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字學典/第153卷

理學彙編 字學典 第一百五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一百五十三卷
理學彙編 字學典 第一百五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字學典

 第一百五十三卷目錄

 紙部藝文二

  詠紙           梁宣帝

  為傅建康詠紅牋       江洪

  詠苔紙         隋薛道衡

  紙            唐李嶠

  書樂天紙          元稹

  剡紙歌           顧況

  寄王璠侍御求蜀牋      鮑溶

  謝朱常侍寄貺剡紙     崔道融

  寄弟洎蜀牋         韓浦

  寄溫飛卿牋紙       段成式

  酬周秀才         施肩吾

  酬崔駙馬惠牋百張兼貽四韻 楊巨源

  襲美以魚牋見寄因謝成篇  陸龜蒙

  酬魯望見答魚牋之什    皮日休

  乞綵牋歌          韋莊

  尚書新造花牋        徐夤

  謝惠紙          僧齊己

  謝長安孫舍人寄惠蜀牋   宋魏舒

  燕枝版浣花牋寄合州徐文職方 石介

  次韻宋肇惠澄心紙二首    蘇軾

  從寇生求茶庫紙      陳師道

  贈牋紙呂生二首     元朱德潤

  送奎章閣廣成局副楊元成奉旨之徽州熟紙

               傅若金

  題高尚書藤紙畫雲林煙嶂圖  柳貫

  謝靜遠惠紙         顧瑛

  與唐惟勤索紙       明丘吉

  紙            毛鈺龍

  以剡牋寄贈陳待詔      陳端

 紙部選句

 紙部紀事

 紙部雜錄

 紙部外編

字學典第一百五十三卷

紙部藝文二

编辑

《詠紙》
梁·宣帝

编辑

皎白猶霜雪,方正若布棋。宣情且記事,寧同魚網時。

《為傅建康詠紅牋》
江洪

编辑

雜彩何足奇,惟紅偏作可。灼爍類蕖開,輕明似霞破。 鏤質卷芳脂,裁花承百和。且傳別離心,復是相思裹。 不值情牽人,豈識風流座。

《詠苔紙》
隋·薛道衡

编辑

昔時應春色,引漾泛清流。今來承玉管,布字改「銀鉤。」

《紙》
唐·李嶠

编辑

妙跡蔡侯施,芳名左伯馳。雲飛錦綺落,花發縹紅披。 舒卷隨幽顯,廉方合軌儀。莫驚「反掌字,當取葛洪規。」

《書樂天紙》
元·稹

编辑

金鑾殿裡書殘紙,乞與荊州元判司。不忍拈將等閒 用,半封京信半題詩。

《剡紙歌》
顧況

编辑

雲門路上山陰雪,中有玉人持玉節。宛委山裡禹餘 糧,石中黃子黃金屑。剡溪剡紙生剡藤,噴水搗為蕉 葉稜。欲寫金人《金口偈》,寄與山陰山裡僧。手把山中 紫蘿筆,思量點畫龍蛇出。正是垂頭搨翼時,不免向 君求此物。

《寄王璠侍御求蜀箋》
鮑溶

编辑

蜀川箋紙綵雲初,聞說王家最有餘。野客思將池上 學,石楠紅葉不堪書。

《謝朱常侍寄貺剡紙》
崔道融

编辑

百幅輕明雪未融,薛家凡紙漫深紅。不應點染閑言 語,留記將軍蓋世功。

《寄弟洎蜀箋》
韓浦

编辑

十樣蠻箋出益州,寄來新自浣谿頭。老兄得此全無 用,助爾添修《五鳳樓》。

《寄溫飛卿箋紙》
段成式

编辑

三十六鱗充使時,數番猶得裹相思。待將袍襖重鈔 了,盡寫襄陽《播掿》詞。

《酬周秀才》
施肩吾

编辑

三展蜀牋皆《郢曲》,我心珍重甚瓊瑤。應緣水府神龍 睡,偷得鮫人五色綃。

《酬崔駙馬惠箋百張兼貽四韻》
楊巨源

编辑

百張雲樣亂花開,七字文頭艷錦回。浮碧空從天上 得,殷紅應自日邊來。捧持價重凌雲葉,封裹香深笑 海苔。滿篋清光應照眼,欲題凡韻輒裵回。

《襲美以魚箋見寄因謝成篇》
陸龜蒙

编辑

搗成霜粒細鱗鱗,知作豪吟幸見分。向曰乍驚新繭 色,臨風時辨白萍文。好將花下承金粉,堪送天邊詠

《碧雲》。見倚小窗親襞染,盡圖春色寄夫君
考證

《酬魯望見答魚箋之什》
皮日休

编辑

輕如隱起膩如飴,除卻鮫工解製稀。欲寫恐成《河伯 詔》,試裁疑是水仙衣。毫端白獺脂猶濕,指下冰蠶子 欲飛。若用莫將閒處去,好題春思贈江妃。

《乞綵牋歌》
韋莊

编辑

「浣花溪上如花客,綠闇紅藏人不識。留得溪頭瑟瑟 波,潑成紙上猩猩色。手把金刀擘綵雲,有時剪破秋 天碧。不使紅霓段段飛,一時驅上丹霞壁。蜀客才多 染不供,卓文醉後開無力。孔雀銜來向日飛,翩翩壓 折黃金翼。我有歌詩一千首,磨礱山岳羅星斗。開卷 長疑雷電驚,揮毫只怕龍蛇走。班班布在時人口,滿」 袖松花都未有。人間無處買煙霞,須知得自神仙手。 也知價重連城璧。一紙萬金猶不惜。薛濤昨夜夢中 來,殷勤勸向君邊覓。

