淸容居士集 (四部叢刊本)/卷第二十七

卷第二十六 淸容居士集 卷第二十七
元 袁桷 撰 景上海涵芬樓藏元刊本
卷第二十八

清容居士集卷第二十七

 神道碑銘

   朝列大夫同僉太常禮儀院事白

   公神道碑銘

白於太原為令族至金源氏興太原衣冠

為㝡盛而白氏兄弟相繼踵儒科故中大

夫樞密院判官兼右司郎中輕車都尉南

陽郡伯諱華字文舉其季也唐宋樞密無

判官金天興帝賞器之特置職以寵由是

相仍自郡伯始郡伯後居真㝎生子四人

俱有時名君諱恪字敬甫少警敏三歲善

作字書八卦八字有以見于鄉先生元公

好問公作詩湥器之郡守上其能將薦于

朝郡伯謝弗許稍長里之先進張先生耀

卿愛其才奬拔力成就至元中

世祖遣使詣州郡試明經生復門役君首

預選弱冠試吏揬姦拔寃獄具御史不能

撓後為河南按察司書吏有尉卒利孀婦

財未終喪强贅於姑家既而虐其婦復不

禮其姑姑告於官絶之尉卒隱其罪屢訴

終喪無明文事久不決君悉疏所犯聚邑

人以告婦得終養其姑焉至元十四年

南建行臺御史大夫相威公慎簡所屬署

君為掾史即條不便事凢二十大夫見

世祖力陳之允十有八㝡著令者大辟成

讞上刑部聽報可賈某公田租歲減什二

十八年授從仕郎江東建康道提刑按察

司經歴改荆湖占城等處行省都事時荆

湖省臣某括財恣威福君度不可與共事

辭不拜後果受誅二十四年改浙西提刑

按察司經⿸麻止 -- 歴遷平江丁母羅夫人憂以夫

人喪𦵏于呉将終老焉㑹 詔舉不附權

臣自晦者有以君辭荆湖事薦于

上除福建宣慰司經⿸麻止 -- 歴閩郡廣逺豊歉不

同是𡻕汀州穀善收戍兵𠩄給糧不登數

福泉興化穀驟踊有司議移三郡穀于汀

君建言道途轉輸大無益發貴粟以賑三

郡歸直于汀可多得穀誠兩便有司難之

君署記曰使有罪願已獨受卒如其議而

官之贏糧果増倍宣慰司復為省君治六

曺文牘以俟平章某公知君簿領有能名

受其籍以付吏三十一年丞相太傅公為

湖廣平章君時為都事俾陳樞密院及本

省利便侍丞相入覲有㫖允其奏復陞員

外郎湖廣聮絡左右江官吏秩禄歲一再

受俸於省地逺得不償旅食有棄俸不願

受者君建議隨所部以給迄今行之衡永

戍兵耕閒田官出牛輸其租牛死不得落

籍戍兵歲率鏹數十萬以酬君惻然計之

曰牛死當納皮角于官除故籍而以官租

捐納之則得矣戍兵由是免害有省臣獻

廣西地肥沃可為田徙湖南居民往耕之

當調户五千君力言不可平章公是其議

奏止之獻田者復調兵征思明發運粟入

賊境道逺雨淖荷擔者各持去志君憂有

他變出直募民民樂受以往峽州歲饑請

粟于官有欲核驗始發君言饑民朝不及

夕使核驗死當過半矣大徳二年進本省

理問官推誠燭幽莫有滯濫而言論風采

彬彬文雅盖以吏治濟其儒行者與四年

改江西省理問官究偽楮獄得直于時翰

林承㫖閻公復持士論賢否有言曰白文

舉父子兄弟俱有文名敬甫幼負俊聲老

不入翰林咎將誰執奏為翰林待制復同

僉太常禮儀院事儀度閒整贊導禋祀動

不踰矩蒼顔玉立真善為頌者也桷向為

翰林應奉幸得侍同朝聆議論接顔色寛

厚平實言金諸老行事歴歴指掌晚自號

竹梧其為文不事雕飾扶掖後進侃侃自

持知其於孝友有加也生丙午歲十有二

至大二年己酉四月卒于官年六十有

三積階至朝列大夫有詩文若干卷蔵于

