淸陰先生集/卷二十二

卷二十一 淸陰先生集
卷二十二
作者:金尙憲
1654年
卷二十三

疏箚三十一首 编辑

病未趨名待罪疏己丑五月 编辑

伏以臣本老孱。重罹大憂。數日之內。氣力頓盡。不絶之命。僅如絲縷。滿朝群僚所共目見。然臣子分義。死而後已。固不敢以疾病爲辭也。第念臣之所患。不但四體不能收拾。精神昏迷。日用人事。茫然若在煙霧之中。是非當否。全昧辨別。如此而尙可謂之人也乎哉。昨日召命臨門。不得趨詣。近臣敦諭。亦未祗承。雖使臣自恕。安所逃逋慢之誅乎。臣不勝惶恐戰栗。伏地待罪。謹昧死以聞。

入京待罪疏六月 编辑

伏以臣大病未蘇。僵仆度日。恩召荐降。力疾登途。適値水潦大盛。平陸成江。不得已從水道下來。素患眩暈大發。不能運動。末由趨詣肅謝。逋慢之罪。益所難逭。不勝惶恐戰灼之至。謹昧死以聞。

請還收肩輿入闕之命疏六月 编辑

伏以臣不能以犬馬之身。先蓐螻蟻。反以不敢當之禮。入拜天顏。哀惶震惕。但有涕淚。臣伏承肩輿趨闕之命。此宋朝待文彥博古事。潞公以四朝元老。年迫九耋。不良於行。膺此異數。朝野之所聳觀。史籍之所罕傳。臣是何人。敢當此禮。臣一籌半畫。蔑補新化。而孱軀眇福。涯分過溢。朝夕待盡。況重之以稀世之榮寵。其何不溘先於朝露也。伏乞聖慈。亟收異渥。以安愚分。不勝幸甚。臣無任兢惶戰灼之至。謹昧死以聞。

不能檢下請遞社稷都提調疏七月 编辑

伏以臣本昏庸。加以老耄。凡百人事。不得省察。虛帶官衘。實同行屍。以此本職及兼帶提調之任。累次乞免。未蒙許遞。尋常愧慄。今聞社稷署參奉許珽猥褻不謹。至被廷慰問。臣聞古者下官不職。大臣之罪。不能檢下。難免其責。尤不勝俟罪惶恐之至。伏乞特遞臣兼帶社稷都提調之任。以盡肅然警惕之義。公私幸甚。臣謹昧死以聞。

謹天戒順人心箚七月 编辑

伏以臣伏聞今月十有六日癸酉。太白見於日下。嘗聞太白西方之氣。其出主兵喪。星事凶悍。非人人所可知。亦非所敢言。但以前史所驗推之。實爲可懼。大行王之日。連歲有此變。凡在人心。莫不恐懼。至於今年。卒遇大慼。擧國縞素。哭聲震野。上天示警。厥有明徵。不知今日。復有何咎。而垂象至此也。老臣不死。幸霑新化。每聞德音。感動怵惕。思見德化之成。恐有一事一言之或拂於人情。以玷出震之明。耿耿此心。天實監臨。臣聞天以陰陽二德。寓在政刑。示人體行。故王者日食則修德。月食則修刑。各以其類應之。星辰有變。其所修之道。亦不外乎此。星變之應。似當允出於茲。夫罰不當罪。何事非尤。然而人臣之抱至冤。莫甚於正言獲罪。上天之怒人君。亦莫甚於罪正諫之臣。從古以來。指不勝屈。惟我大行大王勤於敬天。察於理國。求言猶恐不廣。改過猶恐示吝。當怒者賜之以和顏。逆耳者聽之如遜志。二十年來。仁聲惠政。溢于簡策。群下之心。孰不欽仰。適有李應蓍者職在言路。不量其身之微。感荷不世之遇。一上封章。重觸天怒。投畀絶域二千餘里。嚴霜積雪。死在朝夕。遠近聞之。莫不傷憐。大行王亦必有悔心之端。而特未下成命也。至於李敬輿至誠愛君。洪茂績,沈𢋡之遇事敢言。非但其言之不當罪。其心之爲國無他。擧世無不言之。無不惜之者也。大凡王者之政。必先於順人心。監於人心之如何而天意可知。竊聞近日上書者。皆指此數人爲言。人心之所同。於此亦可見也。當今諒闇伊始。萬幾兼至。固知聖上哀疚之中。增以拂亂。而臣伏見天心不豫。譴告不息。實不知所藏怒者。果在何地。不勝私憂過慮之至。妄陳瞽說。惟聖明垂察焉。取進止。

