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苑珠林 (四部叢刊本)/卷第五十四

卷第五十三 法苑珠林 卷第五十四
唐 釋道世 撰 景上海涵芬樓藏明萬曆刊本
卷第五十五

法苑珠林卷第五十四

   唐上都西明寺沙門釋道世玄惲撰

供養篇第三十八

 述意部

夫三寳平等曠若虚空理無怨親事絶貴賤是以隨

力䖍誠普供内外務存遺相冀興普徧故㫺毗舍佉

母别請羅漢五百如來譏訶顯平等故知心無限極

則徧及十方財無多少則心周法界也

 引證部

如地持論云菩薩供養如來畧説十種一身供養二

支提供養三現前供養四不現前供養五自作供養

六他作供養七財物供養八勝供養九不染汙供養

十至處道供養若菩薩於佛色身而設供養是名身

供養若菩薩為如來故若供養偷婆若窟若舍若故

若新是名支提供養若菩薩面見佛身及支提而設

供養是名現前供養若菩薩於如來及支提悕望心

俱歡喜心俱現前供養如一如來三世亦然及現前

供養如來支提三世十方無量世界若新若故是名

菩薩共現前供養若菩薩於不現前如來及支提及

以涅槃後以佛舍利起偷婆若一若二乃至億百千

萬隨力所能是名廣不現前供養以是因縁得無量

大果常攝梵福於無量大劫不墮惡趣無上菩提衆

具滿足若菩薩現前供養得大功徳不現前供養得

大功徳共現前不現前供養得最大功徳若菩薩於

如來及支提手自供養不依懈惰令他施住是名菩

薩自作供養若菩薩於如來及支提不獨供養普令

親屬在家出家悉共供養是名自他共供養若菩薩

有少許物以慈悲心施彼貧苦薄福衆生令供養如

來及支提令得安樂而不自為是名他作供養自作

供養者得大果報他作供養者得大大果報自作他

作供養者得最大大果報若菩薩於如來及支提以

衣食襍寳種種供養者是名財物供養若菩薩久來

以財物供養若多若少現前不現前自作他作淳淨

信心而作供養以是善根𮞉向無上菩提是名勝供

養若菩薩自手供養如來及支提不輕他人不放逸

不懈怠至心恭敬不染汙心不於信心勝人所現諂

曲求財亦不以諸不淨物等供養是名無染供養若

菩薩殊勝不染財物供養如來及支提若自力得若

從他求若如意得財若化作身若二若三乃至百千

萬億身悉禮如來彼一一身化作百千手彼一一手

以種種華香供養如來及支提彼一切身悉讚歎如

來真實功徳饒益衆生如是等名為如意自在力供

養不待如來出現于世何以故住不退轉地菩薩於

一切佛刹未曽障礙故若菩薩不自力得財亦不從

他求而為供養然於他衆生乃至十方無量世界上

中下心所作供養菩薩於彼一切供養以淨信心勝

妙解心周徧隨喜是菩薩以少方便興大供養攝大

菩提乃至於𤛓牛頃於一切衆生修四無量心等是

名至處道供養如來第一最上比前財物供養百倍

千倍乃至筭數譬喻不得為比如是十事名菩薩一

切種供養如來法僧亦爾當知於此三寳作十種供

養菩薩於如來所起六種淨心謂福田無上心恩徳

無上心於一切衆生無上心如優曇鉢華難遇心於

三千大千世界獨一心於世間出世間法一切具足

依義心以此六心少想供養如來法僧獲無量功徳

何況多又瑜伽論云何菩薩於如來所供養如來當

