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第023卷

理學彙編 經籍典 第二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二十三卷
理學彙編 經籍典 第二十四卷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二十三卷目錄

 經籍總部彙考二十三

  明焦竑經籍志二

經籍典第二十三卷

經籍總部彙考二十三 编辑

《明焦竑經籍志》
编辑

孝經

《古文孝經》一卷。孔安國傳《古文孝經述義》五卷。劉炫《古文孝 經指解》一卷。司馬光《古文孝經說》一卷。范祖禹《古文孝經 解》一卷。楊簡《古文孝經集注》二卷。馮椅

右古文

鄭元《孝經注》一卷,王肅《孝經注》一卷,劉劭《孝經注》一 卷,韋昭《孝經注》一卷,孫熙《孝經注》一卷,蘇林《孝經注》 一卷,謝方《孝經注》一卷,虞盤佐《孝經注》二卷,殷仲文 《孝經注》一卷,殷叔道《孝經注》一卷,慧琳《孝經注》一卷, 元宗《孝經注》一卷,袁克己《孝經注》一卷,尹知章《孝經 注》一卷,王元感《孝經注》一卷,趙克孝《孝經傳》一卷,呂 惠卿《孝經傳》一卷,張九成《孝經解》四卷,袁廣微《孝經 說》三卷,吳澂《孝經章句》一卷,許衡《孝經直說》一卷,姜 氏《孝經說》一卷,王文獻《孝經詳解》一卷,林椿齡《孝經 全解》一卷,沈處厚《孝經解》一卷,項安世《孝經說》一卷, 袁甫《孝經說》三卷,徐墊《孝經默注》一卷,袁敬仲《集議 孝經》一卷,黃榦《孝經本指》一卷,酸齋《孝經直解》一卷, 《成齋孝經說》一卷,《孝經集注》三卷余本

右傳注

《孝經義疏》十八卷。梁武帝《孝經義疏》一卷。趙景韶《孝經義 疏》三卷。皇侃《孝經講疏》六卷。徐孝克《孝經義》一卷。梁太史叔明 《孝經敬愛義》一卷。蕭子顯《孝經私記》二卷。周弘正《宋大明 講義疏》二卷。何約之《孝經發題》四卷。太史叔明《孝經新義》十 卷。任希古《孝經疏》三卷。元行沖《孝經講義》一卷。張元老《孝經 疏》五卷。賈公彥《孝經指要》一卷。李嗣真《孝經正義》三卷。宋邢 昺《孝經簡疏》一卷。張崇文《孝經解義》二卷。家滋《孝經義》一 卷。趙湘《孝經通義》三卷。張師尹《孝經疏》一卷。蘇彬《孝經講疏》 一卷。任奉古《孝經義》一卷。王安石

右疏義

《孝經刊誤》一卷。朱熹《孝經刊誤》一卷。晏璧《孝經同異》三卷。 王行

右考正

《孝經外傳》一卷。汪直方《孝經外傳》一卷。楊起元《演孝經》十 二卷。張正儒《廣孝經》十卷。徐浩《國語孝經》一卷。魏遷洛未達華語孝 文命以裔言譯孝經教國人

右廣義

《孝經釋文》一卷。陸德明

右音

《孝經勾命決》六卷。宋均注《孝經援神契》七卷。宋均注《孝經 內事》一卷,《孝經緯》五卷,《孝經雜緯》十卷宋均注《孝經元 命苞》一卷,「《孝經古祕援神》二卷,《孝經左右握》二卷,《孝 經左右契圖》二卷,《孝經雌雄圖》三卷,《孝經分野圖》一 卷,《孝經內事星宿講堂七十二弟子圖》一卷,《口授圖》 一卷,《瑞應圖》一卷。」

右緯

孔子為曾子言孝道,門人錄之,謂之《孝經》。遭秦燔,書 為河間顏芝所藏。漢除《挾書律》,芝子貞始出之長孫 氏江翁后蒼翼奉張禹所說,皆十八章。後復出古文 二十二章。劉向《比量》二本,除其煩惑,仍以十八章為 定。五代兵燹二本,舊注多軼。周顯德中,新羅獻別序 《孝經》,至邢昺乃合元行沖所疏為《正義》以行。顧聖言 簡嚴易直,而天人之道備,非一家所能究也,故並著 之,而以《緯書》綴於篇末。

論語

《古文論語》十卷。鄭元注《古論語義注譜》一卷。徐氏

右古文

蔡邕《今文石經論語》二卷。

右正經

鄭元《論語注》十卷,王肅《論語注》十卷,盧氏《論語注》七 卷,李充《論語注》十卷,梁凱《論語注》十卷,孟釐《論語注》 九卷,袁喬《論語注》十卷,尹毅《論語注》十卷,張氏《論語 注》十卷,《論語筆解》十卷韓愈《論語章句》二十卷。劉炫《集解 論語》十卷。何晏《論語集注》六卷。衛瓘《論語集義》八卷。晉崔豹 《論語集解》十卷。晉江熙「《盈氏集義》十卷,《論語集解》」十卷 晉孫綽《續注論語》十卷。史辟原《論語增注》十卷。宋咸《論語說》 十卷。孔武仲《論語說》一卷。程頤《論語說》二十卷。范祖禹《重注 論語》十卷。劉正容《論語解》二卷。楊時《論語解》十卷。尹焞《論語 解》二卷。謝顯道《論語解》十卷。王令《論語解》十卷。呂大臨《論語 直解》十卷。汪革《論語說》十卷。王鞏《論語釋言》十卷。葉夢得《論語解》十卷。鄒浩《論語纂》十卷。蔡申《論語學》十卷。喻樗《論語解》 十卷。陳祥道《論語解》十卷。王安石又「《通類》一卷,《論語解》」十 卷。蘇軾《論語拾遺》一卷。蘇轍《論語解》二十卷。張九成《論語說》 十卷。洪興祖《論語集注》十卷。朱熹《論語直解》十卷。朱震《論語 傳》十卷。陳禾《魯論明微》十卷。張演又《意原》十卷,《論語歸趣》 二十卷王汝猷《論語本旨》一卷。姜得平《論語解》十卷。張栻《論 語傳》一卷。高端叔《論語集編》十卷。真得秀《論語旁通》四卷。 杜瑛《論語續解考異說例》共十二卷。吳棫《論語意原》三卷。 鄭汝諧《論語紀蒙》六卷。陳耆卿《論語句解》十二卷。元劉豈蟠

右傳注

《論語講疏文句義》五卷。徐孝克《論語別義》十卷。范廙《論語 義疏》十卷。褚仲都《論語義疏》十卷。梁皇侃《論語大義解》十 卷。崔豹《論語述義》十卷。劉炫《論語義疏》八卷,《論語義疏》二 卷劉沖《論語述義》二十卷。戴詵《論語解義》十卷。黃祖舜《論語 解義》十卷。葉隆古《論語口義》十卷。王雱《論語義》十卷。呂惠卿 《論語義》二卷。曾幾《論語講義》二卷。陳儀之《論語要義》二十 卷。魏了翁《論語集義》三十四卷,《論語口義》二十卷史浩《論 語口義》四卷。歐陽溥《論語大意》二十卷。卞圖《論語衍義》十 卷,《論語講義》十卷晁以道《論語正義》。十卷。宋邢昺《論語 展掌疏》十卷,《論語集注纂疏》十卷趙順孫《論語蔡覺軒 集疏》二十卷。

右疏義

《論語難鄭》一卷,《論語標指》一卷司馬氏「《論語難問》一卷, 《論語體略》」二卷晉郭象《論語旨序》三卷。晉繆播《論語品類》 七卷。陳銳《論語知新》十卷。林栗《論語小學》二卷。薛季宣《論語 釋疑》三卷。王弼《論語釋》一卷。張憑《論語釋疑》十卷。晉欒肇《論 語駁》三卷。欒肇《論語集解辨誤》十卷。周武《論語摘科辨解》 十卷。紀亶《論語陳說》一卷。魯贊寧《論語樞要》十卷。馬總《論語 指南》一卷。胡宏《論語義證》二十卷。倪思《論語探古》二十卷。 章良史《論語感發》十卷。王居正「《論語或問》十卷,《論語集注 考證》」十卷金履祥《論語類考》二十卷。陳士元《石鼓論語問 答》三卷。戴溪《論語刊誤》二卷。李涪《論語辨》十卷。周式