辭職箚八月 编辑

伏以星象示警。久而不止。人心危懼。罔敢知于茲。殿下孝思哀慕之誠。可以感動於上。而猶有不豫之色。夙夜憂民之心。可以無拂於下。而尙有蓄怨之意。求之于內而未有也。考之于外而未著也。不知將何修而可弭也。臣聞人可欺。惟天不容僞。人君之政。莫大於論相。人主不能明視審察。用虛名無實之士。置之相位。是謂視不明。厥罰陽氣衰而星辰晝見。天鑑孔昭。以警殿下。可懼之甚者。昔子韋告景公熒惑守心。可移於相臣。以不肖無狀。濫膺天寵。自取顚覆。用塞天怒則豈非幸也哉。然深遠難見。古人有言。伏願殿下於保護之道。勉從群言。以達下情。亦須申飭守邊之臣。毋忘枕戈待朝之志。不勝幸甚。取進止。

敦諭後辭職箚八月 编辑

伏以臣危衷所發。言不知裁。比日哀籲。重觸宸嚴。自顧分義。甘伏刑章。殿下憐臣老耄。曲垂慈仁。至遣近臣。開諭諄切。臣雖木石。寧不感激。請試陳之。臣之疾病。實非偶然。昔自山城。流落嶺南。遭遇時變。不敢自齒於人。竄身荒谷。無所寓懷。或取涼嵌竇。或濯熱水際。或夜息陰崖。怳惚與鬼神相見。人多疑臣不復成人。當此之時。潛銷暗鑠者。已不可紀。無何數年之間。又作異域之行。彼之所以待臣。臣之所以自度。十分無一生理。幸賴我大行王天地父母之德。殘魂餘命。獲返故國。因此痿症極重。又自丁亥以來。仍添類中。二人扶掖。不能移臣一足。氣盡力竭。其苦莫狀。此衆人所共見。如此而尙可復就於陳力之列乎。且聞近日北使繼至。臣義不與同堂揖讓。左右周旋。伏惟聖明。亦必俯諒也。臣之不能久玷朝端。於此益決矣。伏乞亟賜鐫免。俾得退守桑楡。保全晩節。無任懇祈切祝之至。取進止。

論吏曹判書沈詻箚八月 编辑

伏以臣伏見殿下自卽位以來。孝思通于神明。精誠感于上下。大豐之驗。適當此時。人情欣欣。以爲太平之治。庶幾復見。夫何近日。朝廷不靖之端。乘時兆見。至如草野猥雜之徒。借名投疏。以窺俯仰。有識之士。莫不寒心。蓋由銓衡用人。不得其正。漸至壞亂也。夫東銓政本。本亂而末治者。未之有也。竊聞東銓長沈詻。以累朝舊臣。受國重任。不畏公議。專用私情。其一家子弟有相避之人。公然除吏。不止一二。旁觀者惡其專輒。奔競者籍爲口實。聖明在上。豈容聽其自恣。以墜憲章也。臣實痛之。如臣聾聽。尙且如此。四方紛紜。何可勝紀。臣老病退歸。朝夕就木。五十年同年之交。不欲以駁議招怨。而臣若不言。重負國恩。敢陳所聞。取進止。

病未陪往山陵辭職疏九月 编辑

伏以日月騖過。山陵迫期。臣民罔極之懷。於是益切。臣忝居大臣之後。禮當躬詣玄閭。少展送往之誠。而素患脚疾。今成腰痛。寸步之內。不得自致。匍匐康衢。永結終天之痛。罪在罔赦。罪在罔赦。伏乞殿下洞察臣老病之狀。亟命鐫削臣職。以申邦憲。以正臣罪臣。不勝瞻天望聖泣血哀隕之至。謹昧死以聞。

