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二十一卷 |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二十一卷目錄
經籍總部彙考二十一
遼金元三史補〈藝文志〉
經籍典第二十一卷
經籍總部彙考二十一
编辑《遼金元三史補》
编辑
《藝文志》
编辑
粵自墳索既興,典章代備,創自羲皇,顯于姬室,彬彬 郁郁,盛蔑加矣。洎乎道湮跡熄,文獻無徵,異端邪說, 百家混淆。宣聖懼焉,為之繫《易》,刪《書》,訂《禮》,正《樂》,修《春 秋》,著《孝經》,燦然如日月之經天,照耀萬古矣。雖秦火 暫延,而斯文未喪。迄於漢代,除挾書之律,開獻書之 路。自孝武至成帝,訪求數世,充積祕府。爰命劉向,校 「書天祿,子歆繼軌,撰為《七略》。」後漢班固因之,以作《藝 文志》。誠千古文苑之津梁,而為藏書者之鴻寶也迨 至魏祕書郎鄭默,始制《中經》,祕書監荀勗,又因《中經》 更著新簿,分為甲、乙、丙、丁,而四部之名,由茲以起。然 甲經乙子,史次子後,詎為確然。宋祕書監謝靈運造 《四部目錄》,祕書丞王儉又造《目錄》,別撰《七志》。齊祕書 丞王亮、監謝朏,梁祕書監任昉及殷鈞,復有《四部目 錄》,阮孝緒乃更為《七錄》。唐興,長孫無忌等奉敕撰《隋 書》,綴緝藝文,更名經籍所云「遠覽馬、史、班書,近觀王、 阮志錄,約文緒義」,凡五十五篇,各列小序於本條之 下,而首經次史,然後繼之以子,終之以集,條理森然, 義既精密,而經籍之名,方諸《藝文》,彌稱體要。蓋自有 書契以來,依類參稽,展卷瞭如,邁《漢志》多矣。降茲以 還,唐宋皆分四庫,而甲乙丙丁,載於志者,仍因四部 之名,復追藝文之號。縱序說不及《隋書》周詳,而隋以 後之著作,藉以參稽,亦非細故也。近者焦太史竑竊 取鄭樵《通志》之例,仍依《隋書》,名以經籍。上下數千年, 繁蕪「充棟,類聚群分,燦然明備,厥功偉矣。獨惜其於 遼、金、元三朝之書缺略為多,統覽今古,於茲未備,不 無遺憾焉。」遼有耶律庶成、蕭韓家奴之徒,以文學著。 金有虞仲文、徒單鎰、張行簡、楊雲翼、趙秉文之輩,以 經術顯。元則郝經、許衡、吳澄、齊履謙、元明善、黃溍、吳 萊、金履祥、許謙、陳櫟、胡一桂、黃澤、吳師道之屬,幾于 接踵歐、曾,嗣音濂洛矣。雖片簡隻字所當珍惜而不 可失者也,可無稽乎?竊不自揆,乃取《三史》所載,并旁 搜博採,合為一志,以當「拾遺補闕」之一助云。
經部易經類
遼道宗頒定《易傳疏》一部清寧元年頒賜學校。
右遼
王弼韓康伯《易經注》,「天德三年國子監印定。 女直 字譯《易經》一部。世宗大定二十三年,譯經所譯」 趙 秉文《易經叢說》十卷, 趙秉文《象數雜說》
右金
詔定《易經注疏》仁宗皇慶二年,詔定《周易》,以程氏、朱 氏為主,兼用注疏。 郝經《易經外傳》。 郝經《太極演》。
許衡《讀易私言》一卷 劉肅《讀易備忘 》,劉因繫。
《辭說》, 吳澂《易纂言》十三卷, 又校定《周易》, 又《易 經》著錄: 袁桷《易說》, 齊履謙《易繫辭旨略》二卷, 又《易本說》四卷, 王結《易說》一卷, 陳櫟《易編》, 胡 方平《易學啟蒙通釋》一卷, 又《易餘閒記》, 胡一桂 《周易本義附錄纂疏》十五卷, 又《周易啟蒙翼傳》三 卷《外篇》一卷, 胡炳文《周易本義通釋》十二卷, 黃 澤《易經解》, 又《十翼舉要》, 又《周易辨忘》, 又《象略 辨同論》, 又《易學濫觴》, 鄭滁孫《大易法象通贊》, 又《周易記玩》。 龍仁夫《周易集傳》十八卷, 吳師道 《易雜說》, 周敬孫《易象占》〈仁榮父〉 贍思《奇偶陰陽消 息圖》、 鄭玉《周易纂注》、 張特立《周易集說》、 何中 《易類象》二卷, 李簡學《易記》九卷, 俞琰《大易集說》 十卷,一作《會要》, 又《大易纂圖》二卷, 又《古占法》一 卷, 熊良輔《周易本義集成》十二卷, 董真卿《周易 會通》十四卷, 雷思齊《易圖通變》五卷, 張理《易象 圖說》三卷, 又《大易象數鉤深圖》三卷, 倪淵《易圖 說》二十卷, 黃舜祖《易說》, 陳尚德《易說》, 潘迪《周 易述解》, 惠希孟《易象鉤元》, 邵整《六十四卦圖說》