右辨正

《論語孔子弟子目錄》一卷。鄭元《論語撰人名》一卷,「《論語 傳贊》二十卷」錢文子《論語纂圖》二卷,《論語世譜》一卷

右名氏圖譜

《論語音》二卷。徐邈《論語釋文》十一卷。

右音釋

《孔叢子》七卷。孔鮒撰《孔叢子釋文》一卷。宋咸《孔志》十卷。梁劉 被撰《孔子家語》二十一卷。王肅注《孔子正言》二十卷。梁武帝 《孔子集語》二卷。宋薛據《先聖大訓》八卷。楊簡注

右續語

《闕里祖庭記》三卷。孔傳又「《東家雜記》二卷,《孔子世家補》 十二卷。」宋歐陽士秀《孔氏編年》。卷、《孔氏實錄》十二卷元施 澤之《孔聖圖譜》三卷,《孔氏全書》三十五卷,《聖門通考》十 五卷,《聖門人物志》十二卷,《闕里志》十三卷,《孔子弟子 傳贊》六十卷李畋《孔庭纂要》。卷。

右事紀

《歷代崇儒廟樂典禮本末》七十卷,又八卷胡貫夫《釋奠 通載》九卷。元人《文廟禮樂志》六卷。

右廟典

《論語》,孔子應答弟子時人語,而柳宗元以為曾子之 門人,記之者也。《物理論》曰:「《論語》,聖人之至教,王者之 大化,砥行之卓笵,造性之微言。鄉黨則有朝廷之儀, 聘享之禮。堯曰則有禪代之事,亹亹乎無弗備矣。漢 初有齊、魯二家,張禹本授《魯論》,晚講《齊論》,因合而攷 之,除去《齊論》《問王知道》二篇,從《魯論》二十篇為定,當」 世重之。後有孔安國、馬融、鄭元、陳群、王肅、周生烈、何 晏之流,為注疏者數十家。近代疏解,至不可殫述,蠡 測管闚,時有所中,不可茀廢也。今悉著之。而他《仲尼 遺言》,類附於篇。

孟子

《孟子》十四卷。趙岐注《孟子》七卷。鄭氏注《孟子》七卷。劉熙注《孟 子》七卷。綦毋邃注《孟子》七卷。陸善經注《孟子正義》十四卷。宋孫奭 《孟子五臣解》十四卷。范祖禹等撰《孟子程氏解》十四卷。程頤 《孟子張氏解》二十四卷。張載《孟子百家解》十二卷,《孟子 王氏解》十四卷。王安石《孟子拾遺》一卷。蘇轍《孟子講義》十 四卷。呂大臨《孟子解義》十四卷。游酢《孟子傳》十四卷。陳禾《孟 子尹氏解》十四卷。尹焞《孟子張氏解》十四卷。張九成《孟子 解》六卷。蔣之奇《孟子講義》五卷。王令《孟子解》十卷。龔原《孟子 說》十七卷。張栻《孟子集注》十四卷,《孟子或問》十四卷朱熹 《孟子精義》十四卷,《孟子衍義》十四卷,《孟子解義》十四 卷陳暘《孟子石鼓答問》三卷,《孟子紀蒙》十四卷陳壽老《孟 子要義》十四卷。魏了翁《孟子纂疏》十四卷。趙順孫《孟子蔡 覺軒集疏》十八卷,《孟子雜記》四卷陳士元《孟子音義》三 卷。張鎰《孟子音義》二卷。孫奭《孟子傳贊》十四卷。錢文子《續孟 子》二卷。唐林慎思刪《孟子》二卷。馮休《孟子辨疑》十四卷。王汝猷 《疑孟》十卷。司馬光《翼孟》三卷。唐劉軻《翼孟》二卷。宋陸筠《尊孟 辨》七卷。

「孟子著書,崇仁義,敘萬類。」趙岐所稱,「帝王公侯遵之,

可以致隆平;頌清廟,卿士大夫蹈之,可以尊君父,立
考證
忠信,守志厲操者儀之,可以崇高節,抗浮雲。」非虛也。

前史夷於諸子,莫為甄別。孝文時,與《論語》《孝經》《爾雅》 同置博士,其識卓矣,而旋即罷去。趙宋設科,語、孟並 列,注疏之家常相表裏。學者咸尊曰「孔、孟不能為軒」 輊也。其《外書》四篇,不能閎深,疑為後人所假托,今廢 不存。

經總解

《四書語類》八十卷。朱熹《四書管見》十三卷。融堂《四書》朱真 注。卷四·《書朱》、張注卷《四·書集注》附錄卷四《書 通》三十四卷。胡炳文《四書集編》二十六卷。真德秀《四書類 編》二十四卷。汪九成《四書管窺》五卷。史伯璿《四書纂疏》。 《卷四書輯語》四十卷。宋陳應龍《四書集略》四十二卷。盧孝孫 《四書集義》一百卷。盧孝孫《四書集義精要》三十卷。元劉夢吉 《四書叢說》二十卷。許謙《四書通義》三十六卷,《四書通證》 卷、《四書集成》三十六卷、《四書發明》三十八卷、《四書 詳說》十卷、《四書提要》卷,《四書輯釋》三十六卷,《四書 釋要》十九卷,《四書通旨》六卷,《四書考異》十卷元陳橡《四 書章圖纂釋》二十二卷。程復心四、《書事文引證》卷。河南 何文淵《四書因問》六卷。呂柟《四書問辨錄》十卷。高拱《四書人 物考》八卷。薛應旂《五經通義》九卷。劉向《白虎通》六卷。班固等 《五經異義》十卷。許慎《五經然否論》五卷。晉譙周《五經鉤沈》 十卷。晉王芳《五經大義》三卷。戴逵《五經咨疑》八卷。周楊思《五 經異同評》一卷。賀瑒《五經大義》十卷。後周樊文深《經典大義》 十二卷。沈文阿《五經大義》五卷。何妥《五經通義》八卷。劉炫《五 經要義》五卷。雷氏《五經正名》十二卷。劉炫《五經析疑》二十 八卷。邯鄲綽《五經宗略》二十三卷。元延明《五經雜義》六卷。 孫暢之《長春義記》一百卷。梁簡文帝《五經通數》十卷。梁鮑泉《七 經義綱略》三十卷。樊文深《七經論》三卷。樊文深《質疑》五卷。 樊文深《經典元儒大義序錄》十卷。沈文阿《六藝論》一卷。鄭元 《聖證論》十二卷。王肅《鄭志》十一卷。鄭小同《鄭記》六卷。鄭元弟子 《五經對訣》四卷。趙英《五經要略》。卷。顏真卿《六說》五卷。劉迅 《六經外傳》三十七卷。劉貺《五經微旨》十四卷。張鎰《九經師 授譜》一卷。韋表微《微言集注》四卷。袁僑卿《經傳要略》十卷。 高重《經史釋題》二卷。唐李肇《九經餘義》一百卷。宋黃敏《演聖 通論》六十卷。胡旦《辨經正義》七卷。張沂《兼明書》十二卷。丘光 庭《五經要旨》五十卷。齊唐《九經類義》二卷,《九經抄》二卷, 《九經要抄》一卷,《敘元要抄》一卷,《九經釋難》五卷,《九經 演義》十卷,《九經旨》九卷,《經典質疑》六卷胡順之《詩樂說》 三卷,《群經索隱》三十卷,《河南經說》七卷程頤《龜山經說》 八卷。楊時《七經小傳》五卷。劉敞《經傳發隱》七卷。李景陽《九經 要義類目》六卷。魏了翁《畏齋經學》十二卷。游桂《七經中義》 一百七十卷。劉彝《項氏家說》十四卷。項安世《山堂疑問》一 卷。劉光祖《西山讀書紀》三十九卷。真德秀《考信錄》三十卷。 賈鑄王應麟《六經天文編》六卷,《九經治要》十卷元歐陽長孺 《九經要覽》十卷,《十一經問對》十一卷,《端本堂經訓要 義》十卷李好文《五經稽疑》六卷。睦桔《經典稽疑》二卷。陳耀文 《五經疑辨錄》三卷。周洪謨《五經異文》十一卷。陳士元《遺經 四解》四卷。徐常吉《六經圖》七卷。葉仲堪「《莆陽二鄭六經圖 辨》四卷,《授經圖》」二十卷睦桔《刊謬正俗》八卷。顏師古《經典 釋文序錄》一卷。陸德明《群經音辨》七卷。賈昌朝《五經文字》 三卷。張參《九經字樣》一卷。唐元度「《九經三傳沿革》一卷,《六 經正誤》」六卷毛居正《九經韻補》一卷。楊喦《四書五經明音》 八卷。王覺

