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第147卷

理學彙編 經籍典 第一百四十六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理學彙編 第一百四十七卷
理學彙編 經籍典 第一百四十八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一百四十七卷目錄

 詩經部彙考十五

  明王圻續文獻通考經籍考詩類

  焦竑經籍志詩經

經籍典第一百四十七卷

詩經部彙考十五 编辑

明王圻續文獻通考 编辑

經籍考詩類 编辑

《毛詩正紀外義》 卷。

宋咸著

《詩解》二十卷。

《吳駿著》。駿字希遠,浦城人。元豐中登第,官至饒州通判。

《詩傳》 卷。

王巖叟著

《家塾讀詩記》 卷。

呂祖謙著

《詩說》 卷

黃度著。度,新昌人。隆興進士,除監察御史。寧宗時累官煥章閣學士。所著又有《周禮說 》。曹粹中亦有《詩說》。

《讀詩臆說》十卷。

王宗道著

《詩辨學數》十卷。

王居正著

《周詩義》二十卷。

茅知微著。知微,仙遊人。景祐中,龐籍以德行薦,補州學教授。

《詩學發微》 卷。

楊明復著

《詩衍義》諸書 卷。

湯建著。建,樂清人,於天文、地理、古今制度,考覈精詳。

《嚴氏詩輯》 卷。

《嚴粲輯》。粲字明卿,邵武人。精毛氏詩。

《毛詩說》 卷。

許奕著。奕,簡川人。慶元五年,擢進士第一,授東川節度判官,論諫甚多,帝稱「骨鯁。」 天資孝友,通籀、隸書。

《詩膚說》 卷。

高斯得著。斯得稼之子,紹定初進士。稼死王事於沔,無意仕進。李心傳領史事,辟為史館檢閱,後累遷翰林學士。

《朱子詩傳附錄》纂 卷。

胡一桂著

《詩集解傳》三十卷。

《高頤著》頤,寧德人,舉進士。

《詩經講義》 卷。

福安陳經著經,慶元進士。

《詩經講解》 卷。

舒璘著。璘,四明人。乾道中為徽州教授。徽詩、《禮》久不頌習,璘作《詩禮講解》,家傳,人誦。

《東宮詩解》 卷。

劉爚著。爚,建陽人。與弟炳,皆朱子高弟。仕至工部尚書。諡「文簡。」

《毛詩傳》二十卷。

譚世選著。世選,茶陵人。初以尚書獻策補官,凡五薦漕臺,皆為舉首。所著又有《史評羽翼》《漢儒議論》等書。

《詩講議》 卷。

餘干柴中行著

《詩攷》 《詩地理攷》 《詩辨說》 《詩草木鳥獸譜》 卷

鄞縣王應麟著。王柏亦有《詩攷》。

《岷隱續讀詩記》 卷。

永嘉戴溪著

「《白石詩傳詩訓》詁」 卷。

錢文子著

《詩註》 卷。

趙汝談著

《詩解》 卷:

陳鵬飛著

《誦詩訓》五卷。

李心傳著

《詩學管見》 卷。

浙錢時著

《毛詩章句疏義》 卷

魯世達著

《詩講義》 卷。

喬執中著

《詩說》 卷

曹粹中著

《朱公詩解》 卷。

戴亨著

《毛詩解 卷》。

瑞安陳傅良著。傅良,瑞安人。乾道中進士。為中書舍人,引裾諫光宗朝重華宮。官至寶謨閣待制。學者稱「止齋先生。」

《詩記》 卷。

方道叡著

《毛詩說略》 卷。

余端禮著

《詩大義》 《詩贅說》 卷

時少章著

《詩經訓註》 卷。

安成劉應登著

《詩傳微》 卷。

豐城陳煥著

《詩義解 卷》。

韓惇著

《詩直解》 卷。

呂椿著

《詩傳註疏》 卷。

謝枋得著。枋得,弋陽人。平生無書不讀,為文章高邁奇絕,汪洋演迤,自成一家,學者師尊之。

《詩名物抄》十卷,《詩集傳》 卷

元金華處士許謙著

朱子《詩傳疏義》二十卷。

朱公遷著。公遷字克升,鄱陽人。其父梧岡翁聞同郡準軒、吳中行得聞朱子門人黃幹之學於廣信饒魯,往準軒學焉,於是大肆力於學,經傳子史百家之書,禮樂律曆、制度名物之數,無不貫通而悉究之。初以遺逸徵至京師,授翰林直學士,力辭,不許,章七上,乃出為金華郡學正。勤於著述,剖析《經傳》,極其精緻。

