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北遺稿/附錄
年譜
编辑大明神宗皇帝萬曆十二年。〈國朝宣祖大王十七年。〉甲申九月二十二日乙未。〈辰時。〉公生于漢陽之社稷洞。
十三年乙酉。〈先生二歲。〉
十四年丙戌。〈先生三歲。〉
十五年丁亥。〈先生四歲。〉
十六年戊子。〈先生五歲。〉
十七年己丑。〈先生六歲。〉
十八年庚寅。〈先生七歲。〉
十九年辛卯。〈先生八歲。〉
二十年壬辰。〈先生九歲。〉
二十一年癸巳。〈先生十歲。〉
二十二年甲午。〈先生十一歲。〉四月。丁大夫人權氏憂。○贈議政公。命貳室張。撫育之。
二十三年乙未。〈先生十二歲。〉
二十四年丙申。〈先生十三歲。〉
二十五年丁酉。〈先生十四歲。〉
二十六年戊戌。〈先生十五歲。〉
二十七年己亥。〈先生十六歲。〉
二十八年庚子。〈先生十七歲。〉聘靑松沈氏。進士慄之女。靑陵府院君鋼之曾孫。
二十九年辛丑。〈先生十八歲。〉六月。女生。適洗馬趙錫馨。
三十年壬寅。〈先生十九歲。〉在德山。〈時讀書甥館也〉聞議政公出補定州。〈以直言忤柳永慶也。〉赴覲京第。路聞伯氏訃。哭失聲。墜馬。遂成瘀血之症。
三十一年癸卯。〈先生二十歲。〉
三十二年甲辰。〈先生二十一歲。〉九月。女生。適縣監尹雲擧。
三十三年乙巳。〈先生二十二歲。〉
三十四年丙午。〈先生二十三歲。〉
三十五年丁未。〈先生二十四歲。〉
三十六年戊申。〈先生二十五歲。〉七月。子壽仁生。
三十七年〈光海元年〉己酉。〈先生二十六歲。〉
三十八年庚戌。〈先生二十七歲。〉
三十九年辛亥。〈先生二十八歲。〉▣月。女生。適參判李廷夔。
四十年壬子。〈先生二十九歲。〉秋。中增廣生進兩試。生員則一等第五名。
四十一年癸丑。〈先生三十歲。〉
四十二年甲寅。〈先生三十一歲。〉
四十三年乙卯。〈先生三十二歲。〉九月。女生。適縣監姜文明。
四十四年丙辰。〈先生三十三歲。〉
四十五年丁巳。〈先生三十四歲。〉
四十六年戊午。〈先生三十五歲。〉
四十七年己未。〈先生三十六歲。〉
四十八年庚申。〈先生三十七歲。〉二月。女生。適牧使李恢。
熹宗皇帝天啓元年辛酉。〈先生三十八歲。〉
二年壬戌。〈先生三十九歲。〉
三年〈仁祖大王元年。〉癸亥。〈先生四十歲。〉○二月。子壽民生。○四月。除連源道察訪。未赴。時朝廷旁求遺才。銓曹薦授也。○五月。中庭試文科丙科第二名。昏朝時。以世道晦塞。久不赴公車。至是始對策。○六月。隷承文院。權知副正字。○八月。陞弘文館副正字。○十月。拜藝文館檢閱。兼春秋館記事官。
四年甲子。〈先生四十一歲。〉正月。坐失芸館日記。罷。時李适反。上將幸公州。命藏史于江都。而賊鋒已逼。乘輿且發。急於扈從。未暇移藏。及賊平。史多見逸。因是而罷。○十月。叙拜藝文館待敎。尋移承政院注書。○十二月。還移奉敎。陞拜成均館典籍。尋移司憲府監察。