黃超然《周易通義 》。吳夢炎《周易集義 》。熊凱《易》。
《傳集疏》、 李學遜《周易精解》、 何逢原《易解說》、 彭 福《易學源流》, 涂晉生《易義矜式》, 祝堯《大易衍義》。
吳存《程朱易傳 》、吳存《本義折衷 》、張延《周易備》
忘 胡特《周易直解》, 劉霖《周易本義》四卷, 黃鎮 成《周易通義》十卷, 歐陽貞《易問辨》三十卷, 吾衍 《重正卦氣》一卷
右元
書經類
室昉《尚書無逸篇》一卷。統和元年。進 頒定書經傳 疏一部。道宗清寧元年。頒賜學校 《五子之歌》一卷。 大安四年。命燕國王延禧寫。
右遼
孔安國《尚書傳註》,「天德三年,國子監印定 女直字 譯《尚書》一部,大定二十三年,譯經所進。」 趙秉文《無 逸直解》,正大年進。 呂造《尚書要略》,正大間萬壽節, 同知集賢院呂造進。
右金
蕭𣂏《酒誥》一卷,大德十一年,右諭德蕭㪺書以獻。 元明善譯《尚書節文》一部,皇慶元年,仁宗詔元明善、 宋文陞同譯。 吳澂《書經纂言》四卷, 又校定《書經》 一部,一作《書經序錄》, 趙孟頫《尚書註》, 齊履謙《書 傳詳說》, 吳萊《尚書標說》六卷, 陳櫟《書傳纂疏》六 卷, 金履祥《尚書表注》四卷,廉訪使鄭允中表上。 韓性《書經辨疑》一卷, 許「謙《書傳叢說》六卷, 吳師 道《書經雜說》, 梁益《尚書補遺》, 又《七政疑解》, 何 中《書傳補遺》, 陳尚德《書傳補遺》, 黃鎮成《尚書通 考》十三卷, 韓信同《書經講義》五百餘篇, 何逢原 《書經通旨》, 徐蘭《書經體要》, 陳樵《洪範傳》、 于房 《書傳》, 丘葵《書經直解》, 呂椿《書經直解》, 胡誼《尚 書釋疑》, 胡一中《洪範定正》一卷, 吾衍《尚書要略》。」
王充耘《書經管見》二卷 ,周聞孫《書經一覽 》王。
天與《尚書纂傳》四十六卷, 蘇鼎《書傳》六卷, 陳師 凱《書經蔡傳旁通》六卷, 朱祖義《尚書句解》十三卷
右元
詩經類
頒定《詩經傳疏》一部。清寧元年,頒賜學校。
右遼
《毛鄭詩經》一部。天德三年國子監印定,毛萇註,鄭元 箋。
右金
禿忽思錄《毛詩》一部。至元五年,敕從臣禿忽思等錄。
《塔失不花豳風圖》,皇慶二年進 ,吳澂《校定詩經》,許謙《詩經集傳 》,又《詩名物鈔》八卷 ,陳櫟《詩記》,胡一桂《詩傳附錄纂疏 》,韓性《詩音釋》一卷 ,吳
師道《詩雜說》, 梁益《詩傳旁通》, 朱公遷《詩傳疏義》 二十卷, 黃舜祖《國風小雅說》, 劉瑾《詩傳通釋》, 蕭山《讀詩傳》十卷, 王都中《詩集》三卷, 顏達《詩經 講說》, 丘葵《詩口義》, 楊舟《詩經發揮》, 雷光庭《詩 義指南》十七卷, 熊凱《風雅遺音》, 朱倬《詩經疑問》 七卷
右元
春秋類
「頒定《春秋傳》疏」清寧元年,頒賜學校。
右遼
杜預《左傳註》「天德三年國子監印定 楊雲翼《左氏 賦》一篇。」
右金
刊定陸淳《春秋纂例辨疑微旨》。延祐五年,太保曲出 請梓。 郝經《春秋外傳》, 李昶《左氏遺意》二十卷, 吳澄《春秋纂言》, 又校定《春秋》 袁桷《春秋說》, 齊 履謙《春秋諸國統紀》六卷, 敬儼《春秋備忘》四十卷, 一作「敬鉉 《春秋憲章》」, 吳萊《春秋世變圖》二卷, 又《春秋傳授譜》一卷, 胡炳文《春秋集解》, 黃澤《春 秋經解》, 又《三傳義例考》, 又《筆削本旨》, 又《元年 春王正月辨》, 又《諸侯娶女立子通考》, 又《魯隱公 不書即位義》, 又《春秋指要》, 又《丘甲辨》, 程端學 《春秋本義》三十卷, 又《春秋三傳辨疑》二十卷, 又 《春秋或問》十卷, 吳師道《春秋胡傳附辨》, 周敬孫 《春秋類例》, 杜瑛《春秋地理源委》十卷, 張樞《春秋 三傳歸一義》三十卷, 呂椿《春秋精義》, 苟宗道《春 秋外傳》五十卷, 又《春秋三傳序論》一卷, 王原傑 《春秋讞議》, 吳儀《春秋裨傳類編》, 又《春秋五論辨》
劉聞《春秋通旨 》。陳琢《春秋旨要 》,彭絲《春秋辨》。
