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表志 (四庫全書本)/全覽

江表志 全覽


  欽定四庫全書     史部九
  江表志        載記𩔖
  提要
  等謹案江表志三卷宋鄭文寳撰文寳字仲賢寧化人南唐鎮海節度使彦華之子初仕為校書郎入宋舉太平興國八年進士厯官至陜西轉運使兵部員外郎東都事略載入文藝𫝊中始徐鉉湯悦奉詔集李氏事作江南録多所遺落文寳因為此編上卷紀烈祖事中卷紀元宗事下卷紀後主事不編年月於諸王大臣並標其名亦無事實記載甚簡又獨全録韓熙載歸國狀張䛑諫疏各一首去取亦頗不可解然文寳為南唐舊臣硯北雜志載其歸宋後常披蓑荷笠作漁者以見李煜深加寛譬煜甚忠之鐵圍山叢談又載其初受業於徐鉉及為陜西轉運使時鉉方謫居仍叩謁執弟子禮鉉亦坐受其拜盖惓惓篤故舊之誼者故其紀後主亡國亦祇以果於自信越人肆謀為言與徐鉉墓碑相𩔖其意尚有足取其記李煜時貢獻賦歛一條王鞏隨手雜録全取之且注其下曰江表志鄭文寳撰則亦頗重其書又如江南江北舊家鄉一詩文寳以為呉讓皇楊溥所作而馬令南唐書則直以為後主作然文寳親事後主所聞當得其真是以可以訂馬書之誤也晁氏讀書志稱文寳有序題庚戌乃大中祥符三年此本無之今從學海𩔖編補録成完帙焉乾隆四十三年九月恭校上
  總纂官紀昀陸録熊孫士毅
  總 校 官 陸 費 墀



  欽定四庫全書
  江表志卷一      宋 鄭文寳 撰江表志者有國之時朝章國典燦然可觀執政大臣以史筆為不急之務洎開寳之起居郎髙逺當職始編輯昇元以來故事將成一家之言書未成逺疾亟數篋文章皆令焚之無孑遺矣太宗皇帝欲知前事命湯悦徐鉉撰成江南録十卷事多遺落無年可編筆削之際不無髙下當時好事者徃徃少之文寳耳目所及編成三卷方國志則不足比通厯則有餘聊足補亡以𠉀來者庚戌嵗閏二月二十三日序
  南唐髙祖姓李諱知誥生於徐州有唐䟽屬鄭王房之枝派父志祖榮不仕帝少孤有姨疑是姑字出家為尼出入徐溫宅與溫妻李氏同姓帝亦随姨徃來溫妻以其同宗憐其眀慧收為養子居諸子之上名曰知誥累典郡符溫為丞相封齊王出鎮金陵留帝在都執楊氏政事帝沉㡬逺略莫知其際折節謙下中外所瞻儉素無所躭溺内輔幼主外弼義父延楊祚十數年纔及弱冠躬秉大權揚都繁浩之地海内所聞率由帝之力也丞相薨盡總其兵嘗以䜟詞有東海鯉魚飛上天之語由是懐逼禪位之心矣吴帝加以九錫封齊王丙申年執政者欲盡楊氏一朝然後受禪烈祖不可遂以國稱唐改元昇元更姓李氏名昪追尊四廟號烈祖諡曰孝髙陵曰永陵元敬皇后宋氏祔焉年號昇元
  皇子
  元宗一子少亡
  太弟遂
  齊王達
  衛王逷
  宰相
  宋齊丘   李建勲
  嚴 球   張居永
  孫 晟
  使相
  趙王李徳誠
  張 崇   張 宗
  周 本   李 簡
  王 輿   劉 威
  劉 信   王 綰
  紫載用   劉 金
  徐 玠   馬仁裕
  樞宻使
  杜 鄴   陳 褒
  將帥
  崔初太   王 輿
  姚 景   祖重恩
  李 鐇
  文臣