《尚書新造花箋》
徐夤

编辑

濃染紅桃二月花,只宜神手縱龍蛇。淺澄秋水看雲 母,碎擘輕苔間粉霞。寫賦好追陳后寵,題詩堪送竇 滔家。使君即入金鑾殿,夜直無非「草白麻。」

《謝惠紙》
僧齊己

编辑

烘焙幾工成曉雪,輕明百幅疊春冰。何消才子題詩 外,分與能書「《貝葉》僧。」

《謝長安孫舍人寄惠蜀牋》
魏·野

编辑

彩牋一軸敵瓊瑰,喜見親題手自開。遠勝《浣花》人寄 到,貴從視草客分來。百張重疊霞初卷,千色參差錦 乍裁。紅藥篇章方雅稱,老夫無用擬封回。

《燕枝版浣花箋寄合州徐文職方》
石介

编辑

合州太守鬢將絲,聞說歡情尚不衰。版與歌娘拍新 調,牋供狎客寫芳辭。木成文理差差動,花映溪光瑟 瑟奇。名得只從嘉郡樹,樣傳仍自薛濤時。奇章磊磊 馳聲價,《江令》翩翩落酒巵。幾首詩成卷魚子,誰人唱 罷泣燕枝。紅牙管好同床置,紫竹笙宜一處施。願助 風流向樽席,杏花況是未離披。

《次韻宋肇惠澄心紙二首》
蘇軾

编辑

詩老囊空一不留,百番曾作百金收。知君也要雕肝 腎,分我《江南》數斛愁。

君家家學陋相如,宜與諸儒論《石渠》。古紙無多且分 我,自應給札奏新書。

《從寇生求茶庫紙》
陳師道

编辑

南朝官紙女兒膚,玉版雲英比不如。乞與此翁元不 稱,他年留待大蘇書。

《贈箋紙呂生二首》
元·朱德潤

编辑

玉肌勻膩粉初乾,淡淡空青印碧闌。曉日《長楊》新賦 就,墨雲時度玉螭寒。

羅文緝緝染湘流,中瑩晴空一段秋。莫問《殺青》千古 事,漆書應讓管城侯。

《送奎章閣廣成局副楊元成奉旨之徽州熟紙》

编辑

傅若金

新安江水清見底,水邊作紙明於水。兔臼霜殘曉月 空,鮫宮練出秋風起。五雲高閣染宸章,最憶吳箋照 墨光。明朝驛使江南去,詔許千番貢玉堂。

《題高尚書藤紙畫雲林煙嶂圖》
柳貫

编辑

髯翁昔飲西湖淥,滿意看山山不足。醉拈官紙寫秋 光,割截五州雲一幅。吾聞妙畫能通仙,此紙度可支 千年。祇愁蓬萊失左股,六鰲戴之飛上天。

《謝靜遠惠紙》
顧瑛

编辑

蜀郡金花新著樣,剡谿玉版舊齊名。荷君寄我黟川 雪,猶帶漣漪瀉月聲。

《與唐惟勤索紙》
明·丘吉

编辑

魚網無功補蔡侯,蜀江不洗薛濤愁。教兒昨日繙詩 稿,書破芭蕉數幅秋。

《紙》
毛鈺龍

编辑

家住稽山剡水頭,陳元毛穎憶同遊。榮封楮國金符 在,尺素修成《五鳳樓》。

《以剡牋寄贈陳待詔》
陳端

编辑

雲母光籠玉楮溫,得來元自剡谿濆。清涵天姥峰頭 雪,潤帶金庭「谷口雲。」九萬未充王內史,百番聊贈杜 參軍。從知醉裡縱橫墨,不到羊欣白練裙。

紙部選句

编辑

齊蕭子良《答王僧虔啟》:「子邑之紙,妍妙輝光,仲將之 墨,一點如漆,伯英之筆,窮神盡意,妙物遠矣,邈不可 追。」

唐李嶠《上高長史啟》:「用迴秦肆,輕懸呂氏之金;持入 周京,即貴洛陽之紙。」

宋歐陽修《回韓學士啟》:「給札揮毫,聳如牆而駭目;奏 篇稱善,喧紙貴以傳都。」

杜甫詩:「春興不知凡幾首,衡陽紙價頓能高王建《宮詞》:「每日進來金鳳紙,殿頭無事不教書。」 元稹詩:「麥紙侵紅點,蘭燈燄碧膏。」

白居易《寄微之》詩:「君問西州城下事,醉中疊紙為君 書。」

李商隱《送崔玨往西川》詩:「浣花牋紙桃花色,好好題 詩詠玉鉤。」

《韓偓詩》:「錦囊封了又重開,夜深窗下燒紅紙。」

陸龜蒙詩:「宣毫利若風,剡紙光如月。」

《花蕊夫人宮詞》:「擘開五色銷金紙,碧鎖窗前學草書。」 歐陽修詩:「剡藤瑩滑如玻璃。」

黃庭堅詩:「剡藤蜀繭照松煙。」

紙部紀事

编辑

《漢書司馬相如傳》:「相如著《子虛之賦》,上讀而善之,乃 召問。相如曰:『此乃諸侯之事,未足觀,請為天子遊獵 之賦』。」上令尚書給筆札。「札」,《木簡》之薄小者也。時未 用紙,故給札以書。

《後漢書蔡倫傳》:「倫為尚方令,永元九年,監作祕劍及 諸器械,莫不精工堅密,為後世法。自古書契多編以 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為紙。縑貴而簡重,並不便於 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元興 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從用焉。故天下咸 稱蔡侯紙。」

《零陵先賢傳》:「蔡倫字仲敬,零桂人。少負才名,官常侍, 造紙有聲。」

《湘中記》:「耒陽縣北有蔡倫宅,宅西有一石臼,云是倫 春紙臼也。」

《書斷》:「左伯字子邑,東萊人。甚能作紙。漢興,用紙代簡。 至和帝時,蔡倫工為之,而子邑尤行其妙。」

《晉書何曾傳》:「曾性奢豪,務在華侈,人以小紙為書,敕 記室勿報。」

《劉卞傳》:「卞入太學試經,為臺四品。吏訪問,令寫黃紙 一鹿車。卞曰:『劉卞非為人寫黃紙者也』。」

《拾遺記》:張華字茂先,挺生聰慧之德,好觀祕異圖緯 之部,捃採天下遺逸,自書契之始,考驗神怪,及世間 閭里所說,造《博物志》四百卷,奏於武帝。帝詔詰問:「卿 才綜萬代,博識無倫,遠冠羲皇,近次夫子,然記事採 言,亦多浮妄,宜更刪翦,無以冗長成文。昔仲尼刪《詩》 《書》,不及鬼神幽昧之事,以言恠力亂神,今卿《博物志》, 驚所未聞,異所未見,將恐惑亂於後生,繁蕪於耳目。 可更芟截浮疑,分為十卷,即於御前賜青鐵硯」,此鐵 是于闐國所出,獻而鑄為硯也。賜麟角筆,以麟角為 筆管,此遼西國所獻。側理紙萬番,此南越所獻。後人 言陟里與側理相亂,南人以海苔為紙,其理縱橫邪 側,因以為名。帝常以《博物志》十卷置於函中,暇日覽 焉。