疑, 林泉生《春秋論斷》, 郭正子《春秋傳論》, 臧夢 解《春秋發微》, 潘迪《春秋述解》, 魯淵《春秋節傳》, 戴良《春秋經傳考》, 魯貞《春秋按斷》, 黃清志《春秋 經旨》, 李應龍《春秋纂例》, 李廉《春秋傳會通》二十 四卷, 丘葵《春秋通義》, 戴栩《春秋說》, 田君右《春 秋管見》, 高元之《春秋義宗》五十卷,集《春秋說》三百 餘條, 王惟賢《春秋旨要》十二卷, 楊維楨《春秋大 義》, 又《左氏君子論》, 又《春秋透天關》, 劉希賢《春 秋比事》, 張樞《三傳歸一義》, 章樵《補春秋繁露》, 張浚《春秋中的》, 牟楷《春秋建正辨》, 王申子《春秋 類傳》, 梅致和《春秋編類》十二卷, 俞皋《春秋釋義 集傳大成》十二卷, 陳深讀《春秋編》十二卷。
右元
《禮類》:〈樂附:〉
《禮典》三卷重熙十五年,詔蕭韓家奴及耶律庶成譔右遼
孔穎達《禮記疏》 鄭賈《周禮註疏》天德三年,國子監 印定,《禮記》用孔穎達疏,《周禮》用鄭元注,賈公彥疏。 《禮纂》一百二十卷,《諸禮記錄》三百餘卷。金世宗命禮 部尚書張暐等參校。 楊雲翼《周禮辨》。
右金
吳澂《禮記纂言》三十六卷, 又《校定禮記》, 又校定 《大戴禮》, 又《曲禮考註》十卷, 又《校定儀禮》, 又《儀 禮逸經》五卷, 又《儀禮逸經》八篇,《儀禮傳》十五卷, 又《三禮序錄》, 吳當《周禮纂言》, 陳櫟《禮記集義》, 黃澤《三禮祭祀述略》, 又《殷周諸侯禘祫考》, 又《周 廟太廟單祭合食說》, 蕭𣂏《三禮說》, 韓性《禮記說》 四卷, 惠希孟《雜禮纂要》數十卷, 胡炳文《雜禮纂 說》, 韓信同《三禮旁注》, 黃舜祖《禮記說》, 彭絲《禮 記集說》四十九卷, 周成大《喪禮服制考》, 楊維楨 《禮經約》, 康宗成《三禮考註》, 陳友仁《集說》十二卷。
丘葵《周禮全書》六卷 ,又《周禮定本》三卷 敖繼
公《儀禮集說》十七卷 吳澂校定《樂律》, 趙孟頫《樂 原》, 又《琴原》, 杜瑛《律呂志》, 又《禮樂志》。
右元
四書類
《四書譯解》「溫迪罕、締達、宗璧、阿魯、張克忠等譯。」〈一作楊克 忠〉趙秉文《中庸說》一卷, 又刪集《論語解》十卷, 又 刪集《孟子解》、 李純甫《中庸集解》 劉章刺《刺孟》
右金
許衡《大學直說》, 又《大學要略》 王鶚《論語集義》一 卷, 李昶《孟子權衡遺說》五卷, 劉因《四書精要》三 十卷, 又《四書語錄》 齊履謙《大學四傳小註》一卷
又「《中庸章句續解》一卷 ,又《言仁通旨》」 二卷 吳
萊《孟子弟子列傳》二卷, 「金履祥《大學章句疏義》二 卷, 又《論語孟子集註考證》十七卷, 許謙《四書叢 說》」二十卷, 陳櫟《四書發明》三十八卷, 又《四書考 異》十卷, 胡炳文《四書通》三十四卷, 又《四書辨疑》
又:「《大學指掌圖 》,贍思《四書闕疑 》,杜瑛《語》《孟》旁。」
《通》八卷, 孟夢恂《四書辨疑》, 陳沂《大學論語說》, 黃季全《論語人物志》, 薛搜《孔子集》, 黃鎮成《中庸 章旨》二卷, 陳尚德《四書集解》, 何逢原《四書解說》。
丘葵《四書日講 》。林起宗《四書圖解 》「黃清老四。」
《書一貫數》十卷, 黎立武《大學發微》、 程復心《四書 章圖纂釋》二十二卷, 張存中《四書通證》六卷, 詹 道傳《四書纂義》二十六卷, 朱公遷《四書通旨》六卷
《四書辨疑》十五卷。〈失名。〉 《景星學原啟蒙》一卷右元
孝經類
唐元宗《孝經》註:「天德三年國子監印定 女直字《孝 經》,大定年譯。」
右金
《國字孝經》,大德十一年右丞孛羅鐵木兒進, 趙孟 頫手錄《孝經》,至治元年奉命書。 小雲:石海涯《直解 孝經》一卷, 許衡《孝經註》,一作《直說》, 吳澄《孝經定 本》, 胡一桂《孝經傳贊》, 李孝光《孝經圖說》,至正七 年進。 又《孝經義疏》, 林起宗《孝經圖解》, 董鼎《孝 經大義》, 朱申《孝經句解》。
右元
小學類
太祖契丹大字耶律庶成制 《李德明番書》十二卷。
右遼
太祖女直大字完顏希尹撰。 熙宗女直小字完顏 希尹撰。 蔡珪《續金石遺文跋尾》十卷。
右金