請寢陵幸箚九月 编辑

伏以山陵會下。聖志堅定。百官有司。莫不仰體萬一。殫心奔走。庶冀天地降祥。百神垂祐。以感應我殿下之至誠。夫何天意慇懃不已。日出變異。顯示陰氣干陽之兆。臣誠愚惑罔知厥由。臣聞聖人之事天也。無一念不盡其敬。無一事不用其誠。雖在哀遑罔極之中。未敢斯須弛也。昔子貢問喪。孔子曰敬爲上。哀次之。今殿下居喪之禮。哀則至而敬或不足。以致上天之警告斯臻。欲知上天之心。當於下民見之矣。今者三都監必誠必愼之道。無所不用其極。而敦事之臣未免或過於侈。多傷民力者。殆不可一二計。大事未訖。又値客使之狎至。飢寒困頓之民。竭盡心力。日夜呼號於道路。以撼上天之聽者。庸有旣哉。於此之時。而殿下將親率群臣。從以百役之民。一日之中。遠涉百數十里之地。其間豈無上拂天意。下貽祖宗神靈之憂於人所未覩未聞之地也。目今訛言屢騰。萬目駭視。皆以爲不測之變。近在朝夕。聖德雖廣。尙未普洽。仁恩雖布。尙未深入。伏願殿下。臨深履薄。日加一日。于以答皇天仁愛之眷。于以副宗社付托之重。勉從廟堂三司之請。亟寢陵幸。以待後日。國家幸甚。臣民幸甚。取進止。

老病乞骸疏十月 编辑

伏以臣積年痼疾。漸入膏肓。一身四肢。已廢其二。欲思補效。望絶陳力。累朝恩遇。此生永負。臣之情事。孔悲且哀。卽今山陵甫畢。大事稍完。如臣無用。分宜丘壑。伏乞聖慈。曲垂憐愍。退之以禮。俾蒙帷蓋之賜。臣不勝銜恩戀闕感激流涕之至。謹昧死以聞。

請還收給祿之命箚十月出住東郊時 编辑

伏以臣伏蒙恩休。暫息郊坰。桑楡稍暖。寒疾無加。祝向春明。感戴罔極。第臣日夕瞻注。松楸在望。曾未半歲。若隔三秋。欲就丘壟。少伸霜露之感。而亦不可得。只自悲涕而已。且倉官稱以上命。載輸祿俸。臣立朝無涓埃之裨。將來有退去之勢。復費國廩。實所不敢。伏乞聖慈。憐臣疲劣難仕之狀。許臣優游自遂之計。特爲還收給祿之命。以安愚分。不勝幸甚。臣無任兢惶激切之至。謹昧死以聞。

請令文武大僚各薦可堪將領者以備緩急箚十一月 编辑

伏以天災疊見。邊備多缺。今日之事。殆不堪其憂。臣竊聞近日叨與武選。而不解破的者頗多。名塡砲籍。而未曉藏藥者皆是。平居若此。臨急何用。沈機獨智之士。埋沒於行間。巧辨善毀之流。每出於人先。宜乎高才之抱屈而毅夫之飮恨也。臣素與諸弁相疏。老而聞見亦絶。未能擧一干城之材。拔一熊虎之將。殿下試令文武諸臣。各薦智勇兼備之人。兼許自薦。試其所長。如有謀略邁倫。膂力超等。技藝絶人者。擢授顯任。以示聳動之擧。勿論門地高下。容貌壯弱。惟務得人。勿限厥額。若其怯於勢力。溺於貨賄。牽於情面。僨事誤國者。明法之下。終難免誤薦之律矣。但末路之人。毀譽顚倒。風聞之際。虛實相半。夫謀事在智。成事在命。此又不可不察也。臣短拙耄荒。守愚委巷。未聞公議。一言出口。必被譏訕。固知無所補益。妄恃聖明。俯察一得。敢此塵瀆。取進止。

