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二十三卷 |
第二十三卷目錄
學校部藝文四
新建縣學記 明宋濂
重修安慶府學記 楊溥
重修武進縣學碑記 金幼孜
重修武進縣學碑記 胡濙
重修同安儒學記 彭時
重修臨桂縣學記 周紀
陽朔縣儒學記 吳惠
順德縣重修儒學記 薛藩
重修易州學宮碑記 丘濬
重建梧州府學碑 前人
重修梧州府學碑 李東陽
重修深澤廟學記 前人
重建婺源儒學記 程敏政
修太康儒學記 吳寬
吳縣修學記 前人
吳縣學射圃記 王鏊
重修大城儒學記 王瓚
重建連城儒學記 林華
褒崇陸氏子孫 王守仁
淶水縣重修儒學記 羅洪先
陳州修學記 費宏
選舉典第二十三卷
學校部藝文四
编辑《新建縣學記》宋·濂
编辑
歙漢縣也,初屬丹陽。自吳、晉而下,雖屢更為郡若州, 而縣仍舊名不廢。其地為東越奧區,號多佳山,水黟 川,為龍前奔,蜿蜒數百里不絕。紫陽、「問政」二山矗起 東南,勢若翔鳳飛瀑,紫荊諸峰又騰翥於後先,而黃 山正直西北,奇巒之可名者,凡三十六。丹壁翠崖,分 割陰陽,而吐龢降精於無窮。故士之生其間者,或以 「氣節著,或以道藝名,時有其人,近代稱多士,立言著 書,動足名家。」是固因山川之靈攸鍾,其沉𣹢陶育之 者,非立學之所致歟?初學在縣署之東,淳祐庚戌郡 守謝堂始建。至大庚戌縣尹宋節、至正甲申縣丞葉 琛皆葺而新之。壬辰兵起,歙之官廬民舍,焚爇無遺, 而學亦廢矣。淡煙荒照,荊榛蔽途,而狐兔或暮出衝 人,識者為之徘徊太息,如是者十年。辛丑夏,張侯齊 來為縣,慨然嘆曰:「歙為徽國,文公父母之邦,道德之 化,衣被天下,雖時逢尚武,而其鄉學可久廢乎?」遂請 於指揮使王公而經營之。會故址已更構紫陽書院, 乃於書院之東立表考宜,剪刈荒穢,別畚新土,克其 虧窪,高塏爽疏,有踰「其舊。中峙正寢,象厥正配。黼座 朱几,嚴事有容。旁圖從祀,於兩廡間。外敞正門,列以 畫戟,法庭端潔,磩平密鞏,欄楯翼遮,衝道直修。外為 都墉,樹以三門,上應靈星,熒光照煥。廟左別築講堂 直齋,以處講師暨弟子員。不嗇不侈,無愆彝憲。」經始 於辛丑九月,考成於明年壬寅八月。侯帥儒師,行釋 奠禮。牲幣有號,庭燎伊煌,樽俎維旅,法齊苾芬,神來 顧歆,如在左右。觀者歎慕,至于詠蹈,僉謂「侯之嘉惠 吾民者深,不可無紀,以貽永久。」于是教諭江材奉幣 請文,刻諸麗牲之碑。惟先王之制,由諸子以至公卿 大夫士之子,使之修德學道,春合諸學,秋合諸射,以 攷其藝而進退之,是文事武備均出于學也,所以興 師必受成而行,及其還也,則釋奠于學而以訊馘告, 曷嘗岐為二哉?自先教湮微,不復獲沾先王之澤之 盛,人徒見提幡鼓而簡車徒者,乃指為武,殊不知制 勝兩楹,折衝千里,而有所謂《詩》《書》之帥也。侯于下車 之初,能汲汲建學於用武之日,可謂知斯道矣。歙之 人士,尚當竭心一力,惇於「明體適用之學。平居之時, 則談俎豆而攻《詩》《書》,一遇四郊有警,則操戈上馬,以 收獻馘之功。使議者咸曰:是生文公之邦,而無忝山 川之靈者,庶幾不負建學之意。不然,豈予之所敢知 哉?」侯字仲賢,齊其名也。錢塘人,賢而廉行,以中書掾 擢為令。招徠懷集,民歡趨之,遂成市落。縣廨驛舍,皆 新作之,而尤急於農功。築長干、范坑、呂堨三埭,歲以 有秋,其善政蓋不一而足。當時相其成者,縣丞胡拱 辰、主簿王翮、典史梁棟及江材云。是歲甲辰秋七月 甲子,
《重修安慶府學記》楊溥
编辑
安慶,畿內郡,今朝廷慎擇守長,以宣政教,為京師馮 翼,篤近而舉遠也。正統三年春,鴈門王《璜子玉》以進 士授中書舍人,歷事翰林,來守是郡。謂「政化之興,係 學校必庶而富,而後有成績。」於是均徭役,平賦斂,慎 刑罰,卹困窮,由是民日嚮安,得務本以資衣食。乃惟 學宮歲久朽壞,聖賢遺像日就剝落,無以廣士子嚮「慕之心」,而於祀典弗稱。謀及僚友,捐俸廩,購材陶瓦, 父老富民,量力資助。由是百需告備。乃撤敝構,拓舊 址,汙者平之,虛者寔之,卑者崇之,隘者廣之,剝者飾 之。曾不踰年,廟宇孔侐,儀像孔嚴。講堂齋舍,高明宏 敞。儲廩有庾,會食有堂,以至士子游憩之所,下逮井 湢,咸底完固。由是丹雘黝堊,輪奐輝映,周旋俯仰,儀 矩森嚴。告成之日,吏民瞻望起敬,咸謂聖道允為世 所崇,而士子亦知向慕,樂於游學,以希成德。郡博士 建昌吳克謙具始末請記其事。余惟自古學校興廢, 顧上之人躬行何如耳。《傳》曰:「君子篤恭而天下平。」本 乎知遠之近,知風之自也。成湯克用三宅三俊,四方 丕式其德必曰用協「于商邑」也。方今我聖明在上,懋 昭大德,丕隆治化;畿內守長,尤重其選。王君由禁出 守,克崇學校,教民育才,以副聖心;明良相逢致治之 效,將儷美於唐、虞、三代。斯世斯民,抑何幸歟!是為記。
《重修武進縣學碑記》金·幼孜
编辑
