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國圖志/卷073
卷七十二 ◄ | 海國圖志 卷七十三 |
► 卷七十四 |
◎表三〈(原無今補)〉
编辑○中國西洋紀年通表
编辑敘曰:自生民以來,際天所覆,大一統之國惟中國。萬里一朔,故正係王,王係春,以時改元紀號,整齊天下,編垂史冊,各不相襲。此外,九夷八荒,自為風氣,則皆各君其國,各子其民矣。苟各自為朔,將棼然雜出,奚從綱紀條貫矣。故印度、西藏、蒙古則以佛涅槃之歲後紀年,蔥嶺東西各回部則以天方穆罕默德辭世之歲紀年,大小西洋及外大西洋則皆以天主耶穌降生之後紀年,皆合數百十國數萬里為一教,正朔不係君而係師,豈得已哉。《隋書·經籍志》言佛說滅度以後,正法五百年,象法一千年,末法三千年。耶穌生漢哀帝元壽間,上距周莊王十年。恒星不見佛生,閱八十歲涅槃,當周匡王六年,凡六百有二歲。而天主耶穌生,力距佛教此正法五百餘年之,應漢元壽下距開皇十四年。回教穆罕默德辭世之歲,共五百九十四年,內除其生世數十載,正五百餘年。驅僧毀寺,變西北諸印度為回教,此像法千年之應。是則自周至漢至隋,佛教東流,而天主與天方迭據印度,代興持世,入主出奴,各乘氣數皆懸記乎千載之前,而符合乎千載以下。天時人事,有開必先不翅五德迭王,文質遞尚焉。而近日黟縣俞正燮作釋迦文佛生日論,獨謂佛生於漢成帝元延元年四月丁丑沸星四面下至地之日,與耶穌同時,至隋世回教興始為正法。五百之歲由其說,則佛生距漢明帝永平三年感夢之時,僅七十二歲,是佛與明帝同時。遽己名聞漢廷,光征帝夢,而白馬駝經之使,竟當親覿金容麵聆口授乎。俞氏於漢永平之夢,則欲減佛壽為六十七歲以就之〈(以明帝永平八夢,必在佛滅後故)〉,於像法千年,又以旃檀像至宋太平興國始移東都當之〈(不以其離西土之歲而以其在中土遷移之歲,則此像至今尚存燕京旃檀寺,不將謂像法二千年耶。俞氏以佛授記旃檀像於佛滅度千年後,像往震旦,即使果如所論,而旃檀佛像以梁天監十年四月五日至揚都,距周匡王六年佛滅度時千有百載,亦正合千年之讖。若佛滅於漢章帝時則至梁天監僅四百餘年耳,佛滅四百載旃檀佛像已離西竺適中土,安得謂西方像法垂千年乎)〉。辨證彌勤,蹐盭彌遠,天方教辟佛,天主教豈不辟佛,乃以正法之替,獨歸之回教乎。計道光二十有二年,距周匡王五載佛滅度之歲,凡二千有四百四十四年。距漢元壽初天主耶穌降生之歲,千有八百四十二年,距隋開皇十四載回教主辭世日,千有二百五十年。今列西洋年表,而以回教佛教年歲綴其後。
○中國西洋紀年通表
编辑中國紀年 | 西洋紀年 |
---|---|
漢哀帝元壽二年庚申冬至 | 西洋耶穌降生〈(上距周匡王五年佛涅槃之歲,六百有二年)〉 |
漢平帝元始元年〈(凡五年)〉 | 西洋耶穌第一年 |
漢孺子嬰居攝元年〈(凡三年)〉 | 西洋耶穌六年 |
新莽始建國元年〈(凡五年)〉 | 西洋耶穌九年 |
新莽天鳳元年〈(凡六年)〉 | 西洋耶穌十四年 |
新莽地皇元年〈(凡三年)〉 | 西洋耶穌二十年 |
漢更始元年〈(凡二年)〉 | 西洋耶穌二十三年 |
漢光武帝建武元年〈(凡三十一年)〉 | 西洋耶穌二十五年〈(案:耶穌三十歲即遭難,以後但稱西洋)〉 |
漢光武帝中元元年〈(凡二年)〉 | 西洋五十六年 |
漢孝帝永平元年〈(凡十八年)〉 | 西洋五十八年 |
