淸陰先生集/卷二十一

卷二十 淸陰先生集
卷二十一
作者:金尙憲
1654年
卷二十二

疏箚二十二首 编辑

南漢扈從賞加辭免疏丁丑五月 编辑

伏以臣本病人。加以年老誖眊。隕心於擢髮數罪之書。失性於天地反覆之際。形存神死。有同土木。無復有立朝從仕之望。轉輾流落。朝夕待盡。不意伏聞南漢扈從諸臣。俱受賞加。而臣名亦在其中。臣始焉驚疑。終焉慙懼。涉月經旬。愈不自安。方駕駐山城也。大臣執政爭勸出城。而臣敢以死守之義。妄陳榻前。臣罪一也。降書文字。所不忍見。手毀其草。痛哭廟堂。臣罪二也。兩宮親詣敵營。臣旣不能碎首馬前。病又不得隨行。臣罪三也。臣負此三罪。尙逭刑章。豈敢與諸臣之終始羈靮者。均蒙恩數也。伏乞殿下亟收成命。以昭勸徵之道。如臣濫側者。必有公論改正之事。而遠伏荒野。聞見未逮。猥此煩籲。無乃謬乎。且臣伏念寒暑不輟則裘葛不可廢。敵國未滅則戰守不可忘。伏願殿下。克勵薪膽之志。增修保障之地。免使國家再辱焉。嗚呼。毋信一時之要盟。毋忘前日之大德。毋過恃虎狼之仁。毋輕絶父母之邦。誰能以此爲殿下懇懇陳戒乎。夫以千里。爲讎人役。古今所羞。每思先王奏文萬折必東之語。不覺泣涕霑衣也。伏願殿下。念之哉念之哉。臣狂惑迷亂。又復妄發。萬死萬死。臣不勝惶恐戰灼之至。謹昧死以聞。

請勿助兵瀋陽疏己卯十二月 编辑

負罪臣金尙憲。誠惶誠恐。頓首頓首。冒萬死謹上言于主上殿下。伏以臣積毀砭骨。分甘投荒。伏蒙天地父母之恩。行遣旣免。職牒繼還。偃息田廬。沒齒爲期。自念老病餘生。朝夕待盡。無以報盛德之萬一。惟日夜感激涕泣而已。頃者伏聞上候違豫。久未復常。臣子之心。雖切憂慮。素昧方技。末由效誠。近日又聞道路言。朝廷從北使之言。將發兵五千。助瀋陽犯大明。臣聞之驚惑未定。不以爲然。夫臣之於主。亦有可從不可從。子路,冉求雖臣於季氏。孔子猶稱其有所不從。當初國家勢弱力屈。姑爲目前圖存之計。而以殿下撥亂反正之大志。臥薪嘗膽。今已三年于茲。雪恥復讎。庶幾指日可望。豈意愈往愈微。事事曲從。終至於無所不至之地乎。自古無不死之人。亦無不亡之國。死亡可忍。從逆不可爲也。有復於殿下者曰。人有助寇讎攻父母。殿下必命有司治之。其人雖善辭以自解。殿下不赦。必加以王法。此天下之通道也。今之謀者以爲禮義不足守。臣未暇據禮義以辨。雖以利害論之。徒畏強隣一朝之暴。而不懼天子六師之移。非遠計也。自丁丑以後。中朝之人。未嘗一日忘我國。特恕其亡救而敗。拜戎。非本心也。關下列屯之兵。海上樓舡之卒。雖不足於掃氈裘復遼疆。而其於禁我國之爲梗則有餘也。若聞我國之人爲倀鬼於虎前。問罪之師。雷奔霆擊。帆風一日。直到海西圻島之間。毋謂可畏者獨在於瀋陽也。人皆曰彼勢方強。違之必有禍。臣以爲名義至重。犯之亦有殃。與其負義而終不免危亡。曷若守正而竢命於天乎。然其竢命者。非坐而待亡之謂也。事順則民心悅。民心悅則根本固。以此守國。未有不獲其佑者也。我太祖康獻大王擧義回軍。建二百年鞏固之基。宣祖昭敬大王至誠事大。被壬辰年拯濟之恩。今若棄義忘恩。忍爲此擧。則縱不顧天下後世之議。將何以見先王於地下。亦何以使臣下盡忠於國家哉。伏望殿下赫然改圖。亟定大計。勿爲強暴所奪。勿爲邪議所訹。以繼太祖宣祖之志。以副忠臣義士之望。臣受國厚恩。久從大夫之後。雖在廢退。當此國家莫大之事。義不可泯默。前日柳琳之行。臣居遠事迫。未及獻言。茹恨在骨。至今耿耿。茲敢不避忌諱。輒陳愚悃。恭俟鈇鉞之誅。伏願殿下垂察焉。臣不勝惶恐戰灼之至。謹昧死以聞。

