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八‧寺觀類六 淳熙三山志
卷三十九‧土俗類一
卷四十‧土俗類二 

土貢

戒諭

謠讖

土貢

  州距京師四千五百里,遠矣。然得天之氣,和平而無戾,燠不為瘴,寒不至冱;得地之形,由建、劍溪湍而下,泉、莆潮漲而上,適至是而平。民生其間,故其性紓緩,其恐強力,可以久安無憂,(底本作「其恐強力可以久安士憂」,庫本作「而能強力善治可以久安」,崇抄作「其思強力可以久安無憂」。疑底本誤「而」為「其」,復誤「亡」為「士」,「亡」通「無」,今取崇抄「無」字。)真樂土也。產懼薄以勤羨,用喜得以實華。(底本、庫本作「用喜得以實華」,崇抄作「用喜嗇以實華」。)其君子外魯內文,而小民謹事畏法。市廛阡陌之間,女作登于男,四民皆溢,雖樂歲無狠戾;能執技以上游四方者,亦各植其身。豐年治世,氣象閑暇,習尚可視齊、魯。圣朝軫念遐服,厥貢土物,舊不逾三四。在唐,貢蕉布、海蛤、文扇、茶、橄欖。見《唐志》。粉姜、紅姜、姜鲊、鞍橋、樸白、藤箱等,見慶歷《記》及《元豐九域志》。國初以來,厥貢蕉布、干荔支之屬而已。歸化之始,猶命以系省錢給,且禁分配屬縣。仁圣節儉,又以其非急困民,罷之,德澤隆洽。冠帶衣履,可不識所自也。具于左方:

  荔支干 大中祥符二年,歲貢六萬顆。元豐四年,增減價本錢一百七十二緡有奇,歲以銀輸左藏庫。三年,條次貢物如祥符之數。元祐元年,定為常貢,數亦如之。崇寧四年,增一萬三千顆。大觀元年,又增三千。政和增貢一萬。宣和,于祥符數外進八萬三千四百。七年,損抑貢物,減政和之半。建炎三年罷。

  荔支煎 大中祥符二年,定額一百三十瓶。丁香荔支煎三十瓶。元豐三年,條次貢物如祥符之數。元祐元年,名為常貢。崇寧四年,定歲貢,亦如之。建炎三年罷。(底本作「三年□」,缺「罷」字,據庫本、崇抄補。)

  圓荔支 崇寧四年,定歲貢一十萬顆。大觀元年,增一萬顆。宣和中,增十萬六百顆。七年,減政和歲貢之半。建炎三年罷。

  生荔支 紹興初始貢,至二十四年,因罷貢溫州柑,亦令不得供進。宣和間,以小株結實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闕下,移植宣和殿。錫二府宴,賜御詩云:「密移造化出閩山,禁御新栽荔子丹。玉液乍凝仙掌露,(底本作「山液」,崇抄作「瓊液」,據庫本改。)絳苞初降水精丸。酒酣國艷非朱粉,(底本作「朱粉」,崇抄作「珠粉」。)風泛天香轉蕙蘭。何必紅塵飛一騎,芬芳數本座中看。」時,余太宰深詩,有「賜比西山藥一丸」之句。上稱賞之。

  紅蕉花布 大中祥符二年,以二百四為額。(各本皆作「以二百四為額」,疑「四」為「匹」之抄誤;下「二十四」之「四」,亦疑「匹」字。)天圣六年,令其半淺色,余仍舊。元豐三年,條次貢物,于原額外增貢二十四。元祐元年,定以為常貢,深淺二色,如天圣之數。紹興五年,因福清觀音尼院陳請,住罷。

  干姜 天圣元年,以州產干姜,歲運十萬斤,如溫州例。熙寧四年,或議:「地遠,姜亦非溫比」,令漕司以價錢市銀上京。元祐元年,定為錢一千一百六十八貫足。歲以銀輸左藏庫。

沙魚 崇寧四年,定歲貢三十斤。大觀元年,增貢三十斤。建炎三年罷。
鹿角菜 崇寧四年,定歲貢二十斤,宣和七年罷。
紫菜 崇寧四年,定歲貢二十斤,宣和七年罷。
蕉干 崇寧四年,定歲貢三百斤,建炎三年罷。