武進。舊有學,在𣬉陵郡治之東二里許,創自有宋。國 朝洪武初,宰邑者復大而新之,歲久廟學傾圮。永樂 甲辰,訓導覃懷逯宏率諸生王忠輩繼葺之。時前進 士判陳州白瑜以內艱家居,慨欲協相其成,首捐資 為倡,遂募材鳩工,粗復其舊。明年,改元洪熙。今都御 史熊君概以大理卿巡撫,過郡謁學,嘗督有司修葺, 「未克訖事。」宣德丁未,鄱陽進士蔡貴來尹茲邑,留意 學政,視學制稍隘,乃捐俸貨民之隙地,於櫺星門東 創三門,又於後講堂勸民分地十餘尋,植以竹樹,正 泮池之偏,增築饌堂射圃,使復其常。於是廟貌有嚴, 堂廡有序,講誦有所,像設藻繪,煥然一新,至是可謂 大備矣。其郡人禮部尚書胡公濙嘆修復之難,念繼 葺者之不易,乃來屬余記其成。惟人才之興,本于學 校,而學校之興,係乎長民者之賢否。今是學之成,雖 創修前後,累累有人,固不俟於宰民者。然非貴之卒 成其功,其能完美壯觀若是之盛哉?雖然,君子之政 有先後,而學校之教有本末。貴之為政,能急於興學, 知所先矣。而世之學者徒事於決科名釣利祿之計, 于夫為學之本漫不以省,是可乎哉?夫微而道德性 命之蘊,顯而君臣父子之倫,日用事為之故,莫匪民 彝物則之所在也。學之者必察乎此,端誠意正心之 功,造窮神知化之妙,以達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要, 而後其本立於內。夫如是,則所謂科名利祿之自外 至者,有不足計矣。是固掌教者之任,而宰民者亦詎 能辭其責哉?尚勉焉!端為教之本,以率勵其士子,而 振起俗尚之弊。將見異時賢才之興,皆道德明秀出 而恢弘政治,堯、舜其君民,卓然為當代名臣,則於斯 學豈不重有光乎!是又建學之意,不可以不書。
《重修武進縣學碑記》胡濙
编辑
正統四年己未秋,武進縣學教諭鄱陽陶公圭,以書 并事狀來京,徵予記其廟學興建之由。蓋予昔遊泮 庠,敢忘所自而拒之?按狀,黃岡朱公恕來令是邑,下 車之初,展謁先聖,環視庭宇,規制逼窄,迫于民居,隘 陋弗稱,慨然有擴充撤新之志。白諸郡守廣西莫公。 公與議合,朱公即經營措置,凡居民迫于學宮者,悉 購他地易之,民亦樂從。有陸觀者,界居講堂後,則又 不待其易,以地二畝獻。由是鳩工度材,闢基既廣,悉 撤其舊。改築殿基,崇六尺;殿列一十八楹,高深各三 丈有奇,廣四丈四尺。殿後為講堂,東西二齋相向,庖 廚附饌。堂之側,兩廡戟門,舊規促陋,今悉闓爽。去戟 門南五十步,作泮池;環砌以石,立二石柱,楣揭「泮宮」 二字。又南十步為育賢門,門東北為儲粟之廩,又東 為教官廨舍三區。育賢門內稍東為射圃,中建觀德 亭;東西為諸生燕居之室二百楹。其宣聖四配、十哲 肖像,歲久漫漶,悉加彩飾。兩廡咸易新主,丹漆炳耀。 昔之隘者已廓、卑者已崇、隳者已植、略者已備,蔚乎! 廟貌之嚴肅,黌宮之偉觀也。經始於正統丙辰春三 月,落成於己未秋九月。規模弘遠,工績堅麗,見者聳 歎。且毗陵為吳季子采地,禮讓遺風,終古不泯。凡生 於其地、宦於其邑者,莫不感慕興起。今邑令朱公建 茲廟學,工費鉅萬,民不知役,百工趨助。是皆賢令措 置得宜,二尹、王公協恭贊襄,宣揚教化。人咸感激,慕 義興讓,成此偉績。教諭陶公懼久湮沒,無稽,徵文欲 垂不朽,故為識其顛末,俾來者有攷焉。抑又告夫「同 志居斯地者,尤當好學不倦,慎行修身,出為世用,黼 黻治道,使令名傳播,與茲學同,永于不朽,庶上不負 聖朝作養之恩,下不負賢令興教勸學之意也。吾黨 之士,幸相與共勉云。」
《重修同安儒學記》彭時
编辑
學校,王政之先務。自古人才用世,造就於學校者居 多;而風俗之成,亦必自學校始。此後世明君賢臣與 良有司所以盡心焉而不敢忽也。不務盡心乎此,其 何以善政治哉!同安在閩,泉為壯邑;其學自宋邑士 陳彥先協謀遷建,士風於是乎盛。迨我皇明統理天 下,因舊更新者屢矣。然葺方畢工而壞不旋踵,豈非「樂就簡易而憚改作之難故歟?」天順二年,劉君珣器 為同安丞,始至,祗謁文廟,退視學宮,慨其弊陋,即欲 興修,而力未能為。會以公務往藩府,見海賈所市多 良材,乃貸金錢貿載以歸。復勸邑義士捐資佐之,遂 庀工赴役。先構明倫堂,次東西齋,次大成櫺星門,以 及諸生退休之舍,廩庫庖湢之所,靡不改為。惟禮殿 仍舊,而飾像備器亦無不至。已乃經營購民地建閣 堂後,貯《經史》暨奉累朝頒降書籍于其中。適僉憲牟 公按臨,尤嘉劉君之志。會其工役,經始于庚辰之冬, 而訖於辛巳之秋,民不知勞焉。逾年,珣器以事赴京, 學門大成,戟門庖廚、垣牆,盡為霖潦摧毀。既還官,乃 謀重加飭治。於時僉憲豐城游公明奉璽書督學政, 以珣器不待程,督而有為,亟加獎勵,因規畫材用畀 之。於是自殿堂門廡以及垣牆,煥然一新,而規模壯 觀,視他學為盛矣。《學訓》安成、顏真具書本末,以紀成 績。嗟夫!為政而必崇飭乎學校者,非徒侈觀美,實欲 寧士心而作其怠也。士之安居於是,其可不知自勉 耶?夫自勉者必務進其學,而進學者舍先聖賢其何 法焉?先聖賢遠矣,當自近者始。近莫如朱子,朱子之 道學,即洙、泗、濂、洛相傳之正也。幸其嘗簿同安,兼治 學事,流風餘韻之在人,與格言大訓之具于《書》者尚 未泯。學者居其地,思其人,循其言,而實用其力,毋惑 於利欲,毋怠于近功,而安小成,務體道成德于科舉 詞藝之外,則聖賢之域可造矣。然後居則可以厚風 俗,出則可以輔治理,豈不有光于學校,無負諸君作 興也哉!學者勉之。珣器世家,吉之、永新,始以才德舉 其職貳令,而能盡其心于學校如此,其政之善可知 已。尤當特書為有司勸云。
《重修臨桂縣學記》周紀
编辑
