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經濟彙編 第三百十二卷 |
第三百十二卷目錄
綿部彙考
書經〈禹貢〉
釋名〈釋綵帛〉
說文〈釋纊〉
翻譯名義〈兜羅綿〉
太平廣記〈娑羅綿〉
西溪叢語〈八蠶綿〉
本草綱目〈綿 木綿 白綿及布〉
綿部選句
綿部紀事
綿部雜錄
綿部外編
絲部彙考
書經〈禹貢〉
周禮〈天官 夏官 冬官〉
杜陽雜編〈火蠶絲〉
絲部藝文一
素絲賦 唐張良器
素絲賦 喬潭
絲賦 宋吳淑
絲部藝文二〈詩〉
古樂府歌 闕名
白絲行 唐杜甫
素絲 陸龜蒙
東川清絲寄魯冀州戲贈 宋蘇軾
繅絲行 元馬祖常
絲部選句
食貨典第三百十二卷
綿部彙考
编辑《書經》
编辑
禹貢
编辑豫州,厥篚纖纊。
〈傳〉纊,細綿。〈疏〉正義曰:《禮·喪大記》「候死者屬纊以俟絕氣」,則纊是新綿耳。纖是細,故言細綿。
《釋名》
编辑
釋綵帛
编辑「綿」猶《湎湎》,柔而無文也。
「綸」,倫也。作之有倫理也。
絮,胥也。胥久能解落也。
《說文》
编辑
釋纊
编辑纊,絮縕也。
《翻譯名義》
编辑
兜羅綿
编辑兜羅綿或名妒羅綿。妒羅,樹名。綿從樹生,因而立名, 如柳絮也。
《太平廣記》
编辑
娑羅綿
编辑黎州通望縣銷樟院池南有大娑羅樹,三四人連手 合抱方匝,先花後葉,花蕊有綿,謂之「娑羅綿。」
《西溪叢語》
编辑
八蠶綿
编辑李商隱《燒香曲》云:「八蠶繭綿小分炷,獸焰微紅隔雲 母。」左太沖《吳都賦》云:「鄉貢八蠶之綿。」注云:「有蠶一歲 八育。」《雲南志》云:「風土多暖,至有八蠶。言蠶養至第八 次,不中為絲,只可作綿,故云八蠶之綿。」
《本草綱目》
编辑
綿
编辑集解
李時珍曰:「古之綿絮,乃繭絲纏延,不可紡織者。今之 綿絮。則多木綿也。入藥仍用絲綿。」
主治
陳藏器曰:「新綿燒灰,治五野雞病。每服酒二錢。衣 中故綿絮,主下血及金瘡出血不止,以一握煮汁服。」 《李時珍》曰:「綿灰主吐血、衄血,下血,崩中,赤白帶下,疳 瘡,臍瘡聤耳。」
附方
霍亂轉筋腹痛,以苦酒煮絮裹之。〈聖惠方〉
吐血咯血:新綿一兩燒灰,白膠切片炙黃一兩,每服 一錢,米飲下。〈普濟方〉
吐血衄血:好綿燒灰,打麪糊,入清酒調服之。〈普濟方〉 腸風瀉血:破絮燒灰,枳殼麩炒等分,麝香少許,為末每服一錢,米飲下。〈聖惠方〉
血崩不止,好綿及婦人頭髮共燒存性,百草霜等分 為末。每服三錢,溫酒下,或加粽灰。東垣方:「用白綿 子、蓮花心、當歸、茅花、紅花各一兩,以白紙裹定,黃泥 固濟,燒存性,為末。每服一錢,入麝香少許,食前好酒 服。」《乾坤祕韞》:「用舊綿絮去灰土一斤,新蠶絲一斤, 陳蓮房十個,舊炊箄一枚,各燒存性,各取一錢,空心 熱酒」下。日三服。不過五日愈。
氣結淋病不通:用好綿四兩燒灰,麝香半分,每服二 錢,溫蔥酒連進三服。〈聖惠方〉
臍瘡不乾:綿子燒灰傅之。〈傅氏活嬰方〉
聤耳出汁,故綿燒灰,綿裹塞之。〈聖惠方〉
木綿
编辑《釋名》
编辑
古貝。〈綱目〉古終。
李時珍曰:「木綿有二種,佀木者名古貝,佀草者名古 終。」或作吉貝者,乃「古貝」之訛也。梵書謂之睒婆,又曰 「迦羅婆劫。」
集解
李時珍曰:木綿有草木二種。交廣木綿,樹大如抱,其 枝似桐,其葉大如胡桃葉。入秋開花,紅如山茶花,黃 蕊,花片極厚,為房甚繁,短側相比,結實大如拳,實中 有白綿,綿中有子。今人謂之斑枝花,訛為攀枝花。李 延壽《南史》所謂「林邑諸國出古貝,花中如鵝毳,抽其 緒,紡為布。」張勃《吳錄》所謂「交州永昌木綿,樹高過屋」, 有十餘年不換者。實大如盃,花中綿軟白,可為縕絮 及毛布者,皆指似木之木綿也。江南、淮北所種木綿, 四月下種,莖弱如蔓,高者四、五尺,葉有三尖,如楓葉。 入秋開花,黃色,如葵花而小,亦有紅紫者。結實大如 桃,中有白綿,綿中有子,大如梧子。亦有紫綿者。八月 采,謂之綿花。李延壽《南史》所謂「高昌國有草,實如繭, 中絲為細纑,名曰白疊,取以為帛,甚軟白。」沈懷遠《南 越志》所謂「貴州出古終藤,結實如鵝毳,核如珠。珣治 出其核,紡如絲綿,染為斑布者」,皆指似草之木綿也。 此種出南番,宋末始入江南,今則遍及江北與中州 矣。不蠶而綿,不麻而布,利被天下,其益大哉!又《南越 志》言:「南韶諸蠻不養」蠶,惟收娑羅木子中白絮,紉為 絲,織為幅,名娑羅籠段。祝穆《方輿志》言「平緬出娑羅 樹,大者高三五丈,結子有綿,紉綿織為白氈兜羅綿。」 此亦斑枝花之類,各方稱不同耳。