  楊彦伯   髙 弼
  孫 晟   李正眀
  龔 凜   肖 儼
  成幼文   賈 潭
  嚴球為相是時王慎辟奉使北朝球在病請告烈祖授以論答凡數百事皆中機務然嚴球未見更就宅訪之球覽畢尤所稱美請更添事北朝問黒雲長劍多少來時及五十指揮皆在都下紫載用不曽赴鎮既到北朝一無所問首問黒雲長劍倂柴載用所之慎辟依前致對梁太祖鋭意南征即時罷兵球宿金山常有詩云淮船分螘㸃江市聚蠅聲烈祖性多嚴忌宋齊丘因而譖之以竹籠乗之沉於江口
  魏王知訓徐溫之子也烈祖曲宴引金觴賜酒曰願我弟百千長夀魏王意烈祖寘毒引金器均之曰願與陛下各享五百嵗烈祖不飲乆之申漸髙乗恢諧併而飲之内金鍾於懐袖亟趨而出到家腦潰而終宋齊丘鎮金陵有布衣李匡堯累贄於宋宋知其忤物託以他故終不與之見一日宋公喪子匡堯随吊客造謁宋復却之乃就賔次大書二十八字云安排唐祚挫强吳盡見先生設廟謨今日喪雛猶自哭讓皇宫眷合何如讓皇遷於太州永寧宫數年未卒每有嗣息及嵗即有中使賜衫笏加官即日而終
  讓皇居太州永寧宫常賦詩曰江南江北舊家鄉三十年來夢一塲吳苑宫園今冷落廣陵臺榭亦荒凉煙凝逺岫愁千㸃雨滴孤舟淚數行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回首細思量
  申漸髙嘗因曲宴天乆無雨烈祖曰四郊之外皆言雨足惟都城百里之地亢旱何也漸髙曰雨怕抽税不敢入城翌日市征之令咸有損除
  仲時光者樂部中之官伎也有寵於永陵生衛王逷烈祖矜嚴峻整有難犯之色常怒作數聲金鋪振動仲夫人左手擎飲右手捧匙安詳而進之雷電為之少霽後封越國大妃
  紫載用按家樂於後園有左右人竊於門隙觀之紫遇之乃召之後園使觀其按習曰隙風恐傷爾眸子













  江表志卷一



  欽定四庫全書
  江表志卷二      宋 鄭文寳 撰
  元宗名璟烈祖元子也母曰宋太后帝謙和眀睿奢儉得中搜訪賢良訓齊師旅政無大小咸必躬親善曉音律不至躭溺深知理體洞明物情聖徳聞於鄰國矣在吳朝為太子諭徳後累居丞相嘗於廬山搆書堂有物外之意烈祖即位為皇太子烈祖崩於柩前即位年四十九在位十九年廟號元宗諡曰眀徳孝道陵曰順陵皇后光穆順聖鍾氏年號二保大交泰
  皇子
  太子冀   陳 王少亡
  保寧王少亡 慶王宏茂少亡
  從王從嘉  鄭王從善降封南楚國公
  鄧王從謐降封江國公吉王從謙降封鄂國公
  昭平公從度    文陽郡公從信
  宰相
  宋齊丘   李建勲
  馮延己   徐 㳺
  孫 晟   嚴 續
  使相
  王崇文   李得成
  郭 宗   謝 匡
  朱 鄴   柴克宏
  孫漢威   皇甫暉
  劉彦真   劉仁贍
  樞宻使
  嚴 續   湯 悦
  李徴古   陳 覺
  唐 鎬   陳處堯
  魏 岑
  偽王
  楚玉馬希蕚  光山王王延政
  將帥
  馬先進   陳 誨
  魏 昭   何 洙按南唐書作何敬洙
  林仁肇   張漢卿
  鄭彦華   丘仁詡
  陸孟俊   王建封