五年乙丑。〈先生四十二歲。〉正月。拜世子侍講院司書。○三月。拜司諫院正言。兼春秋館記事官。遞拜典籍。○四月。拜弘文館修撰,知製敎。經筵檢討官。○十一月。陞弘文館副校理。兼經筵侍讀官。
六年丙寅。〈先生四十三歲。〉四月。拜成均館直講。○五月。子壽賓生。○拜修撰。○九月。中重試丙科第一名。陞弘文館校理。○十二月。拜司諫院獻納。
七年丁卯。〈先生四十四歲。〉正月。拜典籍。旋移吏曹佐郞。○扈駕往江都。時聞北虜陷義州。轉至平山。上出幸以避賊鋒也。○四月。拜副校理。○扈駕還都。時賊已講和解兵也。○六月。拜直講。○七月。還拜副校理。○十月。拜兵曹正郞。曹例以未經佐郞。直拜右職。爲罕有也。○錄昭武勳一等。時捕橫城賊李仁居。以問郞參勳。
毅宗皇帝崇禎元年戊辰。〈先生四十五歲。〉錄寧社勳一等。時柳孝立等。圖復廢主。事覺就戮。以問郞。入正勳。旋付原從之首。以勳錄多濫。臺議尼之也。○四月。拜校理。○七月。拜直講。旋移吏曹正郞。○八月。拜宗簿寺正。重試後。例陞也。○拜弘文館副應敎。○十月。拜司憲府執義。○十二月。拜侍講院輔德。
二年己巳。〈先生四十六歲。〉正月。差湖西暗行御史。按守令之不法者。一路振肅。○二月。還拜副應敎。○五月。差畿邑救荒御史。所至賑活甚多。○七月。還陞應敎。○十一月。薦拜議政府舍人。移執義兼侍講院弼善。○十二月。復拜舍人。移副應敎。還拜舍人。一歲中。凡三四遷。皆淸選之職。人以爲榮。
三年庚午。〈先生四十七歲。〉正月。拜司諫院司諫。○二月。拜成均館司成。移執義。○三月。拜成均館司藝。○四月。拜應敎。○五月。拜舍人。○七月。拜應敎。移司諫。還拜應敎。○十月。拜輔德。移舍人。○十一月。陞通政大夫。以穆陵遷陵都監都廳勞也。○拜掌隷院判决事。
四年辛未。〈先生四十八歲。〉六月。遞付護軍。○九月。拜戶曹參議。○十一月。拜司諫院大司諫。辭遞。付護軍。○十二月。拜刑曹參議。
五年壬申。〈先生四十九歲。〉二月。拜大司諫。辭遞。拜禮曹參議。○五月。拜承政院同副承旨。○六月。陞右副承旨。○八月。遞付護軍。○九月。拜兵曹參議。○十一月。陞嘉善大夫。以仁穆王后銘㫌書寫勞也。○十二月。拜漢城府右尹。兼都揔府副揔管。
六年癸酉。〈先生五十歲。〉二月。拜大司諫辭遞。○三月。付護軍。○五月。拜大司諫遞付護軍。○六月。拜司憲府大司憲。箚論君道日亢。下情日壅。自廣狹人之失。又論咸鏡監司睦長欽在昏朝爲禮曹參議。西宮减膳節目。擅自行會之罪。箚見原集。上不答。辭遞。○七月。付護軍。
七年甲戌。〈先生五十一歲。〉正月。拜弘文館副提學。箚劾兪伯曾竄三水時。追崇元宗大王。將祔太室。大臣三司交章力爭。天威震疊。伯曾以大司諫。乘臺閣一空。獨出停論。立寵擢。授副學。吏議。先生素與之交善。至是移書責之。仍率僚員李尙質,李時楷等。聯箚以劾之。箚見原集。上下嚴旨遠竄。始擬會寧。旋移三水。三水最遠。路又絶險。捨馬步行。不十日到配。顚頓窘迫。殆不可堪。而先生處之怡然。人服其素守也。廟議旣定。大臣臺臣。皆伸救。不許。○先生性仁厚。平居口不言人是非。及其立朝。抗言不諱。不顧禍福。有毅然莫奪之志。白江李相公。語人曰。金某。卽家中文正。榻前朱雲。北渚金相公。見議政公曰。有子如此。爲其父者。豈不快樂乎。
