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第022卷

理學彙編 經籍典 第二十一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二十二卷
理學彙編 經籍典 第二十三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二十二卷目錄

 經籍總部彙考二十二

  明焦竑經籍志一

經籍典第二十二卷

經籍總部彙考二十二

编辑

《明焦竑經籍志》

编辑

自書契以來,靡不以「稽古右文」為盛節,見於方策可 攷已。我太祖高皇帝伐燕,首命大將軍收祕書監圖 書,及太常法服、祭器、儀象版籍。既定燕,復詔求四方 遺書。永樂移都北平,命學士陳循輦文淵閣書以從, 且輶軒之使,四出搜討。其時睿藻宸章,既懸象魏,而 延閣廣內之藏,如觸目琳琅,莫可注視,何其盛也!累 「朝通集庫,皇史宬在所充牣。而宣德以來,世際昇平, 篤意文雅,廣寒、清暑二殿,及東西瓊島,游觀所至,悉 置墳典。」迨雞林土蕃,遣使求書,文教遠播,直與奎壁 日月激衝光明而宛委,羽陵之有方之蔑如矣。繇此 觀之,運殂則鉛槧息,治盛則典策興,蓋不獨人主風 尚繫之,而世道亦往往以為候,可無志哉!劉歆《七略》, 類例精已,荀勗乃更著《新錄》,析為四部,合兵書、術數、 方伎於諸子、《春秋》之內,別出《史記》,經、子、文賦,一仍其 舊。繇近世史籍猥眾,若循《七略》,多寡不均,故謝靈運、 任昉悉以「勗例銓書」,良謂此也。今之所錄,亦準勗例。 以當代見存之書統於四部,而御製諸書則冠其首 焉。

制書類御製

《高皇帝文集》二十卷,又三十卷,又《詩集》五卷,《皇明祖 訓》一卷,《祖訓條章》一卷,《儲君昭鍳錄》二卷,《大明主壻》 一卷,《昭鍳錄》五卷訓親藩《紀非錄》一卷。諭問齊潭魯《永鑒錄》 一卷。訓親藩《資世通訓》一卷,《大誥》一卷,《大誥續編》一卷, 《大誥三編》一卷,《臣戒錄》一卷,「《大誥武臣》三十二篇,《敕 諭武臣》一卷,《武臣訓戒錄》」一卷,《武臣鑒戒》一卷,《宣諭》 三卷,《大明令》一卷,《大明律》二十八卷,《禮儀定式》一卷, 《行移減繁體式》一卷,《洪武禮制》一卷,《孝慈錄》一卷,《教 民榜文》一卷,《注道德經》二卷,「《注書洪範》一卷,《彰善癉 惡錄》三卷,『《癉惡續錄》』」一卷,《軍法定律》一卷,《操練軍士 律》一卷,《逆臣錄》五卷,《忠義錄》一卷記擒逆將士《集犯諭》一 卷。諭吏《昭示姦黨錄》二卷,《成祖皇帝聖學心法》四卷訓東 宮《務本之訓》一卷,《文華寶鑑》。卷、「《為善陰騭》十卷,《孝 順事實》十卷,《傳心妙訣》一卷、《仁宗皇帝文集》二十卷, 《詩集》二卷、《體尚書》二卷、《外戚傳》二卷、《宣宗皇帝文集》 四十四卷,《詩集》六卷,《帝訓》四卷。」訓東宮「《外戚事鍳》五卷、 《歷代臣鑒》」三十七卷,《官箴》一卷、「《英宗皇帝五倫書》六 十二卷、《景皇帝勤政要典》一卷、《憲宗皇帝詩集》四卷、 《文華大訓》」二十八卷訓東宮睿宗皇帝《恩紀詩集》七卷, 《含春堂槁》一卷,世宗皇帝注《書經三要》三卷,「《注程頤 四箴》一卷,注范浚《心箴》」一卷,「鍳古韻語六十首,《翊學 詩》」一卷,《火警或問》一卷,《祭祀記》一卷,《詠春同德錄》一 卷,《宸翰錄》一卷,《白鵲贊和集》一卷,《敕諭錄》一卷,《詠和 錄》一卷,《忌祭或問》一卷。

中宮御製

「《高皇后內訓》一卷,《仁孝皇后勸善書》二十卷,《詩集》一 卷,《貞烈事實》二卷,《章聖皇太后女訓》一卷、《慈聖皇太 后女鑒》」一卷

敕修

《高皇帝實錄》二百五十七卷。胡廣等撰《寶訓》十五卷。詹同等撰 《大明日曆》一百卷、《聖政記》一卷宋濂撰《會要》八十卷「國 朝制作」一卷。王叔銘集《存心錄》十八卷。吳沈撰《省躬錄》七卷。 劉三吾撰《醒貪錄》二卷。命戶部撰《律令直解》。卷,《精誠錄》三卷 吳沈撰《祭祀禮儀》六卷,《大明清類天文分野書》二十四 卷,《大明集禮》五十三卷,《書傳會選》六卷劉三吾等撰《春秋 本末》三十卷。命孔克堅撰《列女傳》三卷,《歷代公主錄》二卷, 《公子書》一卷,《世臣總錄》二卷,《諸司職掌》十卷,《大明官 制》二十八卷,《稽制錄》一卷,《永鑑錄》二卷。訓諸藩《志戒錄》 二卷。劉三吾《洪武正韻》十六卷,《寰宇通衢書》一卷,《禮制 集要》一卷,《稽古定制》一卷,《為政要錄》一卷,《軍政條例》 五卷,《成祖皇帝實錄》一百三十卷,《寶訓》十五卷,《聖政 記》三卷,《永樂年表》四卷,《四書大全》闕二字卷、《易經大全》 十四卷,《書傳大全》十卷胡廣等撰《詩傳大全》二十卷。胡廣《春 秋大全》。闕二字卷,「《禮記大全》三十卷,《性理大全》二百四 十八卷,《直注古今列女傳》三卷,《永樂大典》二萬二千 二百十一卷,《歷代名臣奏議》三百五十卷,《仁宗皇帝 實錄》十卷,《寶訓》六卷,《年表》二卷,《周易直指》十卷。」楊士奇 《宣宗皇帝實錄》一百十五卷,《寶訓》十二卷,《年表》四卷。 《英宗皇帝實錄》三百六十一卷陳文等撰《寶訓》十二卷,《憲綱》一卷,《大明一統志》九十卷李賢等撰《寰宇通志》一百十 九卷,「《憲宗皇帝實錄》二百九十三卷。」劉吉等撰《寶訓》十卷, 《續資治通鑑綱目》二十七卷,《孝宗皇帝實錄》二百二 十四卷李東陽等撰《寶訓》十卷,《類證本草》三十一卷,《詩海 珠璣》卷《武宗皇帝實錄》一百九十七卷費宏等撰《寶訓》 十卷,《歷代通鑑纂要》九十二卷李東陽等修《大明會典》一 百八十卷。李東陽等撰《世宗皇帝實錄》五百六十六卷。張居 正等撰《寶訓》二十四卷,《大禮集議》六卷,《明倫大典》二十 四卷,《禮儀成典》。卷《郊禮通典》二十七卷夏言撰《承天 大志》四十卷。徐階等修《穆宗皇帝實錄》七十卷,《寶訓》八卷