家某年某月某日葬于真㝎路真㝎縣之

朱洛村曽祖仲温隱徳里居妣李氏祖宗

完金故贈朝列大夫輕車都尉南陽郡伯

祖妣李氏妣張氏羅氏君羅出也娶盧氏

中書架閣管勾順之女翰林承㫖摯之女

弟男五淵安福州儒學教授沆蘄州路䝉

古教授皆蚤世湛今承事郎浙東道宣慰

司都元帥府都事洙國子學正灝江西湖

東道憲司書吏先卒女三長適李棠靜江

路税課提領次適甄遂良季適李權河間

路某州樂夀縣尹孫男八貞采暹辟楙

樞桂孫女四曽孫男一女三湛為元帥府

都事桷適請告歸里以事狀拜且言先君

子嘗得與子同院銘莫如子桷謝不敢辭

乃為之銘曰

有完者圭藉之以韋不泄其温禋祀用祗

受中以生剛柔是宜木神則仁其用不陂

顯用太常幼敏且岐挹其粹精飭躬以教

黜明養潛爰燭姦暴匪伊求之我曷望報

道在一源挈以簡要詹詹炎炎益飾其巧

佩玉舒徐六轡濡如執簡以陳矢言不迂

彼計功者承色善趨較以虧成卒喪其軀

有高維閎兹為守儒恒山之陽松柏茂直

詔于雲礽是謹是則膴仕之初壎篪踵奕

詢彼故老曰惟祖徳我銘孔昭庸告爾無

   贈翰林學士嘉議大夫馬公神道

   碑銘

浙東道宣慰使都元帥馬公踵門以告曰

惟吾先公隧道碑未立子職在太史勲舊

死事貞逸之士嘗焯焯紀著登載金匱先

公仕雖不顯其見之于

世祖受學于碩師河内後進猶能誦習遺

事敢以行實告它日上其事史官則子實

前史官庶幾傳信可永久敢再拜以請謹

按公諱充實字士輝覃懷河内人父庭大

父某

皇朝入中原略地㝎圖貢詔大帥專除授

嘗得署郡縣副貳兵亂大父以上名諱弗

可攷公八歲遭大喪從母完顔氏携載以

從其夫李侯侯長萬夫隨征六盤善謀畫

禆贊李益取自助六盤為高昌要衝高昌

之俗收經史立校官地與西域接故其聲

音文字詳於諸國公得其説而習焉

世祖皇帝大一寰宇命以其國語别立文

字用於印章宣勑其字母與西域相近公

㫄曲通暢單出雜比㑹其指歸學者爭詣

門請業許文正公薦于

上以儒服入見于桺林委曲問時事悉以

國語對

上大喜錫以錦帽語翰林學士承㫖某公

左丞相耶律公宜以為稠人師遂僅授將

仕郎懷孟路䝉古教授再授承事郎㐮陽

路均州判官然不樂仕進嘗曰我能知樹

藝遂力治其閒田因原隰以種所宜木春

華秋實茂鬱滿道過者咸曰此馬公手植

也縣西有田二十餘頃皆先世業歲久勢

家悉占其肥沃後服公純徳始願歸其田

卒酬直以受方許文正公講授鄉里時靳

許可逰其門者察以𡻕月始命執弟子禮

獨見公䔍厚温謹即㑭就列授性理大義

以躬行為先公能守之故其退讓無干進

之念而恂恂里閈克脩克儉皆師訓也文

正公侍

帝𠩄無虚日懐孟素産地黄可釀酒其脩

治貴精謹

上問文正卿弟子孰為誠實即以公對公

素知製法得山中石泉如法釀以進許公

之薦將由是㑭嚮用而事若不偶公復不

以為介豈安於命分者與後有奏為河渠

使者又將奏為䝉古院學士皆力謝不受

里中有徳大師金内族年過百齡能知人

夀夭前後俱尊異之公甫生一日徳夢其

故友宋讓曰吾今為馬家子矣後抱示之

摩頂即為笑容噫死生事不可詰若前史

所載又有若佀焉者寧勿書卒于至元二

十九年四月六日年六十葬于河内縣青

平村先塋之次娶劉氏征西萬户某之女

後公四年卒生二子長鑄即元帥公次鎔

朝列大夫廣西海北道肅政㢘訪副史次

