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戎政典/第193卷

經濟彙編 戎政典 第一百九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一百九十三卷
經濟彙編 戎政典 第一百九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戎政典

 第一百九十三卷目錄

 兵略部彙考九十一

御製親征朔漠紀略

戎政典第一百九十三卷

兵略部彙考九十一

编辑

《御製親征朔漠紀略》

编辑

「三十四年八月,噶爾丹至克魯倫河掠納木扎爾陀音後,竟於克魯倫、土喇相近處居住。自秋徂冬,將朕三次使臣甚加侮辱。朕因是深知此人力強志大,必將窺伺中原,不至殞命不止,豈容泛視寘諸度外。若聽碌碌庸人畏憚勞苦之言,恐後日亦似前代各省膏脂,盡糜費於邊塞矣。故預為遠圖。」 曾令三品以上「諸臣集議,比時議當征討者,舉朝不過三四人,其餘雖口稱小醜,何足計議,而中情甚是恇怯,是以朕心深咎之。風寒雨雪,皆所不辭,習於戰鬥之勁寇,亦所不避。決計親往,亦欲使天下自茲以往,永定寧謐,不為目前一時苟且之計也。從此秣馬厲兵,教營伍,練攻戰,激勵將士,申明賞罰。朕度官兵豢養有素,唯其所嚮,必不辱命,可深信也。」 乃告祭

天地、宗社、以二月三十日親統中路大兵往征。二月十

八日,撫遠大將軍領侍衛內大臣伯費揚古領西路兵啟行。兩路剋期四月下旬會於土喇。若噶爾丹從克魯倫河而下,與中路兵相近,而與西路兵相遠,則中路必待西路之兵。若噶爾丹在土喇地方,與西路兵相近,而與中路兵相遠,則西路必待中路之兵。規畫已定,於未啟行之前。二月十六日,特諭大將軍費揚古曰:「大兵進勦,朕與議政大臣所議者,已遣書諭爾外,今聞根敦帶青貝勒從洪俄賴以內進至七斯希卜地方,爾等兩軍勿誤以喀爾喀為厄魯特。此事至要,宜移知阿南達。又爾等過翁音後,選能事鄉導,給與商南多爾濟,從何地可達?約定日期,遣至朕軍前為善。此二事雖無大關係,偶思慮」 所及,因交與阿迪,令諭知之。二月二十三日,又特諭大將軍費揚古曰:「覽總兵官康調元所奏,有『山西巡撫所助騾匹米石俱未到』」 等語。朕觀此,或因大兵起程日期改近,稍有措辦未及,亦未可定。糧餉牲畜,所關最重。前後之間,將軍宜審顧萬全。西路所由道遠,運送糧餉較中路其難數倍。萬一糧「餉不能陸續運至,爾等兩軍恐致匱乏,朕心深切憂慮。特手諭急速馳示。」 三月初一日,又諭大將軍費揚古曰:「朕大兵至南口屯駐日,副都統阿玉璽等適至,奏稱前途鑿井易成,不勝嘉悅。爾等領兵至《喀倫奏報疏》內即約度至翁音日期,一併具奏。又將到土喇日期,詢問喀爾喀能事鄉導,以地名與日期亦約略擬定奏聞。朕所統大兵行駐,皆因西路兵之故,量寬時日,諭爾知之。」 三月十九日,大將軍費揚古奏疏至,疏稱:「臣等率領大兵於三月十三日至喀倫,即於十四日分派京師及右衛兵。十五日,臣費揚古率領京師大兵、大同綠旗官兵由東路進、揚威將軍覺羅舒恕率領右衛大兵由」 西路進。詳詢鄉導,約計宿處凡十八站,四月初三日可至翁音;又二十一站,於二十四日可至土喇;又三站,於二十七日可至巴顏烏闌。又據副都統馮國相報稱,「上所頒發砲八門,於三月初七日至拖里呼地方」 等語。臣等不能久候,酌留都統伊勒慎每旗派護軍參領二員、護軍百人於喀倫俟砲「至護送前進;至翁音後,另行奏聞外,為此謹奏。」 康熙三十五年三月十四日題,即於十九日諭大將軍費揚古曰:「爾至喀倫,約計可至翁音土喇日期一疏,於三月十九日駐蹕揆宿地方,清晨已到云爾等四月二十四日可至土喇。朕大兵因雨雪稍阻,收拾輜重,雖急速前行,斷不能於二十四日前至土喇爾,所領兵於三月十六日之雨或有遲阻,將日期另行酌扣具奏。若無所遲阻,至翁音時亦另行明白具奏。爾軍中馬匹何如?糧車已至何處?得寧夏兵消息否?此等情形,每具疏時務期奏聞。正月二十八日,奔來喀爾喀之逃人,言噶爾丹在土喇河上游,為此特諭。」 又四月十三日,護軍參領車克楚、前鋒侍衛奇薩穆、喀爾喀盆楚克貝子之侍衛穆扎哈爾同鄉導二人、蒙古二人共七人來奏云:「臣等遵旨夜行晝伏,相機偵探,於伊扎爾厄爾幾納地方見噶爾丹形跡,有厄魯特之眾在彼是實。臣等於回行第二日,遇科爾沁土謝圖親王沙津遣往噶爾丹之俄七里等十」