泰不華《復古編》十卷, 楊桓《六書統》二十卷, 又《六 書泝源》十三卷, 又《書學正韻》三十六卷, 申屠致 遠《集古印章》三卷, 劉因《小學語錄》, 柳貫《字系》二 卷,《金石竹帛遺文》十卷, 周伯琦《六書正譌》, 又《說 文字原》, 許謙《假借論》, 蕭㪺《小學標題駁論》, 杜 本《六書通編》, 八思巴《蒙古新字》 孫吾與《韻會定 正》四卷, 黃玠《纂韻錄》, 陶九成《書史會要》七卷。
右元
經解總類
遼道宗頒定《五經傳疏》,清寧元年頒定。
右遼
《五經譯解》:「大定年,詔溫迪罕締達、宗璧、阿魯、楊克忠 譯解,移剌傑、移剌履講究其義。」 馬定國《六經考》。
右金
《九經講義》:太宗命梁騭、王萬慶、趙著等釋 《五經要 語》。至元三年,商挺、姚樞、竇默、王鶚、楊果等纂進, 余 闕《五經傳註》, 李好文《端本堂經訓要義》十一卷, 張䇓《經說》, 黃澤《六經補註》, 又《翼經罪言》, 牟應 龍《五經音考》, 贍思《五經思問》, 杜本《四經表義》, 楊維楨《五經鈐鍵》, 歐陽長孺《九經治要》十卷
右元
史部正史類
頒定《史記》《漢書》。咸雍十年頒定 《五代史譯解》。重熙 十五年。蕭韓家奴奉詔譯。
右遼
徒單鎰《史記譯解》,「大定六年以女直字譯。」 蕭貢注 《史記》一百卷。 徒單鎰《西漢書譯解》大定六年譯。 蔡珪《南北史》三十卷,合沈約、蕭子顯、魏收書作《南北 史》。 蕭永祺《遼史紀》三十卷、志五卷,《傳》四十卷。 党 懷英《遼史》,陳大任繼修。
右金
張樞《刊定三國志》六十五卷, 又《續後漢書》七十三 卷,分《漢本紀》《魏、吳載紀》。 郝經《續後漢書》九十卷, 脫脫《遼史》一百十五卷, 又《金史》一百三十五卷, 又《宋史》四百九十六卷
右元
編年類
蕭韓家奴《通曆譯》。
右遼
《續資治通鑑》:大安中,詔儒臣楊雲翼等續纂 《龜鑑》。 《萬年錄》,正大間,趙秉文與楊雲翼同撰進。
右金
郝經《通鑑書法》, 金履祥《通鑑前編》二十卷, 張特 立《歷年係事紀》, 胡一桂《歷代編年》, 陸以道《宋鑑 提綱》, 何中《綱目測海》三卷
右元
實錄類
《遼先朝事跡》二十卷,林牙耶律庶成、蕭韓家奴同撰, 重熙十三年詔錄遙輦可汗至重熙以來事跡 ;《皇 朝實錄》七十卷,樞密直學士耶律儼等撰 ;《統和實 錄》二十卷,北府宰相室昉、翰林學士邢抱朴等撰,統 和四年進。
右遼
金始祖以下十帝實錄,穆宗子金源郡王完顏勗撰。 皇統元年進 《太祖實錄》二十卷,完顏勗撰。皇統八 年,宗弼進 《太宗實錄》,紇石烈良弼、張景仁、曹望之、 劉仲淵等同修 《睿宗實錄》,尚書左丞相紇石烈良 弼等修。大定十一年,進 《熙宗實錄》,鄭子聃撰 《世 宗實錄》。承安三年,尚書右丞完顏匡進 《章宗實錄》。 興定四年,尚書右丞高汝礪監修,參知政事張行信、 王若虛等同修。
右金
元太祖以來累朝實錄。翰林學士撒里蠻等纂修 《太宗實錄》,大司徒撒里蠻、翰林學士承旨兀魯帶等 進 《世祖實錄》,王約、董俊、姚燧、趙孟頫、孛木魯翀等 修 太宗、世宗、憲宗三朝實錄。元貞二年,兀都帶等 進 金書《世祖實錄》節文一冊,漢字實錄十冊。大德 八年,翰林學士承旨撒里蠻進 《順宗實錄》。至大元 年,命翰林元明善等修 《成宗實錄》。至大元年,鄧文 原、暢師文、程鉅夫、元明善等修 《武宗實錄》。皇慶元 年,程鉅夫、元明善、楊載等修 《武宗實錄》。至順元年, 蘇天爵重修 《仁宗實錄》,曹元用、元明善、李之紹等 同修。拜住正定至治三年,進 《英宗實錄》,吳澂、曹元 用、馬祖常、廉惠、山海牙等修 泰定、天曆兩朝實錄, 張起巖、歐陽元等修 ;《四朝實錄》,翰林學士歐陽元 修 ;泰定帝、明宗、文宗《三朝實錄》,蘇天爵、謝端、成遵 等修。
右元
起居注類
《遼興宗起居注》重熙中,耶律良修。
右遼
金天德朝《起居注》。「天德三年,翰林待制宗敘修 《世 宗起居注》。大定七年,詔紇石烈良弼、石琚、楊邦基、夾 谷衡等同修, 《章宗起居注》,守貞等修。」
右金
《世祖起居注》,至元十五年修。 《順帝起居注》,至正元 年修。
右元
雜史類
《唐三紀行事》:聖宗時,馬得臣錄唐高祖、太宗、元宗三 紀行事可法者以進, 譯《貞觀政要》,蕭韓家奴譯。
右遼