  祖傳恩   馬 在
  鄭再誠   張彦卿
  劉崇俊   張全約
  時 厚   武 暉
  彭師暠   查文徽
  許文慎   邊 鎬
  陳承昭   髙 弼
  文臣
  江文蔚   王仲連
  李貽業   游簡言
  湯 悦   常夢錫
  朱 鞏   陳元藻
  馮延魯   潘承祐
  髙 逺   田 霖
  張義方   髙 越
  覃 潭   張 緯
  鍾 謨   李徳眀
  張 易   趙 宣
  陳繼善
  元宗為太子日嘗問安寢門㑹烈祖安寢未解夢便殿有龍據欄檻蜿蜒可懼烈祖既寤命左右觀之即太子也
  蘓洪進揚州版築發一塜不顯姓名刋石為銘曰日為箭兮天為弓射四時兮弓無窮但見天將眀月在不覺人随流水空南山石兮髙穹窿夫人墓兮在其中猿啼烏呌煙濛濛千年萬嵗松栢風
  左散騎常侍王仲連北土人事元宗常謂曰自古及今江北文人不及江南才子多仲連對曰誠如聖㫖陛下聖祖𤣥元皇帝降於亳州真元縣文宣王出於兖州曲阜縣亦不為少矣嗣主有媿色
  兩浙錢氏偏覇一方急徴苛慘科賦凡欠一斗者多至徒罪徐瑒常使越云三更已聞獐麂號呌達曙問於驛吏乃縣司徴科急鄉民多赤體有弊葛褐者多用竹篾繫腰百執事非刻理不可雖貧者亦家累千金
  元宗割江南之後金陵對岸即為敵境因遷都豫章舟車之盛旌旂絡繹凡數千里百司儀衛洎禁校帑蔵不絶者近一載上每北顧忽忽不樂澄心堂承㫖奏裕嵗徴多引屏風障之嘗吟御製詩云靈槎思浩𣺌老鶴憶崆峒
  上友愛之分備極天倫登位之初太弟遂燕王逷齊王達出處游宴未嘗相捨軍國之政同為參决保大五年元日大雪上詔太弟以下登樓展燕咸命賦詩令中使就私第賜李建勲建勲方㑹中書舍人徐鉉勤政殿學士張義方於浮亭即時和進元宗乃召建勲鉉義方同入夜艾方散侍臣皆有圖有咏徐鉉為前後序太弟以下侍臣法部𢇁竹周文炬主之樓閣宫殿朱澄主之雪竹寒林董元主之池沼禽魚徐崇嗣主之圖成無非絶筆侍宴詩纔記數篇而已御詩云珠簾髙捲莫輕遮徃徃相逄隔嵗華春氣昨朝飄律管東風今日散梅花素姿好把芳姿比落勢還同舞勢斜坐有賔朋尊有酒可憐情味屬儂家建勲詩云紛紛忽降當元㑹着物輕眀似月華狂灑玉池初放仗宻沾宫樹未妨花迥封雙闕千㝷峭冷壓南山萬仞斜寧意晩來中使出御題宣賜老僧家鉉詩云一宿東林正氣加便随仙仗放春華散飄白獸難分影輕綴青旂始見花落砌更依宫舞轉入樓偏向御衣斜嚴徐幸待金門詔願布堯年賀萬家義方詩云憐當嵗日紛紛落天讚瑶華助物華自古醉仙標瑞牒有誰輕擬比楊花宻飄粉蕋先同冷静壓庭枝勢欲斜豈但小臣添興味狂歌醉舞一千家
  陳覺李徴古少日依託鎮南楚公齊丘援引至樞宻使保大之末王室多故覺及徴古屢上變言本命已改請元宗深居後苑請國老攝國事令陳扃草勑扃袖勑上前曰陛下既署此勑臣不復見陛下矣元宗使鍾謨言於周世宗曰罪大臣理合奏啓世宗曰自家國事大國難預命湯悦草制曰惡莫大於無君罪莫深於賣國宋齊丘本一布衣遭遇先帝不二十年窮極富貴陳覺李徴古言齊丘是造國之手理當居攝云云即日齊丘青陽安置覺徴古各賜自盡宋齊丘將至青陽絶食數日後命至家人亦菜色中使云令公捐舘方始供食家人以絮塞口而卒有黒氣一道舟中起直貫九華