《妮古錄》:晉文帝賜蜜香紙萬幅,令杜武庫寫《春秋》。 裴啟《語林》:王右軍為會稽謝公,就乞牋紙,庫中惟有 九萬枚,悉與之。桓宣武云:「逸少不節。」

《珍珠船》《蘭亭》,會者四十一人,羲之制序,用蠶繭紙,鼠 鬚筆,遒勁絕代。

《東宮舊事》:「皇太子初拜,給縹紅紙各一百枚。」

《桓靈寶偽事》,詔命平淮,作青赤縹練桃花紙,使極精, 令速作之。

《廣博物志》:楊君、許長史共書《洞房經》於小碧箋紙,又 曰「篆書白麻紙。」

《鄴中記》:「石虎詔書,以五色紙著鳳凰口中,令銜之飛 下端門。」

《異苑》:義熙中,劉毅鎮江州,為盧循所敗,惼懆逾劇。及 徙荊州,益復怏怏。嘗伸紙作書,約部將王亮儲兵作 逆。忽風展紙不得書,毅仰天大詬,風遂吹紙入空,須 臾碎裂如飛雪紛下。未幾,高祖南討,毅敗擒斬。 《宋書·孔覬傳》,覬弟道存,從弟徽頗營產業,二弟請假 東還,覬出渚迎之,輜重十餘船,皆是綿絹紙席之屬。 覬見之,偽喜謂曰:「我比困乏,得此甚要。」因命上置岸 側。既而正色謂道存等曰:「汝輩忝預士流,何至還東 作賈客邪?」命左右取火燒之,燒盡乃去。

《張永傳》:「永有巧思,為太祖所知,紙及墨皆自營造。上 每得永表啟,輒執玩咨嗟,自歎供御者了不及也。」 《南史阮孝緒傳》:「孝緒年十餘歲,隨父為湘州行事,不 書官紙,以成親之清白。」

《丹陽記》:江寧縣有銀紙官署,齊高帝造紙之所也。嘗 造銀光紙賜王僧虔,一云「凝光。」

《顏氏家訓》《勉學》篇:「義陽朱詹,世居江陵,後出揚都。好 學,家貧無資,累日不爨,乃時吞紙以實腹《唐書百官志》:「校書郎有熟紙裝潢匠八人,祕書監有 熟紙匠十人。」

《地理志》:「江南道,蓋古揚州南境,厥貢金、銀、紗、綾、蕉、葛、 綿、練、鮫革、藤紙、丹砂。」

《藝文志》:「集賢書院,學士通籍,出入太府,月給蜀郡麻 紙五千番。」

《雲仙雜記》:「貞觀中,太宗詔用麻紙寫敕。高宗以白紙 多蟲蛀,尚書省頒下州縣,並用黃紙。」

薛稷為紙封九錫,拜楮國公、白州刺史統領《萬字軍》 界道中郎將。

《澄懷錄》:「永徽中,定州僧欲寫《華嚴經》」,先以沉香種楮 樹,取以造紙。

《雲仙雜記》:「元裝以回鋒紙印普賢像,施於四眾,每歲 五馱無餘。」

《唐書杜暹傳》:暹補婺州參軍,秩滿歸,吏以紙萬番贐 之,暹為受百番,眾嘆曰:「昔清吏受一大錢,何異哉!」 《韋陟傳》:陟常以五采牋為書記,使侍妾主之,以裁答 受意而已,皆有楷法。陟唯署名,自謂所書陟字若五 朵雲。時人慕之,號「郇公五雲體。」

《法書要錄》:「蕭公名誠,蘭陵人,梁之後,拜右司員外郎。」 善造斑石文紙,用西山野麻及虢州土榖,五色光滑, 殊勝子彭。

《澄懷錄》:陸羽撰《懷素傳》,疏放不拘細行,飲酒以養性, 草書以暢志。貧無紙,乃種蕉葉萬餘株,以供揮灑。人 問之,曰:「吾種紙耳。」

《雲仙雜記》:「蕭穎士少夢有人授紙百番,開之皆是繡 花,又夢裁錦,因此文思大進。」

《唐書日本傳》:「建中元年,使者真人興能獻方物。興能 善書,其紙似繭而澤,人莫識。」

《記事珠》:楊炎在中書後閣糊窗,用桃花紙塗以冰油, 取其明甚。

段九章詩成無紙,就窗裁故紙,連綴用之。九章,字惠 文。

《全唐詩話》:裴思謙及第後,作紅箋名紙十數,詣平康 里,因宿於里中,賦詩云:「銀缸斜背解鳴璫,小語偷聲 賀玉郎。從此不知蘭麝貴,夜來新染桂枝香。」

《續博物志》:「元和中,元稹使蜀。營妓薛濤造十色彩牋 以寄元稹於松花牋上寄詩贈濤。蜀中松花紙、雜色 流沙紙、彩霞金粉龍鳳紙,近年皆廢,唯餘十色綾紋 紙尚在。」

《牧豎閒談》:「元和中,成都樂籍薛濤者,乃營妓中之尤 物也。元稹、微之知有薛濤,未嘗識面。初授監察御史, 出使西蜀,得與薛濤相見。自後元公赴京,薛濤歸浣 花,浣花之人多造十色彩牋。於是濤別模新樣小幅 松花紙,多用題詩,因寄獻元公百餘幅。」