五人云:「噶爾丹入吾計中矣彼言現今領俄羅斯砲手鳥鎗兵六萬再俟俄羅斯兵六萬至即順克魯倫河而下直抵科爾沁致爾二王著即為內應因將我等甚加敬禮遣回我等應與爾輩同行但我等之後現有厄魯特哨兵相隨爾等甚危可急去速行奏聞我等亦接踵而往」 等語。此信至即諭大將軍費揚古曰:「朕所統兵近喀倫地方,遣參領車克楚、前鋒侍衛奇薩穆於克魯倫尋蹤哨探。」 車克楚等歸奏:「初九日至伊扎爾地方,得見其形蹤。自彼處回行,於初十日遇沙津王所遣俄七里等十五人云:『噶爾丹於是月初從土喇向克魯倫移營,第三日將我等遣回,噶爾丹在達爾罕敖喇山』等語。由是觀之,『噶爾丹於朕所統之兵相近矣。此賊最為狡詐,潰遁時未必退回土喇、必渡克魯倫河、或自俄儂巴爾即奔色稜格地方、或繞巴顏烏闌之後詭遁。爾等兩軍若見彼順克魯倫河而下、隨之而往或致落後亦未可定。朕深切憂慮,特專遣人諭大將軍費揚古細訪彼處地方凡賊可以脫逃之路加意』」 堵截,勿以其順河而下,遂輕視之。為此特諭寫敕遣侍衛殷扎納同鄉導波羅等十五人,令其沿喀倫直尋翁音而往,務期必達大將軍費揚古軍中之信。自三月十九日到後,至四月二十一日始至。奏稱:「皇上三月十九日所頒諭旨,於本月二十八日未時駐劄阿爾哈林圖地方,接到臣等自三月」 十六日大兵經行,並未遇雨,二十二日有雨,薄暮復雪,途中稍有泥濘,軍行遲一二日之程。又砲車一日止行二三十里,不能緊隨大兵,因將「神威」 等大砲留於喀倫,派綠旗官兵守護。頃上所頒新製砲八門、《景山》子母砲二十四門,江南所進子母砲五十五門,用大同喂養隨行駱駝二百,負之而行。運米卿員喻成龍、侍讀學士范承烈於三月二十四日在招哈察罕和朔屯營處與臣會集,言「米車二十二三日可出喀倫,途中水草稀少,且牲口皆從太原長驅而來,盡皆疲瘦。請將十五日口糧留於喀倫,以備大兵凱旋。將十五日口糧運至翁音等地方備用。其二十日口糧,於小車及挽車牲口」 中,擇其可用者,運至土喇,供應大兵等語。臣等以大兵口糧所關緊要,會議將十五日口糧留於喀倫,其三十五日口糧盡運至土喇。小車及挽車牲口不足,則將載砲所餘隨行駱駝,令其助運。議定,遣喻成龍等往料理。臣從歸化城起程,將寧夏兵何時啟行,何日可至。翁音曾遣人問之,孫思克等回稱:「我等所領兵以二月二十二日啟行,計三十八日可至翁音」 等語。適諭旨至即遣人往,令將寧夏兵今至何處速行咨報。臣於四月初六日在翁音口之東席喇呼魯蘇台地方駐劄,大兵須按鑿井處下營,是以分為二隊而行。初七日駐師一日以俟後隊大兵初八日齊至烏闌厄爾幾地方駐「劄,寧夏之兵若於初九日亦至烏闌厄爾幾,臣等或一路進兵,或分兩路進兵,公同商酌定議,俟商南多爾濟赴御前時明白具奏。若仍不至正月二十八日逃歸喀爾喀之人既言噶爾丹在土喇上游,臣等焉可遲緩等待?則於初十日起營前往土喇,寧夏兵到日,令其隨之而進。又鄉導等約略計」 算,自烏闌厄爾幾初十日起營,經二十二宿,於次月初三日可至土喇河阿喇克山之西克勒和朔地方。為此,謹於康熙三十五年四月初七日具奏。本月二十二日諭大將軍費揚古曰:「『爾初七日奏疏,於二十一日酉時到。覽奏五月初三日可至土喇』等語。爾等原奏稱『二十四日至土喇、二十七日至巴顏烏闌,朕所統之兵,水草皆得無誤,故擬定二十五日至克魯倫河。今遣發前鋒探視形跡,得其活口。噶爾丹有自克魯倫而下情狀,距朕五日之程,其間爾等應節次奏報,俾朕易於酌行。爾等經久不奏,不知已至何處。欲久待,恐致遲誤,欲速進,恐在爾等之前。或行或待,二者皆關係重大,爾等作何行事?宜速報聞。兩路之兵有先到數日者,必相待而行,原有成約,朕因此緩行以待;倘不得已,日期所關至大,則當詳審關合而行。為此特諭遣侍衛額林辰、鄉導扎卜等,仍由捷徑速往,務期必達』。」 一面傳集前後營諸王、諸皇子、內大臣、都統、前鋒統領、護軍統領、副都統以上諸臣,諭曰:「前因大將軍費揚古奏稱四月二十四日可至土喇、二十七日可至巴顏烏闌,故整齊中路大兵,已逼近敵所。今大將軍費揚古等途中阻滯,久不啟奏;頃忽具奏更改日期。現今朕所統之兵既已近臨噶爾丹,無庸等待。費揚古之兵欲即行前進,鑲紅旗大營皇子允祉公福善、副都統孫扎七、侍郎席爾」 達等議稱:「不必等待,即行前進。」 餘諸王皇子大臣皆稱:「此番大兵非尋常可比,皇上親帥征討,苟非萬全,所關非細。」 費揚古所奏,展期