白綿及布
编辑氣味
甘溫無毒。
主治
李時珍曰:「血崩金瘡,燒灰用。」
子油
用兩缾合燒取瀝。
氣味
辛熱微毒。
主治
李時《珍》曰:「惡瘡疥癬,然燈損目。」
綿部選句
编辑楚宋玉《招魂》,秦篝齊縷,鄭綿絡些。
晉左思《吳都賦》,「國稅再熟之稻,鄉貢八蠶之綿。」 比周庾信《對燭賦》:「蓮帳寒擎窗拂曙,筠籠熏火香盈 絮。」
宋宋祁《謝衣襖表》:「并頒齊笥之良,均挾吳綿之煖。」 蘇軾《黃泥坂辭》:「釋寶璐而被繒絮兮,雜市人而無辨。」 古詩:「裋褐中無絮,帶斷續以繩。」〈又〉「挾纊如懷冰」, 晉嵇含《伉儷詩》,「裁彼雙絲絹,著以同功綿。」
唐·杜甫詩:「酒醒思臥簟,衣冷欲裝綿。」
《本事詩》開元中,頒賜軍衣。有兵士於短袍中得詩曰: 「畜意多添線,含情更著綿。」
王之煥《惆悵》詩:「八蠶薄絮鴛鴦綺,半夜佳期並枕眠。」 張籍詩:「蜀客南行過碧溪,木綿花發錦江西。」
元稹詩:「火布垢塵須火浣,木綿溫軟當綿衣。」
白居易詩:「縮水濃和酒,加綿厚紫袍。」〈又〉生子已嫁娶, 種桑亦絲綿。〈又〉繒帛如山積,絲絮似雲屯。〈又〉繒絮足 禦寒,何必錦繡文。〈又〉妻知年老添衣絮,婢報天寒撥 酒醅。〈又〉《新製布裘詩》:「桂布白似雪,吳綿軟於雲。」 姚合詩:「舊曆藏深篋,新衣薄絮綿。」
李商隱《李衛公》詩:「今日致身歌舞地,木綿花暖鷓鴣 飛。」
裴說《冬日詩》:「糲食擁敗絮,苦吟吟過冬。」
李洞《寄薛秀才》詩:「白衫春絮暖,紅紙夏雲鮮。」
宋蘇轍詩:「春寒漸欲減衣綿。」
陳師道詩。「寒氣挾霜侵敗絮,賓鴻將子度微明。」 陸游詩。「老人裘絝旋裝綿。」〈又〉布裘未辦一銖綿。〈又〉風日初和未脫綿。
綿部紀事
编辑《吳越春秋》:「伍子胥至吳,適會女子,擊綿於瀨水之上。」 〈又〉吳王將死,曰:「吾因不用子胥言,以至於此。死者無 知則已,死者有知,何面目見子胥也?」遂蒙絮覆面而 自刎。
《孝子傳》:閔損後母所生子,衣以綿絮,損以蘆花絮。父 欲出之,損曰:「母在一子單,母去三子寒。」遂止。
《史記絳侯周勃世家》:人有上書告勃欲反,下廷尉薄。 太后以為無反事。文帝朝,太后以冒絮提文帝,曰:「絳 侯綰皇帝璽,將兵於北軍,不以此時反,今居一小縣, 顧欲反邪?」帝使使持節赦絳侯。
《漢書匈奴傳》:文帝遣宗人女翁主為單于閼氏,使宦 者燕人中行說傅翁主。中行說既至,因降單于,單于 愛幸之。初,單于好漢繒絮食物,中行說曰:「匈奴所以 強者,以衣食異,無卬於漢。其得漢繒絮以馳草棘中, 衣褲皆裂弊,以視,不如旃裘堅善也。」
《賈誼傳》:誼上疏略曰:「今匈奴慢。」「侵掠」,至不敬也。而 漢歲致金絮采繒以奉之,是主上之操也。
《霍光傳》:「光薨,上賜金錢繒絮繡被百領。」
《古今注》:「元帝永光四年,東萊郡東牟山有野蠶為繭, 繭生蛾,蛾生卵,卵著石,收得萬餘石,民以為絲絮。五 年,長安雨絮,垣屋上皆白,民衣之。」
《東觀漢記》:「光武建武二年,野蠶成繭,民收其絮。」 《後漢書杜茂傳》:「建武十二年,遣謁者段忠將眾郡弛 刑配茂鎮守北邊,因發邊卒築亭候,修烽火,又發委 輸金帛繒絮供給軍士,并賜邊民。」
《西域傳》:「匈奴聞廣德滅莎車,發焉耆、尉黎、龜茲十五 國兵圍于寘。廣德乞降,以其太子為質,約歲給罽絮。」 《古今注》:「漢帝永和中,長安雨綿皆白。」
