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大典/卷11959
卷之一萬一千九百五十八 ◄ | 永樂大典 卷之一萬一千九百五十九 |
► 卷之一萬一千九百八十 |
永樂大典卷之一萬一千九百五十九 十九梗
鼎
周穆公鼎〈减小樣製 宣和博古圖〉
〈成四不顯走皇租穆公堯夾先王曰左方穆成公〉
〈亦〇歴望〇〇自考幽大叔繼〇命戊允〇粗考政〉
〈于邢邦弘〇〇大〇〇賜朕般右作命臣工象哉用〉
〈天降亦丧于上或亦唯器屋〇方率南〇節東〇廣〉
〈〇南東域至于歴寒王〇命迺六臣〇八臣曰晃〉
〈成恭侯〇方〇眉壽子右𠂤〇客欲〇每克我。〇爵〉
〈武公迺〇我率公朱軒百桼〇〇百徒〇作王〇〇〉
〈〇〇〇楊六𠂤〇八𠂤〇〇侯〇〇勿〇壽率雩〇〉
〈以〇〇〇〇至于〇京我〇〇〇〇〇〇方〇〇成〉
〈〇〇〇〇〇〇〇用作〇寶〇〇其萬子孫寶用〉
〈〉
〈右高一尺二寸二分。耳高三寸。一分。闊三寸五。分。深七寸七分。口徑一尺二寸五分。腹徑一尺三寸五分。容三斗六升。重五十斤。三足。銘二百一十〉
〈二字涇滅不可辨者六十九字。是鼎得於華陰。迺秦故地。曰不顯走者。詩言有周不顯。王安石釋之云。不顯者。乃所以甚言其顯也。走者。如太史公〉
〈以謂牛馬走則走乃自卑之稱。皇祖穆公者。攷秦世次。先武公。次成公。而穆公又其次。今銘復先穆公。次言成公。後言武公者質諸經。傳。莫不有意〉
〈義昔商之禘祀。自上而推之下。尊尊之義。故長發之詩曰。有娀方將。又曰玄王桓撥。相土烈烈。而終之以實維阿𢖍實左右商王。此先言有娀以及〉
〈卨至於相土成湯而下然後及扵阿衡也。周之禘祀。自下而推之上。親親之義。故雍之詩曰。既右烈考。亦右文母。盖自烈考以上。逮子文母也。自上〉
〈及下。則原其始。而知王業之所由興。自下及上。則舉其近。而昭王業之所以成當時各有所主。而此鼎之文。世次亦有所法也。其餘以歷歲既乆。類〉
〈多缺泯無從悉考。姑就其可以意得者如此〉
〈〉
周象鼎〈减小樣裂 宣和博古圖〉
〈右高九寸三分。耳高三寸。闊三寸二分。深五寸。口徑一尺一寸七分。腹徑一尺五分。容一斗九升。重二十八斤。三足。銘一字。作象形。周禮司尊彛。春〉
〈祠夏𥚗。其再獻用兩象尊。而是器則鼎也。且易六十四卦。皆象也。而於鼎獨言象。盖鼎之為卦。上離下巽。以本巽火。有鼎之體。此畫象形。其亦凖〉
〈易而著之耶。是器復飾交夔。兩耳外作連珠紋。純。縁不加蟲鏤。有商之遺制焉。〉
周父已鼎〈减小樣製 宣和博古圖〉
〈癸灰王徒刋作冊妝新室王廣作冊〉
〈禮具太子鍚練大貝用作父已寶鬲〉
〈右高一尺五寸六分。耳高三寸二分。闊三寸八分。深九寸八分。口徑一尺二寸一分。腹徑一尺三寸四分。容四斗九升。重五十三斤有半。三足。銘二〉
〈十八字。其末云。作父已寳。而已見於商之帝號。蓋商以十干名。至周則有乙分得。於已則未之見焉。是器獸足素耳。純緣之外作螭紋。而雷紋。間之。〉
〈文鏤皆周制也。〉
周言肇鼎〈依元樣製 宣和博古圖〉
〈具永寶用享〉
〈言肇作粵鼎〉
〈右高五寸。耳高一寸二分。闊一寸四分。深三寸三分。口徑六寸一分。腹徑六寸四分。容三升二合。重三斤十有三兩。三足。銘一十字。曰。言肇作尊鼎〉
〈而周有司徒言曰。肇則言其始也。言始作此鼎。製作與周鼎頗小異然足短。而婆娑其腹耳足純素。純縁外有蛟螭之飾。華巧雖乏而漢鼎所不能〉
〈逮也。〉
周雍公緘鼎〈减小樣製 宣和博古圖〉
〈惟十有四月既死霸王在下保難公〉