《君臣政要》,趙秉文與楊雲翼同集自古治術。 趙秉 文《龜鑑 興亡金鏡錄》一百卷,傅慎微纂, 女直字, 《貞觀政要》,徒單鎰譯 《貞觀政要》《申鑒》,趙秉文 《金 四朝聖訓》,承安五年,右補闕楊廷秀等類編, 熙宗 尊號冊文,完顏勗撰 《大定遺訓》,正大四年,同知集 賢院史公奕進 ;《初政錄》十五篇,范拱撰, 《會同記 錄》,張行簡撰, 又《朝獻記錄》, 又《禘祫記錄》, 又《喪 葬記錄》 《金源野史》元好問撰, 劉祁《歸潛志》。從益 之子。
右金
《兩漢通紀》,呂思誠撰。 《漢唐會要》,孟夢恂撰。 《觀史治忽幾微》許謙撰。 《十七史纂》,胡一桂撰。 《大寶錄》, 李好文撰。言歷代治亂興廢。 《大寶龜鑑》,李好文撰。 言前代是非善惡。 《史評》一卷,德安戴羽撰,虞集序。
《歷代史》鉞,楊維楨撰 。《史論》三十卷。王約撰 。皇
《圖大訓》,馬祖常撰 ;《承華事略》,馬祖常撰。 《天興近 鑑》三卷,楊奐撰。 《正統書》六十卷,楊奐撰,一作《正統 八例》。 《汝南遺事》二卷,王鶚撰。 《平蜀論》,張立道撰。
《安南錄》,張立道撰 ;《承華事略》,王惲撰 ,「守成事。」
《鑑》十五篇。王惲撰進《成宗 世宗聖訓》六卷王惲撰。
《平宋事蹟》暢師文撰 《國統離合表》,姚燧撰 雲。
《南實錄》五卷郝天挺撰。
右元
故事類
「《經世大典》八百八十卷,《目錄》十二卷,《公牘》一卷,《纂修 通議》」一卷,天曆二年,命趙世延、虞集等撰,悉取諸有 司掌故修之。 《歷代帝王故事》百有六篇,李好文撰。
右元
職官類
《官制》許衡、劉秉忠、張文謙同撰 ;「《相鑑》五十卷,王惲 撰 ;《中堂事記》,王惲撰 ;《烏臺筆補》,王惲撰 ;《玉堂 嘉話》,王惲撰 ;《相業一編》,鄧光薦撰。」
右元
儀注類
《禮書》,耶律庶成、蕭韓家奴同撰。
右遼
《大金禮儀》楊雲翼校。
右金
朝儀許衡、徐世隆撰。 《釋奠通禮》三卷,申屠致遠撰。
《太常集禮》五十卷李好文撰。
右元
法令類
《皇統制條》《大定律例》移刺慥撰。
右金
《風憲宏綱》,趙世延撰。世延所較定《律令 審聽要訣》, 贍思撰。 《至元新格》,何榮祖撰。
右元
傳記類
《遼三臣行事》一卷耶律孟簡撰。
右遼
張行簡「《清臺記》, 又《皇華記》, 又《戒嚴記》, 又《為善 自公記》, 韓玉《元勳傳》 《玉鬱王子小傳》」
右金
《孟子弟子列傳》,「吳萊撰。 《國朝名臣事略》十五卷,蘇 天爵撰。」 牟應龍《隆山雜記》, 吳師道《敬鄉錄》 《贍 思正大諸臣列傳》, 《贍思異人傳》, 張翥《曲江張公 年譜》, 張翥《忠義錄》。集「至正兵興來,死節死事之人。」
右元
譜牒類
《女直郡望姓氏譜》。完顏勖撰。
右金
《史傳姓氏纂》,梁益撰。
右元
地理類
蔡珪《補正水經》五篇。 蔡珪《晉陽志》十二卷。
右金
《皇慶處州路志》: 「張立道《雲南風土記》, 又《六詔通 說》。 王惲《汲郡志》十五卷, 暢訥《地理指掌圖註》,暢 師文父撰。 王約《高麗志》四卷, 黃溍《義烏志》七卷。」
蕭㪺《九州志 》。「吳萊《古職方錄》八卷 韓性。《郡志》。」
八卷 「贍思《鎮陽風土記》, 又《續東陽志》, 又《重訂 河防通議》, 又《西域圖經》」
右元
子部儒家類
《揚子發微》一卷趙秉文撰, 又「《太元箋》六卷, 又《文 中子類說》一卷, 李純甫鳴道集解。」
右金
吳澄「《校正太元經》, 又校定《皇極經世書》, 又《學基 學統》二卷, 朵爾直班《治原通訓》四卷, 郝經《太極 演》, 又《原古錄》 何榮祖《載道集》, 又《觀物外篇》, 齊履謙《經世書入式》一卷, 又《外篇微旨》八卷, 柳 貫《近思錄廣輯》三卷, 李泂《輔治篇》, 趙復《傳道圖》」
又《伊洛發揮 》。又《師友圖 》。又《希賢錄 》,許謙自
省編 胡一桂《人倫事鑑》、 程端禮《讀書日》、程 孟 夢恂《性理本旨》、 鄭文嗣《家範》三卷, 杜瑛《皇極引 用》八卷, 又《皇極疑事》四卷, 又《極學》十卷, 馬佐 順《寶範》,英宗所賜名 季仁壽《春谷讀書紀》共二百 卷
右元
道家類
《老子集解》,李純甫撰 ;《南華略釋》一卷,趙秉文撰《莊子集解》,李純甫撰 ;《列子解》一卷,趙秉文撰,一作 《列子補注》 《莊》《列賦》各一篇,楊雲翼撰。