知供養畧有十種一設利羅供養二制多供養三現

前供養四不現前供養五自作供養六教他供養七

財供養八廣大供養九無染供養十正行供養釋文大同

又優婆塞戒經云佛言善男子在家菩薩若欲受持

優婆塞戒先當次第供養六方言東方者即是父母

若有人能供養父母衣服飲食卧具湯藥房舍財寳

恭敬禮拜讚歎尊重是人則能供養東方父母是父

母還以五事報之一至心愛念二終不欺誑三捨財

與之四為娉上族五教以世事南方者即是師長若

有人能供養師長衣服飲食卧具湯藥尊重讚歎恭

敬禮拜早起晚卧受行善教是人則能供養南方師

長是師復以五事報之一速教不令失時二盡教不

令不盡三勝已不生嫉妬四將付嚴師善友五臨終

捨財與之西方者即是妻子若有人能供給妻子衣

服飲食卧具湯藥纓絡服飾嚴身之具是人則能供

養西方妻子是妻子復以十四事報之一所作盡心

營之二常作終不懈慢三所作必令終竟四疾作不

令失時五常為瞻視賓客六淨其房舍卧具七愛敬

言則柔輭八僮使軟言教詔九善能守䕶財物十晨

起夜寐十一能設淨食十二能忍教誨十三能覆惡

事十四能瞻病苦北方者即是善知識若有人能供

施善友任力與之恭教柔言禮拜讚歎是人則能供

養北方善知識是善知識復以四事而還報之一教

修善法二令離惡法三有恐怖時能為救解四放逸

之時能令除捨下方者即是奴婢若有人能供給奴

婢衣食病瘦醫藥不罵不打是人則能供給下方奴

婢是奴婢復以十事報之一不作罪過二不待教作

三作必令竟四疾作不令失時五主雖貧竆終不捨

離六早起七守物八少恩多報九至心敬念十善覆

惡事上方者即是沙門婆羅門等若有供養上方沙

門婆羅門衣服飲食房舍卧具病痩醫藥怖時能救

饑饉施食聞惡能遮禮拜恭敬尊重讚歎是人則能

供養上方沙門等是出家人復以五事報之一能令

生信二教修智慧三教令行施四教令持戒五教令

多聞若有供養是六方者是人則能増長財命能得

受持優婆塞戒又智度論云諸佛恭敬法故供養於

法以法為師何以故三世諸佛皆以諸法實相為師

問曰如佛不求福徳何故供養答曰佛從無量劫中

修諸功徳常行諸善不但求報敬功徳故而作供養

如佛在世時阿𨙻律未得天眼前盲無所見而以手

縫衣時針紝脱便言誰愛福徳為我紝針是時佛到

其所語比丘言我是愛福徳人為汝紝來是比丘識

佛聲疾起著衣禮佛足白佛言佛功徳已滿云何言

愛福徳佛報言我雖功徳已滿我深知功徳恩報力

故令我於一切衆生中得㝡第一由此功徳又為欲

教化弟子故語之言我尚作功徳汝云何不作如伎

家百嵗老公而儛有人訶之言老公年已百嵗何用

是儛老公答曰我不須儛但欲教子孫故耳佛亦如

是功徳雖滿為教弟子作功徳故而作供養故佛乳

母大愛道亡四天王轝牀送佛在前擎鑪燒香供養

為報恩故雖不求果而行平等供養唯佛應供養佛

餘人不知佛徳如説偈言

  智人能敬智 智論則智喜 智人能知智

  如虵知虵足

又頻毗娑羅王詣佛供養經云爾時摩竭國頻毗

娑羅此云端正往詣佛所白世尊我典此國界所有資

財能有所辦欲盡形壽供養如來及比丘衆衣被飲

食牀座卧具病瘦醫藥亦當勸率臣民使得𫎇度得

離三塗永處安隱佛受請已便説偈言