娶李氏生二子鋭奉議大夫廣州路治中

次鋼皆蚤世女五人適陳吉甫張漢卿王

某朱仲徳楊某鑄男四長徳潛内監尚衣

次徳源徳淳皆國子生徳淳今為鎔後徳

淵府學生女四適太祝王世昌戴彦實李

起宗郭成可鋭男二徳潤徳温曽孫一孟

至大三年鑄為禮部郎中推恩得贈翰

林學士嘉議大夫上輕車都尉扶風郡侯

諡莊惠劉氏贈扶風郡太夫人李氏封扶

風郡夫人鑄官中奉大夫浙東道宣慰使

都元帥又贈公某官劉氏贈某夫人大父

贈某官大母完顔氏贈某夫人桷於是有

言曰仕嘗患弗及其身殁而子榮推其榮

以及其先而為善之效著矣世固有極其

顯光殁無徳以傳卒至于子孫流播可勝

道哉元帥公中外揚⿸麻止 -- 歴清白益者今帥浙

東事不苛求而明燭幽隱不為已甚遺其

後者猶先公之志是宜銘詩以昭来世銘

相彼土田或隰或陵湥根平培蓊焉以升

實者缶之茹者釡之梓漆是供絲枲是輔

種不亟求曰惟歲年視彼種徳亦云其然

温温馬公植善無倦仕匪蹇時從我之願

經緯聲音服習訓則奉盈彌謙以退以黙

詔爾孫曽戰競是承蔽芾長松勿替厥聲

   翰林學士承㫖榮禄大夫遙授平

   章政事贈光禄大夫大司徒上柱

   國永國公諡文康閻公神道碑銘

世祖皇帝應期握圖肇函諸夏文經武緯

各當厥職粤惟東平地接鄒魯時則有嚴

忠武公披荆翦蕪扶植儒學作成逢掖卒

能敷文 帝庭風動八表鄆之得人號稱

至盛而閻徐李孟世名以四傑焉自至元

至于大徳更進迭用誥令典冊則皆閻公

所獨擅公諱復字子靜幼入東平府學蜚

聲炳著操筆綴詞賦音節和暢融液事理

率占為舉首幼從贈翰林學士康公康大

器之太常徐公道隆年長有聞譽不敢以

後進待公在翰林㝡久贊書積几高下輕

重擬議精切傳誦以為揩則其待寮寀擇

敏秀者自近不滿意者不復强以文墨任

滿不調雖請託亦不得以叙遷故事表牋

自待制而下分譔公命各為一通輯其精

良融為一家而别擬以示其屬始仕東平

行臺書記御史臺掾至元八年入翰林為

應奉文字進脩譔十六年陞翰林直學士

十九年侍講明年兼集賢侍講學士于時

兩院皆領㑹同館由是自應奉至侍講皆

兼㑹同二十三年陞翰林學士改集賢學

士大徳元年復除翰林學士四年拜翰林

學士承㫖而知制誥脩國史皆視其職以

進其補外職則僉河北河南道提刑按察

司事浙西道肅政㢘訪使

世祖陟方召公草詔于上都

成宗繼崩復召公上都

武宗即位首上疏曰惜名器明賞罰擇人

材朝論韙之賜金錦白金以彰其直頋公

老矣願致事以歸乃進階榮禄大夫遙授

平章政事給半俸以佚其老且命壻李嗣

宗特授承直郎同知高唐州以侍養

仁宗在東宮時知公歸特遣使賜幣命公

卿設祖帳于都門外桷嘗以院屬侍公入

議事堂鵠峙山立中外各改容以奉語簡

意足不屑屑持辨爭丞相而下皆傾動一

日草詔書其語意難以入國語大臣疑之

有集賢學士亦出微語公召掾史具紙筆

請學士改譔學士大愧卻立㑹食畢公改

為之而前詔一字不復用一坐大驚公以

文墨自任不肎為𦂳要官罷尚書省時

世祖召入便殿諭以卿為執政官何如公

謝不能

世祖曰知讓誠美事宜勿强

成宗擇相召公密問曰左丞相缺孰可任

以江浙行省左丞相某對益稱

上意其陳于上者大較若是㝎孔子主祀

賜孔林洒埽及祀田皆所建明興國學論

廟樂所助為多而其在憲府以敦本崇化