孔子手自刪述者,六𢓃而已。唐定注疏,始為十三經。 宋改《九經》。國朝罷《周官》《儀禮》《孝經》《春秋》三傳不立,而 以《四子》、五經制詔頒行之。蓋不欲以脫遺影響之文, 疑誤來者,而令歸雅正,厥意美矣。漢《石渠白虎》大集 名儒,講議經術,時稱獨盛。我朝篤意儒雅,方駕漢代, 而不啻過之。書與《春秋》,聖祖親相指授,作為成書。書傳 會選春秋本末至永樂中,又悉為《大全》,播於黌序。念北方書 籍鮮至,時優賜之。文教彬彬,風行雷動,有不奮興於 學者,非夫也,故諸經著述日新且盛。今與前籍既部 分之,而貫穿群言難於離析者,別為總解,以附此篇。

小學

《爾雅》三卷。漢樊光注《爾雅》七卷。孫炎《爾雅》三卷。劉歆《爾雅》三卷。 漢李巡《爾雅》五卷。郭璞《集注爾雅》十卷。梁沈璇《爾雅注》三卷。 鄭樵《爾雅注》一卷。王雱《爾雅圖》十卷。郭璞《爾雅圖贊》二卷。江瓘 《爾雅正義》十卷。邢昺「《爾雅兼義》十卷,《爾雅新義》」二十卷 陸佃《爾雅貫義》:卷。陸佃《爾雅發題》一卷,《爾雅略義》十九 卷危素《爾雅音》八卷。江瓘《爾雅音》一卷。孫炎「《爾雅音義》一卷, 《爾雅音略》」二卷郭璞《音訓》二卷,「《爾雅音略》三卷」蜀毋昭裔《廣 雅》四卷。魏張揖《廣雅音》四卷。隋曹憲《博雅》十卷。曹憲《小爾雅》 一卷。楚孔鮒撰李軌注《續爾雅》一卷。劉伯莊《要雅》二卷。梁劉杳《蜀 爾雅》三卷。李商隱《羌爾雅》三卷。劉溫潤《番爾雅》三卷。劉溫潤 《埤雅》二十卷。陸佃洪榮祖《爾雅翼》。卷。《爾雅翼》二十二 卷羅願程端蒙《大爾雅》。卷。《博雅志》十三卷。李文成《駢雅》 七卷。朱謀瑋《訓林》十二卷。睦桔《昆蟲草木略》二卷。鄭樵《釋俗 語》八卷。劉霽《稱謂》五卷。後周盧辨《俗說》三卷。沈約《俚言解》二卷。 陳士元《古今訓》十一卷。張顯《釋名》八卷。劉熙《辨釋名》一卷。韋昭 《方言》十三卷。揚雄撰郭璞注《方言》十四卷。王浩撰《方言釋音》一 卷。吳良輔撰《河洛語音》一卷。王長孫《列郡雅言》一卷

右爾雅

《三蒼》三卷。郭璞撰《蒼頡訓詁》二卷。杜林注《埤蒼》三卷。張揖《三 蒼訓詁》三卷。張揖《廣蒼》一卷。樊恭《急就章》一卷。史游《急就章》 二卷。崔浩注《急就章》一卷。顏之推注《急就章》三卷。豆盧氏注《急就 章》一卷。顏師古注《吳章》二卷。陸機《在昔篇》一卷。班固《太甲篇》一 卷。班固《凡將篇》一卷。司馬相如「《黃初篇》一卷,《小學篇》」一卷晉下 邳內史王義《少學篇》九卷。楊方《始學》一卷,《勸學》一卷。蔡邕《幼學 篇》一卷。朱嗣卿《始學篇》十二卷。項峻《小學篇》一卷。王羲之《發 蒙記》一卷。晉束晳《啟蒙記》三卷。晉顧愷之《詁幼文》三卷。顏延之 《廣詁幼》三卷。荀楷《幼學》二卷。朱育《千字文》一卷。蕭子雲 《次韻千字文》一卷。梁周興嗣《演千字文》五卷,《古今字詁》三 卷張揖《雜字指》一卷。後漢郭顯卿《字指》二卷。晉李彤《小學總 錄》二卷,古今字圖雜錄。卷。曹憲《說文》二十卷。漢許慎纂 唐李陽冰刊定《說文》十五卷。宋徐鉉刊定《說文解字繫傳》三十八 卷。徐鍇《補說文字解》三十卷。僧曇域《說文音隱》四卷,《說 文韻譜》十卷徐鍇《說文字源》一卷。唐李騰集《說文補義》十二 卷。包希曾梁有《演說文》。卷吾衍《說文續解》卷《字林》 七卷。晉呂忱《字林音義》五卷。宋吳恭《古今字書》十卷,《字書》 十卷,《字統》二十一卷楊承慶《玉篇》三十一卷。顧野王《像文 玉篇》三十卷。唐釋隱才《玉篇解疑》三十卷。趙利正《類篇》四十 五卷。司馬光等《字類敘評》三卷。侯洪伯《要字苑》一卷。謝康樂《括 字苑》十三卷。馮幹《要用字苑》一卷。葛洪《常用字訓》一卷。殷仲 堪《字屬篇》一卷。賈魴《要用雜字》三卷。鄒里周才《字錄》。卷 曹「產」《字苑》卷。《文字要記》三卷王義《解文字》七卷。周成《文 字集略》六卷。梁阮孝緒《字宗》三卷。薛立《文字譜》一卷,《釋文》十 卷江邃《御覽》。字府。卷庾元威《字府》。卷,《文字志》「三卷。」 王愔《文字要說》一卷。王氏《難字要》三卷,《覽字知源》三卷,《字 源偏旁小說》三卷東林生解《字旨篇》一卷。郭訓《桂苑珠叢》一 百卷。諸葛穎《桂林珠叢略要》二十卷,俗語難字一卷。隋王 劭《雜字要》三卷。隋李少通《雜字書》八卷。僧正度《文字整疑》一 卷,《正名》一卷,《纂文》三卷。何承天《纂要》六卷。顏延之《文字釋 疑》一卷,《今字辨疑》三卷。李少通宋世良「《字略》一卷,《文字 指歸》」四卷,《字海》一百卷唐武后《干祿字書》一卷。顏元孫《廣 干祿字書》一卷。婁機《佩觿》三卷。郭忠恕《稽正辨訛》一卷,《龍 龕手鑑》四卷。燕僧智光《文字釋訓》三十卷。梁僧誌李行中字 源。卷。《開元文字音義》三十卷唐明皇張有《復古編》二 卷,《學古編》二卷吾衍偏傍小說。卷。林罕倪鏜《六書類釋》。 卷汪藻《古今雅俗字》。卷。「許謙《假借論》一卷,《六書 正譌》四卷」周琦《經典分毫正字》一卷。唐歐陽融王球「《嘯堂集 古錄》二卷,《六書本義》十二卷」趙撝謙《聲音文字通》十二 卷。趙撝謙《六書故》三十三卷。戴伺《字潫博義》二十六卷,《六 書統》二十卷楊桓《六書㴑原》十三卷。楊桓《從古正文》六卷。 黃諫《六書精蘊》六卷。魏校《六書索隱》五卷。楊慎《六書練證》五 卷。楊慎《六書總要》五卷。吳元滿《諧聲指南》一卷。吳元滿《六書 略》五卷。鄭樵《古俗字略》七卷。陳士元同文備考。卷。王應電 《音書考源》一卷,《聲韻》四十一卷。周研《聲類》十卷。魏李登《韻 集》十卷,《韻集》六卷。晉呂靜《四聲韻林》二十八卷。張諒《韻集》 八卷。段弘《群玉典韻》五卷。段弘《文章音韻》二卷。王該《韻略》一 卷。陽休之《修續音韻決疑》十四卷。李概《纂韻抄》十卷,《四聲 指歸》一卷劉善經《四聲》一卷。沈約《四聲韻略》十三卷。夏侯詠 《韻篇》十三卷。趙氏《音譜》四卷。李概《韻英》三卷。釋靜洪《切韻》五 卷。陸慈《音韻》二十卷。蕭鈞《唐韻》五卷。孫愐《韻銓》十五卷。唐武元之 《韻英》五卷。明皇《韻海鏡源》三百六十卷。顏真卿《切韻》十卷。 唐李舟《切韻指掌圖》一卷。司馬光《五音類聚篇海》十五卷。 金韓孝彥《貫珠集》八卷,《玉鑰匙門灋》一卷,「《辨體補修》《加字 切韻》」五卷唐僧智猷《唐廣韻》五卷。張參《唐切韻》五卷,《李韻要 略》一卷。李邕《雍熙廣韻》一百卷。宋句中正等詳定《集韻》十卷。丁度 等修《禮部疑韻》二十卷,《宋朝重修廣韻》五卷。陳彭年《五音 廣韻》五卷。吳鉉《景祐韻》五卷,《五聲韻譜》五卷張有《五書韻 總》:闕三字卷。高衍孫《禮部韻略》五卷。王洙等修《書學正韻》三 十六卷。楊桓《雜文字音》七卷。王延《押韻釋疑》五卷。歐陽德弘《正 字韻綱》四卷。宋魏溫甫《書林韻會》一百卷。蜀孟昶《古今韻會 舉要》三十卷。黃公紹《韻譜》三卷。宋楊俊《韻會定正》四卷。元孫 吾與《辨嫌音》一卷。陽休之《異字同音》一卷,《證俗音》三卷。張推 《證俗音略》一卷。顏愍楚《器用名目韻》五卷。薛尚功《韻補》五 卷。吳栻《轉注古音略》五卷。楊慎《古音餘》五卷。楊慎《古音附錄》 五卷。楊慎《古音叢目》五卷。楊慎《古音獵要》五卷。楊慎《古音略 例》一卷。楊慎《古文韻語》二卷。楊慎《奇字韻》五卷。楊慎《韻林原 訓》二卷。楊慎《五音切韻樞》三卷。柳曜《切韻指元論》三卷。王宗 論《切韻指元疏》五卷。僧鑑言《歸字圖》一卷。劉守錫《三十六 字母圖》一卷。僧守溫《四聲等第圖》一卷。僧宗彥《定清濁韻》 一卷。僧行慶《音訣》八卷。郭逸《古文官書》一卷。衛恒《古文奇字》 二卷。郭顯卿《汙簡》八卷。郭忠恕《纂古》一卷。崔希裕《尚書古字》 一卷,「《李商隱古字略》一卷,《裴光遠集綴古文》一卷,《趙 婉章古字略》一卷,《張揖集古文》一卷,《義雲章》一卷,《禹 碑》一卷,《石鼓文》一卷,《鄭樵注石鼓文》一卷,《王應麟注 石鼓文》一卷,《蘇軾注石鼓文》一卷,《嶧山碑》一卷,《秦望 山碑》一卷,《天發神讖碑》一卷,《碧落碑》一卷,《詛楚文》一 卷,《張平子碑》」一卷,《古文字訓》二卷,《集古四聲韻》五卷。 夏竦《廣古四聲韻》五卷。趙克繼《古篆分韻》二十五卷,《籀史》