漢孝章帝建初元年〈(凡八年)〉 | 西洋七十六年 |
漢孝章帝元和元年〈(凡三年)〉 | 西洋八十四年 |
漢孝章帝章和元年〈(凡二年)〉 | 西洋八十七年 |
漢孝和帝永元元年〈(凡十六年)〉 | 西洋八十九年 |
漢孝和帝元興元年〈(凡一年)〉 | 西洋百有五年 |
漢孝殤帝延平元年〈(凡一年)〉 | 西洋百有六年 |
漢孝安帝永初元年〈(凡七年)〉 | 西洋百有七年 |
漢孝安帝元初元年〈(凡六年)〉 | 西洋百十四年 |
漢孝安帝永寧元年〈(凡一年)〉 | 西洋百二十年 |
漢孝安帝建光元年〈(凡一年)〉 | 西洋百二十一年 |
漢孝安帝延光元年〈(凡四年)〉 | 西洋百二十二年 |
漢孝順帝永建元年〈(凡六年)〉 | 西洋百二十六年 |
漢孝順帝陽嘉元年〈(凡四年)〉 | 西洋百三十二年 |
漢孝順帝永和元年〈(凡六年)〉 | 西洋百三十六年 |
漢孝順帝漢安元年〈(凡二年)〉 | 西洋百四十二年 |
漢孝順帝建康元年〈(凡一年)〉 | 西洋百四十四年 |
漢孝中帝永嘉元年〈(凡一年)〉 | 西洋百四十五年 |
漢孝質帝本初元年〈(凡一年)〉 | 西洋百四十六年 |
漢孝桓帝建和元年〈(凡三年)〉 | 西洋百四十七年 |
漢孝桓帝和平元年〈(凡一年)〉 | 西洋百五十年 |
漢孝桓帝元嘉元年〈(凡二年)〉 | 西洋百五十一年 |
漢孝桓帝永興元年〈(凡二年)〉 | 西洋百五十三年 |
漢孝桓帝永燾元年〈(凡三年)〉 | 西洋百五十五年 |
漢孝桓帝延熹元年〈(凡九年)〉 | 西洋百五十八年 |
漢孝桓帝永康元年〈(凡一年)〉 | 西洋百六十七年 |
漢孝靈帝建寧元年〈(凡四年)〉 | 西洋百六十八年 |
漢孝靈帝熹平元年〈(凡六年)〉 | 西洋百七十二年 |
漢孝靈帝光和元年〈(凡六年)〉 | 西洋百七十八年 |
漢孝靈帝中平元年〈(凡六年)〉 | 西洋百八十四年 |
漢孝獻帝初平元年〈(凡四年)〉 | 西洋百九十年 |
漢孝獻帝興平元年〈(凡二年)〉 | 西洋百九十四年 |
漢孝獻帝建安元年〈(凡二十五年)〉 | 西洋百九十六年 |
漢昭烈帝章武元年〈(凡二年)〉 | 西洋二百二十一年 |
漢後主建興元年〈(凡十五年)〉 | 西洋二百二十三年 |
漢後主延熙元年〈(凡二十年)〉 | 西洋二百三十八年 |
漢後主景耀元年〈(凡五年)〉 | 西洋二百五十八年 |
漢後主炎興元年〈(凡一年)〉 | 西洋二百六十三年 |
魏元帝咸熙元年〈(凡一年)〉 | 西洋二百六十四年 |
晉武帝泰始元年〈(凡十年)〉 | 西洋二百六十五年 |
晉武帝咸寧元年〈(凡五年)〉 | 西洋二百七十五年 |
晉武帝太康元年〈(凡十年)〉 | 西洋二百八十年 |
晉武帝太熙元年〈(凡一年)〉 | 西洋二百九十年 |
晉孝惠帝元康元年〈(凡九年)〉 | 西洋二百九十一年 |
晉孝惠帝永康元年〈(凡一年)〉 | 西洋三百年 |
晉孝惠帝永寧元年〈(凡一年)〉 | 西洋三百有一年 |
晉孝惠帝泰安元年〈(凡二年)〉 | 西洋三百有二年 |
晉孝惠帝永興元年〈(凡二年)〉 | 西洋三百有四年 |
晉孝惠帝光熙元年〈(凡一年)〉 | 西洋三百有六年 |
晉孝懷帝永嘉元年〈(凡六年)〉 | 西洋三百有七年 |
晉孝湣帝建興元年〈(凡四年)〉 | 西洋三百十三年 |