八年乙亥。〈先生五十二歲。〉七月。蒙宥。時風灾非常。廟社有拔木之變。命放還。
九年丙子。〈先生五十三歲。〉六月。叙付護軍。○八月。拜戶曹參判。○十二月。扈駕往南漢。時北虜渝盟。大擧入冦。上議幸江都。旋聞賊騎已迫畿甸。倉卒移入南漢山城。先生在扈班。而議政公已從廟社。赴江都。蓋以老病宰臣。承命先往也。○拜副摠管。
十年丁丑。〈先生五十四歲。〉正月。聞議政公訃。議政公在江都。見守臣遁去。賊勢已逼。登南門樓。投火焇黃以自焚。實是月二十二日。而三十日訃聞南漢。先生晝夜號擗。口不入水醬。衝冒虜陣。奔覔遺體十日。卒不可得。乃奉遺衣。葬于楊州陶穴里先塋右麓坐乾之原。○上䟽伸辨議政公殉節狀。䟽見原集。時一種偸生輩。惡聞節義。必欲歸之於浪死。留守尹履之啓論議政公事。不以樹殣聞。蓋以其父昉見非物議。嫉惡爲甚也。上疑之。寢禮官致侑之請。責知製敎趙重呂祭文過實之語。大臣諸臣。具陳實狀。上猶未開允。後諭筵臣曰。南草事。予亦不信。十二月十九日。因留守辛啓榮更査之啓。命行吊祭。是後先生訓後承曰。若念我今日之心。子孫其有吸烟草者乎。○奉几筵。寓于水原龍城。
十一年戊寅。〈先生五十五歲。〉正月。移寓于泰安。
十二年己卯。〈先生五十六歲。〉正月。服闋。卜居于洪州鰲頭。先生自經喪亂。無意於世。且弟兄親戚。散落東西。每登高眺望。悲不自勝。於是寓意讀書。或終晷不輟。自治之工。老而彌勤。○陞嘉義大夫。追錄南漢扈從勞也。○四月。拜大司諫。辭病不赴。○五月。遞付上護軍。○九月。拜兵曹參判。辭遞。會虜使至。上䟽言義不與讎虜相接。乞解職。再懇得準。䟽見原集。○十月。付司直。○十二月。拜淸州牧使。以不安於內職故也。之任。凡文牒用彼國年號者。一不着署。前此居牧者。政務姑息。事多曠弛。先生深加慨惜。刻意補弊。繕戎具修軍籍。咸見功緖。蓋以寓古人枕戈之志也。州有豪猾。輒斷以三尺。謗議橫生。而亦不少撓焉。
十三年庚辰。〈先生五十七歲。〉十一月。坐罷叔父淸陰先生斥和北行。先生送于坡州。道臣以擅去官啓罷。
十四年辛巳。〈先生五十八歲。〉祔權夫人于議政公墓左。先是葬于江華鎭江里。以遺意移奉也。○五月。叙付護軍。○十月。拜大司諫。辭遞付護軍。○十一月。拜副提學。不赴。遞付護軍。
十五年壬午。〈先生五十九歲。〉往赴叔母李夫人〈淸陰先生夫人。〉葬于楊州。○四月。拜副提學。自郊入京謝。恩還鰲頭。○八月。拜大司諫。○九月。遞付護軍。○十二月。拜大司諫。
十六年癸未。〈先生六十歲。〉正月。遞付護軍。○十二月。拜大司諫。
十七年甲申。〈先生六十一歲。〉正月。入京謝恩時。昭顯世子自瀋陽還。迎于西郊。○二月。世子復入瀋陽。送于西郊。遞付護軍。○三月。還鰲頭。旋拜吏曹參判。○四月。入京謝恩。會有沈器遠獄事。黽勉入城。○五月。遞付司直。還鰲頭。○十一月。拜大司憲。病不赴。遞付護軍。○十二月。拜吏曹參判。時聞世子大君永還。淸陰先生亦同時而還。因是入京謝恩。
