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學行典/第173卷

理學彙編 學行典 第一百七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一百七十三卷
理學彙編 學行典 第一百七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學行典

 第一百七十三卷目錄

 志道部名賢列傳四

  明二

  王畿       彭炳文

  盧可久      呂一龍

  冀元亨      陳琛

  王艮       鄒守益

  劉文敏      劉邦采

  徐愛       董澐

  應典       薛侃

  呂柟       馬理

  陸澄       吳良吉

  季本       朱得之

  蔣信       蔡鳳翹

  朱絃       范節

  沈珠       許繼

  易泉       王時槐

  劉元卿      徐珊

  夏淳       錢德洪

  毛鳳起      劉承烈

  詹時明      王陞

  耿定向

學行典第一百七十三卷

志道部名賢列傳四 编辑

明二 编辑

王畿 编辑

按《野史王畿傳》:「畿字汝中,山陰人。弱冠舉於鄉,為人 跌蕩自喜,後受業王守仁,遂變其宿習。畿天姿高,聞 守仁言,略無疑滯,守仁大喜。嘉靖二年下第歸,焚其 路引,誓畢志於學,不復進取。五年,復當會試,守仁強 之曰:『吾豈以一第榮子哉?顧吾之學疑信者半,而吾 及門士朴厚者未通解,穎慧者乏潛聲,能闡明者無』」 踰子。士大夫群萃都下,子曷往焉?畿乃北上,遂中式。 時大臣多不喜守仁學,畿語錢德洪曰:「此非吾輩入 仕時也。」並不就廷對而歸。守仁征思、田,留畿,德洪主 書院。四方門人從守仁者,率告之曰:「王、錢二生在越 中,若輩第往質之,不異見我也。」及奔守仁喪,經紀葬 事,持心喪三年。久之,與德洪同第進士。授南京兵部 主事。遘疾歸。已而禮部郎吳春薦之於婦翁夏言。言 曰:「吾亦知之,但須一謁吏部。」春以語畿,畿謝之。言遂 大憾,補畿原職,尋進武選郎中。三殿災,給事中會薦 人才,畿與焉。言遂擬旨斥畿偽學。畿乃再疏謝病歸。 畿自謂學當致知,見性而已,即應事有小過,不足為 累。以故在官弗免干請。二十四年,京察,南京考功郎 中薛應旂將出畿,畿友多貽書責應旂、唐順之尢極 詆應旂,卒以不謹斥之。畿既中廢,益務講學,足跡幾 遍東南,吳、楚、閩、越皆有講舍。年八十餘,猶未肯息鞅。 其論《良知》,但指本體,益流於虛寂。頗善談說,能鼓動 人,所至聽者雲集。每廣坐闡揚,時雜以禪機,竟亦不 自諱也。學者稱為「龍溪先生。」

彭炳文 编辑

按《吉安府志》:「彭炳文,字簡之。當時理學名家有三:新 會以致靜,河津以主敬,餘姚以良知。良知之學,江以 西最盛。其一為東郭鄒先生,其一即先生也。先生幼 敏智力學,為博士員,然厭博士家言,弗學也。時相國 存齋徐公為學使者,獨稱賞之,嘆為江浙無雙士。先 生竟不第,僅用歲舉,為沔陽訓。其祖曰鳳者,蚤亡。祖」 母胡氏,二十而孀居,沒齒柏舟。里耆以貞節舉,先生 不啟口於當道門牆。士咸曰:「江門為母之養而不仕, 先生為祖母之節而不求。吾儕於此,可以知學焉。」先 生宗良知,更為躬行之學。其言曰:「學,悅事也。自學自 悅,如飽己之腹。其果然也,何與人事?而其愕然也,人 亦何與己事?」學者之嵬,敝於好名,辮仁義以為珩,飾 性命而作鞶,羶羶然逐一聲名。聲名耳,何益於七尺? 坐棄衣珠,更覓塗飽?故曰:「鄉愿,德之賊也。」言鄉愿竊 聖,如賊之竊玉,人一發其覆,何以施面目哉?故學以 自悅,此所謂獨知之慊。先生性嚴峻,不借人色,不能 見人不義。見人不義,如穢在口,必喀唾之。與之立者, 如秋風之凄,其動人以深思;及耄,則又更溫溫然煦 人以春矣。著書有《正學編》《洗心亭集》《禮經會要》。陳嘉 謨、曾可耕皆公門人。郡邑祀鄉賢,又祀白鷺書院。先 生卒,而吾江以西,更有旴水之學。

盧可久 编辑

按《金華府志》:「盧可久,字一松,邑諸生。潛心理學,與程 方峰同受業陽明先生。可久刻苦精思,盡得其旨,陽 明器之。比歸,送之曰:『吾道東矣』。即五峰書院受徒講學,杜惟熙、金萬選咸北面焉。松溪程太史嘗稱之曰: 『一夔足矣。東陽許少微公亦謂其直接何、王、金、許之 傳』。」蓋實錄也。學者祀於五峰書院,配文成。

呂一龍 编辑

按《金華府志》:「呂一龍,字雲君,邑庠生。少有志於正學, 楷模先民,言動不苟。聞東陽陳春洲誠源講求性理 之旨,遂徒步往師之,與同門陳其」最稱友善。踰年 歸,嘗語人曰:「真心實地,刻苦工夫,此為學第一義也。」 學者咸宗之。一龍止一子,其弟多男。比析業,計口均 分。兩師卒,服心喪三年,八十餘歲卒,配祀五峰書院。