「十餘日耳,宜少待之。朕採聽眾論,嚴肅斥堠,躬親巡察,每日防禦。慮噶爾丹聞大兵至,突然遠遁也。」 四月二十六日,商南多爾濟齎大將軍費揚古所奏二疏至,其一疏稱:「前因卿員喻成龍等前赴臣所,言米車於二十二、三日出喀倫牲口從太原疾驅而來,盡皆疲瘦」 等語。臣等會議,將十五日口糧留於喀倫,其三十五日口糧令運至土喇,議定交發喻成龍等去訖。又寧夏之兵何時啟行,何日可至?翁音遣人往問孫思克等回稱「已於二月二十二日啟行,三十八程可至翁音」 等語。臣於四月初六日駐劄席喇呼魯蘇台地方,初七日駐兵一日,以待後隊大兵初八日齊至烏闌厄爾幾地方駐劄。寧夏之兵若「至烏闌厄爾幾,或一路進兵,或分路進兵,公同商酌定議,俟商南多爾濟前往時明白具奏。倘仍不至,臣等焉可遲緩等待?則於初十日起營往土喇,寧夏兵到日,令其隨之而進。自烏闌厄爾幾初十日起營經二十二站,於次月初三日可至土喇河。阿喇克山之西克勒和朔地方,俱經奏聞在案。」 初九日,據運米侍郎王國昌等報稱:「我等欽遵上諭,至山西太原府與巡撫會議,需用牲口甚多,各州縣千里、數百里不等,遠處採買,至太原府齊集,裝載兵役口糧。青草未生之際,牲口所需豆料及器械、帳房、鑼鍋、板片等物,於二月初八日陸續從太原府起程,經鴈門關險峻之山,行千餘里,至湖灘河所。又將大兵正項口糧、押車兵役口糧及駱駝、鞍、屉、繩索等物通融裝載。車輛雖重而牲口壯健,視有水處下營行走。今水草稀少,處處多有沙石,牲口漸多疲斃。行至喀倫海、柳圖等處,遇二十一、二十二晝夜大雨,北風飆發,牲口雖經遮蔽,因寒冷而斃者甚多。前後倒斃牲口數目,將效力人等所捐牲口四百餘匹補用尚且不足,又將我等官員及效力人員所騎馬騾幇助。現今挽車馬騾瘦乏者甚多,米糧不能全到。但大兵口糧關係緊急,斷不可遲誤。是以將現在稍可用之牲口,令其牽挽小車裝載。大兵二十日口糧竭力運至大兵外,又將十日口糧移送至郭多里巴爾哈孫地方,以備大兵凱旋之用,請留二十日口糧於喀倫。但小車之行甚緩,趕至大兵日期不能預必。大兵接續米糧甚為緊要;大將軍若不相助照看,貽誤亦未可定。今不預行報明,臨時雖加我等重罪,於事亦屬無益。行在相隔道遠,將此等艱難之處申明大將軍,求大將軍垂念,將兵、米二事措處萬全轉奏」 等語。臣即刻檄行大兵深入征討口糧,所關甚鉅。前給過八十日口糧食用,已五十日矣。計至土喇,即係散給口糧之期。郭多里翁音距土喇不遠,留於郭多里翁音之米運至土喇,亦不為難。今又將隨行駱駝遣往爾等處幇助爾等仍照前所奏,將三十五日口糧作速趲來,尾大兵而行,不可遲延去訖。臣率領大兵,初十日從烏闌厄爾幾起營,至察罕和朔。振武將軍孫思克、西安將軍博濟、副都統阿南達率領西安滿兵五百名,輕騎而來。於十一日至察罕和朔,與臣等會孫思克云:「我所領綠旗兵七千,部文一到,隨即起程。」 倉猝間馬匹難於齊備,兼以途中於三月二十一、二十二日遇大風「雨,馬匹、牲口半致擔誤。我所領之兵,現今在後距大兵有十日程,皆陸續行;是以我選擇兵二千人親自率領,趕至大兵同行。」 博濟云:「我領滿兵二千、漢軍兵一千,途中遇風雨,馬匹稍有擔誤;與大將軍所領大兵相距十日程,難以剋期趕至。將此兵內選擇二千人,親身率領,急速趕至大兵同行。今既議將運往翁音米石一半運至土喇,請將馬匹缺少之兵千人,即令其防護運往土喇米石,如此則於兵米二者似乎皆有裨益」 等語。於是臣等公同會議,令大兵直趨噶爾丹所在之處,擣其巢穴而勦滅之。其西安、寧夏之滿兵二千名、綠旗兵二千名,俱應照將軍孫思克、博濟等所言。其餘滿兵「一千名令防護按察使囊吉理所運送之米此兵留西安副都統席爾哈達祖良璧駐防協領等管轄其半留翁音之米著於孫思克標下所留兵內撥派五百名令副將張憲載率領守護至陝西西安寧夏等處調來滿洲漢軍綠旗兵四千名與大兵相距有十日之程不便由兩路進相應隨臣所進之路急速前來,與臣等一路同行。」 其一疏稱:「『准兵部咨開:據將軍孫思克疏請,留寧夏兵丁凱旋時所食一月之糧,隨後送至翁音地方;應令孫思克等於翁音地方少留官兵。此所運一月之糧及馱米、牲口一併收存交割之後,其運米官兵著令即回』等語。臣等竊惟大兵進勦,口糧關係甚屬緊要。米既運至翁音,則去土喇不遠。囊吉理等所運送一月口糧,一半留於翁音,一半即用其腳力運至土喇,似屬有益。」 按察使囊吉理