戒諭

  州自圣朝風化之厚,人知敦尚本業,上下相守,氣習樸鈍,蓋渾然易治也。有如疾溺于巫,喪溺于佛,婚溺于財,與夫僧胥之情偽,獄市之煩擾,下至遐鄉僻邑,牙儈、船戶及蓄蠱之家,所以傷害人者。自慶歷、嘉祐、元符以來,積觀長吏,誨敕裁革,其見于碑刻、榜諭者,今并存之。庶觀風宣化,倘猶有遺習可舉而行也。

  勸用醫 慶歷六年十二月,蔡正言襄知州日,作《太平圣惠方后序》,親書于碑。其略曰:「太宗皇帝一平宇內,集古今名方與藥石、診視之法,敕國醫詮次,類分百卷,號曰《太平圣惠方》。詔頒州郡,傳于吏民。州郡承之,大率嚴管鑰、謹曝晾而已,吏民莫得與其利焉。閩俗左醫右巫,疾家依巫索祟,而過醫門十才二三,故醫之傳益少。余治州之明年,議錄舊所賜書以示于眾。郡人何希彭者,通方伎之學。凡《圣惠方》有異域瑰怪難致之物,若食金石草木得不死之篇,一皆置之,酌其便于民用者,得方六千九十六。希彭謹愿自守,為鄉閭所信,因取其本謄載于板,列牙門之左右。所以尊圣主無窮之澤,又曉人以巫祝之謬,使歸經常之道,亦刺史之一職也。」今其碑在府衙宅。堂右希彭家。今太平公輔坊有墨寶軒藏蔡公真跡。「治平圖」:「榜《圣惠方》虎節門內。」

  五戒 蔡正言襄知州日作:「一曰:觀今之俗,為父母者,視己之子猶有厚薄,迨至娶婦,多令異食。貧者困于日給,其勢不得不然,富者亦何為之?蓋父母之心不能均于諸子以至此。不可不戒。二曰:人子之孝,本于養親以順其志,死生不違于禮,是孝誠之至也。觀今之俗,貧富之家,多是父母異財,兄弟分養,乃至纖悉無有不較。及其亡也,破產賣宅以為酒肴,設勞親知與浮圖以求冥福。原其為心,不在于親,將以夸勝于人也。是不知為孝之本,生則盡養,死不妄費。理之豈不善乎?(底本、庫本作「理之豈不善乎」,崇抄作「行之豈不善乎」。)三曰:兄弟之愛,出于性天,少小相從,其心俱忻,(底本、庫本作「性天」,崇抄作「天性」;底本作「懼忻」,庫本「懼」作「俱」,崇抄作「歡忻」。按:「懼」,今之簡化字,據改作「俱」。)豈有間哉?迨因娶婦,或至臨財,憎惡一開,即成怨隙,至有興訴訟,有刑獄至死而不息者,殊可哀也。蓋由聽婦言,貪財利,絕同胞之恩、友愛之情,遂及于此。四曰:娶婦欲以傳嗣,豈為財也。觀今之俗,娶妻不顧門戶,直求資財,未有婚姻之家不為怨怒。原其由,蓋婚禮之夕廣靡費,已而校婦橐,(底本作「校□橐」,庫本作「校囊橐」,據崇抄改。)朝索其一,暮索其二,姑辱其婦,夫虐其妻,求之不已。若不滿意,至有割男女之愛,輒相棄背。習俗日久,不以為怪。此生民之大蔽也。(底本作「大蔽」,崇抄、庫本作「大弊」。)五曰:凡人情莫不欲富。至于農人、百工、商賈之家,莫不晝夜營度,以求其利。然,農人兼并,商賈欺謾,大率刻剝貧民,罔昧神理。譬如百蟲聚居,強者食啖,曾不暫息。求而得之,廣為施與,冀減罪惡。(底本、庫本作「冀減罪惡」,崇抄作「冀滅罪惡」。)其愚甚矣。今欲為福,孰若減刻剝之心以寬貧民,去欺謾之行以畏神理,為子孫之計則亦久遠,居鄉黨之間則為良民。其義至明,不可不志。」(底本、崇抄皆作「不可不志」,庫本作「不可不思」。)今見公《文集》。

