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銓衡典/第093卷

經濟彙編 銓衡典 第九十二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九十三卷
經濟彙編 銓衡典 第九十四卷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銓衡典

 第九十三卷目錄

 舉劾部藝文二

  為奚御史彈尚書某人入朝不敬文

              唐陳子良

  彈李子和將軍文      杜正倫

  彈張瑾將軍等文       前人

  舉散騎常侍楊憑自代充兵部侍郎狀

               權德輿

  舉吏部侍郎崔邠充太常卿狀  前人

  舉太常卿崔邠自代充禮部尚書狀

                前人

  請不用奸臣表        裴度

  論裴延齡表二首     元稹

  南海舉給事中穆質自代狀   馬㹅

  舉杭州刺史韋皋自代狀    裴晃

  代人舉周敬復自代狀     杜牧

  為懷州刺史舉人自代狀   李商隱

  為尚書渤海公舉人自代狀   前人

  對仗彈馮延己魏岑文    江文蔚

  舉歐陽修充經略掌書記狀 宋范仲淹

  舉張方平充經略掌書記狀   前人

  上杜中丞論舉官書     歐陽修

  論狄青疏          前人

  論賈昌朝疏         前人

  彈宋庠疏          包拯

  彈張堯佐疏二首     前人

  論王安石疏         呂誨

  論呂惠卿疏         蘇轍

  論蔡京疏          陳瓘

銓衡典第九十三卷

舉劾部藝文二 编辑

《為奚御史彈尚書某人入朝不敬文》
编辑

唐陳子良

臣聞「孝愛資於事父,忠敬盡於事君。淑慎爾儀,不𠍴 於位。聿修厥德,無忝所生,苟虧格言,必貽明罰。」竊見 某甲,出自庸微,素無才術。幸以運逢義始,早預周行。 佐命之勞,已酬爵土;攀附之寵,復典機樞。擢自芻蕘, 功歸聖德。昔晉榮八座,蔡謨始踐斯官;漢貴五曹,鄭 均才沾此秩。況某方圓無取,叨據非宜,而覆餗之譏, 於焉已極,攲器之戒,如何遂盈。不能翼翼在公,兢兢 從政。及復入朝散誕,無鞠躬之容;陪軒慢懈,乏虔恭 之禮。有一於此,身名何寘?臣雖凡品,職當糾察。既睹 《相鼠》之儀,敢忘逐雀之志。若斯風不黜,方紊大猷,宜 正刑書,以彰朝典。請以某見事付大理治罪。謹言。

《彈李子和將軍文》
杜正倫
编辑

臣某言:「臣聞同陰以息,分路尚有悽然;向隅成悲,滿 堂猶且不樂。況天倫長逝,伉儷不終。共被同車之歡, 遂隔今古;撫存悼亡之痛,有傷心目。而可譬孔懷於 行路,忽齊體於泉壞。對凶筵而奏艷妓,悅新寵而忘 舊哀。此實名教所不容,人倫之尢蠹者也。」謹按子和 一介庸流,百行兼闕,階緣際會,叨濫恩榮。乃命建牙, 參掌禁衛,廁跡周行,有年歲矣。縱前賢之行,未識思 齊;而先王之禮,宜其企及。寧有弟喪妻殞,纔逾十旬; 子哭父歌,遂同一日。身被子高之縗,室對安人之簟, 鄰舂不相,而家妓畢陳;節物共時,而悲忻相對。傷風 損教,莫之為甚。何可視息人間,參預朝列。雖自鄶已 下,無足致譏;而告朔餼羊,實愛其禮。陛下勤求治理, 崇尊教義,欲使習弊之人,變於其道。但子和器識庸 下,所傷多大,若準常科,則免而無恥。請特加貶,以敦 禮教。謹奏。

《彈張瑾將軍等文》
前人
编辑

臣聞「陳力就列,不能者止;鐘鳴漏盡,夜行宜息。故張 良多病,辭少傅而專道養;韋賢告老,謝丞相而乞骸 骨。」豈惟體非筋力,不可疲殆從政,抑亦情重謙退,欲 以廉讓弘道。自時積亂離,久習澆敝,仁義之化,忽之 其若遺;名利所存,苟得而無恥。今四海乂安,群生樂 業,陛下思治之情,勞於寤寐。臣謂欲防其末,先正其 「本。若廉恥之教不行,則昇平之化無自。」謹按瑾等理 治之教,義多罕稱,出身事主,行能兼闕,年方壯也,尚 不如人,耄又及之,無能為矣。張瑾拔跡行陣,素無才 略,自歸聖朝,總兵過任。子玉之戰,頻有喪師;須賈之 髮,未足論罪。朝廷假以餘年,不寘於法。陛下再造天 地,更施雲雨,瑾等並以髮齒流恩,遂使名器踰量。特 進之號,擬跡竇周公,冠軍之名,連衡霍去病。既年在遲暮,智乏老成,宜思靜退,自安止足。而外託闕庭之 戀,內希筐篚之恩,牽力衰朽,強顏預朝。陛下仁愛之 心,形容於萬物,以其不堪侍立,特以廊下賜坐。叨榮 自若,聞寵不驚,貪競之志更深,靦目之顏愈厚。臣聞 設法訓人,在弘其教;「引年敬老,終取於賢。寧有庸庸 之流,諄諄若是,而可均彼上庠,忝茲厚秩,且名曰『人 臣,事乖朝列,養非貴德,坐異論道。縱慶雲之會,不別 荊棘,闕恩傷教,其如禮何?臣以庸才,謬當朝寄,風俗 未清,實任其咎。瑾等爵秩既隆,虧損尤大,釋此不問, 安事狐狸。激貪止競,宜從隗始。儻天地含容,未至屏 黜,請』」斥放之,罷歸田里。且七十致仕,古今通規。近代 以來,貪競不息,臣隨即舉劾,恐陷罪者多。內外諸司 有如此比散下知之,使遵節制四維,以張彝倫《式敘》。

《舉散騎常侍楊憑自代充兵部侍郎狀》
编辑

權德輿

伏準建中元年正月五日制,「常參官上後三日舉一 人以自代」者。前件官曠度偉才,明誠直道,卓爾山立, 不隨波流。自踐朝倫,時推公器。話言形於風概,聲猷 發於事業。庶政根本,在於南宮。臣以庸虛,五贊其職。 憑積望實,未階茲選。物議時情,共知不可。輒量力以 循分,期類能以審官。庶允至公,以明朝典。謹錄奏聞, 謹奏

《舉吏部侍郎崔邠充太常卿狀》
前人
编辑

伏準建中元年正月五日制,「常參官上後三日舉一 人以自代者。」前件官才茂識精,密靜弘遠,久於右掖, 再履南宮,儀曹取士,聲實不惑。少宰掄材,流品皆敘。 伏以奉常典禮,首冠群卿,古今盛選,不可虛授。以臣 愚薄,累奉恩榮,前後職官,無非濫忝,逮今獎命,尢懼 非宜。將可以葉和人神,祇肅郊祀,跡邠公望。當處大 僚,循分讓能,朝有彝典。謹錄奏聞。