謝賜御札貂裘疏 编辑

到灣上聯名疏右二首見雪窖集 编辑

到門外陳情退歸疏乙酉二月 编辑

伏以臣久縶異域。艱苦萬狀。伏蒙天地父母軫卹之仁。一橐一饘。罔非雨露。縷命絲息。延至今日。獲返故國。復瞻脩門。枯楊華荑。朽骨豐肌。未足以喩聖恩也。區區感激之衷。只自銘鏤心肝。九原之下。結草圖報。是臣至願也。第念臣逋慢積戾。轉入坎窞。撫心怵惕。尙未湔白。不敢冒進闕庭。祗謝鴻渥。加以重嬰疾病。幾廢運動。矯望楓宸。末由致身。犬馬之齒。已迫八旬。測景視晷。朝夕懍懍。一投田廬。永隔天日。尺疏緘辭。但有涕淚。臣不勝悚蹙屛營之至。謹昧死以聞。

陳情疏三月 编辑

伏以臣屛伏田廬。竊聞下政院之敎。臣誠隕越。死罪死罪。臣性稟褊滯。識見昧陋。發言慮事之際。不能方便委曲。動爲中行之論所不與。此不獨同朝諸臣之所共知。亦殿下之所洞燭也。臣六年異域。幸得不死。終返故國。復見天日。無非我殿下布德覃惠之所及。其日夜感激銘鏤之私。詎能以文字形容也。頃至都下。寓身西郊。引領向闕。且喜且悲。欲進禁門一步地。仰瞻穆穆之容者。豈有量哉。顧臣昔年西去之日。初謂永辭於闕下。而未有明命。不敢冒進。當時豈知有今日也。臣伏承中使傳命。不覺泣涕沾襟。臣之此情。鬼神監臨。今之歸也。陳疏十日延佇郭外者。亦以未有明命。不敢冒進。不然臣之老病。雖不得陳力就列。一望淸光。固臣至願。何忍若是恝也。若公言請見。亦非臣之所敢也。臣心炳炳。一毫無飾。第臣之家廟在於城中。臣一番展謁者。誠以君臣父子之間。恩義攸分。禮有時而不同故也。臣立朝亡狀。平生言行。不能見信於君父。及遭嚴威震薄。乃敢仰首鳴冤。此實臣之罪。此實臣之罪也。臣年迫八旬。路經千里。氣力已竭。四體不遂。不得歸命司刑。濫達章疏。此又臣之罪也。臣無任兢惶戰慄之至。謹昧死以聞。

辭左議政疏丙戌三月 编辑

伏以三月二十八日。史官洪命夏齎傳右副承旨鄭維城成貼。有旨以臣爲議政府左議政斯速乘馹上來者。臣在楊州村舍祗受。臣屛伏田里。分甘沒齒。千萬夢寐之外。有此新除。且下召命。感激惶駭。罔知所處。臣立朝五十餘年。厚蒙國恩。未有涓埃之報。罪戾山積。曲被寬貸。以至今日。苟有一毫效力之地。糜身粉骨。亦何敢辭。第念臣本以駑質。年迫八旬。屢經患難。九死一生。精力已竭。視聽俱廢。百病所鑠。朝夕就木。見臣者無不惻然哀憐。此實擧國之人所共知。非臣飾言也。雖小官庶務。尙不堪一日供職。豈意爰立之命。謬及不似也。雖然此則猶涉於臣之身事也。臣前自瀋陽來時。竊聞彼人擧臣名以謂今日縱遣。雖看本國面上。廢錮終身。永勿收用云。想必有國書文字之可考者也。不但此也。頃年一大臣奉使入瀋也。瀋人致詰曰。有罪之人。何以拜相入來。答以非我自求。復問曰雖非自求。旣拜之後。何不固辭。偃然當之。此實慢命而然也。遂乃拘囚經歲。困辱萬狀。況臣之見憎於彼。視前日大臣不啻百倍。今若聞臣忝據本職。亦必咆哮盛氣。責問於朝廷。到此地頭。臣身固不足恤。其於辱國何哉。伏乞聖明。察臣老病庸駑。不堪任職。重念今日彼此事勢。亟命遞臣本職。竝收新授加資。以全公私。不勝幸甚。臣無任兢惶戰灼之至。謹昧死以聞。