二卷。翟耆年《隸釋》二十七卷。洪适《隸續》十卷。洪适《隸纂》十卷
考證

洪适《薛尚功鍾鼎款識》二十卷,「《薛尚功廣鍾鼎韻》七卷, 《薛尚功象形奇字》一卷,《鍾鼎篆韻》三卷」王楚楊銁「《鍾鼎 篆韻》五卷,《古篆禮部韻》五卷」釋守隆吾衍《周秦刻石釋 音》一卷,「吾衍《鍾鼎韻》一卷,《宣和博古圖》三十卷,《呂大 臨考古圖》十卷,《趙明誠金石錄》」三十卷,《四體書勢》一 卷晉衛恒《雜體書》九卷。釋正度《古今篆隸雜字體》一卷。蕭子 政《漢隸字源》六卷,《隸釋》十卷劉球《古今篆隸訓詁名錄》 一卷,《古今字圖雜錄》一卷隋曹憲楊黼「《篆隸宗源》二卷, 《聖章草》」一卷蔡邕《飛龍篇篆草勢合》三卷。崔瑗《法書目錄》 六卷。虞龢《五十二體書》一卷。蕭子雲《書品》一卷。庾肩吾《筆墨 法》一卷。顏之推《麤紙筆墨疏》一卷,《書後品》一卷李嗣真《書 譜》一卷。徐浩《古蹟記》一卷。徐浩《書斷》三卷。張懷瓘《書則》一卷。 張景元《書指論》一卷。褚長文《法書要錄》十卷。張彥遠裴行儉 《草書雜體》一卷,「王氏《八體書範》」四卷王方慶《書祖》一卷。 張懷瓘《書法藥石論》一卷。張懷瓘《六體論》一卷。張懷瓘《御製 評書》一卷。唐太宗有唐名《書評》一卷,《臨書關要》一卷。僧應 之《字學要錄》一卷,《授筆法》一卷,「《古文篆隸體書記》二 卷,《辨字圖》」一卷,《敘書》四卷,《懷素傳》一卷。陸羽《書禁經》一 卷,《傳授記》一卷,《纂髓》六卷鄭惇方《飛白書錄》一卷,《金壺 記》三卷僧適之《隸書決疑賦》一卷,《書品》十卷,《王逸少筆 勢圖》一卷,《續書評》一卷呂總《法書》一卷。蔡希綜《古今書人 優劣評》一卷。梁武帝《述書賦》三卷。竇永撰竇泉注《古來能書人 名》一卷。王僧虔《隸書正字賦》一卷。石懷德張長史《筆法十 二意》一卷,《蔡氏口訣》一卷,《書隱法》一卷,《墨藪》五卷,《古 今書法苑》十卷宋周越《書評》一卷,《筆體論》一卷虞世南《筆 法要訣》一卷。李陽冰篆《筆法》一卷。羊欣《筆經》一卷,《海嶽書史》 一卷米芾《書法鉤元》四卷。蘇子啟《書譜》一卷。孫過庭《續書譜》 一卷。姜夔《寶章待訪錄》一卷。米芾《翰墨志》一卷。宋高宗《字學 新書》一卷。劉惟志《東觀餘論》十卷。黃伯思《廣川書跋》十卷。 董𨔟《書學會編》四卷,《寶真齋灋書贊》六十卷岳珂《灋帖譜 系雜說》二卷。曹士冕《灋帖釋文》十卷。石蒼舒《灋帖釋文》十 卷。劉次莊

右書

《九章算術》二卷。徐岳甄鸞重述《算術》十六卷。杜忠《算術》二十六 卷。許商《綴術》六卷。祖沖之《九章算術》十卷。劉徽《九九算術》二 卷。楊淑《九章別術》二卷。徐岳甄鸞《算經》二十九卷。岳鸞《九章六 曹算經》一卷。劉徽《九章重差圖》一卷。劉徽《九章重差》一卷。 劉向《九章算術》九卷。徐岳《九章算經》九卷。甄鸞《九章雜算文》 一卷。劉祐《九章算術注》九卷。李淳風《算經》三卷。謝察微《緝古 算術》四卷。王孝通《五經算術》二卷。甄鸞注《九章推圖經法》 一卷。張峻《算經要用百法》一卷。徐岳《孫子算經》二卷,「《趙𢾺 算經》一卷,《夏侯陽算經》一卷,《張丘建算經》」二卷,又三 卷李淳風《數術記遺》一卷。徐岳《五經算術》二卷。李淳風注《算經 易義》一卷。張續張去斤《算疏》一卷,「《黃鍾算法》三十八卷, 《算律呂法》一卷,《眾家算陰陽法》一卷,《董泉三等數》一 卷,《五曹算經》」五卷甄鸞又五卷。韓延夏侯陽韓延《夏侯陽算 經》一卷,《九經術疏》九卷宋泉之《海島算經》一卷。劉徽又一 卷。李淳風《七經算術通義》七卷。陰景愉《周髀算經》二卷。李淳 風《五曹孫子等算經》二十卷。李淳風《算經表序》一卷,《一 位算法》二卷。江本《得一算經》七卷。陳從運《心機算術括》一 卷,《龍受益算法》二卷,《周易軌限算》一卷,「《新易一法》,《算 軌九例要訣》」一卷。龍受益「《乘除算例》一卷,《法算細歷》一 卷,《量田要例算法》」一卷,《潁陽書》三卷邢和璞《求一指蒙 元要》一卷。李紹穀《周髀算經音義》一卷。李籍《求一算法九 例》一卷,《謝經算術》三卷,《九章算經音義》一卷李籍《算法 斆古集》二卷。賈憲楊輝《九章》一卷,《算術百顆珠》一卷,《算 法透簾草》一卷,《通原算法》二卷,《數學九章》九卷宋秦九韶 《測圖海鏡》十二卷。元李冶《益古衍段》三卷。李冶《勾股等六 論》一卷。唐順之《婆羅門算法》三卷。《婆羅門陰陽算歷》一 卷,《婆羅門算經》三卷