《舉太常卿崔邠自代充禮部尚書狀》
编辑

前人

右件官器行端茂,文學弘深。自中書舍人,歷代禮部、 吏部二侍郎、太常卿,皆與臣交代,諳其致事。伏準建 中元年正月五日制,「常參官上後三日舉一人以自 代者。」臣頃待罪非據,首尾四年,無補休明,合當譴黜。 聖慈寬宥,循守本官。受恩之日,惶駭失次。又蒙特令 宰臣奉宣進止,獎飭慰喻,至於再三,謂臣更無罪過。 恐臣妄有憂懼,承命震灼,感入肺肝。宰臣退免,未有 斯比。實當怵惕之際,再沐生成之恩。臣以違奏近侍, 不合申謝,慮煩省覽,不敢拜章。輒因舉代之時,特荷 非常之澤。況宗伯秩禮選任重,難以邠代,臣實允公 望。謹錄奏聞。謹奏。

《請不用奸臣表》
裴度
编辑

《臣度言》:「臣聞主聖臣直。今既遇聖主,輒為直臣,上答 殊私,下塞群望,誓除國蠹,無以家為。苟獻替之可行, 何性命之足惜?」臣某中謝伏惟文武孝德皇帝陛下 纂承丕業,光啟雄圖,方殄頑人之風,以立太平之事。 而逆豎構亂,震驚山東;奸臣作朋,撓亂國政。陛下欲 掃蕩幽鎮,先宜肅清朝廷。何者?「為患有大小,議事有 先後。河朔逆賊,只亂山東;禁闈奸臣,必亂天下。是則 河朔患小,禁闈患大。」小者臣等與諸道戎臣,必能翦 滅;大者非陛下制斷,非陛「下覺悟,無計驅除。今文武 百僚,中外萬品,有心者無不憤忿,有口者無不咨嗟。 直以威權方重,獎用方深,有所畏避,不敢抵觸,恐事 未行而禍已及,不為國計,且為身計者耳。」臣比猶懷 隱忍,不願發明。一則以罪惡如山,怨謗如雷,伏料聖 君必自誅殛;一則以四方無事,萬樞且過,紀綱潛壞, 賄賂公行,「待其貫盈,必自顛覆。今屬兇徒擾攘,宸衷 憂軫,凡有制命,繫於安危。痛此奸臣,恣其欺妄,干亂 聖略,非止一途。又與翰苑近臣,結為朋黨,陛下聽其 所說,則必訪於近臣,不知近臣已先計會,更唱迭和, 蔽惑聰明。所以臣自兵興以來,所陳章疏,皆是至切, 所奉書詔,多有參差。蒙陛下委寄之意不輕,被」奸臣 抑損之事不少,臣所與佞倖,亦無讎嫌。祇是昨者臣 請乘傳詣闕,面陳戎事,奸臣之黨,最所畏懼,知臣若 到御座之前,必能悉數其罪,以此百計止臣此行。臣 又請領兵齊眾,逐便討賊,奸臣之黨,尢所阻礙。恐臣 統率諸道,或有成功,進退皆受羈牽,意見悉遭杜塞。 復恐三人險狡,同辭合力,或令「兩道招撫,逗留旬時; 或遣蔚州行營,拖拽日月。但欲令臣失所,使臣無成, 則天下理亂,山東勝負,悉不顧矣。為臣事君,一至於 此。且陛下前後左右,忠良至多,亦有熟會典章,亦有 飽諳師旅,足得任使,何獨斯人?以臣愚見,若朝中奸 臣盡去,則河北逆賊不討而自平;若朝中奸臣盡在, 則河朔逆賊益」熾。臣伏讀《國史》,知代宗之朝,蕃寇侵 軼,直至畿甸。代宗不知,蓋被程元振壅蔽,幾危社稷。 當時柳伉,乃太常一博士耳,猶抗表歸罪,為國除害。 今臣所任,兼總將相,豈可坐觀兇邪,有曀日月?臣不 勝感恩嫉惡之至,謹附中使趙奉國奉表以聞。儻陛 下未甚信臣,猶惑奸黨,伏乞出臣此表,令三事大夫與百寮集議,彼不受責,臣合伏辜。天鑒孔明,照臣肝 血,但得天下之人,知臣不負陛下,則臣雖死之日,猶 生之年。

《論裴延齡表》
元·稹
编辑

臣某言:「臣昨二十五日,宰臣伏宣聖旨,以陸贄敗官 罪狀不可書於詔命。陛下慈仁愛人,恩宥愚直,仍令 後有所見,得以上聞。臣忝職諫司,不勝大幸。臣等前 所上表,言陸贄等得罪之由,起於讒構。此皆延齡每 自倡言,以弄威寵,及奉宣示,奸詐乃明。陸贄久在禁 垣,復典樞要,今之譴責,固出聖衷。竊以李充勵志卹 人,勤身奉職,惠愛之化,洽於細微。頃以公事之間,與 延齡相敵,未貶之日,延齡亦以語人。讒構之端,群情 是惑。臣聞大臣之體,出於讒詞,安可持密勿之言,為 忿怒之柄?朝廷側目,遠邇搖心。百官素不能親附延 齡者,屏氣私門,不知自保。陛下聖德下照,物無所遺, 豈獨厚於一夫,而乃薄於天下。伏惟」發誠謹。中官備 問,閭里有言,延齡無罪,李充有過,臣實微渺,敢逃天 誅。李充覆族亡家,於臣何害?事關大本,不敢自私。延 齡奸計萬殊,方司邦賦,必能公用財賄,陰結匪人,則 他時之過,彰聞路絕。伏以《貞觀遺訓》,日經宸心,去其 邪謀,以慰天下,幸甚幸甚!

《再論裴延齡表》
编辑

臣某言:「間者陛下親授臣以直言之詔,又命臣以言 責之官。奉職以來,未嘗忘死,誓將忠懇,上答鎔造。竊 以裴延齡虧損聖德,瀆亂典章,逞其心欲,以螫毒黎 元;恣其苛刻,以動搖邊鄙,弄陛下爵位,以公授私人; 盜陛下威權,以誘脅忠善。賢愚注耳,朝野同辭。臣固 不敢飾其繁文,再擾聰明。所以晝夜感憤,不能自寧」 者,以陛下執刑賞之柄,不僭在人,延齡狡詐公行,曾 不為念。伏見去年十二月五日敕,「度支計管李𤣱配 流播州,張勛配流崖州,仍各決六十。」斯則延齡自快 怒心,曲遂其狀。陛下聽之以誠,謂為當舉,峻其所罰, 用直群司。罪名及加,冤聲大振。陛下深鑒其事,詔命 中留,曾不旬朝,馳聞海內,使遠方之「人,疑陛下明有 所壅,令無必行。奸以陷君,孰任其咎?儻二人獨決延 齡之手,死不得言,化理之失,豈不重乎!」陛下常以登 聞之鼓,置之於庭,必欲人情纖微,不滯於外。比來或 事繫度支,銜冤上訴,皆不即驗問,盡付延齡。縲囚衣 冠,攘奪孤賤,身不足償其怒,家無以應其求,怨痛內 緘,誰與為理?矰繳盈「路,動而見拘,咫尺天門,不敢上 訴。延齡之威益熾,疲人之苦日深,陛下必以延齡為 賢,言者皆妄,不若明白其罪,昭示萬方,使延齡無辜, 辨之何害?儻兇惡滋蔓,鬱於人心,決之不時,所傷豈 細?臣實寒心銷肉,用是為憂。伏惟俯鑒至情,召臣問 狀,有一非據,罪在面欺,臣不勝迫切之至。」