右金
吳澄校正《老子》, 又校正《莊子》, 贍思老《莊精論》, 俞琰《陰符經解》, 趙材卿《陰符經註》
右元
釋家類
《梵覺經》。咸雍三年。夏國遣使進 御書《華嚴經》五頌。 咸雍八年。道宗書。 頒定高麗佛經。太康四年。詔僧 善知讎校高麗所進佛經。
右遼
《無量壽經》。承安二年印一萬卷。 李純甫《楞嚴經》解。
李純甫《金剛經解 》李純甫《西方父教》純甫解上。
二經統數十萬言,號「西方父教 張珣。註《金剛般若 經》。」
右金
必蘭納識里譯《楞嚴經》, 又《大乘莊嚴寶度經》, 又 《乾陀般若經》, 又《大涅槃經》, 又《大乘功德經》, 又 《不思議禪觀經》, 王當陽《精語》。元初遇異人,能幻化 之術,撰《精語》。
右元
天文家類:〈《算術附》:〉
《移刺履乙未曆》 楊雲翼《五星聚井辨》一篇, 又《象 數雜說》, 又《句股機要》
右金
《庚午元曆》,耶律楚材撰, 又《麻答把曆》,楚材依回鶻 曆撰 ;《授時曆》,許衡、郭守敬撰, 李冶《測圖鏡海》十 二卷, 郭守敬《推步》七卷, 又《立成曆》二卷, 又《曆 議擬槁》三卷, 又《上中下三曆注式》十二卷, 又《時 候箋註》二卷, 又《修改源流》二卷, 又《儀象法式》二 卷, 又《二至測影考》二卷, 又《五星細行考》五十卷。
又「《古今交食考》一卷 ,又《新測二十八舍雜坐諸》」
「《星入宿去極》一卷, 又《新測無名諸星》一卷, 又《月 離考》一卷, 齊履謙《二至測影考》二卷, 又《經串演 撰八法》」一卷, 杜瑛《律曆志》十卷, 陳尚德《石塘算 書》
右元
五行家類
王白《百中歌》:〈卜筮類〉
右遼
郭守敬《轉神選擇》二卷 劉因《櫝蓍記》, 吳澄校定, 郭璞《葬書》。
右元
兵家類
吳澄《校正八陣圖》:
右元
縱橫家類
吳師道「《戰國策校註》十卷。」
右元
農家類
暢師文「《農桑輯要》七卷, 王禎《農桑通訣》二十卷」
右元
雜家類
徒單鎰譯《白氏策林》,大定四年上。女直字譯。 趙秉 文《資暇錄》十五卷, 王庭筠《藂辨》十卷,一作「《藂談》。 王庭筠」、張汝方《品第法書名畫》五百五十卷, 元好 問《錦機》一卷, 又《壬辰雜編》
右金
李冶《壁書藂削》十二卷, 又《古今難》四十卷, 又《益 古衍疑》三十卷, 《黃溍筆記》一卷, 蘇天爵《春風亭 筆記》一卷, 胡長孺《寧海漫抄》, 孟夢恂《筆海雜錄》
陶九成《輟耕錄》三十卷 杜本,《十原》。
右元
小說家類
李冶《泛說》四十卷, 張樞《林下竊議》一卷, 陶九成 《說郛》一百卷, 俞瑛《席上輔談》二卷, 鄭元祐《遂昌 山樵雜錄》二卷, 李有《古杭集記》一卷
右元
醫家類
耶律庶成譯《方脈書》, 「直魯古《鍼灸書》。」
右遼
劉完素《運氣要旨論》, 又《精要宣明論》, 又《素問元 機原病式》 張子和《汗下吐法》張從正撰, 又《儒門 事親》十四卷, 又《六門二法》 李慶嗣《傷寒纂類》四 卷,又《改政活人書》二卷, 又《傷寒論》三卷, 又《針經》 一卷, 紀天錫注《難經》五卷
右金
至元增修本草:「世祖至元二十一年,命翰林承旨撒 里蠻、集賢大學士許國楨,集諸路醫學教授,修 《申 屠致遠集驗方》十二卷, 李杲《醫書》, 又《東垣十書》。」
右元
藝術類
義宗「《射騎圖》, 又《獵雪圖》, 又《千鹿圖》。」
右遼
衍慶宮《功臣圖像》、畫宰相韓企先等像、 《徒單克寧 圖像》。世宗二十八年,詔畫《克寧像》藏內府。
右金
楊奐《硯纂》, 趙孟頫《印史》二卷, 吾衍《古印文》二卷
王厚之:《復齋印譜》:
右元
集部別集類
遼道宗《清寧集》,耶律良編 「《平》王隆先《閬苑集》, 蕭 孝穆《寶老集》、 耶律資忠《西亭集》、 耶律《庶成集》、 楊佶《登瀛集》、 耶律《孟簡集》、 耶律《谷欲集》 《王棠 集》, 耶律氏《常哥集》。」
右遼
