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苑珠林 (四部丛刊本)/卷第五十四

卷第五十三 法苑珠林 卷第五十四
唐 释道世 撰 景上海涵芬楼藏明万历刊本
卷第五十五

法苑珠林卷第五十四

   唐上都西明寺沙门释道世玄恽撰

供养篇第三十八

 述意部

夫三宝平等旷若虚空理无怨亲事绝贵贱是以随

力䖍诚普供内外务存遗相冀兴普遍故㫺毗舍佉

母别请罗汉五百如来讥诃显平等故知心无限极

则遍及十方财无多少则心周法界也

 引证部

如地持论云菩萨供养如来略说十种一身供养二

支提供养三现前供养四不现前供养五自作供养

六他作供养七财物供养八胜供养九不染污供养

十至处道供养若菩萨于佛色身而设供养是名身

供养若菩萨为如来故若供养偷婆若窟若舍若故

若新是名支提供养若菩萨面见佛身及支提而设

供养是名现前供养若菩萨于如来及支提悕望心

俱欢喜心俱现前供养如一如来三世亦然及现前

供养如来支提三世十方无量世界若新若故是名

菩萨共现前供养若菩萨于不现前如来及支提及

以涅槃后以佛舍利起偷婆若一若二乃至亿百千

万随力所能是名广不现前供养以是因縁得无量

大果常摄梵福于无量大劫不堕恶趣无上菩提众

具满足若菩萨现前供养得大功徳不现前供养得

大功徳共现前不现前供养得最大功徳若菩萨于

如来及支提手自供养不依懈惰令他施住是名菩

萨自作供养若菩萨于如来及支提不独供养普令

亲属在家出家悉共供养是名自他共供养若菩萨

有少许物以慈悲心施彼贫苦薄福众生令供养如

来及支提令得安乐而不自为是名他作供养自作

供养者得大果报他作供养者得大大果报自作他

作供养者得最大大果报若菩萨于如来及支提以

衣食杂宝种种供养者是名财物供养若菩萨久来

以财物供养若多若少现前不现前自作他作淳净

信心而作供养以是善根𮞉向无上菩提是名胜供

养若菩萨自手供养如来及支提不轻他人不放逸

不懈怠至心恭敬不染污心不于信心胜人所现谄

曲求财亦不以诸不净物等供养是名无染供养若

菩萨殊胜不染财物供养如来及支提若自力得若

从他求若如意得财若化作身若二若三乃至百千

万亿身悉礼如来彼一一身化作百千手彼一一手

以种种华香供养如来及支提彼一切身悉赞叹如

来真实功徳饶益众生如是等名为如意自在力供

养不待如来出现于世何以故住不退转地菩萨于

一切佛刹未曽障碍故若菩萨不自力得财亦不从

他求而为供养然于他众生乃至十方无量世界上

中下心所作供养菩萨于彼一切供养以净信心胜

妙解心周遍随喜是菩萨以少方便兴大供养摄大

菩提乃至于𤛓牛顷于一切众生修四无量心等是

名至处道供养如来第一最上比前财物供养百倍

千倍乃至筭数譬喻不得为比如是十事名菩萨一

切种供养如来法僧亦尔当知于此三宝作十种供

养菩萨于如来所起六种净心谓福田无上心恩徳

无上心于一切众生无上心如优昙钵华难遇心于

三千大千世界独一心于世间出世间法一切具足

依义心以此六心少想供养如来法僧获无量功徳

何况多又瑜伽论云何菩萨于如来所供养如来当

知供养略有十种一设利罗供养二制多供养三现

前供养四不现前供养五自作供养六教他供养七

财供养八广大供养九无染供养十正行供养释文大同

又优婆塞戒经云佛言善男子在家菩萨若欲受持

优婆塞戒先当次第供养六方言东方者即是父母

若有人能供养父母衣服饮食卧具汤药房舍财宝

恭敬礼拜赞叹尊重是人则能供养东方父母是父

母还以五事报之一至心爱念二终不欺诳三舍财

与之四为娉上族五教以世事南方者即是师长若