《侍兒小名錄》:「崔氏鶯鶯婢曰紅娘,嘗為崔持彩牋以 授張生。」

《唐書蕭倣傳》:倣子廩,第進士,遷尚書郎。倣領南海,解 官往侍,為人退約少合。南海多穀紙,倣敕諸子繕補 殘書,廩諫曰:「州距京師且萬里,書成不可露,齎必貯 以囊篋,貪者伺望,得無薏苡嫌乎?」

《童子神通錄》:姜澄十歲時,父苦無紙,澄乃燒糠熁竹 為紙,以供父。澄小字洪兒,鄉人號「洪兒紙。」

《清異錄》:王丞相溥還政閒居,四方書牘答報皆手筆, 然不過百字目前事,與親黨相聞,倦於紙札封疊,造 赤漆小版書其上,僕吏以帊蒙傳去,雖一時間可發 數十。公自為木牋,前後加頰拒,安抽面以啟閉,字濕 則能護之,故又有「漆方士漆雕開」之名。

先君畜白樂天墨跡兩幅,背之右角有方長小黃印, 文曰:「剡溪小等」,月面松紋紙。臣彥古等上。

舒雅才韻不在人下,以戲狎得韓熙載之心。一日,得 海螺甚奇,宜用滑紙,以簡獻於熙載,熙載喜受之。 少師楊凝式,書畫獨步,一時,求字者紙軸堆疊若垣 壁。少師見則浩嘆曰:「無奈許多債主,真尺二冤家也。」 少時怪閻立本戒子弟勿習丹青,年長以來,始覺以 能為累。

姚顗子姪,善造五色箋,光緊精華。砑紙版,乃沉香刻 山水、林木、折枝花果、獅鳳、蟲魚、壽星、八仙、鍾鼎文,幅 幅不同,文縷奇細,號「砑光小本。」

《述古書法纂》:「霍小玉取珠珞縫繡囊中,出越妓烏絲 襴素段三尺,以授李生,生多才思,援筆成章。」

蕭貫夢至宮庭,有婦人授貫紙曰:「此所謂《衍波牋》,煩 賦《宮中曉寒歌》。」

《雲仙雜記》:羅隱喜筆,工萇鳳語之曰:「筆,文章貨也。吾 以一物助子取高價。」即贈鴈頭牋百幅。士夫聞之,懷 金問價,或以綵羅大組換之。

《五代史何澤傳》:五代之際,課州縣出紙,號為「蠲紙。澤 上書言其敝,明宗下詔,悉廢戶部蠲紙。」

《珍珠船》李後主留意筆札,所用「澄心堂紙、李廷珪墨, 龍尾硯」,三者為天下冠。

張仲舒在廣,天雨絳羅牋甚多《家王故事》。先臣鎮東南日,嘗大會賓客,食鱉𦡱,而庖 人因刀傷手,以紙濡血,紙墮食器中。先臣得之,遂藏 於袖,且顧左右曰:「無令掌膳者知。」

《宋史勃泥國傳》:「太平興國二年,其王向打遣使齎表, 以數重小囊緘封之,非中國紙,類木皮而薄,瑩滑,色 微綠,長數尺,闊寸餘,橫卷之。」

《神宗本紀》:元豐七年三月「壬戌,詔賜鬼章寫經紙,還 其所獻馬。」

《眉公筆記》:虞世和甫,名士,善醫,公卿爭邀致,而性不 可馴狎,往往尤忽權貴,所得賂旋以施貧者。最愛黃 庭堅,常言:「黃孝於親,吾愛重之。」每得佳墨精紙,必歸 魯直。

《卻掃編》:南都王仲至侍郎其子彥朝云:「其先人每得 一書,必以廢紙草傳之。又求別本參較至無差誤,乃 繕寫之,必以鄂州蒲圻縣紙為冊,以其緊慢厚薄得 中也。」

《避暑錄話》:晏元獻平居書簡及公家文牒,未嘗棄一 紙,皆積以傳書,雖封皮亦十百為沓。暇時手自持熨 斗貯火於旁,炙香匙親熨之,以鐵界尺鎮按上,每讀 得一故事,則書以一封皮,後批「門類。」按書史傳錄,蓋 今類要也。王莘樂道尚有數十紙,余及見之。

《翰墨叢記》:梁景不善書,每起草必用蜀牋。趙安仁善 書,起草必用舊紙,人號「二背。」

《玉照新志》:自紹興講和以來,北使經由,官私牌額,悉 以紙覆之,蓋常年之例。隆興間,北使往天竺山燒香, 過太學門,臨安尹命官吏持紙羃「太學」二字,有直學 程宏圖者,襴幞立其下曰:「太學賢士之關,國家儲才 之地,何歉於遠裔?」堅執不令登羃。吏以白尹,尹以上 聞,阜陵嘉歎久之,遂免,至今循之。

《巖下放言》:士人郭暉,因寄妻問誤封一白紙去。細君 得之,乃寄一絕云:「碧紗窗下啟椷封,尺紙從頭徹尾 空。應是仙郎懷別恨,憶人全在不言中。」

《江寧府志》:後主造澄心堂紙,甚為貴重。宋初紙猶有 存者,歐公曾以二軸贈梅聖俞,梅以詩謝曰:「江南李 氏有國日,百金不許市一枚。當時國破何所有,帑藏 空竭生莓苔。但存圖書及此紙,棄置大屋牆角堆。幅 狹不堪作詔命,聊備麤使供鸞臺。」相傳《淳化閣帖》皆 此紙所搨,歐陽公《五代史》亦用此屬草。

《趨朝事類》尚書省施行事。以由拳山所造紙,每張三 文,與免戶役。

《瑯嬛記》:姚月華筆札之暇,時及丹青花卉翎毛。嘗為 楊生畫芙蓉匹鳥,約略濃淡,生態逼真。楊喜不自持, 覓銀光紙裁詩謝之。

宋遷以霞光牋裁作小番,長尺廣寸,實素魚錦囊中 遺試鶯,謂之「新尺一。」

《輟耕錄》:王古心先生《筆錄》內一則云:「方外交青龍鎮 隆平寺主藏僧永光,字絕照,訪予觀物齋時已八十 有四。話次,因問光:前代藏經接縫如一線,日久不脫, 何也?」光云:「古法用楮樹汁、飛麪、白芨末三物,調和如 糊,以之黏接紙縫,永不脫解,過如膠漆之堅。」先生,海 上人。

