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萬一百三十六 永樂大典
卷之一萬二百八十七
卷之一萬三百九 

永樂大典卷之一萬二百八十七 二紙

道家子書六

鶡冠子仙傳楚人。當春秋戰國時。𨼆居。衣弊履穿。以鶡為冠。莫測其名氏。著書言道家事。盖其學出於黄老。然其經營馳騁天下之志。未始一日

忘。以足窺其萬一。其書篇目曰慱選。詳選字。曰著希。詳希字。曰夜行。詳行字。曰天則。詳天字。曰環流。詳流字。曰道端。詳道字曰。近迭。詳迭字。曰度萬。

詳萬字。曰王鈇。詳鈇字。曰泰鴻。詳鴻字。曰泰録。詳録字。曰世兵。詳兵字。曰備知。詳知字。曰兵政。詳政字。曰學問。詳問字。漢志鶡冠子一篇楚人。居深

山。以鶡為冠。師古曰。以鶡鳥羽為冠。隋志鶡冠子三卷。楚之𨼆人。玊海鶡冠子。 漢志。道家。一篇。楚人。居深山。以鶡為冠。 隋志。三卷。書目同。楚之

𨼆人。 韓愈謂其詞雜黄老刑名。 柳宗元以為好事者偽為其書。 晁氏志。著書十五篇論三才變通。古今治亂之道。三卷。 今本慱選至學問。

分為四卷。宋陸佃陶山集鶡冠子序。 陸子曰。鶡冠子。楚人也。居於深山以鶡為冠。號曰鶡冠子其道踳駮。箸書初本黄老。而末流迪於刑名。傳曰。

申韓厲名實。切事情。其極慘礉少恩。而原於道德之意。盖學之弊有如此者也。故曰孔墨之後。儒分為八。墨離為三。嗚呼。可不慎哉。此書雖雜黄老

刑名。而要其宿。時若散亂而無家者。然其竒言奥㫖。亦每每而有也自博選篇。至武靈王問。凡十有九篇。而退之讀此。云有六篇者非全書也。今其

書雖具在。然文字脫謬。不可考者多矣。語曰書三冩。魚成魯。帝成席。豈虛言哉。余𥨸閔之。故為釋其可知者。而其不可考者辄疑焉。以俟愽洽君子。

文獻通考鶡冠子八卷。 晁氏曰。班固載鶡冠子。楚人。居深山。以鶡羽為冠。著書一篇。因以名之至唐韓愈稱愛其愽選學問篇。而栁宗元以其多

耴賈𧨏鵩賦。非斥之。按四庫書目。鶡冠子三十六篇。與愈合。已非漢志之舊。今書乃八卷。前三卷十三篇。與今所傳墨子書同。中三卷十九篇。愈所

稱兩卷皆在。宗元非之者。篇名世兵。亦在。後兩卷有十九論。多稱引漢以後事。皆後人雜亂附益之。今削去前後五卷。止存十九篇庶得其眞。其詞

雜黄老刑名。意皆淺鄙。宗元之評盖不誣。 周氏涉筆曰。韓文讀鶡冠子僅表出首篇四稽五至。末章一壷千金。盖此外文勢闕。自不足録。柳子厚

則斷然以為非矣。按王鈇篇所載全用楚制。又似非賈𧨏後所為。先王。比閭起教。郷遂達才。道廣法寬。尊上帥。下。君師之義然也。今自五長。里有司。

扁長。郷師。縣嗇夫。郡大夫。𨔄相傳告。以及柱國令尹。然動輙有誅。柱國滅門。令尹斬首。舉國上下。相持如束濕。而三事六官。亦皆非所取。通與編氓

用三尺法。比何典也。處士山林談道可也。乃妄論王政。何哉。 陳氏曰。陸佃觧今書十九篇。韓吏部稱十有六篇。故陸謂其非全。韓公頗道其書。而

柳以盡鄙淺言。自今攷之。柳說為長。 崇文緫目今書十五篇。述三才變通古今治亂之道。唐世甞辯比書後出。非古所謂鶡冠子者。唐韓昌𥠖集

讀鶡冠子。 鶡音曷。𣑽人。居深山。以鶡鳥羽為冠。曰鶡冠子。班固曰道家者流。冠子十有九篇。其詞雜黄老刑名。九方作六云今鶡冠子自慱選至

武靈王問。凡十九篇。此只云十六篇未詳。 今按方盖不見或本已作九也。或無雜字非是。其慱選篇。四稽五至之說當矣。使其人遇時。援其道而

施於國家。功德豈少哉。至或作堂。遇下或有其字。功上或有其字。學問篇。稱賤生於無所用。中流失船。一壷爾推壷。瓠也。國語云苦瓠不才。共濟而

已。注云佩匏可以渡水。千金者。余三讀其辭而悲之。文字脫謬。為之正三十有五字。乙者三。滅者二十有二。注十有二字云。壷。或作瓠。音義同。滅方

作减。注下或有者。柳宗元某辯鶡冠子。童云鶡。音曷楚人。居深山。以鶡鳥子。鶡冠日為冠。鶡似雉。余讀賈𧨏鵩賦。嘉其詞。而學者以為盡出鶡冠

子上九篇。論三才變通。古今治亂之道。其世兵篇頭。輿鵩賦相亂。余徃來京師。求鶡冠子。無所見。至長沙始得其書。讀之盡鄙淺言也。唯𧨏所引用

為美。餘無可者。吾意。好事偽為其書。反用鵩賦以文飾之。非𧨏有所取之。决也。太史公伯夷列傳。稱賈子曰貪夫殉財。列士殉名。夸者死權。不稱鶡

冠子。遷號為慱極群書。假令當時有其書。遷豈不見耶。假令真有鶡冠子書。亦必不取鵩賦以充入之者。何以知其然耶。曰。不類。髙續古子畧鶡冠

子。 春秋戰國間。人才之偉且多。有不可勝者。不得其時。不得其位。不得其志。退而蔵之山谷林莾之間。無所泄其謀慮智勇。大抵見之論著。然其

經營馳騁天下之志。未始一日忘。而其志亦可窺見其萬一者矣是以功名之念有以怵其心。利害之機有以蕩其慮。而特立獨行之操不足以盡

洗見聞之陋也。是其為書。不出於黄老。則雜於刑名。是盖非一鶡冠子而已也。柳子厚讀賈𧨏鵩賦。嘉其詞。而學者以為盡出鶡冠子。得其書讀之。

殊為鄙淺。唯𧨏所引用者為甚美。餘無可言者。列仙。傳曰。鶡冠子楚人。𨼆居。衣弊履穿。以鶡為冠。莫測其名。著書言道家事。則盖出於黄老矣其書

有曰小人事其君。務蔽其明塞其聦。乗其威。以灼熱天下。天髙而難追。有福不可請。有禍不可違。其言如此。是盖未能忘情於斯世者。至曰鳳鳥陽

之精。麒麟隂之精。萬民者德之精。嗚呼。亦神矣公黄氏日抄鶡冠子鶡冠子言之害理者如曰聖人貴夜行。其近理者如曰富者觀其所予。貴者觀

其所舉。貧者觀其所取。賤者觀其所與。及不殺降人之類。皆其。間見一二耳。餘率晦澁。詞繁理寡。韓文公顧有取焉。何哉。甞考其五至之說。見於首

篇。始謂北面事君則伯已者至。謳藉𧪠咄則徒𨽻者至。是痛上之人不禮下也。中流失船之說。見於末篇。謂賤生於無用之。若中流失船。一壷千金。

是傷已之不遇時也。文公豈有感於其言者乎。然文公獵取此一二語之。餘十五篇無留良矣。伯已。言其才之百倍於已。鶡冠子十六篇。韓子悲

其人之不遇。鶡似鷄。以死闘。楚俗以飾冠。示武也。至今西班稱鶡弁云。柳文辯鶡冠子。謂盡鄙淺語也。唯賈𧨏鵩賦所引用為美。意。好事者偽為

其書。反取鵩賦。以文飾之。非𧨏有所取之。太史公伯夷傳。稱賈子曰貪夫殉財。云云不稱鶡冠子。愚按所辯皆當。雲谷雜記鶡冠子。漢藝文志云楚

人。居深山。以鶡為冠。既不知其名。又不知其為何時人。然其書時稱燕將劇辛。按辛趙人。周報王三年。始自趙至燕則鶡冠子當又在其後。不然。則

與之同時。書在唐十六篇賈𧨏鵩賦𡮢取之。唐初李善注文選。復多引用。以二書參訂。稍稍可讀。韓退之云其慱選篇。四稽五至之說。當矣使其人

遇其時。援其道而施於國家。功德豈少哉。學問篇稱賤生於無所用。中流失船。一壷千金者。余三讀其辭而悲之。其見稱如此。而柳子厚以為言盡

鄙淺。唯賈𧨏鵩賦所引用為美。意。好事者所為。反取鵩賦以文飾之。太史公伯夷列。傳。稱賈子曰貪夫殉財。列士殉名。夸者死權。不稱鶡冠子。遷號

慱極群書。假令當時有其書。遷豈不見耶。子厚所見。與退之大不同。予觀其世兵篇。有云變化無窮。何可勝言。氷激則悍。天激則逺。精神回薄。振蕩

相轉遲速止息。中必參互。同合消散。孰識其時。至人不遺。動與道俱。從驅委命。與時徃来。盛衰死生。孰識其期。儼然至湛。孰知其元。禍乎福之所𠋣。

福乎禍之所伏。禍與福如紏纏。渾沌錯分其若一。交觧形状。孰知其則。笏芒死貌惟聖人而後能決其意。斡流遷徙。固無休息。終則有始。孰知其極。

以上雖多為賈𧨏所采取。文辭竒古。與鵩賦自不同。子厚謂為偽書。若他篇固不得而知如比篇恐後人筆力未易至此。子厚又以貪夫殉財之語

不為太史公所稱。按胥士之殉名。貪夫之殉財。此自列子之辭。獨夸者死權一語。見於鶡冠子。賈𧨏實合二書以成文爾。太史公謂為賈子云則可。

謂鶡冠子云則非矣。盖子厚一時亦不雷上文非鶡冠子語。遂致於誤。胥士殉名。貪夫殉財。謂為列子之辭者。比李善注文選所云。今列子十無此

語。善不應誤。當是近世本有脫誤耳。 國朝宋濂文粹鶡冠子。楚人撰不知姓名。甞居深山。以鶡羽為冠。著書四卷。因以名之。其書述三才變通。古

今治亂之道。而王鈇篇所載楚制為詳。立言雖過乎嚴。要亦有激而云也。周氏譏其以。豦士妄論王政。固不可哉第其書晦澁。而後人又雜以鄙淺

言。讀者徃徃厭之。不復詳究其義。所謂天用四時。地用五行。天子執一。以守中央。此亦黄老家之至言使其人遇時。其成功必如韓愈所云黄氏又

謂韓愈獵取二語之外。餘無留良者。亦非知言也。士之好妄論人也如是哉。陸佃觧本十九篇與晁氏削去前後五卷者。合予家所蔵。但十五篇云。

宻齋筆記老子曰。禍兮福所𠋣。福兮禍所伏。鶡冠子與賈𧨏鵩賦同。作賦者必蹈襲。而柳河東云鶡冠子用鵩賦。未知孰是。韓退之却取其文。沈明

逺寓簡韓退之讀鶡冠子。為是正訛謬數十字。云十有六篇。今其書乃十有八篇。不可考。鶡冠子者。楚人。居山中。其著書本黄老。近刑名家。好論兵。