再疏四月 编辑

伏以臣猥被殊渥。叨此重任。感銘肌骨。卽當扶曳入城。祗謝恩命。疾病顚沛。有不暇顧。而第念臣所仰籲者。非區區身計。故茲敢罄竭卑衷。冀蒙垂察。恭承聖批。開示丁寧。臣伏讀再三。感激彌切。臣詳聞前日國書中。有曰閔聖徽等四人。因世子求用。姑允所請。其餘仍不許敍用。所謂其餘。臣在其中。其言不啻分明。今若泛然不察。一體收用。則日後致責。必無少寬也。臣抵死一出。無益萬分。貽辱國家。有不可勝言。伏願聖明。俾考前後文書。兼詢閱變大臣。亟命遞臣本職。竝收新授加資。以尊國體。以全微臣。千萬幸甚。臣無任惶恐祈懇之至。謹昧死以聞。

三疏四月 编辑

伏以臣當國家多事。宵旰憂勤之日。叨蒙簡擢。未卽出謝。徒以區區危懇。累瀆宸嚴。自知罪不可逭。方俟誅譴。不意近臣臨門。敦諭丁寧。臣雖愚惷。寧不感動。第臣之所控者。非爲臣私便之圖。不得不更竭微誠。冀垂睿察。臣伏見備局回啓之辭。有曰譯人云云。夫譯舌之難憑。從前慣知。設令萬有一信。臣幸備置相之列。雖極駑劣。亦何能隨譯舌爲進退哉。羞朝廷辱名器。莫此之甚。所謂不可聞於隣國者也。伏願聖明。亟賜夬斷。遞臣本職。竝收新授加資。以尊國體。以安愚分。公私幸甚。臣無任兢惶戰灼之至。謹昧死以聞。

出仕後辭免箚四月 编辑

伏以臣不量筋力。感激恩私。抵死趨命。顚仆是期。適會多事。連日在公。頭顱沈重。眼目昏眩。心神怳惚。立則左欹右傾。行則前顚後倒。尺地寸步。不能自致。傍觀之人。莫不指笑。臣之中心。亦極赧赧。具瞻之地。豈有如此宰相哉。借令臣出謀發慮。有益國家。猶不敢踰越聖制。旣退復進。況臣之駑質庸資。重以昏耄。不顧廉恥。不恤人言。鍾鳴漏盡。尙貪夜行。則實爲名敎之罪人。安所逃其責哉。臣本世臣。逮遇聖明。益被抆拭。復蒙禮使。于今二十有餘年矣。其在今日。或可比簪履之遺也。伏乞聖慈。曲念舊物。退之以禮。使將死之命。永畢於松楸之下。則天地父母之恩。何可量也。卽今潢池殘孼。次第就辟。朝野淸寧。指日可待。病骨殘骸。此時可請。臣無任懇禱切祝之至。取進止。

請還收廩米兼陳所懷箚五月 编辑

伏以臣病未供職。不敢受廩。蓋不仕則不受廩。分義當然也。昨日廩人稱有敎命。輸送今月廩粟。臣不勝未安之至。臣自揆分義。不敢例受。而今反重煩公役。偃然坐致。分義何在。廉恥何在。伏乞聖慈。俯察愚悃。還收月廩輸給之命。且臣得見於朝報。前掌令李應蓍上書論事。獲被嚴譴。臣竊惑焉。國家旣畀以言責之任。是使之言也。旣使之言。言而罪之。誰敢復言。自古亂亡之道非一。而罪言者尤甚。布在方策。歷歷可指。目今變故多端。人人疑懼。不見之禍。若在朝夕。朝廷擧措。尤當一一謹愼。以鎭人心。豈宜遽施威怒。重駭群聽哉。伏願殿下深思焉。臣老病昏霿。言不知裁。惶恐俟罪。取進止。