右數

《少儀外傳》二卷。呂祖謙《童蒙訓》一卷。呂祖謙弟子職《五書》 一卷。張時舉《蒙訓》四十四卷。王應麟《小學紺珠》十卷。王應麟 《小學》四卷。朱熹《小學集說》六卷。程愈《小學集成》十卷,「《小學 通義》十卷,《小學注疏》」十卷四十三圖附《小學資講》十二卷。 夏煦《小學纂疏》四卷。元李成己《小學纂釋》十卷。吳懋談《小學句 讀》六卷。陳選《小學章句》四卷。王雲鳳《古文小學》九卷。湛若水 「《小學啟蒙》十卷,《養正群書》」一卷元熊大年《養蒙大訓》十二 卷。熊大年《六藝綱目》一卷。舒天民《發蒙宏綱》二卷。徐櫜《童子 習》一卷。朱以貞《蒙求》三卷。唐子瀚《蒙求補注》八卷。徐子光《事 類蒙求》九卷。黎獻《名物蒙求》一卷。方逢辰《續蒙求》八卷。宋舒 津《左氏蒙求》三卷。宋王舜俞《兩漢蒙求》十卷。劉班《十七史蒙 求》二卷。王令《宋書蒙求》二卷。范鎮《南北史蒙求》十卷,「《班左 誨蒙》三卷。」程俱《家塾蒙求》二十五卷。孫應符《宗室蒙求》三 卷。孫應符《幼學須知》五卷。孫應符

右近世蒙書

古者,八歲入小學,習六甲四方與書數之藝,成童而 授之經迨,其大成也,知類通達,靡所不晰,而小學始 基之矣。《爾雅》津涉九流,標正名物,講藝者莫不先之, 於是有訓故之學。文字之興,隨世轉易,譌舛日繁,三 蒼之說始志字法,而《說文》興焉,於是有偏傍之學。五聲異律,清濁相生。孫炎、沈約始作字音,於是有音韻 之學。保氏以數學教子弟,而登之重差、夕桀、勾股,與 《九章》並傳,而鄉三物備焉,於是有算數之學。蓋古昔 六藝,乘其虛明,肄之以適用,而精神心術之微寓焉 矣。古學久廢,世儒采拾經籍格言,作為小學,以補亡 夫。昔人所嘆,謂數可陳而義難知,今之所患,在義可 知而數難陳。孰知不得其數,則影響空疏,而所謂義 者可知已。顧世所顯行,不能略也。今悉次於篇,以備 《小學》。

史類正史

《史記》八十卷。宋裴駰注《史記》一百三十卷。許子儒注《史記》一百 三十卷。王元感注《史記》一百三十卷。陳伯宣注今存八十七卷《史記》一 百三十卷。徐堅注《史記》一百三十卷。李鎮注《續史記》一百 三卷。唐韓琬撰《史記音義》十二卷。宋徐廣《史記音》三卷。梁鄒誕 《史記音》三卷。許子儒《史記義林》二十卷。李鎮《史記索隱》三 十卷。司馬貞《史記纂訓》二十卷。裴安時《史記地名》二十卷。 劉伯莊《史記正義》三十卷。唐張守節《史記名臣疏》三十四卷。 竇群《史要》十卷。衛颯《史記正傳》九卷。張瑩

右史記

《漢書》一百二十卷。顏師古注《漢書集解音義》二十四卷。應劭 《漢書集注》十三卷。晉灼《漢書注》一卷。陸澄《漢書續訓》三卷。 韋稜《漢書注》四十卷。恭播《漢書訓纂》三十卷。姚察《漢書集解》 一卷。姚察《漢書敘傳》五卷。項岱《漢書正義》三十卷。唐僧務靜《漢 書古今集義》二十卷。顧引《漢書音訓》一卷。服虔《漢書音義》 七卷。韋昭《漢書音》二卷。梁劉顯《漢書音》二卷。夏侯泳《漢書音 義》十二卷。蕭該《漢書音義》九卷。孟康《漢書音》一卷。諸葛亮《漢 書音》十七卷。晉灼《漢書音義》二卷。崔浩孔氏《漢書音義鈔》 二卷。孔文祥《漢書音義》二十六卷。劉嗣等《漢書律歷志音 義》一卷。陰景倫《漢書音義》十二卷。恭播《論前漢事》一卷。諸葛 亮《漢書駮議》二卷。晉劉寶《定漢書疑》二卷。姚察《漢書決疑》 十二卷。顏游秦《漢書辨惑》三十卷。李喜《漢書問答》五卷。沈遵 「《前漢考異》一卷,《漢尚書》」一十卷。孔衍

右漢書

《東觀漢記》一百四十三卷。起光武至靈帝劉珍等撰《後漢書》一百 三十卷。無帝紀吳謝承撰《後漢記》一百卷。晉薛瑩《續漢書》八十 三卷。司馬彪《後漢書》九十七卷。華嶠《後漢南記》五十八卷。 張瑩《後漢書》一百一卷。袁山松《後漢書》九十七卷。宋范曄《後 漢書》五十八卷。梁劉昭補注《後漢書》一百二十二卷。范曄本劉 熙注《後漢書》一百卷。章懷太子賢注《後漢書音義》二十七卷。韋機 《後漢書音》一卷。後魏劉芳《後漢音訓》三卷。陳臧兢《後漢外傳》 十卷。謝沈《後漢音》三卷。蕭該《後漢尚書》六卷。孔衍撰《三史刊 誤》四十五卷。宋余靖

右後漢

《魏書》四十八卷。晉王沈《魏尚書》八卷。孔衍《吳書》五十五卷。 韋昭《吳書實錄》三卷,《魏國志》三十卷。陳壽《蜀國志》十五卷。 陳壽《刪補蜀記》七卷。王隱《吳國志》二十一卷。陳壽《魏志音義》 一卷。盧宗道《論三國志》九卷。何常侍《三國志評》三卷。徐爰《三 國志序評》三卷。王濤

右三國

《晉書》九十三卷。晉王隱《晉書》五十八卷。虞預《晉書》三十六 卷。謝靈運《晉中興書》七十八卷。何法盛《晉書》一百十卷。齊臧 榮緒《晉史草》三十卷。梁蕭子顯《晉書》一百三十卷。唐太宗命群臣撰 《晉書》一百一十卷。徐堅注「《晉書》一百三十卷。」高希嶠《晉書 鴻烈》六卷。張氏《晉書音義》三卷。唐何超《晉諸公贊》二十二 卷。傅暢

右晉

《宋書》六十五卷。宋徐爰《宋書》六十五卷。齊孫嚴《宋書》一百 卷。梁沈約《齊書》六十卷。蕭子顯《齊紀》十三卷。劉陟《齊紀》二十 卷。沈約《齊史》十卷。吳兢《梁書》四十九卷。梁林吳《梁史》五十三 卷。陳許亨《梁書帝紀》七卷。姚察《梁書》五十六卷。姚思廉《梁史》 十卷。吳兢《陳書》三卷。顧野王《陳書》三卷。傅縡《陳書》四十二卷。 陳陸瓊《陳書》三十六卷。姚思廉《陳史》五卷。吳兢

右「宋、齊、梁、陳。」

《後魏書》一百三十卷。後齊魏收《後魏書》一百卷。隋魏彥深《元魏 書》三十卷。裴安時《北齊書》二十卷。張太素《北齊書》五十卷。 李百藥《後周書》五十卷。令狐德棻《周史》十卷。吳兢《隋書》三十二 卷。張太素《隋書》八十五卷。長孫無忌《隋史》二十卷。吳兢

右後魏、北齊、後周、隋

《唐書》一百卷。吳兢《唐書》一百三十卷。韋述《舊唐書》二百卷。 劉昫張昭等《唐書直筆新例》一卷。呂夏卿《唐書釋音》二十五 卷。董氏《新唐書》二百二十五卷。歐陽修宋祁《新唐書糾繆》二 十卷。吳縝

右唐

《淳化太祖紀》十卷。張洎景德修太祖、太宗兩《朝史》百二 十卷。胡旦《三朝國史》一百五十卷。呂夷簡《仁宗、英宗兩朝 史》闕二字卷《元豐兩朝正史》一百二十卷王珪《淳熙四朝 正史》一百八十卷,《淳熙東都事略》一百十三卷王稱《宋 史》四百九十六卷。脫脫《宋史新編》二百卷。柯維騏《宋史略》 四卷。梁寅