紀注時政

《吾學編》六十九卷。鄭曉《大政紀》三十六卷。雷禮《昭代典則》 二十六卷。黃光昇《皇明政要》二十卷。婁性《洪武大記》二十 卷。吳朴《開國事略》十卷。蔡于穀《憲章錄》四十六卷。薛應旂《兩 朝憲章錄》二十卷。吳瑞登《皇明繩武編》三十四卷。吳瑞登 《國朝謨烈輯遺》二十卷,《明初略》二卷孫宜《國朝事蹟》一 百二十卷。孫宜《皇明紀略》:卷、《皇明泳化編》一百三十 六卷鄧球《徵吾錄》二卷。鄭曉《今言》四卷。鄭曉《九朝野記》四卷。 祝允明《鴻猷錄》八卷。高岱《今獻彙言》三十八卷,《天潢玉牒》。 卷、《皇明統宗繩蟄錄》十二卷,《孝陵紀略》一卷,《剪勝 野聞》一卷徐禎卿《禮賢錄》一卷。劉基《翊運錄》二卷。劉基《興濠 開基錄》一卷。卞瑺《明興雜記》四卷,《國初事蹟》一卷劉辰《尊 聞錄》二卷。梁億《賢識錄》一卷。陸釴《洪武輯遺》二卷。梁億《革除 遺事》六卷。黃佐「《建文事蹟》一卷,《備遺錄》」二卷張芹《遺忠錄》 二卷。郁襄《革朝志》十卷。許相卿《遜國紀》二卷。睦桔《奉天刑賞 錄》一卷。袁褧《奉天靖難記》四卷、《前後北征錄》二卷金幼孜 《北征記》一卷。楊榮壬午,《功臣爵賞錄》。卷。都穆《順命錄》一 卷。郁袞《平定交南錄》一卷。丘濬《三朝聖諭錄》三卷。楊士奇《正 統臨戎錄》一卷。楊銘《北征事蹟》一卷。袁彬《革書》一卷。劉濟《復 辟錄》一卷。《平夏錄》一卷黃標《平北錄》一卷。陸深《使北錄》一 卷。李實《否泰錄》一卷。劉定之《天順日錄》一卷。李賢《三忠傳》一 卷。劉定之《可齋筆記》二卷。彭時《西征石城記》一卷。馬文升《平 漢錄》一卷。童承敘《撫安海東記》一卷。馬文升《病逸漫記》二 卷。陸釴《鎖綴錄》八卷。尹直《燕對錄》一卷。李東陽《平蕃始末》一 卷。許進《興復哈密記》一卷。馬文升《治世餘聞》四卷。陳洪謨《震 澤長語》二卷。王鏊《醫閭漫記》二卷。賀欽《後鍳錄》:卷。謝蕡《幕 庭事蹟》一卷。王瓊《西番事蹟》一卷。王瓊《繼世餘聞》四卷。陳洪 謨《問水集》一卷。劉天和《江海殲渠記》一卷。祝允明《視草餘 錄》二卷。楊廷和《召對錄》一卷。李時《諭對錄》一卷。張孚敬《宸章 集錄》一卷。費宏《南巡錄》一卷。陸深《北還錄》一卷。陸深《雙溪雜 記》二卷。王瓊《大同紀事》一卷。韓邦奇《雲中記變》一卷。孫允中 《菽園雜記》十五卷。陸容《俺答前後志》二卷。馮時可《平惠州 事》一卷。方逢時《金臺紀聞》一卷。陸深《玉堂漫筆》一卷。陸深《松 寇紀略》一卷。徐宗魯《海寇前後議》二卷。范表《孤樹裒談》十 卷。李默《海寇後編》一卷,《大獄錄》二卷張孚敬《庚申紀事》一 卷。楊希淳《邊略》五卷。高拱《三封北庭始末》一卷。鄧林喬《雲中 降虜傳》一卷。劉紹恤《上谷議略》一卷。方逢時《安慶兵變》一 卷。查志隆《平曾》一本,《敘》一卷。林廷機《病榻遺言》一卷。高拱《西 南紀事》二卷。郭應聘《征南紀略》一卷。王尚文《西南三征記》 一卷。郭子章《甘州記變》一卷。曹子登《平夏紀事》一卷。曾偉芳 古之聖哲無意於文也,理至而文自從之,如典、謨、訓、 誥是已。然或謂皋、夔、旦、奭,代為屬筆,蓋間有之。若梁 武、唐文,贍於辭學,至於寒畯之士,競為雕蟲,何其小 也?我聖祖投戈講𢓃,間有撰造,朝出九重,暮行四海, 風動草偃,曉然如推赤心置於人腹中,竊伏而讀之, 亹亹乎如家人父子,提耳以命,唯恐其不盡也。如導 師之於弟子,唯恐其不達也。《書》之贊敷言曰:「天子作 民父母,以為天下王。」嗟乎,此非真有父母之心者,孰 能為之?而文殆不足言矣。雖然,蹟其震越渾鍠,魁奇 碩大,雖以凌跨百代,而軼駕三王,其何讓之有?列聖 代興,著作相望,今僃列首篇。至於辭苑之編摩,一稟 指授;私家之紀載,識其小大,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咸 綴末簡,以資憲章。

經類易

《連山》十卷。夏易《歸藏》三卷。商易晉薛貞注《三皇太古書》三卷。柴霖 傳

右古易

《石經周易》十卷,「今字《石經易篆》三卷,一字《石經周易》」 一卷。

右石經

《周易》十卷。漢京房章句《周易》十卷。漢孟喜章句《周易》四卷。漢費直章 句《周易》十卷。漢馬融章句《周易》五卷。漢劉表章句

右章句

《周易傳》二卷。卜子夏《易傳》三卷。漢京房傳吳陸績注《周易傳》一卷。 魏關朗撰唐趙蕤注《周易傳》三卷。唐陸希聲《周易言象外傳》十卷。宋王 洙《毗陵易傳》十一卷。蘇軾《易傳》十二卷。程頤《易傳》十四卷。 丁易東《梁溪易傳》十四卷。李綱《漢上易傳》九卷,《童溪易傳》 三十卷王宗傳《易裨傳》一卷。林至《易小傳》六卷。沈該《易傳》八 卷。張浚《易傳》十二卷。鄭史《易傳》十卷。王逢《易傳》二十卷。楊萬里 《周易注》十卷。鄭元《周易注》十卷。王肅《周易注》十卷。王弼《周易 注》十卷。吳姚信《周易注》九卷。虞翻《周易注》十三卷。陸績《周易注》十卷。魏荀煇《周易注》十卷。晉干寶《周易注》十卷。梁何引《周 易注》十卷。王凱沖《周易注》十卷。任希古《符祥注》十卷。宋龍昌期 《周易注》六卷。劉牧《易補注》三卷。皇甫佖蔡淵《易傳訓解》四 卷,又《易象意言》二卷,《易繫辭》二卷晉韓康伯《吳園易解》九 卷。張轅《繫辭精義》二卷。呂祖謙《易纂言》十二卷。元吳澂《徂徠 易解》五卷。石守道《謙齋詳解》二十卷。李杞《清令軒讀易編》 三卷。陳深《郭氏解》八卷,《蔡節齋易解》四卷,《易解》二十卷 田疇《易解》十卷。張應珍逍遙公《易解》十卷。李椿年《易解》二卷。 李舜臣《經傳訓測》十卷。湛若水《旁注》十二卷。朱升《旁注》四卷。 李恕《易象解》二卷。劉濂

右傳注

《集解周易》十卷。馬鄭二王四家《集注周易》十卷。荀爽九家集「《二王 注》十卷。」楊氏《集解周易》十卷。張璠《集解周易》十卷。林栗《集解 周易》十卷。唐李鼎祚《集注周易》一百卷。唐元載《大易粹言》七 十卷。集程張游楊二郭說成之《周易義海》一百卷。房審權《周易義海 撮要》十二卷。李衡《周易纂注》十四卷。董正卿《集傳》十一卷, 《叢記》一卷。朱震《叢書》十卷。趙汝梅《大易粹言》十卷。曾穜《集傳》 二十卷。紇石烈《周易集說》十卷。俞琰《古易詮》二十九卷。鄧伯 羔今《易詮》二十四卷。鄧伯羔

右集注

《周易講疏》三十五卷。梁武帝《周易講疏》十六卷。褚仲都《周 易義疏》十四卷。蕭子政《周易講疏》三十卷。陳張譏《周易義 疏》十六卷。周弘正《周易文句義疏》二十卷。梁蕃《周易講疏》 十三卷。何妥《周易文句義疏》二十四卷。陸德明《周易新傳 疏》十卷。陰弘道《乾坤義疏》一卷。劉瓛《周易證義疏》二十卷。 宋范諤昌《周易義》六卷。魏徵《周易要義》十卷。長孫無忌《周易正義》 十四卷。孔穎達《周易新注本義》十四卷。唐薛仁貴《易義》五卷。 盧行超《周易甘棠正義》三十卷。五代任貞一《易義》八卷。皇甫佖 《易義》一卷。黃通《易義》二卷。李賁《易義》一卷。周孟陽《周易口義》 二十卷。宋胡瑗《義叢》十六卷。葉良佩《易義》二十卷。王安石《易 義》二卷。葉子長《易本義》二卷。朱熹《本義通》八卷。胡炳文《易衍 義》八卷。胡震《易衍義》二十二卷。許復《周易義略》九卷。張簡《周 易新義》二卷。沈季長《周易總義》二十卷。易祓《易象義》五卷。 周滿《易學義林》十卷。顏鯨《繫辭義疏》二卷。劉瓛《繫辭義》二卷。 蕭子政《大衍義》二卷。李覺《周易釋序義》三卷。梁蕃