  祠大㝡為首 詩頌亦為首 王為人中首

  衆流海為首 衆星月為首 光明日為首

  上下及四方 諸所生品物 天上及世間

  佛㝡無有上 欲求種徳者 當求於三佛

又雜寳藏經云佛告諸比丘言有八種人應決定施

不復生疑一父二母三佛四弟子五逺來之人六逺

去之人七病人八看病者又智度論云諸菩薩無量

無盡功徳成就以一食供養十方諸佛及僧皆悉充

足而亦不盡譬如涌泉出而不竭如文殊師利以一

鉢歡喜丸供養八萬四千僧皆悉充足而亦不盡復

次菩薩於此以一鉢食供養十方諸佛而十方佛前

飲食之具具足而出譬如鬼神得人一口之食而千

萬倍出又舊襍譬喻經云㫺有梵志年百二十少小

不妻娶無婬泆之情處在深山無人之處以茅為廬

蓬蒿為席以水果為食不積財寳國王聘之不往赴

意靜處無為於山藪中與禽獸相娯絶於人路山有

四獸一名狐二名獼猴三名獺四名兔此之四獸日

於道人所聽經説戒如是積久食諸果蓏皆悉訖盡

後道人意欲徙去四獸大愁憂情不樂共相議言我

曹各行求索供養道人獼猴去至他山得甘果來以

上道人願止莫去野狐行化作人求得一囊飯麨來

以上道人可給一月粮願止莫去水獺亦復入水取

得大魚以上道人給一月粮願止莫去兔自思念我

當用何等供養道人即念當持身供養便取樵以然

火作炙往白道人言今我為兔請入火中作炙以身

奉上道人可給一日粮便自投火中火為不然道人

見兔感其仁義哀愍傷之則自止留佛言爾時梵志

者今提和竭佛是爾時兔者今我身是爾時獼猴者

今舍利弗是爾時野狐者今阿難是爾時水獺者今

目連是也又僧祇律云佛住棃耆闍河邊時世尊鉢

比丘鉢共在露處時有獼猴行見樹中有無蜂熟蜜

來取世尊鉢諸比丘遮佛言莫遮此無惡意便持鉢

蜜奉獻世尊不受須待水淨獼猴不解佛意謂呼

有蟲轉看見鉢邊有流蜜有到水邊洗鉢水湔鉢中

持還奉佛佛即受取佛受已獼猴大歡喜郤行而儛

墮坑命終即生三十三天時諸比丘即説偈言

  十力世雄在榛林  佛鉢僧鉢在露處

  野獸植徳有情智  見好成熟無蜂蜜

  直前往取世尊鉢  比丘欲遮佛不聽

  得鉢盛蜜來獻佛  如來慈愍為受之

  心悦歡喜郤行儛  腳跌墮岸而命終

  即生三十三天上  下生出家成羅漢

又文殊師利問經云菩薩為供養佛法僧及父母兄

弟得畜財物為起寺舍造像為布施若有此因縁得

受金銀財物無有罪過頌曰

 渺渺長津  遙遙遐轡  煩籠幽閉

  難成出離  自非薦上  乘何髙位

  供養三寳  果超十地

受請篇第三十九之一

 述意部

夫供㑹之法以不限為本無適無莫乃應檀心故冥

懷遣相與空際而為極任時隨縁共法界而等量因

既不竆則果亦無盡也且俗儉財貧限物為施物既

有限心亦拘執或計人以擬供或選徳而後請有涯

之福未捨無邊之報未霑夫愚法施者雖物周而施

寡善權惠者使物寡而施周是以外國設齋率廣無

遮運心十方該羅法界也

 請僧部

如賢愚經云時佛姨母摩訶波闍波提佛已出家手

自紡織預作一端金色之㲲織成大衣奉上如來佛令持

此往奉衆僧姨母思念䂓心俟佛唯願垂愍為我受

之佛知母専心欲用施我然恩愛心福不弘廣若施

