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表志 (四库全书本)/全览

江表志 全览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九
  江表志        载记类
  提要
  等谨案江表志三卷宋郑文宝撰文宝字仲贤宁化人南唐镇海节度使彦华之子初仕为校书郎入宋举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官至陜西转运使兵部员外郎东都事略载入文艺𫝊中始徐铉汤悦奉诏集李氏事作江南录多所遗落文宝因为此编上卷纪烈祖事中卷纪元宗事下卷纪后主事不编年月于诸王大臣并标其名亦无事实记载甚简又独全录韩熙载归国状张䛑谏疏各一首去取亦颇不可解然文宝为南唐旧臣砚北杂志载其归宋后常披蓑荷笠作渔者以见李煜深加宽譬煜甚忠之铁围山丛谈又载其初受业于徐铉及为陜西转运使时铉方谪居仍叩谒执弟子礼铉亦坐受其拜盖惓惓笃故旧之谊者故其纪后主亡国亦祇以果于自信越人肆谋为言与徐铉墓碑相类其意尚有足取其记李煜时贡献赋敛一条王巩随手杂录全取之且注其下曰江表志郑文宝撰则亦颇重其书又如江南江北旧家乡一诗文宝以为吴让皇杨溥所作而马令南唐书则直以为后主作然文宝亲事后主所闻当得其真是以可以订马书之误也晁氏读书志称文宝有序题庚戌乃大中祥符三年此本无之今从学海类编补录成完帙焉乾隆四十三年九月恭校上
  总纂官纪昀陆录熊孙士毅
  总 校 官 陆 费 墀



  钦定四库全书
  江表志卷一      宋 郑文宝 撰江表志者有国之时朝章国典灿然可观执政大臣以史笔为不急之务洎开宝之起居郎高远当职始编辑昇元以来故事将成一家之言书未成远疾亟数箧文章皆令焚之无孑遗矣太宗皇帝欲知前事命汤悦徐铉撰成江南录十卷事多遗落无年可编笔削之际不无高下当时好事者往往少之文宝耳目所及编成三卷方国志则不足比通历则有馀聊足补亡以候来者庚戌岁闰二月二十三日序
  南唐高祖姓李讳知诰生于徐州有唐䟽属郑王房之枝派父志祖荣不仕帝少孤有姨疑是姑字出家为尼出入徐温宅与温妻李氏同姓帝亦随姨往来温妻以其同宗怜其眀慧收为养子居诸子之上名曰知诰累典郡符温为丞相封齐王出镇金陵留帝在都执杨氏政事帝沉㡬远略莫知其际折节谦下中外所瞻俭素无所耽溺内辅幼主外弼义父延杨祚十数年才及弱冠躬秉大权扬都繁浩之地海内所闻率由帝之力也丞相薨尽总其兵尝以䜟词有东海鲤鱼飞上天之语由是怀逼禅位之心矣吴帝加以九锡封齐王丙申年执政者欲尽杨氏一朝然后受禅烈祖不可遂以国称唐改元昇元更姓李氏名昪追尊四庙号烈祖谥曰孝高陵曰永陵元敬皇后宋氏祔焉年号昇元
  皇子
  元宗一子少亡
  太弟遂
  齐王达
  卫王逷
  宰相
  宋齐丘   李建勲
  严 球   张居永
  孙 晟
  使相
  赵王李徳诚
  张 崇   张 宗
  周 本   李 简
  王 舆   刘 威
  刘 信   王 绾
  紫载用   刘 金
