陵 孫仲賢跋語。宣德閒,寺僧得之土中」,今在蘇州崑山 縣。

已上皆元帖

《大字千文》,中書舍人新安詹孟舉真書,字兼顏、歐、虞、 柳,在蜀府者為第一本。宣德中袁旭翻刻於直隸寧 國郡中,亦佳。江西諸本,不及遠甚。

《送參政任冕詩·解學士大紳草書詩》二首石在直隸 松江府。

第一山,太祖御書,在直隸鳳陽府龍興寺中,方一尺 五寸。

《春夜宴桃李園記》,詹孟舉書,在蘇州府崑山縣。 《國朝尊崇孔子廟碑》,詹孟舉真書,在闕里大成殿前。 《易繫卦辭說》,朱晦翁書,刻在湖廣,久漫滅。正統閒,知 府周鼎重刻,教授劉慶有跋。

《草書要領》五卷集晉草書為「初學法。」

《草韻三種》各五卷,宋、元有刻,今吳中重摹。

《帝王聖賢將相像》,自伏羲至元許衡,凡一百一人。玉 林居士刻于福建盧峰書院。

閣帖,松江顧氏、潘氏得泉州舊刻,較時本為佳。 《書法要覽》:「劉仲珩真書,在四川蜀府。」

《國朝書法石》在浙江湖州。

《金剛經》本朝名人各書一段。

《東書堂帖》,明宗室周府模刻《閣帖》,而增入《蘭亭敘文》, 并宋人書,甚有雅趣。近復翻刻,其去周府又遠矣。 《停雲館帖》,姑蘇文待詔徵仲得前人未刻真蹟,勒之 于石,翻本則不佳矣。

《小停雲館帖》,文徵仲刻。內多本朝名人筆跡。

已上皆明帖

宋姜堯章蘭亭偏傍考

编辑

永」字無畫,發筆處微轉折 ;「和」字口下橫筆稍出; 「年」字懸筆上湊頂, 「在」字左人反剔 ;「歲」字有點,在 《山》之下,「《戈口》之右 ;「事」字斜腳拂,不挑 ;「流」字內;「公」 字處就回筆,不是點 ;「殊」字挑腳橫帶 ;「是」字下疋, 凡三轉不斷 ;「趣」字波略少捲向上 ;「欣」字欠右一 筆,作章草發筆之狀,不是捺, 「抱」字已開口 亦大 矣;「亦」字是四點 興「感」,「感」字戈邊是,直作一筆,不是 點 未嘗「不」「不」字反挑腳處有一缺。

右法特舉其大概耳。持此以觀天下之《蘭亭》,恐亦不大失眼。

五字損本蘭亭考

编辑

「湍流帶右天」五字,有損也。

<a name="va47">.《蘭亭模本字考》:

蘭亭模本字考

「癸丑」二字略小而相連,「崇山」二字傍註「因寄」「因」字中 改「向之」二字,「痛哉」「痛」字,「悲夫」「夫」字,「斯文」「文」字皆改,而筆畫重「視昔」之下,圈去二字,曾不知「曾」字旁註作「僧」 字。《東觀餘論》云:「《晉史逸少傳》無曾字,乃徐僧權得之, 用名字小印押縫耳。歲久止存僧字,後人不知,誤為 曾字脫落,添此字耳。」

趙松雪蘭亭十三跋考

编辑

第《一跋》三行繇字大,七八分。《二跋》四行零四字,比上 差小一半,皆「繇」字。《三跋》七行作章草,與二跋大小同。 《四跋》二行作「繇」字,差小於上。《五跋》一行半作「繇」字,比 上又小。《六跋》二行半作行書,比首跋差大;《七跋》四行 作行書字,比上差小;《八跋》三行零二字作草書,比上 差小。《九跋》三行半作小楷,帶繇字。《十跋》四行半行草, 帶「草」字,書與昔人得古刻同。大十一跋二行小楷作 「繇」字,十二跋三行作「蠶頭章草」,十三跋三行半作「繇」 字,頗麤。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30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