衆僧獲報彌多我知此事是以相勸若有檀越於十

六種具足别請雖獲福報亦未為多何謂十六比丘

比丘尼各有八輩不如漫請四人所得功徳福多於

彼十六分中未及其一將來末世法垂盡時正使比

丘畜妻挾子四人已上名字衆僧應當敬視如舍利

弗目犍連等時波闍波提心乃開解即以其衣奉施

衆僧僧中次行無欲取者到彌勒前尋為受之爾時

彌勒問衆僧言若有檀越請一持戒清淨沙門就舍

供養所得盈利何如有人得十萬錢時憍陳如尋即

説言假使有人得百車珍寳計其福利不如請一淨

戒沙門就舍供養得利𢎞多舍利弗言假令有人得

一閻浮提滿中珍寳猶不如請一淨戒者就舍供養

獲利彌多目犍連言正使有人得二天下滿中七寳

實不如請一清淨沙門就舍供養得利彌多其餘比

丘如是各各引於方喻比格其利皆悉多彼時阿𨙻

律復自説言正令得滿四天下寳其利猶復不如請

一清淨沙門詣舍供養得利殊倍所以然者我是其

證自念過去世毗婆尸佛般涅槃後法滅盡時有一

長者名阿淚吒家貧焦煎復值歳儉人饑食穀不繼

日往取薪賣糴稗子共家婦兒以自供活見一辟支

佛乞食不得請到其家分稗子糜躬自持施辟支語

言汝亦饑渴當共分噉阿淚吒言我曹俗人食無時

節尊日一食但願為受即受食訖感其至心令發大

願時辟支佛還歸所止時阿淚吒即還入澤取薪時

見一兔意欲捕取以鎌遙擲即時墮地適欲前取化

為死人上其背上急抱其頭盡力推郤不能令郤心

懷恐怖慞惶苦惱意欲入城共婦解郤復恐人見令

不聽入留待日暮以衣用覆擔負往舍既到舍内自

然墮地變成一聚閻浮檀金光明晃昱并照比舍展

轉談之響徹於王王自來看見是死人形漸欲𦤀即

問淚吒汝見是何答言看實是金即取少許用奉於

王王見金色敬之未有問其所由何縁得此由施辟

支王聞歎善即更賜與拜為大臣如是諸尊彼阿淚

吒者即我身是我於彼世以少稗糜施辟支佛縁是

以來九十一劫生天人中無所乏少又像法決疑經

云若檀越設食召請衆僧遣人防門遮障比丘及諸

老病貧竆乞人不聴入㑹徒喪飲食了無善分又普

廣經云四輩弟子若行齋戒心當存想請十方僧不

擇善惡持戒毁戒髙下之行到諸塔寺請僧之時僧

次供養無别異想其福最多無量無邊若值羅漢四

果道人及大心者縁此功徳受福無窮一聞説法可

得正道無上涅槃又十誦律云鹿子母别請五百羅

漢佛言無智不善若於僧中次請一人者得大功徳

果報利益勝别請五百羅漢一切逺近無不悉聞又

請僧福田經及仁王經種種訶責不許别請若别請

者是外道法非七佛法又梵網經云若有檀越來請

衆僧客僧有利養分僧房主應次第差客僧受請而

先住僧獨受請而不差客僧房主得無量罪畜生無

異非沙門非釋種姓犯輕垢罪若佛子一切不得受

别請利養入已而此利養屬十方僧而别受請即取

十方僧物入已用者犯輕垢罪若有出家在家一切

檀越請僧福田求願之時應入僧房問知事人今欲

次第請者即得十方賢聖僧而世人别請百羅漢菩

薩僧不如僧次一凡夫僧若别請僧者是外道法七

佛無别請法不順孝道若故别請僧者犯輕垢罪又

智度論云如有一富貴長者信樂衆僧白僧執事我

次第請僧於舍食日日次請乃至沙彌執事不聽沙

彌受請諸沙彌言以何意故不聽沙彌答言以檀越

不喜請年少故便説偈言

