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水品全秩
卷上
卷下 

一源

编辑

或問山下出泉曰艮。一陽在上,二陰在下,陽騰爲雲氣,陰注液為泉,此理也。二陰本空洞處,空洞出泉亦理也。山中本自有水脈,洞壑通貫而無水脈則通氣為風。

山深厚者,若大者,氣盛麗者,必出佳泉水。山雖雄大而氣不清越,山觀不秀,雖有流泉不佳也。

源泉實關氣候之盈縮,故其發有時而不常,常而不涸者,必雄長于群粹而深源之發也。

泉可食者,不但山觀清華,而草木亦秀美,僊靈之都薄也。

瀑布水雖盛至不可食,汛激撼盪,水味已大變失真性矣。瀑字從水從暴,蓋有深義也。予嘗攬瀑水,上源皆𣲖流會合處,出口有峻壁始垂挂為瀑,未有單源隻流。如此者,源多則流雜,非佳品可知。

瀑水垂洞口者其名曰簾,指其狀也,如康王谷水是也。

瀑水雖不可食,流至下潭停匯久者復與瀑處不類。

深山窮谷類有蛟蛇毒沫,凡流來遠者須察之。

春夏之交,蛟蛇相感,其精沫多在流中,食其清源或可爾,不食更穩。

泉出沙土中者其氣盛涌,或其下空洞通海脈,此非佳水。

山東諸泉類多出沙土中,有涌激吼怒,如豹突泉是也。豹突水久食生頸癭,其氣大濁。

汝州水泉食之多生癭,驗其水底凝濁如膠,氣不清越乃至此。聞蘭州亦然。

濟南王府池名珎珠泉者,不待拊掌振足自浮爲珠,此氣太盛,恐亦不可食。

山東諸泉海氣太盛,漕河之利取給于此,然可食者少,故有聞名甘露、淘米、茶泉者,指其可食也。若洗鉢不過賤用爾,其臭泉、皂泥泉、濁河等泉太甚,不可食矣。

傳記論泉源有杞菊能壽人,今山中松苓雲母,流脂伏液與流泉同宮,豈下杞菊浮世以厚味奪真氣,日用之不自覺爾。昔之飲杞水而壽,蜀道漸通,外取醯鹽食之,其壽漸減,此可証。

水泉初發處甚澹,發于山之外麓者以漸而甘,流至海則自甘而作鹹矣,故汲者持久水味亦變。

閩廣山嵐有熱毒,名發于花草水石之間。如南靖沄水坑多斷腸草,落英在溪,十里內無魚鰕之類,黃岩人顧永主簿立石水次,戒入勿飲。閩中如此類非一。天台蔡霞山爲省參時,有語云:大雨勿飲溪,道傍休嗅草。此皆仁人用心也。

水以乳液為上,乳液必甘,稱之獨重于他水,凡稱之重厚者必乳泉也。丙穴魚以食乳液特佳,煑茶稍久上生衣而釀酒大益。水流千里者其性亦重,其能煉雲母為膏,靈長下注之流也。

水源有㡣處,水中時有赤脈,蓋其涎也,不可犯。晉溫嶠燃犀照水,爲神所怒,可証。

二清

编辑

泉有滯流積垢或雲翳雲蓊有不見底者,大惡。

若泠谷澄華,性氣清潤,必涵內光,澄物影,斯上品爾。

山氣幽寂,不近人村落,泉源必清潤可食。

骨石巉嶻而外觀青䓗,此泉之上母也。若上多而石小者,無泉或有泉而不清,無不然者。

春夏之交,其水盛至,不但蛟蛇毒沫可慮,山墟積腐經冬□者,多流出其間,不能無毒。雨後澄寂久,斯可言水也。

泉上不宜有木,吐葉落英悉爲腐積,其㓜爲滾水蟲,旋轉吐納亦能敗泉。

泉有滓濁須滌去之,但爲覆屋作人巧者,非丘壑本意。

《湘中記》曰:湘水至清,雖深五六丈見底了了,石子如樗蒲矢五色鮮明,白沙如霜雪,赤岸如朝霞,此異境又別有說。

三流

编辑

水泉雖清映紺寒可愛,不出流者非源泉也。雨澤滲積久而澄寂爾。

《易》謂山澤通氣。山之氣待澤而通,澤之氣待流而通。

《老子》「谷神不死」殊有深義,源泉發處亦有谷神,而混混不舍晝夜,所謂不死者也。

源氣盛大則注液不窮。陸處士品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謂中理然。井水渟泓地中陰脉,非若山泉天然出也。服之中聚易滿,煑藥物不能發散流通,忌之可也。《異苑》載:句容縣季子廟前井水常沸涌,此當是泉源,止深鑿爲井爾。