晉元帝建武元年〈(凡一年)〉 | 西洋三百十七年 |
晉元帝太興元年〈(凡四年)〉 | 西洋三百十八年 |
晉元帝永昌元年〈(凡一年)〉 | 西洋三百二十二年 |
晉明帝太寧元年〈(凡三年)〉 | 西洋三百二十三年 |
晉成帝咸和元年〈(凡九年)〉 | 西洋三百二十六年 |
晉成帝咸康元年〈(凡八年)〉 | 西洋三百三十五年 |
晉康帝建元元年〈(凡二年)〉 | 西洋三百四十三年 |
晉穆帝永和元年〈(凡十二年)〉 | 西洋三百四十五年 |
晉穆帝升平元年〈(凡五年)〉 | 西洋三百五十七年 |
晉哀帝隆和元年〈(凡一年)〉 | 西洋三百六十二年 |
晉哀帝興寧元年〈(凡三年)〉 | 西洋三百六十三年 |
晉帝奕太和元年〈(凡五年)〉 | 西洋三百六十六年 |
晉簡文帝咸安元年〈(凡二年)〉 | 西洋三百七十一年 |
晉孝武帝寧康元年〈(凡三年)〉 | 西洋三百七十三年 |
晉孝武帝太元元年〈(凡二十一年)〉 | 西洋三百七十六年 |
晉孝帝隆安元年〈(凡五年)〉 | 西洋三百九十七年 |
晉安帝元興元年〈(凡三年)〉 | 西洋四百有二年 |
晉安帝義熙元年〈(凡十四年)〉 | 西洋四百有五年 |
晉恭帝元熙元年〈(凡一年)〉 | 西洋四百十九年 |
宋武帝永初元年〈(凡三年)〉 | 西洋四百二十年 |
宋榮陽王景平元年〈(凡一年)〉 | 西洋四百二十三年 |
宋文帝元嘉元年〈(凡三十年)〉 | 西洋四百二十四年 |
宋孝武帝孝建元年〈(凡三年)〉 | 西洋四百五十四年 |
宋孝武帝大明元年〈(凡八年)〉 | 西洋四百五十七年 |
宋明帝泰始元年〈(凡七年)〉 | 西洋四百六十五年 |
宋明帝泰豫元年〈(凡一年)〉 | 西洋四百七十二年 |
宋主昱元徽元年〈(凡四年)〉 | 西洋四百七十三年 |
宋順帝升明元年〈(凡二年)〉 | 西洋四百七十七年 |
齊高帝建元元年〈(凡四年)〉 | 西洋四百七十九年 |
齊武帝永明元年〈(凡十一年)〉 | 西洋四百八十三年 |
齊明帝建武元年〈(凡四年)〉 | 西洋四百九十四年 |
齊明帝永泰元年〈(凡一年)〉 | 西洋四百九十八年 |
齊主寶卷永元元年〈(凡二年)〉 | 西洋四百九十九年 |
齊和帝中興元年〈(凡一年)〉 | 西洋五百有一年 |
梁武帝天監元年〈(凡十八年)〉 | 西洋五百有二年 |
梁武帝晉通元年〈(凡七年)〉 | 西洋五百二十年 |
梁武帝大通元年〈(凡二年)〉 | 西洋五百二十七年 |
梁武帝中大通元年〈(凡六年)〉 | 西洋五百二十九年 |
梁武帝大同元年〈(凡十一年)〉 | 西洋五百三十五年 |
梁武帝中大同元年〈(凡一年)〉 | 西洋五百四十六年 |
梁武帝大清元年〈(凡三年)〉 | 西洋五百四十七年 |
梁簡文帝大寶元年〈(凡二年)〉 | 西洋五百五十年 |
梁孝元帝承聖元年〈(凡三年)〉 | 西洋五百五十二年 |
梁敬帝紹泰元年〈(凡一年)〉 | 西洋五百五十五年 |
梁敬帝太平元年〈(凡一年)〉 | 西洋五百五十六年 |
陳武帝永定元年〈(凡三年)〉 | 西洋五百五十七年 |
陳文帝天嘉元年〈(凡六年)〉 | 西洋五百六十年 |
陳文帝天康元年〈(凡一年)〉 | 西洋五百六十六年 |
陳主伯宗光大元年〈(凡二年)〉 | 西洋五百六十七年 |
陳宣帝大建元年〈(凡十二年)〉 | 西洋五百六十九年 |