  朱遵度本青州書生好蔵書髙尚不仕閒居金陵著鴻漸學記一千卷羣書麗𦸼一千卷漆經數卷皆行於世太平縣攝氏女年方十三随母採薪母為暴虎搏去蹲之將食女持刃自後跳上虎脊交抱連割去其頸虎奮擲不脱遂自困死女捨之募人共收母屍
  元宗嗣位李建勲出師臨川將行謂所親曰今主上寛仁廣大之度比於先帝逺矣但質性未定左右獻替須得正方之士若於目前所覩終恐不守舊業及馮延魯陳覺出討閩中徴督軍糧急於星火建勲以詩寄延魯曰粟多未必為全計師老須防有援兵既而福州之軍果為越人所敗歸取司空累表致謝自稱鍾山公詔授司徒不起時覺學士湯悦致狀賀之建勲以詩答曰司空猶不作那敢作司徒幸有山公號如何不見呼先時宋齊丘自京口求退歸青陽號九華先生未週歲一徵而起時論薄之建勲年徳未衰時望方重或有以宋公比之因為詩曰桃花流水須相信不學劉郎去又来捐舘之夕告門人曰時事如此吾得保全為幸已甚吾死不須封樹立碑墳土任民畊作無延他日毁斵之弊其後甲戌之變公卿塋域為兵發殆遍獨建勲莫知葬所卒不及禍
  魏王知訓為宣州帥苛歛暴下百姓苦之因入覲侍宴伶人戱作緑衣大面正立若鬼神狀傍一人問曰何者緑衣對曰吾宣州土地神王入覲和地皮掠來因至於此
  張崇帥廬江好為不法士庶苦之嘗入覲江都廬人幸其改任皆相謂曰渠伊不復來矣崇歸聞之計口徴渠伊錢眀年再入覲盛有罷府之耗人不敢指實皆道路相目捋鬚相慶歸又徴捋鬚錢嘗為伶人所戯使一伶假為人死有譴當作水族者隂府判曰焦湖百里一任作獺崇亦不慚
  馮謐朝堂待漏因話及眀皇賜賀監三百里鏡湖今不敢過望但恩賜元武湖所三十里亦當足矣徐公曰國家不惜元湖所乏者賀知章耳
  徐公撰江南録議者謂之不直蓋不罪宋國老故也國老當淮甸失律之後援引門人陳覺李徴古掌樞宻之任且授其意曰天命已去元宗當深居後苑國老監國元宗詔之將行頼羣臣力爭之而止舉國皆聞為臣之道餘可知矣
  文憲太子兾既正儲闈即専國事而又卒多不法元宗一旦甚怒撻之以杖且曰當命太弟遂兾有懼色它日宻使持酖付昭慶宫使袁從範從範從太弟金陵未㡬範子承幹為遂嬖臣宋何九讒搆遂許寘之法範懼而且怨㑹遂繫鞫暑渇晚進漿遇酖即日未殯而體已潰矣元宗誅戮大臣之後暮年於禁中徃徃見宋齊丘陳覺李徴古如生叱之不去甚惡之因議南幸太子冀既病數見太弟遂為祟於昭慶宫中
  前進士韓熈載江北行止云熈載本貫齊州隠居嵩岳雖叨科第且晦姓名今則慕義來朝假身為賈既及疆境舍賈行蔵某聞釣巨鰲者不投取魚之餌斷長鯨者非用割雞之刀是故有經邦治亂之才可以踐輔弼之位得之則佐時成績救萬姓之焦熬失之則遁世蔵名卧一山之蒼翠某爰思㓜稚便異凡童竹馬蒿弓固罔親於好弄杏壇槐里能不倦於修身但勵志以為文每棲身以學武得麟經於泗水寧怯議圍授豹略於坯垠方酣永戰占唯竒骨夢以生松敢期墮闕一字之文尚愧擔簦之路於是攫龍頷編虎鬚繕獻㨗之師徒修受降之城壘爭䧺筆陣决勝詞鋒運陳平之六竒飛魯連之一箭塲中勍敵不攻而自立降旗天下鴻儒遥望而盡摧堅壘横行四海髙步出羣姓名遽列於煙霄行止遂離於塵俗且口有舌而手有筆腰有劍而袖有鎚時方亂離迹猶飄泛徒以術精韜畧氣激雲霓瞋目張而隂電揺怒呼發而晴雷動神驅鬼殿天蓋地車鬭霹靂於雲中未為蹻