謝承《後漢書》,徐穉雖不就諸公之辟,有死喪,負笈赴 弔。常于家豫炙雞一隻,以一兩綿絮漬酒中,暴乾以 裹雞,徑到所起冢𡑞外,以水漬綿,使有酒氣。斗米飯, 白茅為藉,以雞置前,灑酒畢,留謁則去,不見喪主。 《後漢書張奐傳》,奐卒,遺命曰:「吾前後仕進,十要銀艾, 不能和光同塵,為讒邪所忌。通塞,命也,始終常也。但 地底冥冥,長無曉期,而復纏以纊綿,牢以釘密,為不 喜耳。幸有前窀,朝殞夕下,措屍靈床,幅巾而已。」 《華陽國志》:「何隨,字季業,蜀郡郫人也。漢司空武後世 有名德,徵聘入官。隨治《韓詩》《歐陽尚書》,研精文緯,通 星曆。郡命功曹,州辟從事,光祿郎中主事,除安漢令。 蜀亡去官。時巴土饑荒,所在無穀,送吏行乏」,輒取道 側民芋,隨以綿繫其處,使足所取直。民視芋見綿,相 語曰:「聞何安漢清廉行國,從者無糧,必能爾耳。」持綿 追還之,終不受。因為語曰:「安漢吏取糧,令為之償。」 《漢書》儀:皇后親蠶獻繭,凡蠶絲絮,織室作祭服,其皇 帝得以作縷縫衣,皇后間以作巾絮而已。
《英雄記》:「呂布為曹公所攻,甚急,乃求救于袁術。術先 求布女,布恐術為女不至,故不遣救也,即以綿纏女 身,縛著馬上,夜自送女出,與術太祖守兵相觸,格射 不得過,復還城。」
《三國魏志武帝紀》建安九年:「秋,鄴定公臨祀袁紹墓, 哭之流涕,慰勞紹妻,還其家人寶物,賜雜繒絮廩食 之。」
《吳志顧雍傳》〈注〉《吳書》曰:雍族人悌,字子通,父以壽終, 孫權作布衣一襲,皆摩絮著之,強令悌釋服。
《管寧別傳》:「寧性至孝,恆布裳貉裘,惟祠著衣單絮巾 也。」
《晉書隱逸傳》:「董京初至洛陽時,乞於市,得殘碎繒絮, 結以自覆,全帛佳綿,則不肯受。」
《晉陽秋》:有司奏依舊謂「房子睢陽綿。」武帝不許。 陸雲與兄機書,一日案行,視曹公器物,見拭目黃絮 有垢,黑目淚所沾污。
《晉書周顗傳》:「顗為僕射,王敦害之,使繆坦籍顗家,收 得素簏數枚,盛故絮而已。」
《語林》:謝萬就人乞裘,云:「畏寒,君妄語,正欲以為豪具 耳。若畏寒無服勝綿者,以三十斤綿與謝。」
《世說》:王文度在西州與林師講,韓、孫諸人並在坐。林 公理每欲小屈,孫興公曰:「法師今日似著弊絮在荊 棘中,觸地掛閡。」
《晉書良吏傳》:「吳隱之遷左衛將軍,祿賜皆班親族,冬 月無被,嘗澣衣乃披絮。」
陶潛《與子儼等疏》:「余嘗感孺仲賢妻之言,敗絮自擁何慚兒子。」
《晉書烈女傳》:「孟昶妻周氏,家豐財產。劉裕將建義,與 昶定謀,周氏傾資產以給之,所有絳色者,悉斂置帳 中,潛自剔綿,以絳與昶,遂得數十人,被服赫然,悉孟 氏所出。」
辟寒酒泉南有銅駝山,言虜犯者有大雪。沮渠蒙遜 之時,命工取之,得綿數萬斤。
《南史循吏傳》:「阮長之,元嘉十一年,除臨海太守,在官 常擁敗絮至郡。」
《宋書孝義傳》:「郭世道子原平,父喪既終,自起兩間小 屋,以為祠堂,每至節歲蒸嘗於此數日中哀思,絕飲 粥。父服除後,不復食魚肉於母前,示有所噉,在私室 未曾妄嘗。自此迄終,三十餘載。高陽許瑤之居在永 興,罷建安郡丞,還家,以綿一斤遺原平,原平不受,送 而復反者前後數十。瑤之乃自往曰:『今歲過寒,而建 安綿好,以此奉尊上下耳』。」原平乃拜而受之。
《隱逸傳》:朱百年隱跡避人,唯與同縣孔凱友善。凱亦 嗜酒,相得輒酣,對飲盡歡。百年家素貧,母以冬月亡 衣並無絮,自此不衣綿帛。嘗寒時就凱宿,衣悉裌布。 飲酒醉眠,凱以臥具覆之,百年不覺也。既覺,引臥具 去體,謂凱曰:「綿定奇溫。」因流涕悲慟。凱亦為之傷感。 《南史孝義傳》:何子平事母至孝,母喪,年將六十,有孺 子之慕,晝夜號叫,暑避清涼,冬不衣絮。
《宋書沈懷文傳》,「懷文遷尚書吏部郎,齋庫上絹,年調 鉅萬匹,綿亦稱此。期限嚴峻,民間買絹一匹至二三 千,綿一兩亦三四百。貧者賣妻兒,甚者或自縊死。懷 文具陳民困,由是綿絹薄有所減。」