十八年乙酉。〈先生六十二歲。〉二月。拜世子左副賓客。迎世子于碧蹄。陪從入城。翌日。迎淸陰先生于坡州。○三月。辭遞。付司直。○四月。乞休沐。還鰲頭。拜大司憲。○聞世子薨逝。奔赴抵果川。聞世子違豫時。醫官李馨益妄進鍼藥。遽致變故。及到京。見兩司請罪醫官。而再啓旋止。玉堂處置兩司。而循例請出。慨然論玉堂之失。且請鞫醫官。○引避不赴召。遞付護軍。旋拜兵曹參判。○閏六月。上䟽丐免。以不書年號。䟽不果入。移告求遞。付司直。以孝陵祭官。墜馬舁還。仍歸鰲頭。○九月入京。時新冊東宮。陳賀參班也。
十九年丙戌。〈先生六十三歲。〉二月。特補順天府使。時巫蠱獄大起。賜死姜嬪。文星,文明兄弟。並栲死。文明先生子婿也。中旨外補。嚴命督赴。先是。宮中以東宮侍疾醫官之失治。羣議譁然。而先生論啓適在此際。上疑其因文明家。得知內間事。遂有是命。○先生素嚴謹小心。而自莅是任。處以遷客。愈加戒懼。公幹外一切屛去他事。政務寬簡。吏民安之。時或默坐拱手。若忘世事。而若其憂國愛君之心。出於至誠。每北望太息而已。○五月。哭第二女尹氏婦。○九月。受由還鰲頭。哭外姑李氏殯次。
二十年丁亥。〈先生六十四歲。〉六月。患背疽。蓋憂結成疢也。○七月二十三日。考終于任所。疽發數日。大如柈子。醫用大鍼刳裂。流丹浹藉。傍人色沮。有不忍視。而顔色不少變。人有問者。答曰。吾心已定。何不堪之有。一境奔走爭獻治方。有一老人。踵門而請吮。久而不去。德之感人也如是。啽囈之間。聞上遇灾减膳。命子弟書厨供饌品損之。仍令榜示之。方疾革也。神氣自若。口不出悲哀之語。而惟以同氣老各遠離爲至恨。仲妹張夫人有疾。專价往探。而時時問使還否乎。安否何如。此皆篤於倫彜。雖在疾病死生之中。發乎天性者然也。○歸葬于結城梨樹洞。
四十三年庚戌。閏二月。移窆于洪州葛山如思谷坐甲之原。祔沈夫人于墓右。○樹墓表。從侄文忠公壽恒撰。
一百二十六年癸酉。樹神道碑。叔父文正公淸陰先生撰。
神道碑銘幷序
编辑叔父淸陰先生撰
故大司憲金君光炫。字晦汝。我伯氏議政公第三子也。年六十四卒。葬于湖西結城縣新卜之山某向之原。明年。其子壽仁等。類其行。請銘于余。古人云。兄弟之子。猶子也。夫銘之義。稱美不稱惡。論譔其德善功烈。明著之後世。余之言。曷足以信於人也。雖然。又嘗聞陳子禽曰。君子遠其子。所願學者。獨不在於聖人乎。遂爲之叙曰。我金氏。始顯於新羅。逮高麗時。諱宣平。爲古昌郡城主。以郡兵破走甄萱。封爲三重大匡太師。位居權幸,張吉之上。世祀于社。至今不絶。子孫仍居焉。于今七百餘年。圭組相繼。高祖諱璠。平壤府庶尹。贈吏曹判書。曾祖諱生海。信川郡守。贈左贊成。祖諱克孝。敦寧府都正。贈領議政。考諱尙容。議政府右議政。丁丑之亂。殉節于江都。㫌其門曰忠臣之門。妣貞敬夫人權氏。領議政轍之孫。佐郞愷之女。以萬曆甲申九月。生君。