金源郡王《完顏勗集》、 豫王永成《樂善居士集》,世宗 子 《虞仲文集》, 宇文《虛中集》、 高士談《蒙城集》, 完顏璹《如菴小槁》, 李愈《狂愚集》二十卷, 徒單鎰 《弘道集》六卷, 路鐸《虛舟居士集》, 張行簡《叔甫集》 十五卷, 楊雲翼《之美集》, 趙秉文《淦水集》, 韓玉 《應制集》, 李獻甫《天倪集》 《蔡松年集》, 蔡珪《正甫 集》五十五卷, 吳激《東山集》十卷, 《馬定國》「集, 趙 可《玉峰散人集》, 郭長倩《崑崙集》, 鄭子聃集二千 餘篇, 趙渢《黃山集》、 王庭筠集四十卷, 劉從益 《蓬門集》, 呂中孚《蘭泉集》, 又《清漳集》, 李純甫《內 集》, 又《外槁》 《王鬱集》, 王若虛《傭夫集》, 又《滹南 遺老集》四十五卷, 元德明《東山集》三卷, 《元好問 集》十二卷, 又詩文自警十卷, 又《中州集》, 曹班 《卷瀾集》二卷, 章建《蘭泉老人集》、 閆詠《復軒集》」
右金
馬祖常《石田集》十五卷, 《小雲石海涯集》、 余闕《青 陽集》八卷, 耶律《楚材集》十二卷, 楊奐《還山集》六 十卷, 劉秉忠《太保集》十卷, 郝經《文忠集》三十卷, 一作《陵川集》 ;王鶚《應物集》四十卷, 商挺《藏春集》 六卷,一作《彝齋集》 ;高鳴《河東集》五十卷, 李冶《敬 齋集》四十卷, 徐世隆《瀛洲集》一百卷, 閆復《靖軒 集》五十卷, 楊果《西庵集》、 李《之紹》集、 張立道《效 古集》, 王惲《秋澗集》一百卷, 陳祐《節齋集》, 何榮 祖《大畜十集》, 又《載道集》、 申屠致遠《忍齋行槁》四 十卷, 劉因《靜修集》十三卷, 吳澄《文正集》五十二 卷, 許衡《文集》三十卷, 程鉅夫《雪樓集》, 趙孟頫 《松雪集》十卷, 趙孟堅《彝齋外編》四卷, 鄧文《原集》。
又「《內外制集 》袁桷《清容居士集》五十卷 曹元。」
用《超然集》四十卷, 馬紹集、 姚燧《牧庵集》五十卷, 曹伯啟《漢泉漫槁》十卷, 又《續集》十卷, 劉敏中《中 菴集》二十五卷, 王約《潛丘槁》三十卷, 《王結集》十 五卷, 宋衜《秬山集》十卷, 張伯淳《學士集》十卷, 耶律希亮《愫軒集》三十卷, 元明善《清河集》三十九 卷, 虞集《道園類槁》五十卷, 揭傒斯《曼碩集》五十 卷, 黃溍《日損齋槁》三十三卷, 柳貫「《文肅集》四十 卷, 《吳萊集》六十卷」, 又「《淵潁集》十二卷, 張起巖 《華峰漫槁》」;又「《金陵集》, 歐陽元《圭齋集》十六卷, 許 有壬《至正集》八十一卷」, 又「《圭塘小槁》十卷, 宋本 《至治集》十卷, 《王守誠集》 ;孛朮《魯翀集》六十卷, 《李泂集》四十卷, 蘇天爵《文槁》三十卷, 王克敬集。」
《呂思誠集 》「張翥《蛻餘集》」 二卷 ,烏古孫良楨約。
《齋集》, 貢師泰《雲林集》十卷, 又《奎章集》六卷, 周 伯琦《近光集》三卷, 金履祥《仁山集》, 許謙《白雲集》 四卷,一作《魯齋集》 ;胡炳文《雲峰集》二十卷, 張 集、 蕭㪺《勤齋集》一作《貞敏集》十五卷, 同恕《矩菴 集》三十卷, 安熙《默菴集》五卷, 胡長孺《瓦缶編》, 又《南昌集》, 又《顏樂齋槁》、 熊《朋來集》三十卷, 戴 表元《剡源集》, 鄭陶《孫集》, 陳孚《剛中集》四卷, 楊 載《霜月集》, 劉詵《桂隱集》 《龍仁夫集》, 劉岳《申集》。
《韓性集》十二卷 ,程端禮,《畏齋集》十卷 吳師道。
《禮部集》三十卷, 陸文圭《牆東類槁》二十卷, 梁益 《三山槁》 ;張旅《安雅堂集》四十卷, 程文《黟南集》三 十八卷, 「《李孝光集》二十卷, 宇文公諒《折桂集》, 又《觀光集》, 又《辟水集》, 又《玉堂漫槁》 《贍思集》三 十卷, 鄭玉《師山集》二十卷, 《黃冔集》 《杜瑛集》十 卷, 張樞《敝帚編》, 《孫轍集》」、 何中《知非堂槁》十七 卷, 又太虛《知非堂槁》六卷, 武恪《水雲集》, 楊弘 道《小亨集》十卷, 王元明《達意集》十卷, 何蠖《闇集》 八卷, 任士林《松鄉集》十卷, 宋褧《燕石集》十卷,一 作「聚。」 王旭《蘭軒集》二十卷, 曾《仲啟集》十卷, 魏 初《青崖集》十卷, 許承爵《滋溪集》三十卷, 宋《元禧 稿》三十卷, 《高文簡集》七卷, 衛宗武《秋聲集》八卷
「《熊豫章集》三十卷 ,蒲道源《叢槁》」 二十六卷 ,朱