  徐 玠   马仁裕
  枢密使
  杜 邺   陈 褒
  将帅
  崔初太   王 舆
  姚 景   祖重恩
  李 𫔍
  文臣
  杨彦伯   高 弼
  孙 晟   李正眀
  龚 凛   肖 俨
  成幼文   贾 潭
  严球为相是时王慎辟奉使北朝球在病请告烈祖授以论答凡数百事皆中机务然严球未见更就宅访之球览毕尤所称美请更添事北朝问黒云长剑多少来时及五十指挥皆在都下紫载用不曽赴镇既到北朝一无所问首问黒云长剑倂柴载用所之慎辟依前致对梁太祖锐意南征即时罢兵球宿金山常有诗云淮船分螘点江市聚蝇声烈祖性多严忌宋齐丘因而谮之以竹笼乘之沉于江口
  魏王知训徐温之子也烈祖曲宴引金觞赐酒曰愿我弟百千长夀魏王意烈祖寘毒引金器均之曰愿与陛下各享五百岁烈祖不饮久之申渐高乘恢谐并而饮之内金锺于怀袖亟趋而出到家脑溃而终宋齐丘镇金陵有布衣李匡尧累贽于宋宋知其忤物托以他故终不与之见一日宋公丧子匡尧随吊客造谒宋复却之乃就賔次大书二十八字云安排唐祚挫强吴尽见先生设庙谟今日丧雏犹自哭让皇宫眷合何如让皇迁于太州永宁宫数年未卒每有嗣息及岁即有中使赐衫笏加官即日而终
  让皇居太州永宁宫常赋诗曰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吴苑宫园今冷落广陵台榭亦荒凉烟凝远岫愁千点雨滴孤舟泪数行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回首细思量
  申渐高尝因曲宴天久无雨烈祖曰四郊之外皆言雨足惟都城百里之地亢旱何也渐高曰雨怕抽税不敢入城翌日市征之令咸有损除
  仲时光者乐部中之官伎也有宠于永陵生卫王逷烈祖矜严峻整有难犯之色常怒作数声金铺振动仲夫人左手擎饮右手捧匙安详而进之雷电为之少霁后封越国大妃
  紫载用按家乐于后园有左右人窃于门隙观之紫遇之乃召之后园使观其按习曰隙风恐伤尔眸子













  江表志卷一



  钦定四库全书
  江表志卷二      宋 郑文宝 撰
  元宗名璟烈祖元子也母曰宋太后帝谦和眀睿奢俭得中搜访贤良训齐师旅政无大小咸必躬亲善晓音律不至耽溺深知理体洞明物情圣徳闻于邻国矣在吴朝为太子谕徳后累居丞相尝于庐山构书堂有物外之意烈祖即位为皇太子烈祖崩于柩前即位年四十九在位十九年庙号元宗谥曰眀徳孝道陵曰顺陵皇后光穆顺圣锺氏年号二保大交泰
  皇子
  太子冀   陈 王少亡
  保宁王少亡 庆王宏茂少亡
  从王从嘉  郑王从善降封南楚国公
  邓王从谧降封江国公吉王从谦降封鄂国公
  昭平公从度    文阳郡公从信
  宰相
  宋齐丘   李建勲
  冯延己   徐 㳺
  孙 晟   严 续
  使相
  王崇文   李得成
  郭 宗   谢 匡
  朱 邺   柴克宏
  孙汉威   皇甫晖
  刘彦真   刘仁赡
  枢密使
  严 续   汤 悦
  李徴古   陈 觉
  唐 镐   陈处尧
  魏 岑
  伪王
  楚玉马希萼  光山王王延政