右疏義

《周易論》三卷。僧一行《周易論》三十三卷。王昭素《周易論》十 卷。陳皋《周易窮微論》一卷。王弼《通易象論》三卷。晉欒肇《大衍 論》三卷。唐明皇《通易象論》一卷。宣聘《二阮難答論》二卷。阮長 成阮仲容《卦德統論》一卷。劉牧《制器尚象論》一卷。陳希亮《易卦 正名論》一卷。劉不疑《廣論》一卷,《周易開題義》十卷。梁蕃《周 易大義》二卷。陸德明《周易異議論》十卷。劉遵「《周易外義》三 卷,《周易元品》二卷,《周易發揮》」五卷唐王勃《周易開元關》 一卷。唐蘇鶚《周易聖斷》七卷。鮮于侁《周易發題》一卷。張元《周 易明疑錄》一卷。張元《周易啟元》一卷。張元《周易啟源》十卷。 蔡廣成《辨劉牧易》一卷。陳希亮王劉《易辨》二卷。宋咸《易旨歸 議》一卷,「《周易元談》六卷,《三易備遺》」十卷朱元昇《周易釋 疑》一卷,「《周易元悟》三卷,《周易義學》」十卷陸秉《周易意蘊》 一卷。徐庸《周易卦斷》一卷。丘鑄《周易口訣義》六卷。唐史證《周 易口訣》六卷。王錡《周易口訣》七卷。陸大易《周易微旨》三卷。 陸希聲李翱《易詮》。卷《麻衣正易心法》一卷,《易軌》一卷 蜀蒲虔觀《周易精微》三卷。皇甫佖《周易述聞》一卷。皇甫佖《隱訣》 一卷。皇甫佖《補解》一卷。皇甫佖《易筌》一卷。阮逸《易訓》三卷。宋咸 《易翼》二卷。鄭東谷葉正則《易說》一卷。門人袁聘儒釋《大易忘筌》 二卷,程大昌《易原》十卷,王炎《易筆記》并《總說》九卷,孫 坦《周易析蘊》二卷,《易箝精義》二卷、《周易窺餘》十五卷 鄭剛《易翼傳》四卷。鄭汝諧《周易精微》三卷。周鎮《溫公易說》 二卷,《橫渠易說》二卷張載《慈湖易說》二十卷。楊簡趙南塘 《易說》三卷,「《周易義證總要》二卷,《易說啟蒙》」三卷朱熹又 《問答》二卷馮椅《厚齋易學》卷《周易絕筆書》四卷龍昌 期《周易發隱》二十卷。陳良獻《復齋易說》六卷。宋趙彥肅《易原》 三卷。楊忱中《周易會通》四卷,《傳家易說》八卷宋郭雍《準齋 易說》二卷。宋吳如愚《童子問》一卷。歐陽修《童子問》一卷。陳宏《啟 蒙通釋》二卷。胡方平《周易啟蒙翼傳》四卷。胡一桂《南軒易 說》四卷,《讀易記》十六卷方寔孫《九師遺說》十六卷,《易心》 三卷王愷《易學舉隅》四卷。易祓《學易紀》九卷。李簡《了齋易說》 一卷。陳瓘《法象通贊》七卷。鄭滁孫《中天述攷》一卷。鄭滁孫《述 衍》一卷。鄭滁孫《周易發揮》七卷。元何基《繫辭發揮》二卷。元何 基《讀易舉要》四卷。元俞琰《易外別傳》一卷。元俞琰《周易折 衷》三十三卷。趙采《周易參義》九卷。梁寅《周易通》六卷。趙以夫 《大易鉤元》三卷。鮑恂《周易玩辭》十六卷。宋項安世《或問》十卷。 姚麒《周易餘義》八卷。楊幅吳沆《大易璿璣》二卷,陳譜《易解》 四卷,《易原奧義》二卷,《淙山讀易紀》六卷,《周方學易說》 三卷,《齊履謙本說》四卷,《郭東山易說》一卷郭昺《周易輯 聞》六卷。趙汝梅《易雅》一卷。趙汝梅《易學四同》八卷。季本《圖文 餘辯》一卷。季本《周易述說》一卷。詹一麟《大象述》一卷。王畿《易 縕》一卷。劉采《周易贊義》十七卷。馬理《周易億》四卷。王道《讀易 餘言》五卷。崔銑《讀易備忘》四卷。黃潛翁《浠南易說》九卷。程轍 《讀易愚得》一卷。顧應祥《約說》十二卷。方獻夫《宗旨》八卷。甯欽 《周易正蒙》十卷。史于光《古易世學》十五卷。豐坊《易辯》一卷。 豐坊《周易參疑》十二卷。孫化光《說翼》三卷。呂柟《象旨決錄》七卷。熊過《易象大旨》八卷。薛甲《學易記》五卷。金賁亨

右論說

《周易統例》十卷。崔覲《周易略例》一卷。王弼《周易略例義》一 卷。黃黎獻《略例疏》一卷。莊道名《略例》一卷。桂詢《周易編例》十 卷,《周易義類》三卷顧棠《卦類》一卷,《類纂》一卷。

右類例

《周易譜》一卷,《略譜》一卷袁宏《周易譜》一卷。沈熊《易元星紀 譜》一卷。晁說之

右譜

《周易舉正》三卷。唐郭京《周易證墜簡》二卷。宋范諤昌《先儒遺 事》一卷。劉牧《歷代因革》一卷。董正卿《易正誤》二卷。鄭亨仲

右考正

《周易卦象數旨》一卷。晉李顒《揲蓍法》一卷。不為子《易數》二 卷。陳高《古占法》二卷。宋程迥《蓍卦辨疑》三卷,《筮宗》一卷宋趙 汝梅《蓍法別傳》一卷。國朝季本《易占經緯》四卷。韓邦奇《大衍索 隱》三卷。丁易東元包《數義》二卷。宋張行成《先天易鈐》一卷,《太 極寶局》一卷宋牛師德《易數鉤隱》一卷。劉牧

右數

《易傳纂圖》三卷。王弼《大衍元圖》一卷。僧一行《鉤隱圖》三卷。 劉牧《續鉤隱圖》一卷。黃黎獻《河圖洛書解》一卷。沈濟《伏羲畫 卦圖》一卷。彭汝礪《周易乾生歸一圖》十卷。彭汝礪《易圖》三 卷。宋朱震《卦氣圖》一卷。宋樂洪荊定《易圖》一卷,「《八卦小成 圖》一卷,《大易圖說》」二十五卷鄧錡《周易圖釋》一卷。劉定之 「逢軒《錢氏圖說》」三卷,《易象圖說》六卷張理《象數鉤深圖》 三卷。張理《周易圖》三卷。張理

右圖

《周易音》一卷。晉李軌《周易音訓》二卷。李恕《周易并注音》七 卷。陸德明《讀易韻考》七卷。張獻翼

右音

《乾坤鑿度》二卷。鄭元注《易緯稽覽圖》二卷。鄭元注《易緯是 類謀》一卷。《易緯辯終備》一卷。《易緯乾元敘制記》一卷。 《易緯坤靈圖》一卷。《易卦通驗》二卷。《京房易鈔》一卷

右讖緯

蜀張生有言:「《連山》,天易也;《歸藏》,地易也,有法數而未 有書;《周易》,人易也,始有書矣,而未詳於義也。」商瞿受 《易》,孔子五傳而至田何,雖有異家,一以象數為宗。自 王弼之說出,陰陽占筮,皆眂為術數之流,而易晦矣。 子曰:「《易》有聖人之道四焉,非直以其辭而已。」蓋嘗譬 之,象數者,水之源,木之本也。卦有定名,則水出木生, 而某水某木可知已。六爻則其派與枝葉也。派之通 塞、枝葉之華悴,則爻之吉凶也;辭則水之經,木之譜 也。學者執經與譜,而不復尋其源本,謂學《易》可乎?世 儒王主理、鄭主象,二家局見,今古所同,顧承學左袒 王氏者為多。繇象無筌蹄可尋,而理則管蠡可測,《折 楊》《黃華》嗑然而笑,無足怪也。今並列於篇。以俟采擇。

《三字石經尚書古篆》三卷。《今字石經鄭元尚書》八卷。 《今字石經尚書》本五卷。《一字石經尚書》六卷。《三字石 經尚書》九卷。

右石經

《歐陽章句》三十一卷,《大小夏侯章句》各二十九卷,《尚 書章句訓解》十卷尹洪《尚書句解》十三卷。朱祖義

右章句

《伏生大傳》三卷。鄭元注《古文尚書》十三卷。孔安國傳書馬融 《注》十一卷,書王肅《注》十一卷,《書謝沈注》十五卷,書范 甯《注》十卷,書程頤《說》一卷,書王元度《注》十卷,《書蘇軾 傳》十三卷,書孫覺《解》十三卷,張九成《書詳說》五十卷, 蔡沈《書傳》六卷,《書解》二十四卷。林之奇《書說》十卷。呂祖謙 《書詳解》五十卷。陳經《書古文訓》十六卷。薛季宣錢時《書傳》 八卷,吳棫《書裨傳》十三卷,陳大猷《書傳會通》十一卷, 葉夢得《書傳》十卷,陳師凱《書傳旁通》六卷,王炎《書小 傳》十八卷,黃度《書說》七卷,袁覺《家塾讀書記》二十三 卷,袁燮《家塾書鈔》十卷,張震《書小傳》卷蜀·李舜臣 《書小傳》卷、《書經直指》六卷黃榦《書說》卷:王希旦 《書說》卷,陳鵬飛《書解》三十卷,蔡元度《書全解》卷 夏撰《書詳解》十六卷,李顒《書新釋》三卷,王日休《書解》 卷:王龜齡《書解》卷陳傅良《書抄》卷:薛肇明《書 解》卷上·官公裕《書解說》卷張沂《書說》卷鄭敷 文《書說》一卷張景《書說》卷趙汝談《書說》三卷潘衡 《書說》卷,時瀾《書說》三十卷,吳澂「《書纂言》八卷,《讀書 叢說》」六卷許謙金履祥《書表注》一卷史仲才《書說》卷 陳梅叟《書說》卷:袁默《書解》卷余九成《書說》卷, 朱升《書旁注》一卷,葛大紀《禹貢要略》一卷,傅寅《禹貢 說》一卷,徐常吉《禹貢解》一卷,劉向《洪範傳論》十一卷, 穆元休《洪範外傳》十卷,胡瑗《洪範解》一卷,王安石《洪 範傳》一卷,趙善湘《洪範統》二卷,馮去非《洪範補傳》一 卷,曾鞏《洪範傳》一卷,曾致堯《洪範傳》一卷,楊簡《五誥 解》一卷