㨗喝摴蒱於筵上不足稱豪藴機權而自立英雄仗勁節而豈甘貧賤但攘袂叱咤㧞劍長嗟不偶良時孰能言志既逢昭代合展壯圗伏聞大吳肇基聿修文教聨顯懿於中土走眀恩於外夷萬邦咸貞四海如砥燮和天地巖廊有禹稷臯夔灑掃煙塵藩翰有韓彭衛霍豈獨漢稱三傑周舉十人凝王氣於神都吐祥光於丹闕急賢共理侔漢氏之縣科待旦旁求𩔖周人之設醴而又鄰邦接畛敵境連封一條雞犬之相聞兩岸馬牛之相望彼則恃之以力數年而頻見傾亡此則禮之以賢一坐而無聞震動由是見盛衰之勢審吉凶之機得不上順天心次量人事宜向眀背暗舍短從長聖賢所圖古今一致然而出青山而裹足度長淮而棄繻𣲖遥終赴於天池星逺須環於帝座是携長策來詣大朝伏唯司空楚劍倚天秦松發地言雄武則平窺絳灌語兵機則髙掩孫吳經受素王書𫝊𤣥女莫不鞭撻宇宙驅役風雷勞愁積而髀肉生憤氣激而背癰起一怒而豺狼竄懾再呼而神鬼愁驚搥蠻鼓而𥳽朱旗雷奔電走掉闕一字鎚而揮白刄星落雲飛猛將立龍强兵合虎可以力平鯨海可以拳擊鰲山破堅每自於先登敵無不克策馬嘗時於後殿功迺非矜國家付以肺腸用為保障勲蔵盟府名鏤景鐘今則化舉六條地方千里示之以寛猛化之以温恭繕甲兵而耀武威緩户口而䘏農事漫洒随車之雨洗活嘉田輕揺逐扇之風吹消沴氣可謂仁而有斷謙而愈光賢豪向義以歸心姦宄望風而屏迹佇見秉旄仗鉞列土分茅修職貢以勤王控臨四海率諸侯而定覇彈壓八方遐邇具瞻威名逺著况復設庭燎以待士開雪宫以禮賢前席請論其韜鈐危坐願聞於興廢古今英傑孰可比方某才越通津已觀至化及陳上謁罔棄謏才是敢輙述行蔵鋪盡毫幅况聞鳥有鳳魚有龍草有芝泉有醴斯皆嘉瑞出應昌期某幸處士倫謬乏人理足以副明君之奬善恢聖代之樂賢昔婁敬布衣上言於漢祖曹翽草澤陳謀於魯公失范増而項氏不興得吕望而周朝遂覇使逺人之來格實至徳之光昭謹具行止如前伏請准式順義六年七月歸眀進士韓熈載狀


  江表志卷二



  欽定四庫全書
  江表志卷三      宋 鄭文寳 撰
  後主諱煜字重光母曰鍾太后太子冀薨後主當立鍾謨以其徳輕志放請立弟從謙嗣主不可遂以太子縂百揆嗣主南幸洪州後主留居守金陵數月嗣主殂遺詔就金陵即位稱北朝正朔建隆壬戌嵗也後主天性純孝孜孜儒學虛懐接下賔對大臣傾奉中朝唯恐不及加以留心著述勤於政事至於書畵皆盡精妙然頗躭竺乾之教果於自信所以姦邪得計排斥忠讜土地日削貢奉不充越人肆諜逼於敵國又求援於契丹行人泄謀兵遂不解矣二十六即位十四年己亥國亡封隴西公贈吳王𦵏北邙鄭國夫人周氏祔起建隆二年終開寳八年
  皇子
  清源郡公仲禹
  岐王少亡
  宰相
  嚴 續   徐 遊
  游簡言   湯 悦
  使相
  林仁肇   王崇文
  何 洙   湯 悦
  朱 鄴   陳 海
  黄延謙   嚴 續
  柴克貞   皇甫繼真
  鄭彦華
  樞宻使
  嚴 續   朱 鞏
  陳 □
  將帥
  陳 謙   陳得誠
  孫彦祥   李彦虬
  沙萬金   劉存忠
  胡 則   宋克眀
  髙 彦   林 益
  張 粲   張 遇
  馬承信   蔡 振
  穆 堅   譚 宗
  張進勍   張仁照