《南海舉給事中穆質自代狀》
馬㹅
编辑

臣伏見前件官才略過人,清貞出眾,早居省闥,鬱有 政聲,官敘已高,時望仍重。爰自出牧,美績尤彰,正直 不回,沉毅能斷。伏乞以臣官授之於質則,必能鎮靜 方域,輯和蕃戎。臣之才能,誠所不逮,官謗易召,榮福 難叨。伏希聖慈,允茲誠請。則「君無妄授之義,臣無虛 受」之名。不勝懇切愧靦之至。

《舉杭州刺史韋皋自代狀》
裴晃
编辑

臣在福建,與韋皋鄰近,諳其為政,甚得人心,逃亡悉 歸,遠近皆悅。頃在京兆,以公造出官;今領餘杭,以理 行高第。馮異漢之名將,初為赤眉所敗,俄又大勝,光 武降璽書勞曰:「昔雖垂翅回谿,今乃奮翼澠池,可謂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臣以為韋皋之功,亦馮異之比。 往雖小失,今亦大理。陛下既捨其過而使之,則必激 勵其氣,有倍匹夫一言,相為而死。況君臣之義,誰不 感恩!

《代人舉周敬復自代狀》
杜牧
编辑

前件官執德以進,嚮道而行,藹有令名,備歷清貫。掌 綸言於西掖,才稱發揮;參密命於內庭,眾推忠順。自 珥貂近侍,主籥東門,聲實益重於縉紳,磨涅始彰其 堅白。伏以南省實天下根本,兩丞為百司管轄,苟非 其選,必致曠官。今若以臣所任迴授敬復,庶能肅清 臺閣,提舉綱紀,既曰陟明,實不虛受。伏乞天恩,允臣 「所請。」

《為懷州刺史舉人自代狀》
李商隱
编辑

臣伏準建中元年正月五日敕,「內外文武官到任三 日舉一人自代」者。臣伏見前件官汾陽啟胄,沙麓遺 芳。佩觿之辰,平居不戲。加冠已後,出言成章。本以《詩》 《書》,綽有機斷。奉陰郭之良躅,御馬鄧之明規。臣以其 祖禰已來,藩宣相接。雲臺高議,同承鐘鼎之餘;麟閣 舊圖,共著河山之誓。交深志見,年齊道均。今河內名 邦,覃懷巨郡。南蕃鳳闕,平分晉鄭之交;北控羊腸,方 有干戈之役。推讓雖循於故事,薦聞實切於私誠。伏 乞聖恩,特允臣志。無任感恩推賢之至。謹錄奏聞,伏 聽《敕旨》。

===
《為尚書渤海公舉人自代狀》
前人
===臣伏準某年月日敕,內外文武官上後舉一人自代

者。伏以京邑為四方之極,咸秦乃天下之樞,必命英 髦,以居尹正。臣謬蒙抽擢,素乏材能,將何以風彩章 臺,羽儀華囿?況又方營咸鄗,畢肇園陵,苟推擇之不 先,則顛覆而斯在。前件官莊栗以裕,簡嚴而寬。玉無 寒溫,松有霜雪。頃居內署,實事文皇。引裾而外朝莫 知,視草而中言罔漏。洎分符近甸,廉印雄藩,不徇物 以沽名,善推誠而立斷,渾若全器,宜乎在庭。儻召以 急宣,被之眷渥,必能明張條目,峻立提防,肅千里之 封畿,㹅五都之貨殖。軒臺禹穴,無虧充奉之儀;漢苑 秦陵,盡絕椎埋之黨。特乞俯迴宸斷,用授當仁,免今 日之叨恩,冀他時之上賞。干冒陳薦,兢越伏深。

《對仗彈馮延己魏岑文》
江文蔚
编辑

文蔚,保大初為御史中丞。時馮延己當國,與弟延魯、魏岑、陳覺竊弄威福。及用師福州,敗績,死者萬計。詔斬覺及延魯,而延己、岑置不問,文蔚對仗彈之。文蔚將上疏,先具小舟載老母,以待左降。元宗果怒,貶文蔚江州司士參軍,而覺、延魯以宋齊丘救解,復得不死。延己雖暫罷,旋復柄用。方宣延己制,百官在廷,常夢錫大言曰:「白麻雖佳,要不如江中丞疏耳。」 是時文蔚直聲震江左,傳寫彈文,為之紙貴。

「賞罰者,帝王所重。賞以進君子,不自私恩;罰以退小 人,不自私怒。陛下踐阼以來,所信重者,馮延己、延魯、 魏岑、陳覺四人,皆擢自下僚,驟升高位,未嘗進一賢 臣,成國家之美。陰狡圖權,引用群小。陛下初臨大政, 常夢錫居封駁之職,正言讜論,首罹譴逐,棄忠拒諫, 此其始也。」奸臣得計,欲擅威權,於是有《保大二年正》 月八日敕,公卿庶僚,不得進見。履霜堅冰,言者恟恟。 再降御札,方釋群疑。御史張緯論事,忤傷權要,其貶 官。敕曰:「罔思職分,傍有奏論。御史奏彈,尚為越職,況 非御史,孰敢正言。」嚴續國之戚里,備位大臣,不附奸 險,尚遭排斥。張儀方上疏,僅免嚴刑。自是守正者得 罪,朋邪者信用。上之視聽,惟在數人,「雖日接群臣,終 成孤立。陛下深思遠慮,始信終疑。復常夢錫宥密,擢 蕭儼侍從,授張緯赤令,群小疑懼,與酷吏司馬正彝 同惡相濟,迫脅忠臣。」高越之與盧氏義兼新故,受其 寄託,痛其侵陵,訴於君父,乃敢蔽陛下聰明,枉法竄 逐。群凶勢力,可以回天。在外者握兵,居中者當國,師 克在和,而三兇邀利,迭為前卻。天生五材,國之利器, 一旦為小人忿爭妄動之具,使精銳者奔走,饋運者 死亡,穀帛戈甲,委而資寇,取弱鄰邦,貽譏海內。同列 之中,有敢議論,則馮魏毀之於中,正彝持之於外,搆 成罪狀,死而後已。今陳覺、延魯雖已伏辜,而魏、岑猶 在,本根未殄,枝榦復生。馮延己善柔其色,才業無聞, 憑恃「舊恩,逐階任用,蔽惑天聰,斂怨歸上。高審知累 朝宿將,墳土未乾,逐其子孫,奪其居第,使輿臺竊議, 將帥狐疑。陛下方以孝理天下,而延己母封縣太君, 妻為國夫人,與弟異居,捨棄其母,作為威福,專任愛 憎,咫尺天威,敢行欺罔,以至紀綱大壞,刑賞失中,風 雨由是不時,陰陽以之失序,傷風敗俗,蠹政害人,食 日月之明,累乾坤之德。天生魏岑,道合延己,蛇豕成 性,專利無厭,逋逃歸國,鼠奸狐媚,讒疾君子,交結小 人,善事延己,遂當樞要,面欺人主,孩視親王,侍燕諠 譁,遠近驚駭,進俳優以取容,作淫巧以求寵,視國用 如私財,專君恩為己惠,上下相蒙,道路以目。征討之 柄在岑,折簡帑藏,取與繫岑一言。先帝卑宮勤儉,陛 下守之勿失。而岑營建大第,廣役丁夫,孽子之居,過 於內殿;亭觀之侈,踰於上林。前年建州勞還,文徽入 覲,西苑會燕,捨爵策勳。岑披猖無禮,狂悖亂言,與延 己用意多私,行恩不當,俾軍士懷恨怒之志,受賞無 感勵之心。將校爭功,諠動京邑,奸謀詭計,誑惑國朝, 致漳州屠」害使者,福州違拒朝命,百姓肝腦塗地,國 家帑藏空虛。福州之役,岑為東面應援使,而自焚營 壁,縱兵入城,使窮寇堅心,大軍失勢。《軍法》:「逗遛畏懦 者斬。」《律》云:「主將守城,為賊所攻,不固守而棄去,及守 備不設,為賊掩覆者,皆斬。」昨敕赦諸將,蓋以軍威政 令,各非己出。岑與覺延魯更相為戾,互肆威權,「號令 並行,理在無赦。」《烈祖孝高皇帝》櫛風沐雨,勤勞二紀, 成此慶基,付之陛下。「比諸鄰邦,我為強國。奈何賞罰 大柄,肆姦宄之謀;軍國資儲,為凶狡所散。昨天兵敗 衄,統內震驚,將雪宗廟之羞,宜醢姦臣之肉。已誅二 罪,未塞群情;盡去四凶,方祛眾怒。今民多饑饉,政未 平和,東有伺隙之鄰,北有霸強」之國,市里訛言,遐邇 危懼。陛下宜軫慮殷憂,誅鋤虺蜮延己,不忠不孝,在 法難原。魏岑同罪異誅,觀聽疑惑,請行典法,以謝四 方。