《明會典》:「洪武二十六年定,凡每歲印造茶鹽引由、契 本、鹽糧勘合等項合用紙劄,著令有司抄解。其合用 之數,如庫缺少,定奪奏聞,行移各司府州,照依上年 紙數抄造解納。如遇起解到部,隨即辨驗堪中,如法, 差人進赴乙字庫收貯聽用。」產紙地方分派造解額 數:陜西十五萬張,湖廣十七萬張,山西十萬張,山東 五萬五千張,福建四萬張;北平十萬張,浙江二十五 萬張;江西二十萬張;河南五萬五千張,直隸三十八 萬張。

凡本部公用各色紙劄、每年三十一萬四千九百五 張。行都察院見收囚人紙內、四季關領應用。年終題 知。其歲用白榜紙、永樂間題准、坐派安慶府額辦一 萬六千八百張。遇閏加派一千四百張解部

凡寶鈔司年例抄造供用草紙七十二萬張。御用監 成造香事草紙一萬五千張。共七十三萬五千張。合 用石灰木炭、鐵器木植等料、俱工部派辦

《畜德錄》:蹇義善書,成祖手授金龍文牋,命書外國詔, 偶落一字,奏曰:「臣敬畏之深,輒復有此。」上曰:「朕亦有 之,此紙艱得,姑註之耳。」對曰:「示信遠人,豈以是惜。」深 然之,復授以牋。

《明會典》:「凡各處進到紙劄,宣德七年,令不依原式,及 水濕不堪者,本部行移本處,抄來,賠補原數。九年,以 福建進到紙劄,不合原式,及麤薄不堪,令按察司治 提調官罪。」

「凡合用鹽引」、「勘合等項紙劄,宣德九年,令商人納價 收買,各省免派。」凡乙字庫各色供應紙張缺乏,工部 召買,多寡不等,或量派出產地方抄解,不拘年例。 凡白榜紙高四尺四寸,闊四尺,十年一次題派。各省 辦送一百二十萬張,貯乙字庫。或遇缺乏,召買隨行

龍瀝紙代納。以尺寸不如式,每白榜紙百張,價銀一
考證
兩。隨行紙,嘉靖十六年估定,每百張價銀四錢。

《谿山餘話》:鄧肅字志宏,沙縣人,號栟櫚,有栟櫚先生 文集。栟櫚山水奇絕,今屬永安縣。志宏有文行,與朱 韋齋先生交好。一日韋齋觴客,栟櫚以冠帶寓之,醉 起,韋齋曰:「留以質紙筆。」明日如約。韋齋受筆還冠,而 以紙少留帶曰:「儻無千幅竟不還。栟櫚。為寄」一詩曰: 「歸帽納毫真得策,要牋留帶計還疏。公如買菜苦求 益,我已忘腰何用渠。閉戶羽衣聊自適,推窗柿葉對 人書。帝都聲價君知否?寄付新傳折檻朱。」前輩風流 調笑,藹藹若此。

《雲蕉館紀談》:「浣花溪自唐薛濤後,能以溪水造牋者 絕少。自明玉珍守蜀時,有郡人陸子良能之,巧過於 濤。珍於溪上建搗錦亭,置牋戶十餘家,令子良領其 事。牋有桃花、鳳彩、雲樣、錦幅等名。子良死,今不復有 矣。」

《妮古錄》:「元李氏有古紙,長二丈許,光澤細膩,相傳四 世,請趙文敏書。文敏不敢落筆,但題其尾。至文徵仲, 止押字一行耳,不知何時乃得書之。」

《洛陽縣志》:吳道行為人繩趨矩步,雖饔飧不繼,未嘗 一事干謁。嚴冬糊紙被自覆,或曰:「紙被溫歟?」曰:「紙被 那能溫,惟借其片段,便加衣服耳。」

《述古書法纂》:《好畤侯傳》謂楮為華陰。楮知白,字守元, 號好畤侯《文館書史》。

《杭州府志》:「餘杭有山,名曰由拳,旁有由拳村,出藤紙。」

紙部雜錄

编辑

《王右軍集麻紙帖》云:「下近欲麻紙適成,今付三百寫。 書竟,訪不得其入,示之。」

唐《國史》補紙,則有越之「剡藤苔牋,蜀之麻面、屑末、滑 石、金花、長麻、魚子十色牋」,揚之「六合牋,韶之竹牋,蒲 之白蒲薄重抄,臨川之滑薄。」又宋亳間有織成界道 絹素,謂之「烏絲欄」、「朱絲欄,又有繭紙。」

《翰林志》:凡賜與徵召、宣索處分曰「詔」,用白藤紙。凡道 觀薦告詞文,用青藤紙,朱字,謂之「青詞。」

凡將相告身,用金花五色綾紙。

《雲仙雜記》:「養筆以硫黃酒舒其毫;養紙以芙蓉粉借 其色;養硯以文綾蓋貴乎隔塵;養墨以豹皮襄,貴乎 遠濕。」逢溪子遵之。

以竹梢甘露和天南星漬紙一宿,裁之,刀去如飛。 治紙之昏而不染墨者,用「雨點螺」磨紙左右三千下, 其病去矣。

《清異錄》:「蔡邕非紈素不下筆書篆,老賊古姦太多,魏 晉人墨跡,類是第一等楮先生可謂自重。今人不擇 紙而書,已納敗闕。更有用故紙者,字之大厄也。 自紙行於世,簡牘之制遂絕。予曾與所親計,當取江 湖大竹,火上出汗,候色變白,磨瑩破之,闊半寸,長七 寸,厚三分,兩兩膠固,面目在外,細線為繩,三道編聯, 使卷」舒快利。每片書字一行密則倍不欲人見者。加 囊封宜號「還元竹。」終以身未至南,但成謾語。