  戒山頭齋會 蔡密學襄遠任日作,云:「使州體問自來風俗。被喪之家言有糜用、破賣產業置辦酒食、齋筵,名為孝行。至有亡歿之人,舉家不敢哭臨,先將田屋出帳、典賣,得人就頭商量,打了定錢,方敢舉殮。外拘人情,中抑哀毀,是不孝之人也。出殯之夕,鄰里識與不識,(底本作「識無不識」,據庫本、崇抄改。)盡來吊問,恣食酒肉,包攜歸家,至使喪家費用無極。其于人情,鄰里當有贈遺以資喪家。慰吊之際,豈可恣食酒肉以為宴樂。是無禮之人也。山頭齋筵,僧俗之中,本非知識,齋食不足,每人散錢二百文,如有少缺,便即忿怒。送葬之禮雖出于古,豈有本無哀情,只趁齋食,喪家竭力,不給所求。此與乞丐何異?是無恥也。人世若不斷絕,(底本、庫本作「是無恥也人世若不斷絕」,崇抄作「是無恥之人也若不斷絕」。)民間轉見不易,禮義之欲安之日遠。右仰喪葬之家,喪夜賓客不得置酒燕樂。山頭不得廣置齋筵、聚會,并分散錢物以充齋價。如有輒敢,罪在家長。并城外僧院不得與人辦置山頭齋及功。(底本、庫本作「及功」,疑「功」下有脫字,崇抄作「及坊」。)虞候、耆長常切覺察。」其碑立于虎節門下。

  教民十六事 嘉祐二年十月,鄉老于翰等,請紀密學蔡公教民十六事,立碑于虎節門下。「一、應有無圖輩欺誑是知州親知,于州縣打筑關節、乞取財物。許人告。二、市買買物,(底本、庫本作「市買買物」,崇抄作「市買賣物」。按,「市買」指官府之司采購者,底本是。)虧減價例,及不劃時還錢。仰行人陳告。三、行人于諸官廳干當、廚、庫公人及市買等處,每月若有行用錢物,罪在行人。四、巡攔、告稅,不得擅入人家搜檢稅物。須申州,取候指揮。五、市行現行銅錢,如有夾雜砂新錢,(底本、庫抄作「砂臘」,據庫本改。「鑞」,錫也。)許人告。六、銀行輒造次銀出賣。許人告捉。七、人戶居停賭錢,本罪科斷外,(底本、庫本作「□斷」,缺一字,據崇抄補。)必定拆屋給官。八、僧人不得止宿俗家,婦人不得聽講及非時入僧院。九、諸官除依條本廳并專轄尖處科決外,不得擅行科罰。(上句各本皆作「尖處」,存疑;后句底本作「□罰」,缺一字,崇抄作「賞罰」,據庫本改。)十、巡檢使臣非承使、州指揮,不得帶甲領兵搜圍人家,檢索違禁物色。若窩藏、強劫、并殺人賊,明有蹤跡,許收捉。十一、諸縣擅行科配修造,及諸色鄉人斂掠人戶錢物入己,仰人陳理。十二、在州坊虞候所由,并外縣公人所受情弊,放散公事不送州縣,許人告。十三、推司、當值司并外縣公人,因勘公事,廣有所受。許人因事報覆。十四、諸坊只得管本地內爭斗、火燭、奸盜、賭錢、殺牛公事。十五、在城里外,喪葬之家,不得置酒肉燕樂,以虧孝道。山頭不得廣置齋筵。違者,罪在家長。十六、士庶家不肖子弟盜賣家產并轉肩出利,買客人貨,貴買賤賣。如本人無錢,勒牙保人賣業填還。

  戒生口牙 元符二年三月,溫朝請益知州日,聞(底本作「□間」,缺一字,庫本作「作間」,據崇抄改。)建、劍兩州、邵武軍客人多是到來福州管下,使用錢貨討會生口牙人或無圖輩巧設計倖,或以些小錢物,多端弄賺人家婦女并使女。稱要婦為妻(底本、庫本作「要婦為妻」,崇抄作「要聘為妻」。)或養為子,因而誘引出偏僻人家停藏經日后,便帶往逐處,展轉販賣,深覓厚利。致被誘之家,經官訴訟,官司雖盡逐根尋,卒不見誘者。(底本作「蓋逐根尋猝不見祐者」,庫本作「卒不見誘者」,崇抄作「盡逐根尋猝不見祐者」。今各取「盡」、「卒」、「誘」三字以改。)遂使父母夫妻永不相見,其或誘人亦不知存在否,此豈是情理,切宜防備。(底本先書「存在□」,旁校改「存亡□」;以下作「是情理切害遠備生□」,庫本作「存否何在是理切害急宜懲禁」,崇抄作「存在否此豈是情理切宜防備」,據改。)敕條立碑曉諭。責五人為保,有功者保依條追賞外,每獲一名,更于知情、引領、牙保、藏匿人名下理錢二十貫充賞,其鄰、甲、廂、耆,一例重行斷遣。」(底本作「斷道」,據崇抄改。)其碑立于威武軍門之左。