十一遭母喪。贈議政公。命貳室張撫養之。旣長。委禽于進士沈慄之門。壬子秋。聯捷生進兩試。自後値世道晦塞。不赴公車。徘徊田舍。癸亥。國家反正。搜訪遺才。銓司薦授忠淸道連源察訪。未赴。擢文科庭試。卽薦史局。旋隷槐院。又錄玉堂南床位。世所稱一時極選。人以爲榮。拜藝文館檢閱。兼史館記事。天啓甲子。李适反。上將幸公州。命移史官日記。事急未果。坐罷。已叙復待敎。陞奉敎。尋遷承政院注書。轉成均館典籍。改司憲府監察。乙丑。移侍講院司書。又移司諫院正言。拜弘文館修撰知製敎。辭遆。陞拜副校理。遆爲軍職。又拜直講修撰。登文科重試。又爲校理獻納。病辭。明年由五品。拗入天曹。從人望也。丁卯。虜警。扈駕江都。還拜副校理。移兵曹正郞。故事直。拜正郞。稀濶事。一時相傳艶稱。橫城民李仁居謀逆就伏。以問事勞。錄從勳。許逌鄭沁等獄。又以推官。錄正勳。言路尼之。累拜校理直講。吏曹正郞。用重試恩。超陞宗簿正。移執義。又移輔德。己巳正月。以暗行御史。出湖西。按視守令不法。還爲應敎。五月。又以救荒御史。廵歷畿邑。所至親自振救。所活頗多。七月。還入玉堂。冬大臣薦拜舍人。移執義,兼弼善。半歲中三四遷。不出玉堂東壁,政府郞署,諫垣師儒。兼職如故。庚午。改葬穆陵。以都廳郞監視方上事訖。命陞通政階。拜掌隷院判决事。尋移戶曹參議。由地部。歷秋官夏官參議,參知。春官右侍郞。同副右副承旨。再長諫垣。仁穆王后喪。篆銘㫌。進嘉善。拜漢城右尹。兼副摠管。明年春。三爲諫長。皆卽辭。六月。拜大司憲。力辭。箚陳自廣狹人之失。論咸鏡監司睦長欽曾在昏朝。爲禮曹參議。西宮减膳節目。擅自行會之罪。上不答。卽辭遆。未久。復授前職。又辭。甲戌。再爲副提學。辭遆。會元宗大王追崇禮成。將祔太室。大臣臺諫交章力爭。上甚恚。蓄怒以待。雷霆之下。人不敢喘息。大司諫兪伯曾者。揣知上意。値臺閣一空。乘時停論。卽擢長經筵。仍貳銓副。以示寵嘉。君偕館僚李尙質,李時楷等。共劾之。並論憲府是非無別。上下嚴旨。命竄絶塞。初配會寧。特移三水。三水。非人所居。水土甚惡。道路絶險。十步九折。去馬而步。不十日到配。逼迫顚倒。殆不可狀。聞者莫不失色。視君所守。如古也。廟議旣定。大臣復請寬典。不許。明年乙亥。風災異常。廟社陵寢大木斯拔。天心始悔。盡原逐臣。丙子六月。西叙軍職。八月。拜戶曹參判。冬。金人渝盟。擧國入冦。不數日傅畿。上出幸江都。敵兵已到西郊。倉卒避入南漢。君扈從入城。先是。有敎老病宰臣隨廟社往江都。議政公方苦風眩。亦隨往焉。及江都失守。見國勢已去。登城門。聚焇黃引火之物。誓不見虜面。放火自焚。丁丑正月二十二日也。時大駕亦出城赴敵營。君聞訃。晝夜號哭。水漿不入口。衝虜陣。往奔求之遠近。終不得遺體。涓日。只奉遺衣冠。虛瘞于楊州東面先塋內某向之原。以貞敬夫人安東權氏祔。用故事也。禮官請致祭。上入流言。疑事不明白。寢其奏。近臣及臺諫。具陳實跡。君兄弟亦上䟽訟寃。遂奉几筵。流落水原。轉入湖西。服除。不敢還京師。寓居洪州之鰲頭村。