詞㫖剞劂而切礉。使其得志為政於一國成功當不下公孫鞅。為禍亦恐未讓也。而愈謂使援其道施之國家。功德豈少云者。吾弗信之矣。抑韓子

好竒之過也。龐煖師事鶡冠子。而不傳其姓名。班固云煖為燕將。師古音許逺切。豫章續志南唐李建勳罷相。出鎮豫章。一日遊西山。田舍有老叟。

教數村童。公觴于其廬。連食數梨。賔僚有曰。梨。號五蔵刀斧。不冝多食。叟笑曰。鶡冠子云。五蔵刀斧。乃離别之離。非梨也。盖離别𢦤伐胷懷。有如刀

斧。遂就架取小𠕋以呈建勳。乃鶡冠子也。見僧文瑩湘山野録。廣成子仙傳在黄帝時。居於崆峒之山。黄帝即位二十九年。憂天下之不

治。乃徃見廣成子於崆峒而問曰。聞子達於至道。吾欲取天地之精。以佐五榖。以養民人。又欲觀隂陽以遂其群生。為之柰何。廣成子曰。而所問者。

物之質也。所欲官者物之殘也。自汝治天下。雲氣不待族而雨。草木不待黄而落。日月之光亦以荒矣。而侫人之剪剪者又奚足以語至道。黄帝退

捐天下。築特室席白茅。順下風。膝行而進。再拜稽首問曰。聞吾子達於至道。敢問治身柰何而可以長乆。廣成子蹙然而起曰。善哉問乎。來。余將。語

汝。夫至道之精。杳杳𡨋𡨋。至道之極昏昏默默。無視無聴。抱神以靜。形將自正。必清必靜。母勞汝形。母摇汝精。少思寡慾。乃可長生。目無所見。耳無

所聞。心無所知。神將守形。形乃長生。慎汝内。閉汝外。多知為敗我為汝遂於大明之上矣。至彼至陽之原也。為汝入於窈𡨋之門矣。至彼至隂之原

也。天地有官。隂陽有藏。謹守汝身物將自壯我守其一。以處其和。故我脩身千二百嵗。吾形未甞衰也。黄帝再拜稽首曰。廣成子之謂天矣。廣成子

又謂黄帝曰。来。余語汝。彼其物無窮。而民皆以為終。彼其物無測。而人皆以為極。得吾道者。上為皇。下為王。失吾道者。上見光。而下為土。今夫百昌

皆生於土。而反於土。故余將去汝入無窮之門。以遊無極之野。吾與日月參光。吾與天地為常。乃授帝隂符經。乆之。又命西王母授帝元始天尊玊

像。帝置於髙觀以敬奉之。常有綵雲覆其上。故號為道。觀。道觀之號。自此始也。又命帝陟王屋山。開石函。發玊笈。得九鼎神丹。飛雪爐火之道。帝遂鑄

鼎荆山。錬丹成。服之。有雲龍来迎。帝乗龍上昇。時群臣侍女。同得昇天者七十有二人。其餘小臣不及上。争持龍髯攀墮黄帝弓與鼎。皆抱之號泣。

世謂之烏號之弓。臣民無所追慕。遂取其遺物。於巴山造墳以蔵之。號巴陵。又於橋山塟其衣冠。號黄帝陵。鼎所墮豦。謂鼎湖焉。隋志廣成子十三

卷。啇洛公撰。張太衡注。疑近人作。唐志廣成子十二卷。啇洛公撰。張太衡注。鄭樵通志廣成子十三卷。啇洛撰。張太衡注。何璨注三卷。玊海廣成子。

隋志。道家十三卷。唐志十二卷。啇洛公撰。張太衡注。疑近人作。 晁氏志。廣成子觧一卷。蘇軾取荘子黄帝問道一章為觧。文獻通考東坡廣成

子觧一卷。 晁氏曰皇朝蘇軾撰。取荘子中黄帝問道於廣成子一章為之觧。景迂甞難之。其序略曰某晚玷先生薦賢中。安敢與先生異論。然先

生許我不苟同。翰墨具在。淮南鴻烈觧詮言訓。能有天下者必不失其國能有其國者必不䘮其家。能治其家者必不遺其身。能脩其身者必不忘

其心。能原其心者必不𧇊其性。能全其性者必不惑於道。故廣成子曰慎乎而能内。周閉而外。註廣成子。黄帝時人也。多知為敗。母視母聴。抱神以

靜。形將自正。不得之已。而能知彼者。未之有也。林和靖言行録廣成子說。我守其一以處其和。而千二百嵗。其形未甞衰。今人便望他千二百嵗也。

抱朴子地真篇廣成子。 黄帝過洞庭。從廣成子受自成之經。末劉後村詩廣成子。 不能戰涿塵。聊復隱崆峒。揮手謝軒帝。母煩順下風。

士成子仙傳周隱君子也。自楚来見老君。曰吾聞子大聖人也。吾故不辭逺道而来願見。百舍踵趼而不敢息。今吾觀子。非聖人也。鼠壤有餘蔬而

棄妹。不仁也。生熟不盡於前。而積歛無涯。老君漠然不應。士成子退。明日復見。曰昔者吾有剌於子。今吾言信而心屈。直吾形而立矣。吾心正郤何

故耶。老君曰。夫巧智神聖之吾自以為脫矣。昔者子呼我為牛而我為之牛。呼我為馬而我為之馬。苟有其實。人與之名而弗受。則受其殃。吾服常

服者。吾非以服有服也。於是士成子鴈行避影。履行遂進。而問修身柰何。老子曰。爾容崖然。而目衝然。而顙頯然。而口闞然。而状義然。似繫馬而止

也。動而持。發也若機。察而審。智巧而覩於泰。凢以為不信。近境有人焉。其名為𥨸。成子慙而退。

田子玊海田子。 漢志。道家。二十五篇。名駢。齊人。游稷下。號天口駢。吕氏春秋作陳駢。漢志田子。二十五篇。名駢。齊人游稷下。號天口駢。師古曰駢

音步田反。老成子漢志老成子。十八篇胡氏致知編老成子。未知其姓氏。著書一十

八篇。長盧子漢志長盧子。九。篇。楚人。

王狄子漢志王狄子。一篇。宫孫子漢志宫孫子二篇。師古曰宫孫。姓也。不知名。胡氏致知編宫孫子。

姓宫孫。無名著書二篇。抱朴子仙傳姓葛。名洪。字稚川。丹陽句容人。祖系。吳大鴻臚。父悌。吳平入

𣈆。為邵陵太守。洪少好學。家貧。躬自伐薪以貿𥿄墨。夜辄冩書誦習。遂以儒學知名。仙公别傳云。仙公謂從弟吏部郎奚曰。吾門子弟。通才愽學。馳

譽朝廷。克昌門祚者固有之。弟未有好道學仙者耳。但為脩文義。亦不失為君子也。吾升舉之後。當。生睿哲推素通玄之子。振起仙裔。後果生稚川

焉。性寡欲。不。好榮利。閉門却掃。未甞交遊。究覽典籍。尤。好神仙導養之法。從祖玄。吳時學道得仙。號曰葛仙公。以其鍊丹秘術授弟子鄭𨼆。洪就𨼆

學。悉得其法焉。後師事南海太守鮑靚。亦内學。逆占將来。見洪。深重之。以女妻洪。洪傳靚業。兼綜練醫術。凡所箸撰。皆精覈是非。而才章富贍。大安

中。石冰作亂。吳興太守顧祕。為義軍都督。與周玘等起兵討之。祕檄洪為將兵都尉。攻冰别率。破之。遷伏波將軍。冰平。洪不論功賞。徑至洛陽。欲搜

求異書以廣其學。洪見天下已亂。欲避地南土。乃叅廣州剌史嵇含軍事。及含遇害。遂停南土多年。征鎮檄命。一無所就。後還郷里。禮辟皆不赴。元

帝為丞。相。辟為掾。以平賊功。賜爵關内侯。咸和初。司徒王導召補州主簿。轉司徒掾。遷諮議叅軍。于寳深相親友。薦洪才堪國史。選為散。騎常侍。領

大著作。洪固辭不就。以年老。欲錬丹以祈遐壽。聞交趾出丹砂。求為勾漏令。帝以洪資髙不許。洪曰。非欲為榮。以有丹耳。帝從之。洪遂將子姪俱行。

至廣州。剌史鄧嶽留。不聴去。洪乃止羅浮山鍊丹。嶽表。補東宫太守。又辭不就。嶽乃以洪兄子望為記室叅軍。在山積年。優游閑養。著述不輟。撰碑

誄詩賦百卷。移檄章表三十卷。神仙良吏隱逸集異等。傳各十卷。又抄五經史漢百家之言。方伎雜事三百一十卷。金匱藥方一百卷。肘後要急方

四卷。洪愽聞深洽。江左絶倫。著述篇章。富於班馬。又精辯玄奥。析理深微。後忽與嶽䟽云當逺行尋師。尅期便發。嶽得䟽徃别。而洪坐至日中。兀然

若睡而卒。嶽至。遂不及見。時年八十一。視其顔色如生。體亦柔軟。舉尸入棺。甚輕如空衣。世以為尸觧得仙云。其所著書二十卷。號抱朴子内篇。篇

目曰暢玄。詳玄字。論仙。詳仙字。對俗。詳俗字。金丹。詳丹字。至理。詳理字。微㫖。詳㫖字。塞難。詳難字。釋滯。詳滯字。道意。詳意字。明本。詳本字。仙藥。詳藥

字。辯問。詳問字。極言。詳言字。勤求。詳求字。雜應。詳應字。黄白。詳白字。登涉。詳涉字。第真。詳真字。遐覽。詳覽字。驅惑。詳惑字。抱朴子外篇目録。曰嘉遁

詳遁字。逸民。詳民字。朂學。詳學字。崇教。詳教字。君道。詳君字。臣節。詳臣字。良規。詳規字。時難。詳時字。官理。詳官字。務正。詳正字。貴賢。詳賢字。任能。詳

能字。欽士。詳士字。用刑。詳刑字。審舉。詳舉字。交際。詳交字。備闕。詳闕字。擢才。詳才字。任命。詳命字。名實。詳明字。清鑒。詳鑒字。行品。詳行字。弭訟。詳訟

字。酒誡。詳酒字。疾謬。詳謬字。譏惑。詳惑字。刻㓨驕。詳驕字。百里。詳里字。接䟽。詳䟽字。鈞世。詳世字。省煩。詳煩字。尚愽。詳愽字。漢過。詳過字。吳失。詳吳字。

守塉。詳塉字。安貧。詳貧字。仁明。詳仁字。愽喻。詳喻字。廣譬。詳譬字。辭義。詳辭字。循本。詳本字。應嘲。詳嘲字。喻蔽。詳蔽字。百家。詳家字。文行。詳文字。正

郭詳郭字。彈禰。詳禰字。詰鮑。詳鮑字。知止。詳止字。自叙。詳叙字。隋志抱朴子葛洪撰。外内篇共五十一卷。鄭樵通志抱朴子葛洪撰。内篇二十卷。外

篇三十卷。玊海抱朴子 隋志。道家。抱朴子内篇二十一卷。音一卷。葛洪撰。唐志十卷雜家外篇三十卷。梁有五十一卷。唐志二十卷。𣈆葛洪。傳

内篇玄黄白外篇駁雜通釋。内外一百六十一篇。號抱朴子。 書目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合内外篇今存共七十卷。抱朴子内篇序葛洪稚川