《舉歐陽修充經略掌書記狀》
宋·范仲淹
编辑

「臣叨膺聖寄,充前件職任,即日沿邊巡按,其有將帥 之能否,軍旅之勇怯,人民之憂樂,財利之通塞,邊方 之情偽,皆須廣接人以訪問,復盡心以思度。其於翰墨,無暇可為。而或奏議上聞,軍書叢委,情須可達,辭 貴得宜,當藉俊僚,以濟機事。」臣訪於士大夫,皆言非 歐陽修不可,文學才識,為眾所伏。往者緣臣之罪,有 「黷朝聽,蓋本人素好議論,聞於縉紳。只如臣為諫官 之初,杜衍任中丞之日,修皆曾移書責臣等緘默無 執,非獨有高若訥之讓也。以此明之,實非朋黨。若訥 知其無他,亦常追悔。臣切於集事,不敢避嫌。其人見 權滑州節度判官,伏望聖慈特差充經略安撫司掌 書記,隨逐巡按。所典書奏並國家之」事,非臣下之私。 若不如舉狀,臣甘受欺罔之罪。臣謹錄奏聞,伏候敕 旨。

《舉張方平充經略掌書記狀》
前人
编辑

臣今分經略安撫都部署司職任在延州,又發遣延 州兵民公事,其應答諸路文字,動涉機宜,日不暇給。 凡有奏報,朝廷事須精密,臣獨力當之,必有謬誤。經 略雖有判官三員,多在本司及別路勾當。臣昨舉歐 陽修充本路掌書記,尋以召歸館閣,更不赴任。臣竊 見著作佐郎、通判天雄軍張方平,富於文學,復有才 用。乞朝廷改除,充本司掌書記。

《上杜中丞論舉官書》
歐陽修
编辑

「修前伏見舉南京留守推官石介為主簿。近者聞介 以上書論赦被罷,而臺中因舉他吏代介者。主簿于 臺職最卑,介一賤士也,用不用當否,未足害政,然可 惜者,中丞之舉動也。介為人剛果有氣節,力學喜辨 是非,真好義之士也。始執事舉其材,議者皆曰知人 之明。今聞其罷,皆謂赦乃天子已行之令,非疏賤當」 有說,以此罪介,曰:「當罷。」修獨以為不然。然不知介果 指何事而言也?傳者皆云:介之所論,謂朱梁、劉漢不 當求其後裔爾。若止此一事,則介不為過也。然又不 知執事以介為是為非也,若隨以為非,是大不可也。 且主簿於臺中非言事之官,然大抵居臺中者,必以 正直剛明不畏避為稱職。今介足未「履臺門之閾而 已,因言事見罷,真可謂正直剛明,不畏避矣。度介之 才,不止為主簿,直可任御史也。是執事有知人之明, 而介不負執事之知矣。」修嘗聞長老說,趙中令相太 祖皇帝也,嘗為某事擇官,中令列二臣姓名以進,太 祖不肯用。他日又問,復以進,又不用。他日又問,復以 進,太祖大怒,裂其奏,擲殿陛下,中令色不動,插笏帶 簡,徐拾碎紙,袖歸中書。他日又問,則補綴之,復以進。 太祖大悟,終用二臣者。「彼之取爾者,蓋先審知其人 之可用,然後果而不可易也。今執事之舉介也,亦先 審知其可舉耶,是偶舉之耶?若知而舉,則不可遽止; 若偶舉之,猶宜一請介之所言,辯其是非而後已。若 介雖」忤上,而言是也,當助以辯;若其言非也,猶宜曰 「所舉者為主簿爾,非言事也。待為主簿不任職則可 罷,請以此辭焉可也。」且中丞為天子司直之官,上雖 好之,其人不肖,則當彈而去之;上雖惡之,其人賢,則 當舉而申之,非謂隨時好惡而高下者也。今備位之 臣百千,邪者正者,其糾舉一信於臺臣,而「執事始舉 介曰能,朝廷信而將用之,及以為不能,則亦曰不能。 是執事自信猶不果,若遂言他事,何敢望天下之取 信於執事哉?故曰:『主簿雖卑,介雖賤士,其可惜者,中 丞之舉動也。況今斥介而他舉,必亦擇賢而舉也。夫 賢者固好辨,若舉而入臺又有言,則又斥而他舉乎? 如此,則必得愚闇懦默者而後止也』。」伏惟執事如欲 舉愚者,則豈敢復云「若將舉賢也」,願無易介而他取 也。今世之官兼御史者,例不與臺事,故敢布狂言,切 獻門下,伏惟幸察焉。