  戒船戶 元符二年五月,溫朝請益知州日,(底本、庫本作「知州日」,崇抄作「知州戒曰」。)據左院勘到:船戶林屢,為有侯官縣白斛村住人謝周喜子往南劍看悒女子回。(各本皆作「看悒女子回」,無可校。)雇林屢船搬載逐人還家。屢遇夜時,將謝周喜子三人于三江口偏僻水中揾殺。逐人捕獲根勘,并該凌遲處斬。因聞諸縣多有船載客旅至偏僻灘障處,嚇取財物及伺奸便殺死人命。(底本原作「殺人人命」,旁校「死」字,為「殺死人命」;庫本、崇抄皆作「殺并人命」。)遂帖十二縣應有載客船,各以自來泊船相近者,給甲遞相保委。仍立定雇船價例,不得例外邀求錢物。有犯者,除追賞外,嚴行斷遣。」其碑立于左院前碑亭及南臺臨津館門外。

  禁蓄蠱 慶歷七年,蔡正言襄為閩漕日,禁絕甚嚴,凡破數百家,自后稍息。八年,仁宗閱福建奏獄,多以蠱毒殺人者,福州醫工林士元能以藥下。遂詔錄其方,又令太醫集法方之善治蠱毒者為一編,命參知政事杜履為序頒之。嘉祐六年,范兵部師道乃牒諸縣各以其方雕板揭于縣門。今碑猶存,云:「準知府、兵部牒,嘉祐六年十一月立碑。應中蠱毒,不拘年代遠近,先煮雞子一枚,將銀釵一隻,將右熟雞子納口含之,約一飯久取出,(底本作「□一飯久」,缺一字,崇抄作「待一飯久」,據庫本補。)釵及雞子俱黑色,是中毒也。可用下方:五倍子三兩。木香、丁香各一十文。甘草三寸,一半炮出火毒,一半生用。糯米二十粒。輕粉三分。硫黃末一錢。重麝香一十文。(以上底本、庫本所作藥物排列順序與崇抄略有不同。)右八味入小沙瓶內,用水十分同煎七分,候藥面上生皺皮,是藥熟,用絹濾去滓取七分,小碗通口服,須平旦仰臥,令頭高。其藥須三度上來斗心,即不得動。如吐出,用桶盛,如魚脬類,乃是惡物,吐后用茶一盞止。如瀉,亦不妨。瀉后,用白粥補。忌生冷、油膩、鲊醬。十日后服后藥,解毒丸二三丸補之,更服和氣湯散,十餘日平復。解毒丸者,如人中毒十日以前,則此藥可療:五倍子半斤,甑中蒸炮令熟。丁香三兩,焙黃焦色。預知子半斤,一半蒸令熟,一半焙令黃色。木香三兩,一半炮令黃色,一半焙過。麝香三文。甘草二兩,一半炮黃色,一半生用。水銀粉一盂子。朱砂一兩細研為衣。右件揚羅為細末,用陳米爛飯為丸,如彈子大。用藥時,研令細,同酒一盞煎得,溫服。」紹興二年秋,連江、古田民有查佐等蓄蠱殺人。其家來訴。張參政守為帥,依條斷遣。仍榜十二縣,委保正、副,結五家為保,互相覺察,知而不糾,其罪與均。仍頒敕令、賞格,散榜要處。

  去野葛 紹興二十六年,吳提刑逵以野葛能毒人,自為文戒諭管下,其略曰:「奴有怨,陰以償其主;妻有私,陰以中其夫;不利己,公人以害清強之官。規財物,鄉鄰以窺富有之室。其令五家為保,各鋤絕其本根,勿令能殖。」

謠讖

  讖緯,識者不取,然不可以耳目所不接盡廢者。趙清獻作《成都集記》曰:(「趙清獻」,即趙抃,謚清獻。)「神怪之事,不可以為教,書之何也?吾將以待天下之窮理者也。」今耆舊所傳與記籍可考者,始載之。