作 洪體乏超逸之才。偶。好無為之業。假令奮翅則能凌厲玄霄。騁足則能追風躡景。猶故欲戢勁翮於鷦鷯之群。蔵逸跡於跛驢之伍。豈况大瑰

禀我以尋常之短羽。造化假我於至駑之蹇足。以自卜者審。不能者止。豈敢力蒼蠅而慕冲天之舉。策跛鼈而追飛兔之軌。飾嫫母之陋醜。求媒揚

之美談。唯沙礫之賤質。索千金於和肆哉。夫以僬僥之步而企及跨父之蹤。近才所以躓閔也。以要離之羸。而强赴扛鼎之契。或作勢秦人所以斷

筋也。是以望絶於榮華之徒。而志安乎窮否之域。藜藿有八珎之甘。而蓬蓽有藻棁之樂也。故權貴之家。雖咫尺弗從也。知道之士。雖艱逺必造也。

考覽竒書。既不少矣。率多隱語。難可卒。觧。自非至精。不能尋究。自非篤勤。不能悉見也。道士淵愽洽聞者寡。而意斷妄說者衆。至於時有好事者。欲

有所修為。倉卒不知所從。而意之所疑又無可諮問。今為此書。粗舉長生之理。其至妙者。不得宣之於翰墨。盖麄言較略。以示一隅。冀悱憤之徒。省

之可以思過半矣。豈為暗塞必能窮微暢逺乎。聊論其所先舉耳。世儒徒知伏膺周孔。桎梏皆死。莫信神仙之事。謂為妖妄之說。見余此書。不特大

笑之。又將謗毁真正。故不以合於世。余所著子書之數。而則為此一部。名曰内篇。凢二十卷。與外篇各起次第也。雖不足以蔵名山石室。且欲緘之

金匱以示識者。其不可與言者。不令見也。貴使来世好長生者。有以釋其惑。豈求信於不信者乎。謹序。馬緫意林抱朴子四十卷。外篇二十卷。内篇

二十卷。葛洪。字稚川。清醪芳醴。亂性者也。紅葉素知。伐命者也。班狄不能削石作芒針。歐冶不能鑄鈆錫作干將。漢中起居注云。李少君欲去。武

帝夢與同登嵩髙山。半道。有。使者乗龍持節。從雲中来。云太一請少君。帝曰。少君將舍我去矣。數日而。少君死。乆之發看。唯衣冠在焉。 以蟻鼻之

缺。損無價之淳鈞。分寸之瑕。棄盈尺之夜光。朱公所以鬱邑。薛灼所以永嘆。猶人不學仙也。道術乃令變形易貌。吞刀吐火。坐在立亡。興雲起霧。召

致蛇蟲。聚合魚鱉。入淵不溺。蹴刃不傷。 陳仲弓異聞記云同郡人張廣遭亂。有女四嵗不能行。棄冡中以數月粮與之。後三年乃還。欲收塟之女

猶坐冡中問其故。女曰。粮盡以後。見冡角有一物。申頸吞氣。乃效之。轉不復飢。尋看。乃大龜也。女還食飲。初小腹痛。乆乃習之。湯師蜘蛛而結網。金

天據九鴈以正時。唐堯見㝠莢而知月。 道能登虛躡影。飲玊醴。食翠芝。彭祖云天上多尊官。 新仙者位卑。奉事非一也。農夫得彤弓。驅烏南

城得衮衣以負薪。猶世人得仙丹而不貴也。 元君。老君師也。 世人唯競飛蒼走黄。依榮逐利。上士得道成天官。中士得道。樓集崑崙。下士得

道。長生世間 朱草莖如珊瑚。刻之汁流如血。以玊投汁中丸之如泥。乆即成水。以金投之曰金漿。以玊投之曰玊醴。服之長生。 石先生丹法取

烏未生毛者。以眞丹和牛肉飴之。長毛羽赤色。煞。隂乾服之。壽五百嵗。素顔紅膚惑其目清啇流徵亂其聴。此真理之德也。 龍淵以靡豁常新。

斧斤以日用速弊 寸鮪泛濫跡水之中。則謂天下無四海之廣。芒蝎宛轉果核之内。則謂天下無八極之大。漏脯救飢。酖酒止渴。非不蹔飽死亦

及之。 貴明珠而賤淵潭。愛和壁而惡荆山。不知淵潭是明珠所出。荆山是和璧所生。 方今士有待次之滯。官無蹔曠之職。景風起則裘爐息。世

道夷則竒士退。 肉芝是萬嵗蟾蜍頭上有丹書八字。五月五日中時取之。以足畫地則水流。帶之左手則辟兵。行山中。見小兒乗車馬。長七八寸

者。肉芝也。服之得仙也。 千嵗蝙蝠白如雪。住則倒懸。腦重故也。 千嵗燕巢門向北。 雲英雲珠雲液雲母雲沙。服之用玊水。 成帝獵於終南

山。見一人無衣。身生黑毛。合圍取之。絶坑踰岸。有如飛鳥。及得。是婦人。自云秦時宫人。關東賊至。秦王出降。驚走入山。𡸁當飢死。有老翁令食松實。

遂不復飢。乃是秦王子嬰宫人。至成帝二百許嵗。人將還。以榖食之。毛稍脫落。轉老而死。 欲長生。服山精。山精。术也。 陵陽子仲服逺志二十年。

有子三十七人。讀書不忘。 得聖人是黄老。世聖是周孔二人。 善圍碁者。謂之碁聖。故嚴子卿。馬綏明。有碁聖人之名。 彭祖自嚳佐堯。歷夏至

殷。殷王遣宫女受房中之術。有驗。乃欲殺之以絶其法。彭祖知之。乃逃七十年。有人見於流沙。 欲得長生。腹中清。欲得不死。腹無屎。 里語云人

在世間。日失一日。如牽牛羊詣屠所。每進一步。去死轉近。 老君姓李。名聃。字伯陽。長九尺。黄色鳥喙。隆鼻。眉五寸。住金樓玊堂。 鷄舌杳。黄連乳

汁。治目中百病。 諺曰。無肥仙人富道士。雖能作金銀。皆自貧。諺曰。書三冩。魚成魯。帝成虎。亦如神符。今用少驗。白石似玊。姦佞似賢。鸞不掛綱。麟

不墮穽。 寸膠不能治黄河之濁。尺水不能却簫丘之熱。穿舟以息漏。猛㸑以止沸。不可得也。若使素士行耕以餬口。夜薪火以脩業。則游夏不足

多矣。 大厦既燒。取水於滄海。洪潦凌空。伐舟於長川。則不及矣。臣猶手足。履冰執熱。不得辭焉。 髙嚴將隕。非細縷所綴。龍門沸騰。非掬壤所遏。

劒戟不長於縫緝。可以剸割牛馬。錐鑚不可剸割牛馬。而長於縫緝。才有大小。不可棄也。 六軍如林。未必皆勇。仁者政之脂粉。刑者世之轡策。當

殺不殺。大賊乃發。 鑚端之火口水可滅。鵠卯未乳。指掌可縻。及其乗衡飊。燎巨野。奮六翮。凌朝霞。雖智勇不能制也。委轡筴而乗奔馬於險途。捨

柁櫓而泛輕舟於江海。豈不險哉。金舟不能凌陽侯之波。玊馬不任騁千里之跡。或輸自售之寳。或賣要人之書。或父兄貴顯望門而辟命。或低頭

屈膝積習而見收。 語曰。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髙第良將怯如蠅。 諺曰。古人欲達勤讀經。今世圖官免治生。余謂朋