  鬚髪白如雪 齒落皮肉皺 僂步形體羸

  樂請如是事

諸沙彌等皆是大阿羅漢如打師子頭欻然從座起

而説偈言

  檀越無智人 見形不取徳 捨是耆年相

  但取老瘦黒

上尊耆年之相者如佛説偈云

  所謂長老相 不必以年耆 形瘦鬚髪白

  空老内無徳 能捨罪福果 精進行梵行

  已離一切法 是名為長老

是時沙彌復作是念我等不應坐觀檀越量僧好惡

即説偈言

  讚歎呵罵中 我等心雖一 是人毁佛法

  不應不教誨 當疾到其舍 以法教語之

  我等不度者 是則爲棄物

即時諸沙彌自變其身皆成老年

  鬚髪白如雪 秀眉垂覆眼 皮皺如波浪

  其脊曲如弓 兩手負杖行 次第而受請

  舉身皆振掉 行止不自安 譬如白楊樹

  隨風而動搖 檀越見此輩 歡喜迎入坐

坐已須㬰頃還復年少形檀越驚怖言

  如是耆老相 還變成少身 如服還年藥

  是事何由然

諸沙彌言汝莫生疑平量是事甚可傷愍故現是化

汝當深識之聖衆不可量如偈説曰

  譬如以蚊觜 猶可測海㡳 一切天與人

  無能量僧者 僧以功徳貴 猶尚不分别

  而汝以年嵗 稱量諸大徳 大小生於智

  不在於老少 有智勤精進 雖少而是老

  懈怠無智慧 雖老而是少

汝今平量僧是則為大失如欲以一指測知大海㡳

為智者之所笑汝不聞佛説四事雖小而不可輕太

子雖小當為國王是不可輕虵子雖小毒能殺人亦

不可輕小火雖㣲能燒山野亦不可輕沙彌雖小得

聖神通最不可輕檀越聞是事已見是神通力身驚

毛竪合手白諸沙彌言諸聖人等我今懴悔我是凡

夫心常懷罪今欲請問於佛僧寳中信心清淨何者

福勝答言我等初不見佛僧寳中有增減何以故如

佛一時入舍婆提城乞食有婆羅門姓婆羅埵逝佛

數數到其家乞食心作是念是沙門何以來數數如

負其債佛時説偈言

  時雨數數墮 五穀數數成 數數修福業

  數數受果報 數數受生法 故受數數死

  聖法數數成 誰數數生死

婆羅門聞是偈已大聖具知我心漸愧取鉢入舍盛

滿美食以奉上佛佛不受作是言我為説偈故得此

食我不食也婆羅門言是食當與誰佛言我不見天

及人能消是食者汝持去置少艸地若無蟲水中即

如佛教持食著無蟲水中水即大沸煙火俱出如投

大𤍠鐡婆羅門見已驚怖言未曽有也乃至食中神

力如是禮佛懴悔乞出家受戒漸漸斷結得阿羅漢

道復有摩訶憍曇彌以金色上上寳衣奉佛佛勸施

僧能消能受故知佛寳僧寳福無多少故説偈言

  若人愛敬佛 亦當愛敬僧 不當有分别

  同皆爲寳故

又法句喻經世尊説偈云

  人當念有意 每食自知少 從是痛用薄

  節消而保壽

襍譬喻經云㫺者舍衛國有一貧家庭中有蒲萄

樹上有數穗念施道人時國王先前請食一月是貧

家力勢不如王正懸一月乃得一道人便持施之語

道人言念欲施來已經一月今乃得願道人語優婆

夷已一月中施優婆夷言我但施一穗蒲萄𨙻得一

月施耶道人言但一月中念欲捨施則爲一月也

聖僧部

自大覺泥洹法歸衆聖開士應真𨗳揚 --(『昜』上『旦』之『日』與『一』相連)末教並飛化

衆刹隨縁攝誘感殊則同室天隔應合則異境對顔