  将帅
  马先进   陈 诲
  魏 昭   何 洙按南唐书作何敬洙
  林仁肇   张汉卿
  郑彦华   丘仁诩
  陆孟俊   王建封
  祖传恩   马 在
  郑再诚   张彦卿
  刘崇俊   张全约
  时 厚   武 晖
  彭师暠   查文徽
  许文慎   边 镐
  陈承昭   高 弼
  文臣
  江文蔚   王仲连
  李贻业   游简言
  汤 悦   常梦锡
  朱 巩   陈元藻
  冯延鲁   潘承祐
  高 远   田 霖
  张义方   高 越
  覃 潭   张 纬
  锺 谟   李徳眀
  张 易   赵 宣
  陈继善
  元宗为太子日尝问安寝门会烈祖安寝未解梦便殿有龙据栏槛蜿蜒可惧烈祖既寤命左右观之即太子也
  苏洪进扬州版筑发一塜不显姓名刊石为铭曰日为箭兮天为弓射四时兮弓无穷但见天将眀月在不觉人随流水空南山石兮高穹窿夫人墓兮在其中猿啼乌叫烟濛濛千年万岁松柏风
  左散骑常侍王仲连北土人事元宗常谓曰自古及今江北文人不及江南才子多仲连对曰诚如圣旨陛下圣祖玄元皇帝降于亳州真元县文宣王出于兖州曲阜县亦不为少矣嗣主有愧色
  两浙钱氏偏霸一方急徴苛惨科赋凡欠一斗者多至徒罪徐玚常使越云三更已闻獐麂号叫达曙问于驿吏乃县司徴科急乡民多赤体有弊葛褐者多用竹篾系腰百执事非刻理不可虽贫者亦家累千金
  元宗割江南之后金陵对岸即为敌境因迁都豫章舟车之盛旌旗络绎凡数千里百司仪卫洎禁校帑蔵不绝者近一载上每北顾忽忽不乐澄心堂承旨奏裕岁徴多引屏风障之尝吟御制诗云灵槎思浩𣺌老鹤忆崆峒
  上友爱之分备极天伦登位之初太弟遂燕王逷齐王达出处游宴未尝相舍军国之政同为参决保大五年元日大雪上诏太弟以下登楼展燕咸命赋诗令中使就私第赐李建勲建勲方会中书舍人徐铉勤政殿学士张义方于浮亭即时和进元宗乃召建勲铉义方同入夜艾方散侍臣皆有图有咏徐铉为前后序太弟以下侍臣法部𢇁竹周文炬主之楼阁宫殿朱澄主之雪竹寒林董元主之池沼禽鱼徐崇嗣主之图成无非绝笔侍宴诗才记数篇而已御诗云珠帘高卷莫轻遮往往相逄隔岁华春气昨朝飘律管东风今日散梅花素姿好把芳姿比落势还同舞势斜坐有賔朋尊有酒可怜情味属侬家建勲诗云纷纷忽降当元会着物轻眀似月华狂洒玉池初放仗密沾宫树未妨花迥封双阙千㝷峭冷压南山万仞斜宁意晩来中使出御题宣赐老僧家铉诗云一宿东林正气加便随仙仗放春华散飘白兽难分影轻缀青旗始见花落砌更依宫舞转入楼偏向御衣斜严徐幸待金门诏愿布尧年贺万家义方诗云怜当岁日纷纷落天赞瑶华助物华自古醉仙标瑞牒有谁轻拟比杨花密飘粉蕋先同冷静压庭枝势欲斜岂但小臣添兴味狂歌醉舞一千家
  陈觉李徴古少日依托镇南楚公齐丘援引至枢密使保大之末王室多故觉及徴古屡上变言本命已改请元宗深居后苑请国老摄国事令陈扃草敕扃袖敕上前曰陛下既署此敕臣不复见陛下矣元宗使锺谟言于周世宗曰罪大臣理合奏启世宗曰自家国事大国难预命汤悦草制曰恶莫大于无君罪莫深于卖国宋齐丘本一布衣遭遇先帝不二十年穷极富贵陈觉李徴古言齐丘是造国之手理当居摄云云即日齐丘青阳安置觉徴古各赐自尽宋齐丘将至青阳绝食数日后命至家人亦菜色中使云令公捐馆方始供食家人以絮塞口而卒有黒气一道舟中起直贯九华