孔子之道,天地之道也。國家生民,不可一日無者,伏 羲、神農、黃帝、堯、舜、禹、湯、文、武行斯道於上,孔子明斯 道於下,所謂「繼往聖、開來學」者,孔子也。我朝聖聖相 承,尊信孔子之道,內而京師,外而郡邑,皆崇廟祀,冕 旒而南面一視王者,《春秋》有事,與社稷等,甚盛典也。 正統甲子冬,予奉命巡歷廣右,拜謁孔子于臨桂縣 「學宮。顧瞻廟庭,石碑具存。稽之始末,蓋縣學初建於 城東南,再遷於城南舊縣治之旁,逮國朝始移置於 此,實宋宣成書院之故基也。洪武乙亥,重加修葺,距 今餘五十載,梁棟牆壁日就毀壞。」予慨欲新之,然未 敢妄作勞民。會有司修飭祀典祠宇,於是布政旴江 揭公稽、富川孫公曰良、按察使金華章公聰,參政上 虞謝公澤,雲中武公達,憲副會稽胡公智,參議新昌 甄公完,天台侯公臣,僉憲五羊湯公性方,文江王公 驥,玉山王公受,潮陽蕭公鑾,毗陵鄭公觀,湘鄉江公 玉琳,偕郡守姑蘇吳公惠,僉謀合志,各捐己俸為之 倡。于時同寅安成萬公節按節繼至,睹而喜曰:「吾輩 讀聖賢書,敢忘所自哉?」迺相與襄其成。縣令陳鼒又 勸邑之好義者出資補其缺,市材募工,綽有餘饒。經 始於己丑仲夏,落成於是歲仲冬。工善材良,既堅且 美,巍然煥然,不浮於度。廟之制,高二十五尺,廣四丈 有奇,袤五丈有半,視舊蓋增焉。再逾月而櫺星戟門 之仆者以立,欹者以正,腐者以更,規模宏遠矣。先是, 御史、三司朔望行禮,皆止府學。至是定議,朔日從府 學,望日從縣學。已而眾心懽悅,咸以為當。教諭三山 劉和、訓導番禺吳貞、仙城陳遺請曰:「是廟更修,式稱 瞻仰矣,宜有記以示於後。」予惟孔子後天地而生,知 天地之所以為始;先天地而沒,知天地之所以為終。 默運於冥冥之中,而有以裁成;輔相於昭昭之際,謂 其「道非天地之道」可乎?諸生游泳於斯,涵養於斯,瞻 拜起跪於斯,宛然聖人之在心目。宜其於家為孝子, 於國為忠臣。庶幾上不負朝廷建學育才之意,下不 負藩臬董事之勤。斯廟之修,豈小補哉!書以記之,使 後為賢有司者皆知所先務云。
《陽朔縣儒學記》吳惠
编辑
古帝王之治,一本於道。所謂道者,人倫日用之理,初 非有待於外。《孟子》曰:「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 也。建國君民,教學為先,蓋以此歟。我國家稽古崇文, 內設國子監,有彝倫堂;外設州、府、縣學,有明倫堂,無 非明君臣、父子、夫婦、朋友、長幼之倫。為是道計,學者 不可一日不謹,而治天下必本於此者也。所以絃誦 洋溢,士習丕變,前古弗能及矣。明倫之設,豈小補哉? 陽朔有學,其來已遠。歷年滋敝,衿佩咨嗟。正統元年, 安成萬君來令是邑,首謁宣聖,顧瞻徘徊,乃曰:「學校 不飾,何以興教化?」於是協謀,計其經費,遂鳩工集材, 修孔殿,建兩廡以及櫺星門。黝堊丹漆,視故有加。既 而遷舊學門,作後堂、會饌堂,又作讀書樓、觀德亭、神 廚膳房,靡不具備。惟明倫堂舊隘弗稱,乃廣厥址,撤 而新之。經始于正統十年乙丑夏五月,落成於是年 八月。高二丈三尺,廣三丈九尺,深視高加九尺,左右 翊以祭器書籍之房,規制宏敞,敻加疇昔。教諭蕭文 郁以為不可無紀,請予記之。按《郡志》,「陽朔為桂屬邑東制邕容、交廣之衝,南扼賓巒、巖、象之隘,孤峰絕巘, 勢險形蹙。令於此者,得以因循歲月為難,況望其以 教化自任,而於風土民俗加之意耶?」若萬君者,真可 謂知所本,為,人所難能者矣。嗚呼!學校王政之本,人 材,為政之具。諸子生長是邦,遭際聖朝文明之世,講 業是堂,朝斯夕斯,烏可不思奮然致力於聖賢根本 之學,俾他日出而為政,無愧於為臣事君之道,則庶 幾不負朝廷立教建學之意,與邑令用心之勤哉。若 徒竊文藝以資進取之計,則亦奚取焉?予為郡於桂, 方勉力學校,而聞萬令祗意不怠,則足以倡夫弛教 無政者,故不辭而記之。萬君名霽,字季丙,由庚戌進 士云。
《順德縣重修儒學記》薛藩
编辑
皇明,聲教四訖,文命誕敷。羅浮介桂嶺外,其蕉林荔 浦,皆禮樂所霑濡。望其宮牆,秩如也,膠序井如也,絃 誦其中者,蓋詵詵如也。我順德當南海一區,其建邑 自景泰三年始。宮牆俎豆,雖亦以是歲創新,然經制 多遺漏未備。有錢學士溥之役,則襄毅韓公為政。有 吳司空廷舉之役,則中丞李公為政。天運地靈,方斯 蔑如已。至於李侯、胡侯、葉侯、方侯,後先鵲起,廟貌重 新,則載在倫太史、呂廣文、梁廷評、梁計部諸載記中 可考,豈非琬琰與橋門並峙者哉?溫陵吳侯來蒞茲 土,會逢浦江倪侯建浮屠增形勝之後,樂贊其成,又 慨然以修飾學宮為己任。程工計費,悉捐橐以授高 君如璧。陶瓦斬木,甓塈榱棟之資,不浹日而辦,不移 月而煥然一新。博士王君一輿、唐君起崧、蘇君永泰, 介諸生詣余,請一言以識侯不朽。余不敏,竊謂古之 造士於學者,莫盛於三代庠序,教之為名,人倫之為 實,典謨雅頌,卦爻之為誦,「縞收、端哻、靼綼、綦偪、琮璜、 琚瑀之為佩服;而逶迤周旋、詠歌擊拊之為容聲。」諸 縉紳學士,類能舉之,類能言之。而學之弊,莫盛於後 世。學者束縛於經生之說,甚而至於訓詁之凡,亦不 能守,而巧為排調以苟徇之,呻吟呫嗶以希異時青 紫,一得志而弁髦隨之矣。毋論其精神之所注寓,即 不知禮、樂、射、御、書數為何物,將何取於學也?學士大 夫亦類能訾之,類能著之矣。今有本《詩》《書》《禮》《樂》之教 以自超於流俗,為俎豆宮牆光者,意在斯乎?意在斯 乎?順德之鄉,二百年來,掇巍科、居鼎鼐,功業爛然者, 不可勝數。闊略以至於今,說者不無有風氣漸移之 憂。吳侯力舉而培葺之,遂有首臚唱秩,編翰二太史, 以為後來輩出者前驅,天運地靈,一時為盛,是在今 日也。夫天地之氣,始於西北,盛於東南,西北為陰幽, 東南為陽明。陰幽者屬退,陽明者屬進。故文王彖《易》 於《升》,曰:「南征吉。」言陽剛在下,當前進也。夫子翼易於 《離》,曰:「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言嚮陽而物象明也。 嗟夫!物固有之,人亦宜然。吾鄉當陽明之象,其道主 陽主進。遙望斗牛,其煥然而亙中天者,又非此中興 會耶?文命聲教,於此益可徵也。《詩》曰:「無言不讎,無德 不報。」吾諸士其何以報?吳侯用是紀之稗史,著之惇 史,勒之貞珉,與宮牆膠庠,並垂不朽,是即以報侯意 也。博士王先生一輿,博雅清修,真足師表於一世。沿 牒學宮,又與茲役會。不佞承博士命,故樂記之,以為 多士嚆矢。吳侯名宗周,晉江人。王博士名一輿,南安 人。