登望故國。悲不自勝。獨自流涕。朝廷追錄君扈從功。加嘉義大夫。又拜大司諫。病辭不赴。亡何。君之長子。被御史搆逮。不得已入京恩謝。父子相見。會北使將至。君上䟽言臣父之死。由此虜。義不可共戴一天。臣若立朝從仕。必有相接之事。請解職。不許。再䟽得准。朝廷知其意。出拜淸州牧使。凡文書用淸國年號者。皆不署名。州有闕政。銳意修擧。一切用三尺。豪強多不悅。謗言蝟興。如除戎器。飭軍務。無少懈。常有枕戈待朝之意。聞余有北行。越疆至坡州相見。方伯以擅去官守。啓罷之。辛巳。拜大司諫。又拜副提學。皆辭。壬午。會下私戚。適有副學之命。入城謝恩。還鰲頭。尋拜大司諫者三。亦不就。甲申。昭顯世子自瀋陽還。迎于郊外。世子復入瀋陽。君亦還鰲頭。會有銓貳之命。適大臣謀逆伏誅。黽勉入洛。獄竟。還鰲頭。拜大司憲。復辭。聞世子,大君永還。卽入謝。拜世子左副賓客。迎于碧蹄。已而病辭。乞暇沐浴。歸鰲頭。復拜大司憲。乙酉。世子薨。奔哭。在道聞侍疾醫官無狀。兩司請逮問。再啓旋停。玉堂因其避辭。處置無據。君謝恩後。論玉堂之失。且言醫官不可不問。仍引避。不赴召見。遞移亞西銓。上䟽辭職。䟽中只書甲子。以故䟽不果入。以孝陵祭官。落傷。不能復命。輿疾還鰲頭。上引見諸大臣。語及前日臺諫請逮醫官之非。又問姜家子爲其贅壻。因此知內間事。時頗有傳言。醫官李姓人。結援後宮。讒說有效云。九月。新冊東官。君自湖西入賀。明年春。巫蠱獄大起。姜庶人賜死。文明兄弟。與其母並栲死。文明。卽君子壻也。於是。中旨授君順天府使。蒼黃就途。數月間。哭送牛車之喪者過三。闔門恐懼。不與外人相接。丁亥。癰疽發背上。數日如柈子大。醫用利刀割開瘡口。流丹浹藉。傍觀者不忍正視。而顔色不少變。一境之人聞之。無不奔走。爭以秘方藥物來告。有老人自來請吮。蓋感其德也。病重之日。聞上遇災减膳。卽令損厨供。揭榜以示之。至七月二十三日晨。嘔血因不興。瞑然而逝。君爲人孝謹質素。外訥內敏。體物不遺。事無緩急。處之以順。人無貴賤。待之以誠。偏者遇之。見其中也。懦者遇之。見其制也。不以顯盛而曜其章。不以艱難而易其守。奮節激昂。不復有赴會希遘意。以是獲正直忠厚之稱。臨終。自知死生之理。對妻子。不作悲哀可憐語。但以兄弟遠離。不相見爲恨。遇嗛口之味。對之不甘曰。安得割而分之也。友愛之情。出於天性如此。平生不好交游。常靜坐手一卷。目不有身外事。楷書篆筆。亦出家法。所著詩文。皆可觀。有四男五女。長夭。次壽仁。甑山縣令。次壽民。次壽賓。長女壻洗馬趙錫馨。次適縣監尹雲擧。次適正言李廷夔。次適縣監姜文明。次適都事李恢。壽仁娶縣監成弘憲女。生二男二女。曰盛遇,盛運。女適侍直趙胤錫。一女未字。壽民娶牧使尹衡覺女。生二男。俱幼。壽賓娶正言鄭麟卿女。趙錫馨生三男二女。曰景善。夭。曰景望,景業。俱向學。女長適士人李藎賢。生一男三女。皆幼。次適參奉林一儒。生一男。尹雲擧生一男。曰掞。掞生一男一女。俱幼。李廷夔生二男四女。男再興。餘俱幼。姜文明生二男三女。男曰久望。餘皆幼。內外曾孫三十餘人。銘曰。