《王氏談錄》:「公言:唐裴、鄭二家書儀皆云:凶書須好紙 繕寫,似非寧戚之義,不若以生紙書之,語言字札,質 樸為稱。」

東坡《志林》:杜幾先以此紙求予書云:「大小不得過此。」 且先於卷首自寫數字,其意不問工拙,但恐大字費 紙不能多耳。嚴子陵若見,當復有賣菜之語。無以懲 其失言,當乾沒此紙耳。

昔人以海苔為紙,今無復有。今人以竹為紙,亦古所 無有也。王逸少《竹葉帖》,長安丘氏傳寶之,今不知所 在。三十年前,見其摹本於雷壽。

川紙,取布頭機,餘經不受緯者治作之,故名「布頭牋。」 此紙冠天下,六合人亦作,終不及爾。

李獻之遺予《天台玉版》,殆過澄心堂,頃所未見。 《東坡題跋》:「成都浣花溪水,清滑異常,以漚麻楮作牋 紙,緊白可愛,數十里外便不堪造,信水之力也。」揚州 有蜀岡,岡上有大明寺井,知味者以謂與蜀水相似, 西至六合,岡盡而水發,合為大溪。溪左右居人亦造 紙,與蜀產不甚相遠。自十年以來,所產益多,工亦益 精。更「數十年,當與蜀紙相亂也。」

《石林燕語》:「唐中書制詔有四,封拜冊書用簡,以竹為 之,畫旨而施行者,曰發,曰敕,用黃麻紙;承旨而行者 曰敕,牒,用黃藤紙。赦書皆用絹黃紙,始貞觀間。或曰: 取其不蠹也,紙以麻為上,藤次之,用此為重輕之辨。」 學士制不自中書出,故獨用白麻紙而已,因謂之白 麻。今制不復以紙為辨,號為白麻者,亦池州楮紙耳。 曰「發」,曰「敕」,蓋今手詔之類。而敕牒乃尚書省牒,其紙 皆一等也。

《資暇錄》:「松花牋,代以為薛濤牋」,誤也。松花牋其來舊 矣。元和初,薛濤尚斯色,而好製小詩,惜其幅大不欲 長,乃命匠人狹小之。蜀中才子既以為便,後減諸牋亦如是,特名曰「薛清牋。」今蜀紙有小樣者皆是也,非 獨松花一色。

《聞見後錄》:近世薄書,學在筆墨,事類草創,於紙尤不 擇。唐人有熟紙、生紙。熟紙所謂妍妙輝光者,其法不 一,生紙非有喪,故不用。退之《與陳京書》云:「《送孟郊序》, 用生紙寫」,言急於自解,不暇擇耳。今人少有知者, 司馬文正平生隨用所居之邑紙,王荊公平生只用 小竹紙一種。

《廣川書跋》:「江左書兩等紙,用澄心堂所作榖皮細鈔, 其上本入中隱堂,備親覽者,為御府書;其下入文館, 以廣圖籍。書有楷法,而字頗校讎,今散落人間,往往 收藏為嘉玩,與供進者絕異。晉有中祕書,而又有外 庫,悉異紙札。故虞預言:『祕府中有布紙三萬餘,不任 寫御書而無所給,請四百枚付著作書史寫起居注』。」 然則書紙有等,自昔然也。

古人論書,要識書家主人,則妄誤者故常奴爾,亦何 至亂真耶?後世於書既失眼目,而摹搨轉偽,則雖欲 如古人懸斷真偽,不復得也。故常求辨其縑紙所因, 以識其世先後。其間甚偽者可以辨。至工於臨搨而 得舊縑紙者,則不能盡知。服虔謂方絮曰絮」,蓋漢紙 如此。古人治紙,要自有法,故以縑帛依舊書長短,隨 「事截之,則為幡紙;以生布作紙,名麻紙;以樹木皮作 紙,名榖紙;至櫱汁涅染,點治槌裝,則為經紙。自漢魏 遺字多作幡紙,晉宋多作麻紙,而隋唐用經紙。今世 所見晉宋帖,多作經紙硬黃,此於真偽可不論也。」 《後山談叢》:「澄心堂,南唐烈祖節度金陵之宴居也。世 以為元宗書殿,誤矣。趙內翰彥若有《澄心堂書目》,才 三千餘卷,有建業文房之印,後有主者,皆牙校也。 《彥周詩話》:段成式《與溫庭筠雲藍紙詩序》曰:「『余在九 江,出意造雲藍紙,輒分送五十枚』。其詩曰:『三十六鱗 充使時,數番猶得表相思』。」蓋龍八十一鱗,鯉三十六 鱗也。至宋景文詩云:「君軒結戀蕭蕭馬,尺素愁憑六 六魚。」又使六六三十六也。

《延漏錄》:「益州出十樣鸞牋:曰深紅、曰淺紅、曰杏紅、曰 明黃、曰深青、曰淺青、曰深綠、曰淺綠、曰銅綠、曰淺雲。」 又有彩霞金粉。

《䂬溪詩話》:牧之贈何宜詩云:「一日讀十紙,一月讀十 箱。」古人讀書以紙計,范雲就袁叔明借《毛詩》,日誦九 紙。又袁俊家貧無書,每從人假借,必皆抄寫,自課日 五十紙為計。

《客退紀談》:「《唐六典》有裝潢匠」,注:「音光,上聲,謂裝成而 以蠟潢紙也。今製牋法猶有裝潢之說,人多不解,作 平聲,又為裝池,益謬甚矣。」

《老學菴筆記》:「前輩傳書,多用鄂州蒲祁縣紙,云厚薄 緊慢皆得中。又性與麪黏相宜,能久不脫。」 《西溪叢語》:「唐祕書省有熟紙匠十人,裝潢匠六人。潢, 《集韻》:音胡曠切。」《釋名》:「『染紙也』。《齊民要術》有裝潢紙法, 云浸櫱汁入潢,凡潢紙滅白便是染則年久色暗,蓋 染黃也。」後有《雌黃治書法》云:「潢訖治者佳,先治人潢 則軟。」《要術》:後魏賈思勰撰。則古用黃紙寫書久矣,寫 訖入潢,辟蠹也。今惟釋藏經如此,先寫後潢。《要術》又 云:「凡打紙欲生,生則堅,厚則打紙工蓋熟紙匠也。」予 有舊佛經一卷,乃唐永泰元年奉詔於大明宮譯,後 有魚朝恩銜,有經生,併裝潢人姓名。