為先務當大徳星變疏十九事皆切中弊

成宗賜楮錢萬以優寵公受知

成宗為湥甞問其𠩄師承金玉幣器錫賚

有加

仁宗初政首命召公以疾辭皇慶元年

月某日年七十有七薨其年五月葬于先

塋之側公将薨時夢㳺祠宫有道士迎問

公年口占一詩以荅覺而言曰吾殆云逝

矣世方𠋣公為重而公不復少畱可慨也

矣其𠩄為文號靜軒集内外制集若干巻

將傳于世桷由泰㝎元年得告歸里越明

年公之壻奉直大夫南臺監察御史李嗣

宗以書来海濱告曰子職在太史出處大

致子侍承知為詳隧碑未立願登其事于

石以貽永逺桷踧踖莫辭謹按閻氏平陽

人今居高唐州曽大父衍贈嘉議大夫大

司農卿永安郡公謚懿徳妣趙氏永安郡

夫人祖和叔贈昭文館大學士資善大夫

永安郡公諡昭獻妣武氏封永安郡夫人

考忠故高唐主簿贈銀青榮禄大夫大司

徒永國公諡惠穆妣牛氏劉氏追封永國

夫人娶尹氏趙氏李氏男一嗣慶以䕃授

奉訓大夫廣平路威州知州未任以疾卒

女一孫男二翁安翁夀女適即御史君也

公既下世婦弟淮東宣慰使李處恭時為

吏部侍郎慨然曰吾寧使閻公終無以易

名遂請于 朝得贈光禄大夫大司徒上

柱國永國公諡文康其姊亦封永國夫人

而公三世亦以令典得追贈竝榮猗歟休

哉銘曰

泰伯之曽食采於閻因邑為氏慶源涓涓

太原之閻顯武後唐戰多著名分茅為王

有孫曰象決科就文撫綏降邦拯其溺焚

迢迢裔孫實家平陽試邑死事和川歸蔵

是生惠穆占籍名郡推誠急施樂善不靳

教子有行俾離其鄉業精行成何求不償

顯允文康以文偉著執其牛耳莫或敢侮

斟酌泰和密勿元氣英露矞雲萬物屭贔

鎮于詞垣幾四十年矜彼不能擢才進賢

維我

世祖養兹國珍薦更

三宗猶昔舊臣公歸白雲多士盡悼凢今

曰能亦公所造何以逺貽有豐其碑實茂

聲𢎞播于銘詩

   周瑞州神道碑銘

景㝎元二間賈相某隱城下盟罔宋帝理

宗邀竒功外受强冦内括民業廷紳鉗舌

奉風㫖稍異議輙諷䑓臣斥去小者歸田

里大者入蠻瘴時則有豫章周公以史館

檢閱入對曰李璮由山東来歸實急而求

我區區一旅瞭然可見借援無功彼敗我

辱招釁之道梁武在位四十餘年卒墮其

計陛下臨御日久不宜復蹈前轍父全逆

叛著在信史已登告于祖廟璮乞改正是

作史者誣枉逆全行事淮東人猶能道此

亦陛下在宥之所覩困獸投林誠不可使

縱意干紊又曰臣近覩輔郡和市富室田

業以𬾨軍餉良以和糴廣造楮多楮多則

楮益賤是誠不可不變通也今所在置司

擇其上腴低直以酬又欲令賣田之主抱

佃輸租歲或荒歉田主必當割他租以補

他租既竭歸于耕夫耕夫逃亡歸于鄉役

可謂獲近效而忘逺慮自漢以来納粟補

官歴代循用翰粟既微補爵亦輕不足以

動豪民臣宜以為由尚書省樞密院吏員

為出身㝎品格立止法則大家相胥以勸

可以立辦粟可無糴楮可減造矣疏入相

大怒言者急擊去而公風節言論著江表

公諱應合字淳叟七歲授詩書通習大義

年 七父如翼贈朝奉郎母胡氏贈安人

相繼即世逮事王父友賢以卓行稱宋寧

宗朝嘗旌其閭書棣華扁以賜號為棣華

周氏嘗從棣華君至近郊望邑有火光亟

返奉安人柩入祠堂袖神主以出王父竒

之紹㝎四年詞賦應鄉書不中始悔曰吾

安能事雕刻乃學春秋經結廬湥密揬微

索幽從者益衆淳祐九年應試兩浙轉運

司果冠諸生十年有㫖試轉運司者入别