《孔覬傳》:覬弟道存,從弟徽,頗營產業。二弟請假東還, 覬出渚迎之,輜重十餘船,皆是綿絹紙席之屬。覬見 之偽喜謂曰:「我比困乏,得此甚要。」因命上置岸側。既 而正色謂道存等曰:「汝輩忝預士流,何至還東作賈 客邪?」命左右取火燒之,燒盡乃去。
《南史宋顏延之傳》:「延之子竣,丁父憂。裁踰月,起為右 將軍,丹陽尹如故。竣固辭,表十上,不許,遣中書舍人 戴寶明抱竣登車,載之郡舍,賜以布衣一襲,絮以綵 綸,遣主衣就衣諸體。」
《齊高祖紀》,建元元年「冬十月,荊州天井湖出綿,人用 與常綿不異。」
《南齊書祥瑞志》:「建元元年,郢州監利縣天井湖水色 忽澄清,出綿,百姓採以為纊。」〈按郢州南史作荊州未知孰是姑並存之〉 永明二年,護軍府門外桑樹一株,並有蠶絲,綿被枝 莖。史臣按:漢光武時,有野蠶成繭,百姓得以成衣服。 今則浮波幕樹,其亦此之類乎?
《南史·文學傳》:「卞彬不得仕進,乃著《蚤虱賦》,序曰:『余多 病,起居甚疏,縈寢敗絮,不能自釋』。」
《隱逸傳》:「阮孝緒年十六,父喪,不服綿纊,雖蔬菜有味 亦吐之。」
《齊·劉懷珍傳》:「懷珍從孫訏,家甚貧苦,併日而食。隆冬 之月,或無氈絮,訏處之晏然。」
《雲仙雜記》:「沈休文多病,六月猶綿帽溫爐,食薑椒飯, 不爾則委頓。」
《隋書禮儀志》:「六等之冕,皆有黈,纊以黃綿為之,大如 橘。」
《食貨志》:「其課丁男調布絹各二丈,絲三兩,綿八兩,祿 絹八尺,祿綿三兩二錢。」
《何稠傳》:「稠歷太府丞,博覽古圖,多識舊物。波斯嘗獻 金綿錦袍,組織殊麗,上命稠為之,踰所獻者。」
《舊唐書食貨志》賦役法:「每丁歲入租粟二石,調則隨 鄉土所產,綾、絹、絁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輸綾、絹、絁 者兼調綿三兩,輸布者麻三斤。」
《唐書地理志》:「太宗因山川形便,分天下為十道,一曰 關內道,厥賦絹、綿、布、麻。」
《儒學傳》:「歐陽詢子通,儀鳳中累遷中書舍人。居母喪, 詔奪哀。每入朝,徒跣及門,夜直藉槁以寢,非公事不 語。居廬四年,不釋服。冬月,家人以氈絮潛置席下,通 覺即徹去。」
《舊唐書憲宗紀》:元和五年六月,「應給食實封,例節度 使兼宰相,每食實封百戶,歲給八百端匹。若是絹,加 給綿六百兩。」
《唐書李師道傳》:「田弘正之度河也,禽其將夏侯澄等 四十七人,有詔悉赦之,給繒絮,還隸魏博、義成軍,賊 皆感慰。」
《同昌公主傳》:「同昌公主出降,有火蠶綿,云出火洲,絮 衣一襲,用一兩,稍過度則熇蒸之氣不可近云。」 《聞見雜錄》:廣東老嫗江邊得巨蚌,剖之得大珠,歸而 藏之絮中,夜輒飛去,及曉復還。
《無錫縣志》:興寧鄉之寺頭初,其土人多以務本自殖。 有某氏者,以彈綿花起家,久遂殷富。知浮慕文墨,造 請名士會作堂成。祝枝山為題聯句云:「三尺冰絃彈 夜月,一天飛絮舞春風。」其家甚愛重之,而不知其嘲
己也綿部雜錄
编辑《詩經秦風無衣》篇:「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疏〉純著新綿 名為「襺」,雜用舊絮名為「袍。」
《禮記·內則》:「婦事舅姑,左佩紛帨,右佩箴管,線纊施縏 袠。」
《玉藻》:「纊為繭,縕為袍。」
《老子》:「當此之時,處溫室,臨爐火,重狐貉,襲毳綿,猶不 能禦也。」
《管子侈靡》篇:「先立象而定期,則民從之,故為禱朝縷 綿。明輕財而重名。」
《家語金人銘》:「綿綿不絕,或成網羅。」
《漢書王褒傳》:「夫荷旃被毳者,難與道純綿之麗密。」 《淮南子》:「蔏苗類絮而不可為絮,黂不類布而可以為 布。」
《急就篇》:「絳緹絓紬絲絮綿。」〈註〉「新者為綿,故者為絮。」 揚子《法言吾子》篇:「紵絮三千,寒如之何矣?」
《孝至篇》:「子有含菽縕絮而致滋,美其親,將以求孝也。」 《方言》:「吳越之間,脫衣相被謂之緡綿。」
《釋名》煮繭曰莫。莫,幕也。貧者著衣可以幕絮也。或謂 之「牽離」,煮熟爛牽引,使離散如綿也。
《說文》:「絓,繭滓絓頭也。一曰牽縭。」