敦諭後辭免箚五月 编辑

伏以臣累牘丐免。聖旨不許。辭窮情迫。神氣索然。苟陳淺薄之辭。未徹深遠之聽。宜殿下之不諒微誠。視同循例也。雖然臣病實狀。屋漏可證。豈敢文飾以瞞天聽乎。昨蒙承宣敦諭丁寧。非臣譾劣所能承當。臣曾備邇列二十餘年。以殿下聖明。何所不察。而乃有此敎也。臣之強壯。尙不如人。及今衰耄。寧有補益萬一之望乎。倘蒙早賜骸骨。俾藉螻蟻。則死日生年。未足以喩大恩也。臣不勝徊偟悶蹙之至。取進止。

敦諭後辭免箚五月 编辑

伏以近臣敦諭。異數出倫。比月重臨。益所罕見。人皆聳聽。在臣何堪。臣誠悸慄。若墜重淵。臣竊以樗櫟之材。本非棟樑之用。犬馬之齒。已迫帷蓋之掩。適丁變故。屢經險艱。一息厪存。百病交攻。八顚九倒。殆不成人。此臣之實狀。亦聖明之所俯察也。屛伏田廬。沒世爲期。豈圖垂死之日。謬膺枚卜之命。感激趨召。扶曳入城。臣豈不知思慮之已昏。筋力之不逮。事勢之難便也。只欲肅謝新恩。望見淸光。退返丘壑。瞑目就盡。奈何積年衰疾。乘時頓劇。眩暈大作。腰脚全痿。至于今日。愈往愈甚。出入天陛。永無期日。自顧初心。但增悲歎。今臣旣無陳力就列之望。又負尸位妨賢之誚。唯當乞身退歸。更無他計。伏惟聖明。推誠體下。使臣以禮。在廷群僚。罔不自遂。必不奪老臣區區自守之志也。臣日夕屛營。伏俟兪命之遄降。取進止。

病重乞退兼陳所懷箚五月 编辑

伏以臣竊聞今日憂國之論。大抵皆曰天變警告。民心怨苦。可懼也。武備廢弛。經用匱竭。可虞也。紀綱紊亂。風俗敗壞。可駭也。此無非切迫之患。而難救之病。憂之誠是也。雖然臣之所大憂。有急於此者。殿下若採臣之言。國可保也。不然。國未可保也。何以言之。殿下當積年憂勤之餘。値一時災厄之會。變生宮闈。致䀌聖心。始怒一人。終疑滿朝。大臣。殿下之腹心。殿下疑之。臺諫。殿下之耳目。殿下亦疑之。元首之所以尊臨安固以保四體者。外是何賴哉。今殿下棄腹心塞耳目。尤然居首。血脈內痞。陰邪外奸。欲運四肢而四肢不仁。欲退陰邪而陰邪反盛。到此之後。雖有兪扁妙技。望見却走。更無可救之術。此臣所謂國未可保者也。夫姜氏不順不孝。得罪君父。天下所不容。大臣臺諫。皆殿下素培養而信任之者。義雖君臣。情猶父子。言辭進退之際。雖多過誤之失。徐究其心。豈有一毫背殿下而向他人乎。設令姜氏身在。不過宮中之一寡婦。況今已死。火冷灰寒。君子喩義。初無私護之理。小人喩利。亦絶後冀之萌。爲彼報復。萬萬無此理者也。伏望殿下勿復下此敎。以安群臣之心。臣白首餘生。死在朝夕。豈敢懷奸。以欺聖明哉。殿下斷自今。虛心察理。回日月之明。廓乾坤之量。收雷霆之威。親發德音。昭告遠邇。凡前後以言獲罪者。悉皆蕩滌。赦旣往之愆。責將來之效。則人心胥悅。國勢永固矣。今日士氣之摧傷。正類經寒之草木。若不大布陽和。煦噓滋灌。盡其長養之道。則恐未易成就也。士氣之盛衰消長。係國家治亂安危。不可少忽也。臣嘗竊觀古之人君。留心學問。講論治道。慶賞威刑。咸欲一出於中正。而及其遇事處變。不免爲喜怒所使。貽悔一時。作戒後世者多矣。此無他。所謂講學。只事口讀文字之上。所謂論道。不過尋常事爲之末。而不用力於涵養本原之地故也。果能明此道。則心源澄澈。鑑空水止。非理之言。不能以搖惑。而喜怒之發。皆得其中。寧有一事之未盡也。殿下卽位以來。勤御經筵。勉勉不已。進益之功。豈不大有所獲也。夫何近年以來。乾道日亢。臣道日卑。上下未孚。人心渙散。無復有可爲之勢。此豈殿下素所自期者哉。殿下靜言思之。亦必慨然而傷歎也。殿下勿以世道日降。歸之天數。益自奮勵。用迓續景命于將墜也。昔衛武公九十。猶作抑戒。使人日誦於前。以資警益。斯可爲法也。臣又聞漢臣賈誼。常以識時務自許。而其拳拳竭論者。在於輔翼太子。眞可謂知所本矣。卽今元良得人。萬民延頸。進德修業。此正其時。機會所關。豈有重於此者哉。見在宮僚。必多名流彥士。各稱厥職。然更須博選廣求方正篤學聲實已著之人。不限科目。別立官稱。俾得出入於資善之地。則必多所益也。臣叨竊寵榮。無階上報。病纏肌骨。旣不得進躡天陛。留無所用。退將永塡溝壑。不勝區區之懷。欲陳一言。以效愚忠。而精神荒落。未能發明其心。誠不足仰塵睿覽。倘蒙聖明俯賜察納。臣死無憾。仍乞亟許遞免。以全公私之義。取進止。