  郭璞《遷州記》:「桑田為海,人事更改。洪水浸田,人事多變。六旬甲子,當有其害。六六之數,當見其害。更重著衣,周回重載。見三重墻,復而修之。鄭國歸朝,重關為待。東南有水,潮入其音。鳥出木空,千載不昧。無朱雀山,千年無咎。前有雙眉,重施粉黛。九仙、烏石山為之眉,方山為之黛。是太陰宮也。溪澗水來,盡歸于海。南臺有江,出其地戶去也。主揖其客,客住主在。蓮花山、高蓋山、方山相應。穩首東日,高山鎮寨。卯山見,高蓋為日門。鼓山為威瞻之位。本自添金,因成右兌。在乾為金佛國,兌赤金也。但見蛇形,莫知坐亥。木行巳,街正坐壬也。事過方知,知而未會。久后出人,見了方知。龍山高山,光照其代。建水為陽福之水,光顯朝廷。巧婦能裁,得令人愛。遷出于巧婦之裁,人俱愛之。若解修心,得其終信。云民得慈心,得長壽。信生陽數,即長齡也。市籠放火,聚集磊磊。去郊為市,橫山有赤路,三二頂峰為火籠。有一老翁,手把竹筒。乾為主陽之位,主山也。艮山入為主。艮、震為蒼茛竹也。重添新宰,在言不在。云在,是乾為主山。云不在,是被巫山遮也。銘曰:泰康之載,遷插甌基。四色牢城,層巒三徑。洪許南流,瑞龍地應。其主螺女,現對花峰。千載不雜,世代興隆。諸邦萬古,繁盛仁風。其城形狀,如鸞似鳳。勢氣盤拏,遇兵不饉。遇荒不掠,逢災不染。其甲子滿,廢而復興。」

  于山 九仙光孝觀《于山碑記》云:「我有一莊園,寄在于山邊。九山九道士,呼名為九仙。輒然來相賀,磊老自相傳。李公來戰曰,此無無一物。只有一積金,寄在于山莊。不是中山中,只是隴西郡。我住東北城,莊在于山下。有人有不信,但呼碑中話。只看于山松,于山金出現。不在路傍只在中隴西。拾得無,分張時。人莫笑,金泥師。拾得金泥也有富。太和二年,于山二斷。吾年乙丑,金園一片。寄在山前,在前左臂。不歸庚申,須歸乙未。留傳子孫,衣錦次第。時人見碑,吾今在世。」

  古渡 舊有人得一石于城南釣龍臺,刻云:「按晉太康三年,太守嚴高圖越王山南之西勢,以咨郭璞。云:方山秀拔于前,三山環峙于后,八百年后大盛。讖曰:石間崒兀創危亭,八百年前兆此名。天降元精如漢佐,岳陶靈氣似周臣。中坻不見容舠路,古渡應無病涉人。好是褰裳待今日,罾浦坊中人挺生。」年世寢邈,石刻今不復存。惟故老口傳,猶可據云。   沙合路通 郭璞《遷城詩》云:「南臺沙合,河口路通。先出狀元,后出相公。」閩縣。

  石移 「天寶石移,瑞云來期。」屬福清縣界。

  龍爪 「龍爪花紅,狀元西東。」永福縣保安里。

  水流 「水流張墓園,此地出狀元。」永福縣。

  石橋 「石橋全,出狀元。」永福縣。

  鯤潭 「鯤潭生芝草,溪北有高樓,此時出公侯。」鯤潭,在永福縣越峰寺前。今成沙洲,生草矣。

  蘇溪 「蘇溪不用船,此時出狀元」。福清縣。

  海口 「江南沙合按龍頭,兩角才成事可謀。但看甲子重開日,此時方始出公侯。」福清縣。

  松山 「東去無邊海,西來萬頃田。松山沙徑合,朱紫出其間。」時,松山沙徑,風波險惡,民有沒舟之虞。今沙合,可褰裳矣。長溪縣。

  渡船潭 「渡船通人行,狀元方始生」。淳熙年,史丞相創縣學于此。寧德縣。   鳳凰 「鳳凰展翼欲飛渡,大小長江侵雲霧。蝴蝶按花水中去,必出三公連四輔。」紹興十年,知縣林覺創縣學于此。連江縣。

  磨劍石 「磨劍石平,方出公卿。」古田縣保安里玉鴻橋下。

 卷三十八‧寺觀類六 ↑返回頂部 卷四十‧土俗類二

本作品在全世界都属于公有领域,因为作者逝世已经超过100年,并且于1929年1月1日之前出版。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