副將楊琳及運米各官,皆彼省大臣揀選才能人員,料此米可以運至土喇。因以口糧關係緊要,行文按察使囊吉理、副將楊琳等,為口糧關係甚要事內開:准兵部《移咨振武將軍孫思克疏》稱,「進勦之兵,若令親齎四月口糧,則滿兵跟隨人少,綠旗兵全無跟隨之人,裹糧而行,殊屬煩難。」 公議減去三千跟隨人役「口糧,令進勦之兵齎三月糧、一月乾糧,其預備凱旋所食一月之糧,暫留在後,運至翁音。」 此運米關係重大,不可不選派文武中賢能要員運送。因選出鞏昌按察使囊吉理、漢中城守營副將楊琳,令將洮岷道董紹孔等文武各官酌量擬派。臣等將出征事宜料理已畢,大兵於二月二十二日自寧夏起程。為此,謹具奏聞。康熙三十五年二月二十四日題,三月初八日奉旨:「該部知道,密封到部,應將此處移咨知會撫遠大將軍等因:前來大兵進勦口糧,關係甚要;按察使囊吉理、副將楊《琳爾》等俱係朝廷簡任要職,宜仰副皇上任用之意,竭心效力。今各路大兵將噶爾丹聲罪致討,擣其巢穴;而勦滅之。口糧所關,更為緊要,正臣子奮勵之秋。前者將軍孫思克等所議,未可拘執爾等運送萬人所需一月口糧之內,一半仍照孫思克從前所奏留貯翁音,交與孫思克等所留看守米石官兵,令其加意守護,其一半即以爾等運至翁音之人力牲口,速行趲運至土喇軍前。其防護運往土喇米石,於西安副都統席爾哈達、祖良璧處留兵一千名,令其護送。此所指等處將米運至,爾等勞績亦不小矣」 等因,已經行文。為此謹具奏聞。康熙三十五年四月十二日題:「商南多爾濟口奏,西邊之兵不便兩路行走,故從一路來,馬匹困乏,徒步者多。京師右衛、西安及西邊綠旗兵共一萬四千名前來,餘皆遣回。其大兵尾後所設驛站,亦且疲敝,所運之米,全然未至」 等語。因此言復令會議,皆以西二路兵今歸一路此兵甚為勞苦若噶爾丹人眾馬健則深為可慮且科爾沁沙津王之俄七里曾有俄羅斯兵六萬之語關係非輕因稍有瞻顧。朕諭之曰:「朕所統大兵不勞而至士得休息馬皆肥壯,不獨滿兵與綠旗兵丁,即跟隨人役,亦無一不至者。如此精銳整齊,人人願效死力。敵雖有十萬,朕躬親帥領,相機進勦。一面遣使,賊勢若眾,則與我兵交戰;勢若不敵,則潰遁。倘此賊竟逃,朕與爾等豈無後悔?」 議政諸臣云:「賊寇潰遁,則吾事濟矣。相應遣使。」 眾議僉同。於是遣使諭以利害,選擇喀爾喀納木扎爾郡王之長史庫即根、理藩院撥什庫納爾布等七人,諭以「爾等前往克魯倫河之歐德哈爾哈地方,潛蹤渡河,伏於北山溯流儘力前往偵探。曾聞噶爾丹順河而行,今或恐已過我兵駐劄之處,為此遣往。」 伊等回稱:「臣等遵旨至歐德哈爾哈踹看蹤跡,知賊未過此處。我等渡河溯」 流而上,行五十餘里,至塔爾吉而即地方見一人,我等將欲擒拿復旨,遂窮追之。適遇厄魯特伏賊三十餘人,欲圍我等,飛騎奔來。正當不能走脫之時,忽風霾大作,從後將我等環蔽,彼此不能相見,因順風而出。及視所在,已至古爾班圖爾漢口。「即此知我皇上洪福。」

「上天眷祐。」遂向天叩頭而來。厄魯特在塔爾吉而即地

方是實。又曾遣親近一等侍衛喀瓦爾達、一等侍衛巴唐阿、巴爾珠喀等、酌同前鋒至古爾班圖爾漢地方潛探賊哨來報二十四日、駐蹕察罕布喇克時回到。奏稱:「臣等遵旨前往、於前夜越過巴爾泰哈之山黎明時適至西圖爾漢山頂,賊之前哨始至我等避過偵看賊哨駐於山上尋水。臣等北向克魯倫河瞭望見有煙起厄魯特在此是實恐其窺見我等遮蔽於山曲折而來」 等語觀此兩次情節。益顯然洞悉矣中路大兵可齎八十日口糧行裝太重將二十日之米留於半塗今因等候西路之兵將及六十日特遣內府管駱駝官員催至米石於五月初一日給與古北口宣府綠旗兵二十二日口糧兼「賜所食牛羊。其有留下米石不足八十日口糧之人,皆補給之。」 於拖林地方整肅大兵,所獲厄魯特四人,賞賜衣物,明示以出師之故。令其偕使臣於五月初四日往。中路大兵以五月初五日前進。是日行五十里,駐蹕於阿敦七老之地。初六日行六十九里,至枯庫車爾地方。是日早,朕領親近侍衛行,遇西哨科爾沁之巴克席呼爾貝勒、喀爾喀車木楚克、納木扎爾公、阿玉璽公,朕諭之曰:「賊哨駐於古爾班圖爾漢地方,此當前所見者,名阿思哈圖山。爾等哨瞭,必占此山駐劄。明日賊哨不知爾等所在,必自阿思哈圖山之東來窺朕大營。朕之前鋒見而追逐,爾等可橫截擒拿,諭而遣之。」 初七日,原擬駐蹕於「《顏土庫》《列圖》」 地方,遂將大兵分排隊伍,綠旗居中,漢軍火器營排列

兩傍,盔甲烜赫、士卒奮勇、旌旗輝耀掩映山川。辰時來報:「朕所遣防哨一等侍衛喀丟往追竊窺我營之厄魯特七人至阿思哈圖山之東其伏在阿思哈圖山。巴克席呼爾貝勒等哨兵見而迎逐之朕笑曰:『何必追逐聽其報噶爾丹更佳』。」 是日午間至顏土庫列圖地方,原有水窪皆已枯竭。鄉導等惶懼四面奔馳尋水。朕思此原係有水之地,今忽無之,意者