有人能供养师长衣服饮食卧具汤药尊重赞叹恭

敬礼拜早起晚卧受行善教是人则能供养南方师

长是师复以五事报之一速教不令失时二尽教不

令不尽三胜已不生嫉妒四将付严师善友五临终

舍财与之西方者即是妻子若有人能供给妻子衣

服饮食卧具汤药缨络服饰严身之具是人则能供

养西方妻子是妻子复以十四事报之一所作尽心

营之二常作终不懈慢三所作必令终竟四疾作不

令失时五常为瞻视宾客六净其房舍卧具七爱敬

言则柔软八僮使软言教诏九善能守䕶财物十晨

起夜寐十一能设净食十二能忍教诲十三能覆恶

事十四能瞻病苦北方者即是善知识若有人能供

施善友任力与之恭教柔言礼拜赞叹是人则能供

养北方善知识是善知识复以四事而还报之一教

修善法二令离恶法三有恐怖时能为救解四放逸

之时能令除舍下方者即是奴婢若有人能供给奴

婢衣食病瘦医药不骂不打是人则能供给下方奴

婢是奴婢复以十事报之一不作罪过二不待教作

三作必令竟四疾作不令失时五主虽贫竆终不舍

离六早起七守物八少恩多报九至心敬念十善覆

恶事上方者即是沙门婆罗门等若有供养上方沙

门婆罗门衣服饮食房舍卧具病痩医药怖时能救

饥馑施食闻恶能遮礼拜恭敬尊重赞叹是人则能

供养上方沙门等是出家人复以五事报之一能令

生信二教修智慧三教令行施四教令持戒五教令

多闻若有供养是六方者是人则能増长财命能得

受持优婆塞戒又智度论云诸佛恭敬法故供养于

法以法为师何以故三世诸佛皆以诸法实相为师

问曰如佛不求福徳何故供养答曰佛从无量劫中

修诸功徳常行诸善不但求报敬功徳故而作供养

如佛在世时阿𨙻律未得天眼前盲无所见而以手

缝衣时针纴脱便言谁爱福徳为我纴针是时佛到

其所语比丘言我是爱福徳人为汝纴来是比丘识

佛声疾起著衣礼佛足白佛言佛功徳已满云何言

爱福徳佛报言我虽功徳已满我深知功徳恩报力

故令我于一切众生中得㝡第一由此功徳又为欲

教化弟子故语之言我尚作功徳汝云何不作如伎

家百岁老公而儛有人诃之言老公年已百岁何用

是儛老公答曰我不须儛但欲教子孙故耳佛亦如

是功徳虽满为教弟子作功徳故而作供养故佛乳

母大爱道亡四天王轝床送佛在前擎𬬻烧香供养

为报恩故虽不求果而行平等供养唯佛应供养佛

馀人不知佛徳如说偈言

  智人能敬智 智论则智喜 智人能知智

  如虵知虵足

又频毗娑罗王诣佛供养经云尔时摩竭国频毗

娑罗此云端正往诣佛所白世尊我典此国界所有资

财能有所办欲尽形寿供养如来及比丘众衣被饮

食床座卧具病瘦医药亦当劝率臣民使得𫎇度得

离三涂永处安隐佛受请已便说偈言

  祠大㝡为首 诗颂亦为首 王为人中首

  众流海为首 众星月为首 光明日为首

  上下及四方 诸所生品物 天上及世间

  佛㝡无有上 欲求种徳者 当求于三佛

又杂宝藏经云佛告诸比丘言有八种人应决定施

不复生疑一父二母三佛四弟子五远来之人六远

去之人七病人八看病者又智度论云诸菩萨无量

无尽功徳成就以一食供养十方诸佛及僧皆悉充

足而亦不尽譬如涌泉出而不竭如文殊师利以一

钵欢喜丸供养八万四千僧皆悉充足而亦不尽复

次菩萨于此以一钵食供养十方诸佛而十方佛前

饮食之具具足而出譬如鬼神得人一口之食而千

万倍出又旧杂譬喻经云㫺有梵志年百二十少小

不妻娶无淫泆之情处在深山无人之处以茅为庐

蓬蒿为席以水果为食不积财宝国王聘之不往赴

意静处无为于山薮中与禽兽相娱绝于人路山有

四兽一名狐二名猕猴三名獭四名兔此之四兽日

于道人所听经说戒如是积久食诸果蓏皆悉讫尽

后道人意欲徙去四兽大愁忧情不乐共相议言我

曹各行求索供养道人猕猴去至他山得甘果来以