《重修易州學宮碑記》丘濬
编辑
古昔帝王立教以成治,不惟有學,且有廟。《記》不云乎: 「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又曰:「古之教者,家有 塾,黨有庠,州有序,國有學。」古人建學,其制如此。又不 云乎?凡始立學者,必釋奠於先師。又曰:「皮弁登菜,示 敬道也。」其學有廟又如此。蓋明有禮樂,幽有鬼神,用 禮樂以教士,亦昭昭之際,而必致敬於冥冥之中,非 獨以報始教者之功德,實所以定入學者之心志也。 三代之制尚矣。自漢以來,郡國之學或立或否,或有 學無廟,或徒有夫子廟而無學。宋慶曆以後,始詔郡 縣俱立學,學必與廟俱。明建國之二年,即詔天下開 設學校,是時易州為邊鄙遠地,凡事俱草創,不能一 一如度。肆我文聖並建兩京,在近甸中,天光旁燭,德 澤近霈,聲教風化,達捷而染深,士風益振以變。乃成 化壬寅夏,汝寧羅山羅綺憲章,以鄉貢進士由舍選 授平陽府判,尋制於憂,復授太原,以薦陞知易州事, 本儒雅以飾吏政,毅然以作新學校為治郡第一事。 顧此州學宮堂宇傾圮,廟貌卑陋,與夫教養所需,祭 奠所用,多所廢缺。乃謀諸同知林治、判官張俊、許英、 吏目張傑,暨師生耆老人等為之經營規畫。凡廟所 有者,若殿廡,若像設之類,咸因其舊而新之。其所未 備者,範銅為籩豆簠簋之屬百八十事,爵琖之屬三 十二事。凡學所有者,若講堂,若齋舍之屬,或因其廢 而增之。其所未備者,「重修學宮廨宇若干間,增修諸 生齋」廬若干間。傾者以植,缺者以完,漫漶者以鮮明。 材良質堅,工善物備,以為經久之計。舉合制度如格 式,前此所未有也。起工於成化丙午夏四月,告成於弘治戊申春三月。時主州教事學正蘇韶、訓導張瑄、 宋律謂「茲役關繫為大,不可無紀述」,邀予門生李頤、 同郡庠生侯奎、劉述,奉書幣徵記於予。大矣哉!禮樂 之道,其為教於天下,不可一日無也。粵自有虞之世, 契作司徒,教以人倫,后夔典樂,以教冑子,則固以是 為教矣。孔子為萬世儒教之宗,其示學者以終身《為 學之序》,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則亦不外此以為 教焉。及其適衛,答靈公問,陳以俎豆之事,過武城而 喜子游弦歌之化,則為政者亦必從事於斯可知也。 雖然,豈但當時教者以是為教哉,而一時學者亦莫 不以是為學焉。周兼四代之學,春而誦,夏而絃,秋而 學禮,冬而讀書,皆必釋奠於先師。凡有釋奠之舉,必 有合樂之事,與夫上丁習舞釋菜,中丁入學習樂,凡 夫一日之內,自昕至晡,一年之間,自春徂冬,無須臾 而不置其身於几筵俎豆之間,屬其耳於詠歌節奏 之內,游其心於彝倫道義之中,非僻之心無自而入, 中和之德由是以成,學成而論定,出而列朝著則為 吉士,涖郡邑則為良吏,處庠序則為明師,進而位於 廟堂則為賢宰輔,莫不皆以平日所學於學校者以 治以教。使凡天下之人教者本此禮樂以為教,「治者 本此禮樂以為治。治而施教,而又推此禮樂以教其 後之人,後之人又迭推以教其後之人,俾承傳禪續 於無窮。」古之帝王,立教成治也,其本末功效蓋如此。 後世則不然矣,天啟、皇明,大復古制,列聖相承,本三 代之禮樂以為教。《易》在「光天化日」之下,禮樂之化,接 之近而得之先。而又有賢守如羅君者,承其流而宣 之,修泮宮以育賢才、崇聖道,為列郡倡,其志可嘉、其 績可書也。用是為之記,俾刻於《麗牲》之碑。
《重建梧州府學碑》前人
编辑
梧郡界,兩廣間實惟嶺南要地。皇上以邊徼之弗靖, 命都察院右都御史韓公、平江伯陳公畀以節鉞專 征之柄,以總鎮兩廣地。未幾,前總兵江公以召去,而 平江伯陳公實來繼之。武功告成,邊鄙肅清。於時韓 公實任總督之寄,諭於眾曰:「武功雖可以遏亂略,然 非聖人之所尚也。所以柔人心而銷融其強梗之氣, 莫若修文教;修文教莫若興學校。」公主其議,而前後 兩總戎公皆議允合。一時兩廣藩臬諸公以事在梧 者咸與焉。於是庀材鳩工,大肆興作。拓其基而大之, 撤其舊而新之。材足而良,工能以勸。都憲視事之暇, 躬為督視,眾心齊同,畢力殫藝,曾未踰時,而規制咸 備。中為禮殿,翼以兩廡,繚以周垣,廣庭重門,一一如 制。郡學峙其左,邑學峙其右,講誦之堂,齋祭之室,會 集休宿之所,以至庖湢庾廥,凡學所當有者皆備焉。 閎麗靜深,為兩粵學校之冠。議者謂非特嶺以南所 未有,雖中州亦不多見也。父老相與議於鄉曰:「嚮也 室家之不保,何有學校?」士民相與議於塗,曰:「『嚮也奔 走之不暇,何有誦讀』?呻吟之聲,化為弦歌荊棘之所, 變為俎豆伊誰之功?