院復在首選授江陵府府學教授待次歸

里授生徒曲為講説㑹歲饑首率鄉黨立

三事一曰貸貧民二曰濟疾苦三曰賑游

末包公恢記曰是三者足補義社倉之未

𬾨十三年官江陵首講孟子曰壯者以暇

脩其孝弟忠信此凢民也士無一日而

脩士不當以壯幼論師友言行去其偏

黨據㑹立要學者湥徳之創鄉射齋申勵

武𬾨别立凢例以脩郡乘趙丞相葵雅知

名㑹宣撫荆湖辟為元寮以志書未成辭

馬公光祖帥荆湖師援䕫路俾為屬主贊

畫蜀事益急詔趣馬公援蜀馬公聽羣議

不決公獨贊進師乃解開慶二年馬公帥

沿江復佐江東兼長明道書院淳公嗣乆

絶詢諸池陽得五世孫偃孫以主奉稡二

程遺語若干卷復以馬公命為新金陵志

自史館歸外補通判饒州後攝郡事決疑

剖姦絶煩擾催督部使者争薦之咸淳三

年主管華州雲䑓觀四年通判寧國府其

治如畨而補其前逋復攝郡事大脩學宮

除輸苗之不便於民復梅都官諸孫斥豪

禁吏人不敢以犯湘帥汪公立信舊同寮

奏辟通判潭州兼叅議官丞相審治行自

諸賢交章無虚歲亦欲俾出門下諭意長

沙母行公不可相聞益怒㑹江文忠公在

相位以國子監簿進擬亟命御史李珏褫

徳祐元年登極恩復官是歲賈相兵敗

走維揚起守寧國江西以瑞缺守辟知瑞

州將治兵為固圉計與帥議不合劾去素

善訓子長子天𩦸年六歲敏記誦宋有童

子科㑭習之年十一以能文詞舉後登上

第人取以為法寰宇合一天𩦸守吉州迎

以養卻甘茹蔬感慨遁迹人不知太守為

有父至元十七年卒年六十有八眉山程

尚書公許嘗語曰君理義則濓溪章表佀

平園以溪園自號為宜維周氏籍㑹稽唐

以憲銜官鎮遏江州曰勍為御史中丞銀

青光禄大夫因家江州六世孫曰師教訓

生徒里人稱曰一經居士又三世曰昌元

妣胡氏是生棣華君子男四長即天𩦸次

天𧆞天鳳天龍女適朝奉郎經略叅議官

呉疇吉州教授劉明仲從仕郎潭州路湘

隂令冷頥孫孫男十二志道某官志仁志

徳志學志義志立志逺志禮志行志敏志

伊志崇曽孫男十六女二四世孫十有八

五世孫三娶王氏繼萬氏俱封安人某葬

在吉水縣同水鄉臻善里鷓鴣山之原天

鳳幼歲入官熟昔時言行罔缺軼桷𬾨翰

苑屬與之言論傾倒身履目接人則曰官

簿不足恃久而曰彼兩家不可輕桷投紱

歸里强使校文天鳳以泉州推官同在院

未幾桷以喪子歸天鳳請銘銘曰

蹇蹇史君内剛以文察其要機叩于帝閽

䝉耻冒功厥腥四聞我后不知惟相之云

佐郡未幾輙劾以去冥心委順不懼伊沮

山鑱野刻勤彼纂組謂宜掌制命則不遇

教子有謨見其提符我實故臣逃空以娯

叔也秉文庭誥靡渝詵詵者孫冠佩是佀

宦若不偶名則罔替昭銘松阡以告良史

   有元故贈中憲大夫中書吏部侍

   郎騎都尉陳留郡伯郭公神道碑

   銘

大徳十一年桷再入翰苑郭侯郁文卿時

為江浙行省都事獲締交焉見其受易學

于侯先生得見尊公于庭下延祐五年

卿為中書檢校余時直集賢来往益密而

其尊公正席危坐凢辱交于文卿者咸執

弟子禮嘗聆其言曰吾兒幸竊禄位不敢

以自喜其所行事未嘗不察其指要而足

以垂後者亦將以示吾子若孫居吾語子

焉始兒以吏能及格為掾都省㝎水縣門

計功以便民民不敢謾而官費以省晉山

荐饑且疾疫親㦄其家去偽冒為善藥以

治得活者三千人為宣徽都事行省都事

句稽奉公增餼羊若干而浚役于松江者