《論狄青疏》
前人
编辑

臣聞「人臣之能盡忠者,不敢避難言之事;人主之善 馭下者,常欲聞難言之言。然後下無隱情,上無壅聽, 姦宄不作,禍亂不生。自古固有伏藏之禍,未發之機, 天下之人皆未知,而有一人能獨言之,人主又能聽 而用之,則銷患於未萌,轉禍而為福者有矣。若夫天 下之人共知,而獨其人主之不知者,此莫大之患也。」 今臣之所言者,乃天下之人皆知,而惟陛下未知也。 今士大夫無貴賤,相與語於親戚朋友;下至庶民,無 愚智,相與語于閭巷道路,而獨不以告陛下也。其故 何哉?蓋其事伏而未發,言者難於指陳也。臣伏見樞 密使狄青,出自行伍,號為武勇,自用兵陝右,已著名 聲,及捕賊廣西,又薄立勞效。自其初掌機密,進列大 臣,當時言事者已為不便。今三四年間,雖未見其顯 過,然而不幸有得軍情之名。推其所因,蓋由軍士本 是小人,面有黥文,樂其同類,見其進用,言「我輩之內 出得此人,既以為榮,遂相悅慕。加又青之事藝,實過 於人,比其輩流,又粗有見識,是以軍士之心,共服其 林能。國家從前難得」將帥,經略招討,常用文臣,或不 知軍情,或不閑訓練。自青為將領,既能自以勇力服 人,又知訓練之方,頗以恩信撫士。以臣愚見,如青所 為,尚未得古之名將一二。但今之士卒,不慣見如此 等事,便謂須是我同類中人,乃能知我軍情,而以恩信撫我。青之恩信,亦豈能遍及於人?但小人易為扇 誘,所謂「一犬吠形,百犬吠聲」,遂皆翕然喜其稱說。且 武臣掌機密而得軍情,不惟於國家不便,亦於其身 未必不為害。然則青之流言,軍士所喜,亦其不得已 而勢使之然也。臣謂青不得已而為人所喜,亦將不 得已而為人所禍者矣。為青計者,自宜退避事權,以 止浮議,而青本武人,不知進退。近日以來,訛言益甚, 或言其身應圖讖,或言其宅有火光,道路傳說,以為 常談矣,而惟陛下猶未聞也。且唐之朱泚,本非反者, 倉卒之際,為軍士所迫爾。大抵小人不能成事,而能 為患多矣。泚雖自取族滅,然為德宗之患,亦豈小哉! 夫小人陷於大惡,未必皆其本心所為,直由漸積以 至蹉跌,而時君不能制患「於未萌爾。」故臣敢昧死而 言:「人之所難言者,惟願陛下早聞而省察之爾。如臣 愚見,則青一常才,未有顯過,但為浮議所喧,勢不能 容爾。若如外人眾論,則謂青之用心有不可知者,此 臣之所不能決也。但武臣掌機密而為軍士所喜,自 於事體不便,不計青之用心如何也。伏望聖慈深思 遠慮,戒前世禍亂之跡,制於未萌,密訪大臣,早決宸 斷,罷青機務,與一外藩。以此觀青去就之際,心跡如 何,徐察流言,可以臨事制變。且二府均勞逸而出入, 亦是常事。若青之忠孝,出處如一,事權既去而流議 漸消,則其誠節可明,可以永保終始。」夫言未萌之患 者,常難於必信,若俟患之已萌,則又言無及矣。臣官 為學士,職號論思,聞外議喧沸而事繫安危,臣言狂 計,愚不敢自默,

《論賈昌朝疏》
前人
编辑

「臣修伏睹近降制書,除賈昌朝為樞密使。旬日以來, 中外人情,莫不疑懼,縉紳公論,漸以沸騰。蓋由昌朝 稟性回邪,執心危險,頗知經術,能緣飾姦言,善為陰 謀,以陷害良士。小人朋附者眾,皆樂為其用。前在政 府,屢害善人,所以聞其再來,望風畏恐。陛下聰明仁 聖,勤儉憂勞,每於用人,尤所審重。然而自古毀譽之 言,未嘗不並進於前,而聽察之際,人主之所難也。」臣 以為能知聽察之要,則不失之矣。何謂其要?在先察 毀譽之臣。若所譽者君子,所毀者小人,則不害其為 進用矣。君子非之,小人譽之,則可知其人不可用矣。 今日毅然立乎朝,危言正論,不阿人主,不附權臣,其 直節忠誠,為中外素所稱信者,君子也,如此等人,皆 以昌朝為非矣。宦官宮女、左右使令之人,往往小人 也,如此等人,皆以昌朝為是矣。陛下察此,則昌朝為 人可知矣。今陛下之用昌朝,與執政大臣謀而用之 乎,與立朝忠正之士謀而用之乎?與宦官左右之人 謀而用之乎?或不謀於臣下,斷自聖心而用之乎?昨 聞昌朝陰結宦豎,興「造事端,謀動大臣,以圖進用。若 陛下與執政大臣謀之,則大臣自處嫌疑,實難啟口; 若立朝忠正之士,則無不以為非矣。其所稱信以為 可用者,不過宦官左右之人爾。陛下用賈昌朝,為天 下而用之乎?為左右之人而用之乎?」臣伏料陛下必 不為左右之臣而用之也。然左右之人謂之近習,朝 夕出「入,進見無時,其所讒諛,能使人主不覺其漸。昌 朝善結宦官,人人喜為稱譽,朝一人進一言,暮一人 進一言,無不稱昌朝之善者。陛下視聽漸熟,遂簡在 乎聖心,及將用之時,則不必與謀議也。」蓋稱薦有漸, 久已熟於聽矣。是則陛下雖斷自聖心,不謀於人而 用之,亦左右之人積漸稱譽之力也。陛下「常患近歲 大臣體輕,連為言事者彈擊,蓋由用非其人,不葉物 議而然也。今昌朝身為大臣,見事不能公論,及交結 中貴,因內降以起獄訟,以此規圖進用。今聞臺諫方 欲論列其過惡,而忽有此差使,是以中外疑懼,物論 沸騰也。今昌朝未來,外議已如此,若使居其位,必不 免言事者上煩聖聽,不爾」,則昌朝遂得傾害善人,壞 亂事體,必為國家生事。臣願聖聰抑左右陰薦之言, 採縉紳公正之論,速罷昌朝,還其舊任,則天下幸甚。 臣官為學士,職號論思,見聖心求治甚勞,而一旦用 人偶失,而外庭物議如此。既有見聞,合思裨補。

《彈宋庠疏》
包拯
编辑

臣等今日中書傳諭,奉聖旨宣示宋庠《自辯》及求退 等事。臣等蒙陛下擢任,處之諫垣,惟採取天下公議, 別白賢不肖,敷聞於上,冀陛下倚任常得其人,以熙 大政,不使貪冒非才者得以膠固其位,害敗於事,迺 臣等之職分,陛下所責任者也。固不敢緣私詆欺,變 白為黑,惑亂陛下耳目,動搖大臣爵位,以取奇譽,巧 資身計,斯亦臣等所自信,陛下所明照者也。臣等昨 於二月二十二日具劄子論列宋庠自再秉衡軸,首 尾七年,殊無建明,略效補報,而但陰拱持祿,竊位素 餐,安處洋洋以為得策。且復求解之際,陛下降詔未 及斷章,庠乃從容遂止其請,足見其固位無恥之甚 也。今乃自辯,謂臣等議論暗合己意。臣等亦謂宋庠 本意,暗合天下之議論,斯不近於欺乎?陛下所深察 矣。且云「無過」,則又不然。臣等竊以前代至於祖宗之朝,罷免執政大臣,莫不以其謨明無效,取群議而行 也。何則?執政大臣,與國同體,不能盡心竭節,灼然樹 立,是謂之過,宜乎當黜。非如群有司小官之類,必有 犯狀,挂於刑書,乃為過也。唐憲宗朝,權德輿為宰相, 不能有所發明,時人譏之,俄以循默而罷,復守本官。 憲宗,聰明仁愛之主也;德輿,文學德行之臣也,當時 罷免,只緣循默,不必指瑕,未致罪名而然也。至如祖 宗朝,罷免范質、宋琪、李昉、張齊賢,亦只以「不稱職、均 勞逸」為辭,未嘗明其過也。近歲方乃摭拾細故,託以 為名,「揚於外廷,斯乃不識大體之臣,上惑聖聽,有乖 舉措,非所以責大臣之義也。宋庠豈無細故,臣等不 言之者,蓋為陛下惜此事體。臣等所陳,惟陛下聖度 詳處。若以為是,則乞依前來劄子,早賜施行。倘以臣 等為謗讟時宰,敢肆狂妄,亦乞治正其罪,重行降黜。」 臣等無任激切竢命之至。