  朱遵度本青州书生好蔵书高尚不仕闲居金陵著鸿渐学记一千卷群书丽𦸼一千卷漆经数卷皆行于世太平县摄氏女年方十三随母采薪母为暴虎搏去蹲之将食女持刃自后跳上虎脊交抱连割去其颈虎奋掷不脱遂自困死女舍之募人共收母尸
  元宗嗣位李建勲出师临川将行谓所亲曰今主上宽仁广大之度比于先帝远矣但质性未定左右献替须得正方之士若于目前所睹终恐不守旧业及冯延鲁陈觉出讨闽中徴督军粮急于星火建勲以诗寄延鲁曰粟多未必为全计师老须防有援兵既而福州之军果为越人所败归取司空累表致谢自称锺山公诏授司徒不起时觉学士汤悦致状贺之建勲以诗答曰司空犹不作那敢作司徒幸有山公号如何不见呼先时宋齐丘自京口求退归青阳号九华先生未周岁一征而起时论薄之建勲年徳未衰时望方重或有以宋公比之因为诗曰桃花流水须相信不学刘郎去又来捐馆之夕告门人曰时事如此吾得保全为幸已甚吾死不须封树立碑坟土任民畊作无延他日毁斵之弊其后甲戌之变公卿茔域为兵发殆遍独建勲莫知葬所卒不及祸
  魏王知训为宣州帅苛敛暴下百姓苦之因入觐侍宴伶人戯作绿衣大面正立若鬼神状傍一人问曰何者绿衣对曰吾宣州土地神王入觐和地皮掠来因至于此
  张崇帅庐江好为不法士庶苦之尝入觐江都庐人幸其改任皆相谓曰渠伊不复来矣崇归闻之计口徴渠伊钱眀年再入觐盛有罢府之耗人不敢指实皆道路相目捋须相庆归又徴捋须钱尝为伶人所戏使一伶假为人死有谴当作水族者阴府判曰焦湖百里一任作獭崇亦不惭
  冯谧朝堂待漏因话及眀皇赐贺监三百里镜湖今不敢过望但恩赐元武湖所三十里亦当足矣徐公曰国家不惜元湖所乏者贺知章耳
  徐公撰江南录议者谓之不直盖不罪宋国老故也国老当淮甸失律之后援引门人陈觉李徴古掌枢密之任且授其意曰天命已去元宗当深居后苑国老监国元宗诏之将行赖群臣力争之而止举国皆闻为臣之道馀可知矣
  文宪太子兾既正储闱即専国事而又卒多不法元宗一旦甚怒挞之以杖且曰当命太弟遂兾有惧色它日密使持鸩付昭庆宫使袁从范从范从太弟金陵未㡬范子承干为遂嬖臣宋何九谗构遂许寘之法范惧而且怨会遂系鞫暑渇晚进浆遇鸩即日未殡而体已溃矣元宗诛戮大臣之后暮年于禁中往往见宋齐丘陈觉李徴古如生叱之不去甚恶之因议南幸太子冀既病数见太弟遂为祟于昭庆宫中
  前进士韩熙载江北行止云熙载本贯齐州隐居嵩岳虽叨科第且晦姓名今则慕义来朝假身为贾既及疆境舍贾行蔵某闻钓巨鳌者不投取鱼之饵断长鲸者非用割鸡之刀是故有经邦治乱之才可以践辅弼之位得之则佐时成绩救万姓之焦熬失之则遁世蔵名卧一山之苍翠某爰思㓜稚便异凡童竹马蒿弓固罔亲于好弄杏坛槐里能不倦于修身但励志以为文每栖身以学武得麟经于泗水宁怯议围授豹略于坯垠方酣永战占唯竒骨梦以生松敢期堕阙一字之文尚愧担簦之路于是攫龙颔编虎须缮献捷之师徒修受降之城垒争䧺笔阵决胜词锋运陈平之六竒飞鲁连之一箭场中勍敌不攻而自立降旗天下鸿儒遥望而尽摧坚垒横行四海高步出群姓名遽列于烟霄行止遂离于尘俗且口有舌而手有笔腰有剑而袖有