右宋

《遼史》一百十六卷。脫脫《金史》一百三十五卷。脫脫《元史》二
考證
百十卷。未濂《元史補遺》十二卷,《元朝祕史》十二卷,《元平

宋錄》十卷,《元史外聞》十卷,《元史續編》十六卷胡粹中《元 史節要》二卷。張美和《庚申外史》二卷。

右遼金元

《通史》六百二卷。梁武帝撰起三皇訖梁《古史考》二十五卷。晉譙周 《南史》八十卷。李延壽《北史》一百卷。李延壽《高氏小史》一百 二十卷。高峻《劉氏洞史》二十卷。劉權晏曾孫《史雋》十卷。唐鄭暐撰 紀南北朝事《統史》三百卷。姚康復《令史》二十卷。蕭肅《古史》六十 卷。蘇轍《五代史》一百五十卷。宋薛居正《五代史記》七十四卷。 歐陽修《路史》五十卷。宋羅泌《諸史會編》一百十二卷。金濂《十 八史略》八卷。曾先之《史纂左編》一百四十二卷。唐順之《史 纂右編》卷《函史》一百二卷。鄧元錫《正史削繁》十四卷。 阮孝緒《史要》二十八卷。王延秀《續史雋》二十卷。張伯玉《十七 史詳節》二百八十三卷。呂祖謙《柳氏釋史》一卷,《史通》二 十卷劉知幾《史通析微》十卷。李璨《正史雜論》十卷。蜀陽九齡《史 例》三卷。唐劉餗

右通史

古天子諸侯必有國史以紀時事。孔子西觀周室,論 史記舊聞,興于魯而作《春秋》,其蹟可攷已。嬴秦史職 放絕漢興,馬記班書始變編年之體。後之為史者,祖 之顧二子,皆因父業緒而成書。況遷既收功于商毅, 固仍丐馥于逵、歆。語云:「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非虛 言也。繼是作者代興,勝劣互異,然莫不鉤深故府,囊 括辭林,一代興衰,賴以攷見。儻謂遷、固亡而無史學, 不亦謬乎?《漢志》𢓃文,原無史部,但以列於《春秋》。近世 史籍日多,述作異體,總之成一家之言,難於附載也。 輒依其世次,敘而綴之,以備正史。

編年

《紀年》十四卷。汲冢書并竹書同異一卷

右古魏史

《漢紀》三十卷。荀悅《漢紀》三十卷。應劭《漢紀音義》三卷。崔浩《漢 表》十卷。袁希之《漢皇德紀》三十卷。侯瑾《後漢紀》三十卷。袁宏 《後漢紀》三十卷。張璠《後漢略》二十五卷。張緬《後漢靈獻二 帝紀》六卷。劉艾《後漢獻帝春秋》十卷。袁曄《山陽公載紀》十 卷。樂資《漢春秋》十卷。孔衍《後漢春秋》六卷。孔衍《漢春秋》一百 卷。宋胡旦《漢春秋問答》一卷。胡旦

右兩漢

《漢魏春秋》九卷。孔舒元《蜀漢本末》三卷。趙居信《蜀鑑》十卷。 宋李文子《魏氏春秋》二十卷。孫盛《魏陽秋異同》八卷。孫壽《魏武 本紀年歷》五卷,《魏紀》十二卷。魏澹《魏略》五十卷。魚豢《吳紀》 十卷。晉環濟《吳歷》六卷。胡沖《吳錄》三十卷。張勃《吳書實錄》三 卷。

右三國

《漢晉陽秋》五十四卷。習鑿齒《晉紀》四卷。陸機《晉紀》二十三 卷。干寶《晉紀》十卷。曹嘉之《晉紀》十一卷。袁粲《晉陽秋》三十二 卷。孫盛《晉紀》二十五卷。宋劉謙之《晉紀》十卷。王紹之《晉紀》四十 五卷。徐廣《續晉紀》五卷。郭季產《續晉陽秋》二十卷。宋檀道鸞《晉 史草》三十卷。蕭景暢《晉春秋略》二十卷。唐杜延業《晉後略》五 卷。苟紀《漢魏晉帝要紀》三卷。賈匪之撰《宋略》二十卷。裴子野《宋 春秋》二十卷。王琰《宋春秋》二十卷。鮑衡卿《宋紀》三十卷。王智 深《齊春秋》三卷。吳均《齊典》五卷。王逸《梁典》三十卷。劉璠《梁典》 三十卷。陳何之先《梁撮要》三十卷。陳陰僧仁《梁後略》十卷。姚最《梁 太清紀》十卷。梁蕭韶《梁典》三十九卷。謝昊梁承聖《中興略》 十卷。劉仲威《後梁春秋》十卷。蔡允恭《陳王業歷》二卷。陳趙齊旦

右六朝

《後魏紀》三十三卷。盧彥卿《魏國紀》十卷。梁祚《魏典》三十卷。 元行沖《三國典略》二十卷。唐丘悅以關中鄴都江南為三國紀南北朝事《北齊 紀》三十卷。崔子發《北齊志》十卷。王劭

右北朝

《隋後略》十卷。張太素《隋紀》二十卷。呂才《隋紀》十卷。丘啟期

右隋

《唐歷》四十卷。唐柳芳《續唐歷》二十二卷。韋澳《唐春秋》三十 卷。吳兢《唐春秋》二十卷。韋述《唐春秋》六十卷。陸長源《唐統紀》 一百卷。陳嶽《唐朝年代記》十卷。唐焦潞《唐紀》四十卷。宋陳彭年 《唐年歷》一卷。唐劉軻《唐年補錄》六十五卷。賈緯《唐餘錄》六 十卷。王皞《唐年統略》十一卷。郭傪《續唐錄》一百卷。宋敏求《唐 典》七十卷。王彥威《唐錄政要》十二卷。凌璠《唐鑑》十二卷。范祖 禹《唐鑑》五卷。石介

右唐

《五代通錄》六十五卷。宋范質《五代史》一百五十卷。盧多遜 《開皇紀》三十卷。鄭向《五代春秋》二卷。尹洙

右五代

《九朝通略》一百六十八卷。熊克《中興小曆》四十一卷。熊克 《國朝編年政要》四十卷。蔡幼學《中興遺史》六十卷。趙甡之 丁未錄二百卷。李丙《國紀》五十八卷。徐度編「《通鑑長編》一 百六十八卷。」李燾《續通鑑長編舉要》六十八卷。李燾《思陵 大事記》三十六卷。李燾《阜陵大事記》一卷。李燾《建炎以來 繫年要記》二百卷。李心傳《建陸編》一卷。陳傅良《皇朝編年 舉要》三十卷。陳均《備要》三十卷。陳均《中興編年舉要》十四 卷。陳均《備要》十四卷。陳均《三朝北盟集編》二百五十卷。徐夢 莘《集補》五十卷。《續宋編年》十八卷。李燾《續宋中興編年》十五卷。元劉時舉

右宋

「王氏《五位圖》」十卷。唐王起「《廣五運圖》十卷,《五運錄》」十二 卷。唐曹圭《正閏位歷》三卷。唐柳璨「《歷代帝王正閏五運圖》 一卷,《五運歷》一卷,《運歷圖》」六卷。宋龔穎「《五運紀年志》一 卷,《五運甲子編年歷》」三卷劉蒙叟《三五歷紀》二卷。徐整《渾 天帝王五運歷年紀》一卷,《通歷》三卷。徐整《通歷》十卷。馬總 《續通曆》十卷。孫光憲「《許氏千歲歷》三卷,《帝王年歷》」五卷 陶弘景《分王年歷》五卷。羊瑗《國志歷》五卷。孔衍《年歷》六卷。皇甫 謐《共和以來甲乙紀年》一卷。盧元福《古今年代歷》一卷。 唐賈欽文《建元歷》二卷。唐張敦素《帝王歷數歌》一卷。唐劉軻《古今 年號錄》一卷。唐封演《嘉號錄》一卷。唐韋美《兩漢至唐年紀》 一卷。唐李康乂《唐至五代紀年記》二卷,《歷代君臣圖》三卷, 《歷代年號》一卷。李昉《帝王年代圖》一卷。郭伯邕《古今類聚 年號圖》一卷。杜光庭《年號歷》一卷,《歷代年譜》一卷。徐鍇《編 年手鑑》一卷。周韻《帝王歷數圖》十卷。路惟衡《歷代統紀》一 卷。章寔《視古圖》一卷。侯利建《古今通系圖》一卷。魏森《帝王鏡 略》一卷。劉軻《帝王事蹟相承圖》三卷。牛檢《紀年指歸》五卷, 「《唐聖運圖》二卷。」薛璫《編年通載》十五卷。宋章衡《帝王經世 圖譜》十卷。唐仲友《疑年譜》二卷。劉恕《帝系譜》二卷。唐張愔《歷 代紀年纂要》一卷。元察罕