論吏兵判用人之失箚十一月 编辑

伏以臣聞昔者孟子謂齊王曰。將爲巨室。王必使工師求大木。工師得大木則王喜。以爲能勝其任矣。匠人斲而小之則王怒。以爲不勝其任矣。夫國之用人。亦猶是也。不勝任者。在所已之。竊聞近日。人言籍籍。皆謂銓曹用人。不合公議。至發於白簡。爲銓官者。亦安得自安而已乎。彼長官者。素稱忠實廉簡。同朝之人所共知。必無包苴請托之累。而直以藻鑑不明。過信人言。以至於此。其情可恕。而其實難掩。合有早處。以淸賢路。且臣頃於榻前。敢陳不貸贓吏。以保良民之說。天聽似有俯採之意。曾未浹旬。遽下金汝水定配之命。政官又以前兵使安澈擬諸摠管。至於蒙恩。以爲貪汚善事者之勸。由此觀之。廉吏不足貴。而貪官眞可尙也。朝廷之好惡已定。而區區老妄之言。正犯時忌。臣不勝慙赧咋舌屛蹙之至。取進止。

請留前都憲金集箚十一月 编辑

伏以臣竊聞前都憲金集。今將乞由退歸。臣不勝缺然歎惜之至。昔唐尙書右丞孔戣致仕退去。吏部侍郞韓愈上疏請留曰。戣年踰七十。精力不衰。憂國忘家。用意至到。今日在朝廷。如戣輩不可多得。不宜苟徇其去。不留自助也。臣伏見金集儒門宿望。老成端亮。士林莫不嚮仰爭喜。聖明得致同朝。久留旅邸。疾病乘之。陳情請歸。臣亦以爲不宜苟徇其去。以補新化也。殿下擧於朝中。新得太宰。臣素知林墰之爲人。想其雅志。方自踧踖。不欲居士林所宗前輩長者之前。舜命九官。濟濟相讓。殿下方興唐虞之治。墰豈不欲追伯益之後塵也。第爵秩不侔。必以是爲難也。臣老病昏憒。發言無章。不勝區區憂國之心。敢陳所懷。取進止。

乞暇掃墳疏十二月 编辑

伏以臣之衰耄與病日甚。自入今月。尋常人事。專不省識。至於陪祭問安之列。多不得進參。罪戾日積。晷景日邁。死期漸迫。慙悸徒增。若過一箇月。臣年八十有一。生前請暇。一上父母丘壟。臣之志願畢矣。草木回春。霜露頻繁。寢驚夢惕。情不自勝。伏乞聖慈。俯察微悃。特丐長由。俾得省掃。天恩罔極。私情幸甚。臣不勝兢惶戰灼之至。謹昧死以聞。

病中陳情疏庚寅正月 编辑

伏以臣自前月之末。舊疾益進。前夜之中。怪症疊發。全昧人事。末由更進闕庭。瞻望宸威。一心百結。有淚盈席。竊念卽今天開地裂。時序大變。而民情趨向。未聞大異於前。訛言日興。愚智同然。政事號令之間。未免重拂於公議。其難安之狀。可虞之勢。比若立足於枳棘之中。寄跡於氷泮之上。未知國事之終如何也。伏願殿下。奮發大志。日新盛德。以毋負祖宗付托之重。臣民顒望之切。臣將朝夕溘然。永辭明時。不能更有所罄竭披露。徒自憂惶憤懣。俯仰蹙蹙而已。謹昧死以聞。

辭祿疏正月 编辑

伏以臣病臥經月。頓無起動之勢。竊伏聞因戶曹啓辭。有祿俸輸送之命。不仕受祿。義所不敢。臣不勝惶恐未安之至。伏乞聖明。還收成命。以安愚分。臣人事昏倒。謹昧死以聞。

陳情乞退箚正月 编辑

伏以無狀老臣。喪失廉恥。七十旣退。八十復進。蠅營狗苟。被人賤侮。名爲感激洪恩。其實自利其身也。小人有心。識者先覩。區區心曲。安敢自飾也。然而臣有大不堪之疾病。又遭大艱虞之形勢。此則亦必有恕其一二者也。臣本無尺寸之長。可以仰裨聖德之萬一。又乏絲縷之細。可以有益於時務。特以累朝舊物。名忝遺籍。置諸大臣之列。時賜顧問。所以蹜蹙徊徨。欲退未訣者也。目今國勢日益危急。臣病日益危苦。而右相以言不行引退。左相又以改葬之服。受由久退。領相獨賢。身當衆務。雖曰年富力強。若大廈之一木。又安可獨持也。卽聞自上將有山陵之幸。脫有不幸。敵國之使不失前期。聯翩狎至。而徵發軍兵。屢日不散萬口訛言。乘時煽動。廟堂無鎭定之策。將帥非禦衆之才。安危之機。動於呼吸。國家之危。不啻岌岌乎殆哉。臣不知此時將如之何也。雖然臣久病之中。思慮昏亂。有此妄發。非必有此事。亦不可謂必無此慮也。伏望殿下召回不忮之良弼。竝任剛大之賢輔。亟召負士望之重臣。使之同寅協恭。以濟國事。先退無所用之老物。以淸朝端。國家幸甚。愚臣幸甚。取進止。