《雲麓漫抄》:「古結繩而治。二帝以來,始有簡冊,以竹為 之而書以漆,或用版以鉛畫之,故有刀筆鉛槧之說。 秦漢末用縑帛,如勝廣書帛內魚腹,高祖書帛射城 上,至中世漸用紙。《趙后傳》所謂赫蹄者,注云:『薄小紙』。 然其實亦縑帛。」《蔡倫傳》:「用縑帛者謂之紙縑,貴重不 便於人。倫乃用木膚麻皮等,則古之紙即縑帛,字蓋」 從糸云。故今人呼書曰策子,取簡冊之義。又曰「第幾 卷」,言用縑素也。江南行簡,處州作槧版,而髣髴古制。 盧仝詩云:「首云『諫議送書至,白絹斜封三道印』。」豈唐 人又曾用絹封者耶?

《負暄雜錄》:唐中國未備,多取於外國,故唐人詩中多 用蠻牋字,亦有為也。高麗歲貢蠻紙,書卷多用為襯, 曰本國出松皮紙。又南番出香皮紙,色白,紋如魚子。 又苔紙,以水苔為之,名側理紙。薛道衡詩:「昔時應春 色,引綠泛清溝。今來承玉管,布字轉銀鉤。」又扶桑國 出芨皮紙,今中國惟有桑皮紙,蜀中藤紙、越中竹紙、 江南楮皮紙,南唐以徽紙作「澄心堂紙」得名。若蜀牋 吳牋,皆染搗而成。蜀牋重厚不佳,今吳牋為勝。 《癸辛雜識》:「凡撩紙,必用黃蜀葵梗葉,新擣,方可以撩, 無則占粘,不可以揭。如無黃葵,則用楊桃、藤槿葉、野 葡萄皆可,但取其不粘也。」

簡槧古無有也,陸務觀謂始於王荊公,其後盛行。淳 熙末,始用竹紙高數寸、闊尺餘者,簡版幾廢。自丞相 史彌遠當國,臺諫皆其私人,每有所劾薦,必先呈副 封,以越薄紙書,用簡版繳達,合則緘還,否則別以紙 言某人有雅故,朝廷正賴其用。於是旋易之以應課, 習以為常。端平之初,猶循故態。陳和仲因對首言之有云:「槁曾稽之竹,囊,括蒼之簡」止謂此也。又其後括 蒼為軒樣,紙小而多,其層數至十餘疊者,凡所言要 切則用之,貴其卷還,以泯其跡。然既入貴人達官家, 則竟留不遣,或別以他槧答之。往者御批至政府從 官皆用蠲紙,自理宗朝亦用黃封簡版,或以象牙為 之,而近臣密奏亦或用之,謂之御槧,亦古所無也。 《齊東野語》:坡翁嘗醉中為河陽鄭倅書,明日視之,紙 乃絹也,遂自題於後云:「古者本謂絹紙,近世失之云。」 蓋古人多以絹為紙,烏絲欄乃織成為卷而書之。所 謂繭紙者,亦以繭為紙也。按《蔡倫傳》云:「用縑帛者,謂 之紙縑貴簡重,不便於人,乃用木膚麻皮等。」《隋修文 殿御覽》載:晉人藏書數,有白絹草書、白絹行書、白鍛 絹楷書之目。又魏太和間,博士張楫上《古今字帖》,其 巾部辨紙字云:「今世其字從巾。蓋古之素帛,依舊長 短,隨事截絹,枚數重疊,即名蟠紙,故字從糸,此形聲 也。蔡倫以布擣剉作紙,故字從巾。」是其聲雖同,而糸、 巾則殊也。盧仝《茶歌》有「白絹斜封三道印」之句,豈以 絹書之耶?

《野客叢談》:敕舊用白紙,唐高宗上元間以施行之制, 既為永式,白紙多蠹,遂改用黃。除拜將相制書用黃 麻紙。其或學士制不自中書出,故獨用白麻紙,所以 有黃麻、白麻之異也。詔,晉時多用青紙,見楚王倫、太 子遹等傳。故劉禹錫詩曰:「優詔發青紙,表亦用黃紙。」 觀《前燕錄》載岷山公黃紙上表,《北史》:邢卲為人作表, 自買黃紙寫送之。因知古者上下所書之紙,不拘如 此。李肇《翰林志》曰:「凡賜予、徵召、宣索、處分曰詔,用白 藤紙。撫軍旅曰書,用黃麻紙。道觀薦告詞文用青藤 紙,謂之青詞。凡諸陵薦告上表,用白麻紙。」《石林燕語》 曰:「唐中書制詔有四畫:旨而施行者曰發敕,用黃麻 紙;承旨而行者曰敕牒,用黃藤紙;赦」書用絹黃紙,或 曰:取其不蠹也。《東齋雜記》:治平間,以館中書多蠹,更 以黃紙寫。又知易白以黃者,往往以避蠹之故,非專 為君命而然。

《劉馮事》始古者削竹木以書姓名,故謂之「刺。」後以紙 書,謂之「名紙。」

《御史》故事,按彈奏白紙為重,黃紙為輕,今一例白紙 無差降矣。

《牧豎閒談》:「蜀中松花紙、金紗紙、雜色流沙紙、彩霞金 粉龍鳳紙,近年皆廢,惟十餘年綾紋紙尚存。」

山家清供,一日,許判司執中遠以葵牋分惠,綠色而 澤,入墨覺有精采。詢其法,乃得之。北司劉廉靖蹲采 帶露葵葉研汁,用布擦竹紙上,候少乾,用溫火熨之。 許嘗有詩云:「不取傾陽色,那知懸主心。」此法不獨便 於山家,且知二公俱有葵藿向陽之意,又豈不愈於 《題芭蕉》、書柿葉。