歟是不可不知所自。」於是廣西 按察司副使范君、布政司參議黃君,因眾心之所願 欲者,求予文以紀其實,將刻諸石,以垂永久。竊惟有 虞舞《干羽》而有苗格,魯僖作泮宮而淮南服,孔子亦 云:「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用文德以服遠,其來 尚矣。雖然,文德之敷,必在《徂征》之後,蓋先有以折其 氣,而後有以服其心。苟非大禹先有《徂征》之師,則兩 階之間,七旬之舞,豈能格有苗於萬里之遠哉?是故 文德武功,必相為用,又必有定所,有常時而後可行 之久遠焉。學校者,文德之所從出也。於此明倫,於此 議道,於此同風俗,於此造人材,出征於此受成,振旅 於此獻馘,鄉則於此飲酒,射則於此比耦,歲時率民 讀法之類,咸於此焉行之。開人心忠孝之天,立國家 紀綱之地,扶世教於不墜,廣材用於無窮,此先王立 教之大端也。若夫作士氣於委靡之餘,折奸謀於萌 芽之始,斂強悍之氣以囿之道義之區,斯又其微意 所在焉。公建學立廟之意,其有見於斯乎?予既序其 實,又竊魯人作詩,誦泮水之義,繫之以詩,俾邦人士 頌公之盛德,永永不忘也。《詩》曰:桓桓學宮,於江之滸。 禮殿中峙,翼以周廡。左郡右邑,兩庠夾輔。經閣峨峨, 圖書之府。講堂渠渠,論道之所。棲士有廬養賢,有庾 有庖有湢,有庭有戶。凡制所有,莫不具舉。室千斯楹, 墉百其堵。式完以整。鱗鱗雅雅。如砥之平,如翬之翥。 如日星之麗,如枝幹之附。像設惟肖,器用不窳。有事 上丁下丁,降俯於論。鼓鐘於舞,干羽。麗牲有碑,薦體 有俎。駿奔在列,心虔貌僂。有翼其趨,千百其侶。誾誾 秩秩,筐筩斯鼓。準員以規,則方以矩。容貌俉俉,衣裳 楚楚。言笑詡詡,和樂姁姁。匪道弗譚,匪善弗取。百粵 之墟,千祀之下。士風民俗,變而中土。如古鄒魯,如漢 潁汝。揆厥所由,夫豈無故?曰安陽公,今之申、甫。柔不 爾茹,剛不爾吐。爾饑而寒,我翼以哺。爾兇而頑,我碪 以斧。不飾而文,不威而武。新宮告成,四方來睹。父詔 其子,孫承其祖。相話以言,銘鏤肺腑。曰今學宮,昔為 草蕪。倏焉而成,莫非神助。匪惟學宮。我室我處,我田我耕,我子我乳。今我所有,莫非公與?公不自有,歸之 當宁。予因民心,代天作語。述此銘詩,以詔終古。
《重修梧州府學碑》李東陽
编辑
廣西梧州府附郭曰蒼梧縣。舊各有學,在東南門外, 學各有廟,中限山川壇。成化初,右都御史韓公雍開 置帥閫,特新學制,徙壇他所,并廟為一次,府縣二學, 左右附之,規度甚偉而未甚備,且門地卑湫,為雨潦 所困。諸公繼帥,屢欲修之,未暇也。比左都御史鄧公 總督於茲,謂總鎮王公、總兵毛公曰:「學校,風化之原 也,不可以武事廢,不可以遐服忽,盍相與圖之?」皆曰 「如議。」乃簡於郡屬,命知府張吉、同知謝湖凡諸執事, 以其意示之,皆曰:「如令。」於是鳩工度地,會其材物,卜 日興事,輦土為堤,周百二十步,高六尺,廣三倍之。又 鑿石以甃其外,又建石為櫺星門三,造甓為垣,為丈 百。堂有分齋,殿有翼廡,祭有庖庫,居有房室,其故皆 因而新之。廟樂始於韓公,祭器始于元教授吳熙,修 於前知府陳棫,歲久皆敝。於是延師募工,補葺肄習, 舉無遺缺,而學之事始備。經始於弘治之丁巳十月, 至戊午五月而成。教授鍾琪輩具書請紀成績,以示 來世。予惟古者文武一道,然禹定綏服,則分文教武 衛而為之制。蓋所謂綏服者,文以治內,武以治外,雖 其勢不可偏廢,而輕重之序有不容紊者。周以六師 統於司馬,而受成、獻馘皆於學行之,則文之該乎武 可見,為政者亦宜知所重矣。今之司民社者,往往以 期會簿書為急,置教化於不足為其或有疆場之事, 斥堠之警,震撼衝擊應接之不暇,則其治內非但不 容於不略,蓋必有廢而不舉者矣。梧為郡,當二廣之 衝,營陣所集,戎馬所聚,宜無急乎鉛槧卷冊之間。然 帷幄之籌,兵食之計,以至於望助保障之心,親上死 長之節,凡所謂「武冑之英、土著之舊」者,皆其所有事 也。況其大者或與於科目之選,出而為臺諫、侍從、公 卿、輔相之臣,所以輔德宣力、參天地、贊化育者,由此 焉出。然則其學校之方,懲勸之法,振起磨勵之風,不 於此始,亦奚以施哉?夫秉彝之性,人人所同,初不以 遠邇疏戚而間,惟狃於氣習,然後失之。學之制,所以 明道善俗,風化天下,於皇極之歸,義蓋如此。或者蔑 視其地,鄙夷其人,不屑乎所謂教,而姑諉曰「緩文而 急武,詳外而略內」,則斯土「之不歸於極、不用於世也, 亦豈特為士者之責哉?」鄧公名廷瓚,岳之巴陵人。起 名進士,稱賢守令,明達政體,以興學作人為己任。折 衝禦侮之略,於此蓋有餘力焉。固其為士者之幸,而 亦斯地之遭逢也。嗣是以後,安知嶺海之徼,無勃然 而興以副公之意者哉?願為師弟子者共勉之。姑記 其歲月於碑。張謝皆進士,有善政。予聞之鄧公云。
《重修深澤廟學記》前人
编辑