去其工直十有六萬石吾懼其瘠于民也

民不以病是則吾之所湥喜也于時衞府

調卒萬五千至都城計其往復俾俱以九

月集白子省大臣大臣許之至則器甲精

鋭士馬肅給為諸省冠其餘稽工㑹程而

不志苛刻於余諸孫良有望矣其在浮梁

也迎余以養見其治學宮立鄉校廣弟子

員知余後裔之必有以儒術顯者矣公之

語於余者知其嗣必昌也公飲酒不亂道

金朝遺老行事猶能反復感慨鄉人尊爲

隱君是年八月卒于 京師得年七十有

六公諱天祐字祐之世居汴梁封丘縣吕

村祖進考誠嘗職民千夫長娶林氏汴𥹭

爲金遷都兵逼野處僑居大名大帥器之

因以長千夫郭氏大墓數十兵亂蹂藉不

可攷而新塚猶存三房審其爲大家眀矣

延祐六年八月某日葬于先塋郁爲浮梁

州以大賚恩進封奉政大夫知宜興州驍

騎尉延祐七年郁授中順大夫知高郵府

至治三年授中憲大夫同知兩浙都轉運

鹽使司事泰㝎元年授亞中大夫僉江西

河東道肅政亷訪司事二年七月贈公中

憲大夫中書吏部侍郎騎都尉陳留郡伯

未幾郁改授慶元路緫管桷嘗以謂貴顯

之及於親必原於逺祖親榮矣而考其若

子之行事是猶望於後也自侍郎之無禄

亞中公四㦄要官桷略其治狀以侍郎之

言為可證豐功茂徳見於去思誠不在是

也配李氏累贈陳留郡君公男四長亞中

次迪嘗為錢榖官厚海道運糧萬户府百

户仁以黄陂主簿今為江浙行省掾郁娶

孫氏封陳留郡君子三澍渥國子生夀蚤

卒迪娶崔氏子三厚娶崔氏子四仁娶孫

氏亞中来乞銘銘曰

大梁之區厄為兵墟層城鬱峩以薙以鋤

維郭氏先㦄有譜圖迢迢郭公在唐紫朱

吏部有謙弗克以居以其先聞維訓菑畬

味道養齡擊鮮以娯治官莅民考于庭趨

大樸弗雕盛徳莫踰維公有子克遵令謨

述銘孔昭勿替勿渝

   王氏先塋碑銘

延祐四年中書左丞王公出為江浙省右

丞將行

天子遣使由上京傳 㫖曰毅其勿行七

月拜中書省平章政事由是推恩如令式

得贈其曽祖為正奉大夫山東東西道宣

慰使上護軍魯郡公妣周氏魯郡夫人於

是平章拜命惕然有言曰維我祖蓄徳閟

華慶貽孫曽稚昧實蔑克稱

天子寵綏于臣子厥亦赫𢈲願叙先徳以

收合宗譜子職在太史為我表而銘之桷

謝不得辭謹按郡公名汜世家徳州平原

金将亾士族奔播南徙郡公有子全甫七

𡻕随從母走亳州稍長壻田氏由須城鄆

城三徙後占籍汶上晚𡻕甞謂子曰吾㓜

罹兵凶僅能記我考妣名字遺諜舊事不

復省今祖墓在平原郭東北五十里曰水

務鎮我死力不能歸葬若等母忘平原也

今以平章累贈資徳大夫江浙等䖏行中

書省右丞魯國公公二子長田玉次曰傑

二女嫁張氏葛氏玉嘗一試吏輙謝去謙

約無表襮策杖鄉社通慶弔煦煦無憊意

今年八十有四以榮禄大夫河南江北等

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柱國魯國公致政

于家始平章以詹事歸養魯公曰

聖天子軫齒召至渥我雖耄尚善飯汝不

效犬馬報居家何為也又附 詔使奏曰

不佞老臣骸骨堅且强謹遣臣毅一心事

陛下

上大喜特授集賢學士資徳大夫其配郭

氏朱氏封魯郡夫人後以推恩進郡公訖

封魯公魯公子三人長平章平章子思恭

思齊思聖思誠思明次子謙謙子思禮思

義幼子鼎鼎子思道思問曰傑魯公弟也

子四人愿讓諒懋傑孫思正思進思忠思