乞骸疏五月初九日入京退歸時 编辑

伏以臣疾病沈痼。筋力柴盡。分當退歸。而近日又有不可留之勢。陰陽操縱。顯示抑揚。倘或遲回。必將辱及同朝。可勝言哉。可勝痛哉。伏乞聖明。特垂离照。早賜骸骨。俾得歸死父母丘壟之下。臣結草殞首。終始永肩。竊不勝懇祈切祝之至。謹昧死以聞。

病未詣闕待罪疏初十日 编辑

伏以臣昨日伏承聖敎。感激罔措。臣一出國門。勢難再進。瞻望宸極。但有涕淚。臣分當忍死趨命。以謝天恩。第臣筋力柴盡。乍經勞竭。若無再生之望。四體委頓。寸步須人。區區之情。末由自遂。臣之罪戾。於是益大。死無所容。伏願天地父母。曲賜諒察。不勝惶恐戰悚之至。謹昧死以聞。

請遞本職及兼帶還收給祿之命疏五月 编辑

伏以臣百疾沈痼。四肢不遂。目不能視。耳不能聞。口不能言。食不知味。寢不着睡。昏昏如醉。長委枕席。至今生存。臣實怪之。當此國家多事之日。非臣子辭病之時。而事勢如此。前頭殿最不遠。伏願殿下俯諒危悃。臣本職領敦寧府事及兼帶社稷署,司譯院都提調竝命改差。以便公私。不勝幸甚。且臣伏聞聖敎。以臣久病在鄕之故。除出田稅。月給祿俸。臣誠惶恐感激之至。卽今旱災太甚。田野之民。盡爲飢荒。朝夕遑遑。國家尙難賑救。如臣無狀。世沐恩波。無補涓埃。退安田廬。受賜已多。況敢以丘壑之腹。苟竊縣官之粟。以重其罪戾乎。更乞聖明。察此至情。亟收成命。臣謹昧死以聞。

辭祿疏七月 编辑

伏以今月十四日。自本州輸送米豆。稱以秋三朔祿俸。臣病廢田間。義當納祿。不宜濫受分外之賜。以重罪戾也。臣於去夏猥霑異數。敢陳區區之誠。未蒙察納。特下先朝舊例之敎。茲乃國家優禮賢臣之事。非如老病菲薄徒積犬馬之年。側跡耆社之列者也。況今天災已甚。屢勤祈禱。豐年未卜。百姓遑遑。前頭貯財卹貧之擧。尤當汲汲。不可濫施於不當施之地。重使公私失望也。伏乞聖明。俯察微懇。亟令還收每等祿俸賜給之命。以安愚分。不勝幸甚。臣無任激切屛營之至。謹昧死以聞。

乞致仕疏七月 编辑

伏以三朝舊物。老病不死。耄耋餘生。尙掛齒頰。苟保官爵。羞對人面。臣自前年來。精神日益昏忘。氣力日益澌盡。視聽俱廢。手足盡痿。又自去夏。再得中風。聲音閟塞。飮食失味。委身枕席。便液須人。辛苦之狀。實爲可憐。加以今年暑熱。近歲所無。強壯之人。亦皆病傷。如臣尫弱。得免死亡。亦是怪事。以是所忝本職及兼帶諸司提調。緣臣之故。竝廢殿最。此擧朝諸臣所共見而知者。況敢效年少浮薄之徒。主張朋比之論乎。臣退伏松楸。去父母丘壟近在咫尺。朝夕之間。死期將迫。伏望聖慈。特賜骸骨。許令致仕。使臣生蒙不貲之恩。死被稀世之寵。臣無任瞻天望聖感激流涕之至。謹忍死以聞。