保定之深澤。舊有廟學。宋元豐間墊於水。元祐初,改 建於城北隅。國朝屢命修治,治輒圮,比歲尤甚。每春 秋祀,朔望謁,則索葦為廬,柵木為扃,苟簡畢事,莫有 為久遠計者。成化己亥,梁侯驥來知縣事,顧其地勢 鹵瀉,歎曰:「茲不再徙,卒無以崇祀。興教,實惟我責。」屬 初政方殷,未究厥志。既逾年,入會其財無缺用者,出 試其民,無弗聽令者。又左右謀及群大夫,無違議沮 事者,曰:「可矣。」乃相宜卜吉,築隰為崇,闢隘為閎,改舊 為新。遷廟於故址西南六十步,而遷學宮於廟。陰廟 之制,為大成殿五楹,東西廡各為楹十。前為戟門,又 前為櫺星門。東廡之後,為庖為庫,飾宣聖及四配、十 哲故像,造木主,題諸爵氏,制磁為祭「器若干,凡廟之 所宜用者皆備焉。」學之制,為明倫堂,楹數視殿齋,東 西各減堂楹之二。由堂達門,皆繚以屋,為生徒肄業 所。北為饌堂,楹視齋數。又北為廨三區,以居學官。學 之北,闢射圃,中為射堂,楹視饌堂之數,凡學之所宜 用者皆備焉。蓋自成化壬寅三月肇工,閱歲而落,則 癸卯二月也。夫孔子之道,天下所尊,用以為治,故廟 有祀,學有教,必先焉而不敢忽。今之有司或異乎是, 其為賞罰黜陟者,非錢穀之出納,則訟獄之曲直,故 人悉舉而毆之,祀可簡,教可略,而簿書期會之務,不 容以暫廢,罔然莫知也。其有事於廟與學者,或歲計 弗嬴,或民力不裕,或政事有未優,則未免有偏廢不 舉之「弊,於是懲其偏而弛者亦有矣,可勝嘆哉!」是役 也,節冗儲,材取之於官,故財足而人不知;出納明慎, 具有條籍,故用侈而人不疑;經畫有術,施為有序,故 事舉而他務不廢;讀令於御史,受成於郡守,而不私 其事,故計定而人不見扼;分職於丞簿,委勤於幕屬, 參謀於師儒,而不專其力,故功成而身不自知其為 勞。侯之志固可尚,而才優於治者,亦概見矣。侯字尚 德,陝之咸寧人。考諱亨,舉進士,歷戶、兵、工三部主事。 侯起國子生,拜章丘丞,以最陟知禹城,在深澤,招流 去暴,治聲益著。若《城隍壇壝》《倉庾隄堰》,及《養濟院》《申 明、旌善亭》《修敝刱》,始皆有成績,為御史所旌,而廟學 事尢重且勞,故記之。先提學御史為順德張君奉;今
提學御史為句容戴君仁,知保定府淮陽沈君純。丞為歸安楊縉,簿為清亭邢敖,典史為山右李華,教諭為林棠、韓政,訓導為蒲臺楊聰、武陵周清二訓導。實 請記於予。遣諸生走京師趙廷玉、甄成、曹士達、趙洪 云。
《重建婺源儒學記》程敏政
编辑
徽之婺源儒學重建,廟學成,學之師生相與走不佞, 請記以詔來學者,謝不敢當。請益堅,則斂衽復曰:「自 虞、周建學,逮今餘三千年矣,《學記》一篇尚見戴氏,後 世之記學事者,孰加此哉?徒見贅爾。自堯、舜以至孔、 顏,又至周、程,而文公、朱子婺源道化所漸,比於鄒、魯, 後之探學本者,孰加此哉?徒取僭爾。雖然,生朱子之」 鄉,而服其遺規,亦不敢不竭所聞為吾人誦之。夫上 之育才,與士群居而受之師者,何學哉?程子有言:「言 學便以道為志,言人便以聖為志。」今之人有志於聖 學者,孰不謂之妄乎?然自弗思耳。士之希聖,猶射之 向的,其中否存乎人,烏有舍的而從事於射者哉?太 極判而兩儀分,五氣布,人眇然得之以生者同,而聖 人者獨可以參天地,何也?盡其性也。人失其性,而後 視所謂聖者,不啻天淵然。然則上之育才,與士之所 自養者,舍性何以哉?夫性之德具於心,心之為物也 易放,而其要括之一言曰「學。」學之為術也易舛,而其 要括之一言曰「敬。」心非若異端之一於攝念,俗儒之 工於稽貌者也,必貫「乎動靜。凡此皆以復吾之性,而 敬也者,聖學始終之樞紐乎?推而極之,積而不已,則 其體天德,其用王道,用有大小,而吾之所養者殆無 施不可也。」自堯、舜以至孔、顏,又至於周子,而其所謂 學者蓋如此。乃若窮聖性之原,究心學之妙,而歸宿 於一敬,則程子發之,朱子闡焉,實有功於聖門而大 有惠於來學者也。生朱子之鄉,而為師者以教,為弟 子者以學,其志所存,亦將有出於斯焉。否乎?執所業 應上之求者無閡也。反躬實踐加之意,而得失利害 不撓焉,庶乎此道之不孤,而學校之興為有益哉!「避 贅」之嫌,而不告人以老生之常談;「懼僭」之罪,而不勉 人以希聖之大志;自暴棄者也。儒宮鼎新,其學伊始, 竊願與吾黨之士樂成而究心焉。若其學之興,仆自 宋以逮皇明具有記,其仆則多以回祿之變。今茲所 建者,大成殿十二楹、戟門二十八楹、兩廡五十楹、神 廚、宰牲房二十四楹在西;明倫堂十二楹、門屋二十 八楹、兩齋四十楹在東;三賢堂、會饌堂、藏書閣、射圃 亭、師生廨舍及諸庖廩祭器,次第就緒。繚以高墉,甃 以磚石,以備不虞。肇工於弘治庚戌十二月七日,訖 工於是歲十一月四日。主茲役者,提調學政監察御 史王公鑑之、知府李公延壽,承委者同知甘公昭,而 通判王公惟節、推官李公珍,皆協力焉。府檢校楊君 忠,績溪知縣高君梁,繼居婺源,咸與有勞。今知縣事 常君濟亦作興是念,而前丞李君應鍾、今丞石君俊, 主簿曹君亮,則受分委者也。獎勸相成者,清理戎務, 監察御史呂公璋,縣人按察副使汪公進,知府汪公 奎,通判孫公冠暨義民韓思鍈等五人,而鄉貢進士 汪嵩、王壽,太學生汪文炳暨耆老孫隆等七人,典其 出納尤謹,用底於成。今之請記者,教諭姚君志仁,訓 導潘君紹、朱君楨。楨蓋文公九世孫,以孔氏例,特旨 允授本學,俾兼奉祠事云。
《修太康儒學記》吳寬
编辑