冀元亨 编辑

按《野史冀元亨傳》:「元亨字惟乾,武陵人。受業王守仁, 以不欺為主。守仁知廬陵,往從之,舉正德十一年鄉 試。復從守仁於贛,屬以教子。已,命主濂溪書院,善於 警發,同門生咸嚴事之。時寧王宸濠懷不軌,而外務 名高,貽書守仁問學,守仁欲曉以大義,使元亨往報。 既見宸濠,以語挑之,元亨佯不喻,獨與之論學。退而」 宸濠大笑曰:「人之癡一至是耶?」他日再見,講《西銘》,元 亨反覆君臣之義,則拂然大詫。元亨從容辨析自如。 宸濠亦服其有膽,厚贈遣之。元亨反其贈於官。已而 宸濠敗,張忠、許泰至江西,誣守仁與通謀,以詰,宸濠 謝無有。忠等詰不已,曰:「嘗遣冀元亨來論學。」忠等大 喜,將藉此禍。守仁急捕元亨,搒掠,加以炮烙,元亨終 不承,乃繫送京師,繫詔獄。世宗嗣位,言者交章白其 冤,出獄五日而卒。同門梁焯、陸澄應典為棺斂,歸其 喪。守仁聞訃,哭之慟,厚卹其家。元亨為人誠信仁恕, 視人猶己。在獄時,視諸囚若兄弟,囚皆感泣。其被逮 也,所司並係其家屬,妻子李氏無怖色,曰:「吾夫平日 尊師樂善,豈他慮哉!」獄中與二女治麻枲不輟,事且 白,守者欲出之,曰:「未見吾夫,出將安往?」按察諸僚婦 聞其賢,召之,辭不赴。已潔一室,就見,則囚服而見,手 不釋麻枲。問其學,則曰:「吾夫之學,不出閨門衽席。」聞 者悚然,咸敬之。

陳琛 编辑

按名山藏《儒林記》:「『陳琛,字思獻。資稟朗邁,於世無所 倚涉,閉門獨學,不苟同眾。舉正德十三年進士,授刑 部主事,乞南戶部榷淮安舟稅。正額既足之後,大開 關門,恣商人來往,惟與賓客談學賦詩而已。部尚書 責其弛慢,琛答尚書稱:『數罟洿池,若充類之盡。鈔關 之設,不比禦人之盜乎』?以便養』。轉南京吏部考功郎」, 請告家居。嘉靖中,就家,起貴州按察僉事,調江西提 學僉事,並辭不赴。琛高潔散朗,其學得意在文辭之 外,酒杯詩興常自放山砠水涯閒,有喟然與點之意。 張襄惠公稱其人曰:「有避世之深心,而非玩世;無道 學之門戶,而有實學。」

王艮 编辑

按《名山藏》《儒林記》:「王艮故名銀,泰州人。泰俗負鹽,艮 父故為鹽商,第名其子曰銀耳。銀成人,父為娶婦矣。 父將走公門,銀寢而聞其號,驚起問故,父曰:『吾欲走 公門,靧而不及,湯水冷吾面也』。父出銀痛哭曰:『吾已 成人,令父昧爽靧寒而尚子乎』?及暮,父歸,請代父役, 父曰:『役於公當識數,汝不知也,何能?吾代銀,則走學 數』。」既習數,告父曰:「可矣。」自此掃舍捧席,哺啜定省,如 禮。久之,父曰:「汝尚不識字?」銀走之塾師習字,乃粗識 《論語》《孝經》章句,遂邈然有希古聖賢之志。信口談說, 如或啟之,以經徵悟,以悟釋經,行即悟處,悟即行地, 如是有年,人未識也。有吉州人來為塾師,聞銀論說, 曰:「此類吾撫王公之談。」王公,王守仁也。因為道其良 知之學。銀曰:「有是哉!雖然,王公論良知,銀談格物。如 其同也,是天以王公與天下後世也;如其異也,是天 以銀與王公也。」即走詣守仁,服古冠服,執木簡,以二 《詩》為贄。入門行中道,守仁異之,迎以賓禮,據賓位而 坐。坐定,守仁問:「何冠也?」曰:「有虞氏之冠。」問:「何服?」曰:「老 萊子之服。」守仁曰:「將學其服耶?抑并學其上堂詐跌, 掩面啼哭也。」銀色動,坐漸側。及聞其論格物致知之 旨,恍然有悟,乃拜為弟子。居有閒,未諧心,即復就賓 位,守仁拜而還其拜,已卒,稱服,乃卒拜為弟子。於是 為之易名曰艮,字汝止。居亡何,歸省,道金陵,至太學 前,欲以所學諭六館士。六館士睹艮冠服異常,環問 所治《經》曰:「治《總經》。」守仁以外艱歸,艮從居越,四方來 學,咸屬開導。久之,駕小蒲輪,隨二僕入京,所至為人 講說,以廣衍其道。艮風格既高,所為又獨,同志盻愕, 匿其蒲輪,勸之歸,留一月返。其後再見守仁,陳格物 之旨,守仁曰:「待君自明也。」守仁卒,開門授徒,遠近皆 至。艮骨剛氣和,性情澄徹,音咳盻顧,使人意消。所引 接,無問隸僕,皆令有省。雖貴顯至悍戾不悅者,亦悔 謝。往往見人眉睫即知其心,別及他事,以破本疑。機 疾響應,精蘊畢露,廓披聖途,使人速進。獨不喜著述, 或有酬應,令門人兒子把筆口占導意而已。晚作《格 物要旨》《求仁方》諸篇。御史洪垣構舍居其學徒。總漕 都御史劉節、鹽法御史吳悌皆特疏薦聞,不報。艮之學旨,其仲子璧能傳之。在士大夫閒,則布政使徐子 直傳之大學士趙貞吉,參政羅汝芳傳之吏部侍郎 楊起元。又有朱逸、韓樂吾二人。逸,樵夫也,《易》麥糈,擇 精者供,毋糗其糲秕以樵。一日過艮閭,行吟曰:「離山 十里,薪在家裡。離山一里,薪在山裡。」艮謂其徒曰:「小 子聽之,人病不求耳。」逸因附牆竊聽講論,聽訖樵去, 以為常。艮弟子宗姓者,顧謂之曰:「諗子雅志甚苦,願 奉數十金為子生理,免樵作勞,且得日夕相從商確, 幸甚。」樵曰:「子非愛我。」力卻之。韓樂,吾陶人也,從學於 逸。逸死,從艮仲子璧,三紀尚鰥。璧屬門徒醵錢為婚。 既娶出婦,篋中裙布分給所親。與約曰:「吾不梁鴻非 若夫,而不孟光非我妻。」所至誨誘人善良者以千數。 每秋穫畢,群弟子班荊趺坐,論學數日興盡,則拏舟 別聚,編講如前,舟中與弟子賡歌互詠,自得也。嘗與 諸公講學,有談及別務者,輒大噪曰:「光陰有幾,作此 泛語!」或稱引經書相難,則又大恚曰:「當下不理會,卻 誦此陳言。」趙貞吉稱《艮》契聖歸真,生知之亞也。銘其 墓曰:「越中良知,淮北格物;如車兩輪,而貫一轂。」