敦諭後辭免箚五月 编辑

伏以臣病伏中。竊聞湖西逆謀又發。民心之罔極。國運之不幸。一何至斯。仰屋長歎。益切腐心。不意昨日。近侍荐降敦諭至三。驚惶感激。措躬無地。殿下不知臣之老耄昏憒如此。疾病沈痼又如此。謂可以更備驅策。充位伴食。旣下誤命。復加異數。德至厚也。恩至渥也。臣雖不人。尙有視息。當此國事孔棘之日。豈敢不思盡瘁之義。徒懷自便之計。冥頑不靈。自同土木哉。只以不堪供職之勢。實如前後所陳。伏乞聖慈。曲垂憐愍。亟賜遞免。以濟公私。不勝幸甚。取進止。

辭祿箚六月 编辑

伏以臣病不供仕。不仕受祿。義所不安。故前以此意。仰籲宸嚴。恭竢瀆擾之誅。聖恩寬大。不惟不加之罪。至下溫批。臣感激惶恐。祗承德意。不敢再有所辭。然至今中恧。若無爲容。茲者倉官又以恩命。輸送今月料米。臣虛帶職名。徒竊廩粟。自揆分義。益增慙懼。伏乞聖明。還收料米輸給之命。以安微分。取進止。

陳情乞退箚六月 编辑

伏以臣至情所發。不避煩瀆。瀝血籲號。章三十上。而聖恩隆厚。不准所請。臣徊徨悶蹙。不知所出。顧念臣不可不退者有四。疾病叢身。筋力已竭。不能奔走就列。其不可立朝從仕一也。年紀衰邁。志慮昏眊。不能揆事圖政。其不可立朝從仕二也。言無可採。行不見信。狂瞽之說。不入於黈纊。世俗之見。動疑於進退。其不可立朝從仕三也。官府文書。輒有妨礙。率義循勢。兩無所屆。其不可立朝從仕四也。臣有四不可。無一可者。而尙且貪戀冒據。苟且度日。豈不爲明時士大夫之羞乎。伏乞聖明。察臣情勢。愍臣老病。亟許遄歸。俾保晩節。則不但微臣之幸。其於盛朝遇下以禮之道。亦大有光也。臣近遭私慼。不獲連章申懇。以致曠職彌久。尤不勝惶恐之至。取進止。

退歸石室後待罪疏六月 编辑

伏以臣病未從仕。虛帶官衘。妨賢竊祿。仰慙俯愧。不避瀆擾。累干天聽。伏蒙聖恩。得釋重負。聞命感激。如新受職。臣非不欲匍匐詣闕。龔行拜謝。再陳微悃。從容辭退。而適遭暑濕。痿痺益甚。末由致身於大庭祗肅之地。危症交侵。死亡日迫。舁至江邊。木道經歸。雖出於大不得已。逋慢之罪。實無所逃。不勝惶恐待罪。謹昧死以聞。