右傳注

《集解尚書》十一卷。李顒《集釋尚書》十一卷。宋姜道盛《尚書會 解》十四卷,梅教授「《書集解》三卷,《書集解》」卷。李子林《書四百家集解》卷。蜀成申《書義元會》四卷。張國賓《書集解》 五十八卷。林少穎《尚書纂注》六卷。董鼎《書集傳》六卷。陳櫟王 天與《纂傳》十卷,《書集解》十三卷胡士行《尚書義粹》二卷。 王若盧《禹貢集解》二卷。傅寅鄒近仁《禹貢集說》卷,《洪範 會傳》一卷宋孫諤《定正洪範集說》一卷。胡一中

右集解

《尚書大義》二十卷。梁武帝《尚書述義》二十卷。劉炫《尚書正 義》二十卷。孔穎達《尚書義疏》十卷。梁費甝《尚書義疏》三十 卷。梁蔡大寶《尚書義疏》七卷,《尚書疏》二十卷顏彪《尚書義疏》 三十卷。劉焯《義疏》十卷。梁巢椅《尚書廣疏》。卷。馮繼光《書精 義》三卷。真德秀《書義要訣》四卷。倪士毅黃倫「《尚書精義》六 十卷,《尚書義》」三卷梁巢徛《尚書義》三卷。隋劉先生《尚書釋義》 四卷。伊說《尚書義注》三卷。呂文優《尚書文外義》一卷。顏彪《尚 書大義》二卷。吳孜《暢訓》一卷。漢伏勝《百篇義》一卷。劉炫《略義》 三卷。劉炫《尚書要義》二十卷。魏了翁「《尚書義宗》三卷,《尚書 關言》」三卷黃君俞《略義》一卷。樂敦逸胡伸《書解義》。卷,《書 義十述》一卷孫覺《尚書義》十三卷。王雱《尚書講義》三十卷。 張綱徐蘭《書經體要》:卷梁《寅書演義》《卷書九意》一 卷楊繪黃存齋《尚書通考》。卷:王耕野《讀書管見》卷, 「《尚書日記》十六卷」王樵《禹貢論》一卷。程大昌《禹貢後論》一 卷。程大昌《禹貢指南》一卷。毛晃《洪範論》一卷。張晦之《尚書斷 章》十三卷。成伯璵

右疏義

《尚書駁議》五卷。王肅《尚書釋問》四卷。王粲《尚書百問》一卷。 顧歡《尚書百釋》三卷。巢漪《尚書釋問》四卷。鄭元《尚書通考》十 卷。黃鎮成《因問錄》。卷。呂柟《尚書糾繆》十卷。王元感《書義辨 疑》一卷。楊時《書辨譌》七卷。鄭樵《書或問》二卷。陳大猷《書疑》九 卷。王柏余𦬊舒《讀蔡傳疑》。卷:趙祀《尚書辯疑》卷程 直方、《蔡傳辯》卷,《洪範考疑》一卷吳世忠田澤《洪範洛 書辯》一卷。

右問難

《河圖傳》一卷。李平西「《尚書治要圖》一卷,《禹貢圖》」一卷程大 昌《禹貢圖》一卷。王柏《洪範圖論》一卷。蘇洵《洪範圖解》一卷。 韓邦奇《禹治水譜》一卷。鄭瑤《書譜》二十卷。程大昌

右圖譜

《尚書要記名數》一卷《書經名數索至》十卷。方時發《洪範 九疇數解》八卷。熊宗立

右名數

《古文尚書音》一卷。徐邈《今文尚書音》一卷。顏彪《音義》四卷。 王儉《古文尚書釋文》十三卷。陸德明

右音

《尚書緯》三卷。鄭元注《尚書中候》五卷。鄭元注

右緯候

古者言為《尚書》,事為《春秋》,蓋左右二史分職之。秦置 尚書禁中,通章奏。漢詔命在尚書,主王言,故秦漢因 以名官。《七略》曰:「尚書,直言也」,而以為上古之書者,失 之矣。始伏生授晁錯書二十八篇,漢魏數百年間,諸 儒所治僅此耳。至東晉梅頤增多二十五篇,即所稱 「壁藏書」也。攷《漢志》有《古經》十六卷,以其後出別於經, 「不以相溷。」其慎如此。唐人不能深攷,猥以晚晉雜亂 之書定為《義疏》,而漢、魏專門之學遂以茀廢。近吳幼 清《敘錄》一出,乃悉還伏生之舊,而趙子昂、歸熙甫之 流,各著為書,靡不懸合,蓋渙然有當於心。夫古書殽 於後人,至不可勝數,其文辭格制之異,固可望而知 也。朱元晦嘗深疑之而未及是正。今學官既有著令, 學士大夫往往循習不辯。遂使唐虞三代之遺掇拾 於故老者,盡亂於偽人之手而不覺,可勝惜哉!故於 臚列諸家而特著其事。俟廣《石渠》《白虎》之義者有所 考鏡焉。

「《一字石經魯詩》六卷,《今字石經毛詩》」三卷。

右石經

《魯故》二十五卷。魯申公《齊后氏故》二十卷。后蒼《齊孫氏故》 二十七卷,《韓故》三十六卷。韓嬰《毛詩故》三十六卷。毛萇撰鄭 元箋《毛詩故》四卷。李恕《廣川詩故》四十卷。董逌

右故訓

《子貢傳》一卷,《韓嬰傳》二十二卷。薛氏章句《毛萇傳》十卷,《韓 詩內傳》四卷,《韓詩外傳》十卷,《齊后氏傳》三十九卷,《齊 孫氏傳》二十八卷,《夾漈詩傳》二十卷鄭樵《錢氏詩傳》二 十卷。錢文子《潁濱詩傳》二十卷。蘇轍鮮于《詩傳》二十卷,《詩 傳遺說》六卷朱鑑《楊氏傳》二十卷。楊簡《詩傳旁通》十五卷。 梁益《詩傳通釋》二十卷。劉瑾《毛詩注》二十卷。王肅《毛詩注》二 十卷。葉遵《毛詩注》二十卷。王元度《詩總聞》二十卷。王質《詩輯》 三十六卷。嚴粲《毛詩集注》二十四卷。崔靈恩《毛詩集解》三 十卷。段文昌《詩說》二卷。程頤《毛詩集解》二十卷。丘鑄《毛詩集 解》十二卷。李迂仲《詩集注》八卷。朱熹《逸齋補傳》十二卷,《詩 解》二十卷陳鵬飛《詩詳解》十二卷。李樗《詩解》二十卷。李少南 《詩序》三十卷。黃度《詩學備忘》二十四卷。李簡

右傳注

《毛詩大義》十一卷。梁武帝《毛詩大義》三卷。蘇子才《毛詩正

義》四十卷。孔穎達《毛詩義疏》二十卷。舒援《毛詩義疏》二十
考證
八卷。沈重《毛詩述義》四十卷。劉炫《毛詩章句義疏》四十卷。

魯世達《毛詩釋義》十卷。謝沈《毛詩纂義》十卷。許叔牙《張氏義 疏》五卷,《毛詩本義》十六卷歐陽修《毛詩要義》二十卷。魏了 翁《毛詩義方》二十卷。林洪範《毛詩折衷義》二十卷。劉宇《詩 義》二十卷。王雱《詩演義》八卷。梁寅《詩傳疏義》二十卷。朱公遷

右義疏

《毛詩義問》十卷。劉公幹《毛詩義駁》八卷。王肅《毛詩駁》五卷。 王基《毛詩異同評》十卷。孫毓《難孫氏毛詩評》四卷。陳統《毛詩 辨異》三卷。楊乂《毛詩異義》二卷。楊乂《毛詩雜答問》五卷。韋昭 朱育等《箋傳辨誤》八卷。周式《毛詩餘辨》四卷、「《毛詩釋疑》一 卷、《毛詩正論》十卷」劉孝孫《詩辨疑》一卷。楊時《詩辨妄》六卷。 鄭樵趙德《詩辨疑》十卷,《諸儒疑問》二卷,《詩童子問》二十 卷輔廣《詩攷》五卷。王應麟《詩地理攷》六卷。范處義《詩攷》四卷。 梁寅《詩疑問》六卷。朱倬《詩釐正》二十卷。湛若水

右問辨

《韓詩翼要》十卷。侯苞《毛詩奏事》一卷。王肅《毛詩拾遺》一卷。 郭璞《毛詩解序義》一卷。顧歡等《毛詩序義》二卷。雷次宗《毛詩 集小序》一卷。劉炫《毛詩發題序義》一卷。梁武帝《毛詩序義 疏》一卷。劉瓛等《毛詩誼府》三卷。元延明《表隱》二卷。陳統《毛詩 指說》一卷。成伯璵《毛詩斷章》二卷。成伯琰《毛詩章疏》二卷、 《毛詩題綱》一卷、《毛詩元談》一卷、《毛詩別錄》一卷張郃《毛 鄭詩學》十卷,《毛詩外義》二卷宋咸《毛詩重文說》七卷,《判 篇》二卷劉泉《別集正義》一卷,「《毛詩正記》一卷,《詩統解序》」 一卷、《關言》二十三卷黃君俞《讀詩記》三十二卷。呂祖謙《詩 解頤》四卷。朱善《詩集傳》《音義會通》卷。汪克寬《續讀詩記》 三卷。戴溪《詩義集說》四卷。孫鼎《詩傳纂疏》。卷。胡一桂《毛詩 十五國解》一卷。吳申《詩說解頤》八卷。季本《放齋詩說》十卷, 《毛詩前說》一卷項安世《魯詩世學》十二卷。豐坊