鄒守益 编辑

按《名山藏儒林記》:「鄒守益,字謙之,安福人。父賢,仕按 察僉事。守益年十七,舉於鄉,尋母卒,治葬廬墓。既畢, 正德辛未,會試第一,廷試及第第三人,授翰林編修。 賢遂辭官歸。踰年,守益以引疾歸養,四方人士皆來 受業。一日,讀《大學》《中庸》而疑之曰:『子思受學曾子者, 《大學》先格致,《中庸》何首慎獨也』?時王守仁都御史贛」 州,就問之。守仁講合一之旨,超然有悟,遂肅贄為弟 子。宸濠反,守益聞變,率群臣趨吉、從義起兵。守仁喜 曰:「君臣師友,在此舉矣。」世宗即位,出就官,復入越,見 守仁,參證月餘。既別,守仁悵望不已。門人問曰:「夫子 何念謙之之深也?」守仁曰:「曾子云:『以能問不能,以多 問寡。若無若虛,犯而不校,謙之近之矣』。」至京復職。會 《大禮》議起,偕同官上疏,不報。明年再疏下詔獄,謫廣 德州判官。復見守仁於越,而後履任。守益蒞官臨民, 一以誠心相感。延王艮諸賢講學,風動鄰郡。久之,陞 南京主客郎中,日與湛若水、呂柟同門薛侃、錢德洪、 王畿商究學問。任滿,給繇道請。告歸。過蘇,訪諸賢,發 知行敬義合一之旨。入越,哭王守仁喪,存撫其孤,聚 同學會講。還里,會程文德量移為安福令,質之方田 均賦,邑民賴之。居數年,薦起為南京考功郎中。世宗 將建儲,吏部奉旨簡宮僚以譽望,召入為司經局洗 馬,當事者以非己出,不悅。會偕霍韜上《聖功圖》,因搆 之禍幾不測,賴眾救免。充經筵講官,請從祀薛瑄孔 子廟庭,其時與徐階、羅洪先、趙時春、唐順之互相資 切,御史毛愷、張元沖、胡宗憲咸從之遊,士類興起居。 頃之,陞太常少卿兼侍讀學士,掌南院。當事者忌而 遠之。毛愷上疏乞留,亦調外任。尋改南國子祭酒。亡 何,九廟災,循例自陳,疏中寓「交儆」之意,讒者因中傷 之,竟辭官歸,與其鄉人劉邦采、劉文敏、劉子和、劉陽、 歐陽瑜、劉肇袞、尹一仁等,建「復古」、「連山」、「復真」諸書院, 為四鄉之會。春秋二季,合五郡出青原山為大會。凡 鄉賢士大夫偕與,遠者年聚,近者月至。小會人百,大 會人千。絳帷一啟,雲擁星羅。或更端稟承,或簪筆述 記。守益溫言,和氣隨機轉受,若無往非可教之人,無 感非可動之物。蓋自受學以後,四十年閒,歷壯至老, 無非會友明學之事,真若饑食寒衣之不能已者。守 仁標《良知》為門,守益復推慎獨、戒謹、恐懼之旨以發 明之。湛若水年九十有一,往遊衡山,來過於吉,守益 率諸子及同志往迎。預誡體古憲老,不乞言意,毋煩 辯論。晨夕躬定省,執醬執酳,一準古養老禮。嗣冒大 水,連舟送至虔,涕泣而別,時年六十有一矣。若水重 加歎異:「王公之門得人如此。」年七十有二卒,寢疾。時 召門人訓飭,不異平時。穆宗改元,贈禮部右侍郎,諡 文莊。子義美,俱舉於鄉,而善以進士仕至太常卿。

劉文敏 编辑

按名山藏《儒林記》:「劉文敏,字宜充,安福人。少時矜莊 堅勵,動必由禮。入越謁王守仁,稱弟子。守仁曰:『公不 遠千里而來,何為者』?文敏曰:『來為性命』。文敏為諸生, 及貢矣,棄之去,不復應舉。其學以躬行為主,虛談為 戒。嘗謂學者當循其本心之明,時時自見己過,刮磨 克治,以消融氣稟之偏,絕去外誘之害,徵諸倫理事 為之實,無一不慊於心,而後為聖門之正學。此非從 事困勉、己百己千之功,何自得之?彼高談虛悟,炫末 漓本,德之賊也。」時士人聚講者眾,惟文敏無奇僻語, 或終日危坐,貌肅神凝。諸生竦然憚之,而視其自為 庸言小節,率中準繩,共推為納言敏行君子焉。聶豹 推重其人曰:「海內真布衣。」其邑人御史劉陽,學行長 者,亦廁文敏於陳真晟、劉閔之閒。

劉邦采 编辑

按名山藏《儒林記劉文敏傳》:「敏弟邦采,亦棄諸生,從 守仁學。督學聞其名,促之試。邦采曰:『脫巾露體以求 功名,非士節也』。於是巡按御史儲良材令通省諸生並以常服入,而邦采得中式。已,仕嘉興同知。」

徐愛 编辑

按《名山藏儒林記》:「徐愛,字曰仁,守仁妹夫也。與蔡希 顏、朱守中受業,守仁獨先,希顏深潛。守中明敏,而曰 仁溫恭。舉進士,為南京郎中。與黃宗明、薛侃、馬明衡、 陸澄、季本、許相卿、王激、諸偁、林達、張寰、唐愈賢、饒文 璧、劉觀時、鄭騮、周積、郭慶、欒惠、劉曉、何鰲、陳傑、楊杓、 白說、彭一之、朱箎輩,日夕淬礪不懈。告病歸,與陸澄」 課耕霅上,為同志久住之計。年三十一,卒。所聞守仁 語,悉裒集之,曰《傳習錄》。其卒也,守仁哭之慟。