友之交。不冝浮維。面而不心。楊雄所譏。明鏡舉則傾冠見。羲和照則曲影覺。周勃社稷之臣。不能答錢榖之數。 識珎者必拾濁水之明珠。賞氣者

必將穢藪之芳葾。自非懸鑒。誰能披泥抽淪玊。澄川掇沈珠。智大者盤桓以山峙。器小者蓬飛而萍浮。直繩枉木之所憎。清公姦慝之所讎。 文王

之接吕望。桑隂未移而知其可師矣。玄德之見孔明。晷景未改而腹心以委矣。貎望豐偉者不必賢。形氣尫𦍕者不必愚。 伯喈識絶音之器於烟

燼之餘。平子别。逸響之竹於未用之前。威儀如龍虎。盤族成規矩。酒後體輕耳熱。冠脫帶觧。遲重者蓬轉而波偃。整肅者鹿勇而魚躍。口訥者皆摇

掌以譜聲。不競者皆禆膽而髙發。以九忻同蟻封。以吕梁同牛跡。禁之彌極。不可向也。君若畏酒如畏疾。憎醉如憎大病。則無荒沈之咎矣。民者有

穴地而釀酒。囊懷酒者。法輕利重。安能令絶乎。管輅頓仰三斗而清辯綺粲楊雄酒不離口而太玄乃就慕惡者如宵蟲之赴明燭學惡者如輕埃之

應飈風。 有斧無柯。無如之何。 以傾𠋣屈申者妍媚。以風格端嚴者田舍。豈不惑也。 窮巷諸生吟誦而向枯簡。匍匐而守黄巷低眉屈膝。趨事

豪貴。毛成翼長。蟬蛻泉壤。自乃軒昂。此早碎之徒也。 昔西施以心痛卧於道側蘭麝芳芳。人皆美之隣女慕焉。人皆憎之猶世人效戴叔鸞阮嗣

宗也。逢世所貴則蹇驢蒙龍駿之價。狐白不可以當暑龍艘不可以乗陸。 夫良將剛則法天可望而不可干。柔則象淵。可觀而不可入。去如收電

可見而不可追。住如丘山。可觀而不可動。 春以長矛在前夏以大戟在前。秋以弓弩在前。冬以刀楯在前。比軍四時應夭法也。 太公云從孤撃

虛萬人無餘。一女子當百丈夫。風鳴葉者賊在十里鳴條者百里揺枝者四百里。金噐自鳴。及焦器鳴者。軍疲也。氣如驚鹿敗軍氣也。 雨露霑

衣裳者謂潤兵。不霑衣裳者謂泣軍。軍兵太一玊帳之中。不可攻也。 兵地生蟹者冝速移 余𡮢聞嵇生曰左太冲。張茂先可謂通人乎。君道答

曰。通人者。聖人之次也。其間無所復容。余聞班史云吕氏望雲而知髙祖所在。天豈獨開吕氏之目。而掩衆人之目耶。閹官無情。不得謂貞。倡獨不

飲。不可謂廉。 文王食子羹佯不知。非甘也。 董仲舒學見深而天才鈍以蜉蜂是龍神者。非但不識神龍。亦不識蜉蜂。 王仲任撫班固背曰此

兒必為天下知名。 五嶺無冬殞之木。南海𣈆安有九熟之稻。 老君玊策云松脂入地千年作茯苓。茯苓千年作琥珀。琥珀千年作石膽石膽千

年作威喜。 炙鼓使鳴。絞統令悲。實使鼓速穿。絃早絶。磨刀殺馬。立可驗也。 蜉蜂窠作蠟。氷沫作浮石。 落星堈謂吳時星落。 汲冡書云黄帝

仙去其臣有夫徹者。削木作黄帝之像。帥諸侯奉之。 食鵠胎。令人能夜書。河伯。華隂人。以八月上庚日渡河溺死。天帝署作河伯餓鬼。吳景帝有

疾。召巫覡。帝試之。乃殺鵝埋於苑中。架小屋。施牀帳。以婦人履著其前。巫云但見一白鵝。不見婦人也。帝乃重之。 獼猴鬼。余友人膠永叔。𡮢養一

大獼猴。以鐵鏁鏁之於牀間。犬齧殺。經百日許。鬼見者云承塵上有獼猴被瘡流血。 余從祖得道。能。分形。座上有一葛公與一談話。又一葛公迎

来送去。余見二陸之文百卷許似未盡也。方之他人。若江漢與黄河也。嵇生云每讀二陸之文。未𡮢不廢卷而嘆。恐其卷盡也。陸子十篇。誠謂快書。

其辭富者。雖精思不可損也。其埋約者。雖鴻筆不可益也。觀此二人。豈徒儒雅之士。文章之人也。 抱朴子曰。秦時不覺無鼻之醜。楊翟憎無癭之

人。陸君深識文章放蕩。不作虛誕之言。非不能也。陸君之文。猶玄圃玊。無非夜光。却後數百年。若有幹跡如二陸。猶比肩也。不謂踈矣。 孔鄭之門。

耳聴口受者。皆已滅絶。唯託竹素者。可謂世寳。羈鞍仁義。纓鏁禮樂。 余友人玄伯先生。以儒墨作城池。以機神作干戈。上世之人。堅氷結而不寒

資。量飽而不飢。 獺多則魚擾鷹衆則鳥亂。 盈文之尾。必非咫尺之軀尋仞之牙。必非膚寸之口。禰衡常云孔融筍强可與語。餘人酒瓮飯囊。洪

字稚川。丹陽句容人其先葛天氏。洪累遭火。典籍盡。乃員笈徙步借書抄冩。賣薪買紙。燃火披覽。所冩皆反覆有字。人少能讀之。性質容易。冠纓垢

弊。或廣覆大帶。或促身脩袖或長𥚑曳地。或短不蔽膝時人咸稱抱朴之士因以著書名焉。洪貧無僕童。籬落不修。常披榛出門。排草八室洪性不

干犯官長。不煩擾親族。 嵇君道作廣州剌史。表洪參軍。乃非所樂利得避身於南地也。 洪不圍棊樗蒲見見人愽奕。了不觀之。 洪年十五。大作

詩賦。自謂可行於代。至弱冠尋覽。殊不稱意。一時毁之。抱朴子外篇自叙抱朴子者。姓葛。名洪。字稚川。丹陽句容人也。其先葛天氏。盖古之有天下

者也。後降為列國。因以為姓焉。洪曩祖為荆州剌史。王莾之篡君恥事國賊。棄官而婦。與東郡太守翟義共起兵。將以誅莾。馬莾所敗。遇赦免禍。遂

稱疾自絶於世。莾以君宗强。慮終有變。乃徙君於瑯琊。君之子浦廬。起兵以佐光武。有大功。光武踐祚。以廬為車騎。又遷驃騎大將軍。封下邳僮縣

侯。食邑五千户開國。𥘨侯之弟文。隨侯征討。屢有大捷。侯比上書。文為訟功。而官以文私從兄行。無軍名。遂不為論。侯曰弟與我同冒矢石。瘡痍周

身。傷失右眼。不得尺寸之報。吾乃重金累紫。何心以安。乃自表。乞轉封於弟。書至上。請報。漢朝欲成君髙義故特聴焉。文辭不獲已。受爵。即第為驃

騎營。立宅舍於愽望里。于今基兆石礎存焉。又分割租秩。以供奉吏士給如二君焉。驃。騎殷勤止之而不從。驃騎曰。此更煩役國人。何以為讓。乃託

他行。遂南渡江而家于句容。子弟躬耕。以典籍自娱。文累使奉迎驃。騎。驃騎終不還。又令人守護愽望宅舍。以冀驃騎之反。至于累世無居之者。洪

祖父學無不涉。究測精㣲。文藝之髙。一時莫倫。有經國史才。任吳。歴宰海鹽臨安山隂三縣。入為史部侍郎。御史中丞。廬陵太守。吏部尚書。太子少

傳。中書。大鴻臚侍中。光禄勲。輔吳將軍。封吳壽縣侯。洪父以孝友聞。行為士表。方𠕋所載。罔不窮覽。仕吳五官郎中正建城南昌二縣令中書郎廷

尉乎中護軍。拜。會稽太守。未辭。而𣈆軍順㳅。西境不守。愽簡秉文經武之才。朝野之論。僉然推君。於是轉為五郡赴警大都督。給親兵五千。緫統征

軍。戍遏疆場。天之所壞。人不能支。故主欽若。九有同賔。君以故官。赴除郎中。稍遷至太中大夫。歴位大中胳郷令。縣户二萬。舉州最治。德化尤異。恩

洽刑清。野有頌聲。路無姦跡。不佃公田。越界如市。秋毫之贈。不入于門。紙筆之用。皆出私財。刑厝而禁止。不言而化行。以疾去官。發詔見用為吳王

郎中令。正色弼違進可替不。舉善彈枉。軍國肅雍。遷邵令太守。卒於官。洪者。君之第三子也。生晚。為二親所嬌饒。不早見督以書史年十有三。而慈

父見背。夙失庭訓。飢寒困瘁。躬執耕穡。承星履草。宻勿疇襲。又累遭兵火。先人典籍蕩盡。農隙之暇無所讀。乃負笈徒步行借。又卒於一家。少得全

部之書。益破功。日伐薪賣之。以給紙筆。就營田園豦。以柴火冩書。坐此之故。不得早涉藝文。常乏紙每所冩反覆有字。人尠能讀也。年十六。始讀孝

經論語詩易。貧乏無以逺尋師友。孤陋寡聞。明淺思短。大義多所不通。但貪廣覽於衆書。乃無不暗誦精持曾所披涉。自正經諸史百家之言下至