隋文帝開皇元年〈(凡二十年)〉 | 西洋五百八十一年 |
隋文帝開皇十四年 | 回教始祖辭世之年 |
隋文帝仁壽元年〈(凡四年)〉 | 西洋六百有一年 |
隋煬帝大業元年〈(凡十二年)〉 | 西洋六百有五年 |
隋恭帝義寧元年〈(凡一年)〉 | 西洋六百十七年 |
唐高祖武德元年〈(凡九年)〉 | 西洋六百十八年 |
唐太宗貞觀元年〈(凡二十三年)〉 | 西洋六百二十七年 |
唐高宗永徽元年〈(凡六年)〉 | 西洋六百五十年 |
唐高宗顯慶元年〈(凡五年)〉 | 西洋六百五十六年 |
唐高宗龍朔元年〈(凡三年)〉 | 西洋六百六十一年 |
唐高宗麟德元年〈(凡二年)〉 | 西洋六百六十四年 |
唐高宗乾封元年〈(凡二年)〉 | 西洋六百六十六年 |
唐高宗總章元年〈(凡二年)〉 | 西洋六百六十八年 |
唐高宗咸亨元年〈(凡四年)〉 | 西洋六百七十年 |
唐高宗上元元年〈(凡二年)〉 | 西洋六百七十四年 |
唐高宗儀鳳元年〈(凡三年)〉 | 西洋六百七十六年 |
唐高宗調露元年〈(凡一年)〉 | 西洋六百七十九年 |
唐高宗永隆元年〈(凡一年)〉 | 西洋六百八十年 |
唐高宗開耀元年〈(凡一年)〉 | 西洋六百八十一年 |
唐高宗永淳元年〈(凡一年)〉 | 西洋六百八十二年 |
唐高宗宏道元年〈(凡一年)〉 | 西洋六百八十三年 |
唐中宗嗣聖元年〈(凡一年)〉 | 西洋六百八十四年 |
唐武后則天〈(凡二十年)〉 | 西洋六百八十五年 |
唐中宗神龍元年〈(凡二年)〉 | 西洋七百有五年 |
唐中宗景龍元年〈(凡三年)〉 | 西洋七百有七年 |
唐睿宗景雲元年〈(凡二年)〉 | 西洋七百十年 |
唐睿宗太極元年〈(凡一年)〉 | 西洋七百十二年 |
唐明皇帝開元元年〈(凡二十九年)〉 | 西洋七百十三年 |
唐明皇帝天寶元年〈(凡二十四年)〉 | 西洋七百三十二年 |
唐肅宗至德元年〈(凡二年)〉 | 西洋七百五十六年 |
唐肅宗乾元元年〈(凡二年)〉 | 西洋七百五十八年 |
唐肅宗上元元年〈(凡二年)〉 | 西洋七百六十年 |
唐肅宗寶應元年〈(凡一年)〉 | 西洋七百六十二年 |
唐代宗廣德元年〈(凡一年)〉 | 西洋七百六十三年 |
唐代宗永泰元年〈(凡二年)〉 | 西洋七百六十四年 |
唐代宗大曆元年〈(凡十四年)〉 | 西洋七百六十六年 |
唐德宗建中元年〈(凡四年)〉 | 西洋七百八十年 |
唐德宗興元元年〈(凡一年)〉 | 西洋七百八十四年 |
唐德宗貞元元年〈(凡二十年)〉 | 西洋七百八十五年 |
唐順宗永貞元年〈(凡一年)〉 | 西洋八百有五年 |
唐憲宗元和元年〈(凡十五年)〉 | 西洋八百有六年 |
唐穆宗長慶元年〈(凡四年)〉 | 西洋八百二十一年 |
唐敬宗寶曆元年〈(凡二年)〉 | 西洋八百二十五年 |
唐文宗太和元年〈(凡九年)〉 | 西洋八百二十七年 |
唐文宗開成元年〈(凡五年)〉 | 西洋八百三十六年 |
唐武宗會昌元年〈(凡六年)〉 | 西洋八百四十一年 |
唐宣宗大中元年〈(凡十三年)〉 | 西洋八百四十七年 |
唐懿宗咸通元年〈(凡十四年)〉 | 西洋八百六十年 |
唐僖宗乾符元年〈(凡六年)〉 | 西洋八百七十四年 |
唐僖宗廣明元年〈(凡一年)〉 | 西洋八百八十年 |