按《野史徐愛傳》:「正德二年,守仁被謫歸,愛遂執業為 弟子。明年,愛登進士第,知祁州,為政豈弟。大盜劉晨 起,有保障功,常疏十事,多見採納。遷南京兵部員外, 時守仁亦拜南京太僕少卿,遂同舟歸里,相與辨問。 愛姿故穎敏,聞言即契,自是益篤信不疑。守仁遷南 京鴻臚卿,愛與晨夕游處,學益有聞。當是時,學者素」 習程、朱之訓,一旦聞守仁言,多遲回未信。愛為之疏 通辯析,暢其指要,由是門人日益親。守仁。嘗曰:曰:「仁, 吾之顏淵也。」遷南京工部郎中。十一年,守仁出撫南 贛,愛亦請假歸。未幾卒,年三十一。愛及門最先,聞道 最早。守仁得訃,哭之慟。一日講畢,環柱走曰:「安得起?」 曰:「仁九泉而聞斯言乎?」乃率門人之其墓,酹酒而告 之。

董澐 编辑

按《野史徐愛傳》:「當守仁倡道其鄉,鄰境士從游者甚 眾。海寧董澐,字子濤,以詩名江湖閒,年六十有八矣。 遊會稽,聞守仁講學,以杖肩其瓢笠詩卷訪之。入門 長揖,守仁異其氣貌,禮敬之,與語連日夜。退語何秦, 請受業,守仁以其老,遜辭之。澐曰:『先生乃以我為不 誠』。遂辭歸。踰月,棄其瓢笠,復來謁,卒委贄為弟子。守」 仁與之陟秦望,登香爐峰,徜徉雲門、若耶。剡曲閒澐, 日有聞,蓋欣然忘歸。鄉人及前偕澐為詩者,皆嗤笑 之。或作詩招澐,澐不顧。子穀,亦受業於守仁,後舉進 士,歷知安義、漢陽二縣。

應典 编辑

按《野史徐愛傳》:「永康應典,字天彝,正德九年進士。除 兵部主事。與江山周文興論學有悟,遂引疾歸。後從 守仁遊,得其指要。歸,建書院於壽山,集生徒講學。嘉 靖中,起故官,復以養母歸。薦者相繼,終不起,以學行 見重於鄉。」

薛侃 编辑

按《名山藏儒林記》:「薛侃,字尚謙,揭陽人。與兄尚哲為 國子助教,並從學於守仁,自咎罪疾,嘗以輕傲自戒。 秀水人沈謐素慕守仁,執贄未遂。後為行人,聞侃講 學京師,歎曰:『師雖沒,天下傳其道者尚有人也』。遂相 從講學。進賢舒芳以翰林謫官市舶,自恃博學,見先 生問律呂,先生不答,且問元聲,對曰:『元聲制度頗詳』」, 特未置密室經試耳。先生曰:「豈得之管灰黍石閒哉? 心得養則氣自和,元氣所由出也。《書》云:『詩言志,志即 是樂之本;歌永言,歌即是制律之本。永言和聲,俱本 於歌,歌本於心。故心也者,中和之極也』。」芬遂躍然拜 弟子。

按《野史薛侃傳》:「侃性至孝,父疾,為嘗糞。舉正德十二 年進士,即以侍養歸,師事王守仁於贛州,篤信其學, 歸以語其兄助教俊。俊素有學行,聞之大喜,即率群 弟子姓往受學焉。自是王氏之學盛行於嶺南。世宗 立,侃始謁選,授行人。尋聞母訃,隕絕於地,五日始食 粥。嘉靖七年,起故官,聞守仁卒,偕同門歐陽德輩為」 位,朝夕哭。時方議文廟祀典,侃請從祀陸九淵、陳獻 章,九淵得報允。已,進司正。十年秋,疏言:「子孫分封,子 弟必留一人。京師司香,有事居守,或代行祭享,為國 家慮,至深遠也。列聖相承,莫之或改。正德初,逆瑾懷 二,始令就封。乞復舊典,擇親藩賢者居之京師。慎選 正人輔導,以待他日皇嗣誕生,此宗社大計,乞下廷 臣博議。」帝震怒,詰所言出何典章,下詔獄,廷鞫究交 通主使者。先是,南海彭澤為吏部郎,素無士行,因議 禮附張孚敬,遂與為腹心。後京察被黜,孚敬奏留之, 復引為春坊諭德,至太常卿。侃為是疏已一年,初以 示光祿卿黃宗明,勸勿上;又以示澤。澤與侃及少詹 事夏言為同年生。言是時數忤孚敬,孚敬思中之。澤 見疏,因默計儲副事帝所諱,言之必興大獄。獄詞誣 言同謀,禍可及也。乃紿侃取其槁懷以示孚敬,且語 前計,孚敬大喜。澤走報侃曰:「張公見疏甚稱善,此國 之大事,當從中贊之。」因趣之上,以為期日。孚敬乃先 錄侃槁以進,謂出於言,且云編修歐陽德見其疏,頗 許可。而中允廖道南謂:言交通江西,王府有跡,請且 勿發以待。疏至,帝許之。已,侃猶豫欲止,澤頻趣之,侃 乃上奏。至是考掠備至,侃獨自承無所引。既累日獄 不具,澤乃微詞挑之,俾引言。侃瞋目曰:「疏我所自具, 趣我上者爾也。爾謂張少傅許助之,于言何預耶?」給 事中孫應奎、曹汴揖孚敬令避,孚敬怒,應奎等具疏以聞。詔並下言應奎、汴詔獄,命郭勳、翟鑾及司禮中 官會廷臣再鞫,具得其實。帝乃釋言等,出孚敬密疏 二示廷臣,斥其忮罔,令致仕。侃為民,澤戍大同。澤在 朝專為邪媚,至是自敗,天下快之。侃出都至潞河,遇 聖壽節,焚香叩祝甚恭。時參議項喬方欲行禮,或報 喬曰:「小舟中有民服而祝者,是何人也?」喬曰:「此必薛 《中離》也。」遣使問之,果然。《中離》者,侃自號也。歸家,益奮 勵於學,從遊者恆百餘人。隆慶初,復官,贈御史。