  李 雄   吳 翰
  龔慎儀   羅延原
  馬承俊   謝彦質
  謝文節
  文臣
  徐 鉉   徐 鍇
  韓熙載   王克貢
  張 洎   龔 穎
  張 佖   湯 淨
  朱 銑   喬 舜
  潘 佑   湯 獬
  湯 滂   郭昭度
  孫 舉   伍 喬
  孟拱辰   髙 逺
  髙 鉞   馮 謐
  李 平   張 詔
  賈 彬   田 霖
  顧 彛   趙宣輔
  後主嗣位之初夜夢有羊據文徳殿御榻而坐甚惡之自乙亥冬太祖吊伐之初首命吏部郎中楊克讓知府事固知隂數定也
  桞宜為監察御史居熙載門下韓以帷薄不修謫受太子右庶子分司南都議者疑桞宜上言宜無以自眀乃上章雪熙載後主叱曰爾不是魏徴頻好直言宜曰臣非魏徴陛下亦非太宗
  韓熙載上表其略云無積草之功可裨於國有滔天之過自累其身又老妻伏枕以呻唫稚子環床而哭泣三千里外送孤客以何之一葉舟中泛病身而前去遂免南行後卧疾終於城南戚家山後後主賜衾被以殮贈同平章事所司以為無贈宰相之故事後主曰當自我始徐鉉祭文所謂黔婁之衾賜從御府季子之印佩入泉扄
  後主奉竺乾之教多不茹葷嘗買禽魚謂之放生北苑水心西有清暉殿學士事太子太𫝊徐遼太子太保文安郡公徐遊别置一院於後謂之澄心堂臨汝姪元楀元機元榆元樞為員外郎及秘書秘宻院皆同散地用兵之際降御札移易兵士宻院不知皇甫繼勲伏誅之後夜出萬人斫寨招討分兵署事不知何徃皆出於澄心堂承直宣命者謂之澄心堂承㫖政出多門皆倣此也
  宋齊丘為儒日脩啟投姚洞天畧云城上之嗚嗚曉角吹入愁腸樹頭之䬃䬃秋風結成離緒又云其如干懇萬端無奈饑寒兩字時有識者云當須殍亡後果如其言
  胡則守江州堅壁不下曹翰攻之危急忽有旋風吹文字一紙墜於城中其詞曰由來秉節世無雙獨守孤城死不降何似知㡬早迴顧免教流血滿長江翰攻䧟江州殺戮殆盡謂之洗城焉
  開寳中將興兵革吉州城頭有一大面方三尺睨目多鬚狀如方相自旦至申酉時郡人觀覩甚衆所謂兆民顒顒之象
  霓裳羽衣曲自兵興之後絶無傳者周后按譜㝷之盡得其聲無不驚異眀年亡國之應也
  二朝父子為相者嚴可求嚴續子父為相者劉信劉彦真王綰王崇文周本周業陳誨陳徳誠皇甫暉皇甫繼勲弟興彦貞姪存忠亦為將兄弟承恩遇者馮延己馮延魯兄弟有大名者徐鉉徐鍇二人連呼文章則韓熙載徐鉉正直則蕭常權勢則鍾謨李徳眀建康受圍二嵗斗米十數千死者相藉人無叛心後主殂於大梁江左聞之皆巷哭為齋
  國中至寃者多立於御橋下謂之拜橋甚者操長釘携巨斧而釘脚又有闌入立於殿庭之下者為拜殿進士曽覬南省下第乃釘足謝泌下第立殿稱寃舉人之風掃地矣