上道人愿止莫去野狐行化作人求得一囊饭𪎊来

以上道人可给一月粮愿止莫去水獭亦复入水取

得大鱼以上道人给一月粮愿止莫去兔自思念我

当用何等供养道人即念当持身供养便取樵以然

火作炙往白道人言今我为兔请入火中作炙以身

奉上道人可给一日粮便自投火中火为不然道人

见兔感其仁义哀愍伤之则自止留佛言尔时梵志

者今提和竭佛是尔时兔者今我身是尔时猕猴者

今舍利弗是尔时野狐者今阿难是尔时水獭者今

目连是也又僧祇律云佛住棃耆阇河边时世尊钵

比丘钵共在露处时有猕猴行见树中有无蜂熟蜜

来取世尊钵诸比丘遮佛言莫遮此无恶意便持钵

蜜奉献世尊不受须待水净猕猴不解佛意谓呼

有虫转看见钵边有流蜜有到水边洗钵水湔钵中

持还奉佛佛即受取佛受已猕猴大欢喜郤行而儛

堕坑命终即生三十三天时诸比丘即说偈言

  十力世雄在榛林  佛钵僧钵在露处

  野兽植徳有情智  见好成熟无蜂蜜

  直前往取世尊钵  比丘欲遮佛不听

  得钵盛蜜来献佛  如来慈愍为受之

  心悦欢喜郤行儛  脚跌堕岸而命终

  即生三十三天上  下生出家成罗汉

又文殊师利问经云菩萨为供养佛法僧及父母兄

弟得畜财物为起寺舍造像为布施若有此因縁得

受金银财物无有罪过颂曰

 渺渺长津  遥遥遐辔  烦笼幽闭

  难成出离  自非荐上  乘何高位

  供养三宝  果超十地

受请篇第三十九之一

 述意部

夫供会之法以不限为本无适无莫乃应檀心故冥

怀遣相与空际而为极任时随縁共法界而等量因

既不竆则果亦无尽也且俗俭财贫限物为施物既

有限心亦拘执或计人以拟供或选徳而后请有涯

之福未舍无边之报未霑夫愚法施者虽物周而施

寡善权惠者使物寡而施周是以外国设斋率广无

遮运心十方该罗法界也

 请僧部

如贤愚经云时佛姨母摩诃波阇波提佛已出家手

自纺织预作一端金色之㲲织成大衣奉上如来佛令持

此往奉众僧姨母思念䂓心俟佛唯愿垂愍为我受

之佛知母専心欲用施我然恩爱心福不弘广若施

众僧获报弥多我知此事是以相劝若有檀越于十

六种具足别请虽获福报亦未为多何谓十六比丘

比丘尼各有八辈不如漫请四人所得功徳福多于

彼十六分中未及其一将来末世法垂尽时正使比

丘畜妻挟子四人已上名字众僧应当敬视如舍利

弗目犍连等时波阇波提心乃开解即以其衣奉施

众僧僧中次行无欲取者到弥勒前寻为受之尔时

弥勒问众僧言若有檀越请一持戒清净沙门就舍

供养所得盈利何如有人得十万钱时㤭陈如寻即

说言假使有人得百车珍宝计其福利不如请一净

戒沙门就舍供养得利弘多舍利弗言假令有人得

一阎浮提满中珍宝犹不如请一净戒者就舍供养

获利弥多目犍连言正使有人得二天下满中七宝

实不如请一清净沙门就舍供养得利弥多其馀比

丘如是各各引于方喻比格其利皆悉多彼时阿𨙻

律复自说言正令得满四天下宝其利犹复不如请

一清净沙门诣舍供养得利殊倍所以然者我是其

证自念过去世毗婆尸佛般涅槃后法灭尽时有一

长者名阿泪吒家贫焦煎复值岁俭人饥食谷不继

日往取薪卖籴稗子共家妇儿以自供活见一辟支

佛乞食不得请到其家分稗子糜躬自持施辟支语

言汝亦饥渴当共分啖阿泪吒言我曹俗人食无时

节尊日一食但愿为受即受食讫感其至心令发大

愿时辟支佛还归所止时阿泪吒即还入泽取薪时

见一兔意欲捕取以镰遥掷即时堕地适欲前取化

为死人上其背上急抱其头尽力推郤不能令郤心

怀恐怖慞惶苦恼意欲入城共妇解郤复恐人见令

不听入留待日暮以衣用覆担负往舍既到舍内自

然堕地变成一聚阎浮檀金光明晃昱并照比舍展