《吳錄》:「交州永昌木綿樹,高過屋,有十餘年不換者。實 大如酒杯,中有綿如絮,色正白。破一實得數斤,可為 縕絮及毛布。」
阮籍《大人先生傳》:「蝨處褌中,逃乎深縫,匿乎壞絮,自 以為吉宅也。然炎丘火流,群蝨死于褌中而不能出。 君子之處區內,何異蝨之處褌中也。」
《羅浮山記》:「木綿正月開花,大如芙蓉,花落結子。」 《南齊書。卞彬傳》:彬作《蚤虱賦》,序曰:「一袍之縕,有生所 託,縈寢敗絮,不能自釋。」
《梁書扶桑國傳》,「其土多扶桑木,因以為名。扶桑葉似 桐而初生如筍,國人食之,實如梨而赤,績其皮為布, 以為衣,亦以為綿。」
酈善長《水經注》:房子城中出白土,細滑如膏,可用濯 綿,霜解雪曜,異于常綿。世俗言房子之纊也,抑亦類 蜀郡之錦,得江津矣。故歲貢其綿,以充御用。
《唐六典》:「潁州出綿。」
《酉陽雜俎》:「婚禮納采有綿絮,取其調柔也。」
《翻譯名義》:吉貝,即木綿也。罽賓國大者成樹,此形小, 狀如土葵,有殼,剖以出花如柳絮,可紉為布。
《宋史。胡交修傳》:昔人謂「甑有麥飯,床有故絮」,雖儀、秦 說之,不能使為盜。惟其凍餓無聊,然後忍以其身棄 之于盜賊。
釋鑑陁耶舍至姑臧,聞鳩摩羅什受秦宮女,嘆曰:「什 如好綿,可使入荊棘乎!」
《法苑珠林》:「閻浮州及大洲外,並有繒帛絲綿,皆從女 口出之,非是蠶口中出。」
石介明《禁策》:「布綿絲枲人所取用也。」
《筆記》:「夫生民晨作夜寢,早起晡食,寒絮暑絺,常忽而 不為之節。」
《雲麓漫抄》:《吳興陽羨山封禪碑》:「靈絮神蠶,彌被原野。」 侯鯖錄《文選古詩:文綵》:雙鴛鴦,裁為合歡被。著以長 相思,緣以結不解。〈注〉被中著綿,謂之長相思,綿綿之 意,緣被四邊,綴以絲縷,結而不解之意。余得一古被, 四邊有緣,真此意也。
《遼史禮志》:「五月重五日午時,採艾葉和綿,著衣七事, 以奉天子,北南臣僚各賜三事。」
《輟耕錄》:「閩廣多種木綿,紡績為布,名曰『吉貝。松江府 東五十里許曰烏泥涇,田磽瘠,民食不給,遂覓種于 彼。國初有一嫗自崖州來,教以紡織之具』。」
辟寒,潘子真《詩話》:余以「霜威能折綿,風力欲冰酒」之 句問山谷所從出。山谷曰:「勁氣方凝酒,清威正折綿。」 庾肩吾詩也。余讀晉阮籍《大人先生歌》,略曰:「陽和微 弱陰氣竭,海凍不流綿絮折,呼吸不通寒冽冽。」乃知 折綿之事,始于阮籍,豈山谷偶忘之耶?
綿部外編
编辑《神異經》:「南大荒有樹,名如何,三百歲作花,九百歲作 實。花色朱,實正黃,葉長一丈,廣二尺餘,似菅苧,色青, 厚五分,可以絮。」
《晉書藝術傳》:「佛圖澄少學道,玅通元術,腹傍有一孔, 常以絮塞之,每夜讀書,則拔絮孔中出,光照于一室。」 《陸氏異林》:「鍾繇嘗數月不朝,或問其故,云:『常有好婦 來,美麗非凡。問者曰:『必是鬼物,可殺之』。婦人後往,不 即前,止戶外。繇問何以』?曰:『公有相殺意』。繇曰:『無此』。勤勤呼之乃入。繇有不忍心,然猶斬其肺。婦人即出,以」 新綿拭血竟路。明日,使人尋跡,至大塚木中有好婦 人,形體如生人,著白練單繡兩襠,傷一腳,以兩襠中 綿拭血。
《神仙傳》:「藍采和嘗飲鍾離酒樓,夏服絮,冬臥冰,自號 采和。」
《雲笈七籤》:「宋元白不知何許人,有道術,夏則衣綿,冬 則單衣臥于雪中,去身一丈餘,周匝氣出如蒸,而雪 不凝。」
絲部彙考
编辑《書經》。
禹貢
编辑兗州,厥貢漆、絲。
〈蔡傳〉兗地宜漆,宜桑,故貢漆絲也。
青州岱畝,絲枲厥篚檿絲。
〈註〉岱畝,岱山之谷也。檿,山桑也。山桑之絲,其韌中琴瑟之絃,蘇氏曰:「惟東萊為有此絲,以之為繒,其堅韌異常,萊人謂之山繭。」
《周禮》
编辑
天官
编辑《典絲》: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賈四人,徒十有二人。