右統說

《草木鳥獸魚蟲疏》二卷。陸璣《毛詩名物解》十卷,《毛詩物 性》八卷,《毛詩名物解》八卷。蔡卞《詩集傳名物鈔》八卷。許謙

右名物

《毛詩圖》三卷,《毛詩孔圖經》十二卷,「《毛詩古賢聖圖》二 卷、《毛詩草木魚蟲圖》」二十卷、《小戎圖》二卷、《毛詩譜》三 卷鄭元《毛詩譜》三卷。徐整《毛詩譜》二卷。太叔求謝氏《毛詩譜 鈔》一卷,《詩譜補闕》三卷歐陽修

右圖譜

《毛詩箋音證》十卷。劉芳《毛詩音》十六卷。徐邈等《毛詩音》二 卷。徐邈《毛詩注音》八卷。魯世達《鄭元等諸家音》十五卷,《詩 古音辯》二卷鄭犀《毛詩音訓》四卷。李恕

右音

《詩緯》十八卷。魏宋均注

右緯

詩三百十一篇,亡其辭者六。攷之《儀禮》,皆笙詩也。笙 詩有譜,以記音節,而無其辭,非軼之也。春秋諸侯卿 大夫賦詩道志,率無所擇。至攷其入樂,自邶迄豳,無 一在燕享之用《鹿鳴》、鄉飲酒之笙《由庚》,《鵲巢》,射之奏 《騶虞》《采蘋》,靡匪雅與南也。然後知南、雅、《頌》之為樂無 疑矣。故曰:「以雅以南,以籥不僭。」季札觀舞《象箾》,南籥 者,《南》《籥》,《二南》之籥也;《箾》,《雅》也;《象》,舞《頌》之《維清》也。《文王 世子》又曰:「胥鼓南。」則南之為樂益明已。竊嘗論他經 可以詁解,而《詩》當以聲論。後世不得其聲而獨辭之, 如韓、毛諸家於鳥獸蟲魚之細,竭力以爭,而問其音 節,不能解也。古者審聲以知治,作樂以成教者,其亦 幾於絕矣。夫以聲感者於性近,而以義求者離性遠。 學《詩》而不知此也,與耳食何異?今錄其見存諸編,令 學者與《樂部》類而觀焉。

春秋

《一字石經春秋》一卷,「《三字石經春秋》三卷,《三字石經 左傳古篆書》」十二卷。《一字石經公羊傳》九卷。

右石經

《春秋左氏解詁》三十卷。賈逵《春秋左氏傳解誼》三十一 卷。服虔《春秋左氏傳》三十卷。王肅《春秋左氏經傳集解》三 十卷。杜預《春秋左氏傳義略》二十五卷。沈文阿《續左氏傳 義略》十卷。王元規《左氏鼓吹》一卷。吳元緒《春秋左氏傳立 義》十卷。崔靈恩《春秋左氏義函傳》十六卷。干寶《春秋左氏 達義》一卷。王玢《春秋左氏經傳解》四卷。王述之《春秋左氏 區別》三十卷。何始真《左氏釋滯》十卷。殷興《左氏釋疑》七卷。 裴安時《左氏指元》十卷。楊希範《左氏補注》十卷。趙汸《春秋正 義》三十六卷。孔穎達《左氏義疏》六十卷。徐文遠《左氏句解》 四十六卷。林堯叟《左氏續說》三十卷。呂祖謙《左氏章指》十 七卷。陳傳良《春秋左氏要義》六十卷。魏了翁《左氏直解》十 二卷。郭登《左氏類解》十二卷。劉績《左氏附注》五卷。陸粲《左氏 屬事》二十卷。傅遜《左氏國紀》二十卷。徐得之《左氏始終》三 十卷。程公說又《分記》九十卷,《左氏始末》十二卷唐順之

右左氏

《春秋公羊解詁》十一卷。王愆期《春秋公羊疏》三十卷,《公 羊集解》十四卷

右公羊

《春秋穀梁傳義》十卷。徐邈《穀梁傳》十四卷。段肅注《春秋穀 梁疏》十二卷。唐楊士勣《穀梁集解》十二卷。請幫助識別此字。

右穀梁

《春秋伊川傳》。卷。《春秋傳》十五卷。劉敞《春秋傳》三十卷。 胡安國《春秋石林傳》十二卷。葉適《春秋集解》十二卷。蘇轍《春 秋集注》十二卷。高閌《春秋解》十二卷。楊簡《春秋集解》三十 卷。呂祖謙《春秋會傳》十六卷。饒秉鑑《春秋集傳》二十六卷。 張洽《春秋集注綱領》十二卷。張洽《春秋通訓》十六卷。張大亨 「《春秋後傳》並《左氏章旨》」四十二卷。陳傅良《春秋集傳》十 五卷。王沿《春秋集傳詳說》三十卷。家鉉翁《春秋集傳》十五 卷。趙汸《春秋通說》十三卷。黃仲炎《春秋新傳》十二卷。佘安行 《春秋集傳》三十卷。楊時秀《春秋經筌》十六卷。趙鵬飛《春秋 要義》三十卷。胡瑗《春秋口義》二十卷。胡瑗《春秋經解》十五 卷。孫覺《春秋經社要義》六卷。孫覺《春秋會義》二十六卷。杜諤 《春秋纂疏》三十卷。汪克寬《春秋釋義》十二卷。汪克寬《春秋 異義解》十二卷。王哲《春秋通義》十二卷。王哲《春秋集義》五 十卷。李明復《春秋義略》十四卷。董敦逸《春秋新義》十卷。宋堂 《春秋義》二十卷。王棐《春秋本義》三十卷。程端學《春秋纂要》 四十卷。高重《春秋指掌義》十五卷。李瑾《春秋通解》十二卷。 馮山《春秋集義》五十卷。王應夢《春秋纂言》十五卷。吳澂《春秋 會元》十二卷。鄭昭慶《春秋明經》四卷。劉基《春秋易簡》四卷。 湯虺《春秋正傳》三十七卷。湛若水《春秋集傳釋義》十二卷。 俞皋《春秋纂要》十卷。姜虔嗣《春秋私考》三十六卷。季本《春秋 輯傳》十五卷。王樵《春秋諸傳會通》二十四卷。李廉《春秋三 傳集義》三十卷。李堯俞《三家集解》十一卷。劉兆《三家經本 訓詁》十二卷。賈逵《春秋訓義》十一卷。蔡芳《春秋大旨》十卷。 魏謙吉《春秋備覽》四卷。魏謙吉《春秋王霸世紀》三卷。李琪《春 秋諸國統紀》六卷。齊履謙《春秋諸臣傳》三十卷。鄭昂《列國 諸臣傳贊》五十二卷。王當

右通解

《左氏膏肓》十卷。何休《穀梁廢疾》三卷。何休《公羊墨守》十四 卷。何休《公羊違義》三卷。劉寔《春秋漢議》十三卷。何休「駁何氏 《漢議》」二卷。鄭元《春秋左氏膏肓釋痾》一卷。服虔《駁何氏漢 議》十一卷。服虔《春秋議》十卷。何休《春秋成長說》九卷。服虔《春 秋塞難》三卷。服虔《春秋成奪》十卷。潘叔度《春秋五辯》一卷。 沈宏《春秋辯證》六卷,《春秋或問》十卷程端學《春秋讞義》十 卷。王元杰

右詰難

《春秋決事》十卷。董仲舒《春秋比事》二十卷。沈棐《春秋比事》 十卷。程公說《春秋說要》十卷。糜信《春秋叢林》十二卷。李謐《春 秋探微》十二卷。馮駢《春秋旨通》十卷。王述之《春秋三傳論》 十卷。魏韓益《春秋經傳通論》十卷。潘叔度《春秋左氏評》二 卷。杜預「《公》《穀二傳評》」三卷江熙《春秋三傳評》十卷。胡訥荀爽、 《徐欽答問》五卷,《蕭邕問傳義》三卷,《春秋三傳異同》十 二卷李鉉《三傳旨要》十五卷。劉軻《春秋振滯》二十卷。王元感 《春秋指元》十卷。張傑《春秋摘微》四卷。盧仝《春秋透天關》十 二卷。宋晏兼善《春秋折衷論》三十卷。陳岳《左傳注辨誤》二卷。 傅遜《春秋集傳微旨》三卷。唐陸淳《春秋集傳辨疑》七卷。陸淳 《春秋原要》二卷。王曉《春秋闡微纂類義統》十二卷。陸淳《春 秋先儒異同》三卷。李鉉《春秋要論》五卷。馬擇言《皇綱論》五 卷。王哲《春秋關言》十二卷。黃君俞《春秋本旨》四卷。何涉《春秋 碎玉》一卷。唐李瑾《春秋索隱》五卷。陳洙《春秋總論》三卷。孫復 《春秋尊王發微》十二卷。孫復《春秋五論》一卷。呂大圭《春秋 備忘》四十六卷。敬鉉《備忘續遺說》三十卷。敬鉉《續屏山杜 氏遺說》八卷。敬鉉《春秋質疑》四卷。任桂《春秋正論》三卷。龍昌 期《春秋復道論》十五卷。龍昌期《春秋意》十五卷。皮元《春秋 褒貶志》五卷。劉夔《春秋折衷義》十一卷。吳孜《三傳元談》一 卷,《春秋權衡》十七卷劉敞《春秋意林》二卷。劉敞《春秋師說》 一卷。趙汸《春秋金鑰匙》一卷,《春秋屬詞》十五卷。趙汸《春秋 世學》三十二卷。豐坊清·令軒讀「《春秋編》三卷。」陳深《春秋指 南》十卷。張根《春秋說志》五卷。呂柟《春秋紀愚》十卷。金賢《春秋 志疑》三十卷。胡寧《春秋正音》一卷。高拱