右運歷

《帝王世紀》十卷。皇甫謐起三王盡漢魏《帝王世紀音》四卷。虞綽《帝 王本紀》十卷。來奧《續帝王世紀》十卷。何茂林《洞紀》四卷。韋昭 起庖犧至漢建安十七年《續洞紀》一卷。臧榮緒《帝王要略》十二卷。環濟 《先聖本紀》十卷。劉縚《帝王世錄》一卷。甄鸞《華裔帝王紀》三 十七卷。楊曄《年歷帝紀》三十卷。姚恭《歷代紀》三十二卷。庾和 之《帝錄》十八卷。諸葛耽《十代記》十卷。熊襄《帝王編年錄》五 十一卷。盧元福《洞歷記》九卷。周樹《帝王紀錄》三卷。褚無量《三 國春秋》二十卷。員半千《六代略》三十卷。李吉甫《稽古典》一 百三十卷。唐穎《史略》三十卷。杜信《廣轅本紀》三卷。王權《通歷》 七卷。李仁實《通歷》十卷。馬總《續通歷》十卷。孫光憲《東海三國 通歷》十卷,《古今通要》四卷苗台符《紀年通譜》十二卷。宋庠 《續補通歷》十五卷。王叔《資治通鑑》二百九十四卷。司馬光 《舉要歷》八十卷。司馬光《稽古錄》二十卷。司馬光《通鑑紀事 本末》四十二卷。袁樞《通鑑綱目》五十九卷。朱熹《資治通鑑 外紀》十卷。劉恕《外紀目錄》三卷。劉恕《通鑑源委》八十卷。宋趙 完璧《編年紀事》十一卷。劉攽《通鑑前編》十八卷。金履祥《通鑑 續編》二十四卷。陳桱《通鑑長編》卷,《續通鑑長編》卷。 「《皇王大紀》八十卷。」胡宏《經世紀年》二卷。張栻《通鑑問答》五 卷。王應麟《大事紀》二十六卷。呂祖謙《解題》十二卷。呂祖謙《通 釋》一卷。呂祖謙《世史正綱》三十二卷。丘濬《讀書譜》一卷。陳傅 良《通鑑要略》:卷,《續通鑑要略》十卷宋章衡《紀年備遺》 一百卷。朱黼《歷代帝王纂要譜括》二卷。孫應符《南北征伐 編年》二十三卷。吳曾

右紀錄

「述史者體有不一,而編年、紀傳」,其概也。編年者以年 繫事,詳一國之治體,蓋本左氏;「紀傳」者以人繫事,詳 一人之事蹟,蓋本史遷。大較各有所長,而編年為古 矣。何者?紀、表、志、傳,自為篇章,不無煩複。故蕭穎士謂 「子長創為,不合典訓」,嘗深非之。然左氏依經為傳,而 《國語》一書,國別事殊,或越數十年而竟其義,亦知事 詞散出,難於綴屬,而自相錯綜如此矣。荀悅、袁宏、干 寶、褚裒之著作一程《春秋》。乃若《通鑑》一編,通群哲之 歸趣,總百代之離詞,雖其涉津九流,鈐鍵六𢓃,而實 王侯之龜鏡,經濟之潭奧也。今取其體裁相近者,並 列於篇,以具當代得失之林焉。

霸史

《華陽國志》十二卷。晉常璩《漢之書》十卷。常璩《蜀李書》九卷, 《漢趙紀》十卷和苞《趙書》二十卷。田融《二石傳》二卷。晉王度《二 石偽治時事》一卷。王度《燕書》二十卷。燕范亨《南燕錄》五卷。 燕張銓《南燕錄》六卷。燕王景暉《南燕書》七卷。遊覽先生《燕志》十卷。 後魏高閭《秦書》八卷。何仲熙《苻朝雜記》一卷。田融《秦紀》十卷。魏姚 和都《秦紀》十一卷。宋裴景仁撰梁席惠明注《涼紀》八卷。燕張諮《涼書》十 卷。涼劉昺《西河記》二卷。喻歸記張重華事《京記》十卷。段龜龍記呂光事 《涼書》十卷。高道讓《拓跋涼錄》十卷。《燉煌實錄》十卷劉昺《吐 谷渾記》二卷。段國《桓元偽事》二卷,「《鄴洛鼎峙記》十卷,《天 記》十卷」記梁元帝子諝事《十六國春秋》一百二十卷。魏崔鴻 《三十國春秋》三十卷。蕭方等撰起漢建安訖晉元熙《三十國春秋》一 百卷。武敏之《戰國春秋》二十卷。李概《吳越備史》十五卷。宋范 坰林禹記錢氏事忠懿王《勳業志》三卷。錢儼錢氏《戊申英政錄》 一卷。錢儼《錢氏家話》一卷。錢易《吳錄》二十卷。徐鉉記楊行密事《淝 上英雄小錄》二卷。吳信都鎬記楊行密入廣陵將吏五十人《邗溝要略》九 卷。記楊行密據淮南事《吳楊氏本紀》六卷。吳陳濬記楊氏始終《吳將佐錄》 一卷。記楊行密功臣三十九人事《江南錄》十卷。徐鉉湯悅記江南李氏三主事《江 南別錄》四卷。陳彭年《高帝過江事實》一卷。記吳李昇還金陵事《烈 祖開基錄》十卷。唐王顏記李昇據金陵事《江南李氏事跡》一卷,《江 表志》三卷。鄭文寶《南唐書》十八卷。陸游《南唐書》三十卷。馬令 《江南野史》十卷。龍袞《江南餘載》二卷,《吳唐拾遺錄》十卷 許氏《南唐近事》二卷。鄭文寶《唐餘紀傳》二十一卷。陳霆《前蜀 王氏紀事》二卷。毛文錫記王建事《前蜀書》四十卷。李昊記王氏本末「後蜀孟先主《實錄》」三十卷。李昊記孟知祥事「後蜀孟後主《實 錄》」八十卷。李昊記孟昶事《後蜀孟氏紀事》二卷。董淳記孟昶事《廣政 雜錄》三卷。何光遠記王孟據蜀事《廣政雜記》十五卷。蜀浦仁裕《蜀檮 杌》十卷。張唐英《劉氏興亡錄》一卷。敘漢劉氏四主事《三楚新錄》 三卷。周羽沖紀湖南馬殷周行逢荊南高季興事《湖湘馬氏故事》二十卷。 曹衍《荊湘近事》十卷。陶岳《閩中實錄》十卷。蔣文懌紀王氏據閩事《閩 王審知傳》一卷。唐陳政雍《渤海行年記》十卷。曾顏《陰山雜錄》 四卷。《十國紀年》四十二卷劉恕紀五代十國事《九國志》四十九 卷。曾顏記五代事《五國故事》二卷。記吳唐蜀漢閩五國事《天下大定錄》 十卷。

右霸史

孔子卜《陽》《豫》之卦,刳心著作,集百二十國書而成《春 秋》。然則古者國皆有史,不獨天子矣。《周禮》「外史掌四 方之事,達四方之志。」諸侯之書,則書國中之事,以達 於王朝者也。而天子又時巡以內之內史以董之。故 列國之史多藏周室。孔子觀於周而論次《史記》,其采 擷者弘已。後世史學中絕,唯一統之代,率修闕文,備 觀聽,至於群雄割據,多未暇遑,纂述之事也。然或推 奉正朔,或假竊名號,其匡定之偉略,制馭之密謀,不 無可觀者。當時方聞之士,私相綴述,以示勸戒,蓋往 往有之。通人達士,必博采廣覽,以酌其要,故備而存 之,謂之《霸史》。

雜史

《越絕書》十六卷。袁康吳君平撰《春秋前傳》十卷。何承天《春秋前 傳雜語》十卷。何承天《春秋後傳》三十一卷。晉樂資《魯後春 秋》二十卷。劉允齊《吳越春秋》十三卷。趙曄《吳越春秋削繁》 五卷。楊方《吳越春秋傳》十卷。皇甫遵《吳越記》六卷。《南越志》 八卷沈氏《十二國史》四卷,《春秋時國語》十卷孔衍《春秋後 國語》十卷。孔衍《聖賢事跡》三十卷。蘇易簡《閱古堂名臣贊》 一卷。韓琦