《彈張堯佐疏》
前人
编辑

「臣伏見張堯佐除宣徽南院使、淮康軍節度使兼景 靈宮使,又同群牧制置使,制命一出,中外驚駭。緣張 堯佐久以非才,濫司大計,利權反覆,物論沸騰。臣等 累次論列,陛下欲務保全,乃曲假寵榮,并領要職。求 之前代則無例,訪以人情則不安。臣實憂危,罔知所 措。竊惟陛下臨御以來,凡所行事,悉遵守祖宗舊制, 未嘗踰越。」若乃進用臣僚於先朝,則李至、丁謂自尚 書參知政事授節度使;錢若水舊任樞密副使,由工 部侍郎只得觀察使。於今朝,則錢惟演以樞密使、兵 部尚書授節度使,李士衡以三司使兼尚書右丞,李 維以翰林學士承旨兼刑部尚書,陳堯咨以翰林學 士兼工部侍郎,並授觀察使,鄭戩以「資政殿大學士、 戶部侍郎知并州,二年只授宣徽使,踰年方加節度 使,此皆國朝之舊典也,自非德望兼著,亦不輕授。今 堯佐何者而兼是四職乎?況執政大臣與國休戚,不 能執守建明,曲有阿徇,成此過舉,俾天下竊議,謂陛 下私於後宮,不獨於聖德有損,抑又事體不可之至 甚者也。伏望陛下以」祖業為重,以天下為意,免使奸 倖有所窺伺,特出宸斷,罷堯佐宣徽使之命,任以外 鎮,庶可稍息天下之議。

《彈張堯佐第二疏》
编辑

臣等近以除授張堯佐宣徽使,以物議沸騰,曾具奏 陳。乞詔中書明降指揮,向去更不除使相,及不許歸 本院供職,仍促發赴河陽,庶幾稍弭謗讟。未蒙俞允, 實切憂慮。臣伏以陛下凡事克己,鮮有過舉,止於堯 佐厚甚,不無眾口交非,若厭物情,理須降抑。然自去 冬言爭此事,陛下幸賜開納,天下皆仰聖度,能虛懷 以徇諫也。今來重申前命,所以不即論列,乞行追奪 者,蓋為朝廷曲全事體耳。其如大恩不可頻假,群「心 不可固違,假之頻則損威,違之固則兆亂。伏望以國 家至計為念,檢會臣等前後所上劄子,早賜施行。不 勝懇切之至。」

《論王安石疏》
呂誨
编辑

臣竊以大姦似忠,大詐似信,惟其用舍,繫時之休否 也。至如少正卯之才,言偽而辨,行偽而堅,順非而澤, 強記而博,非宣父聖明,孰能去之?唐盧杞,天下謂之 姦邪,惟德宗不知,終成大患。所以言知人之難,堯舜 其猶病諸也。臣伏睹參知政事王安石,外示樸野,中 藏巧詐,驕蹇慢上,陰賊害物,斯眾所共知者。臣略疏 「十事,皆目睹之實跡,冀上寤於宸鑑。一言近誣,萬死 無避。安石向在嘉祐中判糾察刑獄司,因開封府爭 鵪鶉公事,舉駁不當,御史臺累移文催促謝恩,倨傲 不恭。相次仁宗皇帝上僊未幾,安石丁憂,其事遂已。 安石服滿,託疾堅臥,累詔不起,終英宗朝不臣。就如 有疾,陛下即位,亦合赴闕一見,稍存人臣之禮;及就 除江寧府,於私安便,然後從命,慢上無禮,其事一也。 安石任小官,每一遷轉,遜避不已,自知江寧府,除翰 林學士,不聞固辭。先帝臨朝,則有山林獨往之思,陛 下即位,乃有金鑾侍從之樂,何慢於前而恭於後?見 利忘義,非其心乎?好名欲進,其事二也。人主延對經 術之士,講解先王之道,設侍講、侍讀常員,執經在前, 乃進說,非傳道也。」安石居是職,遂請坐而講說,將屈 萬乘之重,自取師氏之尊,真不識上下之儀,君臣之 分,豈明道德以輔益聰明者乎?但要君取名而已。其 事三也。安石自居政府,事無大小,與同列異議,或因 奏對,留身進說,多乞御批自中而下,以塞同列沮論。 是則「掠美於己,非則斂怨於君,用情罔公,其事四也。 安石自糾察司舉駁多不中理,與法官爭論刑名不 一,常懷忿隙。昨許遵誤斷謀殺公事,力為主張,妻謀 殺夫,用按問欲舉,減等科罪,挾情壞法,以報私怨。兩 制定奪,但聞朋附,二府看詳,亦皆畏避,徇私報怨,其 事五也。安石初入翰林,未聞進一士之善,首率同列 稱弟安國之才,朝廷與狀元恩例,猶謂之薄。主試者 定文卷不優,其人遂罹中傷,小惠必報,纖仇必復。及 居政府,纔及半年,賣弄威福,無所不至。自是畏之者勉意俯從,附之者自鬻希進,奔走門下,惟恐其後皆 成私黨,今已盛矣。」怙勢招權,其事六也。宰相不視事 旬日,差除自專,逐近臣補「外,皆不附己者,妄言盡出 聖衷。若然,不應是安石報怨之人。」丞相不書敕,本朝 故事,未之聞也。意示作威,聳動朝野。今政府同列依 違,宰臣避忌,遂專恣而何施?不可?專威害政,其事七 也。凡奏對御座之前,唯肆強辯。向與唐介爭論,謀殺 刑名,遂致諠譁,眾非安石而是介,介忠勁之人,務守 大體,不能「以口舌勝,不幸憤懣發疽而死。自是同列 尤甚畏憚,雖丞相亦退縮不敢較其是非,任性輘轢 同列,其事八也。陛下方稽法唐堯,敦睦九族,奉親愛 弟,以風天下,而小人章辟光獻言俾岐王遷居於外, 離間之罪,固不容誅。」上尋有旨送中書,欲正其罪,安 石堅拒不從,仍進危言,以惑聖聰,意在離間,遂成其 事,朋姦之跡甚明,其事九也。今邦國經費,要會在於 三司。安石居政府,與知樞密者同制置《三司條例》,兵 與財兼領之,其掌握重輕可知矣。又舉三人者勾當, 八人者巡行諸路,雖名之曰商榷財利,其實動搖於 天下也。臣未見其利,先見其害,其事十也。臣指陳猥 瑣,煩黷高明,誠恐陛下悅其才「辨,久而倚毗,情偽不 得知,邪正無復辯,大姦得路,則賢者漸去,亂由是生。 臣究安石之跡,固無遠略,唯務改作,立異於人,徒文 言而飾非,將罔上而欺下。臣竊憂之,誤天下蒼生,必 斯人矣。」伏望陛下圖治之策,當稽於眾。方天災屢見, 人情未和,惟在澄清,不宜撓濁。如安石久居廟堂,必 無安靜之理,臣所以瀝懇而言,不虞橫禍,期感動於 聰明,庶判別於真偽。況陛下志在剛決,祭於隱伏,當 質於士論,然後知臣言之中否。然詆訐大臣之罪,不 敢苟逭,孤危若寄,職分難安,當復露章,請避怨敵。