短雜文章。近萬卷。既性闇善忘。又少文。意志不專。所識者甚薄亦不免惑而著述時。猶得有所引用。竟不成純儒。不中為傳授之師。其河洛圖緯。一

視便止。不得留意也。不喜星書及筭術。九宫三棊。太一飛符之屬。了不從焉。由其苦人而少氣味也。晚學風角望氣。三元遁甲。六壬太一之法。粗知

其上。又不研精。亦計此軰。率是為人用之事。同出身情無急。以此自勞役。不如省子書之有益。遂又廢焉。案别録藝文志衆有萬三千二百九十九

卷。而魏代已来。群文滋長。倍於徃者。乃自知所未見之多也。江表書籍。通同不具。昔故詣京師索竒異。而正值大亂。半道而還。每具歎恨。今齒近不

惑。素志衰頽。但念損之又損。為乎無為。偶耕藪澤。苟存性命耳。愽涉之業。於是日沮矣。洪之為人也而騃野。性鈍口訥。形貌醜陋。而終不辨自矜飾

也。冠履垢弊。衣或繿縷。而或不恥焉。俗之服用。俄而屢改。或忽廣領而大帶。或身促而脩袖。或長𥚑曳地。或短不蔽脚。洪其於守常。不隨世變。言則

率實。杜絶嘲戯。不得其人。終日默然。故邦人咸稱之為抱朴之士。是以洪著書。因以自號焉。洪禀性尫羸。兼之多疾。貧無車馬。不堪徒行。行亦性所

不好。又患弊俗。捨本逐未。交游過差。故遂撫筆閑居。守静蓽門。而無趨所之從。至於權豪之徒。雖在宻跡。而莫或相識焉。衣不辟寒。室不免漏。食不充

虛。名不出户。不能憂也。貧無僮僕籬落頓决。荆𣗥叢於庭宇。蓬莠塞。乎階𩅑。披榛出門。排草入室。論者以為意逺忽近。而不怒其乏役也。不曉謁。以

故𥘨不修見官長。至於吊大䘮。省困疾。乃心欲自勉强。令無不必至。而居疾少健。恒復不周。每見譏責於論者。洪引咎而不恤也。意苟無餘。而病使

心違。顧不媿己而已。亦何理於人之不見亮乎。唯明鑒之士。乃恕其信抱朴。非以養髙也。世人多募豫親之好。推闇至之宻。洪以為知人甚未。易。上

聖之所難。浮雜之交。口合神疕。無益有損。雖不能如朱公叔一切絶之。且必湏清澄詳悉。乃豦意焉。又為此見憎者甚衆。而不改也。馳逐苟達。側立

勢門者。又共疾洪之異於已。而見疵毁。謂洪為慠物輕俗。而洪之為人。信心而行。毁譽皆之於不聞。至患近人。或恃其所長。而輕人所短。洪沗為儒

者之末。每與人言。常度其所知而論之。不强引之以造彼所不聞也。及與學士有所辨識。每舉綱領。若值惜短難觧心家。但粗說意之與向。使足以

發窹而已。不致苦理。使彼率不得自還也。彼静心者。存詳而思之。則多自覺而得之者焉。度。不與言者。雖或有問。常辭以不知。以免辭費之過也。洪

性深不好干煩官長。自少及長。曾救知己之抑者數人。不得有言於在位者。然其人皆不知洪之恤也。不忍見其䧟於非埋。宻自營之耳。其餘雖親

至者在事秉勢。與洪無惜者。終不以片言半字少屢之也。至於糧用窮匱急合湯藥。則換求朋類。或見濟亦不讓也。受人之施。必皆乆乆漸有以報

之。不令覺也。非類則不妄受其饋致焉。洪所食有旬日之儲。則分以濟人之乏。若殊自不足。亦不割己也。不為皎皎之細。今不治之通之小廉村里。

凢人之謂良守善者。用時或賫酒餚候洪。雖非儔匹。亦不拒也。後有以答之。亦不登時也。洪𡮢謂史雲不食於昆弟。華生治潔於昵客。盖邀名之偽

行。非廊廟之逺量也。洪尤疾無義之人。不勤農桑之本業。而慕非義之姦利。捉郷論者則賣選舉以取謝。有威勢者則解符䟽以索財。或有罪人之

賂。或枉有理之家。或為逋逃之藪而饗亡命之人。或挾使民丁。妨以公役。或强收錢物。以求貴價。或占錮市肆。奪百姓之利。或割人田地。刼孤弱之

業。𢛌恫官府之間。以窺掊尅之益。内以誇妻妾。外以吊名位。其如此者。不與交焉。由是俗人憎洪疾已。自然䟽絶。故巷無車馬之跡。堂無異志之賔。

庭可設雀羅。而机筵積塵焉。洪自有識。逮以將老。口不及人之非。不說人之私。乃自然也。雖僕竪有其所短所羞之事。不以戯之也。未𡮢論評人物

之優劣。不喜訶譴人交之好惡。或為尊長所逼問。辭不獲已。其論人也。則獨舉彼體中之勝事而已。其論文也則撮其所得之佳老。而不指摘其病

累。故無毁譽之怨。貴人時或問官吏民甲乙何如。其清髙閑能者。洪指說其快事。其貪暴闇塞。者。對以偶不識悉。洪由此頗見譏責以顧護太多。不

能明辯臧否。使皂白區分。而洪終不敢改也。每見世人有。好論人物者。比方倫匹。未必。當允。而褒貶與奪。或失准格。見譽者自謂已分。未必信德也。

見侵者則恨之入骨。劇於血讐。洪益已為戒。遂不復言及士人矣。雖門宗子弟。其稱兩皆以付邦族。不。為輕乎其價數也。或以譏洪。洪答曰。我身在

我者也。法當。易知。設令有人問我。使自比古人及同時。令我自求軰。則我實不能自知可與誰為匹也。况非我。安可為取評定之耶。漢末俗弊。朋黨

分部。許子將之徒。以口舌取戒争訟論議。門宗成讐。故汝南人士無復定價。而有月旦之評。魏武帝深。亦疾之。欲取其首。爾乃奔波亡走。殆至屠滅

前鑒不逺。可以得師矣。且人之未。易知也。雖父兄不比。盡子弟也。同乎我者遽是乎。異於我者遽非乎。或有始無卒。唐堯公旦仲尼季札。皆有不全

得之恨。無以近人。信其嘍嘍管見。熒燭之明。而輕人評物。是皆賣彼上聖大賢乎。昔大安中。石冰作亂。六州之地。柯鎮業靡。違正黨逆。義軍大都督

邀洪為。將兵都尉。累見敦迫。既桑梓恐虜。禍深憂大。古人有急疾之義。又畏軍法。不敢任志。遂募合數百人。與諸軍旅進。曾攻賊之别將破之日。錢

帛山積。珎玩蔽地。諸軍莫不放兵。收拾財物。繼轂連擔。洪獨約令所領。不得妄離行陳。士有摭得衆者。洪即斬之以狥。於是無敢委杖。而果有伏賊

數百。出蕩諸軍。諸軍悉發。無部隊。皆人馬負重。無復戰心。遂致驚亂。死傷狼籍。殆欲不振。獨洪軍整齊縠張。無所損傷。以救諸軍之大崩。洪有力焉。

後别戰斬賊小帥。多獲甲首。而獻捷幕府。於是大都督加洪伏波將軍。例給布百匹。諸。將多封閉之。或送還家。而洪分賜將士。及施知故之貧者。餘

之十匹。又徑以市肉酤酒以饗將吏。于時𥨸擅一日之美談焉。事平。洪投戈釋甲。徑詣洛陽。欲廣尋異書。了不論戰功。𥨸纂魯連不受聊城之金。包

胥不納存楚之賞。成功不處之義焉。正遇上國大亂。北道不通。而陳敏又反於江東。歸塗隔塞。會有故人譙國嵇居道。見用為廣州剌史。乃表請洪

為參軍。雖非所樂。然利可避地於南。故黽勉就焉。見遣先行催兵。而居道於後遇害。遂停廣州。頻為節。將見邀。用皆不就。永惟富貴可以漸得而不

可頻合。其間屑屑亦足以勞人。且榮位勢利。譬如。寄客。既非常物。又其去不可得留也。隆隆者絶。赫赫者滅。有若春華。須史凋落。得之不喜。失之安

悲。悔吝百端。憂懼兢戰。不可勝言。不足為也。且自度。性篤嬾而才至短。以篤嬾而御短才。雖翕肩屈滕。趨走風塵。猶必不辦。大致名位。而免患農。況

不能乎。未若脩松喬之道。在我而已。不由於人焉。將登名山。服食養性。非有廢也。事不兼濟。自不絶素世務。則曷緣修習玄静哉。且知之誠難。亦不

得惜問而與人議也。是以車馬之跡。不經貴世之城。片字之書。不交在位之家。又士林之中。雖不可出。而見造之賔。意不能拒。妨人所作。不得專一。