〈訂義〉史氏曰:「天下之絲皆出于蠶,一蠶所吐謂之忽,五忽謂之絲,則一絲之得亦不易矣。後世親蠶之禮廢,衣服悉備于四方之土貢,故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無一分顧惜,由其不知所自來。典絲之職,亦先王恭儉節用之一助。」
掌絲入而辨其物,以其賈楬之,掌其藏與其出,以待 興功之時。
黃氏曰:「凡絲皆掌其入」 ,是亦為一府藏也。典枲亦然。鄭康成以絲入為九職嬪婦所貢絲,非也。《閭師》「任嬪,以女事貢布帛,不貢絲。」 此當是九貢。《禹貢》:「兗州厥貢漆絲;青州厥貢絲枲。」 王氏曰:「以其賈楬之,防其賤貿貴。」 鄭康成曰:「絲之貢少,藏之出之,可同官也。時者,若溫煖宜縑帛,清涼宜文繡。」
頒絲于外內工,皆以物授之。
黃氏曰:外內工、九嬪、世婦及諸侯夫人、大夫妻。賈氏曰:「以物授之,若縑帛則授以素絲,若文繡則授以綵絲。」
凡上之賜予亦如之。
《鄭康成》曰:「王以絲物賜人。」
及獻功,則受良功而藏之,辨其物而書其數,以待有 司之政令,上之賜予。凡祭祀,共黼畫組就之物。
鄭康成曰:「以給衣服冕旒及依盥巾之屬。白與黑謂之黼,采色一成曰就。」 薛氏曰:「天子繅斿十有二就。就,成也。曰組就者,以組為就也。」 史氏曰:「朱綠、元黃,止為祭服,而不敢他用,知其難得也。」
《喪紀》,共其絲纊組文之物。
王昭禹曰:「《喪紀》有用絲以為線縷,有用纊以充衣褥,或用組文以為物之飾。」
凡飾邦器者,受文織絲組焉。
鄭康成曰:「謂茵席屏風之屬。」
歲終,則各以其物會之。
王氏曰:「歲終各以其物會之,防其以賤貿貴。」
夏官
编辑《職方氏》:「河南曰豫州,其利林、漆、絲、枲。」
王昭禹曰:「《禹貢》『豫之厥貢漆絲、絺紵則林漆絲枲,固豫之所產也』。」
冬官
编辑㡛氏湅絲。
王昭禹曰:「治絲帛而熟之謂之㡛。絲帛熟然後可設飾為用,故其字從巾從荒,㡛言治之使熟也,猶荒土以為田,巾則設飾之服。」 陳用之曰:「㡛氏治絲而湅者,名謂之㡛,治荒之意也。」 毛氏曰:「染人掌染絲帛,而㡛氏掌湅絲帛。則㡛氏之湅以待染人之所染,則素功不立,采色無所附焉,此㡛氏所以預設色之工。」
以涗水漚其絲,七日去地尺,暴之。
鄭鍔曰:「湅絲之灋,以涗水漚之,漚如漚麻之漚,蓋浸漬之也。以水泲灰謂之涗,如涗酌之涗,蓋以茅而泲酒,故謂之涗酌也。用涗水以漚其絲,所以去其不蠲,以致潔也。唯潔淨然後能受色。既漚七日矣,乃取而暴之日中,其暴也,當去地一尺而已。必以去地一尺為度者,不欲其高,懼陽氣燥之,則其色失于燥而不」 鮮明也。趙氏曰:「謂以水和解其灰,澄清而洗濯之,以浸漬絲也。」 毛氏曰:「絲以柔為善,暴之太過,則失其柔而火之性,故去地尺暴之,欲其地氣之相接。」
晝暴諸日,夜宿諸井,七日七夜,是謂「水湅。」
鄭康成曰:「宿諸井,縣井中。」 王昭禹曰:「晝暴諸日,則以陽氣溫之也;夜宿諸井,則以陰氣寒之也。謂水湅則非渥淳之使熟也,以陰陽之氣使之熟而。」
已毛氏曰:「暴雖在晝,而夜必宿于井,又欲其水氣之相蒸。」 鄭鍔曰:「必以七日七夜為度者,欲其得陰陽之氣,一于平而不偏也。」
湅帛,「以欄為灰,渥淳其帛,實諸澤器,淫之以蜃。」
易氏曰:「絲弱于帛,帛壯于絲。湅絲不過涗水而漚之,湅帛則以欄為灰,煮而熟之,以至淫之盝之,又至于塗之宿之」 ,其灋為特詳。趙氏以欄為灰,謂燒欄木以為灰也。「渥淳」 ,以灰煮熟,漸漬其帛也。淳,沃也,渥漬之使厚也。既曰渥淳,不可遽至乾熇,故實諸潤澤濕之器。蜃,白蛤也,以蛤為粉,浸淫器中,欲令帛白也。淫,即善防者,水淫之之淫 。陳用之曰:「既曰渥淳,必有水焉,非特灰而已。故實于澤器,欲其不遽以乾熇故也。」 淫,謂粉蜃。以淫其上,則閉其濕于澤器之中,而得以漸漬之矣。毛氏曰:「以欄為灰,變生而熟;以蜃為灰,變質而白。」
清其灰,而盝之,而揮之。
鄭康成曰:「清,澄也。于灰澄而出,盝晞之,晞而揮去其蜃。」 毛氏曰:「于器從而振之謂之盝。」 陳用之曰:「盝以盛之。」 王昭禹曰:「灰既澄而清,則盝而出之,而揮去其所惹之蜃灰。」