《論呂惠卿疏》
蘇轍
编辑

「臣聞漢武帝世,御史大夫張湯挾持巧詐,以迎合上 意,變亂貨幣,崇長犴獄,使天下重足而立,幾至於亂。 武帝覺悟,誅湯而後天下安。唐德宗世,宰相盧杞妒 賢嫉能,戕害善類,力勸征伐,助成暴斂,使天下相率 叛上,至於流播。德宗覺悟,逐杞而後社稷復存。蓋小 人天賦傾邪,安於不義,性本陰賊,尢喜害人,若不死 亡,終必為患。臣伏見前參知政事呂惠卿,懷張湯之 辨詐,兼盧杞之姦凶,詭變多端,敢行非度,見利忘義, 黷貨無厭。王安石初任執政,用之為腹心。安石山野 之人,彊狠傲誕,其於吏事,冥無所知。惠卿指摘教導, 以濟其惡;青苗助役,議出其手。韓琦始言青苗之害, 先帝知琦朴忠,翻然感悟,欲退安石」而行。琦言:「當時 執政,皆聞德音,安石惶遽自失,亦累表乞退,天下欣 然有息肩之望矣。」惠卿方為小官,自知失勢,上章乞 對,力進邪說,熒惑聖聽,巧回天意。身為館殿,攝行內 侍之職,親往傳宣,以起安石,肆其偽辨,以難琦說。仍 為安石畫劫持上下之策,大率多用刑獄,以震動天 下。自是諍臣吞聲,有識喪氣,而天下靡然矣。至於排 擊忠良,引用邪黨,惠卿之力,十居八九。其後又建手 實簿法,尺椽寸土,檢括無遺,雞豚狗彘,抄劄殆遍。專 用告訐,推析毫毛,鞭箠交下,紙筆翔貴,小民怨苦,甚 於苗役。又因保甲正長給散青苗,結甲赴官,不遺一 戶,上下騷動,不安其生。遂致河北人戶流移,雖上等 富家,「有驅領車牛、懷挾金銀流入襄、鄧者,旋又興起 大獄,以恐脅士人,如鄭俠、王安國之徒,僅保首領而 去。原其害心,本欲株連蔓引,塗污公卿,不止如此。獨 賴先帝天姿仁聖,每事裁抑,故惠卿不得窮極其惡。 不然,安常守道之士,無噍類矣。」既而惠卿自以贓罪 被黜,於是力陳邊事,以中上心。其在延安,始變軍制, 雜用蕃漢,上與馮京異論,下與蔡延慶等力爭,惟黨 人徐禧助之,遂行其說,違背物情,壞亂邊政,至今為 患。西戎無變,妄奏警急,擅領大眾,涉入鹵境,竟不見 敵,遷延而歸,靡費資糧,棄捐戈甲,以巨萬計,恣行欺 罔,坦若無人。立石紀功,使西戎曉然知朝廷有吞滅 靈、夏之意。自是戎人怨畔,邊鄙騷動,河隴困竭,海內 疲勞。永樂之敗,大將徐禧、本惠卿,自布衣中保薦擢 任,始終協議,遂付邊政。敗聲始聞,震動宸極,循致不 豫,初實由此。邊釁一生,至今為梗。及其移領河東,大 發人牛,耕葭蘆、吳堡兩寨生地,托以重兵,方敢布種, 投種而歸,不敢復視。及至秋成,復以重兵防衛,收刈 所得,率皆「秕稗,雨中收穫,即時腐爛。惠卿張皇其數, 牒轉運司交割,妄言可罷饋運,其實所費不貲,而無 絲毫之利,邊臣畏憚,皆不敢言。此則惠卿立朝事跡 一二,雖復肆諸市朝,不為過矣。若其私行嶮薄,非人 所為,閭閻下賤,有不食其餘者。」安石之於惠卿,有卵 翼之恩,有父師之義,方其求進,則膠固為一,更「相汲 引,以欺朝廷。及其權位既均,勢力相軋,反眼相噬,化 為讎敵。」始,安石罷相,以執政薦惠卿既已登位,恐安 石復用,遂起王安國、李士寧之獄,以柅其歸。安石覺 之,被召即起,迭相攻擊,期致死地。安石之黨言:「惠卿

使華亭知縣張若濟借豪民朱華等錢買田產,使舅
考證
鄭膺請奪民田,使僧文捷請奪」天竺僧舍,朝廷遣蹇

周輔推鞫其事,獄將具而安石罷去。故事不復究案, 任御史可覆視也。惠卿言安石相與為姦,發其私書, 其一曰:「無使齊年知」齊年,馮京也。京、安石皆生於辛 酉,故謂之齊年。先帝猶薄其罪,惠卿復發,其一曰:「無 使上知」安石由是得罪。夫惠卿與安石出肝肺,託妻 子,平居相結,惟恐不深,故雖欺君之言,見於尺牘,不 復疑問。惠卿方其無事,已一一收錄,以備緩急之用, 一旦爭利,遂相抉擿,不遺餘力,必致之死。此犬彘之 所不為,而惠卿為之,曾不愧恥。天下之士,見其在位, 側目畏之。夫人君用人,欲其忠信於己,必取仁於父 兄,信於師友,然後付之以事。故放麑,違命也,而推其 仁,則可以託國;食子徇君也,而推其忍,則至於弒君。 欒布惟不廢彭城之命,故高祖知其賢;李勣惟不利 李密之地,故太宗許其義。二人終事二主,俱為名臣 者,仁心所存,無施不可,雖公私有異,而忠厚不殊。至 於呂布事丁原則殺,丁原事董卓則殺董卓;劉牢之 事王恭則反,王恭事司馬元顯則反。元顯背逆人理, 世所共疑。故呂布見誅於曹公,而牢之見殺於桓氏, 皆以其平生反覆,勢不可存。夫曹、桓古之姦雄,駕御 英豪,何所不有,然推究利害,終畏此人。今朝廷選用 忠信,惟恐不及,而置惠卿於其間,譬如薰蕕雜處,梟 鸞並棲,不惟勢不兩立,兼亦惡者必勝。況自去歲以 來,朝廷廢吳居厚、呂「嘉問、蹇周輔、朱用臣、李憲、王中 正等,或以牟利,或以黷兵,一事害民,皆不得逃譴。今 惠卿身兼眾惡,自知罪大,而欲以閑地自免,天下公 議,未肯赦之。然近日言事之官,論奏姦邪,至於鄧綰、 李定之徒,微細必舉,而不及惠卿者,蓋其凶悍猜忍 如蝮蝎,萬一復用,睚眥必報,是以言者未肯輕發。臣 愚憃寡慮,以為備位言責,與元惡同時,而畏避隱忍, 辜負朝廷,是以不憚死亡,獻此愚直。伏乞陛下斷自 聖意,略正典刑,縱未以汙鈇鑕,猶當追削官職,投畀 四裔,以禦魑魅。」