转谈之响彻于王王自来看见是死人形渐欲𦤀即

问泪吒汝见是何答言看实是金即取少许用奉于

王王见金色敬之未有问其所由何縁得此由施辟

支王闻叹善即更赐与拜为大臣如是诸尊彼阿泪

吒者即我身是我于彼世以少稗糜施辟支佛縁是

以来九十一劫生天人中无所乏少又像法决疑经

云若檀越设食召请众僧遣人防门遮障比丘及诸

老病贫竆乞人不听入会徒丧饮食了无善分又普

广经云四辈弟子若行斋戒心当存想请十方僧不

择善恶持戒毁戒高下之行到诸塔寺请僧之时僧

次供养无别异想其福最多无量无边若值罗汉四

果道人及大心者縁此功徳受福无穷一闻说法可

得正道无上涅槃又十诵律云鹿子母别请五百罗

汉佛言无智不善若于僧中次请一人者得大功徳

果报利益胜别请五百罗汉一切远近无不悉闻又

请僧福田经及仁王经种种诃责不许别请若别请

者是外道法非七佛法又梵网经云若有檀越来请

众僧客僧有利养分僧房主应次第差客僧受请而

先住僧独受请而不差客僧房主得无量罪畜生无

异非沙门非释种姓犯轻垢罪若佛子一切不得受

别请利养入已而此利养属十方僧而别受请即取

十方僧物入已用者犯轻垢罪若有出家在家一切

檀越请僧福田求愿之时应入僧房问知事人今欲

次第请者即得十方贤圣僧而世人别请百罗汉菩

萨僧不如僧次一凡夫僧若别请僧者是外道法七

佛无别请法不顺孝道若故别请僧者犯轻垢罪又

智度论云如有一富贵长者信乐众僧白僧执事我

次第请僧于舍食日日次请乃至沙弥执事不听沙

弥受请诸沙弥言以何意故不听沙弥答言以檀越

不喜请年少故便说偈言

  须发白如雪 齿落皮肉皱 偻步形体羸

  乐请如是事

诸沙弥等皆是大阿罗汉如打师子头欻然从座起

而说偈言

  檀越无智人 见形不取徳 舍是耆年相

  但取老瘦黒

上尊耆年之相者如佛说偈云

  所谓长老相 不必以年耆 形瘦须发白

  空老内无徳 能舍罪福果 精进行梵行

  已离一切法 是名为长老

是时沙弥复作是念我等不应坐观檀越量僧好恶

即说偈言

  赞叹呵骂中 我等心虽一 是人毁佛法

  不应不教诲 当疾到其舍 以法教语之

  我等不度者 是则为弃物

即时诸沙弥自变其身皆成老年

  须发白如雪 秀眉垂覆眼 皮皱如波浪

  其脊曲如弓 两手负杖行 次第而受请

  举身皆振掉 行止不自安 譬如白杨树

  随风而动摇 檀越见此辈 欢喜迎入坐

坐已须㬰顷还复年少形檀越惊怖言

  如是耆老相 还变成少身 如服还年药

  是事何由然

诸沙弥言汝莫生疑平量是事甚可伤愍故现是化

汝当深识之圣众不可量如偈说曰

  譬如以蚊觜 犹可测海㡳 一切天与人

  无能量僧者 僧以功徳贵 犹尚不分别

  而汝以年岁 称量诸大徳 大小生于智

  不在于老少 有智勤精进 虽少而是老

  懈怠无智慧 虽老而是少

汝今平量僧是则为大失如欲以一指测知大海㡳

为智者之所笑汝不闻佛说四事虽小而不可轻太

子虽小当为国王是不可轻虵子虽小毒能杀人亦

不可轻小火虽微能烧山野亦不可轻沙弥虽小得

圣神通最不可轻檀越闻是事已见是神通力身惊

毛竖合手白诸沙弥言诸圣人等我今懴悔我是凡

夫心常怀罪今欲请问于佛僧宝中信心清净何者

福胜答言我等初不见佛僧宝中有增减何以故如

佛一时入舍婆提城乞食有婆罗门姓婆罗埵逝佛

数数到其家乞食心作是念是沙门何以来数数如

负其债佛时说偈言

  时雨数数堕 五谷数数成 数数修福业

  数数受果报 数数受生法 故受数数死

  圣法数数成 谁数数生死

婆罗门闻是偈已大圣具知我心渐愧取钵入舍盛

满美食以奉上佛佛不受作是言我为说偈故得此