《水記》苐虎丘石水居三。石水雖泓渟,皆雨澤之積滲竇之潢也。虎丘爲闔閭墓隧,當時石工多閟死,山僧眾多,家常不能無穢濁滲入,雖名陸羽泉與此粉通,非天然水脉也。道家服食忌與尸氣近,若暑月憑臨其上,解滌煩襟可也。

四甘

编辑

泉品以甘爲上,幽谷紺寒清越者,類出甘泉。又必山林深厚盛麗,外流雖近而內源遠者。

泉甘者試稱之必重厚,其所由來者遠大使然也。江中南零水自岷江發流數千里,始澄于兩石間,其性亦重厚,故甘也。

古稱醴泉非常出者,一時和氣所發,與甘露、芝草同爲瑞應。《禮緯》云:王者刑殺當罪,賞錫當功,得禮之宜,則醴泉出于闕庭。《鶡冠子》曰:聖王子德上薄太清,下及太寧,中及萬靈,則醴泉出。光武中元元年,醴泉醴泉出京師。唐文皇貞觀初,出西城之陰。醴泉食之令人壽考,和氣暢達,宜有所然。

泉上不宜有惡木,木受雨露,傳氣下注,善變泉味。况根株近泉,傳氣尤速,雖有甘泉不能自美,猶童蒙之性係于所習養也。

五寒

编辑

泉水不紺寒,俱下品。《易》謂:「井冽,寒泉食。」可見井泉以寒爲上。金山在華亭海上,有寒穴,諸味其勝者,見郡誌。廣中新成縣冷泉如冰,此皆其尤也。然凡稱泉者,未有舍寒冽而著者。

溫湯在處有之,《博物志》「水源有石流黃,其泉溫,可療瘡痍。」此非食品也。《黃庭內景》湯谷神王,乃內景自然之陽神與地道溫湯相耀列爾。

予嘗有〈水頌〉云:景丹霄之浩露,眷幽谷之浮華,瓊醴庶以消憂,玄津抱而終老。蓋指甘寒也。

泉水甘寒者多香,其氣類相從爾,凡草木敗泉味者不可求其香也。

六品

编辑

陸處士品水,據其所嘗試者二十水爾,非謂天下佳泉水盡于此也,然其論故有失得。自予所至者,如虎丘石水及二瀑水皆非至品。其論雪水亦自至地者,不知長桑君上池,品故在凡水上。其取吳松江水,故惘惘非可信,吳松潮汐上下,故無瀦泓,若南冷在二石間也,潮海性滓濁豈待試哉。或謂是吳江第四橋水,茲又震澤東注,非吳松江水也,予嘗就長橋試之,雖清激處亦腐梗作土氣,全不入品,皆過言也。

張又新記淮水亦在品列。淮故湍悍滓濁通海氣,自昔不可食。今與河合𣲖,又水之大幻也。李記以唐州栢岩縣淮水源庶矣。

陸處士能辦近㟁水,非南零非無旨也。南零洄洑淵渟,清激重厚,臨岸故常流水爾,且混濁逈異。嘗以二器貯之,自見昔人且能辦建業城下水,况零岸,故清濁易辦,此非誕也。歐陽《大明水記》直病之,不甚詳悟爾。

處士云:「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揀乳泉石池慢流者上,其瀑湧湍潄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頸疾。又多別流于山谷者,澄浸不洩,自火天至霜郊以前,或潛龍蓄毒於其間,飲者可决之以流其惡,使新泉涓涓酌之。」此論至確,但瀑水不但頸疾故多,毒沫可慮,其云澄寂不洩是龍潭水,此雖出其惡亦不可食。論江水,取去人遠者,亦確。井取汲多者,止自乏泉處可爾,井故非品。

處士所品,可據及不能盡試者竝列:

𣃓州蘭溪石下水。
峽州扇子山下,有石突然洩水獨清泠狀如龜形,俗云蝦䗫口水。
廬山招賢寺下方橋潭水。
洪州西山東瀑布水。
廬州龍池山水。
漢江金州上游中零水。
歸州玉虛洞下香溪水。
商州武關西洛水。
彬州圓泉水。

七雜說

编辑

移泉水遠去,信宿之後便非佳液。法:取泉中子石養之,味可無變。

移泉須用常汲舊器無火氣變味者,更須有容量,外氣不干。

東坡洗水法,直戲論爾。豈有汲泉持久,可以子石淋數過還味者。

暑中取淨子石壘盆盂,以清泉養之,此齋閣中天然妙相也,能清暑,長目力。東坡有怪石供此,殆泉石供也。

處士《茶經》不但擇水,其火用炭或勁薪,其炭曾經燔爲腥氣所及,及膏木敗器不用之。古人辦勞薪之味,殆有旨也。

處士論煑茶法:「初沸,水合量,調之以鹽味。」是又厄水也。

水品全秩卷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