國之所以立者,天子與公卿大夫百執事共之也。而 所謂公卿大夫百執事,非夫人可得而為之,有養之 之地,養之地,學校是矣。其所以養之之道,以之養老, 而寓其禮於俎豆之陳;以之習射,而寓其儀於弓矢 之法;以之受成獻馘,而寓其禮於軍旅之講。所謂窮 理致用之術,皆寓於此。雖以納言而《承庸》之必射侯 以明其心術,雖以六藝而賓興之必德行,以考其根 本。其取之之道,則又如此精密矣。上即位之初,詔憲 臣提學,特賜之璽書以重其行,慨然欲興學校、變風 俗,如堯、舜、三代之時。至於八年之春,臨軒策士,惓惓 焉猶以學校雖興而風俗浮靡為慮。臣之欽若於上 下者,固不遑寧處,天下之士感激而「興起矣。若夫舍 宇之不葺,器數之不飾者,此有司之失職也。」開封之 屬縣有太康、太康學在縣治之北。宣德以來,為河所 圮,且其制卑陋弗稱。縣令崔侯壽嘗修建宣聖殿及 兩廡,他未暇為。成化六年,古曹王侯珣來知縣事,首 以修復為己任,凡門堂齋廬,悉易其舊殿廡之。故修 者更設聖賢像及祭器於其中,以其餘材建敦教堂, 為憲臣考業之所。繚以周垣,樹以棹楔,煥然為一方 偉觀。工始於八年之六月,畢於明年之三月。教諭劉 君黻、訓導吳君遜、丁君琰與其諸生請予為《記》。學校 者,養士之地,修而飾之,非以為觀美,欲士之遊於斯 者,進修於斯,講習於斯,以為上之所取、所用之資也。 譬之「穀粟然,有穀而無倉廩,儲之固腐爛而不可食, 然倉廩既完而所儲者或稊稗糠秕,亦何用哉?」此今 日憲臣之所督責,縣令之所奔趨,不在乎所養之地 而在所養之人也。而今而後,凡來游於斯者,仰焉而視,俯焉而思。升其堂則思游心於高明之域;立其庭 則思立身於平直之地,以倡風俗,以成賢才,以為國 家之用,以答天子之意,其必自茲始也。
《吳縣修學記》前人
编辑
蘇多屬縣,惟吳之隸最古。縣皆有學,惟吳學之遷為 近。蓋學初偪於西城,甚陋。宣德乙卯,周文襄公巡撫 吳中,與知府況侯始遷於今昇平橋東。然人復以為 有可改作者,門偏而不直爾。舊貫相仍,皆未暇及。會 諸生言於巡按御史吳君一貫,君以為宜。知縣鄺侯 璠曰:「此費固無難。」未幾,制端整,徑亦不迂,而學益 美矣。侯又以師儒宅舍填塞門內,而藏書閣後有菜 圃,復築而遷之。學前舊有隙地獨缺,其西南,又購民 居以廣之。至於跨池作梁,臨衢樹表,凡所傾壞,無不 修治。丁巳春,工既訖,教諭李仁、訓導甘澤率諸生來 言曰:「願有記也。自予家居二年,見鄺侯為政精敏,若 修學特其一端耳。惟今之」人,率以改作為勞民,而以 仍舊為省事者,蓋出於「魯人為長府」之說也。夫長府 之制,釋者以為藏貨財之所,當時改作,或病其卑隘 而新之,未可知者。若然,則以利為意,而刻剝攘奪之 患必不能免,此閔子所以止之,而孔子所以是之也。 如學校之設,聚人才於斯,明人倫於斯,惟患居上者 不知務耳。蓋鼓舞振作,使游息之士感動其心,自有 不能已於學者,此正教養之機也。吳君克持憲體,固 不妄舉事者,而鄺侯作興之意尤多云。
《吳縣學射圃記》王鏊
编辑
鄺侯璠治吳之三年,聿新學宮,闢隘抗卑,直回正衺, 門堂庭廡,煥改舊觀,而射圃仍在學之西偏。湫隘偪 仄,下無以周步武,上無以崇揖讓,侯甚病之。一日謁 文廟,顧瞻其東厥有町畽,問曰:某氏之棄地也,倍直 償焉。爰始經營。有操書致者曰:「吾長洲之氓某也,而 有地焉,鄰吳學宮,敢因下執事獻諸。」歸之直不受。於 是得地衡五十弓,縱百步,乃始作亭曰「觀射。」賓主有 階,抗侯設醴,洗水篚縣,莫不有所。於是學諭李仁等 來請記其事。學之有射圃,非曰不忘武備也,蓋亦學 焉,而其禮廢久矣。其儀雖具於《儀禮》,顧未有舉行之 者。往時御史陳公選董學政於吳,始命兩生習之大 江之南,得其儀以還,俾諸生歲時肄之。鏊昔隸郡學, 然邑人也,實備眾耦之末,預觀周旋揖讓之盛,于于 翼翼,似勞也而甚適,似迂也而甚莊。問學之餘,於是 游焉,息焉,揖讓焉,獨非學乎?即有敖慢怠惰之氣,奚 自入焉?蓋非唯可以觀德也,又可以養德焉。故曰:「仁 者如射。」又曰:「射有似乎君子。」今陳公去吳久,鏊亦竊 官於朝,且三十年,不知吳下諸庠,其射儀尚有昔乎? 抑不能無異於昔者耶?是亦人才風化之所由升降 也。故因射圃之成,為記於石,而因以諗之。
《重修大城儒學記》王瓚
编辑
大城,霸州屬邑,歷五代而悉因之。太祖受天命為中 外主,興學校,明彝倫,詔修天下儒學,以崇祀夫子,培 植人材也。至正德甲戌,以積雨而頹壞。乙亥冬,董侍 御建中按臨,爰命石侯伯榮修葺之。侯承命惟謹,而 不忍疲民之力,乃節縮常費,夙夜指畫,捐俸以倡。士 民之好義者出貲為助,擇良鳩工,眾咸樂趨。將未廢 者葺之,已廢者復之。易腐以堅,拓隘而廠。始文廟,次 兩廡,次明倫堂內外門,次講堂,次光風霽月亭,以至 庖湢之所,宰牲藏器之房,靡不繕治。復念諸生肄業 無所,增創齋舍八連,刻石揭扁曰「文行、忠、信、《詩》《書》、禮、 樂。」飾以丹雘,繚以周垣,經營有方,規制有度。肇工丙 子之春,迄夏即竣事。君會學之師生釋奠以落之。教 諭階州李茂暘、訓導遼陽黃繼宗、彭澤陶圻,謂君之 興是學也,右文崇儒,厥功溥矣,不可無述以彰其美。 遣庠生張愚來橋門徵余言以記之。余惟大城為京 兆屬邑,皇化覃被,率先他邦,故有司之修學宮也,所 以崇聖祀、端士習也爾。士之為學也,乃不能亹亹焉 殫其力視學宮如傳舍然,不既負作養之意乎?學也 者,將以學聖賢之道也。斯道也,精粗本末具在方策, 孰非吾心同然之理乎?學者究極淵微,而形之事為, 知必真知,行必真行,則自身至家以及於天下,何所 施而不獲其當?此學校之所以為教也。大城之士,由 今伊始,尚銳志迅激,濯磨刻厲,培其本根而末自茂, 浚其「源泉而流自遠。上焉為義理之學,以漸入聖域; 次為科舉之學,以顯膺祿仕。務使士習之丕變,與學 宮以俱新,不亦偉哉!君名恩,東魯青城人,明敏有守, 嘗丞吾溫之平陽,蔚有聲華,進陟今職。美政可書者, 如建譙樓、築城垣、練民兵、備賑濟、恤孤獨、均徭賦,皆 其章章者,而修學則其先務也。」張子然余言,請書以 歸,將勒石學門,以示將來云。