右古雜史

《楚漢春秋》九卷。陸賈《九州春秋》十卷。司馬彪記漢末事《九州春 秋抄》一卷。劉孝標注《史漢要集》二卷。王蔑《漢表》十卷。袁希之《漢 末英雄記》十卷。王桀《後漢雜事》十卷,《後漢文武釋論》二 十卷王越客

右兩漢

《魏晉世語》十卷。晉郭頒《魏末傳》二卷,《呂布本事》一卷。毛范 「晉武《平吳記》」二卷。

右魏晉

《宋中興伐逆事》二卷,《宋拾遺》十卷。梁謝綽《王霸記》三卷。 潘傑《宋齊語錄》十卷。孔思尚《五代新記》二卷。唐張紹古記梁陳北齊周 隋事《金陵樞要》一卷。王豹記六朝事《六朝採要》十卷,《齊梁相繼 事跡》一卷,《乘輿龍飛記》二卷鮑衡卿《淮海亂離志》四卷。 蕭世怡敘梁末侯景之亂《東宮新記》二十卷。蕭子顯

右南北朝

《隋開業平陳記》十二卷。裴矩《隋平陳記》一卷。稱臣悅亡其姓《大 業拾遺》一卷。唐杜寶《大業略記》三卷。唐趙毅《大業拾遺錄》 一卷,《大業雜記》十卷杜寶《隋季革命記》五卷。唐杜儒童記《河 洛行年記》十卷。唐劉仁軌起大業盡武德三年《朝野僉載》二十卷。張鷟 記周隋以來事跡

右隋

《唐聖述》一卷。裴烜之今上《王業記》六卷。溫大雅「《太宗建元 實跡》一卷,《太宗正典》」三十卷李延壽《高宗承祚實跡》一 卷。裴烜之《唐書備闕記》十卷。吳兢起太宗至明皇《明皇政錄》十卷。 李康《明皇雜錄》二卷。鄭處晦《天寶亂離西幸記》一卷。溫畬《幸 蜀記》一卷。宋巨《開天傳信記》一卷。鄭棨記開元天寶事《開元天寶 遺事》六卷。王仁裕《天寶艱難記》十卷,《河洛春秋》二卷唐包 諝記祿山史朝義事《祿山事跡》三卷。姚汝能《邠志》一卷。凌準《大唐新 語》十三卷。劉肅起武德訖大曆《奉天記》一卷。徐岱記德宗幸奉天事《奉天 錄》四卷。趙元一《德宗幸奉天錄》一卷。崔光庭《建中西狩錄》 十卷。張讀《文宗朝備問》一卷,《國史補》三卷唐李趙記開元至長慶事 《補國史》六卷。林慎思《唐朝綱領圖》一卷。南卓《逸史》三卷。大中 時人作《闕史》三卷。唐高彥休記大曆至乾符事《唐書純粹》一百卷。林瑀 《唐機要》三十卷。劉直方《唐小記》一卷,《玉泉子見聞真錄》 五卷記懿宗至昭宗時事《封氏見聞記》五卷。唐封演《天祚承歸記》 一卷。蕭叔和記睿宗即位《唐末見聞》八卷。紀僖昭兩朝事《金華子雜編》 三卷。劉榮遠記大中咸通事《燕南記》三卷。谷況《唐故事稽疑》十卷。 崔立《平蔡錄》一卷。鄭澥記李愬平吳元濟事《平淮西記》一卷。路隋記吳元濟 始末《河南記》一卷。薛圖存記元和中平李師道事《元和辨謗錄》三卷。李德 裕《太和摧兇記》一卷。記太和甘露事《乙卯記》。卷。李潛用記太和李訓 甘露事次《柳氏舊聞》一卷。李德裕《開成承詔錄》二卷。李石記文 宗朝與鄭覃奏對事《文武兩朝獻替記》三卷。李德裕記《唐錄備闕》十 五卷。歐陽炳記武宗僖宗事《上黨紀叛》一卷。劉從諫事《貞陵遺事》二 卷。令狐澄《會昌伐叛記》一卷。記德裕相武宗破回鶻平劉稹事《壺關錄》 三卷。韓昱述李密王世充事《續貞陵遺事》一卷。柳玭《太和野史》十 卷。公沙仲穆《平剡錄》一卷。鄭吉記太和擒盜事《東觀奏記》三卷。裴庭裕記 宣懿僖三宗事《彭門紀亂》三卷。鄭樵記懿宗朝徐州龐勛事《咸通解圍錄》 一卷。張雲記咸通中雲南蠻寇成都《南楚新聞》三卷。尉遲樞記寶曆至天祐事《廣 陵妖亂志》三卷。郭廷誨記高駢鎮廣陵至楊行密事《中朝故事》三卷。尉遲 樞記宣懿昭三宗事《唐補紀》二卷。程柔記宣懿僖三宗事《會稽錄》一卷。紀唐 末越州董昌叛《雲南事狀》一卷。記唐末群臣奏招輯雲南蠻事《譚賓錄》十卷 胡據雜載唐事正史遺者《金鑾密記》一卷。韓偓記昭宗幸華州事《三朝革命 錄》三卷。徐廣載隋唐事盡天祐《南部新書》十卷。錢希白

右唐

《汴水滔天錄》一卷。五代王振記梁太祖事《汴州記》一卷。記梁太祖鎮汴 州事梁太祖《編遺錄》三十卷。梁敬翔《梁列傳》十五卷。周張昭遠 《後唐列傳》三十卷。周張昭遠《莊宗召禍記》一卷。後漢黃彬《晉朝 陷蕃記》四卷。范質《陷虜記》三卷。周胡嶠陷虜歸記其事周世宗《征 淮錄》一卷。記征壽州劉仁贍事《入洛私書》十卷。周江文秉記同光至顯德事 《後史補》三卷。周高若拙雜記唐及五代事《備史》六卷。賈緯記晉末之亂每事作 一詩系之《五代史初要》十卷。歐陽顗《王氏見聞集》三卷。王仁裕記 前蜀事《續皇王寶運錄》十卷。韋昭度《五代史補》五卷。陶岳《五 代史闕文》一卷。王禹偁《皮氏見聞錄》十三卷。皮光業記唐乾符至 五代事《玉堂閒話》十卷。漢王仁裕《耳目記》二卷。記唐末五代事《北夢 瑣言》三十卷。孫光憲

右五代

《宋世龍飛故事》一卷,《僊源積慶圖》一卷,《宋十朝綱要》 二十五卷李𡌴《太宗潛龍事跡》一卷。王延德《光聖錄》一卷。 錢儼《三朝遺史》一卷。陳湜《三朝聖政錄》三卷。石介《宋朝政錄》 十二卷,《三朝訓鑒圖》十卷李淑《淳化太平雜編》二卷。張齊 賢「《太平故事》二十卷,《三朝聖政略》十四卷,《三朝寶訓》」 三十卷呂夷簡《兩朝寶訓》二十卷。林希《仁宗政要》四十卷, 《寶訓要言》十五卷、《邇英聖覽》十卷丁度《神宗聖訓錄》二 十卷。林彪《宋朝事實》三十卷。沈攸《熙寧奏對目錄》一百卷。 王安石「《熙豐政事》十五卷,《太平紀要》二十卷,《太平盛典》 五卷、《三朝經武聖略》」十五卷王洙《治平經費節要》三卷, 《皇猷錄》一卷錢信記太平興國以後事《嘉祐名臣傳》五卷。張唐英《仁 宗兩朝列傳》二十卷,《皇祐平蠻記》二卷馮炳《征南錄》一 卷。《儂賊人廣州事》一卷霍建中《征蠻錄》一卷,《元祐分疆 語錄》一卷游師雄《本朝要錄》一卷、《水洛城記》一卷李格非 《靖康傳信錄》三卷。李綱又《建炎進退志》四卷,又「《建炎時 政記》三卷,《平燕錄》一卷,《南歸錄》一卷」沈琯《孤臣泣血錄》 一卷。丁時起《燕翼貽謀錄》五卷。王栐《亂華編》三十三卷。劉荀

右宋

《歸潛志》十四卷。金劉祁《平宋錄》十卷。元伯顏

右金元

《前志》有《雜史》,蓋出紀傳編年之外,而野史者流也。古 天子諸侯皆有史官,自秦漢罷黜封建,獨天子之史 存。然或屈而阿世與貪而曲筆,虛美隱惡,失其常守 者有之。於是巖處奇士,偏部短記,隨時有作,冀以信 己志,而矯史官之失者多矣。夫良史如遷,不廢群籍, 後有作者,以資采拾,奚而不可?但其體製不醇,根據 「疏淺,甚有收摭鄙細而通於小說者,在善擇之而已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