〈緘作尊鼎用追享孝于皇租考用乞〉
〈眉壽萬年無彊子子孫孫永寳用〉
〈右高八寸九分耳高二寸三分。闊一寸九分深六寸。口徑一尺三分。腹徑一尺五分。容一斗七升八合。重一十八斤有丰三足。銘四十一字。曰。惟十〉
〈有四月者。古器多有是文。疑嗣王居憂。雖踰年未改元故以月數也。昔歐陽脩謂雍公。不知為何人。而曰十四月亦未有定論。又疑其惟十有四者。〉
〈書其年月既死霸記其日也。觀其腹出雲氣足著饕餮制甚古而韻不凡。非周室無以作此〉
周䜌鼎〈依元様製 宣和博古圖〉
〈右高二寸四分。耳高一寸。闊八分。深二寸一分口徑三寸一分。腹徑三寸七分。容七合。重一斤三兩三足銘二字按䜌於經。傳無所見獨於𢼸䜌鼎〉
〈有銘曰䜌用享孝于朕皇考。按其文。乃曰惟王一十三年九月王在宗周。盖周有成周。有宗周。則知䜌者周之時也。而曰女者謂䜌女也〉
周單父乙鼎〈依元様製 宣和博古圖〉
〈右高六寸八分。耳高一寸二分。闊一寸。深四寸一分。口徑長五寸七分。闊四寸四分。腹徑長五寸六分。闊四寸三分。容三升有半。重六斤十有二兩。〉
〈四足銘五字。昔叔向嘗謂單靖公曰。吾聞一姓不再興。今鼎其興乎其有單子也。又曰。單子朝夕不忘成王之德。以佐王室。則單者周之族而為周〉
〈之卿士者也。曰旗者。穆公旗也。而此鼎銘乃曰父乙。盖乙非獨為商之號。知齊有乙公。周之彛亦曰父乙。則乙者。豈四父祖之名乎。〉
周益鼎〈依元様製 宣和博古圖〉
〈右高五寸耳高一寸闊一寸一分有半。深三寸。口徑四寸九分腹徑五寸四分。容二升四合重二斤十有四兩。三足。銘四字。曰益作寳鼎。曰益者。春〉
〈秋文公六年。有梁氏益。昭公六年復有文公益。未知孰是。益作鼎彛必有大勛德而後有之梁氏文公。正其人耳。容齋三筆博古圖云。周益鼎云。春〉
〈秋文公六年。有梁氏益。昭公六年。有文公益未知孰是。子按左。傳文公八年所記。乃梁益耳。而杞文公名益姑。〉
周叔液鼎〈依元樣製 宣和博古圖〉
〈惟五月庚中叔波自作饋〉
〈鼎用蘄眉壽萬年無疆〉
〈永壽用之〉
〈右高六寸四分。耳高一寸六分闊一寸四分深四寸。口徑六寸二分腹徑七寸一分容五升重六斤四兩。三足。銘二十三字。曰叔液。考諸前代。叔液〉
〈之名不見於經傳。惟語記周之八士。則有叔夜焉。豈其族歟是器耳作雷形純縁飾以立蝺。足作蹄状形制篆鏤。皆周制也。容齋三筆博古圖云。叔〉
〈液鼎曰考諸前代。叔液之名不見扵経傳。惟周八士有叔夜。豈其族歟。夫伯仲叔季。為兄弟之稱古人皆然而必指為叔夜之族。是以叔為氏也。〉
周單從鼎〈依元樣製 宣和博古圖〉
〈右高四寸七分。耳高一寸三分。闊一寸三分。深二寸三分。口徑長四寸五分。闊三寸三分。腹徑長四寸一分。闊三寸容一升一合。重二斤十有四兩。〉
〈四足。銘五字。曰單景作從彛。周有單子。歷世不絶。有襄公。頃公。靖公。獻公。穆公。凡數世。特景者。不見諸経。傳。是器鼎也。而曰彛盖彛言其常曰從。則〉
〈如品之有。從。亦有所謂陪鼎者。是也。此鼎兩耳。方而四足。上飾獸靣。腹上有雙鳳形。間以雷紋。鳳之隱顯。與夫雷之動作。皆以其時著之。紋飾豈徒〉
〈為哉〉
永樂大典卷之一萬一千九百五十九
重 録 總 校 官 侍 郎 〈臣 高 拱〉
學 士 〈臣 胡 正 蒙〉
分 校 官 諭 徳 〈臣 汪 铤〉
書 寫 監生 〈臣 韋 仲 京〉
圈 點 監 生 〈臣 陳 于 建〉
〈臣 龔 良 細〉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