《詩國風小雅說》 卷

福清黃舜祖著

《詩傳通》釋 卷。

劉瑾著。瑾,安福人,博通經史,隱不仕。

《詩雜說》 卷。

吳師道著

《讀詩傳》 卷。

沙縣蕭山著

《詩集》三卷。

《王都中著》。都中,福寧人,積翁子。歷仕四十餘年,清白之操,得於家傳,治郡之績,雖古循吏無以尚之。

《詩經序錄》 卷。

吳澂著

《詩記》 卷。

休寧陳櫟著

《詩經講說》 卷。

《顏達著》達,江陵人家貧力學,行義自持,不苟合於人。

《詩口義》 卷。

同安丘葵著

《詩經發揮》 卷。

吉水楊舟授《詩經》於謝南窗作。

《詩義指南》十七卷。

分寧雷光廷著。光廷家居授徒,學士程鉅夫、詹天遊皆其徒也。至元間遣使徵拜,未幾卒。學者稱「龍光先生。」

《風雅遺音》 卷。

南昌熊凱著

《詩經解頤》 卷。

豐城朱善著字修萬,洪武中文淵閣大學士。

《選註風雅源流》 卷。

楊文恪著

《詩經指要》 卷,「《風雅》逸編 卷。」

楊慎用修著

《詩經演義》 卷。

梁寅著

《詩經詳釋》 卷。

何英著英鄱陽人

《詩經演疏》 卷。

陳謨著謨泰和人

《詩傳通證》 卷。

「贊善陳《濟著》。」 濟,武進人。

《詩經輯說》 卷

潘文定著

明焦竑經籍志 编辑

詩經 编辑

「《一字石經魯詩》六卷,《今字石經毛詩》」三卷。

右石經

《魯故》二十五卷。《魯申公》。

《齊后氏故》二十卷。后蒼:

齊《孫氏故》二十七卷。

《韓故》三十六卷。《韓嬰》。

《毛詩故》三十六卷。毛萇撰,鄭元箋。

《毛詩故》四卷。李恕。

《廣川詩故》四十卷。董逌:

右故訓

《子貢傳》一卷。

《韓嬰傳》二十二卷。《薛氏章句》。

《毛萇傳》十卷。

《韓詩內傳》四卷。

《韓詩外傳》十卷。

《齊后氏傳》三十九卷。

《齊孫氏傳》二十八卷。

《夾漈詩傳》二十卷。鄭樵:

《錢氏詩傳》二十卷。《錢文子》:

《穎濱詩傳》二十卷。蘇轍:

《詩鮮于傳》二十卷。

《詩傳遺說》六卷。《朱鑑》:

《楊氏傳》二十卷。《楊簡》。

《詩傳旁通》十五卷。梁、益。

《詩傳通釋》二十卷。劉瑾:

《毛詩注》二十卷。王肅:

《毛詩注》二十卷。《葉遵》。按隋志作業遵

《毛詩注》二十卷。王元度:

《詩總聞》二十卷。王質。

《詩輯》三十六卷。《嚴粲》:

《毛詩集注》二十四卷。崔靈恩。

《毛詩集解》三十卷。《段文昌》:

《詩說》二卷。程頤:

《毛詩集解》二十卷。丘鑄。

《毛詩集解》十二卷。《李迂仲》。

《詩集注》八卷。朱熹:

《逸齋補傳》十二卷。

《詩解》二十卷。陳鵬飛:

《詩詳解》十二卷。李少南。

《詩序》三十卷。黃度:

《詩學備忘》二十四卷。李簡。

右傳注

《毛詩大義》十一卷。《梁武帝》。

《毛詩大義》三卷。蘇子才:

《毛詩正義》四十卷。孔穎達:

《毛詩義疏》二十卷。舒援。

《毛詩義疏》二十八卷。沈重。

《毛詩述義》四十卷。劉炫:

《毛詩章句義疏》四十卷。魯世達:

《毛詩釋義》十卷。謝沈。

《毛詩纂義》十卷。《許叔牙》。

《張氏義疏》五卷。

《毛詩本義》十六卷。《歐陽修》:

《毛詩要義》二十卷。《魏了翁》:

《毛詩義方》二十卷。林洪範:

《毛詩折衷義》二十卷。劉宇。

《詩義》二十卷。王雱:

《詩演義》八卷。梁寅。

《詩傳疏義》二十卷。朱公遷:

右義疏

《毛詩義問》十卷。《劉公幹》:

《毛詩義駁》八卷。王肅:

《毛詩駁》五卷。王基:

《毛詩異同評》十卷。孫毓:

《難孫氏毛詩評》四卷。陳統:

《毛詩辨異》三卷。楊乂。

《毛詩異義》二卷。楊乂。

《毛詩雜答問》五卷。韋昭、朱育等。

《箋傳辨誤》八卷。周式:

《毛詩餘辨》四卷。

《毛詩釋疑》一卷。

《毛詩正論》十卷。劉孝孫:

《詩辨疑》一卷。楊時。

《詩辨妄》六卷。鄭樵:

趙德《詩辨疑》十卷。

《諸儒疑問》二卷。

《詩童子問》二十卷。輔廣。

《詩攷》五卷。王應麟《詩地理攷》六卷。范處義。

《詩攷》四卷。梁寅。

《詩疑問》六卷。朱倬:

《詩釐正》二十卷。《湛若水》:

右問辨

《韓詩翼要》十卷。侯苞。

《毛詩奏事》一卷。王肅:

《毛詩拾遺》一卷。《郭璞》:

《毛詩解序義》一卷。顧歡等。

《毛詩序義》二卷。《雷次宗》。

《毛詩集小序》一卷。劉炫:

《毛詩發題序義》一卷。《梁武帝》。

《毛詩序義疏》一卷。劉瓛等。

《毛詩誼府》三卷。元延明。

《表隱》二卷。陳統:

《毛詩指說》一卷。成伯璵。

《毛詩斷章》二卷。成伯琰。

《毛詩章疏》二卷。

《毛詩題綱》一卷。

《毛詩元談》一卷。

《毛詩別錄》一卷。張郃:

《毛鄭詩學》十卷。

《毛詩外義》二卷。宋咸。

《毛詩重文說》七卷。

《判篇》二卷。劉泉:

《別集正義》一卷。

《毛詩正記》一卷。

《詩統解序》一卷。

《關言》二十三卷。黃君俞。

《讀詩記》三十二卷。呂祖謙:

《詩解頤》四卷。朱善:

《詩集傳音義會通》 卷。汪克寬:

《續讀詩記》三卷。戴溪。

《詩義集說》四卷。孫鼎:

《詩傳纂疏》 卷。《胡一桂》:

《毛詩十五國解》一卷。吳申。

《詩說解頤》八卷。《季本》。

《放齋詩說》十卷。

《毛詩前說》一卷。《項安世》:

《魯詩世學》十二卷。豐坊:

右統說

《草木鳥獸魚蟲疏》二卷。《陸璣》:

《毛詩名物解》十卷。

《毛詩物性》八卷。

《毛詩名物解》八卷。蔡卞。

《詩集傳名物鈔》八卷。許謙:

右名物

《毛詩圖》三卷。

《毛詩孔圖經》十二卷。

《毛詩古賢聖圖》二卷。

《毛詩草木魚蟲圖》二十卷。

《小戎圖》二卷。

《毛詩譜》三卷。鄭元。

《毛詩譜》三卷。徐整。

《毛詩譜》二卷。太叔《求》。

「謝氏《毛詩譜鈔》」一卷。

《詩譜補闕》三卷。《歐陽修》:

右圖譜

《毛詩箋音證》十卷。劉芳:

《毛詩音》十六卷。徐邈等:

《毛詩音》二卷。徐邈。

《毛詩注音》八卷。魯世達:

鄭元等《諸家音》十五卷。

《詩古音辯》二卷。鄭犀。

《毛詩音訓》四卷。李恕。

右音

《詩緯》十八卷。魏宋均注

右緯

詩三百十一篇,亡其辭者六。攷之《儀禮》,皆笙詩也。笙 詩有譜,以記音節,而無其辭,非軼之也。春秋諸侯卿 大夫賦詩道志,率無所擇,至攷其入樂,自邶迄豳,無 一在數。享之用《鹿鳴》《鄉飲酒》之笙《由庚》,《鵲巢》,射之奏 《騶虞》《采蘋》,靡匪雅與南也。然後知南、雅、《頌》之為樂無 疑矣。故曰:「以雅以南,以籥不僭。」季札觀舞《象箾》,南籥 者,《南》《籥》,《二南》之籥也;《箾》,《雅》也;《象》,舞《頌》之《維清》也。《文王 世子》又曰:「胥鼓南。」則南之為樂益明已。竊嘗論他經 可以詁解,而《詩》當以聲論。後世不得其聲而獨辭之, 知韓、毛諸家於鳥獸蟲魚之細,竭力以爭,而問其音 節,不能解也。古者審聲以知治,作樂以成教者,其亦 幾於絕矣。夫以聲感者於性近,而以義求者離性遠。 學詩而不知此也,與耳食何異?今錄其見存諸編,令學者與樂部類而觀焉。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