《重建連城儒學記》林華
编辑
連城縣,隸於汀州府。縣設學,昔在縣治之東南隅,建 於宋紹興四年。淳熙間縣令常誾遷今地。歷宋、元季 世,屢遭兵燹,吏是土者,雖或更新之,率皆因陋就簡, 前則逼於逵,後則限於池,堂齋之外無餘地,士習業者宿於外舍。是雖有學之名,而造士之實幾乎廢矣。 正德癸酉秋,僉憲胡公璉奉天子命,來總飭閩兵備, 巡歷茲縣。蒞學諦視,慨然嘆曰:「學校為政之首務,頹 圮若斯,所不忍也。」今學宮北鑿污池,山川之氣洩矣。 於是計費於縣之富民,各出其私嬴,鳩工諏日,又更 新之。督課則耆民沈長權、義民童世昌、黃玉奎也。縣 令鄭君倌、縣簿來君錦,則提調之。汀州府同知陳君 袞來會計,又自捐金買學西隅民居地為名賢祠,且 以正方面。繼而府推宋君炫皆左右其事。由是式廓 弘邃,坎埳堙塞,屹然一形勝也。凡殿廡之弗稱、堂齋 之圮壞者,皆撤而新之。堂之北立祠,以報公之功德。 左介名賢,以彰潛德之光。右介會饌,以為觀頤之所。 東西號舍,為子弟修藏之處也。堂前兩齋,齋之左,循 大道及黌門,階序屏攝,倉庫庖廚,瓴壁涂堊,莫不秩 秩乎,繩繩乎。自經始至於落成,僅逾三時。縣令黃君 理、縣丞王君鍾岳、縣簿黎君琇、縣幕俞君仕輝,後先 提調,而規制煥然矣。
《褒崇陸氏子孫》王守仁
编辑
「據撫州府《金谿縣三十六都儒籍陸時慶告》,看得宋 儒陸象山先生兄弟,得孔孟之正傳,為吾道之宗派。 學術久晦,致使湮而未顯,廟堂尚缺配享之典,子孫 未沾褒崇之澤。仰該縣官吏,將陸氏嫡派子孫差役, 查照各處聖賢子孫事例,俱與優免。其間聰明俊秀, 堪以入學者,具名送提學官處,選送學肄業。務加崇」 重之義。以扶正學之衰。具依准繳。
《淶水縣重修儒學記》羅洪先
编辑
嘉靖壬戌,廬陵羅許署淶水教諭。至學宮,屋不覆宇, 坐不安席,籓披級夷羊豕之跡交廡下。言之郡守寅 所。嚴公嗟曰:「是誠在我。」乃發羨帑若干,邑令馮公復 捐助之。扶傾易腐,周垣四屬,廟貌有翼,士獲寧序,來 遊歌者,相慶殊遭。於是訓導陝西曹良貴、遼東周德 昌,以許受學於予,在族為叔,遣使索記。答之曰:「修學 之道有二:有可耳目及者,有不可耳目及者。耳目可 及者,外物也。外物敝者,外物能易之;不可及者,羨帑 之所不能支,人力之所不能制,蓋不可見者也。有司 之於學也,為之宮寢門墉,守常度而嚴奉之,蓋其職 也。誦《詩》《書》,時課試,執饋奠,行乎倫理事物之中,無敢 越士人之業也。是職業也,興廢舉墜」,人人咸可指據, 一不至群起譙之。惟夫課試《詩》《書》,有悟有背,而饋奠 倫理,或純或駁,或謹或肆,誠與偽萬有不齊,不獨有 司法令禁厲固不相關,即處師友父子間莫能矯強。 此則存乎士人之心,耳目所不及矣。心之自知,明於 耳目,得其人固可告語,然未有惻然憫其蒙昧缺失, 而奮然力求興復,卓然思置身於無過之地,此何說 哉?豈有司法令禁厲不關,故得以自遂與?亦必待人 有難於數遇也。自予閉戶,有見於吾心之微,莫詳於 《詩》《書》,非入悟者不可以有言;吾心之明,莫切於力行, 非立誠者不可以有進。淶水,故涿郡地,其人多大節 慷慨,急然諾而重信義,必有同予心者。因記《修學》言 之。嗚呼!其尚憮然於此否乎?嚴名清,紹興人。馮名惟 敏,號海浮,出臨胊修學在壬戌秋中,迄冬始罷。
《陳州修學記》費宏
编辑
「陳之學,創於宋熙寧州守陳襄。明洪武三年詔天下 設學養士。當是時,劉恭獻守陳,乃即故址而修舉其 廢墜焉。」嗣是屢壞屢葺,而殿堂齋廡以次告成。葺之 者,在永樂中守,為曹鐸;在景泰中守,為唐銓,為萬宣; 在成化中守,為戴昕;在弘治中守,為倪誥,為白思義。 迨今踰二十年,向之所葺,復日就於頹壞矣。嘉靖二 年,桐廬葉侯淳奉命來領州事。謁廟之始,周回瞻顧, 仰而嘆曰:「政莫先於興學,茲可緩乎?」於是庀工從事, 先禮殿講堂,各因其故而新之。次兩廡三齋,次內外 諸門,次神庫神庖,次習射之圃,次學官之廨,次諸生 會食之所藏修之舍,次名宦鄉賢祠,皆更新而撤其 故。尊經無閣,乃復創而為之。視其基,「則隘者拓而弘 矣;視其位,則卑者增而崇矣;視其材,則腐者易而固 矣;視其規制,則昔焉未備者,而今蓋罔缺矣。其費多 出經畫,而取諸淫祠之毀者,十一其力,率以錢募,而 借於農隙者不能十二三。其日月,則始於是年季夏 之初,而成於季秋之終也。」予弟寧司訓於陳,以書述 侯意,欲求予記。既而掌教郭君綱復具事之始末而 來速焉。陳,庖羲氏故都也,其則圖畫卦以為萬世斯 文之鼻祖寔?於是乎在閣之所尊,惟《易》乃六經之源, 非學者所當先治乎?葉侯於是學飭壞取諸蠱,去故 取諸革,圖新取諸鼎,《易》橈為隆取諸大過,可謂善於 體《易》者矣。雖然,亦豈徒飾美觀以逭吏責而已邪?蓋 其教於是者,必如《蒙》之養正,以收作聖之功;學於是 者,必如《兌》之講習,以求麗澤之益。由是出而用世者, 必如《泰》之拔茅茹以彙,而皆為君子之朋;傾、否、亨、屯, 觀人文以賁飾天下,乃侯所以興學待士之本意也。 吾儒修己治人之道,具在《六經》,為士者探討服行,皆 當於是乎致力。予特以陳為古聖人作《易》「之地,故因學之成而輒及之。陳士勖哉。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