  後主即位初張泌上書建隆二年七月廿八日將仕郎守江寧府句容縣尉張某言頓首頓首死罪死罪謹上書陛下臣聞行潦之水徒善利而不廣斗筲之器固大受而莫容雖欲强其所弗能亦不知其量也當陛下纘服丕圖嗣臨寳位百姓凝視仰徽猷而注目四方傾聽望徳音而練耳是陛下虚心側席克已納隍將敬承天恩以布新命非有樸直之士不能貢千慮一得之言於視聽也我國家積徳累仁重華承聖雖疆里褊小而基搆宏逺矧賢智左右前後比肩繼踵以道揚丕命致康休之化猶反掌耳又何以規然晉公之聽重人齊侯之用老馬豈重人踰百宗之善老馬過管仲之智蓋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此之謂也臣是申旦不寐齋沐佇思以聞庶裨陛下維新之化萬分之一也伏唯我唐之有天下也造功自髙祖重熙於太宗聖子神孫歴載三百丕祚中否烈祖紹復大勲未集肆我大行嗣之徳則休眀降年不永焦勞癯瘠奄棄萬户民既歸仁天亦輔徳襲唐祚者非陛下而誰陛下居吳邸而庶事康庶事康而四方理升儲位而納百揆百揆納而黎民變當大行修廵狩之禮陛下應監國之任兢兢業業神人咸和令若秋霜澤如時雨洎宅憂翼室而無異望臣聞昔漢文帝承髙祖之後天下一家近三十年徳教被於物也乆矣而又封建子弟委用將相朱虛東牟之力陳平周勃之謀宋昌之忠諸侯之助由長子而立可謂安矣及即位戒慎謙讓服勤政事躬行節約思治平舉賢良進諫臣除收帑相坐之法去誹謗妖言之令不貴難得之貨不作無益之費其屈己愛人也如此而晁錯賈誼賈山馮唐之徒上書進諫言必激切至於痛哭流涕之辭者蓋懼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也而文帝優容不咈聖徳充塞㡬致刑措王業嵬嵬千載之下風聲不冺皆克勤勉强而臻於此也今陛下當數載大兵之後鄰封襲利之日國用匱竭民力疲勞而内無劉章興居之臣朝無絳侯曲逆之佐可謂危矣非陛下聰眀睿知視險若夷豈能如是乎設漢文帝之才處今日之勢何止於寒心銷志而已陛下以天未厭徳民方戴舊則可矣若欲駭逺近之聽慰億兆之思臣敢昧死言之夫人君即位之始必在𤼵號施令非秉漢文帝之心以政究人臣不知其可也臣以國家今日之急務畧陳其綱要伏唯留聽幸甚一曰舉簡大以行君道二曰略繁小以責臣職三曰眀賞罰以彰勸善懲惡四曰慎名器以杜作威擅權五曰詢言行以擇忠良六曰均賦役以安黎庶七曰納諫諍以容正直八曰究毁譽以逺讒佞九曰節用以行克儉十曰克己以固舊好亦在審先代之治亂考前載之褒貶纎芥之惡必去毫厘之善必為宻取舍之機濟寛猛之政進經學之士退掊尅之吏察邇言以廣視聽好下士以通蔽塞斥無用之物罷不急之務此而不治臣不信矣臣又聞之詩曰敬之敬之天維顯思書曰儆戒無虞罔失法度易曰其亡其亡繋於苞枽言君人者必懼天之眀威遵古之令典作事謀始居安慮危也臣觀今日下民期陛下之致治雖百穀之仰膏雨不足喻焉願陛下勉强行之無俾文帝専美於漢臣幸承勲緒忝逢昭代書賢能於鄉老第甲乙於宗伯由文章而進詩待詔於金門比八年於兹矣沐大行育材之化聖鑒不逺當陛下御極之辰王猷未洽若復優㳺義府嘿然無辭則媿然而有靦面目矣塵黷宸聽伏切兢憂臣某誠惶誠恐死罪謹言御批云古人讀書不祗謂詞賦口舌也委贄事人忠信無隐斯可謂不辱士之風矣况朕纂承之始政徳未敷哀毁之中知慮荒亂深虞布政設教有不足仰副民望泌居下位而首進讜論觀詞氣激揚次搜覽十事煥美可舉而行朕必善初而思終卿無今直而後佞其中事件亦有已於赦書處分者二十八日












  江表志卷三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