乃嘆曰。山林之中無道也。而古之修道者必入山林者。誠欲以違逺讙譁。使心不亂也。今將遂本志。委桑梓。適嵩嶽。以尋方平梁公之軌。先所作子

書内外篇。幸已用功夫。聊復撰次。以示將来云爾。洪年十五六時。所作詩賦雜文。當時自謂可行。至于弱冠。更詳省之。殊多不稱意。天才未必為增

也。直所覽差廣。而覺妍媸之别。。於是大有所製棄。十不存一。今除所作子書但雜尚餘百所卷。猶未盡損益之理。而多慘憤。不遑復料護之。他人文

成。手便快意。余才鈍。思遲。實不能示。作文章。每一更字。輙自轉勝。但患嬾。又所作多不能數。省之耳。洪年二十餘。乃計作細碎小文。妨棄功日。未若

立一家之言。乃草創子書。會遇兵亂。流離播越。有所亡失。連在道路。不。復投筆十餘年。至建武中。乃定凡著内篇二十卷。外篇五十卷。碑頌詩賦百

卷。軍書檄移章表箋記三十卷。又撰俗所不列者為神仙。傳十卷。又撰髙上不仕者為隱逸。傳十卷。又抄五經七史百家之言兵事方伎短雜竒要

三百一十卷。别有目録。其内篇言神仙方藥。鬼怪變化。養生延年。禳邪却禍之事。屬道家。其外篇言人間得失。世事臧否。屬儒家。洪見魏文帝典目

自叙未及彈棋撃劎之事。有意於略說所知。而實不數。少所便能。不可虛自稱揚。今將具言。所不閑焉。洪體鈍性駑。寡所玩好。自緫髮𡸁髫。又擲瓦

手摶。不及兒童之群。未曾闘鷄鶩。走狗馬。見人慱戯。了不目盻。或强牽引觀之。殊不入神。有若晝睡。是以至今不知棊局上有幾道。樗蒲齒名。亦念

此軰未伎。亂意。思而妨日月。在位有損政事。儒者則廢講誦。凡民則忘稼穡。啇人則失貝財。至於勝負未分。交争都市。心熱於中。顔愁於外。名之為

樂。而實煎悴。䘮廉恥之操。興争競之端。相取重貨。宻結怨隙。昔宋閔公吳太子致碎首之禍。生叛亂之變。覆滅七國。幾傾天朝。作戒百代。其鑒明矣。

每觀戯者。慙恚交集。乎足相及。醜詈相加。絶交壞友。徃徃有焉。怨不在大。亦不在小。多召悔𠫤。不足為也。仲尼雖有晝寢之戒。以洪較之。洪實未許

其賢於晝寢。何者。晝寢但無益。而未有怨恨之憂。闘訟之變。聖者猶韋編三絶。以勤經業。凡才近人。安得兼脩。惟諸戯。盡不如示一尺之書。故因本

不喜而不為。盖此俗人所親焉。少甞學射。但力少。不能挽强若顔髙之弓耳。意為射既在六藝。又可以禦𡨥辟刼。及取鳥獸。是以習之。昔在軍旅。曾

手射追騎。應弦而倒。殺二賊一馬。遂以得免死。又曾受刀楯。及單刀雙戟。皆有口訣要術。以待取人。乃有祕法。其巧入神。若以此道與不曉者對。便

可以當全獨勝。所向無前矣。晚又學七尺杖術。可以入白刃。取大戟。然亦是不急之末學。知之譬如麟角鳳距。何必用之。此已徃未之或知。洪。少有

定志。決不出身。每覽巢許子。州北人石户二姜兩𡊮法真子龍之。傳。甞廢書前席。𥴠其為人。念精治五經。著一部子書。令後世知其為文儒而已。後

州郡及車。騎大將軍辟。皆不就。薦名瑯瑘王丞相府昔起義兵。賊平之後了不修名詣府論功主者。永無賞報之冀。𣈆王應天順人。撥亂反正。結皇

綱於𡸁絶。修宗廟之廢祀。念先朝之滯賞並無報以勸来。洪隨例就彼。庚寅。詔書賜爵關中侯。食句容之邑二百户。𥨸詔討賊。以救桑梓。勞不足録。

金紫之命。非其始願。本欲逺纂魯連。近引田疇。上書固辭。以遂微志。逼有大例。同不見許。昔仲由讓應受之賜。而沮為善。醜虜未夷。天下多事。國家

方欲明賞必罰。以彰憲典。小子豈敢荀潔區區之懦忘。而距弘通之大制。故遂息意。而恭承詔命焉。洪既著自叙之篇。或人。難曰。昔王充年在耳順。

道窮望絶。懼身名之偕滅。故自紀終篇。先生以始立之盛。值乎有道之運。方將觧申公之束帛。登枚生之蒲輪。耀藻九五。絶聲昆吾。何憾芬芳之不

揚。而務老生之彼務。洪答曰。夫二儀彌邈而人居若寓。以朝菌之耀秀。不移晷而殄瘁。類春華之暫榮。未改旬而凋墜。雖飛飊之經霄。激電之乍照。

未必速也。夫期頥猶奔星之騰炯。黄髮如激箭之過隙。况或未明而殞籜。逆秋而零瘁者哉。故項子有含穗之嘆。揚烏有夙折之哀。歴覽逺古。逸倫

之士。或以文藝而龍躍。或以武功而虎踞。髙勳著於盟府。德音被乎管絃。形器雖沈鑠於淵壤。美談飄颻而日載。故雖千百代猶穆如也。余以庸陋

沉抑婆娑。用不合時。行舛於世。發音則響與俗乖。抗足則跡與衆迕内無金張之援。外乏彈冠之友。循塗雖坦而足無騏驎。六虛雖曠而翼非大鵬。

上不能鷹揚匡國。下無顯親𡸁名。名不寄於良史聲不附乎鍾鼎故因著述之餘。而為自叙之篇。雖無補於窮達。亦頼將来之有述焉黄氏日抄抱

朴子 抱朴子。其偽書哉。不然。葛稚川何獨誤天下後世之愚不肖者耶。夫道即日用常行之理。不謂之理而謂之道者。道者大路之稱即其所。易

見。形其所難見。使知人之未有不由於理。亦猶人之未有不由於路。故謂理為道。而凢粲然天地間。人之所常行者。皆道矣。柰何世衰道㣲。横議者

作。創以恍愡窈㝠為道。若以道為别有一物。超出天地之外。使人謝絶生理。離形去智。終其身以求之而終無得焉。吁。可怪也。道固無所不在而人

則未必盡能合於道。時則有備道之聖人。作為君師。而人道以立。自羲黄堯舜以至於今。第第相承。以維持人道於不壞不泯。皆聖人力矣。柰何世

衰道㣲。横議者作。創為真人至人之目。反以聖人為未𡮢聞道。不知彼所謂真人至人老。所生何時。所行何事。其姓名聲跡。所載何書。是特一時故

為寓言。而人猶或想像歆慕。信以為真有其人馬。吁。可恠也。然雖可恠。要其所誤者。不過世所指為過髙之人。心之妄想。雖喜談虛無之道。身之實

用。終不能自外吾聖人之道。其間槁馘山林。確守不移者。萬不能一二。亦不過生養休息於吾道覆露之内。彼愚不肖者。猶未為其所誤也。誤天下

後世之愚不肖者。非抱朴子之書而誰耶。抱朴子之言曰。人皆可以不死。世無不死之人。則以龜鶴為證。鳴呼。龜鶴亦何𡮢不死也。天生萬類。各得

其得。人之生也。自晝作而夜息。龜鶴之生也。自陽動而隂蟄。人之生也。自以百嵗為壽。龜鶴之生也。自以千嵗為壽。柰何人而欲强同龜鶴耶。人之

所以貴於天地間者。以其能輔。相天地。宰制萬物耳。如必與萬物銖較長短。飛風已不若蜉蝣之㣲。游水已不若魚蝦之細。豈但壽不龜鶴之若而

獨羡之耶。人物之有死生。即一氣之消息。惟其有生而有死。所以生生而不窮。此亦何足異。而必思長生以免之。此既决無之理矣。而考其所以長

生之術乃尤無理。始之以導引。中之以房中術。終之以金丹大藥。導引之說。欲如胎息。夫人生在胎。以母之息為息。胎亦何息之有。及其既生。則以

天地之氣為息。何能使之不息。復如在胎時。就使堅忍不息。亦徒自苦。寒暑推移。時至亦終於死耳。房中之術。則謂必待口傳。夫男女之欲。隂陽之

常。順其隂陽之常。而莭其情欲之過。所可言者。不過如此。必待口傳。則鄙俚難形紙筆為可知。是又使人緃於情慾。以速其死耳。金丹大藥。則謂錬

他物為金。金成先以祀神。否者必被殃咎。祀神之數。天二十斤。河伯十二斤。北斗太一各八斤。日月井竃社五斤。未謂祀神則成仙。將天神地祇可