《研北雜志》:「竹簡之法,絕而不傳。米元章得古簡,始更 制法。」

《丹鉛總錄》:謝康樂《山居賦》:「剝芨巖椒。」自注言:芨皮可 以為紙。顧文薦《負暄雜錄》云:「扶桑國出芨皮紙。」 蜀牋,自唐已名天下。予修《蜀藝文》,有《蜀牋譜》一篇。近 觀《龍川集》,陳同甫與朱元晦書云:「川筆十枝,川墨一 挺,蜀人以為絕品。」則蜀人之筆墨,在宋以為絕品,不 知何時降為眉州大邑之濫惡耳。

唐世有蠲紙,一名《衍波牋》,蓋紙文如水文也。

韓浦詩云:「十樣鸞牋出益州。」《成都古今紀載》其目,曰 深紅,曰粉紅,曰杏紅,曰明黃,曰深青,曰淺青,曰深綠, 曰淺綠,曰銅綠,曰淺雲,凡十樣。又有松花、金沙、流沙、 彩霞、金粉、桃花、冷金之別,即其異名。又《蜀志》載王衍 以霞光牋五百幅賜金堂令張蠙,霞光即深紅牋也。 又有百韻牋,以其幅長可寫百韻詩為名。其次學士 牋,則短於百韻焉。

《唐六典》有「裝潢匠」,注:「音光,上聲」,謂裝成而以蠟潢紙 也。今製牋法猶有「潢裝」之說,人多不解,作平音讀,又 改為「裝池」,自謂奇語,其謬甚矣。

《歷代名畫記》:「好事家宜置宣紙百幅,用法蠟之,以備 摹寫。」

《方輿勝覽》:「歙績溪界有地名龍鬚」,出佳紙,有「麥光白 滑、冰翼凝霜」之目。

《群碎錄》:「鉛槧槧版長三尺。」謂以鉛刻於槧而書之,木 可修削,故簡版稱教削。

《閩部疏》:粉竹舂絲為佳紙料者,美於江東。白苧 《清暑筆談》:「捶粉牋雜色者,僅華美。然粉疏則澀,筆滑 則不能燥。墨藏久則粉渝,而墨脫,不便收摺,摺久恆 裂,近稍用緊白純淨者。」夫物古質而今媚,近來俗好 多媚,惟所用縑素,稍還古質。故余詩云:「餘情寄縑素, 反樸還其淳。」

《賢奕》:古人寫書盡用黃紙,故謂之黃卷。顏之推曰:「讀 天下書未遍,不得妄下雌黃。」雌黃與紙色類,故用之 以滅誤。今人用白紙,而好事者多用雌黃滅誤,殊不 相類。

書蕉:上古結繩而治,二帝以來始有簡策,以竹為之而書以漆,或用版以鉛畫之,故有刀筆、鉛槧之說。 《水南翰記》:「凡接紙縫如一線,日久不脫,用楮樹汁、白 麪、白芨末調和為糊。」 《事物原始:詩出車篇》云:「畏此簡書。」簡書者,治竹煞青, 作簡以書。今人直用紙,名曰簡,以通慶弔問候之禮。 錫帶前書曰書版曰牘,書竹曰簡。

《妮古錄》:「蔡倫牋紙,有玉版,有貢餘,有經屑,有表光玉 版貢餘雜以零布、破履、亂麻為之,惟經屑、表光,非亂 麻不用。」

宋紙「於明」,望之無簾痕。

唐有《魚子牋》。宋顏方叔嘗創製諸色牋,有杏紅、露桃 紅、天水碧,俱砑花竹鱗羽、山林人物,精妙如畫。亦有 金縷五色描成者,士夫甚珍之。范成大云:「蜀中粉牋, 正用吳法。」元有《春膏》《水玉》二牋,魫色尤奇。又以請幫助識別此字。紙 作蠟色,兩面光瑩。多寫《大藏經》,傳流於世,故有「宋牋」、 「元牋」之稱。近年所造者,幅小於昔,雖便於用而無古 法。

《珍珠船》晉宋間有一種紙,長丈餘,就船抄之,世謂「繭 紙。」紙字從糸氏,蔡倫從「巾。」

《太平清話》:米敷文論紙帖云:「饒州竹,入墨在連上。又 有黃皮紙,天性如染,薄緊可愛,亦宜背古書。連紙不 可寫經。用小便浸稻幹,非竹也。天陰便臭。又連蠹,非 佳品,漿鍾亦不成。」此論見真跡。

《述古書法纂》:「漢成帝以篋裹藥二」,又「赫蹄書與獄中 婦人曹宮飲。」赫蹄,薄小紙也。

唐舒元輿作《弔剡溪藤文》,剡溪產古,藤可作紙,斬伐 殆盡。元輿借題諷俗,以寄其悲,故曰:「今之錯為文者, 皆夭閼剡藤者也。」

《惠州府志》:「河南岸人作草紙,云是仙人白玉蟾所度, 此未可知。」大要凡藝事須有所傳而後精。作紙之竹, 在在有之,但不得其傳耳。

紙部外編

编辑

《酉陽雜俎》:東都龍門有一處,相傳廣成子所居也。天 寶中,北宗雅禪師者於此處建蘭若,庭中多古桐,枝 榦拂地。一年中,桐始華,有異蜂如人吟詠。禪師諦視 之,具體人也。乃以捲竹羃巾網獲一焉,寘於紗籠中, 忽有數人翔集籠者,若相慰狀。又一日,其類數百積 於籠外,語聲甚細。禪師隱於柱,聽之,有曰:「予與青桐 君奕勝,獲琅玕紙十幅,君出,可為《禮星子》詞,當為料 理語。」皆非世人事。禪師舉籠放之。

《龍川志》:「藍喬,字字昇,隱霍山學仙道,一日飛昇而去, 後人見之。洛陽市嘗置紙百餘張於足下,令人片拽 之,無一破者。一日復置紙足下,令人取之,盡成浮雲 片片。有仙鶴自南來,空中歷歷聞簫聲,去,不復見。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