有嶽嶽而立。有碌碌而隨。惟天所植。不可易斯。嗟而之志。百折無悔。觀於古又觀於今。孰能堪爲儔輩。仰惟伯氏。明眡義方。世世勿替。永有傳芳。余心如木。余筆如戟。九原不昧。有電神目。
碑銘後錄曾孫副提學時粲錄
编辑配貞夫人沈氏。系出靑松。靑陵府院君諱鋼之曾孫。府使諱信謙之孫。外祖韓陽君李興畯。後先生二十三年而卒。以先生宅兆不利。新卜洪州葛山如思谷庚向之原。明年庚戌閏二月己亥。移先生墓而合封焉。又八十四年。始樹神道碑。追錄子孫于左方。長房縣令。後爲水原府使。男盛遇進士。盛運生員。出后從叔父。進士男時傑。文科大司諫。時保府使。時傑男令行郡守。正行。令行男履健郡守。履迪,履遠。衛率。出后族父。履健男養淳,應淳。文科。命淳。履迪男魯淳,普淳,晉淳,日淳。正行男履禎。取履健子命淳爲後。時保男純行。縣監。肅行。純行男履晉,履坤,履泰,履復出后族父。履晉男道淳,景淳,在淳,集淳。履泰以景淳爲後。肅行男履亨。趙胤錫後爲文科承旨。女未字者。後歸李昌根。次房後爲德山縣監。男盛達郡守。盛迪文科監司。盛道佐郞。女主簿張始顯。正呂必寬。縣令李肇源。郡守男時澤縣令。時潤縣監。時濟,時洽,時凈。女持平李命世。宗室密城君栻。縣監李恒壽。都正宋堯和。時澤男明行參奉。取純行子履坤爲後。時潤男晉行,謙行,師行,復行。晉行男履坦。男敬淳。謙行男履綱,履綏,履經,履績。師行男履和。復行以履綏爲後。時濟男頤行。參奉。人行,有行。頤行男履信,時洽以人行爲後。監司以從子時凈爲後。監役女僉知趙緝,曺命衡,參議李玄輔,參奉宋必兼。時凈男砥行,礪行。佐郞男時侃縣監。時翰,時筦,時粲文科監司。女參奉權耉。進士任翼周。文學李挺樸。時侃男敬行,毅行,常行,悌行出后族父。敬行以毅行子履文爲後。時翰男恕行。時筦男喆行。男履常。時粲取常行爲後。後生男方行。三房後爲沔川郡守。再娶郡守李善基女。生一男五女。男盛益。副率。女判决事李有壽。郡守兪夏基。左議政李健命。左議政李㙫。縣監權譍。副率男時發郡守。時哲正郞。時述,時吉,時逸,時訥。女縣監李顯之。縣令李綬。縣令申埜。時發以從子敎行爲後。男履仁。時哲男敎行,友行,順行。時述以從子憲行爲後。時吉男騫行,淵行,長行。騫行男履魯。時逸男若行,默行。時訥男憲行,樂行。趙景望郡守。男正萬判書。景昌縣令。女府院君金柱臣。誕今大王大妃。李藎賢進士。林一儒僉知。男泳參判。尹掞司議。李廷夔參判。男澬奉事。涬郡守。沆女進士尹揩。承旨尹攀,徐文濟。監司金萬吉。進士徐宗普。沆男秉常判書。姜文明男久望。後望僉知。女安軾,李榏,權商。李恢牧使。繼男彦著持平。玄孫以下未成人及庶派。多不能盡記。外裔止于孫。而其有位及聞者。特記之。
墓表陰記
编辑從侄文忠公壽恒撰