上天欲我兵直抵克魯倫河,亦未可定。但步兵已行五

「十餘里,今又行四十餘里無水之地,若遇賊,如何可戰?且後隊之兵必至晚始到。」 遂傳喀爾沁和碩額駙噶爾臧諭曰:「爾今即前往,令爾父杜稜王札西領兵千餘名駐顏土山高處,防護大兵後隊盡過。若有警則一面交戰,一面報聞,無事則俟昏黑,隨後抽兵而來,斷勿洩露。」 密諭遣之。時各處尚未報得水泉,不勝憂慮。親近侍衛吳什回奏稱:「馳過一山坡,即得一泉往下流六、七里,約足供大兵人馬一夕之用。朕心深為欣悅。」 遂往前遍閱立營掘壕之處,明白曉示各旗。時厄魯特人將朕差往中書阿必達一人獨自遣回。令其口奏云:「聞中華皇帝親統兵前來,自爾使臣到,方知確信。我噶爾丹博碩克圖汗在土喇地方,不在此處,爾兵請緩之。若竟衝突而來,我則避去。必欲窮迫之,則我亦能抗拒」 等語。復遣盆蘇克、格隆喇嘛及中書阿必達、理藩院撥什庫,因才能克稱任使,授以防禦職銜之訥爾布往厄魯特。諭之曰:「朕此行,為蒙古諸部落不能咸遂安養之故,非必欲勦戮爾等而來也。今爾等請緩我師,此地水少,我師來日必至克魯倫河,始可緩耳。」 明白曉諭,薄暮促哨地遣往。是日賊之哨兵與我軍之哨兵相對而駐,因駐劄稍遲,後隊之兵安營未畢,掘壕未完朕躬親巡視,見之甚以為慮。將王及大臣旗纛,朕親自指視,令其防衛,至起更時始畢。令皇長子允禔、領侍衛內大臣索額圖徹夜巡「視,朕躬及諸臣侍衛軍士,皆未支帷幄帳房,俱身擐甲胄,直至天曉。」 是日行七十六里,因近庫烈圖山,其地名為庫烈圖西巴爾台布喇克。初八日天明時,令軍士皆暇豫,整齊隊伍已畢,朕減省侍從,登高阜處,用遠鏡眺望,俯見河流未有人跡,料賊必堅據此河、占此水,以圖死戰,因等候後隊之兵坐於高處觀看,東則有厄爾德厄拖羅海山,西則有從巴爾台哈直下臨河之山麓,此地因遮蔽觀看未晰。於是傳集科爾沁土謝圖親王、沙津、達爾罕親王、班第,喀爾喀車臣汗、納木扎爾王、席地西里貝勒、盆楚克貝子等,諭之曰:「賊必據河死戰,爾等率爾所屬蒙古兵二千人,將西邊從巴爾台哈直下山麓高處據之,作大兵全向此往之勢。賊若來犯,勿與之戰,誘之使來。賊若知我由此進兵而設備,則大兵便可奪河先據之。」 又命親近侍衛喀瓦爾達赫哲爾根帶領新滿洲侍衛,於厄爾德厄拖羅海一帶有無賊寇,確實偵探訖,正前行時,見一人從克魯倫疾馳而來,遣親隨侍衛往視之,乃朕所遣理藩院撥什庫訥爾布回奏云:「臣等於今早到克魯倫河,遇厄魯特七人,見我等即往上流遁去。喇嘛、中書二人令我回奏此情,伊等隨其蹤跡追去」 等語。朕急至克魯倫河閱視,已無賊蹤跡。因歎息,顧謂左右曰:「噶爾丹習於戰鬥,西攻回子,取千餘城,收四部落之厄魯特,盡殺其兄弟,破七旗之喀爾喀,所向無敵,乃不據克魯倫河而戰,則其庸劣懦怯,顯然可見矣。所云俄羅斯兵,亦屬虛妄。今我軍欲戰不可得矣,惟以窮追為至要耳。」 因待後隊兵遂於河取魚暫坐軍士齊到後,將此故告之,安設營壘,照前布置,至日未落皆備。是日,行四十八里,駐蹕克魯倫河之布隆地。方念深入賊巢,不知四面賊從何而來。分布哨兵,南則於巴爾台哈一帶地方安設,北則向塔爾吉而即口、僧枯爾口安設,東則於厄爾德厄拖羅海及河之下流安設,西則於克魯倫河之上流安設,內又設八旗防衛。薄暮時,朕謂前鋒營行走親近侍衛喀瓦爾達曰:「我軍明日擊賊哨兵,擒一活口,便得其真消」 息矣。正議時,適有頭隊前鋒統領碩鼐,哨地擒來厄魯特一人,問之,彼云:「皇上所遣使到時,我噶爾丹不信聖駕親臨,云中華皇帝不在中國安居逸樂,乃能飛越過此無水瀚海乎?」 及詳詢放回厄魯特四人所見黃幄、布城、網城起居之處,始信為實。今日伊親登北孟納爾山瞭望大兵,見軍行隊伍規模,云此兵甚嚴整,不似烏闌布通時,難於脫身。遂傳示其眾,令皆棄帳房器械,商量連夜逃遁等語。於是賞以衣服,仍令訥爾布趕送至前所遣二使臣之處。初九日,行十七里,駐蹕於克魯倫河之曲。是日,諭議政諸臣曰:「若噶爾丹欲相拒交戰,不應棄河與我。今觀其沿河上游,倉」