右論說

《左傳條例》九卷。漢鄭眾《春秋釋例》十五卷。杜預《春秋條例》 十一卷。晉劉寔《春秋左傳例苑》十九卷。梁簡文帝《春秋公羊 諡例》二卷。何休《公羊傳條例》一卷。何休《穀梁傳例》一卷。請幫助識別此字。 《三傳總例》二十卷。韋表微李氏《三傳異同例》十三卷,《春 秋集傳纂例》十卷陸淳《春秋通例》三卷。陸希聲《公穀總例》 十卷。成元《春秋總例》二十卷。周希聖《春秋啖趙纂例》四卷, 《春秋統例》二十卷朱臨《春秋演聖統例》二十卷。丁副《春秋 總例》三卷。吳澂《春秋書法大旨》十卷。高允憲《春秋釋例集 說》六卷。元李衡《春秋五禮例宗》十卷。張大亨《明三傳例》八 卷。敬鉉《春秋提綱》十卷。陳則通《春秋敘例》一卷。家鉉翁《春秋 本例》二十卷。崔西璹《得法忘例論》三十卷。馮正符

右條例

《春秋左氏圖》十卷。梁簡文帝《春秋圖》七卷。漢嚴彭祖《春秋圖》五 卷。唐張杰《春秋手鑑圖》一卷,《春秋圖鑑》五卷,《春秋明例 隱括圖》一卷王哲《春秋盟會地圖》一卷。漢嚴彭祖《春秋土地 名》三卷。晉裴秀客京相璠等撰《春秋釋例地名譜》一卷。杜預又一 卷。鄭樵《春秋年表》一卷。岳珂《春秋歷代郡縣地里沿革表》 二十七卷。張洽《春秋列國圖》一卷,《春秋左氏諸大夫世 族譜》十三卷。顧啟期《春秋世譜》七卷,《帝王歷紀譜》二卷,

《春秋名號歸一圖》二卷馮繼先《春秋名號歸一圖》二卷
考證

岳本《小公子譜》六卷。杜預《春秋公子譜》一卷。吳楊蘊《春秋世 次圖》四卷。鄭壽《春秋名字異同錄》五卷。馮繼先《春秋十二 國年歷》一卷,《春秋宗族名諡譜》五卷,《春秋國君名例》 一卷,《春秋諡族譜》一卷。

右圖譜

《春秋左傳音》三卷。魏嵇康《左傳音》三卷。李軌《左傳音》三卷。 杜預《左傳音》三卷。徐邈《左傳音隱》一卷,《左傳音》三卷王元規 《左傳音》三卷。徐文遠《春秋音義》六卷。陸德明《公羊音》二卷。 王儉《公羊音》一卷。陸德明《穀梁音》一卷。徐邈《穀梁音》一卷。陸德 明

右音

《春秋災異》十五卷。郄明撰《春秋災異應錄》五卷,《春秋緯》 三十卷宋均注《春秋內事》四卷,《春秋包命》二卷,《春秋祕 事》十一卷

右緯

《春秋外傳國語》二十卷。賈逵《春秋外傳國語》二十卷。虞翻 《春秋外傳國語》二十卷。韋昭《春秋外傳國語》二十卷。晉孔 晁《春秋外傳章句》二十卷。王肅《國語補音》三卷。宋庠《國語 音略》一卷。

右外傳

孔子西觀周室,令子夏等十四人求周《史記》,得諸國 寶書,而《春秋》作焉。秦虙曰:「書非《史記》,周圖,仲尼不采 其自謂,述而不作也。」以此。漢初博士唯《公羊》一家,宣 帝益以《穀梁》,至平帝時,《左氏》始立。大抵《左氏》傳事不 傳義,是以詳於史而事未必覈;《公、穀》傳義不傳事,是 以詳於經而義未必當。及乎後儒保殘守陋,往往主 傳而賓《經》,失乃彌甚。夫聖人之作《經》,豈冀有三子者 為之傳耶?無三傳,經遂不可明耶?善乎,趙鵬飛之言: 「學者當以無傳求《春秋》,不可以有傳求《春秋》」,得之矣。 說《經》者總若干家,而余得並列於篇。

禮類

《周官禮》十二卷。馬融傳《周官禮》十二卷。鄭元注《周官禮》十 二卷。王肅注《周官禮》十二卷。干寶注《周官禮義疏》四十卷。 沈重《周禮疏》五十卷。唐賈公彥《周禮新經義》二十二卷。王安石 《周禮說》十三卷。陳傅良《周禮總義》三十六卷。易祓《周禮講 義》四十九卷。林之奇《周禮集傳》二十四卷。毛應龍《周禮詳 解》四十卷。王昭禹《周禮中義》八卷。劉彝黃氏《周禮說》五卷。 黃度《周禮要義》三十卷。魏了翁《周禮集說》十二卷。元陳友仁《周 禮傳》九卷。王應電《周禮全書》六卷。丘葵《周禮訂義》八十卷。 趙汝騰《周禮集注》七卷。何喬新《周禮句解》十二卷。朱申《周禮 互注》十二卷。張珝《周禮綱目》八卷,《摭說》一卷林椅《周官論 評》十二卷。傅元《周官禮駁難》四卷。孫略《周官駁難》五卷。孫琦 問干寶駁虞喜撰《周禮義決》三卷。唐王元度《周禮辨疑》一卷。楊時《周 禮攷疑》七卷。樂思忠《周禮考注》十七卷。吳澂《周禮定本》三 卷。元丘葵《周禮定本》十三卷。舒芬《周禮復古編》。卷。俞廷春 《周禮全經釋原》十四卷。柯南遷《考工記解》二卷。林希逸《周 禮丘乘說》一卷。項安世鄭宗顏《周禮講義》。卷,「《緱氏要 鈔》六卷,《周官寧朔新書》八卷」司馬伷「《周官分職》四卷,《周 官致太平論》」十卷李泰伯撰《禮音》三卷。劉昌宗《周禮纂圖》二 十卷。陳祥道《周官音訓三鄭異同辨》二卷。王曉《周禮十五 圖》一卷。王與之《周官禮圖》十四卷。俞言《周禮井田譜》二十 卷。夏休

右周禮

《一字石經儀禮》九卷今字《石經儀禮》四卷,鄭元注《儀 禮》十七卷,王肅注《儀禮》十七卷,袁準注《儀禮》一卷,陳 詮注《儀禮》一卷,李如圭《儀禮集注》十四卷,李如圭《儀 禮集釋》十六卷,蔡超宗注《儀禮》二卷,田僧紹注《儀禮》 二卷,《儀禮義疏》六卷,《儀禮正義》五十卷。唐賈公彥《儀禮集 釋》《綱目》《釋宮》共十七卷。李如圭《儀禮經傳通釋》二十三 卷。朱熹《續編》二十九卷。朱熹《雲莊經解》二十卷。劉鑰《儀禮經 傳集注》十四卷,《儀禮要義》五十卷魏了翁《儀禮注疏》二 十四卷。楊復《儀禮集說》十七卷。元敖繼公《儀禮傳》十五卷。吳澂 《儀禮考注》十七卷,《儀禮音》二卷鄭元《儀禮音》二卷。王肅《儀 禮音》二卷。李軌劉昌宗《儀禮圖》一卷,《儀禮旁通圖》一卷,《儀 禮圖》三十四卷楊復《儀禮逸經》六卷。吳澂《儀禮補逸》十卷。 汪克寬