嗚呼。此吾從叔父大司憲水北金公之藏也。公諱光炫。字晦汝。水北。其號也。惟我安東之金。肇于高麗太師宣平。自太師至司憲府掌令諱永銖。世居安東。仍葬焉。掌令生諱璠。平壤府庶尹。寔公高祖。曾祖諱生海。信川郡守。祖諱克孝。敦寧府都正。考諱尙容。右議政。謚文忠公。庶尹以下四世族。位于楊州之石室。至公始別葬于此。公文忠公季子也。妣權夫人。佐郞愷之女。以萬曆甲申。生公。中壬子司馬。癸亥文科。又登丙寅重試。庚午。陞通政。壬申。加嘉善。丁丑。進嘉義。始薦爲內翰。選玉堂南床。久侍講讀。兼掌制誥。序陞至東壁。歷踐春坊諫垣柏府。郞于兩銓。舍人于相府。擢喉舌。屢貳諸曹。仍長三司。其爲副學。坐直言竄北。踰年始釋。江都之難。文忠公殉節。公義不與虜共天。上章陳情。退居洪州之鰲頭村。求爲淸州牧使。卽罷歸。有除命輒辭。間値國家有事。暫出恩謝。嘗以都憲至京。又論事忤旨。特授順天府使。丁亥。卒于官。我王考文正公哭之以文曰。念爾純篤。居處怡怡。立朝遇事。秉直無私。昔我伯氏。蹈變全彜。人今謂汝。稱家之兒。旣又銘公墓碑。具著其忠厚正直之實。後之欲知公者。此可徵也。公之配靑松沈氏。進士慄之女。生有懿行。幼喪父。哀慕如成人。及歸公。得婦道甚。文忠公每曰。善事我。母氏嫠居無嗣。奉于家。以盡孝養。尤善於理家。性且勤。大耋之年。手女紅不懈。訓子女。御臧獲。擧可爲法式。先公一年生。後公二十三年卒。公初葬結城地。至是。與夫人合窆于洪州葛山坐甲之原。有三男五女。男壽仁。通政府使。壽民。縣監。壽賓。郡守。女適洗馬趙錫馨。縣監尹雲擧。大司憲李廷夔。縣監姜文明。牧使李恢。府使二男。盛遇,盛運。俱進士。二女適承旨趙胤錫。士人李昌根。縣監三男。盛達縣監。盛迪正言。盛道。三女適張始顯,呂必寬,李肇源。呂李亦進士。郡守一男。盛益。五女。適李有壽,兪夏基。餘幼。外孫男八人。趙景望郡守。景昌。尹掞引儀。李澬,涬。皆奉事。沆。姜久望,後望。盛遇二男。時傑正字。時保。盛達五男。時澤,時潤。餘幼。內外孫曾玄。共百餘人。公歿幾四十年。墓碑猶未建。今其諸孫。將樹石以表阡隧。且以夫人事行。子姓名字。有未及載碑文者。屬余記其背。謹書槩略如右云。
祭文
编辑叔父淸陰先生
嗚呼。前歲之春。汝來余辭。嚴程迫行。不敢少遅。余執汝手。慨然以欷。欲捨不捨。淚爲之滋。余懷孔疚。不比他時。雖不宣言。中心自疑。追惟前事。乃覺先知。一去千里。寒暑載罹。時傳忞忞。以慰仳離。云何不幸。重遭傷悲。摧心驚骨。衋爾天慈。陰陽爲冦。瘴毒乘之。夭閼百年。匪天所爲。嗚呼痛哉。爾昔嬰鱗。實長經帷。絶塞窮荒。生還幸而。今玆遷逐。適首憲司。百折不挫。天性難移。念爾純篤。居處怡怡。立朝遇事。秉直無私。豈敢自愛。恐君有遺。哀爾無辜。坐是職思。朋儕慟惜。道路齎咨。昔我伯氏。蹈變全彜。㫌褒有賁。忠烈名祠。人今謂汝。稱家之兒。不墜遺訓。死亦何怩。顧我先壠。卜違地師。中途旅葬。湖海之湄。想爾精靈。詎安于玆。孤魂耿耿。誰與爲依。余老且病。餙巾待期。永負臨穴。斯戚無涯。死若有知。九原同歸。銜哀遙奠。歆此一巵。嗚呼痛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