食我不食也婆罗门言是食当与谁佛言我不见天

及人能消是食者汝持去置少艸地若无虫水中即

如佛教持食著无虫水中水即大沸烟火俱出如投

大𤍠鐡婆罗门见已惊怖言未曽有也乃至食中神

力如是礼佛懴悔乞出家受戒渐渐断结得阿罗汉

道复有摩诃㤭昙弥以金色上上宝衣奉佛佛劝施

僧能消能受故知佛宝僧宝福无多少故说偈言

  若人爱敬佛 亦当爱敬僧 不当有分别

  同皆为宝故

又法句喻经世尊说偈云

  人当念有意 每食自知少 从是痛用薄

  节消而保寿

杂譬喻经云㫺者舍卫国有一贫家庭中有蒲萄

树上有数穗念施道人时国王先前请食一月是贫

家力势不如王正悬一月乃得一道人便持施之语

道人言念欲施来已经一月今乃得愿道人语优婆

夷已一月中施优婆夷言我但施一穗蒲萄𨙻得一

月施耶道人言但一月中念欲舍施则为一月也

圣僧部

自大觉泥洹法归众圣开士应真𨗳扬 --(‘昜’上‘旦’之‘日’与‘一’相连)末教并飞化

众刹随縁摄诱感殊则同室天隔应合则异境对颜

宋泰始之末正胜寺释法愿正喜寺释法镜寺始图

画圣僧列坐摽拟迄至唐初亟降灵瑞或足趾显露

半现于柱间或植杖遗迹印䧟于平地所以梁帝闻

而赞悦敬心翘仰家国休感必于斋供到永明八年

帝躬弗愈虽和鹊荐术而茵褥犹滞乃洁心发誓归

命圣僧敕于延昌殿内七日祈诸供饭诸佛及众圣

贤斋室严峻轻尘不动七日将满方感灵应乃有天

香妙气洞鼻彻心映蔽熏炉无复芳势又足影屣迹

布满堂中振锡清越响发牗外睹踪闻香皆肃然魂

耸时有徐光显等十有馀人咸同见闻登共奏启于

是斋坐既毕而御膳康复所以遍朝归依明验神应

其后徐光显等道俗数人设斋奉请并有徴瑞圣人

通感不可备载如㫺有树提伽长者造栴檀钵著络

囊中悬高象牙杙上作是言若沙门婆罗门不以梯

杖能得者即与之诸内外道知欲现神通力挑头而

去宾头卢闻是事问目连言实尔不答言实尔汝师

子吼中第一便往取之其目连惧佛教不肯取宾头

卢即往其舍入禅定便于座中申手取钵依四分律

当时坐于方石纵广极大逐身飞空得钵已还去佛

闻诃责云何比丘为外道钵而于未受戒人前现神

通力从今尽形摈汝不得住阎浮提于是宾头卢如

佛教敕往西瞿耶尼教化四众广宣佛法阎浮提四

部弟子思见宾头卢白佛佛听还座现神足故不听

涅槃敕令为末世四部众作福田其亦自誓三天下

有请悉赴又阿育王经海意比丘从镬乘空为王说

偈云

  汝身同人身 汝力过人力 应令我知之

  为汝作神力

王发心请四方僧说偈云

  有诸阿罗汉 当来摄受我 我请阿罗汉

  当悉来此处

故依请宾头卢经云如天竺优婆塞国王长者若设

一切会者常请宾头卢颇罗惰誓阿罗汉宾头卢者

字也颇罗惰誓者姓也其人为树提长者现神足故

佛遏之不听涅槃敕令末法四部众生作福田请时

于静处烧香礼拜向天竺摩梨山至心称名言大徳

宾头卢颇罗惰誓受佛教敕为末法人作福田愿受

我请于此处食若新作屋舍亦应请之愿受我请于

此舍床敷上宿若普请众僧澡浴时亦应请之言受

我请于此洗浴及未明前见香汤灰水澡豆杨枝香

油调和冷暖如人浴法开户请入然后闭户如人浴

讫顷众僧乃入凡欲会食澡浴要须一切请僧至心

求解脱不疑不昧信心清净然后可屈近世有一长

者闻说宾头卢大阿罗汉受佛教敕为末法人作福

田即如法施设大会至心请宾头卢氍毹不遍敷好

华欲以验之大众食讫发氍毹华皆萎黄懊恼自责

不知过所从来更复精竭审问经师重设大会如前

布华亦复皆萎复更倾竭尽家财产复作大会犹亦

如前懊恼自责更请百馀法师求请所失忏谢罪过

如向上座一人年老四布悔其𠎝咎上座告之汝三

会请我我皆受请汝自使奴门中见遮以我年老衣