與之分𧷢乎。不祀則受咎。將天神地祇視苞苴之有無為禍福乎。河伯之賂。多於北斗太已。天神不若地祇乎。日月之賂。僅與井竃等。日月下同井

竃乎。狂謬無稽。一至於此。甚至謂煑白石而食之。亦足延年。吁。果金銀王石而可服也。是尤速其死耳。凢其長生之術。無非速死之具。而顧乃力主

其說。譊譊幾。十萬言。孔子萬世帝王之師也。以其不言長生。則力排孔子。莊子正其所主虛無之師也。以其甞言齊死生。則併排荘子。甚至天地萬

物之父母也。以其為能制死生。則又併排天地。謂天地非萬物父母。而壽天之事不在天地。鳴呼。抱朴亦何必如是之費辭㢤。抱朴自謂此術。左元

放傳之吾從祖仙翁。仙翁傳之鄭君。而鄭君又傳之抱朴。使元放不死。仙翁不死。鄭君又不死。抱朴自能與其徒又皆不死。則聖賢自然成空言。天

地自然成長物。今元放死。仙翁死。鄭君死。抱朴亦身將老且死。舉四海之衆。歴百世之乆。皆未𡮢見一長生者。而徒一則曰長生。二則曰長生。吾誰

欺。欺天乎。而徒使天下後世之愚不肖者用其導引之術。以欹偃道傍流落乞丐用其房中之術以游蕩不檢。縱慾傷生用其金丹黄白之術以燒

煆假偽。終無一成。徒𣫆賣其祖父之田廬。以至貧屢愚故曰抱朴子其偽書哉。不然葛稚川何獨誤天下後世之愚不肖者耶。 昔有古强自言已

四千嵗識堯舜孔子秦皇漢髙有揚州稽使君信之嘗贈王卮古强昏耄易忘。一日謂稽使君曰此得之安期先生。其謬遂敗尋客死壽春黄整家

又五原有蔡誕者。求仙不驗。無以自觧。自詭成仙。逃入異界源山中賣薪易衣食。困劇自還。紿其家云。為老君牧龍崑崙山。龍失得謫而逃歴言所

見崑崙仙家富貴。人亦多信者又河東蒲坂有項都者學仙十年而歸。紿其家云。謁天帝失。儀而見斥河東遂號曼都為斥仙人。洛中有道士。忽

自稱為古之仙人白和。壽已七千八百嵗。人競趍之。後忽不見。禾幾。河北又有稱白和者。洛之弟子趍徃見之。乃别一人。其。人遂亡走。凢皆抱朴

子所載。謂彼之言仙者皆妄。唯我之言仙者為眞。雖同浴譏祼退不自思。然亦足為世誡矣。故併録之。韓淲澗泉日記抱朴子第一暢玄。第二論仙。

第三對俗。第四金丹。則稚川之意著矣。昧者止以為方伎之書。是未知稚川者也。大抵言近上則聽寡。近下則易傳。古之箸書者多慮此。只得放下

說。聖賢經書亦然。 葛稚川抱朴子。避世之書也。陶洪景真誥亦此意。可馬子㣲則全身隱為道士矣。所以與賀知章為友。千秋道士初入麗正書

院者。張季膺陶淵明。又不必藉此矣。尊鱸果足嗜乎。五斗折腰。是殆類褊心之士。竒哉。 葛稚川抱朴子。泛濫極難看。其間言養生煉氣豦。極不多。

皆要妙至切。可舉而行。如言行氣當於生氣之時。極有理。盖子時以後為生氣。干時以後為死氣。如張平叔只道老子隂符。為至緊急切當之書。隂

符之書。未見有能以内事注之者。如老子只河上公一二叚。猶能言玄牝是鼻口。若其他言道理豦。不及王輔嗣及御注之屬。髙續古子畧抱朴子。

自隂符一鑿而天地之幾盡洩。玄經一吐而隂陽之妙益空所謂道者非他。只天地之奥。隂陽之神而已。神而明之。可以賛化育。經範圍。可以治

國平天下。可以脩身養性而致長年。可以清浄輕虛而與之俱化。子自少惑於方外之說。凢丹經卦義。祕笈幽篇。以至吐納之香。餐鍊之粹。沉潜啓

䇿。幾數百家。靡不竭其精而𦣱其隱。破其鋌而造乎中。猶未以為得也於是棄去。日攻易。日讀繫辭所謂天地之幾。隂陽之妙。相與橐䈁之。甄治之。

而吾之道盡在是矣。所謂吾之道者。非他道也。吾自得之道矣。及間觀稚川弘景諸人所録。及内外篇。則住住皆糟粕而筌蹄矣。今輙書此以斷内

外篇。則吾之道亦幾於鑿且吐矣。後之悟者。必有會於吾言。 國朝宋濂文粹抱朴子。𣈆葛洪撰。洪字稚川。著内篇二十卷。言神仙黄白變化之事。

外篇十卷。駁難通釋。洪深溺方技家言。謂神仙決可學。學之無難。合丹砂黄金為藥而服之。即令人壽與天地相畢。乗雲駕龍。上下大清。其他雜引

黄帝御女。及三皇内文。劾召鬼神之事。皆誕褻不可訓。昔漢魏伯陽約周易。作參同契上中下篇。其言脩煉之術甚具。洪乃時與之戾不識何也。洪

甞自言馬跡山中。受九鼎金液二經於鄭君。鄭君名隱。又得之葛仙公玄。玄。洪從祖也。其後鄭君知江南將亂。負笈持藥。東投霍山莫知所在。亦不

識其仙歟否也。洪慱聞深洽。江左絶倫。為文辭雖不近古紆徐蔚茂。旁引而曲證。必達已意乃已。要之洪亦竒士。使舍是而學六藝。夫孰禦之哉。惜

也。胡氏致知編抱朴子。姓葛。名洪。字稚川丹陽句容人。好神仙導養術。𣈆咸和中。王導選為散騎常侍。固辭。乃乞為交趾勾漏令。三年。盡營丹砂。自

羅浮。歸番易之東。煉丹功成。著内經二十卷。外篇十卷。一百十五篇。自號抱朴子。今鄱之銀峯。乃修煉處。丹井在焉。 或觀其玄論篇。有曰玄者自

然之始祖。而萬殊之大宗。金石不能比其剛。湛露不能等其柔。方而不矩。圓而不規。來焉莫見。徃焉莫追。乾之以髙。坤之以卑。雲之以行。雨之以施。

增之不益。挹之不匱。與之不榮。奪之不瘁。故玄之所在。其樂無窮。玄之所去。器弊神逝。 復觀其學道篇。有曰凢學道當階淺而涉深。由難以及易。

志誠堅果。無徃不濟。夫根荄不洞地。而求柯條于雲。淵源不泓渺。而求湯流千里者。未之有也。此盖舉其言之槩也。即知其人矣文獻通考抱朴子

外篇十卷 晁氏曰。𣈆葛稚川撰。自號抱朴子。愽聞深洽。江左絶倫。著書甚富。言黄白之事。名曰内篇。其餘外篇。晉書内外通有一百一十六篇。今

世所傳者四十篇而已。外篇頗言君臣理國用刑之道。故附於雜家云。抱朴子内篇二十卷。 晁氏曰。𣈆葛洪撰。洪字稚川。丹陽句容人。元帝時。

累召不起。止羅浮山鍊丹。著書推明飛昇之道。導養之理。黄白之事三十卷。二十卷名曰内篇。十卷名曰外篇。自號抱朴子。因以命書。 陳氏曰。洪

所著書内篇言神仙黄白變化之事。外篇駁雜通釋。此二十卷者。内篇也。館閣書目有外篇五十卷。未見。𣈆史揮麈葛洪傳。世儒徒知服膺周孔。莫

信神仙之書。不但大笑之。又將謗毁真正。故余所著子言黄白之事。名曰内篇。其餘駁雜通釋。名曰外篇。凢内外一百一十六篇。雖不足蔵諸名山。

且欲緘之金匱。以示識者。自號抱朴子。因以名書。其所著金匱藥方一百卷。肘後要急方四卷。惠州府志𣈆葛稚川。丹陽句容人。以儒知名。惟寡欲。

無愛翫。好神仙導養之法。後止羅浮山。鍊丹積年。養閑著書。號抱朴子。宋蘇東坡大全集和陶淵明讀山海經并引 淵明讀山海經十三首。其七

首皆仙語。予讀抱朴子有所感。用其韻賦之。 今日天始霜。衆木歛以踈。幽人掩關卧。明景翻空廬。開心無良友。寓眼得竒書。違德有遺民。道逺我

無車。無糧食自足。豈謂榖與蔬。愧此稚川翁。千載與我俱。盡我與淵明。可作三士圖。學道雖恨晚。賦詩豈不如。 稚川雖獨善。愛物均孔顔。欲使蟪

蛄流。知有龜鶴年。辛勤破封執。苦語劇移山。愽哉無窮利。千載食此言。淵明雖中壽。雅志仍丹丘。逺矣無懷民。超然邈無儔。竒文出纊息。豈復生

死流。我欲作九原。異世為三游。子政信竒逸。妙筭窮隂陽。淮仙枕中訣養練嵗月長。豈伊具濁中。争此頃刻光。安知青藜火。丈人非中黄。 亂離