唐僖宗中和元年〈(凡四年)〉 | 西洋八百八十一年 |
唐僖宗光啟元年〈(凡三年)〉 | 西洋八百八十五年 |
唐僖宗文德元年〈(凡一年)〉 | 西洋八百八十八年 |
唐昭宗龍紀元年〈(凡一年)〉 | 西洋八百八十九年 |
唐昭宗大順元年〈(凡二年)〉 | 西洋八百九十年 |
唐昭宗景福元年〈(凡二年)〉 | 西洋八百九十二年 |
唐昭宗乾寧元年〈(凡四年)〉 | 西洋八百九十四年 |
唐昭宗光化元年〈(凡三年)〉 | 西洋八百九十八年 |
唐昭宗天復元年〈(凡三年)〉 | 西洋九百有一年 |
唐昭宗天佑元年〈(凡三年)〉 | 西洋九百有四年 |
梁太祖開平元年〈(凡四年)〉 | 西洋九百有七年 |
梁太祖乾化元年〈(凡二年)〉 | 西洋九百十一年 |
梁主瑱乾化元年〈(凡二年)〉 | 西洋九百十三年 |
梁主瑱貞明元年〈(凡六年)〉 | 西洋九百十五年 |
梁主瑱龍德元年〈(凡二年)〉 | 西洋九百二十一年 |
後唐莊宗周光元年〈(凡三年)〉 | 西洋九百二十三年 |
後唐明宗天成元年〈(凡四年)〉 | 西洋九百二十六年 |
後唐明宗長興元年〈(凡四年)〉 | 西洋九百三十年 |
後唐潞王清泰元年〈(凡二年)〉 | 西洋九百三十四年 |
後晉高祖天福元年〈(凡八年)〉 | 西洋九百三十六年 |
晉主重貴開運元年〈(凡三年)〉 | 西洋九百四十四年 |
後漢高祖稱晉天福十二年〈(凡一年)〉 | 西洋九百四十七年 |
後漢隱帝乾祐元年〈(凡三年)〉 | 西洋九百四十八年 |
後周太祖廣順元年〈(凡三年)〉 | 西洋九百五十一年 |
後周世宗顯德元年〈(凡六年)〉 | 西洋九百五十四年 |
宋太祖建隆元年〈(凡四年)〉 | 西洋九百六十年 |
宋太祖乾德元年〈(凡四年)〉 | 西洋九百六十四年 |
宋太祖開寶元年〈(凡八年)〉 | 西洋九百六十八年 |
宋太宗太平興國元年〈(凡八年)〉 | 西洋九百七十六年 |
宋太宗雍熙元年〈(凡四年)〉 | 西洋九百八十四年 |
宋太宗端拱元年〈(凡二年)〉 | 西洋九百八十八年 |
宋太宗淳化元年〈(凡五年)〉 | 西洋九百九十年 |
宋太宗至道元年〈(凡三年)〉 | 西洋九百九十五年 |
宋真宗咸平元年〈(凡六年)〉 | 西洋九百九十八年 |
宋真宗景德元年〈(凡四年)〉 | 西洋千有四年 |
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凡九年)〉 | 西洋千有八年 |
宋真宗天禧元年〈(凡五年)〉 | 西洋千有十七年 |
宋真宗乾興元年〈(凡一年)〉 | 西洋千二十二年 |
宋仁宗天聖元年〈(凡九年)〉 | 西洋千二十三年 |
宋仁宗明道元年〈(凡二年)〉 | 西洋千三十二年 |
宋仁宗景祐元年〈(凡四年)〉 | 西洋千三十四年 |
宋仁宗寶元元年〈(凡二年)〉 | 西洋千三十八年 |
宋仁宗康定元年〈(凡一年)〉 | 西洋千四十年 |
宋仁宗慶曆元年〈(凡八年)〉 | 西洋千四十一年 |
宋仁宗皇祐元年〈(凡五年)〉 | 西洋千四十九年 |
宋仁宗至和元年〈(凡二年)〉 | 西洋千五十四年 |
宋仁宗嘉祐元年〈(凡八年)〉 | 西洋千五十六年 |
宋英宗治平元年〈(凡四年)〉 | 西洋千六十四年 |
宋神宗熙寧元年〈(凡十年)〉 | 西洋千六十八年 |