「惶而去,其為潰遁無疑。若帶綠旗步兵追趕,敵皆乘騎,必至遠脫。欲將步兵及粗重器械留下,以便追襲。」 諸王大臣等甚難之,後乃遵諭,於是諄切諭令內大臣阿密達領綠旗步兵為殿,令防禦四面,隨後行走。總兵官岳昇龍、馬進良、白斌等,各領標下馬兵隨之而進。初十日,見沿途帳房、釜鬵一切器物盡皆拋棄,「潰遁之狀,不堪觀矣。」 眾人之意,始猶以為引誘詐遁,後漸察之,甚為真確。是日從厄魯特逃來者接踵而至,所言皆如前。行五十五里,於克魯倫河之札各寨相對處駐蹕。克魯倫河以上,自正月無雨,旱甚,儼然隆冬,地無一莖青草。此數日天氣陰雲,下營甫畢,而雨草遂怒生。自出京師,至是馬尚臕壯,因此地無草,牲口微覺勞頓。十一日,行六十五里,駐蹕克魯倫河之克勒和朔。復諭議政諸臣曰:「此三日,一路看來,噶爾丹將老幼及日用器物盡皆棄之而遁,其奔潰之狀,甚為倉惶。今揀選我軍,將大砲留下,前往追逐。每佐領護軍一名,并火器營大砲,留於此駐蹕之地。」 十二日,追逐八十里,駐蹕於拖諾山前綏爾哈圖地方。議政諸臣等公議,「噶爾丹已極窘迫,連奔五晝夜,我師雖窮追五日,軍中因待火器,晝行早息,計其間已相距三日之程,中路之米,應於八十日內運至土喇,今尚不能望其運至。克魯倫按察使劉暟牲口所載米五百石,麪七千觔,既報以五月初九日至拖林,亦至十一日始到。嗣後米無到期。拖諾地方距拖林約三百里,劉暟之米,非十日不能運到。雖運到,亦不足大兵二三日之需費。揚古兵又無信息,我師止餘七日之糧,所關重大」 等語。因眾別無計策,觀噶爾丹潰遁蹤跡,并量酌所獲賊人之言,議將滿洲漢軍、火器營兵、親軍及前鋒兵全往,察哈爾兵、蒙古「兵、喀爾沁兵內,挑選馬匹可用者二千人,并綠旗三總兵之馬兵全往。著領侍衛內大臣馬思哈為大將軍,酌派參謀大臣將回行官兵之米湊為二十日口糧給之。」 諭曰:「爾等追逐五日前至土喇,料亦決不能及。如果可追及,朕躬斷不肯旋師。今噶爾丹破壞已盡,朕所目擊,想決然不敢再至。」 諭畢,于是將大兵駐劄防哨護衛之處,周詳指示。又念西路大兵乏糧日久,令速回拖林,將現到之米,不必給與朕所統官兵,令其徑過趲至土喇,以濟西路大兵續到之米。僅留支應數日,餘皆陸續催趲運至彼軍。十三日親視大將軍馬思哈等起營後,朕亦統所留之兵,於十三日旋師。是日行六十五里,復駐蹕於克魯倫河之克勒和朔地方。十四日午後,朕於四月十三日所遣侍衛殷扎納等齎大將軍費揚古二疏至一疏稱:臣等率領大兵於四月二十六日至杭愛山之喀喇拖羅海駐劄。時藍翎侍衛殷扎納等齎到皇上手書諭旨,并行在兵部咨稱議政大臣欽奉上諭:「議得皇上所頒《大將軍手敕》,已極詳備,應行文大將軍費揚古,預防噶爾丹遁走色稜格之路,留陝西兵令其攔截,伊仍親領大兵躡其尾後而來,一切皆當遵上諭所指示行。」 為此具題,奉旨「依議」 等因前來。臣等公同議得:上諭極為詳備,除臣等率領大兵躡尾後而進外,將軍孫思克等所帶陝西之兵,應仰遵上諭指「示,留以預防噶爾丹遁走色稜格之路,令其堵截。但陝西兵來時途遇風雨、馬瘦擔誤,先經題明挑選滿兵二千、綠旗兵二千,令趕隨大兵而行在案。今若留此四千兵,令堵截噶爾丹遁走色稜格之路則兵力單薄。臣等請照前所奏,仍從一路進兵。今聞噶爾丹從克魯倫河而下在達爾罕、敖喇地方,近於皇上所統大兵之處。臣所統官兵皆歡躍奮厲,思即刻躡賊尾而進,憑仗聖主天威,從後勦滅。但臣等本係庸劣,大兵行七十餘日,牲口稍疲,不能剋期速至。仰祈睿鑒,留臣等西路官兵一生面目,乞皇上稍緩六軍。為此謹具奏聞。」 康熙三十五年四月二十八日題。又一疏稱:「先是,運米卿員」 喻成龍等趕至軍前,稱「途中水草稀少,牲口從太原一直行來,皆致疲瘦。」 臣等公同商議,將十五日口糧留於喀倫,其三十五日口糧,將小車及挑選挽車牲口并載砲所餘隨行駱駝,令其運到。題明在案。查右衛官兵所齎八十日口糧,扣至五月初四日應滿;京師大兵所齎八十日口糧,扣至五月十一日應滿。因是曾移咨督運諸臣,言「爾等所運口糧,須於所齎八十日口糧未完之前,作速運到。據伊等回稱,四百餘乘小車,裝載米石,於四月初九日從喀倫起程,儘力催趲而行。看來地稍堅硬處,一日僅可行三十餘里。於砂磧坡嶺之地,一日僅可行二十里。大風起則為風所撼,難以推挽。隨所到處,天晚即行駐宿官兵,八十日口糧未完之前,不能運至大兵處,不得不預行報明」 等語。大兵口糧,所關甚要。臣等因撥駱駝七