棄弱女。破冡割恩鄰。寧知效龜息。三嵗號窮山。長生定可學。當信仲弓言。支牀竟不死。抱一無窮年。 三山在咫尺。靈藥非草木。玄芝生太元。黄精

出長谷。仙都浩如海。豈不供一浴。何當從山火。束緼分寸燭。 蜀士李八百。穴居吳山隂。默坐但形語。從者紛如林。其後有李寬。鷄鵠非同音。口耳

固多偽。識真要在心。 黄華育甘谷。靈根固深長。廖井窖丹砂。紅泉湧尋常。二女戯口鼻。松膏以為糧。聞此不能寐。起坐夜未央。 談道鄙俗儒。逺

自太史走。仲尼實不死。於聖亦何負。紫文出吳宫。丹雀本無有。遼然廣桑君。獨顯三李後。 金丹不可成。安期渺雲海。誰為黄門妻。至道乃近在支

解竟不傳。化去空餘悔。丹成亦安用。御氣本無待。 鄭君固多方。玄翁所親指。竒文二百字。了未出生死。素書在黄石。豈敢辭跪履。萬法等成壞金

丹差可恃。 古强本妄庸。蔡誕亦夸士。曼都斥仙人。謁帝輕舉止。學道未有得。自欺誰不爾。椎川亦隘人。䟽録此庸子。 東坡信畸人。涉世真散才。

仇池有歸路。羅浮豈徒来。踐蛇及茹蠱。心空了無猜。𢹂手葛與陶。歸哉復歸哉。

唐子隋志唐子十卷。吳唐滂撰。子抄唐子十卷。滂字惠潤。玊海唐子。 後漢方術傳。唐檀著書二十八篇。名唐子。 隋志。道家。唐子十卷。吳唐滂撰。

唐志同馬總意林唐子一十卷。名滂。字惠潤。生吳大元二年。 舟循川則游速。人順路則不迷。 大木百尋。根積深也蒼海萬仞衆流成也。淵智達

上缺古子以道成冠。以道成輿。出門不冠則不敢行。行非與則 上缺義。昆弟之節。猶彎















上缺安武帝輕人命。重武上缺地益廣德惠彌狹。桓譚云王者易輔。伯者難佐。

阮子子抄阮子四卷。通志阮子政論五卷。魏清河太守阮武撰。馬緫意林阮子四卷。 漁人張網於淵。以制吞舟之魚。明主張法於天下。以制强梁

之人。立法以隄民。百姓不能干。立防以隄水。江河不能犯。防而可犯。則江河成災。 法而可干。則百姓成害。不𣗳者死無棺。不蠶者身無帛。不績者

凶無纕。 君子暇豫則思義。小人暇豫則思邪 髙鳥。相木而集。智士擇土而翔。 一盗不誅。害在穿窬。修譽不誅。害在詞主。

幽求子𣈆書枉夷傳。夷所著幽求子二十篇行於世通志幽求子二十卷杜英撰。胡氏致知編幽求子。 杜夷。字行楷。盧江人。𣈆元帝時。為國子祭

酒。著書十卷。號幽求子。玊海幽求子 𣈆儒林傳。杜夷著幽求子一十篇。 隋志。道家。杜氏幽求新書二十卷。寳祐濡須。志幽求子。 𣈆杜夷字行

齊。潜人。操尚正素。博覽經籍。王敦舉為方正。遁於壽陽。年四十餘。始還郷里。教授生徒。尋以胡𡨥。又移渡江。著幽求子二十篇。

黔婁子漢志黔婁子四篇。齊隱士。守道不詘。威王下之。師古曰。黔。音其炎反。下。音胡稼反。馬明叟實賔録黔婁先生。脩身清節。不求進於諸侯。著書

四篇。言道家之務。號曰黔婁子。髙士傳。天隱子胡氏致知編天隱子。唐司焉子㣲。著書八卷。 宋氏辯曰天隱子

八篇。不知何人所作。唐司馬承禎為之序。承禎字子㣲。甞著坐忘論。此書言長生乆視之法。與之相表裏。豈天隱即承禎歟。洪興祖承禎。得天隱之

學。豈或别有考歟。文獻通考天隱子一卷。 晁氏曰。唐司馬子㣲為之序。天隱子不知何許人。著書八篇。脩煉形氣。養和心靈。歸根契於隂陽。遺照

齊乎荘叟。殆非人間所能力學者也。王古以天隱子即子㣲也。一本有三宫法。附于後。 陳氏曰。司馬子㣲序。言長生乆視無出此書。今觀其言。殆

與坐忘論相表裏。豈天隱云者。託之别號歟。元吳菜淵頴集司馬子微天隱子注後序。 司馬子㣲天隱子注一卷八篇。天隱子。亡其姓族邑里。或

曰子㣲托之者也。夫黄老之說。始自黄帝老子太史公。老子列傳則稱其以自隱無名為務。至其道。乃曰無為自化。清浄自正。無他異也。當漢初。黄

老盛行。至武帝。又好神仙。文成五利之徒。迂誣恠譎之士。神光巨跡。千變百幻。雖甞一致禞山之祠。欲追黄帝之遺風者。獨不及老子。神仙方技。豈

又與道家戾歟。東漢以来。世之傳者。方以天文卦候為内學。而為天子公卿之所賔禮。甚則自䧟於鬼道。左慈啓之。葛玄紹之。玄之後則有鄭君。鄭

君之後則有葛洪。葛洪之後則有陶弘景。洪與弘景本儒者。當天下多故。欲自縱於方外逸民之間。一傳而王逺知。𠕂傳而潘師正。三傳而吳筠。司

馬子㣲。考其學。今天隱子之所述。已盡之矣。予觀天隱子沖澹而閑曠。虛靚而寡欲。黄老之遺論耳。然而龍虎鉛汞。抽添吐納之事。未之及也。豈或

秘而不言歟。夫以老子之脩道養壽。雖太史公猶不盡信。又况後世之迃誣恠譎者。可必得而悉徵之歟。自今道家而言彼謂性宗傳者。則曰此心

也。必主於覺彼謂命宗傳者。則曰此氣也。必保其純。一天人。達性命。因其血肉口鼻之粗而得與造化溟涬同入於無盡盡之妙。此古之人所以長

生而不死者豈或别有其術歟。不然。天隱子之學亦止於是而已歟。或曰孔子甞師老子。吾聖人盖尸假者也。特以語恠而不言。故曰述而不作。敏

而好古。𥨸比於我老彭。老則老聃。彭則彭祖也。雖然。老子東周一柱下史耳。幽王時有伯陽父。顯王時有史儋。本是二人。且不與老子同時老子固

壽矣。太史公欲合伯陽父史儋為一人且為老子。則亦疑弗能定也。彭祖本大彭氏。國陸終氏第三子。當堯時始封。又國語曰大彭豕韋。則啇滅之

注謂在武丁時。自堯至武丁中興。上下且七八百年。亦無緣大彭之國。自興至滅。止當彭祖一世。世之言彭祖壽者。吾又可得而必信之歟盖孔子

所言老彭。自是啇之賢大夫。不謂老聃彭祖也。老子甞問禮矣。彭祖者竟何為耶。豈或果有養生之說耶。嗚呼吾聖人未甞言養生。然亦未甞不養

生。禮者所以莭其動容周旋。樂者所以發於詠歌舞蹈。禮樂不可斯湏去身。無非養也。固未甞以養生言也。天地隂陽闔闢屈伸之變。亦何所不有。

夫又何謂乎尸假矣哉。嗚呼。天隱子逺矣吾將東往海上。廣桑而問焉。庶幾果有所遇。而必得之者耶。天隱子序上清十三代宗師。唐天師貞一先

生。司馬承禎述。 神仙之道。以長生為本。長生之要。以養氣為先。夫氣受之於天地。和之於隂陽。隂陽神虛。謂之心。心主晝夜寤寐。謂之魂魄。如此。

人之身大率不逺乎神仙之道。天隱子。吾不知其何許人。著書八篇。包括祕妙。殆非人間所能力學觀夫修鍊形氣。養和心虛。歸根契於伯陽。遺照

齊於莊叟。長生乆視。無出是書。承禎服習道風惜乎世人。夭促真壽。思欲傳之同志。使簡易而行。信哉。自伯陽而来。唯天隱子而已矣。謹序。 神仙

易簡 漸門 齋戒 安處 存想 坐忘 神觧 沈揆後序 顔黄門學殊精愽。此書雖辭質義直。然皆本之孝弟。推以事君上豦。朋友郷

黨之間。其歸要不悖六經。而旁貫百氏。至辯析援證。咸有根據。自當啓悟来世。不但可訓思魯愍楚輩而已。揆家有閩本。甞苦篇中字譌難讀。顧無

善本可讎。比去年春。来守天台郡。得故參知政事謝公家蔵舊蜀本。行間朱墨細字。多所竄定。則其子景思手校也。迺與郡丞樓大防。取兩家本讀。

重錄總校官侍郎臣髙拱

學士臣胡正蒙

分校官侍讀臣吕旻

書冩儒士臣吳子像

圈點監生臣蔣洲

臣歐陽卿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