锤时方乱离迹犹飘泛徒以术精韬略气激云霓瞋目张而阴电揺怒呼发而晴雷动神驱鬼殿天盖地车鬭霹雳于云中未为𫏋捷喝摴蒱于筵上不足称豪蕴机权而自立英雄仗劲节而岂甘贫贱但攘袂叱咤㧞剑长嗟不偶良时孰能言志既逢昭代合展壮图伏闻大吴肇基聿修文教聨显懿于中土走眀恩于外夷万邦咸贞四海如砥燮和天地岩廊有禹稷皋夔洒扫烟尘藩翰有韩彭卫霍岂独汉称三杰周举十人凝王气于神都吐祥光于丹阙急贤共理侔汉氏之县科待旦旁求类周人之设醴而又邻邦接畛敌境连封一条鸡犬之相闻两岸马牛之相望彼则恃之以力数年而频见倾亡此则礼之以贤一坐而无闻震动由是见盛衰之势审吉凶之机得不上顺天心次量人事宜向眀背暗舍短从长圣贤所图古今一致然而出青山而裹足度长淮而弃𦈡𣲖遥终赴于天池星远须环于帝座是携长策来诣大朝伏唯司空楚剑倚天秦松发地言雄武则平窥绛灌语兵机则高掩孙吴经受素王书𫝊玄女莫不鞭挞宇宙驱役风雷劳愁积而髀肉生愤气激而背痈起一怒而豺狼窜慑再呼而神鬼愁惊捶蛮鼓而𥳽朱旗雷奔电走掉阙一字锤而挥白刄星落云飞猛将立龙强兵合虎可以力平鲸海可以拳击鳌山破坚每自于先登敌无不克策马尝时于后殿功迺非矜国家付以肺肠用为保障勲蔵盟府名镂景钟今则化举六条地方千里示之以宽猛化之以温恭缮甲兵而耀武威缓户口而恤农事漫洒随车之雨洗活嘉田轻揺逐扇之风吹消沴气可谓仁而有断谦而愈光贤豪向义以归心奸宄望风而屏迹伫见秉旄仗钺列土分茅修职贡以勤王控临四海率诸侯而定霸弹压八方遐迩具瞻威名远著况复设庭燎以待士开雪宫以礼贤前席请论其韬钤危坐愿闻于兴废古今英杰孰可比方某才越通津已观至化及陈上谒罔弃𫍲才是敢辄述行蔵铺尽毫幅况闻鸟有凤鱼有龙草有芝泉有醴斯皆嘉瑞出应昌期某幸处士伦谬乏人理足以副明君之奖善恢圣代之乐贤昔娄敬布衣上言于汉祖曹翙草泽陈谋于鲁公失范増而项氏不兴得吕望而周朝遂霸使远人之来格实至徳之光昭谨具行止如前伏请准式顺义六年七月归眀进士韩熙载状


  江表志卷二



  钦定四库全书
  江表志卷三      宋 郑文宝 撰
  后主讳煜字重光母曰锺太后太子冀薨后主当立锺谟以其徳轻志放请立弟从谦嗣主不可遂以太子縂百揆嗣主南幸洪州后主留居守金陵数月嗣主殂遗诏就金陵即位称北朝正朔建隆壬戌岁也后主天性纯孝孜孜儒学虚怀接下賔对大臣倾奉中朝唯恐不及加以留心著述勤于政事至于书画皆尽精妙然颇耽竺干之教果于自信所以奸邪得计排斥忠谠土地日削贡奉不充越人肆谍逼于敌国又求援于契丹行人泄谋兵遂不解矣二十六即位十四年己亥国亡封陇西公赠吴王葬北邙郑国夫人周氏祔起建隆二年终开宝八年
  皇子
  清源郡公仲禹
  岐王少亡
  宰相
  严 续   徐 游
  游简言   汤 悦
  使相
  林仁肇   王崇文
  何 洙   汤 悦
  朱 邺   陈 海
  黄延谦   严 续
  柴克贞   皇甫继真
  郑彦华
  枢密使
  严 续   朱 巩
  陈 □
  将帅
  陈 谦   陈得诚
  孙彦祥   李彦虬
  沙万金   刘存忠
  胡 则   宋克眀
  高 彦   林 益
  张 粲   张 遇