宋神宗元豐元年〈(凡八年)〉 | 西洋千七十八年 |
宋哲宗元祐元年〈(凡八年)〉 | 西洋千八十六年 |
宋哲宗紹聖元年〈(凡四年)〉 | 西洋千九十四年 |
宋哲宗元符元年〈(凡三年)〉 | 西洋千九十八年 |
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凡一年)〉 | 西洋千有百一年 |
宋徽宗崇寧元年〈(凡五年)〉 | 西洋千有百二年 |
宋徽宗大觀元年〈(凡四年)〉 | 西洋千有百七年 |
宋徽宗政和元年〈(凡七年)〉 | 西洋千有百十一年 |
宋徽宗重和元年〈(凡一年)〉 | 西洋千有百十八年 |
宋徽宗宣和元年〈(凡七年)〉 | 西洋千有百十九年 |
宋欽宗靖康元年〈(凡一年)〉 | 西洋千有百二十六年 |
宋高宗建炎元年〈(凡四年)〉 | 西洋千有百二十七年 |
宋高宗紹興元年〈(凡三十二年)〉 | 西洋千有百三十一年 |
宋孝宗隆興元年〈(凡二年)〉 | 西洋千有百六十三年 |
宋孝宗乾道元年〈(凡九年)〉 | 西洋千有百六十五年 |
宋孝宗淳熙元年〈(凡十六年)〉 | 西洋千有百七十四年 |
宋光宗紹熙元年〈(凡五年)〉 | 西洋千有百九十年 |
宋寧宗慶元元年〈(凡六年)〉 | 西洋千有百九十五年 |
宋寧宗嘉泰元年〈(凡四年)〉 | 西洋千二百有一年 |
宋寧宗開禧元年〈(凡三年,是歲蒙古鐵木真滅乃蠻稱帝)〉 | 西洋千二百有五年 |
宋寧宗嘉定元年〈(凡十七年)〉 | 西洋千二百有八年 |
宋理宗寶慶元年〈(凡三年。其三年元太祖殂)〉 | 西洋千二百二十五年 |
宋理宗紹定元年〈(凡六年。是歲蒙古太宗立)〉 | 西洋千二百二十八年 |
宋理宗端平元年〈(凡三年。是歲金亡)〉 | 西洋千二百三十四年 |
宋理宗嘉熙元年〈(凡四年)〉 | 西洋千二百三十七年 |
宋理宗淳祐元年〈(凡十二年蒙古太宗殂,其五年定宗始立。閱三年殂又三年憲宗始立)〉 | 西洋千二百四十一年 |
宋理宗寶祐元年〈(凡六年)〉 | 西洋千二百五十三年 |
宋理宗開慶元年〈(凡一年。是歲蒙古憲宗殂)〉 | 西洋千二百五十九年 |
宋理宗景定元年〈(凡五年。是歲蒙古世祖中統元年)〉 | 西洋千二百六十年 |
宋理宗景定五年〈(凡三十二年。是歲蒙古世祖至元元年)〉 | 西洋千二百六十四年 |
宋度宗咸淳元年〈(宋度宗咸淳七年,蒙古始定國號曰元)〉 | 西洋千二百六十五年 |
宋帝顯德祐元年〈(凡一年)〉 元世祖至元十二年 |
西洋千二百七十五年 |
宋端宗景炎元年〈(凡一年)〉 元世祖至元十三年 |
西洋千二百七十六年 |
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凡三十二年)〉 | 西洋千二百七十八年 |
元成宗元貞元年〈(凡二年)〉 | 西洋千二百九十五年 |
元成宗大德元年〈(凡十一年)〉 | 西洋千二百九十七年 |
元武宗至大元年〈(凡四年)〉 | 西洋千三百有八年 |
元仁宗皇慶元年〈(凡一年)〉 | 西洋千三百十二年 |
元仁宗延祐元年〈(凡七年)〉 | 西洋千三百十四年 |
元英宗至治元年〈(凡三年)〉 | 西洋千三百二十一年 |
元泰定帝泰定元年〈(凡四年)〉 | 西洋千三百二十四年 |