「十餘隻往迎。米石,於四月二十五日在揆宿地方遣去,令以十五日口糧酌留喀倫,其三十五日口糧,仍照前議速運至土喇軍前。雖行文去後,至今仍未運到。看來路途遙遠,牲口之力不足,若再從土喇往前趲赴大兵,其勢更難。但噶爾丹既在達爾罕、敖喇地方,臣等所領大兵不便候西路運送之米,俟駱駝載米到後,所齎八十日口糧盡時即酌量續給,率領大兵前赴行在。到後仰請敕督運諸臣將中路大兵米糧分給臣路官兵。俱康熙三十五年四月二十八日題。」 是日行七十四里,駐蹕他爾渾柴達木地方。十五日,朕於四月二十四日所遣侍衛額林辰又齎大將軍費揚古奏疏至,疏稱「臣等率領大兵於五月初一日到厄布爾山溝之阿達克地方駐劄二等侍衛台吉布庫額林辰等齎皇上手書諭旨至臣等欽遵上諭,應即領大兵星夜前赴。但大兵所行路遠,牲口稍疲,且噶爾丹將布爾車克地方往前去十有餘程之草,盡行燔燒,故遣人於前途速往覓草。臣等率領大兵,仍於初三日趲行至土喇尾追噶爾丹,仰乞皇上稍緩六軍、留臣等及官軍一生面目。又藍翎侍衛殷扎納等於四月二十八日前往,時臣等以陝西官兵不便分留,欲從一路而進。其西路所運口糧,不能趲至大兵情由,曾具二疏交與殷扎納奏聞。未知殷扎納與額林辰誰先至行在?故將前二疏另行繕寫,一併奏」 聞。康熙三十五年五月初二日題,遂將此二疏事宜示議政諸臣。諭曰:「伊等西路情形,前此未經奏報,將朕二次從捷徑遣往侍衛,留住多日,始令來奏。西路糧絕,乃求中路之糧,約定日期三次違誤此等情由,朕已洞悉之,皆豫為料理完備。今此疏至,爾等眾人皆見之矣,果何如乎?」 諸臣及侍從人員咸奏云:「皇上預先料定,故雖兩路糧有擔誤,兵役無一困乏者。且移中路之糧經理西路,委曲周詳。臣等踴躍,歡忭無既。」 是日,行八十二里,駐蹕古土爾布喇克地方。十六日,大將軍馬思哈將從厄魯特來投誠之丹巴哈什哈、察罕西達爾哈什哈、呼戶諾爾之波碩克兔濟儂之羅雷厄木七等及二百家口,遣來審問。伊等稱:「噶爾丹見大兵形跡,竟夜奔遁於拖諾山,將欲拒戰,而不能遏止其部下之兵。又於厄赫木布爾哈蘇台地方,正欲於柳林內將駱駝臥列拒戰。聞西路兵聲息,噶爾丹乃云:『中路之兵,勢甚可畏,勿與爭鋒』」 ,竟擊西路之兵,搶掠而去。傳示後,即向土喇而行。眾兵連奔五晝「夜,又因無草,馬駝甚疲,戰兵五千餘人,鳥鎗以千計,至此地已極狼狽,及與西路兵交鋒,即已大敗。我等見事勢已去,先曾為使臣,三次到京,皆受聖主深恩,念此或蒙收養,故來投誠」 等語。又問噶爾丹情形,彼稱於交戰時先眾遁走,後被大兵所圍,我等於未合圍之先奔出,故此後情形不得而知。是日仍駐蹕所宿古土爾布喇克地方。十七日行四十四里,駐蹕西拖林。十八日行二十六里,駐蹕中拖林。是日正黃旗副都統阿南達齎《勦滅噶爾丹捷報》至此疏已經傳布中外無庸詳記。「庚午年將噶爾丹誘至烏闌布通之地,距京師七百餘里耳此時當使一人一騎不返朕用是積憾於懷者」 六年於茲矣。今噶爾丹違蔑誓言,包藏侈心,潛竄土喇克魯倫地方,煽惑人心,侮辱信使,稔惡貫盈,至於已極。念天下蒼生,恐將受其擾累精誠之意上告

《穹蒼夙昔》水泉乏絕之地,而靈源出矣。《芻茭》不產之地,

而茂草生矣;樵蘇不給之地,而薪槱足矣。噶爾丹者,如荒野之禽獸,去來無定。古人所謂「聚則比於烏合,群則同於鹿豕,羅之匪易,攫之實難,正此之謂也。」 朕統此,每佐領護軍六人,漢軍火器營二千人,綠旗兵二千餘人,蒙古兵二千餘人,直抵賊巢,毫無瞻顧,挺然而行者,朕躬非素嫺於軍旅也,非熟知地勢之險「易也,非習於觸冒寒暑也,非預諳其水草也,惟所憑者天理,所恃者人心」 ,故不懷安逸,不恃尊崇,與軍士同其菲食,日惟一餐,恆飲濁水,甘受勞苦,而為此行。

上天降鑒,

「祖宗默佑,將已經脫逃之賊寇,恰濟西師之困乏」,將斷

難俘獲之牲畜,適飽西路之饑疲,此果人力乎,抑由

「《天眷》乎?」由是觀之,我國家無疆之景福於茲可見矣。往

返,九十九日之內,凱旋京師,途經五千里,一人一騎未嘗困憊。留皇長子允禔殿後,亦不出二旬,咸振旅而歸。

欽惟

皇上統御萬邦,為中外生民主,文德誕敷,武功丕顯。

仁育義正,久道化成。聲教訖乎遐荒,太和洽於宇宙。比自削平三逆,十數年來,定臺灣海外之

「區郡邑。其地,翦西北塞察哈爾部落,平羅剎,來俄羅斯之貢,收服七旗喀爾喀數十萬眾而臣屬之。東西朔南,車書四達,薄海內外,無一不臣之民、不服之國矣。獨厄魯特、噶爾丹,窮奇醜類,梗化陸梁,恃其險遠荒忽,習於戰鬥,積二十餘年之狡寇,侵嚙迤西諸國城堡殆盡。其地斥磧綿邈,不水不毛,絕漠窮沙,非可」 以疆里計也。其人兇鷙桀驁,無禮無義,滅理亂倫,非可以恩信孚也。飽颺饑嘯,遷徙不常,蠶食鄰封,饕餮無厭。爰與我屬部之喀爾喀搆難,侵掠其牲畜、人民土地,擾害邊氓,志驕氣溢。我