而沃之,而盝之,而塗之,而宿之,
鄭康成曰:「更渥淳之。」 王昭禹曰:「既揮其灰,沃之以水,又從而盝出之,既盝出矣,又從而塗之以蜃灰而宿之,則使經宿焉。」 毛氏曰:「自此不復用湅,亦不須和以水,其帛且濕,但塗以乾灰而已,豈非變生為熟易,而變質為白難乎?」 陳用之曰:「或言實諸澤器,不言塗宿;或言塗宿而不言灰蜃之用,相備以見也。」
明日沃而盝之。
毛氏曰:「塗之矣,復以清水沃而盝之者,去其所塗之灰也。然塗之宿而已,明日從而盝之,與夫清其灰而盝之異矣。此《盝》之二,每事不同,因其事也。」
晝暴諸日,夜宿諸井,七日七夜,是謂「水湅。」
王昭禹曰:「又從而暴諸日而溫之以陽氣,宿諸井而寒之以陰氣。」 鄭鍔曰:「上文湅絲,記水湅之灋,此文湅帛,記灰湅之灋。」 夫絲帛,事之末者也,凡為女工者能之,何待設官掌其事耶?蓋先王為國以禮之制,所辨者在于毫氂之際,其于服色之間尤致其謹也。如元以象天,黃以象地,青以象東方,白以象西方,赤以象南方,黑以象北方。如纁之赤黃如緅之赤青如縓之赤黑如朱之象正陽,如緇之象正陰,如紫如綠之為間色,一失其辨則分因而不明,一失其色則義從而無所攷。《詩》人所謂「赤芾元袞,赤舄朱英綠縢」 之類,彼豈區區然辨其色哉?義各有所主,分各有所明故也。色之所係者,乃分之所寓,則絲帛之所以染乎色者,詎可易而為之哉?《染人》云:「春暴湅。」 然則所謂湅而暴之者,皆以春時也。染在染人,湅在㡛氏,二官聯事,為不輕矣。
《杜陽雜編》
编辑
火蠶絲
编辑火蠶絲,出炎洲,絮衣一襲,止用一兩,稍過度,則熇蒸 之氣不可耐。
絲部藝文一
编辑《素絲賦》唐·張良器
编辑
羽雖白,賁然而輕;玉雖白,堅然而貞。未若素絲之為 用,以轉化而為名。匪剛克以居體,實柔立而有成。其 正也可以如繩之直,其順也可以繞指而縈。故能紛 以隨時,皓然養素。揮流水則轉增其妍,染繪色則不 吝其污。動必隨人,寸無恆度。其來也何所?自園客而 出;茲厥賦也何地?由岱畎而貢之,俯乎列井,將稽㡛 氏之湅。實乎澤器,徒為墨子之悲。信干旄之望美,非 庶士之可持。不願充嫠婦之緯,不願托寒女之絲。因 弄杼以成韻,庶補袞而為期。代若好五采,我則大白 以受質;代若厭群居,我則眾縷以為匹。非異俗而招 累,將矯世而摭實。夫其公孫奉駕,長倩趨風,贈以生 芻之束,朂以素絲之總。蓋取諸自微之著,積小成功, 君無謂我微,君無謂我細。若綦之可織,則假手以成 勞;如裳之可縫,則因緣而善繫。功無不給,物無不濟。 彼服卉佩蘭,衣荷帶蕙,念牽絲之無日,傷考槃之失 計。今將侔潔白以修身,詠《羔羊》而取媲。倘黃絹之可 比,希菅蒯而無替。
《素絲賦》喬潭
编辑
「色之真者尚乎白,質之細者珍乎絲。」真則貞而潔矣, 細則積而多之。故君子德輶是務,清以自持。將經綸 以濟物,先組織以修詞。惟絲之故,不𠎝乎素。組以飾 馬,言好善而不忘。紽之在羊,時退公之有度。始也重 蠶事,終婦功。促季月候戾風。爰求柔桑,寧止于十畝; 既登分繭,乃布于三宮。至若三盆既繰,八月成績。方 勤水湅,爰去地尺。晝暴于日,吸太陽之光華;夜懸諸井,濡厚載之靈液。于是典絲瞻臨,㡛氏引繹。引之于 手,如皓鶴之飛;承之以筐,若凝霜之積。既而嬪婦化 理,經緯縱橫。當軒兮婀娜之織,弄杼兮軋軋之聲。映 羅袖而增麗,度金梭而轉明。每知白以自守,亦含章 而可貞。夫以白能受采,文匪勝質。故公孫戒于從微, 墨翟悲其患失。青為轡兮非擬,朱為繩兮未匹。珍蠶 恥越鄉而來,移繭嗟自園而出。唯彼蚩蚩之喻,無愧 皎皎之實。《乃續》曰:「絲之素兮貞且吉,人之質兮清且 一。若見用于當時,寧七襄于終日。」
《絲賦》宋·吳淑
编辑