呂柟 编辑

按《明外史呂柟傳》:「柟字仲木,高陵人,別號涇野,學者 稱涇野先生。正德三年,登進士第一,授修撰。劉瑾以 柟同鄉,欲致之,謝不往。又因西夏事,疏請帝人宮親 政事,潛消禍本。瑾惡其直,欲殺之,引疾去。瑾誅,以薦 復官。上《敬學疏》,言文王緝熙,敬止諴和,萬民斯享臺 沼之樂。元順帝廢學縱欲,太祖一舉而取之,可為深 戒。」乾清宮災,復應詔陳六事,其言除義子,遣番僧,取 回鎮守太監,尤人所不敢言。是年秋,以父病辭職歸。 都御史盛應期,御史朱節、熊相、曹珪累疏薦。世宗嗣 位,首召柟上疏勸勤學,以為新政之助。略曰:「克己慎 獨,上對天心;親賢遠讒,下通民志。庶太平之業可致 大禮。」議興,與張桂忤,以十三事自陳,中以大禮未定, 諂言日進,引為己罪。上怒,下詔獄,謫解州判官,攝行 州事。恤煢獨,減丁役,勸農桑,興水利,築堤護鹽池,行 《呂氏鄉約》及《文公家禮》。求子夏後,建司馬溫公祠,四 方學者日至。御史為闢解梁書院以居之。居三年,御 史盧煥等累薦,陞南京宗人府經歷,歷官尚寶司卿。 吳、楚、閩、越士從者百餘人。晉南京太僕少卿。太廟災, 乞罷黜,不允。遷國子監祭酒。晉南京禮部右侍郎,署 吏部事。帝將躬親顯陵,累疏勸止,不報。值天變,遂乞 致仕。年六十四卒。高陵人為罷市者三日,解梁及四 方學者聞之,皆設位持心喪。訃聞,上輟朝一日,賜祭 葬。柟受業渭南薛敬之,接河東薛瑄之傳,學以窮理 實踐為主。官南都,與湛若水、鄒守益共主講席。仕三 十餘年,家無長物,終身未嘗有惰容。時天下言學者, 不歸王守仁,則歸湛若水。獨守朱、程不變者,唯柟與 羅欽順云。所著有「《四書因問》《易說翼》《書說要》《詩說序》 《春秋說志》《禮問內外篇》《史約》《小學釋》《寒暑經圖解》《史 館獻納》」、「《宋四子抄釋》《南省奏槁》《涇野詩文集》。萬曆、崇 禎閒,李禎、趙錦、周子義、王士性、蔣德璟先後請從祀 孔廟」,下部議,未及行。

馬理 编辑

按《明外史馬理傳》:「理字伯循,三原人。同里尚書王恕 家居,講學著書,理從之遊,得其指授。楊一清督學政, 見理與呂柟、康海文,大奇之,曰:『康生之文章,馬生、呂 生之經學,皆天下士也』。登鄉薦,入國學,與柟及林慮、 馬卿、榆次寇天敘、安陽崔銑、張士隆、同縣秦偉日切 劘於學,名震都下。高麗使者慕之,錄其文以去。連遭」 艱,不預試。安南使者至,問主事黃清曰:「關中馬理先 生安在?何不仕也?」其為外裔所重如此。正德九年舉 進士,一清為吏部尚書,即擢理稽勳主事,調《文選》。請 告歸。起考功主事,偕郎中張衍瑞等諫南巡。詔跪闕 門,予杖奪俸。未幾,復告歸。教授生徒,從遊者眾。嘉靖 初,起稽勳員外郎,與郎中余寬等伏闕爭《大禮》,下詔 獄,再予杖奪俸。屢遷考功郎中。故戶部郎中莊繹者, 正德時首導劉瑾覈天下庫藏。瑾敗,落職。至是奏辯 求復。當路者屬理,理力持不可,寢其事。五年大計外 吏,大學士賈詠、吏部尚書廖紀以私憾欲去。廣東副 使魏校、河南副使蕭鳴鳳、陜西副使唐龍。理力爭曰: 「三人督學政,名著天」下。必欲去三人,請先去理,乃止。 明年大計京官,黜張璁、桂萼,黨吏部郎中彭澤。璁、萼 竟取旨留之。理擢南京通政參議,請急去。居三年,起 光祿卿。未幾,告歸。閱十年,復起南京光祿卿。尋引年 致仕。理嘗謂薛應旂曰:「吾生值明夷之象,天地否塞, 吾其不免。」三十四年,陝西地震,理與妻皆死。理學行 純篤,居喪取古禮及司馬光《書儀》、朱熹《家禮》,折衷用 之。與呂柟並為關中學者所宗。釋褐四十餘年,歷官 不過十載,尢見重於世。穆宗立,贈右副都御史。天啟 初,追諡「忠憲。」

陸澄 编辑

按《野史陸澄傳》:「澄字原靜,歸安人。王守仁官南京,澄 從之遊,始月一至,既而益親,日暮侍。澄故豪俊,自是 日雍默欿然,自以為不足也。登正德十二年進士,歷 刑部主事。武宗末年,儲嗣未建,澄請擇宗室親賢者 居之京師,以繫天下之望。不報。踰月而帝崩。嘉靖初, 御史程啟光劾守仁交通逆藩,宜奪爵。澄抗章極辯」, 御史向信遂劾澄黨比。帝戒澄毋妄言。駙馬都尉京 山侯崔元以獄情請屬澄,即劾元,並上其簡。帝不問。 時謗守仁者紛起,澄不平,欲條為六辯上之,守仁不 可而止。以便養改南京刑部。尋丁憂歸。始,《大禮》議起, 澄上疏極言追尊之非。逮服闋入都,而《大典》已定,楊 廷和等皆得罪。澄上言:「臣初為人所誤,後以質臣。師守仁謂『父子天倫不可奪,今上孝情不可違,禮官之 言未必是,張桂之議未必非』。」然後大恨初議之不經, 而悔無及也。章下吏部,尚書桂萼悅其言,稱澄事君 不欺,宜聽其自新。除禮部主事。居數月,帝閱《大典》,見 澄前疏,惡之,謫高州通判,自免歸。澄有孝行,居父喪, 哀毀至失明。在守仁門下,最善問學者因其師弟問 答,多所啟發,守仁亦極許之。嘗言自徐曰:「仁沒,吾道 益孤。」所望於原靜者不淺。然其上疏《自悔初論》說者 皆以反覆疑之。