  马承信   蔡 振
  穆 坚   谭 宗
  张进勍   张仁照
  李 雄   吴 翰
  龚慎仪   罗延原
  马承俊   谢彦质
  谢文节
  文臣
  徐 铉   徐 锴
  韩熙载   王克贡
  张 洎   龚 颖
  张 佖   汤 净
  朱 铣   乔 舜
  潘 佑   汤 獬
  汤 滂   郭昭度
  孙 举   伍 乔
  孟拱辰   高 远
  高 钺   冯 谧
  李 平   张 诏
  贾 彬   田 霖
  顾 彛   赵宣辅
  后主嗣位之初夜梦有羊据文徳殿御榻而坐甚恶之自乙亥冬太祖吊伐之初首命吏部郎中杨克让知府事固知阴数定也
  桞宜为监察御史居熙载门下韩以帷薄不修谪受太子右庶子分司南都议者疑桞宜上言宜无以自眀乃上章雪熙载后主叱曰尔不是魏徴频好直言宜曰臣非魏徴陛下亦非太宗
  韩熙载上表其略云无积草之功可裨于国有滔天之过自累其身又老妻伏枕以呻唫稚子环床而哭泣三千里外送孤客以何之一叶舟中泛病身而前去遂免南行后卧疾终于城南戚家山后后主赐衾被以殓赠同平章事所司以为无赠宰相之故事后主曰当自我始徐铉祭文所谓黔娄之衾赐从御府季子之印佩入泉扄
  后主奉竺干之教多不茹荤尝买禽鱼谓之放生北苑水心西有清晖殿学士事太子太𫝊徐辽太子太保文安郡公徐游别置一院于后谓之澄心堂临汝侄元楀元机元榆元枢为员外郎及秘书秘密院皆同散地用兵之际降御札移易兵士密院不知皇甫继勲伏诛之后夜出万人斫寨招讨分兵署事不知何往皆出于澄心堂承直宣命者谓之澄心堂承旨政出多门皆仿此也
  宋齐丘为儒日修启投姚洞天略云城上之呜呜晓角吹入愁肠树头之飒飒秋风结成离绪又云其如干恳万端无奈饥寒两字时有识者云当须殍亡后果如其言
  胡则守江州坚壁不下曹翰攻之危急忽有旋风吹文字一纸坠于城中其词曰由来秉节世无双独守孤城死不降何似知㡬早回顾免教流血满长江翰攻䧟江州杀戮殆尽谓之洗城焉
  开宝中将兴兵革吉州城头有一大面方三尺睨目多须状如方相自旦至申酉时郡人观睹甚众所谓兆民颙颙之象
  霓裳羽衣曲自兵兴之后绝无传者周后按谱㝷之尽得其声无不惊异眀年亡国之应也
  二朝父子为相者严可求严续子父为相者刘信刘彦真王绾王崇文周本周业陈诲陈徳诚皇甫晖皇甫继勲弟兴彦贞侄存忠亦为将兄弟承恩遇者冯延己冯延鲁兄弟有大名者徐铉徐锴二人连呼文章则韩熙载徐铉正直则萧常权势则锺谟李徳眀建康受围二岁斗米十数千死者相藉人无叛心后主殂于大梁江左闻之皆巷哭为斋
  国中至冤者多立于御桥下谓之拜桥甚者操长钉携巨斧而钉脚又有阑入立于殿庭之下者为拜殿进士曽觊南省下第乃钉足谢泌下第立殿称冤举人之风扫地矣