《論蔡京疏》
陳瓘
编辑

哲宗時,京與其弟卞俱在朝廷。是時,章子厚執政,威福自己出。京、卞二人實贊道之,姦德相濟。太上皇即位,擢京為翰林承旨。京陰結權貴,專務不德。帝將有大用之意,中外哅哅。右司諫陳瓘力言之,章十上,其尤切至者曰:

「臣聞盡言招禍,古人所戒,言路之臣,豈能免此!臣伏 見翰林學士承旨蔡京,當紹聖之初,弟兄在朝,贊道 章子厚共作威福,卞則陰為謀畫,子厚則果斷力行。 且謀且行者,京也。哲宗篤於繼述,一於委任,事無大 小,信子厚不疑。卞於此時假繼述之說以美私史,子 厚於此時,因委任之篤,自明己功;京則盛推安石之」 聖過於神考,又推定策之功,毀滅宣仁,以取合二人。 子厚之矜伐,京為有助;卞之乖悸,京實贊之。當此之 時,言官常安民屢攻其罪,京與子厚、卞共怒安民,協 力排陷,斥為姦黨。而孫諤、董端逸、陳次升因論京相 繼黜逐。哲宗晚得鄒浩,不由進擬,置之言路。浩能忘 身徇節,上副聖知,京又因其得罪而「擠毀之。七年之 間,五害言者,揜朝廷之耳目,成私門之利勢。言路既 絕,人皆鉗默,凡所施行,得以自恣,遂使當時之所行, 皆為今日之所蔽。」臣請略指四事,皆天下之所以議 京者也。蔡卞之薄神考,陛下既知其惡矣。伯仲相符, 塤箎如一。事無異議,罪豈殊科?一黜一留,人所未諭。 此天下之議京者一「也。邢恕之累宣仁,陛下既察其 罪矣。於是司馬光、劉摯、梁燾等皆蒙敘復。京嘗奏疏 請誅摯等家族,審如京言,則所以累宣仁者,豈特邢 恕一人而已哉?在恕則逐之,在京則留之,何以塞邢 恕不平之口,而慰宣仁在天之靈乎?此天下之所以 議京者二也。」章子厚自明定策之功,追貶王珪,京亦 自謂元豐未被命,帶開封鄶子,攜劍入內,欲斬王珪。 京之門人皆謂京於此時禁制宣仁,京亦有社稷之 功。今陛下雪珪之罪,還其舊官,則是以珪之貶於子 厚為非也。在子厚則非之,在京則留之,如是,則子厚 有辭矣,珪有憾矣。此天下之所以議京者三也。子厚 之初篤信京、卞,傾心降意,隨此二人,假繼「述之說,以 行其私」,三人議論,如出一口。自紹聖三年九月,卞為 執政,於是京始大怒,而與子厚絕矣。是今觀之,京之 所以與子厚絕者,為國事乎?為家事乎?此天下之所 以議京者四也。陛下即位之初,以用賢去邪為先,而 京之蔽蒙欺罔,曾無忌憚。陛下必欲留京於朝者,其 故何哉?臣知陛下之意,本「無適莫,而京之所以據位 希進,牢不可拔者,則以韓忠彥、曾布不能為國遠慮, 輕率自用,激成其勢故也。京、卞同惡,天下所共知,若 用天下之言以合公議,則顯、正二人之罪不難也。」忠 彥等不能出此,託之師謀而出之太原,雖加以兩制 學士之職,而實以詭計除之,想當進擬之時,必有不 情之奏,用「奇設策,不由誠心,二聖安得無疑?」公議亦 以為未允。及京之留,布復爭辯,「再三之瀆,無以取信相激之勢,因此而成。陛下進賢退邪,法則堯舜。然天 下之心,皆疑陛下有用京之意者,以京之復留故也。 京之所以復留者,以忠彥等去之不以其道故也。去 之不以其道,則留之者生於相激。萬一京果大用,則 天下治亂,自此分矣。崔群謂唐之治亂,在李林甫、張 九齡進退之時。今京欺蔑先帝,與甫無異,而又歸過 於先烈,賣禍於子厚,卞曲為自安之計,而陛下果留 之矣。」今既可以復留,則後亦可以大用,天下治亂之 勢,繫於一京,崔群之言,可不念哉!臣恐後之視今,亦 猶今之視昔,禍亂之機,亦不可「以不早辨也。陛下嗣 位之初,首開言路,可謂知所先後矣。臣愚首預茲選, 明知京在朝必為大患,而不能以時建言。萬一有意 外不慮之變,陛下幡然悔悟,誅責當時言事之臣,則 臣雖碎首陷身,何補於事?此臣之所以憤懣而不敢 默也。」臣嘗為卞所薦,與京無纖介之隙,所以言之者, 為國事爾,非特「為國事也,亦為蔡氏也。且京、卞用事 以來,籠絡薦引天下之士,處要路得美官者,不下數 百人,其間材智藝能之士,可用之人,誠為不少。彼皆 明知京、卞負國,欲洗心自新,捨去私門,顧朝廷未有 以招之耳。臣謂京在朝廷,則此數百千人皆指為蔡 氏之黨;若去朝廷,則此數百千人皆反為朝廷之用, 所以消去朋黨,廣收人才,正在陛下果於去京而已」, 此亦已用之術。在昔熙寧之末,王安石、呂惠卿紛爭 以後,天下之士分為兩黨,神考患之,於是自安石既 退,惠卿既出後,不復用此兩人,而兩門之士亦兼取 而並用之也。當時天下之士有王黨、呂黨,而朋黨之 禍,終不及於朝廷者以此。然則消去「朋黨之術,唯在 去京而已。今京關通交結,其勢益牢,廣布腹心,共成 私計,羽翼成就,可以高飛,愚弄朝廷,有同兒戲。陛下 若不早悟,漸成孤立,後雖悔之,亦無及矣。自古為人 臣者,官無高下,干犯人主,未必得禍,一觸權臣,破碎 必矣。」或以為離間君臣,或以為賣直歸怨;或託以他 事,陰中傷之;或以已「黜之後責其怨望,此古人之所 以不免也。臣豈敢自愛其身,若使臣自愛其身,則陛 下不得聞京之罪矣。國家內外無事,一百四十一年 矣,古所無有,甚可畏也。譬如年老之人,康強無疾,日 服溫暖,猶恐氣衰,至於保養陰邪,必成腹心之疾。伏 望陛下謹保祖宗之業,獨持威福之柄,斷自宸衷,果 於去惡,則天下幸甚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