温思益噫平原之墓由郡公得封今始有

表焉郡公之若祖若父名字弗可考隆然

兆域則皆在其上而諸孫之與平章同高

祖者凢四房猶在平原居平章振興于百

年之後因郡公之追榮合譜繫族俾五世

之本支横列㫄附將使之孝謹自將益昌

其祖可謂厚也已銘曰

畇畇平原土墳宅舒民用泰寧聿勤佃漁

自河雲奔邑屋播逋有孌者雛宵衣走途

九折其行益南以趨由毫投汶靡㝎厥止

税于須城客鄆以俟復還于汶以鏄以耜

望彼北河有隆坡陀企焉音容戰兢弗磨

衡門之棲韜精養和曰我此有籍我墓伊

何戒而孫子勿忘勿圯番番魯公樂道趾

媺允也魯公不衒以試蓺而黍稷亦有魴

鯉遨嬉大耋訖用燾祉䔍生辨章爲國之

梁夸毗弗師佩瑀秉璋諤諤藎言百壬避

剛始事 東宮岌高傴讓告疾遄歸厥聲

四揚魯公在堂曰汝来庭國恩靡效慎其

寐興汝車疾驅我餬斯寧鴻化惟幾靖希

隆平勿忿以媢勿喜以矜

帝曰汝嘉庸遏南征乃晉平章衮衣具榮

視品追秩三世是錫平原之塋松柏茂植

維高維曽爰朂懿徳寸雲敷功下土霈澤

嬋嫣祖芬肅爾承翼合宗别支秩秩母紊

瞻彼中林王氏之本匪祖曷思匪譜孰辨

春秋墓門蟄蟄在巘紹聞象賢繩武以昌

平章之心孝思不忘刻銘先塋久載用光

   邢氏先塋碑

邢氏世居彰徳安陽之交口村金亡大姓

散走譜諜塚墓軼塞率高曽莫能考名字

維邢由酒使君始著君諱植字子實幼隨

父母竄䖏林谷親疫死從兄林歸里力樹

蓺自給厚徳卑讓以先業奉其兄後居城

中蓄善貨取贏頗以財自振尚義急賑兄

無子訖盡力治生死每日嗇用近禮愛物

近仁執信守常吾何慊焉坐肆中有客數

人貿縑於肆者罷肆縑有白金遺焉追客

莫及明日客至君先授之客曰果有遺不

意在君所誠大長者相謝以去庚戌歲大

災郡蕭侯率民擕綆缶力用命不可滅至

君舎乃反風侯敬禮之始以推擇為酒使

歲終第籍上府窶户無所納乃悉以已財

補輸之書劵於君者毁不問後不肎仕鄉

閭化之至元二十四年三月二十有二日

以夀卒于家年九十有六初娶李氏繼楊

氏李生子曰徳裕字裕卿風度皎峻展君

所行整暢為儒吏擢本路録事路𨽻某王

分土俾復為酒使至元四年銓選格行授

將仕郎博州路録事遷潞州判官再遷從

仕郎陽翟縣尹又遷承事郎藁城縣尹其

涖博州調征南軍不使富民委役於貧潞

州有疑獄立剖之而讞陽翟獄尤著民王

氏有婢竊其簪珥酒壺以逃盜不可得詿

誤相連坐乃密詢其素所徃来或曰王氏

姪誘婢他之度不可俱行因殺之以利財

後卒獲其姪一訊輙引服縣人大驚爭持

酒殽以賀在藁城㑹真㝎無極縣軍隊長

匿戍卒鏹二萬五千緡詒言室中夜遇盜

告于官三年不能獲捕盜官多受罪挾疑

佀坐獄者三十餘人府以白樞密院咸曰

是能決陽翟疑獄者檄君以問入其室左

右視驗實無有盜跡呼其孥二人别居之

所對皆異辭遂直入其室發床下軍鏹咸

在即日獄具而君以二十九年六月一日

卒于官年六十有七初配王氏再配郭氏

皆葬于交口之祖塋有子五人長曰秉仁

字仁甫曰秉義某官曰秉禮曰秉智某官

曰秉信女四人皆適士族孫七人女孫七

人仁甫始由憲司筮仕入掾臺省兩為太

醫院行省都事鐡冶正副提舉一再為二

千石治撫州興學禮士盜不敢入境治廣

平亦以善理寃獄有能名郡民立去思碑

以祝之今以嘉議大夫禮部尚書⿰至支 -- 𦤺仕于

家而藁城君卒以尚書為提舉時推恩得