右《白雲稿》九卷, 陳深源《片雲小稿》一卷, 董嗣杲 《廬山集》, 朱希顏《瓢泉集》四卷, 張光《弼集》二卷, 鄭彥昭《樗菴類槁》二卷, 滕安《上東菴槁》十六卷郭鎬《遺安集》十一卷, 劉聞《容窗集》十卷, 趙文《青 山槁》三十一卷, 《陳可齋集》二十卷, 《李曾伯集》十 卷, 又《續集》七卷, 姚江村《近槁》十三卷, 《劉申齋 集》十五卷, 吳鑑《天爵堂類編》十卷, 馬玉麟《東皋 集》五卷, 傅若《金集》十一卷, 《宋元集》六卷, 楊志 行待制《霜月集》四十卷,又《仲弘集》四卷, 《吳海集》四 卷, 周霆《震集》十卷, 張養浩《文忠集》十八卷, 張 昌《寓道集》二卷, 余希魯《聽雨軒集》十一卷, 戴良 《九靈山房集》三十卷, 李維本《一山集》九卷, 朱德 潤《存復齋集》十卷, 凌彥翀《柘軒集》五卷, 華彥清 《黃梅集》六卷, 成原常《居竹集》四卷, 蒲洪《軒渠集》 十卷, 王冕《竹齋集》二卷, 李存《仲公集》三十卷, 周權《此山集》一卷, 張憲《玉笥集》九卷, 宋奐《紫陽 遺槁》二卷, 黃《四如集》十卷, 陳樵《鹿皮子集》四卷
《王彥高集》十卷 ,胡天游。《敖軒集》一卷 袁彥章。
《書林集》七卷, 沈夢麟《花谿集》三卷, 方誼《虎林高 隱集》五卷, 呂則耕《得月槁》六卷
右元
詩集類
遼《天祚文妃蕭氏諷諫歌》, 《平王隆先閬苑詩》, 義 宗詩, 馬得臣詩, 《蕭柳歲寒集》千篇, 《耶律資忠 西亭詩集》, 《耶律庶成詩,集》, 楊晳《詩》, 《耶律韓留 述懷詩》, 《蕭韓家奴六義集》十二卷, 王鼎詩, 耶 律孟簡詩, 耶律谷欲詩, 《邢簡妻陳氏詩》, 《耶律 氏常哥詩》, 又《迴文詩》。
右遼
金源郡王完顏勖詩集 虞仲文詩, 「完顏璹樂府 詩一百首, 又詩三百首, 又《如菴小槁詩》」, 《曹望 之詩集》三十卷 「趙秉文《詩資》, 鄭子聃詩, 又《忠 臣猶孝子詩》, 王庭筠《秋山應制詩》三十首, 《王元 節詩》集, 李汾詩、 《元好問詩集》」二十卷
右金
「也先《忽都詩集》十卷, 《劉秉忠詩集》二十二卷, 王 鶚《應物詩》, 王惲詩, 劉因詩、《丁亥集》五卷, 曹元 用詩, 曹伯啟詩, 王結詩, 《蘇天爵詩槁》七卷, 《王都中詩集》三卷, 《張翥詩集》三卷, 周伯琦詩, 又《學言槁》, 宇文公《諒以齋詩槁》, 又《玉堂漫槁》, 又《越中行》槁, 黃冔詩, 梁益《詩緒餘》, 《吳志大詩》 一卷, 《黃叔翼詩》一卷, 丁復《檜亭詩槁》九卷, 梁 棟」《隆吉詩集》一卷, 薩都剌《天錫詩》二卷, 周密《蠟 屐集》一卷, 許文懿《古詩》一卷, 周權《此山詩集》十 卷, 楊維楨《古樂府》十卷, 又《麗則遺音》四卷, 吳 景奎《葯房樵唱》三卷, 范梈《德機詩》七卷, 葉顒《樵 雲獨唱集》六卷, 黃庚《月屋樵吟》四卷, 黃堅《遯世 遺音》一卷, 僧善經《谷響集》四卷, 僧克新《雪廬稿》 一卷。
右元
詩選類
《杜詩學》一卷,元好問。 《東坡詩雅》三卷元好問。
右金
《楚漢正聲》一卷,「吳萊 《樂府編類》」一百卷,「吳萊 《唐 人鼓吹集》」十卷,郝天挺 《唐律刪要》三十卷,吳萊 《杜詩纂例》十二卷,申屠致遠編。
右元
賦類
《蕭魯賦》, 「耶律庶成《四時逸樂賦》」, 「蕭韓家奴《四時 逸樂賦》。」
右遼
《東狩射虎賦》。熙宗獵於海島,三日之間,親射五虎。完 顏勗獻 《一日獲三十六熊賦》。施宜生 《徒單鎰漢 武中興賦》。世宗大定十五年上 楊雲翼《左氏莊列 賦》, 鄭子聃《不貴異物民乃足賦》。
右金
奏疏類
梁襄《世宗幸金蓮川疏》一卷 陳規章奏, 許古章 奏。
右金
蘇天爵《松廳章疏》五卷。
右元
策論類
蕭韓《家奴策對》一卷。
右遼
鄭子聃《憂國如飢渴論》、 許安仁《無隱論》。
右金
暢師文《時政十三策》。
右元
表類
「金源郡王完顏勗《諫表》」《韓昉集》。
右金
書類
劉輝上書 耶律昭《答蕭撻凜書
右遼
劉炳《便宜十事書》。
右金
碑類
「遼《太宗功德碑》。」蕭韓家奴撰。
右遼
「金《太祖睿德神功碑》」韓昉撰。
右金。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