元文宗天曆元年〈(凡二年)〉 | 西洋千三百二十八年 |
元文宗致順元年〈(凡三年)〉 | 西洋千三百三十年 |
元順帝元統元年〈(凡二年)〉 | 西洋千三百三十三年 |
元順帝至元元年〈(凡六年)〉 | 西洋千三百三十五年 |
元順帝至正元年〈(凡二十七年)〉 | 西洋千三百四十一年 |
明太祖洪武元年〈(凡三十年)〉 | 西洋千三百六十八年 |
明惠帝建文五年〈(凡五年)〉 | 西洋千三百九十八年 |
明成祖永樂元年〈(凡二十二年)〉 | 西洋千四百有三年 |
明仁宗洪熙元年〈(凡一年)〉 | 西洋千四百二十五年 |
明宣宗宣德元年〈(凡十年)〉 | 西洋千四百二十六年 |
明英宗正統元年〈(凡十四年)〉 | 西洋千四百三十六年 |
明景帝景泰元年〈(凡七年)〉 | 西洋千四百五十年 |
明英宗復位天順元年〈(凡八年)〉 | 西洋千四百五十七年 |
明憲宗成化元年〈(凡二十三年)〉 | 西洋千四百六十五年 |
明孝宗宏治元年〈(凡十八年)〉 | 西洋千四百八十八年 |
明武宗正德元年〈(凡十六年)〉 | 西洋千五百有六年 |
明世宗嘉靖元年〈(凡四十五年)〉 | 西洋千五百二十二年 |
明穆宗隆慶元年〈(凡六年)〉 | 西洋千五百六十七年 |
明神宗萬曆元年〈(凡四十七年)〉 | 西洋千五百七十三年 |
明光宗泰昌元年〈(凡一年)〉 | 西洋千六百二十年 |
明熹宗天啟元年〈(凡五年)〉 | 西洋千六百二十一年 |
明懷宗崇禎元年〈(凡十七年)〉 | 西洋千六百二十六年 |
大清順治元年〈(凡十八年)〉 | 西洋千六百四十三年 |
大清康熙元年〈(凡六十一年)〉 | 西洋千六百六十一年 |
大清雍正元年〈(凡十三年)〉 | 西洋千七百二十二年 |
大清乾隆元年〈(凡六十年)〉 | 西洋千七百三十五年 |
大清嘉慶元年〈(凡二十五年)〉 | 西洋千七百九十五年 |
大清道光元年 | 西洋千八百二十年 |
大清道光二十一年 | 西洋千八百四十一年 |
○附:回國教主辭世年月考
编辑梅文鼎曰:據西域齋期〈(江寧至鴻堂刻單)〉以康熙庚午五月初三日起,是彼中第九月一日,謂之勒墨藏,一名阿咱而月也,至六月初三日開齋,是彼中第十月一日,謂之紹哇勒,一名答亦月,是為大節。再過一百日,至九月十三日,為彼中第一月第十日,謂之穆哈蘭,一名法而幹而丁月,其日為阿叔喇濟貧之期,謂之小節。鼎嘗以回回曆法推本年白羊一日,入第六月之第八日,與此正合。又據齋期雲,本年庚午,聖人辭世,共計一千零九十六年〈(此太陽年)〉。考本單開聖人生死在本年十一月十四日,在彼為第三月,謂之勒必歐勒敖勿勒,又名虎而達。查西域阿剌必年,是開皇乙未,距今康熙為一千零九十二,幹減一為一千零九十一,乃開皇己未春分,至今康熙庚午春分之積年。又查己未年春分,在彼為太陰年之第十二月初五日。以距算一千零九十一,減聖人辭世千零九十六,相差五年。逆推之得開皇十四年甲寅為聖人辭世之年,約計甲寅至己未,此五年中,節氣與月分差閏五十五日。則甲寅春分,當在彼中第十月之初,聖人辭世既是第三月,則在春分前七個月為處暑月,即今七月也。自開皇甲寅七月十四日,聖人辭世,至今康熙庚午七月十四日,正得一千零九十六年,故曰共計一千零九十六年也。據此,則開皇十四年甲寅,是彼中聖人辭世之年。薛儀甫謂回回曆蓋以此而誤。又按教主以第三月辭世,而其年春分則在第十月,今彼以第十月一日為大節,蓋為此也。