辭職疏丁亥六月 编辑

伏以臣老病垂死。人事茫昧。退伏田野。飾巾待期。無復有再赴朝列之望。跡似逋慢。情實可矜。虛帶宮銜。每增怵惕。伏聞本府今春夏考績。緣臣之故。不得等第啓聞。臣尤切惶恐未安之至。國家常典。自有期限。黜陟轉動。待此方行。不可遲延時月。墜廢舊章。伏乞殿下命遞臣職名。俾遂公私。千萬幸甚。臣不勝激切屛營之至。謹昧死以聞。

辭職疏丁亥十二月 编辑

伏以臣疾病日加。筋力日替。一身四肢。不能運動。喘息雖存。實同土木。不可以人事責之也。以此退伏田廬。朝夕待盡。所帶職名。今至二年。不得肅謝。逋慢之誅。安所逃也。本府春夏等殿最。以臣之故。尙未擧行。冬月垂盡。前頭又將有考績之擧。國家重典。豈可以一人之故。屢廢不擧也。伏乞聖慈。俯諒微情。亟命遞臣領敦寧之職。以遂公私。不勝幸甚。臣無任惶恐隕越之至。謹昧死以聞。

辭職疏戊子六月 编辑

伏以臣年迫八十。疾病日深。喘息雖存。形神已脫。凡干人事。全不省識。虛帶官衘。尙未乞解。臣之昏耄。據此可知。前頭本府將行殿最。以臣氣力。萬無起動進參之勢。前者再度陳疏。未蒙許遞。益切惶悚。臣忝居首官。不可每諉同寮。墜損事體。伏乞聖慈。察臣微悃。亟命遞臣職名。以便公私。不勝幸甚。臣無任激切屛營之至。謹昧死以聞。

病中蒙賜藥物謝恩疏戊子十月 编辑

伏以臣大耋之期。只隔數月。陰陽所感。自多疾病。朝夕之間。殆無寧息之時。乃於本月朔日。齒根自痛。漸至肆毒。數日之中。病肉滿口。傳相浸染。遂成危症。一粒之食。不得下咽者至於七八日。形神頓易。氣息懍懍。窮山荒谷。醫治路絶。人事一分。鬼事九分。見臣如此。孰不以爲危且急哉。雖臣之心。自分永訖。幸於此時。伏蒙聖恩。屢遣內醫。輒賜成藥。神明所通。奇效隨應。卽今臣之病勢。稍得一脈向蘇。若非天地父母再生之恩。篤老之年。垂盡之命。安能如枯荑之逢雨露。委胔之還肌肉也。臣朝夕之人。生無以報盛德。唯當銜結於九原之下。以畢餘願。臣不勝感激流涕之至。謹昧死以聞。

兼帶社稷都提調辭疏十二月 编辑

伏以臣伏覩本月初六日政。該曹以臣備擬社稷署都提調望受點者。臣病中聞命震惕。措躬無地。臣去十月。得病垂死。伏蒙聖恩。屢賜藥物。獲延殘喘。感幸罔極。而元氣澌盡。諸疾易乘。又得類中之症。半邊不仁。精神怳惚。奄奄將盡。本職敦寧府褒貶。亦不得進參。方切惶悶。不意又叨兼帶都提調。竊念國家崇奉之重。莫先於社稷。遇事則有祗行奉審之禮。居常則有檢飭屬官之事。不可以無甚鞅掌。視同閑局。如臣老病委頓朝夕就木之人。何敢一日冒據。以廢公事乎。伏乞聖慈。察臣至情。亟命遞臣本職及新兼社稷都提調之任。公私不勝幸甚。臣無任激切屛營之至。謹昧死以聞。

社稷署都提調辭免疏己丑三月 编辑

伏以臣之老病。日以益甚。數月之內。再經大病。雖蒙聖恩。得延餘喘。而兩手不能收拾。兩足不能運動。目不辨白黑之狀。耳不分鍾漏之音。如此而尙可謂之人乎。臣之本職。已愧虛衘。心常悚慄。況此兼帶社稷署都提調。雖曰閑官。實爲重任。尤不可一日冒居。臣之辭退。匪出飾讓。伏乞聖慈俯察危懇。亟命遞改。以安愚分。臣不勝激切屛營之至。謹昧死以聞。