宋泰始之末正勝寺釋法願正喜寺釋法鏡寺始圖

畫聖僧列坐摽擬迄至唐初亟降靈瑞或足趾顯露

半現於柱間或植杖遺跡印䧟於平地所以梁帝聞

而讚悦敬心翹仰家國休感必於齋供到永明八年

帝躬弗愈雖和鵲薦術而茵褥猶滯乃潔心發誓歸

命聖僧勑於延昌殿内七日祈諸供飯諸佛及衆聖

賢齋室嚴峻輕塵不動七日將滿方感靈應乃有天

香妙氣洞鼻徹心映蔽燻爐無復芳勢又足影屣跡

布滿堂中振錫清越響發牗外覩蹤聞香皆肅然魂

聳時有徐光顯等十有餘人咸同見聞登共奏啟於

是齋坐既畢而御膳康復所以徧朝歸依明驗神應

其後徐光顯等道俗數人設齋奉請並有徴瑞聖人

通感不可備載如㫺有樹提伽長者造栴檀鉢著絡

囊中懸髙象牙杙上作是言若沙門婆羅門不以梯

杖能得者即與之諸内外道知欲現神通力挑頭而

去賓頭盧聞是事問目連言實爾不答言實爾汝師

子吼中第一便往取之其目連懼佛教不肯取賓頭

盧即往其舍入禪定便於座中申手取鉢依四分律

當時坐於方石縱廣極大逐身飛空得鉢已還去佛

聞訶責云何比丘為外道鉢而於未受戒人前現神

通力從今盡形擯汝不得住閻浮提於是賓頭盧如

佛教勑往西瞿耶尼教化四衆廣宣佛法閻浮提四

部弟子思見賓頭盧白佛佛聽還座現神足故不聽

涅槃勑令為末世四部衆作福田其亦自誓三天下

有請悉赴又阿育王經海意比丘從鑊乘空為王説

偈云

  汝身同人身 汝力過人力 應令我知之

  爲汝作神力

王發心請四方僧説偈云

  有諸阿羅漢 當來攝受我 我請阿羅漢

  當悉來此處

故依請賓頭盧經云如天竺優婆塞國王長者若設

一切㑹者常請賓頭盧頗羅惰誓阿羅漢賓頭盧者

字也頗羅惰誓者姓也其人為樹提長者現神足故

佛遏之不聴涅槃勑令末法四部衆生作福田請時

於靜處燒香禮拜向天竺摩梨山至心稱名言大徳

賓頭盧頗羅惰誓受佛教勑為末法人作福田願受

我請於此處食若新作屋舍亦應請之願受我請於

此舍牀敷上宿若普請衆僧澡浴時亦應請之言受

我請於此洗浴及未明前見香湯灰水澡豆楊枝香

油調和冷暖如人浴法開户請入然後閉户如人浴

訖頃衆僧乃入凡欲㑹食澡浴要須一切請僧至心

求解脱不疑不昧信心清淨然後可屈近世有一長

者聞説賓頭盧大阿羅漢受佛教勑為末法人作福

田即如法施設大㑹至心請賓頭盧氍毹不徧敷好

華欲以驗之大衆食訖發氍毹華皆萎黄懊惱自責

不知過所從來更復精竭審問經師重設大㑹如前

布華亦復皆萎復更傾竭盡家財産復作大㑹猶亦

如前懊惱自責更請百餘法師求請所失懺謝罪過

如向上座一人年老四布悔其𠎝咎上座告之汝三

㑹請我我皆受請汝自使奴門中見遮以我年老衣

服弊壞謂是被擯賴提沙門不肯見前我以汝請欲

强入汝奴以杖打我頭破額右角瘡是第二㑹亦來

復不見前我欲强入復打我頭額中瘡是第三㑹復

亦來如前被打頭額左角瘡是汝自為之何所懊惋

言已不現長者乃知是賓頭盧自爾已來諸人設福

皆不敢遮門若得賓頭盧來其坐處華即不萎若新

立房舍牀榻欲請賓頭盧時皆當香湯灑地然香油

燈新牀新褥褥上奮綿敷之以白練覆上初夜如法

請之還閉房户慎勿輕慢窺看皆各至心信其必來