右儀禮

《喪服經傳》一卷。馬融《喪服經傳》一卷。鄭元《喪服經傳》一卷。 王肅《喪服經傳》一卷。晉袁準《略注喪服經傳》一卷。雷次宗《喪 服經傳》一卷。陳銓《喪服傳》一卷。梁裴子野《集注喪服經傳》一 卷。晉孔倫《集注喪服經傳》一卷。宋裴松之《集注喪服經傳》二 卷。宋蔡超宗《集注喪服經傳》二卷。齊田僧紹《喪服義疏》二卷。梁賀 瑒《喪服經傳義疏》一卷。梁何佟之《喪服文句義疏》十卷。陳皇 侃《喪服經傳義疏》四卷。沈文阿《喪服義》十卷。陳謝嶠《喪服 要記》一卷。王肅《喪服要記》十卷。賀循《喪服世行要記》十卷。 齊王逸《喪服古今集記》三卷。齊王儉《喪服要記》五卷。庾蔚之 《喪服正要》二卷。孟洗《喪服要集》二卷。杜預《喪服要略》一卷。 晉環濟《喪服鈔》三卷。王隆伯《喪服變除》一卷。戴德《喪服變除》 一卷。葛洪《喪服答要難》一卷。袁折駮《喪服經傳》一卷。卜氏傳 《喪服疑問》一卷。樊氏《喪服問答目》十三卷。皇侃《喪服發題》 二卷。沈文阿《喪服極議》一卷。殷价《喪服儀》一卷。晉衛瓘《士喪禮儀注》十四卷,《喪服纂要》九卷張戩《喪服治禮儀注》九 卷。何引《喪服譜》一卷。鄭元注《喪服譜》一卷。賀循《喪服制》一卷。 龐景昭《喪服圖》一卷。王儉《喪服圖》一卷。崔逸《喪服君臣圖》一 卷,《喪服圖》一卷。崔游《喪服天子諸侯圖》一卷,《喪禮五服 圖》七卷。袁憲《五服圖》,卷。張薦撰《五服圖》十卷。仲子陵《五服 志》三卷,「五服圖解」卷。龔端禮

右喪服

《大戴禮記》十三卷。漢戴德撰《大戴禮踐阼篇解》一卷。王應麟 《大戴禮喬記》八卷。漢喬仁《禮記》二十卷。漢戴聖撰鄭元注《禮記》 二十卷。漢盧植注《禮記》三十卷。王肅注《禮記》三十卷。魏孫炎注《禮 記》十二卷。葉遵注《禮記新義疏》二十卷。賀瑒《禮記義疏》九 十九卷。皇侃《禮記講疏》四十八卷。皇侃《禮記義疏》四十卷。 沈重《禮記義疏》四十卷。熊安生《禮記義》十卷。何佟之《禮記大 義》十卷。梁武帝《禮記文外大義》三卷。褚暉《禮記義記》四卷。 鄭小同《禮記正義》七十卷。孔穎達等《禮記正義》八十卷。唐賈公彥 《禮記正義》十卷。王方慶《禮記傳》十八卷。胡銓《禮記精義》十 六卷。李格非《禮記外傳》四卷。成伯與撰張幼倫注《禮記解》十六卷。 呂大臨《禮記要義》二卷。王安石又「《發明》一卷,《禮記解》二十 卷。」方慤《禮記解》七十卷。馬希孟《禮記集說》一百六十卷。宋衛 湜《禮記解》四十卷。陸佃《新說》四卷。陸佃《禮記集說》十六卷。 陳澔《禮記講義》二十四卷。陳祥道《禮記覺言》八卷。葉遇春《禮 記纂言》三十六卷。吳澂又「《序次小戴記》八卷,《禮記章句》 八卷」張孚敬《禮記集注》十六卷。徐師曾《禮記寧朔新書》二 十卷。司馬伷撰王懋約注《禮記要抄》十卷。緱氏《曲禮全經》十五卷。 柯尚遷魏徵《次禮記》二十卷,《禮記評》十卷劉雋《禮記繩愆》 三十卷。王元感《禮記義證》十卷。劉芳《禮記評要》十五卷,《曲 禮考注》十卷吳澂《曲禮口義》二卷。戴溪《檀弓叢訓》一卷。楊慎 《月令章句》十二卷。蔡邕《月令章句》十二卷。戴顒《月令疏》二 卷,《月令解》十二卷張虙《月令圖》一卷。王涯《少儀解》一卷。張九 成《學記口義》二卷。戴溪《孔子閒居講義》一卷。楊簡《中庸傳》 二卷。戴顒《中庸講疏》一卷。梁武帝《制旨中庸義》五卷,《中庸 傳》一卷胡瑗《中庸解》一卷。程顥《中庸解》一卷。游酢《中庸說》六 卷。張九成《中庸解》一卷。楊時《中庸集解》二卷。石墪《中庸發明》 一卷。宋王奎文《中庸章句》一卷。朱熹《或問》二卷。朱熹《中庸輯略》 二卷。朱熹《中庸指歸》一卷。元黎丘武《中庸提綱》一卷,《中庸說》 一卷劉駟《中庸發明要覽》二卷。陸琪《中庸章句詳說》一卷。 劉清《中庸原》一卷。方獻夫《中庸》凡一卷。崔銑《中庸傳》一卷。張邦 治《中庸測》一卷。湛若水《深衣攷正》一卷。馮公亮《大學章句》 一卷。朱熹《或問》一卷。朱熹《大學總會》五卷。周公恕《大學要略》 一卷。許衡《大學古本注》一卷。王守仁《大學發微》一卷。元黎立武 《大學億》一卷。王道《大學通旨》一卷。蔣文質《大學指歸》一卷。 魏校《大學說》二卷。張九成《大學明解》一卷。李師道《大學千慮》 一卷。穆孔暉《古大學測》一卷。湛若水《古大學義》一卷。蔣信《大 學原》一卷。方獻夫《大學拾朱》一卷。李承恩《大學通指舉要》 一卷,《大學衍義》四十三卷真德秀《大學衍義補》一百六 十卷。丘濬《大學格物通》一百卷。湛若水《庸學議》一卷。金賁亨 《庸學通旨》二卷。黃潤生《禮記名數要記》三卷,《禮記名義》 十卷,《禮記外傳名數》二卷,《禮記含文》三卷,《禮記音義 隱》二卷謝慈《禮記音義隱》七卷,《禮記音》二卷徐妥《禮記音》 三卷。徐邈《禮記音》三卷。曹耽《禮記音》二卷。李軌《禮記纂圖》十 四卷。

右二戴禮

《石渠禮論》四卷。戴聖《禮論》三百卷。宋何承天《禮論條牒》十卷。 任預《禮論帖》三卷。任預《禮論鈔》二十卷。庾蔚之《禮論要帖》十 卷。王儉《禮論要鈔》一百卷。賀瑒《禮論鈔》六十九卷,《禮論要 鈔》十卷,《禮論》六十卷李敬元《禮雜鈔略》二卷。荀萬秋《禮統》 十二卷。賀述《禮論要鈔》十三卷,《禮區分》十卷,《禮略》十卷 杜肅《禮志》十卷。丁公著《禮類聚》十卷,《類禮》二十卷陸質《類禮 義疏》五十卷。元行沖《禮書》一百五十卷。陳祥道《禮例詳解》 十卷。陳祥道《禮論答問》十三卷。徐廣《禮問答》六卷。庾蔚之《禮 答問》三卷。王儉《禮雜問》十卷。范甯《禮答問》十卷。何佟之《問禮 俗》十卷。董勛《問禮俗》九卷。董子弘《答問雜義》二卷。杜預《禮義 答問》八卷。王儉《禮疑義》五十二卷。梁周捨《禮義》一卷。何隆《禮 疑》六卷。季本《三禮目錄》一卷。鄭元撰《三禮義宗》三十卷。崔靈 恩撰《三禮宗略》二十卷。元延明《三禮大義》十三卷,《二禮經 傳》六十八卷湛水若《二禮集解》十二卷。李黼丁丑《三禮辨》。 闕字 卷。李心傳《三禮圖》九卷。鄭元及後漢阮諶等撰《三禮圖》九卷。 張鎰《三禮圖》十二卷。夏侯伏朗《三禮圖》二十卷。聶崇義集《三禮圖》 二卷。劉績《讀禮疑圖》六卷。季本《四禮圖》一卷。張鯤《五禮古圖》 一卷。呂景蒙《禮象》十五卷。陸佃《周室王城明堂宗廟圖》一 卷。祁諶撰王制《井田圖》一卷。阮逸王制《井田圖》一卷。徐希文 《唐禮圖等雜書》五十六卷。

右通禮

漢初,《禮經》出魯淹中,河間獻王得而奏之,乃高堂生 獨傳十有七篇,即今之《儀禮》也。后蒼從堂講業,尋以 授戴德兄弟及沛人慶普。後三家並微。鄭元明小戴 之學,自為之注,書乃盛行。《喪服》一篇,相傳出于子夏。 而獻王又從李生得《周官》書,以《冬官》闕,取《考工記》足 成之,顧不知《冬官》未嘗闕也。蓋冢宰六屬,屬六十,今 冬官之屬才二十八,而五官數各有羨。天官六十有

三,地官七十八,春官七十,夏官六十九,秋官六十六
考證
遺編斷簡,錯出乃爾。取其羨數,還之冬官,不獨百工

得歸其部,而六官譌舛,因可類考,亦足快矣。《儀禮》多 軼,永樂中,御史劉有年劉元州人見一統志獻《逸經》十有八篇, 時未加表章,旋就湮沒。夫以古經出千百世之後而 不為寶惜,劉歆所謂「杜道餘滅微學,寧獨漢人而已。」 余深慨之,特附著於篇,令好古者有所聞焉。