吳良吉 编辑

按《黃州府志》:「吳良吉,號石梁,篤信好古。聞王陽明講 良知學,鬻產得五金,往從之。歸以講學為事,不問生 業。卒舉祀於鄉。」

季本 编辑

按《紹興府志》:「『季本,字明德,會稽人。少受《春秋》於其兄 本,遂以經名。諸生中,弱冠舉於鄉,尋丁父母憂,自是 家居者十二年,未嘗一日釋卷。於書無所不讀,每讀 一書,必竟其顛末乃已。已而師事新建,獲聞致良知』 之旨,乃悉悔其舊學,而一意《六經》,潛心體究。久之,既 浸溢,懼學者騖於空虛,則欲身挽其敝。著書數百萬」 言,大都精考索,務實踐,以究新建未發之緒。從遊者 數百人。時講學者多以「自然」為宗,而厭拘檢,因為《龍 惕說》以反之。大都以龍喻心,以龍之驚惕而主變化, 喻心之主宰。常惺惺,其要歸乎自然,而用功則有所 先。間以質諸同志,或然或否,卒自信其說不為動。始 以進士理建寧,務在平反,無成心。及召,謂御史,以言 事謫升沈者二十年,止長沙守。其為政,急大節,略小 嫌,絕不知有世情,卒以是齟齬而歸。歸二十餘年,家 徒四壁立,借居禪林,以著書談道為樂。卒之年七十 有九矣。病且革,猶進門人於榻前講《易》,孳孳如平居 時。其為人表裡洞達,無城府,人人樂親之。歿既十餘 年,而鄉人士益思慕不已,相與建祠禹蹟寺西林,顏 曰「景賢。」又買田若干畝,以供祭祀。所著書十一種:《廟 制考義》《春秋私考》《讀禮疑圖》《四書私存》《孔孟圖譜》《樂 律纂要》《律呂別書》《蓍法別傳》《說理會編》《詩說解頤》《易 學四同》,凡百二十卷,藏祠中。

朱得之 编辑

按《靖江縣志》:「朱得之,字本思,以貢得桐廬縣丞,尋掛 冠歸。少負大志,習制義,自出理解,不襲訓詁塵詮,心 契陽明先生良知之說,遂往受學。時陽明門多高足 得之,日與講論剖析,所得漸真。陽明嘗稱其入道最 勇。其學體虛靜,宗自然,自起居食息,一言一動,皆以 真心檢點其閒,雖幽獨無少懈。其教人以立志為先」, 誨子弟有法程。嘗修邑志,著有《正蒙通義》《老莊列三 子通義》《杜律闡義》《四書詩經》《忠告心經註》、「《宵鍊匣》《參 元三語》」諸書行世。祀毘陵先賢祠。

蔣信 编辑

按《見聞錄》:「正學先生蔣信,號道林,常德郡人。王陽明 先生赴謫龍場,寓郡西潮音閣。有醫氏杜仁夫者,攜 其復春詩卷以謁先生常題絕句云:『安排必定非由 我,燮理從來自屬人。堪嘆世人渾不解,九還丹裡苦 偷生』。陽明先生一見驚曰:『此人有志,十分端確者』。遂 因杜氏偕闇齋冀公見之。陽明先生後語冀公曰:『如 卿實便可作顏子矣』。」無何,先生偶抱羸疾,歲乙亥,病 益甚,噦血幾不可起。先生乃謝卻醫藥,借寓道林寺 中,一室祇一僕自隨,閉目趺足默坐澄心,常達晝夜, 不就枕席。一日忽香津滿頰,一片虛白炯炯在前,而 沈痾頓釋。先生嘗曰:「信初讀《魯論》及《關》《洛》諸書,頗見 得『萬物一體』是聖學立根處,未敢自」信。直到三十二 三歲,因病去寺中靜坐,將怕死與戀老母念頭一齊 斷卻,如此者半年餘。一旦忽覺此心洞然,宇宙渾屬 一身,呼吸痛痒全無閒隔,乃得《明道》所謂「廓然大公 無內外」是如此;「自身與萬物平等看」是如此。以此參 之,《六經》無處不合。始知向來領會,元只是思索去,默 識尚遠。向來靜坐,雖亦有湛然時節,只是箇光景。這 聖學立根處,豈能容易信得及,須是自得。入寺時,有 風波,偏好試操舟,又有「雷風力量翻天地」之句。常自 謂:吾平生學問,多自貧病中得之。里人嚴氏病疫,闔 室不起,雖親族無往來者。先生朝夕躬持飯食之,一 家賴以全活。柳宜人謀所以侍先生巾櫛者,乃置一 婢,為之具衾褥,以請於先生,先生不應。宜人知先生 意,遂更嫁之。官至貴州提學

蔡鳳翹 编辑

按《汝寧府志》:「蔡鳳翹,字顯德,光山人。與王陽明先生 遊,嘗曰:『知丈不如行寸』。陽明謂顯德以篤行為宗。正 德庚午,舉於鄉,癸未判順天府,乙酉,督修祠廟,奏神 路不當由太廟,廷杖禁刑部。二年赦之,出為平陽同 知。時大寇王英者,聚眾數萬人,屢敗官軍,全晉震動, 鳳翹討平之。部使上其功,上大嘉賞,厚賜金帛。會病」 甚,乞休,特進一階,致仕焉。因講道汝墳之上,著《性學 解》諸書。巡江西使景某者慕其名,迂道屏從徒請見之。出語人曰:「元定西山復見也。」為之建中州顯德坊, 置第於萬年縣。甲辰,病卒,閭巷皆哭,邑令親執其喪。