精誠感徹無不至也來則褥上現有卧處浴室亦現

用湯水處受大㑹請時或在上座或在中座或在下

座現作隨處僧形人求其異終不可得去後見坐處

華不萎乃知之矣

述曰今見齋家多不依法但逐人情安置凡人全不

愛佛及聖僧既如前經所説施主先須預掃灑佛堂

及安置聖僧坐處洗浴潔身燒上名香懸繒旛蓋散

襍華手執香鑪盡誠敬仰奉請三寳及以聖僧十

方法界一切聖凡亦皆普請受弟子請降屈聖儀來

臨住宅合家大小並共䖍誠預前七日已來發此重

心若是貧家無好香華復無安置之處然須臨時斟

酌僧未坐前先上好處安置佛座掃灑如法其次好

處安聖僧座敷設輭物新白淨者布綿在上若施主

心重有感食訖候看似人坐處即知報身來赴若無

相現但化身來若令輕慢報化俱不至其座不得綵

畫綿綺綾羅金銀雜飾及散華置上雖是羅漢然共

凡僧同受二百五十别解脱戒所以不受雜綵金銀

等物若是諸佛菩薩大乘之人非局出家相者所以

得受種種供養安聖僧座及以獻食亦不得越過尺

六髙處安置尺六已下如法僧座則得亦不得作塑

形聖僧在座安置儻報身自來豈可推郤塑像而坐

亦不得在寺將常住僧器盛食恐報身來不可觸僧

淨器而食若用鉢盂及俗盤器獻者即通化報最為

如法若有聖僧錢還入聖僧用將置鉢盂匙箸銅椀

手巾及將買上好盤器皿背上朱書題字記之餘人

不敢雜用日别隨家常食每旦及午盛食常獻佛及

僧豈非好事更有餘錢買取一胡牀及一油單食訖

澡豆淨洗置故牀上以油肥覆之日别如是表供養

三寳心常不絶大得功徳若多得錢即如西國寺法

及俗人舍空靜上處為聖僧造房堂隨四時冬夏安

物供養若在厦内堂内日别敷好淨席儭身單敷銅

盆銅瓶澡豆淨巾若至午前并獻飲食夜中然燈燒

香隨心量力如法供養若至冬寒安被厚帔氊褥炭

火湯水燈明隨時供養縱有餘長聖僧錢財不得將

入别僧乃至常住僧用亦不得入佛法用亦不得作

别聖僧形數見有人索聖僧錢綵畫佛形及四壁畫

聖僧迦葉阿難等形以賓頭盧羅漢聖人現在不入

涅槃既不得聖僧囑授進止豈得互用浪將别入若

已用者並須倍還不還得罪故四分律云許此處不

得異處得罪如似巳物他人不問巳身餘人輒將作别用豈可得不上來所述

並依經律聖意録之不得不行三寳物重不得互用

恐差之毫毛失之千里誠言不墜省已用之故梁武

帝時漢國大徳英儒共請西域三藏纂集聖僧法用

翻出五卷如前所述並亦同之

法苑珠林卷第五十四

校譌

 第九紙二十行炙往之炙北藏作炭

音釋

 饉具吝切菜不熟也如鴆切縷也岡古切以手曰舞雲俱切對舉也

 弋質切滛他達切水狗也魯果切艸實也尺少切乾糧也徒結切蹶也

 轡兵媚切馬韁也妃兩切紡績也胡頰切帶也杜歷切買榖米也

 切艸似榖者𢗅皮切粥也兩舉切傴也叶勿切暴起也⿰酉⿱衣十莖也

 誘云九切引也踈士切履也夷益切橛也必刃切斥也氍毹

 俱切毹霜俱切氍毹毛席也初覲切近身衣也部靡切寢衣作管切綜集也

 山東㕘政管運司事南昌甘一驥施貲刻此 苑珠林第五十四卷 吴江比丘明𮗜對 眞

 州王國英書 廬陵鍾惠刻萬厤辛卯冬青涼山妙德庵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