《西域水道記》曰:喀城外,回教和卓祠堂門外,刻石柱紀年,一年一畫。以派噶木巴爾初生為元年,派噶木巴爾於四月初十日成道,六十三歲而卒。嘉慶二十四年六月初二日,為彼中第一千二百三十三年之終。按回回術,有太陽年〈(彼中謂之宮分)〉,有太陰年〈(彼中謂之月分)〉,齋期以太陰年為準,數至第十二月則齋,齋滿日相慶為正旦〈(齋月即彼中十二月)〉。所謂月一日,又不在朔,以見新月為準。曆十二月為一歲,有閏日,無閏月,故歲首無定月,大率每間二年,遞早一月〈(如元年歲首在十月,三年則在九月,五年則在八月之類)〉。今以初二日為歲除,是用太陰法,見新月為歲首也。《明史》曰:三百五十四日為一周,周十二月,月有閏日,凡三十年閏十一日,言太陰年也。準此論之,計三十年應有一萬六百三十一日,則一千二百三十三年,積四十三萬六千九百三十四日又十分日之一。以回回歲實三百六十五日一百二十八分之三十一,約之得一千一百九十六年又一百四日半弱。從嘉慶二十四年六月初二日逆數之,當托始於唐高祖武德六年三月初三日也〈(源案:此所考與梅文鼎互異。然自昔皆稱回教始於隋開皇初,則梅文鼎所考是也。此石柱所紀或回教第二世教祖托始之年,非穆罕默特之年歟)〉。
○附:佛生滅年歲
编辑俞氏正燮,謂道家有老子化胡成佛之說,謂佛生周敬王二年,滅於考王三年,在老子出關西逝之後。僧徒力避此謗,故推而前之曰,周莊王九年,恒星不見時生〈(《魏書·釋老志》、《隋書·經籍志》)〉。又推而前之,曰周桓王時生〈(釋道安二教論《宋史·律曆志》)〉。又推而前之,曰平王時生〈(費長房《歷代三寶記》,及法苑珠林)〉。又推而前之,曰穆王時生〈(通曆雲佛以孝王元年入涅槃)〉。又推而前之,曰昭王時生〈(一唐僧智深《續集古今佛道論》,衡引《周書》異記二法苑珠林,三宋僧契嵩傳法正宗記)〉。又推而前之,曰殷末生〈(晉法顯《佛國記》,佛涅槃至晉義熙千四百九十七年滅,度當周成王時則生當殷武乙時)〉。又推而前之,曰夏時生〈(唐僧《道宣感通記》,又《蒙古源流》述唐太宗文成公主嫁吐蕃時,距佛涅槃二千七百五十餘年。元太祖距佛涅槃時三千三百餘年,皆當生於夏初,誕不可信)〉。源按:唐玄奘《西域記》云:佛滅之歲,諸部異議,言佛沒至大唐龍朔三年,經千二百年。或云千三百年,或云千五百年,或云未滿千年。此諸說惟初二條庶近詳實,蓋唐高宗龍朔三年,當耶穌之六百六十三年,距周匡王佛滅之歲千二百六十五年。此乃質諸佛經正法像法之懸記,沸星下降之符驗。印度相傳之年,數信而有征,非避化胡之誚而推諸前也。佛滅度距耶穌生六百零二年,但除三四歲,即在五百餘年限內。經舉大數,不以三四載為損益。且佛母泥洹經言,正法當住千年以度女人出家減五百年,是則正法本自贏而縮。故佛力餘慶稍延數載,不足為異。若如道家化胡之說,謂佛生周敬王二年〈(《南史·顧歡傳》引《道經·玄妙篇》)〉則滅度於考王三年,距漢元壽初耶穌之歲,僅四百四十二年。而正法五百更少,決不可合矣。故正史所載,佛生當周莊王,恒星不見,星隕如雨之歲。一則與佛經沸星出時,降生王宮之符應合,二則與佛經正法五百像法,千年之懸記合,三則與印度相傳佛滅度,至唐龍朔千有二三百年之傳聞合。請以息道釋之訟,決今古之疑。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