朱絃 编辑

按《靖江縣志》:「朱絃,字和南,以貢授溫州府訓,遷平陽 諭。曾遊陽明先生之門,以孝友廉靜稱。」

范節 编辑

按《武進縣志》:「范節,字安伯,少受學於陽明先生,言動 必矩矱。就選銓曹,上書論考課不應拘資格,當事是 之而不能用,授寧德縣丞。居官清慎,不隨俗俛仰。未 幾,掛冠歸,臨財思義,事親養志,事兄克恭,割產贍寡 嫂。嘗捐粟百斛佐友急而不責券。絕跡公庭,屢以鄉 飲徵,未嘗一赴,人益高之。」

沈珠 编辑

按《揚州府志》:「沈珠,字汝淵,江都人。中正德丙子鄉試, 卒業南雍,從湛若水遊,授體認天理之學。學漸進,授 永新令,著異政,陞南京國子監丞。無何,解組歸里。初, 湛若水徒滿四方,而珠為都講迨老,益洞徹真體。一 時並宗其學,稱艾陵先生。」

許繼 编辑

按《揚州府志》:「許繼,字崇志,儀真人。治蔡氏《尚書》學,以 明經貢於鄉。繼少不羈,長乃折節務學,篤志聖賢之 道,喜怒不形,舉止凝重。時王守仁、湛若水倡道東南, 並推重之。居常閉門默坐,與人講學,言簡理該,莫能 窺其際。嘉靖閒,巡撫唐龍、劉節相繼按部,躬造其廬。 年四十八卒。」

易泉 编辑

按《衡州府志》:「易泉,字伯原,蒙菴其號也。幼穎慧不群, 年十六,補郡庠弟子,文名籍甚。壬午舉鄉試第一。己 丑游南雍,湛甘泉先生為祭酒。時呂柟、鄒守益、歐陽 德三先生同時以議禮左遷,至相與倡明聖賢之學, 公皆師事之。而當時海內同志如念菴羅洪先、荊川 唐順之、東城林春道、林蔣信、吉陽何遷,莫不稱許遜」 服,謂公善得師且善學也。十試春官不第,除鎮江府 推官。廉靜明恕,民莫不願質成於公者。晉戶部主事。 時大司徒方公鈍,謂僚屬曰:「是吾鄉老成人,若等可 藉手受成事矣。」京師大饑,公奉旨設粥賑之,調劑得 宜。已,分理通倉,出納詳慎。晉員外郎,尋擢雲南按察 司僉事。雲南視中州最遠,禁網疏闊,公風裁凜凜,贖 鍰不入私橐。同事者因忌公形己也,遂相與擠公,公 遂引年致仕。公事父母極孝,游南雍,聞其父訃,哀毀 幾絕。涇野先生作《椿庭遺痛》冊慰贈之。比歸葬,祭奠 獻咸準家禮,友愛尤其天性,盡讓貲財與其弟永,鄉 閭高之。性喜讀書,至老猶不釋卷。公容儀閒雅,見者 皆謂有道之士。晨起整衣冠,竟日即溽,暑猶然。嘗語 人曰:「學在整齊嚴肅,舍此無入手處。」晚年與劉太僕 倡同志,會公為主盟,剖疑辨難,多所剖發,一時縉紳 士咸翕然興起云。卒年八十。

王時槐 编辑

按《吉安府志》:「王時槐,字子植,安福人。嘉靖丁未進士, 筮仕兵曹。壽王薨,百艘載宮嬪自楚返,先生為監,所 過州邑,戒役夫具糗以待,舟無留行,邑不騷擾。出為 漳南僉事。會上杭民據險為寇,先生單騎往諭,斬其 魁,築城設倅以鎮之。為建塾,延師教其子弟。倭犯漳 浦,出奇制勝,以功進一級。其後再犯再敗之。粵寇王」 子文等流入閩,先生前所撫上杭民,感先生不殺,集 鄉兵邀擊賊於路,大破之。昔為南主客時,晉尚寶少 卿,出為陝西參政,甫三年而歸。又二十二年,乃有南 太常卿之命,辭不赴。先生之學,致知,極王新建之詣, 研幾契陳新會之奧,悟性於修,修悟雙融。常曰:「旴江 言性,有不學不慮之說。以此言性是」矣。但世人不無 習氣之蔽,不知兢兢業業,操練研摩以入精實,而冒 認以為不學慮之性,其不流於恣而叛道者幾希。又 曰:「先天無體,舍後天亦無所謂先天矣。故修後天,正 以完先天之性,故全修是性,全性是修。」此先生之學 之概也。艾年掛冠,屏居靜存,與同郡鄒南皋、羅公廓、 鄒泗山、劉瀘瀟諸同志往復商確,或操舟遠訪,至老 不倦。四方從學如雲。本邑歐陽鳴鳳、王必彰、劉允伸 稱高弟焉。臨卒猶會講西原山,忽舉手示客曰:「病趣 輿歸。」逾日而逝。豫自銘其墓。所著有《三益會語》《仰慈 膚》,見《支筇漫語》《廣仁彙編》《友慶堂續稿》。

劉元卿 编辑

按《吉安府志》:「劉元卿,字調甫,安福人。自弱冠即向往 鄒文莊,慨然欲棄舉子業,以正學為己任。庚午魁江 西鄉薦。辛未會試,五策多傷時政,且及館閣宜擇賢, 不宜循資取位。時張居正秉衡,甚恚之。又窮索其經 義,大結云:『孔也無良,坐擁相位』。遂行部戒飭。尚書藩 晟深相器重,士紳咸誦仰之。既還家,居正授意偵者」, 蹤跡其事,謀置之法。偵者密謂人曰:「我實張公所託, 然元卿君子,無一可議,獨其紙筆輕薄耳。」由是幸脫 禍機,而譽日益隆。師事劉三五先生,先生授以《王文 成立志說》《拔本塞源論》,雅意宗企。泰州王艮自甲戌上春官不第,絕意公車。己卯,詔毀天下書院,世皆畏 言講學,先生堅不為動。甲申,學禁方開,給事中鄒元 標、祭酒趙用賢、御史朱鴻謨等先後列薦。己丑,特旨 徵聘,力辭。癸巳,即家授國子博士,辭弗獲赴。召陞禮 部主事。時朝鮮貢使入覲,推先生主客,宴賜,互市成 禮。又疏請視朝勤政,及鄒文莊王泰州從祀,三年乞 休。里中修復禮、識仁、中道諸書院,聚徒講學。其學宗 耿天臺先生,常有詩云:「無欲恐非覺後語,識仁疑是 夢中天;人人自有中和在,何必深求未發前。」大旨可 窺矣。遠方學者,屨滿戶外。本邑則趙士美、趙希文、王 應庠、趙宗發等,為其徒創「近聖館」以祀焉。