  后主即位初张泌上书建隆二年七月廿八日将仕郎守江宁府句容县尉张某言顿首顿首死罪死罪谨上书陛下臣闻行潦之水徒善利而不广斗筲之器固大受而莫容虽欲强其所弗能亦不知其量也当陛下缵服丕图嗣临宝位百姓凝视仰徽猷而注目四方倾听望徳音而练耳是陛下虚心侧席克已纳隍将敬承天恩以布新命非有朴直之士不能贡千虑一得之言于视听也我国家积徳累仁重华承圣虽疆里褊小而基构宏远矧贤智左右前后比肩继踵以道扬丕命致康休之化犹反掌耳又何以规然晋公之听重人齐侯之用老马岂重人逾百宗之善老马过管仲之智盖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此之谓也臣是申旦不寐斋沐伫思以闻庶裨陛下维新之化万分之一也伏唯我唐之有天下也造功自高祖重熙于太宗圣子神孙历载三百丕祚中否烈祖绍复大勲未集肆我大行嗣之徳则休眀降年不永焦劳癯瘠奄弃万户民既归仁天亦辅徳袭唐祚者非陛下而谁陛下居吴邸而庶事康庶事康而四方理升储位而纳百揆百揆纳而黎民变当大行修巡狩之礼陛下应监国之任兢兢业业神人咸和令若秋霜泽如时雨洎宅忧翼室而无异望臣闻昔汉文帝承高祖之后天下一家近三十年徳教被于物也久矣而又封建子弟委用将相朱虚东牟之力陈平周勃之谋宋昌之忠诸侯之助由长子而立可谓安矣及即位戒慎谦让服勤政事躬行节约思治平举贤良进谏臣除收帑相坐之法去诽谤妖言之令不贵难得之货不作无益之费其屈己爱人也如此而晁错贾谊贾山冯唐之徒上书进谏言必激切至于痛哭流涕之辞者盖惧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也而文帝优容不咈圣徳充塞㡬致刑措王业嵬嵬千载之下风声不泯皆克勤勉强而臻于此也今陛下当数载大兵之后邻封袭利之日国用匮竭民力疲劳而内无刘章兴居之臣朝无绛侯曲逆之佐可谓危矣非陛下聪眀睿知视险若夷岂能如是乎设汉文帝之才处今日之势何止于寒心销志而已陛下以天未厌徳民方戴旧则可矣若欲骇远近之听慰亿兆之思臣敢昧死言之夫人君即位之始必在发号施令非秉汉文帝之心以政究人臣不知其可也臣以国家今日之急务略陈其纲要伏唯留听幸甚一曰举简大以行君道二曰略繁小以责臣职三曰眀赏罚以彰劝善惩恶四曰慎名器以杜作威擅权五曰询言行以择忠良六曰均赋役以安黎庶七曰纳谏诤以容正直八曰究毁誉以远谗佞九曰节用以行克俭十曰克己以固旧好亦在审先代之治乱考前载之褒贬纎芥之恶必去毫厘之善必为密取舍之机济宽猛之政进经学之士退掊克之吏察迩言以广视听好下士以通蔽塞斥无用之物罢不急之务此而不治臣不信矣臣又闻之诗曰敬之敬之天维显思书曰儆戒无虞罔失法度易曰其亡其亡繋于苞枽言君人者必惧天之眀威遵古之令典作事谋始居安虑危也臣观今日下民期陛下之致治虽百谷之仰膏雨不足喻焉愿陛下勉强行之无俾文帝専美于汉臣幸承勲绪忝逢昭代书贤能于乡老第甲乙于宗伯由文章而进诗待诏于金门比八年于兹矣沐大行育材之化圣鉴不远当陛下御极之辰王猷未洽若复优㳺义府嘿然无辞则愧然而有䩄面目矣尘黩宸听伏切兢忧臣某诚惶诚恐死罪谨言御批云古人读书不祗谓词赋口舌也委贽事人忠信无隐斯可谓不辱士之风矣况朕纂承之始政徳未敷哀毁之中知虑荒乱深虞布政设教有不足仰副民望泌居下位而首进谠论观词气激扬次搜览十事焕美可举而行朕必善初而思终卿无今直而后佞其中事件亦有已于赦书处分者二十八日












  江表志卷三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