服弊坏谓是被摈赖提沙门不肯见前我以汝请欲

强入汝奴以杖打我头破额右角疮是第二会亦来

复不见前我欲强入复打我头额中疮是第三会复

亦来如前被打头额左角疮是汝自为之何所懊惋

言已不现长者乃知是宾头卢自尔已来诸人设福

皆不敢遮门若得宾头卢来其坐处华即不萎若新

立房舍床榻欲请宾头卢时皆当香汤洒地然香油

灯新床新褥褥上奋绵敷之以白练覆上初夜如法

请之还闭房户慎勿轻慢窥看皆各至心信其必来

精诚感彻无不至也来则褥上现有卧处浴室亦现

用汤水处受大会请时或在上座或在中座或在下

座现作随处僧形人求其异终不可得去后见坐处

华不萎乃知之矣

述曰今见斋家多不依法但逐人情安置凡人全不

爱佛及圣僧既如前经所说施主先须预扫洒佛堂

及安置圣僧坐处洗浴洁身烧上名香悬缯旛盖散

杂华手执香𬬻尽诚敬仰奉请三宝及以圣僧十

方法界一切圣凡亦皆普请受弟子请降屈圣仪来

临住宅合家大小并共䖍诚预前七日已来发此重

心若是贫家无好香华复无安置之处然须临时斟

酌僧未坐前先上好处安置佛座扫洒如法其次好

处安圣僧座敷设软物新白净者布绵在上若施主

心重有感食讫候看似人坐处即知报身来赴若无

相现但化身来若令轻慢报化俱不至其座不得彩

画绵绮绫罗金银杂饰及散华置上虽是罗汉然共

凡僧同受二百五十别解脱戒所以不受杂彩金银

等物若是诸佛菩萨大乘之人非局出家相者所以

得受种种供养安圣僧座及以献食亦不得越过尺

六高处安置尺六已下如法僧座则得亦不得作塑

形圣僧在座安置傥报身自来岂可推郤塑像而坐

亦不得在寺将常住僧器盛食恐报身来不可触僧

净器而食若用钵盂及俗盘器献者即通化报最为

如法若有圣僧钱还入圣僧用将置钵盂匙箸铜椀

手巾及将买上好盘器皿背上朱书题字记之馀人

不敢杂用日别随家常食每旦及午盛食常献佛及

僧岂非好事更有馀钱买取一胡床及一油单食讫

澡豆净洗置故床上以油肥覆之日别如是表供养

三宝心常不绝大得功徳若多得钱即如西国寺法

及俗人舍空静上处为圣僧造房堂随四时冬夏安

物供养若在厦内堂内日别敷好净席儭身单敷铜

盆铜瓶澡豆净巾若至午前并献饮食夜中然灯烧

香随心量力如法供养若至冬寒安被厚帔毡褥炭

火汤水灯明随时供养纵有馀长圣僧钱财不得将

入别僧乃至常住僧用亦不得入佛法用亦不得作

别圣僧形数见有人索圣僧钱彩画佛形及四壁画

圣僧迦叶阿难等形以宾头卢罗汉圣人现在不入

涅槃既不得圣僧嘱授进止岂得互用浪将别入若

已用者并须倍还不还得罪故四分律云许此处不

得异处得罪如似巳物他人不问巳身馀人辄将作别用岂可得不上来所述

并依经律圣意录之不得不行三宝物重不得互用

恐差之毫毛失之千里诚言不坠省已用之故梁武

帝时汉国大徳英儒共请西域三藏纂集圣僧法用

翻出五卷如前所述并亦同之

法苑珠林卷第五十四

校讹

 第九纸二十行炙往之炙北藏作炭

音释

 馑具吝切菜不熟也如鸩切缕也冈古切以手曰舞云俱切对举也

 弋质切淫他达切水狗也鲁果切艸实也𪎊尺少切干粮也徒结切蹶也

 辔兵媚切马缰也妃两切纺绩也胡颊切带也杜历切买榖米也

 切艸似榖者𢗅皮切粥也两举切伛也叶勿切暴起也⿰酉⿱衣十茎也

 诱云九切引也踈士切履也夷益切橛也必刃切斥也氍毹

 俱切毹霜俱切氍毹毛席也初觐切近身衣也部靡切寝衣作管切综集也

 山东参政管运司事南昌甘一骥施赀刻此 苑珠林第五十四卷 吴江比丘明𮗜对 真

 州王国英书 庐陵锺惠刻万历辛卯冬青凉山妙德庵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