徐珊 编辑

按《紹興府志》:「徐珊,字汝珮,餘姚人。嘉靖壬午舉人,從 王文成學。癸未會試策士,以心學為問,蓋陰寓予奪 之意也。珊見策問,即嘆曰:『吾烏能昧吾之所得,以幸 時好乎』?不對而出。聞者高之曰:『此尹彥明之後一人』。 時錢德洪亦不第,與珊歸見文成,文成喜曰:『聖學從 此明矣』!德洪曰:『時事如此,何見其明』?文成曰:『吾學豈 能遍語天下士?今會試錄雖窮鄉深谷,無不見也。吾 學既非天下,必有起而求真是者』。」珊深然之。後官辰 州同知。

夏淳 编辑

按《紹興府志》:「夏淳,字惟初,餘姚人。四歲失母,不為繼 母所愛。髫年講孝道,始於事親,終於四海,泫然流涕 曰:『今有母,未得歡心,況云四海乎』?自是事繼母益孝。 從王文成聞良知之旨,大有感悟。嘉靖戊子舉於鄉, 敦行日進。時魏莊渠主天機天根之說,淳曰:『天根天 機,一物二名。言靜為天根,動為天機則可。若謂靜養 天根,動察天機,岐動靜而兩之,是所執有端矣,非所 以語性也』。」後判肇慶府,遷思明同知。立社學以禮教 為急。卒於官。

錢德洪 编辑

按《野史錢德洪傳》:「德洪名寬,後以字行,改字洪甫,餘 姚人。王守仁自南京兵部尚書歸里,德洪偕邑中同 志數十人共稟學焉。」時四方士從守仁遊者踵至,德 洪與王畿先為疏通其大指,而後卒業於守仁,遂稱 為教授師。嘉靖五年,舉會試徑歸。七年冬,偕畿入都 赴廷試,聞守仁訃,乃奔喪至貴溪,議喪服。或曰:「昔七 十子喪孔子,若喪父而無服。」德洪曰:「吾夫子沒於道 路,無喪主,弟子何可以無服?然某也有親在,麻衣布 絰,弗敢有加焉。」畿曰:「我已無親。」遂服斬衰喪歸。德洪 與畿築室於場,以終心喪。十一年始成進士。除蘇州 教授。內艱服闋,起國子監丞,尋遷刑部主事,歷郎中。 郭勛之下詔獄也,主者鞫實,移部定罪。德洪據獄詞 論死。廷臣惡勛甚,必欲坐以不軌謀,疑德洪故與輕 比。言官遂劾德洪不習刑名。而帝雅不欲置勛死,方 惡法官重擬,遂因言官疏下德洪詔獄。所司列上其 罪,已出獄矣。帝曰:「始朕命典獄官毋加勛桎梏,而德 洪故違之。此與勛不領敕何異?其再加詔獄考訊。」時 御史楊壽、都督趙卿亦在繫。德洪與講《易》不輟,久之, 始斥為民。德洪既廢,遂周流四方,號召同志,與論良 知之學,所至迎謁恐後。時南方講席益盛,士大夫率 務講學為名高。而德洪與畿以守仁高弟,尤為士人 所宗。然兩人性行頗異,德洪徹悟不如畿,畿持循亦 不如德洪。故畿竟入於禪,而德洪猶不失儒矩矱。至 年七十,作《頤閒疏》告四方,始不出遊。穆宗立,詔復官, 即家進階朝列大夫致仕。神宗嗣位,復進一階。萬曆 二年卒,年七十九。學者稱「緒山先生。」

毛鳳起 编辑

按《黃州府志》:「毛鳳起,字瑞東,少習舉子業,後厭棄之, 勵志聖賢之學。聞王陽明倡道東南,往從之歸,講學 授徒,作《心學圖》《致知說》以淑人士。嘉靖壬辰,詔舉賢 臣敦行遺逸之士,有司以鳳起應,辭不就。邑令陳子 文為建道峰書院以居,就教者益眾。鳳起德性和易, 志行高潔,孝友敦睦,老而彌篤。」

劉承烈 编辑

按《黃州府志》:「劉承烈,號拙齋。少聞耿楚侗講學,執贄 往師焉。歸閉門讀書窮理,清操不苟,生平學《易》有得, 翛然樂天,人呼為拙聖,崇祀明德堂。」

詹時明 编辑

按《黃州府志》:「詹時明,字爾用。少慕薛文清之學,求王 文成之所以異處。歲薦司訓常德,身督多士以聖學 務在實踐,戒式浮靡,視縣篆簿書刑獄之事,一以至 誠為本。陞四川連筠知縣。解組歸,談道講學,學者尊 為沖默先生。」

王陞 编辑

按《黃州府志》:「王陞,字進吾,萬曆己卯舉人。其學以天 理為安。蓋自其祖直菴公得湛甘泉之學,隨處體認 天理,陞學遂粹。歷官廉正,歸講學正宗,會館,正濂溪、 二程、陽明之祀。著有《退省錄》《退問集》《綱鑑讀要》等書。」

===耿定向===按《黃州府志》:「耿定向,黃安人,字楚侗,一字天臺。三歲 時,有公卿到門者,問其祖曰:『更有上者否』?祖曰:『獨有 聖人』。向曰:『兒當為聖人』。嘉靖丙辰進士,由行人遷御 史。疏列太宰吳鵬六事,語侵分宜嚴相。督南學,開正 宗書院,以明道彰教為己任。忤新鄭,累官戶部尚書, 總督倉場,九疏乞歸,居天臺山。弟兄汲汲於講學,慮」 文成之傳久而失其本旨,乃以反身默識為主,以語 默動靜示之範圍,其於奇衺曲說排擯不遺餘力。卒, 賜祭葬,諡「恭簡。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