樂類

《樂元起》二卷。漢桓譚《樂社大義》十卷。梁武帝《樂論》二卷。梁武 帝《樂論》一卷。蕭吉《刪注樂書》九卷。後魏信都芳《古今樂錄》十 二卷。陳沙門智匠《樂元》二卷。魏僧撰《樂要》一卷。何妥《樂略》四卷。 元慇《樂律義》四卷。沈重《鍾律》五卷。沈重《樂府志》十卷。蘇夔《樂經》 三十卷。李元楚《古今樂記》八卷。李守真《樂書要錄》十卷。唐武 后《新樂書》十二卷。張文收《大樂合璧記》三卷。劉貺《歷代樂 儀》三十卷。徐景安《教坊記》一卷。崔令欽撰《聲律要訣》十卷。唐田 琦《樂府雜錄》一卷。唐段安節《大周正樂》一百二十卷。竇儼《樂 苑》五卷。陳游《補亡樂書》三卷。房庶《大樂演義》三卷。房庶《樂義》 三卷。李上交《樂記》五卷。和峴《新纂樂書》三十卷。聶冠卿《景祐 大樂圖》三十卷。聶冠卿《大樂圖義》二卷。宋祁《三聖樂書》一 卷。宋祁《景祐廣樂記》八十一卷。馮元《皇祐新樂圖記》三卷。 阮逸胡瑗《樂論》一卷。沈括《樂府記》一卷。李上交《樂本書》二十卷。 宋王箴《元祐新定樂灋》一卷。范鎮《律管說》一卷。阮逸「隆韶《導 和集》」一卷。姚公立《詩樂說》三卷。吳良輔《大晟樂書》二十卷。 請幫助識別此字。《樂書》五卷。吳良輔《景祐大樂制度》一卷,《樂髓新經》一 卷,《五音會元圖》一卷,《大晟樂府樂圖》一卷,《律呂新書》 二卷蔡元定《蔡氏律呂本原》一卷,《樂書》二百卷陳暘《聲律 關鍵》八卷。鄭起潛《皇元韶舞九成樂補》。卷《皇元中和 樂經》十卷「律呂成。」闕二字《大成樂譜》二卷,《大成 樂舞圖譜》二卷張鶚《文廟樂編》二卷。潘巒《釋奠樂器圖》一 卷。趙鳳儀《范洛志樂》二十卷。韓邦奇《樂典》三十六卷。黃佐《律 呂直解》一卷。韓邦奇《律呂新書私解》一卷,《律呂考注》四 卷李文利《律呂元聲》六卷。李文利《律呂別書》一卷。季本《律呂 纂要》一卷。季本《律呂管見》一卷。何瑭《律呂新書補注》一卷。 李察《興樂要論》三卷。李察《古樂筌蹄》九卷。李察《青宮樂調》三 卷,李察《樂經元義》八卷。劉濂《樂律管見》二卷。黃積慶《古雅心 談》一卷。張諤《律呂解府雅樂燕樂》二卷。

右樂書

《大樂雜歌辭》三卷。晉荀勖《大樂歌辭》二卷。荀勖《新錄樂府 集》十一卷。謝靈運《樂府歌辭》八卷。隋鄭譯翟子《樂府歌詩》 十卷,「翟子《三調相和歌辭》五卷,《周優人曲辭》二卷。」趙上 交《歷代歌》六卷,「《和樂府古辭》一卷。」裴歷「《齊三調雅辭》五 卷,《三調相和歌辭》五卷,《奏舞曲》二卷,《陳郊廟歌 辭》」三卷。徐陵《樂府新歌》十卷。崔子發《樂府新歌》二卷。殷首僧 《皇府三校歌詩》十卷,「魏《燕樂歌辭》七卷,晉《燕樂歌辭》 十卷。」荀勖《宋太始祭高禖歌辭》十一卷,「《古樂府》十卷。」吳兢 《玉臺新詠》十卷。徐陵《玉臺後集》十卷。李康成《樂府集》一百 卷。元郭茂倩《古樂府》十卷。元左克明《古樂苑》五十二卷。梅鼎祚《樂 府古題要解》二卷。吳兢《樂府古題解》一卷。劉餗《樂府詩目 錄》一卷。沈建《樂府古今題解》三卷。郗昂《樂府解題》一卷,《樂 府題解》十卷。劉次莊

右歌辭

《樂簿》十卷,《齊朝曲簿》一卷。《隋總曲簿》一卷,《正聲伎雜 等曲簿》一卷。《太常寺曲名》一卷,《太常寺曲簿》十一卷。 《歌曲名》五卷。《歷代樂名》一卷。《唐郊祀樂章譜》二卷。張說 王注歷代曲名一卷,《外國伎曲》三卷,《樂府廣題》一卷。《太 常太樂曲部并譜》一卷,《樂章記》五卷。

右曲簿

《樂府聲調》六卷。鄭譯《樂府聲調》三卷。鄭譯《推七音》二卷。并尺 法《聲律指歸》一卷。元慇《律呂五法圖》一卷。蕭吉《黃鍾律》一 卷,《明堂教習音律》一卷,《無射商九調譜》一卷。蕭祐

右聲調

《鐘磬志》二卷。公孫崇《鐘書》六卷,《寶鐘釋文》一卷任之奇《樂 懸》一卷,又「《樂懸圖》一卷」

右鐘磬

《管絃記》十卷。凌秀《管絃記》十二卷。留進《琵琶譜》一卷。賀環智 《琵琶錄》一卷。段安節《當管七聲》二卷。魏僧撰《觱栗格》三卷, 《胡笳錄》一卷。蔡文姬《集胡笳辭》一卷。劉商「《小胡笳》十九拍」, 一卷。蔡翼纂

右管絃

《樂舞新書》二十六篇。吳仁杰《歌舞式》一卷,《柘枝譜》一卷, 《舞鑑圖》三卷,《採蓮舞譜》一卷。

右舞

《漢、魏、吳、晉鼓吹曲》四卷,《鼓吹樂章》一卷,《羯鼓錄》一卷。 唐南卓《衙鼓吹格》一卷。

右鼓吹

《琴操》三卷。晉孔衍《琴操鈔》二卷,《琴譜》四卷戴氏《琴曆頭簿》 一卷,《琴譜》二十一卷陳懷《琴敘譜》九卷。趙邪利《金風樂》一 卷。唐明皇《琴書》三卷。趙惟暕《大唐正聲新徵琴譜》十卷。陳拙 《廣陵止息譜》一卷。李良輔《東杓引譜》一卷。李約《琴雅略》一 卷。齊嵩《琴調》四卷。陳康士《琴譜》十三卷。陳康士《離騷譜》一卷, 《琴手勢譜》一卷。趙邪利《琴說》一卷。李勉《琴說》一卷。鄭文祐《三 樂圖》一卷。請幫助識別此字。期撰《琴箋》一卷。崔遵度《琴經》一卷。崔亮《琴訣》一卷。薛易簡《琴心》三卷,「徐門《琴譜》十卷。」宋徐于《太古遺音》二 卷。袁均哲《琴義》一卷。劉籍《阮譜》一卷,《神奇祕譜》三卷。臞仙《琴 阮啟蒙譜》一卷。臞仙《琴指圖》一卷,《進琴式》一卷,《廣陵祕 譜》一卷王世相《擘阮指灋》一卷,《琴阮》一,《弄譜》一卷,《琴筌》 十卷。宋荀以道《阮咸譜》一卷。蔡逸撰《琴調》十七卷,《琴聲韻圖》 一卷,《琴德譜》一卷,《沈氏琴書》一卷,「張淡正《琴譜》一卷, 《琴式圖》」一卷,《三樂譜》一卷,《琴史》六卷朱長文《琴書正聲》 九卷,「阮咸《調弄》二卷,阮咸《金羽調》」一卷,《降聖引譜》一 卷,阮咸《譜》二十卷,《雅琴名錄》一卷。謝希逸碧落子《斷琴 灋》一卷。石汝礪

右琴

《漢志》以禮樂著之六𢓃,皆非孔氏之舊也。然今所傳 《三禮》為漢遺書,而樂六家者不可復睹矣。竇公《大司 樂章》既見於《周禮》,河間獻王之《樂記》亦錄於《小戴》,則 古樂已不復有書,而諸史相沿,至取樂府、教坊琵琶、 羯鼓之類以充樂部,而欲與聖經埒,可乎?雖然,今之 樂猶古之樂也。儒者睹禮樂崩壞,痛為惋惜,不知賈 人之鐸,諧黃鍾之律,庖丁之刀,中《桑林》之舞,牧童之 吹葉,閨婦之鳴砧,悉闇與音會,樂固未嘗亡也。宋李 照、胡瑗改鑄鐘磬,冀還之古。蜀人房庶蓋深非之,謂 「上古氣與聲樸,後世稍稍更易,而其意自存。金石鐘 磬也,易為方響;絲竹琴瑟也,易為箏笛;匏笙也,攢之 以斗;塤土也,變而為甌;擊鼓而為革,貫板而為木,于 用亦甚適已。泥者必指廟樂鎛鐘鎛磬為正,而概謂 部曲鹵簿為淫,是欲反盃盂於俎豆,更榻按為簟席, 亦何益哉?藉第令由今之器,寄古之聲,去其惉懘靡 曼,而一歸雅正,非識禮樂之情者不能也。」語具《樂志》 中,今備錄其書,以俟考定。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