再疏 编辑

伏以臣之篤老不堪驅策。聖明洞燭。旣已許退田廬。臣涵泳聖涯。無所報答。惟日夜向闕申頌而已。只以貪戀。累朝厚恩。不忍永辭爵位。遲遲之行。被人譏罵。損壞體面。貽辱朝廷。皆臣自取。尙誰咎哉。惟當自今以往。悠然而逝。不竢終日。以彰聖朝終始保全之盛德。伏乞天地父母。特垂憐愍。亟許致仕。臣無任懇禱切祝之至。謹昧死以聞。

陵幸還宮後辭職疏十月 编辑

伏以臣自八月。得泄瀉之症。今至三十日。尙未見差。衰年氣力。日漸柴毀。委身床席。事事須人。喘息雖存。不省人事。實與枯木死灰土壤無異。竊聞聖駕親拜山陵。卽日還宮。不得瞻望百官羽旄侍衛之容。不勝悲惶涕泣之至。伏乞命付有司。亟正臣逋慢之罪。且遞臣本職領敦寧府事。竝社稷署,司譯院都提調之任。以安愚分。臣不勝激切屛營之至。謹昧死以聞。

辭職疏閏十一月 编辑

伏以臣之所患痿症。日月已久。漸不能運動。已成廢棄之物。瞻望宸極。只切戀慕。冬月殿最又迫。萬無隨參之勢。慙懼罔措。伏願聖明。府垂矜愍。臣所帶本職及兼任社稷署,司譯院等都提調。亟令改差。以遂公私。臣不勝激切屛營之至。謹昧死以聞。

請鐫削職名疏辛卯正月 编辑

伏以臣之疾病。于今屢年。日加月增。至於所帶本職及兼任衙門殿最等事。皆不得進參。典章廢墜。職事解弛。罪戾日積。況近日傳聞臣之姓名。屢出人口。以臣之故。重辱淸朝。伏乞聖明。特垂羚愍。鐫削臣本職及兼帶社稷署,司譯院都提調之任。以便公私。臣不勝兢惶戰越之至。謹昧死以聞。

辭退疏五月 编辑

伏以臣計日國祥。忍死入京。僅參哭班。精神已盡。不得更留一日。以償餘願。區區之誠。無地可泄。臣罪益重。臣罪益重。臣今將復往江上。借船東還。臣今年八十有二。自此以後。永阻天陛。伏願聖明。益謹天戒。益恤民隱。以爲我東方億萬年無彊之計。臣不勝惶恐涕泣之至。謹昧死以聞。

陳情辭職疏五月 编辑

伏以臣氣息垂盡。今已月餘。朝夕之間。勢將易簀。不得矯首宸極。更瞻天顏。感激鴻恩。悲涕無從。臣立朝以來。于今五十六年。未報涓埃。但積罪戾。此擧朝諸臣之所共知。但不以陰忮寘懷。私怨害人。此則臣不敢秋毫自飾。以欺天日。且臣虛帶官衘。久未解釋。前頭殿最又迫。臣本職領敦寧府事及所兼社稷署,司譯院等都提調之任。幷乞遞免。以便公私幸甚。臣無任銜恩戀德。伏地流涕之至。謹昧死以聞。

遺疏 编辑

伏以臣本庸姿。幸蒙累朝之恩。獲躋崇班。蔑效。涓埃。徒積罪戾。丙丁以來。絶意仕宦。中更禍患。備嘗艱難。不意先王。起之田廬。致于台司。感激恩命。黽勉一出。而積釁餘生。無望陳力。退伏松楸。沒齒爲期。逮遇聖明。過被殊渥。衰朽之質。報答無路。區區之心。只欲明揚士類。振擧綱維。以補新化之萬一。不幸事與心違。志未少伸。辜負聖德。狼狽而歸。疾病憂傷。轉輾沈痼。及至今日。大命垂盡。再覩天顏。此生已矣。瞻望宸極。秖增隕結。伏望殿下。益礪初服之志。不替好賢之誠。登進善類。以出治道。克修實德。以恢大業。丕基我東方億萬年無彊之休。則臣雖在九原。庶無遺恨。臨簀氣短。不知所云。臣不勝銜恩戀闕泣血馳情之至。謹昧死以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