皎皎素絲,女所治兮。《周官》有辨物之職,時令著分繭 之期。惟朱藍之是染,勿菅蒯以輕遺。㡛氏湅之而有 法,方儲斷之而得宜。羔羊之革,素絲五緎。出綸方訒 于王言,縈社更聞于日蝕。分貴賤于繒綿,隨青黃于 藍糵。繅之既見于三盆,漚之亦言于七日。則有《書》稱 厥篚,《詩》著其紑。或棼之而益亂,或貿之而來謀。凶則 灰浮于水上,吉則夢掛于山頭。亦有力系金鑪,細同 密雨;直有朱繩,續聞命縷。或吐之而成錦,或歐之而 跪樹。山濤收袁毅之遺,長倩誡孫弘之語。爾其責茲 楚貢,絕彼商絃。墨子見之而興歎,園客繅之而上仙。 乍想淑人之帶,遙思初仕之年。釣有伊緡之美,琴聞 野繭之妍。伊絲枲之為務,亦生民之所先。
絲部藝文二〈詩〉
编辑《古樂府歌》闕名
编辑
羅敷善蠶桑,「採桑城南隅。青絲為籠繩,桂柱為籠鉤。 何用識夫婿,白馬紫驪駒。青絲繫馬尾,黃金籠馬頭。」
《白絲行》唐·杜甫
编辑
繰絲須長不須白,越羅蜀錦金粟尺。象床玉手亂殷 紅,萬草千花動凝碧。已悲素質隨時染,裂下鳴機色 相射。美人細意熨帖平,裁縫滅盡針線跡。春天衣著 為君舞,蛺蝶飛來黃鸝語。落絮遊絲亦有情,隨風照 日宜輕舉。香汗清塵汙顏色,開新舍故置何許。君不 見才士汲引難,恐懼棄捐忍羈旅。
《素絲》陸龜蒙
编辑
園客麗獨繭,詩人吟《五綜》。如何墨子見,反以悲途勞。 我意豈如是,願參天地功。為線補君袞,為絃繫君桐。 左右修闕職,宮商還古風。端然潔白心,可與神明通。
《東川清絲寄魯冀州戲贈》宋·蘇軾
编辑
「鵝谿清絲清如冰,上有千歲交枝藤。藤生谷底飽風 雪,歲晚忽作龍蛇升。嗟我雖為老侍從,骨寒只受布 與繒。床頭錦衾未還客,坐覺芒刺在背膺。豈如髯卿 晚乃貴,福祿正似川方增。」醉中倒著紫綺裘,下有半 臂出縹綾。封題不敢妄裁剪,刀尺自有佳人能。遙知 千騎出清曉,積雪未放浮塵興。白鬚紅帶柳絲下,老 弱空巷人相登。但放奇紋出領袖,吾髯雖老無人憎。
《繅絲行》元·馬祖常
编辑
繅車咿軋繭抽絲,桑薪煮水急莫遲。黃絲白絲光縰 縰,老蠶成蛹啖兒饑。田家婦姑喜滿眉,賣絲得錢買 羃䍦。翁叟慣事罵婦姑,只今長男成葭蘆。秋寒無衣 霜裂膚,鳴機織素將何須。翁叟喃喃罵未竟,當門叫 呼迎縣令。騶奴橫索馬鞭絲,婦姑房中折《纑經》。
絲部選句
编辑周荀卿《琴賦》:「絃以園客之絲,徽以鍾山之玉。」
《楚辭》:「茅絲兮同綜,冠履兮共虔。」
宋玉《釣賦》:「夫元淵之鉤也,以三尋之竿,八絲之綸。」 漢蔡邕《廣連珠》:「參絲之絞以絃琴,緩張則撓,急張則 絕。」
魏嵇康《蠶賦》:「食桑而吐絲,前亂而後治。」
《古樂府》:「春蠶不應老,晝夜常懷絲。」
宋鮑照詩:「昔與君別時,蠶妾初獻絲。」
梁簡文帝詩:「奩鏡迷朝昏,縫鍼翠故絲。」
劉孝先詩:「思婦織霜絲。」
劉邈詩:「振躡開交縷,停梭斷續絲。」
《徐防詩》:「洛繭厭纏絲。」
唐李白詩:「荊州麥熟繭成蛾繰絲,憶君頭緒多。」 施肩吾詩:「卿卿買得越人絲。」
李郢詩:「小男供米女搓絲。」
聶夷中詩:「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穀。」
高蟾詩。「一隻金梭萬丈絲宋魏野詩。「數畝秋禾滿家食。一機官帛幾梭絲。」梅堯臣詩。「吳蠶吐柔絲。」
蘇軾詩:「想見深屋彈朱絲。」
黃庭堅詩:「三尺琵琶綠繭絲。」〈又〉貧家能得幾絇絲。〈又〉 破曉驟晴天有意,生紅新曬一絇絲。
朱弁詩「辛苦,真成蟻度絲。」
《無名氏詩》:「皎皎白素絲,織成寒女衣。」
元薩都剌詩:「冰蠶絲成五色錦。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
本作品原文沒有標點。標點是人工智能程序古詩文斷句 v2.1創建,並且經由維基文庫用戶編輯改善的。本站用戶之編輯以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CC BY-SA 4.0)發佈。
歡迎各位持續修正標點,請勿複製與本站版權協議不兼容的標點創作。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