贈朝列大夫𮪍都尉河間郡伯王氏郭氏

皆封河間郡太君尚書之長子温字孟直

更迭省部由御史徧㦄中書左司官諳習

故事而克謙慎脩以禮度自䖏今授亞中

大夫大名路緫管将之官致尚書公之命

曰父子俱受

朝廷殊遇列三品夙夜兢惕實為先徳渟

蓄再世以昌愳後人徒知邢氏之盛而莫

知二祖之勗善培本者若是願刻諸墓上

因子銘以昭示于後乃銘曰

雲雷之交經綸靡寧上降下騰甲坼是承

劬儉于躬不企其成蓄極斯泰奕奕振亨

折獄揬情罔用口才嗇以裕衆兹維艱哉

維子維孫享其胚胎仰俯橋梓播美益培

霜雨濡降永思彌䖍詔而後昆絜其簋籩

仕以飭身止以樂全過者必式兹為邢氏

厚徳之阡

   任氏先塋碑銘

青齊由尚父啟封土沃民阜擅魚鹽之利

山水險阨雄偉冠鄰壤昔時宰輔願優逸

自便者爭乞守是土勝概見於職方氏數

千年盛矣劉豫猊父子背宋以千里赤子

驅為兵徒犯順滅徳金主悟其元惡傳㫖

就戮而青齊户口物故過半完聚未幾李

璮復懷逆抗拒齊部所領益莽為墟落痛

矣哉任姓世著滕州傳緒益逺有元帥府

君諱杞以宏諱府君為逺祖葬于薛河源

宏有七子擢文武科墓碑燬落今由元帥

府君始可譜府君娶王氏二子長曰鋭金

武舉進士終千夫長次曰釗字某某幼長

戈革䔍考古今成敗以進取自任鬱不得

志持素所講習訓導鄉黨陳義抑惡片言

緫榮耻薰受以化咸曰繄任公所成就郡

縣以其行舉于朝辟行軍緫管再舉沂州

臨沂令皆謝疾不就始由沂州歸于滕築

室祖墓一日蔓火燎于野逼墓次公號泣

伏墓所有頃火由它行郡嘗上其事府君

曰吾得歸故里守丘隴奚外慕焉美鬢善

容倜儻以隱逸自傲至元二十四年九月

六日年八十有一卒以孫貴贈樂安郡伯

娶周氏贈樂安郡君三子長曰榮曰滋曰

英榮由元帥府知事陞閩海道提刑按察

司經㦄以不樂入嶺嶠改授廬州嘉興緫

管府知事善心計仕泊如也以子貴贈某

官樂安郡侯娶單氏贈樂安郡君生子四

長曰居敬善吏事所至有能名為建康般

陽路緫管今以通議大夫禮部尚書致仕

娶王氏樂安郡夫人尚書子擇善承務郎

樞密院都事執善江南諸道行御史臺譯

從事女三孫三曽孫三曽孫女一曰居禮

房娶李氏七子師善中政院管庫兼善泰

寧路司獄思善蚤世明善進善悦善從善

始學仕曰居仁房居仁為鷹房緫管府經

㦄娶王氏馬氏志善適善達善宗善曰居

義房娶丁氏伯善性善友善合子孫與曽

孫四十一人郡伯次子曰滋房娶李氏生

子四居安居信居寛居 合孫與女二十

一人郡伯季子曰英房四子居實居慶居

厚居徳合子女十人嗚呼由府君至于今

凢五世通其譜幾百人世莫可儷豈非其

孝感于鬼神蓄極以通故仕者振于

朝而其未仕者各相勉思䋲祖武以自顯

匪表于墓則曷以彰盛徳擇善湥湛雅思

見事不苟與桷同𬾨屬翰苑厚善而尚書

亦屢瞻其儀度俾有述焉奚敢辭銘曰

滕薛之間任國首封傳於東都齒秩有崇

禮食是問邈其遺風泱泱三齊絲枲沃豐

執智秉機厥俗攸同允也府君厄於兵囏

閱詳興衰訓言閒閒左閭右塾化其慆姦

隱身墓廬以號以攀仕不强希榮耻莫干

雲蔵靈淵磅礴蓊欝朝躋于陵百谷瀰溢

徳盛莫居子孫秩秩聿来墓門展祀芬苾

叙昭辨穆孝謹罔失



清容居士集卷第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