皇上仁同天地、不忍加兵。

敕諭屢頒,俾其輯睦。迺怙終不悛,讎殺無已。且闌入

「內地」 ,重我藩,服之不寧,於是遣將出師於烏闌《布通》《大張》

《天討》。是時,噶爾丹脫能悔禍歸誠。

皇上猶許以進貢市易,資生如常,乃賊計不出此,大

創之後,猶收其餘黨,侵我邊陲,窺我斥堠。

聖心惻然。軫念塞外生靈,謂「此寇一日不除,疆宇一」

日不靖,中原之轉輸供億未有已時。三十五年春,

皇上決策親征,統貔貅百萬之師,遠度瀚海疾馳深。

「入」 ,直抵拖諾之境,白旄黃鉞,霆擊飆飛,逆寇震懾,

《天威》抱頭宵遁,奔命於巴顏《烏喇》。而西路諸將領先

已仰藉

指授,遏賊歸途,奮擊於昭木多,大敗之,獲其駝馬、牛

羊,甲仗,糗糧輜重之物無算。「逆賊脫身挺險,暫緩須臾」 ,而我

「皇上一怒安民。計必滅此而後朝食。」是年《冬》。

駕復幸塞外。濟河至鄂爾多斯。籌畫邊機。訓練兵士。

賊遣其渠帥丹濟拉率眾襲我餘糧,為官軍覺,擊走之,困敗無所得食,逆屬之頭目寨桑人等相率來歸,悉厚加恩養,授以官爵,於是羽黨離心,脅從悔罪,賊益窘迫就斃,遣其格罍《古英》齎奏,搖尾乞降,為緩兵逃死計。而我

「皇上明燭幾先」,逆知此賊之譎詐,不信,仍令大軍駐

「牧邊境、以俟春和。捲甲長驅、搗其巢穴、務使根株盡絕、毋令萌糵復生。」 三十六年二月

駕發京師、由雲中抵寧夏、分命諸路大將、棋布星羅

調集蕃兵,運籌饋餉。指示撲勦搜捕之宜。營壘部伍,坐作進退之法。「戈鋋耀日,旌旗蔽天。」

「萬乘臨戎,風雲變色。」於四月朔庚戌,進次於《狼居胥》。

山時哈密遵

諭旨:「生擒逆子塞卜騰巴爾珠兒、俘送」

行在。由是丹濟拉及阿拉卜灘丹津溫卜等為賊。

素所親信,罔不瓦解。四竄逆賊,危巢既覆,托足無門,兇黨盡除,乞援無路。自知罪惡貫盈,難延晷刻之生,遂自仰藥絕吭而死。厄魯特種類,悉皆歸順,無復遺孽。從此朔漠永清,邊方大定。爰振旅還京,凱旋飲至。

命所司詳察典禮、擇日祭告

《天地》、

宗廟、

社稷、

「頒詔肆赦,慶典舉行。濊澤滂流,神人胥悅。」《諸王貝勒》

大臣暨外藩蒙古王等、咸謂「功德隆盛、曠古所無,長治久安,與天無極。」 請上

尊號以慰群心。

上謙讓弗居。於是在廷大小臣工士庶人等、咸披悃

陳請謂

聖天子心存除暴,志切安民。雖萬里遙荒,異類吞并。

猶欲「怙冒而矜全之」 ,至不得已而用兵,而饋餉不煩於里閻,賦稅不加於常額,師徒不疲於徵發,玉石不至於「俱焚。」

大駕親征,殊方底定。櫛風沐雨,不辭寒暑之勞。減膳

分餐,頻恤將士之苦。用能剪除強寇,綏輯遠藩。邊徼為耕牧之區,寰宇享昇平之福。萬姓同心,恭上

尊號。

天高聽卑,冀從民願。搏顙呼籲,至再至三。

上終未之聽,許御史。阮爾詢疏言:

皇上親統六師,宣威制勝,摧枯拉朽,電捲星馳。自

出蹕以迄

回鑾往還三閱月,而大功底定。《一切用兵方略》出

「宸衷。咸宜詳示史臣、令其纂輯成書、光昭萬祀。」疏入。

下禮部、翰林院集議。禮部尚書臣。佛倫等謹議:

「皇上蕩平逆寇,邊塵永靖,率土同歡。」

奇勳冠乎百王

偉略超乎千古。自夫「運籌帷幄」 ,以及

「躬歷遐荒」、分布諸路之兵、獨握中權之要。一切糧餉。

之轉輸,師徒之簡閱,以及「奇正分合之勢,步伐止齊」 之方,定韜略於幾先,指山川於掌上。鉅細遠邇,靡事不周。激勵拊循,無微不至。凡此

神功之迅速,皆由

廟筭之萬全。允宜勒成一書、昭垂億世。其設局編纂

事宜。「俟閣」臣。詳議以請。內閣大學士伊桑阿等奏言:

皇上親臨朔漠、勦滅兇頑。念切乎除暴安民。事期乎

一勞永逸

宸謨獨斷,議絕旁撓。

睿鑒周詳、動無遺策。凡決機制勝之要、調遣策應之

方。期會遲速之程,征行駐劄之地,無不仰煩

《天授》上廑。

聖衷。至於更番斥堠、設伏偵探。相水草之利、籌輸輓

之宜,指畫情形,至精至備,灼知理勢,萬舉萬全,用能迅奏。

膚功丕揚。

《神武》「往返一百日之內,馳驅五千里而遙。」

勳高乎「虞帝之《征苗》。」

德,邁乎夏王之滅扈,凡有歷年用兵方略,一切 密諭機宜,以及

起居、《隨征記注》、并各衙門載籍、有關兵事者、悉請宣

付史館,編輯成書。庶幾垂

盛事於無疆。播

鴻猷於不朽。

上俞其請,啟館纂修。

《親征平定朔漠方略》,自康熙十六年六月始,訖於康

熙三十七年:臣。等學殖膚淺,才識疏庸,謹按前後《用兵始末》,據事實書,懼不足以鋪揚。

盛烈於萬一云爾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